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恒大

悬崖上的恒大
伯虎点睛:替许家印着急。
 | 唐伯虎
悬崖上的恒大
在讨债这件事上,银行从来是走在前面的。
7月19日,一则民事裁定书传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支行申请冻结恒大地产银行存款13201万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的财产。

悬崖上的恒大

(图源:网络)
尽管恒大集团赶紧发布公告,说这1.32亿贷款都还没到期呢,诉讼保全可太不厚道了。
可这也难以抵挡资本市场不安情绪蔓延。
“恒大系”股票应声而跌——19日午后,截至撰稿前,中国恒大跌超16%,恒大汽车跌近15%,恒腾网络跌超12%,恒大物业跌近10%。
悬崖上的恒大
(图源:网络)
这波银行催还贷款金额虽不大,但却预示着,恒大集团资金流动性紧张已不是传闻那么简单——从曾经的利息高企,到现在的借不到钱,股债双杀,恒大集团已摇摇欲坠。

悬崖上的恒大风雨欲来

这不是单一事件,多米诺骨牌正在急剧坍塌。
先是债务违约不断。
6月29日,合作十余年的上游供应商三棵树涂料公司发布了一则公告,称中国恒大逾期票据金额5137.06万。公告一出,恒大赶紧回应称兑付了。这成了有名的“公告催款”事件。
三棵树起码还有个地方可以发公告,但中小供应商就没这么走运了,只好挤到媒体的公众号文章下面去排队。
悬崖上的恒大
(截自某地产号留言)
6月以来,恒大下游供应商的商业承兑汇票出现逾期,并有几张逾期未付的商票截图流传于网络,事件涉及恒大旗下宁波、南阳、阳江等多个城市的项目公司,金额少则数万元,多则百万、千万元,个别商票贴息甚至超过30%。也就是说,商票如果卖出,100万只能卖到70万左右。
这些商票,简单理解,都属于应付款。去年恒大的该项数据为466亿,而到今年骤增16倍,变成了7400亿,隐藏着巨大的兑付风险。
也就在6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惠誉和穆迪都陆续下调了恒大评级。
欠供应商的钱是一部分。更大的原因在于贷不到款,融不到资,资金源头被掐断。
房地产本来就是资金密集行业。一直以来,恒大的资金成本都比较高。央企或国企房企可以用3-5个点利息借到钱,可是恒大却要付出10个点以上才能从市场上找到钱。
据恒大2020年度财报,截止到2020年底,其有息总负债为7165.32亿元,其中境外债务为1789.74亿元。2021年恒大通过“七折卖房”销售回款3211.9亿抹平了一部分负债。
被恒大拖累的不止是供应商和银行,还有许家印的“好兄弟”——张近东。
近期,苏宁易购因千亿负债卖身国资,有人认为,是张近东向恒大投资的200亿可转债,救了恒大,却压垮了苏宁。
地方政府或许也在排雷。
就在7月19日,湖南省邵阳市住建局通知:即日起至10月13日,暂停恒大未来城项目和恒大华府项目的预售许可、暂停网签备案、暂停预售资金拨款。因两项目监管金额与实际销售金额不符,存在帐外收存和使用挪用、预售资金的行为,蓄意逃避监管。
现在的恒大,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悬崖上的恒大

“多元化”的魔咒

这一切的因,是从什么时候种下的?
2010年,以地产发家,恒大势头凶猛,许家印登顶地产首富,之后便开始布局新的业务。
伯虎财经将其多元化业务通通捋一遍之后发现,真是一言难尽,一地鸡毛。
先是注资10亿成立恒大文化,一度学习万达影院布局全国,但营收一直低迷,单店票房250万,不及业内平均水平一半。
恒大文化板块的结局当然是被卖掉
据伯虎财经了解,6月25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恒大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发生变更,变更前,由广州市瑞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8%,广州市添淼有限公司持股2%,(这2家公司均由恒大集团有限公司100%持股)。变更后,公司由段胜利持股98%,杨超持股2%。

悬崖上的恒大

(图源:天眼查)
另一个挫败的板块是文旅。
原本,恒大旅游集团旗下有恒大水世界和恒大童世界两大核心产业。但现在在恒大集团官网上,恒大童世界业务板块,水世界不见踪影,仅描述称童世界已经布局15个城市,2022年起陆续开业。
就这样,许家印还给童世界排了一个上市时间:初拟为明年6月。
业务做得都不怎么样,但上市圈钱,才是许家印布局多元化的源动力。
目前,许家印掌管的这个恒大集团,旗下拥有恒大地产、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八大产业。
八大业务中的前四大,恒大地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都已经在港股上市。房车宝集团最快也将在今年年底启动上市。
上市的这一波中,恒大地产负债累累,恒大汽车一辆车都没产出,而物业和流媒体,看起来也就是一个个融资的故事。
至于恒大冰泉,最初三年亏损40亿,2016年18亿低价卖出,今年3月又重新买入包装准备上市IPO,在新消费品牌崛起的当下,很难再有机会了。

悬崖上的恒大

恒大的教训
企业暴雷往往都是从小的债务违约开始,然后产生连锁反应,违约导致金融机构挤兑、股债双杀,现金流断流,最后是企业出售资产、裁员。
现金流的危机是悬在恒大头上的一把剑。
2021年以来,许家印一直高呼,“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目前总计负债16151亿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到2022年负债率降低到70%的目标或许不难完成。
悬崖上的恒大
(图源:网络)
可是,现在的恒大,已经成了银行、金融机构避之不及的对象,想要依靠新债滚旧账,来实现资金周转,变得异常艰难。
7月13日,万科、金茂打算收购恒大资产包的传闻日嚣尘上。尽管恒大已经辟谣,但是显然,出售业务,来盘活流动性,已经迫在眉睫。
比起整船覆灭,断臂求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重蹈贾跃亭覆辙的许家印,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参考消息:
1.搜狐网:了恒大冰泉他砸下60亿,结果18亿打折卖掉,如今却又再收购回来
2.舒莫财经:恒大的多元化转型,从影院到造车,布局如何?
3.中国品牌:恒大还能撑吗?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X-kZJXOsMZAuJNtM8A2gg

京东物流被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供应链护城河该如何继续搭建?

京东物流被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成为京东又一超级独角兽

近日,上交所发布《关于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调整及下一次定期调整时间的通知》,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发生调整并自下一港股通交易日起生效:调入京东物流、调出华晨中国、中国华融、越秀地产。

 

528日,京东物流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这是继京东、达达、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上市之后,京东旗下第五家上市公司。延续京东一贯强势迅速的作风,216日,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52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并在528日上市,3个月时间完成上市。

 

京东物流的上市,意味着京东上市版图的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的备受质疑到如今顺利上市,京东物流从来都不是“小角色”。

京东物流赋能供应链服务  搭建京东供应链护城河

对京东而言,京东物流绝不止步于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才是其核心。

 

京东物流最早是京东商城的一个部门,只为京东自身服务,为京东商家提供物流和配送服务。之后,京东物流作为独立部门运营,紧接着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拓展供应链服务,并增加了个人快递业务,从而拓展了市场空间

 

作为京东“三驾马车”之一的京东物流,对京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早年刘强东力排众议自建物流,耗资巨大的重资产模式曾在业内引发巨大争议。但在刘强东的强烈坚持下,最终他说服了当时京东的最大投资人——今日资本徐新,并利用京东刚刚拿到手的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首先建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总物流面积超过 5 万平方米,打响了京东物流的第一枪。

 

京东物流被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供应链护城河该如何继续搭建?

随后的 2011 年、2012 年和 2013 年,保持着一年一轮融资节奏的京东,每一轮都把大笔钱花在了物流上,投入超过 80 亿。京东物流开始在全国各地布局物流中心,并在 2013 年建成了 1000 个配送站,推出了“极速达”服务。

 

2014 年,京东位于上海的“亚洲一号”投入运营,这是京东第一座具备较高自动化水平的大型智能仓库,也是京东物流的旗舰工程,大大提升了京东物流的配送时效。

2015年开始,京东物流开始转向智能化以及开放化。

 

首先是服务开放,2016 年底,京东物流业务首次正式向社会全面开放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快递和物流云三大服务;接着是品牌独立,2017 年,京东物流从集团中拆分出来单独运营——这也标志着京东物流服务在开放的环境下拥有了更大的市场经营决策权。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也在深刻影响京东物流的发展。2018 年至2020 年第三季度的 11 个季度内,京东物流累计技术投入达到 46 亿元,在同期收入的平均占比达到 3.4% ,呈不断增长趋势。

从京东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截止20201231日,京东物流已运营 900 多个仓库,配送员工人数超 19 万,总管理面积约 2100 万平方米,几乎覆盖中国所有的地区、城镇及人口。

 

而京东物流也在招股书中不断强调,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这也意味着,京东商城 90% 的订单能在当日或次日送达,所依靠的是先于消费者订单的仓配服务。

 

即在消费者下单之前就已将商品从工厂运往京东物流的各地仓库,之后再根据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将货物调配至最合适的“区域配送中心”或“前端物流中心”,在消费者下单后将商品由最近的配送中心发往 7280 个配送站点之一,由京东快递员完成配送。

 

这一“仓配”模式也使得京东物流领先于顺丰等物流公司,自建物流也因此成为京东电商区别于淘宝等其它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

京东物流的上市,已经正式表明了京东物流模式在京东体系中存在的价值,同时也表明京东供应链护城河正在持续搭建。

目前京东物流仍处于亏损状态 京东物流供应链还能走多远?

在京东物流招股书中出现了三组数据,分别是收入、毛利以及净亏损

 

在收入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的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495亿元。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1.6%43.2%

 

2018年,京东物流的毛利润10.8亿元,毛利率只有2.9%,基本无钱可赚,亏损是必然的。2019年,毛利润增加到34.3亿元,毛利率提升至6.9%,有了赚钱的可能。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润直接飙升至54.2亿元,毛利率达到10.9%,这意味着未来赚钱基本问题不大。

另一个数据是净亏损各种费用算下来,2020年京东物流前三个季度亏损1171万元,已经快要扭亏了。

 

京东物流被调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供应链护城河该如何继续搭建?

目前可以看出京东物流仍处在亏损状态,但是其未来盈利指数确是肉眼可见,京东物流存在极大可能扭亏为盈。

 

从供需层面来看,京东物流拥有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体系,能满足客户所有的物流需求。

 

从科技层面来看,京东已拥有全球领先的物流科技能力。过去三年,京东物流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已超过53亿元。截至2020年底,京东物流已拥有及正在申请的技术专利和计算机软件版权超过4400项,其中与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相关的超过2500项。

 

从人文关怀来看,公开资料显示,京东物流均直接与一线快递员签署劳动合同,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并提供商业保险、通讯、防寒防暑、交通工具等多种福利及补贴。如2021年春节期间,京东物流就投入了2亿元用于员工福利保障。

 

京东物流随着上市必然引来新一轮供应链体系的发展,当前的快递物流行业正在急速发展,京东物流既处于物流供应链风口,但也面临着来自顺丰以及其他物流公司的挑战。但不管如何,京东物流供应链护城河仍在继续,未来的物流供应链蓝图依然值得期待。

来源:联网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QkXxrZkXpl6CVTK3aJ6wTA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作者 | 燕梳楼  

郑州,正在风雨飘摇。
从昨天下午开始,郑州的大雨就开始在朋友圈奔腾。
但彼时的媒体头条依然被吴某某的破烂事占据,看标题就令人作呕。
郑州的汛情似乎只配在朋友圈私下传阅,这也确实让人猝然,毕竟谁也想不到百年不遇的暴雨这次会降临到中原郑州。
刚开始媒体还抱着娱乐的态度报道地铁的“水帘洞”,还在笑谈郑州各大路名带水的道路全在冲浪时,郑州正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渐渐淹没。
到晚上的时候,停电了,停网了,停气了,停运了,停航了。
连千年少林寺,也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雨躺下。
到更晚些的时候,很多人才缓过神来!
这不是什么暴雨,这是一场灾难!
在过去的郑州12小时,已造成12人死亡,5人受伤,另有10万人紧急转移!
凌晨3时,国家防总将郑州防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河南省I级。
凌晨5时,紧急出动的中部战区工化旅官兵已做好坝体爆破准备,泄洪保城。
一场大雨就淹了郑州城?
那是你对这场大雨还一无所知。
就在昨天中午,郑州一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
郑州往年的平均降水量只有600毫米,也就是说,这1小时就下了郑州全年的1/3降雨!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这个降雨量,已经是陆地降雨的极值!
更可怕的是,大雨还在继续,水位还在上涨,无数的车辆泡在水里,很多人被浪冲走。
这比去年的鄱阳湖洪灾严重多了!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行驶中的地铁里,水位不知不觉已经涨到齐腰深。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一位女子来不得抓住任何东西,就被滚滚洪水所冲走!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一个女孩被救起时,已经奄奄一息,现在生死难卜。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一个大人和两个小孩被洪水冲走,想停却停不下来,只能绝望的求救。
多次高铁被迫在郑州十余公里外停下,困在封闭的车厢里求助无门。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很多人说,这场大雨让人猝不及防。
这固然有天灾的因素,但不能每次出了问题都要用没想到来代替,都让极端天气来背锅,就没有一点点人为的因素。
包括郑州在内的很多城市,管理者都热衷于把城市变成一个大工地,把好好的路推翻重来,把好好花坛变成了大水坛。
其实,翻翻一周前的新闻就会发现,所谓的“没想到”其实是早有意料。
7月13日,河南就宣布防汛进入“战时状态”,动员各级充分准备,有效应对汛情到来,但一场暴雨就验证了准备的“水分”。
每一场暴雨,都是对一座城市的洗礼,更是对城市治理者的检验。 
很遗憾,这一次郑州没能经受住考验和检验。
当然,让我们感动的是郑州市民。当天灾突然袭来,无数人流离失所,救援力量尚未到达时,群众已经展开了积极自救。
更让人感动的是,无论是宾馆的小老板,还是路边的小超市,都纷纷加入志愿救援的队伍中来,为无家可归的人民提供免费食宿和用水。
这一刻,老百姓的心总是能紧紧连在一。
我们在祈祷天佑河南,郑州不哭的时候,也希望——
把今天所有的娱乐新闻撤下!
今天的头条,请还给郑州!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
让全国人民揪心!
 
 

请大家转发这些救援电话: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暴风雨中心的郑州城

– End –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fBmM99NlOLt7sMC5FVvHqA

99%的人惨赔了,却还有人踹钱跳坑!

99%的人惨赔了,却还有人踹钱跳坑!

来源:米宅(ID:MizhaiPlus)

作者:茅十八(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今年跑了很多城市,南京、合肥、成都、长沙、郑州,包括团队考察的济南、青岛、大连、西安、重庆、武汉,发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公寓货量已经惊人,却从未停止或放缓新建速度。
话不多说,先亮观点:
1、过去五年,99%买公寓的人,肠子都悔青了!
2、目前几乎所有二三线城市,公寓的库存都是天量,供应严重过剩!
3、99%的公寓价格,都在跌,一跌再跌!
4、公寓这玩意儿,没有任何投资价值,不接受反驳!

1

是的,太多城市的公寓产品库存量,高到惊人。
2016年,全国房价暴涨,公寓价格也水涨船高;
2017年,全国开启限购潮,公寓凭借“不限购、不限贷”,忽悠了一波又一波买房人入坑。
于是,整整五年里,开发商像疯了一样的建建建,公寓一栋接一栋,一片又一片,没完没了,再也停不下来。
这头儿,大量的公寓在不断新建;那头儿,开发商联合中介、媒体等,又哄又骗让买房人掏钱买买买。
有三个城市,天量公寓库存简直要吓傻人:
郑州、长沙、昆明,目前公寓库存量都在400万方以上。
99%的人惨赔了,却还有人踹钱跳坑!

郑州主城区公寓存量图

99%的人惨赔了,却还有人踹钱跳坑!
▲长沙内五区公寓存量图
这三个城市,公寓库存到底有多高?
郑州,截至到2020年底,公寓库存共计404万平,约10万套。
长沙,今年5月底,内五区公寓库存量超过452万方,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昆明,到去年年底,公寓存量已达到454.22万㎡;
天量的公寓库存,难卖、非常难卖,去化周期长达数年!
这两年,郑州的公寓特别难卖。
尽管开发商使出浑身解数、营销套路,骨折价层出不穷,甚至推出买公寓送车,如此绞尽脑汁,一个月能卖多少公寓呢?
1000套。
假如这些城市的公寓立刻停止新建,现有存量需要多久能卖完?
郑州公寓现有库存,要去化99个月,8年多才能卖完。
长沙目前的公寓存量,去化周期长达44个月,3.6年才能卖完;
昆明的库存,要去化53个月,4.4年才能卖完;
昆明公寓的艰难程度,堪称全国之最。
西北新城,中铁云时代广场公寓项目,7年前就已经发证销售,卖了7年、交房近5年,2021年仍然在卖,还没卖完!
去化最慢的世博板块,公寓的供求比甚至高达15.6,板块存量去化需要668个月,近56年才能卖完!
前面有个假设,假设这些城市立刻停止新建公寓,但事实上这个假设显然是很难实现的。
比如长沙,公寓存量平均每个月都会新增17万方,对,是新增。
是的,尽管公寓库存已经天量,但公寓新建的脚步,从未停止一刻。

2

更伤人的是,天量存量下,公寓价格一降再降,赚钱的梦想统统变成了吸血馒头。
无论是郑州、长沙,还是昆明,公寓价格全线下跌。
对,止不住的那种跌。
过去两年,郑州公寓普遍降价20%-30%。
鑫苑国际新城公寓,2018年首开10500元/㎡,最低卖过5800元/㎡;
名门天境公寓,2018年精装18000元/㎡,现在改毛坯11500元/㎡;
宝能郑州中心公寓,2019年精装18000元/㎡,现毛坯12000元/㎡;
……
长沙公寓价格也一直降降降,最高降幅达30%。
市中心、湘江旁,6888元/㎡起;双地铁口甲级公寓,直降5888元/㎡;品质公寓,原价15800元/㎡,现直降5000元/㎡……
昆明公寓几乎无一幸免,价格全线下跌,还有“第二套半价”。
2019年,有位大哥一口气在昆明买了14套公寓投资,单价11000,总价1400多万。
一年后,这个盘不涨反降,从1万1直接降到了8千,钱是一毛没赚到,蒸发了300多万,关键还找不到接盘侠。
现在去大多数城市看,公寓市场“腰斩价”、“骨折价”、“跳水价”一阵儿接一阵儿,从没断过。
这些年,本想靠买公寓赚一笔的人,赔的心肝疼,真叫一个惨。

3

说句不客气的,未来,过量的公寓在很多城市、尤其是远郊地区,终究会沦落成建筑垃圾!
为什么城市里,要建这么多公寓?
很多地块,在出让时,控规上都会要求开发商配建一部分商业和办公写字楼。
和住宅开发不同,建商场,运营难度大、成本高、收钱慢,还有高额风险;
几乎所有城市的办公市场都明显过剩,连魔都上海的写字楼都过剩,其他城市更难。
那怎么办?
商业直接建成公寓,办公也改建成商住公寓,统统一卖了之,把所有难度和风险转移给买房人,来钱又快的很。
原本让开发商们愁到挠头的配建部分,一下子有了出路,建公寓、割韭菜、圈钱;建公寓、割韭菜、圈钱……
几个亿轻松收割来,简直爽歪歪!
如果你买了商业公寓,那算是不幸中的幸运了,大不了还可以自己住。
如果买了办公土地性质改建的商住公寓,那可能分分钟让你吐口老血。
因为这种违规公寓,已经在明令禁止。
2017年开始,京沪启动整治“商改住”;
2018年,杭州和南京跟进,明确不得建设酒店式公寓;
2019年,佛山跟进,5800套公寓改成办公,落不了户、上不了学、卫生间马桶都被敲掉;
紧接着,厦门出台最严禁公寓令,不得用住宅套型设计、不得预留住宅功能的排水、排污、排烟和燃气管道,还严格限高;
如果不幸买了办公土地性质为的公寓,脚下就埋了一颗雷,分分钟输到体无完肤。

4

是的,公寓在楼市最大的作用就是——坑人、坑钱。
有人说,你不懂,我买来出租啊,照样算投资。
胡扯个P!
你算算投资回报率,行情好了一年能有2-5%,回本周期长达25年。
有人说,你不懂,我可以卖了赚差价啊。
胡扯个P!
公寓二次交易税费分分钟吓哭你,直接吞掉你40%以上的增值收益!
你说这能卖了赚差价?太多公寓只会越卖越赔钱,根本没有一点流通性。
还有人说,那我不租不卖,我自己住也美啊。
胡扯个P!
好,就算公寓商水商电费用极贵你能忍,人员杂乱你能忍,舒适度差你能忍,不能落户你能忍,没学区你也能忍。
就算这些你统统都能忍,你能一辈子都住在小公寓里?
但凡有天要搬出来,闲置的公寓不还得进入二手市场、还要面对上述问题?!

5

过去三年,投资买公寓的,几乎集体站岗,肠子都悔青了;
那些经历过血亏的买房人,已经逐步变聪明了,不好骗了;
但每年仍然有不少人,一听到忽悠,就对公寓价值满怀憧憬,总想试一试。
醒醒,快醒醒!
这几年,一批又一批梦想着靠公寓投资赚钱的人,99%都面临同一种结局:
——揣着几十万积蓄,一头扎进公寓泥潭里,结果被坑到血本无归,再也爬不出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staSy3ilxuKi25YPqSdfGw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01
 
昨天我们发了都美竹对吴亦凡发出了战斗檄文!,现在又有不少新的变化,让我们接着昨天的文章继续说,这次就不做具体的前情提要了,需要知道发生啥事的同学,欢迎点进昨天的文章去看。
 
或者看下面这个视频:
 
开始今天的文章。
 
前天,都美竹再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爆出猛料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然后自己也发了一篇长文乱锤吴亦凡,要求吴亦凡退出娱乐圈。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然后对吴亦凡做了如下喊话:
 
站出来吧,像个男人。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一系列操作之后,一直沉默的吴亦凡本人,终于开了金口,做出了回应.回应的意思是:
 
“只在某个聚会上见过都美竹一次,其他未成年、灌酒、mj都是造谣。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同时,吴亦凡工作室也配合发声,却做了不少迷惑行为。
 
比如把都美竹发的所有微博都截图,然后在上面打上“假”字: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网友神吐槽:“你贴个假就算是辟谣了?那我明天就把我家老房子外面写个拆!”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反正网友就是不信。
 
见网友不信,该工作室又发了一份“严正声明”: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里面表示都美竹一边发布不实信息,一边频繁联系他们工作室,索要巨额赔偿。而且都美竹提到的微信号,以及和她进行的微信聊天都是假冒的。原话是:
 
本工作室确认:从未注册过微信号,亦未曾注册以本工作室为名的微博账号,都美竹在网上发布的聊天记录都是造假。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面对这样的说法,吃瓜网友不知道该如何吐槽,只能在下面干巴巴地放狠话: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一筹莫展之际,全世界最恨吴亦凡的虎扑步行街再次下场,开始了他的阴阳怪气。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意思是“你说你们从没注册过微信号,那之前加我们的这个是谁?”
除了这样切入战场,虎扑基本上关于吴亦凡这件事的所有新闻都会转发。甚至因为都美竹说“限吴亦凡24小时开新闻发布会”,还搞了一个十几种语言的倒计时,每个小时发一次,也是没谁了: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给不明情况的人科普一下,虎扑之所以这么阴阳怪气主要因为当年吴亦凡和步行街有过一场大战,金口难开的吴亦凡当时还专门写了个RAP发了条微博表示“虎扑不搞体育来搞我?”,据说还有法律纠纷: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这一波,大概就是仇人有难,赶紧转发点赞关注收藏吧。
 
眼看着截图盖章“假”没用,发严正声明也没用,吴亦凡工作室终于想明白了。
 
网络论战讲究一个快准狠,美竹说得那么详细,而他们一点都不解释只说那都是假的,舆论肯定不会支持他们。
 
于是昨晚9点,他们终于写出了一篇长文,对现在网上热传的一些事情做了澄清,全文如下: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客观地说,虽然这一波澄清实锤也不多基本是自说自话,但至少这次他们表达清楚了好几个观点,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声明得出不少信息。
 
比如都美竹对吴亦凡的指控是“把她灌醉以后和她睡了”。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如果吴亦凡工作室真想辟谣,只要说“吴亦凡从来没和都美竹发生过线关系”就行,但是现在他们的声明说的是“当天没有灌酒行为”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这究竟是啥意思,我们其实能猜出一二。
再比如都美竹方当时的指控是“吴亦凡四月份开始对都美竹冷暴力”,但是吴亦凡那边的微信聊天截图显示,两个人五月份的时候还有说有笑: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后面其实每一个回复都还挺有点的。
 
比如都美竹说“是工作人员先找他们解决问题的”,但工作室表示“其实是都美竹先找的他们工作室”。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再比如他们明确表示,都美竹发布的微信聊天截图里那个微信号是假的,不是他们工作室的,他们没有以工作室名字为名的微信号和微博号: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反正每一点都和都美竹发的东西针锋相对,虽然也没啥实锤,但都美竹至今也没放出什么实锤,所以两人打得是半斤八两,工作室下面的微博评论,也终于不再都是谩骂,至少在第一屏能看到支持吴亦凡的声音了: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吴亦凡方的公关路线也很明确,就是不管都美竹给出了多少指控,他们只挑自己可以澄清可以回复的点去回复。然后基本每一条都指向都美竹说谎,都美竹不可信,这样以攻代守,不至于疲于奔命。
02
 
眼瞅着有些人要被说服了,这时,几个吴亦凡的朋友趁热打铁,出来支持一波吴亦凡帮他辟谣: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看到这位“正义人士” Jirolee出来这么义正言辞地讲话,另一位博主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发了这么一篇微博: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大概意思就是当时这博主参加过吴亦凡的酒局,所有手机都被经纪人收走,而且不给提前离场。最最牛逼的是,酒局结束,吴亦凡让这位Jirolee给几个女生推吴亦凡的微信,结果这位鸡肉先生表示“你得来我酒店陪我,我才给你推吴亦凡的微信”。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网友这下明白了,原来这看起来像是吴亦凡朋友的人,其实是帮吴亦凡拉皮条的。
 
所以这吴亦凡的“朋友”不辟谣还好,一辟谣反而搞出这么一层事,这下让所有吴亦凡朋友的证言都不信了,他所有朋友,在网友眼里都成了“同伙”。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
 
再加上现在吴亦凡几乎所有代言都已经和他解约: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然后越来越多和吴亦凡有过瓜葛的人站出来锤他,甚至韩束品牌直播间的工作人员,闲聊时直接说他是“加拿大什么王”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很显然,现在这场战斗已经不是吴亦凡和都美竹的战斗,而是所有讨厌吴亦凡乃至于讨厌流量明星的人和吴亦凡的战斗。
 
就算都美竹说的很多话没有依据,就算吴亦凡真的把都美竹锤倒了,他应该也难翻身了。就像隔壁郑爽,和张恒的舆论战和法律战都赢了,已经快把张恒捶死了,依然改变不了她凉了的事实
 
 
 
03
 
不过,其实现在你去看看社交媒体,会发现发现已经没多少人在讨论他“未成年、灌酒、mj”这些事了,所有人都在讨论他的下三路,传播最广的是关于他某个部位小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网友口中,他现在的外号已经不是“凡凡”、“加拿大电鳗”、“加拿大炮王”,而是“吴签”。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现在他传播最广的音乐作品也不再是“大碗宽面”,而是“吴痛针灸”,里面只有一句歌词:
 
“我的很大,你忍一下”
 
电音的。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你去B站搜一下,会发现几十个rapper写了歌,在玩他“牙签”的梗: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昨天我们发了个和吴亦凡相关的视频,最高赞评论则是: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还有各种各样的表情包: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网友甚至发现,吴亦凡在控评的时候,最先删的还不是说他违法让他滚的,而是说他某方面能力不行的。
 
吴亦凡签万人嘲,吴亦凡倒众人推
。。。
 
其实每每有关于男明星的桃色新闻,大家最喜闻乐见的都是男明星“短、小、细、秒、软”等等。

这东西涉及隐私,没有任何标准,根本无法证伪,反正针对男明星也没有政治正确,不会被认为是“私生活羞辱”。

 

平时,你去一些匿名的网络平台,会发现无论女性针对男性还是男性之间对骂,也都热爱说对方“那方面不行”。被对方说了以后也没办法自证,最后只能变成干巴巴的口嗨,非常没意思。

所以我觉得可以出个创业项目,专门给这些男明星做评测报告。像体测报告一样,用一个算法在各个维度上给男明星的某个器官打分。

长度占比15%。
直径占比25%。
硬度占比25%。
持续时间占比30%。
形状占比15%。
 
(你加一下会发现一共是110%。多出来的10%,是为了让大家的分数看起来都好看一些。)

最后再有人出来说某个男明星不行,他可以直接把权威报告甩大家脸上:

“说我不行?我可是90分!”
这东西也不止男明星能用,男网友平时对骂也喜欢说对方不行,现在也不用纯口嗨了:

“不服跑个分?我95分,你算啥?”

这创业项目直接击中了人性的弱点:攀比欲,而且还有男明星这样的高净值用户,我觉得是下一个千亿级大市场。
 
最后,还是希望吴亦凡和都美竹不要和解,一定要最后在法庭上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大结局!
 
-END-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y7DLBezivoObB2O67zke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