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0 到 500 名付费用户,一个 SaaS 产品创业者都做了什么?

原文:How I’ve Attracted The First 500 Paid Users For My SaaS That Costs $5/mo

作者:Takuya Matsuyama

编译:盈动资本

大家好,我是Takuya。今天这篇文章是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做个人产品 Inkdrop(一款具有内置云同步功能的Markdown笔记软件)时所积累的经验。

 

从 0 到 500 名付费用户,一个 SaaS 产品创业者都做了什么?|盈动 · 行业

Inkdrop

Inkdrop 是一款 SaaS 产品,定价为 4.99 美元/月和49.9 美元/年,拥有 600 名客户,每个月能获得 3200 美元的收益。这款产品为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以至于这一年来我都不用再另谋生计,真的太棒了。真的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从 0 到 500 名付费用户,一个 SaaS 产品创业者都做了什么?|盈动 · 行业

# 内容概要

1. 不一定需要借助大型博客的推广

2. 如何实现超低的用户流失率

3. 多花点时间在用户论坛

4. 发布产品路线图

5. 让付费用户受到特殊待遇

6. 分享你的策略

7. 忽略所有竞争对手

8. 接受不完美

01

不一定需要借助大型博客的推广

Inkdrop 于两年前正式发布,在测试版阶段便已经有了最初的用户人群。由于这是一款利基(商业术语,指针对企业的优势细分出来的市场,这个市场不大,而且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服务)产品,并且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应用程序存在,比如印象笔记,所以到目前为止,Inkdrop 并没有在任何大型新闻媒体或博客上得到推广。我甚至从未使用过任何广告来进行推广,而是专注于如何让现有用户更加满意,另外,针对我自己的产品和我作为自由职业者的经历,我写了一些推文,介绍自己的“成功”策略。正是这些努力,以及大家的口耳相传,我的产品才得到不断推广。

所以我的用户推广基本上都是靠自身力量实现的,并且用户增长始终呈平稳态势。——这样的推广模式其实要胜过大型媒体推广引起的热潮,因为那样的话会引起用户数量的激增,使服务器过于繁忙,并且会有很多的用户疑问,你根本没办法一次性解决,导致用户支持很糟糕。

 

从 0 到 500 名付费用户,一个 SaaS 产品创业者都做了什么?|盈动 · 行业

Don’t hurry. It’s not a startup rushing to an exit.

不要着急,产品开发任重而道远,不必急于一时。

 

 

02

如何实现超低的用户流失率

 

从 0 到 500 名付费用户,一个 SaaS 产品创业者都做了什么?|盈动 · 行业

每月流失的付费账户

客户们一般都会选择继续订购 Inkdrop,除非他们订购后发现了重大问题。我们最近的客户流失率为 2-3%,这简直是出乎意料的低。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开发人员对于他们使用的工具非常挑剔,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使用和测试各种应用程序,最后选择了我的产品。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会轻易跳转到其他应用,例如这位用户所说:

这款软件改变了我的生活。多年来,我已经尝试了很多 Markdown 软件,如今终于找到了一款让我满意的产品了!赞!—— James Lilliott

但其实他们还是会想要寻找更好的工具,甚至尝试像我一样自己去创建一款产品。所以我们的应用程序必须保持新鲜感和稳定性,才能维持较低的客户流失率。

 

 

03

多花点时间在用户论坛

从 0 到 500 名付费用户,一个 SaaS 产品创业者都做了什么?|盈动 · 行业

用户论坛的数据

我之前写过,在早期阶段要着重于提供良好的用户支持,当然,这一点在成长阶段仍然很重要。我没有再借助 GitHub 完成用户支持,而是使用 Discourse(一个开源论坛,拥有许多插件和REST API支持)部署了一个官方论坛。我利用单点登录(SSO)将 Inkdrop 与 Discourse 集成,如此一来便可以轻松查看哪些用户在论坛中发文。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 264 个话题和 1,367 个帖子,其中有 620 个是我发的。

在论坛上花费多一点时间并不是浪费时间。随着帖子数量的增加,论坛就变成了常见问题解答和记录我心路历程的地方。用户在收到建议,发现问题或产生疑问时,首先会用 Google 进行搜索,然后他们就会发现在论坛上已经存在的话题-就像 Stack Overflow 一样。因此,他们可以快速获得答案,你也可以避免重复回答一样的问题。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就可以专注于其他事情。

04

发布产品路线图

由于这是一个个人项目,所以用户们会担心它可能会下架,不再提供服务。实际上,这种可能性一直存在,即使是大公司的产品也会有下架的可能。但是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你的产品服务的未来前景,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让用户对它有所期待。多年来,我发布了如下的产品路线图:

• Inkdrop 的未来工作-2016年12月7日

• Inkdrop 产品路线图(第2版)— 2017年9月26日

• Inkdrop 产品路线图(第3版)— 2018年9月28日

我想这样做能有效延长用户的订阅时间,因为产品路线图中可能会有他们想要添加的功能,为此他们会觉得值得等待,就像这位用户一样:

Inkdrop 成为我的首选笔记软件有一段时间了,看到这些即将上线的新功能,我表示非常激动。—— Luke Stacey,摘自第三版产品路线图评论

产品路线图甚至可以使软件产品的寿命更长——因为客户的积极反应会使我更有动力 🙂

不要太过保留,把你对产品的想法分享出来。

05

让付费用户受到特殊待遇

正如我所说的那样,我只专注于让现有用户更加满意,由此来实现产品推广,因此我采取了几种方法来增强用户忠诚度。

在用户论坛中拥有星标徽章

我对论坛进行了自定义,只有付费用户才会显示星标徽章。这样,我就可以轻松识别用户是否已付费,并且知道先回答哪些话题会比较好(尽管我一直在尽可能快地回复所有人)。

参与讨论下一阶段的产品路线图

我们论坛有一个特权板块,只有付费用户才可以进入特权板块查看和发布帖子, 而我会在这个板块中和客户讨论下一阶段的产品路线图。这是让他们感受到特殊对待的可行之径。此外,在对产品概念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用户们会更加配合。

 

体验独享测试版

在开发新的移动软件时,只有付费用户才有资格体验测试版。这一点似乎很受用户们的欢迎,他们给了我很多反馈。出乎意料的是,一些用户结束试用之后选择购买并使用测试版。

06

分享你的策略

你也是自身产品的一部分。随着你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你的产品被使用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要吸引潜在客户,博客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坦白来说,这篇文章也是我内容营销的一部分。正如 Brian Clark 所说,你可以“教”什么,就写什么:

如今,人们在消费时总是希望能学到点东西,他们希望自己抓住了一次学习机会,而不是被推销了某种产品。—— Brian Clark

我觉得他说的很对 — 我就很讨厌被别人推销。我不相信推销员的说辞,以及促销文章和广告,因为他们只是想出售自己的产品,而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一点儿用都没有,甚至根本不可信。但是我愿意相信那些能让我感到快乐的人。如 Brian Clark 所说,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你也是这样吗?

让人感到快乐的好办法之一就是教授他们点什么,这非常管用。你要有可以教授别人的资本。如果你能够分享一些自己的策略,而不仅仅是小技巧,那就更好了,因为很少有人谈论策略。有很多人可以就一个具体问题发表解决方案,如 JavaScript 的编码问题等等。但是,举个例子,一篇有关“作为自由开发者如何标价自己”的文章会更有价值。实际也确实如此,这篇文章的总阅览量达到了 1.48 万次。

同样,因为你是自身产品的一部分,所以你的博客文章必须是你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别人的故事。人们阅读了你的文章,会对你产生兴趣。我的一些客户对我说,他们想要支持的是我本人,而不是我的产品。将你的故事分享出来,会增加你的产品价值。

 

07

忽略所有竞争对手

你不必在意竞争对手,那样完全是浪费时间。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即使竞争对手窃取了你的产品功能,你也可以忽略他们,因为只有你最了解你的产品,你知道它是如何吸引到客户的,也知道它为何能留住客户。

如果你太过关注竞争对手,将受到他们的影响,并且你会因为不想要输给他们而变得急切。你要牢记自己的第一动力。你开发的是一款利基产品,要解决的是你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击败别人。同样,你的竞争对手们也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你跟他们是可以共存的。

人们总是会探讨哪款产品最好,但这只是他们需求的一方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问题,你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和你有相同需求的人。只要继续朝你自己的方向前进就好了。

08

接受不完美

一款产品就像一条鲜活的生命,它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随着它的发展,你将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即使你认为产品还不够完美,仍然应该将它发布,可以将它视为一次可行性测试。你会从用户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前行之路上会有很多起起伏伏——新功能可能会有你没有注意到的重大错误,导致一些客户不再使用你的产品。我最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但我认为这是使软件更加可靠的必经过程。人无完人,你的产品也是如此。你只需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好了,其他的无需过于担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ly0EaAykZCKXrqPc216Aw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做流量的玩不过做产品的,做产品的玩不过做用户的

 

1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充满着声光电以及各种IP的电子玩具,对儿童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作为全球最大玩具厂商之一的乐高LEGO,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风口”。

 

于是,乐高把它的经营重点放到了“星球大战”、“哈利波特”等产品上。在当年这两部电影热映时候,它们给乐高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随后,乐高淘汰了已经“老化”了的学龄前玩具品牌——“乐高得宝”,用更加有“时代精神”的“乐高探索”来代替。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然而,这些看上去“顺应时代”、“顺应市场”的产品,却给乐高带来了空前的危机。

在《星球大战》和《哈利波特》发行后的第二年,乐高的相关产品就出现了滞销。

而“乐高探索”并没有赢得市场认同,反倒引起了顾客疑惑,他们以为乐高再也不会生产积木了。

2003年,乐高公司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巨额亏损,随后有了将被美泰收购的江湖传言。

 

痛定思痛的乐高开始转变思维,他们把眼光从光怪陆离的市场转向了活生生的用户,从迭代变化的潮流转向了深刻不变的人性。

经过观察、访谈、分析,一个深刻洞察为乐高的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

儿童游戏的两个本质——自由和成就。

游戏,是儿童逃避父母监管,活在自由世界的惬意享受;又是儿童世界里,极为难得的成就感来源。

 

基于这个洞察,乐高做了两大战略调整,从产品为本变成了顾客为本

1、聚焦:产品线重新集中于积木类玩具,目标人群集中于5-9岁的小男孩

2、调整价值观念:从对产品细节的重视,改为游戏和教育体验。

宣传语改成了“一直玩(play on)”,开始把乐高的核心价值“创造力、想象力、学习、娱乐、质量”融入到品牌宣传和推广中去。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重新与顾客同频的乐高,再次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2015年,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的乐高,超越了当年试图收购它的美泰,成为全球第一大玩具品牌商。

在全球玩具市场下滑的2018,乐高仍实现了55.5亿美元的营收和8.7亿美元的超高净利润,远超第二名成了全球最赚钱的玩具公司。

 

从“做产品”进化到“做用户”,是乐高绝地反转的关键一跳

 

2

 

做电商的有句话:

“做流量的玩不过做产品的。”

其实这句话还应该补上一句:“做产品的玩不过做用户的”。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伟大的德鲁克老爷子说:“顾客是唯一的利润中心”

同样伟大的任正非老爷子说:“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虽然产品是满足用户需求最关键的载体,但产品导向和用户导向还是存在根本的不同。

做产品的关键词是:趋势、品类、技术、功能、概念、品质、产品线。

做用户的关键词则是:人性、体验、共鸣、满意、推荐、社区和终身价值。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做产品,关注的是变化,考的是机会把握能力。

做用户,关注的是不变,考的是人性洞察能力。

 

乐高看到电子玩具的发展趋势,开发出“星球大战”、“哈利波特”,这是基于做产品的逻辑。

后来,洞察到用户的本质需求,从注重产品细节,调整到做“游戏体验”、“教育体验”,这就是做用户的逻辑。

 

一个餐馆。

不停炒作排长队、天价牛排、奔驰送肉夹馍,这是做流量。

推出特色菜肴,做爆款,定位西北菜、东北菜,这是做产品。

而像海底捞那样,总有一款服务让你印象深刻甚至感动,这就是做用户了。

做产品的目的是要顾客发生交易,做用户的目的是要跟用户产生关系。

 

做用户不是否定做产品。

而是把“做用户”当成“做产品”、“定战略”乃至“做品牌”、“做渠道”的标尺,具有一票否决权。

就像乐高仍然保留了“生化系列”,华为仍然要不停塑造品牌,可乐、农夫山泉们仍然要保持自己的渠道竞争力。

但所有这些,都属于“成本中心”。

只有围绕“企业唯一的利润中心”——用户,你的产品、品牌、渠道、流量、推广、传播才能实现有效的回报。

 

 

3

 

十几年前,企业界流传一句话: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现在已经很少提了。大环境发生变化,已经不再适用。

“标准”是工业化时代的制高点。

掌握了标准,就把握住了产业,就能“挟天子令诸侯”,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甚至是最高话语权。

 

然而在信息碎片化、人群圈层化的今天,用户才是“标准”的制定者,才是“天子”。

再小的个体,也有发出需求的渠道,再小的小众,也能提出自己的个性化主张。

 

用户不再被“标准”挟制,不再被企业自说自话的品牌主张代言。

只有贴近他们,用心经营他们,才能赢得他们长期的、源源不断的支持。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前段时间,某视频博主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吃包子,随后发布了测评视频。

测评结果是“难吃且贵”。

该店十分感动,然后选择了报警。

幸亏北京警方没有像某地警方那样,反手就对发布者来一个抓捕。否则这家店就更出名了。

 

虽然“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很快撤销了声明,但网友仍然对它展开了群嘲。

一流企业做用户,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流量

一个本来只有几万的视频播放量,被这事搞成了几百万的播放,全网上亿的热点浏览。

这下,不但全国人民都知道你们家包子“又贵又难吃”,还觉得你们家“又无知又傲慢”。

连对顾客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要长期下去,不倒闭都没天理。(狗不理集团已公开致歉,并剥夺了北京王府井狗不理的加盟权)

 

不经营用户,你就是“百年老字号”又怎样?

不经营用户,你就是“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又怎样?

不经营用户,你就是“世界500强”、“销量遥遥领先”、“100项牛叉技术”、“绕地球1000多圈”……

也照样是被干掉的命。

 

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任何伟大的品牌,都是用户用口碑传出来的;任何伟大的企业,都是用户用口袋里的钱投票投出来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IU4nqtueVdlY7cx1G0H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