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错误与俄乌战争的结局

作者:老C

来源:西西弗评论

进攻乌克兰,战略上和战术上都是一个错误。然而,即使是因为错误而开始的战争,也不会那么容易就结束。
1、
2月24日,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战略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普京的错误与俄乌战争的结局
2月26日,战争刚刚开始,我就做了如下判断。俄罗斯全面进攻乌克兰,在战略上无疑是个错误的决定。中美之争是世界舞台未来二三十年的主旋律,俄罗斯的最佳选择是躲在中国后面,韬光养晦。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明明已经不是舞台的主角了,为啥非要去抢镜头。我相信,现在普京肯定后悔了,悔不当初。
但是开始战争容易,终结战争困难。世界上了没有后悔药,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得打完。即使是因为错误而开始的战争,也不会那么容易就结束。
我不是俄国人,不知道为啥普京会犯这个战略错误,我自己的猜测是“轻敌”。这个猜测的原因来自于战争的进程以及俄罗斯战术上犯的错误。
2、
熟悉苏联军事史的朋友,看到乌克兰战争初期的俄军行动,一定会有熟悉感。多路大纵深同时突击,空降兵袭击首都附近机场进行斩首行动。类似的玩法,二战后的苏联玩了三次。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当时空降军还不成熟,主要是地面进攻),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以及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
1968年的捷克事件:
事件始于1968年8月20日,从莫斯科起飞的航班,该航班载有100多名便衣特工,并以“发动机故障”为由要求在布拉格机场紧急降落,结果他们迅速控制了机场,随后苏联第24航空集团军的运输机开始降落,控制机场。
突击部队刚刚占领布拉格机场,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的驻地机场起飞的苏军第103近卫空降师就乘座30架安-8、安-12型运输机,在战斗机和轰炸机掩护下,以每分钟1架的间隔降落在布拉格机场。1小时后,落地完毕的苏军第103近卫空降师从机场出发直扑布拉格市区。
在进攻开始6小时后,苏军就完全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几十万捷军还在被窝中就被全部缴械,北约军队更是没有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
1979年的阿富汗战争:
1979年12月27日,入侵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正式打响,当天苏军空降特种兵大队“阿尔法小组”发动“风暴333”行动,在第105空降师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阿明的行宫——达鲁拉曼宫发动突袭。仅3个半小时,阿明的警卫部队就被瓦解。阿明本人被苏军击毙,
击毙阿明的同时,从机场出发的苏军主力攻占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区,将一个傀儡卡尔迈勒扶上台,宣称阿富汗发生政变,苏军系”应邀进入阿境”。同时苏军装甲部队分两路大纵深突击。一周内,苏军基本完成对阿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占领,并控制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伊朗的边境要地。
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
整个过程中,多路地面突击快速占领贯穿对方国境、占领首都进行斩首、扶持傀儡政权一整套操作。除了还没有使用空降兵占领机场外,和后来的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如出一辙。而在大型运输机机降战术成熟后,突袭机场加入这一战法,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机降中心开花斩首+地面分进合击的标准战法。
1999年6月12日凌晨,俄罗斯派出了76空降师下属的大约200人的空降部队突袭占领了科索沃普里什蒂纳机场。这个行动很成功,让俄罗斯在科索沃问题上获得了有利的谈判地位。
这次俄乌战争中,我们再次看到了这熟悉的一幕。俄军第空中突击旅突袭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安东诺夫国际机场,同时,俄军在地面由基辅方向、苏梅方向、哈尔科夫方向、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方向、克里米亚方向分路向心攻击乌克兰纵深,基本是复制了上世纪苏军在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的经典案例。
俄军试图复制上面三个经典案例,正说明了俄军和普京犯了严重的“轻敌”错误。
3、
匈牙利捷克都是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不听话的小弟。苏联力量渗透的很厉害。军队完全没有应对苏联入侵的准备。
匈牙利面积9万平方公里,捷克斯洛伐克13万平方公里,都是很小的国家,没有纵深。
阿富汗阿明政权虽然不是小弟,但阿明之前的塔拉基政权是苏联的小弟,苏联也渗透的很厉害。喀布尔巴格拉姆机场一直都在苏联控制下。
然而,和匈牙利,捷克,阿富汗不同,乌克兰国家大得多,是一个从2014年开始就处于准战时状态的国家。俄罗斯的实力也远远不如当年的苏联。
俄乌双方的实力对比:
人口:乌克兰0.44亿, vs. 俄罗斯 1.44亿
人均GDP:乌克兰~4000美元, vs 10000美元
面积:乌克兰60万平方公里,欧洲除了俄罗斯第二大国,是德国和英国两个国家面积的总额
普京的错误与俄乌战争的结局
军事上,俄罗斯有四比一以上的优势。但是如果乌克兰全面动员,军队人数不亚于俄罗斯现役的军队人数。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在战前,乌克兰已经扩军到36.1万人。
俄罗斯陆军只有20多万人,投入乌克兰战争的陆军也只有十几万人。以陆军兵力计算,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并不占优势。而多路突击,必然分散军力。
普京和俄罗斯制定战略计划的人,凭啥认为靠十几万军队,就能像当年的苏联一样,轻轻松松就搞斩首加多路突击?
凭什么认为一个4000万人口,面积相当于法德两国总和,已经打了八年仗的国家,能轻易的被征服。乌克兰的势力,比当年的匈牙利捷克阿富汗强得多,而俄罗斯远不如当年的苏联。
参加过2014年顿巴斯战争的有些军官就公开说,乌克兰军队今非昔比。俄罗斯想要打赢,就得全民动员,进入战时状态,全力以赴才有可能。而普京只用了现役的十几万军队。
也许普京真的被俄罗斯对外情报部门给忽悠了?以为乌克兰的军官们都被收买了?
4、
当然,俄罗斯的机械化部队的多路突击取得了一定成果。
普京的错误与俄乌战争的结局
战争开始的第一个月,俄罗斯军队取得了不少进展,占领了不少领土。
俄罗斯的机械化部队突破了乌克兰军队的防线,分割包围了乌克兰的军队。正常而言,随后应该步兵部队跟上,攻占被机械化部队分割包围的乌克兰军队据点。但是,由于步兵力量的缺乏,俄罗斯无力攻占乌克兰军队坚守的据点。据点的乌克兰守军对俄罗斯后勤线构成重大威胁。
俄军唯一一个攻占的乌克兰重兵把守的城市就是马里乌波尔。除此之外,乌军重点防守的城市,基本都守住了。
由于俄罗斯无力攻占乌克兰防守的据点,无法巩固已经占领的地区。俄军在4月初,宣布放弃对基辅的攻势,把军力转移到顿巴斯地区。
俄罗斯开战时的目标是:实现乌克兰的政权更迭,建立一个亲俄,至少是中立的乌克兰政权。
放弃对基辅的攻势,意味着俄罗斯已经放弃了战前的目标。
4月以后,俄罗斯的目标已经不在是更迭乌克兰政权,而是在乌克兰东部建立一个缓冲区。大概包括:
1)尽可能占领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的全部领土
2)守住其他的现有占领区,保证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之间的陆地联系。以及克里米亚的水源供应。
简单而言,俄军的战略就是:守,耗,等三个字。
所以,4月以后,除了非常缓慢的在顿卢两州发动一些攻势,俄军的主要目标,已经转为守住现有的地盘。
普京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相反,普京谨慎保守,并不喜欢赌。他心里是亲近西方的,但是西方并不爱俄罗斯。即使是当年的叶利钦这样的亲西方派,最终也对西方怀有深深的怨恨。普京不是啥大帝,相反,他本是挺能忍挺能苟的。这也是我没想到2月24日普京会全面进攻的原因。
对普京来说,如果乌克兰愿意在现有的两军对峙线基础上停火谈和,是非常乐意的。能保住现在的占领区,可以终止战争,对普京来说就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了。
然而,这个缩减后的目标能达到吗?乌克兰一方,是无法接受在现有战线基础上的停火议和。最近两周的乌军大反攻就说明了这一点。
回到2月24日开战前的边界是目前信心十足的乌克兰政府的要求。但这个要求,俄罗斯是绝不会同意的。
5、
俄乌战争怎么收场?
“发动战争比结束战争容易得多”。战争一旦爆发,就很难收场。
战争一旦爆发,就会遭受损失,战争国家的领导人将希望获得足够的收益,以证明已经付出的巨大牺牲是合理的。随着战争造成更多的死亡、破坏和痛苦,双方仇恨和猜疑的感觉只会增加,双方都会有强烈的复仇欲望。
战争中,外交关系可能会被切断,直接沟通变得更加困难,任何敢于提出妥协可能性的人都可能被指责为叛徒(甚至更糟)。即使谈判真的开始,任何一方都不会足够信任对方,从而达成协议。“冲突持续得越久,就越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战争很容易升级。处于劣势的一方,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可能会考虑使用更多武力,打击新的、更危险的目标,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高赌注。战争的参与方越多,越难以让所有参与方都同意结束冲突。
战争发动者在取得他们可以称之为胜利的成就前,几乎没有动力去结束战争,因为妥协就等于承认他们把事情搞砸了。
结束战争是非常难的。战争结束有几种方式:
二战模式:一方决定性胜利,另一方战败
一战模式:一方出现内乱,最终战败
越战模式:强势一方认为损失大于收益,承认战败,主动停止战争撤退
两伊战争模式:都打的精疲力尽,两败俱伤,最终议和
6、
一般而言,如果战争双方无法分出胜负,在战线(实际控制线)停火,然后双方脱离接触,再签订和约,是一种结束战争的方式。这个结果我估计俄罗斯能接受,但乌克兰肯定不会同意。
乌克兰一方怎么才能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争?
进军莫斯科,取得类似二战结局那样的决定性胜利当然很好。但以乌克兰的实力,真的不太可能。
越战模式,俄罗斯主动停止战争,撤出乌克兰领土。这个也不容易。阿富汗不是苏联的核心利益,越南、阿富汗也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但东乌,特别是克里米亚毫无疑问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普京是否愿意认输?认输后能保住什么?克里米亚无论如何是要保住的吧。目前顿卢两州,俄军占领而开战前在乌军控制下的领土要不要保?克里米亚的陆地通道要不要保。
要保,乌克兰不干,如果都不要保,俄罗斯也真的没法接受这个条件。想实现越战模式,只能寄希望普京谨慎保守,愿意承认自己把事情搞砸了,为了和平,为了两国人民的利益妥协认输。
两伊模式无法带来任何一方的胜利。双方都打得精疲力尽无力继续战争。两伊打了八年,俄乌也要打八年吗?再说了,这种情况一般也都是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展开谈判。
乌克兰想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争,几乎唯一的可能就是俄罗斯内乱,政权更迭,普京下台。然后,还得还上一个亲西方的鸽派。

俄罗斯一方怎么才能以胜利者的身份结束战争?
占领基辅,更迭乌克兰政权,基本不可能了。以目前实力对比,想追求这个目标,就得全国总动员,转入战时体制,不惜一切代价,使用所有常规武器(逼急了眼核武器也说不定),打一场你死我活的全面战争。
毫无疑问,普京不想这么做。
前文写了,对普京来说,现有控制线基础上停火,是可以接受的。但乌克兰肯定不干。
企图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压迫乌克兰求和。现在俄军这个战斗力,不全面动员,别说决定性胜利了,不出现决定性失败就不错了。
剩下就是等着,耗着,熬着。等待乌克兰熬不住,或者乌克兰背后的欧美国家熬不住。
但这个可能性也不大。美国能源可以自给,断油断气问题不大。老欧洲焦头烂额,但政治正确压力之下,也不会真放弃乌克兰。再说了,就算只有美国一家援助,乌克兰也能坚持到底。乌克兰已经是战时体制,只要援助,就一直能撑。除非乌克兰自己内乱。
目前看,普京好像也只能指望乌克兰内乱,然后新上任的领导人妥协。
两方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内乱,希望靠对方内乱,自己取胜。这怎么看都不靠谱呀。
目前看,最大的概率是一直拖下去耗下去,看谁撑不住。也许会变成一场新的两伊战争,双方都精疲力竭之后,才会放下武器。
俄罗斯一方会扩军,不扩军,耗都耗不下去。但不会总动员。也不会特别主动的进攻。
7、
中国是这场战争的旁观者,中立态度。既不站在俄罗斯一边,也不站在乌克兰一边。
同情乌克兰,同情俄罗斯都正常。乌克兰算是反抗入侵;而俄罗斯也算是反抗美国和西方霸权。同情任何一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理由。
但是,如果精神代入,变成“精乌”、“精俄”就有点恶心了。
当年,俄罗斯做了不少普京的形象宣传,啥普京大帝,嫁人就要嫁普京都出来了。这些“精俄”很恶心。现在,这种人很少了。
今天的“精乌”更恶心。当然,普京战略战术都犯了错误。但,至少截止目前为止,普京还是在控制战争规模,没有总动员也没有总体战。
普京现在无疑是骑虎难下了。当然,可以指望普京现在认输。但现在认输说明普京还是个理性谨慎的人,不是精乌描绘的希特勒再世的疯子。
虽然我一直认为普京是个挺谨慎保守(或者说是怂)的人,但既然普京如此不理智的开启了战争,现在就认输妥协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普京真的疯狂一把,选择总动员,全面战争,这个世界将更加不太平。
如果普京倒台了,上来的也许不是普世价值的拥簇,而是极端民族主义者。历史上,俄罗斯的绝大多数政变,都是激进本土派上台,而不是西化派。
我对俄乌短期内和平已经没有奢望,任何一方都无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让对方屈服认输。
现在可能只有双方都打累了,才会有停火和平的机会。
愿这个世界好运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MjwbGi4HBLw-TeJbJogNA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一个地方发生的事,迅速影响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这也许是全球化最迷人也是最残酷之处。

俄乌战争的爆发,使得全球粮食出现危机。全球粮食价格进一步升高,将饥荒推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全球7.2亿-8.11亿的饥饿或半饥饿人口,主要集中于非洲。

因此,千里之外的非洲,受到这场战争的严重波及。

而西北非洲,也可能在俄乌战争下,意外变得更加重要。

因为,随着俄罗斯与欧洲关系恶化,它很可能成为欧洲未来的主要能源进口地之一。

不过,一个变数正在西北非发生。

在那里,有一个争议地区,被称作西撒哈拉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那是一块寸草不生的土地,却无意间成为西非、北非各国相互绞杀之处,也是欧洲、美国和中东各大势力的博弈之处。

那里正在酝酿的风暴,可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未来。

 

/ 01 / 
紧张的西北非

西撒哈拉的士兵很多不足20岁,目前,他们忍耐着炎热、疫情和食物短缺,坚持认为「战争是唯一出路」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西撒哈拉的战斗人员在望着天空中的无人机。在数年的战争中,西撒哈拉的战士已有很多步入老年,但也有大量未成年战士。
图片来源:美联社

一年以来,战争愈发频繁,1000多起冲突接连爆发,地雷炸死了那些本该在学校里念书的年轻人。难民增多,平民死伤惨重,秩序濒临崩溃。

这片荒漠之上,是即便在非洲也为数不多的争议地带。西撒哈拉,是只在地图上存在的国家。

在这里,盘踞着两种政治势力:波利萨里奥阵线,以及摩洛哥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西撒哈拉中,波利萨里奥阵线与摩洛哥控制地区对比
图片来源:The Economist

其中,当地人组成的波利萨里奥阵线(又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占据着四分之一的土地,致力于争取西撒哈拉独立,并建立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然而,波利萨里奥阵线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它至今没有成为联合国成员,只有30多个国家承认其为独立国家。

另外的地区,由摩洛哥控制,摩洛哥认为西撒哈拉是自己的领土。

南部的毛里塔尼亚,早在1979年就放弃了对西撒哈拉领土的要求。

但东边的阿尔及利亚始终支持着波利萨里奥阵线。

这样,由于西撒哈拉的争端,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关系一直很紧张。

本来,在1991年,摩洛哥与波利萨里奥阵线接受了联合国停火协议,虽然之后也有多次摩擦,但总体保持着平稳态势。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联合国在1991年后一直在西撒哈拉有特派团,特派团中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这里的安全与秩序。
图片来源:United Nations

但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川普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一切。

川普当时意在推进《亚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s),使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逐步正常化。

2020下半年,以色列和巴林、阿联酋关系正常化,随后,川普把目光对准了摩洛哥。

之所以选择摩洛哥,是因为其在历史上就曾与以色列有合作,但过去由于阿拉伯世界的反对,两国关系一直受到阻碍。

摩洛哥和以色列正常化,毫无疑问还将受到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压力。

因此,川普就以承认西撒哈拉为摩洛哥领土作为砝码,希望诱使摩洛哥走出这一步。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川普2020年9月15日在白宫举行的《亚伯拉罕协议》签字仪式上,左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右侧为阿联酋外长。
图片来源:Foreign Policy

的确,在中东问题上,川普有所收获,中东格局发生了变化,阿拉伯国家开始接受以色列。

但是,有得必有失。由于美国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波利萨里奥阵线认为别无选择,只能打破停火协议,而阿尔及利亚对此也强烈支持。

2021年8月,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的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中止了外交关系。

彼时,欧洲局势也在加剧,俄罗斯大军压境与乌克兰对峙。

俄乌战争开始以后,欧洲亟需寻找新的天然气来源。

毗邻南欧的西北非,其天然气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的选择之一。

然而,就在最需要天然气的时候,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关系恶化,导致阿国禁止将天然气输送至摩洛哥。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图中黄色部分为马格里布-欧洲天然气管道,又称跨撒哈拉天然气管道,其经过阿尔及利亚。

跨撒哈拉天然气管线中,有一段就经过阿尔及利亚流向摩洛哥,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输送至西班牙。

阿尔及利亚对摩洛哥的敌视,直接导致西班牙面临两难选择,必须在两国之间选边站队,而不管选哪边都意味着损失。

西班牙最终选择了摩洛哥。

不过,仅只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天然气管线停止,并不会对欧洲造成太大影响。

可是,如果欧洲与阿尔及利亚关系恶化,那么,经过阿尔及利亚的数条管线都可能受到影响,欧洲又可能会像受制于俄罗斯天然气那样受制于阿尔及利亚。

同时,阿尔及利亚是北非大国,也是非洲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巨大的国家。

欧洲与其关系的改变,势必使地中海与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剧变。

同样,如果欧洲站在阿尔及利亚一边,其损失也可能同样巨大。

造成如今的局面,并不只是川普的错,那无疑将事情过度简化了。

西撒哈拉动荡的局面,是非洲大陆咽喉中的刺,也是漫长历史与复杂政治博弈造就的死结。

 

/ 02 / 
殖民时代的后遗症

西撒哈拉的土地夹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之间。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在这三个国家和西撒哈拉接壤,以及三个国家互相毗邻的边境线上,能清楚地看到许多直线。这些直线是殖民时期留下的,它们最直观地表明:

西北非所有问题,其实都源于殖民。

早在西班牙人和法国人来这里殖民之前几百年,西北非就被阿拉伯文化同化,那里的民族全都信奉伊斯兰教。虽然统治王朝时常更迭,但宗教和文化却相当稳定。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非洲宗教分布,其中黄色为基督教,绿色为伊斯兰教,棕色为其他。可以看出,撒哈拉国家都属于伊斯兰教地区。
图片来源:Reddit

当下几国的争端并不源自宗教,这与东非、中东等地的问题都不一样。

殖民过西北非的帝国有很多,但最后,也最重要的殖民者是法国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都是法属西非的一部分。

二战结束后,法国保持着对摩洛哥的「间接统治」,只把那里作为「保护领地」。结果,摩洛哥的穆罕默德五世开始支持穆斯林民族主义运动,这让法国十分恼火,将他流放到了马达加斯加,开始深度介入摩洛哥事务。

不料,没过多久,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都要求独立,阿尔及利亚与法国还爆发了战争。

焦头烂额的法国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意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独立,将穆罕默德五世释放,两国于1956年各自独立。

南方的毛里塔尼亚也依样画葫芦,从法属西非独立出来。

阿尔及利亚在经过了不懈斗争之后,在1962年也彻底独立。

问题就这么出现了。

在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三国之间,还有一块土地没有独立,那就是西撒哈拉。

这块地方是一个殖民时代的遗留问题。

西撒哈拉此时不属于三个国家中的任何一国,也不属于法国,而是属于西班牙。

早在19世纪,西班牙就把西撒哈拉作为自己的「保护地」,在这里设立了撒哈拉省。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非洲1914年的殖民情况地图。
图片来源:Exploring Africa

然而,三个国家既然已经和法国抗争过,自然不把西班牙放在眼里,都纷纷给西班牙施加压力,不同意其在西撒哈拉的统治。

阿尔及利亚扶植了波利萨里奥阵线,致力于通过武装斗争获得独立。

摩洛哥发动了「绿色进军」行动,组织35万人准备占领西撒哈拉。

毛里塔尼亚相比之下是较弱的一方,但也跃跃欲试。

西班牙眼看大势已去,立刻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谈判,签订《马德里协议》,保证在1976年撤出所有驻军,并将西撒哈拉一分为二,北边归摩洛哥,南边归毛里塔尼亚。

在西班牙看来,将这块土地给予两个已经独立的非洲国家,要强过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在这里再建立一个国家。

当西班牙离开之后,这里毫无意外地打成了一团。

首先退出的是毛里塔尼亚,它已无力与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对抗。

接下来,就是阿尔及利亚支持的波利萨里奥阵线与摩洛哥长年累月的纠缠。摩洛哥提出了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并期望以公投的形式决定西撒哈拉人的去留,但遭到波利萨里奥阵线的反对,至今无法实施。

实际上,川普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也就是对自治计划的承认。在川普之前,也有60多个国家承认了摩洛哥提出的自治计划,而川普的承认,更像是在错误的时间加剧了矛盾。

这里的问题在一百多年前就早已种下。而现在,西撒哈拉局势正不可逆地成为即将到来的剧变的开端。

双方虽不断摩擦,但在整体上还有一定合作的空间,具有一定弹性。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双方保持的平衡极不稳定,美国的介入成为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诱因。

 

/ 03 / 
终将到来的未来

西撒哈拉是一个荒芜地带,那里除了沙子,几乎一无所有。

可是,由于殖民时期的遗留问题,这里在政治上却相当重要。

阿尔及利亚之所以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是为了扶植一个亲阿的政权,以此换取大西洋沿岸的出口。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波利萨里奥阵线的领导者,也是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总统加利(Brahim Ghali)在阿尔及利亚边境的难民营参加国庆活动。2021年,他感染新冠前往西班牙治疗,曾导致西班牙和摩洛哥关系陷入危机,后来西班牙承认了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
图片来源:VOA

有了这个出口,阿尔及利亚就不再是一个地中海沿岸的陆地大国,而打开了一个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阿尔及利亚本身已经是非洲大国,其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九,而且还把持着通往地中海的几乎所有天然气管道。

撒哈拉以南非洲想要将天然气送至欧洲,几乎必须经过阿尔及利亚。

与此同时,阿尔及利亚也是非盟中最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还与中东阿拉伯世界关系密切。

有了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可谓如虎添翼。

美国对摩洛哥在西撒哈拉主权的承认,看似对自身无足轻重,但对欧洲打击却很大。

阿尔及利亚可能影响中东,给以色列压力,也可能阻碍非洲与欧洲的贸易,以此逼迫西撒哈拉回到过去的平衡中。

不过,欧美支持摩洛哥也是有理由的。

摩洛哥在地缘重要性和国家实力上不输阿尔及利亚,其面积虽小,却是非洲第五大经济体,在政治体制上也更接近欧美。

此外,摩洛哥是非洲名列前茅的经济体,还是阻挡难民进入欧洲的一个缓冲带,地缘位置重要。在摩洛哥目前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还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磷矿资源。

这些,都使欧美愿意站在摩洛哥一边,不惜与阿尔及利亚关系恶化。在国际社会上,有将近半数的国家支持摩洛哥,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却只有三十多个。

令人担忧的是,半个多世纪的争端再一次严重起来,很可能在西北非燃起战争,并将非盟撕开一条裂缝。

俄乌战争,波及到了千里之外的非洲
 波利萨里奥阵线士兵梅巴拉克(Barra Mebarak),他12岁加入军队,目前已22岁。
图片来源:The Africa Report

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本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一冲突并不是和平年代的一个插曲,它与俄乌冲突、疫情和饥荒配合,将塑造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早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时,摩洛哥就曾攻占阿尔及利亚国土,双方曾有军事冲突。

如果重回战争,不只对国际秩序是一次冲击,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到每一个生活在非洲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普通人。

定时炸弹一旦爆炸,炸毁的可能是美国在中东和北非的控制力,可能是欧洲的能源计划,可能是中国的投资,也可能是普通非洲人的家庭。

西撒哈拉,是殖民时代的历史后遗症,也是非洲特有的顽疾。

在那里,民族主义、独立自主、主权完整,都可能只是流于口号,淹没在经济利益、政治博弈和历史积怨的洪流之中。

殖民为非洲留下的创痛并不那么容易愈合,而是不断反复折磨着这片土地。

在非洲国家中,有的未被殖民却也受其影响,如埃塞俄比亚;也有的在殖民后陷入独裁和无政府的反复交替,如乌干达和卢旺达;有的不得不分裂,如苏丹;有的则挺过了混乱,摇摇晃晃地走向稳定,如尼日利亚、加纳和利比里亚。

倘若变成摩洛哥的一部分,波利萨里奥阵线不会罢休,西撒哈拉很可能面临内战和不断的暴乱;倘若继续保持现状,这里仍然混乱无序。

那些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战士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面临的是什么,也很难明白自己在历史上扮演怎样的角色。

更严重的冲突也许很快来临,也许未来几年中逐步加深,或者在数十年间持续下去,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终将到来。

参考资料

[英]理查德·雷德. 现代非洲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02.

[美]凯文·希林顿. 非洲史. 商务印书馆. 2012-06.

李安山. 非洲现代史.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09.

Things are heating up in Western Sahara. The Economist. 2021-11-06.

Morocco’s autonomy plan for the Western Sahara. France 24. 2022-04-07.

Fresh Dispute Erupts Between Spain and Morocco Over Western Sahara Leader. VOA News. 2021-05-10.

Why the Western Sahara dispute could escalate conflicts across North Africa and the Sahel. ECFR. 2020-12-07.

Why Is Madrid Pandering to Morocco. Foreign Policy. 2022-05-1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LZ7Th7BeDmJoq2fdY2vw

普京包围网

原创:顾子明

来源:政事堂2019

昨夜,北约外长会议在柏林结束,北约秘书长与德国外长对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表示欢迎,并称将特事特办迅速完成“入约”,可在过渡期提供安全保证。

美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他有信心瑞典和芬兰顺利加入北约。

过去,芬兰和瑞典一直作为北约与俄罗斯(苏联)之间沟通的桥梁,一边数钱一边维系着欧洲的和平。如今随着俄罗斯深陷乌克兰的泥潭,原本坚定不加入北约的两国迅速跳反,开始一边倒向北约。

芬兰与俄罗斯有着1300公里的边境线,瑞典则扼守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意味着俄罗斯与北约的陆地边界翻倍,波罗的海舰队将被困死,飞地加里宁格勒也将被切断。

普京包围网

虽然俄罗斯第一时间通过切断对芬兰供电作为警告,但这种威慑只会进一步加速芬兰瑞典倒向北约的步伐。

如今,唯一能够组织北约东扩的,除了核武器,就只剩下普京过命的好兄弟,死死握着两国入北约的一票否决权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相比于西方世界普遍站美国,面对俄乌冲突挑起的全球通胀,全球的保守派政府,纷纷站在了俄罗斯的一边,然后大家手拉手一起推动通胀,以挑战资本主义国家。

先是拥有巨大增产空间的沙特,面对美国对OPEC增产的最后通牒,不仅拒绝增产,还带着海湾国家一起减产,推动全球通胀爆表。

还有早已与各方谈妥伊核协议的伊朗,仿佛也不着急了似的,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顶着国内骚乱,也不着急石油的出口。

然后是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硬顶着七国集团的压力宣布停止小麦出口,在俄乌俩小麦大国无法出口之际,直接推高了全球农产品的价格。

还有一些国家则是跟印度类似,以大折扣从俄罗斯采购能源和粮食,维系着摇摇欲坠的俄罗斯经济。

普京包围网

想要掰掉坚定支持俄罗斯的这些凳子腿,美国都需要付出非卖品进行交易。

譬如土耳其的埃尔多安,表示芬兰瑞典“想要过此路,留下买路财”,需要承认库尔德工人党是恐怖分子。

这分明就是一出极其高明的指桑骂槐。

大家都知道库尔德工人党是美国扶持的,埃苏丹这么说,就是为了给个台阶,美国承诺放弃库工人党为代价,土耳其才能对芬兰瑞典入约放行。

简而言之,普京是我的骨肉兄弟、挚爱亲朋,得加钱。

而目前跟美国谈条件的,也不止一个土耳其。

沙特国王死扛着不降油价,一方面是因为也需要美国把沙特的宿敌胡赛武装重新列入恐怖分子名单,进行打击,以遏制什叶派之弧。

另一方面也是要美国做出承诺,彻底放弃那些沙特的富贵王爷们,坚定支持小萨勒曼继任沙特国王,永久放弃追查记者谋杀案。

对于美国来说,前者会推翻正在推进的伊核谈判,后者则要承受国内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利益集团阻力,都极其的棘手。

而最近伊朗也是不断的放话,说自己能够迅速向市场提供大量的石油,甚至可以提供欧洲急需的天然气。

但条件嘛,跟土耳其和沙特正好相反,是要求美国承认伊朗革命卫队,并将其永久从恐怖组织的名单中拿出去。

这个条件拜登政府如果答应了,且不说得罪了中东逊尼派盟友,国内的自由派也能把他骂成狗,也就别指望中期选举了。

最后则是印度,莫迪是美日印澳四方机制下唯一没有谴责俄罗斯的势力,还拼了老命在买俄罗斯的能源。

因为印度的要求也同样是非卖品,要求美国放弃他刚刚推动政变上台的巴基斯坦,并支持印度和印人党在南亚的统治地位。

这种得罪整个逊尼派穆斯林和放任印度做大,也是拜登政府绝对不会答应的。

因此,俄罗斯虽然局面极其艰难,但是朋友们也都把卖友求荣,开出了一个极高且不可接受的筹码;美国的局面虽然顺风,但是每一个重要的交换,都意味着他需要抛弃重要的盟友来交换,导致系统性的崩塌。

这既是普京依仗能够对抗美国的实力所在,也是他目前最大的窘境,普京必须保持着战场上强势的状态,让他的全球保守势力朋友们对美国狮子大开口,超过了民主党的可接受范围,导致交易无法达成,最终以通胀挤爆发达国家来获得胜利。

否则,一旦俄军在这场俄乌冲突中展现出了颓势,那么“得加钱”的盟友们也会纷纷调低加码,寻求与美国的妥协。

譬如伊朗妥协把圣城旅列为恐怖组织,譬如沙特萨勒曼妥协只确保家族传承利益,譬如土耳其妥协美国只要不插手库工人党就行,譬如印度妥协美国只要在印巴博弈保持中立即可。

加码一旦调低了,那么交易就可能迅速达成,朋友们踩踏式的跟美国签署协议,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变成了孤家寡人,被自由世界围剿。

普京绝不能接受颓势,所以这场俄乌冲突的持续时间,也会比我们预想的要持续更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NixY1bL7QdYXtt-2sNLvg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来 源 | 小K侃有色

编 辑 | 扑克投资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扑克投资家立场
本文来自The Hague Centre for Strategic Studies:How wars end War terminations: insights for the Russia-Ukraine War,翻译出来,以飨读者。

 

俄乌冲突是今年大类资产特别是大宗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线索,俄乌冲突未来的走向仍然牵动着大众的心,本文给出了一些线索,供参考。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扑克投资家的立场。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引言

 

战争是如何结束的?随着俄乌战争进人第三个月,战争仍在持续。尽管军事损失惊人,人类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战争还尚未结束。乌克兰人民和他们的总统泽伦斯基决心保卫自己的国家。他们甚至希望将俄国军队击退到他们战前的阵地。俄罗斯似乎有意巩固其成果,扩大对乌克兰东部的控制,或许甚至更多。毫无疑问,其结果将部分取决于顿巴斯领土上的事情是如何解决的。但如果没有任何决定性的滑铁户式的战役发生,各方是否继续战争,甚至升级战争,都是取决于战场之外的因素,包括他们对胜利之后的看法,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成本,国际和国内压力,以及有无信心制定任何的战后解决方案,这篇文章梳理了我们可以从过去的战争结束中学到什么:它们持续多久,如何结束,是否复发,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结束,以及这对俄乌战争意味着什么。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每一场战争都必须结束:关于战争结束的见解

过去的战争是如何以及何时结束的,关于战争结束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在1946-2005年期间,全球记录了63场国家间的战争。其中大约只有五分之一(21%)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结果,一方获胜,另一方失败(即完全胜利/失败)。几乎三分之一(30%)的战争都以停火结束,而只有六分之一(16%)以和平协议结束。其余战争的结果没有明显的胜利/失败,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和平解决。令人担忧的是,在1975年至2018年之间通过谈判达成的和平协议中,几乎十分之四(37%)是在同一当事方之间的战争重新爆发后破裂。此外,超过四分之三(76%)的和平协议是在两年内破裂的,12%持续了2到5年,另外12%持续了5年多,但最终都破裂了。战争以平局而不是双方中其中某一方决定性的胜利而结束,双方都有一段激烈的历史,一方的存在受到威胁,因此战争更有可能再次发生。显然,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初步停火协议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

 

防止冲突的一个重要缓解因素是所谓的“厚重”的和平协议。这些和平协议包含了关于维和特遣队、非军事区和解决争端的联合委员会的正式和详细的协议,并包含了明确的第三方保证,使和平状态更有可能持续下去。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任何可能达成的和平协议都应注意到这些措施,以减少双方冲突重新点燃的可能性。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优于乌克兰(至少在纸面上),这使得乌克兰在冲突中扮演的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角色。乌克兰在与俄罗斯军队的武装斗争中胜算机会有多大?从1800年到1998年,在涉及强者和弱者的战争中,超过70%的强者赢了。在其他近30%的战争案例中,弱者获胜或者战争以僵局告终。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种趋势,不对称战争的结局往往不太可能是强者赢,结果复杂(见下图)。最近的不对称冲突,如美国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以及俄格冲突中,证实了这一趋势。俄乌战争的结果仍然不确定,但乌克兰持续抵抗俄罗斯的进攻,在40多个国家对乌克兰的协调军事和人道主义的援助上,确实增加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武装力量的机会,即使不打败他们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一种僵局。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结束战争的条件

战争的终止有两个必要条件。首先,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提出极点概念(the culminating point )是战争结束的必要前提条件。当军事冲突中的攻击力量由于供应问题、需要休息或对方力量而无法再维持其前进时,就达到了目标。攻击者的目标是在达到此目标之前完成其目标,而防御者的任务是在其目标达到之前将其引到其极点。其次,威廉扎特曼 ( WilliamZartman)提出的“成熟度”,列出了交战方之间启动谈判的必要条件。两个因素构成了战争中“成熟”的时刻,即相互伤害的僵局(MHS)和出路。当交战双方发现自己陷入僵局,无法取得绝对的胜利时实现,僵局对双方都是痛苦的,MHS是发生的。这反过来又导致双方都在寻求出路。无需确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只能了解双方都有理智和愿意寻求协商解决方案的情况。

 

在俄乌战争中达到极点和成熟的时刻,取决于影响战争终止的不同因素。现有的战争终止文献确定了以下五个影响战争终止的关键参数。

 

1、成功/胜利的前景有着可以使双方之间的军事权力平衡和实现双方既定目标的功能。当通过一场战争的继续无法使目标实现时,交战双方就会想要去结束战争。必须指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结束战争的代价太高,成功的前景很低的话,并不能总是可以阻止一个国家继续战争。

 

2、战争中的人力、经济和军事成本。冲突中的人力成本以伤亡和流离失所(即难民)来衡量。冲突的经济成本包括战争对双方产生的所有经济影响(例如,GDP增长率、利率、失业率、政府债务)。冲突的军事代价以军事伤亡和军事装备的损失或损坏来衡量。如果成本很高,交战双方就会想去做出让步,并在战争中取得和解。此外,成本较高的战争之后往往是更持久的和平。

 

3、国际社会或第三方通过调解、干预或制裁等方式对交战国施加的外部压力。结束或继续战争的决策部分是由对交战国施加的外部压力决定的。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可以向交战国施加压力,要求其达成战争解决方案,例如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和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

 

4、通过国内公众舆论、国内政治地位以及政治和军事精英施加的压力来衡量,对各方关键决策者施加的内部压力。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是民主国家还是独裁统治国家,巨大的内部压力都会为战争的终止创造有利的条件,并激励领导人寻求谈判解决问题。

 

5、为各方解决冲突的正向激励。如果交战双方担心另一方会违反潜在的和平协议,他们就不太可能达成战争解决协议。具体来说,一个担心可信的承诺问题(即担心违反可能的和平协议)的交战者更有可能通过继续战争寻求最终的解决办法。积极的激励措施,再加上明确的第三方保证,更有可能推动交战双方在谈判桌上达成和解。

 

除了对现有的战争终止文献和现有的定量证据进行检查外,我们还解码了8场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朝鲜战争(1950-1953)、苏伊士运河危机(1956)、海湾战争(1990-1991)、科索沃战争(1998-1999)、俄格鲁吉亚战争(2008)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战争(2021),根据这五个参数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变量是如何影响战争终止的。在俄乌冲突中,这五个参数能告诉我们俄乌冲突中战争终止的前景是什么?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五个因素是如何影响战争终止的,我们选择了一个(非代表性的)8场战争的样本。对于每一场战争,我们评估了参数,并根据5分的评分(即非常低、低、中、高、非常高)进行分析师的评估。(见下页中的表1)。请注意,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的原因,我们既没有实施我们的5分量表,也没有充分编写和参考我们的评估。因此,表中的调查结果既不详尽也不明确。尽管如此,我们在这里将它们作为我们的分析方法的例证,如果其他人希望这样做,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俄乌战争的结束尚未到来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和平谈判一再失败之后,迅速结束战争的前景目前仍然渺茫。最初,俄罗斯的攻击似乎接近尾声,因为俄罗斯陷入了供应问题,无法攻占基辅。然而,俄罗斯制定了更多有限的战争目标,并继续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进行战争。此外,俄乌战争中终止战争的“成熟”时机遥遥无期。俄罗斯的进攻和乌克兰的防御行动都在取得进展,但未能造成双方相互伤害的僵局,这将促使双方通过和平谈判寻求出路。在继续任何停火谈判之前,双方将首先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正在进行的进攻活动。仔细看看下面对战争结束的影响变量,就可以证实和平尚未到来:

1、双方仍然相信在战场上取得成功

尽管最初的军事被分析人士明确的估计对俄罗斯有利,对俄罗斯迄今为止的进攻行动的评估显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进攻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俄罗斯军队不断面临后勤方面的挑战、不断增加的伤亡和乌克兰的持续反击。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进攻进展十分有限。此外,最近俄罗斯旗舰莫斯科号沉没,俄罗斯主要国防研究所起火,随后俄罗斯最大的化工厂之一起火,有报道称靠近乌克兰边境的俄罗斯的主要石油仓库遭受袭击,表明俄罗斯领土上的(军事)目标现在也成为乌克兰攻击的目标。然而,这些挫折只会导致俄罗斯重新调整其战争战略,据报道称还导致普京采取强硬立场,对任何结束战争的外交方式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乌克兰成功地抵抗了俄罗斯的进攻行动,这促使泽伦斯基总统继续发动战争。此外,最近由40多个国家组成的小组宣布协调对乌克兰的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包括供应更重的军事装备,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乌克兰的抵抗能力。

2、战争成本的增加导致双方都重新调整了其战争目标

 

战争的成本正在迅速增加。俄罗斯的军事成本也非常高。据英国估计,大约有1.5万名俄罗斯士兵在战争冲突中丧生,2000多辆装甲车被毁,此外还有60架直升机和战斗机被毁。不能立即返回战场的受伤人数通常是死亡人数的两倍。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此时可能造成45000人与战斗有关的伤亡。战争对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损失更难以估计。在战争初期,与美元相比,俄罗斯的卢布损失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价值,随后俄罗斯股市崩盘。然而,最初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似乎已经减弱。卢布的价值已经上升到战前的水平,股市已经稳定下来,俄罗斯外币债券能够得到偿还,对银行的最初挤兑已经结束。尽管俄罗斯政府能够在短期内稳定经济,但专家预计,西方的制裁将在中长期内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制裁得以维持和扩大,到今年年底,俄罗斯GDP将实际下降8.5%。战争成本的增加使俄罗斯重新调整了其战争目标,将其攻势集中在顿巴斯地区。

 

乌克兰的人力、经济和军事成本无疑都极高。自战争开始以来,联合国已经记录了大约5718名乌克兰平民伤亡,这一估计数字可能比实际要高得多。此外,超过500万乌克兰人逃离该国。经济成本也非常高。世界银行估计到2022年,乌克兰GDP预计将下降45%。乌克兰政府在3月28日估计,这场战争造成的总经济损失将超过5650亿美元。人们对乌克兰军队所花费的费用知之甚少,但它们无疑非常高。然而,乌克兰高昂的人力、经济和军事成本并没有导致乌克兰在其核心利益上做出让步,而是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泽伦斯基总统一再表示,“在主权和我们的领土完整问题上不会有任何妥协”。

3、外部(西方)对俄罗斯的压力很大,但未能导致战争结束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制裁,禁止俄罗斯多家银行进入SWIFT银行系统,冻结数十亿美元的资产,以及关闭俄罗斯飞机的领空等措施。目前,欧盟甚至正在起草一个对俄罗斯石油的分阶段的进口禁令。北约还增加了其军事活动,并加强了其在东欧的行动。此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受到了广泛的外交谴责。拜登总统最近表示,俄罗斯正在乌克兰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然而,外界对俄罗斯的外部压力并没有激励普京寻求战争解决方案。俄罗斯继续向欧盟出口天然气,削弱了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有效性。此外,许多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南非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没有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在联合国多次支持俄罗斯。这些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持续的贸易减轻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的打击,并减轻了对俄罗斯施加的外部压力。

 

另一方面,乌克兰也得到了广泛的外交支持。联合国大会的绝大多数人投票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呼吁俄罗斯停止入侵乌克兰。通过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以及对乌克兰的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加强了对乌克兰外交支持。美国领导的由40多个国家组成的新国际组织致力于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和人道主义援助,为乌克兰提供必要的生命线。

4、有迹象表明普京面临着内部压力,但公众的支持率仍然很高

 

很难判断克里姆林宫内部对战争的看法。然而,有迹象表明,俄罗斯的关键决策者在战争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拘留一名俄罗斯高级间谍的问题。然而,俄罗斯一位独立民调机构最近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自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支持率显著增加。乌克兰战争似乎引发了一场围绕国旗效应的集会,这可能表明,目前普京所面临的内部压力仍然有限。在乌克兰,自战争开始以来,公众对泽伦斯基总统的支持率激增。对两位领导人结束战争的内部压力似乎都十分有限。

5、双方都缺乏通过谈判获得解决方案的积极动力

 

乌克兰和俄罗斯似乎对和平谈判的结果都没有信心。鉴于过去的协议,特别是一再被违反的《布达佩斯备忘录》(1994)和《明斯克协议》(2015),乌克兰在任何新的和平协议中都需要去寻求强有力的安全保证。泽伦斯基总统和其他乌克兰官员表示,他们对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几乎没有信心。一些乌克兰议会议员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谈判是一个争取时间的“烟幕”。如果要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乌克兰已经向国际组织申请得到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然而,国际组织,特别是北约国家提供这些安全保障的意愿仍然很低。另一方面,俄罗斯对西方和北约的不信任度也很高。拜登总统称普京为“战犯”,并指责俄罗斯在乌克兰犯下了“种族灭绝罪”,这进一步损害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如果俄罗斯停止敌对行动,西方方面并没有建议解除制裁,特别是考虑到俄罗斯的暴行,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积极的激励措施。普京不太可能接受和平协议中包括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的任何条款。据报道,普京甚至对与乌克兰的谈判根本不感兴趣。因此,乌克兰和俄罗斯都不愿在这一点上达成解决协议。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对影响战争结束的变量的评估表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尚未结束。俄罗斯战争目标的调整将极点推得更远。此外,终止战争的“成熟”时机尚未达成,因为双方在继续任何谈判之前都可能看到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持续进攻。首先,双方仍然相信在战场上的成功,这激励了战争的继续。其次,俄罗斯方面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军事成本只会导致俄罗斯重新调整其最初的战争目标。第三,俄罗斯面临的外部(西方)压力很大,但由于俄罗斯天然气的持续出口和非西方国家对其经济的隐性支持,这些压力受到了些许抑制。第四,外界对普京的内部压力仍然有限,使他不愿意寻求战争的解决方案。第五,也是最后一个问题,双方都缺乏达成谈判解决方案的积极动力,乌克兰和俄罗斯似乎都不相信战争的解决方案会得到保证。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升级的风险

与此同时,当前的冲突再次凸显了战争的升级趋势。原本旨在占领基辅并吞并乌克兰的闪电战,已经变成了一场血腥的战争。俄罗斯将战争的方向重新转向乌克兰东部,这绝不意味着俄乌战争的解决方案即将到来。相反,这场战争似乎正在演变和扩大。最近对俄罗斯(军事)目标表明,战争正在扩大到俄罗斯领土境内。在短短一个星期对俄罗斯领土的多次袭击被报道,尤其是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提供燃料的俄罗斯油库,作为莫斯科军事行动的后勤基地布良斯克地区,以及武器研究中心,一个据说有军事人员的化学工厂和一个弹药库。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些事件的官方原因,但乌克兰很可能是幕后黑手。这些对俄罗斯主要军事基础设施的攻击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维持其军事行动的能力,而且还针对俄罗斯的石油储备,影响了俄罗斯的商业模式,并将战争带到俄罗斯本土。

 

这个由美国领导的由40多个国家组成的小组,对乌克兰提供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包括提供重型军事装备,这将提高乌克兰的战争能力。但是,这场战争也有升级到会对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外产生风险。莫斯科支持的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爆炸,也预示着将这个欧洲小国卷入战争的风险。美国外长布林肯在访问基辅后表示,他希望“看到俄罗斯被削弱到无法入侵乌克兰的地步”。莫斯科越来越强烈地谴责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指责北约对俄罗斯发动了一场“代理战争”,警告会有很可怕的后果,包括使用核武器的风险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在内的可怕后果。在努力支持乌克兰保护其领土完整和作为主权实体生存的同时,还需要做出相对的努力来管理和控制与局势升级有关的风险。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停火并不是战争的终点

即使双方在某个时候就停火达成了协议,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停火协议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首先,停火很有可能导致最终破裂。特别是没有绝对战争结果(即完全胜利/失败)的战争,如果双方都有冲突的历史,而且一方的存在受到威胁,则更有可能再次发生。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适用于俄乌战争,使双方未来达成的任何停火协议都特别不稳定。第二,当目前积极的武装冲突突然结束时,如果乌克兰没有取得任何绝对的胜利,乌克兰东部仍将仍然是一个冻结的冲突区,类似于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成为一个不稳定和不安全的环境。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停火协议很可能会因为沟通误解而被违反,双方也都希望加强各自在潜在和平协议谈判桌上的立场。

以史为鉴:俄乌战争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

建议

我们对战争如何结束以及哪些因素能促进战争的结束进行评估,为欧洲决策者提供以下建议提供了基础。我们的目标是以乌克兰可接受的条件来结束当前的战争,避免升级为更广泛的冲突,并为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持久和平奠定基础:

 

1. 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强有力的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使乌克兰能够在可接受的条件下结束战争,包括维护其主权和避免更多的人类痛苦。

2. 继续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准备好采取短期和长期的措施。寻找可以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能源,以进一步增加对俄罗斯经济的压力。通过政治或经济手段鼓励非西方国家加入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的组织里。

3. 进一步加大力度削减其依赖半导体、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等与外部供应商相关的的军事技术供应,使俄罗斯重新武装的能力复杂化。

4. 仔细管理升级的来源。注意乌克兰以外的冲突可能升级。重申北约的团结,包括北约基于强大的威慑态势上的第5条的承诺。防止盟友参与可能引发进一步局势升级的行为。保持与莫斯科的沟通渠道畅通。

5. 在更大的战后安全秩序的背景下,开始考虑并准备一项“厚厚”的和平协议,包括关于维和特遣队、非军事区和解决争端的联合委员会的正式和详细的协议。也包括积极激励措施,使双方在冲突成熟后找到一条摆脱危机的道路。考虑如何通过外部担保来保障和平协定的达成。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CHaCcc8foFrR1_ElAljTA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作者:teafox
来源:茶狐看世界(ID:TeaFoxWorld)
俄罗斯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可以总结为,无处不在的剧烈反差,仿佛就是一个人格分裂的国家,她的灵魂在天空中翱翔,她的肉体在泥泞中彷徨。不要高估熊国的物质实力,但也不能低估他们的灵魂高度。
在我眼里,俄罗斯的反差,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地大物博的国土,简陋局促的生活。
出类拔萃的精英,自暴自弃的草根。
无与伦比的精致,不可思议的粗糙。
骄奢淫逸的寡头,煎熬挣扎的穷人。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莫斯科红场的乞丐
地大物博的国土,简陋局促的生活
很多人对俄罗斯航空,都是谈虎色变,敬而远之。他们应该都没亲身坐过俄航,我坐过几次,感觉还不错,起飞落地,非常稳妥。让我最意外的是飞机餐,比中国的航空公司都好。唯一不习惯的就是,飞机落地之后,乘客集体鼓掌,颇有一种“感谢机长不杀之恩”的气氛。
每次坐飞机从北京到莫斯科,从机窗望出去,俄罗斯的国土,让我感觉既无聊又震惊。说无聊,是因为,地貌平淡,没有高山、也没有荒漠,一路上几乎全部是森林。说震惊,也是因为森林。飞机从北京出发,在进入俄罗斯之前,一路上都是荒漠、半荒漠状态,主色调是贫瘠的土黄色,但靠近俄罗斯边境后,就变成了满眼的翠绿色,那是无边无际的森林,中间点缀着草地、湖泊、河流。亲眼看过西伯利亚,才能体会,什么是地大物博。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世界“泰加林”分布图
西伯利亚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寒温带针叶林(5000公里长,1000公里宽,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面积的一半),因为这片森林实在太大,以至于“寒温带针叶林”的专有名词Taiga (泰加林),就源自俄语,代指北半球寒温带的针叶林生态。
这里插一句,Taiga这个词,看上去就不像是正统的斯拉夫词汇,一查,果然源自蒙古语。另外,西伯利亚这个词,也是源自蒙古语,意思就是“沉睡之地”(Sib Ir)。欧洲人说,俄罗斯人是白皮的蒙古人,也不完全是凭空捏造。
俄罗斯森林面积达815万平方公里,占全球20%。而我们中国的森林面积,仅有210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球5.3%。如果按照人均来算,那差距就更大了。 
西伯利亚的辽阔森林,人迹罕至,而地下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丰富的资源分子,稀少的人口是分母,简直人人都是矿主!
2009 年以来,俄罗斯以每日 1000 万桶的速度开采石油,理论上,以这个速度,俄罗斯还可以继续开采至少30年。而实际上,每年新增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量几乎相当,也就是说,俄罗斯的石油资源未来很长时间内,都是无穷无尽。
俄罗斯每天出口约500万桶石油,过去10年,平均油价70美元/桶,成本20美元/桶,以此计算,俄罗斯每年净收入约1000亿美元。
另外,俄罗斯的天然气的收入远高于石油。根据BP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截至2021年年底俄罗斯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全球排名第一,共有37.4万亿立方米。
今年,一场俄乌战争,让欧洲天然气价格首次突破3500美元/千立方米,每立方米3.5美元。表面上看,制裁很严厉,但实际上,靠卖油气为生的俄罗斯,外汇收入反而比战前增加了。
就算回归常态,按照每立方米1美元,俄罗斯目前已知天然气就价值37万亿美元。俄罗斯的天然气开采成本是 20 美元/千立方米,相比市场价,开采成本可以忽略不计。2020 年,俄罗斯的GDP为 1.48 万亿美元。理论上,俄罗斯光靠卖天然气,其它啥都不干,就可以维持25年!
总而言之,在俄罗斯面前,我们中国真的不好意思说自己地大物博。
按道理说,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俄罗斯的居住环境应该更像美国,家家住house,户户有花园,人人开汽车。就算不如美国,那也至少比中国强,但实际却不是这样。
2017年,俄罗斯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只有24.4平方米。特别是作为俄罗斯经济龙头的首都莫斯科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却是全国垫底,只有区区19平米。作为对比,2019年,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39.8平方米,农村48.9平方米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赫鲁晓夫楼
赫鲁晓夫时期,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公寓型的经济住房,保证居民在城市内都有房住。名字就叫赫鲁晓夫楼,相当于我们以前的筒子楼。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新建的房子,虽然风格有很多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赫鲁晓夫时代留下的小面积房子,至今在俄罗斯很多新楼盘里1000套房子可能有60%以上,都小于60平米。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之一,总产量并不亚于美国,人均产量远高于美国,土地资源也比美国丰富,为什么无法支撑美式的大house生活方式呢?
 
首先,汽车太少不够用。202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600万辆。同年,俄罗斯的产量为120万,人均汽车产量,依然只有中国的40%。就算加上40万辆的进口汽车,人均消费量,也才中国的60%。和美国比起来,那人均就差得更远了。这样凄惨的汽车产销数字,显然无法让俄罗斯人民过上远距离私家车通勤的生活。
其次,能耗太大吃不消。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比北欧、加拿大的人口密集区更冷,要想实现高水平的生活,所需要的耗能也就更大。但实际上,俄罗斯的人均能源消费,远不如同纬度的国家,比如,挪威人均年用电量2.4万度,是俄罗斯的3.5倍。俄罗斯虽然盛产石油、天然气,但超过一半的产能要用来出口换汇,真正老百姓消费的能源,却不多。
再次,基建太差不允许。除了能源和交通,分散的独栋house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平摊到每户的“水、电、气、通信”的成本也更大,俄罗斯真没那个能力,自来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将近1/4的淡水资源,仅仅一个贝加尔湖,淡水资源就在全世界的20%,而中国全部淡水资源的总和,仅占全球的7%。然而,俄罗斯人守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却喝不到干净的自来水。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DW纪录片《俄罗斯自来水危机》 
 
2021年1月31日,俄Красноя́рск市158人饮用自来水中毒。我特意查了一下Красноя́рск,这小城位于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叶尼塞河穿城而过,优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结果,老百姓依然喝不到干净的自来水。
为了核实俄罗斯的自来水问题,我特意问了一个在俄国生活过的朋友,他说:I lived in Russia for 4 years, 2005-2008, in three different major cities; Irkutsk, Nishnevartovsk & Moscow. I never drank tap water; I bathed and brushed my teeth with it but drank only bottled water。我在俄罗斯生活了4年(2005年-2008年)在三个不同的主要城市;伊尔库茨克、尼什内瓦尔托夫斯克、莫斯科。我从不喝自来水;我用它洗澡和刷牙,但只喝瓶装水。
在俄罗斯,几乎没有一个城市的自来水符合饮用水标准,甚至煮沸的自来水也不能直接饮用。主要原因不是俄罗斯的水源质量不行,而是老旧的水管,它们大都是来自苏联时期,老化的非常严重,所以即使是干净的水,经过管道之后,也会变得无法饮用。俄罗斯的一切仿佛都停留在苏联时期,新的没建设好,旧的缺乏维护。
说到底,俄罗斯还是穷!不具备足够强大的综合产业配套能力,无法负担“私家车长距离通勤、大house长时间取暖”的美式生活方式。
出类拔萃的精英,自暴自弃的草根。
提起俄罗斯的教育水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也许还不错,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却不一定知道。一查真的吓一跳。俄罗斯的大学教育普及率,居然世界第一,高达53.58%
根据2019年OECD的数据,全球各国高等教育及率排名:
1、俄罗斯:54%
2、加拿大:53%
3、以色列:49%
4、日本:  48%
5、卢森堡:46%
6、韩国:45%
6、美国:44%
7、挪威:42%
8、英国:42%
9、澳大利亚:42%
10、芬兰:42%
那张表格,我一直拉到最下面,才看到中国(17%),连土耳其、哥伦比亚、沙特、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都比我们高。中国的历史欠账太多,要追上俄罗斯的大学普及率,至少还要一代人的努力。
以莫斯科大学的力学数学系为例,这里创造了数学界中的莫斯科学派,培养出了6个菲尔兹奖(别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如果算上一位不屑领奖的狂人,则是7人,如果从上世纪90年代算起,近30年来,菲尔兹奖个数,俄罗斯排名世界第一。而我们中国,自以为全世界数学最好,但菲尔兹奖的历史数据,居然就是零!零!零!
在数学领域,中国人的下限很高,上限却不高,尤其在高端人才这一块,跟俄罗斯的差距非常大!
还有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俄罗斯七连世界冠军,统治力堪比中国乒乓球。华为谷歌每年都在这方面抢人。毛子自我感觉好,自尊心强,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就这世界第一的高教水平,能不清高嘛?
但问题是,俄罗斯是所有高等教育普及率排名前20国家中,最不发达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超过40%的国家,人均GDP都超过3万美元,但俄罗斯,却只有1.1万美元,高冷与穷困并存。
一方面,俄罗斯拥有全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人口。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底层人民,却在困苦中自暴自弃。他们面临最大的3个问题:嗑药、艾滋病、酗酒。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1995年,俄罗斯流莺,打“快乐针”
艾滋
俄罗斯人口数量是中国的1/10,艾滋病感染者数量是中国的2倍,也就是说,感染率是中国的20倍。而且与中国男男感染率高不同,俄罗斯80%的新增感染者都是年轻女性,与欧美少数族裔感染率高不同,俄罗斯族比例越高的州,艾滋病感染率越高,抖音上那些吹嘘在俄罗斯夜夜洞房的网红,绝对是真的猛士。
 
2019年12月数据显示,俄罗斯已经有140万人口感染艾滋病,在全球感染率开始下降的时候,俄罗斯反而越来越高。伊尔库茨克60万人口的城市,艾滋病感染者就有1.7万人。
 
艾滋病患者中,90%是嗑药者。
嗑药
 
“嗑药”在苏联解体后才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大问题。一旦边界开放,就会有大量“药品”从阿富汗等地涌入。俄罗斯社会没有做好准备。没有足够的意识或控制,许多人上瘾了。
 
截至2020年底,中国现有“嗑药”人员180万名,同比下降16.1%,连续第三年减少。而人口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的俄罗斯,居然有850万嗑药,相当于总人口的6%。
 
2002年在俄罗斯出现了一种取名“鳄鱼”的新品种,类似海洛因,具有镇痛效果,但其效果却是吗啡的8到10倍,一旦使用极易上瘾。当时的俄罗斯,同剂量的“鳄鱼”成本只有海洛因的十分之一,制作方便,没有中间商(毒贩)赚差价,效果又非常类似,这么高的“性价比”,没钱的瘾君子们当然喜欢。
但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种“新品”的副作用非常可怕,嗑药之后,使用者的肌肉会从体内向外腐烂;持续使用者的皮肤会像鳄鱼皮一般,呈现鳞片状,也因为这样,这种新品被称为“鳄鱼”。磕药者大多在两到三年内就会死亡。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鳄鱼”的照片,但实在过于反胃,极度恶心,看了心理阴影面积很大,就不放出来了。有兴趣的自己网上去搜。 
 
酗酒
在俄罗斯,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沐浴露”,叫Боярышник,在俄语中,它就是“山楂”的意思,其实,就是一种山楂里的提取物,然后蒸馏成高浓度的酒精(高达93%)。作为工业原料,添加到沐浴露、防冻液、古龙水、窗户清洁剂、防冻液中,挂羊头卖狗肉,相关部门对它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但民众都心知肚明,去买这些玩意就肯定不是真的为了洗澡用的。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俄罗斯特产——沐浴露

俄罗斯对于烈酒的消费税是331卢布/升,也就是说无论你成本多低,就算一升伏特加成本只有30卢布,那么也要强制收331卢布的税,然后加上运输成本,加上商店的利润,一瓶伏特加卖出去至少是 450卢布(40人民币)。而买沐浴露,相同的酒精含量,费用只要五分之一。买不起伏特加的俄罗斯穷人,退而求其次,为了获取卑微的快感,只能喝“沐浴露”。喝着酒、唱着歌、躺在柔软的雪地里,面带微笑去见上帝——是很多俄罗斯男人最后的归宿。
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俄罗斯所有非正常死亡人数当中,竟然有高达30.5%以上都是由酒精引起的。结果就是,俄罗斯男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世界上的大型经济体中是最短的,只有65岁。在有统计的183个国家中,排名第127,甚至落后于,委内瑞拉、瓦努阿图、巴基斯坦、柬埔寨、巴基斯坦、菲律宾。而作为对比,美国人平均寿命是75岁,中国则是76岁
无与伦比的精致,不可思议的粗糙。 
www.moscowdesignmuseum.ru——这是我最近看的一个莫斯科博物馆的网站,里面前苏联的工业设计作品,让我大开眼界。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看起来类似于苹果台式机Mac,不是吗?这是苏联的一个家庭自动化系统实验项目,名为斯芬克斯(Sphinx),设计于1986年,包括:球形扬声器、可拆卸显示器、耳机、带可拆卸显示器的手持遥控器、软盘驱动器……这些模块被设计为家庭成员集体使用或单独使用。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工业级卡车 BelAZ-540(白俄罗斯汽车厂),由 Valentin Kobylinsky 于 1965 年设计。这个项目被认为过于激进,卡车最终看起来与众不同。如今回头看,依然前卫。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1964年,由Valentin Kobylinsky设计的“透视出租车”项目,可惜,理念过于超前,从未实现大规模生产。 
如果你去pinterest上搜索苏联设计 Soviet Design,会意外地发现,苏联的设计风格,简直就是如今北欧风的祖师爷。典雅、简洁,色彩温润,朴素中散发着优雅和自信。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Rzhev Memorial to the Soviet Soldier
二战勒热夫纪念碑
 
俄国人在塑造精神场所这件事上太在行了,最典型的就是“二战勒热夫纪念碑”具象的人物画作鹤群,拷问战争的同时兼具神圣的美感,真的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设计佳作。在审美这一块,不得不承认,毛子拿捏得死死的。相比之下,我们的纪念碑造型,千篇一律,辨识度很低,缺乏视觉震撼力。差距显而易见。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Shcherbakova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俄罗斯的女子花样滑冰,这个项目简直就是为俄罗斯量身定做的,真正看得懂难度系数的观众,其实很少,绝大多数人,应该和我一样,就纯粹为了体验一种美感。其它队上场,感觉就是体育比赛,俄罗斯队上场,就如同是美学盛宴。她们把“纤细、精巧、阴柔”的女性之美演绎到极致!
 
虽然苏联/俄罗斯的审美水平,一直在线。也有一流的设计人才,甚至少数让人眼睛一亮的产品,但绝大多数苏联/俄罗斯产品确实粗糙不堪。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2016年,普京在国防部长绍伊古的陪同下,视察军备制造厂,普京试图打开一辆新型“爱国者”越野车的车门时,没拉开。在一边的将军舍甫琴科自告奋勇帮忙,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门把手居然被扯掉了!面对这种窘境,普京苦笑道:“干得好!”然而,普京身后的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一脸震惊。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俄罗斯制造的洗衣机。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俄罗斯制造的吸尘器。
 
苏联的冰箱一启动,你会以为是火车来了。电视机开机需要5分钟预热,连续开机4小小时以上,就可能爆炸,用这玩意儿看春晚,就相当刺激了,零点跨年的时候,就相当于定时炸弹倒计时。
无与伦比的精致,不可思议的粗糙。看上去水火不容的一对矛盾,却同时呈现在俄罗斯的身上。前一秒,还是仙气飘飘的美女,弹着钢琴,唱着美声,下一秒,就成了抠脚大汉,每抠下一片脚皮,都要送到鼻子下,用力猛吸几口,然后,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就是真实的俄罗斯。 
 
骄奢淫逸的寡头,煎熬挣扎的穷人。
 
英文“寡头”(oligarch)一词源自古希腊语的oligarkhia,意思是“少数人的统治”。
 
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还不如江苏省,却供养了世界级的寡头。最典型的就是切尔西老板,阿布拉莫维奇,他的资产约有145亿美元,但在俄罗斯的富豪榜,他只能排到第12位。2021年,阿布旗下的英超切尔西队,市值32亿美元。他定制的私人飞机(波音767-300)“阿布拉莫维奇天空”号据称价值10亿美元。日蚀号(Eclipse)游艇,价值8亿欧元,排水量13000吨,甚至超过我们的055大驱。“Solaris”号,总造价接近7.7亿美元,排水量达11000吨。一个球队,一架飞机、两艘游艇,就价值60亿美元了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日蚀号游艇
 
一方面,俄罗斯寡头骄奢淫逸,另一方面,俄罗斯中下层的收入,在过去15年里,都没增长。2021年俄罗斯月薪中位数为35000卢布,按照汇率计算,折合3200元人民币。俄罗斯重工业行业收入明显高于轻工业。据悉,俄罗斯采矿业月薪中位数为6.5万卢布(约合6000元人民币),轻工业行业为2万卢布(约合1876元人民币)。我看到这个数字时,非常怀疑,反复确认,居然是真的。看看中国的用工荒,再这样下去,俄罗斯人可能要偷渡来中国打工了。
 
2007年,俄罗斯的平均月工资,就已经有3千人民币了,那时候,我国很多人的工资只有1千一个月,俄罗斯的工资是我国的3倍,到2021年,俄罗斯的平均月工资还是3千多,15年过去了,俄罗斯的物价飙涨,工资却没涨。不知不觉中,俄罗斯人的收入,已经被中国超越。 
俄罗斯——反差最大的国家,注定孤独!
俄罗斯双头鹰国徽
总结 
 
1866年,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写下《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
 
凭理智无法理解俄罗斯,
她不能用普通尺度衡量,  
她具有独特的气质,
对俄罗斯只能信仰。
 
苏联解体后,全体俄罗斯人处于混乱迷茫的情绪中。90年代试图向西方靠拢,却发现热脸贴冷屁股。苏联的失败,西方的拒绝,让俄罗斯人的内心,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俄罗斯历史上一直存在这样身份困惑,表面上,斯拉夫民族的骄傲无处不在,而潜意识里,俄罗斯人却为自己的俄罗斯身份而感到羞愧。
 
俄罗斯地大物博人稀,但俄罗斯民族很难找到它的根之所在,始终在东西方之间、在神性人性之间摇摆不定。人格分裂是俄罗斯人的普遍特征。
俄罗斯的国家气质和俄罗斯国徽里的双头鹰一样,具有双重性。“深邃、非凡、崇高”与“低贱、粗鄙、奴性”混杂在一起。俄罗斯人对酒精的放纵与东正教禁欲精神并存。对人类的怜悯与对世界的怨恨纠结在一起。这样人格分裂的国家,注定孤独。正如普京多次引用的老沙皇亚历山大的名言:“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空军,否则就是三个朋友。
 
作者:teafox
来源:茶狐看世界(ID:TeaFoxWorl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clPNjTFkMarB8oKckYh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