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级怂人

 

赚有最把握的钱,而不是赚最多的钱。

作者:毕亚军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相比规划宏伟蓝图,描绘美好前景,这些人首先会问:“会不会输?会输多惨?出了问题,责任谁负?”

 

出了问题,他们也一定会被追责,谁都跑不掉。

01


“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如果非要说特别,那可能是,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有特别的本领,可以去战胜市场,去侥幸于市场。”


多年前,稳坐香港地产“四大天王”几十年的郑裕彤老先生,被我问到,“为什么你们都活成了不倒翁,你们到底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时,他给了我上面的答案。


他说,外界和传媒总把他们描绘得雄心勃勃,神通广大,甚至无惧无畏,但他们其实都是普通人,是胆小的人。


因为普通,胆小,他们基本上不会做把握不大的事情,更不会冒可能输掉一切的险,所以才几十年里没有遇到过什么太大的困难和灾难,当然,也错过了很多可以做得更大的机会。


坐拥千亿身家,且被外界送了名号“鲨鱼胆”,却说自己普通、胆小,这听上去很凡尔赛,甚至虚伪。当时,我基本上也是把老先生的话当成谦虚之词了。


但最近这几年,我越来越感到,郑老先生讲自己普通的确是谦虚了,但他讲他们的不败之法是胆小,是不敢侥幸,可能是肺腑之言,是真正的成功秘诀。


对比内地一些企业家,活得久且活得好的香港巨头们,还真可以说是胆小的怂人。有着超人之誉的李嘉诚,更堪称是超级怂人。

 

02

 

1970年代的香港,是地产业加速沸腾的黄金之地,如今大名鼎鼎的香港地产“四大天王”,也是快速崛起于此间。

1972年9月,郭得胜、李兆基等四人联合创办的新鸿基率先上市,募资10亿港元。同年11月,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上市,募资3500万港元;靠周大福珠宝起家的郑裕彤,也将地产业务组成新世界发展并成功上市,募资1.6亿港元。


第二年,从新鸿基分家的李兆基,也将独立门户的恒基兆业借壳上市,募资10亿港元。


上市之后的四大地产新锐,个个雄心勃勃。尤其李嘉诚,更在首次董事会上宣誓了“要做香港最大地产商”的雄心。


在香港做地产,最难的就是拿地。


为了拿到更多土地,各家开发商各显神通。但当1976年,港英政府抛出一个巨大的土地发展计划时,腰包鼓鼓的“四大天王”却集体怂了。


这就是当时香港最大的地产发展项目——主要包括52栋约30层高住宅楼,以及两座大型商场的沙田第一城。其时的香港,核心城区土地已十分有限,政府于是决定把尚还偏远落后,甚至荒芜的沙田,作为新的住宅增长极。


为鼓励开发商主动郊外拓荒,带动城市扩张,政府对这个项目给出了极其优惠的条件,其土地出让费总额也才2000万港元左右。


但在这样一个巨机遇面前,平日里龙争虎斗的四大天王,却集体怂了。他们竟没有一家去独挑大梁,而是选择了抱团合力,由新鸿基、恒基兆业、长江、新世界四家携手,组成联合体,以2060万元港币投得了项目发展权。


此后不到10年,这个项目获得了超过1000倍的投资回报。


以至于30多年后,郑裕彤跟我聊起时,还在感叹:当时,要是任何一家自己单独做,单这一个项目,就差不多是香港最大的富翁了。


香港超级怂人

但当我问及大家是否有后悔当初没有单独去做时,郑裕彤的回答却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而且也相信其他几家,都是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理由是,各家的确是少赚了很多钱,但也更加稳赚不赔了。大家一起做,不但让成功的概率更高,也让各家的风险都大大降低了。


事实上,不光是沙田第一城。在香港,很多重大项目,都是几家大公司一起做。即便到今天,各自都已经很有实力,他们也依然流行着抱团模式。


比如,维港两岸最高的标志建筑一一国际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就是新鸿基和恒基兆业长期合作的产物。


赚有最把握的钱,而不是赚最多的钱。


这也是香港巨头们的一个底层逻辑。

 

03


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举行之前,曾一度面临工期竣工质疑,甚至逼得组委会副主席张百发放出狠话,如果因为工程建设耽误了亚运会召开,“我就到北京的最高建筑、208米的京广中心,从那里跳下去,向天下谢罪!”


208米的京广中心,不但是当时的北京最高建筑,也是中国内地第一座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而这栋楼最大的老板,就是新世界的郑裕彤。


成为这栋楼的主人差不多3年后,郑裕彤还在北京做了一次“豪赌”:一口气与北京崇文区签订了开发面积达1.3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可达360万平方米的大型地产开发项目——崇文新世界。外界甚至戏说,他包下了崇文区。

 

这个大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郑裕彤的“怂”。


其背景是,1990年代的香港房价暴涨,但郑裕彤却觉得要出问题,而他同时又高度看好内地的发展前景,所以就舍高就低,把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到了内地。


以至于后来,我和他的接班人郑家纯交流时,郑家纯都还在感叹新世界当时胆子太小了。“如果继续重投香港,那新世界早就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


香港超级怂人

但当我问他后不后悔时,他也还是不后悔。


“我们在内地的发展也很不错啊,你不可能把所有机会都抓在自己手里。”


不光是新世界,那一时期的香港四大地产商,也几乎都在做相同的舍高求低。减少在高价高成本的香港投资,改而大举投资低价低成本的内地。


在如今的内地地产巨头们还没摸到百亿门槛之时,新世界在内地的投资已是超过500亿之巨。而郑裕彤在“四大”中,还不是最大手笔的。


最大手笔的李嘉诚,在长安街最黄金地段的一个项目——东方广场,就投资过百亿,其规模影响力甚至至今无人能出其左右。


不用看全国,只看北京,而且只需沿着长安街最核心地段走一走,就能窥见香港地产商在那一时期的实力和影响力。北京站旁的恒基中心,恒基兆业的;东方广场隔壁的王府井东安商场,新鸿基参与改建的……


但最近这几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当内地地产巨头们纷纷几年就把香港前辈们几十年的仗打完,当年在内地出手吓死人的香港“四大天王”,却都又一个接一个地成了“怂人”。


最大手笔的李嘉诚,更是怂到“别让他跑了”,至今都还在跑。


其他几位,动静没有李嘉诚那么大,但也都鸭子划水般地边打边撤着。


恒基兆业,怂了,新鸿基,怂了。


郑裕彤去世之后的新世界,不但多次打包资产出售给了内地势头最猛的地产巨头,甚至干脆将专注内地地产业务的新世界中国,从香港交易所退了市。


这一悬殊下来的结果就是,内地地产巨头从规模和速度上,对香港四大的绝对秒杀和碾压。5000亿、1万亿、1.5万亿、2万亿,跟内地地产天王们比,曾经被集体仰望的四大天王,其今日之排面和气场,已堪称怂到尘埃里。


但我们有句老话叫,乌龟有肉在肚子里。如果真正拨开壳子比谁肉多,内地巨头们恐怕还得管他们叫一声前辈,至少是大哥。


以新世界发展为例,其2020/21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集团收入不到360亿港元,但可动用资金高达1000亿港元,净负债比率只有40.4%,整体融资成本只有2.93%。而李嘉诚的长和,净负债比率更低到不足20%。


负债都是1万多亿、2万亿的新闻看多了,我们可能对香港巨头们颇显磕碜的这点数字不太看得上眼,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关键时刻趁火打劫或救人一命。


因为,他们的钱都是自己的钱。他们能调动的钱,更远远不只是我们看到的这点钱。几十年来,他们光是通过上市公司分红以及投资其他上市公司装进口袋里的钱,可能就已是上市公司现值的多少倍了。


李嘉诚当年就公开说过,富豪榜至少低估了他2/3的财富。


不过,最近这几年他不再讲这个了,而是反复操作,努力让自己可被公开计算的财富变少。据其身边人透露,老先生这样做的核心目的是,不要再做首富。


彻底认怂。

 

04

 

不只在地产业,在所有经营中,香港巨头们的大胆背后,都是“怂”的底色。


在大多数人超级勇敢时,即使实力允许,也主动认“怂”,然后在大多数人因为勇敢过度而不得不“怂”时,去用保存下来的实力,成为少数超级勇敢者。


这也是他们的逻辑。


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中的李嘉诚。


上世纪90年代末,李嘉诚旗下的Orange已是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并同时在伦敦和纳斯达克上市,但风光一片大好之时,他却开始怂了。


因为,Orange虽然已是英国第三大,但基本上也只能是第三大了,排在它前面的英国沃达丰(Vodafone)和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都把英国市场作为必争之地打得不可开交,而且都是实力非常强大的国际巨头。


老大和老二打仗,最后死了老三,这在古今中外都屡见不鲜。但李嘉诚却靠主动认怂,借助通讯上市公司的股价高涨,赚了个大的。


他看准了沃达丰和曼内斯曼,谁能买下Orange,谁就可以坐地成为真正的老大这个痛点,然后一番操作,把Orange高价卖给了曼内斯曼。


这一笔交易,李嘉诚就赚到超过1500亿港元,创造了香港开埠以来的企业最大盈利纪录,也奠定了他的华人首富之位。但这事儿还不算完。


真正让李嘉诚坐稳华人首富的,还是他的“怂”中“再怂”。


完成该交易不到1年的2000年8月,李嘉诚得到新机会:竞投德国3G执照。看好3G的他高度重视,亲自领衔6家国际财团组成了豪华竞购团,并派出重臣霍建宁亲自参战,端出了一个总额为450亿美元的竞购案。


但在各家激烈拼争,不断哄抬竞购价格的最后时刻,李嘉诚却再一次怂了。


他从香港打电话给霍建宁,不但要求霍建宁马上退出竞购,而且还要创造机会,将手上持有的欧洲电讯业务股份统统转让别人。


得到消息的国际财经媒体纷纷质疑李嘉诚的决定,声称这将让“和黄”彻底失去成为国际电讯巨头的可能性,美国《纽约时报》更直接感叹——


超人失去威力了吗?


但事实再次证明,姜还是李嘉诚的辣。


此后不久,互联网泡沫彻底破灭,高价获得牌照的电讯巨头被深套其中,跑路的李嘉诚则全身而退,不但保住了此前的巨大利润,还再趁高赚了一笔。


再然后,就是这些当时太过勇敢的公司深陷泥潭,行业也集体低迷时,“认怂”的李嘉诚又开始超人的威力了,大手笔以低成本重新杀回3G战场……

 

05

 

与一些内地巨头相比,香港巨头们最怂的,当属怕负债,怕借钱这件事了。


曾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四的李兆基,有句名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其核心要义就是,生意越大,越不要过度借钱。


因为光是银行利息,就可能让你白忙一场,而若经营不善,关键时刻的连本带利,更可能要你倾家荡产。


世上的事情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敢过高负债,这也是他们从惨痛教训中学到的经验,是他们见了太多旦夕祸福之后,刻进内心、融入血液的敬畏。


在香港,也不是人人都像这些巨头一样,总是高度重视风险,并且控制着自己的欲望和雄心。在他们背后,香港也曾有很多在某些时期比他们风光得多的人,或者直接倒下,或者倒下之后,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又站起来。


比如,传奇人物杨受成。


他12岁出道混生意,20出头就拿下欧米茄、劳力士代理权,29岁就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然后大手笔借钱,扩张地产业务,进军金融业,一度比李嘉诚、郑裕彤等人还要跑得快。


然而,就在他高歌猛进之时,一场地产大崩盘,不但让他倾家荡产,连奔驰车都被扣下——“你不能再拥有奔驰,奔驰是成功人士的代步工具”,而且还倒欠了汇丰银行3.2亿港元的贷款。而当时的3.2亿,堪比现在的百亿之巨。


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历经千辛万苦东山再起之后,杨受成还养成两大习惯:一是兜里必须装有足够的现金,二是坚决不做奔驰车(只坐劳斯莱斯)。


但更多人就没有杨受成这种东山再起的幸运了。


比如,曾经名气和影响大过四大地产天王的四大船王,如今除了包玉刚家族、曹文锦家族还算是大企业家家族,其他都早已远不如当初。


始终对经济周期保持超常理性,并且严格自律的香港恒隆董事长陈启宗,也是从巨大教训和风险中养成了审慎乐观的作风。


他的爷爷曾是知名富商,但却因为赌博成性,曾一夜间输掉一条大街的产业,最终家道中落。他的父辈创办恒隆之后,也一度因为过度扩张陷入极大困境。


香港超级怂人

印象深刻的是,我2014年邀请陈启宗到北京大学演讲之时,他就在给当时还不算太过头,但已比较疯狂的内地地产巨头们泼冷水:“你们中间大概有30%的人未来可能会垮掉,3%的人可能赚到极多的钱。事情的美好在于,大家都会认为自己是那3%的人,但极其危险的是,97%的人最终都不会成为那3%。


最近,他又在开导内地同行:“住房是民生所需,如果政府不干预、不规范,那就是不负责任的政府,如果来干预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所以他们的干预是应该的……我也奉劝我的同行们,不要太多地埋怨政府,他们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是做住房房地产需要有准备的一些事情。

 

06


在借钱这件事上,香港巨头们也是“怂”出了凡尔赛:“为什么关键时刻总能借到最多的钱?”“因为我们平时不喜欢借钱。”


70高龄才进澳门,但却创造奇迹的吕志和,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这位老先生,或许是少时就经历了日本战乱而家产一夜化为乌有的惨痛,所以时刻把风险放在第一位,即便香港地产最黄金的时代,他也坚持认为房地产风险太大,因而把核心聚焦到建材、酒店等更稳健和细水长流的业务之上。


即便看着身边人一个个因为地产爆发,他也不改初衷。包括眼见他把石矿建材和酒店业务越做越大的银行,找上门借钱给他大做地产,他也都拒绝了。


这样的特别保守,最终成就了他关键时刻的特别大胆。


2008年突然爆发的金融海啸,让全球企业融资入寒冬。


正在澳门火如荼建设各种大型项目的一众博彩娱乐同行,包括金沙集团老板阿德尔森,都纷纷因为债务问题而陷入工程停摆等危机。


但长期信用良好,低负债的吕志和,却在别人被追债的难熬时刻,一次拿到了百亿级的银团贷款,进而打赢了成为澳门博彩娱乐新王的最关键一仗。


也是吕志和,在谈到风险管理时,讲了一句我认为堪称经典的话:“天大的机会来了你能站得高,不如天大的风险来了你还站得稳重要。”


香港超级怂人

他说:“口袋里始终要有一大笔钱,即使一个大浪打来,手中也还有条大缆,有资格再来第二回。”他的大女儿吕慧瑜则曾向我补充:“人家说让一件事情牢靠,是要打个钉子进去,我父亲是打进去的钉子上还要再加个倒钩。

 

当然,香港巨头们不过度借钱这件事,除了自身的自觉,也靠环境的约束。


以前面的沙田第一城而论。即便有哪家企业想要大胆独干,恐怕政府也不答应,银行更不答应。政府不会让这样一个项目置于一家企业的成败,银行更不会给任何一家借那么多的钱。


相比规划宏伟蓝图,描绘美好前景,这些人首先会问:“会不会输?会输多惨?出了问题,责任谁负?”

 

出了问题,他们也一定会被追责,谁都跑不掉。


企业会破产,不会有什么人来拯救你,为你的错误买单。


政府官员、银行家,也都要负责任,事情烂了尾,甚至损害了公共利益,该撤职要撤职,该坐牢要坐牢,没有人可以做做检讨就下不为例,或者一笔购销。


而且,他们也缺少犯大错误的条件。


稍微大点的事情,都不是某个人几句话就能做决定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U76Y0yBnUGns2gLitH01g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编辑 | net百晓生
作者 | 白玉公子
来源 | 财经(F-Jinjiao)
“如果码头有灵魂,也许会了然,波澜起伏只是表象,永恒不变的,是不同力量的拉扯。而它,只是随着潮起,又潮落。一如它所处的伶仃洋那般,惶恐零丁。”
如今的葵涌货柜码头,令人绝望。
 
香港昂船洲大桥下,这个码头曾兴旺非凡。那时,西环对开海面满是邮轮,想上岸,排两三天的队稀松平常。货车从码头连接成长龙,司机们即使不耐烦,也不得不等上至少半个小时。堆场上,集装箱堆积得水泄不通。
 
自从葵涌码头建成以来,一直在这里讨生活的70岁老“排长”钟志雄还记得,过去码头内车多路窄,“街车”、内拖车都多,“每转一个弯都需要让车”。
 
短短三十年,往事烟云散。
 
如今葵涌不复繁华,九号码头因清场上没有一只集装箱,海港也未见一艘船停靠,空空荡荡。
 
起初,汪明荃发现这些变化。她拍下了一组短视频,不胜唏嘘。自1947年随父母移居,见证香港繁荣与变迁的她,认定这意味着什么。
 
事实,则是后市悲观停租清场。 
 
 
 
码头,是香港和许多香港人故事开始的地方。
 
香港的崛起,离不开码头,离不开从码头上岸的一船船移民,离不开一箱箱停留又远走的货物。香港的故事,也几乎等同于香港码头的沧桑变迁。
 
这些码头,从停靠渔船、海盗船的避风港变成全世界货物的集散枢纽,用了超过150年的时间,但从巅峰跌落,只需短短的十几年。
 
 
01
鸦片之湾
 
开埠以前,这世界上还没有香港。
 
当时,会在这个渔村停靠的,不是渔船就是海盗船。如今,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的太平山仍被民间叫作“扯旗山”,正是因为当年海贼盗匪聚集、旗幡飘扬的盛景。
 
直到他们发现更赚钱的生意。
 
作为鸦片战争前唯一开放的通商口岸,广州一直受到政府的监管。为了避开清政府管辖范围,英国商人把目光转向地处珠江出海口的香港,在这里开设起囤货码头,也让这个小渔村,化作对中国进行鸦片走私的跳板。
 
推动鸦片战争的大鸦片商渣甸,就在其列。
 
1802年,渣甸还只是一个随船飘流在海上的外科医生,隶属于东印度公司。作为雇员,跟船是有好处的——可以随身夹带大约一百英镑的货物。渣甸凭着从别人那游说配额干起走私,十五年后结束海上生涯时,攒下的钱已经足够他跻身一些小商行的股东行列。
 
渣甸不愿意做个小股东,他要干票大的。
 
1832年,在众多合伙人支持下,渣甸在广州开设了一间普通合股公司,取“快乐融合”之意,命名怡和洋行。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除了从中国运茶叶到国外,就是从国外运鸦片进中国。鸦片吸入肺腑,融入血液,便谓之快乐融合了。
 
怡和洋行创办人之一、大鸦片商渣甸(William Jardine)
一年后,英国国会取消东印度公司对中英贸易的专营权,怡和洋行赶上了好机会,一跃英国在亚洲最大的洋行,鸦片贸易量也从一年4000箱,一路暴涨到一年能卖36000箱。怡和洋行的鸦片快船红色流浪者号,一年之间频繁往返香港与印度,成为了码头上的常客。很快,他们成为了东方最强大、最富有、最有影响的公司。
 
但这还不够。渣甸在开除一位拒绝在安息日装卸鸦片箱的船长后说,”我们每个人都遵守严格的宗教原则,但我们担心太正直的人不适合毒品贸易。”很快,他们开始游说英国推行战争占领港口,让鸦片贸易可以合法化与规模化。
 
内伶仃岛附近洋面的鸦片船队和走私快艇(1830年)
他们做到了。
 
1838年,渣甸启程回英国前夕,来自世界各国的80多名商人举杯相送,就连请政府也一直留意着他的动静。确认渣甸启航之后,负责广州禁毒的钦差林则徐闻风而动,收缴来20000多箱鸦片集中销毁。
 
这次销烟,成了渣甸在国会面前斡旋的筹码。
 
数百名商人在他带头下签名请愿,促成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渣甸包揽下战争计划、战略地图、战争策略、保障和政治需要,甚至军队和军舰的补给。在这份计划里,他特意提出占领广州附近的一个岛屿或港口,比如港口开阔而安全的香港。
 
不过,一开始英国看中的是舟山。
 
在清廷眼中,舟山靠近北京,且在长江出海口,危及浙苏沪这些税收“粮仓”,必不可失。而当时微不足道的香港,可以作为与列强周旋的筹码,已经是它最大的价值。如此,这块只有7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离开了清国的地图,进入了日不落帝国的版图。
 
其实,英国人根本瞧不上这地方,他们称这里为“barren rock”(意即贫瘠的小岛)。因为这里实在太小了,香港岛本岛只有约78平方公里,而舟山本岛有502.6平方公里。土地紧张,刻在香港的基因里。时代的必然,早已在历史中埋下了伏笔。
 
这个弹丸之地,也有舟山岛比不上的地方,这里有天然的深水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不淤不冻,通道众多,这个先天的条件,是它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的原因之一,这让它不仅是香港岛的码头,甚至成为整个中国的码头,世界的码头。
 
开埠那天的拍卖会上,怡和洋行用565英镑,买下香港第一块出售的地皮。
 
紧接着,香港的码头有了现代的雏形,码头上来往反复的,主要是鸦片、英国军队军械、洋行、英国人;岸上的慢慢建立起英国军事基地、洋行、仓库;海面上停靠的是英国的海军战舰,以及洋行的商船。
 
 
 
船运、仓储、船坞成为香港最早出现的经济行业。
 
鸦片战争之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接踵而至。战争塑造出的流民们,则在下南洋风潮的引导下,为这里带来充足的底层劳动力。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贫民从码头登陆香港。洋行那些堆满码头的鸦片,也找到了充足的苦力。
 
通过洋行的船和鸦片,香港开始与世界相连。英国人正式接管香港后,鸦片贸易被合法化,鸦片贸易从黑暗走到前台。从此,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走私巢穴和贮存、转运的集散地,并持续了30年之久。
 
“香港是靠鸦片才得以存在”,这样的历史评价没有夸张成分。1847年,从香港码头出口的货物总值为22.6万英镑,其中鸦片占了19.5万英镑,超过总值的86%。鸦片的贸易量也在增加,1857年,经由香港码头进入中国的鸦片达6.6万箱,远远超过鸦片战前的最高水平。
 
背后的日不落帝国,获益颇丰。但这依旧是大英帝国地图里面不受重视的贫瘠之地。
 
 
02
承接半个上海
 
曾以侵略者姿态进入中国的怡和洋行,又在新的侵略者驱赶下疲于奔命。
 
1937年,受战火侵扰,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告急,近旁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也不再安全。好不容易从香港把触角伸向内地的怡和洋行,不得不放弃设在上海的总公司,在国民政府号召下迁往重庆。
 
至于那些没有随迁的上流阶级们,则把赌注压到了香港。
 
1941年3月19日,从小崇拜郑和、一心想做“船王”的董浩云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并将内地的航运产业转移到香港,他还带来了后来香港的第一任特首——董浩云的长子董建华。
 
李鸿章那不被后人承认的外孙女张瑛,也被战火留在了西环码头上的香港大学,用笔记录下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后来,她的笔名比本名更为人所乐道:张爱玲。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张爱玲
 
在被看作“避风塘”的香港,人才、资金,乃至产业都随着逃难的人流汇聚起来。一个做转口贸易的港口城市,在特殊的时代下变成制造中心,如今的不少老派实业富豪,便是这时开始扎根香港,比如荣氏家族、董建华家族、包玉刚家族,邵氏家族等。
 
这时的香港码头,来来往往的货物终于不再是鸦片,华侨从世界各地募集而来的药品、军械、粮食、资金等都通过香港转运到内地,为抗战贡献出这座城市的价值。
 
但是,登上香港的码头不等于彻底安全了,中国内陆的战场进展缓慢后,日本军国主义陷入疯狂。
 
1941年12月8日,日军向驻扎在新界的英国军队发动进攻,港岛在短短18天内完全沦陷。同一天,日本在太平洋的另一边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25日那天,这个刚刚萌芽的自由商埠的第101次的圣诞节钟声,成了丧钟。这距离英国正式接管香港的1841年正好100年,但他们不得不暂时退场,日本成为这片海岛暂时的主人。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1941年12月26日,日军在香港岛北岸举行入城仪式。
 
日军治下,经济崩溃接踵而至,港币贬值、物价飞涨,岛上百姓连粮食、供水、医药等基本生活都成问题,抢购大米成了日常,甚至有“人吃人”的传闻流传下来。最后港府不得不向日本求助,但大米配给制度给日本军政财政带来极大财政负担。
 
极端恶劣的生活环境下,逃到香港的潮汕人李云经染上肺病奄奄一息,弥留病榻之际,他告诫14岁的儿子李嘉诚: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香港的发展几乎停摆,码头也成了在日军的监视下流通港岛居民生存物资的场所。
 
一切直到1945年,日本在密苏里号签订投降协议,香港再度归入英国管辖范畴。这一年,16岁的李嘉诚去了舅父的钟表店里做学徒,要负担家庭的他,还太小,没有能力践行父亲交待的“求人不如求己”。
 
那时的香港,依旧是英国的殖民地,还不是李家的城。
 
战争总是不断地把各种资源推向香港,当然,战争也不断地利用着香港。
后来国共内战,香港再次成为避风港。在野政客、商人巨贾、知识分子、地主遗老、国军军官、贫农流民都把香港视为最佳庇护所。人才和资金也继续出现暴增。1946年至1950年,内地流入香港的资金超过5亿美元,人口则以百万计。《香港年报》直呼城市严重拥挤,“许多新来者对城市生活毫无所知,忽视卫生规条。成千上万的人们,在破损的房屋里寻找居所,没有卫生设备,从污染的井里取水”。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1945年,香港人口为50万,至1950年,香港人口大增到220万。
香港成了移民汇集之地,一浪接一浪的移民人口汹涌而来。在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轮船,成了触摸远方世界的桥梁,码头,是世界上最近的远方。他们从香港各个码头登上香港岛,构造香港的底色。
 
那些人,如同浮萍,被狂风骤雨逼仄到这个伶仃洋的岛上,没有了根。被迫离开故乡的人,才有更强烈的文化和精神归属的需求。这些移民里面,以上海人为主,如张爱玲和汪明荃也都来自上海。张爱玲在港大校园写就的《倾城之恋》里记录:“这两年,上海人在香港,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形形色色的人从香港各个码头登上香港岛,构造香港的底色。
 
来的不仅是人和钱,这些逃难的人,依然尽力维持着上海滩名流的体面,作风“海派”,一时之间,香港的上流社会也以效仿上海风气为时尚。
 
大半个上海的精、气、神、魂,都跟随轮船漂洋过海,从码头上了岸,留在了香港。
 
就这样,无论是精神文化上还是物质财富上,香港都在短短十几年内从无到有从建立起来了。西洋文化、粤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交融,相互摩擦碰撞,最后生出香港独有的文化底蕴。上海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是远东闪亮的“灯塔”,香港接过了它。
 
有了内地转移过来的资金和人才,香港距离成为世界举足轻重贸易港只欠一个东风。
03
时代的选择
 
朝鲜战争不久,中国大陆遭到西方国家联合制裁。
 
弹丸之地,如果用武力强占,是有可能收复的。但历史选择给香港另一个可能。
 
当军队打到香港边上时,上边的指令阻止了进攻,传达的意思是,中国要留一个窗口跟西方打交道。从此,香港迎来约50年“窗口期”。那大概是香港的黄金时代。
 
内地遭到封锁期间,不少生意只能走私完成,整个大陆的生意只留了这么一个窗口进出,香港被这股东风吹成走私生意的天堂。不少富豪都是在此时倔起的,霍英东依靠封锁期间帮内地走私商品成为新一代的“红顶商人”,也让霍家在内地和香港都站稳了脚跟。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最左:何鸿燊;最右:霍英东
 
这时,香港的码头不仅属于香港,它更是全中国的码头。
 
与此同时,香港的码头也见证着内地工业发展的轨迹。
 
中苏关系恶化后,资金和技术渠道断裂,货物只能通过香港码头运往内地。70年代初的“四三方案”,计划用43亿美元外汇引进西方的26套大型技术设备,香港便担任起内地和西方的中间人——上海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武汉钢铁,南京钢铁均是经由香港的码头引进。
 
来自大陆的商品,也借此远销海外。比如50年代江西共青城的鸭绒,去香港转了一圈就被包装成“港制品”,从香港的码头出口到美国。因为当时,香港还在英国人手里,美国是允许“港制品”进口的。
 
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和新加坡,都吃着这种“封锁红利”茁壮起来。通过走私生意完成资本积累同时,承接从西方国家转移过来的低端制造业实现经济飞跃。
 
曾经运鸦片、运战需物资、运送举家逃难或只身赴难的人的香港码头,跟着贸易全球化的步伐。昔日停着英国海军舰船的深水良港,被世界各地的轮船填满。
 
就这样度过了二十多年,到了60年代末,一个工业上的伟大发明让香港世界贸易枢纽的地位再上一个台阶。那就是集装箱。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让它能适应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运输方式。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集装箱的出现提高了世界贸易的运输效率,也改变了香港码头的面貌。1969年,九龙仓建立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香港第一艘集装箱船”SSSAN JUAN”号掀开了香港集装箱运输业的第一页。香港码头上,原本千姿百态的世界商品从此以后变成五彩斑斓层层叠叠的集装箱。从此,香港由码头上建起来的城市,变成了集装箱上的城市。
 
码头也在发生变化,维多利亚港由于靠近香港中心,已经无法容纳连年增长的货物吞吐量,香港政府在偏僻的新界葵涌区规划了香港第一个集装箱码头。
 
集装箱码头的出现让香港从旧式港口转化成世界领先的港口。这个码头,也正是汪明荃视频中的码头,直到今天,依然是香港和内地集装箱码头的先驱。
 
如果只是有以上这些,香港码头还不足以成为全球最繁忙的码头,也无法成为全球贸易的枢纽。
 
历史轨迹让香港飘零在体制外,这也让它获得了关税独立的地位。
 
即使回归以后,香港仍然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继续作为GATT缔约方,不受大陆政府干涉,还可以与其他国家地区单独协商关税优惠。
 
香港成了远近闻名的自由贸易港,货物经过香港只需跟海关做简单的进口申报,一般不会产生税金,即使有也少之又少。在加上香港各个码头操作效率高、手续简便、成本低、航线遍布全球等原因,不只是中国,对于全球而言,香港都是理想的物流中转地。
 
香港的码头从来都是人来人往的。有人来,也有人离开。
 
1997年7月1日的凌晨,天气,滂沱大雨。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和英国王储查尔斯在夜色中经由皇后码头,登上了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这一次,皇后码头没有迎来新任港督,它也完成了迎接历任港督和英国官员的历史使命。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皇后码头,这个从殖民地时代一直见证著维多利亚港海岸变迁码头,从此,被用于怀念的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它身后的香港,正打算大步往前迈进。
 
 
04
集装箱上的城市
 
关税独立,是香港手上的一张王牌。
 
即使回归以后,香港仍然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继续作为GATT缔约方,不受大陆政府干涉,还可以与其他国家地区单独协商关税优惠。
 
香港成了远近闻名的自由贸易港,货物经过香港只需跟海关做简单的进口申报,一般不会产生税金,即使有也少之又少。在加上香港各个码头操作效率高、手续简便、成本低、航线遍布全球等原因,不只是中国,对于全球而言,香港都是理想的物流中转地。
 
有了自由贸易港的基础,香港得以迎接一股更强大的东风,改革开放。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由于在地理、政策、资金等方面全部占优,香港成为获益最大的港口。在外贸成为拉动经济最强大马车的背景下,香港码头上的货物,9成与国内有关。虽然实体产业基本已经转移到珠三角,但贸易依然成为香港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给香港25%的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内地进行改革开放的1978年,香港岛也风起云涌:这一年,包玉刚已经从门外汉成长为超过董浩云的“船王”,风头正盛,一时无两。
 
做金融出身的他,看到船运行业重资产背后的风险,打算转行房地产——他看上了九龙仓。这时的九龙仓,不再是百多年前用来存放鸦片的码头仓库,而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大厦、酒店、有轨电车、天星轮渡等资产。
 
谁拥有了九龙仓,谁就掌控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九龙仓的资产规模,堪称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九龙仓那些位于尖沙咀、港岛、新界的码头货仓,已然成为香港的黄金地段,引得香港所有地产商虎视眈眈。
 
李嘉诚也早已开始偷偷收购九龙仓股份,只是无奈资金不足,一口吃不下。“李家城”和“包家港”由此强强联手,赶走在香港活跃了一百多年的怡和洋行,拿下九龙仓的控股权。在九龙仓的地皮上,包玉刚缔造了海港城和铜锣湾时代广场两个商业地产传奇,在“李家的城”中分了一大杯羹。
 
2004年,被包家与李家联合掌控的葵涌码头,一度坐上全球最繁忙货柜港口的交椅。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从青葵公路往下看,成千上万的集装箱整整齐齐地码在葵涌码头的大幅空地上,像孩童的彩色积木。积木旁,是上下左右飞速运转的鲜红色的吊车,旁边有蓝天白云海鸥,构成一幅壮观又旖旎的工业画卷。
 
这里一地的航海货运,占到全世界贸易量的80%,可以说,那时候的葵涌码头,运转的速度就是世界的跳动脉搏。巨大的吞吐量面前,279公顷的面积尚显不足,要不要兴建葵涌第十号码头,成了2004年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
 
结果一翻过年,葵涌码头的吞吐量突然开始持续下跌。
 
 
05
一个时代的完结
 
2001年后,中国加入WTO,内地经济开放程度增加,大陆沿海的上海、宁波、广州、深圳等港口城市也迅速崛起,滋养香港的东风已经变弱。
 
但香港全球第一贸易港的地位,并不是内地这些城市抢走的。
 
从走私红利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新加坡一直都是香港的强劲对手,这个70%都是华人的国家在2005年抢走了香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的位置。
 
这是香港码头的历史转折点,随后,香港码头的世界排名不断下降。到了2017年,香港港在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的排名跌到第五,两年后,已经跌到了第八。在国际贸易上,东方之珠的光晕逐渐暗淡。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2017年后,香港排名下滑严重与全球贸易疲软的背景有很大关系,但在此之前,香港已经出现码头用地不足,成本高等颓势。在葵涌码头每一个集装箱收费,要比20公里外深圳妈湾港高三分一。
 
2020年,香港港口1-5月同比下跌-6.5%,集装箱吞吐量连跌第28个月。而上海,已经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集装箱大港。
 
即使失去了货运的优势,香港原本也还有其他机会。
 
虽然香港港的排名不断下降,但香港的码头仍旧热闹。2003年,内地游客赴港自由行开通,此后每年赴港旅游人数大幅上升,香港零售业迎来十余年的黄金期。
 
只是,与内地裂痕逐渐加大,让这种辉煌没能持续下去。这几年的香港,风云激荡。闾丘露薇总结香港的近15年——“只剩下司法,还支撑着这个地方。”
 
制造业早已空心化的香港,在疫情的黑天鹅面前,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订单取消、航班停运、港口关闭等连锁反应,最终让香港的码头走到没人、没货的境地,曾冠绝世界的葵涌码头,如今成了汪明荃镜头下海上没船、岸上没箱的景象,显得停滞而寂寥。
香港码头空了:鸦片养大的世界第一港,一艘船都没了
 
新的威胁还在袭来。
 
香港需要担忧的将不再是集装箱港口排名,而是经济自由度、市场竞争力、营商环境、金融地位、客运量等一切曾引以为傲的优势,或许都会逐渐瓦解。
 
即使不再是无人问津的小渔村,但在时代的车轮面前,就算香港也逃不过被撕扯的命运。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nvUB7Q10SY-HpznBXKsEw

两周后或再迎一波疫情? 香港经济堪忧?

· 舒时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这个周末看到两则消息,均令人担心,香港或会陷入第六波疫情,而岌岌可危的香港本地经济,有可能会再遭重创。

第一则消息是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医学专家顾问、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梁院长在推特上一口气连发了五条推文,警告香港有可能出现第六波疫情。

第二则消息则是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她对新闻媒体表示,香港最新的病毒即时有效繁殖率是0.8965,疫情有向上升的迹象。

张竹君同时提醒说,香港的社区内可能仍然有几百条隐形传播链,因为很多人没有病征,而且并非明显在餐馆等地方发现。她再次提醒市民,需要打齐疫苗,并且继续保持社交距离。

两周后或再迎一波疫情? 香港经济堪忧?污水病毒含量惊人背后

梁卓伟的五条推文主要由港大医学院512日的一则紧急通知引发。该通知呼吁港大医学院的师生,不要到港大附近的坚尼地城区域用餐,因为该区一带的居民楼污水检测结果显示,新冠病毒的水平高达600万,病毒量相当高。

为什么坚尼地城的污水样本呈阳性,会令梁院长如此反应?

根据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烈文向香港媒体所做的解释,以往香港的其他居民区污水的阳性数值,通常只维持在每公升约数千至十多万,但这次发现的居民区病毒量一下子飚至数百万级别,属于“不寻常、少见”。

梁卓伟表示,如此之高的病毒载量,在过去的情况下,意味着有100例以上的暴发规模。

根据梁卓伟院长的分析,从全香港情况来看,新冠的阳性感染率约为0.1%,但(在出现上百例以上的暴发规模后)如果政府针对一些大型居民区推行强检,在聚集性强检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导致10倍的感染率,即会达到1.3%。

梁卓伟同时提醒说,过去几周,香港每天报告的确诊病例数稳定地保持在300左右,这意味着Rt值(指病毒的“即时有效繁殖率”)接近为1 ——如果事情稍微向错误的方向倾斜(即Rt值上升,甚至超过1),则“我们将处于潜在的第六波风口浪尖”(We are on the cusp of a potential sixth wave if things tilt in the wrong direction slightly)。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第5波疫情以来,香港民间和港府双方均加大了对接种疫苗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香港市民开始主动预约接种,而港府也特别加强了对老弱病残群体的接种工作,还特别为学校、养老院等安排了上门打针的外展队。目前全香港的疫苗接种率,已经比第5波疫情开始之初,有了极大的提升。

根据港府的数据,目前已接种第一针的人口有6668930(占总人口的91.6%);已接种两针的人口为6253254 (85.9%);已接种三针的人口数量为3,447,409 (50.9%);另外有83940已接种第四针。

尽管如此,根据过往的数据,接种疫苗只可以预防重症和死亡,对于防止病毒传染,几乎完全无效——这意味着,那些被传染者仍然有机会将这些病毒传染给那些尚未接种的人群——主要是3岁以下婴幼儿、尚未接种的老年人、不适合接种疫苗的重患人群或是体弱的人群等,这些人一旦被传染,将会面临重大风险。

两周后或再迎一波疫情? 香港经济堪忧?张竹君坦承疫情有向上迹象

对于港大医学院院长提出的警告,香港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坦承,港府数据显示,最新的病毒即时有效繁殖率(Rt值)是0.8965疫情有向上升的迹象

有效繁殖率如果大于1,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传播多于一人,则疫情会慢慢向上升并极可能出现暴发;如果数值保持小于1,则疫情会处于稳定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港大早前的推算,香港已经有500~600万人确诊新冠,但可能仍然有200~300万人未感染。特别是在4月下旬,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后,不排除将会有机会出现更多个案。

张竹君表示,香港社区可能仍有几百条隐形传播链,因为很多人没有病征,也并非明显在餐馆等地方被发现中招。这些都意味着,香港的传染链很难被完全统计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张呼吁香港市民需要打齐疫苗,继续保持社交距离。

但是就笔者观察,香港自4月下旬放宽社交距离限制令以来,不论是餐馆、娱乐场所、体育场所,还是郊野公园、海滩等户外场地,均出现了报复性的人群聚集及消费等的现象。

在梁卓伟和张竹君发声之后,香港坊间更多的声音是,担心港府是否会进一步收紧社交限制措施。

两周后或再迎一波疫情? 香港经济堪忧?香港经济堪忧

在第5波疫情期间,由于港府收紧社交范围,并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令香港社会的一些正常功能均几近停滞。尤其是限聚令和收紧公共场所措施的实施,极大打击了服务业、教培机构以及娱乐行业。

经过2~4月的“洗礼”,上述服务业的从业者可谓“九死一生”。例如,由于游泳池、体育馆等场所关闭,大量的体育教练在这段时间失去生计;由于港府针对餐馆出台了极为严格的堂食政策,导致大量餐馆倒闭或是转手;此外,大量香港人喜欢去的麻将馆、按摩院、影院等均暂停营运,这也严重影响到这些行业从业人员的生活。

根据香港戏院商会的数据,2020年全香港的票房连同小食部的业务损失,令整体收入下跌近8成;2021年则下跌近一半。而且,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香港的戏院已经连续2年损失了黄金农历年档期,对业界打击非常大,2022年估计全年票房将会损失至少10亿港元。

虽然港府针对上述行业从业人士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补贴。但港府的补贴申请手续麻烦(例如需要提交大量的证明文件),加上有关补贴也只是杯水车薪——在笔者看来,更多的只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补偿。 

比如有电影业者抱怨说,新一轮港府的防疫抗疫基金6.0,对每个银幕只提供了10万港元的补助,亦设有银幕数目上限。但这点补贴相比起戏院的租金及其他支出,只是杯水车薪。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行业同样存在。因此,不少服务业人员仍然选择关门大吉。

情况直到4月底、当港府宣布放宽社交限制时,才出现了一丝转机,特别是上述服务行业,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近日,有体育教练说,一对一的私教训练已经排到了两周开外,而且很难订到场地;有按摩院的老板反馈说,疫情过后,由于不少从业者离开了香港,自己的客户反而增加了,按摩院4月以来已经加价近25%;而香港的电影院在2~4月的行业至暗期间,出现了大面积的倒闭潮,至4月底重新开业时,几乎所有的电影院都选择了“加价”——尽管如此,奔赴电影院的人们仍然是趋之若鹜。

如果出现第6波疫情,香港上述服务业的业者恐再遭剧痛,甚至不排除一些企业会出现灭顶之灾。

根据港府统计处的数据,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严重打击香港本地经济,支持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及固定投资表现均欠佳,导致香港2022年的首季经济下跌了4%,中断之前四季的增长势头。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上周末的个人博客中宣布,港府已经正式决定将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从原来的2%~3.5%,下调至1%~2%。这意味着,香港GDP在2021年增长6.3%后,复苏的动力比预期还要疲弱。

接下来的一周,香港即将会发布2~4月份的失业率数字。由于这段时间仍然是疫情高峰期,因此外界普遍预测就业数字将会进一步恶化。

事实上,自疫情暴发以来,香港的失业率数字已经多次出现急剧变化。在2020年发初年,失业率曾经连续“三级跳”——由3.4%起步,一年内持续突破4%、5%、6%关口,并在年底“成功”攀升至6.6%水平。

进入2021年,香港失业率则进入7、6、5、4的“三级降”形态,从2021年初的7.2%高位,回落到年底的4%。

但由于第5波疫情来势凶猛,2022年的失业率已经在数个月内跳升至超过5%。

陈茂波在个人博客中,对于4月下旬的疫情逐步受控表示乐观,他在博文中说:“向前看的话,只要疫情持续回稳,失业率可望见底及渐有改善。”

但是陈茂波的上述判断可能太过乐观。

首先是梁卓伟对于第6波疫情的预测如果成真,极有可能会打乱陈茂波的乐观预测。

其次,香港目前面临的并不仅仅只是疫情的问题。近期,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俄乌战争引发的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外围通胀升温、美国通胀引发的美联储加息趋势等,都困扰着香港的经济前景。

例如在5月13日,随着美国通胀出现超预期升幅,市场对于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的猜测加剧,导致美汇指数也冲上104的水平——这意味着美元对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均出现了强劲升值。

随着美汇指数冲上104,美元兑人民币击穿6.8水平,港币则被打压至触及弱方保障水平(一美元兑7.85港元的水平)。港币走弱,已经迫使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截至5月14日,至少3次在市场上接受抛出的港币,共承接约85亿港元——这也是过去3年来首次出现类似情况。

金管局为维护港汇而多次出手从市场上回收港币,使得5月16日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将降至3290.58亿港元。如果香港金管局不断地抛出美元换回港币,这会使得香港银行体系的港币结余不断下跌,反过来将会拉升香港的市场利率,打击经济,并给香港房地产市场带来压力。

两周后或再迎一波疫情? 香港经济堪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l2jp0zGk763E8DcxC3lhA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作者 | 深鹏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编者按: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全球疫情反复无常、经济高低起伏、通胀愈演愈烈;金融市场更是大起大落,昔日的价值股如地产、互联网、生物医药、教育,甚至白酒,一个个被轮番重锤,与此同时,新生的力量也在蓬勃崛起,以电动车、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功接棒,成为股市里最耀眼的明星。

时代切换、新旧交替,是贯穿整整一年的主题。酸甜苦辣也好,喜怒哀乐也罢,身处当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社会民众还是股市投资者,这一年来都经历了太多太多。年终岁末之际,格隆汇特别推出了《年终特稿系列》,和大家一起回过头再细细品味我们共同走过的这一年。

今天是本系列的第一篇《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如果要选一个今年最落寞的股票市场,港股一定能够榜上有名。

 

对比去年年末,截止今日,恒生指数累计下跌了15%,但如果对比今年2月份的高位,跌幅则高达26%,步入技术性熊市区间,距离去年大崩盘时的低位,也只差一个跌停。而高科技扛把子——恒生科技指数的跌幅更加惨不忍赌,距离去年年末蒸发33%,而距离今年高位,近乎腰斩。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谁也没想到,在美国证监会各种发难挑刺,以及国内反垄断监管的双重压力下,港股市场最终走出如此落寞的行情。

 

壮哉,悲哉。

 

1

被重锤的一年

 

 

港股市场发展到今天,可以大致分为新旧两派,旧的以金融地产为扛把子,新的就是互联网、生物医药担大梁。

 

但很不幸,今年新旧两派都处于风口浪尖。

 

金融本已是十分成熟的行业,没什么远大前景可讲,自然很难引起投资者兴趣。而地产则处在风暴眼,不管是香港还是国内,日子都不好过;今年一整年,国内都在坚定实施“房住不炒”,房企大佬暴雷的暴雷、违约的违约,极盛转入急衰之下还把不少产业链、金融链上的企业一并带坑里,中小房企就更不用说了。

 

就连一向被地产称霸的香港,垄断地产商被敲打,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顺利获议会通过,都隐隐透出“大变”前兆。

 

一直以来,将中国人千百年来靠土地发财的手法和西方所谓自由市场经济优势结合得最完美的,香港地产商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只是这种日子还能过多久,相信香港“四大家族”也不一定说得清。

 

旧经济被锤那是情理之中,可新经济也同样惨遭抛弃。

 

一浪高过一浪的互联网反垄断,两大龙头腾讯高位回调40%,阿里巴巴回调幅度更是高达54%。还有教育、医疗大山被不断地“削平”,比起地产,它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教育股,堪称灭顶之灾。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金融、地产、互联网、医疗,外加一个教育,这些港股市场上的顶梁柱,连翻被重锤,流年不利之下,港股哪里还有活路?

 

唯有以跌跌不休示人。

 

港股的落寞之势和美股的节节高升形成鲜明的对比,早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即使一向被人诟病的A股,今年都涨了,相比之下,港股的落寞感就更强了。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和内部因素相比,外部的冲击同样不容小视。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疫情影响,这个没有错,但另外一个,资本流出也是不容小视,但这个事碍于大家都知道的理由,这里就不展开了。

 

股市本质上还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投资者拿钱来,想买的当然是好股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股市旺不旺场,除了各种制度、机制外,归根结底还是看里面有什么“货”,也就是上市公司。

 

港股在过去几年,享受了一波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热潮,而且还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重点市场,堪称中国区最炙手可热的资本市场。

 

只是短期看来,这一切都还只是个空想。

 

2

错失最强风口

 

 

过去的辉煌,并不代表未来还能继续辉煌,甚至都未必能代表现在。从板块和上市公司上看,港股的未来似乎也还难以乐观。

 

现在最受关注的产业方向是什么?

 

新能源。

 

但是新能源在港股的标的却不多,有点名气的,除了不远万里回归的小鹏和理想,就剩下比亚迪和赣锋锂业,和A股比起来,那是小气得多了。

 

说龙头,A股有锂电池的宁德时代、比亚迪,还有一长串的产业链个股,涵盖全部的上游、中游、下游;A股也有光伏的隆基、通威、中环,以及一长串的产业链个股;再说电动车、风电、水电等等,A股也一抓一大把。

 

国家在大力推动“碳中和”战略,加上A股本身的单边市场、相对封闭等特点,说起投资新能源,无疑更胜港股一筹,A股作为一向以来被人诟病的市场,多少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在吸引新能源公司来上市这个问题上,港股的优势似乎也不那么明显,以前经常说互联网公司喜欢到海外上市,归因于复杂的股权结构,因为国内互联网发展早期,大多是依赖风险投资,而国内风险投资又不成气候,所以外资就成了主力,现代企业制度强调要为股东创造利益,A股对此类股权结构上市要求严格,所以在上市地点的选择当然得依了人家。

 

但新能源属于实业,在A股上市就相对容易,支持政策也很多,还能够享受更高的估值,一句话,伸手向市场拿钱,那叫简单。加上这些实体企业,在创业期间也不必过分仰赖外资,自然在选择上市地点时能够自己决策。

 

可以说在未来的产业方向的把握上,A股已经走在了港股前面。

 

港股一直以来的优势,被说得最多的就是中西结合。的确,脱胎于英美制度下的资本市场,大多获得成功,港股也不例外,灵活的机制、通达全球的资金往来,使得港股成为纽约伦敦之后,第三大金融市场,还经常扮演中西方之间的金融桥梁的作用。

 

但是,股市始终是资金方和企业方的连接器,要想资金方拿钱来,得要有好的企业标的,如果新能源企业都不愿意到港股上市,那港股在这波新能源产业浪潮中靠什么决胜千里,就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不知道港交所的管理层是否有答案。

 

3

未来在哪里?

 

 

对于港股未来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笔者也没有答案。尽管因为大国博弈,港股仍然是中概股回归的最大目的地,但问题在于,中概股大多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但互联网风口已经成为过去式。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百度等大厂们已经陆续回归,剩下的,不管是体量还是影响力,都无法和大厂相提并论,中概股回归这波红利,也吃得差不多了。

 

不过,从英美系资本市场发展史来看,能够始终屹立数百年而不倒,至今仍然是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标,足见它们的深厚功力。其实,任何一个市场都会有高低起伏,能够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与时俱进,才是一个市场长盛不衰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进化能力。

 

这方面,纳斯达克是一个样本。其实,港股也可以作为一个样板。

 

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启动25年来最具颠覆性的两项上市改革,一项是,放开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另一项就是,允许未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接下来的情形,相信大家仍然耳熟能详。大量的互联网、生物医药公司扎堆香江边,港股也成为美股之后,两个科技领域的最为集中上市地,并荣膺当年全球IPO之冠。在IPO集资额最高的前1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为新经济公司。

年终特稿 | 港股2021——最落寞的股票市场

但回到当下,上一波的互联网、生物医药浪潮已经过了高光时刻,现在已经逐步步入饱和期,再次寄望它们俩去撬动增量市场,已经不现实。

 

 

4

结语

 

 

百年香江,有过很多的辉煌,从当年英国人的远东贸易集散地,到后来的中西交流唯一窗口,改革开放以后,更是积极参与国家建设,成为内地通达全球的桥头堡。和普通人印象中的香港,主要是输出输入货物、流行文化不同的是,香港除了人流、物流,更重要的是资金流。

 

1993年,是香港资本市场一个重要分水岭。

 

第一家内地公司——青岛啤酒登陆港股,从此开启了内地公司赴港上市的序幕,更开启了中国企业和海外资本的“联姻”,港股也由一个注重本土拓展为真正的中西资本桥梁。现在,内地公司市值在港股的比重超过一半,成为绝对的中流砥柱,侧面也反映出香港资本市场在国家发展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有庞大的内地作为后盾,港股只要深度绑定国家的发展,便可以享受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唯一需要做的便是认清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内地股市形成差异化竞争。

 

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如果从简单的估值指标看,港股现在的大跌,已经足够深,足够低,所以明年港股来一个反弹是值得期待的。但港股要想回到往年的高光时刻,还需要更多的动能。

 

我们也唯有寄希望于,香港股票市场,再来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在决定未来的产业方向上,与时并进,再次启动进化,有更多的作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sgNFC9v4uen_eIA5ZGevg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澳门与香港一样是特别行政区,两座城市先后回归中国,但香港获得的关注度远高于澳门,这一方面归因于澳门一直保持着“岁月静好、闷声发财”的社会氛围,一方面也是因为香港确实在经济、文化领域相对突出。坊间流传【大香港小澳门】的说法,当然不会是单纯指地理面积。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澳门回归这么多年,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也不过是赌王一家子的豪门故事,完美印证了在小地方,家长里短才是社交漩涡的中心。虽然在名头上和香港并列,可对于香港人而言,澳门又好像只是一个周末游玩取乐小赌两局的度假村而已,如果说澳门实在有什么让香港羡慕的,也只有澳门政府每年定期向永久居民派发近万元现金了。总体而言,澳门之于香港不像是一个邻居,更像是楼下开的一家士多店,想起来或者有需要就去,大多数时候甚至不会想起。

 

在这种氛围下生活的澳门人,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香港的呢?

 

 

#1

Yuen Ling Cheung:香港人偏见太多了

 

每次和香港人介绍我来自澳门的时候,不管男女老幼,第一反应都是:

 

「澳门人是不是个个都会赌钱?」

「澳门是不是没有自己的电视台?」

「怎么你不认识葡文啊?」

 

“有次在香港搭的士往码头赶船,的士知道我是澳门人之后,就一直问我「可唔可以教我賭兩手」?”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一开始出于礼貌,我每次还要耐心回答:“澳门人也要21岁才能进赌场,唔系所有人都会赌博嘅。”

 

后来问太多了,我就一般说:“不要学了,没有用的,我们澳门人中学必修课就是牌九。”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还有问澳门人是不是没有自己的电视台,的确澳门人大多数都是「睇TVB劇大」,但澳门是由四家电视台的,只不过节目都不太吸引人,所以大多数澳门人家里遥控器的设定都是第一台翡翠台、第二台本港台、第三台明珠台、第四台国际台。

 

但是除此以外,香港人给我的感觉都很平和友好,也有可能是澳门人和香港人一样说粤语,不说自己是澳门人的话,其实很难分辨两个城市的居民,其次就是香港的街道非常平整干净、不像澳门,所有地方都在修理道路,司机开惯了烂路行车技术都高了。

 

 

#2

Eunice:香港人做什么都快

 

我对香港包括香港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快】,在工作上其实挺好的,工作效率很高,也显得非常专业化、有职业素养,但是在生活上对于澳门人来说真的很不适应。

 

第一次来香港的时候,在弥敦道上过马路,明明路长20米,但绿灯才刚亮起没多久就开始闪了,伴随的倒数让人压力巨大,过个马路恨不得用20米短跑的速度冲过去,我看一同过马路的香港人都步履匆匆,好像只有我一个人慢悠悠的走路。在澳门是没有这种交通灯的,只有赌场附近的数盏交通灯才有秒数标示。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快在行人步速、红绿灯转换速度,香港人的速度还表现在吃饭上,我妈妈有次来香港找我,我带她去吃和牛,我们每吃完一个盘子,服务员都会立刻过来收盘,在我们吃完最后一道甜品的时候,桌上瞬间清得干干净净。

 

我妈妈心想:这么快收的餐,好像要赶着我们埋单一样。

 

但是看着店门外排起的长龙,有人还没坐下就开始点餐了,一坐下食物就会快速上桌,进食也是快速的扒两口,然后匆忙付钱走人,总之就是要快,效率要高。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之下,整个人的状态都是紧绷的,所以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在香港街头看到的人都是黑面的,所谓的Resting bitch face,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来移民会感觉香港人缺少人情味不好沟通的原因。

 

其实实际相处下来,还是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香港身后的市井人情味,只是这种雷厉风行让他们看起来有点难接触罢了。

 

 

#3

阿轩:香港人为什么这么爱投诉

 

早些年有件事在澳门讨论度还挺高的,一名自称“澳门酒店小职员”的网民在Facebook上发表“致香港旅客的公开信”,抱怨港人“小小嘢就疯狂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我记得帖子刚出来的时候激起一众澳门人吐槽,有人说香港旅客经常因小事投诉,动不动就要见经理,但投诉一轮后获赠生果红酒、免费早餐、升级套房「即刻收晒声,仲唔小心跌咗个胜利笑容出嚟」,还指香港旅客已被澳门同行标签为「R友」、「Cheap客」……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虽然以偏概全一棍子打翻所有人是不对的,但是根据我自己在香港生活的经验来说,香港投诉文化确实比较盛行。

 

每次说到香港的投诉文化都不得不提刘德华的那个著名老梗:“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多得了这句话,香港人对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言不合就投诉。

 

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的夫人董赵洪娉说过一句名言,“香港人最叻(厉害)就是投诉,投诉,投诉!”

 

所以香港又有一个称呼叫做:投诉之都

 

港剧里面除了“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这句名台词,还有这句也是耳熟能详: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在香港这些年,随便翻一翻新闻都可以看到很多奇葩投诉,什么“因为太有礼貌所以被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因为司机笑得很开心所以被人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更早一点的,我记得有人因为嫌弃海洋公园企鹅馆温度太低而投诉·····

 

澳门人是怎么看待香港人的?

图源 | 网络

 

投诉者在投诉前是不是也要问问企鹅的意见啊?

 

当然,虽说有很多奇葩事,但是投诉也不是没有好处,正是因为香港人热衷投诉,香港政府的清廉指数才能一直在全球数一数二。

 

也正因为如此,香港的食品合格率才能常年维持在高水平,在这里很少有爆出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

 

在某些时候,比如去年我家楼上的住户空调外机滴水,结果我楼下的邻居听见了声音先投诉了,当天下午问题就解决了,我也是港人“投诉文化”的受益者。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总是难免凭借一些刻板印象评价、归类对方,有自媒体采访澳门人,统计出他们对于香港人最大的三点印象,分别是服务差、爱投诉以及很高傲。

 

不可否认确实有这样一批人,但就像东北人不是都喜欢穿着貂,戴着大金链子跳社会摇;河南人不会半夜从床上爬起来偷井盖一样,用某一固定类型归类一整个区域的群体,虽然省力,但是一定错误。

 

在明白人类个体复杂性的基础上相互了解,或许才是内地与香港两地居民真正融合的关键。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qIcJuAEcInnS6GF43u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