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张靖东《价值发现:一个价值投资者的投资札记》

第1章 投资的本质

投资第一课是资产配置。投资的最高境界是资产配置,第二级是仓位控制,第三级才是具体标的的选择。

投资第二课:寻找大行业,即有发展前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所谓龙头企业未必是行业内最大的企业,而是行业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比如保险业内的中国平安、银行业内的招商银行、证券行业内的中信证券、白酒行业内的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家用电器行业内的美的集团、厨房电器行业内的老板电器、乳制品行业内的伊利股份、酱油行业内的海天味业、医药行业内的恒瑞医药等、股票投资其实都是明牌,没那么多内幕消息。化繁为简,利用常识,自然事半功倍。找龙头就是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研究水准的最佳路径!

投资第三课:寻找错配的投资标的。好公司很多,但好价格难寻

投资第四课:企业估值。所有的投资策略都建立在对企业的正确估值上。企业估值是投资中最难的事情,要综合考虑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的成长性、公司的管理水准、行业的竞争格局,这最考验一个投资者的功力,也是对其商业洞察力的综合考验。

第一点,限制投资企业的范围,只找能力圈内的企业,找行业龙头

第二点,综合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的竞争格局、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企业的管理水准,并对企业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做出评估。

第三点,采用综合估值法对行业进行分类,对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溯本求源,用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法的简化模型——ROE(Return on Equity,净资产收益率)折现估值法来估值

最容易出现错配的赌注的地方是大熊市的底部,此时基本上80%的股票都处于低估状态

第二个发现错配的赌注的地方是陷入困境的行业或者陷入困境的企业。其实我们关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导致的超低价格,企业成长很难,但从低谷期走向正常状态则要简单得多!前提是企业不倒闭!

第三个发现错配的赌注的地方则要难得多,即企业的成长性和成长的持久性远超市场的正常预期,即我们常说的超级白马股。

第四个发现错配的赌注的地方则是相对管理层改善的平庸的企业,这种投资模式里面管理改善是关键指标。

满足大行业和好行业标准的有以下几个行业:消费品行业、医疗保健行业、能源行业、高科技行业、金融行业、优势制造业。这几个行业雪道足够长,可以走出长久的赢家。

投资的核心在于风险可控前提下获得合理的收益,而不是所谓的收益最大化。投资行业龙头,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赚取合理的利润。小而美是不错,但找起来困难重重,结局往往是不确定的;大而优好在天生丽质,内涵好,可以持久!

价值投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企业,价值投资本质上都是逆向的,必须具有逆向思维的特质。价值投资本质上都是逆向的,必须具有逆向思维的特质。

第一点,必须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必须长期跟踪和研究企业,对企业的价值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第二点,锚定价值,就是企业估值

第三点,心理修炼。逆向投资本质上是违反人性的,需要做个孤独的前行者,

第四点,现金。仓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①天然符合逆向的思维,有现金在手,就具备了随时买入的权利;②现金是一种选择权,这种选择权在股票价格处于低位时具有成倍的放大效应;③现金是一种心理安慰,可以确保心理层面的稳定性以及主仓位的稳定性;④现金是一种资产,是可以放大收益的资产,本人经验是用部分现金在价格低位时买入股票,往往收益率好于长期持股。一方面可以稳定长期持股,一方面还可以放大收益

A股市场的特点是股票下跌有底而上涨无顶(这一点与港股刚好相反)。以股票的合理估值作为基准点进行仓位管理非常重要,高估值时低仓位,低估值时高仓位,可以过滤掉许多市场风险

个人的经验是将仓位控制在30%~100%,在低估值区域仓位是可以加到100%的,如果股市进一步下跌,完全可以利用融资资金介入,融资资金的成本是8.5%,而融资买入时买入分红收益率在5.5%~6%的股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风险敞口只有2.5%左右,风险完全可控。随着股市的大幅度上涨是可以逐步减仓的,在高估值区域仓位完全可以降至30%左右,牛市不言顶,以30%的仓位迎接不可预知的顶部区域完全没有问题,当然仓位逐步降至10%或者完全空仓也没有问题

对一般人来讲,资产配置只有房产和股票两个大类

第2章 投资策略谈

投资股票的买入时机一般来讲只有以下4种情况:①大盘处在熊市底部区域;②行业性利空因素或者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期;③公司偶发性利空事件;④相对于巨大的发展前景,公司的估值处于合理价位。除了以上4种情况,其他时候买入股票都属于输家的游戏。

对于行业性利空因素带来的投资机会,个人认为最好投资行业龙头,行业龙头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最强的,反弹力度也是最大的,千万别投风暴眼中的企业(比如三鹿奶粉、酒鬼酒),这些企业是有倒闭风险的,远离风暴眼,投资行业老大,是最佳的投资选择。

投资处于低谷期的强周期性行业需要注意两点:①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行业龙头的市值跌破净资产,这是投资的先决条件,在1倍PB附近买入强周期性股票可以规避90%以上的投资风险;②投资行业龙头,如果一个企业在全行业都陷入亏损状态时还可以保持盈利,说明这家企业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反转以后利润会暴增,一般来说只能是行业龙头,投资行业龙头,利润滚滚来。

投资大家张磊曾经说过,分析企业要从行业的本质、企业经营的本质入手,关注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抓住行业和企业最本质的东西,才是投资人的最高境界。

仓位管理的第一条原则是低估值高仓位,高估值低仓位,仓位可以在10%至100%之间做调整。

仓位管理的第二条原则是合理的现金流管理。

仓位管理的第三条原则是逆向原则。

“70%的长线资金+30%的短线资金”这套组合打法非常适合A股投资,A股的特点是高波动+牛短熊长,外加行业或者个股突发性问题迭出,经常会出现一些很不错的买入机会,手里经常保持一部分现金不但不是负担,反而有利于提高收益率。

筛选企业的第一条指标是ROE≥15%。这是市场公认的优秀企业的最低门槛,第一点需要强调的是ROE指标最好是5年均值,最低也是3年均值。第二点需要强调的是ROE的质量,即净利率、财务杠杆、资产周转率三者是否合理。第三点需要强调的是对ROE发展趋势的判断,ROE指标介于10%至15%之间的公司也是可以纳入分析范围的,只要ROE指标趋势是逐步向上的,而且从基本面可以找到强有力的证据做支撑,说明企业发展逐步向好,这种企业也是可以投资的,第四点需要强调的是ROE指标有滞后效应,对于ROE指标持续向好的企业,重点是找到企业基本面改善的有力证据,可以提前上车

ROE指标长期低于10%的企业,基本上可以放弃了,研究的价值太低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筛选企业的第二条指标是找到清晰可辨的企业“护城河”,护城河的真正意义是竞争对手没法轻易进行学习和复制、企业可以独享的竞争优势。

筛选企业的第三条指标是企业具备优秀的企业管理人+优秀的企业管理机制。

第一点是观察管理层是否大量持股,这一点对国企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第二点是观察管理层是否有股权激励,第三点是观察企业的管理层级,管理层级多的企业必定官僚作风盛行,管理效率低下,事业部制管理方式基本上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标配,部制管理方式基本上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第四点是观察企业的产品定位和营销定位。第五点是观察企业家平时的采访和发言,是否有很好的战略眼光,是否有产品情节,是否可以做到言行一致,是否有利益以上的追求。第六点是观察企业是否在内部实行合伙人管理机制

降低投资难度的第一个方法是限定行业。本人将投资限定在六大行业:①能源;②科技;③金融;④消费;⑤医疗保健;⑥优势制造业。

降低投资难度的第二个方法是限定企业。投资行业老大或者行业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那家企业。行业老大的综合竞争力是远远强过其他企业的,老大和老二相比有质的区别,老大吃肉、老二喝汤

降低投资难度的第三个方法是限定买入价格。

首先,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的真实性反映,但滞后效应明显,明显滞后于基本面变化和股价的反应;其次,财务报表的最大功能是用来筛选企业,在这方面,财务报表是非常高效的,可以迅速规避掉一大堆平庸企业,使投资者聚焦于优质企业的研究,事半功倍;最后,财务报表是验证指标,对企业定性方面的分析必须得到财务指标的验证,定性先行,定量验证,两者结论必须一致。

防止财务“爆雷”的第一点是检查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匹配度,最好观察最近5年的平均数,可以规避干扰因素。

防止财务“爆雷”的第二点是规避高有息负债类企业。

防止财务“爆雷”的第三点是规避高商誉类企业。高商誉都是企业对外收购产生的,所以高商誉公司历史上都有对外收购的案例,分析这类企业时需要研究企业过往的收购历史,看看企业收购有没有达到目标,有没有产生必要的协同效应。对高商誉公司采取谨慎性原则,尽量规避,有可能会错过,但不会买错

防止财务“爆雷”的第四点是规避高存货和高应收账款类企业。

防止财务“爆雷”的第五点是规避大存大贷的企业。

投资周期性行业是比较煎熬的。首先,周期性行业的底部很难判断,买入之后被套是常态;其次,周期反转的时间不确定,有时候市场长时间在周期底部徘徊,对投资者是一种煎熬;再次,周期高点不好确定,卖早了或者卖晚了都是常事,会有很强的挫败感

困境反转型投资难度的第一点是心理层面的,投资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方面,由于困境反转的时间和结果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心理上是非常煎熬的;另一个问题是投资标的涨跌经常与大盘不同步,在牛市里受到基本面的压制涨幅有限,而大盘和其他股票经常会大涨,这对心理的打击也是巨大的。

困境反转型投资难度的第二点是反转的不确定性。

困境反转型投资难度的第三点是时间的不确定性,需要有长线资金做支撑。

降低困境型反转型股票投资难度的第一个方法是投资龙头企业。

降低困境反转型股票投资难度的第二个方法是从终局看问题。对于可以从终局看清问题的股票可以投资,对于从终局也看不清楚的股票避免投资,本质上就是个人能力圈问题

降低困境反转型股票投资难度的第三个方法是等待催化剂事件的出现。

降低困境反转型股票投资难度的第四个方法是从管理角度看问题。

降低困境反转型股票投资难度的第五个方法是足够低的买入价格。

困境反转策略是一种赔率更高,但概率一般的策略,所以核心是在保证赔率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概率的问题。降低投资难度本质上就是提高反转的概率。

股市里黑马最终变成白马的凤毛麟角,属于极低概率事件,所以抓黑马在投资上没有任何意义,投资白马股才是正道

第一,黑马永远是黑马,很难变成白马。

第二,白马未必永远是白马,但大概率还是白马。

第三,时间成本最昂贵,白马是时间的朋友,黑马是时间的敌人。白马股大概率还是白马股,业绩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时间是白马股的朋友,股价涨不涨没关系,只要业绩始终是保持增长的,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增长的,最终会体现在股价上。投资白马股时,我们等得起,时间站在白马股这边

第四,投资本质上是赔率和概率综合考量的结果,高赔率不足以补偿低概率的损失。

第五,黑马变白马之后才具有投资价值。

对价值股定义如下:①企业所处的行业渗透率很高,一般已经达到了70%以上,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基本到顶,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②ROE指标大于15%,ROE低于15%的企业排除在外,这样的企业缺乏投资价值;③分红率大于5%,分红收益是价值股很重要的一块收益来源;④5%~10%的成长性,如果是零成长的企业,一点想象空间都没有,那真的缺乏投资价值;⑤15倍PE以内的价格,一般来讲资本市场对价值股的估值在5至15倍PE之间,超过15倍PE就不能算是价值股了。

价值股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分红收益,分红率一般在5%左右;②企业成长收益,保守估计在5%左右;③市场收益,即在牛市中估值提升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在0%~20%之间波动,价值股的收益大抵可以保持在10%以上,这部分收益属于低风险高确定性的收益。

成长股定义如下:①行业渗透率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企业成长的天花板还没有到来。②ROE指标大于15%,这是基本的指标;③成长速度大于15%。④清晰可见的企业竞争优势⑤合理的资产负债率。⑥合理的买入价格。

成长股 4种买入时机:①大盘处在熊市底部区域;②行业性利空因素或者行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期;③公司偶发性利空事件;④相对于巨大的发展前景,公司的估值处于合理价位。以

成长股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①成长收益,成长速度保持在15%~25%,有望获得15%~25%的成长性收益。②市场收益,即估值提升的收益。成长股的收益大抵可以保持在15%以上,这部分收益属于中度风险、中度确定性

1.问题清单一:过滤掉90%的企业(1)ROE小于10%的企业不投资;(2)吹牛的企业不投资,比如三聚环保、康得新、康美药业、乐视;(3)经营转型的企业不投资;(4)行业三甲之外的企业不投资;(5)自己看不懂的企业不投资;(6)涉嫌财务造假的企业不投资。

2.问题清单二:谨慎选择投资标的(1)对外收购野心大的企业谨慎投资;(2)有息负债率高的企业谨慎投资;(3)商誉占比高的企业谨慎投资;(4)商业模式复杂的公司谨慎投资;(5)多元化扩张的公司谨慎投资(相关多元化扩张的公司除外);(6)行业老二和老三谨慎投资;(7)ROE介于10%至15%之间的谨慎投资,除非估值低或者发展潜力巨大;(8)大股东股权质押多的公司谨慎投资。

3.问题清单三:买入之前最后的检查清单,选择长期投资标的(1)时间是企业的朋友还是企业的敌人?(2)价格继续下跌有没有继续买入的信心?(3)企业的估值是不是便宜?(4)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是否能“真正”看懂公司?(5)是否具备独一无二的企业“护城河”?(6)对已经持有的股票心理上是不是有一种放松的状态?(7)是平庸的机会还是绝佳的机会?(8)以长期的视角来看,5年之后的企业是不是比现在更好?(9)是平庸的企业还是优秀的企业?(10)最后一问:买到垃圾?买得太贵?投资周期太短?(造成投资亏损的三个原因:看错了;估值太高;投资周期不匹配。)

5种比较好的卖出时机:①买错了,认错及时出局;②基本面发生了变化;③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④股票严重高估;⑤从仓位管理的角度出发,需要降低仓位。

人终归是会抱有一些侥幸心理的,认错出局没有想得那么容易!这是人性,克服人性是最难的。最后总结的经验是如果认为错了,第一时间认错出局,成本是最低的,侥幸心理没有一次成功的!一次也没有,所以如果发现买错了,坚决卖出,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

持有优秀的企业股票去穿越牛熊市只是个美丽的幻想罢了!更好的选择则是在熊市里买入优秀的企业,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积蓄力量,熊市越长积蓄的力量越大,在牛市里进行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问题就在于:第一,你选择的每一只股票都足够优秀吗?优秀到可以穿越牛熊市?第二,面对熊市巨大的跌幅,你的心理层面可以承受吗?更好的选择是高估值低仓位,低估值高仓位

第3章 投资思考系列

行业思考的第一个层面是周期性因素。一般来讲,弱周期性行业的市场容量逐步增大或者保持相对稳定,投资的确定性较高,所以适合长线投资;强周期性行业周期波动明显,企业的利润波动非常大,反周期投资是不错的思维方式,PB是最好的估值指标,所以适合阶段性投资

行业思考的第二个层面是行业竞争的核心因素。抓住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找到未来的大赢家,比如日常消费品行业竞争的核心因素就是品牌;比如日常消费品行业竞争的核心因素就是品牌;上游的大部分原材料行业竞争的核心因素是价格,拥有低制造成本的企业必然会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大部分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其核心竞争因素是品牌和价格,品牌获得溢价,低价格获得销量;大部分针对企业客户的产品,其核心竞争因素是价格和产品质量

行业思考的第三个层面是行业渗透率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的中高速成长阶段,行业渗透率是衡量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在行业中低速成长阶段,市占率是衡量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

行业思考的第四个层面是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的竞争格局决定了行业的利润率,在好的行业竞争格局中企业可以大块吃肉,在差的行业竞争格局中只有喝汤的份。最佳的竞争格局属于单寡头垄断格局,行业龙头会获得超常规的发展,比如调味品的海天味业、榨菜行业的涪陵榨菜、汽车玻璃行业的福耀玻璃,单寡头垄断特征明显;次佳的是双寡头垄断格局或者三寡头有限度竞争格局,行业龙头也会获得非常好的发展,比如乳制品的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空调行业的格力电器与美的,电商业的阿里与京东,水泥行业的海螺水泥与中国建材,保险行业的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较差的竞争格局是多头竞争的格局,比如前几年的啤酒行业

行业思考的第五个层面是行业的进入门槛。有些行业天生就有高门槛限制,行业竞争就温和多了,比如银行业需要经营牌照,血制品行业对经营牌照进行管制,保险业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行业思考的第六个层面是行业内的产品是否具有差异性。大部分产品其实是很难具有差异性的,只有通过打造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制造一定的差异性,但也仅限于行业龙头

从行业层面的不同维度来思考,找到弱周期性行业,找到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找到具有良好竞争格局的行业,从行业渗透率和市占率两个角度来思考,找到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企业

投资思考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企业经营层面,必须像企业家一样去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仔细研读企业财报,分析企业的战略、管理、核心竞争力、财务指标等,对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对企业的经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企业经营思考的第一个层面是企业战略和执行力。

企业经营思考的第二个层面是产品聚焦和营销定位。从产品角度来讲,产品聚焦度高的公司经营相对简单,容易将产品做深做透,容易形成经营层面的护城河;产品分散的公司经营比较复杂,对管理层的要求比较高,公司很容易平庸化。多元化经营是资本市场一直给予估值折价的原因

找到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这种优势未必能够形成强有力的护城河,但一定要强于主要竞争对手,是具有的相对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经营思考的第三个层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企业经营思考的第四个层面是找到企业差异化经营的因子

对企业经营层面思考的一个误区是经常想当然地去思考问题,想去指导企业的经营,这有点夜郎自大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去经营企业,更何况去指导企业经营。所以思考问题要相对宏观一点,从管理的本质去思考问题,优秀企业的特点和平庸企业的特点一目了然,优秀的企业在经营层面更加符合管理的本质,经营更加简单。

产品力思考的第一个层面是品牌力。品牌本质上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背书,品牌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达到扩大产品销售或者促使客户重复购买的目的;第二个作用是提升品牌溢价

产品力思考的第二个层面是产品在客户心中的定位。

产品力思考的第三个层面是产品质量和品质感。

产品力思考的第四个层面是客户体验。

产品力思考的第五个层面是通畅的客户反馈机制。客户是检验产品好坏的唯一标准

产品力思考的第六个层面是人的因素。

有两个大行业都属于研发驱动的商业模式,一个是科技行业,另一个是医药行业,这两个行业长期成长的驱动力都是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第4章 影响企业价值与估值的因素

影响企业价值与估值的因素1——成长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

企业的成长性应该是影响市场估值最重要的因素。“成长可以溢价,价值只能折价。”按照巴菲特的估值理论来说,企业的价值等于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

企业的周期性是影响市场估值的第二个主要因素。弱周期性的企业具备良好的可预期性,利润具备可累积性,天然具备高估值的基因;强周期性的企业利润波动巨大,可预测性非常差,天然具备低估值的因子。

企业未来发展的确定性与否对企业估值的影响巨大,资本天然抗拒不确定性,周期性企业的低估值就是资本对周期性企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

影响企业价值与估值的因素2——行业缺陷

行业缺陷的第一点体现在周期性因素上。第二点体现在行业的竞争格局上。寡头垄断的行业竞争格局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企业的价值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第三点体现在产品差异性上。具备产品差异性的行业可以跳出价格竞争。第四点体现在行业总规模的萎缩上。如果发展成熟的行业其规模保持缓慢增长或者基本保持稳定,行业龙头依靠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也会获得不错的发展,企业价值也会逐步增加的。但是如果发展成熟的行业其规模开始萎缩,一般对行业内的企业杀伤力是巨大的,即便是行业龙头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投资者需要对行业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变化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毁灭价值。

影响企业价值与估值的因素3——商业模式缺陷

第一个缺陷是经营现金流和利润不匹配。有些企业利润虽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营现金流只有利润的一半或者直接为负值,这些企业投资价值几乎等于零。

第二个缺陷是设计得过于复杂。好的商业模式都是偏简单的,简单的商业模式有助于企业在某一个方面取得突破以后,通过时间的累积效应,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第三个缺陷是容易产生高库存。这一点表现突出的行业是电子行业和服饰业,两者都容易产生高库存,而且库存产品容易快速贬值,造成巨大的损失。

第四个缺陷是高有息负债。高负债的企业背负高昂的财务成本,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者行业处于下行期,企业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高负债企业就相当于背着枷锁与别人跑马拉松,胜败早已注定。

第五个缺陷是无法构建商业护城河。商业护城河是企业超额利润的来源,缺乏商业护城河的保护,企业的利润迟早会走向平庸化,最终变成商品类企业,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

第5章 价值股(分红型)投资

分红股的基本投资逻辑是业绩可以不增长,但一定不能衰退,否则分红逻辑就不成立了

投资者的收益的来源有以下三种:①企业分红收益,属于保底收益;②企业成长收益,属于长期收益;③市场估值提升的收益,属于市场收益。投资的本质是获得企业发展壮大的收益,所以基于成长的投资模式才是主流模式;分红收益可以帮助我们度过漫长的熊市,所以基于分红的投资属于防守型,可以帮助我们活下来,属于补充性投资。

5%的分红收益率是投资底线,利润能够保持5%~10%的增长是最佳选择,但利润不增长也没关系,但一定不能衰退(微幅衰退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分红投资的逻辑就不成立了

价值股适合阶段性持有,不适合长期持股。价值股属于防守型投资,是为了在熊市中得到分红收益,一旦市场估值提升,估值达到合理状态或者稍微高估的状态,一定是卖出的,这样可以提高阶段性的收益率。价值股永远不会出现高估值状态

5%的分红收益、估值处于历史低估值区域是价值股投资的两个前提。

第一点,分红股收益来源=分红收益+估值提升收益,当估值提升到一定程度,一定是要卖出的,分红股只适合阶段性持有,长期持有得不偿失。

第二点,分红股的买入条件要相对严苛一点,5%的分红收益是硬指标,不能轻易降低标准。市场之所以给分红股低估值,是因为企业缺乏成长性,低估值是合理的。

对分红股的投资模式总结如下:①行业渗透率以及企业市占率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②分红率大于5%,这是分红股投资的基本条件。③5%~10%的成长性。企业最好有一定的低成长性,这样还会有一定的成长性收益,如果成长性等于零勉强也可以接受,但利润负增长是不可接受的,分红投资的逻辑基础将不复存在。④ROE大于15%。一般的分红股都可以满足这个指标,毕竟大部分利润都分掉了,净资产收益率就容易提高了。⑤15倍PE以内的价格。因行业而异,消费类可以保持在15倍PE,公用事业类最好保持在10倍PE以内,金融股则在5倍PE以内,这是长期观察的结果,经验而已。

第一点,对于周期股的反周期投资大逻辑是对的。周期股的唯一投资机会就是反周期投资,如果周期节奏踏错了,满盘皆输,反周期投资,阶段性持股是周期股投资的不二法门。

1倍PB以内才是周期股的最佳买入点,周期股投资最忌讳的是买入时机过早或者价格偏高,这会严重侵蚀投资回报率,导致投资失败。

上一轮牛市的大牛股一定不是下一轮牛市的大牛股,甚至是相反的

投资周期股,只有在赔率和概率都比较高的时候才可以介入,宁可错过、不能买错是投资周期股的正确心态。

对周期股的投资模式总结如下:①高市盈率期间可重点关注一下,低市盈率期间尽量避免;②1.5倍PB是买入周期股的最高估值,1倍PB以内才是不错的投资机会,可以错过,但不要买错;③投资龙头是不二之选,在周期底部许多企业会破产的,只有行业龙头才会平稳度过艰难时刻;④不是每个周期性行业都可以投资的,只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行业投资,缩小范围,提高概率。

周期性投资可以理解为困境反转型投资的一种特殊形式,投资者收益的来源是业绩提升导致的股价提升,业绩提升是重中之重。

投资者投资周期性行业是比较煎熬的。第一,周期性行业的底部很难判断,买入之后被套是常态;第二,周期反转的时间不确定,有时候市场长时间在周期底部徘徊,对投资者是一种煎熬;第三,周期高点不好确定,卖早了或者卖晚了都是常事,会有很强的挫败感,而且属于靠天吃饭,企业主观经营方面能做的事情不多,属于被动状态

困境反转型投资模式进行了修正,该模式其实是在赌行业或者企业的基本面反转,但对于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讲,坏消息会不断出现的。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才可以投资:①企业至少可以保证生存下来,基本面不能有根本性的变化;②跌到地板价,需要有足够的低价来补偿买入风险;③可预见的催化剂事件出现。

第8章 金融股投资

投资银行股的经验:①负债端的低成本是个巨大的优势,②资产规模是个巨大的优势。银行经营具有规模经济优势,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全国性银行,资产规模足够大,贷款相对分散化,又有一定的国家隐形担保,是投资者的首选。③零售业务具备差异化经营的特点。零售业务不消耗资本,可以大量赚取非息收入,在经营上具备了差异化的特点,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④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属于银行的优质资产,这三项占比大的企业具备经营上的优势

证券行业属于金融业中的小老弟,资产总规模只有6万亿元左右,证券业的特点如下:①证券业周期非常明显。显著受到牛熊市的影响,②券商业具备龙头效应。龙头企业品牌美誉度高,容易受到监管层的青睐,在企业债发行、公司首次上市、股票增发等业务方面具备很大的优势③融资融券业务本质上就是银行贷款业务,而且还没有坏账风险,算是券商的优质经营资产,具备资产规模优势的券商在这方面具备竞争优势。④自营业务本质上是可以做大的业务。自营业务依靠的是投资能力⑤PB是券商股最好的估值方式。

第9章 白酒股投资

首先,对于陷入危机中的行业,最稳妥的投资就是选择行业老大。老大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强于其他企业,即使全行业陷入亏损,老大也会活得不错,

其次,对于陷入危机中的行业,管理层的作用太大了。

最后,对于陷入危机中的行业,对“便宜”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避免掉入“价值陷阱”

记住一点,对于陷入危机中的行业,要么不投,要投只投资行业老大,在确定行业翻转的趋势基本确立以后,可进一步投资行业内其他企业,这些企业倒闭的风险已经排除,而向上的弹性空间更大,收益也更高。

①在顺周期,管理层的作用不是太明显,但在逆周期,管理层起到决定性作用,需要高度重视;②在竞争性领域内,价值释放的关键就在于管理层,平庸的管理层会明显压制企业的价值,比如中国食品和蒙牛乳业;③行业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分析、商业模式分析都有章可循,通过深入分析年报就可以得出结论,但对管理层的分析偏向于感性,除了长期跟踪企业的发展,分析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执行力,几乎没有太好的办法。

第9章 白酒股投资

对白酒行业的一些认知。(1)品牌是关键因素。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属性的品牌才有价值,新品牌一文不值,白酒行业其实有非常高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是时间和历史。品牌一般都有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白酒高端品牌具有很强的精神属性,“喝茅台有面子”只是品牌精神属性的外在体现。(2)白酒属于商业润滑剂,有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史,在亲朋好友聚会和商务宴请两个场景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有人际交往的存在,白酒就有存在的价值。(3)白酒的价格带非常宽,(4)有一种商业模式叫涨价,有一种存货叫升值—白酒独有的商业模式。(5)白酒具备上瘾的特点,具备口味黏性,这一点可以大幅降低营销成本。(6)高端白酒靠品牌,品牌的文化营销最关键,业内做得最好的是茅台和国窖1573;中端品牌靠品牌+渠道,深耕渠道尤为重要,代表企业是洋河和古井贡酒;低端品牌靠区域聚焦和深耕渠道,代表企业是顺鑫农业和老白干酒

第10章 消费股投资

从这些行业中选择出优势企业:①日常消费品行业,行业容量会稳步扩大;②医疗行业,中国目前确定性最高的行业,没有之一;③大金融行业,作为百业之母,金融行业基本上没有天花板的限制,虽然会有周期性的行业出清,但对优秀企业来讲反而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④电子商务,这个行业就像超市取代百货店模式一样,是零售行业的下一代主流模式;⑤能源行业,典型的大行业,历史回报率相当不错,

纵观国内外资本市场,消费行业绝对属于牛股集中营,属于投资者的“富矿”。消费行业简单来讲,主要强调的是“三力”,即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三者相当于三角形的三个边,只有三个边都够长,圈成的面积才足够大,任何一个边有短板都会造成三角形面积的损失。

品牌可以分为高端品牌和大众消费品牌。高端品牌的核心诉求是品牌溢价,高价是高端品牌的标配,财务上体现出来的就是产品超高的毛利率水平,可以说品牌打造是高端品牌经营的唯一核心,所有的资源和经营活动都围绕这个“核心”来运作。大众消费品牌更加广泛,大众消费品牌追求的并不是品牌溢价,而是客户的重复购买行为,即核心诉求是追求销售数量。为了影响大众的购买行为,品牌需要足够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品牌运营的核心是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渠道力即提高客户购买产品的可及性,客户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公司的产品是渠道建设的最高境界,渠道的渗透率和渠道的管控能力是关键,体现的是企业精细化运作的能力。

消费股投资的几个关键点总结如下:①行业第一品牌投资价值远胜于其他品牌,品牌具有自我加强效应,第一品牌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赚钱能力越来越强,投资价值越来越强,从茅台与五粮液的对比、伊利与蒙牛的对比,你就一清二楚了;②高端品牌靠品牌,只要品牌没有受到损伤,企业就会获得好的发展;大众消费品牌靠管理,管理层可以最大潜力地发挥出品牌价值,同时也有可能抑制品牌价值的发挥,判断管理层的优劣是投资大众消费品选择的关键因素;③行业竞争格局对消费品企业投资价值影响巨大,④渠道渗透率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前者代表的是企业发展潜力,后者代表的是企业竞争力,两者同时考察可以推断出企业相对的竞争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⑤定位理论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可以提前发现有巨大潜力的消费类企业;⑥消费股具备永续经营的特点,所以市场估值一般都不便宜,30倍PE是常态,一般来讲估值的底部区域也在20~25倍PE,不要奢望过低的价格,相对合理的价位买入就会有不错的收益率,PE估值是最适合消费股的估值指标;⑦消费品企业一般不容易倒闭,所以非常适合作为困境反转型投资标的,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伊利股份、塑化剂风波中的茅台和五粮液、瘦肉精事件中的双汇发展等。

第11章 投资失败案例

投资中不要有“赌”的心态,“赌”往往意味着失败

第一点,对涉嫌财务造假的股票一票否决。对于财务造假的股票而言,投资可以归零,是一笔永远都翻不了身的投资。

第二点,绝对不能人云亦云,投资需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研究。

第三点,规避财务造假最好的方式是基本面分析。分析公司的经营行为和商业模式,如果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过于复杂或者不合常识,一般都会有问题。商业分析有问题的公司如果财务上非常优秀,一般都会有问题:如果财务上非常平庸,就没有投资价值,这样就可以直接规避掉风险。

第一点,对次新股的投资要慎重,上市3年以内的次新股要谨慎再谨慎。股票上市相当于对外卖出股权,对企业进行包装和美化以便卖个好价钱是合理的选择。观察次新股的表现,一般第一年表现良好,第二年表现尚可,第三年原形毕露,经过三年基本可以还原企业的真实情况

第二点,对企业的竞争力发生误判。对于具备耐用消费品属性的电动剃须刀来说,如果没有提价措施,仅靠量的增加来提高利润是极其有限的

第三点,对企业的管理短板认识不足。老板一股独大缺乏分享精神,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管理问题,利益驱动的管理机制才是最有效率的

第四点,降低了对企业投资标准的筛选条件。投资的两个重要筛选条件一个是筛选好企业,另一个是等待好价格,好价格+好企业才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塞斯·卡拉曼曾经说过:投资标准是很重要的,设定标准太高,你或许仍然持观望态度(评注:至少不会损失金钱),设定标准太低,你将会立刻全力注入资金,然而这与你没有标准的表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经验和全方位的思维是设定标准的关键所在。

第五点,对企业的后续跟踪研究力度不足。

投资失败的第一种情况是买到涉嫌财务造假的股票。这是最惨的一种情况,会使投资本金归零,对于涉嫌财务造假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发现涉嫌财务造假的蛛丝马迹,立刻否决掉,这属于原则性问题,容不得半点迟疑。

投资失败的第二种情况是买到“垃圾股”。比如技术分析失误、内部消息失真、资产重组、朋友推荐等原因都容易买到“垃圾股”,应对之道就是避开“垃圾股”,买优秀的企业,仅此而已。

投资失败的第三种情况是陷入“价值陷阱”。

邱国鹭曾经总结了4种价值陷阱模型:①第一类是被技术进步淘汰的。例如数码相机发明之后,主业是胶卷的柯达。②第二类是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③第三类是分散的、重资产的夕阳产业。④第四类是景气顶点的周期股。

还有一类价值陷阱表现为利润小幅度衰退或者利润基本保持稳定但不再继续增长,这种价值陷阱要隐蔽得多。这类股票唯一的投资机会是分红收益率大于5%,此时尚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价值陷阱的表象是低PE和3%左右的分红收益率,如果利润不可持续,基本面的恶化会使股票越跌越贵;如果利润可持续但不增长,3%的投资收益率不能令人满意;如果是5%以上的分红收益率,阶段性持股是可以的,但如果长期持有则会重新陷入价值陷阱中。

对“价值陷阱”的思考如下:①便宜是表象,本质上需要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若发展趋势向下,股价再便宜也不能买。②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是分析“价值陷阱”的关键性因素。估值便宜是相对于未来而言的,而不是现在,成长性收益才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③成长是根,价值是本,成长性可以是零,只要价格足够便宜一样可以买入,但如果成长性是负值,那就是价值毁灭,股价再便宜都不可以碰,适度的成长性+合理的估值是常态,这类企业应该重点关注。④价值陷阱永远存在,时不时会陷进去,只要目光放在未来发展上,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⑤记住巴菲特的教导: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比以很低的价格买入平庸的企业要好得多

投资失败的第四种情况是买得太贵

投资失败的第五种情况是投资周期太短。“长期”有多长?个人认为至少是3年,5年是最佳考核周期,

投资周期至少是3年,没有3年的资金匹配周期,妄言投资!

第12章 市场思考

第一个陷阱是技术分析陷阱。让我认识到技术分析就是垃圾,是投资最大的陷阱,

第二个陷阱就是管理层的诚信问题(即所谓的老千股)。

股票投资的两大支柱是企业分析和估值。

从影响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讲,股票估值可以拆分为三个因素:市场估值因素、分红因素、企业成长因素。在不受到估值向下打压的前提下,尽量获取分红收益和成长性收益。

①通过长期的市场跟踪,找出估值的锚定因子进行估值,基本前提是估值不能受到向下的打压,不要求做什么贡献,保持中性就好;②充分享受分红收益和成长性收益;③运气好的话,进一步享受估值提升的快感,形成戴维斯双击;④估值的本质就是保守性估值,宁可错过,也不要有估值向下打压的风险。

第一,仓位管理的最大目的是保持良好的持股心态。

第二,仓位管理有利于我们在大牛市中“逃顶”。仓位管理的基本逻辑是高估值时低仓位,低估值时高仓位,

第三,仓位管理有利于我们拥抱熊市。

第四,仓位管理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70%的主仓位+30%的副仓位,主仓位长线持有,副仓位相对灵活,达到预期收益率以后就会减仓出局,一般手里时常会持有20%~30%的现金。

第五,仓位管理是一种保守型的投资策略。

第六,仓位管理必须锚定估值,对低估、合理估值、高估都必须有清晰的认知。

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持股,长期持股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切都基于估值,如果10年的预期1年就实现了,那就卖出好了,如果估值始终合理而企业一直在成长和发展,我不介意持有10年或者20年。持股与否一方面取决于估值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判断,是综合平衡以上两个方面得出的结果。

投资理念的学习最简单,学习成功的投资大师的理念即可;商业洞察力的学习需要时间和知识的累积,见效最慢,但具有累积效应,受益无穷;克服恐惧与贪婪,需要心理层面的修炼,是违反人性的,是最难以克服的。

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必须做到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对抗贪婪最好的办法,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帮你从周围的氛围中脱离出来,你才可以不和别人比业绩,才可以客观地用估值指标来判断市场。

耐心等待好的价格,静静地收集10年股,以10年持股的心态选股,投资变得简单而不容易!

从逻辑上分析,暴利模式存在于以下几种情况

1.企业的成长长期超过市场预期

2.“小票”的高速成长。“小票”的成长性高,可以获得暴利。“小票”的暴利模式属于火中取栗,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运气使然。

3.周期性行业的逆转机会。周期性行业投资不易,一旦在底部介入,周期逆转后,财源滚滚;一旦在顶部介入,周期逆转后,股价成渣,一场春梦。

4.熊市底部投资。在熊市底部投资,在牛市中收获,这是经典的暴利投资模式。戴维斯家族的名言:投资人大部分的利润都是熊市里获得的,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

左侧交易的核心假设是大盘的下跌点位是不可预测的,唯一可以掌握的就是企业的价值。通过精选企业,对个别企业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是可以把握企业的内在价值的,以企业内在价值为锚,越跌越买,直至满仓为止。至于底在哪里倒不是太关注的事情。

右侧交易的核心假设是大盘触底并开始反转,这时候才是买入的最佳时机。问题是触底反转就是个伪命题,事后来看这个“底”倒是非常清晰,但在事中一切皆有可能,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其实只有一种策略,那就是以价值为锚,逢低买入,逆向投资才是最佳策略。

逢低买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第一,得有良好的仓位管理和资金管理策略,手里没有现金什么策略都没用;第二,克服恐惧的心态,逆势操作非常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心理不过关没人敢逆向操作;第三,克服贪婪之心,抄底其实是一种贪婪的表现,太贪婪反而会失去机会;第四,平时做好准备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才有逆势加仓的勇气;第五,即使以上你都做对了,还会有黑天鹅事件,所以适当分散投资也是必须做到的,满仓买入1~2只股票也是一种赌博,分散买入5~10只股票是最佳选择,可以规避绝大部分风险。

持股一般分为核心持股和非核心持股,核心持股一般都会重仓持有,不动如山;非核心持股一般都是轻仓或者中仓,买卖是常态!

一般来说,消费品行业、医疗保健行业、高科技行业、能源行业、金融行业都属于大行业,牛股辈出,其他行业相对就差好多

(1)行业的发展空间较大或者至少不萎缩的行业总容量。(2)产品市占率的提升空间。(3)产品价格的提升空间

商业模式分析主要考量以下三点。(1)商业模式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特点。(2)具有清晰可见的护城河的保护。(3)优秀的5年定量财务指标:ROE指标、负债率指标、营收指标、利润指标、现金流指标。

一般来讲,研读财报是最有效的企业分析方式。通过研读管理层对企业经营层面的分析、竞争优势分析以及风险分析,投资者能够对企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结论,也能够通过财务报表的分析验证自己的结论。由于短期的财务指标会存在失真的可能,必须用5年左右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价值投资对安全边际的重视是最重要的戒律,强调以下三点。(1)价格方面提供的安全边际。(2)成长性提供的安全边际,即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的企业。(3)价格方面提供的安全边际+成长性提供的安全边际。这是最佳安全边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主要是突发性事件造成的低价格

第13章 商业思考

品牌依附于品类而存在,而品类会不断地分化,旧的品类会萎缩甚至消亡,品牌随之衰败,新的品类会不断分化,而新的品牌也会随之壮大

品类的机会有两类,一类是旧品类的扩容机会,另一类是新品类诞生的机会。

如果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财务指标分析结合着看,相互验证,则是另一番景象。其一,通过定性分析,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再通过定量的财务指标,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自由现金流指标、ROE指标进行验证,得出最终的结论;其二,将财务指标作为筛选指标,很快会淘汰一大部分不值得投资的企业,避免浪费时间;其三,通过财务指标,发现敏感点,找出问题,这样会早于市场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损失。

①企业家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优秀的企业家会创造出良好的商业模式和公司的治理结构,企业在竞争中自然会脱颖而出。②行业以及行业所处的竞争结构非常重要。③垄断才是商业竞争的本质,有能力走向垄断的企业才是优秀的企业。④产品力非常重要。好的行业+优秀的企业家+类垄断的商业模式+好的产品体验+合理的估值=利润的源泉。

骄傲和自满是投资的大忌,市场总会抓住一个人的弱点进行痛击,没有人可以预测市场或者掌控市场,应对市场才是王道,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不急不躁,按照计划做事情,才会成为赢家。

好赛道是底层逻辑,是本质;好的商业模式可以放大企业的商业价值;好的管理是组织保证,可以创造商业价值,“三好学生”才是股票市场的常青树,才是牛股集中营。

读书:盖瑞·戴顿《股票深度交易心理学:通过正念练习和尖端心理学实现最佳交易表现》

在任何表现性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并遵循一个流程。所谓“流程”,是指为了实现想要的结果,而采取有明确界定的一系列行动或步骤。

我们越是贯彻一致地遵循一个可靠的流程,就越能够熟练运用知识、技巧和能力,在所有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我们的交易结果也就越好。

认知偏差和情绪可能会导致你放任亏损而不忍出场,建仓时机不当和方向错误,即兴交易,以及做出其他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

近因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指我们的心智在做决策时,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其他信息影响更大。

可能影响交易的不只是情绪。想法和我们的思维模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想法永远是与我们共存的,我们对想法没有多大的掌控力。明白这一点,对交易者来说至关重要。

对交易者来说,最重要的心理盲点包括:●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 近因效应● 损失厌恶● 确认偏误● 基础概率忽略● 情感启发式偏差● 后见之明偏差● 禀赋效应● 乐观偏差

所谓“启发法”,指的是心理捷径。人们在面对复杂或困难的决策时,经常会运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帮助解决问题和做决策,以此简化决策任务。

人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时,会有强烈的倾向要舍弃认真理性的分析,转而利用启发法和其他认知捷径。这经常会造成可预测的失误和不良后果。

在不确定、高风险的情况下,人在做决策时会自动应用启发法和其他认知偏差,经常导致严重的失误和代价高昂的错误。

当交易者贪图方便,走心理捷径,就会引起失误,做出不明智的交易决策,直接导致交易绩效欠佳。

交易者面对的难题在于,心理捷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既方便又管用的,可是在我们的交易中,却会造成代价高昂的失误。

所谓“代表性启发式偏差”,是指我们会利用心理捷径,寻找目前的情况或事件本身与同类情况或事件之间的相似性,以此判断概率。如果某个事件与我们的模型或原型相似,我们就会假设这个事件的概率与模型相同。当某个结果看似很可能发生(代表性),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偏差。

我们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看起来像牛旗形态吗?而正确的问法是:后市最有可能的走向是怎样的?

在交易中,我们倾向于浏览很多信息:新闻、指标、价格运动、上午电话会议、经济报告、通讯推荐等,不一而足。我们脑中印象最深的,通常是最后发生甚至是最后看到的信息。在决策过程中,我们会过分重视最近的信息。

启发法正是如此。我们的心智接受了第一个看似可信的答案,于是很快停止了进一步的审慎思考。这就是一个心理盲点。

“直觉思维”和“审慎思维”

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一个问题或任务之中时,心智的这部分是活跃的。我们在努力思考时,调动的是审慎思维。与直觉思维相比,审慎思维运作比较缓慢,也比较费力。专注力、努力思考、做出选择,这几点都与审慎思维相关,而与直觉思维毫无关系。

思考是很辛苦的事,在某个层面上,许多人都厌恶思考。研究发现,如果直觉思维给出了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这个答案似乎还过得去,那么审慎思维就会倾向于单纯地依赖直觉思维,而不会提出质疑。

在陷入心理盲点时,我们的心智就是这样运作的。面对问题,我们的直觉思维很快得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而我们的审慎思维不是费力想清楚这个问题,而是简单接受了直觉思维给出的答案。

直觉思维只会选择性关注少数信息,进而信心满满地做决策。直觉思维考虑的信息经常是不完整的,却以为做判断只需要这些信息,所看到的就是全貌,所以会浑然不顾或忽视其他重要数据,甚至连息息相关的数据(例如前一天晚上制订的详细计划)也置之不理。眼不见,心不烦。

人们在做出假设之后,倾向于寻求确认自己的假设,而不是推翻自己的假设。

我们有一种强烈的需要,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想要确认自己本来就知道或相信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确认偏误”,是造成交易困难的重要原因。

即使持仓已经出现浮亏,交易者仍会过分重视单独看来对持仓有利的微小价格运动,用于确认原本的交易理由,而忽视或忽略对持仓不利的重大价格运动。

交易者筛查数据,寻找证伪信息的能力,是能够创造盈利的理性行为。然而,寻找证伪数据的行为并不常见,与我们的天性背道而驰

交易者会过分重视近期的事件或行动,直接影响到下一步行动。这经常会导致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犯下非受迫性交易失误的概率增加,造成不必要的亏损。

后见之明偏差涉及三个层面的认知失误:(1)一个人对自己原本观点和预测的记忆有误,相信自己早就预测到结果,但事实上并非如此;(2)一个人相信这个结果是肯定会发生的,过程也是注定的;(3)结果是可以事先预测和知道的。

首先,后见之明偏差可能会令人感到后悔。他们可能由于对发生的事件做出错误的心理评估,给自己施加压力,下一次进场条件不完全符合就勉强交易,以此弥补错失的盈利。

其次,后见之明偏差可能会妨碍我们学习。“如果你觉得自己早就知道,就意味着你不会停下来,研究一件事发生的真正缘由。”

人在陷入禀赋效应时,大脑中的前岛叶会被激活。这个脑区与身体疼痛和厌恶的情绪相关,由此可见,放弃或失去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我们会赋予已经拥有的东西更高的价值。

正念可以帮助交易者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交易流程,大大帮助交易者在做决策时觉察到自己所做决策,避免坠入这里讨论的心理盲点。

在代表性启发式偏差经常出现的判断情境中(例如交易),决策者应该牢记基础概率。我们在交易中犯下的许多认知失误,都关系到忽略统计数据。就此而言,你应该牢记自己所有进场模式的指标,包括每个进场模式基本的胜率和期望值。牢记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帮助你避免单凭市场一两个显著的特征做出重要交易决策,提醒自己每个交易都有一定概率。了解进场模式的基础概率,可以帮助你排除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和其他偏差(包括近因效应)的干扰。

了解进场模式的基础概率,可以帮助你排除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和其他偏差(包括近因效应)的干扰。如果你按某个进场模式操作,已经连续亏了三单,所以在进场条件又成立时,感觉不愿意建仓,这时,如果你知道这个进场模式的胜率为65%,就可以记住自己交易的是进场模式的概率,你上次建仓时蒙受的亏损,是包含在基础概率之内的正常值,而不是下次进场条件成立时不建仓的理由。

要有一个界定明确的进场模式,包括在怎样的市场状况下这个进场模式表现最佳。这不仅有助于提醒你留意重要的背景元素,还能过滤你的进场模式,让你只在背景状况最适合这个进场模式时建仓。

为免在解读图表时出现歪曲和偏差,你应该刻意地提出合适的证伪问题。这有助于纠正认知偏差,尤其是抗衡我们出现确认偏误的强烈倾向。例如,如果市场在上涨,需求或买方似乎占上风,你想做多,这时,审慎的做法是再问一下自己供给的问题。例如,你可以问,相较上一次上涨,上一次回落的成交量是否有所缩减,交易价格区间是否有所收窄,在市场回落之际,你的主要指标是否维持看涨。你需要在准备做多之前,证实不存在大量卖盘(证伪)。如果市场缩量回落,整体成交量缩减,而指标并未看跌,这显示卖方并未占上风。

如果你可以为每一个进场模式制定一套标准的证伪问题,在每次建仓之前,都要例行问一次这套问题,及/或评估其他选择,这会给你带来莫大的裨益。这样一来,不仅积极避免你出现确认偏误,还积极调动你的审慎思维。

要学习处理和克服强烈情绪引起的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

应对恐惧和焦虑是许多交易者都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恐惧和焦虑不只是感觉而已。恐惧显然会影响到交易行为

恐惧是对实际有威胁的事件作出的反应。

在交易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会预见到亏损的威胁。因此,我们会感到焦虑,引起应激反应。

我们在交易中感受到的恐惧无论看似有多么真实,其实大多是来自我们心智的想象。

当我们受到情绪左右而做出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以及犯下绝大多数非受迫性交易失误,源头在于某种形式的恐惧或焦虑

四类恐惧包括:犯错、亏钱、错失交易机会和错失利润空间

当我把自我的需要与赚钱分离开来,当我能够接受犯错,我就从交易亏损走向了盈利。在此之前,承认犯错比亏损更令我难受。我以前总是一厢情愿,以为自己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那肯定错不了。后来,我的心态变成:“我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但如果我错了,就出场吧,也好保全资金,做下一单交易。”就这样,我扭亏为盈了。

所有形式的交易都是概率游戏。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单交易,在进场条件成立时,既有盈利的概率,也有亏损的概率。如果某一个进场模式长远而言有更高的盈利期望值,那么我们就可以依照这个进场模式操作获利。但交易总会有亏损的时候,亏损频率取决于进场模式的过往概率(假设这些概率未来依然成立)。

损失厌恶会促使交易者做出不理性的行为,例如过早平仓,死守亏损头寸,这些行动都是为了避免亏损,而不是实现最佳交易结果,是在徒劳无功地企图推翻交易的概率法则。

对错失交易机会的恐惧可能会促使交易者即兴交易。对错失交易机会的恐惧可能会促使交易者即兴交易。

我们经常看到,交易者害怕错失交易机会的时候,正好是市场顶部附近。

交易者若是像乔希这样,想着要大赚一笔,就会忽视重要的技术目标位(例如阻力位或支撑位)、极端指标以及市场信号(例如行情见顶,或者参与者兴趣减弱,标志着行情步入尾声)

许多交易者都害怕自己“错失太多利润空间”,在获得合理盈利之后还迟迟不肯平仓。当然,当价格开始回落,他们就觉得这“只是正常回落”,可以熬过去的。许多这样的“回落”令盈利回吐殆尽,有时候甚至还由盈转亏。

研究发现,交易者对其成败的情绪反应经常会对其交易产生重大影响。当交易获利甚丰,交易者往往会欣喜若狂,过度自信。当蒙受亏损,交易者往往会变得更加审慎,看待潜在交易的眼光也跟盈利时不一样,这就是近因效应。

经验和研究都显示,交易者行为和情绪状态之间有直接联系。每位交易者都应该了解情绪会对自己的交易行动产生什么影响。

恐惧、希望和贪婪是对交易表现造成负面影响的三大情绪,必须加以控制。但马克·道格拉斯指出,希望和贪婪(至少是我们在交易中感受到的希望和贪婪)通常是由恐惧产生的情绪

对自己的行动做出建设性的点评,或许是有帮助的。例如,承认自己过早建仓了,下一次做交易时,对自己说:“耐心一点……等待进场条件触发。”这样的声音为你的交易提供支持,肯定了你作为交易者的能力。

当情绪主宰了我们的决策,我们就受到“情绪劫持”,这时,你的交易行动完全是由情绪决定的。在这种状态下,你处于高唤醒状态,情绪强烈,注意力只能集中于少数对象,通常是目前的价格跳动和指标波动。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状态下,行动变得僵化,人只能做出少数模式化反应。

沃伦和比利都出现了情绪劫持的所有迹象。一开始,他们不是根据交易计划和经过仔细评估,才做出最初的交易决策,而是受到了情绪的驱使,这就产生了情绪劫持。他们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交易流程。起初,他们或许信心高涨,忽略了风险。接下来,即兴交易的表现未如预期,情况每况愈下。当行情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运行,交易者信心消退,在决策时更加受到情绪的左右。交易者受到感觉的驱使,做出当时看似正确的行动,但客观来看(当然还有事后来看),显然是错误的。交易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狭小的领域,排除了几乎所有其他考虑因素和可能,行动也开始受限。他们做出交易行动,是为了应对自己的内在状态和失控的情绪,而不是为交易情境服务。事后,一旦压力消除,他们会想起自己失控的感觉,自己对感觉或行动似乎完全失去了掌控力。用“情绪劫持”来形容这类体验是非常恰当的。

人生要取得成功,觉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与智商相比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四项重要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识别和评估情绪,包括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 在决策中把情绪传达的信息纳入考虑。● 了解情绪背后的含义。● 认真管理自己。

首先需要剖析和厘清非建设性情绪。接下来,我们马上就会详细剖析和厘清恐惧这种情绪。此外,能够洞察到他人的感觉状态,也属于交易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情商技巧。

了解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情绪,有助于你洞悉交易机会,也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评估是否应该进场:

了解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情绪,有助于你洞悉交易机会,也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评估是否应该进场:

利用情绪来辅助自己做决策,也涉及识别和承认发现绝佳交易机会时产生的感觉,无论是形态交易的进场模式符合每个重要条件,还是你发掘到一家基本面和短期增长前景理想、完全未受到华尔街关注的公司。同样,如果情商高的交易者感觉到虽然进场模式的基本条件成立,但这单交易的前景欠佳,也会承认这种感觉。承认兴奋的感觉和审慎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筛选优先考虑的交易,只为真正精挑细选的交易机会承担资金风险,或者重新审视某一单交易的技术面,评估自己是否遗漏了重要方面。

在识别情绪之后,能够标记情绪,明白情绪(尤其是强烈情绪)是受规则制约的,通常会遵循既定模式。

悲伤的常见模式可能是这样的:亏损导致心情低落→停止交易,封闭自己→自我批评的想法→感觉内疚、羞愧和绝望。

在浮现强烈情绪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通常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交易者就可以采取更有益的行动。

要管理好自己,并不是要去控制情绪,而是要对感觉(包括强烈情绪)抱着开放的态度。

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惧和其他强烈情绪会引起我们整体的反应。所谓整体,是指这些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智、情绪感受、身体感受或生理状态。如果我们对恐惧的这些特征浑然不觉,就容易被恐惧淹没,不知所措。交易者必须对恐惧的迹象和信号保持警惕,以便在开始陷入恐惧状态之际,及早发现。

引发类似反应的不仅有对威胁的恐惧,还有其他强烈情绪,包括:生气、悲伤,甚至是对持仓浮盈丰厚的狂喜,都可能引起应激反应。

在应激反应之下,除了其他神经化学物质、蛋白质和荷尔蒙之外,肾上腺还会自动分泌皮质醇(一种强大的荷尔蒙)。在压力下,脑部和肌肉都亟须葡萄糖(人体的基本能量来源)。皮质醇分泌能快速释放葡萄糖,向脑部和大肌群供应。此外,哈佛大学脑部专家约翰·瑞迪表示,皮质醇也会触发海马体(这个脑区在巩固长时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始记录这一事件,让我们日后可以避免重蹈覆辙。我们每次遇到类似的应激情境,例如交易亏损,脑部就会记录这一事件。每次记录都巩固了我们对这一威胁的记忆,进一步加快了未来在应激反应之下,大脑发出信号的速度。换言之,海马体每记录一次应激事件,都会令脑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强,更容易触发,更快速地掌控我们的心智和身体。

努力压制恐惧的感觉和想法,是徒劳无功的,这就是一大原因。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控制杏仁核、肾上腺和海马体,更不要说神经化学物质和荷尔蒙(例如皮质醇)

交易者必须对恐惧的迹象和信号保持警惕,以便在开始陷入恐惧状态之际,及早发现。恐惧和其他棘手情绪都是交易者可能需要经常面对的,要学会应对这些情绪,首先是要觉察到这些情绪的早期迹象和症状。

厘清恐惧,明白想要消除恐惧到底有多么困难。因此,请务必记下你在产生恐惧这种强烈情绪时,随之而来有哪些症状。你的身体有何感受?你心里产生了哪些想法(心智告诉你的话)?情绪方面,你感觉如何?

第3章 控制和消除情绪的挣扎

我们没有什么办法控制杏仁核的反应,当战斗或逃跑反应被触发时,由恐惧和其他强烈情绪引发的内在心理生理事件是不受我们控制的。

如果我们积极努力地控制强烈情绪,只会适得其反。

交易者会通过许多方式应对强烈情绪。可以总结为三大类:努力改进交易的技术面,寻求避免亏损,以及竭力实施心理控制。

他以为自己在“微调指标”,但实际上,他是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获取额外信息来应对情绪,其实并没有影响到这一技术胜算。进场模式的胜算在于其统计表现,而跟你的感觉毫无关系。改变指标或者增加信息只会让你感觉更好,并不会改进进场模式的结果。

如果进场模式本身是有效的,那么改变或增加信息的作用,经常只是控制交易者的内在状态

随着可获得信息增加,评磅员的信心稳步增长。可获得信息越多,他们对自己预测正确的信心就越足。改变的是他们的感觉,而不是实际表现。

如果进场模式本身已经令人满意,加入额外信息并不会对交易结果造成任何影响,却会影响到我们对这单交易的感觉,可能让我们充满自信

加入额外信息来做出交易决策,很容易就会让交易者犯下确认偏误。人们一旦做出了一项假设,就会倾向于寻找印证这项假设的信息,而不是寻找相反的数据,推翻自己的假设。我们自然会倾向于寻找并过分重视符合和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犯下确认偏误

制定包含大量数据和多个指标组合的系统来相互印证,可能会造成“分析瘫痪”。

事实上,交易“圣杯”是不存在的。驱使我们这样去做的是我们的内在状态。交易本来就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苦苦寻求的不过是缓解自己不安的感觉。在胜算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信心高涨只会让我们误入歧途,造成财务损失,自信心受创。

交易者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在进行交易操作时,能掌握的数据是不完整、不确定的,每一单交易都有明确的亏损概率。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抱着开放的态度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引起的感觉,接纳这些感觉的存在。与这些想法和感觉抗争是没有用的,

市场交易的根本性质在于风险和不确定性

我们必须学会接纳与亏损相关的想法和感觉,而不是努力消除这些想法和感觉。否则,成功是不可企及的。

交易者试图应对恐惧的另一个方法,是努力控制和减少亏损

当交易者想要规避亏损,他们的行为变得过于僵化,为了规避亏损而采取行动,反而导致盈利减少,错失机会,甚至还会造成更大损失——这恰恰是交易者想要避免的。

令交易行为出现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亏损,而在于我们在想到亏损、感到不适时,对此作出的反应,导致我们做出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

亏损带来的痛苦感远大于收益带来的愉悦感

随着亏损金额增加,产生的心理影响也随之增加。多次亏损累积起来,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可能类似于一次重大亏损

在交易中,损失厌恶的另一个体现是寻找高胜率的进场模式。人们在经常正确的时候比较快乐。在交易中,这体现在交易者希望提高盈利次数与亏损次数之比。大多数交易者都希望胜率能达到90%以上。在交易和投资中,这多半是不切实际的

一味寻找高胜率的交易信号,可能更多是寻找“圣杯”的渺茫征途,而不是实际研究可靠的进场模式。

明智的交易者知道,对某个进场模式来说,期望值比高胜率更加重要

发现我们在持仓有浮盈时,会变得比较保守。由于厌恶损失,我们倾向于保护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不是拿住盈利的持仓,扩大盈利,而是变得保守,快速平仓,落袋为安,即使盈利再小也不介意。因此,过早获利平仓是很常见的行为,几乎每位想要在交易中更上一层楼的交易者,都会遇到这一拦路虎。在持仓有浮盈时,拿住持仓、扩大盈利违背了我们的天性。因此,过早获利平仓是交易者普遍遇到的熟悉问题。

在持仓有浮亏时,我们更愿意赌一把,做出风险更高的行为(例如改变止损位),以免把浮亏坐实。理智上,我们知道风险是与亏损相关的。心理上,由于厌恶损失,我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以求避免损失。因此,“死守亏损头寸”是交易者的常见行为。我们知道不止损并非明智的交易行为,但几乎每位交易者都感同身受。大多数交易者都可以说出无数个死守亏损头寸的例子,他们寄希望于行情回头、解套,结果却罔顾正常止损位和资金管理原则,蒙受了更大的亏损。

交易者和投资者平掉盈利头寸的可能性比平掉亏损头寸的可能性高大约50%

只是在亏损较大的情况下(亏损超过30%),金融机构比其他投资者稍微更加愿意止损。

日内交易者容易受到上午时段交易表现的影响,而加大下午时段承担的风险。如果上午时段的表现逊于预期或者蒙受亏损,交易者倾向于在下午时段承担更大风险。此外,相较持有盈利头寸进入下午时段的交易者,持有亏损头寸进入下午时段的交易者持仓时间更长。与处置效应相符的是,交易者会更快平掉盈利头寸,而迟迟不愿平掉亏损头寸。

经验更丰富的个人交易者受处置效应影响的倾向会有所降低。学会持有盈利头寸、及早止损或许困难,但并非不可能的任务,随着交易经验的积累,会有所改善。

研究人员特意叫受试者“视之为许多次资金决策之中的一次,多次决策的加总才构成一个‘投资组合’”,鼓励他们根据所有交易的加总来衡量自己的表现。这是职业交易者标志性的思维方式。在

任何交易都同时存在盈利和亏损的概率,只有进行大量交易,其胜算才得以展现。每单交易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多次决策的结果组成了投资组合,能产生的盈利水平与胜算相符。

许多有志于交易的新手之所以失败,许多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之所以未能让交易水平更上一层楼,最大原因之一,就在于一味关注一单交易,而不是拓宽思维角度,不愿意接受任何一单交易都可能失败和亏损的事实。

留意一下你的心智针对亏损头寸,对你说了哪些话。它是不是在说,你可不能蒙受亏损?是不是在告诉你,给你的头寸“一点额外的空间”,以免止损位被扫,亏损出场,而是等到下一次反弹再平仓?正如交易中遇到的大多数心理问题一样,我们采取的行动并不符合交易的最佳利益,而是为了平息自己的不适感。

如果你发现自己若能持有盈利头寸更久一点,本来可以获利更多,而你急于平仓的原因在于持仓让心理不适,你就知道自己是产生了损失厌恶,很可能陷入了处置效应。

许多交易者非常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以为要把交易水平提升到理想境界,唯一的途径是抑制这些想法和感觉。这里所谓的控制,是指采取步骤消除、压制、抑制、逃避或摆脱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

当人们试图在心理上控制想法,可能产生各种不想要的后果。当人们努力不去想某个想法(例如,“我不想再亏损了”),反而会产生相反的强烈倾向,这个想法或类似的想法更容易在心里浮现。在充满压力的交易中,交易者若是试图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更是如此。

当我们努力压制一个不想要的想法,不但不能从意识中消除这个想法,反而会让这个想法重新进入我们的意识

心智做的是加法,而不是减法。我们无法完全从心智中消除某样东西。无论是想法、感觉、意象还是记忆,一旦进入了你的心智,就不会离开。我们无法真正摆脱它

让我们的心智不去想某样东西是很难的,尤其是如果这样东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

如果你企图对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施加心理控制,其实只会适得其反?控制想法和情绪是一个迷思。这不仅对我们的交易没有好处,还会让我们深陷于毫无建设性的模式,采取不奏效的行动,从而损害我们的交易表现

这也是交易者需要做到的:与情绪反应共存,专注于手头交易任务的高价值行动;而不是努力压制、抑制或控制情绪反应。学会做到这点,正是本书的一个主要宗旨。

所谓控制议程,是指交易者存在某种内在状态时,想要摆脱、压制和控制这种内在状态的愿望和目标,因而感到挫败,并相信除非这种状态得到控制,否则自己无法做好交易。

自己采用的控制策略是在为自己的情绪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的交易服务

第4章 情绪在交易中的必要性

交易心理学的一大迷思在于,交易者往往以为在交易中应该排除所有情绪。

情绪在决策(包括交易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正如脑损伤患者的情况,当一个人无法获得情绪提供的信息,行动就会变得心态不稳,失去理性。

我们经常是通过感受到的身体状态体验到情绪的,这可能是无意识的直觉(例如战斗或逃跑反应、恐惧),也可能是有意识和明确的(例如生气)。无论如何,我们的情绪体验会引起身体反应,而通过注意身体状态,可以帮助我们觉察到情绪状态。

促使我们形成某种偏好的,是我们的情绪。如果没有情绪,我们就不会有偏好

引导他做出选择的是他的感觉——而不是理性分析。当然,引导偏好的可能是正面情绪,也可能是负面情绪。

情绪是做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关系到控制和纠正与奖励和惩罚的行为,因为这种决策总是涉及情绪。

如果我们真能按照传统交易智慧的教导,真正在交易中消除所有情绪,就无法因应市况的变化做出调整。

交易者“在实时处理金融风险时,情绪反应是一项重要因素”。通常来说,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产生的情绪反应低于经验较浅的交易者,但当市场波幅加大,就连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也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例如,如果我们在持有盈利头寸时,只把情绪反应看作是不愉快的,那么我们就很可能过早平仓。更准确地看待,情绪有多方面的含义和内涵,例如,我们或许会由于持仓可能获利而感到兴奋,但这种感觉同时也提醒我们,持仓也有亏损的风险,我们有可能会蒙受损失。产生了不愉快的感觉之后,我们可以视之为一个信号,认真观察市场,留意行情反转的信号,这样对于持仓的交易者来说,是更准确也更有建设性的,而不是只把不愉快看作不适感,必须逃避

情绪主要有四大作用:

1:信息——情绪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其他选择和选项。

2:速度——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加快处理信息的速度,在需要当机立断之际,让交易者能够快速做出决策。

3:集中注意力——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与决策最相关的数据,评估面对的情况。

4:承诺——情绪帮助我们对决策做出承诺,并在做出决策后贯彻始终。在这里,当交易者对决策怀有信心,想要做出对交易者而言最重要的行动,相关感觉可以帮助交易者采取行动,贯彻执行决策。

情绪在决策中有四大作用,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会有一个或多个作用占主导地位,究竟是哪一个,要视决策相关情况而定,但情绪没有任何一项作用会单独运作。所以,并不是情绪本身为交易者带来了麻烦,成功的交易者也不是找到了魔法钥匙,可以关掉自己的情绪。明智、成功的交易者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情绪在交易中是必然存在的,也是决策的内在辅助。

交易者应该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会对交易决策产生的各种影响。

情绪不是要避开、管理、逃避或消除的东西。当然,情绪可能不愉快、不舒服,但提供了有关市场和你的交易的很多信息,却没有受到传统交易智慧的认可。交易者需要提升自己的情商水平。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情绪是多方面的,可以为你的决策带来增值;而不是把情绪当成单一维度的,纯粹负面的,应该加以控制、消除或压制的。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

对待自己的所有感觉和想法,我们都应该抱有开放的态度,而不是与之对抗。

由于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把注意力同时放在两项艰巨的任务上——控制感觉和管理交易

论及交易表现,那些对盈利和亏损情绪反应较大的交易者,远远比不上那些全天交易情绪平稳的交易者。

首先,我们需要抱着更加开放的态度接纳我们的情绪(感受到的身体状态和感觉,或者达马西奥所描述的“躯体标记”),连同我们的想法和认知,这些方面引导我们作出决策和随之采取行动。

高唤醒状态会凌驾于理性思考的正常能力之上,令我们无法认真审慎地对市场做出回应,导致交易选择欠佳,交易行动拙劣。

应对恐惧、焦虑和压力的最佳方法之一:经常运动锻炼。

整体而言,经常运动锻炼的人比起不经常运动锻炼的人,心情不太容易出现问题

第5章 交易者的心理优势在于不同的思维模式

我们的心智、人体生物学功能和基因都不利于交易。

当我们运用心理捷径,就忽略了基础概率,只考虑更明显和最近出现的信息,倾向于简单回答不充分的问题。若是运用心理捷径做出复杂的交易决策,会导致我们对市场的评估不足,交易构建欠佳。

我们在做出交易决策时,需要调动的是审慎思维。与直觉思维相反,审慎思维可以评估概率,考虑迥然不同的信息,合成数据,权衡选项,推翻我们对偏差的倾向。审慎思维虽然更适合市场交易,但通常愿意接受直觉思维给出的答案,无论这些答案有多大的缺陷。要调动审慎思维并与之保持联系,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付出努力和劝诱,才能调动审慎思维进行交易所需的评估演算。但交易者必须统率审慎思维参与分析思考,有意识地思索眼前的数据,确保没有忽略任何方面,对所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权衡。若是单纯依赖心理捷径去做交易,就会导致许多交易失误和交易亏损。

我们还是带着战斗或逃跑反应的基因编码,在面临平常的威胁之际,基因对我们发出强烈的呼唤,要我们立即采取行动,令我们自动做出反应,这包括在日常交易中,我们的心智所感知的威胁。

大多数交易者在交易时,感受最突出的通常是自己的情绪,或许紧随其后的是身体感受。由于这种体验可能令人不舒服、不愉快,我们直觉的反应就是回避或逃避。回避或逃避是很自然的反应,在许多日常情境下,都行之有效。但正如交易心理学中的许多方面一样,自然而然的反应未必符合交易者的最佳利益。回避不愉快的情绪几乎总是对我们的交易不利的。

永远陷入通过拙劣的交易行动逃避不适感的恶性循环。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负强化”

海马体会记录和记住平仓的行动成功消除了苦恼的感觉。就这样,脑部的记忆中心把这种低效交易的反应模式编码:在交易中感觉不适→平仓→如释重负。海马体才不关心获利较少的问题。由于我们的基因遗传,海马体主要关心的是消除威胁,而它知道平仓可以有效消除威胁,缓解苦恼的感觉。海马体(脑部的记忆中心)把这个模式存储下来,以供日后出现类似的情境时使用。

自己为了想要控制和压制不适情绪所付出的代价:消除苦恼的情绪成为自己最关注的事情,交易表现受到拖累。他们过早获利平仓,错失了大量利润空间,永远也学不会交易技巧,深陷于低效交易的恶性循环,最终觉得自己交易太过失败。

要解决问题,不能用制造问题的头脑想办法

心智所说的话未必反映了现实。我们需要学会与自己的想法拉开距离,而不是完全听信。此外,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调动审慎思维。

正念是一种意识的质素,经常被称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当下”

当你开始运用正念,开始观察心智,你会发现,心智专注当下的时间很少。心智游移是我们正常、默认的认知模式

正念教导交易者如何做到认知解离: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单纯看作来来去去的事件,不必回应。记得吗?若是企图压制、控制或消除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通常只会适得其反。正念教导练习者,想法和感觉自来自去,未必会带来助益,未必准确反映了现实。当我们没有以正念看待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很容易就会受到这些想法和感觉的牵引

正念可以帮助交易者趁心智还没来得及评估事件和做出冲动反应,就观察和体验事件

正念这三大特征——更清明地洞悉市场环境;专注当下;了解想法和感觉只是暂时的事件,未必是现实——可以帮助交易者朝着对特定交易最重要的方向采取行动,以及对自己作为交易者最重要的方向采取行动。

正念对与交易最为相关的心理指标有积极影响,可以提升注意力、专注力和知觉,保护交易者免受压力、焦虑和负面情绪的左右。

杏仁核对交易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脑区。它不仅是我们的内部恐慌按钮,会引起恐惧反应,还与损失厌恶密切相关

正念练习对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心智游移的状态下,人的幸福感都会减弱。人的心智是游移的心智,游移的心智是不幸福的心智。

心智游移是自发产生的——不需要任何刺激

发展正念技巧可以帮助交易者:● 减轻压力● 缓解恐惧反应● 抗衡损失厌恶的强烈倾向● 改善决策● 增强内部情绪调节● 改善和发展情商● 减少受到直觉决策和认知失误的支配● 加强审慎注意 ● 更好地看清市场及其交易机会● 专注于手头的任务● 克服低效交易带来的负强化● 提升整体心理幸福感

第6章 正念练习和正念交易

正念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与自己的想法拉开距离,不再认同这些想法。在交易等表现情境中,正念可以帮助我们维持注意力,专注于与交易相关的市场行为。

当我们失念,我们就倾向于把注意力转到内在过程,预估、判断和努力直接控制感觉和想法。失念会令心智游移到对未来的预估;而正念可以帮助我们坚定承诺,为实现交易目标做出选择和交易行动,而不是做出有损交易目标的选择和交易行动。

正念是觉察当下,专注当下,对出现的一切秉持开放、不带偏见和接纳的态度。这不等于对事情完全听而任之,抱着“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正念意味着我们不带偏见,不受困于心智告诉我们的话。

舒服地坐正,坐姿放松、挺拔,仿佛有一根线拴在你头顶上,轻轻往上拉。双腿分开,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可以把手放在大腿上,也可以放在椅子的扶手上,选择自己觉得最舒适的方式。确保坐姿舒适。深吸一口气,屏息片刻,缓缓呼出。同时,轻轻闭上眼睛。再深吸一口气,屏息片刻,缓缓呼出。再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顺其自然就好,不需要刻意去控制。把注意力转到呼吸上。心智跟随着一呼一吸。专注于你呼吸的气息是怎样从鼻尖进入鼻孔的,努力留意呼吸引起的身体感受。只要把注意力带回呼吸上。这就是正念

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恒定的东西上,例如我们的呼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为想法和感觉的观察者,而不是把想法和感觉当作与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是我们的想法;我们只是有这些想法。

从小做起,点滴积累。从小做起,点滴积累。研究显示,每天大约30分钟的正念练习已经可以令人获益匪浅。

正念分为三大类:专注力、正念觉察和慈悲冥想。

不要控制呼吸,只要感受就可以了。

想象在一个温暖的秋日,你在树林里,坐在一条小溪旁边。你注视着溪流,注意到溪上有许多叶子,颜色、形状、大小各异,顺着溪流而下,流动的速度各不相同,一片又一片,缓缓地顺流而下。让自己只是待在这个环境下,沐浴在温暖的秋日阳光中,观察叶子在溪流中流过。逐渐觉察到自己的心智和身体。注意和标记每个心理和身体体验——想法、感觉、身体感受、意象、欲望、记忆和冲动。注意和标记心智和身体发生的事情。

继续把每个想法、感觉、记忆或冲动放在自己的叶子上。观察每一片叶子流走。

人做不到有效地一心多用。注意力真的是一项不全则无的资产。当我们的注意力离开了交易任务,转向处理内在感觉、想法和身体感受,注意力就完全离开了交易

更好地觉察到身体感受和情绪,减少控制内在体验的努力

正念可以提升我们专注于真正重要事务的能力,坚持对高价值交易行动的承诺,为交易带来支持,而不是纠缠于与情绪状态对抗,脱离交易的正轨。

你不能直接控制你的情绪,不然就失去了正念;但如果你保持正念,抱着开放的态度接纳你的情绪,接纳这只是暂时的、来来去去的事件,反而可以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练习者很快会发现,就像心智总会游移一样,他们的想法和感觉虽然有时候看似强烈、令人难以承受,但其实都会消退的。所有想法和感觉(包括非常强烈的那些)都只是暂时的心理事件。正念交易者很快就会明白,不想要的内在体验很快就会被愉快的想法和感觉所取代。我们越是练习正念,就越能体会到困难的情绪只是一只纸老虎,其实是没有牙的。

我们越是练习正念,就越能体会到困难的情绪只是一只纸老虎,其实是没有牙的。

正念帮助我们不再透过想法的面纱看待外界,而是提升内在觉察力,让心理过程变得清明。我们开始与想法拉开距离,包括关于自己的想法。我们开始认识到,意识的内容是短暂的,是不断变化的。这包括我们对自己身份有意识的反思。我们不再把自己视为静止不变的,而是开始认识到,我们其实随时随地都在变化,我们所谓的“自我”是心智的另一种建构。“我”不是我们倾向于相信的那样固定和永久不变的。我们不再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而是开始采纳“观察的我”

把注意力转回价格运动上。这样一来,她对市场发出的信号更加敏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灵活地回应市场,而不是僵化地回应自己的内在状态

要在交易中运用正念,一开始,选择你在每天交易开始前或结束后做的一两件事情。在这两段时间里,有许多活动是你可以保持正念去做的,对你会有很大好处。

在你研究自己的交易时,每当有想法让你的注意力离开这项活动,都要留意到这一点。

你在把正念运用到实际交易之前,最好先运用到实际交易以外、与交易相关的重要活动,例如制订第二天的操作计划,写交易日志,评估隔夜数据,根据隔夜变动修订当日操作计划。

记住,正念是一项心理技巧,跟其他技巧一样,我们练习越多,就越能够熟练运用,富有成效。

第7章 认知解离:先进的正念技巧

认知融合和毫无节制地一味采取解决问题的态度,经常是交易中造成问题的根源。

认知融合通常会令交易者为了满足内在状态而采取行动,而不是为了满足交易的需要而采取行动,从而导致拙劣的交易行为和欠佳的交易结果

交易者之所以即兴交易,通常是由于与心智的说法相融合,相信了行情准备启动,你不应该错过这波行情,你应该拿这单交易弥补之前的亏损,诸如此类。

我们需要明白,心智未必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学会认知解离,与心智说的话拉开距离,以区分心智在哪些时候可以带来帮助,又在哪些时候很可能为我们和交易带来损害。

当我们专注于内在体验,就会从交易中分心,表现能力大打折扣。注意力是有限的心理资源。当我们与心智所讲的引人入胜的故事相融合,又要同时管理持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这就是认知融合给交易带来的真正灾难。

即兴交易、向下摊平、不敢进场,这些都是交易者当时相信心智告诉自己的话是真的,因而采取的行动

要取得成功,有赖于持续专注于手头的任务,并采取行动;而不是对内在想法和感觉的自我聚焦,努力纠正这些想法和感觉,与之抗争,因而分心。

积极的自我陈述不是适当的做法,不该使用,尤其是对于自尊感低的人来说。

在大多数情况下,想法准确与否其实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关心的点在于,要在心理上与这些想法拉开距离。

我们无法阻止自己的心智浮现出想法,无法控制心智告诉我们的话。

所谓认知解离,是指接纳想法本质上只是词语和感觉,并不是想法所表述的东西(例如事实)。认知解离让我们避免听信想法和感觉并据此采取行动。我们不是努力改变或消除这些想法和感觉,只是放下。

练习的要点是留意到这些变化,即使是细微的变化。当你更好地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就会开始注意到这些想法和感觉总是不断变化的,来来去去非常迅速,飞逝而过。我们通常并未选择产生这些想法,它们只是自行浮现了,通常是由我们所处的情境或环境所触发的。

任由这些暂时的、有时是随机的心理事件控制我们的交易生活。这就是认知融合。

我们开始看清楚想法和感觉的本质:这些都是暂时的心理和情绪事件,会自行浮现,自来自去。我们也开始明白,想法和感觉未必反映了现实。当我们认识到想法和感觉是暂时的,未必反映了事实,我们就开始了认知解离,与想法和感觉拉开距离。如果我们保持正念,注意自己的想法——观察这些想法,而不是受到想法的束缚——我们就会开始看到,想法经常只是心理和情绪暂时的唠唠叨叨——其实就像是背景的噪声。它们有时候可能让我们感到不适,可能要求我们采取行动,但从来不会持续很长时间。选择权总是在我们手上。

视角的改变是关键,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与想法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是想法的奴隶,不再受到想法的束缚,而是可以自由地、更准确地看待外界,为了对自己重要的事情采取行动

不要为了去除想法中的情绪,而与想法保持距离。这是不管用的。只要与想法保持距离,观察想法,就可以了。

想法是自来自去的。正念可以在刺激(例如行情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运行了一点)与我们的反应方式之间,营造出一个平静的空间。这个平静的空间让我们可以注意到,想法只是暂时的心理事件。当我们与想法拉开距离,我们就可以自由选择采取对交易来说重要的行动。

当你在上面的练习中,注意到任何想法、感觉和身体感受,在你注意到的东西前面加上:“我浮现了这样的想法……”

你注意到心智告诉你“我很无聊”。“我很无聊。”而是要说:“我浮现了这样的想法:我很无聊。”

对自己说“我浮现了这样的想法:我很无聊”就是认知解离,与这个想法拉开了一点距离,改变了我们对这个想法的视角,不再是“我X”,而是“我浮现了这样的想法:我X”

“我浮现了这样的想法:我会蒙受亏损。”你的体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做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与这个想法拉开距离,以免这个想法遮挡视线;可以帮助你去观察这个想法,留意到“我浮现了这样的想法:我会蒙受亏损”。当你处于认知解离的状态,你就更有可能采取更符合交易需要的行动,而不是做出心态不稳的行动,为认知融合的内在状态服务。

我们并不是要摆脱这些想法,只是要学会与想法拉开距离,认清它们的本质——想法只是心智屏幕上滚动而过的字句——不是真相,不是现实,不是我们必须予以回应的命令,不是我们必须应答的指挥官发出的指令。

如果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成为胜任和高明的交易者,那么,我们需要以高明和胜任的方式采取行动。当我们处于认知融合的状态,我们就背离了想要实现的目标。

当我为了自己犯下的错误或鲁莽做出的交易感到沮丧,我可能会听到自己说:“你真是个笨蛋”“愚蠢”,甚至“你是个废柴”。这些都是尖酸刻薄的言辞。当我们与这种有害的标签相融合,我们就会自己打垮自己。这样的自我谴责向来是没有帮助的,甚至是毫无用处的,

。关键在于,要想象是别人跟你说了这个束缚着你的想法。我们在做的还是转变视角,从自动把这个想法看作自己的,转变为刻意而又有意识地在全新的背景下唤起这个想法。当我们转变视角,我们就改变了与这个想法的关系。把这个想法转移到其他人的视角,我们就与这个想法拉开了距离,这个想法就失去了它的威力。我们就进入了认知解离状态。

我们要与这样破坏性的想法拉开距离,改变我们与这些想法的关系。我们并不是要摆脱这些想法,只是更加淡然地看待这些想法,与之拉开距离,从而改变我们的视角和看待这些想法的方式

你可以想象唐老鸭用它独特的嗓音告诉你:“你永远也做不好交易。”你可以尽情发挥创意,但不要努力去改变或消除想法,只是要改变想法呈现的方式。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让你体会到,心智告诉你的话只不过是言语而已,这包括那些要求我们加仓或过早平仓的情绪化想法。

我们不是要改变心智告诉我们的话,因为这样做会让我们继续与这个想法相融合,把这个想法当一回事。若是努力改变这个想法,我们就相当于在与心智抗争,这样做会干扰到我们的交易。若是努力避免或消除不想要的想法和想法产生的内在状态,我们就背离了想要的交易生涯。认知解离提供了一个更加可行的选择。我们继续有这个想法:“我可不能亏掉这单”,但由于我们与这个想法拉开了距离,我们可以体会到视角的转变。我们还是有这个想法,但这个想法不再占据我们的注意力。

在认知解离的状态下,我们的视角打开了,注意力可以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解读市场走势和管理交易。我们不再在心理上给自己挖洞,越陷越深,纠缠于不可行的行动而不得脱身。

造成交易问题的并非痛苦和压力本身,而是我们与痛苦和压力之间的挣扎。

造成交易困难的并非压力本身,而是我们对压力的抗拒和抗争。我们之前已经看到,若是努力逃避、控制、管理或摆脱不想要的情绪和想法,只会让我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离开交易任务,从而造成交易问题。

心理困扰主要是由与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抗争引起的。

压力本身不是问题所在。把压力变成替罪羔羊的,是压力对你有害的看法——换言之,是我们与压力有害的想法相融合。

压力是交易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降低其负面效应。

若是既有压力(尤其是经常性的压力),又认为压力是有害的,这会带来负面效应。

决定害处大小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是否相信压力有害。只有在我们与压力有害这个想法相融合时,压力才是有害的

压力不是什么可怕、糟糕、吓人的事情,不会占据交易者的身心——除非你让它这样做。压力只是自然的反应。把压力看作自然的反应,而不是有害的事情。

当人们面对恐惧,放下与恐惧抗争,让它自来自去,与此同时,做对自己重要的事情,这时,他们可以取得良好的表现。

即使感到害怕,还是去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而不去抗拒不想要的想法和不愉快的感觉。

想法和感觉无论有多么令人不适、你有多么不想要,都不是你应该努力去摆脱或控制的东西。

接纳,是指你有意识地采取行动,为不适的想法和感觉腾出空间,不去抗争或挣扎;是指你有意识地决定去体验棘手的想法和感觉,而不是与之抗争,以便去采取高价值的交易行动,实现你的交易抱负。对于接纳不愉快的内在体验,一个有用的态度是淡然看待这些想法和感觉,认清这些只是想法和感觉,会自来自去。

要提升和改善你的交易表现,你可以保持正念去做许多活动。你可以保持正念去研究图表,评估所做交易,分析在交易日的表现,写交易日志,做模拟交易/纸上交易进行练习,为下一个交易日做准备,研究进场模式,等等

练习正念,不是为了“解决”或消除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那只会让我们回到抗争,徒劳无功地与心智拔河,也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保持正念去接纳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就是承认这些想法和感觉的存在,为其腾出空间,不抗争、不听信,把注意力放在手头重要的交易任务上。

回避会让我们脱离正轨,无法实现交易目标、实现作为交易者的个人成长。在交易者的心理层面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在体验到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时,还要能够去为交易采取必要的行动。在这方面,正念是最重要的心理技巧。

我们只是要认清高价值行动会为交易带来增值,若想要高效、高明地进行交易,就必须建立对高价值行动的承诺。

情绪化决策会令我们受到限制,他们称之为“心理僵化”,而我们的价值观是克服情绪化决策的关键元素之一。在努力实现重要目标的过程中,促使我们朝着重要目标前进的动力,从来不是愉悦或痛苦的体验。

我们行动的动力不是舒适感和愉悦感,行动的真正动力是我们重视的事情。

在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寻求的并不是愉悦感或舒适感——这些并不重要。与此相反,重要的是我们持续付出努力,朝着对我们重要的目标前进。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通过我们在交易中重视的事情,以及对我们作为交易者来说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改变与逆境之间的关系。

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做交易呢?试着再想深一层,想一下你要拿钱来做什么。你看重的是什么,是钱可以创造、增加或实现的?

在你的交易中,对你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你可以考虑这些方面:● 你的交易方法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你对进场模式和市况的研究在你的交易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你的交易行动有多么一致,这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遵守交易计划对你来说重要吗?● 制订交易计划或者随时了解最新市况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评估当日或当周表现,努力提升自己的交易水平,这对你来说有多重要?● 提升技巧,迎难而上,取得进步,这对你来说有实质意义吗?

思考一下,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交易者。作为交易者,你想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特征?

要克服棘手的交易情境,需要你付出时间和努力。要实现我们的交易目标,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我们的价值观出发,制订计划,运用正念、认知解离和其他技巧。监测你取得的进展,可以帮助你采取具体行动,有针对性地克服挑战。

第9章 交易心理流程:高质量准备

要如何在交易中进行“毫无畏惧的个人盘点”?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评估自己的交易流程。

交易流程包含了你在交易中采取或进行的系统化步骤。

只有遵循久经验证的流程,才能让概率发挥作用,实现盈利。若是未能遵循清晰的流程,交易者就容易陷入心理盲点,做出情绪化的决策。制定可靠的流程并切实遵循,是避免受困于认知偏差和启发法的最佳方式之一。当交易者遵循了包含高价值心理技巧和高价值交易行动的交易流程,就能够更好地避免许多交易者陷入的心理盲点:基础概率忽略、受到显著性和近因效应的诱惑,或者懒惰地用简单的心理问题替代真正的问题,只是回答简单的问题了事。制定好一个流程,有助于交易者调动审慎思维。遵循具体的流程,也有助于减少情绪化的判断和决策。流程可以让你脚踏实地,指引你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成功的交易者专注于流程,而不是结果。这意味着,我们怎样做出交易决策,比我们取得怎样的交易绩效更加重要。诚实地评估我们的交易决策,得出建设性的反馈,抱着开放的态度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准备好执行交易,最终改善交易绩效。

“之前—期间—之后”时间框架是指我们在交易之前、交易期间和交易之后要做些什么事。

在交易之前可以做些什么(例如,如何物色到交易机会),在交易期间可以做些什么(例如,建仓、管理持仓、平仓),以及在交易结束后可以做些什么(例如,评估自己的表现和交易结果)

“之前—期间—之后”时间框架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去采取高价值行动。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框架的基础上制定流程,从而改善和最大限度提升交易表现。

在“之前”时间框架要考虑的是“高质量准备”。我们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专注于从事对交易具有高价值的活动,以及发展与准备相关、对交易具有高价值的思维和心理技巧。

划分为三大领域:高质量准备、有效执行和建设性自我评估。

高质量准备可以细分为这几个高价值心理技巧:有大局观、自我觉察、自我激励、心理纪律。

在建仓之前,要遵循“高质量准备”的核心心理原则,若是日内交易者,需要在一个交易日开始之前进行,若是波段交易者,需要在一个交易周之前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准备=表现。

要在概率领域取得成功,流程是关键所在,而交易是概率游戏。在概率领域,我们只有贯彻一致地采取同一套步骤,才能让概率发挥作用。如果交易者未能遵循一个流程,而是随心所欲,听从心智当时告诉自己的话,或者跟着感觉走,他们就会错失交易机会,入市时机不当,推翻交易系统,过早获利平仓,仓位过大,该平仓时不平仓,做出一系列心态不稳的交易行动。

所谓有大局观,是指你怎样看待自己的交易与在生活其余部分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许下的承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键在于平衡。

心理搁置意味着我们在扮演交易者的角色时,需要脱离和放下其他角色。等到交易结束后,我们可以重拾搁置的其他角色,在心理上搁置交易。

要有大局观,设定流程管理令你分心的事务,就需要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明白对你来说什么才是重要的,厘清交易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交易是怎样为你生活的其他重要方面提供支持的。这有助于你对自己身为交易者的设想,以及除了交易者之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扮演的其他重要角色,都做到心中有数。

对交易者来说,大局观包括你对市场的看法。你采取怎样的交易方法?你对重要的市场结构(例如趋势和交易区间)有何理解?你如何界定这些方面?你选择的交易位置在哪里?你的交易胜算是什么,是从哪里找到的?你在哪些市场、哪些时间周期做交易,操作频率是怎样的?你做交易的依据是支撑位和阻力位、价格运动和成交量、K线图、指标、基本面基准,还是其中多项的组合?你采取了怎样的资金管理原则,去保全本金,以及逐渐加大仓位和账户规模?换言之,你的交易计划是什么?

你的交易计划反映了你对市场的大局观,你会怎样进行交易。这是交易的基本元素,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而改变,但应该成为你看待市场、评估市场、每天努力从市场赚钱的指南针。你作为交易者的工作是洞悉、执行和管理高质量交易

每一单交易(无论有多好)都有盈利的概率,也有亏损的概率。没有一个进场模式可以例外。因此,交易者必须从概率的角度看待市场和交易。

对于任何一单交易,我们在建仓时都无法确定结果,这单交易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

应有的态度是站在悖论正确的一面,知道经过大量的交易,胜算会发挥作用。抱有这样的大局观,就是“站在交易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自我觉察是针对会影响交易表现的所有领域,了解自己目前的强项和弱项。

技术强项方面,考虑一下以下方面:洞悉精选进场模式,明确进场点和出场点,建仓后能够管理持仓,了解市场行为,对所用指标的专业知识水平,多周期交易的能力,以及其他技术因素。

在“其他方面”类别,填入内容包括社交圈子和家庭的支持(例如,你是否就交易与配偶或伴侣有良好的沟通,你是否持续获得另一半的支持),体力强弱(体能是否充足,能否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身体健康状况,营养习惯,以及可能影响到你的交易、不属于心理和技术类别的方面。

弱项分为实际上可以回避的方面,以及需要加以改进的方面。那些会对你的交易产生负面影响,但又不便于回避的方面,就成为你的发展需要。发展需要关系到交易者目前在知识、技巧或能力方面存在的弱项。

自我激励来源于我们坚守流程的意愿和能力,这个流程包括制定与交易直接相关的重要目标,怀着热情、持之以恒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交易者应该关注的目标类型,是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截然不同。结果性目标是与某个数字、统计或结果相关的。

如果你专注于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例如市场行为、赚到的盈利、胜率、你觉得其他交易者表现如何,诸如此类,你的情绪就会大起大落,对你的动力和交易都造成负面影响。

过程性目标完全在交易者的控制范围内,涉及发展你的知识、技巧或能力,而不是交易绩效或统计结果。过程性目标可以帮助你实现作为交易者的成长。

为了满足发展需要,设定的过程性目标可能要分为两部分。首先,你要对自己在过去六个月做的所有交易进行研究,判定最佳的进场触发条件。其次,付诸实践。在清楚掌握最佳进场方式之后,你日复一日的专注力就要集中在等待你设定的进场条件成立,在这个进场点上建仓。

交易者越是专注于可以控制的方面,努力改善,就越有可能做得更好。专注于过程,见证表现提升,交易绩效自然水到渠成。

心理纪律真正体现在遵循流程,而不仅仅是交易计划。

心理纪律涉及坚守承诺做好准备,制订计划,贯彻执行计划,在计划不奏效时做出调整,从成功和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接着,新的学习成果纳入准备工作,进入执行环节,你再去评估,再做出必要的调整,又再纳入准备工作,如此反复。这就是交易心理流程。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坚守对这个交易心理流程的承诺,贯彻执行。

心理纪律表现为无论第二天市场走势如何,都要追踪市场行为,与操作计划对照。我们利用操作计划作为指路牌,运用心理纪律,对照操作计划评估市场,然后采取适当的行动。

只要对你的交易有帮助,就可以成为每日任务。下面是几个例子:● 只要交易计划中的进场条件满足了,就要建仓。● 保持专注力,不要分心。● 保持耐心,等待进场条件出现。● 拿住盈利头寸。● 留意较长时间周期的行情。● 分批减仓,锁定盈利。● 亏损的单子别死扛。

我们练习正念冥想时,脑部不仅能够增强冥想能力,还能提升一系列的自控技巧。

除了正念冥想之外,身体锻炼可能是“自控科学家发现最接近特效药的方法”

在实现一个目标上取得进展可以产生激励作用,但前提条件是你把取得的进展视为对目标的承诺,也就是说把取得的进展视为你十分重视实现这个目标的证明,你十分在乎这个目标的证明。

交易者需要注意自己的心理纪律,加以监测。保持正念,进行自我监控,可以提高自控力

确保在交易日开始之前,事先制订操作计划(或者对于波段交易者来说,要在一个交易周开始之前制订操作计划)

第10章 交易心理流程:有效执行

“之前—期间—之后”流程是自我改善的有效方式。这包含了交易的整个流程,涵盖交易所需的心理技巧和能力,以及展现出优异的交易水平和成就的高价值行动。这个流程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通过做准备、执行和评估,不断提升交易水平,成为胜任、优秀的交易者乃至交易高手。

我们在考虑“期间”时间框架时,考虑的是有效执行。有效执行的基本原则在于,交易者在交易期间,若是处于建设性心理状态,便可最有效地进行交易。在这种有利的心理状态下,交易者可以执行高价值交易行动。

有效执行原则由关键心理范畴或高价值心理技巧组成。这些范畴或高价值心理技巧包括:自信、情绪强度、专注力和沉着。

在交易中,有两种类型的信心:外在信心和内在信心。对于交易者来说,外在信心是外在因素产生的信心,如果我们把信心建立在外在因素的基础上,这样的基础是不可捉摸、不受我们控制的。

如果你的信心与交易结果挂钩,就更难走出表现低迷的困境。如果你的信心是来源于金钱、盈利交易和其他不受自己控制的因素,你就会陷入心理困境,情绪大起大落

当你努力找回自信的感觉,这时,你的交易不是为市场服务的,而是为你的情绪服务的。

我们不应该把信心建立在外在因素的基础上。依赖外在因素来建立我们的信心,肯定是不靠谱的。

内在信心的基础并不是你的交易绩效/结果,而是流程。内在信心来源于你完全可以控制的三个方面:你掌握的知识、你发展的技巧,以及你在市场上运用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内在信心源于你的内在,是一种自我效能感,是你对自己能够安排自己、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行交易的信念。

自信的交易者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地与市场打交道,在“期间”时间框架内与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发现良好的进场模式,按计划操作,采取相应行动。她能够按照交易计划执行交易、管理持仓及其相关风险以及平仓。

对交易者来说,培养自信必须来源于发展、磨炼和运用你的交易知识、技巧和能力(包括心理和技术层面)的流程,也就是“之前—期间—之后”流程。

当你专注于流程,你就能够控制自己的自信。

情绪强度是指交易者怀着对自己有效的情绪能量等级进行交易的能力。

交易的专注力,我们说的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交易重要的因素上。这些因素包括识别和选择交易,建仓、管理持仓和平仓的高价值行动。

我们需要让想法和感觉停留在当下,才能高效交易。

沉着,就是交易者即使产生了不愉快的感觉、想法和身体感受,还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采取行动。换言之,即使你产生了不适的情绪和身体感受,心里的声音在叫你去做别的,你还是可以坚持去做对交易、对你自己作为交易者最重要的事情。

在交易白热化的时候,我们想要保持冷静。在棘手的情境下,自然而然会出现心理和情绪杂念,我们要避免受到这些杂念左右,脱离实现重要目标的正轨。沉着和冷静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与专注力息息相关

当我们失去专注力,我们就容易陷入认知偏差和失误,也容易受到情绪劫持。每当我们任由情绪主宰(让注意力转到我们的内在状态),我们就容易做出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交易表现欠佳。

为了保持沉着和冷静,交易者必须认识到在交易时保持沉着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知道怎样的交易情境最有可能令自己失去专注力和被情绪劫持,形成一套心理例行程序,帮助自己应对这些棘手的交易情境,以及重新找回失去的沉着。

写交易日志,洞察到自己觉得特别棘手、可能引起心理劫持的时候和交易情境。请简单地记下这些棘手情境,以及在面对这些情境时,通常会产生什么后果。认真思考一下,你的心智告诉了你什么话,你的情绪是怎样反应的。同时还要写下你的身体感受,包括紧张、恐惧、生气或其他强烈情绪引起的身体感受。请留意,你的想法和感觉是否发生了变化。它们起初是否相对温和,然后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有效的五步心理例行程序

  1. 什么是重要的?回忆你的价值观,考虑当下的情境与对你作为交易者和对特定交易来说重要的方面有何关系,尤其是你准备做出回应的方式是否符合这些重要方面。
  2. 我有哪些选择?考虑你的选择。你现在可以为这单交易做出的最佳决策是什么?考虑在当下采取哪项高价值行动对交易来说是最合适的。
  3. 我可以接纳自己感觉的存在吗?为自己的情绪腾出空间,不要企图压制自己的情绪。与此同时,让事实和批判性思维浮现。调动你的审慎思维。
  4. 我可否主动回应,而不是被动反应?问一下自己:面对这个棘手情境,我只是在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回应?你是否贪图简单方便,或者为了消除不适感,而只是做出被动反应?还是主动回应,做出最佳选择?在很多情况下,交易者可以把这个心理例行程序归结为这个基本的问题。
  5. 我之后会感觉如何?如果你倾向于只是被动反应,想象一下,在这个情境过去以后,你会感觉如何?如果你不是被动反应,而是根据对这单交易或这个情境、对你作为交易者的最佳选择,主动回应,你又会感觉如何?

路斯·哈里斯的“正念STOP”。S——慢下来(Slow down)T——注意(Take Note)O——开放(Open up)P——采取高价值行动(Pursue High-ValueActions)

第11章 交易心理流程:建设性自我评估

流程缺少了建设性自我评估。这个关键的程序包括回顾自己的交易表现,少了这个程序,她被蒙在鼓里,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是重蹈覆辙。

要做好交易,交易者需要遵循交易流程,包括评估部分,以促进个人发展和持续改善。交易者只能做自己的教练。这是交易者的流程应该包含自我评估的一个重要原因。

交易者不仅需要系统性回顾和评估自己的表现和交易绩效,还需要诚实客观地进行评估。建设性自我评估让交易者脚踏实地,专注、诚实和开放地评估自己的交易方法和交易表现。建设性自我评估也包含交易者需要掌握的重要心理技巧,让交易者踏上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的上升通道。

在交易中,我们会经历许多失败的交易和人为的失误:错误解读图表,错误解读市场,有时候会做出非受迫性交易失误和拙劣的行动,这会在心理上给我们造成困难。换言之,在交易中,遇到逆境是常态。

若是发现了自己的弱项和表现缺陷,会对我们的自我构成挑战和威胁。就此而言,我们最好把建设性自我评估看作寻求自我提高的高价值行动,而不是寻找不足之处和缺陷

决策者在面对失败的结果时,仍然倾向于决定向先前的行动持续投入资源,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在交易中,我们会见到交易者“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如在进场做多之后,行情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运行,却越跌越买,想要“向下摊平”。每次投入更多资金,都加大了风险。交易者之所以做出亏损后加仓的决策,不是因为这单交易很好(明明已经亏损了),而是出于其他理由。这些理由主要是心理上的

面对失败交易,交易者之所以会承诺升级,可能是因为想要避免亏损。这是损失厌恶的行为表达,也可能是由于确认偏误所致。人们在作出承诺后,更有可能注意并回应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而忽略相反的信息。在向下摊平亏损的仓位的例子中,交易者可能无视市场下跌,而深信鉴于市场跌幅并不是太大,行情仍然看涨。

自我辩护可能在承诺升级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交易者很想维护自己高明和胜任的形象,那么就很难承认自己的交易失败了。交易者对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之间出现了内在冲突。交易失败与高明交易者的身份出现了冲突。消除这种冲突的一个方法,是亏损后加仓,深信一旦行情反转,就会证明原本的交易想法是正确的,交易者是胜任而又高明的。这时,证明自己正确比客观更加重要。印象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

交易者的目标是赚钱,要做到这一点,最佳方式是保持正念,理性地遵循流程,从而采取对交易最为有利的行动

交易者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受到其他非理性动机的影响。这包括采取的行动并非为交易本身服务,而是为了维护自我和自尊。避免回顾自己的交易表现和交易绩效,可能是为了保护自我做出的选择。交易者需要发展与自我拉开距离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改善交易绩效,促进个人成长。

健康的自尊是无论表现如何,都对自己抱着积极而又谦逊的态度。

尊重市场,尊重交易。市场代表着财务独立和自我表达的绝佳机会。

真正地尊重市场和交易及其带来的绝佳机会,是交易者应该采取的良好态度。

交易表现欠佳就指责市场。这是错误的思维模式。市场才不在意某一个交易者。市场对你作为参与者做交易是没有意识的。责怪市场和庄家就像朝着一面墙大嚷大叫。

对交易抱有谦逊的态度,也是一项心理优点,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尊,也是自尊的体现。交易总有盈利的日子,也有亏损的日子;时而会有盈利丰厚的日子,也有亏损惨重的日子。我们要始终铭记市场和交易的大局,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位置抱有谦逊的态度。没有人可以主宰市场,对冲基金和大户做不到,散户交易者更做不到。

我能否在心理上搁置失误,暂时放下,不再为此感觉到天大的压力。我的每日任务经常是:“搁置失误,调整,重新专注于交易。”有时候,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我强迫自己去做。我知道,这对我的成功来说,跟我赚了多少钱一样重要,所以我必须这样去做。这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若是把掌控权交给内在状态,听从心里批评的声音,通常不是明智的做法。

我们确实需要评估自己的交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准确地评估自己,而不是兴师问罪和吹毛求疵。我们当然需要对实际交易状况抱着开放态度,接受反馈。市场会为我们提供反馈,我们必须愿意接受市场的反馈。

表现问责是指交易者能够追踪和利用有关自己交易表现的信息。这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表现信息。所谓正面表现信息,是指遵循交易者的交易流程的交易表现,也就是按照自己的交易计划进行交易,秉持合理管理资金的原则,也遵循“之前—期间—之后”交易心理流程。负面表现信息是指交易者偏离了自己的交易计划,未能秉持合理管理资金的原则,以及抛开了“之前—期间—之后”交易心理原则。

我们不会以交易结果作为衡量表现的主要指标。

有些影响到交易绩效的因素,是不受我们控制的。我们不需要为这些因素承担责任。我们应该把这些因素归类为外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我们的交易表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应该留意到这些因素,以便在日后交易时可以察觉出来,据此调整我们的行为。我们永远也无法真正控制这些因素,但有一个方面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就是怎样回应这些外在因素。我们所说的外在因素包括市场和市场走势。我们无法控制究竟市场会大幅波动,还是窄幅盘整、走势平淡。我们无法控制价格会到达支撑区,会跌破支撑位,还是下探支撑位后反弹。但我们可以在行情平淡的日子里控制自己的回应方式,在价格接近支撑位时保持耐心。我们无法控制消息和市场会对消息作何反应,无法控制某一波上涨/下跌行情能走多远,或者会不会维持横盘整理格局。同样,我们无法控制某一单交易的结果。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回应所有这些外在因素的方式。我们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回应方式,也就是自己的行动。

有许多具体因素是我们可以直接控制的。这些因素会对我们的交易表现产生直接影响,我们可以清晰地列出、观察、衡量和评估。负责任的交易者在回顾和评估自己的交易时,会留意这些因素。你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在开始交易之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怎么样,你在交易期间想法和感觉的水准,你采取和没有采取的行动,你是否充分利用了交易表现评估数据。

如果你是负责任的交易者,你会希望自己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的,在每个方面都是完善的,包括你为了改善交易而学习的新技巧和能力。在交易期间,当想法和感觉开始让你分心,你要保持正念,运用心理搁置技巧。这包括承认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的存在,集中精神,保持正念,把注意力转向对交易以及对自己作为交易者的成长来说重要的事情,采取适当的高价值行动,为交易服务。最后,为自己的交易表现承担责任,写交易日志或者进行“交易者表现评估”(练习11.1),制订良好的自我发展计划,运用自己的交易表现,持续为个人发展和作为交易者的成长提供反馈。

例如,我们在识别弱项时,可能会发现自己某一单做多交易的盈利目标是更高的,可是由于你害怕行情会掉头,只达到60%的盈利目标就平仓了。你在考虑这为什么是弱项时,可能会意识到技术和心理方面的弱项:技术层面上,你解读市场的能力有所欠缺,在你持仓时,价格运动略有回调,但这不是大量卖盘涌入的迹象。心理层面上,你持仓时感到焦虑,担忧保不住浮盈,产生损失厌恶,不想浮盈回吐。因此,至少在这单交易上,你认识到在还能扩大盈利头寸时,自己在交易的心理和技术层面还要下更大功夫。如果你在几天或几周内,从多次交易评估中发现,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交易中反复出现,你就知道自己有了一项发展需要。现在,你可以专注于自己需要采取什么步骤,有效应对这个发展需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技巧和能力,达到合理的盈利目标后再平仓。

深入透彻地了解一个进场模式,包括深入了解怎样的市况对这个进场模式有利;在进场条件形成时,有利的价格运动应该是怎样的,指标是怎样的;在各种不同的市况下,行情可以走多远;还有其他考虑因素。

若是不断地从一个指标跳到另一个指标,从一个方法转换到另一个方法,终究会适得其反。交易者要取得成功,应该找到一个方法,坚持不懈,全面学习掌握这个方法,如何适当运用,了解其微妙之处和局限所在。

频繁转换方法并不会为交易者带来成功。把过多时间花在毫无收获的领域,例如网上交易论坛和聊天室,并不能带来多少帮助;而做功课和研究图表,才是提升个人知识、技巧和能力之道。

坚毅和毅力的典范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是一种专门形式的高质量练习,你参与有计划、高度专注的训练活动,正好在你可靠的表现水平之外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活动敦促你在“舒适区”之外学习,提升自己的表现。

要做好一件事,需要认真投入热情和专注的努力;而要把一件事做到出类拔萃,就需要付出异常坚毅的努力。

要取得卓越的交易表现,成为交易高手,你需要在高质量准备、有效执行和建设性自我评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正念。在持续改善的周期中,需要保持正念,全心投入。长远而言,你通过自我发展和改善的过程,会对自己的交易心理和交易有更强的大局观,明白交易是概率游戏,明白交易在自己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 你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会有更多的了解,也会有更强的动力。你的心理纪律会变得更强,由于你专注于促进持续改善的方面,看到自己一点一滴在进步,也会有更强的自信。你在进行交易任务时,会有更平衡的情绪强度,减少情绪大起大伏,也更少受到情绪劫持。你会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更加沉着,能够保持冷静。你为自己的交易承担起责任,努力去做刻意练习,自尊也会有所提升。通过持续的自我改善,你会为交易创造很大的价值。

第12章 结语

正念和交易心理流程都需要定期练习,最好是每天练习。

要取得良好的交易表现,有三个基本方面。交易者必须:(1)发掘市场技术面背后的秘密;(2)了解合理的资金管理原则和风险管理原则;(3)发展交易心理优势。

制订行动计划,执行计划,评估自己的表现和计划是否奏效,然后做出调整。从小做起,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很快就会产生效果。抱着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关于自己和交易的新知识。最重要的是,在进展未如计划,或者自己存在不足之处时,对自己怀有一点关爱之心。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谁也没办法一下子成为大师。

读书:严为民《吾股丰登》

股票的道理千条万条,归根到底就一条——高抛低吸。怎样提高买卖的成功率就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要成为股市之王,我们必须研究宏观政策对股市影响的最佳时效期,此为股市天时;我们必须研究股票价格的最佳介入区,此为股市地利;我们必须研究舆论升温人气积聚的最佳持续期,此为股市人和。

你看炒洋股发了财的,包括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等等,没有一个在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提到过波浪理论。

幸福=所得/欲望。

操作原则:(1)买入不急,卖出不贪,止损不拖,品种不散。(2)没有永远的好股,没有永远的烂股,只有永远的价差。(3)股票是为人所用的工具,人不可对股票用情。

股市里最优良的资产是什么?是现金!现金意味着选择的权力。

5日均线,挂单买入法

10元买入股票,本来想能赚1元就好了!果真长到11元,她却不卖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去买一份证券报周末版,因为上面有专家对所有个股的点评。找,找,找,看看专家怎么说。一只股票从10元涨到11元,大多数专家肯定会做出“看高一线”的评论啊!于是她信心百倍。又涨到12元了,不卖,不卖,坚决不卖,她的头脑中一定浮现出那些翻十倍的牛股身影。不幸的是,股价开始回落,回到11元了。她还是坚决不卖,她说:“赚两块都没卖,赚一块凭什么卖?”股价跌到10元了,她更不卖了,她说:“赚钱都没有卖,现在还卖什么?”……最后股价到了3元,她含泪坚定地说:“死了都不卖!”因为没有目标的贪婪,多少投资者被自己打败。

股票只是工具,不要跟它赌脾气,更不要跟它产生感情。

卖出不贪,做一个快乐的投资者。

100万元资金亏损5%还剩下95万元,找一个赚5%的机会你就会保本。如果不止损,拖下去,亏损50%还剩50万元,这50万元要重回100万元可要涨100%啊!难度系数大不相同。

买入股票之前一定要多选、多比、多问。多选是指不要听风就是雨,要多选择一些拟投资股票来观察;多比是指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理想的目标;多问是指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有疑问的地方要深入了解。不要嫌麻烦,买前越麻烦,买后越轻松。因为各种情况你都考虑到了,应对起来自然游刃有余。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耐心等候。等什么呢?当然是等便宜,越便宜越好。

价差才是永远的朋友

没有永远的好股,没有永远的烂股,只有永远的价差。

一是资产投资法,即股票的全流通市值小于上市公司资产的实际价值。这时买股票就相当于打折购买资产,打折越多,价差越大。(PB<1,相当于破净

二是投机套利法。没有最傻,只有更傻!不要担心自己成为盲目追高的傻子,只要你确定还有比你更傻的在后面排队,那就放心买入吧。

千不怕,万不怕,就怕对股说情话!

重点在于价值低估带来的安全价差

野生小鸟怎样进餐呢?我的观察结果是:(1)在空中寻找食物;(2)发现食物后,并不急于进餐,而是找一个靠近食物的安全树枝停靠,并前后左右地观察排除各种可能危险;(3)确定安全后,快速飞至食物处;(4)吃一嘴就走,又回到安全树枝;(5)如果安全状况良好,继续进餐;(6)一有可疑情况,立即飞走。

如果机构想让某一只股票价格上涨,机构要做的工作是两方面的:一是增加市场买盘,二是减少市场卖盘。

努力增加确定性,努力减少不确定性。

投资的不确定性与你研究目标的时间成反比,投资的确定性与你投资原因的证实程度成正比。

秘籍1:股票跌久了跌多了就要涨。

秘籍2:股票涨久了涨多了就要跌。

大事件带来大波动。所有投资者在进行新年投资规划时,一定要把新年必然发生的大事件作为板块选择的重点。

所谓熟马是指我们研究较为深入、投资确定性较大的股票。

无论是上升市还是下跌市,在股票运行的动态平衡中反复买卖,在打破动态平衡时卖出离场,在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时重新入场。

连续上涨的股票以股价不创昨日新高为卖出信号,连续下跌的股票以股价不创昨日新低为买入信号。

1.选择上一年度股价涨幅小于大盘涨幅的股票

2.选择股票全流通市值低于公司资产实际价值的股票(zimu注:注意存货,在建工程、商誉部分)

选择上一年度股价涨幅较小,最具价值确定性、热点确定性的10只个股作为新年“熟马”。选择其中底部走强的3只个股均匀满仓买入。满仓的三只“熟马”,总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ABC三只个股中,若A率先连续上涨20%左右,不创新高日全数卖出A。若B、C原地踏步或回调,则加仓。加仓后,持股不动等待B、C启动向上。若B、C也有一定涨幅,则新买入其他候补“熟马”。

我们根本不要在最具不确定性的预测上浪费精力,不猜结果,在每一个投资细节增大确定性。

无论是持续还是反转都需要经历一个转化过程,而价格转化过程通常是市场分歧有所缩小到扩大再到缩小的变化过程。

其实操纵股价是个低级劳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低位小心建仓,吃饱了凶狠洗盘,洗完了疯狂拉升,借利好高位出货,就这几个步骤而已。可难度是在最后一个步骤。浮动利润是有很多了,但要把利润变现可不容易。

行情因为过度投机而死,也将因为价值投资而生。

读书:《精通Django 3 Web开发》

manage.py:命令行工具,内置多种方式与项目进行交互。

asgi.py:用于启动异步通信服务

settings.py:项目的配置文件

urls.py:项目的路由设置,设置网站的具体网址内容

wsgi.py:全称为Python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即Python服务器网关接口

创建应用XXX , pythonmanage.py startapp XXX

migrations:用于生成数据迁移文件,通过数据迁移文件可自动在数据库里生成相应的数据表。

apps.py:当前App的配置信息

admin.py:用于设置当前App的后台管理功能。

models.py:定义数据库的映射类,每个类可以关联一张数据表

tests.py:自动化测试的模块

views.py:视图文件,处理功能的业务逻辑

启动项目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 8001

内置的应用功能

admin:内置的后台管理系统。

auth:内置的用户认证系统。

contenttypes:记录项目中所有model元数据(Django的ORM框架)。sessions:Session会话功能,用于标识当前访问网站的用户身份,记录相关用户信息。

messages:消息提示功能。

staticfiles:查找静态资源路径。

中间件(Middleware)是一个用来处理Django请求(Request)和响应(Response)的框架级别的钩子,它是一个轻量、低级别的插件系统,用于在全局范围内改变Django的输入和输出。

配置属性MIDDLEWARE的数据格式为列表类型,每个中间件的设置顺序是固定的,如果随意变更中间件很容易导致程序异常

SecurityMiddleware:内置的安全机制,保护用户与网站的通信安全。

SessionMiddleware:会话Session功能。

LocaleMiddleware:国际化和本地化功能。

CommonMiddleware:处理请求信息,规范化请求内容。

CsrfViewMiddleware:开启CSRF防护功能。

AuthenticationMiddleware:开启内置的用户认证系统。

MessageMiddleware:开启内置的信息提示功能。

XFrameOptionsMiddleware:防止恶意程序单击劫持。

静态资源的配置分别由配置属性STATIC_URL、STATICFILES_DIRS和STATIC_ROOT完成

新增数据

get_or_create方法,若存在返回数据表已有的数据信息,否则数据新增

update_or_create方法,若存在,则进行更新操作,否则在数据表里新增数据

数据显示视图、数据操作视图和日期筛选视图。

数据显示视图

RedirectView用于实现HTTP重定向,默认情况下只定义GET请求的处理方法。TemplateView是视图类的基础视图,可将数据传递给HTML模板,默认情况下只定义GET请求的处理方法。ListView是在TemplateView的基础上将数据以列表显示,通常将某个数据表的数据以列表表示。DetailView是在TemplateView的基础上将数据详细显示,通常获取数据表的单条数据。

数据操作视图是对模型进行操作,如增、删、改

FormView视图类使用内置的表单功能,通过表单实现数据验证、响应输出等功能,用于显示表单数据。CreateView实现模型的数据新增功能,通过内置的表单功能实现数据新增。UpdateView实现模型的数据修改功能,通过内置的表单功能实现数据修改。DeleteView实现模型的数据删除功能,通过内置的表单功能实现数据删除。

日期筛选视图是根据模型里的某个日期字段进行数据筛选的,然后将符合结果的数据以一定的形式显示在网页上。

Django模板引擎的解析过程

使用CSRF防护功能,首先在配置文件settings.py中设置CSRF防护功能。

表单设有隐藏控件csrfmiddlewaretoken,隐藏控件是由模板语法{% csrf_token %}生成的

取消表单的CSRF防护,那么可以在模板文件上删除{% csrf_token %},并且在对应的视图函数中添加装饰器@csrf_exempt

取消整个网站的CSRF防护,那么可以在settings.py的MIDDLEWARE注释的CSRF中间件CsrfViewMiddleware

对某些请求设置CSRF防护,那么可以在模板文件上添加模板语法{%csrf_token %},然后在对应的视图函数中添加装饰器@csrf_protect实现

创建static文件夹 python manage.py collectstatic

如果将Django设为调试模式(DEBUG=True),那么项目运行时将读取项目的pstatic文件夹的静态资源。

如果将Django设为调试模式(DEBUG=True),那么项目运行时将读取项目的pstatic文件夹的静态资源。

读书:阿瑟·辛普森《华尔街幽灵》

正确的 知识还得加上行为习惯改变的能力,才是成功的交易中最为重要的

交易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犯错

成功的法则是:“善输,小错。”交易成功总是偏心于那些输得少的人、善于输的人。

不要等出现损失就立即清除不正确的仓位–永远不要等着市场提醒你已经出错。

从一开始交易,就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但在很多情况下,交易者们在自己的计划中却没有考虑过“如果我错了怎么办”

在交易中,如果你总是碰到坏运气,你最后将被迫认赔出局。交易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你必须对这种霉运进行提防。

我在交易的第一步,是把所有的走运的因素全部排除掉再说。

市场在很多时间内处于一个不可预测的模式中。短期和长期趋势的确存在,但不是所有时间内价格都在按趋势在运动。

正确的持仓方法是,当仓位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你才持有。要让市场告诉你,你的交易是正确的,而永远不要等它提醒你是错误的。

如果你等待市场来告诉你交易是错的,你总是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规则一:在一个象交易这样的失败者游戏中,我们与大众相敌对的立场开始游戏,直到被证明正确以前,我们假定我们是错的(我们不假定我们是正确的,直到被证明错了)。在市场证明我们的交易是正确的以前, 已建立的仓位必须不断减少和清除。(我们允许市场去证明正确的仓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理解我们所说的平仓原则:当仓位未被证明正确时我们就平仓,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市场证明你做错的时候才去平仓

你的思维方式应该是这样:当你的交易是正确时,你可以什么也不做;而不是当你的交易不正确时,却袖手旁观!

不要持有仓位,除非你的交易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

规则二:毫无例外并且正确地对你的赢利仓位加码。“毫无例外”是指加码必须不由交易者自身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加码的方法必须根据你的交易计划本身来决定

规则一和规则二不是建仓的标准,它们仅仅是根据你的交易程序发出的指标来建立一个动机的系统,来满足硬币两面不同的要求。

让你盈利品种的仓位总是大于你可能亏损品种的仓位。

在交易的任何时候,规则一必须始终被遵守,包括在你加码的时候,以避免你的交易跟着市场掉头反转。

任何时候,你都必须在所计划的交易系统中,考虑到所建仓位的大小。

在你有机会的交易日里你必须把握机会,尽量增加你的利润,这样可以弥补你的损失。你不应该只是为了交易而交易,你应该为自己的生存而交易。

在交易中,规则是不应该被你打破的。首先,你要设计自己的交易计划,然后通过市场来证明你建仓是否正确。

不要试图控制市场,而是应该去控制仓位,因为这会使你的交易简化,同时还可以增加你的交易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当你知道自己所期望的目标之后,就可以在建仓的时候实现这些目标

当你开始某次交易时,不要把这次交易看成你所做的惟一一次交易,你可以做的交易有许多。如果你没做错的话,你不会错过市场的每一次走势的。

你根据交易计划开始交易,市场可能证明你的仓位是正确的,也可能证明仓位是错的。你没有必要觉得沮丧,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如果市场没有证明仓位的正确性,那么它迟早会变得不正确,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早点撒手呢?

我猜95%的交易员是先开始交易,然后就等着市场去证明他们的仓位是不合适的。即使仓位被证明是对的,他们下一步马上就会考虑清仓的时间。这样做符合人类的天性

正确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的交易程序提示三点:一、开盘的头半个小时内,价格应比昨天收盘价低,而且正在走高,预计在交易日的上午将突破昨天的最高点。二、价格在头半个小时停留在前一天的上半个交易波动区;三、在收盘价上一定要有3点(千分之三)以上的利润。

你必须一刻不离专心照料你的仓位,不存在长线交易!只有转化为长线持有的仓位。

你不要加倍增仓或者更多加仓,使你的仓位变成一个倒金字塔形。

因为市场并没有证明你的决定是正确的。你可以持仓几个星期,但不应该过量交易从而使你的损失急剧增加。

如果你希望趋势继续或是有所发展,你可能会持仓两周,但你绝不能过量交易,否则市场有一点小的波动都会使你损失惨重。

小仓位是很有利的,它可以让你用正确的反应来保护资金。

我希望小交易员在转成为长线交易员时,对回报率的要求能够更加现实一些。你不会只因为转做长线投资,就一下子能赚一百万。

首先,在我们建仓的时候一定不要先建重仓,因为这个仓位还没有得到证实。我们建仓的惟一依据就是我们得到了一个信号

因为我们仓位小,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可以增大仓位的计划(规则二),否则长期来看我们的赢面就无法超过一半。

第二点,就是必须把我们所作出的努力和自己的期望值区别开来。

在交易中你惟一应该经常提醒自己的念头应该是:我会在交易中损失一大笔钱。

建仓、加码、清仓以及正确使用规则来保护自己不被从交易场踢出去,作为一个交易员,你的工作就是为上述过程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计划。

交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收益不仅仅取决于你赢了多少次或输了多少次,更是取决于你的损失有多小。先关注你输了多少,然后再关注你赢了多少。

我认为交易是一个限制损失的游戏。明白你在最坏的情况下会损失多少,可以使你比将来想要做到的会更好,因为你的交易计划的标准会告诉你,在市场里什么时候你的仓位是正确的,这意味着你每次的损失都不大。另外,清除错误的仓位还会为你带来效益。

如果没有被证明持仓正确,你就必须平仓。这么做就可以避免持仓过夜的危险。

任何时候都不要过量交易。

我从不建立与我的信号相反的仓位

交易计划可能会包括资金管理的部分,但是它总是成为整个计划中的一个软肋弱点。挫折会逐渐使交易员士气低落,直到最后使他们的信心消失殆尽。

一开始时我们就是与大多数人对立的立场上,在被证明是正确的以前,我们假定我们是错的!直到市场证明我们的仓位正确之前,我们必须不断地减仓或清仓(我们不假定我们是正确的,直到被证明错了。我们让市场去证明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仓位)。

你永远不会去主动思考令你感到不舒服的市场变动。它是具有破坏性的,没有经过学习改变,你是不会有正确反应的。

行为习惯改变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别人的。

交易是失败者的游戏,经得起失败的人是最大的获胜者!

不要把想法局限在一个狭隘和固定的模式上,我觉得经常会有交易员犯这种毛病。

你才是能激发你自己的那个人。也只能是你自己。在交易中,你必须自己做交易,而不是别人让你这么做的。

对于一匹瞎马而言,眨眼和点头效果是一样的。

愤怒或是贪婪、恐惧,都只是浪费时间,是没有效率的表现。

如果你因为手中的仓位而耳热心跳,寝食不安,那么,幽灵的告诫是第一时间立即清仓

一旦仓位建立,情绪就变成了一个我们并不喜欢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因素。当仓位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进行价格变动时,我们会变得很兴奋。但是注意,我们经常会沾沾自喜,而完全忽略了对建仓进行深入研究。

建仓只是整个交易中很小的一 部分。每次当你发现一个信号的时候,你都要把它看成只是一系列交易的前奏曲。你必须很清楚,如果想达到你的目标,你应该怎么去做。与你刚刚建立的仓位比起来,你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留心你的新仓位完全与市场方向格格不入的可能性

犯错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清楚那个仓位错在何处。当情绪占有一席之地的时候,你要倾听自己的内心对于错误的想法是什么。这样很管用,感情在交易中不应该有位置。如果你意气用事,那个仓位一定是错误的。

当你不知道自己仓位是否正确的时候,你可以把它当做是错误的来考虑,尽管你可能还是一时不能清楚,但你很快就会明白仓位的性质。

在市场里行动要快。出人意料的事情总是发生在你持有仓位的反方向。当我们的仓位是错的时候,我们对于价格走势往好的方向去幻想,并不能阻止出人意料的坏情况。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是很重要的,我在交易中懂得了与别人不同的必要性。除了你自己的观点,你不需要遵循其他任何人的意见。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通过你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你在交易中的行为。

持有错误仓位的时间太长,是造成重挫的主要原因!

当仓位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候,你应该迅速行动,这样才能保住你的资金。

只在一个已经明确的趋势中进行交易,我们正确地增加筹码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现在所显示的价格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而且绝对不会永远正确。

市场不总是正确的,时间和市场活跃性是使市场出错的两个重要因素。

我的交易习惯之一,是选择最弱势的市场中突然出现的一个强劲上扬行情时迅速卖出。

对市场的正确性质进行怀疑是很有必要的。特定情况下市场一定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所以我会提前做好交易准备。

我认为活跃的市场会是正确的;而活跃性很差的市场,我认为不会是总是正确的,相反它有可能会被扭曲。

规则三从属于交易量,而交易量等于活跃性。如果市场在低成交量的情况下上扬,则市场是不正确的,此时放空是最理想的。如果市场在高成交量的情况下出现上扬,市场就是正确的,最好买进多头。

规则三。放巨量后三天内全部清仓! 把握时机,尽收利润。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市场活跃性差的负面作用,在市场极度活跃、三天内成交量极高的状态下,清除我们已有的仓位–在出现极高成交量交易日的次日,我们应立即清除我们的一半仓位,之后两天内再清除掉另外一半

在成交稀少或是死水一潭的市场里,我们应该对所有交易计划中出现的信号都表示怀疑,同时等待进一步的信号来澄清真相。在活跃度太差的情况下,一般的市场指标不再会是有效的建仓指标。

高成交量交易日经常是在牛市的恢复期出现,这期间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个重大事件,导致极端成交量出现,这种成交量异常的情况通常会持续几天时间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结合成交量来观察市场的活跃性,看看它处于正常还是反常状况。在极端情况下,我是运用每日平均成交量作为衡量活跃性的参考。

交易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尽早知道在交易中你的幻想与实际的差距有多大并且在现实中切实改变这种幻想,你就能在交易中应付自如。

在我们的生活和交易中,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要面对自己无能为力或是几乎无法改变的突发事件,我们必须为这种事件做好计划和准备。

最关键的时刻是你建仓之后的那一刻,此时你必须对消息保持高度的敏感

交易员常常被自己的情感所左右,从而看不到全局,这是使系统失灵的主要原因。

你的行为动机必须很明确,就是不能让你的帐户上出现大比例的损失–不只今天是这样,而是每天都要如此。你必须把这种大损失看成是与个人的不良习惯一样,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你的帐目表上

对我来说,规则是最为重要的优势,它给了我信心,让我知道我有能力并且一定能够在交易中生存下去。保证自己的生存,是任何一个交易计划的灵魂所在。

每一天,市场作为一个系统,都在不断地证明大多数人是错误的,只有少数人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在波动的市场中止损,并不能给你太多的保护

止损使交易员们误以为通过止损可以从相反的价格变动中得到保护。当市场处于流动状态时,止损单确实可以很好地发挥效用,

一定要留意波动的速度,然后在适当的时间段内时刻关注进展,每个市场对此反应都会略有不同。

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就在于生活本身。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比我们在交易中所得到的任何物质化的东西都更为重要。而且,不论何时,他们都是我们努力成为最好的交易员的强大动力和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