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nmnpWIcB1l9Lwn1dYaqDA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nmnpWIcB1l9Lwn1dYaqDA
昨天,一份关于恒大集团的《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的文件引爆了整个市场,文件称如果恒大地产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未如期完成,可能引发一些列系统性风险。
尽管恒大很快辟谣,并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文件中部分内容也能在现实中找到些依据。当天,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宣布,由于流动性原因,将恒大集团评价从B+/稳定调整问B+/负面,恒大集团港股[中国恒大3333.HK]当日暴跌5.58%。
1. 起因溯源,借壳上市进程受阻
此事源头,还要追溯到四年前的“万科股权之争”。2016年9月,恒大作为白衣骑士赶走了万科门口的野蛮人后,将所得股份悉数转给深圳地铁集团,并启动借壳深深房A上市计划,但借壳上市进程缓慢,重组方案至今没有发布,深深房A已停牌4年。
在这4年中,恒大地产先后引入了三轮战略投资者,合计引入1300亿元战投资金。这些战略投资者包括深圳国资、山东高速、苏宁控股等,这些战投都与恒大签订了对赌协议,其中包括高盈利的业绩承诺和股权回购承诺。证券监管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不鼓励房地产企业上市、借壳、重组融资的政策多次反复强调,很少松口。
恒大这1300亿,明股实债。根据合约到期后的承诺,除了1300亿本金,还要再给137亿分红,时间截止日期是2021年1月31日,也就是4个月后。与这份坊间传闻的数字一样,恒大2020年未经审计的半年报披露的有息负债为8355亿,这还只是表内负债,恐怕这个数字还比较保守。
这意味着,若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上市,1300亿的债务会让本就背负天文数字负债的恒大雪上加霜,甚至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2. 债务驱动利不抵息,监管红线下的恒大
众所周知,恒大向来以“高负债、高杠杆”著称,在融资渠道和工具方面,高息美元债、可转债、境内债券、银行、信托、租赁、保理、商票、挤占供应商资金等应有尽有。
2020年中国恒大的中报显示,负债合计为19826.42亿元,逼近2万亿大关。其中,非流动负债合计5060.01亿元,长期借款为4397.84亿元。流动负债合计为14766.41亿元,短期借款3956.87亿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恒大集团借款为人民币8355亿元,借款平均年利率为9.14%,相当于每年要支付700多亿元利息,仅2019年,恒大全年利息支出就达到737亿,比青海、宁夏两省的年财政收入还要多。而恒大2018、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65亿元和335亿元,而近十年来,恒大的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常年为负,不断地融资、不断地借新还旧,在这者经营模式下,光是借债利息就几乎将企业持续发展的所有可能封死。
今年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传达了重点房企融资新规: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对有息负债的覆盖比不得小于100%。
长期以来,在龙头房企中,中国恒大的资金链相对紧张。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恒大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85.3%、净负债率为199.3%、现金对有息负债的覆盖比为51.7%,这三项指标全部踩中监管层近期提出的 “三道红线”要求。
3.1300亿急了
前述被恒大否认的“文件”显示,恒大表示,公司须在2021年1月31日前偿还战略投资者1300亿元本金并支付137亿元分红。1300亿元由权益变为负债,资产负债率将大幅攀升至90%以上,可能导致恒大地产现金流断裂。
这些战略投资者们被套牢4年,可以想象出其焦急的心绪。
9月18日,苏宁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如果恒大集团未能在2021年1月底前回A上市,苏宁或将行使对赌协议中的回购权,要求凯隆置业以200亿元现金回购其在恒大地产的股权。
市场人士分析,本次恒大“文件”事件,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它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投资者的1300亿对于恒大地产上市进程的不满和变现的迫切要求。
3. 多元化路上狂飙突进,自顾不暇仍四处撒币
近年来,恒大一直在多元化的路上狂飙突进,屡战屡败。恒大冰泉、光伏、互联网、电商等多元化尝试都不温不火,相较于其成立之初的目标,基本都失败了,而现在又投资3000亿做起了新能源汽车。
2018年恒大集团通过恒大健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恒大汽车的前身,恒大健康于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恒大汽车今年上半年亏损24.6亿元,截至6月,恒大健康总负债1293亿元,总资产1236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6.97亿元。
近期,房地产监管部门明确提出“三条红线”,要求开发商控制负债率,在恒大集团降负债寸步难行的当下,恒大汽车业务依靠中国恒大输血的局面将难以持续,于是开始谋求科创板上市,但其本身依然一言难尽。
2015年,恒大捐赠110亿对口帮扶毕节,许家印发表讲话“一切都是党和政府给的”。
一边是自身负债累累难以自保,一边是动辄大手笔四处撒币,恒大的行为已经难以用商业逻辑来解释。笔者想起纽时前首席记者索尔金,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著的一本书——《大而不倒》。
当时美国房企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持有住房抵押贷款超过5万亿美元,几乎占据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在泡沫破裂开始显现时,美联储的官员深知一旦两个巨头倒下,数万亿美元的坏账将为美国经济带来系统性冲击。摆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面前是两难选择,要么被房企绑架,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去偏袒房企为其输血。要么任由房企倒闭,造成经济危机…….这便是房企巨头“大而不倒”的逻辑,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们一起死。
资本是冷血而无情的,如今有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相比去分辨那份文件是谣言还是阴谋论,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房企的“大而不倒”?未来,恒大的命运将会如何?现在亡羊补牢是否来得及?
附录:恒大近期债务消息一览
来源:链闻China News -节点财经
据恒大官方数据,2019 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为 2.09 万亿元,总负债金额为 1.75 万亿元,为同时期房企负债金额第一,资产负债率达到 83.55%。
来源:《财经》–宋金煜
今年7月7日消息,恒大拟出售全国111个城市共223个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商铺等商业资产,其中不乏一二线城市项目。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李艳艳,米娜
从3月6日开始,中国恒大(03333.HK)的股价开始大幅下跌,到了3月24日,股价几乎腰斩,从17.9港元跌到10.28港元,跌去了42.7%。
与此同时,债市也遭“血洗”。据彭博统计,3月6日至3月20日,恒大的存续美元债平均净价跌了18.2%,三月净值最高跌掉了38.42%,跌幅在美元地产债中领先。
根据恒大2019年报,恒大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159.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
来源:腾讯财经-恒大地产被Citron(香橼)做空
恒大地产被美国调查机构Citron(香橼)做空。Citron报告称恒大地产以虚假信息及贿赂掩盖公司资不抵债。在Citron报告发出后,恒大地产的股票大跌,21日,恒大地产跌幅11%,当天恒大市值缩水76.26亿港元;6月22日,再跌3.53%。
Citron所述的其他部分资产人民币162亿元是恒大集团内部往来余额抵消后,其他部分资产实际为人民币85亿元,其中酒店资产人民币39亿元,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建筑公司及足球、排球、文化产业公司等。
来源:新浪博客-恒大房产遭新闻联播点名批评
新闻联播点名批评了恒大房产存在恶意宣传,过分炒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S6gMUp17HYDOo9l63GD8w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黄汉城、逍道一
刚刚,恒大“辟谣”了。
今天早些时候,一份《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在网上迅速疯传。
这份报告描述出了一种恒大向广东省“诉苦”的画面。由于内容太过耸动,也不知真假,我就不贴出报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恒大对此是打死都不承认的。
“有关我公司重组情况的谣言,相关文件和截图凭空捏造,纯属诽谤……我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耐人寻味的背后,还是耐人寻味。
这事情,绝不简单。
9月17日,全国第一大房企恒大提前偿还了15.65亿美元(约合106亿人民币)的外债。公告表示,此举是为降低债务水平和融资成本。
如此急迫提前偿还,或与房地产融资监管“三条红线”有关。
上个月,住建部和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给重点房企划定了“三条红线”:
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
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
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一句话,就是负债水平过高的房企不能再加杠杆,一旦“过线”就不能增加或需严控有息负债规模。
今年上半年房企半年报数据显示,恒大、融创、绿地“三条红线”全踩;中南、世贸“踩线”2条;保利、万科、招商蛇口、中梁“踩线”1条。
看到这里,你应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恒大会高调推出两次楼盘打折促销活动了吧。一切,都是为了提(ti)升(qian)业(huan)绩(zhai)。
恒大不容易啊。
2016年是房地产的好日子。
恒大地产想要借壳上市回A股,寻觅了一圈,最后看中四家公司,深深房 、嘉凯城、廊坊发展和梅雁吉祥。
当然,真正的底牌是深深房。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恒大地产制定了将总部迁往深圳的计划,未来跟深圳就是站在同一条船上了。而且深深房又是国企,涉及这么大的资产重组项目,这么敏感的行业(房地产),背靠一家国企,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嘛。
2016年10月3日,恒大地产跟深深房签署了《关于重组上市的合作协议》,约定深深房发行A股股份来购买恒大地产100%股权,而恒大拿了深深房的股份,也就成了深深房的控股股东。
这个事情谋划了很久,但是四年过去了,都还在镜中水月。
因为它涉及到监管的一条“红线”,就是政策上不允许房地产公司在内地上市。
恒大“挣扎”了一段时间,用起了另外一种融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
大家还记得吧,16年前后,是大放水后房地产狂飙突进最疯狂的日子。一二线涨到人人自危,无心工作,三四线小地方也跟着狂涨一倍。
恒大的套路就是下沉到小县城,用高周转的方式赚上一波。在那个黄金时代,傻子都知道加杠杆的好处。
所有人都认为,赌明天一定会有未来。
在这样的氛围下,2017年恒大地产引入了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
据时代财经整理,首轮8家:中信聚恒(50亿)、广田投资(50亿)、广东唯美(50亿)、中融鼎兴(30亿)、华建(30亿)、美投(30亿)、睿灿投资(30亿)、山东高速公司(30亿)。
第二轮13家:深业集团有限公司(55亿)、宝信投资(50亿)、华达置业(50亿)、麒翔投资(50亿)、键诚投资(35亿)、睿灿投资(35亿)、鸿达投资(30亿)、宇民投资(20亿)、金橙宏源(20亿)、嘉寓(20亿)、深圳中意(10亿)、豪仁物业(10亿)、永合金丰(10亿)。
第三轮6家:山东高速集团(200亿)、苏宁电器集团(200亿)、深圳正威(50亿)、嘉寓(50亿)、广州逸合(50亿)、四川鼎祥(50亿)。
短短一年时间,恒大地产就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股权融资,1300亿元到账后,恒大地产估值飙升至4252亿元,一度超过万科A总市值。
真不愧是中国第一、世界五百强的房企。区区一条爱马仕皮带算得了什么。
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借来的钱,含着泪也要还完啊。
如果恒大地产能够成功借壳上市,这27家投资者就能一道升天,日日会所。
可惜啊,恒大地产迟迟迈不出这一步。
恒大当年敢签下对赌协议,想必不是贸贸然的决定,而是对自己借壳上市很有信心。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恒大地产还是没有闯关成功。
可能很多人会问了,这条“不允许房企上市的红线”到底是什么来头?
说起来,这个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当时的情况是经济过热中出现房地产热,土地批租、楼堂馆所建设在各地泛滥”。
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上头出了这么一个政策。后来,它就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一个行规,贯穿至今。
当然,不是说完完全全就没有机会,而是这条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比其他行业的难度高出太多。
可以说,房企的上市之路是非常受歧视的。一方面被视为地方上的经济支柱,一方面又畏之如虎。
不给房企开闸,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性经济体。国家习惯于宏观调控,经济热的时候踩刹车,经济冷就的时候加加油。如果房企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拼命加杠杆,很可能会在说来就来的政策调控下,摔得遍体鳞伤,成为社会系统性风险的最脆弱的那个板块。
第二房地产的风险系数甚高。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93年海南楼市大溃败,历史上的经济大衰败,往往都发生在房地产领域。这个行业特别的重资产,借由土地抵押便可以从金融机构套出贷款,拿了钱去买一块新的土地,之后又可以再抵押融资,不断的开发下去。试问哪个行业有这样的资本炼金术?所以,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天然就容易冲高,一旦现金流断裂传染性不堪设想。
第三,房地产是国内被骂的最多的行业。
……
所以,房企在资本市场上的待遇,就有点像那种不符合产业升级方向、需要被淘汰掉的污染性产业,很难在股市上分得一杯羹。
关于房地产,政府有无数种调控手法。
不过在我看来,有关部门的调控充满了很多自相矛盾、相互冲突的手段,导致最后的效果大打折扣。
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越是调控,房价涨得越猛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里头有部分调控政策的作用,根本就不是抑制房价,而是会推动房价上涨。
比如说,“收紧房企融资渠道”这一条。
这是普通民众特别喜闻乐见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全天下最坏的人就是开发商了,不能让他们的日子太舒服。
那就断了房企的粮吧!
听起来很解气,实际上完全是违背经济学原理的。
诸位想过没有,让一件东西价格下跌,难道不应该是加大供应,压缩需求,让特别紧张的供需关系趋向于平衡吗?
所以,你打击房企是几个意思啊?人家没有钱去拿地,无法狂飙突进的去建房子,怎么向市场加大供应呢?
有关部门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拼命卖地,然后鼓励房企们都来开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严防开发商囤地、捂盘、惜售,让他们尽快盖好房子扔到市场上去,实行天量供应。
大家一看,好家伙,房子比老家的韭菜还多,就不会有抢房的着急心态。再配合限购限贷等手段,整个市场预期就能降下来。
整个链条是非常简单的。关键点在于想要加大房子供应,地方政府就必须扩大土地供应计划,这样地价可能就会阴跌,动了某些人的奶酪。
真的调控难点在哪,明眼人都知道。有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个中滋味,大家自己品品把。
明斯基时刻的警报,到现在都还没有解除。
经过三轮大放水,深圳,上海、北京的房价通通进入全球最贵十个城市行列,比纽约巴黎洛杉矶这些世界顶级城市都要高。
在这个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的国度里,一个芯片、一台光刻机都造不出来的城市,凭什么房价这么贵?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动不动就十几二十万/平方米的房价里头,肯定是有泡沫。
中国的工业体系处于外循环,但是房地产是内循环的。我们严防外国人投资地产,对国外热钱严防死守。
这点跟纽约特别不同。
但是你看到了没有,属于60亿人的纽约均价也才64万美元/套,属于14亿人的上海凭什么要90万美元/套?
(数据来源:CBRE世邦魏理仕)
今天,在中美脱钩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更加担心泡沫的破裂。
与全球科技最发达,金融最强大的国家为敌,实在是充满了风险。
像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引发美国对俄罗斯制裁,仅当年就有1515亿美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撤出该国市场,导致股市大跌,卢布贬值,人民生活一片哀鸿遍野。
两个国家到底会不会擦枪走火,谁也不知道。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绝对不能让泡沫吹得更大了。否则一旦真的遭遇惊涛骇浪,今天的泡沫有多大,明天的肉体就会有痛。
虽然说中国设置了金融防火墙,我们的资本账户并没有完全开放,有非常强大的隔离调控能力,但是如果真的擦枪走火了,能架得住市场蚂蚁搬家吗?
这些,就是今天房地产必然要被死死摁住的原因。
史上最严调控至今已有三年多了,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久的调控期。
但是在肉眼可见的未来,它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SZtfu705Ea8VPXJuPmcCA
恒大对此是打死都不承认的。
“有关我公司重组情况的谣言,相关文件和截图凭空捏造,纯属诽谤……我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耐人寻味的背后,还是耐人寻味。
截至当天收盘,中国恒大跌5.58%,报15.22港元;恒大汽车跌8.63%,报19.28港元。
但是这事情,绝不简单!
不给房企开闸,可能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是一个政府主导性经济体。国家习惯于宏观调控,经济热的时候踩刹车,经济冷就的时候加加油。如果房企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拼命加杠杆,很可能会在说来就来的政策调控下,摔得遍体鳞伤,成为社会系统性风险的最脆弱的那个板块。
第二房地产的风险系数甚高。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93年海南楼市大溃败,历史上的经济大衰败,往往都发生在房地产领域。这个行业特别的重资产,借由土地抵押便可以从金融机构套出贷款,拿了钱去买一块新的土地,之后又可以再抵押融资,不断的开发下去。试问哪个行业有这样的资本炼金术?所以,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天然就容易冲高,一旦现金流断裂传染性不堪设想。
第三,房地产是国内被骂的最多的行业。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FhvwvFTaVbMEnpFqcP3yA
1
2
2月16日,恒大集团副总裁刘雪飞在发布会上宣布,自2月13日“网上购房”以来,各项销售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客户认购房屋47540套。
我算了一下,47540套,每套认购金5000元,总认购金达到2.377亿元,免息使用三个月。
恒大目前的发债成本是多少呢?
1月16日-21日,恒大与瑞信、美银证券、法国巴黎银行、建银国际及瑞银等订立购买协议,恒大将发行四笔共计60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分别于2022、2023和2024年到期,利率水平在11.5%-12%。
也就是说,恒大近期的举债成本是12%。
2.377亿元的认购金,按12个点的利率,年息2852万,88天的利息成本为687万元。
当然,687万对于恒大来说是九牛一毛,但苍蝇腿也是肉,免费的钱不用白不用。
更何况,恒大这场声势浩大的鲇鱼行动,认购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好戏在后头。
16号下午,许家印签发的特大优惠红头文件就在网上流传的漫山漫谷。
2020年2月18日到2月29日,全国恒大各在售楼盘住宅(含公寓及写字楼)可享受75折优惠。
在晃瞎眼的75折基础上,恒大还叠加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优惠,一次性付款93折,单栋楼去化率80%以上,再享受额外97折等等,据说最低可以达到64折。
这种跳楼式打折如果是卖保健品卖神油我信,如果是卖房子那就太不可思议了。
据恒大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2269.8亿,净利润270.6亿,利润率11.9%。
恒大辛苦一年,拼死拼活赚到11.9%的利润,许老板大笔一挥,75折优惠,让利25%,净亏13%?你当许老板傻啊?
而且,13%是起步亏哦,最低64折的房源一套亏损24%。
帐算到这里,有点不对劲了,许老板是卖房子的,不是做慈善的,再说,做慈善做到这个份上,神仙也扛不住啊。
再往前划拉划拉,我们终于发现,原来恒大是全国最热爱打折的开发商,没有之一。
从2016年开始,打折力度从9折到88折,到87折,到82折,再到78折,折扣层出不穷,力度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3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房地产行业15个点的平均利润率,恒大为什么动不动就敢打七折八折?
原因在于恒大的项目布局。
恒大在全国1200多个项目,绝大多数位于三四线城市。恒大和碧桂园类似,都热衷于在三四线跑马圈地,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这侧面反应了恒大的发展战略,重三四线轻一二线。
一二线拿地成本高利润低,基本不用担心赔钱,有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
而在三四线,尤其是三四线的郊区拿地,低成本,高利润,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三四线对项目运作能力和运转周期要求很高,如果踩准时间节点,项目宣传到位,一个项目就能赚取巨额利润;如果选址不当,或者时机选错,就会泥潭深陷,一个项目卖上五年八年仍有大量库存。
此外,三四线项目备案价弹性空间很大。尤其是三四线郊区缺乏对标项目的楼盘,定价随意性很大,只需前期申报一个比较高的备案价,等政府审批下来之后,就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有很大的折扣和让利空间。
恒大很多三四线的楼盘,正常的到访折扣就很吓人,备案价10000的房子,各种折上折后8000多甚至更低就可以卖给你。
等到恒大全国统一搞活动时,各售楼处就收回平时的活动折扣,统一按总部定的折扣来走。
另外一种花招就是:先抬高价格恢复原价,然后再打折。比如:东莞恒大翡翠华庭。1月份他们优惠售价为1.53W/㎡,而目前的均价是1.92W/㎡。
我们来做个算术题:
1.92W*0.75=1.44W
1.44W/1.53W≈94%
意思就是,明面上说打了7.5折,但实际上打折后的1.44W,按照原价1.53W来算的话,仅相当于打了9.4折。所以,这次恒大的打折力度可能并没有纸面上来的那么凶猛。
这个楼盘是上述3个楼盘中价格最低的一个楼盘。也就是说,此次上海参与线上购房打折优惠的只有远郊青浦的恒大御澜庭,另外两个市中心豪宅根本不参与活动。
所以,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有选择性的促销行为。
如果你还不甘心,说还有好多二线城市呢,对不起,在恒房通公示的《无理由退房协议书》中,还有一行蝇头小字藏在最下方,用放大镜可以看到:部分楼盘不参与优惠。
4
如果你仔细翻看恒大的这次打折促销活动,会发现75折活动的楼盘多数是文旅楼盘、商铺、酒店公寓:
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谢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767EyWjc3pRuPtbMeVP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