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湖北省十三位卫健委主任, 仅有两位是医学专业,如果记者去采访其他人,后果可想而知…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文字 | 夜阑
抗击疫情期间,有两个主任,火了。
一个政法系统管卫健委的主任一问三不知含混其词,一个医学博士感染科主任句句戳中要害绝不拖泥带水。
1.“我不清楚”唐主任
首先说说外行指导内行的被免职的唐主任,估计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过这样上热搜。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唐主任的履历是这样:
1972年出生;
1990.9至1994.7西南政法大学学习;
1994.10在湖北省麻城市司法局工作;
1999.12月任麻城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2005.12任湖北省黄冈市档案局副局长;
2006.11任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科教文卫;
2017.03 任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2019年3月,任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7岁,绝大多数人还是一个普通科员的时候,唐主任就已经是麻城市政府法制办的副主任了,从司法局跳到政府法制办主任之后,唐主任路途就清晰了起来。
在33岁任黄冈市档案局副局长之后,唐主任的升迁就很令人疑惑。她所在的档案局是二级局,档案局局长最多最多是个副处,也有可能是正科级。所以唐主任当时极有可能是副科。
对了,还有一个冷知识,档案局副局长,这种职务一般是当地班子成员家属的位置。
34岁,在档案局副局长的位置上,唐主任一跃成为一个县的副县长,这可是实打实的从副科跳到副处啊朋友们。
你们可以问问自己的gwy亲戚,很多人都是一辈子从科员,最后爬个副科养老退休了。
从副科级跳到副处级,这不科学。
而后唐志红主任在黄梅县当副县长主管教科文卫十一年,这才调回黄冈成为卫健委主任,咳咳,这是什么能量?
另外,看到她那几个不耐烦且底气很足的“不知道,不清楚”,这位大主任,不简单。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另外,唐主任在西政学的是什么专业不得而知,但既然是西政,大概率就是政法类的人文学科(唐当年能考上西政,学习不差)。
在其工作15年的历程中,先后担任了司法局、法制办、档案局、县政府、卫健委的职务。
如果说前面三个,乃至担任副县长还是符合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的,但其担任卫健委主任的这波操作就很迷了。细细想一下,其能力往往不足以胜任其工作职责。
如果非要扯的上“术业有专攻”的话,唐主任在担任副县长的时候管的是“教科文卫”。
所以,卫健委主任这个职位大概率也是唐大主任仕途生涯中的一块跳板,但不巧的是偏偏在她担任卫健委主任的时候爆发了疫情,最后就暴露了她的无知。
对了,再附一张唐主任的指挥抗疫情日记: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不知道黄冈市还需不需要记这种流水账通讯稿的通讯员,感觉高中生也能一天能记10篇,比这个写的深刻感人有细节有看点有升华。。。
2.这些都是什么主任?
由于大人物说不清口罩,小人物说不清床位。
夜老师夜里睡不着手贱,扒皮了一下湖北12地州市卫健委主+省卫健委主任共13人,发现不少“外行主任”。
先说说学历:博士1人,正规本科6人,党校职研究生4人,中专2人,不详2人。
最高学历者为湖北省卫健委主任刘英姿,博士(但不是医学专业,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而13人卫健委主任中,是医学专业的,只有两人:
年龄最大的十堰市卫健委主任黄剑云,曾任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主任,是唯一一个医学院临床本科学历的,1960年出生;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武汉卫健委主任张红星是在职研究生、博士,武汉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出身。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对了,这位张主任,1994年至2018年间发表了345篇期刊文献,年均14.4篇,月均1.2篇,这文章写的…再勤快点就能赶上夜老师了。
除此之外,湖北再无医学专业的卫健委主任,但是“奇奇怪怪”的卫健委主任可不少。
例如,随州市卫健委主任罗兰1982年出生,年龄最小,文学学士,友情提示:搜索“罗兰+大洪山风景名胜”,可以看到罗主任的火箭提拔;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宜昌市卫健委主任张琼,15岁上中专,函授大专及本科;是个语文老师出身;
咸宁市卫健委主任李华平,中专毕业,一直在做老师,在做公路管理局局长时,有多篇歌颂他的文章能在度娘找到。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如果央视记者去采访其他的主任,结果咱也不敢想啊…
3.“保护老实人”张主任
说完了啥都不懂的唐主任,再来回看一下 这两天成为网红的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张主任让党员先上的发言亮了,有些人质疑他不会说话,也有人怕他说完以后被穿小鞋。
来捋一下张文宏主任的履历:
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
然后进行了四年左右的进修和博士后工作,之后一直在华山医院工作,成为博导。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之后,我有温州的朋友认出了,张文宏是温州瑞安人,瑞安中学毕业,据说他当时高考分数很高,放弃了很多名校偏要学医。
另外,张主任工作的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可以排得上全国医院的综合实力前十,不是莆田系,不是莆田系,不是莆田系!再科普一条冷知识,影星陈冲的父亲陈星荣就是华山医院的老院长,放射科泰斗。
张文宏主任最擅长的是病毒性肝炎。昨天夜老师经朋友提醒,想起来六七年前,曾经帮一个朋友抢过张主任的号。
朋友夜里十二点多兴奋地转发视频告诉我,这个大夫就是当时给她家亲戚看病的大夫,当年知道他们是外地的,没有上海的医保,给开了很便宜很便宜的药。
另外,为什么张主任这么敢说,因为华山医院是一个以能力论资历的地方,曾经有同学去尽调的时候告诉我,华山医院领导们私下开会讲话就是一口一个“老子”。
不管你是谁,有能力就上,英雄不论出身,所以有人说害怕张主任被穿小鞋,说实话,在以能力论资排辈的华山医院里,不存在。
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华山医院的皮肤科全国驰名,当时夜老师陪着朋友在术前家属面谈时,医生和我们说,同类型的手术,如果他们没能力做好的话,那全世界也差不多。
当时听医生讲的时候就感觉他们很自信的样子,现在回想起来,是实力允许他们这么说。
唐主任之于张主任,真的应了那句“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遇到事儿了,才看出谁在混饭吃,谁是真的有能力。
说个题外话,此次疫情里虽然网红省长是河南省长尹弘。但是深情送别医护人员的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完全脱稿,不用发言致辞,也是一句空话废话都没说,真的是高下立判。
唐志红只是冰山一角,扒皮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湖北卫健委主任们,我沉默了...
沈晓明是曾经是上海市副市长,也是以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校长(也就是现在的上海交大医学院),资深的儿科医生。
16岁晓明就考上了温州医学院的儿科学系,当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的时候不过40岁。
沈晓明担任上海市副市长期间,分管卫生等领域,恰恰这段时间,也是上海新医改进行颠覆性改革的时期,而现在上海的医改路径,应该是全国都在学习的“模子”。
下面附沈晓明省长的部分送别词:
“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我已经记不起我有多少次,在机场送医疗队员,我在上海当医院院长的时候,我在当医科大学校长的时候,我在当上海市副市长的时候,有送去国外的,有送去国内的,有送去抗埃博拉(疫情)的,有送去帮助救援地震海啸的,有送去汶川的,但是,这一次有一点特别,不仅仅是因为我的身份变了,而是因为这一次大家去完成任务的时间点不一样,大家要去完成的任务不一样。今天是大年初三,应该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是不仅仅是你们的家庭需要你们,不仅仅是海南需要你们,全国人民需要你们!因此,作为一名曾经的医务工作者,我认为,确实有这样的义务,要舍小家为大家。而事实上,我们舍小家为大家,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我们一直都是如此。
···重点是下面这一段···
希望大家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传染病。医生是不能生病的,医生生病,比一个普通的病人生病,带来的危害要大得多。因此累了不要扛,累了的时候特别容易感染,累了就要说。你们如果感染了,可能会感染到更多的人,所以为了更多的人,你们自己也不能感染。
我今天一看,所有的人当中,估计都是我学生辈儿的人。这个(讲话),是领导对你们的嘱托,也是老师对你们的嘱托,我就讲这些,我期待着你们早日凯旋!谢谢大家!
现在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很多很多,一般外行指导内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外行知道自己是外行,所以要放权给内行,各司其职。
2.外行知道自己是外行,但是认为自己能领导内行,愣干。
3.外行不知道自己是外行,而且很自信的认为自己很懂。
4.外行不知道自己是外行,反而觉得其他人都是外行,自己才是真正的内行。
对了,还有更坏的一种情况,外行知道自己是外行,但是由于担心内行的技术水平影响到自己的位置,对内行报以敌视态度甚至打压。
不知道唐主任是不是最后这种情况,你们又碰见过哪种“外行指导内行”呢?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UvnRu-N1b-Kzj-pAywJDXg

听说有人在为口罩涨价辩护?

昨天这篇《口罩抢钱爽,包邮火葬场》,抨击了一些发国难财的行为,以及揭露了口罩当前存在的一些坑。

居然有人用经济学来表示发国难财值得鼓励,因为要鼓励涨价才能促进更多生产。

真的是只懂理论不懂实践。

既然谈经济学,刚好我也学经济出身的,来对一波线。

如果把口罩定义为一般商品,一个涨到1W也是合理的,因为商品本身不影响整体市场,只影响个体消费者;

但现阶段,口罩属于与生命健康及集体情绪直接关联的特殊商品,其含义已非纯粹的商品,不仅仅是影响消费者,更影响的是消费者本身的信心;

对于口罩的囤积,带来的局部影响是价高者得,但整体影响是造成整体市场参与者及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是在动摇市场存在的根基。

还有SB谈供需,更搞笑。

谈供需,你先说说,在当前,在口罩这个产品上,供需和价格有关系吗?

整体供给和价格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因为原材料和产能就这些,涨价,也是供给不足,涨价最终只影响分配,不影响生产。

当然适当补贴厂家是合理的,但打击囤货发国难财是必须的。

现在影响分配,单纯价高者得的最终结果就是没钱该死,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基本盘是谁?让基本盘没钱该死?脑子有病?

另一个结果就是,大量厂商开始囤积原材料,最终会在某个节点供大于求,崩盘,倒闭。

还天天亚当斯密挂在嘴上,怎么只谈《国富论》不谈《道德情操论》?

自以为读了网红的几个沙雕快餐经济理论就有智商快感的,建议认真读书实践。谈供需曲线的时候不考虑弹性为0的情况?

当市场基础出现问题的时候,什么理论都没意义了,这时候还在讲局部价格变化以及纯市场供需理论,属于鼠目寸光。

经济学家的名头现在都快成骂人的了就是一帮SB整天空谈理论搞的。

建议回炉重造。

听说有人在为口罩涨价辩护?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l74MU0NJqdqYCHXdKUTOyQ

抗疫下半场的经济解药:账上没有几个亿,公司撑不过3个月

抗疫下半场的经济解药:账上没有几个亿,公司撑不过3个月

抗疫下半场的经济解药:账上没有几个亿,公司撑不过3个月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来自酒店、商业地产、民宿、自习室等行业的人士有话说。


文丨Ellie 晨曦

编辑丨李晓丽

来源丨 投中网-PropTech研习社

 

抗击疫情下半场,还有心思攀比假期长短的员工,你有多幸福你或许还不知道。
 
对于大多数老板来讲,这个年,过的五味杂陈。
 
有创业者跟投中网-PropTech研习社吐糟:现在不仅仅是在家办公的问题,而是没有业务和订单,基本都是在纯养人了。
 
在你攀比假期长短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是,你的老板正为怎么发出这个月的工资,愁白了头。
 
一位企业老板跟我们算了一笔账:对于一家养着170位员工的公司来说,如果一个月没活干,公司老板就得准备好400-500万现金流。
 
“我觉得疫情的影响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我看专家讲解,这次疫情有三个结果:成功、温和和失败。哪怕是成功防控,也最少需要3个月。
 
是时候操心经济了,尤其是疫情影响下的中小微企业。
 
乐观点说是3个月,但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离破产或许只有一两个月。企业一旦破产,下一步就是员工失业。
 
抗击疫情下半场,空有口号和热情还不够,减税、让利、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更加复杂的考验已经来临。
 
动作快的城市已经开始了惠企政策,比如澳门已经开始给中小企业提供无息贷款,但内地企业还在支付着“双倍薪水”。
 
接下来这艰难的3个月,中小微企业能熬得过去吗?
 
中小企业到底有多难,我们先从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酒店、商业地产、民宿、自习室等行业说起,以下是来自各企业CEO们的自述:
 
一、 疫情下半场的企业之难
 
某商办中介合伙人:如果一个月不开张,需要准备1500-1600万现金流
 
本次疫情对于高租金和人力密集型公司来讲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对于我们行业来讲,每年年后都是选址高峰。我们公司一共有600名员工,如果二月份成单量较低,员工工资当然有一定压力。目前这个行业是人力密集型行业,用人成本是很大一块开销,而且一般年前是行业淡季,大家都指望年后努力一把。
 
我粗略计算了下,我们人均成本一个人每月显性成本(工资+社保+福利等)+隐性成本(办公室租金+水电+广告+后台人力成本均摊+物料+其他税费等等),一个人每个月大概得有2万6。如果一个月没活干,我们就要准备1500-1600万现金流,这个不是开玩笑的。
 
我们属于销售型公司,员工基本薪酬是底薪+提成。你看一些互联网大厂,估计他们一般人员底薪就2万了,比如贝壳找房,估计年后又是一波裁员潮,这个时候谁买房租房啊,而且我们的广告投放,和他们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很多人是站在员工角度,没有站在老板角度。2003年非典死掉一大批中小企业,这次也一定是。很多中小企业,包括大型民企,大同小异。
 
你看快手这次春晚广告10个亿,不是打水漂了吗,大家都只关心疫情,今年春晚都没人讨论了。
 
话说回来,企业不行,员工失业更多,连锁反应,目前大家还是放假,开玩笑成份居多,你看疫情真的持续3个月,那是真痛。
 
至于联合办公,我们这两天判断会有一批联合办公趁机撂挑子,借坡下驴。他们本来自己做得也累,正好找个借口。
 
联合办公创富港:一个月损失5000万,扛过去再谈回报社会的事
 
我们的开放运营应该在2月10日,部分岗位会采取在家上班的方式,于2月3日开工。公司年后的返工率应该超过90%,湖北籍的员工应该不高于2%且部分并未返乡。
 
我们需交租金给业主以及承担极大的人工成本和运营成本,目前有部分会员提出减免空间租金及服务费。但创富港收不到租就是死亡!客户的减免租金的需求能理解,但我们没有准备好资金,租金就是我们的自己的粮食,断租金就是断自己口粮,为生存只能加紧催款,扛过去再谈回报社会的事!
 
如果节后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新会员得不到有效补充的情况下,加上违约,创富港预计将会以每月出租率8%-10%的速度下滑。如果按整体营收收入减少一个月,创富港将会损失5000万;预计用工短期内不存在扩招,长期暂无法评估。
 
公司目前正采取一切措施实现自救,但同时也呼吁政府部门能够给予以下几方面的支持:
 
(1)针对税收进行减免,这样会鼓励到有真正销售收入的优秀企业;
(2)同时,针对我们行业应尽快出台房租补贴政策;
(3)短期如果能够提供银行信用贷款等手段,实现我们的经营现金流补充是最急迫的事情。
精品民宿酒店:最多能撑三个月,酒店回暖要到六月份了
 
这次疫情对我们影响还蛮严重的,过年期间的餐饮、客房订单全部退订,7天将近15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至少停业一个月 ,一个月的营业额就要50万左右,还不算人员费用和房租。
 
如果算上人员费用和房租,总损失差不多得100万吧。如果疫情持续3个月我们就撑不住了,绝大多数小微酒店、民宿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唯一能缓解这个困境的就是在房租减免与人资上适当调剂,才有可能渡过危机,否则只能关店裁员,断臂求生。
 
疫情如果在2月份能控制住,意味着3月可以恢复经营,4月慢慢爬坡,回暖要到6月7月份了。
 
二、 新风口折戟
 
自习室刚开业就亏损,就怕一个月租金也打不住
 
2019 年下半年,作为一种新型空间业态,自习室受到广泛热捧。满打满算,大部分自习室的开业时间长则半年,短则几个月。作为一门小成本生意,自习室能抗过这一劫吗?
 
投中网-PropTech研习社了解到,目前北京大部分自习室均暂停开放,具体的营业时间待定。暂停营业期间,学员办理的所有会员卡的有效时间将自动顺延。
 
对于此次疫情所造成的损失,有自习室老板告诉投中网-PropTech研习社,自己已经做好损失一个月房租的打算,就怕一个月租金并不够。各家自习室具体情况如何呢,以下是自习室品牌老板们的自述:
 
飞跃岛自习:北京最近疫情开始变得严重了,近期不能开业,主要是不让人群聚集。我们所在的大厦也延后开放了,疫情打乱了很多行业的计划。租金肯定是要亏的,亏多少现在还没法评估,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业。
 
其实纯租金的话亏不了多少,纯租金也就亏个两万左右顶多了。现在问题是开业后大家的聚集问题以及聚集意愿问题。另外,疫情不是儿戏,保障大家安全,不给国家添乱,这是绝对第一位的。
 
一起自习吧:疫情爆发后我们自习室就暂停营业了。目前北京的疫情还是比较紧张,现在是攻坚阶段,估计怎么都要到正月十五以后才会缓和。这次疫情对我们造成的实际损失远不止一个月,我们属于人比较集中又比较杂,肯定都得疫情结束才会好起来,很多自习室估计都挺不过去。
 
时分自习室:我们现在暂停营业了。目前还没接到房东减免租金的通知,我们也在找物业沟通,疫情结束以后我们持续一段也会受到影响,希望这次疫情快点结束。
 
喜鹊自习室:我们在过年期间营业了几天,现在这种形式,安全第一,所以就暂时关门了。这次疫情对我们肯定会有损失,损失多少钱目前不做重点考虑,因为大家面临的情况基本都一样。你说赶上这个节骨眼,这不挺闹心的。租金减免目前应该没有,因为我们租的是个人的房子。
 
斯是陋室自习室:因为疫情影响我们暂停营业了,我们没有单独发放停业通知,有人预约我们就告诉他暂停营业。我们自习室租的是某家联合办公的办公室,目前还没听说租金减免,我们倒是希望能减免一部分租金。损失肯定是有的,其实损失一个月房租我们不怕,就怕一个月都不够。过年这一个月的人流量不小,除了考研党、考公党,寒假期间还有很多高中生会来我们这上自习。
 
DayDayUp自习室:我们春节期间一直在营业,但是目前在做限流,每天最多接受10名会员预订。为了避免人员过于集中,每个大学习区域只安排一名会员。过年期间有一两个会员每天都会来,他们是在准备考研。我们不能让大家想学习但没地方去,只能尽我们最大的可能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三、疫情后半场的解药:减税、减租、续贷
 
几天前,出手阔绰的王健林带头减免所有万达广场的商户一个月租金。随后,华润、大悦城、宝龙等地产商纷纷跟进。截至发稿前,全国近500家百货购物中心主动减租。
 
然而,在酒店、写字楼、联合办公等行业,目前还没有看到房东主动给租户减租的消息。疫情后半场,哪些对策才是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解药”呢?
 
以下是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优铺董事长陈云峰,北京兰泊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宋国清对于中小企业纾困的真实看法:
 
抗疫下半场的经济解药:账上没有几个亿,公司撑不过3个月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跟楼主商量减租,反哺入驻企业
 
目前企业的租金压力,人力成本支出,贷款(包括续贷),刚性债务的兑付问题,这几个是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这几点企业是有共识的。
 
减税肯定是最后的做法,而且中小企业的税首先使他们的现金流存在比较大的压力,这个我觉得是普遍性现象,不是哪一个公司的问题。
 
当然线上流量型的公司,最近这一个月到两个月可能会好一些。但是线下的业务,广泛的服务业受冲击都很大。像手上没有一两个亿以上的存量的公司,就很难做。
 
从我们来讲,节后我们的(联合办公)直营店肯定会跟楼主谈大幅度的降租、免租等措施,我们回头再来反哺入驻的这些企业。
 
因为本身联合办公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很弹性的事情,但是关键是从服务商来说,存在的这种压力肯定是存在的。我们的轻资产业务,管理性业务,输岀楼宇服务和管理型的社区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们现在手里有五六十个这样的社区,这块业务会加强跟楼主的合作。
 
共享际业务现在看起来问题也不太大,因为我们主要的项目有十个,其中有四五个项目都是跟楼主来合作分成。还有三个是我们自持的楼宇,所以问题也不大。
 
就整体而言,娱乐、旅游、餐饮,还有文旅这一类的公司肯定受到的影响比较大。这类To C的公司比To B的公司这时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办公也受影响,我觉得可能会稍好一些。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延缓五险一金的缴纳能使企业的用工压力降下来。另外一个,就是政府在租金上面的补贴,以及对一些中小企业的纾困。还有就是货款到期以后的续贷,这些是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关于这些纾困措施的推行力度,这时候就要看政府对问题紧迫性的认识程度了。
 
优铺董事长陈云峰:最怕看到的是2020年上半年出现失业潮
 
现在中小企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营业被迫停止了,企业最大的成本是人工跟房租,同时营业收入几乎趋向于零了,所以这方面才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至于现金流,我觉得第一是增收,第二是节支。我觉得用增收节支来稳定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实在没有办法了,还要有些贷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也是很困难的。
 
减税目前来看遥远,因为不营业都没有收入了,所以也减不了什么税。我觉得在资金层面上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够减一些税,我觉得也是一个长久之计。
 
优铺是一个互联网企业,所以我觉得这次疫情对于优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像商办的这种经营,由于线下的场地受限所以在线上的交易会增加,这个是优铺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机会。
 
我们企业现在上班时间肯定是推迟的,我们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我们可以推出一些在家办公的措施来应对现在的疫情。
 
现在最难的应该就是企业了,尤其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民企。我记得好几个公司的老板都说现金流只能维持几个月。
 
但是这个疫情有可能几个月都不结束,所以我们最怕看到的就是2020年上半年是很多企业的末日,我觉得这样的话会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企业没有办法活了,肯定会裁人,这个跟道德没有关系,因为企业要生存啊,我觉得对整个的产业链都是一个特别的考验。
 
兰泊湾酒店管理公司创始人宋国清:哪怕有plan B,3个月也难熬
 
本次疫情对我们有影响,我想这是肯定的。对所有酒店行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都是一次巨大的损失。
 
但我觉得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行业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B计划。
 
一个是根据情况研究对策,不论是后续什么时候能开业,还有目前面对这个停业或半停业的状态,如何降低成本,包括下一步就是减少损失,然后如何准备开业后及时的恢复到正常营业状态,大概就是这么一些问题。
 
酒店的主要成本第一个是房租的成本,如果不是自有物业的话,另外一块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但是这个时候企业肯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一个是甭管是停业还是半停业,都要给员工上社保、付最低生活费,所以也为社会分分忧,为国家做点贡献。
 
我们的酒店大部分都是租赁的物业,目前几乎没有收入,基本上百分百的租赁损失都发生了。我估计过一段时间会跟业主沟通,然后看看双方各自能不能承担一部分损失。
 
我们要启动B计划就是说账上流动资金能够应对几个月,我们也得计算。这也是很多旅游行业,这个投资人和经营者面临的困难,因为主要是未来可恢复运营的时间不确定。
 
如果三个月内能够恢复的话,我觉得大家还是能够坚持的。如果时间太长,很可能得大家就要想其他办法。
 

抗疫下半场的经济解药:账上没有几个亿,公司撑不过3个月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gt4DWdyADhSp3WkXHhfCoQ

我的公司只能再撑三个月:一场疫情冲击下的中小企业命运大讨论!

我的公司只能再撑三个月:一场疫情冲击下的中小企业命运大讨论!

纵然是暗夜里的荧火,也能带给黑夜以光亮,不必执念于等候火炬。

此后若无炬火,我便成为这唯一的光。

引  子

 

先给大家看一下朋友圈中一位朋友所发的内容:

很多中小企业命悬生死一线。今天跟一亲戚聊天,他在广东开厂,员工150人左右,算是有一定规模的。现在却如坐针毡,哪一天开工才好?他说公司正常维持,一个月约120~150万费用。去年因为比较困难,没赚到什么钱,现在帐上的钱只够3个月的支出了。

他说,这场疫情,对我们这种小企业来说,是生死一线了。今年已经不想赚钱的事,而是能不能坚持下去了!当然,他坚决支持国家统一安排,现在非常的时期,安全排在第一位!而且他也不敢擅自行动,因为承担不起后果,一个人感染,公司全部都得隔离,那就真得破产。

现在这场疫情,各行各业都是环环相扣,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大家都很焦虑,但控制住疫情,解封并恢复正常,才是重中之重!希望等到恢复生产时,国家一定会定向减税,各种的扶持,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因为企业是民生之本,背后是千万个的家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

大  讨  论

我将这段内容在微博上发布之后,截止到今天下午6点,阅读量已达258万,转发数1656条,评论数680条,点赞数4449个。可以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家先来听听网友们在这里的一场大讨论:

马靖昊:我粗略计算了下,人均成本一个人每月显性成本(工资+社保+福利等)+隐性成本(办公室租金+水电+物料+其他税费等),一个人每个月约1万已经是相当低了,一般平均1.5万是打不住的。如果一个月没活干了,老板就得按员工人数准备这个现金流,这个不是开玩笑的。

爱画画的英雄哥: 我觉得国家应该要出些政策,除了减税政策,还要号召这个月企业可以只发基本工资,同时免收五险一金,停供的这一个月不算社保停供,本来现在就经济下行,如果今年因为这个疫情出现大面积的中小企业倒闭,后果不敢想象。

出去浪:一个月恐怕不好使,看专家的意思,中等预计也要2-4个月。减免三个月应不为过。

马靖昊: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是非常致命的。企业工厂放假了,国外订单还得按期交货;房东不会因为疫情就给你减免房租;工人的社保工资还得照发……中小企业的老板们,正一个个陷入焦虑,日夜难眠。

长河落日雁北飞:1.缩减和砍削所有基建开支,将钱通过退税和补贴的方式直接返还给企业与个人,最大程度修复家庭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增加民间投资与消费信心; 2.大规模减税。税收返还是即期的,减税是未来,于当下助力不大。当下是要输血救人。3.考虑增加财政赤字到3以上,让政府花钱

最美的风景ss123:很多人恨不得国家放一个月假才高兴,不上班还能拿工资。但对于有些小企业那就是致命的打击,即使停工一两天足矣让小企业主夜夜失眠,工资,租金,社保一直在,销售额却是0,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未知数。

非煤老板:同意风景123的论断,此时,最受煎熬的企业主;天灾导致的资产价值下跌大概率由企业承担了,尤其民营企业,赚得起赔不起,没有兜底的人,随时徘徊在破产边缘。

马靖昊: 确实如此!在网上,我看到有些员工对延期放假一片叫好,这行吗?除非你能让社保局同等地减免你的工资和五险一金,物业减免企业的房租,…… 否则,企业死了,你也得重新找工作。只有把公司做好,才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 包括员工和老板, 大家对自己负责。公司挂了,对大家都没好处。

婉涂思蕊: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应该不是今年才不好过,是每年都喊不好过,今年更不好过,竞争力拼不过大企业,夹缝中求生存,各项成本高,房租租金高,用工成本高。这是一直以来都存在的,这次疫情加剧了这部分成本,几乎全社会都为这次疫情买了单!!

马靖昊:有专家说疫情有可能要到5月份才可以真正得到缓解,如果真是这样,在没啥收入的情况下,将会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因为付不起员工工资和房租而倒闭。很多员工都有房贷车贷,一旦没有了收入,也很麻烦。祈祷疫情赶紧过去。

程成_财务管理:老板有房租,税金,贷款利息,员工工资等;员工有房贷,车贷,家庭开销等。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希望早日正常。

马靖昊: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可控劳动要素主要是人力和租金,现在对于中小实体企业来说,将是一段很难熬的艰难时刻,不复工不运转,但每天的成本可还是哗啦啦地流,租金、物业费、员工带薪休假的薪水,各种税费,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是真金白银啊。

鲸头鹳V:隔离停产将近一个月还连着过年前的十几天,企业将两个月无法生产。如果这个时候企业仍然要缴纳社保、税收、租金、利息等,加上年钱已经支出一笔工资和年终奖,帐上现金流不会多。那么企业对停产期间的员工留职停薪也是合情合理的。无端地支出会伤害企业的现金流,最终倒闭破产。

鸿雁归青:真的发愁啊,年前投资66万开一个火锅店,正常还需要半年,目前啥都不敢动,即使开了估计也没人,每天就是在赔钱!营业赔钱,不营业也赔钱。

大扁王:我去年刚开的小工厂,估计今年买的新车得卖了,我也不敢贸然开工,一旦厂里有发现病人,厂子等于直接倒闭了,但是如果不开工,我的房租一个月就要贴很多,单子也接不进来。

橘子少女-Orange:真的是这样。我妈妈开幼儿园 推迟开学 租金照付 一个月10万 即使三月份开学 也还是少有孩子会来 本来孩子就不多 挣不到啥钱了 这下真的是坐等亏钱了。哭[泪]。

Midas_Yoon:中国原本如履薄冰的大部分企业会变得苟延残喘,好些家庭财务出现危机,过度投资的地方政府普遍债务违约,这样流动性陷阱这下做实了。

北岗blog:昨天有人反映养殖业受制尤其严重,饲料断供,活体会饿死;到了出栏时间的,不能出栏。

大帅哥bobo媛:还有企业的银行贷款,国家得帮助缓一缓!不然同样压倒企业……

黑森林不是蛋糕:国家出了公告可以延缓还贷,可上午依然准时准点跟平常一样收到建设银行的还贷提醒信息了,银行不吊国家的公告有个卵用,我们这种没什么存款一个月固定支出开销又大的人在家里坐如针毡,只等着出去上班做事了。

马靖昊:国企有国家支持,民营大企业也有余粮,就是中小民企最为艰难,能不能撑过第一季度都是问题,后果很严重。

总有一天能得到:03年非典结束后经济井喷,但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隔离自封。

马靖昊:现在不一样了,那时候我们刚加入WTO不久,全世界的订单需求很旺,有充足的红利可以弥补。现在不仅没有了红利,还有中美贸易战的压力。

良子仙森:灾难面前,一直关心企业生存问题,每多休一天就是一天的亏损,老板的风险成本比员工大多了。

十月辰:银行也很焦虑,如果中小企业破产了,银行也会跟着崩盘[允悲][允悲]今年更难了。

方小圓啊圓:不知道政策什么时候能考虑下小企业,也不见给小企业税收或者其他上的减免支持,员工不上班工资照拿,公司也不敢开工,道义和法律上也不能调整工资,没有业务收入却要承担着成本,企业都愿意支持国家政策,但也要考虑下小企业真心难[微笑][微笑][微笑]。

努力前进吧追梦人:其实,如果放假太久,没有生产,没有经济,那些希望放假的人也将没工资可发,铁饭碗的铁是建立在国家生产,全民经济良好运行之上的,如果基础不牢,大家都会遭殃,希望快点控制住,恢复生产,创造财富,让国家平稳回到正轨。

热血疯牛:2019年也许是过去10年来最坏的一年,但它也有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金山二姐:我觉得企业很危机,不仅仅生产性企业,商业和服务业也因此受到重创,高杠杆的居民会因此陷入危机,一场天灾人祸就会使我们倒退几年,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都会见证它。

建  议

一直以来,我国广大的中小民营企业始终是中国经济的活水源头,它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然而,随着疫情蔓延,目前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着“大面积团灭”的风险。许多企业正在拼命自救,但仅凭它们自己的力量,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此时急需国家来拉一把。为应对武汉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我建议实施双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刺激经济的复苏,最大力度地挽救企业,确保企业的生存和生产,保障就业。

 

1.积极的货币政策,让货币不再中性,要实行宽松也就是适度通胀的货币政策,进一步降准降息,增加流动性。国家应当从政策层面激励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通道,针对迫于疫情影响而遭遇现金流困境的企业,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让这些企业尽早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继续为经济民生贡献力量。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对年销售额1000万以内的民营企业,应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其它企业在目前税负的基础上再降低20个点。允许企业延缓缴纳五险一金,并且不要强制企业按照工资总额计算缴纳,不低于最低基数就可以,帮助疫情期间依政策承担了巨额员工成本的企业度过眼下可预见的经营危机。积极鼓励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政府给予专项就业补贴。

稳经济、稳民生、稳消费才能最终稳人心。如果政府能打出这样的组合拳,将避免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倒闭,保住千千万万的就业岗位,这对于促进经济全面复苏乃至维持社会稳定将是非常有效果的。政府必须托底经济,抚慰民生,方能振奋人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期盼一个“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未来复兴。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7hleBf3cVYJqP8HLfQkSPg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先说一些跟本文题目无关的话,今天的疫情数据分析,跟昨天的结论没太多变化。

好的消息是:武汉情况有所稳定;湖北以外的省份虽然还在增加但是情况相对温和。

不好的消息是: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城市确诊数在快速上升,而且医疗水平比武汉差很多,现在是全国疫情最危险的地区;湖北的死亡人数在快速上升,非常需要注意。

整体情况而言,战胜疫情还需要一些时间,现在的情况是比之前一周大家恐慌的时候要好的,大家镇定。具体的情况其实可以看我们过去两天的分析。

说正题了。

昨晚,我无比的愤怒,因为看到网上爆转的文章,是浙大教授披露出疾控中心的研究发现人传人在12月中旬就已经有了,他找到瞒报的实锤证据。后来有些解释说这个是回顾性推论。

我冷静下来,想起来芒格一直强调要理解组织行为,这次出这么大的灾难,而且相关部门在14亿国人面前现场表演甩锅比赛,我就把整个甩锅过程给梳理一遍。

第一回合:武汉市长先甩第一锅

 

先甩第一锅的武汉市长,当然代表的是武汉市政府。

 

武汉市长周先旺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的解释是:“20日之前信息不透明,武汉是依法行事,无权公开;20日国务院会议给疫情定性之后,我们就主动公开了。”

 

从他的说话里可以看出,他想借口说武汉市无权公开疫情,来转移群众的注意力。从网上的质疑来看,矛头针对的是上级部门,这里就是国家卫健委及相关的疾控中心专家,以及湖北省政府。

 

我去查1月20号之前的武汉市的情况,有几件事是不是武汉市政府有权做的?

第一件事:1月初抓8名造谣人员,事后被发现这8名全都是医生。这个是武汉市的权限范围吧?

第二件事:1月12号到1月17号,湖北省在召开两会,武汉当时居然公布没有一例新增病例。公布病例这事,是不是武汉市政府、或者是湖北省干预了?

第三件事:就在20号公布疫情的前夕,武汉百步亭还搞几万人的聚餐,即使无权公布疫情,为什么还搞这么荒唐的万人聚会?

 

第二回合:疾控中心甩了个超级大锅

 

沿着武汉市长的话,众人去找“谁有权公布疫情”。在国家法律法规里,是有答案的。

 

就在锅飞的时候,捅出来一个大事情,就是疾控中心及某些专家。

 

1月30号晚上,网上爆出来,在权威性很高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有一篇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国武汉的早期传播》,给了结论:早在12月底到1月初那段时间,和华南海鲜市场无关的患者数量就开始占据绝对多数。病毒人际传播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这一下子,整个网络都沸腾了,指责这些专家学者枉顾病情,只顾发论文。这其中,矛头指向疾控中心和它的主任高福。

 

科技部在同一天,也发了个文件,里面有话中话: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

 

到最新,高福现在甩的锅是:“这是一篇回顾性分析!12月中旬还不知道是什么病,病原不清,都是调查四百多例流行病学的推论!Onset的日子都是推测,这个大家没有看明白!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混在一起。”

 

在网上,高福的学生也出来甩锅。我仔细研究这篇东西,一口气甩了好多个锅出去。

 

这篇东西如下: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他甩出去的第一口锅(文中第三条):高福是第二批专家,不是第一批专家。

 

那第一批专家做了啥,是什么人?12月31号武汉卫健委的网站上,他们说了:到目前为止调查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而且,也说了:可防可控。对应的这一批专家,就有在20号发布疫情之前说“可防可控”的王广发。

 

高福的学生甩出去的第二口锅,其实是疾控中心的上级部门卫健委,就是他的第五条:CDC(疾控中心)早就上报了,12月地方就行动了。

 

高福的学生甩出去的第三口锅,说“内紧外松”、处理造谣的医生不是CDC,明显把锅指向了湖北省和武汉市。

 

 

这里,想问一下疾控中心和相关专家:

 

第一件事:我们做过研究的都知道,数据收集是一个过程,在写文章之前就有了,并不是到你最后写文章的时候才有。而你们在之前拿到数据的过程中,对通报上级部门疫情是不是负责到位了?

 

第二件事:疾控中心的专家,在19年12月、1月初,对疫情的严重性是不是已经有足够警示了?同时期,还爆出第三方的研究在去年就已经发现这个疫情跟当年的SARS同源。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第二件事:湖北卫健委1月11号的公告表明:“自2020年1月3日以来未发现新发病例。目前,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当时一例疫情都没有,事后来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属不属于瞒报失职?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第三回合:谁接下一次锅?

 

到目前为止,不仅是高福的学生甩锅给上级卫健委,连体制内的胡锡进也发微博指责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我查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同时,也能在之前的新闻发现:

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指导武汉市卫健委于2019年12月31日和2020年1月3日、5日、9日发布了疫情和防控信息,同时根据疫情发展的变化,从1月11日起每日更新发布。

 

那现在想了解的是:

 

第一件事:卫健委之前发布的疫情,是不是符合真实疫情情况?

第二件事:这卫健委系统,有国家卫健委,有地方卫健委,中间的责任是如何分配?

 

到目前为止,整个甩锅的过程如下:

 

梳理一下这丑陋的甩锅比赛,比赛到哪回合了?

看了后非常失望,没有一个自省反思的,全都是别人的责任,别人有错。

接下来,到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TpxTwvOFyV1fqPsqCX9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