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学区房作废!2020上海16区统筹排序规则揭秘!

 

 

 

 

 

 

 

 

 

 

 

 

 

 

今年是上海初中阶段招生首届开始实施公民办同步招生,如何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公民同招,学区房作废!2020上海16区统筹排序规则揭秘!

有意愿就读公办初中的学生根据就读意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划片对口、居住地段对口或“电脑派位”等方式入学。

 

报名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对口生源优先、同类排序靠后(如同属对口某公办初中的生源,即排在此类学生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今年开始,小升初首次实行“公民同招”,公民办二选一!

 

也就是说,你选了民办等于自动放弃对口公办优先录取的机会,学区房相当于“作废”了;如果民办没有录取,那就要重回公办池子里重新排序或是统筹入学,进入那些还没招满的本区公办学校。

 

今年起“先去考民办,拿公办学区当保底”的路子就行不通了。尤其是你人户一致对口的公办本身就很不错,还是否要去参加民办摇号,需要慎重决定!

 

对于“公民同招”的规定,上海各区大致相同,但也略有不同,尤其今年初中阶段刚开始实施。我们接着来看看各区对于公民办同步招生以及公办对口排序的政策规定,注意细节,多区是按户籍/房产年限排序的。

 

黄浦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小学就读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进入初中就读;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黄浦区对口是全部以小学相对就近对口进入公办初中,如学校仍有学额的情况下,再安排申请回黄浦区(户籍所在地)的学生。再根据相关学校学额情况统筹安排外区小学毕业,居住地在黄浦区,申请回黄浦区就读初中的学生。排序如下:

1、未报民办,有黄浦学籍

2、未被民办录取,有黄浦学籍

3、未报民办,外区学籍,有黄浦户籍

4、未被民办录取,外区学籍,有黄浦户籍

5、未报民办,外区学籍,有黄浦居住地

※ 居住地基本就是统筹安排了

6、未被民办录取,外区学籍,有黄浦居住地

7、其他类,未被民办录取,同类排序靠后

 

徐汇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区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由小学就读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进入初中就读,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徐汇区按学生户籍性质,采用小学对口入学、划块电脑派位入学相结合的方法,优先本区户籍与居住地一致(报名人数超额时,按户籍时间长短排序)。

小升初录取顺位:

1、人户一致(户籍与居住地一致),未报民办

2、人户一致,报民办未录取

3、人户分离/本市集体户口,居住地入学

4、人户分离/本市集体户口,居住地入学,未被民办录取

5、非沪籍,有居住证积分120分,未报民办

6、非沪籍,有居住证积分120分,报民办未录取

7、港澳台、外籍适龄儿童

 

长宁区

 

实施公民办初中同步招生,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长宁区公办初中招生方式是小学对口初中,按照电脑派位/对口入学和统筹安排,以下几类学生可以参与电脑派位/对口入学:

⑴ 本市户籍并在本区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

⑵ 本区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中,父母一方持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标准分值的人员子女和持有《上海市人才引进居住证(cw9在有效期内)》的人员子女

⑶ 本区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生中,父母一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B证”的外籍人员(留学人员)子女

⑷ 本区就读的应届小学毕业的香港、澳门、台湾学生及华侨子女

 

以下几类学生是统筹安排入学,虽然有长宁的户籍或居住地,但不参加公办初中电脑派位和对口入学:

⑴ 本区户籍,区内跨地块就读

⑵ 本区户籍,没有长宁学籍

 

长宁比较特殊,本身就是公办摇号录取的。在你报名民办初中前,区内就已经完成电脑派位工作,并以《告知书》形式告知录取结果,所以未被民办录取也不会影响对口结果。具体以5月6日发的《告知书》为准,如果未被民办录取就作废公办摇号结果的话,会在告知书上注明。

 

静安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本区学籍学生(申请回外区就读除外),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申请回本区就读并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的外区学籍学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静安区公办初中学校招生采用相对就近小学对口或部分电脑派位的方法,小学毕业生免试入学。以“相对就近、统筹安排”为原则,根据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分布和人户分离的少年报名登记数量,以及与购房人或承租人关系、购房或租房年限等实际情况。

 

小升初录取顺位:

1、本区学籍,未报民办

2、本区学籍,报民办未录取

3、其他类统筹入学 

 

原则上你有静安学籍,就能进对口初中,当报名的学生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办法录取学生。外区学籍的学生回静安户籍(居住地),统筹安排入学。

普陀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区、校招生政策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普陀区的公办初中实行小学对口招生。理论上有学籍的都是进入对口公办初中,回户籍(居住)地的按区内学校资源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未被民办录取排序如下:

1、未报民办,有普陀学籍

2、未被民办录取,有普陀学籍

3、其他类统筹入学。

 

虹口区

 

2020年,初中阶段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对口生源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安排入学未能对口入学的学生将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公办初中就读。

 

先看未报名民办初中的学生:

 

① 本区小学五年级学生按对口统配原则升入相应的公办初中就读,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原则上全部升入本校初中部。在本区小学就读的非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统筹安排至公办初中就读。

 

② 选择跨区或本区跨联合招生地块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顺序,依次排序,统筹安排入学。

1、本区就读五年级回本区户籍地

2、回本区居住地

3、外区就读五年级回本区户籍地

4、回本区居住地

 

在外省市就读五年级的本市户籍、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学生,需至义务教育招生办公室(祥德路141号)办理相关手续,审核通过的,安排至公办初中就读。

 

报名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学生: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对口生源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参照上述顺序再次排序,统筹安排入学。

 

杨浦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初中录取的学生,根据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对口生源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按照2020年本区、校招生政策,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杨浦区公办初中学校全部采用小学对口升入初中方式,不论你户籍是在上海哪个区,只要是杨浦学籍,都是随就读小学对口升入初中。排序如下:

1、未报民办,有杨浦学籍

2、未被民办录取,有杨浦学籍

3、统筹安排,无杨浦学籍

闵行区

 

报名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在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下,以“本区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 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区教育考试中心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由区教育考试中心对本区小学毕业生按照“人户一致优先” 为原则,相对就近统一安排到各公办初中。安排如下:

 

1. 对于闵行区户籍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本人)与居住地(产权人为直系亲属或本人,且全部或共同共有)一致的适龄儿童、学生,当报名人数不超过对口学校招收计划数时,安排就近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收计划数时,按照适龄儿童、学生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出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2.具有本市户籍,因“市政动迁”户籍暂时没有迁入闵行区居住地的适龄儿童、学生,凭动迁证明在安排完成第1条规定情况入学后,参照上述操作。

 

3.本市户籍配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学生,可凭户口簿和配住廉租房相关居住证明等在安排完成第2条规定情况入学后,参照上述操作。

 

4.非闵行区户籍但持闵行区房产证(产权人是父母或本人,且全部或共同共有)的适龄儿童、学生(需要提供符合当年招生相关规定的材料),在安排完成第3条规定情况入学后,参照上述操作。

 

5.闵行区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参照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回居住地入学工作办法就读。

 

6、非沪籍,有上海居住证有积分/房产等情况统筹安排

 

7、港澳台、华侨、外籍人员携随行子女入学

 

说明:

(1)对于区域内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五年内已有适龄儿童入学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2)报名民办初中未被录取的,在公办初中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下,以“本区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 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区教育考试中心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3)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升入原学校就读六年级(如是随迁子女学生,需要提供符合当年招生相关规定的材料)。若要求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的学生,按报名系统要求选择适当选项,如选择在闵行区户籍(居住)地就读的,则按照本款相关内容执行。

 

宝山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未被民办中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和学生,
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学校按照该原则制定招生细则安排入学,细则在学校网站上公布。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宝山区公办初中按户籍划块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排序如下(未被民办录取的学生排序排在同类后面):

 

1、户籍地与实际居住一致

 

2、在本区购买房产,实际居住地址与房产证地址一致的。同等情况下根据房产证性质、监护人情况和办理居住登记时间长短等按序统筹安排。

 

3、寄居在亲属处的。同等情况下根据寄居亲属关系和办理居住登记时间长短等按序统筹安排。

 

4、在本区租房,实际居住地址与租房合同地址一致的。同等情况下根据户籍区域(跨区、外街镇)和办理居住登记时间长短等按序统筹安排。

 

嘉定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小学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初中以“对口生源优先、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由区教育局和相关街镇按照当年度区、街镇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小升初录取顺位:

 

1、人户一致,未报民办

2、人户一致,报民办未录取

3、人户分离,居住地为其直系亲属或本人相应的房地产证地址。

4、人户分离,居住地为其直系亲属或本人的租房地址。(若上述1或2的条件相同,则根据房地产证办理时间先后或租房居住的时间先后排序。)

5、其他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说明:

1、《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截止日期为4月13日。

 

2、同一街镇范围内“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和小学五年级学生,本区不受理其居住地入学登记申请。

 

3、未被民办录取的同类排序靠后;优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学生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和学生入学。

浦东新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为原则,由招办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操作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入学条件及安排方式

1.“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适龄学生:按学生本区常住户籍所在地地址安排对口入学,户主须是学生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一,且房产证产权人须为户主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学生本人为户主的,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或其父母(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户籍迁入日期、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20年4月23日,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2020年,如某校对口招生区域内符合上述入学条件的“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

 

2.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具备相应房产证)的学生:待区域内“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学生安排后,视学校招生情况,按房产证地址就近安排公办学校,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父母(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或其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20年4月23日,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3.符合入学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其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标准分值:居住地有相应房产证的(产权人为学生父母或其本人,并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参照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居住地具备相应房产证)的学生就近安排入学,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20年4月23日。居住地无相应房产证的,根据实际居住地址,统筹安排入学。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4.动迁户子女:因动迁原因,户籍尚未迁移至安置地的,或居住的安置房产尚未办理产证的,如动迁安置地配套学校已具备招生条件,可凭动迁协议书安置地址就近安排入学。另行租赁房屋居住的,统筹安排入学。

 

5.本市户籍居住本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适龄儿童、少年: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承租人(买受人)须是学生父母(提供相关证明),可按居住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地址就近安排入学。

 

6.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初中阶段入学,在本区有小学学籍、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原则上按就读小学统筹安排入学。新来沪的五年级随迁子女,需在本区就读初中六年级的,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前往有学额的公办初中登记报名。办理入学手续的截止日为8月10日。

 

7.香港、澳门、台湾适龄儿童、少年:香港、澳门、台湾学生持本人香港或澳门永久居民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居民居住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本市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表》,安排入学时,视学校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8.外籍适龄儿童、少年:外籍学生持本人有效签证外国护照(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居留许可页,且有有效往来签证)和《本市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表》,安排入学时,视学校招生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9.其他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除上述情况以外,其他符合在本区入学的学生,由招办视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金山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局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金山区对口入学安排如下:

(一)本市户籍且人户一致:根据其居住地所在的街镇对口安排初中入学。

说明:

 

1、居住地在石化城区、朱泾镇等招生区域内且“人户一致”的少年按照初中对口招生入学方案实施;

 

2、居住地在其它镇且“人户一致”的少年升入所在镇初中,一个镇有两所及以上初中的,按撤镇前的学区对口升入初中。

 

3、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收学额时,区教育局将按照适龄儿童与户主关系、入户年限等要素排序安排入学,超出学额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属于三代直系亲属以外的挂靠户口,由区教育局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二)居住地在本区,但非“人户一致”:根据其居住地所在的街镇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1、持本区户籍且在居住地有房产者:学生本人持本区户籍且学生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居住地有自购房产。

 

2、持本区“居住登记回执”且在居住地有房产者:学生本人在本区无户籍但持有《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且学生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居住地有自购房产。

 

3、持本区户籍或“居住登记回执”而无房产者:学生本人在居住地持有本区户籍或《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回执)》以及学生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持有效的“租赁房合同”等,但在居住地学生本人和其直系亲属无自购房产。

 

4、其他符合条件者。

以上情况均要根据儿童与户主关系、入户年限等因素统筹安排。

 

(三)随迁子女入学安排

根据辖区内公办学校学位数,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

 

1.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如果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持有本区自有住宅类产权房的,在住宅类产权房所在地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学校入学。

 

2.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如果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本区没有住宅类产权房,只有租赁房的,在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统筹安排进入周边的公办学校就读。

 

3.随迁子女本人持有投靠类居住证者,在统筹安排时优先。

 

4.随迁子女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者,在统筹安排时优先。

 

松江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按照《2020年松江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信息分类操作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松江区教育考试中心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公民同招,学区房作废!2020上海16区统筹排序规则揭秘!

公民同招,学区房作废!2020上海16区统筹排序规则揭秘!

 

青浦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安置细则、同类排序靠后的原则,安排进入尚有余额的对应学校,额满为止,超出部分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青浦区安置秩序如下:

1.本市户籍:户籍与房产证权利人相一致

2.本市户籍:户籍与房产证权利人不一致,直系房产

3.本市户籍:户籍与房产证权利人不一致,直系户籍

4.非本市户籍:积分达标(120分)且有直系房产

5.本市户籍:户籍与户主非直系,房产为非直系

6.非本市户籍:积分达标(120分)但无房产

7.非本市户籍:有房产但积分不达120分

8.非本市户籍:符合上海市入学条件,无房产且积分不达120分

 

说明:

1、房产/户口办理日期在2020年4月23日之前。

 

2、以上几类情况都要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数及入学信息登记人数的实际情况予以依次排序录取,如同一档次中的人数超过了学校招生计划数,则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对该档次中的所有学生实施电脑随机录取。该档次中未被电脑随机录取的及该档次以下的学生将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入学。 

 

奉贤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公办中小学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按照当年度区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说明:

1、报名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如对口学校尚有余额时,根据人户一致(户籍与自有房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和本区人户分离实施方案安排,额满为止,超出部分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2、具备相同条件安排顺序以房产证办理时间长短(年限长的优先)依次排序;房产证办理时间长短相同的以适龄儿童入户年限长短(年限长的优先)依次排序,额满为止。户口认定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23日。

 

奉贤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本市户籍学生招生排序如下:

1、适龄儿童人户一致,居住地产权人为适龄儿童父母、本人,拥有(或共同拥有)全部产权;户主为适龄儿童父母、本人。

 

2、适龄儿童人户一致,居住地产权人为适龄儿童祖父母、外祖父母,拥有(或共同拥有)全部产权;户主为适龄儿童父母、本人、祖父母、外祖父母。

 

3、适龄儿童人户分离,居住地产权人为适龄儿童父母、本人,拥有(或共同拥有)全部产权。

 

4、适龄儿童人户分离,居住地产权人为适龄儿童祖父母、外祖母,拥有(或共同拥有)全部产权。

 

5、适龄儿童人户一致,居住地产权人为拥有部分产权的适龄儿童直系亲属或本人。

 

6、适龄儿童人户分离,居住地产权人为拥有部分产权的适龄儿童直系亲属或本人。

 

7、适龄儿童人户分离,居住地为租赁房,且办理人户分离登记满1年。

 

8、其他情况。

 

崇明区

 

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未被民办中小学校录取的,根据公办中小学校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按照本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小学毕业生如已填报《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居住)地就读申请表》,按照填表时所选择的户籍(居住)地,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公办初中就读。

 

说明:

1.按照“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中小学入学,未被民办中小学录取的,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

 

2.人户分离按照统筹安排的原则。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按照“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安排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大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按照“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再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3.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及其他各类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在有学额情况下,同类排序优先。

 

排序细则:

1.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的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主为直系亲属或学生本人。

如对口招生区域内“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将按照取得房屋产权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额满为止。

经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尚有余额时,报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按照取得房屋产权时间先后再次排序,额满为止。超出部分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初中参照执行。

 

2.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的居住地址与户籍地址不一致,居住地产权人为学生父母或本人,并拥有全部产权。

 

3.适龄儿童、少年的居住地与其寄居在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处的户籍地址相一致(三代是从学生开始计算为一代的三代)。

 

4.适龄儿童、少年的居住地与其父母的租房地址相一致且居住地址与户籍地址在不同乡镇。

 

5.其他情况。

 

以上情况均要根据居住地学校学额情况和学生实际居住年限的长短等因素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在同一地址居住户内三年内原则上只有一次同校入学机会(二孩除外),同时还须经过教育局审核。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va22EgxvM6igLkcyaSbKQ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上个周末,中考分数出来了,满分630分,居然有学霸考了624分,只扣了6分,让众多家长膜拜的同时,又心生羡慕。
家有幼儿园或小学在读的孩子家长,虽然距离中考还很遥远,但也都很关心哪些初中更优质,以便于为孩子选择更好的教育路线。
自公民同招、民办摇号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公办初中。但网络上可以查询到的排名,几乎都是和民办初中在一个榜单上。
熟悉上海初中教育格局的家长们都知道,上海的民办初中更强,而且不是强一点两点。与公办初中比起来,录取优质高中的数量可以说是几何倍数的关系。所以,和民办初中一起排名,公办初中进榜的少之又少,完全没有可比性。
然而,自今年开始,民办不再被允许通过考试筛选优质生源,而是全部超额摇号。再加上公民同招,以及中考新政,民办不如之前那么香了,优质的公办初中将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很多家长来问我们,这个初中怎么样?那个初中好不好?
借这篇文章,我们对上海的公办初中做一个排名,和大家分享上海50所实力强劲的公办初中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01 优质高中盘点
看过我们之前文章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市重点的含金量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市重点甚至不及区重点。
七宝中学,其实可以列入准四校的名单。
而”八大金刚“也有被重新洗牌的趋势,曹杨二中、行知中学等,甚至超过了八大的复兴高级和格致中学。
于是,我们根据高考综评录取率,对上海市的重点高中重新做了一个排名。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能进入到这些高中,也就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双一流大学。
有些家长可能已经等不及了,哪些公办初中进入这些高中的机会更多呢?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02 准四校预录排行榜
家长们应该有这样一个共识,评价一所初中最直观的标准就是升学成绩。
按照目前的中考政策,“推优和自荐”即市重点中学提前招生在上海初升高的占比最大。其中,四校有60%通过自招录取,其他市重点有40%通过自招录取。
由于2020年的预录成绩还没有完整的版本,我们今天先通过2019年的中考预录取数据来分析一下各公办初中的实力,供大家做个参考。
虽然只看预录成绩不够全面,尤其中考改革后,自招将不再是占比最高的录取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裸考。但衡量一所学校的培优能力,预录数据的确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有研究显示,市重点高中进入名牌大学的主力军,就是当年中考时自招录取的那部分学生。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全上海预录到四校的TOP20公办初中有哪些。
由于七宝中学凭借其强大的培优能力,无论是北清复交录取率还是11校综评录取率,都不输四校,所以,我们将七宝中学作为”准四校“也纳入到评价标准中。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市北初级中学无疑是上海顶尖的公办初中,甚至可以和民办一决高下,仅次于华育和兰生复旦。尤其市北初理科班,连续多年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中荣摘桂冠。
华二附中附属初中虽然成立时间不算长,但凭借其市招班,再加上亲爹华二的扶持,在预录榜单上也是数一数二。
而复旦二附中,一方面背靠复旦附中,另一方面又都是复旦子弟,成绩自然不同凡响。
其他几所排名前列的初中,基本上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好学校。
不过只看绝对值不够客观。因为有的学校体量大,学生多,录取人数就会非常好看。叠加毕业人数,我们再看一下准四校的预录取率,学校的排名会有哪些变化。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令人惊讶的是,南汇一中这匹黑马,由于学生基数小,居然一举跃入TOP10,甚至超过了格致初,市西,建平西等大家熟知的一梯队公办初中。
那是不是预录取率高的学校就一定比预录取数量多的学校好呢?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来看待。
比如鲁迅初级中学,虽然预录准四校只有1个,但由于毕业人数只有不到100个,所以预录取率跃居前20。
这能否代表该学校的培优能力非凡?如果学生基数成倍的增加,预录取人数也会成倍的增加吗?并不尽然。
况且,学生人数少,管理成本更低。而学生人数多,对于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来说,要求反而更高。
所以,预录取率要看,预录取绝对数量也要看,两者需要结合起来参考。
对于目标是准四校的学生来说,这两个榜单内的初中,尤其是那些预录取人数和预录取率都比较高的初中,可以作为大家对口升学的目标。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03 准四校及分校预录排行榜
遵循这个思路,我们再来看一下,准四校以及四校分校,以预录人数以及预录取率分别排名,又是哪些学校排进公办初中TOP30榜单里的呢?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排在前面的几所学校,地位依旧不被撼动。而对于四校分校所在区的初中,排名有所提升,比如莘松中学、青浦实验和交大二附中。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从这两份榜单中可以看出,徐一杨二上榜的公办初中非常有限。因为这两大教育强区强在民办,预录的大部分名额都被民办承包了。而公办初中的学生想要进准四校及分校,主要通过裸考的方式。
而浦东和静安,公办初中上榜的最多,质量也非常高。闵行上榜的不少,但排名靠前的不多。普陀和长宁的表现也不错,各有三所初中上榜。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不是TOP50吗?怎么只有30所?别急,TOP50马上揭晓。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04 优质市重点预录排行榜
前面我们说过,”八大金刚“重新洗牌,我们将高考综评录取率高的几所优质市重点高中纳入评价体系,列出上海公办初中TOP50。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从这份榜单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各区头牌高中对于区内初中,尤其嫡系初中的保护非常强。比如奉贤中学和行知中学,对本区头牌初中的预录名额近50个之多。
宝山和奉贤地处郊区,比较偏远,市区生源在选择上会有所顾虑,所以区属市重点向区内倾斜的比较多。而其他几个市区的区属头牌市重点高中,虽然对嫡系有所偏重,但对于其他邻近区的初中,基本上也可以做到雨露均沾。
另一方面,虽然郊区好学校的实力非常强,上限完全不输市区,但教育路径比较单一,下限比较低。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同样,这份预录取率TOP50榜单我们也需要辩证的来看待,不能作为唯一选择标准,而需要结合其他维度来综合考量,包括各区教育资源丰富程度、梯度合理性、竞争压力等等。这绝不是一张表单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系统的教育规划。
 
这才是最正宗的上海公办初中50强
05 教育规划
我们知道,预录数据只是通过自招水平反映学校一部分的培优能力,而有些学校没有亲爹干爹,不擅长自招,但裸考成绩还不错。尤其新中考政策后,自招比例减少,裸考比例增加,那些亲儿子干儿子的优势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明显。
除了榜单中这些预录成绩优秀的初中之外,裸考成绩不错的公办初中也非常值得考虑
对于还在做教育规划的家长来说,选择哪所初中,基本上就决定了孩子将来在哪个区中考,以及考哪所高中,这是非常关键的决定,需要认真对待。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poJ6Tq2Lp7-qDYy1v184g

上海中考各区分析,目标 区重点 高中要选哪个区,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之前的文章,我们通过大学和高中,倒推出,在上海,如果想要进北清复交,或者985/211,首选徐汇、杨浦、浦东和闵行这四个区。
很多家长说,虽然这几个区高中资源好,但是考分也高呀,竞争太激烈了。
也有家长说,我们家就是个普娃,没那么高的要求,只要能考上一本就行。
那么这一篇,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哪个区中考更容易。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01 决战在中考
参加过我们线下沙龙的朋友,都听我分享过上海教育的选拔机制。
上海的本科率71%,而初升高阶段,能进入到普通高中就读的,只有不到60%。
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孩子,是上不了高中的,只能进中专、职高或者技校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我们这里不是想对三校生做任何评价,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可是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家长,我相信大多数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地读高中,考大学,找份好工作,能自食其力,不要太辛苦,健康平安地过一生,对吧?
但其实,这一半的孩子可以上高中,也只是普通高中而已。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展示过高中一本率的数据,连一些区重点的一本率都只有20%,大家想想,普通高中的一本率能有多少?
所以,不说北清复交,也不说985/211,只是想要读个一本,至少也要进区重点吧?
以2018年数据为例,初中毕业人数8.4万,区重点高中招生人数2万左右,升入区重点的比例大概在23.8%。
那么,想要进985/211的话,至少要进市重点吧?
仍旧以2018年数据为例,初中毕业人数8.4万,市重点高中招生人数不到2万,升入市重点的比例大约21.3%。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也就是说,初升高,挤进了前45%,也不过只有20%~50%的概率考上一本。
而想要提高升入一本的概率,甚至想要考上985/211,至少要挤进前20%。
可见,在上海,中考比高考残酷的多。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02 中考政策
2018年3月22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根据新中考改革方案,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有五种招录办法将变成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三种招生办法。
这一改革从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也就是说,2022年的中考,将启用新的招录办法。
关于新老政策的变化,我们做了一张对比表,看起来更直观一些。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从上面的对比表可以看出,新政后,对于四校来说名额分配到区替代之前的预录取,成为占比最大的录取方式。
对于其他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将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要奋斗目标,校内排名甚至比区内排名更加重要。
所以,选择在哪个区中考,以及选择在哪所初中就读,都将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03 在普通初中更容易拿到到校名额?
既然校内排名如此重要,那是不是在普通初中,更容易拿到到校名额呢?
这个结论看上去正确无比,但其实它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这个结论成立,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
你在重点初中读书,成绩一般,不是尖子生。用同样的成绩,去普通初中拔得头筹,拿到到校的名额分配。
但这个前提真的成立吗?
很多人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其实,进了重点初中,不一定就会成为凤尾。
每个孩子开花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可能小学阶段就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智商,而有的孩子读小学时还懵懵懂懂,但到了初中却突飞猛进。
所以,没进入到初中前,其实很难判断谁是凤尾,而谁又会是凤头。
而且,重点初中的师资更强,学风更浓,班风更正。
对于有斗志的孩子,即使进入重点学校一开始可能会做凤尾,但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奋起直追,上升到凤头,也是大有人在的。
再者,在重点初中做凤尾的孩子,如果当初进了普通初中,也不见得就能做鸡头。
普通初中的班风、学风、校风,其实是家长们更在意的。
大家都不是太进取,容易懈怠,而青春期的孩子又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出淤泥而不染”,有几个大人能做到?就别为难孩子了。
跟凤凰在一个团队里,你也是凤凰,哪怕飞得慢一点。如果你是凤凰,在鸡窝里呆久了,也就不会飞了。
当然,并不是说普通初中就没有优秀的学生,肯定是有的。
但是孩子需要付出多少?家长又需要付出多少?答案自是不言而喻。
本来家长在做教育规划的时候,选择普通初中也是为了想让孩子压力小一点。没想到,却本末倒置,不但孩子不轻松,自己也搭进去了。
所以,如果能选择,我还是建议各位家长尽量为孩子选择比较好的初中,并且陪伴孩子一起努力,不留遗憾。
很多家长会问:我也知道要选一所好的初中,但不想让孩子压力太大,到底在哪个区中考更容易呢?
接下来,我们分别以区重点和市重点为目标,来分析一下在哪个区中考更有利。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04 定位区重点,哪个区中考最有利?
上海有85所区重点高中,其中民办4所,公办81所。
浦东的区重点高中数量遥遥领先,有18所之多,其次是杨浦和静安,各有9所。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区重点高中主要通过平行志愿招生,基本上只对区内招生。所以,目标是区重点的话,面对的就是区内竞争。
一方面,通过区重点的招生比例,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进入区重点的概率。
另一方面,通过区重点的录取分数线,我们可以知道进入区重点的难易程度。
首先,先来看一下各个区的区重点高中招生比例情况。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因各区中考人数无官方数据,我们以一模人数作为中考人数参考,实际中考人数会略低于一模人数。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心城区,区重点高中招生比例最高的是杨浦区,达到了38.2%。因为杨浦区没有普高,除了市重点就是区重点,所以当之无愧的TOP1。
接下来,招生比例比较高的就是虹口和浦东。
长宁、静安和徐汇这三个区,区重点招生比例基本上在全市的平均水平。
而闵行区,中考人数多,区重点高中数量又少,招生比例在教育大区中最低,只有17.3%。
黄浦区排在最末,有点出乎意料。
其实黄浦区的区重点高中数量不算少,中考人数也不多,但学校规模比较小,招生数量少,对于定位在区重点高中的学生来说,不是太合适。
所以,从区重点的数量和招生人数比例这两个维度看,浦东、杨浦和虹口更有优势,而闵行和黄浦比较弱。
当然,只看数量远远不够,还要看区重点的质量。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过,一些市重点的一本率在50%以下,甚至不足30%。
但有些区重点,比如徐汇中学,一本率高达61%,超过了不少市重点。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从区重点的质量看,徐汇、静安和浦东更优。
而杨浦的区重点虽然数量多,且招生比例高,但质量却有些差强人意。
同为教育大区的闵行,区重点高中不仅数量少,招生比例低,质量也是差了一大截,和市重点之间的断档十分严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些区重点高中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
普娃一样能进重点,中考你要选择这几个区
我们将平均录取分数线由低到高排列,可以看到,虹口、杨浦、静安和浦东,这四个区的区重点平均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
但这几个区的录取分数线低,与崇明、金山这种区重点高中少,或者产出一般造成的分数低不同。
而是由于教育资源丰富,市重点和区重点高中相对较多,所以录取分数线比较低。
反观闵行,区重点数量少,招生比例少,录取分数线又高,妥妥的中考重灾区。
不过换个角度看,闵行区虽然录取分数线高,但是在高考中更容易出成绩。
也就是说,经过中考洗礼过的闵行学子,在高中更容易占据头部。也难怪华二、交附等名校都来闵行开分校,无非是为了抢夺闵行的优秀生源。
总结一下,从区重点高中的数量、质量、招生比例,以及录取分数线等维度综合考量,我们为各个区打个分。
浦东⭐⭐⭐⭐
杨浦⭐⭐⭐
静安⭐⭐⭐
虹口⭐⭐⭐
徐汇⭐⭐
长宁⭐⭐
普陀⭐⭐
闵行⭐
黄浦⭐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将本文分为两篇。
下一篇,将继续分析定位市重点,哪个区中考最有利敬请期待!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ihOXs0Xv49WDmNfItINbg

上海中考各区分析,目标 市重点 高中要选哪个区,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这一篇,我们接着分析,定位市重点,在哪个区中考更容易。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01 市重点高中的招生政策

区重点高中主要是区内招生,通过平行志愿招收本区的学生。看区内排名,按照裸考分数,从高往低排序。

而市重点高中既有全市招生,也有区内招生。

现行的中考政策,分为提前批和统一批。

提前批是单独考试,通过测试后则预录取。只要中考达到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分线即可。

统一批看的是中考成绩,分为零志愿、名额分配和平行志愿。

零志愿是招收外区考生的名额,所以,考生是不能在零志愿一栏填写本区的市重点高中的。

但五所委属市重点是可以全市招生的(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师大附中),所有区的考生都可以在零志愿填这五所当中的一所。

不过零志愿不一定每个区都有名额,比如2019年,交大附中在青浦、奉贤、金山等区就没有投放名额。黄浦区的格致中学在徐汇、长宁、宝山、松江等区也没有投放名额。

名额分配是市重点高中按照指标分配的形式,直接分配到本区对应的初中学校。是校内竞争,相比区内竞争程度更小。

需要注意的是:跨区、返沪、复读这几种类型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名额分配的

平行志愿目前是进入本区高中最重要的招生办法。包含15个志愿,可选择本区内有平行志愿招生计划的高中学校填写,包括市重点、区重点、普通高中、中职校等。

平行志愿是区内竞争,竞争力度和本区的教育水平相关。

上一篇我们对比了中考的新旧政策,这里我们再看一下。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2022年开始,市重点高中将启用新的招录方法,即:自招、综合评价、统一招生。

对于四校来说,名额分配到区替代之前的提前批,成为占比最大的招生方式。

而对于其他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将成为很多学生的主要奋斗目标。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02 定位市重点,哪个区中考最有利?

上海有56所市重点高中,算上分校和校区,一共67所,全部都是公办学校。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浦东的市重点高中最多,有11所。其中5所委属及其分校,1所上外浦外,实际平行志愿招生只有8所。

黄浦区是平行志愿里,市重点可填最多的区,一共9所,包括本区的7所和外区的2个校区。

静安有7所,没有委属和分校。

闵行是5所,其中有3所是委属分校,本地学校只有2所。而委属分校中,只有1所招平行志愿。

另外,还有2所外区市重点的闵行校区也在闵行招平行志愿,所以闵行考生的平行志愿可填5所。

今年,华二在普陀和宝山新开了分校区,对于这两个区的考生来说,简直是超大的福利。

接下来,再看一下市重点的招生比例情况。

按照目前的中考政策,自荐为全市竞争,名额分配是校内竞争,而推荐、零志愿和平行志愿都是区内竞争。

既然是讨论在哪个区中考更容易,我们就来看一下区内竞争的三种招生方式,分别的招生比例情况。

首先来看市重点高中推荐生的招生情况,我们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青浦区的市重点推优比例是最高的,达到8%。也就是说,12个考生,就有1个可以通过推优进入市重点。

不过将近80%都是推优进青浦区内的2所高中。这2所高中在全上海的市重点高中里,大概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

长宁、虹口和杨浦的市重点招生比例差不多,不过从市重点质量来看,杨浦>长宁>虹口

接下来是黄浦、静安和徐汇。结合市重点质量看,徐汇>黄浦>静安

闵行和浦东,作为教育大区,虽然市重点学校对这两个区的学生都青睐有加,但奈何僧多粥少,招生比例明显少于中心城区。20个考生,才有1个可以通过推优进入市重点,竞争非常激烈

不过新中考政策实施后,市重点的预录取比例从40%下调到15%(四校从60%下调到15~35%),推优的优势大幅缩减,很多尖子生不得不将目标从推优转向名额分配。

看完推优,再来看一下零志愿的招生情况。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从招生比例来看,虹口和长宁这两个区最高。但并不是因为招生人数多,而是中考人数少。

除了黄浦区之外,其他中心城区的零志愿招生比例差别不大。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闵行。

通常,零志愿是面向外区招生的,不招区内考生。而闵行区由于有3所委属分校或校区,所以其区内零志愿名额高达78个,另外又有委属总校零志愿63个。

所以,闵行区的零志愿质量非常高,有78%的名额都是委属市重点及其分校或校区

同样情况的还有浦东,区内有2所委属分校,区内零志愿名额85个,再加上委属总校零志愿168个,算下来,有45%的零志愿名额是委属市重点及其分校。

另外,黄浦给浦东的零志愿名额也非常多,有123个,占到了浦东零志愿的22%。

而郊区里面,嘉定和青浦也享有四校分校的福利。

交附嘉定和复附青浦分别在嘉定区和青浦区有不少零志愿名额,所以这两个区的零志愿质量也非常高。嘉定区有39.5%,青浦区有37%,都是委属市重点及其分校的名额。

看完零志愿名额,再来看一下录取分数线的情况。

不是每个市重点高中都在各个区投放零志愿名额,因此,这里统计的分数线也仅限于投放名额且有考生报名的情况。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心城区里,浦东的零志愿分数线最低,其次是长宁和静安。

前面分析零志愿名额时我们已经了解到,黄浦给浦东的零志愿名额非常多,所以浦东无论是零志愿名额,还是招生比例,亦或是录取分数线,都非常有优势。

而杨浦、黄浦、徐汇的零志愿录取分数线相对较高。

杨浦和徐汇是因为牛娃太多,竞争激烈。而黄浦则是因为名额少,零志愿招生比例低,导致的分数线高。

所以,在浦东,填报零志愿非常划算。而中考新政后,零志愿取消,取而代之的名额分配到区,预计仍将会是浦东学子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过零志愿的偶然性太大,而且还要跨区就读,所以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还是以平行志愿为主。

我们先来看一下市重点高中平行志愿的招生情况。

还是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市重点高中平行志愿招生比例最高的是静安区,超过20%

也就是说,每5个考生,就有1个可以通过平行志愿录取到区内的市重点。简直让其他区的考生羡慕不已。

其次是黄浦、徐汇和杨浦。

虽然黄浦在平行志愿的招生比例上略优于徐汇和杨浦,但考虑到徐汇和杨浦的平行志愿有四校,黄浦的优势也就没那么明显了。

闵行又是竞争最激烈的区。区内高中只有2所,虽然有3所外区市重点的分校和校区在闵行投放平行志愿,但规模不大,名额有限,仍然缓解不了闵行区这么庞大的考生压力。

再来看一下2019年上海各区市重点高中的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静安区市重点平行志愿录取分数线全市最低,而且市重点数量也不少,静安的学生看似相当幸福。

但其实静安的7所市重点里,回民中学是少数民族学校,分数线非常低。六十中学和华东模范可以说是伪市重点,填报的人不多,录取分数线也不高。所以这三所学校拉低了静安区整体的录取分数线。

另外,静安最大的不足在于,本区没有四校八大,目标是四校八大的学生,只能通过预录和零志愿实现。

黄浦区的市重点分数线也比较低,市重点高中的数量比较多,而且有格致和大同两所八大,市重点率也很高。由于中考可以跨区考,所以每年黄浦区有不少中考移民

中考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区,前几年是杨浦>徐汇>闵行>浦东,如今变成了闵行>徐汇>杨浦>浦东。

闵行的竞争压力甚至超过了徐汇和杨浦这两大教育强区,当之无愧的中考火坑。

不过闵行区的家长也不要惊慌。

闵行区的优势在于,生源质量非常高,在高中更容易占据头部。

毕竟中考不是最终目标,后面还有高考呢。

综合以上分析,从市重点高中的数量,质量,推优、零志愿、平行志愿的招生比例,以及录取分数线等维度全面考量,我们为各个区打个分。

浦东⭐⭐⭐⭐

杨浦⭐⭐⭐

静安⭐⭐⭐⭐⭐

虹口⭐⭐

徐汇⭐⭐⭐

长宁⭐⭐

闵行⭐⭐

普陀⭐⭐

黄浦⭐⭐⭐⭐⭐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03 中考要不要跨区考?

其实,并不能简单的说,在哪个区中考更容易。

一方面,学校也是在动态变化的,并不能只按照某一年的静态数据就做出判断。

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孩子的状态和水平,看孩子的定位以及目标。

如果成绩预估在普高或区重点的水平,更适合浦东,因为浦东的普高和区重点选择面很大,而且分数线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如果成绩定位在市重点,黄浦和静安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目标定位在四校+七宝中学的话,徐汇、杨浦、浦东、闵行更适合。

新中考政策后,是不是要跨区中考,还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跨区拿不到分配到校的名额。

如果在学校排名不是太靠前,估计拿不到分配到校名额的话,全力冲击平行志愿,跨区到不失为一个选择。

中考选对了区,区重点的考分照样进市重点|上海学区房攻略精选
04 总结

总而言之,各区都有各自的优势,哪个区中考更有利?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而家长在做教育规划时,也不需要太纠结,毕竟谁也无法预见9年之后的事情。

只要目标明确,大致的方向没问题,就可以了。

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耐心陪伴孩子,享受过程,对结果不执著,做好家长该做的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请相信,唯有努力,不负将来!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nmX2_12JPqIlh1YjBNn3Q

万恶的小五班,不为人知的内幕,无法想象的黑暗

        言归正传,先说一个故事:

 

      某市,某市重点高中的自招录取。总录取人数为160人,对外宣布的流程中,会在四月安排自招考试。但是,这次自招考试真实录取情况仅为20人,其中140人都是通过其他渠道录取。后来,学校里负责招生的老师在酒席上对朋友透露一二,才令人恍然大悟。

 

   该市重点是这所城市属一属二的学校。网上自招报名人数超过2000人,按照以往规则,需要在一模考每个区前5%才有资格拿到自招考门票。但每年自招,都有大把的关系户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学校领导,希望给予照顾,其中也不乏一模达标的学生。

 

     学校实在没有办法,有的关系户一句话,可以让校长直接下课。还有的关系户,属于卫生,消防和食品安全等重要行业领导,掐着学校的命脉。校长怎么能拒绝?所以学校内部制定了一个自招录取方案:

 

第一步,把一模考达到5%的关系户统一先给予名额。

第二步,再去一模考中选综合区前二十或部分单科前十的学生,一一打电话通知,请他们报名该校,承诺会录取,或承诺进好班。

第三步,发面单过程中,电话给那些一模没有达到5%的关系户,让他们直接冲考。在自招考试中录取。

第四步,关系户都解决后,然后按照成绩和初中口碑,在自招考试中择优录取。

 

     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真实录取情况仅为20人吧。这20人是在第四步被录取的。因为前三步已经占据大部分名额。当你明白这一切内幕后,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也许有人会说,高中还要不要大学录取率?其实,一模考试的5%和7%,甚至10-15%的学生真实水平差别并不大。考试有临场发挥原因,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从以上四步看,仅第三步存在成绩不好的可能,但那批人一定是用背景填补自己的不足,也能取得好成绩(后文会详细说),又也许他们根本不会参加高考。

 

     以前,QW前校长吴奶奶会专门把条子入学的学生名单单列开(现在木有了),她对未录取的孩子家长们说过:您们的孩子未被录取并不说明不优秀,只能说明现阶段不适合我们学校……而如今,吴奶奶不干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打听原因。你们就会豁然开朗。

 

     不适合,这句话很有深意。而一叶先生讲诉这个城市的自招例子,也从侧面表明一个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真相:

 

    成绩好的学生和背景深厚的学生,校长更青睐后者。

 

 

     为什么要说这个故事,因为今天说的主题是小五班,万恶的小五班。其实根本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按照成绩录取。

 

     大家传统观念中小五班,是大批家长报名抢跑道。这些家长其实都是没啥背景的。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进名校。小五班,基本都是教得容易,考得难。对外宣称这种方式是可以选拔牛娃,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原因,让更多关系户通过小五班脱颖而出,进入学校。

 

    有人一定说,一叶先生你脑子坏了吗?关系户直接就可以进,还需要通过小五班吗?当然,学校不是铁板一块,民办学校背后资本也不是铁板一块。为了不能让别人独享利益,所以集团内内部或校长之间,也就会像入股一样,由小五班统一录取。大家也都相互牵制。所以,通过小五班入学,不会被其他人指着鼻子骂。

 

    我认识一个小五班的老板娘,颇有姿色。她实际就是该初中校长的姘妇。有的校长怕出事,委托其他人代理负责。所以,小五班实际上就是民办学校偷偷办的,或者几个民办校长个人联合办学。大家派各自自己人入住学校,一起割韭菜。前者是属于集团的产业链,后者是为中饱私囊。

 

     很多关系户,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老板娘。和她进行利益互换。比如我给你送十个名牌包包,你帮我这边一个孩子弄进学校。比如,不找你机构的麻烦,所以必须塞一个我们领导的外甥到你们学校。这个老板娘面对这种威胁和诱惑都不会拒绝。在保护伞之下,在各种社会关系帮忙宣传下,小五班机构当然也越来越火。

 

     小五班的利益有多厚?一线民办一年一个学生的学费是4万元,假2500人次报名,就有1亿收入。如果还有小四和小三等配套产业,一年的收入妥妥地在两三亿之间。贡献利益的基本都是老百姓,关系户是不出钱的。

 

     事实上,小五班录取渠道中,通过成绩录取的学生凤毛麟角。这个和前几年某机构的高端班一样,付学费的有我,神秘考没有我。

 

     演戏要演全套,封住老百姓和舆论的嘴,即大功告成。在小五班中,避免其他家长看出猫腻。几乎可以入选奥斯卡的老板娘会在每次考试前一天,把试卷内容连同答案,偷偷地一起给关系户。所以,在公布最终分数的时候,大家心目中的“牛娃”就诞生了。这样,即可以避免机构其他派系人抓把柄,又可以避免走后门的消息泄露给老百姓家长,还可以自己妥妥地获得利益。简直就是三赢。关系户最终堂堂正正地披着学霸光环进入名校。

 

     同样的类似操作,还存在于某些校外机构、小学和中学。校内排名可以直接获得推优资格,所以这些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学校创造了“牛娃”,增加宣传力度,告诉大家我们这里出牛娃的概率大,教学水平高,让大家都来报名。挤掉真正有实力学生的名额,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焦虑,这样团课,报班自然水到渠成。韭菜越发生长旺盛!

 

      万恶的小五班,本来随着民办摇号灰飞烟灭。但借读和转学模式的漏洞,让他们又有了死灰复燃迹象。他们可以很不要脸地告诉大家,随便怎么摇号,一样可以保证你们进民办学校。所以才有了17人借读进一线民办理科班(利益互换的结果,如果有人继续在后台口吐粪便,主动要求领锤,不介意为你们实名介绍一下,让你们迅速成为网络红人),有的学校甚至都不需要考试都已经内定了理科班人选。更可怕的是这批人,根本就不是牛娃,而是提前获取考试资料的关系户。只是他们披了牛娃外衣而已。

 

    就目前而言,教委没有出台限制政策前,借读和人户分离的漏洞很难被杜绝。但家长们也别幻想你们孩子可以成为与条子娃共舞的存在。一叶先生建议所有家长务必看清楚小五班和那些黑机构玩的套路,如果你家没有可以制约他们的背景和后台,你们是很难通过小五班的渠道突围而出的。那么,你们不过只是他们碗里韭菜罢了。而在目前升学环节,摇号环节和中高考是没有猫腻,其实这也是大部分家长唯一可以争取的机会。

 

     除了小五班,学校内部也不是阳光一片的所在。关系户在学校内部提前获得考卷的机会很多。有的是校长受到委托刻意安排,有的是搞定所有任课老师,有的是参加出题老师组织的私下团课,送了钱给老师,老师肯定要对你好一些,更有的直接搞定打印室的老师,获取长期利益。

 

     所以即使你侥幸因为条子不够而进了学校,身边还都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存在。综合评定和自招,基本也没你什么事。进入学校后,你们总会发现身边有人长期各科都接近满分。也许你的孩子能在不提前看考卷的前提下考接近满分,但和别人就是299.5(故意错一点)分比,他们是因为卷子只有300分,而是你们是只能考这么多分。

      同等情况还存在于某些初升高校内直升和某些学校公开选拔中,很多平时成绩很一般甚至垫底的都直升了。而成绩相对好的同学却没有机会。甚至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因为成绩分数不公布。还不是学校想直升和录取谁,谁就有机会。 阶层的存在不可避免。这个阶层似乎并非以钞票来划分,黄牛党是条子的最底层。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成绩再好,在同等竞争环境下依旧处于弱势。所以,那些以自己孩子成绩好吹嘘的家长,其实真没什么好吹的。更有一些明明是条子进的,还吹嘘成学霸,简直太不要脸了。

     所以,一叶目开公众号一直说,牛娃其实真没有那么多。孩子的智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天牛”,你们看到的牛娃,大部分是虚构的,或者就是上文所说的人为创造而成。

 

      请家长们,尤其是那些收入平平,家庭普通的家长们,请不要把你们辛苦赚来的钱,白白地送给那些恶人了。一叶先生只能说那么多,其余的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社会就是这样残酷,你不得不承认。别鸡血过头,把孩子逼上绝路。未来考上一本高校其实并不难,即使不补课,即使在普通中学,只要把学校内容吃透,读个本科是没问题的。未来社会才是你们孩子应该去角逐的战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bt1WxqYc-sG6uGu8e1T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