中国冷链物流离爆发还有多远?

疫情寒冬,冷链不“冷”。

作 者 / 赛 文
编 辑 / 小市妹
中国冷链物流离爆发还有多远?

疫情之下,不少行业遭遇寒冬,但是有一个行业却逆势而上。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冷链物流行业第一个五年规划诞生。
搭上了生鲜电商大爆发和疫苗大规模运输的两列快车,如今更是迎来了顶层设计加持,行业崛起已经势不可挡。

1

“热”起来的冷链

冷链物流是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
2020年,病毒肆虐之际,人们忽然发现,冷运需求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意外爆发的生鲜电商带动了终端低温消费的崛起。
疫情宅家做饭成为新风尚,京东买菜、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品牌率先崛起,带火了生鲜零售的新模式,也带火了冷链物流。
同时,我国作为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伴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果蔬的跨省运输和储备也早已不是新鲜事。因此,冷链配套升级也成为了降低损耗率,提高食材品质的关键。
于是,水果蔬菜、肉禽蛋品、海鲜水产的低温保鲜配送需求持续扩张,冷链物流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发展期。
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3832亿元,同比增长13%,冷链需求总量突破2.65亿吨,同比增长13.69%。
中国冷链物流离爆发还有多远?
除了生鲜运送,医疗冷运也是冷链物流行业的另一大需求点。
医药冷链运输较生鲜冷链所要求的条件更为严苛,尤其是疫苗运输的全程都离不开冷链的精准温度控制。根据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的疫苗被浪费,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温度不达标而损耗。
2016年3月,山东警方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高达5.7亿元的非法疫苗案——不法商贩倒卖过期疫苗和未经冷链运输的变质疫苗,医药冷链成为公众关切的议题。
当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的医药市场,各类疫苗、血液制品、生物药的运输都需要冷链物流护航。我国境内需要低温运输的药品总金额每年就高达数千亿元,确保医药安全高效安全运输的重担也落在了冷链物流的肩上。特别是新冠肺炎疫苗在全国范围的大面积接种,更是让民众对于医药冷链的关注度大大提升。
另一个能够反映行业热度的指标,就是政策的密集程度。
2020年一年之内,国家就为冷链物流行业出台了8个扶持政策文件。而此番发改委公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更是进一步确立了冷链物流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文件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精细化、多元化、品质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
冷链物流真的“热”起来了。

2

路远迢迢

规划文件一出台,冷链物流上市公司的股票纷纷涨停,一度领跑A股市场。
然而纵观全球冷链物流行业,中国企业中显然还没有诞生领跑者。
从行业角度来看,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冷链流通率还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美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在97%以上,日本则90%以上,其中肉类达100%。而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为35%、肉类为57%,水产品为69%。
目前,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8.67万辆,平均5000人才能拥有一辆冷藏车。而美国平均500人就有一辆。冷库容量也有待提高。中国尽管位列全球第三,但是总量上还不及印度,中国每千人冷库保有量仅有143立方米,美国和日本则分别达到440立方米和277立方米。
这样的冷链实力,反映在生鲜农产品的保鲜能力上——我国的肉类损耗率约为12%、果蔬损耗率约为20-30%;而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冷链物流的保障下,农产品损耗率均在10%以下。
从企业角度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低,全球排名前十的冷链物流企业没有一家来自中国。
2019年百强企业市占率仅为16.2%,美国前五强企业占63%的市场份额。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冷链物流巨头把冷链物流行业中的各种资源整合,冷库容量和冷库企业在地域上分布极不均衡。企业工商注册数据显示,我国现存续的冷链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数量占比高达99.28%,冷链物流行业仍面临散、小、杂的特点。
除了起步晚,环节多、加价多,让冷链物流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成本高、利润低。
中国的农产品种植不是大面积的,通常要经历从农户到各级分销商,再到农贸市场、生鲜平台,最后才能来到消费者手中。与国外从大农场到用户的简洁供应链条相比,我国从产地到用户的环节多,每经历一个环节就会加价一次,辗转流通过程中,不但果蔬损耗高,物流成本也随之上升。
同时,由于冷藏库的建设成本远远高于普通仓库,所以只有那些最有实力的生鲜企业才有能力通过自建冷藏和运输体系,在全国和地区部分缩短链条,在市场上更多的冷链运输服务来自零散的供应商,因此一旦消费终端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回溯费时费力,这也导致了冷链物流的整体成本在无形之中上升。据早些时候统计,我国冷链的利润率仅在8%左右。
而上述分散的冷链物流结构,也导致了行业标准难以统一。
消费端驱动的市场规模扩张,让冷链物流承担配送的生鲜产品不但品类不同,而且在分装、拆卸、配送环节的具体情景也各不相同。
同时,当前我国的冷链运输依然主要依靠人力完成,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道路上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有许多环节实际上是不能被企业完全掌控的,而非常依赖于员工的主观判断和操作习惯。
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只能各管一段,断链和监管真空时有出现。品类繁杂、资金和人才不足,让行业仍处于一片散乱之中。
中国冷链物流向国际化看齐,依然路途迢迢。

3

中国冷链的未来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客观存在,但是在政策的激励之下,我国的冷链物流的确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产业链角度看,冷链物流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冷藏车冷藏设备和冷库等制造商,中游——运输型、仓储型、综合物流,和平台型企业,下游——食品生鲜、医药企业、化工企业等。

2019年,行业百强门槛已达到8961万元。而到了2020年国内共有68家冷链物流及相关企业发生了78笔投融资事件,在26起已公开融资中,有18起融资额过亿,5起融资额超10亿。

在冷链物流这一重资产模式行业中,伴随着资金壁垒的逐渐形成,一大批中小企业的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A股市场上冷链概念股不过三十余只,加上顺丰控股、京东物流、申通快递等综合型物流企业,以及英特集团、中粮工科、九州通等下游企业,行业的新格局已经若隐若现。
今后的一段时间,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张,行业规模的增长已是定局,企业间的竞争升级和市场的逐渐规范,也会让许多中小冷链企业被清扫出局,大企业的并购扩张和小企业的倒闭淘汰将会同步发生。欧美国家经历过的从分散到集约的行业发展历程,也即将在我国重演。
澳柯玛、青岛海尔、海容冷链、大冷股份等均为知名的设备制造企业。其中,海容冷链是国内少数专注做冷链、冷柜的企业,其商用冷冻柜产品全球市占率7.5%,国内市场份额接近40%,且与百事、雀巢、蒙牛、伊利、和路雪等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积极布局便利店市场,与7-11、永辉超市、罗森、全家等品牌达成合作,近些年顺利地从零售便利店的扩张中抢夺到了冷链的新市场。
而物流企业则更加看重冷链网点的布局扩张。对于综合型冷链物流企业来说,只有能够在全国将自己的冷链网点铺开,才能进一步缩短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距离,才能最终在价格和调度上建立起优势。顺丰、京东物流和苏宁三家以高效配送闻名的物流企业已经抢占了先机。
顺丰在2014年就推出了顺丰冷运品牌,2017年正式成立顺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并开始探索全国性冷链物流体系。目前,顺丰已经开通159条食品运输干线,有超过2.3万辆可调配冷藏车,服务覆盖193个城市,1052个区县。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顺丰冷运还承接的新冠疫苗的运输数量超过3亿剂。2021年上半年,公司冷运及医药板块实现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4.79%。
京东物流也处于国内冷链物流的第一梯队。至2020年年底,京东物流运营了87个温控冷链仓储,可调用约2000辆冷链专用车,运输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份。
京东物流的优势在于建立了能够确保“不断链”的温控平台,不仅能实时追踪订单运输轨迹,还能远程控制温度。在分拣方面,京东物流的自动化冷链分拣中心使用了“货到人”分拣系统,效率提升3倍。
苏宁冷链服务则更加倚重自身原有同城物流网络,推出“苏鲜达”冷链物流服务,可实现在24-48小时内将货品送达消费者。在全国50多个城市,苏鲜达为用户提供当日达、一小时达等服务。
此外中通、韵达分别选择了加盟网络和第三方合作模式进行了冷链布局,与顺丰和京东的全国性直营模式相比更加注重地区和行业的冷链物流搭建。
根据《“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国家还将每年投入至少50亿元作为专项资金补助。而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行业标准不断升级的当下,冷链物流已成为资本、电商和物流企业的必争之地,行业的未来还值得更多期待。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w7hsQSfx3ATMEnKGEzxo4w

海尔智家:质量灯塔的持续进化路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对于海尔智家(SH:600690)来说,过去的30多年中,质量引领一直都是其持续进化的主线,在外界观察者眼中,海尔智家在质量领域的努力可谓非同寻常。
 
在积极落实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同时,海尔智家矢志不渝地根据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对质量创新的内涵和举措进行迭代。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足以证明这种迭代行动能力的竞赛和评比可谓层出不穷,但过去10年中,只有海尔智家拿到了层出不穷的奖项。
 
海尔智家:质量灯塔的持续进化路
 
首先,在2013年海尔成为首批捧回中国质量奖殊荣的企业。必须要提的是,这个中国质量奖来历非同一般:2012年,经中央批准,中国质量奖正式设立,是我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
 
其次,在2009-2019的10年中,海尔智家获得国际表彰奖励12个,其中创新表彰奖励6个,质量表彰奖励2个。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海尔智家拿下了“亚洲质量卓越奖”。
 
最后,海尔智家更是拿下了中国质量协会的质量技术一等奖、全国现场管理推进质量标杆示范单位、全国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先进企业等奖项和称号,以及省内的山东省省长质量奖、山东省质量管理奖等诸多奖项。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海尔智家荣获国内外质量大奖100余个,其中包括六西格玛、亚洲质量创新奖等大奖,仅在ICQCC上就已连续5年获奖,收获了28个奖项,为行业树立了高质量的典范。
 
海尔智家:质量灯塔的持续进化路
而最近一段时间,海尔智家参加的国际比赛进一步验证了海尔智家的实力。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在印度召开,共有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904个项目入围参赛。
 
其中,海尔智家选拔了特种冰箱、贵州冰箱、黄岛商用空调3个质量控制小组项目参赛。经过海尔智家小组成员的悉心准备和精彩展示,最终3个小组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并全部获得金奖。
 
在质量领域的全球最高领奖台上拿到国际级大奖,难度已经非同凡响。更重要的是,能长期与各种质量奖结缘,已经证明了海尔智家的实力。
 
很明显,从国际到国内的这些奖项,从正面证明了海尔智家的质量硬实力,海尔智家在质量管理上的迭代进化路径得到了认可。也因此,海尔智家的创新发展之路可以看作“中国创造”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道路上,持续推动着行业的创新发展。
 
对大众而言,非常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是:海尔智家的质量管理基因从何而来?我们只有回溯海尔智家在质量进化和迭代上层出不穷的种种创新解决方案,才能把握住海尔智家几十年进化的底层代码。
 
 
01
海尔智家的质量管理进化逻辑
 
 
在笔者看来,海尔智家在质量管理层面的迭代有3个核心逻辑:
 
首先是海尔智家在管理层面本身具备持续的迭代能力。海尔智家的质量发展之路,是不断根据中国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对质量创新的内涵和举措进行迭代的过程。
 
纵观中国质量体系建设历程,再聚焦到海尔智家,从全面质量管理到用户全流程参与,再到场景体验迭代的新时代质量管理,海尔智家成功地通过创新引领了行业质量发展趋势。
 
其次,海尔智家专注于对质量管控的体系建设。只有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赢得市场和用户的尊重,而不断追求尽善尽美的服务体系建设,正是海尔智家质量管理的精髓。
 
举例来说,海尔智家通过将世界领先的军工技术运用到智慧家电领域,开创了家电自反馈、自诊断、自预测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故障自预警、事前干预防范的全新解决方案。应用这套技术之后,海尔的智能系统会自动分析联网冰箱的各项指征和使用状况,一旦数据与常规值出现偏差,系统能够及时精准地预测出产品可能出现的故障,在用户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主动提供维护和排查服务。从“坏了再修”到保证期内“故障自预警、先期干预防范”,智能系统的应用,免去了产品宕机带来的物质损失和情绪不满。
 
通过这一创新成果,海尔智家质量学院也得以成立。不难看出,模式的成立和制度的启动,是海尔智家质量管理30多年的积淀,成为了家电行业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新里程碑。
 
最后,以上两个逻辑的背景建立在从海尔智家质量管理抽离出来的核心管理哲学上:人单合一,组织重塑。从2010年起,海尔智家开始重塑组织,以自主经营体,也就是后来被称为的小微组织为核心。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拿掉层级的概念,让每一个自主经营体都构成一个节点,拥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用人权和薪酬权。不同的团队构成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合作共创共赢。
 
通过这样的架构变革,海尔智家的经营边界开始由有限向无限延伸。海尔智家始终坚持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宗旨,提出“创客所有制”,让每个平凡的员工都有机会成为自主人,人人都是自己的CEO,在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中,实现自驱动、自进化和自关差,而不是与其他传统组织一样逐渐僵化。
 
人单合一才是海尔智家成功实现质量管控层面的逐渐迭代的核心来源。因此,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曲宗峰,会评价海尔空调所代表的中国家电的质量管理水平早已接轨国际,成为诸多外国品牌跟随模仿的对象。
 
海尔智家:质量灯塔的持续进化路
通过管理哲学的逻辑抽离,海尔智家从一开始就预示了质量进化的结果。在海尔智家质量进化的发展线索中,质量管理的成绩单足以说明问题。
 
 
02
海尔智家的质量进化成绩单
 
 
如果梳理海尔智家质量进化背后的主线,我们可以将其进化之路分为5个阶段:从关注产品质量,到关注服务质量,再到关注组织经营管理质量、关注场景体验,致力于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
 
海尔智家:质量灯塔的持续进化路
海尔智家质量体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产品质量的提升。
 
大锤砸冰箱事件,就是海尔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专注产品质量的标志:1985年,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的张瑞敏将库存中所有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76台冰箱有质量问题。
 
对于这76台质量有缺陷的冰箱,工厂内部研究认为:问题不大,可以把冰箱廉价处理给内部员工,作为工厂福利。但在张瑞敏眼中,允许这76台冰箱出厂,就等于允许再生产760台类似的有缺陷的冰箱。最终他决定,这76台有问题的冰箱都需要砸掉,而且要制造冰箱的工人亲手来砸。很多职工在砸冰箱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从此,在海尔的质量理念里,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产品质量的观念牢牢树立在团队心中。
 
在海尔人眼中,产品的质量不是由企业定义的,而是由用户定义的。随着科技变革和市场变革的演进,用户对质量的内涵也从单一的产品质量转变为场景化的体验质量,因此,企业需要精准地把握用户对质量需求的升级,不断提升质量内涵,坚持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
 
在传统时代,用户认为质量好就是产品用不坏;到了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更加偏向智能化的产品;物联网时代,则更加看重个性化定制的场景体验。而海尔智家的实践恰恰可以看做是这种发展趋势的一个缩影。
 
围绕用户的基础质量需求,海尔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海尔已经申请了6万+的全球专利,其中3.8万+为发明专利,占比超过63%,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第一。
 
海尔智家质量体系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服务质量的提升。
 
随着海尔的渐渐壮大,被兼并进体内的诸多公司得到了海尔智家“激活休克鱼”的哲学管理,海尔智家逐渐实现了服务质量体系的提升。
 
红星电器原来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海尔兼并的时候净资产只有1个亿,但亏损达2.5亿元。在海尔的文化体系下,兼并第一个月当月亏损700万元,第二个月减亏,第三个月减亏,到第四个月便实现盈利100万元。海尔实现这一切,靠的是企业文化贯彻组织创新。
 
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管理法,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而这也成为了海尔创新的基石。
 
海尔智家质量体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经营管理质量的提升。
 
在海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脉络中,张瑞敏从未停止过自我探索、自我颠覆的步伐。
 
2005年,海尔进入发展分水岭,当年净利润下滑37.09%。外界非议萦绕,改革迫在眉睫,张瑞敏放弃了对日式管理哲学的研习,打掉传统的企业顶层,正式推出创新的组织模式:人单合一。
 
海尔智家:质量灯塔的持续进化路
何谓“人单合一”?简言之,就是每个员工都能直接面对用户,创造用户价值,并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分享。
 
从旧模式跨越到新模式,海尔一度出现了相当长时间的混乱,因为原来的组织结构还未完全剔除,一个个新团队接连成立,相互交叉、重叠,导致冗员增加,效率变慢,直到把中间管理层去掉一万多人,海尔才逐渐稳定下来。
 
但效果也随之显现,2007年-2008年,海尔智家净利润规模缓慢回升,2009年-2013年,海尔智家又迎来一个业绩快速增长期,人均利润大幅提升。
 
同时,也是从2005年起,海尔出海从“国际化”阶段进入“全球化阶段”,整合全球资源创全球化品牌,将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创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海尔并购海外优质品牌,于2011年并购三洋电机日本和东南亚白电业务,2012年控股斐雪派克布局澳新市场,2016年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扩大北美市场,2019年并购意大利品牌Candy深耕欧洲。
 
通过集研发、制造、营销于一体的“三位一体”的本土化布局,海尔满足当地用户需求,针对不同市场和地区采取差异化的运营管理,海尔智家的全球协同已见成效,海外业务规模持续提升。至今,海尔智家旗下自有品牌在各主要区域市场份额均为前五且稳步提升,在全球家电巨头中脱颖而出。
 
同时,海尔智家布局南亚及东南亚等市场,形成多品牌、全品类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海尔智家的出海创牌策略成功地打造了中国家电质量品牌高地。
 
海尔智家质量体系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场景体验的提升。
 
为打造物联网第一品牌,从2006年布局UHome开始,海尔智家就在为智慧家庭的全屋连接、定制成套、迭代升级储备能量。2019年,“青岛海尔”正式更名为“海尔智家”,显示出海尔智家布局智慧家庭的决心。
 
2020年,海尔智家向全球推出场景品牌三翼鸟。2021年,三翼鸟平台升级上线,为用户提供涵盖家电、家装、家居、家生活的“一站式”定制服务,正式开启“一站式”定制智慧家新时代。
 
在三翼鸟上海体验中心001,平均场景成交客单价22万元,单笔成交最大金额366万元,打破了行业“天花板”,被媒体形容为“卖场景堪比卖汽车”。
 
海尔智家三季报显示,三翼鸟场景品牌推动海尔智家场景用户日活增长300%,网器日活增幅212%;在家居家装领域,三翼鸟开辟了整装、局改的新赛道;同时,三翼鸟聚焦智慧家庭全流程解决方案,迭代智慧场景超1000种。三翼鸟App自8月上线以来服务家庭数量超3600家,海尔智家打破行业局限,与行业共创,为用户提供最省心、最优质的定制智慧家服务。
 
服务全球用户,在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海尔智家001号体验中心也正在同步落成,海外累计建成近800家。
 
海尔智家质量体系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用户体验的提升。
 
经历了前面的4个发展阶段,海尔智家为全球用户带来的体验,已经从高质量的产品,升级至智慧家庭生活全场景的衣食住娱。
 
与产品品牌提供产品不同,三翼鸟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打造出三大提升用户智慧生活体验的特色:一是从“升级产品”变成“升级用户场景”;二是个性化定制,从企业主导的千人一面,变为用户参与的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三是终身化迭代,从一次购买到终身交互,产品和服务可以不断升级,永不落伍。
 
同时,海尔智家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技术,构建起一个用户、创客、生态方共创共赢、不断进化的智家体验云平台。目前,智家体验云拥有超过9500万用户家电使用数据,构建了智慧家庭领域的最大知识图谱。
 
不止于此,智家体验云还搭建了一个以用户最佳体验为中心的生态网络,通过衣联网、食联网、空气网、水联网等生态子平台,联合洗涤剂、食品、装修服务等各类资源方,打造了一个共赢共创的生态圈,共同提供定制化服务。
 
面对新一轮产业升级,海尔智家在“人单合一”理念的引导下始终坚持创新,积极探索物联网与家电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质量管理向着智能化、高效化、服务化迈进,在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品牌价值的同时,也为推动整个家电行业在物联网时代颠覆革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多维度进化,是海尔智家对质量议题本质的把握
 
海尔智家的质量优先,首先是一种管理红利的追求。在疫情期间,海尔智家面对疫情,充分实现了“人单合一”下的链群合约机制的驱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海尔智家各个链群组织第一时间围绕用户需求,以变制变、变中求胜,主动发动链群内群体力量,开展各项工作。当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结果负责,可以自驱动、自进化、自关差,海尔智家的爆发力和张力充分体现出来,战斗力大幅上升。
 
随着海尔智家架构了前瞻性的竞争优势,无论是抗疫、复工复产还是质量管控的各种成果,都是海尔智家的以用户为中心不断自我迭代的组织所催生的必然结果。
 
其次,海尔质量管理哲学本身就意味着不断进化。海尔的质量管理体制意味着让每个人都可以在企业中独立创造,为每个小微和创客提供一个可以自我试错和探索新物种的平台,再通过重塑组织结构将组织绩效、员工自我实现和用户个性化需求有机融合,追求共创共赢的生态红利。
 
最后,海尔智家为全行业制定了质量的游戏规则,成为了中国制造的质量灯塔。举例来说,凭借《海尔家电产品声品质在线自动化检测技术与应用》《UPS不间断电源空调项目在海外市场的应用》等质量技术成果,海尔智家一举拿下5个中国质量协会的质量技术奖。国家层面的权威背书,既证实了海尔智家在质量技术领域的示范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行业质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03
结束语:海尔智家的进化终极目标
 
 
30多年,用颠覆“守成”,海尔智家既成就了时代巨浪中的远洋巨轮,也成功书写了一段企业“进化史”。海尔智家从家电品牌的引领到场景生态的引领,把传统企业成功转型为生态型企业,而A+D+H三地上市构建起全球资本市场格局,海尔智家目标成为高市值的物联网化上市公司。
 
一方面,这源于海尔智家始终以提供全流程用户最佳体验作为创新的核心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海尔智家正以更强的制造能力、更灵活的数字化体系,满足用户美好生活体验,有效推动整个行业质量水准全面提升。
 
通过持续不断的变革,海尔智家正在迅速实现难以企及的质量高度,成为世界家电行业质量管理的超级灯塔。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RGdNJfuTSWANapD-s9nng

百亿关联交易,牧原股份的神操作

市场对牧原财务造假的质疑声不断,但一直没有石锤的证据,直到商票逾期后,相信很多人应该有了答案。

商票是什么?简单的解释就是供应商在供货后,不是立马进行现金结算,而是开具一张承诺6个月后付款的单据,到期收钱。 

逾期就是供应商到期未收到钱,牧原的解释是持票人没有有效提示付款,意思就是债权人没主动要。

这个解释非常不合理,因为逾期的供应商超过30多家,说到底还是牧原的现金流有问题了。

1

牧原的现金流问题

今年养猪企业的日子比较艰难,上游饲料价格上涨,而下游生猪价格暴跌,导致整个行业都在亏损。

养猪企业中,正邦科技、新希望,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均为负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的企业,通常日子不好过,这个容易懂,就是日常说的入不敷出。

牧原总是比其他家要更优秀,赚钱的时候赚的比同行多,亏钱的时候比同行亏的少,三季度现金流依然为正数。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中可以看到,牧原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71.78亿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28.26亿元,后者/前者的占比为57.41%。

同行业正邦科技的占比为94.2%,新希望占比为91.17%,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能:一是牧原的成本控制的较好;二是账有问题。

百亿关联交易,牧原股份的神操作
数据来源:IFind

从现金流量表中可以发现,尽管牧原在猪肉价格暴涨、业绩爆赚的年份,依然保持较高的融资规模,而且借的钱越来越多。

2021年前三季度,长短期借款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且长期借款直接增加了40%,这是有多缺钱?

百亿关联交易,牧原股份的神操作

从投资现金流中可以发现,公司每年的现金流都是巨额流出,绝大多数金额都流向了购建固定资产这一项,也就是盖猪圈。单2020年就支付了453.53亿元,比公司赚的钱还要多。


2

迷惑性的关联交易

公司为啥沉迷于盖猪舍?一方面是因为要扩张就要盖猪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盖猪舍的公司是牧原建筑,是公司的关联公司。

百亿关联交易,牧原股份的神操作

牧原股份是上市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秦英林和钱瑛,牧原建筑工程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也是秦英林和钱瑛。

上半年,牧原股份向牧原建筑的采购金额为86.89亿元,2020年采购金额为170.38亿元。

做个对比:

深圳第一高楼592.5米、118层的平安金融中心的造价100亿元,可见牧原这猪圈不便宜啊。

众所周知,猪肉是有周期性的,肉价上涨会爆赚,而肉价暴跌周期到来,可能会暴亏,甚至可能一年就要亏掉很多年的利润。

牧原的这种疯狂扩张加上关联性操作,就是把真正的债务和风险留给了上市公司,而巨额的利益都流向了上市公司体系外。

如果养猪很赚钱的话,那实际控制人通过分红依然受益,就算养猪不赚钱了,只要牧原还能借到钱,那实际控制人也依然是爆赚的。

3

写在最后

因此,对于大股东来说,只要牧原还能借到钱,什么猪周期都不是大问题。

根据牧原三季度报披露,公司利息费用支出15.7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9.23亿元。

债务规模如此之大的情况下,牧原去年分红54.92亿元,大股东秦英林一个人就要分到20多亿。

还有一个最让人匪夷所思的细节,牧原2020年高管薪酬中,财务负责人的薪酬是579.28万元,全公司最高。

论一个好会计的重要性【狗头表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4SVpOos164t8FfRdEae2g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来源 / 无相财经(ID:wuxiangcj)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一、
最近几天,很多人都在吐槽茅台酒厂的高工资。
据choice数据,2020年茅台集团控股的贵州茅台员工人均薪酬为31万元人民币,在中国所有白酒上市公司中最高。
相关话题也冲上了热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Wind数据也显示,根据2020年年报,贵州茅台去年高管薪酬范围在6.73万元到77.43万元之间,平均薪酬为33.81万元。
对于广大人均年收入不到10万的上班族来说,这真是让人酸了。
工资那么高,和茅台酒厂的高利润率、高销量,以及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根据贵州茅台三季报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6.42亿元,同比增长11.05%,实现净利润372.66亿元,同比增长10.17%。
前三季度直销实现营收146.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4.14%。
此外,茅台是A股市场不可撼动的风向标和财富象征。
同时在官场与商场生态中拥有微妙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将近3000多元一瓶的飞天53度茅台酒一直被称为“硬通货”,多年来价格一直是水涨船高,还得靠抢。
但很多老酒客也知道,茅台虽好,但最开始,并不是那么抢手,甚至也没人炒作。
 
今天,茅台酒有这样的市场地位,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二、
茅台酒的品质,无相君自然不必多说,江湖上到处有它的传奇。
有人说茅台无论喝多少,第二天醒来头都不会疼。
有人说茅台富含1000多种微量元素,大大的养生。
有人说,本来不能办的事,送两箱茅台,就能办了。
总之,茅台就是好。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可茅台最早的地位,并不是这样的。
在新中国建立的初期,被誉为“白酒之王”的,是山西的汾酒,它被周总理指定为首款国宴用酒。
当时的汾酒比茅台火多了,甚至要凭票供应!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新华社曾在一篇报道中写道:全国每1斤名酒中,就有半斤出自杏花村汾酒厂。
1987年,汾酒酒厂实现了利税8830万,当时这个数据,是五粮液的4倍,茅台的6倍。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当时的茅台,真的不算出奇,尽管酱香典范的美誉,还是它的。
那么茅台是怎么盖过汾酒和五粮液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改革开放了。
随着改革号角吹起,国企改制,国家也对“酒类专卖”的价格开始放开,五粮液、茅台等酒厂纷纷开始改革。
怎么改?涨价!
中国人买涨不买跌,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当时人们普遍观念是:低价无好酒。
所以,茅台开始异军突起,杀出血路。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相反,汾酒的价格却纹丝不动,依然坚持走低价路线,其结果就是被市场认为:酒不行。
加上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假酒案。 
渐渐地,汾酒失去了高端白酒的市场竞争力,一哥的地位开始下滑,茅台开始上位。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三、
涨价,只是茅台酒崛起因素的一小部分,茅台有今天的地位,除了固有的气候、水文、酿酒工艺、调酒技术出众之外,还要“感谢”一个人。
贪污厂长——袁仁国。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1998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国内白酒行业受到严重冲击,老百姓手上都没啥钱,茅台酒渐渐不好卖了。
当年的2000吨销售目标,只完成了1/3。
也是这一年,时年42岁的袁仁国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贵州茅台总经理。
怎么把酒卖出去,就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难题。
茅台酒的技术工艺,已经没啥提升空间了。
能提升的,就是营销团队。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这时袁仁国亲自选拔了17位营销员,组建了茅台史上的第一支营销队伍,开启了全国巡演卖酒模式。 
一方面,袁仁国主动邀请各地的糖酒公司负责人,来到贵州喝“患难酒”,希望大家帮助茅台酒渡过难关。
另一方面,开始暗囤酒压货,通过减少供应量来提价,提升炒作空间。
前文也提到,中国人就是爱买一些稀有的东西。
茅台就这样成了具有贮藏价值的稀罕物。
1998年年底,仅仅用了半年时间,茅台酒如期完成了销售任务,并创下了当时历史最好水平。
同时,袁仁国也被厂里的人视为英雄。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2年后,众望所归的袁仁国接过“茅台教父”季克良的衣钵,成为茅台的新厂长。
2001年,贵州茅台营收16.18亿元,净利润为3.28亿元。而五粮液2001年的营业收入为47.42亿元,茅台仅为五粮液的1/3。
怎么办?
继续投入营销力度,继续加大炒作水平!
如果说中国的房价是由无数炒房客、地产商炒起来的。
那么,茅台酒就是靠袁仁国炒起来的。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此后几年,茅台的销量一路狂飙的模式,市场上关于茅台的传奇也越来越多。
由于稀有,很多人把送茅台当作最大的面子。
到了2017年,贵州茅台实现了582亿元的营收,较2001年增长了35倍,并超过了五粮液!
公司销售人员由最初组建的17人队伍发展到553人,加上经销商,营销人员2万多人。
庆功总结时,茅台方面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茅台营销造就了茅台现象,茅台现象缔造了茅台传奇。”
这时,袁仁国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不仅全国的白酒经销商对他心服口服,就是茅台镇上不少人,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背地里,甚至有人给他送了一个5公斤的金鼎,上书:酒冠黔仁国。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不过,很快 “袁仁国时代”就突然落幕。
由于茅台成了官场的硬通货, 袁仁国执掌茅台期间,上至官员,下至茅台高管和员工,都开始想办法从中牟利。
而随着袁仁国的落马,他的名字也成为一个禁忌的话题。
但不得不说,坊间还是有不少欣赏,甚至感恩他的人。
毕竟时至今日,茅台酒厂人均薪酬31万是实实在在的,让全国打工人羡慕。
而茅台酒厂有今天这样的地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都离不开这个“历史的罪人”。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最近,五粮液又宣布涨价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对涨价营销策略的一种致敬。
总的来说,如果一款产品能够像苹果手机、香奈儿包包一样成为“信仰”的时候,那么,这个公司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END
人均薪酬31万!茅台酒的崛起之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4bslzNOHNEkFRJb_QttMA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智谷趋势(ID:zgtrend) |  朝阳

滴滴从美国退市的消息终于落实,联想在国内的风波还余波未平。

 

无论这两家企业曾经让多少人觉得意难平,都比不上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家。

 

因为,中国当前最输不起的,是产业升级受阻,是供应链被封锁,是经济失速隐忧。

 

过去10年,中国一直想要把卡脖子的手掰开,但结果却是有喜有忧。

 

近些年,最痛心的莫过于“芯痛”。而痛过之后,没有哪一家公司比中芯国际得到了国人更多的期待,但结果如何呢?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规模是3500亿美元(约2.2万亿元人民币),占进口的16.97%,超过中国进口的石油与铁矿石的总和。

 

按照规划,中国芯片自给率应该在2025年达到70%,但IC Insights按中国半导体当下的增速预测,届时只能达到19.4%。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日益凶猛,而中国倾力打造的中芯国际,却距离台积电越来越远。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结果是,你满心希望中芯能另一个华为,结果却偏偏变成了又一个联想。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眼下,中芯国际正处于自己最好的时候,但也是大环境最糟的时候。

 

从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中芯国际今年板上钉钉会创新高,继续稳坐国内芯片一哥的位子。

 

但是,净利润翻倍增长之下,中芯国际却出现了一个最不该出现“双减”。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双减之一,研发投入减少。

 

从其三季度财报来看,研发投入与营收比降低到了11.7%,研发投入金额下降到了10.8亿元,几乎是近几年最低的水平。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2020年,中芯国际全年研发投入46.7亿元,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1.5%,还不到同年台积电的五分之一。

 

直白点说,半导体就是一个吞金兽。

 

几个亿砸下去可能连水花也看不见,但是不保持高强度、长期性地砸,又绝不可能成功。

 

看一下全球半导体同行2020年的投入。

 

最高的英特尔,研发投入是135亿美元,一家就占到全球半导体研发投入的近20%。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高通投了约60亿美元,三星55亿美元,台积电为37.2亿美元,今年的投入还在加速。

 

而光刻机巨擘ASML公司,去年研发投入也有22亿美元。现在各国争抢的极紫外光刻机(EUV)的研发成本约为60亿欧元(约人民币460亿元)。

 

就研发投入水平来看,国内半导体公司和国际巨头相比,差距是几何数级的。

 

在这条道路上,根本不存在“弯道超车”的概念,不存在跳跃发展,只能一个技术节点去一个技术节点去砸钱死磕。

 

研发投入的不断减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双减之二,研发人员数量减少。

 

这个比研发投入的减少更危险,因为中国芯片原本就缺人。

 

有媒体梳理近几年数据,指出中芯员工的离职率是同行的1.3倍。

 

截至6月30日,中芯国际研发人员数量为1785人,而去年同期为2419人,一年锐减600多。

 

业内人士称中芯国际是“半导体的黄埔军校”,这话明褒实讽,说的就是中芯留不住人。

 

这和行业的火热、政策的青睐,反差不要太大。

 

要知道由于教育和产业培训落后,中国半导体人才缺口高达24万。别说中芯国际是因为人才过剩。

 

半导体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没钱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谈何突破?

 

对比其他国内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一哥:

 

宁德时代的研发团队,2016年还是2348人,今年就已经扩充到7878人,尽显“宁王”壕气;

 

华为研发人员超过10.5万,占公司总人数的53.4%,去年研发资金高达1419亿元。

 

人才为什么流失那么快?

 

有人统计过,中芯研发人员的平均薪酬去年还是13.5万元,今年不升反将,仅为12.9万元。

 

一个月1万出头,相信大多数是不到这个数的。鉴于中芯布局集中上海、北京、深圳,这点钱开个玩笑还不如送外卖。

 

中芯对人才的价值应该是有充分认知的。

 

早先,中芯为了留住技术大拿梁孟松,开出的年薪是135万美元,还赠予了一套价值约2250万元的住房。

 

而梁孟松团队从2017年11月加入中芯后,完成从28nm到7nm五个世代的技术突破,让中芯与台积电的差距缩小至2-3个世代。14nm关键节点技术,通常情况下需要十年时间,梁孟松仅用了300天。

 

中芯流失的研发人才可不只是小年轻。

 

今年7月,中芯元老、核心研发技术人员吴金刚博士也离开了。

 

业界认为其年薪在200万元左右,和他实力资历相当的台湾同行高管,普遍拿着大几千万的身家。

 

全球半导体公司2020年薪资水平比较,台积电是55万元,英特尔工程师的年薪在6.6万美元到14.5万美元(约人民币40万元-95万元),高通大约是11万美元(约人民币70万元)。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英特尔相关职位薪酬 图源:EETOP

 

在国家与社会的双重重视下,中芯不缺钱,所以缺人才更致命。

 

一个初级工程师,至少要两三年的培训;一个技术骨干的成长周期都在十年左右。

 

高端人才要靠引进,得不到补充只能干着急;后备军还在培养之中,偏偏现有的还留不住,结果是恶性循环——

 

由于缺人才,科技突破速度、产能扩张速度会变慢;

 

于是,国外半导体公司,更能源源不断用更多的产品,从中国赚走更多的铜板。

 

而这笔钱又能“拐”走中国更多的人才。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中国前几年一哄而上、运动式的造芯,不但没有造出领先的半导体产业链,反而搞出了内伤。

 

而等到真正的全球缺芯潮来临时,中国半导体产业又完美的错过。

 

长此以往,美国都不用搞技术封锁,砸点钱就能砸倒大国强芯的梦想。

 

明面上,被死死卡住的是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是EDA软件,但人员流失才是隐形的出血口,而且中国半导体无法自己快速补血。

 

有报道称,美国硅谷的半导体产业里,有25万的华人。

 

与国内24万人才缺口的数据放到一起,不禁有些唏嘘。

 

今年5月,中芯推出了一项股权激励计划,向4000名员工发了41亿的红包,平均每人66万元,就是想要将员工和公司利益绑定一体,稳定核心团队的军心。

 

但愿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为什么韩国能养出三星,台湾能诞生台积电,而中国大陆却扶不起一个中芯?

 

中芯在国内尽享天时地利,集万千宠爱在一身。

 

2020年7月16日,中芯国际登上科创板只用了19天完成过会,创了A股最快上市记录。

 

这次IPO让中芯有了500亿的募资额,上市首日成交额高达480亿元。

 

中芯国际更是得到国家队力挺。2020年国家大基金第二期3次投资,一共向中芯输送了221.2亿元。

 

过去20年,中芯国际都是以“全村的希望”,对标的就是台积电。

 

2000年,张汝京的世大半导体被台积电收购,他带着钱、芯片技术和一群伙伴离开台湾,寻找下一块福地。

 

中芯国际的总部,最终落户上海张江。上海国资委、央企先后成为其大股东。

 

每到一个地方投资设厂,中芯都能享受座上宾的待遇,拿到白菜价的各类优惠。

 

中芯上海最初63万平方米生产用地,算下来每平方仅169元,中芯北京每平方低到了34.5元。

 

靠着这些便利,中芯短短几年就在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汉、深圳等地建立生产线,异军突起达到全球6%的产能,一度成为全球第四大芯片制造商。

 

什么叫“生来就在罗马”?这就是。

 

去年8月,国务院推出的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政策里,有一条是对集成电路制程小于28nm(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企业,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国内能达到这个条件的真不多,说它是为中芯国际量身打造的毫不为过。

 

每一笔加持,都饱含着国民的殷殷期望,希望中芯将其变成炸开“卡脖子”的弹药,让中国半导体不再为人牛马。

 

手握着真金白银的中芯面临着灵魂拷问,同样是投入千亿级的资金和人力,是冲击先进制程,还是发展成熟制程的规模?

 

现在业界通常是以28nm为分界线,区分先进制程和成熟制程。

 

更为大众了解的是逻辑芯片,最先进的台积电和三星,已经实现5nm的量产,明年大概率进入3nm时代,并且已经在布局2nm的探索;

 

在存储芯片领域,SK海力士用上了ASML的EUV光刻机,在DRAM路线向10nm及以下的制程进发;走3D NAND路线的三星,第八代芯堆垒层数可突破200层。

 

中芯国际在先进制程上能产14nm,在良品率上达到台积电同类工艺相近的水平,但是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中芯此前曾传出消息,只要EUV光刻机解禁,就有希望冲击5nm制程。

 

但这句话也基本等同于,没有EUV光刻机,也基本上没有希望。

 

而现阶段,美国铁了心锁住中国半导体,严格限制ASML向中国供货。上个月,即便是SK海力士想在升级位于江苏无锡的工厂时引进EUV光刻机,也遭到了美国的坚决阻挠。

 

而国产光刻机,以上海微电子为代表,目前还在攻克28nm的节点,预计年底会出消息。

 

但稍微懂行的人都了解,现在全球缺芯潮,最缺的其实是28nm-90nm甚至以上的成熟工艺芯片。这是中国半导体企业们能够生产的,但中芯也没表现出多少优势。

 

据Counterpoint数据,2021年半导体成熟制程的产能,台积电一家占据约30%,联电、三星、格芯、中芯国际几家都在10%上下的区间范围竞争。

 

成熟制程仍是先进大厂的天下。

 

中国的科技企业曾经预判了5G、物联网、智能硬件、汽车电子的发展机遇,一些企业甚至在这些领域做到了顶尖水平。

 

这些领域的集中爆发,对芯片的需求跟着激增。但是作为产业升级发展基石的半导体产业,却没有预判到芯片需求的井喷。

 

或是说,即便有预期,也没有做好提前布局新的生产线。

 

新建一座晶圆厂的成本动辄百亿美金,建厂平均时间在18个月,最快也要2-3年的时间才能投入量产。

 

2021年开工建设19座晶圆厂,2022年将开工10座晶圆厂。这29座晶圆厂里,中国大陆8座,中国台湾8座,美国6座,欧洲3座,韩国2座,日本2座。

 

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一座5nm工厂,预计要投120亿美元;三星在美国的第二芯片工厂将落户德克萨斯州,预计投资170亿美元。

 

三星掌门人李在镕刚刚出狱就指挥万亿资金建厂和并购。像英特尔、美光、联电、德州仪器、铠侠等老牌大厂都在倾注资源。

 

据Gartner数据,今年全球芯片制造商的资本支出合计将达1460亿美元,比疫情前高出50%,是5年前水平的2倍。

 

大家都知道,半导体产业的格局要变天了,在政治裹挟下重新洗牌,这些巨头都坐不住了,在重新找机会。

 

如果中国半导体工厂能提前布局,现在的情形会截然不同。但只是亦步亦趋跟随大厂们扩产,就仍然是追赶者,而非引跑者。

 

2021年9月3日,中芯国际宣布投资88.7亿美元(约人民币570亿元)在上海临港自贸区建设一座12英寸晶元代工厂,预计产能可达到10万片/月。

 

这笔花费不小,比中芯过去两年的营收总额加起来都多。

 

但消息出来一个月后,台积电立刻宣布投资28亿美元,扩大其南京工厂28nm的产能。

 

这几乎就是冲着抢中芯的生意去的。

 

这就是一步慢,步步慢。即便中国公司因为快速复工、供应链稳定抢到了一部分订单,但也面临着被人当成备胎,用完即扔的风险。

 

毕竟,最终还是要市场说了算。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留给中芯国际们的时间不多了。

 

最近这个月,美国在半导体方面手越伸越长,释放出的信号更加危险。

 

他们在华盛顿吹一阵风,就变成落向中国的一道枷锁。

 

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如愿以偿拿到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联电、美光等国际巨头“自愿”提交的商业数据。

 

很多人都说巨头们这是怂了、跪了,但面对一个急了眼的超级大国,特别是离不开美国技术、美国客户时,巨头们很懂得低头的艺术。

 

美国借此偷看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底裤,还上下其手给自己摸了一把好牌。

 

有了半导体产业的数据,美国想要调控芯片市场、制定制裁政策、精准打击竞争企业都将更得心应手。

 

果然,11月25日,两国领导人视频会晤的热议还没散去,国科微、中科微、新华三半导体等12家中国企业,都是量子科技和半导体企业,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说句苦中作乐的话,中国最有潜力的科技公司都在美国的实体清单上。

 

半导体产业本来是最全球化的产业,但在大脱钩、大回流下,一场更加残酷、真刀真枪的半导体军备竞赛,才刚刚打响。

 

美国通过的《创新与竞争法案》,要在未来投资520亿美元用于发展半导体和芯片。

 

日本通过了《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要推动高端半导体制造;

 

韩国通过《K-半导体战略》要打造综合综合半导体强国,在2030年建成全球最大半导体产业链;

 

欧盟通过《2030数字罗盘》,要在未来十年半导体产业产量达到全球总产值的20%,是目前的10倍;

 

……

 

大厂们为了争夺明天相互倾轧,对中国企业的压制只是顺手之劳。

 

中芯国际跟随了二十年,换了6位董事长,5任CEO。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虽然偶有好消息传出,但更经常抢占媒体头条的却是内部宫斗大戏。内耗、摇摆中,消磨了太多资源,也让中国半导体产业错过了太多的机会,浪费了还算友好的历史环境。

 

正如开篇所说,中芯正处于自己最好的时候,也是大环境最糟的时候。

 

再不凝聚一心、坚定方向,这艘国产半导体的旗舰,还能在深水区里杀出重围吗?

 

谁又来撑起中国强芯的梦想?

 

去年5月华为断芯之后,专门包飞机从台湾运回了最后一批麒麟芯片。当时华为发了一条微博,配图是一架伤痕累累的伊尔2强击机。

 

中芯国际,千万别步联想的后尘!

 

希望,中芯国际能争口气吧!不要几年过后,当人们提起中芯,满心觉得又是一个辜负了国人的联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4MoXRFwuQe2UPD_6fKx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