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内卷”,全球颤栗

美国人的爪子,已经往上翘45度

内卷

这或许是过去几年国人最为熟悉的名词,毕竟,几乎行行都卷。

本质上,就是需求就这么多,供给太疯狂,所以,不卷怎么可能?

从订单到就业岗位,从直播带货到优质婚配,无一不是如此。

然而,这毕竟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

这意味着,当中国正式开始在高新科技领域对全球输出“内卷”,以老外的风格,直接吐血。

我们常常会说,欧美日的基础科学不错。

是不错啊,很多精英家庭都是一辈子就做一行、研究一个领域、从事一个赛道,一直这么传承下来。不用担心房贷车贷,很多特专精新的企业家根本不想要做大做强。在和当地牛逼的跨国企业结成长期合作联盟后,他们就会每天很有规律的做着基础工作。赚到了钱,就支持一下自己城市的足球队、篮球队、棒球队。

然而,这种模式,在我们这里是不可能看见的。

所以,凡是长期跟老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你要说服大老板替换一个已经长期稳定合作的供应商,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甚至,大老板宁愿让你这个高级经理人滚蛋,而不是让自己的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滚蛋。

不是人家有月亮下的收入,而是,整个欧美日韩就是这么玩供应链的。他们设计了一个庞大的框架,稳定的供应商确保供应链体系正常运行,从而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因此,人家不需要卷,也没有卷的环境和必要性。

但是,如果你去看看我们的经商环境,本能的就会觉得这些发达国家的经营企业主都是脑残。

只要短期可以获利,或者是极大的降低成本,什么稳定的供应商都不管用,直接开干,只争朝夕。

现在,我们更加内卷,里面需求不足,外面努力找补。这就会引发我们整个庞大产业链无处不在的内卷,相互给压力,不行的就滚。

可以说,以这种近乎群狼模式来搞先进制造业,还要对全球进行强势产能输出,不仅颠覆了发达国家已有的供应链运行机制,而且直接把人家摁住在地上摩擦。

—————————————

难怪美国的雷蒙多近期发出豪言,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最尖端的半导体、AI等领域,卡住我们。

这里面其实是两层意思:

第一层,就是维系霸权,这个大家都知道。

第二层,就是对“中式内卷”的严防死守。

试想,现在新的技术革命迟迟出不来,预计还要10多年才有可能出来。可按照“中式内卷”的玩法,是真的直接可以把西方的铁饭碗打爆,可以让发达国家长期走向返贫。

如果只是比拼短期效率,他们的供应链模式完全不能跟我们这么比。

就像电动车,从看不起我们,到现在处处防我们,才用了几年?

现在甚至语无伦次,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也是有污染的,不环保,不能用。反正,正反两面的话,都是他们说的。

前不久,德国人自己也在反省,2013年是光伏分水岭。在此之前,他们吊打我们;在此之后,我们随意碾压他们。最让他们气愤的是,现在中国出台政策,不允许光伏中核心技术、设备、零部件随意出口。

这种感觉相信隔壁的棒子也是很有感触,面板、船舶、手机等等,都是如此。

为何我们可以做到?我们是建立在14亿人口基数上的举国体制,这才是根本。

所谓的无限扩张产能,各种价格战,本质上,就是我们亏得起。

之所以亏得起,那是因为举国体制模式下,有形之手可以有无数根管子将基层的银子抽走,然后重仓砸向特定领域。

一开始从低端做起,凡是会做的,就以阶段性亏损的代价直接打爆国际同行的产能,让人家满地找牙。一步步,从低端到中端,再到先进制造业,都是如此。

套路好像是老套路,日韩都是这么玩起来的。可是,架不住我们14亿人口的基数,以及强而有力的整合基层银子的能力,再配合强大的产业政策。

所以,我们根本不是简单的产业补贴打爆“卷死”发达国家,而是这几大因素共同发力,让西方直接吐血。关键是,目前没有任何对策可以对付中国这个模式。而且,历史上,也无先例可以让发达国家借鉴。

中国当然不完全是价格战打爆对手,这只是一个初级表象。我们真实的做法是:

一旦打爆对手,这个产业细分领域我们就“没收”了,然后并入我们庞大的全制造业体系,形成生态链,让其它国家根本没法介入。

为何产业脱钩这么难?相信,美国已经看明白了上述逻辑。

————————————

要知道,“中式内卷”是有几个侧面,这些侧面之间,是环环相扣的。

首先,生产崇拜,产能拉爆,对内对外同步“卷死”你。

在这个情况下,内需必然不足。因为,产能一开始就是为全球需求定位的,且基层大量购买力被抽走去搞生产了,因此,对外出口成了关键性的一步。

如果发达国家不行,那就搞一带一路计划。如果还是不够,则只能拉升内需。这个时候,工商业文明时代最大的内需,地产和基建就要拉起来。

这就是为何现在要提什么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还要搞新型基建。

近期,美国对于我们现在的玩法,心中是有点慌的。

美国五工会吁请对中国造船舶收取入境费,造船业保护主义思潮再起,这就是明证。

不过,明显中国不会有任何收手的痕迹。

因为,在人家卡你脖子的时候,中国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卡我们脖子的外国企业赚不到钱。要做到这点,那就是中低端我们能做的全部产能拉爆,然后用价格战将国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一点点蚕食。等它们吃不消了,甚至严重亏损了,我们相关行业的企业才有活路。

很明显,“中式内卷”卷向全球,原本就是既定的策略,是有意识、有规划、很成熟的打法。

其实,大家看看今天俄乌冲突,俄罗斯的武器明显不如北约。但是,俄罗斯用海量的炮弹产能正在不断“卷死”北约的军援后劲,这也是很好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

今天很多人说,俄乌冲突打成了一战。可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或许是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如果撒开手直接高科技武器对轰,俄罗斯或许早就失败了。实际情况是,俄罗斯就是在自己能力内,慢慢升级一些武器,再用海量产能卷死西方,反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当然,俄罗斯也就只能在战场上卷死别人。

我们不同,我们可以在各行各业、各种领域,直接卷死大量发达国家。这也是为何美国视我们为猛虎的关键!

眼下,中国已经对一带一路国家输出1.6万亿美元债权,这些也是我们不断拓展海外经济殖民地的基石,背后就是“中式内卷”进行产业领域“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

因此,今天美国只能咆哮,却毫无良策。

发动金融战,是他们牛,却也证明他们在实体经济领域遇到重大问题,否则不至于如此。

接下去,中国新一轮新质生产力产能扩张周期启动。

预计,我们的大A将会在这个方向获得重要的扶持,局部赚钱效应会非常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Gr6sHhBOb7VE-0oBSwNZg

辅导一千个留学娃考SAT后, 我想说: 英文单词一定要“大火猛攻"!

 

比如:不建议孩子直接背单词,要从阅读中学单词。

与其循序渐进背单词,不如集中时间集中火力用阅读猛攻单词。不要强行背单词,要在不同的书和不同的语境里去碰单词,才能记得牢。

比如,在不同语境中见到同一个单词,才能理解得更地道。

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英文,为什么写出来的英文中式英文痕迹很重,就是因为缺少对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今天这篇文章里,张老师对如果过单词关的分享,很真诚很实用也很幽默,推荐给你!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张一冰说”,特此鸣谢
昨天,我把30年前看的一本刘宓庆老先生的一本英汉翻译的专著贴在朋友圈,那本近600页的书上,我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也算是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勤奋好学的见证。
朋友圈的留言处,有不少家长问我能不能写点我这30多年学英文的一些心得体会。当然可以写,只是这个话题会很庞大,但我还是打算尝试着开始写点。
 
今天,就从大家都觉得很头疼的背单词始吧。
(30多年前揣摩过的一本书,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
1. 
词汇量越大
对单词的内涵掌握得越是深刻
 
什么叫熟练掌握英文,在我看来,就是你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都比较上层次了。这五种基本的语言能力,少了哪一块都不能说你的语言能力如何如何。最少,可以把笔译和口译剔除,但听说读写是要过关的。
这五种能力,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你的英文词汇量,你的词汇量越大,对单词的内涵掌握得越是深刻,你的听说读写就越有深度。
现在的90后和00后,比我们年轻时候学英文的语言环境不知道要好多少,但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在中国,学英文的环境越来越好,但大师级别的人物却越来越少。在我们这代人里,几乎绝迹,在90后和00后身上,出几个辜鸿铭那样的学贯中西的大家,估计也难。
这些年来,都在批评哑巴英语,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你的哑巴英语没有学好,你就是开口讲,大约也就只能讲点鸡毛蒜皮的东西,因为你词汇量(阅读的知识量)不够啊。所以,我坚持认为,哑巴英文,是精通英文的一个必备基础大家知道托福的听力很难,我说不奇怪,因为托福听力的内容,就是打印出来让你读,你都有好多生词不认识,那放到电脑上让你就听一遍,你怎么能听明白呢。
好多家长以自己孩子的英文口语流利,就以为英语多好了,但要知道,这种流利,大约就是你日常生活的内容。
试问,你能和人家用英文说说《金瓶梅》的语言艺术吗(别笑哦)?你能和一个对政治很感兴趣的外籍人士聊聊十年浩劫吗(the Great Culture Revolution)?你聊不起来的。为什么呢?那些单词你不知道怎么讲啊。

我曾经在温哥华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边上的一个海滩,遇到一个参加过二战的德国老兵,我们聊了很久很久。为什么聊得那么投机呢,我对二战的历史很熟悉,我英文词汇量也可以足够支撑我们的聊天啊。


你说你不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the battle of Dunkirk),你也不知道日军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英文叫Peral Harbor,你连这些最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英文怎么讲,你和人家聊个毛啊。所以,就只能聊点where are you from? Oh, you are from Germany, it is a beautiful country。
 
敦刻尔克 电影剧照
我不知道现在是怎么了,大家都这么重视英文口语了,只要能说一口所谓的流利英文就开始沾沾自喜了。反正只要你讲的速度很快,没有口音,大家就觉得你英文很牛逼了,没人在意你说的什么内容。
 
我温哥华的一个熟人,很为他儿子的流利英文口语自豪,我这就不明白了,你儿子就是在加拿大出生的,从小就是讲英文,这有什么好自豪的?这不就是个该讲话的年纪可以讲话了的很正常的孩子吗。
何况,讲一口流利英文,不代表你的英文水平就如何了你看看北京郊区大兴县王八岭乡赵庄生产队的老赵,人家那普通话说得一个千转百合,但你让他考中国的高考语文试试?你让他写文明轴心的文章试试?或者你不要为难他让他写什么了,你让他谈谈乌克兰局势试试?他谈不出来的,如果他搞不清北约东扩搞不清斯拉夫人种搞不清基辅公国和克里米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又能谈到什么深刻的东西呢。
所以,会说,和能说,也是两回事。没有足够的单词量做支撑,没有一定的背景,说白了,你没有一点文化,什么话题,你恐怕也谈不出了子丑寅卯来。
(近600页,每一页都是一个十几岁少年的笔记)
2. 
循序渐进背单词
不如集中时间大力猛攻
很多人背单词,很讲究计划,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的。
 
你说一天记10个单词难不难,大家一定觉得不难,但我这么多年,没有遇见一个人可以做到这点
给你们算笔账哈,一天是10个单词,那一年就是3600个了,我们这代人从初一开始学英文,到大学毕业,整整10年,那应该就是36000个词汇量了。但不幸的是,你要从大学毕业生中找几个词汇量达到36000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考4级英文时候,国家规定的词汇量好像就是5000左右的。
很多人大约都定过这样的循序渐进背单词的计划,并且在执行最初的几天里都是每天超额完成任务的。那些最初的日子,热血沸腾双拳紧握,觉得人生就如诺基亚手机,一切尽在掌握。但不出一个月,该干嘛还是去干嘛了。
我的经验是,与其循序渐进背单词,不如集中时间集中火力猛攻单词。
如何突击猛攻。我上大一的时候,给自己规定,每天背500个英文单词。我知道,你会鼻酸,你会流泪,你会讶异(我知道你想起杨宗纬的洋葱了),但我说的是事实。
你没有看错,你没有老眼昏花,就是一天500个。
我每个月的1号到6号,就是每天规定自己500个单词,6天时间就是3000个单词,当然我承认,这3000个单词我不是每个都很记得很牢,但我混了个眼熟。
 
然后这个月剩下的20多天,我就是看同一等级的英文阅读,在里面不停地碰这3000个单词,以及以前积攒的每一个时间段的3000个单词。剩下的20多天,我遇到生词我不会再记在单词本上,就是不断地熟悉那3000个单词,循环循环再循环。在这一轮一轮的循环中,在一篇一篇的阅读文章中,这3000个生词在不停地敲打我的记忆神经,勾起我记忆它们时的种种味道。
大家一定好奇,你怎么能保证你那3000个生词在阅读中就能碰到?我的经验是,看同一类别的英文读物
 
比如,我大学时候系统看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和文学方面的东西,而且是集中时间看集中火力攻,所以,单词的重复概率非常大。
所以,你短时间内记的单词越多,你在阅读中碰到的可能性就越大。你慢腾腾地老牛拉破车,一天背10个,就期望明天阅读中碰到它们中的一个,这个概率你想有多低啊。
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单词,你今天背了,你过几天在另外一本书里发现了,基本上这个单词就忘不掉了。就是说不要强行总是背单词,要在不同的书和不同的语境里去碰单词。碰单词不仅仅是为了记牢一个单词,更重要的是,对这个单词的语境的使用慢慢熟悉起来了。
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英文,为什么写出来的英文中式英文痕迹很重,就是因为缺少对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英文学习到一定层次,就会发现,中文英文的对应关系很多时候是无效的。
 
小时候学英文,apple就是苹果,orange就是橘子,但到了英文学习的高级程度,你会发现,很多(不是所有)英文单词无法用一个确切的中文去对应,但我们的英汉词典就是对应了。但英汉词典还是给了你例句,但很少有人去琢磨例句从而对这个单词的内涵更加清楚,就是找个对应的中文,就算是学会这个单词了。
这种勉强的对应关系,甚至可以说基本上不存在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是造成我们的英文写作大量充斥中式英文的一个本质原因。
我看过一些在美国大学当教授的中国人写的推荐信,还是有很多中文痕迹,更别说我们的学生了,你看他们写出来的作文,甚至都可以看出老家是广东还是广西的。
我前段时间在上海一所中学搞讲座,这个中学的学生很阳光,我在说到这个问题时候,就问同学们,你把“房间充满了阳光”这个翻译成英文。
 
第一个同学果不其然就翻译成了the room is filled with sunshine
 
大家仔细想想这样讲对吗?sunshine是无形的,你用filled with肯定不妥,但为什么大家会想到filled with,就是因为中文是“充满”啊,你背filled with这个词时候就是和这个中文对应的,而你又从来没有好好琢磨filled with的使用语境,所以就是filled with了。

更离谱的是有个学生更加严格按中文对应翻译成 the sunshine is filled with room。
我的眼前,立马出现了这么美好的阳光下,无数个房间在其中飞舞的动人场景。
这个房间充满阳光,如果你经常看语境,你的脑子里立马就会蹦出像permeate,steep,soak以及消防的sprinkle的词,这些用在这里都非常贴切啊,但你想不到。
 
比如steep,你背这个单词时候的中文解释就是“浸泡”,所以说房间充满阳光这个意思时,你就不会想到steep,不会说The room is steeped in sunshine, 说“他陷入了沉思”,你也不会想到He is steeped in thoughts。你也不会用sprinkle这个词来表达阳光洒满房间的感觉,因为sprinkle你记它的时候就是洒水,或是想到消防。
知道语境,对一个单词的使用就会比较地道。美国读者文摘曾经出过一本同义词辨析字典,编得很好,但我不建议大家刻意去看,我还是主张在不同的语境下去反复碰一个单词,你碰得多了,区别自然就明白了。你非要去背同义词的区别,背不会,也记不得。
比如中文里,你说“美丽”和“漂亮”有什么区别,我看你未必说得清。但我说,哎哟,你今天的发型搞得真美丽,你听着总觉得我哪里不对劲,但我要说你今天的发型搞得真漂亮,你就会觉得很舒服。你说,美丽和漂亮的区别又在哪里了,你搞不清楚,但我们能搞清楚语境。说这里的风景很美丽很漂亮,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但我要到你家,说你家买的沙发很美丽,估计你会别扭的要死。
 
英文一样,你学到一定的级别,很多道理你讲不明白,你就知道是这么用的。这个,对绝大数人来讲,足够了。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你要让美国人教你SAT,教你英文语法,基本上也是在找死。他们知道其然,但不知道其所以然,你问他A 答案是对的,为什么B不对,他基本上就是给你回答因为awkward。
曾有一个老外问我,你们中文里“你把那本书拿给我”,这个“把”字有什么作用。我不是搞中文语法的,我讲不出来,我只能告诉他,反正这个“把”不能丢。比如,他问我一名战士和一个战士和一位战士,这个“名”“个”和“位”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说我讲不出来,但你讲他是一名好人,我就觉得不对。但我总结不出来具体的区别。
 
3. 
背单词
一定要从阅读中来
好像扯远了,那再回来,讲一天500个单词的问题。
大家要问,这每天要背的500个单词从哪来啊。我告诉你,一定要从阅读中来。很多人背单词表,除非为了突击应付考试,否则这个办法很愚蠢。为什么,还是我说的那个问题,你没有了在语境中检验单词的机会。
我大一时候的每天500个单词的基本来源是Time和一些其他的英文报刊。我高一时候看China Daily,对我的英文词汇量迅速扩充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家觉得奇怪,China Daily不是中国的记者写的吗。是的,没错,但这些人的英文水平还是很棒的,确实有很多中式思维的东西,讲的又是中国的事情,所以,理解上要比看原版的简单很多。因为理解容易,你的重心才可以完全集中到记单词上面。如果纯粹为了扩充词汇量,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单词的重复频率很高,对记忆很有帮助,可以分不同的版面集中火力看,比如,看政治的,你就连续看上10天,保证政治方面的单词你就彻底记得了。
如果把China Daily作为入门,美国的Reader’s Digest作为过渡,那么Time可以作为你终身必备的学习武器了,当然像New Yorker之类的都可以作为参考。我是Time的死忠粉,我的英文阅读特别是英文写作都曾深深受这个杂志的影响。这里面的记者,玩弄英文字眼的功夫很多时候让你拍案叫绝。
 
但英文水平没有到一定的功夫,你上来就看Time,看不懂,或者说看不透,就容易有挫败感。大家不要认为,单词认识了,就可以看懂文章了。这是两回事。如果这么简单,有本好的英汉字典,大家都可以去翻译小说了。最少,Time里有些东西,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你也不一定能吃透原文,何况还有那么多生词拦路虎。
大家注意到了,我只是提到了这几个时事类的杂志,作为扩充词汇量的一个来源。但这个东西,代替不了文学作品的深度阅读。当然,现在中国有很多机构在引导孩子做深度文学作品的阅读,这是件很好的事情。我总觉得,如果你的英文阅读到了一定程度,SAT也好,托福也好,也就是个考试形式而已了。
大家要做经典阅读,但时事类的英文阅读同样重要。如果你不读时事类杂志,你的英文也可能会一定程度上被经典的东西带偏。
 
莎士比亚的东西好不好,当然好,他的想象力是超越种族和国界的,但是你没有办法学,没有办法写作中用。《尤利西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但你让一个中学生去读,他读不下去的,我看我们成年人就是看肖乾的中文版的都未必能读下去。
 
我在我们大学的图书馆里,发现每一本的Gone with the Wind前面几页最多十几页都有学生留下阅读过的痕迹,但20页之后就一片空白了,为什么?词汇量你跟不上啊,另外一个原因,100年前的东西,讲的又是南北战争时期的事情,大家会有陌生感。
 
Gone with the Wind 飘 / 乱世佳人
语言都是在变化的,但时事类的杂志是我们了解当代英文的最好的窗口之一。大家看看现在的人民日报和几十年前人民日报,就知道中文的变化有多大了。
 
你们不要受一些外国人写的一些关于英文写作的书的影响,比如William Zinsser的一本讲英文写作的书,写的很好,但对新闻英语给予了猛烈的批评,但对我们普通的中文为背景的英文学习者来说,新闻英语是绝好的学习素材。
战争年代,你和大部队走散了,千辛万苦又找到了大部队,根据一些抗日神剧里的描写,你基本上都要热泪盈眶地伸出双手:同志,我可把你们找到了。但如今,你要在街头握着人家双手叫同志,八成会把人吓跑。这个,你们懂的。
语言就是这么强大,从生活中来,又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无孔不入,并时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语言的这种韧性和顽强,不明觉厉。

《西厢记》的崔莺莺,有情有义知书达理,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和张生的那些对诗,对得多么肝肠寸断情深义重。那个时候,能叫小姐的,都是大家闺秀。但据说,你现在在深圳餐厅叫人家服务员小姐,人家可能就不乐意了。为什么呢?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小姐这个词已经和sex worker紧密相连了啊,从风情万种沦为一路风尘。所以,现在叫服务员都叫美女了,所以现在的美女也已经从一个褒义词变成了中性词了。帅哥这个词也一样,所以,当有好几次别人叫我帅哥时候,我都不由自主朝我周边看看。甚至像农民这个词,连词性都改变了,比如说你真农民啊。在这里,农民已经从名词变成了形容词了哈。

又扯远了。
按照我的这个方法,你的英文单词量,一个月3000,一年就是36000了,是普通美国人的好几倍了,这绝对就是世界1%的水平了。困扰你的英文单词,终将成为你征服世界的利器。
每天500个,每一个月的前6天,每天500个,每个月剩下的时间通过阅读反复复习这500个生词,在阅读中反复遇见这500个单词,这个是核心方法。
 
当然,如果有的学生学校功课紧张,也可以一天200个(低于200个就没有意思了)。你坚持一年试试看,从此,小明再也不怕背单词了。
当然,随着你的词汇量扩充,你到最后,很难通过阅读一天找出500个生词,甚至找出50个都很困难。我大一下学期就是面临这样的情况,但那个时候记单词已经无可救药的上瘾了,所以我每天就找点化学医学建筑学上的一些偏词怪词来(当然这个大家不要模仿,说实话,那些单词早就遗忘了)
我在深圳时候,和同事们讲过一天记500个单词的事情,大家都觉得我吹牛。单位小王不服气,说我明天找500个生词,你要记住了我就请你吃饭并叫你声爷。他弯腰撅屁股找了一堆各式各样海洋古生物的名词,以及硫酸还原菌、大拇指骨节末端肥大症之类几乎一个单词能把26个英文字母都用一遍的巨长单词,很认真的抄下来交给了我(哎,你说你有劲折腾点啥不好呢)。我拿过来一看,我次奥,很多都认识的呀。但我假装都不认识,并且假装很痛苦地说:我试试吧。
这个打赌的事情,我们单位德高望重的陈工做公证。最后结果,小王请我吃饭了,但我没有让他叫爷,记得吃饭时候他不停地摇头:我去,我去。回头想来,这也许是我背那么多无聊单词的最大的一个收益了,我记得我一口气点了七八个菜,也算是和那些稀奇古怪的英文单词的最后告别。
一天500个单词,一定要抄在一个本子上。现在的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要么不查,要么查过后就拉倒了,根本不知道要把查过的生词集中起来,以后要定期查阅复习。从现在起,大家要把记单词当做一个银行,你每天要往这个银行里做点储蓄。
 
这个记录你单词的小本子,你每天晚上睡觉前要过一遍,早上爬起来第一件事情也要过一篇。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过的那一遍,效果很好,我记得我大学时候,每晚10点还是11点熄灯,我就用个一块七毛钱买的钢笔式手电筒躲在被窝里复习单词,然后,无数个夜晚,我都在梦中梦见了单词,是真的梦见了,而且,梦里的英文意思和中文意思和现实中都是一样一样的。这样奇妙的体验,让我每次一想到梦想照进现实这句话,都激动不已。
 
当然,总会有一些单词无论如何都记不住。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身体记忆法”。
 
别想太多了。就是把那些单词早上起来抄到你的手掌上,手心上,手背上,胳膊上,大腿上,小腿上,脚背上。特别是手掌手心重点部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皆可随身携带方便使用。一天下来,你没事时候就见缝插针地瞅瞅你的胳膊大腿,又记住了那些单词,又增加了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我那个时候就是这么干的,特别夏天,全身都写满单词,就像很有文化品位的纹身,晚上洗澡时候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褪去,临褪之前还又看了一遍。你说你这么干,单词还记不住,那只能说明你的大脑左边是水,而右边是面粉。
 
好多人问我,要不要记什么词根前缀之类的。这个东西我基本上不太赞成你一开始就记这些。其实你一万个单词记下去,你的词根自然就明白了很多讲词根的书,为了证明词根的有用性,一个词根下面搞出一长串单词,但很多就是没有什么用的单词,但你看了觉得很爽,以为自己一下子记得这么多单词了。
 
如果你的词汇量足够大,可以适当看点词根和构词法的书,算是对单词的系统检测。但完全依赖词根来扩充你的词汇量特别是你的积极词汇量(active vocabulary),无疑是本末倒置。
 
市面上还有一类很奇葩的书,真的很奇葩,就是几乎要把每一个单词拆开来帮学生们记住。这个方法害人不浅,但很多学生津津乐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之见,很多人也觉得词根学习和好)。
 

比如,把business拆开几个部分,首先是bus,最后两个ss理解成两个小蛇,两个小蛇在bus上干什么呢?在谈生意,所以呢,同学们,business就是“生意”的意思咯。我呸。有这个时间,不就是个business吗,我一下子就记住了,我还要绕那么大的弯啊。何况,两个小蛇在bus上就是谈生意啊,不能谈恋爱啊。

 

那个什么hippo,就是海马的意思,可人家偏要拆开了,先是hi(你好),然后两个pp(屁股),然后o嘛,就是圆圆的,然后再教你个顺口溜“你好,圆圆的屁股是海马”。可问题是,猴子的屁股也是圆圆的啊,小强或是小翠的屁股也是圆圆的啊。

 
这是记单词非常愚蠢的办法,就是人为地给记单词多加点累赘,但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同学还觉得很有道理。
 
什么ambulance,记成“俺不能死”,所以就是救护车了,但我要是记成速效救心丸呢。这些煞有其事的记单词方法啊,你们就当笑话听听好了,千万别当真。
孩子们,如果你们能拿出一半的时间象我这么学英文,你还会怕什么托福SAT之类的小儿科呢
 
写在最后
 
关于记单词关于学英文,实在不是这篇小文章所能讲透彻的。我也希望今后有机会,能把我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的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各位。今天首先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找个一天500单词英文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当然,具体操作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这个一天500个单词学习英文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集中火力强攻。这个方法,对我的英文学习大有裨益。
 
我按照找个方法,大一快结束时候,在学校的外文阅览室里看外文期刊,对英文小说或是Non-Fiction之类的,基本上就看不到英文生词了。对一个习惯了每天要背单词的人来讲,这真的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因此,我大学二年级时候开始学习法语,但学习了不到一年,我可以流利看懂法文报刊,又觉得没有什么法语单词可背了。当然,法语后来几乎全忘记了。
 
我有一次在拉斯维加斯看那个红磨坊show的时候,听不懂那么美丽的女人那么美丽的法文发音,我就悲哀地想起少年派漂流记的一句话: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放下,但唯一遗憾的是,我们都没有好好告别。
于是到了大三,我又开始自学德语,并且专门跑到上外(当时叫上海外国语学院)找了老师纠正发音,并且在上外德语系,有了一段美丽的邂逅,也因为这段美丽的邂逅,我更加相信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些年来,我在英文书里和中文书里,遇见了许多美丽优雅的灵魂。她们如同游魂,很多个夜晚出现在我的房间里,为我秉灯夜烛,为我红袖添香,并和我深情对望。我因此对我的人生非常满足。
 

-The End-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9-bNgowPHL4hvI_LxS38KA

2024年,我们在魔都是该买房还是卖房?

“猜测国内房地产市场将会继续温和触底,但是可能还无法筑底”——《民科2024年的10大经济猜测》

本篇的主要作者Lyn有着非常丰富的房地产投资和建设经验(绝对的高手),并在房产投资上斩获颇丰,通过阅读您可以了解:

一、如何看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

二、上海住宅市场的前世今生(千年浦江、百年外滩)【裂墙荐】

三、决定房产价值的关键因素

四、2024年我们该做点什么

如果您时间有限,可以先来看看核心的观点:

 

1 区域、需求和货币供给是房地产市场的估值核心逻辑,整体上看2024年居住物业上涨动力有限,市场可能面临继续下跌的趋势;

2 从投资角度看存量房市场:

• 地理位置优越、经过装修翻新的老式房屋在租售比方面表现相对不错;

• 老公房租售比出现下滑,出售难度增高;

• 投资职工房和外资房,需仔细考虑房型,优先选择具有地段价值的产品;

• 早期商品房和次新房的持有者可根据需求考虑升级更大户型或更有优势的户型,三房户型是较优选项;

• 对于动迁房,若位于强学区则值得考虑;

• 豪宅投资方面,重点关注核心区的核心房;

• 法拍房若涉及豪宅拍卖,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3  房产市场未来的发展受到人口数量、自有住房面积和比例、存量房类型分布以及换手率和增值空间的共同影响。基于目前数据,预计商品房市场未来可能还有新增220万套商品房的空间;

4 对于当下市场,未来一二手房倒挂可能无法继续实现,并且新房扎堆的板块,五年后可能出现踩踏。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来讲,目前买房投资并不一定是个好的选择,建议根据个人需求和市场情况作出合理的买卖决策。

“房地产市场的估值核心逻辑是什么呢?是区域、需求和货币供给。”

 

从区域上看以上海的住宅为例,人民广场为中心8公里半径拥有超过50%的房产价值,20公里半径拥有超过80%的房产价值。目前的估值逻辑还是以“钱多、便利和离家近”的上班通勤需要作为重要的作价基础。但随着红利从以金融和服务业为代表的中心区服务业态,逐步向以高端制造、科技等中外环区域的服务业态转移,原有的通勤估值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需求上看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及70及80后逐步完成首次置业和投资置业,购房主力正在加速减少,同时我们要知道,90后和00后的爹就是70和80后,有条件的爹已经完成了置业安排,没条件的也仅存部分改善需求还能挖挖,新增置业潜在用户的基数显著不足;

从货币上看虽然货币政策保持了宽松,但是我国的货币传导目前还是直接通过银行来操作,在对房地产企业信贷严控和民间房产投资需求加速收缩的大背景下,并不具备2024年内推房地产价格的流动性基础.

所以,居住地产整体2024年上涨动量非常有限。另外,如果整体居住地产市场开始走入下跌趋势,就会连续受到四股力量的综合推动:

• 一手房需要通过降价来回笼资金的力量,这个力量其实已经消化过一轮了,所谓的一二手房倒挂,就是这个力量推动的,同时背后还隐含着政府税收的诉求;

• 法拍房占比逐步增加将会进一步推低价格的力量,全国法拍房在2000年的时候,只有20万套,到了2010年的时候就到了50万套,2020年已经超过150万套,今年大概率超过400万套,当这个力量在法拍房超过整体成交量的30%的时候就很重要了;

• 纯投资空置房开始批量挂牌加强抛售的力量,上海优质区域有不少早期商品房,当时购入的成本已经被多年租金所覆盖,这些低成本的房产,如果形成挂牌共识,进入市场就会进一步加速跳价出清的力量;

• 等到整体价格稳定下来房产税的征收,也会增加持有成本,导致部分居民购转租,形成对价格的压力。

目前的调整到哪里了呢,大家可以自行判断一下,预计随着2024年砖头价格管控政策的整体放开,前三种压力会同期温和逐步的释放,但是也并不具备叠加加速的预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百年是4到5代人。

有的百岁老人,还耳聪目明,与曾孙辈们嬉笑,容颜虽改,笑貌依旧。而我们回头看上海滩,沧海桑田巨变,万国建筑飘扬的永远是五星红旗。从曾经的乱世到今天的居者有其屋,我们很多人有幸成长在了“从无到有”的这段伟大的历史。

后面分多个阶段来详细说说这一百年的住宅演化,来一起看看您住在哪一代房子里?

1、乱世的开始:1845-1945

我们说的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大致的历史就是从1845年11月(道光年间)设立开始,至1943年7月30日结束,历时近百年。1945年因为中国抗战胜利了,从日本手中接管过来了,所以严格来说也差不多结束了租界的历史。

(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富人

外滩是上海的第一个租界,英租界,后与美租界合并成了公共租界。公租界在1941年被日本占领,所以我们现在去看虹口有些地方,说自己当年是日租界。1945年日本战败后,就还给我们了。法租界现在主要是从卢湾的一部分,衍生到徐汇的一部分,分为法租界和法新租界,其实法新租界也是分两步建设,更细的分法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外拓,第二次外拓出来的地方也就是现在风貌最好的地方,衡复风情街就在这里。法租界也是在日本战败后第二年1946年就还给我们了。这个很好,我们毕竟是战胜国。目前我们管法租界叫梧桐区,官方叫衡复风貌区。什么时候开始不让叫法租界,好像是2019年某外资消费品牌在广告中提到自己位于法租界,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了。我觉得这是对的,毕竟租界是我们半殖民半封建时代的产物;现在我们都全球快要老大了,要有民族自信。

这片的房子,总的来说产品比较非标。毕竟就是这片区域经历了近180年的建设,里面囊括了欧美的崛起、社会制度的变革、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独立、再到科技一步步的变化,周期太长了。上海这点做的很好,建筑可以阅读,现在这些资产都整理成了数字化,大家city walk的时候可以边走边看,回顾我们所在城市的历史。

同时,这片区域房产的产权比较复杂,有部分大宅被收归了,有部分还在市场上交易;有些产品的价值是可以达到1-X个小目标的大宅,而另一些则是公寓结构,有些带底楼花园,拥有特殊户型,还有一些是联排(这里就分新里和旧里了)。

好一点的新里,一个里弄里面只有个位数的户数,路面相对宽敞,可以停车,也算是内环地区不错的产品。

(2)既有高墙大院,也有粗茶淡饭

还是回到100多年前,太平天国运动使得苏南浙北动乱,大批居民来到上海;那么当年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设计师将欧洲的联立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相结合,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的里弄住宅。这就出现了第一代石库门,新式里弄。

它是一种townhouse和合院的结合。这类房子,后来在建国后,之所以会变成:螺丝壳里做道场,其实是因为本来它的设计,不是给这么多人住的。但是呢,十里洋场,有动荡就有机会,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上海,到租界来讨生活,那房东就把房子再分割出租,就出现了后来的所谓的七十二家房客那种场景。其实石库门也分成老式和新式,新式多出现在法租界;老式里面也有前期和后期的产品区分,深入去看看会发现蛮有意思的,在早期1860年的时候,汽车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里弄的路非常的窄,到后面汽车来了。1901年的时候,第一辆汽车传入中国,再到1931年,中国已经能造车了,有钱大户人家或者中产,也有汽车、马车、黄包车的停放需求,那么路会修得宽一点。这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样,车位配比的问题。

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近420万的居民中,除了少数外侨和中国富人住着花园洋房,以及100多万贫民住在城市边缘的棚屋里外,绝大多数居民,包括中国和外侨的一些白领阶层都居住在各式各样的弄堂之中,总面积估计达2,000余万平方米。这些弄堂基本现在都拆光了,棚户后来就是我们说的简屋,还有一些旧式里弄,这些房屋都是没有独立卫生和厨房体系的。后来为了修路,修高架等,就逐步拆掉了。

据1950年代初的统计,上海石库门里弄共有9,000多处,占上海居民住房总面积的65%左右。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居民生活的情况。

这个时代造的房子,现在看下来也很非标,经历过战后重建、改开后基建快速发展,很多也拆了,有些也有所改建。近3-5年,徐汇区的使用权已经不给交易了,康办附近还要政审,所以这片以后上海是要修旧如旧,把历史风貌保护起来,但是产权怎么界定,还有些不确定性。

今天再回头看,这里的居民结构也很非标,毕竟经历过好几次变革,有些产权清晰还好,有些可能小目标旁边还是居住权的房子。各种原因,导致一栋楼里面有产权和使用权并存的情况。

目前我个人觉得,法新租界为什么这么多年价格还算相对坚挺,主要还是因为这块区域的产品概念,在当年建成的年代,本身就属于比较好的住宅,例如新里(相比旧里而言是比较好的产品)、公寓(武康大楼、金斯令公寓等等)、花园住宅。因为当年这片区域是整体租给法国政府,再由法国政府整体规划建设,而且日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法租界是在德国的协商下,没有被日本人破坏,所以留下了今天的风貌。而且他价格其实是有一段时间是低估的,大家尚未意识到内环低密度,然后这些老房子还没有拂去当年的老旧装修的时候,有一批上海的房屋投资先锋收购了不少这里面的房子,再做个装修,租给支付力比较强的歪果仁,租售比还是不错的。

2、走向工业化:职工大楼

截止到2023年,老公房约为141.0万套,占比17.7%。平均面积50平米,我们简单乘以单价5-8万估算,大概就是250万-400万左右。

(1)10万人、2万户,老公房的鼻祖

前面的时间线,我们来到建国后,这是个分水岭。1949年的数据显示,当时上海市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9平方米,其中质量、设施都很差的低标准住宅占了住宅总量的66.4%。棚户简屋占总量的13.7%,以杨浦、闸北、虹口、普陀、南市等区为主,俗称“滚地龙”、“鸽子棚”,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且不通风。据1951年的数据显示,在普陀区工人住宅区药水弄,住着1万左右工人家属,大多没有地下沟管等排水设备,也没有较好的人行道,“下一天雨,穿十天套鞋”,到处都是露天臭水沟,臭气熏人。而虹口区虹镇老街棚户区,一场大火让数百户人家无家可归。

1952年5月,提出了“2万户”概念:今后数年內,要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主要就是在杨浦和普陀,这是当年的工业区,杨浦的钢铁,造船,以及普陀的棉纺,都是工人大区。

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按“坚固、实用、经济、迅速”的建设原则,由“上海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统筹兴建两万户工人住宅。该工程分布于沪东、沪西和沪南工业区附近的九个基地,命名为长白、控江、甘泉、曹杨、天山、日晖新村等。这批住宅,统称为“两万户”,占了三十年新村总量的22%。

其实可以看到,后面的大跃进也造成了工人新村面积的大跃进,这些时代留下来的房子,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会发现他们所在的位子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但是产值/密度太低(人均消费力就不够),成为被腾笼换鸟盯上的香饽饽。

(2)工人新村的大建设:大概会有40%的房屋在这个时间建成

1958年后,江苏省的十个县划给上海,上海的城市发展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近郊规划了吴淞、彭浦、漕河泾、桃浦等十大工业区。然而,行政区和工业区的扩大并没有造成新村的快速扩散(这说明工业区规划与实际建设之间存在一定滞后),新村大规模向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迁移是19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现象。

那个年代,只有劳模、先进分子才能住进工人新村,那么在1978-1998年房改前的20年,也就是我们很多80后90后小的时候,记忆中上海的房子,还是很局促的,很多人没有分配到工人新村,就还在没拆掉石库门里面住,拥挤的小弄堂,共用的厨卫,有许多电视剧力也反映了当年的生活场景,《孽债》。

(3)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要购买这类产品,取决于你的预算和心态:如果你的预算在400万左右,内环8万左右的很老的电梯房,可能只能买个50平米,但是6万左右的老公房,可以考虑买到60多甚至70平米的2房,能选到比较好的地铁口、生活配套等。如果出了内环,中环、外环,可以选的地铁口的早期/次新商品房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浦东的地铁覆盖的范围非常的广。如果你买了老公房但是你可能要忍受的,是一个跟你年龄一样大,甚至更大的房龄的产品,隔壁邻居沟通是有代沟的,如果是你的第一套房,可能居住体验不会特别好。

你势必是要置换的。但是这批老公房的第一手买家,人家是原始股,卖的时候可能有比较高的安全垫和降价空间(可以视为0成本),在市场上很有降价的弹性。我再举个例子哈,工人新村,建设大潮到了1999年,高峰期是1980年-1990年这段时间,分到房子的基本是50后,对吧。2015-2016年的时候,1955-1956年出生的这波人的高峰退休高峰来了,交棒给了子女,由子女做主了。这其实是一条暗线。我一直说政策是明显,人口和需求是暗线。第二波人口高峰,3年自然灾害后的1961-1964年出生的这波人的退休高峰也在2024-2029年逐步到来,这些人口持有的老公房基本也走到了生命的中后期。

老公房的劣势:有一段时间租售比比较高,但是2016年涨价后,租售比也下滑了。

• 虽然浦西上支角地段依旧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整个城市地段扁平化的迹象越发明显,年轻人口中土著比例下降明显,外地年轻人更爱新房和次新房,涨幅外环带动内环,郊区次新涨幅开始超过老破小的涨幅。

• 老破小租售比在2016年大涨后全面降到百分之一点五,较高租售比成为过去,虽然税费优势仍在,但是房票名额更加金贵。

• 针对老公房的贷款开始收紧。

如果你这时候买进,你的下家是谁?新上海人?前面讲的人口结构中也可以看出,新上海人不太会买这类的房产;如果是老的务工人员,自己的后代没办法继续在上海打拼,可能就考虑还乡了,他们也不会接手这种产品。

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总价低,位置相对靠市中心;而且有张拆迁彩票。

3、过渡期:1991年-1997年,职工房&外资房双轨制

(1)双轨制下有些房屋有超前的设计理念

这是快速推进阶段(1991-1997年),以《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为标志(1991年5月),采用综合、多元、配套的改革措施,以“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房改,住房由实物分配向商品化、市场化供应转型,实施公积金制度在全国是首创。同时探索土地供应方式创新,实施住宅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在住房保障方面,进一步拓展住房保障的范围,到1999年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困难户的住房困难全部得到解决。

1997年之前,全国住房体系分为福利分房、内销商品房和外销商品房。其中,内销商品房是由政府下属单位建设,低价卖给当地居民和企业。而外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公司建设,面向港澳台、华侨和外籍人士,价格较高。

所以这段时间,虽然很多单位仍有福利分房,但陆陆续续开始有商品房出来了。当时虹桥开发区的古北1期,出来一部分华侨房,外汇房,就是双轨制下的房子,把房子作为一种商品,来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特别是还可以收外汇,也是把内部供给出口的一种方式。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外销房的需求受严重影响,而内销房和福利分房又供给不足。于是在1998年,中央干脆取消了福利分房,将内消防与外销房并轨。中国进入了全面住宅商品化的时代。

1992年,上海第一幢建成的外销商品房大厦,位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锦明大厦开始对外销售,仅4天时间,144套单位便销售一空。

这也就是今天我们再回到古北片区,能看到很多所谓的“老”“不是很破”“大”的房子,房型设计有一定的年代感(港式、欧美式大厨房,开放厨房,不太注重中式建筑的坐北朝南、四平八稳),但面积很大,带有电梯和一些年代感的设计。

2)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现在这些房子是个好产品吗?我觉得产品本身质量,甚至地段都没有太多问题,但是房型要仔细看看。如果一定要买,或者buy hold的原则,则要买一些极具地段价值的,例如衡山路的芝大厦、东亚大厦、安福路的鸿艺豪苑等。

古北有些房子,之前租售比还可以,但是随着外资撤出导致的人员流失、房价下跌和流动性问题,租售比有一定下滑。

4、商品房1.0:1998房改到2008年四万亿,目前占比最高的流通产品

(1)早期商品房(1994-2007年建成;性质为商品房)

2023年底,早期商品房为364.1万套,占比约45.7%,是四类二手房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了,也是上海房屋建设最火热的时期!

我们从竣工面积可以看到的:

(2)产品特点:大概可以用一句话对这一阶段商品房特点进行总结—位置好,设计乱,车位少,保养情况差异大。

这一时期的社区,正处于产品理念更迭的时期。这时期的产品经常会出现既有电梯房又有楼梯房,既有塔楼又有板楼,既有安置房又有大平层还有别墅的组合。

这一批的商品房,大多数是大家刚从老公房出来,住进了电梯房,有了大堂的概念,有了X梯X户,主力户型是2-3房,给的是小家庭和三代人居住。但是还没有那么强的公共空间需求,甚至大家宁可要套内得房率高一些,也不要敞亮的大堂和超前的生活配置。

这种设计对于当时处于老公房和商品房时代的的交界处购房者并无不妥,毕竟当时还没有刚需、改善的划分,但在今天就有部分产品看起来就比较落后了。如果是买二手房,就需要多加斟酌,这些产品的优点是得房率比较高。

我上次去看了普陀一个内环比较有名的盘,新湖明珠城,2007-2008交付的房子,得房率有80%+,126的建筑面积,综合下来两房可以改三房,还赠送好多边边角角的阳台其实是可以做收纳。这类产品现在市场应该不少。但是房龄比较老,所以要挑挑拣拣。为什么这么说,你想再住10年,他已经是一个快30年的房子了,很多东西都到了寿命的年限,业委会不好的话很难改。

对于购房者来说,擦亮眼睛很重要。同一个社区的一二三四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四类产品,但是电梯房,塔楼,电梯板楼在市场上的价格表现和涨幅是完全不同的,在宜居性第一的今天,不同产品之间价格的剪刀差会越来越大,千万别图便宜买个砸手里的房子。

车位少也是这个时期社区的一个典型特点:

比如徐家汇、联洋这样核心的地段,主力总价已经上到了1,500-2,000万,但是很多社区的车位配比都小于1:0.5。所以有段时间,我看二手房,进去先问车位价格,超出50万的车位价格,配比都不用看,停车矛盾肯定巨大,未来增值空间业有限。

车位少,也是我们提到的,汽车保有量,这个跟科技的发展和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成熟速度有关。

这时候开发商主要还是挣钱,规划车位多了,超前配置,对当时的居民需求来说,不是最刚的需求。

还有社区保养的问题:

至于社区保养这个事很玄学,跟当年的开发商建筑质量有关,也跟社区物业的保养有关,还跟社区的业主圈层相关。

 

很难量化去评价不同社区每部分的占比,但是从结果来看却很直观:保养的好的小区在今天房价表现更好;均好型更强的社区,在未来保值增值抗跌能力更强。

以及居住人群结构也决定了物业管理的品质:

第一批商品房,其实购房者,很多是第一代新上海人。

我举个例子,1998年到2011年的单身限购之前,上海的购房,很多是外地户口直接买房,那时候房子也不是很贵,来上海的劳动者,也吃到了这波涨幅。1990浦东大开发,1998年到2008年,可能再往后拉一拉,到2015年,都有购房和置换的需求。

随后是WTO 2005年入市,也是个大节点。从这里开始工作的朋友们,家里支持一下,房价还在可承受范围,工资收入增长快,GDP那时候也很快,所以推动了张江、唐镇、御桥这些传统老上海人看不懂的地方的增长,主要也是跟产业导入有关系。

那么中产比较聚集的地方,对房屋的保值,居住品质还是有一定的追求的,会成立比较强势的业委会;如果年龄结构比较大的,可能对物业的一些服务没有那么强的需求(例如团购、快递配送、车辆管理服务等),那么可能对物业的一些收费增值项目比较难以接受,长久来看也会导致保养问题。

(3)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我们还是数据说话:2023年,动迁及配套房均价是4.29万元/㎡(主要是动迁很多计算了外环外的大居住片区),次新商品房均价约是6.99万元/㎡,老公房均价约是7.10万元/㎡,早期商品房均价约为7.27万元/㎡(均价为最高)。其实早期商品房,和部分次新商品房,在产品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个人觉得还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建议趁着价格持平,税率优惠,根据自身居住需求(如2/3胎,三代同住)等需求平换大套。

5、商品房2.0(次新)

(1)次新商品房:2008四万亿到2016棚改;大约135.6万套,占比17%

次新商品房约135.6万套,占比约17.0%,次新商品房的建设标准和小区档次和新建商品房类似,有较为标准的物业服务和功能合理的户型等。随着新房开盘售出,次新商品房的占比也将逐年提高。

2008金融危机后资本加速涌向上海:商品房开发进入了第二个时代。这个时代,对上海楼市至关重要的两个政策出台,一个是四万亿,一个是70/90。

前者加快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脚步,全国各地的房企冲入上海,摩拳擦掌打造标杆产品,极大促进了上海楼市的繁荣;1978-2017年,年度住宅投资额由2.67亿上升到2,152.4亿元,住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从1978年的9.6%增长到2017年的29.7%。也就是说,曾经一度说的,中国经济由房地产拉动,拉动率到了30%。

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惯坏了开发商——有些开发商发现不用心做产品也能赚到钱,只要房子涨老百姓就不会抱怨。

70/90政策更是直接影响了一整代产品的设计方向。从70/90政策开始,市面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偷面积。(偷面积以前也有,但是限面积的前提下会变成一个卖点)。90平方的两房中出现了比阳台大的设备平台,比主卧还大的阳台,比房间大的挑空,这些只是为了让小户型多出一个额外的房间来。好在这个政策在在200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未被过多提及,那个畸形的产品时代很快结束,直到2015年后才再次站上舞台。

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一些住宅“产品”的概念,很多全国型开发商的各个系列不同的产品,也是这个时候出来的。对产品的户型的配比、大堂的设计,配套各种绿化面积、小区设计的理念等等,配合城镇化速度的高峰,全国地产轰轰烈烈大开发。

(2)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对次新商品房的购买建议,我觉得也是个置换的好的选择,现在房产交易流程税把普通住宅的面积提到了144平米,那么如果原来是个100出头的2房,我建议赶紧换144以下的3或者4房,平换损失不大。

6、商品房3.0棚改货币化后的上海2016年沪九条政策,最严格的限购

2015-2016年上海又经历了一波大涨,一方面是2015年有个330房产新政,首付和二手交易免税年限松绑了。然后2015年的M2月同比一直在12-13%左右,贷款利率一直在降。2023年大家的体感是利率在降,但是M2增速到下半年就只有8%左右了。2015年水放出来了,但是上游还在限购、土地收缩,导致供不应求。因为大家当时还是觉得买房可能是投资的不二选择,加上2015-16年的股灾、熔断、人民币出境政策收紧,使得放完水之后的钱一直还在境内;叠加了2015年的棚改货币化政策的催化,导致各地的房子普涨。上海的房子一度成为所谓的核心资产,所以我们看到2015-16年又涨了一波。

豪宅的价格分化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起来的;以前,同个地段的豪宅,好房子,和一般性的我们前面提到的商品房,还是价差没有那么大,因为很多人是首次购买商品房嘛,或者只是置换下,刚需置换为刚改,面积可能还到不了200平左右。

总的来说,这几年开发商也的确不容易。2016年的70/90政策重出江湖上海推出了新政策,地块出让要有15%自持和5%保障房,这15%自持并没有明确的销售退出办法,是一笔只有成本没有收益的糊涂账,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这后面很多房子开发交割的时候,闹出了蛮多降标准的事情。

开发商没利润,这一阶段的商品房能省则省,配置上抠抠减减,交付维权成为了常态化。

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建议平换,平换更有优势的户型,是现在最好的投资选择。

 

或者换仓,从小房子换成中大套。有能力的,可以出来捡漏豪宅。

7、命运的馈赠?动迁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1.2W的小区中,约有1,000多个小区属于动迁房,占比接近10%,主要集中在中环线以外。

动迁也是个蛮有意思的政策,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研究一下;也有一波人群在研究动迁政策。

我个人觉得动迁房是比老公房(无电梯)好的一个产品,和老大楼差不多的属性,但是房型会好一点。老大楼当时大家的居住对比的是,没得住到有的住,所以会出现2梯8户,回字形大楼等等。

动迁房一定要买的话,那还是在里面选房型稍微好些的,旁边的商品房比较新的,这样才会有配套。甚至可以选,附近马上有大片规整土地出让的。中环还是有不少这样的地方的。

上海福利比较好的动迁是世博动迁,还有市区早年的市政动迁,这些动迁基地很多当时都是示范性基地,这也就是政策,就是国家还是最有钱和最有实力的开发商,当年1,000户的曹杨新村是规划了15分钟步行距离的生活区,所以里面有花园、幼儿园、超市等配套;有些老公房,前面说了大跃进,就是属于大搞快上的产物,配套就比较差。

那动迁房,也是要看:地铁、配套、交通线路、学区,本来这产品就是介于老商品房1.0时代和老公房/老大楼一样的客群的,那么如果没有任何长版卖点,那么很难说赌到一个相对涨幅。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还是地铁。地铁决定了你出租/销售的流动性。

另外就是,有些动迁房是有学区概念的,那相比旁边的老公房来说,会更有性价比一些。毕竟也不是谁都愿意花20万学费上私立学校,公立现在的教育质量也很好。

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买带有强权益的房子,例如学区!学区会慢慢把最开始的动迁人口置换出去一批。想要好好学习的家长一定也会好好管理自己的房屋的~

8、保租房(保障)、公租房(新加坡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但不会成为主流

公租房租赁合同期限一般为2年,续租累计不超过6年;保租房租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不超过3年,符合条件可续租,保租房不设最长保障总年限。

我们来看,公租房/保租房到底会不会对上海的商品房形成冲击呢?

我觉得目前来看,不会有大规模的冲突,公租房/保租房是一个过渡产品。

公租房是有年限的,最多不能超过6年。而且是对租赁的人是有年龄要求的,假设一个大学生毕业工作了,需要租房子了,那么6年后,可能就面临着继续买,或者租商品房的问题。我们来计算下,22岁加6年,差不多是28-30岁左右,一般都到了适婚年龄,差不多也是上海希望的商品房的购买客群了。前面提到一句话,人口和需求的变迁是暗线。那天看到一句话:新加坡有公屋,生育率还是那么低。这是为什么?穴居动物几千年的DNA可能不会在百年内改变。

保租房其实是公租房的补充,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公租房的供给都是政府,保租房的供给方有很多,例如企事业单位自筹等。

还是回到那个2,500万人口,1,100万套住房的数据。从租赁房搬出来的人,他们去哪里?

(1)旧里、简屋,这些已经被淘汰了;

(2)第二危险的,按照房龄来看,就是老公房。

所以,老破小还是你上车的好工具吗?不见得,他们是跌的最厉害的。

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我是最不建议买职工楼的。反而在早期商品房、次新商品房、配套比较好的动迁房中,挑选三房可能是个好选择。

9、豪宅的穿越周期的属性:历久弥新。

无论是建国前,建国后(或者说改开后)上海一直是有豪宅的存在的。

建国前大家都懂,很多后续都充公了。现在法租界中也有些抗打的房子,在当年,也是一个低密度、或者使用面积大于建面、房型好、养护好的公寓型产品,与今天我们去看品质好的商品房,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豪宅是楼市的特殊分子,上面提到的顶级豪宅至今仍是顶流YYDS,但是这一阶段的普通商品房到今天却出现了极大的分化。例如:汤臣一品、御翠园、华府天地、绿城黄浦湾等等。

如果按照不同维度来进行区分的话:

•  按IP来看:瑞安的翠湖、绿城、新鸿基、长江实业、本地开发商的情怀盘;

•  从品质来看:建筑工艺、设计、配套、地段、物业管理、氛围;

•  荣誉感上说:宅、府、宫、一号、名字念出来就让人感受到是豪宅

豪宅的定义,就跟奢侈品一样:

•  不变的景观/地段:为什么是租界?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法租界能保留今天的欧洲感觉,公租界保留了外滩。在轰炸之下,人类的文明还能保留吗?也正是因为这些历史的馈赠,使得我们今天这些成为不可复制,不可移动的景观;

•  风水:低密度、天然属性;

•  物业管理/维护:养护的好的房子,几十年后看,更有历史底蕴。

这其中几大主流开发商:

• 港资开发商:新鸿基、瑞虹、长江实业;

• 长三角文化:绿城、合生、华丽家族;

• 内资开发商:融创、绿地、华润,这些产品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例如南北、例如会客空间、主卧的套房等设计。

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开发商是真的很强,内装电器用德国,造的水泥用的还是国产。后续大家看到的融创、绿地、华润,都出了很多豪宅系列的产品。

2024年房市讨论的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徐汇黄浦一下放出来几千套3,000万以上豪宅,大家都在拿一些老豪宅里面的最低价(例如低楼层)来与那边的均价比。其实再过5年,新老产品的价差可能没有现在看的那么大,影响的因素还是有很多。

(2)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核心区、 核心房,出不去,就共进退。

10、美国的放和收:2020-至今

(1)疯狂到底走向何方?

疫情后,随着土拍规则的改变、15%的自持取消,土拍一场比一场火。当时开发商拍地都在拼预期,你按10万算账我就按10.5万,压力交给审批签字的报批报建部和营销部,造成土拍溢价率的一路攀升。

以当时的势头,继续搞下去怕是又要重演2015年前的情形,于是政府就推出了联动价指导市场。

第一个联动价记得是普陀那块地土拍的时候,拍地现场政府给了指导价,此后,联动价成为了上海楼市的标配。

这一阶段,地价和联动价中间的空间其实都很宽裕,后面又出了摇号政策限制了溢价率,政府又支持早取证加快回款节奏,每个项目利润率都不错。

按道理,开发商应该能造出点好房子了。

但是伴随着2020年后二手市场行情的起飞,新房突然都变成了倒挂盘十分抢手,开发商们顺势又开始了摆烂。

不仅产品没什么进化,甚至还想出来通过封阳台和装修包来创造额外利润的这种骚操作。越是热门的地段,装修标准就越简单,那一个个白墙面的“精装房”,不由得让人感慨时代在倒退。

(2)对于当下的市场,如果要去买新房,要做好两个心理准备。

倒挂可能无法实现

进入二手市场,就是品质之间真刀真枪的厮杀,你涂料立面加上光秃秃的园林绿化,价格真就赶不上比你房龄多几年的品质社区。其实大家可能只看到了联动价,没有看到品质才是历久弥新的。所以开发商的口碑其实蛮重要的,甚至一平米多个几千1万的,其实多出来的100万,可能在二手市场上就是1.5倍左右系数。

新房扎堆的板块,五年后可能出现踩踏

市场的本质还是供需关系,大家都是同样的99平三房,品质差别也不大,五年限售结束后,一个小区挂个五到十套,一个板块五六十套同样的产品竞争,这时候基本就只有降价这一条路了。

这次限价摇号房,我去看了许多刚需的紧凑小三房产品,甚至有的小区,整个小区都是99平三房和120平的四房,非常标准化。没有多少绿化,这个绿化就是水泥地里面挖点空地,种了点树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社区配套,例如散步用的花园。

2023年,美国加息步步紧逼,经济增速一直下滑,加上2022年的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因素,导致很多富豪,甚至中产觉得,上海的资产是不是不安全;或者相对来说性价比比较差了(对比日本、美国国债、美元、以及新的美元锚、比特币、AI标的等),大家都开始抛售。叠加部分置换需求的放缓,大家也觉得房地产可能到头了,例如上海在2022年末65岁老人占到了25%。我们看到老公房抛售厉害,63-64岁也是个人口高峰。这波老人是有比较强的置换想法的,子女稍微给力点,置换老公房,老人社保还比较长的,都去打新了。这也是为什么2023年的倒挂搞得那么厉害,云锦东方这种事情会出现。

但是来到2024年,3月的重要会议释放出来的很多信心,一手开盘豪宅又站上了17万的均线,爱你的心是否依旧?

11、法拍房,到底有多少漏可以捡

2023年上海市法拍房上架总数2,107套, 其中成交总数1,129套。

这其中,成交数量占比最高的是80-120平的336套,第二高的是50-80平的202套,往后为200平以上的200套,和120-150平的189套。

从成交价来看:起拍价在150-300万的占了304套为交易量最高,第二为起拍价在300-500万231套,第三则可以并列看作是起拍价500-800万180套和大于1,200万179套。

从以上数据反映出来的,和我们之前认知不太一样,上海法拍房占到交易套数的1%都不到。例如2023年1,129套,占了全部二手房的0.63%,但预计24年会有一定上升。

看这个结构,考虑到法拍的一些操作难度,例如清房、贷款等,如果你是刚需房,然后又是首套、婚房、自住,我不是太建议去参与竞拍法拍房,主要是又累又赚的不多。

对于这类产品的看法

如果是豪宅拍卖,那么还挺值得去参与一把,等于做了个资产重组。要这中间需要沟通的地方还挺多的,中间还最好有个律师朋友,律师费最起码需要10-15万,对应到链家的中介费换算就是500万的房子。就是赚钱捡漏,可以去考虑搞搞看。

“人口、自有住房面积和比例、存量房类型分布、换手率、增值空间共同决定了房产市场的未来”

Lyn

1、人口:

2022年末,上海常住人口为2,475.89万人(964万户),已经接近于2035年规划的上限(2,500万人)。

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69.6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06.26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0.8万人,出生率为千分之4.35;死亡14.8万人,死亡率为千分之5.96;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1.61。每年自然减少4万人左右。同时每年新增外来人口15-20万之间。也就是每年上海净新增人口在15万左右。

2、人均住房面积:

上海目前有住宅840.6万套,其中,按房龄分:

• 1993年前:143.1万套,

• 94年到07年:375.6万套,

• 08年之后:165.1万套,

• 动迁房:150.6万套,

• 未知住宅:6.17万套。

按价格段分:

• 200万以下:215万套,

• 200万到400万:381万套,

• 400万到800万:137.1万套,

• 800万到1,200万:59.7万套,

• 1,200万到2,000万:12万套,

• 2,000万以上:35.8万套。

至2020年上海的人均住房面积就超过了30平米(32.28平米),其中城市居民的人均面积是30.58平米(同期全国平均是41.76平米)。

而政策的底线标准是13平米,上海的保租、公租和廉租房的标准都是家庭人均小于15平米可以参与。

3、自有房屋比例:

我们假设上海设定的常住人口是2,500万,2.3人/户,那么大概就需要1,100万套左右的住房。前面说了,我们现在住房数量约850万套,那么上海未来的缺口大概就是250万套左右。

从面积来看,目前上海各类存量房屋建筑面积总计14亿平方米,其中居住类房屋约7亿平方米。如果人尽自购:

2,500万人口*30.58平米=7.6亿平米

不算2022-2023年的竣工销售面积,大概还有6,000万平米左右的缺口。按照30.58平米,就是给196万人改善家庭结构,增加住房面积。

同时本市户籍拥有自有房屋比例约为88%;非本市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自有房屋比例约为23.7%。

本市居民已经接近于饱和。这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从福利分房制度开始。这也难怪政府动脑子在拆迁上面了,拆了原来的老房子,给你货币补偿和房票,政府帮你把老房子原拆原还,或者拆到其他动迁大区,把市中心的好位子留出来给其他高价值的房产和客户。

例如东安一村、二村, 现在嵌在几个大医院旁边,我把那块称为宇宙大三甲中心,步行范围可以到达复旦肿瘤、龙华中医、精总、中山,再走远点可以去华山医院和华东医院。这片是上海三甲最集中的地区,说是拆了以后要做医学研发中心。据说每平米的赔偿到了14万,追平滨江二线房源了,那是不是杠杆一下,又释放了几千张、上万张手持近1,000万现金的房票。所以我觉得这是个示范工程,做得好了,各区筹措资金跟进。做好了也有利于西岸金融城的招商。因为政府在西岸金融城招商海外路演的时候,就已经把东安一、二村拆迁后的地块做了推介。

我们再回来看看,东安一、二村是什么时候的房子: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的产物,提倡干部和工人要在一起,所以当年东安二村住的是市委领导,东安一村住的是工人。上海现在存量在90年代前的职工房很多,就看地段和当地区政府的钱袋子有没有这个实力拆迁了。新一代的房改,还是腾笼换鸟。

非本市居民现在是个蓄水池。2024年1月,刚放开外地户籍单身可以在外环外买房,而且社保是5变3了。如果房价继续跌下去,或者这个置换链条还是拉不动,那么还会进一步放开。例如外地单身放宽到外环内来买房。我觉得这一波还可以继续观察,看看上海的人口置换能不能成功。

“居民的钱袋子,就是国家的钱袋子。我们最大的消费是什么?是房子,居民主要的中长期贷款就是房贷。”                                                        Lyn

4、存量二手房的类型及占比:

存量二手房的产品类型有:老公房/老大楼、公寓:早期商品房、次新商品房、动迁房;花园住宅;里弄。从2023年底的数据看:

• 老公房/老大楼约为141.0万套,占比17.7%,老公房是1998年之前建成,近些年数量一直保持稳定,随着新建设商品房的大量增加,老公房占比也会逐年降低;

• 早期商品房:约为364.1万套,占比约45.7%,是四类二手房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了,也是上海房屋建设最火热的时期的产品;

• 次新商品房:约135.6万套,占比约17.0%,次新商品房的建设标准和小区档次和新建商品房类似,有较为标准的物业服务和功能合理的户型等。随着新房开盘售出,次新商品房的占比也将逐年提高;

• 动迁房:144万套;

• 别墅(双拼+独栋):14.8万套;

• 里弄和其他:20万套左右。

上述合计820万套,和之前统计的840万套,之间还有20万套的差,可能是一些农村人口(上海还有10%左右的非城镇化人口)和上述计算的差值。

5、换手率:

测算了一下,每年二手房交易大概占存量的2-4%左右,上海一般也就在20万套到35万套(高峰)之间的年交易。也就是说,大概需要25-50年全部换完。

当然这里面有可能用加快换新(例如拆迁)来推动换手率的上升。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要居民的收入及收入预期相配合,不是一个简单能推动的事情。

6、增值空间:

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住宅70万套,出让152幅集中选址租赁住房地块, 可建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建设筹措各类租赁住房约70万套(间), 其中,新建和转化租赁住房40万套(间),新增代理经租住房30万套(间)。

十四五的规划是42万套(间),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其中租赁房22万套(间),宿舍床位 20万张。继续规范代理经租住房30万套(间)。

十三五的70万套(间)和十四五的42万套(间)加在一起就有110万套(间),理论上十四五,就把2035年的目标全干完了。但是上海还有很多非统计在2,500万常驻人口里面的人,例如一些进城务工人员,那么也是需要统筹一些宿舍给到他们的。现在这波人口很多都还居住在老公房里,未来可能会通过廉租房的方式照顾到这些人。

我们前面说饱和状态下的1,100万套,减去存量850万套,就剩下250万套,再减去110万套的租赁房,留给商品房的有多少呢?140万套左右。目前上海每年大概新增12万套,分到每个月就是1万套成交

这里面可能唯一的筹措变量是套和间的区别,如果以后要覆盖中低收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可能套变间,释放给商品房的空间能有80万套的新增(租赁房全部按照“间”算,那么110万间=33万套)。也就是可能的空间还有新增220万套商品房的空间。够干四个五年。

“所以二手房面临的是新房的竞争,和置换客人的枯竭。”                                                            Lyn

还买不买? 买个舒心!国家不支持炒房,我们没有buy to let的贷款。LPR还没降到能拉平租售比,所以买房投资不一定是个好选择,或者说选择难度大,容易做错。

按照目前每年 1,400 万-1,600 万平方米新增住房规模,以及 72,864 万平米存量住房规模计算,每年新增规模仅约为 1.92%—2.19%, 相应的, 也就是按目前新建速度,需要 45—52 年时间实现城市居住房屋的全部替换;

所以需求还是在的,如果你是要置换、要自住,想买,就买。

租真的看个人,很多搞支付能力的人也是租的房子,一方面可能觉得有更好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多多体会不同的风情,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上海不缺房子,有阿尔法的结构性机会、贝塔的机会(从2015年到今天,部分滨江沿岸地段、部分高品质住宅产品其实也跑出了2倍多的收益率),相比其他资产版块来看,可能是一个中偏上的选择。

buy-hold策略适合风险偏好低的懒人~

其实上海的房产一直不是一个租售比很好的市场,他带有太多的投资属性,使得售价一直偏高。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三个大节点,1998年买入,2008年买入,2015年买入,今天来看租售比肯定是不同的。

• 1998年的彭浦新村,我们的第一套老公房,100平米(50平米*2并1),30万。今天的市值,600万,20倍。租金8,000/月,年租金9.6万。原始租售比30%,今日租售比1.6%。【中环,地铁口】

• 2008年的杨浦某次新/早期过渡形态商品房,100平米,100万。今天的市值,850万,8.5倍。租金8,000/月,年租金9.6万。原始租售比9.6%,今日租售比1.13%。【中环,学区,远离地铁】

• 2015年的徐汇某动迁电梯江景房,100平米,动迁按照3万/平米,300万。今天市值,750万,2.5倍。租金8,000/月,年租金9.6万。今日租售比1.28%。【地铁口,学区,外环】。

以上是一些草根样本调查,为什么是8,000/月,这是因为我们前面的数据:30人均居住面积*2.3口之家,那就是60-90平米。按照上海均价一平米100元/月,那就是6,000-9,000元/户,打个折,取个吉利数字—8,000。

这个数字也可以作为大家租售比的一个标准线,去看看,8,000元能租到什么样的房子。

前面也有给大家算过,那么如果按照2035年的人口规划,还是控制在2,500万左右的话,我们还缺房子么?必然是不缺的。

这样我们就进入居者有其屋的阶段,剩下的就是,产品PK的时代。真正的城市更新时代的来临。

要不要卖?找到新地图,才能打开新船票~

最后,Re-investment risk

海外资产持有涉及管理难度的问题,若能有专人进行代管则可减轻负担,若没有的话,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在投资涨幅方面,在美国及加拿大的资产投资10年间可能增长了一倍以上,考虑汇率因素仍然可以获利;然而,汇率波动所会产生的潜在风险仍然需要时刻警惕。

持有房产,个人认为远比做其他投资简单。

 

从房产出来的钱,应该去哪里?Open question!想听听大家意见。

转自: 楼典

大厂真实 Git 开发工作流程

一、开发分支模型分类

目前所在部门使用是主要是四种:dev(开发)、test(测试)、uat(预发)、release(生产)

小公司可能就一个 dev、一个 master 就搞定了,测试都是开发人员自己来🤣。

二、开发主体流程

  1. 需求评审
  2. 开发排期
  3. 编码开发
  4. 冒烟测试(自检验)
  5. 冒烟通过,提交测试,合并代码到测试分支,部署测试环境
  6. 测试环境测试,开发修 bug
  7. 测试完成,提交预发,合并代码到预发分支,部署预发环境
  8. 预发环境测试,开发修 bug(修完的 bug 要重新走测试再走预发,这个下面会解释)
  9. 测试完成,产品验收
  10. 验收完成,提交生产,合并代码到生产分支,部署生产环境
  11. 生产运营(客户)验收
  12. 验收完成,结项

三、具体操作

1. 拉取代码

一般都会在本地默认创建一个 master 分支

shell复制代码git clone https://code.xxx.com/xxx/xxx.git

2. 初次开发需求前,要先拉取生产/预发分支,然后基于这个分支之上,创建自己的特性分支进行开发

shell复制代码git fetch origin release:release

git checkout release

git checkout -b feat-0131-jie

此时,在你本地已经有了一个 release 分支对应着远程仓库的 release 分支,还有一个内容基于 release 分支的特性分支,之后便可以在这个特性分支上进行需求开发了。

如果不是初次开发,本地已有生产/预发分支,则需要重新拉取远程的最新代码,然后再创建

shell复制代码## 小tips:输入已有的分支名时,可以只输入前几个字符,然后按 tab 自动补充
git checkout release

git pull origin release

git checkout -b feat-0229-jie

注意1:分支名称是有规范和含义的,不能乱取。

推荐格式:分支责任-需求日期/需求号-开发人姓名,一般按部门规范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js复制代码  - feat:新功能

  - fix:修补bug

  - doc:文档

  - refactor:重构(即不是新增功能,也不是修改bug的代码变动)

  - test:测试

  - chore:构建过程或辅助工具的变动

注意2:为啥拉取的是生产/预发分支

之所以要拉取 release/uat 分支而不是拉取 dev/test,是因为后者可能包含着一些其他成员还未上线或者可能有 bug 的需求代码,这些代码没有通过验证,如果被你给拉取了,然后又基于此进行新的需求开发,那当你需求开发完成,而其他成员的需求还没上线,你将会把这些未验证的代码一起发送到 uat/release 上,导致一系列问题。

3. 需求开发完成,提交&合并代码

首先先在本地把新的改动提交,提交描述的格式可以参考着分支名的格式

  • 如果是新需求的提交,可以写成 “feat: 需求0131-新增账期”
  • 如果是 bug 修复,可以写成 “fix: 禅道3387-重复请求”
shell复制代码git add .

git commit -m "提交描述"

此时,本地当前分支已经记录了你的提交记录,接下来进行代码合并了

在代码合并之前,我们先要梳理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对分支进行管理(非常重要!)

  1. 首先,我们需要认知到的是,每一个分支应该只对应一个功能,例如当我们开发需求 01 时,那么就创建一个 feat-01-jie 分支进行开发;开发需求 02 时,就另外创建一个 feat-02-jie 分支进行开发;修改生产环境的某个 bug 时,就创建 fix-jie-3378 进行开发,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把不同的功能/需求/修改分离开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有某些紧急的需求是需要提前上线的,而此时你的分支里既包含了这些紧急的需求,又包含了其他未开发好的需求,那么这两种需求就不能拆开来分别进行提测和上线了。
  2. 其次,在合并代码时,我们要将四种分支模型(dev、test、uat、release)作为参照物,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的分支上。比如我们要在 dev 上调试,那就需要把自己的分支合并到 dev 分支上;如果我们需要提测,则把自己的分支合并到 test 分支上,以此类推。 即,我们要关注到,这四个环境的分支上,会有什么内容,会新增什么内容。切记不能反过来将除了 release 之外的三个分支合并到自己的代码上!! 如果其他成员将自己的代码也提交到 dev 分支上,但是这个代码是没有通过验证的,此时你将 dev 往自己的分支上合,那之后的提测、上预发、生产则很大概率会出问题。所以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分支是干净的! 而 release 分支对应的是生产环境,一般是最新的稳定版本,所以合并到自己的分支以获取最新的更改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接下来介绍合并代码的方式:

第一种:线上合并,也是推荐的规范操作

shell复制代码git push origin feat-0131-jie

先接着上面的提交步骤,将自己的分支推送到远程仓库。

然后在线上代码仓库中,申请将自己的分支合并到 xx 分支(具体是哪个分支就根据你当前的开发进度来,如 test),然后在线上解决冲突。如果有权限就自己通过了,如果没有就得找 mt 啥的

第二种,本地合并(前提你要有对应环境分支 push 的权限)

shell复制代码## 先切换到你要提交的环境分支上,如果本地还没有就先拉取下来
git fetch origin test:test

git checkout test

## 然后将自己的分支合并到环境分支上(在编辑器解决冲突)
git merge feat-0131-jie

## 最后将环境分支推送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origin test
shell复制代码## 先切换到你要提交的环境分支上,如果本地已有该分支,则需要先拉取最新代码
git checkout test

git pull origin test

## 然后将自己的分支合并到环境分支上(在编辑器解决冲突)
git merge feat-0131-jie

## 最后将环境分支推送到远程仓库
git push origin test

两种方式有何区别?为什么推荐第一种?

这是因为在团队协作开发的过程中,将合并操作限制在线上环境有以下几个好处:

  1. 避免本地合并冲突:如果多个开发人员同时在本地进行合并操作,并且对同一段代码进行了修改,可能会导致冲突。将合并操作集中在线上环境可以减少此类冲突的发生,因为不同开发人员的修改会先在线上进行合并,然后再通过更新拉取到本地。
  2. 更好的代码审查:将合并操作放在线上环境可以方便其他开发人员进行代码审查。其他人员可以在线上查看合并请求的代码变动、注释和讨论,并提供反馈和建议。这样可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3. 提高可追溯性和可回滚性:将合并操作记录在线上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版本控制和管理。如果出现问题或需要回滚到之前的版本,可以更轻松地找到相关的合并记录并进行处理。

当然,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于第一种方式。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例如个人项目或小团队内部开发,允许本地合并也是可以的。但在大多数团队协作的场景中,将合并操作集中在线上环境具有更多优势。

4. 验收完成,删除分支

当我们这一版的需求完成后,本地肯定已经留有了很多分支,这些分支对于之后的开发已经意义不大了,留下来只会看着一团糟。

shell复制代码git branch -d <分支名>

## 如果要强制删除分支(即使分支上有未合并的修改)
git branch -D <分支名>

四、一些小问题

1. 前面提到,预发环境修完的 bug 要重新走测试再走预发,为什么呢?

预生产环境是介于测试和生产环境之间的一个环境,它的目的是模拟生产环境并进行更真实的测试。 它是一个重要的测试环境,需要保持稳定和可靠。通过对修复的bug再次提交到测试环境测试,可以确保预生产环境中的软件版本是经过验证的,并且没有明显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非要这么做不可,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直接发到预生产重新测试,只要你保证你的代码 99% 没问题了。

2. 代码合并错误,并且已经推送到远程分支,如何解决?

假设是在本地合并,本来要把特性分支合并到 uat 分支,结果不小心合到了 release 分支(绝对不是我自己的案例,绝对不是。。。虽然好在最后同事本地有我提交前的版本,事情就简单很多了)

首先切换到特性分支合并到的错误分支,比如是 release

shell复制代码git checkout release

然后查看最近的合并信息(按 q 退出查看)

shell复制代码git log --merges

撤销合并

shell复制代码git revert -m 1 <merge commit ID>
  • 这里的 merge commit ID 就是上一步查询出来的 ID 或者 ID 的前几个字符

最后,撤销远程仓库的推送

shell复制代码git push -f origin release
  • 这个命令会强制推送本地撤销合并后的 release 分支到远程仓库,覆盖掉远程仓库上的内容。(即,得通过一个新的提交来“撤销”上一次的提交,本质上是覆盖)

3. 当前分支有未提交的修改,但是暂时不想提交,想要切换到另一个分支该怎么做?

例如:你正在开发 B 需求,突然产品说 A 需求有点问题,让你赶紧改改,但是当前 B 需求还没开发完成,你又不想留下过多无用的提交记录,此时就可以按照下面这样做:

首先,可以将当前修改暂存起来,以便之后恢复

shell复制代码git stash

然后切换到目标分支,例如需求 A 所在分支

shell复制代码git checkout feat-a-jie

修改完 A 需求后,需要先切换回之前的分支,例如需求 B 所在分支

shell复制代码git checkout feat-b-jie

如果你不确定之前所在的分支名,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列出暂存的修改以及它们所属的分支:

shell复制代码git stash list

最后从暂存中恢复之前的修改

shell复制代码git stash pop

此时你的工作区就恢复如初了!

4. 扩展

本来是想详细补充这部分的一些重要知识的,但是考虑到如果是小白的话,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内容。如果你对以下内容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单独进行搜索,或者看看之后有没有时间可以单独出几篇讲讲🤤

4.1 cherry-pick 指令

  1. 作用:选择某些提交的变更并将其应用到当前分支
  2. 与 merge 的区别:如果你需要另一个分支的所有代码变动。那么就采用 merge;如果你只需要部分代码变动(某几个提交),那么就采用 cherry-pick
  3. 场景:有时候分支不一定是完全按照需求号来开发的,可能按照周期来进行开发,那当前版本内的分支上,可能就会包含着很多需求的提交,这时候,如果产品要求你只上某一个需求,但是其他的暂时还不能上,那就需要使用到 cherry pick 的操作,将该需求囊括的所有提交应用到对应环境分支上。一定要注意梳理清楚被拆分需求是由多少 commit 组成的,不要有遗漏和多选。
  4. 简单示例:
shell复制代码## 查看最近提交(按 q 退出查看)
git log

## 切换到要应用的分支(比如提测时)
git checkout test

## 将指定的提交应用于当前分支(commitHash 就是通过第一步查询到的),这会在当前分支产生一个新的提交
git cherry-pick <commitHash>
  1. 了解更多可以阅读:阮一峰的 git cherry-pick 教程

4.2 rebase 指令

  1. 作用:对一个分支做「变基」操作。将当前分支的提交挪动到另一个分支的最新提交之后,这样可以创建一个更线性、清晰的提交历史
  2. 与 merge 的区别:merge 会保留合并分支的提交历史,而 rebase 会改写提交历史
  3. 场景1:合并多次提交纪录。例如之前提到的:“当前分支有未提交的修改,但是暂时不想提交,想要切换到另一个分支该怎么做?”的另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先提交了,之后再把这些提交记录合并成一个提交记录。
  4. 场景2:合并分支。
  5. 切记:永远不要 rebase 一个共享分支

注意:rebase 和 cherry-pick 使用不当都会给团队协作带来一些不可预估的问题,请尽量在了解清楚后再进行使用。

4.3 三种广泛使用的 Git 工作流程规范

  1. Git flow
  2. Github flow
  3. Gitlab flow(本文类似于该工作流程)

具体可以阅读:阮一峰的 Git 工作流程

在团队内部使用规范的 Git 工作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协作效率,减少混乱和冲突。比如规定好分支结构和命名规范,将使得代码库的分支结构更加清晰明了,更易于管理。反之,开发者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创建分支,导致代码库分支结构混乱。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好处,降低错误风险、增加代码可追溯性、简化发布流程、促进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等等。

五、写在最后

Git 从发布至今,已经发展了近 20 年,在这期间衍生了成百上千种有关 Git 的管理工具和协同规范,不同公司甚至是公司内部不同集团不同部门使用的规范都可能不尽一致,本文只分享本人在工作过程中真实使用到的开发工作流程,并且个人认为以上内容是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能够帮助到新人或者小白的一些基础知识。最后,遵循团队项目规范才能真正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

作者:JIE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327863960008392738
来源:稀土掘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SQLite 3.22.0 -3.26.0 2018 年新增加的 SQL 功能

SQLite 是一个被大家低估的数据库,但有些人认为它是一个不适合生产环境使用的玩具数据库。事实上,SQLite 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数据库,它可以处理 TB 级的数据,但它没有网络层。接下来,本文将与大家共同探讨 SQLite 在过去一年中最新的 SQL 功能。

SQLite “只是”一个库,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因此,在某些场合下,它确实不合适。但是,在相当多的其他场合,它却是最合适的选择。SQLite 号称是部署和使用最广泛的数据库引擎。我认为这很有可能,因为 SQLite 没有版权的限制。无论何时,只要开发者想使用 SQL 在文件中存储结构化的数据,SQLite 应是首选方案。

SQLite 的 SQL 方言也非常强大。它比 MySQL 早四年就开始支持 with 语句。最近,它还实现了对于窗口函数的支持,这仅仅比 MySQL 晚五个月。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 SQLite 在 2018 年新增加的 SQL 功能,也就是 SQLite 从版本 3.22.0 到 3.26.0 所新增加的 SQL 功能。

具体内容包括:

  1. 布尔字面量和判断

  2. 窗口函数

  3. Filter子句

  4. Insert … on conflict (“Upsert”)

  5. 重命名列

  6. 在Modern-SQL.com上接下来

布尔变量和判断

SQLite支持“假”布尔值:它接受Boolean作为类型的名称,但它将其当作整数看待(这一点非常类似于MySQL)。真值true和false分别由数值1和0表示(这一点和C语言一样)。

从版本3.23.0开始,SQLite将关键字true和false分别用数字1和0表示,并支持is [not] true | false的判断语句。现在,它不再支持关键字unknown。开发者可以使用空值null来代替,因为unknown和null的布尔值是一样的。

在INSERT和UPDATE语句中,字面量true和false可以大大提高values和set子句的可读性。

is [not] true | false这个判断语句很有用,它与比较操作的含义不一样:

我们来比较一下
WHERE c <> FALSE
WHERE c IS NOT FALSE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c是null, 那么c <> false的结果是unknown.

这是因为WHERE子句只接受结果为true的值,它会过滤掉结果为false或unknown的值。这样,它就会把对应的行从结果中去掉。

与此相对应,如果c是null,那么,c is not false的判断结果是true。因此,第二个WHERE子句也将包含c是null的行。

要达到同样的效果,您可以采用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增加单独处理null值的子句。也就是使用语句:
WHERE c <> FALSE   OR c IS NULL

这种形式的语句更长并且有一些冗余语句(c被使用了两次)。长话短说,可以使用is not false判断来替代这个or…is-null的语句。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Binary Decisions Based on Three-Valued Results”。

SQLite中对布尔字面量和布尔判断的支持现在和其他开源数据库接近,唯一的差距是SQLite不支持is[not] unknown(你可以使用is [not] null来代替)。有趣的是,这些功能在下面提到的商用产品中还不可用。

0:只支持true,false.不支持notknown,如果需要,用null代替

1:不支持is [not] unknown,如果需要,用is [not] null代替

窗口函数

SQLite 3.25.0引入了窗口函数。如果你知道窗口函数,那么也知道这是一件大事。如果你不了解窗口功能,请你自己学习如何使用。这篇文章不会具体解释窗口函数,但请相信:它是最重要的“现代”SQL特性。

SQLite对over子句的支持与其他数据库非常接近。唯一值得注意的限制是range语句不支持数字或间隔距离(仅支持current row和unbounded preceding|following)。在发布sqlite 3.25.0时,SQL Server和PostgreSQL具有同样的限制。PostgreSQL 11消除了这一限制。

0:没有变化

1:Range范围定义不支持datetime类型

2:Range范围不接受关键字 (只支持unbounded和current row)

SQLite对于窗口函数的支持在业界是领先的。它不支持的功能在其他一些主要产品中也同样不支持(在聚合中语句中的distinct,width_bucket, respect|ignore nulls和from first|last等语句)。

0:同样没有ORDER BY 语句

1:不允许负偏移量,nulls的特定处理:lead(, ‘IGNORE NULLS’),这里是字符串参数

2:没有缺省值(第三个参数),不支持respect|ignore nulls语句

3:不允许负偏移量,不支持ignore nulls语句

4:不允许负偏移量

5:不支持respect|ignore nulls语句

6:不允许负偏移量,不支持respect|ignore nulls语句

7:nulls的特定处理:first_value(, 1, null, ‘IGNORE NULLS’) ,这里是字符串参数。

8:不支持ignore nulls语句

9:不支持ignore nulls语句和from last语句

过滤语句

虽然filter语句只是语法糖——你也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表达式来获得相同的结果——我认为它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法糖,因为它能使人们更加容易地学习和理解SQL语句。

看看下面的select子句,您觉得哪一个更容易理解?

SELECT SUM(revenue) total_revenue     , SUM(CASE WHEN product = 1                 THEN revenue            END          ) prod1_revenue   ...
SELECT SUM(revenue) total_revenue     , SUM(revenue) FILTER(WHERE product = 1) prod1_revenue   ...

此示例很好地总结了filter子句的作用:它是聚合函数的后缀,可以在进行聚合之前根据特定条件,过滤掉相应的行。pivot技术是filter子句最常见的用例。这包括将实体属性值(EAV)模型中的属性转换为表格的列,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链接“filter-Selective Aggregates”(https://modern-sql.com/feature/filter)。

SQLite 从版本3.25.0开始,在使用over子句的聚合函数中支持了filter子句,但是在使用group by子句的聚合函数中还不支持。不幸的是,这意味着您仍然无法在SQLite中使用filter语句来处理上述情况。你必须像以前一样使用case表达式。我真的希望SQLite在这一点上能尽快做到。

Insert … on conflict (“Upsert”)

SQLite 从版本3.24.0开始,引入了“upsert”概念:它是一个insert语句,可以优雅地处理主键和唯一约束的冲突。您可以选择忽略这些冲突(在on conflict语句中什么都不做)或者更新当前行(在on conflict语句中执行更新操作)。

这是一个特有的SQL扩展,即它不是标准SQL的一部分,因此在下面的矩阵中是灰色的。但是,SQLite遵守与PostgreSQL相同的语法来实现此功能0。该标准提供了对merge语句的支持。

与PostgreSQL不同,SQLite在以下语句中存在问题。
INSERT INTO targetSELECT *  FROM source    ON CONFLICT (id)    DO UPDATE SET val = excluded.val
根据说明文档,这是因为解析器无法判断关键字ON是SELECT语句的连接约束还是upsert子句的开头。你可以通过向查询中添加子句来解决,例如where true。
INSERT INTO targetSELECT *  FROM source WHERE true    ON CONFLICT (id)    DO UPDATE SET val = excluded.val

0:同样记录insert、update、delete和merge操作的错误信息 (“DML error logging”)

1:On conflict语句不能紧挨查询的from语句,如果需要,可以添加  where true语句来分隔。

重命名列

SQLite引入的另一个特有功能是重命名基准数据库表中的列1。标准的SQL不支持此类功能2。

SQLite遵循其他产品常用的语法来重命名列:

ALTER TABLE … RENAME COLUMN … TO

0:请查阅 sp_rename.

其他消息

在2018年,SQLite除了在SQL语法上的变化,还有一些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变化。你可以查阅sqlite.com(https://www.sqlite.org/news.html)上的新闻部分来了解更详细的消息。

脚标:

  • 0:SQLite通常遵循PostgreSQL语法,Richard Hipp将此称为PostgreSQL会怎么做(WWPD)。

  • 1:基准数据库表是指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的数据库表。派生的数据库表(如Select语句返回的查询结果集)中的列名可以通过SELECT语句、FROM语句或WITH语句来进行改变

  • 2:据我所知,也许可以通过可更新视图或派生的列来模拟该功能。 

文章来源:网络

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