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1
9.22日,央媒发声,楼市调控也要注意保护刚需。
9.24日,央行发声,两个维护,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0月15日,中房协召集10家房企在京召开座谈会,住建部听取了房企意见。
10月15日,央行发声,指出部分金融机构对“三线四档”存在误解,已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0月21日,银保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督促银行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监管要求,保障好刚需群体信贷需求。
一时间,朋友圈一通利好转发。
 
媒体一片欢呼,楼市已经触底,政策拐点已至。
 
紧跟着,地产股集体飘红。
真的是吗?
2
我看问题,习惯于看问题的核心症结。
今年,协信、蓝光先爆雷。
而后,恒大爆雷。
接着,花样年,新力地产爆雷。
未来几个月,还有潜在水下即将爆雷的,不必惊讶。
一家爆雷可能是个案,可能是管理、资产、负债等问题,一年时间,这么多上市房企爆雷,就要找底层原因了。
1、2020年6月底的开发商三道红线,卡住了开发商融资的脖子,不能再借新还旧,不能再融资,无法再借钱,卡死了房地产链条上的资金需求端。
2、2020年12月底的商业银行房地产集中度管理政策,卡住了银行端的涉房信贷投放,银行有钱,但涉房贷款比例被红线卡住,有钱放不出,有钱不能放,按揭不放款,卡死了房地产链条上的资金供应端。
房地产,说白了,还是一个金融生意。
房价,说白了,还是一个货币现象。
其它的限购限贷,土地两集中,在这两条政策面前都是小菜。
不清楚三道红线和房地产集中度管理政策的,请看下图,这两个政策,本质是一些数字,具化的数字,不再是口号和空谈。
开发商三道红线:
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集中度管理政策中的商业银行涉房贷款比例红线:
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3
具体来看,截止上半年的这两个指标。
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上表,是开发商三道红线的统计。
红色的,都爆雷了,已经摊牌了。
橙色的,其实也贷不到款融不到资,也都很难。
绿色的,除了部分央企是真不缺钱,大多数,也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这个绿色,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去年刚出政策的时候,飘红的企业很多,这一年,是各家房企不断还债、不断卖卖卖筹钱的时候。
个中难受,只有开发商自己懂。
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上表,是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集中度管理政策的统计表。
红色,都是超标的。
就个贷来说,建行、邮储、招商、兴业放款一定很难,因为超标了。
不超标的,为了响应号召,也大大收紧涉房信贷,不管是开发商开发贷,还是购房者的按揭贷。
所以,为什么今年的按揭审批这么难?利率这么高?你们理解了吧。
因为,年初的时候,超标的银行更多。
上半年,是商业银行缩减房贷的时间,并不是新增。
所以,市场才会很难受。
4

为什么我要说这两个政策才是问题的根本。
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金融的本质》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是伯南克退位美联储主席之后写的一本书。
所以,楼市目前的问题是什么?
是房地产市场整体信用下降之下的反应和结果。
为何信用下降?
因为房地产失去了金融属性。
为何失去了金融属性?
因为房地产两头的资金供需和资金需求被全部卡死了,CANCEL了。
开发商不相信开发商,
购房者不相信开发商,
银行不相信开发商,
投行和资本也不相信开发商,
银行不相信购房者,
基于房地产的整个行业信用,大大下降。
于是,
楼市,还在自由落体!
房企的债券在资本市场被一通狂抛,价格暴跌。
收益率能吓死人。
此刻买入1000万恒大债券,明年4月如果恒大能还,能还你9000万。
此刻买入1000万阳光城债券,明年3月如果阳光城能还,能还你3900万。
因为行业信用急剧下降,市场纷纷弃而远之。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之所在。
5

所以,至此,我们已经理清了问题有脉络。

 

房地产目前的问题是整体行业信用的急剧下降。

 

急剧下降的原因是缘于行业失去了金融属性。

 

失去了金融属性的原因是缘于房企三道红线和银行涉房信贷比例红线这两个红线的政策。

 

所以,

 

房地产的问题不是一个会议、一个精神、一个喊话就可以解决的。

 

它需要解决的是这两个红线的数字问题。

 

数字不调整,会议、精神、喊话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银行不缺钱,银行有的是钱,银行缺少的是房贷额度,银行需要的是授权,需要的是涉房信贷红线数字的明确调整。

 

楼市真正的拐点是什么?

 

就是我们看到了这两个红线数字的实质性表态和调整,这是一个数字问题,不是一个会议问题。

 

在此之前,都不算拐点。

 

拐点未至,泥沙俱下。

 

拐点到来,企稳回升。

 

但情绪和市场的拐点,一定先于政策的拐点而出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OJiPTdZaVtooCslowpnsA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澳门与香港一样是特别行政区,两座城市先后回归中国,但香港获得的关注度远高于澳门,这一方面归因于澳门一直保持着“岁月静好、闷声发财”的社会氛围,一方面也是因为香港确实在经济、文化领域相对突出。坊间流传【大香港小澳门】的说法,当然不会是单纯指地理面积。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澳门回归这么多年,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不过是赌王一家子的豪门故事,完美印证了在小地方,家长里短才是社交漩涡的中心。虽然在名头上和香港并列,可对于香港人而言,澳门又好像只是一个周末游玩取乐小赌两局的度假村而已,如果说澳门实在有什么让香港羡慕的,也只有澳门政府每年定期向永久居民派发近万元现金了。总体而言,澳门之于香港不像是一个邻居,更像是楼下开的一家士多店,想起来或者有需要就去,大多数时候甚至不会想起。

 

在这种氛围下生活的澳门人,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香港的呢?

 

 

#1

Yuen Ling Cheung:香港人偏见太多了

 

每次和香港人介绍我来自澳门的时候,不管男女老幼,第一反应都是:

 

「澳门人是不是个个都会赌钱?」

「澳门是不是没有自己的电视台?」

「怎么你不认识葡文啊?」

 

“有次在香港搭的士往码头赶船,的士知道我是澳门人之后,就一直问我「可唔可以教我賭兩手」?”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一开始出于礼貌,我每次还要耐心回答:“澳门人也要21岁才能进赌场,唔系所有人都会赌博嘅。”

 

后来问太多了,我就一般说:“不要学了,没有用的,我们澳门人中学必修课就是牌九。”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还有问澳门人是不是没有自己的电视台,的确澳门人大多数都是「睇TVB劇大」,但澳门是由四家电视台的,只不过节目都不太吸引人,所以大多数澳门人家里遥控器的设定都是第一台翡翠台、第二台本港台、第三台明珠台、第四台国际台。

 

但是除此以外,香港人给我的感觉都很平和友好,也有可能是澳门人和香港人一样说粤语,不说自己是澳门人的话,其实很难分辨两个城市的居民,其次就是香港的街道非常平整干净、不像澳门,所有地方都在修理道路,司机开惯了烂路行车技术都高了。

 

 

#2

Eunice:香港人做什么都快

 

我对香港包括香港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快】,在工作上其实挺好的,工作效率很高,也显得非常专业化、有职业素养,但是在生活上对于澳门人来说真的很不适应。

 

第一次来香港的时候,在弥敦道上过马路,明明路长20米,但绿灯才刚亮起没多久就开始闪了,伴随的倒数让人压力巨大,过个马路恨不得用20米短跑的速度冲过去,我看一同过马路的香港人都步履匆匆,好像只有我一个人慢悠悠的走路。在澳门是没有这种交通灯的,只有赌场附近的数盏交通灯才有秒数标示。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快在行人步速、红绿灯转换速度,香港人的速度还表现在吃饭上,我妈妈有次来香港找我,我带她去吃和牛,我们每吃完一个盘子,服务员都会立刻过来收盘,在我们吃完最后一道甜品的时候,桌上瞬间清得干干净净。

 

我妈妈心想:这么快收的餐,好像要赶着我们埋单一样。

 

但是看着店门外排起的长龙,有人还没坐下就开始点餐了,一坐下食物就会快速上桌,进食也是快速的扒两口,然后匆忙付钱走人,总之就是要快,效率要高。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之下,整个人的状态都是紧绷的,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在香港街头看到的人都是黑面的,所谓的Resting bitch face,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来移民会感觉香港人缺少人情味不好沟通的原因。

 

其实实际相处下来,还是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香港身后的市井人情味,只是这种雷厉风行让他们看起来有点难接触罢了。

 

 

#3

阿轩:香港人为什么这么爱投诉

 

早些年有件事在澳门讨论度还挺高的,一名自称“澳门酒店小职员”的网民在Facebook上发表“致香港旅客的公开信”,抱怨港人“小小嘢就疯狂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我记得帖子刚出来的时候激起一众澳门人吐槽,有人说香港旅客经常因小事投诉,动不动就要见经理,但投诉一轮后获赠生果红酒、免费早餐、升级套房「即刻收晒声,仲唔小心跌咗个胜利笑容出嚟」,还指香港旅客已被澳门同行标签为「R友」、「Cheap客」……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虽然以偏概全一棍子打翻所有人是不对的,但是根据我自己在香港生活的经验来说,香港投诉文化确实比较盛行。

 

每次说到香港的投诉文化都不得不提刘德华的那个著名老梗:“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多得了这句话,香港人对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言不合就投诉。

 

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的夫人董赵洪娉说过一句名言,“香港人最叻(厉害)就是投诉,投诉,投诉!”

 

所以香港又有一个称呼叫做:投诉之都

 

港剧里面除了“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这句名台词,还有这句也是耳熟能详: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在香港这些年,随便翻一翻新闻都可以看到很多奇葩投诉,什么“因为太有礼貌所以被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因为司机笑得很开心所以被人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更早一点的,我记得有人因为嫌弃海洋公园企鹅馆温度太低而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投诉者在投诉前是不是也要问问企鹅的意见啊?

 

当然,虽说有很多奇葩事,但是投诉也不是没有好处,正是因为香港人热衷投诉,香港政府的清廉指数才能一直在全球数一数二。

 

也正因为如此,香港的食品合格率才能常年维持在高水平,在这里很少有爆出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

 

在某些时候,比如去年我家楼上的住户空调外机滴水,结果我楼下的邻居听见了声音先投诉了,当天下午问题就解决了,我也是港人“投诉文化”的受益者。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总是难免凭借一些刻板印象评价、归类对方,有自媒体采访澳门人,统计出他们对于香港人最大的三点印象,分别是服务差、爱投诉以及很高傲。

 

不可否认确实有这样一批人,但就像东北人不是都喜欢穿着貂,戴着大金链子跳社会摇;河南人不会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偷井盖一样,用某一固定类型归类一整个区域的群体,虽然省力,但是一定错误。

 

在明白人类个体复杂性的基础上相互了解,或许才是内地与香港两地居民真正融合的关键。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qIcJuAEcInnS6GF43ujQ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四年前,我刚入职阿里不久。

 

在一场内部员工培训会上(我们叫百阿培训,把各个业务的新人打散混合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中培训),有导师做了个演讲。说阿里会大力发展菜鸟,建设很多中间站点,淘宝天猫商家将他们的热卖产品存储到中间站点后,用户下单将直接从中间站点送达用户,送货速度将大大提高,京东送货快的优势将不复存在,阿里电商的收入将碾压京东。然后进入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赞美美好前景。

 

我一听顿时血气翻涌,这不鬼扯吗?忍了半天怎么也忍不住,站起来反驳,发表自己的观点:京东像商场,体验更好,但货源有限,淘宝像批发市场,体验一般但好在货源更广,两者互为补充,很难说谁碾压谁。

 

在自己公司为对手辩护,结果可想而知,我成了大家的靶子。反驳的观点很多我忘了,依稀记得有人说,京东好多是假自营,经常买到假货。本来上面我还算委婉的说淘宝体验不好,毕竟是自己公司,但是作为京东的忠实用户,看到别人说京东假自营买到假货,这怎么可以忍,直言不讳说淘宝假货太多、铺天盖地,成功将自己变成风暴中心起来一个人,我反驳一个人,然后接着下一个反驳我,我也记不清反驳多少人了,最后主持人看这么吵下去没完没了,赶紧打圆场,才结束了这场辩论。

 

过了几天,有一个交换卡片的环节,每人有一张红卡片,一张绿卡片,红卡片写上要对你欣赏的人说的话,绿卡片写你要提建议的人的话。主持人还特地强调,收了绿卡片的人也不要难受,因为如果真是被人讨厌,也就懒得跟你说话了,也不会费劲给你写张卡片。第一个环节是送红卡片,都送完后,把红卡片多的人手里的卡片念一念,他们发表一下“获奖”感言。

 

我当时心想,这几天的培训活动,我都是积极配合,经常费劲脑汁的出些有建设性的点子,甚至批评那些佛性不作为的同事,我怎么也该收到几张红卡片吧。结果那些人缘极好或经历传奇的人,红卡片收了一箩筐,我等到最后一张红卡片也没收到。

 

接着是送绿卡片,卡片就不宣讲了,回去自己消化,我一口气收了三张绿卡片。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犹如兜头一盆冷水,周末我躺在宾馆,难受了几乎两天,中间组织吃饭也闷闷不乐。我在这个周末总结出十字真言:看破不说破,说破不好过。

 

培训最后一天晚上,我们在餐馆聚会。有位同事悄悄附在我耳边,说挺佩服你的,你是那天唯一敢说真话的人,我只能苦笑,他还加了我微信。这人其实也是个人才,明明也是计算机系出身,却对写代码一点兴趣没有,偏偏口才极好,好几次活动中以其滔滔不绝的口才震惊了我们,一问才知道,已改行做媒体报道,我们最后的晚会也是他主持的。

 

那三张绿卡片被我默默收藏了起来,三张卡片中反倒最短的那句——聆听、多聆听,让我印象最深刻,每当我跟人聊天中发现自己说的过多时,就常想起这句话,赶紧打住,看别人是否有什么想说没有。

 

(当我看《穷查理宝典》,说跟芒格聊天,就像坐上脱缰的马车,他总是滔滔不绝,根本停不下来,我不禁会心一笑。当然,我远远不能跟人家比啊)

 

后来我在阿里没待太久,压力太大不适应快节奏,辗转又经历了几家公司,现在转做职业投资。一晃四年多过去了,这场争论也在我的记忆中渐行渐远。

 

刚刚看到一个新闻,却将这件事从我的思绪中拉回(阿里的小伙伴们,你们还记得当年的那次争论吗?)新闻说京东的收入已经超过阿里,当初的目标已经实现。下面是主要的一些报道: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新闻里说的京东收入超过阿里,你可能会不服气,会说,阿里就像房东,主要收租金,京东主要是自营自己进货自己卖,应该用阿里的GMV来跟京东收入对比,但不可否认,京东优势依旧,阿里出现强势新对手、又遭遇反垄断调查,的确是事实。

 

我总结了一下,新闻说了京东超过阿里电商的三大原因:

 

1 阿里对天猫旗舰店流量倾斜太多,使淘宝商家不满,转向拼多多。

 

2 京东自营品质有保证,阿里假货问题依然。

 

3 京东送货速度有保证,11点下单当日达,之后次日达,比淘宝天猫快得多。

 

同我当时的看法相比,京东的优势仍然是优势,而阿里的优势被弱化了,因为自身策略和拼多多竞争的问题。

 

我个人感觉也是如此,京东快递员的态度还是一样的好,非常有礼貌,有时还帮我门口的垃圾带下去。相比之下,物美搞的多点,利用其大卖场就在附近的优点,虽然送货快,但经常早上六七点别人还在睡觉时就来送货,敲门声音很重,几乎就是砸门,感觉很没礼貌,说了也不管用。淘宝天猫不用说了,我刚跟老婆确认了下,跟四年前相比,送货速度没啥明显变化。而且最要命的是,基本都不送家了,全给你扔小区外驿站,要你自己取去。

 

我自己的观察,京东的优势在消费者心中越来越稳固。我记得去年过年后疫情高峰时,水木社区有一个十大帖子,说以后只在京东买东西,因为疫情时发现只有京东能靠谱送货,至于大强子的私事,跟我有毛关系。大家纷纷表示,俺也一样(张三爷口头禅,B站热门弹幕词)。

 

所以思考一下,这背后的投资原理是什么呢?

 

先说阿里电商的优势,即平台的网络优势:节点数更多的网络,能比节点数更小的网络,享有远超节点差距的优势,因为连接数与节点数之间是指数增加的关系,例如一个大网络有一个小网络的10倍节点,则连接数是后者的100倍,优势也更大。这个概念,是从晨星资本明星主管帕特.多尔西的《巴菲特的护城河》里看到的,下面是书中的示意图: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网络优势其实也是先发优势的一种细分。奢侈品,如茅台、法国红酒、LV包等的社交属性优势,其实也属于网络优势,只不过是基于人际关系网的。

 

阿里作为一个电商平台,货源更广,卖家更多。买家买很多东西,京东要么没有,要么选择太少,不得不来阿里,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卖家,卖家卖东西也不得不来阿里,因为这里有更多的买家。看起来一切但很完美啊,那为什么还要被拼多多抢商家、抢流量呢?因为还有另一种优势,叫低成本(低价)优势。

 

一个平台有网络优势,另一个平台有低成本优势,究竟谁能胜出呢?很难说。其实当年阿里也不是最先发的,美国的ebay比他更早进入中国市场,当年也是比阿里更有网络优势的,但阿里靠着低价优势(取消开店费),在中国市场打败了ebay。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四年前的一场争论

 

你看,虽然网络优势这种先发优势很好,但是在绝对的低价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当年阿里靠低价打败ebay,现在拼多多靠低价吸走阿里的流量和商家,这很公平。

 

再进一步一想,低成本领先是很难持久的,因为总有人比你更低价。这也再次印证了我一直的观点——体验为王体验好,恰恰是京东一直受消费者喜爱,且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根本原因。虽然我后来一直没投资京东,可能是因为美股交易不方便,也可能是当年苏宁电器投资亏损后的零售股忌惮心理,但这也证明了我的观点,一样可以适用于变革频繁、竞争激烈的零售赛道。

 

好,最好总结几点吧:

 

1、作为一种先发优势,网络优势是很强大的,但前提是跟别人价格相差不太大,否则也会被别人的低价优势侵蚀,甚至打败。同样的道理,低价优势也可能被再后来者的更低价打败。体验为王。

 

2、看破不说破,说破不好过。虽然我当年说了真话后不好过,但我是有退路的,就是投资这条后路,我不会一直依赖一个组织,所以才会冒着被同事领导贴标签的风险。如果你要说真话,一定要掂量掂量,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你是否有退路。有的时候有些环境,说真话会付出代价,大多数人不说真话也是明哲保身的无奈。(作者:球福爸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ujE9c-KZLOn7Tfm5GPD9Q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来源|大江湖解局(ID:ZhiChangDJH)

 

2019年4月28日凌晨,一群身穿制服的公安干警,进入杭州金诚大厦。
在14楼董事长办公室里,他们看到了一脸疲惫的韦杰。
看到一群不速之客,韦杰先是一惊,但很快恢复了平静。他长叹一口气,如释重负一般,束手就擒了。
韦杰知道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在一片风声鹤唳之下,他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没想到,这一天到来之时,他还是觉得来得太快了。
是啊,太快了,感觉荣华富贵才刚刚开始,怎么就结束了呢?
当警察将韦杰带出大厦门口时,他不舍地回头望了望金诚大厦,这栋楼见证了他的荣誉与财富。
如今,他要远离这栋大楼而去了,让人贪恋的世间美好,都将离他而去。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一、
1981年,韦杰在浙江东阳出生。
从小,韦杰就因俊俏的外表,被外人称道。他生得浓眉大眼,天庭饱满,鼻梁高挺,让人过目不忘。
在一片赞赏声中,韦杰也颇为自信,觉得未来自己能干一翻大事。
愿望很性感,现实却很骨感。
韦杰没想到高考栽了跟头,只上了一个大专。
但他没有自暴自弃,通过3年的远程课程,韦杰拿到了浙江大学法律学士学位。
此后,韦杰通过了司法考试,获得了律师从业资格证,当上了一名律师。
律师生涯的韦杰,并没有太多建树。
2008年,27岁的韦杰辞去了工作,创立了金诚集团,开启了创业之路。
金诚集团主要是做私人财富管理,韦杰向一些老板募集资金,然后将资金投向政府债,获得稳定的收益和回报。
随着对这个行业越来越熟悉,以及募集资金越来越简单,韦杰开始了多元化投资。
金融加影视,是韦杰第一次转型的探索方向。
韦杰通过旗下的金诚财富,发布影视类的基金产品,然后将募集到的钱,投入到影视制作当中。
机缘巧合之下,韦杰认识了影视制作许一顶,一个有钱、一个有影视行业资源,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杭州和润影业。
就这样,韦杰出钱,许一顶出力,两人通力合作,先后拍了《致命闪玩》、《临终囧事》和《既然青春留不住》等影片。
其中《致命闪玩》票房只有70万,算是扑了街,其它几部影片也是反响平平。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拍电影赚不赚钱不知道,但韦杰的名气和经验确实涨了。
随着金诚财富的资金越来越多,韦杰开始膨胀了。他感觉拍电影也不过如此,自己做个导演,也并没有什么难度。
于是,在谋划《神判包青天》这部网剧时,作为金主,韦杰指名要做导演。
外行要指导内行了,许一顶不干了,两人矛盾爆发。
两个股东闹矛盾了,和润影业开不下去了,两人后来为此对簿公堂。
在影视圈挥霍了一把,没有人知道韦杰到底是赚了钱,还是赔了钱。
但是赚是赔都不重要,只要他的金诚财富还能源源不断地,从投资人手中拿到钱,他就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
你想问前期投资人的投资和利息怎么还?
韦杰会告诉你:让下一个投资人来还呗!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二、
人只要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无数谎言来圆;只要欺骗了一个人,就用欺骗无数人来弥补。
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大力推进PPP项目。
看到动则几亿、十几亿的PPP项目,做政府债起家韦杰,想到了一个将公司格局做大的绝好妙计。
从此,韦杰抛弃了以影视投资来募集资金的做法,将理财产品包装成政府PPP项目,募集的金额越来越大。
为了让投资人信任,韦杰变得浮夸起来,金诚集团的宣传也跟着浮夸起来。
对外,金诚集团宣布拿下了政府59个PPP项目,宣称获得了5700亿的订单,一片欣欣向荣。
2015年12月,拿到投资人的大笔资金后,韦杰斥资7.35亿元,收购了香港上市的雅骏控股,后改名为金诚控股。
当时,收购每股的价格只有0.22港元,随后股价一路飙涨了18倍。
对内,为了提振员工信心,韦杰极力打造自己是一个超级富豪的人设。
2016年初的一天,韦杰召集各个部门的同事开会,途中有个证券公司的人打来电话。
韦杰特意打开免提,电话那头的声音清脆有力:韦总,你赚大钱了,11位数。
“哦”,韦杰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然后挂断了电话,假装若无其事地继续开会。
下面的员工掰着指头数:11位数,100亿!
若这不是韦杰事先导演好的,且如果股神徐翔在场,面对这个牛逼的80后,都会无地自容。
不知道员工们信不信,反正韦杰自己是信了。
从此,韦杰以成功人士自居,开始不务正业,迷恋上了道教思想。哦不,他好像很久没有务正业了。
韦杰当上了浙江道家学院的名誉院长,经常一身道士打扮,以便随时悟道。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但韦杰并没有在道家悟道出世的精髓,他还需要世俗的虚荣心,一个伪成功人士的满足感。
他喜欢上了演讲,像成功人士一样,四处布道,讲自己的成功史,哪怕讲他悟到的道家思想。
2017年,韦杰启动了“世界和我”个人全球巡回演讲。
9月26日,韦杰来到香港大学演讲;9月28日,他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10月11日,他来到了韩国首尔大学;10月13日,他来到了日本东京大学;10月16日,他来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10月18日,他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10月20日,他来到了英国牛津大学;10月25日,他来到了台湾大学;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韦杰在东京大学演讲
36天,绕地球两圈,不可谓不勤奋。
你问他会有那么多听众吗?
没有是用钱解决不了的,演讲场地可以租用,听众可以花钱请来。
至于到底演讲了什么,有多少人听,那都不重要了。
金诚财富只要宣传,它的董事长韦杰,受邀前往9所世界顶尖学府就够了,投资人就会毫不犹豫的把钱砸过来了。
显然,韦杰很享受这个过程,他真以为自己是众星捧月的学者、思想家和成功人士了。
回到国内,成功人士韦杰觉得不过瘾,想在杭州搞场大的。
12月3日,在杭州广厦体育馆,韦杰举办了全球巡讲杭州站。
3100张门票全部免费送出,成为杭州历史上唯一一场,没有黄牛卖票的演出。
来听演讲的不仅不用钱,还有补贴,在3000多名托的要求下,演讲结束后韦杰返场。
这次,韦杰找到了明星的感觉,凭借俊俏的外貌,在台下托的欢呼声中,他唱了三首歌:《空谷幽兰》、《你们》和《掌声响起》。
演讲会秒变演唱会,出去上洗手间回来的观众,还以为自己进错了会场。
杭州演讲会结束之后,金诚集团发文盛赞韦杰:他是企业家中最懂写作,作家中最会演讲,演讲者中最有思想,思想者中最懂投资。
我觉得还应该再补充一句:投资家中最会唱歌,歌唱家中最会吹牛!
杭州演讲会搞完,韦杰觉得还是不过瘾,他要把舞台搬到北京,让全国人知道他。
2018年1月6日,韦杰在北京水立方搞了一场声热浩大的“仿佛秀”,这一次,他如愿以偿当上了总导演,花重金请来了李玉刚、吉克隽逸和周深等一众明星。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搞完这场开年首秀,韦杰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他感觉自己简直是太成功了、太荣耀了、太满足了,世间一切的溢美之词,都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但是,金钱堆积起来的成功,谁来买单呢?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三、
是啊,谁来买单呢?
不务正业的韦杰,他当然买不起这个单。吞金巨兽金诚财富,也买不起这个单。
一直替韦杰买单的投资人,终于也快买不起这个单了。
2018年4月,浙江证监局开展私募专项检查,结果来到拱墅区金诚集团的几个子公司时,居然吃了闭门羹,不让检查。
让监管部门吃闭门羹,后果是很严重的。
随后,监管部门三次责令金诚财富整改,停止了基金销售。
金诚财富的源头被切断了,没有新的资金进来了。
不能借新,如何还旧?
紧接而来的,就是金诚财富旗下的基金,开始逾期兑付了。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不对劲,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赎回,金诚财富出现挤兑。
韦杰虚幻的财富世界崩塌了,那些钱,一部分早就被他拿去过成功人士的生活了,一部分给他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了,一部分拿去拍电影了,还有一部分拿去投所谓的PPP项目。
那些投资,都是要超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回报,而且回报率还低得可怜。
而韦杰募集来的资金,却往往只有半年、一年,回报率还高达10%、15%。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玩,迟早要玩完。
读过浙江大学法学硕士的韦杰,比谁都更清楚。
但那又如何?
自从他欺骗了第一个投资人之后,他就不得不再欺骗十个新的投资人,况且,韦杰还很享受自己营造的骗局之中,在这个骗局里,他是光彩夺目的成功人士啊。
至于最后哪个倒霉蛋,来给他的成功买单,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韦杰的投资人当中,有一个年逾八旬的老太太,听说金诚财富逾期兑付的消息之后,他来到金诚集团,用近乎哀求的语气对韦杰说:
求求你们了先把本金还给我吧,我老伴都快90了,身体很差,快躺床上了。
我也不敢让他知道啊,这是我们的棺材本呀,我每天睡不着只能吃安眠药,可是不敢多吃呀,怕醒不过来。
此时,作家、演说家、思想者、投资家兼大导演韦杰,这个集万千荣誉于一身的男人,只能自欺欺人地说:我们一定会兑付的!
韦杰能拿什么兑付那些给他买单的投资人呢?
对于过一把瘾就死的韦杰来说,只有他负天下人,没有天下人负他。

 

END
让徐翔“无地自容”的80后:100亿财富靠骗,5700亿订单告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2kni4sEVW81L1Xfmr1riA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作者:吴忠强,东北大学,Datawhale成员

本篇文章虽然是VsCode挂名,但其实介绍了两款神器: Vscode和Vim, 这两个结合起来,开发效率蹭蹭蹭!!!

之前接触过VsCode但很少用。总感觉写Python不如pycharm香,还得安装各种插件。但最近实习中,发现在项目上有一些较为庞大的推荐架构项目,全是c++代码,后期还要基于项目代码做架构开发,这就涉及到了写C++项目,而且好几个项目一块看,还要满足互相跳转,因为有些变量的定义可能在继承的父类项目里面

于是就又接触回VSCode, 发现还挺好用,并且插件强大,只用VSCode这一款编译器,安装不同的插件就可以开发不同的项目,比如C++, Java(Scala)和Python项目, 并且还免费。这篇文章来整理下如何用VsCode来写这三种项目,关键是如何进行配置。因为VsCode本质上是一个类似于记事本的编辑器,需要各种插件和环境辅助运行。

大纲如下:

  • VsCode基础小常识(快捷键,连接服务器,配置vim与Git)

  • VsCode写C++、Python与Java项目的相关配置

  • Vim的使用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这就满足!大家有想看的内容都可以留言

Ok, let’s go!

01 VsCode必备的基础知识

1.1 两个必备快捷键

关于VsCode是啥,安装就是常规的安装软件操作。下载下来之后,打开,是英文版,可以打开扩展, 搜Chinese安装中文包, 界面如下图: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先记住两个快捷键:

  1. command+shift+p: 这个是打开命令交互面板, 在命令面板中可以输入命令进行搜索(中英文都可以),然后执行。命名面板中可以执行各种命令,包括编辑器自带的功能和插件提供的功能。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2. comand+,: 进入设置,这里可以进行用户和工作区的设置,像什么代码风格,字体风格各种设置都在这里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这两个快捷键建议记好。

另外, 这几个常用的快捷键最好也知道: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1.2 安装code

安装后打开命名面板Command+Shift+P,搜索shell命令,点击在PAth中安装code命令,然后在上面菜单栏里面点击终端,开启一个新终端。在这里面使用code命令打开文件或文件夹

code 项目地址或者文件名  # vscode 就会在新窗口中打开该项目或者文件

如果你希望在已经打开的窗口打开文件,可以使用-r参数, 当然也可以菜单栏文件然后open项目,但感觉还是有些麻烦。

1.3 连接远程服务器开发

这个也是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了, 毕竟我们本地的机器啥配置自己清楚, 项目往往都放到服务器上, 而这个就保证了在自己电脑上远程打开服务器的项目并开发。

这个需要安装插件Remote-SSH, command+shift+x打开安装。安装完了之后,左下角绿色的地方点击,然后选择connect to host,输入IP和用户名添加即可, 这样就链接到了远程服务器。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1.4 安装Vim,使得开发更高效

如果vs code上安装vim插件,那么写代码就可以采用vim的方式了, 各种便捷式命令使得开发更加高效。插件搜vim安装,然后点击vim插件,就会看到vim插件的安装说明, 在安装说明里面把第一行在命令行执行:

defaults write com.microsoft.VSCode ApplePressAndHoldEnabled -bool false

然后需要在setting.json中把vim的配置复制进去即可, 这样就变成了vim编辑器, 然后就能进行vim的各种骚操作了。setting.json文件在哪里? command+,进入设置, 然后上面搜索框输入: Run Code Configuration, 在查找的结果中,如果发现setting.json编辑即可。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下面那段拷贝到setting.json中, 这样就会发现进入了vim编辑模式。常用的vim命令还是要会的, 开发更加高效。这个统一整理到最后面, 借着这次,顺便也复习下Vim的使用, Linux下简直神器。

1.5 配置Git

这个功能我目前没用到, 因为我一般喜欢命令行直接Git相关操作,等具体用到了再补充。可以先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280089/article/details/88937175

ok, 几个必备知识搞定之后, 就可以开发项目了, 其它功能等用到了可以现查。

02 VsCode写三大编程项目的相关配置

2.1 VsCode写C++项目的配置

这里记录C++项目开发的相关配置,先安装3个插件:

  • C/C++
  • C/C++ Extension Pack
  • CodeLLDB

然后检查下是否按照了clang/clang++ 编译器

clang++ -v

如果未安装,请前往 app store 下载 xcode安装。

准备工作完成,然后打开终端输入下面命令:

mkdir projects
cd projects
mkdir hello
cd hello
code .

# 上述步骤也可以在vscode中创建一个新的hello文件夹代替。

接下来,设置编译器路径, 交互面板下, 输入c/c++选下面这个UI的: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采用默认即可,这里编译器我选了个clang++, 也可以默认。这样完事之后, .vscode目录下,自动多一个c_cpp_properties.json文件, 用于使用vscode自带的代码提示工具,支持代码跳转等, 在这里面进行配置如下:

{
    "configurations": [
        {
            "name""Mac",
            "includePath": [
                "${workspaceFolder}/**"
            ],
            "defines": [],
            "macFrameworkPath": [],
            "compilerPath""/usr/bin/clang++",
            "cStandard""gnu17",
            "intelliSenseMode""macos-gcc-x64",
            "cppStandard""c++11"
        }
    ],
    "version"4
}

这个完事。

接下来, 需要配置一个tasks.json文件, 用于编译c++文件。

  1. 交互面板,输入task
  2. 选择tasks: Configure Default Build Task
  3. 选择Create tasks.json file from template
  4. 选择Others, 会在.vscode下面自动创建tasks.json,在编辑器中打开
  5. 进行如下配置
{
    "version""2.0.0",
    "tasks": [
      {
        "label""Build with Clang", //这个任务的名字在launch.json最后一项配置
        "type""shell",
        "command""clang++",
        "args": [
          "-std=c++17",
          "-stdlib=libc++",
          "-g",
          // 生成调试信息,GUN可使用该参数
          "${file}",
          // file指正在打开的文件
          "-o",
          // 生成可执行文件
          "${fileDirname}/${fileBasenameNoExtension}"
          // fileDirname指正在打开的文件所在的文件夹
          // fileBasenammeNoExtension指没有扩展名的文件,unix中可执行文件属于此类
        ],
        "options": {
          "cwd""${workspaceFolder}"
        },
        "problemMatcher": ["$gcc"],
        "group": {
          "kind""build",
          "isDefault": true
        }
      }
    ]
  }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个label,后面的名字,要和下面这个配置文件名字最后一项保持一致。可行性文件这个保存的是路径位置。

接下来, 配置launch.json, 这个是用于使用vscode自带的debug工具(左侧的小虫图标)

  1. 交互面板下输入launch,选择Debug:Open launch.json
  2. 选择LLDB
  3. 在.vscode下自动生成launch.json文件, 写入配置
{
    // 使用 IntelliSense 了解相关属性。 
    // 悬停以查看现有属性的描述。
    //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go.microsoft.com/fwlink/?linkid=830387
    "version""0.2.0",
    "configurations": [
        
        {
            "name""Debug",
            "type""lldb",
            "request""launch",
            "program""${workspaceFolder}/${fileBasenameNoExtension}",
            "args": [],
            "cwd""${workspaceFolder}",
            "preLaunchTask""Build with Clang"
        }
    ]
}

这样,配置工作完成, 就可以写程序代码了。在该项目下面建立一个helloworld.cpp文件,写入如下代码: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然后command+shift+b就可以进行编译,然后点击右上角的执行按钮即可运行程序了。注意,如果改变helloworld.cpp的位置,比如新建个src目录, 把这个cpp放入src目录,此时上面的task.json和launch.json相应位置需要做出改变。

# task.json
// 生成可执行文件
"${fileDirname}/src/${fileBasenameNoExtension}"

# launch.json
"program""${workspaceFolder}/src/${fileBasenameNoExtension}",

如果想debug, 就点击左边的小虫子图标, 然后打断点, 在左上角再点击绿色箭头,就进入debug模式了。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到这里为止, C++环境配置完成。

在运行过程中,我其实遇到了一个c++11的bug:

[Running] cd "/Users/bytedance/projects/hello/" && g++ main.cpp -o main && "/Users/bytedance/projects/hello/"main
main.cpp:9:21: error: expected ';' at end of declaration
  vector<string> msg {"Hello""C++""World""from""VS Code""and the C++ extension!"};
                    ^
                    ;
main.cpp:11:27: warning: range-based for loop is a C++11 extension [-Wc++11-extensions]
  for (const string& word : msg)
                          ^
1 warning and 1 error generated.

这个卡了我好久其实, 上面文章中是没有写的, 这个原因解决方法可能有两个:

  1. 看看插件里面是否安装了C/C++ Clang Command Adapter, 有的话卸载掉, 这个对我这个没有用
  2. 进设置,搜Run Code Configuration, 打开setting.json文件, 那里面会有各类语言的执行map, 在里面找到cpp, 把后面的value改成:"cpp": cd $dir && g++ -std=c++11 $fileName -o $fileNameWithoutExt && $dir$fileNameWithoutExt, 我用了这个方法解决的

至此, c++部分结束。

2.2 VsCode写Python的配置

写大项目还是建议pycharm, yyds, 而如果写一些小demon啥的, 可以使用vscode了,这个配置起来,写代码项目也非常方便, 配置Python环境, 相对简单。

首先,按照Python插件, command+shift+x, 然后搜Python即可安装插件。然后命令行输入命令:

mkdir projects
cd projects
mkdir hello
cd hello
code .

这时候会建立一个hello目录,如果提示code没有定义, 先安装code, 具体方法是command+shift+p, 然后在里面搜shell,就会显示这条命令,点击安装即可。

在hello里面,建立hello.py文件,这时候基于扩展左下角就会显示所用的Python版本, 这时候,其实就能简单运行.py文件了。比如打印个hello world。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但是如何建立大项目,写更加复杂的代码呢?这里可以安装anaconda, 然后在里面建立虚拟环境,然后在vscode中指定,就可以写了。 点击左下角的Python3.8.2这里。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我这里有3个anaconda3的环境,我选Arkrec_env的这个, 这里面专门写tf相关代码的,也安装好了大部分常用的包,点击选择即可。如果想写pytorch代码,我这里可以选择第一个。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左下角就变了环境。

2.3 VsCode写Java项目的配置

想运行Java项目, 也非常简单,主要包括三步:

  1. 下载并运行「Extension Pack for Java」;
  2. 下载并运行「JDK」;
  3. 配置「Environment Variable」

第一步,安装Extension Pack for Java插件command+shift+x然后输入这个插件名字, 点击安装。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这哥们其实在为我们安装了6个Java必备插件:

  1. Language Support for Java(TM) by Red Hat: 运行Java代码
  2. Debugger for Java: 调试
  3. Java Test Runner: 单元测试
  4. Maven for Java: 在Java环境下构建应用程序的软件

安装完毕之后.

第二步,下载并运行「JDK」。「JDK」的全称是「Java Development Kit」,也就是中文所说的「Java开发套件」, 这个套件就是我们开发基于Java语言的软件所需要的一个工具包。 话不多说,直接操作。

command+shift+p进入命令窗口,搜索Java Overview, 在右侧Configure那里,点击Configure Java Runtime,通过VSCode默认的「AdoptOpenJDK」下载入口,选择我们需要下载的「JDK」和「JVM」的版本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点击Download进入下载页面。下载下这个pkg包之后,点击安装即可。这时候,Reload Window,然后点击上面的Installed JDKs, 就会发现安装的JDK路径以及版本。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第三步,配置「Environment Variable」,也就是中文所说的「环境变量」。command+,进入设置页面, 搜索中输入javahome, 然后点击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在这里, 把上面的那个JDK的路径复制过来即可。

这样就可以愉快的写Java代码了, 测试下, command+shift+p, 在里面输入Java: create Project,输入项目名,在src文件夹中,选择Run运行Java代码,控制台数据Hello World则为成功。

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OK, Java配置完成。

这样下来, 就把Vscode打造成了能同时开发Python, C++以及Java项目的神器了, 当然, Vscode还能做更多语言的项目开发, 等后面具体用到了再整理吧, 这玩意辅助上Vim, 项目学习起来也是非常香的哈哈。

03 Vim使用小记

由于目前我对Vim也是只了解到了些皮毛, 所以只整理些关于vim常用的操作。

3.1 三种模式切换

首先,三种模式切换必备:开发神器 VsCode 配置指南!(含 Python、C++、Java环境配置)

  • 从Normal模式到Insert模式(写代码模式)

    • i/a键:当前位置插入
    • A键: 行尾插入
    • I键: 行前插入
    • O键: 上行插入
    • o键: 下行插入
      反之jj键或者esc
  • 从Normal模式到命令行模式, ":", 反之esc, 命令行里面输入:行号,直接跳到相应行

  • 从Normal模式到visual模式, v键, 反之esc, 这个模式类似于我们用鼠标选中文本的操作。

    • v: 字符可视化模式,此模式下目标文本的选择是以字符为单位的,也就是说,该模式下要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选中要操作的文本。
    • V: 行可视化模式,此模式化目标文本的选择是以行为单位的,也就是说,该模式化可以一行一行的选中要操作的文本
    • Ctrl+v: 块可视化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选中文本中的一个矩形区域作为目标文本,以按下 Ctrl+v 位置作为矩形的一角,光标移动的终点位置作为它的对角

visual模式下面复制粘贴操作等都能使用。

3.2 必备命令

刚开始进入vim的时候是Normal模式, 这个模式下是不能写代码的, 在这个模式下需要记住的操作:

  • 光标移动
    • 字符跳:控制光标移动: H, J, K, l四个键分别是左, 下,上, 右, 这个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跳
    • 单词跳w: 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跳 ,b: 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往回跳, 在前面加n可以跳n个单词。
    • 行尾行首$跳动当前行尾, ^跳到当前行首
    • 文件首尾G 跳到文件末尾, gg跳到文件开头, nG跳到第n行
    • 括号匹配%跳到与之匹配的括号位置
  • 删除文本: x删除当前字符,dd删除当前行, cc键删除当前行并自动进入Insert模式, ndd 删除当前及后面的n行, D删除光标到末尾的元素, :a,bd删除a-b行文本内容
  • 查找和替换/查找内容进行查找,:g/a1/a2/g将文本中所有的a1用a2替换。
  • 复制和粘贴y复制当前字符, yy复制当前行, nyy复制n行, p粘贴
  • 撤销与反撤销: u撤销一次, U撤销对该行文本做的所有操作, ctrl+r反撤销一次
  • 保存退出: q直接退出, wq保存退出, w保存但不退出, 后面加!强制的意思。"w!""wq!" 等类似的指令,通常用于对文件没有写权限的时候(显示 readonly),但如果你是文件的所有者或者 root 用户,就可以强制执行。

3.3 Vim多窗口编辑

编辑文件的时候,可能参考另一个文件,如果两个文件切换比较繁琐,可以Vim同时打开两个文件。

命令行输入:vs第二个文件目录, 回车, 此时垂直切分成两个窗口。Ctrl+ww进行两个窗口的切换。

3.4 Vim批量注释

这个也是非常常用的,不操作鼠标,直接通过命令来

  • 连续行注释: :1,10s/^/#/g 1-10行行首加”#”注释, ^表示行首, g表示执行替换时不询问确认。如果是取消, 1,10s/^#//g
  • c++和Java的注释用到//, 此时需要转义。1,10s/^////g  注释1-10行

是否显示行号: set nuset nonu

目前我用到的Vim常用操作就是这些了, 如果再遇到新的,会继续补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8dxE-0QooT97egE8W4IG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