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12月29日,「上海迪士尼」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单中。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12月29日上午11点,新浪微博热搜榜前十名。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这次,它引人关注的原因是,当天凌晨3点,有超过5000人早早来到迪士尼门口,排队等着买「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玩偶,甚至有人因排队时间过长而「憋到尿血」。

◎ 12月29日凌晨,超过5000名游客在上海迪士尼门前排起长龙。

视频来源:新浪微博@奇点财经
 
这一系列的玩偶,原本需要提前线上报名、抽签,然后于12月27、28日通过线下购买的方式才能获得。但后来,迪士尼将玩偶的剩余库存也放了出来,并于园内的三家商铺中直接销售。由此,才引起了大批没有中签者的排队抢购。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玩偶。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达菲友你
 
对此,网友们的态度不一,有人表示理解,觉得这是由于迪士尼角色的「人气很高」;
有人在吃瓜看戏的同时吐槽,表示「有点像古装剧里难民排队领粥」;
更多的声音,则在指责迪士尼的营销方式和买玩偶的人,批评其「饥饿营销过度」、「原来童话的初衷就是赚钱」以及「这年头,啥都有人排长队」。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12月29日凌晨3点,上海迪士尼门口。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FashionWeek
 
实际上,这已不是迪士尼今年第一次因虚拟角色与相关产品的争议而登上热搜。
12月初,迪士尼另一角色玲娜贝儿,因在园区与游客互动时生气,被认为不尊重游客令人「下头」的事情,同样引起过一阵讨论,同样被人质疑「迪士尼是不是又在搞IP营销」。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迪士尼员工扮演的玲娜贝儿与游客互动。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然而,之所以迪士尼这些虚拟角色如此受关注,以至于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上热搜,其实营销只是一部分原因,甚至并非首要因素。就像可口可乐能够成为席卷全球的大众饮料,其中当然有市场营销的巨大功劳,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产品质量,也就是俗话说的「好喝」。
迪士尼的虚拟角色受人欢迎的核心原因,也在于它们的质量。或者说,在于它们从内到外的一种属性极大地满足了当今许多人的需要,那就是:
可爱。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可爱」再普通不过了,有什么特别的?怎么描述得好像跟必需品一样?
事实上,对于很多当代人来讲,「可爱」还真的是必需品。
日本电影学者四方田犬彦在谈到「可爱」时,曾有一个表述:
「可爱指一种给人以小巧的、令人依恋的、亲密无害的,从而使人解除防备与紧张感的感觉。」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相当高度地概括了常人对「可爱」的看法,非常精准地说出了「可爱」给人的几点感觉:「令人依恋」、「亲密无害」、「解除防备与紧张感」。
另一位学者,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则给出了一种更加科学的说法。
在他的动物行为学理论中,「可爱」的特征包括了接近婴儿的体态或脸孔,比如说小小的身躯,不成比例的大头、大眼、小鼻与酒窝,整个身体显得圆润又柔软。
除了生理方面,婴儿的一些心理和行为特质也被视为可爱的特征,比如天真、好奇、脆弱、无助、爱玩以及撒娇等。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婴儿的特征与「可爱」高度相关。

图片来源:搜狐
 
而这些特征,与四方田犬彦的看法以及人们惯常见到的、迪士尼创造的那些虚拟形象的样貌,无疑高度吻合。
那么,这样的「可爱」何以是当代人的必需品呢?
学者叶凯表示,因为它能给予许多人必要的精神慰藉
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整体经济飞速发展。
这种发展,一方面令民众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增强了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信心,但另一方面,也使更多人步入一种在陌生的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迷茫状态。
涌动的人潮、密集的高楼大厦、拥挤的交通、琳琅满目的商品、无数让人突然富裕的机会、或突然失去一切的陷阱,这些以往没有的体验对很多人来讲,尤其新鲜。
但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一切却变得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近几年,由于经济形势与行业监管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就业与工作,这两件无论迷茫与否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上陷入困境。
这令人们必须比以往更努力,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以能够在社会上继续体面地生存,而非被视为弱者,遭到淘汰。
无数人开始拼命地奋斗。这有些像是日本导演深作欣二在《大逃杀》中演绎的场景,人人为了不被杀死,只能互相残杀,最终没几个人能在「大逃杀」中幸存。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电影《大逃杀》中,日本政府出台了一个法案,要求每年都需要从全国学校中随机抽出一个班,前往荒岛进行生存极限挑战:老师发给学生地图、粮食和各式武器,令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存活下来的最后一个,才能离开荒岛。

导演:深作欣二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上映时间:2000
 
然而,人不是机器,在精神的极度迷茫、紧张与焦虑背后,必须要通过某种途径来尽量消解与平衡负面状态和消极情绪。
于是,作为一种方式和手段的「可爱」,或者说以玲娜贝儿这样的「可爱」事物为代表的「可爱文化」,便起到了调节和舒缓的作用,人们精神和情绪得到抚慰。正如日本学者后冈达生所言: 

「可爱的形象往往使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形象化。成人们可以摆脱以往的深思熟虑,投入到单纯的思考体系中。」

不过,对于一些人,尤其是那些生活中居于所谓「下位」,身份长时间被视为一种类似于「侍从」的人来说,他们自由和强势的一面长期受到压抑,现实中难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力量,因而在心理上需要更大的满足。
那么,要如何获得满足,又易于实现呢?
答案是,寻找更加弱小的事物,并与之建构从属关系。
在这样的事物面前,他们得以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强大。而在特征上与婴儿相类似,毫无攻击性又无害的「可爱」事物,自然是不二选择。
这就像是18世纪欧洲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法国作家龚古尔兄弟在《18世纪女性》一文中写道:
「女性不仅是促使一洲的整个上流社会,无论是国王还是贵族,对女性永远都是彬彬有礼、呵护备至,最优美的诗歌也说不完自己对女性的崇拜,也显示不尽自己的卑微与渺小,女性不仅是促使一切行动起来的独一无二的弹簧。她是最高级的力量,是思想领域的女王。她是被置于社会顶峰的意象,所有人的视线都射向她,所有人的心灵都向往着她。她是人们跪拜的偶像,是人们祷告的圣像。一切幻想和祈祷,一切憧憬和宗教痴迷,都以女性为对象。」
然而,叶凯指出,这种情况与女权主义完全无关。那时之所以女性能获得这样的礼遇,在于她们的存在价值是男性的参照物。男性的强大通过女性的柔弱才能显示出来。
这与那些需要「可爱」事物来验证自身强大的人的逻辑,基本一致。通过将以婴儿和小动物为原型的「可爱」事物作为参照,以赢得在现实中难以获取的自我强大的价值认定。
当然,除这些之外,还有社会学家认为,部分年轻人需要「可爱」事物的另一重原因在于,他们是在「可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这点在日本体现的最为明显。
日本以「Hello Kitty」为代表的「可爱」虚拟形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之后,更多「可爱」的动漫、电影角色充斥在无数日本孩子的童年中,为他们营造出了一种对于世界的想象。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可爱文化」一般认为大范围起源于日本,而后被欧美和中国所吸取接纳。「Hello Kitty」的形象是日本「可爱文化」的最初代表之一。

图片来源:堆糖
 
可当他们渐渐长大,从少年到青年,步入社会后,却发现自己被狠狠欺骗了,曾经那些「可爱」场景大多是虚幻的。
面对这种童年时代的认识与成人后冰冷现实之间的矛盾,有人会选择直面现实,有人则会形成一种「拒绝成长」的态度。
他们继续将「可爱」作为心灵的避风港,宁愿接着活在「可爱」的世界中,也不愿踏入残酷的社会,甚至有些人会进一步在心中营造出一个不可侵犯的个人精神空间,将「可爱」和各种各样美好的记忆都放进去,给自己创造一间精神上的乐园。有些人现在时常调侃的,「令和废柴」和「御宅族」中的一部分,其实就是这样的人。
故而,我们得以理解,「可爱文化」的盛行,许多人对迪士尼玩偶与一些日本动漫的痴迷,主要是由时代发展建构出来的。
对于「可爱」事物的喜爱,其实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更是一种面临时代快速更迭的浪潮,在繁忙和疲惫中的寻求救赎的一种方式。
在「可爱」环绕的氛围中,由于可爱事物的亲密无害,他们终于可以抛开城市与职场带来的扑克脸,解除时刻的防备与紧张感,从而获得片刻的精神安慰。
为什么会有人凌晨3点排队买迪士尼玩偶?

◎ 迪士尼乐园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合影。

图片来源:一点资讯
 
又因为可爱事物的天然弱势,让人在面对他们时,会不自觉地感觉到一种从属关系。自身是「主」,可爱事物是「从」。
这种体验,可以让日常生活中总是处于弱势从者的人,得到一种自身非常强大、如同成人对婴儿般的白日梦幻觉。这种幻觉并不可笑,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补偿,甚至可以帮助一个人在无比艰难的生活中,继续前行下去。
也是由此,我们对那些嗅到了商机的企业所开发出来的、为了满足人们需求的形象「可爱」的商品,或许可以吐槽一下其营销方式的不合理,但大可不必过多地嘲讽商品「低幼化」或消费它们的人是「傻子」。
因为,其背后真正隐含的意义是:
许多人在迷茫的生活中,希望得到更多慰藉与关爱的美好希冀。

参考资料

[日]四方田犬彦. 什么是可爱?. 蒋雯(译).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01).
胡洁. 中国式“可爱文化”在动漫产业中的崛起与展望. 南京艺术学院. 2013.
刘常春、赵浩政. 论析“可爱文化”的涵义与发展. 大家.2011,(16).
王米娜. 论日本的“可爱文化”现象及其社会影响. 考试周刊.2010,(20).
王雅茜、李春晓. 从“卡哇伊”文化衍生的少女可爱文化研究. 大众文艺.2018(22).
叶凯. 从kawaii文化到萌经济. 当代文坛. 2012(06).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cjMCWg70CPNBKGX0VbRgQ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 JIC投资观察原创文章

  • 作者:乔林,中国建投集团不动产经营管理部

  • 本文14365字,阅读时间约30分钟

站在2021年底这个时点,经历中国房地产市场一整年的跌宕起伏,还在预测楼市,甚至是讨论房价,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点俗套。

当前时点房地产市场已然哀鸿遍野,前有房地产税的明确预期将在新的一年招手,后有各类并未放松的针对买卖双方的各类限制,无论是买房人还是造房人都左支右绌,举步维艰。

超级大拐点之声,响彻大江南北,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谈到这个话题时都可以意味深长地来一句“这次不一样喽,房子没戏了”,或者仍然有死忠粉坚定喊出“每次回调都是上车机会”。

那么,中国楼市到底将何去何从?既然总有各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今天我们就用一种严谨的研究态度来进行一次深度推演。希望您看完以后能相信,我们的结论并不是街边闲扯、人云亦云得来的。

01


预测中长期住宅市场的难点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今天这份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预测中长期住宅市场走势,特别是价格走势,进而为信托、不良资产投资及其他涉及底层为住宅类不动产的业务提供参考依据。

各国政府、智库、企业、个人、科研机构等都热衷于分析预测本国或全球的住宅价格,但各国特别是我国的住宅价格预测的准确率依然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非常广泛,至今经济学界没有权威或形成共识的房价预测模型。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与结构、产业特点、土地供需、住房保障制度、货币、汇率政策、甚至文化传统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且每个因素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差异巨大,难以量化。

二是我国土地制度、财税政策、汇率管制以及房地产市场管控政策等,都与欧美日韩等主流国家有根本差别,导致很多预测方法和思路失去意义,因此欧美主流经济学界对中国房价的预测经常失准。

三是黑天鹅事件发生时间及其作用效果完全不可预知。比如次贷危机和新冠疫情,既无法预知其发生,也无法预知其对房价的影响方向,更无法预知其影响程度。

比如,站在疫情刚开始全球大流行的时点,各国(包括我国)对于本国楼市的预测,大部分是偏悲观的,至少认为会先有一个明显的下跌(类似2008年),再因货币宽松而上涨。没有人预料到新冠疫情带来的是迅猛而持久的,前所未有的全球房价普涨。

那么是否楼市预测没有意义?并非如此。我们认为,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中,捕捉隐藏在其中的确定性这一条暗线,尝试找出规律,才是楼市预测的可行路径

02


中国住宅市场的预测思路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中长期住宅价格趋势预测需要避免受短期情绪、事件和楼市当下时点的走势影响,否则很容易在市场火热时得出永远涨、在市场冷清时得出过于悲观的推论。

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中国的住宅也不例外。包括货币、土地等等其他诸多因素,都是最终通过影响供需这两个因素进而作用到房价本身。只不过中国政府为避免市场过热过冷采取的政策干预力度较强,对供需两端带来的影响较大,不深入研究容易抛出政策无解的搪塞。

我们认为,中国住宅市场的预测必须既坚持“中国特色”,贴近中国国情,不生搬硬套西方国家常用的住房价格预测方法,同时又要立足根本的供需关系。

普遍观点之所以认为中国住宅市场“特殊”,主要体现在政府对供需两端的多个因素都可以实现有效干预,特别是供应端,几乎可以实现完全掌控。城市土地国有使得土地的供应量和节奏完全由政府掌控,仅此一点,其他国家的楼市参考价值就极为有限。

此外,对于住宅建设速度和推出市场的进度,通过发放建设、规划、销售许可证审批实现控制,更进一步还可以通过取消预售来大幅延缓供应入市的速度。

对于存量房屋市场,可以通过限售、控制挂牌、税收等手段减少或增加供应量,对于供应的各个环节都能实现强管控。这些方式在绝大多数国家并不存在也难以实现。而保障房的供应量同样完全由政府控制,且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因此,从供应端看,中国政府有非常强的掌控力,促使供应按照需求动态调节,避免出现违背政府意愿的供应过剩或供不应求。所以针对供应端的预测重点就是分析预判政府的意愿。

相较而言,政府对需求端的掌控力并没有供应端那么强。一般认为,影响购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增速、人口增量及其结构、城市化水平、失业率、人均收入、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利率等等,都不是简单通过一纸政策可以实现的,需要“实力的提升”,捷径难寻。故需求端既是分析的重点,也具备科学预测的可能性。

03


住宅市场的需求端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1. 经济增长

在各个因素中,经济增长同住房价格的关系争议最小。其原理在于经济增长使国民总财富增加,整体购买力上涨,有效需求增加,在供应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房价上涨。

能够检索到的绝大多数文献都结论一致地认为GDP(或人均GDP)同住房价格指数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比如AGRE在2020年发表的研究,针对包括欧洲、非洲、亚太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过去50年数据分析表明,房价中位数与GDP相关性高达60-95%。而GDP达峰的国家,大多数会在达峰年后5年内出现真实房价 达峰或普遍性下跌。

我们搜集了近60个主要国家的过去20年住宅真实价格数据,发现真实房价下跌的国家如塞浦路斯、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均符合这一规律。

中国的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复杂话题,在本研究中不展开讨论,这里援引一些常见的预测结论。比较幸运的是,公认的预测都比较一致。

在疫情之前,无论是国际性组织如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BRD(世界银行),还是各国研究机构如美国、日本、新西兰、英国,以及跨国企业观点,如高盛、渣打,都给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使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效应,2030年前后,中国GDP总量将达到约30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并且该差距将逐步拉大。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IMF对中美经济总量的预测(2016年)

资料来源:IMF报告

而疫情之后,部分组织更新了对各国GDP的预测。IMF和OECD认为,疫情使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了2-5年,即2028年前后可能发生。

2030年前,中国经济增速将在5-6%之间持续3-5年,之后在下一个平台达到4-5%区间,但这一期间的持续正增长基本没有悬念。这些预测均充分考虑到了中美贸易摩擦、金融脱钩、高科技领域封锁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预测的2030年全球前五大经济体(疫情后预测)

资料来源:IMF报告

具体到中国大陆,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00年的1.86亿平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17.6亿平方米,增幅846%,同期GDP从10万亿到101万亿,增幅822%,二者表现高度一致。

因此,从经济增长这一指标来看,国民总收入持续增加,整体有效购房需求持续增长,其底层逻辑获得支撑,且未来10年内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方向基本明确。

2. 人口

第一个层次是人口绝对数量。人口这一指标有两个层次。第一是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住宅价格的影响。

关于此,实证经济学领域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其结论也显而易见,即常住人口数量同住宅价格正相关,特别是人口减少的国家,房价必然会下降。其底层逻辑也简单清晰,即人口总量的减少导致整体购房人群基数的减少,进而削弱购房需求

作为基本验证,我们提取了50多个主要经济体1990年以来的房价数据和人口数据,发现这一相关关系基本成立。个别不符合规律的也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如葡萄牙人口在2010年见顶后,住宅价格仍持续增长至今,其重要原因在于购房移民政策的放开,吸引大量外国移民投资,抵消了人口的负面影响。

日本是另一个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国家,总人口在2009年见顶后,后续十多年真实房价仍在缓慢上涨。针对此,有研究认为,日本的全国住宅均价因为需求泡沫破裂,在1990年已经见顶,至今仍远未回到前期高点。

后续30年间,居民购房意愿、社会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剧烈变化,人口已经不再是主要影响因素,泡沫破裂后房价在底部的波动也并不由人口驱动,即对于发生过房价泡沫的国家,人口因素同房价的相关性较低。

联合国和IMF均预测中国总人口峰值出现在2030年前后,这与国务院2016年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相吻合。

“人口规模会在未来达到一个峰值,但负增长时间的到来还存在不确定性”,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七普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此,在2030年前后总人口达峰时,会对全国的平均住宅价格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具体到不同区域可能有巨大差别。

第二个层次是人口结构。第二层次是人口结构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近年来有大量研究针对这一领域,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同住宅价格的关系,二是抚养比对购房需求的影响。

常识认为劳动力人口数量直接影响住宅价格,而人口老龄化会给房价带来下行压力。经过梳理不同文献并结合一手数据验证,我们发现实际情况较为复杂,甚至可能呈现完全相反的结论。

首先,劳动力人口数量同购房需求正相关。相对较为确定的结论是劳动力人口数量同购房需求正相关,直接影响的指标是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新房销售面积。

中信建投陈慎、周子涵等人在2015年曾针对美、英、法等国人口结构和房价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得出25-44岁人口数量同住宅新开工面积高度正相关,但这一群体总量人口的见顶并不意味房价拐点到来。

任泽平针对日本、美国等数据研究发现,20-49岁人口数量与住宅新开工面积呈现显著相关性,后者峰值滞后于前者3-6年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在2013-2015年这一阶段达到历史峰值,我们于2019年底的研究报告中根据这一结论预测中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当年已达历史峰值。

后续的数据符合这一预测,2020年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2%,2021年1-10月同比减6.8%,全年大概率同比继续减少。这说明住宅新开工的降低不完全受疫情影响,很可能进入了趋势性的下降通道。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2010-2019年中国劳动力人口总量(亿人)修订前后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

资料来源:WIND

根据OECD对于中国劳动力人口的预测,2020-2030年间,总量将减少7000万人,2050年同2013年峰值相比减少约40%。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OECD对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的预测

资料来源:CEIC

国际经验上,新开工面积达峰后,新建住宅销售面积仍会维持3-5年的正增长,然后也会进入下降通道。这意味着中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也正经历筑顶阶段,很可能在2021-2024年间达峰。

需要说明的是,从现有研究和实际数据来看,只能得出劳动力人口同新房市场的正相关,但无法得出同存量房市场的相关性,更无法得出与房价的相关性。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曾指出可能真实房价达峰滞后于劳动力人口达峰5-15年不等,但我们认为并不足以采信。站在今天时点来看,很多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老龄化加剧的国家都出现了房价不断创新高的情况,如德国、法国、美国等多数欧美发达国家。

而且即便真的达峰,这种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滞后,对于预测分析而言实际意义有限,故在此不作为直接影响房价的判断依据。

其次,抚养比难以预测需求。国际学术界在分析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影响时流行用抚养比 的概念,但针对不同国家的研究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Black&Henderson以及Glaeser等人研究表明抚养比超过50%后对住宅价格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抚养比下降的时期房价上涨为主。

然而香港理工大学Song等人研究则表明,亚洲一些国家在老龄人口比重明显上升的十年间,房价增长较为明显,尤其是对中国的数据分析显示,多个城市表现出老龄抚养比 同房价的显著正相关,同欧洲主要国家的结论完全相反,研究者推测可能是中国的老人退休后全力支持子女购房所致。

而BIS在2010年借助全球22个国家约40年的人口与房地产价格数据,分析了人口对房价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显示,老龄抚养比(老年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上升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老年人口抚养比每提高1%,房地产实际价格将降低0.6%。

尽管从常识上我们更认同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对房价的影响是负面的,但因实证检验结果差异过大,我们不将人口结构相关的指标纳入预测依据。

3. 资产配置结构

如果把中国所有居民看成一个整体,经济增长解决了“是否有钱买”的问题,人口解决了“有多少人买”的问题,而资产配置结构则决定了“有钱买的人愿意买多少”。

根据央行2020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中国城镇家庭中房地产配置占比达到59.1%。从国外的情形看,日本居民配置房地产的比重经历长期的下降后约维持在37%,美国家庭配置房地产的比重约为24%,德国为32%,英国为45%左右。美国、英国等国的家庭房产配置比例是不断降低的,而日本是泡沫破裂后这一比例不断下降。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中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情况(202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美日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变化

资料来源:交银国际

如果考虑到未来十年人口总值达峰和劳动力人口快速下滑,以及国家大力扶持资本市场、房地产税的第二轮试点铺开,家庭资产配置于房产的比例还有进一步降低可能

4. 城镇化

城镇化是新建住房需求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城镇化放缓后,人口就进入了存量重分配时期。城镇化率的一般学界共识是,在城市化率达到70-80%之前,会经历一段增速较快的时期,通常70%之后速度会放缓。

根据七普数据,中国2020年的全国城市化率水平63.89%,按照略低于七普-六普之差的增速,预计2025-2028前后达到70%并进入增速放缓阶段。联合国根据其模型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70%的城市化率水平

易居研究院研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70%时期和人口拐点重叠,这同日韩美德法英等国家有本质区别。日韩城镇化率达到这一时点均领先人口拐点约15-20年,处在人口红利期,而中国在城镇化率未达65%的现在,乡村老龄化和空心化已经非常严峻。

有估算当前5.05亿非城镇化人口中,有至少3.5-4亿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其城镇化意愿和能力均不足,剩余1.5亿人至少一半是农忙时务农,剩余时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

而根据七普原则,这类人定义为居住在乡村,实际上已经在城镇有固定居所,不再是有效的未来城镇化人群。这就意味着中国后续的城镇化空间可能不能类比国际经验,已经十分有限。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认为,中国已经表现出鲜明的城市间人口再分配的存量博弈特征,这是城镇化率放缓后的鲜明特征之一,这也侧面印证了我国城镇化率很可能潜力并没有数字看起来那么广阔。

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中国已经有近50个城市城镇化率超过70%,我们熟知的几乎全部一二线城市均已进入了高度城市化阶段,城镇化不再是推动这些城市购房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

因此,从城镇化角度来看,即使是乐观的估计,最迟在2025-2030年会达峰,总体购房需求增长减缓甚至停滞。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根据七普结果统计的城市城镇化率排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5. 需求健康度

前面的四个指标其实已经覆盖了需求的绝大部分影响要素。但作为完整性,还应考量一个指标——需求健康度。

如果当下的需求已经充斥着泡沫化和投机化,那么前述针对未来需求的分析预测就是空中楼阁,正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或者90年代初的香港楼市。

市场健康度其实包括多个层面的指标,比如经济对房地产的依存度、杠杆所占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等。同时,我们也应研究上世纪最著名的两个“崩溃”的楼市案例,即日本和香港,以判断我们是否可能重蹈覆辙。

首先来看房地产增加值。国际上通行采用“房地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房地产对经济贡献程度。中国的这一比值仍明显低于美日英德等传统发达国家。这和普通人的认知有明显不同。

由于统计口径有所不同,按照美、日的统计口径,以交易为主的房地产和土地开发归为建筑业,而在中国仍被归为房地产业。这会导致中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偏高、建筑业增加值偏低。但即便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相加的总和占比,仍是中国最低。

另一方面是美、日自有住房服务以市场租金来评价,而中国目前是以初始的成本值核算,因此被低估。有学者估算中国的实际房地产增加值占比应修正为11-12%,与美日英德等国基本接近。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主要国家房地产业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

以上分析说明,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的贡献当中,处在一个健康的比例,甚至其比重还略低于传统发达国家。所谓“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等过激言论,实际找不到数据支撑。

而且,在多个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房地产业都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这一点本来就没有任何疑问。根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中国仅7%左右,位居全球39位,而即便按照修正后的数据,中国也在第10位左右,房地产业贡献度完全处于合理水平。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2018年世界各国房地产增加值占当年GDP比重(当地货币)

资料来源:根据WIND数据制表

然后来看杠杆水平。房贷余额在贷款总量中占比低于20%,显著低于国际典型水平。从房贷余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2018年75%,处于国际中等水平。

中国的购房杠杆自2012年之后有比较快的攀升,2017年之后随着去杠杆持续发挥作用,杠杆水平已经稳步下降。在最高峰时45%左右,仍显著低于国际主流的60-80%区间,与美日房地产危机时的极高杠杆率更相距甚远。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中美英购房杠杆率对比

资料来源:华创证券

无论是购房角度还是房贷角度,中国的房地产的杠杆水平都处在比较安全的区间,根据国际经验处于高度可控状态,不构成危机因素。

  • 日本、香港的楼市危机再考

日本的地价在1991-1992年达到历史性高点后一路下跌,下跌过程持续到2005年。后虽有所回升,但到2017年也只相当于1991年的35%。

这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因泡沫崩盘后再未回到前期高点的国家。即便是香港,90年代中期泡沫破裂后,也在2011年前后超过了前期高点。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那么,日本和香港的楼市危机演进过程有何特点?

都经历“有支撑上涨”和“泡沫期”。战后日本在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高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一个至今无人打破的城市化发展纪录:1947年到1965年,仅仅18 年的时间,日本城市化率由33.1%提高到68.1%,年均提高1.94 个百分点。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日本六大城市地价有支撑上涨期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有支撑上涨”阶段包括两轮暴涨。第一轮暴涨发生在1956-1965 年,城市地价在10年内上涨了近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0.2%。主要原因是城市开发的速度跟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住房总体数量和城市住房数量严重供不应求。

第二轮暴涨发生在1968-1974年,土地价格在7年内上涨了近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1%。主要原因是战后婴儿潮陆续进入婚姻年龄以及重工业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

这两轮暴涨的涨幅同最后的“泡沫化上涨”还无法相比。1986-1991年,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5年上涨4倍,其速度之快、涨幅之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日本地价泡沫期及泡沫破裂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香港的楼市泡沫形成也同日本相似,都经历了快速城镇化、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有支撑上涨,以及最后一个阶段泡沫化的大幅度脱离基本面式上涨。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香港20世纪80-90年代房价走势

资料来源:Also Sprach Analyst

具体到中国大陆,全国住宅成交价20年间上涨约360%,年均涨幅不到7%,与日本香港的“有支撑上涨”阶段的涨幅都相距甚远,更与后面的泡沫上涨阶段无法相比。即使是一线城市,2010-2020年十年涨幅100%,年均涨幅仅7%。这一平均涨幅和GDP增速高度一致。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全国商品住宅平均成交价(2001-2019)

资料来源:WIND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百城住宅均价2010-2021年10月

资料来源:WIND

同时,流动性过剩推动。一般研究共识认为,日本、香港泡沫期的上涨主要是金融推动,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增长的基本面脱离。1988年日本的外汇储备是1982年的4倍多,香港1997年泡沫顶点时的外汇储备是1992年的3倍多。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日本外汇储备变化1980-1992

资料来源:恒大研究院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日本泡沫期企业法人购地情况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

1985年之后,日本汇率、利率自由化,银行贷款业务管制取消,导致外国热钱迅速涌入,同时因收益率远超实业,本国企业纷纷贷款炒房炒地,之后的几年进入了真正的全民炒房炒地阶段。香港的情况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而中国大陆外汇高度管制,银行贷款的限制条件繁复,企业购房只能全款,同时居民购房的贷款比例严格限制等等,同日本和香港的情形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再次重申,中国大陆的房地产需求一直未偏离基本面,且与日本泡沫化时期没有任何可比性

04


住宅市场的供应端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开篇已经提到,中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各个环节都有超强的掌控力,理论上讲,无论需求如何变化,供应都能根据政府的意愿随之调节,达到政府需要的效果

 

因此供应端本质要分析的不是供应变动,而是政府的意愿究竟是什么。这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中央政府,一是地方政府。

1. 地方政府的意愿

无论是针对历史数据、现状还是可见的未来数年,这个问题的答案人所共知:地方政府希望楼市一直供不应求、住宅价格持续上涨

在过去十几年中,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卖地收入已经成为大多数城市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甚至比税收占的比重更高。数据显示,2019年近九成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50%,30个典型城市中有12个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 超过100%。

在新冠疫情重创经济、冲击税收的背景下,土地财政依赖症愈加严重。2020年,以税收为主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01万亿元,同比下降0.9%,而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的土地出让收入则增长15.9%,达到8.41万亿元。一升一降,态势昭然。这还没有包括房屋建设、交易等环节形成的税收。

一旦住宅价格下跌,购房者陷入观望、房企销售收入锐减进而购地意愿低迷、土地出让收入大跌,这个逻辑闭环非常通顺,也正是2021年三季度之后全国几乎绝大多数城市都在发生的事情。

地方政府有极强的动力保持供不应求,以促使房价不断上涨,土地出让收入稳定增长。当前至少有21个城市出台“限跌令”就是这一动力的表现。

破除这个逻辑闭环的是哪个环节?只能是另一种地方财政收入替代土地出让收入,毕竟城市都要发展,总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可能都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维持发展。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全国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度排名(2019)

资料来源:CRIC

替代土地财政的,一般认为只有房地产税一种可能。因为在欧美等国,房地产税是最重要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但是,根据国际经验,这个替代的过程,将会非常缓慢,不是一蹴而就的。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主要包括3种:一是将土地作为资产进行出售所获得的土地收益;二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收入;三是与土地有关的非税收入。

事实上,美国建国(1776年)至1862 年,近百年的时间里,土地财政都是其政府财政的主要收入。期间,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主要是以国有土地出售收入为主(土地财政第一阶段)。土地出售收入占联邦政府收入最高年份达到48%。

此后(1862—1900年),才逐步转变为财产税(征收对象主要包括以房地产为主的不动产和其它少部分动产);20世纪4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真正形成以财产税为主的地方财税体制,土地财政依赖趋于弱化。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美国土地财政收入占比演变

资料来源:王宏利,《美国土地财政收入演进规律及启示》

2. 中央政府的意愿

中央政府站在全局角度,更能看到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潜在风险及其后果,而且,土地财政收入绝大多数都归地方政府支配,无论从哪个角度,中央政府都更能冷静客观看待此事。

主管全国财经、金融工作,被外媒称作“中国经济政策核心智囊”的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12年的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已经注意到“金融业的无序扩张是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因此我们能看到的危机实例,决策层已经很早就关注并且深入研究过,近年来的一系列政策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布局。

2016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概念。过去一年多来的各类政策,如“三条红线”、银行贷款集中度管控等,不再是过往房价过热时的阶段式调控,而是在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3. 旧式调控的痼疾

过去二十年间,全国的房价普遍难逃“越调越涨”的路径,无论是“国x条”还是限购限贷,最终的结果都是房价呈螺旋式上涨。

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楼市以3-4年为一个周期,周期顶部伴随着相对严厉的各类调控政策,而周期底部则伴随着资金面宽松、房贷优惠、限购放宽等扶持措施。

几个下行周期中,重点城市的房价最大跌幅均在20-35%之间,上行周期每次都会创出新高,且上涨幅度和速度都非常高,显著跑赢通胀速度。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2008-2015楼市形成三个明显的周期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中央的调控政策初衷是好的,即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尤其是房价不要快速上涨,积累系统性风险。探究深层原因,还在于地方政府有做热楼市的强烈动机,与中央“稳楼市”的目标有矛盾。

土地出让收入是各地的财政重要收入来源(没有之一),充足的财政收入又是做出政绩的重要保证,拉动GDP、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城都与之相关。而土地的供应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地方操控着房价涨跌的主动权。

另一方面,原先央行只能从宏观层面调控货币供应,但实际地产类的信贷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银行手中,地产业抵押物优质、市场逻辑清晰,是最优质的信贷客户来源,银行历来有着强烈的放款冲动。

于是,地方政府通过放宽落户增大购房群体来规避限购,通过收紧土地供应来缓解宏观调控带来的市场下行影响,银行用脚投票把资金用各种方式输送到地产业……

大量中央政策都未能得到有效贯彻,楼市的炒作愈演愈烈,资金难以按规划进入实体经济。

4. 对症下药的“导控结合”政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决策层针对各个环节采取了强管控措施,实行前所未有的穿透式管理。从2020年开始,我们看到了一系列针对问题本质的新政:

土地出让集中管理。

将原先的“各地上报当年供地计划”改为重点城市住宅类土地全部集中出让,原先地方的一个策略是供地总量上报,但卖地时优先卖郊区地块,确保中心城区的供不应求,然后适时推出核心地块制造地王。由于一年几十次土地出让,从管理成本上中央无法做到穿透管理。

现在的模式,一年只有三次供地机会,使得中央的穿透管控成为可能,每次供地的各项规划指标都要报自然资源部,甚至连准入资格、溢价率、未来销售形式和售价区间、精装标准都要符合要求,地方的自主空间几乎丧失殆尽。

房企举债规模集中管理和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管理。这一点前面已经叙述,从两个方向对流向房地产业的资金实行穿透式管控,使得土地和信贷两个最重要维度的漏洞得到了封堵。

土地出让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缴。原先是地方自卖自收自用,透明度低,现在税务部门经国地税改革合并后,直接受中央管理。土地出让收入仍归地方,但每一笔的来龙去脉,都真实呈现在中央面前,这样就形成了较强的震慑和监督作用,城投公司拿地返还等模式将迅速消失。

各种措施严控城市无序扩张。2019年至今,相继提出:“人口大规模流出的中小城市,要严控增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成熟城区集中”;严控地铁轻轨建设,规范城际、市域(郊)铁路发展,严禁变相建设地铁、轻轨;县城住宅限高等。这些政策都在清晰明确地指向原先各地无视人口实际大搞新城新区建设的情况。而这正是土地财政的主要投资流向。

对城投公司实行强约束。地方政府借债的一个重要通道是城投公司,2021年提出“允许地方城投违约、严禁上马新项目、债务终身问责”的严厉规定,让地方政府扩建新城的推手—地方城投失去动能。

综上,中央正在针对地方土地财政根源进行“导控结合”整治,严控财政无序支出(建新城、修地铁等),打击投资驱动的地方土地财政模式,进而从根源上减少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此为引导)。

同时穿透式管控土地从出让到收款的全过程(此为严控),辅以对房地产信贷的“从源头到用户”的全链条监督。通过这样一套组合政策,中央正在有序建立起房地产长效机制。

5. 长效机制的效果

长效机制希望达到怎样的效果?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最核心的就是让住房市场回归理性。既不是消灭住房市场,也不是打击住房市场,更不是不让涨价,而是让住房市场回归它应该有的样貌。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大陆的住房市场在提供了居住职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载了大量的投机职能。尤其是非常明显的周期性表现,使得“低吸高抛”成为可能,在短时间内稳定炒作获利的模式非常清晰。

第二,住房市场的周期波动将明显减弱。长效机制的“长”对应的是“稳”,“稳”则要求不能大起大落。最直观的就是每个周期内波峰波谷的房价差缩小,周期特征越来越微弱。

实际上,如果对比上一个周期,本轮自2017年调控至今,严格来说已经经历了两个周期:一是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三季度的房价下行,之后2018年底到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的房价反弹;二是疫情带来的房价下行然后下半年开始直到2021年2季度的全国轮动式上涨。

这两个周期的房价同比涨幅实际上不仅远小于2015年的周期,二者之间相比也是逐渐递减的。这说明长效机制正在起效。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70城房价指数单月同比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

第三,“价值投资”的逻辑重新占领楼市。人口净流入、产业基础雄厚的城市和配套丰富、区位价值高的区域将延续长期缓慢上涨,反之,一些缺乏购房需求基础,反复炒作的区域和板块将无所遁形。换言之,只有“应该涨”的地区,房价才会涨。

6. 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试点在2022年初铺开已成定局,这也是影响供应的重要未知因素,最主要是影响民众的预期。同时,在之前几十年住宅持有成本近乎为零的状态下,房地产税也是调节存量房市场供应的利器——直接影响到有多少存量房产愿意投放到市场上供出售。

从国际经验看,房地产税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或补充,二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遏制高收入者投机性持有多套空置房屋。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目前只能以第二个目标为主,第一个目标为辅。

房地产税短时间还难以成为地方税收的支柱,无法替代土地出让收入。根据天风证券和浙商证券等测算,全国房地产税收入预计在4000-1万亿之间,占土地出让收入的5-10%,即便全面征收无豁免面积,最高估计值也只相当于土地出让收入的30%以下。

房地产税短期对投机行为有抑制作用,中长期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并不是房价的直接影响因素。根据张航和范子英的研究《房产税能否抑制住房投机》,房产税的征收对上海主城区的住房投机行为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根据国海证券对美、英、日、德、新等国的几十年房产税征收实证研究,房产税对房价上涨的抑制作用极为有限。

日本1940年开征都市计划税、1950 年创设固定资产税,1955-1974年全国城市地价指数上涨28倍、六大城市上涨34倍;英国17世纪中后期就开始征收房产税,1993 年正式开征市政税,但房价仍然一路上涨,1917-2017 年名义房价指数上涨了 888 倍、年均涨幅达7%;1985年香港开始征收差响(即房产税),1986-2017年,港岛、九龙、新界私人房屋均价年均增长10%、10%、9%,香港绝对房价与房价收入比均居国际都市前列。

换言之,如果一个国家的需求层面几个重要因素支撑其房价上涨,房地产税对这一趋势的影响极为有限。但是,针对日本的研究显示,在市场下行期,房地产税很可能是促进房价下行的重要催化剂,特别是针对人口流出地区,这一效应十分明显。

2022年出台的试点城市房地产税细则,其信号意义较为重要,远胜于实际征收的税收收入本身。如何设置免征面积、征收基准、税率如何确定等,将看出中央政府在土地财政向房地产税财政过渡时期的顶层设计思路。

同时,征收方案将对市场预期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整体方案将偏温和,以稳预期为主,但在方案出台前,市场预期不可能企稳

05


2022-2030住宅市场推演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1. 需求端回顾

首先通过杠杆水平、房地产增加值占比的国际对比以及分析日本、香港楼市危机,得出结论当前的中国大陆住宅市场不存在所谓“巨大泡沫”,不存在“崩盘”的危机,楼市更多动能来自于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真实需求

其次通过经济增长指标分析得出,在今后十年,经济增速放缓,但仍会大概率保持正增长。通过人口指标分析,2028-2030年大概率中国总人口见顶,而劳动力人口在2013-2015年已经见顶。

这就意味着住宅高速增长的驱动力已经减弱,且2030年之后人口总量的快速下滑和劳动力人口锐减、老龄化加深将对整体住宅市场产生持续冲击。

此外,结合资产配置指标,我们看到尽管居民总财富增长还将持续,但配置于房地产的比例很可能会下降。而城镇化的上行空间,也并未如一般预期那样广阔。乐观估计最迟2030年前后城镇化也会进入放缓阶段。

2. 供应端回顾

中央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消解同地方政府在动机方面的不一致,这一过程的进展很可能比预期要快。因此地方政府一味通过将土地囤积居奇来保房价的方法将会受到挑战。

3. 住宅市场推演

推演结论1中国大陆整体住宅均价在今后8-10年内仍将维持正增长,增速会逐渐降低,与经济增长降速步伐相一致。这一点前面已有讨论,这里就不再解释。

推演结论2:中国大陆整体住宅均价在2030年后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30年之后,城市间的住宅价格分化将更加明显,价格上涨城市的数量不超过现在的一半。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深度推演中国楼市的未来走向

2021年10月各城市新建商品住房交易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易居

上表是全国288个地级市房价指数,同劳动力人口达峰时的2013年相比,实际上已经有55个城市在过去近9年间房价是下跌的,占比19%。这与我们想当然的认知不同。

过去十年间,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口呈现净流出,远远超过实际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比如黑龙江省,实际上所有城市都是人口持续净流出,但仍有一半城市房价在过去几年间轻微上涨。但再经过2-3年,全省各市房价走势必会趋同于人口走势,呈现普跌。

需要留意的是内陆腹地的X形人口减少带。甘肃大部、陕西中南部、湖北大部、湖南和江西中北部、安徽大部、山西大部、四川中部和东北部、云南大部的地市,人口都呈现明显的负增长。

这些地区的人口态势呈现两个特点:高流出率和低出生率。这将是今后十年间住宅价格下跌压力最大的区域。预计将有100多个地级市的住宅价格在未来十年内由涨转跌,即达到所谓超级拐点。

推演结论3:人口净流入城市、超大型城市的住宅价格仍有持续上涨动力。

根据七普和六普人口增量的城市排名,基本上前面全部是一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且与GDP增速排名高度相关。正常来讲,这些城市都将在未来十年继续保持人口增长,人口达峰在这段时期还不会影响到这些城市,通过对低等级城市的“人口虹吸”,中心城市仍将维持稳定的正增长。

换言之,总人口的流失10-20年内很难影响到这些中心城市,他们有足够的“人口安全垫”。

这里面有两个城市需要特别说明:京沪。作为毫无疑问的两个顶级中心城市,人口增量均跌出前十,正是因为在2015年前后,两个城市均提出了严控人口的政策,其根源也是源自于2013年开始大力提倡的“控制大型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以城镇化作为主要推动力”的思路。

但是,大城市强者恒强,小城市逐步消亡是城市发展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概莫能外,法国、韩国等都曾做过类似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北京的最严人口减量政策短期内见到了效果,以直接清退低附加值服务业人群的方式做减法,自2017年开始,北京人口连续几年以每年减少几万人的速度开始下降,而上海的政策只是放慢了人口增速,2015年人口短暂下降后又持续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0-2021年,两个城市公布了“十四五”规划,均没有提及任何“人口减量”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北京甚至罕见提出了“努力实现净增100万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

北京过去四五年间人口减少,但房价不断创新高,其真实需求可见一斑。这两个超级城市一旦开始吸引人口,那么其住宅价格上涨的压力可想而知。

推演结论4:本轮政策导致的市场下行不会扭转市场大势,但下行期将会持续至2022年下半年。部分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在本轮调整后将很难反弹。

本轮全国性的市场下行令很多人产生了极度悲观情绪,认为在一些超大型房企倒下、多个房企连续暴雷的情况下政策依然未见明显放松,说明房地产市场的根本逻辑发生改变。

实际上,基于前面对于土地财政的分析可知,尽管中央在引导土地财政的根本性改革,但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目前仅能做到抑制地方过度投资的冲动,但斩断地方财政对于土地的依赖还为时尚早。在现阶段,这一市场不可能就此被根本性动摇。

当前的市场调整仅仅是开始,主要城市成交量全面下滑后,价格在四季度开始松动,下跌的城市越来越多。对比2008年和2014年,这是调整的初期,仍然要至少1个季度才能达到一定的下跌幅度。政策底部往往先于市场底部1-2个季度出现,但目前仅仅是一些“矫枉”式的微调,还难言政策底部。

另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试点城市会公布房地产税细则,尽管我们坚定认为其会设置免征面积或套数,税基有限,但在细则出台前,购房者的预期不稳,观望情绪仍将浓厚。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IUgEJxUup6WGFSo-RacvA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一位VC投资人透露,他们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交虚拟人朋友。

作者 I 周佳丽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一名万科女员工火了。

几天前,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朋友圈公布了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的结果,并亮出了该员工的照片——崔筱盼。从照片看,她眉清目秀,仪态庄重,是妥妥的高颜值美女。令人震惊的是,崔筱盼并非真人,而是一位虚拟数字人。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基于沈向洋博士以及小冰团队的人形化支持,崔筱盼早在今年2月1日就已经“入职”,是万科集团历史以来的第一位数字化员工。截止目前,这位虚拟员工已经在万科财务部悄悄工作了十个月,她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高达91.44%。消息一出,网友惊叹:“好家伙,这位的工资怎么发?”、“珍惜和真人同事内卷的日子吧,他们至少还是个人”。

乘着元宇宙的东风,更多虚拟人席卷而来:时尚博主AYAYI、清华女学霸华智冰、抖音美妆达人柳夜熙,还有诸如乐华娱乐旗下的虚拟偶像团A-SOUL……这是一条隐隐爆发的赛道,VC/PE们也开始出手了:今年虚拟人赛道浮现超10笔融资事件,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创世伙伴CCV、顺为资本、中金资本、SIG海纳亚洲等投资机构都来了,网易、B站、字节跳动也悄然入局。

现在,虚拟人已经并不遥远,正如商场里各大代言人海报也纷纷换成了虚拟人,他们正在渗入各行各业。或许未来打败你的,已经不是真正的人。

万科首位虚拟员工

拿下最佳新人奖,崔筱盼是谁?

这两天,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的一则微信朋友圈,被刷屏了。在这条状态中,郁亮向2021年万科总部最佳新人奖得主——崔筱盼表达了祝贺。重磅的是,他揭晓了这位新人奖得主的真实身份——虚拟人

郁亮称,作为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崔筱盼今年2月1日正式入职。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她很快学会了人在流程和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在各种应收/逾期提醒及工作异常侦测中大显身手。

而在其经过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渲染的虚拟任务形象辅助下,崔筱盼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与此同时,郁亮还在朋友圈中表达了感谢:“感谢公司‘龙抬头’小组同事的努力,感谢沈向洋博士和小冰团队对崔筱盼人形化支持。”

沈向洋是谁?作为世界级AI大牛和顶尖学者,沈向洋堪称搅动全球人工智能江湖的风云人物。196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从老家奔赴海外,沈向洋的求学生涯一路高光。1996年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毕业后,他就进入微软,从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开始,一直做到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是微软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中国人

2019年11月,沈向洋决定离开微软,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次年7月,微软宣布将人工智能小冰业务分拆为独立公司运营,并委任沈向洋为新公司董事长。在此之后,小冰团队加快了发展节奏,除小冰产品生态之外,还陆续发布了全球首个人与AI融合社交平台APP“小冰岛”等等,今年9月正式露面的清华大学首位虚拟女学生——华智冰身后,也有小冰团队的身影。

投身AI事业二十余年,沈向洋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谈到:“我们已经进入了AI时代,我们的生活与AI息息相关,我们是接触AI的第一代人群,无论喜欢与否都别无选择,但是我们能决定该用何种方式来构建AI以及使用AI。”

作为沈向洋和小冰团队的又一杰作,崔筱盼一经亮相便引爆了科技圈和互联网圈。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很多万科员工甚至还不知道崔筱盼并非真人,一位员工留言表示:“我之前收到她的邮件,就在想这个姐姐好美。”网友们纷纷惊叹这位虚拟员工的颜值,“太美了”、“好像一位明星啊”、“果然才貌双全”。

当身边的同事开始出现虚拟人,现实中的职场人也调侃了起来:“好家伙,优秀员工年终奖又能少发一份”、“虚拟员工的设计者有奖励吗?”、“珍惜内卷的日子,至少竞争对手是人类”、“我以后连搬砖的机会都没了”。

学霸、美妆、偶像女团

今年,虚拟人开始席卷人类世界

崔筱盼的出现并非个案,更多虚拟人已经走进人类生活。

今年万圣节,一位名叫“柳夜熙”的美妆博主在抖音彻底火了。10月31日,柳夜熙在其抖音账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并赋以“元宇宙”、“虚拟偶像”、“美妆”的话题标签。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在这只仅仅2分钟的短视频中,柳夜熙身着古风服装,五官清晰精致,形象与真人相差无几。正在镜子前梳妆打扮的她与身后围观的真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加之悬疑、美妆、剧情、电影质感、后期特效等技术的融合,该短视频一炮而红,目前点赞量已超350万。

定位为“一个会捉妖的虚拟美妆达人”,搭上元宇宙的快车,柳夜熙出道即巅峰,上线3天就涨粉230万,如今粉丝量已超800万,5支短视频轻松获赞超1800万。这也让柳夜熙的幕后团队——创壹科技浮出水面,CEO梁子康曾向媒体透露,柳夜熙今天的火爆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来自三年的技术沉淀、创意积累的一次小规模爆发。

现在在抖音,最火的美妆博主和KOL已经不是“人”了,这引来不少短视频博主的关注。粉丝210万的美妆博主“一一只是黑猫”留言称:“你干美妆博主吧我不干了。”粉丝290万的抖音音乐人JF留言称:“以后你拍短视频吧,我不拍了。”一批KOL纷纷表示:“柳夜熙的出现简直是降维打击,突然感觉我该换领域了。”

KOL圈可不止柳夜熙一个虚拟人。今年5月20日,定位为时尚博主的“超写实数字人”AYAYI横空出世,其在小红书上的首发帖阅读量近300万,一夜涨粉近4万。首个国风虚拟人——翎,不仅登上央视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还与特斯拉、奈雪的茶、Keep等品牌合作商业代言;还有活泼可爱的邻家女孩阿喜、首个男性虚拟偶像川CHUAN等等。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虚拟人也走进了大学校园。今年6月1日,在2021北京智源大会现场上,华智冰以在清华大学校园中漫步的视频,第一次登台亮相,半个月后便正式入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师从清华大学唐杰教授,成为清华大学今年最特别的学生之一。随后的9月,华智冰以一首歌曲《男孩》首次正脸亮相,人美声甜引发热烈关注。

商场里各大代言人开始换成了虚拟人:国产彩妆品牌“花西子”推出同名虚拟代言人,欧莱雅也推出了虚拟代言人“欧爷”“M姐”,肯德基推出了银发“虚拟上校”,还有小冰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批和真人原型真假莫辨的数字孪生人——N小黑、N小白已经任职新闻主播数个月。

搭车元宇宙,VC已经赶来

这届年轻人,置顶好友都是虚拟人

这一条神奇的赛道正隐隐爆发。

当元宇宙掀起今年创投圈最火爆的一幕,虚拟人概念则成为最先被认定的“元宇宙元素”之一,这同时也与Z世代群体的社交和审美需求产生了曼妙的火花。《2021 Z世代文娱内容消费研究》报告显示,Z世代圈层内容消费现象逐渐凸显,成为虚拟人的重要消费群体。

新技术、新人群、新需求,VC/PE们开始出手了。经投资界不完全统计,2021年截止目前在虚拟人赛道已经发生了超10起融资事件,多家公司甚至在年内连续完成了多轮融资,GGV纪源资本、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创世伙伴CCV、顺为资本、中金资本、SIG海纳亚洲等知名机构悄然入局。

半个月前,专注时尚潮流版块的元宇宙虚拟数字人内容制作公司——世悦星承,完成了网易领投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成立于2021年3月,世悦星承目前旗下运营写实派虚拟人物IP-Vila、Reddi和Vince,已合作了Gucci、Max Mara、Air Jordan、娇韵诗、Undercover、中国李宁等品牌。

这已不是网易投资的第一家虚拟人公司。根据企查查数据统计,网易在2020年至今的22起投资中,有5起为虚拟人相关产业的投资,其中4起发生在今年,包括了今年10月次世文化的A+轮融资。这也是这家热门公司三个月内完成的第二轮融资,现在其投资人阵营已经囊括了光源创投、顺为资本、创世伙伴CCV、动域资本等。

成立于2016年,次世文化在过去几年里推出了多款产品,包括为迪丽热巴、黄子韬等明星做虚拟形象,推出超写实虚拟人IP翎、南梦夏、Ask等,以及为花西子、伊利等品牌开发数字IP形象。

VC/PE杀入虚拟偶像赛道,万像文化也在今年11月完成了由全球著名美元基金领投、老股东SIG海纳亚洲持续跟投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这也是万像文化今年完成的第三笔融资。成立仅两年,万像文化已经与保时捷、摩登天空、环球品牌发展、Good Smile等众多行业头部公司达成战略和深度合作。

更早之前,主推虚拟演员的虚拟影业获得了来自峰瑞资本领投的超千万元Pre-A轮融资;同月,实时在线虚拟活动公司tatame也完成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新浪跟投;包括做“数字人”的追一科技等等。此外,还有B站、字节跳动等一众互联网大厂跑步进入,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虚拟人为何突然火了起来?回顾这两年,各种真人明星翻车、塌房事件,给不会过多受舆情影响的虚拟形象一个绝佳的窗口期,也让品牌企业们看到了虚拟人稳定可控的商业价值。对此,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曾表示,从用户角度来看,Metaverse最重要的是要让用户产生身份认同。其合伙人聂冬辰在一次采访中也谈到,“投资更多考虑的是虚拟偶像实现商业化背后的原因,以及众多企业会把一部分品牌预算从真人身上倾斜到虚拟偶像上的商业前景。”

当然,这也是Z世代新人群消费下催生的新需求。当前一代平台的流量已经接近上限,就一定会有新的形式出现,以服务新一代的消费者。但一个共识是,虚拟陪伴的角色,不是现实生活的替代,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补充。

一位投资人朋友也告诉投资界,他们调研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交虚拟人朋友。正如“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做过一项虚拟恋人的调查,孤独的年轻人正在不断地为虚拟人好友/恋人买单,平均大概是女性70%,男性30%左右。在人类情感世界里,虚拟人似乎能给予更多陪伴。相对于现实世界,虚拟男友/女友能带来一场甜甜的、没有背叛与利益纠葛的纯粹恋爱。

这是属于数字世界的诗与远方,虚拟人已经与人类越来越近,他们有着高于人类的学习大脑,使得社会运转更高效,且利益最大化;也有各自的人设和个性,为孤独的人带来稳固的情感寄托和精神陪伴。或许,正是他们渐渐推开着元宇宙的大门。

她火了,VC已经赶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REv1MK1IfZ9sSu8C0og6g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又到了年终岁末,不到几天时间,2022年就要来了。
《旧唐书》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盘点2021年的餐饮业,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让餐饮人在2022年走得更稳,经营得更好。
根据某查查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相关店铺共注销了100万家,其中快餐店注销了近40万家,火锅店注销了近10万家,奶茶店注销了近35万家。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在这一年里,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很多小老板们靠着借款度日,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1年的餐饮众生相。
01
入行20年,高房租无奈关店
如今转行卖宽带……
12月的某一天,一条信息映入我眼帘,大概信息内容概括起来为:“亲,我不做餐饮了,现在转行卖宽带了,身边朋友有需要的关照一下……”。
说这话的是我朋友圈里的一位叫做弘明的餐饮人,他是一位餐饮老兵,入行已经有20年了,在20年从业生涯里他做过酒店管理,也开过东北菜金手勺,得莫利炖鱼专门店,川婆婆烤鱼店,中餐为主。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因门店体量大,受疫情影响不能大规模做集体用餐接待,客源又主要是大学生,这也让门店生意直接腰斩,现在他的2家门店都关门大吉了。
他说:“生意不好是一方面,真正压死门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却是租金,房东是个二房东,面对疫情租金一点不给予减免不说,还以合同不到期为由,不给我们退押金。
关店的过程也是费尽周折,并不是你想退出就能退出的,这其中的心酸劲儿就甭提了,2021年算是我从事餐饮这么多年,最难熬的一年,不过生活还得继续,现在我已经转行卖宽带了,等过几年餐饮回归理性我再进入吧,希望2022年能对我好一些。”

02

共亏损280万元,

临近年关挥泪离场

黄小米在广州开了一家火锅店,原本想着2021年火锅店的生意会变好,于是黄小米又向亲戚朋友和银行借款了近30万元来维持火锅门店的运营。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黄小米并不是一个餐饮新人,而是在广州拥有了近10年餐饮经验的老兵,只不过2019年之前,黄小米是帮别人开店,在广州一家人气火锅店当店长。
2019年10月黄小米拿出10年积蓄在广州荔城区开了这家火锅店,口味佳,价格实惠,黄小米这家火锅店生意很不错,但是哪里知道,一切在2个月后戛然而止。
2020年疫情爆发后,黄小米这家火锅店关了又开,开了又关,一年到头下来亏了20万元,终于坚持到了2021年,哪里知道广州又反复出现了疫情。
2021年6月,黄小米终于坚持不下去了,选择了永久关门停业,黄小米统计了一下,从开店到关店,不到2年的时间里,黄小米累计亏损了近280万元。
10年积蓄全打水漂了,原本开的宝马车也拿去卖了,终于筹齐了员工的薪资和供应商的欠款,关店那天晚上,黄小米在店门口痛哭不已。

03

西安封闭式管理全市餐饮按下暂停键

12月22日晚,冬至,西安市宣布23日起全市封闭式管理。“我们几个餐饮人聚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回家看看。”
这是西安今年第三次遭遇疫情。餐饮人很乐观,积极配合,关店做核酸,也很悲观,这两年反复的疫情,让他们把可能的坏结果想了个遍……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西安一餐饮人这样总结2021年,“这一年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上半年还可以,下半年就没怎么经营过”。

“7月28日出现了疫情,8月初到了比较严重的时候,9月中旬才有所恢复。本来10月份是个旺季,生意能好点,恢复运营,但中旬又出现了疫情,一直持续到11月,11月的营业额也都不行。到了12月稍微有点恢复了,又有疫情发生了。”
22日傍晚,西安餐饮人朱江发了一条朋友圈:
“天色渐晚官方的发布结果,使生活的频率和节奏逐渐加快!这在外的最后一餐吃点什么呢!排队依旧的吴鑫(米皮店),不过购买的人群都加大了购买量,十份八份地往家提!小巷里的宝藏面包店,也被预约的信息扰的不可开交……”
这是他回家开车途中看到的场景。在此之前的5点钟,西安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3日起实行封闭式管理。
几个小时后,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除采购外一般不外出。除防疫需要和民生保障以外,非生活必需场所暂时停业。餐饮暂停堂食。
询问了大量西安的餐饮老板,大家均表示,由于有关部门要求大幅减少人员流动,不但堂食无法经营,外卖也不行,因为工作人员都需要在家接受封闭式管理。
还翻看了不少直播平台,往日热热闹闹的西安餐饮品牌直播也几乎销声匿迹。
西安餐饮业如同这城市一样,按下了暂停键。
朱江的5家景家凉皮和其他餐饮项目全部停掉,包括外卖渠道。12月初,西安出现疫情时,他大致做了几套预案:如果不能堂食了,外卖平台该怎么运营;疫情紧张的时候,是否要给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一些餐品。
但突然宣布的封闭式管理,让所有预案都作废了。
现在的他只能看着每天的确诊数字,耐心等待,“静等通知,再慢慢站起来吧,从外卖开始,再恢复堂食,但这不会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毕竟经历了去年疫情的考验”。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大家一致认为,现在开始,未来的14天应该都会是这种状态了,以后餐饮的营业情况还要看疫情的发展和防控。
“凉皮店不是特别担心,运营成本比较低,但其他的餐饮品牌,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运营成本比较高。”
此外,凉皮属于刚需型餐饮,在疫情后能快速恢复。去年疫情的恢复初期,景家凉皮就先开了外卖窗口,一家店一天就卖出了700斤凉皮,约1万块的营业额,创造了一个小高峰。
但社交属性较强的餐饮,从“暂停”再到消费者外出聚会,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加上社交属性较强的餐饮,人员接触会比较多,管控力度会更严格。

04

五次疫情反扑,

我们夫妻因抱头痛哭而上热搜……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前几天,一条“哈尔滨餐饮夫妻俩抱头痛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视频下面涌入了上千条餐饮人的评论,纷纷觉得有打动到自己。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视频中的主人公尹鹏彦,是阿里巴巴大串加盟商,他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以这种方式上热搜,让大家认识。
今年哈尔滨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被“疫情”笼罩着。
第一波疫情源头望奎,1月20日至3月12日,持续51天。
第二波疫情源头南京,8月2日至8月21日,持续19天。
第三波疫情源头巴彦,9月21日至10月15日,持续25天。
第四波疫情源头黑河,10月30日至11月18日,持续19天。
第五波疫情源头满洲里,12月2日至今,预计持续20天-30天。

哈尔滨五次疫情反扑,让本就“咬牙”过生活的乐天派的餐饮人尹鹏彦也绷不住了,他说:“餐饮创业6年,正准备大干一场,刚刚装完修,疫情就来了,十一黄金周这样的热闹日子,进店的人十个手指也数的过来,那天和老婆看着空荡荡的店,心好酸,两个人都绷不住哭了起来……也许这也是对这一年情绪的释放吧。”

05

在大连卖三文鱼,门店‘腰斩’,

我是被疫情精准打击的人……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今年最惨的家庭:“老公房地产中介失业、老婆教培行业失业,买了恒大的房子,抄底了中概互联,还意外有了三胎……”
如果置换到餐饮行业,那可能就是“我在大连,我是卖三文鱼拌饭的……”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酱样儿三文鱼拌饭创始人姜毅,可以说就是被疫情精准打击餐饮的第一人,酱样儿曾经因为高性价比三文鱼拌饭而一战成名,高峰时期开出117家门店。
受疫情影响,武汉封城以后生意一直在下降,后又因“北京三文鱼”事件,让品类走到生死边缘,酱样儿的门店关掉一半。
而大连作为中国冷链进出口之都,也从70%的进出口冷冻份额锐减到40%,反复的疫情让这座城市也伤痕累累。
身为这座城市的餐饮人,姜毅提到最多的词汇是“坐过山车”,“这两年我们都是非常煎熬的,刚有疫情的时候,我们还能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不断地给团队打气,给自己打气,给加盟商打气,给门店打气,可是经历了一回又一回,一次又一次,现在我身边很多餐饮人都已经没有这个心气了,尤其对于东北餐饮人来说,转行的转行,做直播的直播,更多的是无奈,连呐喊的力气都没有了。”
现在,姜毅又发展了自己第二个餐饮品牌“耿直男”纯肉烤肠,定位景区、夜市消费场景,目前已在大连、天津、成都等地开出30多家门店。

06

奶茶店老板欠薪跑路

黄小米宁愿卖掉自己心爱的宝马车,也要给员工结清工资,像黄小米这样的餐饮老板已经很少了,张军的老板却是欠薪跑路了。
00后的张军在扬州一家奶茶店工作,2021年7月张军所在的奶茶店由于疫情停止了开业,原本生意就不是特别好,这次疫情给门店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门店停止营业,奶茶店老板的现金流彻底断了。
张军的薪资已经空了2个月没发了,门店停业后,张军多次索要无果,老板跟张军表示等奶茶店恢复营业后,便会把2个月的薪资一起给他。
张军信以为真,哪知道一直到9月份,这家关店停业的奶茶店再也没有开门过,店门口贴着房东招租转让的信息,张军这时才发现老板欠薪跑路了。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07

很多老板靠借款度日

2021年的餐饮行业,很多小老板们都是靠借款度日,门店生意下滑严重,现金流不够支撑门店运营,于是很多餐饮老板们都背上了负债。
王兴龙在福州开包子店,拥有近10家门店,有这么大的规模,在餐饮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但是王兴龙却表示自己身无分文,还倒欠银行和供应商近百万欠款,如今都是借款度日,每天醒来就想着如何还钱给别人。
疫情之前,王兴龙的想法是能够从银行借多少,那是自己的本事,但是疫情发生后,包子店生意下滑严重,原本一家店平均每天有近2000元的收入,而如今却不到千元。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很多人的消费方式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原来大家喜欢在街上买早餐,而如今不少人为了节省开支,宁愿在家里自己做也不愿意去外面买包子馒头。
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生活开销巨大的80后90后结婚群体,2019年之前大家都是提倡超前消费,而如今大家都是紧巴巴的过日子。
加上电商对实体行业的冲击,互联网外卖对实体餐饮店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宁愿点外卖也不愿意去线下餐饮店消费。
宁愿去某多多拼个5元一大包的面包,也不愿意去吃1.5元一个的热包子,不是大家不爱吃热腾腾的食物,而是大家囊中羞涩。

100万家餐饮店倒在了2021年:有人挥泪离场,有人欠薪跑路

王兴龙感慨道:“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如今我只想早点还清欠款,曾经想要开100家包子店的梦想,早就熄灭了,实体店生意不好做,开的门店越多,风险就越大,餐饮真的不适合普通人干了。”
餐饮开店创业原本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开店容易,守店难,看别人的故事很容易,但是轮到自己头上,才知其中艰辛和痛苦。
愿2022年疫情可以消散,街边可以热闹,人们可以出门旅游,餐饮业能够恢复往日的繁华人气。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 | 餐饮新纪元、职业餐饮网、餐饮老板内参、餐饮O2O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nWBR05_cGn5acfz7GROzQ

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政治经济与商业探讨(二)

兔主席 20211227

 

 

1.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官方表述

2.房地产行业的问题

3.“房住不炒”与“长效机制”

4.“十八大”以来的思路

5.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里的业务、业态

1)“租购并举”

2)“租赁住房”

3)“保障性住房”

4)城市更新/改造

 

5)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养老——中国大城市里不少居民楼是在房改/商品房市场出现修建的,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长达半个世纪以上。此外,还有历史更长时间的传统建筑,例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这些居住区的特征是,居民人口结构偏老龄化。而伴随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下一步亟待发展的是养老事业。发达国家常见的机构化养老——子女不管老人,老人也不需要子女管,自己住到养老院去。这种机构养老不太符合中国的国情文化。同时,高端的机构养老只能是一个比较小的商业化市场,服务的是高收入群体。这个群体在中国是极小的一部分。结合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水平,人口结构、城市的发展、社会肌理格局、文化传统及价值观等,比较切实的解决方案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这显然更能满足普惠、民生保障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在养老生命周期里,老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就留在自己的社区里,接受身边的家人及社区提供的护理服务。中国的社会结构特殊,大家庭的联系十分紧密,下一代年轻人既照顾老人,也需要接受老人的支持,譬如,由老人照看小孩、接送小孩等,是相互照顾的关系,所以住在一起有好处。所以,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就在前不久,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

 

——“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的多样化养老服务”

——“到2025年,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补建一批养老服务设施,“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按规定统筹相关政策和资金,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探索老年人服务设施与儿童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共建共享”

——“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这时,城市里的老旧小区/传统社区就很重要了,这些社区以后就是养老服务的发生地。政府及社会要投入资源,对老旧小区做适当的改造,从安装电梯、提供更好的基础的物业服务,到社区运营,及提供到家及护理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服务是国家鼓励行业。它已极为贴近房企最近几年重点布局并受资本市场青睐的“住宅社区物业管理”行业。

 

在房地产“存量时代”里,企业/市场越来越需要围绕存量的资产与空间做文章——这包括改造存量的资产,使其活动新生,也包括对资产里的人群及机构提供产品与服务。房地产企业需要从土地的投资、开发、建设暨空间营造者,转型到为社区、空间、资产提供运营及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行业。过去若干年,许多企业在探索“养老地产”,最终往往不是搞有旅游度假特征的房地产住宅开发销售,就是搞高端机构养老(高端养老院)。其实中国养老产业的大方向就在社区居家养老,它最需要的核心能力,首先是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及基础物业管理能力,然后针对居民做一些有老人护理特征的增值服务。除了一般的到家服务外(例如家政、清洁、护理),还有户内装修改造/美居/维修等,经济场景十分丰富。

 

这些年,那些探索康养产业的房企,应该把注意力投放到老旧小区改造,与自己的住宅社区物业管理及增值服务结合起来。

 

老旧小区改造及社区养老,与住宅物业管理已经高度贴近了。2021年1月,住建部等十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十部委支持物业行业发展”),其中提到,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九)扩大物业管理覆盖范围。街道要及时积极推动业主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暂不具备设立业主大会条件的,探索组建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代表等参加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临时代替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引导居民协商确定老旧小区的管理模式,推动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统一管理在管项目周边老旧小区。”

做迎合国家大政方针及长期发展方向的事情,既能得到政策支持,又能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我们接着介绍房企需要并正在重点布局的最重要赛道。

 

 

6)“住宅物业管理”及生活服务——近几年来,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公司在基层社会治理及社会服务方面可能发挥的重要角色。故有2021年1月,住建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房地产的“新发展模式”——政治经济与商业探讨(二)

这个《通知》里面非常核心的一段内容,全文摘录如下:

 

“四、推动发展生活服务业 

(十三)加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物业智慧管理服务水平。采集房屋、设施设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数据,共享城市管理数据,汇集购物、家政、养老等生活服务数据,确保数据不泄露、不滥用。依法依规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应用。

(十四)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管理水平。鼓励物业服务企业以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通过在电梯、消防、给排水等重要设施设备布设传感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建立事件部件处置权责清单,明确处置业务流程和规范,实现智慧预警、智慧研判、智慧派单、智慧监督。

(十五)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实现一键预约、服务上门。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务,可依规申请相应优惠扶持政策。”

 

这个政策是非常前沿的,而且是十部委发布,说明中央政府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看法:物业管理行业/企业相关经济、社会及公共治理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及重要抓手。这个认识与定位,是走在了大多房地产企业的认识之前的,为房地产企业在新时代里谋求转型、摸索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指明了方向。

 

笔者以为,政府的考虑主要两点,

 

一是认为住宅物业管理公司其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可以配合基层政府组织(街道)完成网格化公共治理的职责。若干年前,政府曾设想将中国特色的住宅小区封闭性围墙打掉,以打造更加开放的社区与空间。2020年新冠疫情让人们有了新的认识:封闭式的(或可封闭的)住宅小区非常重要,它才是中国公共治理的最基层。

 

二是政府有极强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数字化治理诉求,通过数字手段加强及改善公共治理。这种能力完全可以用市场化手段完成,即交由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发展与构建相关的科技能力,帮助政府完善公共治理。由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更是使得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诉求得到极大的加强。

 

三是帮助在基层提供民生服务、居住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在住宅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可以直接触达居民的居住/生活场景,决策者列出了许多场景(被物业公司视为基础物业管理服务以外的“增值服务”)——包括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其中,养老被放在第一位,正是反映了前面所说的社区居家养老问题。其次是托幼与家政,都与老百姓的痛点相关。养老、托幼、家政能够处理好,是能够极大改善居民生活、心理健康及释放/解放生产力的。养老与托幼也都有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属性。决策者发现,相比较那些垂直领域的平台公司(不少还受到“资本”的过度驱动),物业公司深耕一线,扎根基层服务,与社区高度绑定,与基层政府组织密切联系,最安全的、最可靠、最可持续、最“跑不掉”的最好抓手。

 

房地产企业突然发现:住宅开发销售的主业长期受到政策调控限制,似乎始终“政治不正确”,这下突然发现自己旗下出现了一个受到十部委支持、特别“政治正确”的行业!(设想,今天有多少行业能够获得十部委发文重力支持?应该是不多的)。当然了,大多数企业其实仍然只是追资本市场风口,但并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行业如此受到政府的重视,不知道自己在基层政府治理及公共服务提供中的重要性。

 

十部委支持物业行业发展的通知是在2020年1月发布的。笔者以为,政府对物业管理公司/行业的支持,在过去一年多里又得到了许多的加强,得益于1)新冠疫情导致的对基层治理诉求的加强;2)对智慧诉求/数字化治理诉求的加强。这一诉求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降本增效、获得大数据、加强疫情防控、加强反恐,加强国家安全等。3)对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担忧,希望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养老、托幼问题,提升人们的生育欲望,以及解放生产力;4)对资本驱动的平台经济/流量经济的担忧。这些企业往往具有互联网企业背景,居于线上,受资本驱动,带有“无序扩张”和“垄断”色彩。与之相比,扎根基层做服务的物业公司更加安全与可靠。5)对消费者的保护:许多垂直平台/服务提供商是不稳定的,可能过几天就不经营了。但物业公司总是存在的,遇到纠纷,找物业,比找某个网上的平台更容易。所以,物业公司是在线下真实存在的“抓手”,可以被问责。由物业公司提供或统合/协调提供服务,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这就使得,在监管角度里,同样的一个生活/到家服务,由物业公司提供,会比由其他平台公司(特别是线上/互联网公司)提供更为“安全”可靠”。

 

这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赋能、政策赋能,给物业管理公司以极大的发展空间:物业是触达居民居住及生活消费及服务的接入点,是一个真正的大赛道,拥有广阔的市场。

 

自中国有了市场化的房地产行业以来,住宅物业管理大多由开发物业的开发商承担。所以,物业管理大多掌握在房地产企业手里,是房企的一个细分部门。早年,人们将物业管理作为一种手段(物业管理做得好,也是楼盘品质好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销售);而所谓的物业管理,也仅仅是为居民小区提供基础的物业管理服务(保修、保绿、保洁、保安)。

 

现在,有了政策支持,有了资本市场青睐下,就变成了一个专注行业,甚至在取代传统的住宅开发销售行业。这就是最直观的“新的发展模式”逐渐取代“老的发展模式”。

 

“新的发展模式”与“老的发展模式”之间关系何如?

 

“老的发展模式”即住宅开发销售,表面上,商品房卖了就和开发商没有关系了。但开发商还会继续从事物业管理。因此,房地产开发业务所营造的资产、空间,所构建的社区,就成为“新的模式”(住宅社区的物业管理及服务)所服务的标的、客户,成为遏制住宅与社区服务的“流量”入口。

 

再往前发展,房地产企业的重心会变化:在“老的发展模式”里,住宅开发销售是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房地产企业赚的是开发利润、资产增值的钱。资产增值就是目的。在“新的发展模式”里,企业越来越专注对资产、空间其内的人群、机构、社区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企业赚的是服务的钱,空间与资产营造成为手段。

 

“物业管理”成为企业真正的品牌,成为“经济流量”的入口、对接资本市场的入口、对接支持性政府政策的入口。

 

除了租赁住房之外,(住宅)社区物业管理将是房地产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最重要领域,可能也是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里除了租赁住房以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现实情况是,很多的物业管理企业连基础服务尚未做好,还没有获得居住者的充分信任。这时,激进的推动产品将遭到业主的反对。同时,他们还在各种社区/居住/生活/增值服务里面对各种垂直/平台企业的竞争。不过要看到,居民需要的服务不仅仅多种多样,而且都希望获得持续、稳定、可靠、可依赖、安全的一站式服务,由一个最可靠的服务提供者解决所有售前售后服务。垂直平台及细分领域服务提供商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痛点,因为很多服务提供商售后不好,找不到人,甚至企业过几年就消失了。但物业公司恒久都会在那里,跑不掉,是最为可靠的。所以,物业管理公司需要结合客户诉求及自身能力,挑选若干领域,发展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只要能够跑出来,就可以占据优势地位。

 

笔者做简单直白的形象比喻:新时代、新发展模式下房企的转型,可能是由住宅开发商,经物业管理,演变发展为全国最大最靠谱的家政服务提供商。

 

当然,不是每个有物业管理业务和能力的企业都可以获得成功。机会一定会偏向那些1)具备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优势的大型企业,或2)具备服务文化与基因、精细化运营、客户导向,奉行长期主义的企业。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从“资产导向”(靠出售资产或坐拥资产增值赚钱)转向“服务导向”(通过纯粹的服务赚钱)。这需要完成一个商业价值、文化、习惯、理念上的根本转向,并不容易。

 

但纵观全球历史,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全球各大酒店管理公司,都完成了由重到轻,由资产到服务的转型。

 

恒大是中国地产行业的“时代分水岭”。在中国地产行业的“下一个二十年”里,将是专注为资产、空间、社区提供服务的二十年。

 

也可以预测“最高维”的公司的路径:

 

1.0形成巨大的管理面积,做好基础物业管理服务,获得业主/客户/合作伙伴/政府的信任

2.0通过自营及投资参股上下游企业,构建垂直领域能力——特别是那些针对居住/生活消费的增值服务能力(譬如家政护理、美居之类)

3.0对外输出能力,这种输出,可不仅仅是通过外拓,管理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小区,而是直接为中小型物业管理公司提供软硬件基础设施、咨询及其他能力(SaaS/BPaaS)

4.0 原本,为这些第三方中小物业管理公司只是提供软硬件输出,现在,是输出自己已经跑通的社区/本地生活增值服务解决方案,赋能这些中小企业,在终端客户(住宅物业的居民)身上创造更大的GMV,并以分账的形式获取经济收益,实现多赢。

 

再做一个比喻:未来新发展模式下房企的转型,可能由住宅开发商,经物业管理,有垂直做到平台(有自营+加盟的家政工人),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靠谱的家政平台,并透过住宅社区为全国范围的社区提供服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XfEm-C8lLrOiWomEtKY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