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伟大的人物,

哪怕终其一生,

通常也只能通过虚构的人格,

为民众所知。”

——新闻评论家·李普曼

逝于1974年12月14日

出自作品:《舆论

……

01.

 

 

青年许知远和青年吴晓波,都曾受到一本书的影响。这本书叫《李普曼传》。

 

它讲述了美国最伟大新闻评论家的一生。60年时间里,李普曼用专栏文章影响着美国的政治、民众。很多美国人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读他的文章。

 

李普曼曾被罗斯福总统誉为“全美30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一生著作对美国社会以及整个时代,产生巨大作用,最终名垂千古。北大的许知远,和复旦的吴晓波,看完他的故事,都感觉人生被照亮了。

 

一个具体的渴望同时从这俩人心头升起:

 

他们都想成为中国的李普曼。

 

多年后,他们的愿望都落空了。

 

许知远生于苏北,但他命好。1983年,邓公决定裁军100万。他父亲带着一家人到了北京。7岁的小许从此享受到了苏北孩子难以享受的社会资源。加之许父热爱阅读,老早就替他打好了文化基础。这个生于中产之家的少年,很顺利地考上了北大。可惜他读的不是中文系,而是微电子专业。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大学时代的许知远」

 

许知远十五六岁时,喜欢李敖。他对李敖那种反叛传统、张扬肆意的人生很是崇拜。所以进入大学,秩序都不放在眼里。他永远留着一头文艺长发,逃课、读闲书、看美女,穿着拖鞋在教学楼间瞎逛。

 

他每天沉浸在阅读中,拿批判的眼光看世界。至于学习,都是临阵磨枪。每到考试前突击复习一个月,拿个60分,蒙混过关。他转系失败,厌学情绪陡增,把所以精力放在了写作上。他办了校园刊物《微光》,实践着自己在智识、洞察上的雄心。他写文章抱怨如今的大学生活乏善可陈,觉得北大失落了那些优秀的启蒙传统,没有了他期待中的特立独行,只剩下世俗、麻木。

 

许知远上大学是1996年。彼时,80年代的理想主义早已退潮。读书成为稻粱谋和社会阶层升迁的渠道,这令许知远感到痛心。他想要的北大,不光是一个弥漫着理想风气的北大,而且应该是延续了五四传统的北大。

 

立志成为一名思想者的许知远,选择休学一年。那一年他读《新共和》《时代》和《大西洋月刊》,读各种思考者著作。与此同时,各种雄心壮志在他心中沸腾不止,去哈佛商学院读书,做跨国公司的高管…但这些幻想都不如实现文字上的抱负来得切实。于是乎,他的艺术家、文化人、思考者人格一天天茁壮起来。他开始在各大文化刊物上撰稿,吸引了人生中最早一批读者。

 

据说曾有女读者千里迢迢坐火车到北京,只为了见他一面。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忧伤的、年轻的许知远」

 

这期间,有两本书对许知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一本是前面说的《李普曼传》,让他建立了伟大坐标。一本是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这本书在让他感到妙趣横生的同时,开拓了他的写作视野和方向。

 

有意思的是,被《李普曼传》照亮的吴晓波,日后也从《光荣与梦想》的写作框架里汲取丰厚营养,写出了他这一生目前为止可能最最有名的一本书。

 

它的名字,叫《激荡三十年》。

 

 

 

02.

 

 

 

离开大学后,许知远写出了《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借用菲茨杰拉德短篇小说集的书名,许用他的青年笔触,混合着稚嫩思考和青春余温,俘获了一大批读者。那一年,他24岁,他在自序里提及同样24岁出诗集的博尔赫斯,以及其他一系列伟大作家的名字,以此宣告自己写作的起点。

 

起点看起来不错,它为20出头的许知远带来了名声。但跟他心目中建立的伟大目标,还有差距。他想成为一个能定义整个时代的作家,一个能影响社会话语和潮流方向的文化人。最好能像李普曼一样,创办一本中国版《新共和》。

 

或者像25岁就创办《时代》的亨利·卢斯一样,给整个世界乃至全体人类留下一个文明标本。于是那一年,他创办了文艺杂志《大视野》。

 

很不幸,刊物出了三期,就挂了。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不过这点挫折并没有击退许知远。千禧年后,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带着社会观察家的责任,许知远去了《经济观察报》做主笔。他在那里待了4年,写下无数热情洋溢的文字。他的文章,总是全球视野,动辄引用包括并不仅限于熊彼特、马修·阿诺德、约翰·科特、马克思·韦伯等西方思想者的名字,夹杂着舶来的英式语句和各种社会学知识名词。那些人文气息浓厚、充满了智见锋锐的字句,奠定了他在圈子里的地位,也塑造了他的思考者形象。

 

不过后来许知远自剖道:

 

“一知半解的英文、杂乱的知识、模仿英文杂志的写作风格,这些因素令我充当了信息断层中的填补者……我对所引用的人物都无确切了解,对他们的思想充满了误读,但没人深究。而它正好是个热气腾腾的中国的写照…”

 

在“经观”的日子,也许是小许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那时,他和周围人没谁谈论房价、商业模式、财富自由,大家谈的是艺术、人文、哲学。

 

他和朋友闲聊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德语里的zeitgeist,即:时代精神。

 

那时他心头的壮志滚涌不休。他渴望成为焦点,最次成为张朝阳那样的互联网先驱,用巨大财富来缔造一个言论帝国,写出《纽约客》评论主笔埃德蒙·威尔逊那样的文章,用澎湃的表达欲来启蒙民众的心智。

 

日后《东方企业家》的高级记者、单向街创始人之一,他在经观的同事覃里雯,第一次见到他时,觉得他身上有一种“难以置信的雄心和自信”。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许老师多年不减的发量令人羡慕」

 

那些伟大的愿望和滚烫的欲望流淌在他的身体里。巨大的舆论影响力,纵横世界的观察,引领潮流的巨笔,能被世人看到的张扬、刺激的生活,这些听来疯狂的伟大标签,他都希望得到。而且,不只是虚名,他渴望自身拥有与之匹配的创造力,通过火山喷溅一样的才华,把它们握在手中。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雄心,许知远自青年时就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视角。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后在《十三邀》里,他总是提到那些大词,那些高度抽象的能用以概括一个个巨大对象的听起来佶屈聱牙的形而上词。

 

而在他思考和渴望时,远在杭州的吴晓波,也正在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小许写出《忧伤》那年,小吴同样写出了改变人生的著作,《大败局》。

 

 

 

03.

 

 

吴晓波他爸,就没有许知远他爸那么好运气了。

 

吴父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毕业后参军,在山西一个小山村里干了十几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39岁才回杭州。吴父为了回城,最终放弃读博。所以对三个子女的教育颇为严苛,希望他们能在这条路上有所成就。

 

自小聪慧过人的吴晓波,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直名列前茅。但为了反叛父亲对自己的压制,他毅然决然离开杭州,去上海读复旦。

 

大学时期,吴晓波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阅读上。他和同班同学秦朔经常泡在图书馆一泡一整天,对各类哲学、科学、历史、文学书目大口吞咽。

 

在一个月凉如水的秋夜,他读到了《李普曼传》,心田瞬时被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用文字激扬人生、参与社会甚至引领潮流,吴晓波觉得:

 

“这样的人生我很难拒绝。”

 

于是乎,他也像后来的许知远一样,办起了一份校园杂志,《复旦人》。

 

除了读书、写作,吴晓波更注意体察现实世界。临近毕业,他曾和同学组成一个考察队,在中国南部几个省份转悠了几个月。在这次考察中,吴晓波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贫苦。在湖南一户人家考察时,那家有三个女儿,只能穿两条裤子。这些细节,对吴多少有刺激。他渴望这个国家得到改变。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调研路上的吴晓波

 

不过毕业后,他首先要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一个爱情,一个工作。

 

1990年,吴晓波原本有一个保研的机会。但他放弃了。他要回杭州,跟自己16岁就爱上的女孩也就是他日后的老婆邵冰冰在一起。这个决定,打碎了吴父期许的博士梦,搞僵了父子关系。但吴执意回杭,成为新华社的一名记者。对于一个心里藏着“李普曼梦”的年轻人来说,这当然是个好平台。

 

在这里,有无数的机会采访时代浪尖的人物,也可以获得全国性的观察视角。

 

入职之后,正好赶上社里开拓企业报道,吴晓波报了名。

 

这一脚就踩到了时代的拐点上。

 

1992年前后,市场经济兴起,各种改革事件、人物层出不穷。吴晓波主动请缨奔不断奔走在中华大地上,积累了诸多企业的一手材料,与企业家们建立了亲密联系。当时,他已经为自己人生做好了规划:

 

先成为合格的财经记者,再成为新华社最好的财经记者,最后成为全国最好的财经记者。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记者时代的吴晓波

 

那时期,吴晓波四处奔波,做了大量调研、观察。撰写的稿子,也引起过极大反响。虽不像许知远那样一上来就建立社会名声,却也因一篇内参对某饮料品牌带来的决定性影响,该饮料大佬最终决定投资他开瓶盖厂。不过,彼时怀揣着李普曼梦想的吴晓波,婉言谢绝,并没有成为一名商人。

 

在新华社那些年,吴晓波亲眼见证了太多品牌的崛起和失落。西湖彩电、西泠电器、钱江啤酒、爱多VCD、沈阳飞龙、三株口服液…一个个传奇诞生,一个个大佬退场,构成了一部高潮迭起的商业社会史,一个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社会切片。这些人和故事,为他的写作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

 

于是1994年,他写起了专栏。

 

 

 

04.

 

 

 

“整个杭州市都知道我的。”

 

这是后来吴晓波写了数年专栏引以为傲的成就。证据是,有一次,他的登机牌把他名字里的“晓”写成了“小”,登不了机,结果人家问他是不是《杭州日报》写专栏的吴晓波,确认后,帮他改了,让他上了飞机。

 

在《杭州日报》和《南风窗》写了4年专栏后,吴晓波觉得还不够。这时,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写书上。从跑记者到写专栏,再进一步写著作,奠定社会影响力。这也是从李普曼人生中得到的启示。只是他不如许那么幸运,一出道,就拿《忧伤》换得万众瞩目。90年代,吴晓波写了《都市背影》、《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等书,每本都倾尽心力,却回应寥寥。

 

直到2001年,他写出了《大败局》。

 

当时中国的商业写作既不成气候,手法也很业余,还没有哪个作家写出什么现象级作品。但随着中国入世、92下海派们的故事成熟,中国的企业家阶层早已有了自己的江湖,其中的成败、辛酸、荣光和落寞,尚未被开垦。吴晓波毫无预谋地写到了这片处女地,精准抓住了故事、评述间的巧妙平衡。

 

书出版后没多久,秦朔就给他打电话说:

 

“你可能要火了。”

 

最终,《大败局》卖到了130万册。吴晓波一跃成名。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大败局》是吴老师的大胜局

 

不过很快,他就陷入了焦虑。《大败局》只是一次无心插柳,写作之初,他并没预料到它会卖这么火。随后他有意识地写了《穿越玉米地》、《非常营销》,销量和影响力都不及《大》。时至2003,吴晓波离开新华社,跟一帮朋友去上海办刊物,继续朝李普曼这一伟大坐标迈进。结果刊物也夭折了。

 

次年,在福特基金的邀请下,他去哈佛大学做民营企业的课题。在此期间,他发现美国对中国大陆的经济生活一无所知。这促使他产生了一个雄伟的念头,写一部横跨30年的改革开放企业史。当时唯一的阻碍是,如果写,就要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花费好几年,假若卖得不好,一年算下来撑死了赚几万块。好就好在当时他老婆邵冰冰做广告生意,家里无须他有进账。

 

于是他打电话问秦朔这选题值不值得做,秦朔说,全国有能力写这本书的人不超过五个,但其他人都没这功夫,你要不怕费事,你就写吧。

 

梳理历史的过程中,吴晓波一度很绝望,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故事结构。最后是《光荣与梦想》启发他,写出了《激荡三十年》。这本写了整整4年、冲着流传于世而写的商业编年史,一经出版,引起强烈震动。

 

完稿时,他曾问妻子估计全国会有多少人看,邵冰冰说最多也就5万人。

 

结果不到一年,卖了80万册。

 

后来书又被上海电视台拍成了同名电视纪录片,用无数商业传奇和人物命运,勾起了观众的历史喟叹。吴晓波,自然是纪录片的总撰稿。

 

而它的总策划,名叫罗振宇。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这书我也有

 

《激荡三十年》出版后,吴晓波算是立住了“财经作家第一人”的名号。又写了《跌宕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影响力虽都不及《激荡》,但不管怎么说,其江湖地位,已不可撼动。

 

2009年,他获得南方阅读盛典“年度最受读者关注年度十大作家”,并以75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

 

而就在3年前,他入股了一家书店。书店开在圆明园边上一家废弃的画廊里。

 

吴晓波连同其他12个资深媒体人,每人出了5万元,致力于打造一个供自己和广大年轻人静下心来思考的公共阅读空间。

 

这个书店,叫单向街图书馆。

 

其灵魂人物名叫:许知远。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曾经的单向街书店

 

05.

 

 

 

在青年时代,在朝李普曼这一伟大坐标迈进的路上,许知远和吴晓波都有着清晰的写作规划。但较之小许,小吴还更擅长一件事:理财。

 

这大概也成了两人日后不同身份、不同话语立场的决定因素。

 

对于生在中产之家的独子许知远而言,扎根现实世俗生活,寻求物欲的刺激,从来不是首要之事。在公开的采访、演讲中,鲜见与他财富有关的信息。不知是中产之家天然的富裕还是过于宏大的人生目标造就了这种超脱气质,反正许老师好像不怎么计较钱,不计较物质,一双人字拖就可以行走天下。

 

据说在他的房间里,除了床和书桌,就是几百公斤的黑格尔、哈维尔、奈保尔、里尔克、德鲁克和遇罗克。房间里堆满了“晚清”、“民国”、“欧洲”。他在香烟、唱片、威士忌、堆积如山的文稿间写作,沉溺于精神世界的探索,简直是一个飘浮在柴米油盐这般日常外的眉头紧皱的人文幽灵。

 

各种宏大的精神话题带来的愉悦,好像可以当成蛋白质、维生素来补充。

 

至于钱,尤其是赚钱,仿佛永远不在年少成名的许老师的忧虑中。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一个目光颓废,一个欢喜从容,谁有钱?

 

吴晓波就不一样了,从写书开始,吴老师就懂得了怎么去积累财富。

 

而且是,巨额财富。

 

从90年代起,研究透了经济规律的吴晓波,就明白货币超发会转嫁给地产。于是他每写一本书,赚一点钱,就拿来买一套房。在大多数中国人尚未觉醒时,吴老师名下就有了十套房产。最离谱的是,1999年,他还花50万买下了千岛湖一座小岛50年的使用期,并开始在岛上种植杨梅。

 

后来,这座岛增值到几千万,成了杭州最大的杨梅林。

 

据吴晓波自己说,之所以一路这么看重理财,是为了保持写作的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你不能整天跟身家数亿的人打交道,结果回到家里,一贫如洗,穷得还得算账过日子,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显然不适合可持续写作;第二是你既然要独立、公正地写作,难免要触碰一些禁区,写点大佬们不爱听的话,人家拿钱收买你的话,你接还是不接?

 

所以,后来吴老师特别有底气地说:

 

“你比如说有人给我一个亿,要我这件事别写,这诱惑不了我。因为我已经超一个亿了。除非你能拿出一百亿,可能会震动到我。”

 

2009年拿到750万版税时,吴老师就说:

 

“再穷我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对于写作独立性,吴晓波的阐释也来自伟大坐标李普曼,大概意思是说,你可以靠写作来谋求影响,但千万别指望它来谋生,否则你的笔就要受制于人。关于这一层,当然可以理解。而且,吴老师不偷不抢,不搞投机倒把,只是通过经济规律理财,就获得了财富自由,我辈理当学习。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吴老师的杨梅已经酿成酒

 

但后来的故事,就不太一样了。

 

正是在商业探索和财富创造这件事上的好奇心、进取欲、成就感,促成了许知远和吴晓波这两位李普曼信徒的人生道路的分野:

 

前者,选择一双人字拖形单影只地闯荡纯思考领域,在巨大命题上纠缠不清,无法自拔,不为世俗生活所动;后者,则相对要入世一些,在影响力和财力上,选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希望把两只船都踏稳。

 

于是多年后,许知远的单向街空间费尽心思才盈利,而吴晓波的私人频道已经在努力谋求上市,试图缔造更坚固的商业版图。

 

当然,也同时,赚更多钱。

 

这里面的差异,差在一个罗振宇。

 

 

 

06.

 

 

 

罗振宇的前半生,从没想过要做什么中国的李普曼。

 

他的渴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完成社会阶层的升迁。

 

罗振宇生于安徽的小城芜湖,父亲是工人,一步步爬到厂长的位置。尽管如此,罗并没享受到干部子弟的待遇。拿他自己话说,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被丢到一个狗洞里。狗洞是高考。爬出去,你就去大城市,有更多机会,爬不出去,那就托父母关系,一辈子留在小地方。也许是父母由于出身问题,一生都不顺遂。罗母甚至说,只要你考出去,我们一辈子不见面都行。

 

“爬出去就当人,爬不出去就做狗。”

 

吴晓波从复旦毕业那年,罗振宇终于爬出狗洞。高考完,他去找一个同学玩,那同学告诉他,我考砸了,要去我爸厂里当工人了。想必那一刻,罗振宇无比感激父母。随后,他远赴武汉,入读华中理工大学。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放松。大学期间,他读文、史、哲,一度被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照亮过心灵,感受到一种纯粹的阅读快乐,而非功利性的读书。

 

但现实并不允许他沉溺在智识的欢愉中,他考学、读书,为的还是稻粱谋。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罗老师也是鲜肉过的

在一位中传(那时还叫北京广播学院)老师的建议下,罗振宇决定考研究生。他做了两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备考。本来政治差了两分,结果那位老师惜才,力荐他进入复试。能言会道的罗振宇,自然顺利通过。

 

而他选择读研,出发点也很现实:

 

“就是为了经济上好一点。”

 

1994年,吴晓波开始写专栏时,罗振宇才第一次到北京。10块钱的面的,他打不起。走在庞大的城市里,他深感自身渺小。望着高楼大厦,幻想是否这里会有一盏灯将来为自己而亮。越想,心里越觉得灰暗。

 

读研究生时,罗振宇和大家一样,都想进央视。为此,他苦学、苦读、苦写,写了十来篇论文,最终没能成功。毕业后,他去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因身体宽厚看上去很壮,上班第一件事,是背伤了腿的于丹上下课。

 

这时期的罗振宇,同样遭遇的是灰暗。青年教师公寓,是个蟑螂能爬进人耳朵的地方。他一个月工资600元,只够基本开销。

 

要不是他能写、能策划,能兼职赚钱,生活就更没尊严了。后来不久,宿舍一同事看他经常外出接活儿,干脆把自己老婆接来住。等罗振宇回来,那位同事摊牌道,要么你走,要么就只能咱们三个一起将就,反正她是不会走的。

 

罗振宇只好去同学家沙发上,蹭住两个月。

 

就在他感到无限绝望时,老天爷开了一扇窗。由于此前罗奔走央视各大节目组,撰稿、策划一把抓,积极上进有能力,新节目《中国房产报道》启动,负责人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罗振宇当然去。那是2000年,为给自己留后路,哪怕当个老师也好,罗已经读博。跟其他年轻人比起来,他觉得耽误了时间。

 

为了把这段时间补回来,罗振宇说,去,可以,但我要干主编。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对话》时期的罗老师

 

进央视,罗振宇终于迎来了发光的时刻。他饱读诗书,能写会说,干了不少“大活儿”。从连续数年担任“3·15晚会”总撰稿,到担任《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制片人,再到接手《对话》制片人,一路往上走。

 

尤其在《对话》,他不但养成了宏观的观察视野,还从做节目汲取营养。每次做一个话题,就跟一个专家深度学习,把话题聊透、聊懂。

 

这两项能力,为日后他创办“逻辑思维”和“得到”,埋下伏笔。

 

但在央视,罗振宇依然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公平。撰稿、策划,这些脏活累活,都让他一个人干了。最后出名的,是主持人。他一个月,拿的是临时工的死工资。可主持人出去剪彩,一场就是二十万。凭什么啊?

 

“无论如何,我得把我这张胖脸露出去。”

 

 

 

07.

 

 

 

2008年,也就是吴晓波写完《激荡三十年》那年,罗振宇离开了央视。

 

原因是后来被查出贪污受贿的领导郭振玺,看罗振宇不顺眼,非要搞什么竞争上岗。作为央视第一个临时制片人,罗的功绩,有目共睹。但郭非要恶心他,让评委打分,把他搞下去。罗老师忍辱负重,做了有生以来最精彩的一次竞聘演讲,结果被打了一个全场最低分。很多同事,为此掉了泪。

 

不过也正因为竞聘全程直播,罗振宇的光彩被更多人看到。随后,他离开央视,受第一财经邀请,做了《中国经营者》的主持人。

 

彼时,他强烈感觉到,个人的价值将被无限放大。站在主持舞台上,才有前途可言。为了让自己发光,他在每期节目里,准备了3分钟的个人评述。每次不留气口,一口气说完,让剪辑老师根本无处下手。

 

他创造了一段3分钟的个人脱口秀。

 

那3分钟,罗振宇从不看提示器。这容易出错,三分钟,错上几十遍,能录一个小时。同事劝,罗老师,你看一下提词器又不会死,观众们看不出来的。

 

罗振宇说,观众看不出来,但那种眼神给人感觉不一样。

 

这就是罗振宇前半生做事的方式,他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次让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且对于这每一个机会,会百分百投入,全程把握,直至无限完美。

 

拿罗振宇自己的话说,这叫死磕侠。

 

拿咱们广大群众都听得懂的俗语就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当上主持人后,罗老师气质自信了几百倍

 

后来,他这种死磕到底、用笨办法干聪明事的方法论,被完美移植到了《罗辑思维》里。那不到一个小时的视频节目,一期,他可能要录7个小时。只要打一个磕巴,他就从头录,不允许自己出一字之错。录视频时,不管录多久,他都不吃饭。因为他要保持那种高昂情绪。而公号上60秒的语音,是他每天不断试错,试上将近100遍,录到一秒不差,才推送的。

 

当然,罗振宇也不是纯使蛮力。丰富的制片经验,让他思维打得很开。在第一财经任职时,他加入《激荡三十年》纪录片制作团队。片中涉及无数商业大佬,但这些大佬又没时间接受采访。罗就给吴出主意,说采访不到当事人,那就采访身边人,或采访当年深度报道过他们的记者。

 

这期间,总策划罗振宇与总撰稿吴晓波,结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

 

他们还合作,给纪录片的主题曲填了词,名叫《花开在眼前》。

 

这为日后吴晓波老师搞自媒体、卖酒、卖课、跨年演讲,埋下了深刻伏笔。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吴老师罗老师一起激荡的日子

而且在财富积累观上,小罗和小吴一样,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

 

《大败局》出版那年,罗振宇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子。此后,他开始把所有的存款都投入到买房里,甚至超出个人经济能力去买。通晓经济规律的他和吴晓波一样,知道房价一定暴涨,这是他最大的财富机会。

 

一个没有丰富社会背景、资源,又不敢随便丢掉铁饭碗去做风险生意的人,想要财富自由,最好就是买房。两年后,罗振宇就买下了第二套房。

 

彼时,他没想到,10年后,自己将会碰到更大的财富机会。

 

而在罗振宇努力成为“人上人”的这10年奋斗里,同时期的许知远老师和吴晓波老师,正离李普曼这一伟大坐标,越来越远。

 

远到两人都知道没戏了。

 

 

 

08.

 

 

 

29岁那年,许知远离开了《经济观察报》。

 

此后,他阅读、思索、写作、游荡,写了一本又一本书。他成为了单向街公共阅读空间的创始人,搞《单读》,创建《东方历史评论》…

 

他依然像那个青春期被《死亡诗社》的理想主义给冲击到的少年,怀揣着对“定义时代”的渴望,倡导着自由思想和启蒙的重要性。不过很可惜,那些年,他干的事也好,写的书也罢,都没能产生李普曼式的飓风效应。

 

在他后来出书那些日子里,最火的图书,变成了青春文学,再后来,又变成了经管创业。在他努力强调思考、拒绝庸俗的日子里,经济和财富成为了社会唯一的主流话题。没人跟他谈什么哲学、历史,大家谈房子、股票。

 

没能紧跟“潮流”还不算糟,随着年岁的推移、腹部的耸起和青春痘的消逝,许知远意识到,自己根本写不出什么伟大著作。最后,当初收购《纽约书评》创立《时代》的宏愿,也变得跟他脸上的皮肤一样松弛、黯淡了。

 

至于当老板,他虽然挂着老板的头衔,但基本上没有干老板该干的事。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单向空间上的文艺活动

 

2006年单向街书店创立后,一直处于一个松散状态。在社会意义上,它是一个思考空间,一个提供智识乐趣改变过不少人的乐园。它搞沙龙、放莫扎特、提供好书,邀请贾樟柯、钱理群、阿城们来分享意见,让富有激情的年轻人看到更大的世界。但从盈利角度看,它一直半死不活。后来不得不搬离原址,搞得粉丝们在豆瓣上集资,呼吁每人出100块,把它留在那里。

 

书店成立3年,出版了7本书。所得的全部版税,全都拿来支付不高的日常人工开支。就这,每年13个股东,还得掏腰包填补亏空。

 

这期间,许知远四处游荡,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满脑子时代命题。

 

唯独没考虑说:怎么赚大钱。

 

相比之下,同样没成为中国李普曼的吴晓波老师,要好太多。

 

写完《大败局》后,吴晓波跟贝塔斯曼签约。后在其退出中国之际接手,将其改造成了民营出版公司,“蓝狮子”。彼时,吴晓波心头至少还保留着一点成为“财经阅读领域李普曼”的野心,致力于将蓝狮子打造成一个成熟的财经读物出版平台,培养财经作家,出版优秀的财经书籍。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吴老师此时已是成功人士

 

依托于自身影响力,吴晓波准备靠“蓝”大展宏图。一边培训400多名财经写作学员,一边研究着全国90家公司。不过既写作、又管理的过程中,吴老师深觉能力有限,最后把公司交给老婆打理,专心写书去了。邵冰冰上任后,改战略、搞驱动,“蓝”很快成了浙江最大的民营出版机构之一。

 

很不幸的是,传统阅读被电子阅读冲击得越来越猛。没几年,蓝狮子传统出版业务就断崖下滑到20%。这期间,吴在西湖边开书店,做杂志《蓝狮子经理人》,都亏了钱。同时,他发现自己在门户上的文章,反馈也越来越少。

 

当时的吴晓波老师,已经财富自由,外加半退休,每天就是睡觉、看书、写作、打麻将、追韩剧,过得不要太太太太安逸,并不像许知远那么忧国忧民。

 

但眼看自己写的专栏留言越来越少,影响力越来越弱,还是感到一丝失落。

 

就在这时,罗振宇替他指出了一条明路。

 

 

09.

 

 

 

转折发生在2012年。

 

2012年,佳能推出5DMARK3相机。从此,人们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拍摄出品质高端的视频。同年,优酷和土豆合并,罗振宇遇到了日后分家的合作伙伴,申音。两人开始制作自媒体栏目《罗辑思维》。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诞生,罗振宇又把阵地拓展到了微信,全面拥抱商业。

 

通过视频节目和公号,“罗辑思维”积累了第一批粉丝,开始各种微信端的商业探索。这里面包括并不仅限于“卖「史上最无理」会员”、“策划「事先不告诉你是什么」图书包”、“众筹真爱月饼”、“号召商家提供霸王餐”…这些经典营销令罗振宇火速出圈。在这个阶段,罗胖建立起了自己与用户间的“人格信任”,并不断向他们兜售着“U盘化生存”等“先进”理念。

 

关于罗老师2013到2015年间在公号界呼风唤雨的日子,那些光辉事迹,那些荣辱得失,这里就不赘述了。这期间,他跟合伙人分了家,也拿到了B轮融资。时至2015年10月,公司估值已达13.2亿。曾经毫无安全感的罗振宇,再也不愁钱了。

 

“做人上人”的进度条,算是满了。

 

那几年,什么社群、会员、电商,都被他探索了个遍。最终,他感觉到公号大势不久、终有一凉,且不愿被广告主绑架,便选择了一条新出路:知识付费。

 

关于他的各种争议,从此变得更加嘈杂、迅猛起来。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罗辑思维》还是撑起来了

 

而在这一路打怪升级的过程中,罗振宇没忘记拉上他的好友,吴晓波。

 

移动互联网袭来后,吴晓波老师虽在影响力上,不可能与李普曼比肩,但文字志趣上,还是向偶像看齐的。但移动阅读的出现,让他和读者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淡。正值苦恼之际,先在公号界尝到一口鲜汤的罗胖说:

 

“这都什么时代了,你要做自媒体呀!”

 

2014年5月,吴老师推出了“吴晓波频道”。

 

在开通自媒体的第一篇文章中,吴晓波写道:

 

“纸质媒体及传统新闻门户正在迅速式微,我所依赖的传播平台在塌陷,而新的世界露出了它锋利的牙齿,要么被它吞噬,要么骑到它的背上。”

 

对于吴晓波的人生来讲,这是个重要节点。这意味他的主要心力不仅仅放在分享商业洞见和观察世界的成果上,开始转向去玩商业模式探索了。

 

或许,这是他老人家在“蓝狮子”未能缔造财经出版帝国这一遗憾后,在接到好队友罗振宇的一把回血魔法辅助后,终于发现自己:

 

原来、仍然、有机会——做个成功商人。

 

事后证明,吴老师不但要骑到新平台背上联系读者,还要骑着它去搞钱。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吴老师拥抱直播间

 

立号之初,吴晓波就喊出了“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和拒绝屌丝文化”的口号,很快以服务中产阶级的定位,干出了200万粉丝。聚集到一定规模的用户后,吴老师没忘记向好友罗振宇取经,围绕自身IP,开起了电商“美好的店”,搞起了音频收费“听见吴晓波”,又是搞跨年演讲,又是搞线下读书会。他还拿千岛湖的杨梅,酿出了一壶壶吴酒销售。

 

在这些变现项目里,音频会员一年营收2000多万。针对企业家搞的热门话题大课,单人票价近4万。在深圳搞千人培训,门票能卖到9000多块。公号的发展,IP的壮大,还反哺了“蓝狮子”。2014年,皖新传媒以1.57亿元收购了它45%的股权,吴老师的账面身家,变成了1.18亿。

 

时至2017,“吴晓波频道”运营主体公司,获得来自挚信、浙商创投、头头是道和普华资本的1.6亿元融资,估值达20亿元。

 

至此,吴老师终于转型成功,成为了他口中那个“介入的旁观者”。

 

后来,哪块领域热,吴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拥抱它。这才闹出在直播间翻车卖出十五罐奶粉的“笑话”。不过,在旁人看来,这是笑话,但在吴晓波看来,未必不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因为按照他的思路,只有躬身入局,纵身下海,亲自投身商场体验一下中国企业家的甘苦,才能更好地去思考。

 

他那篇《三十年而已》里,说到自己决定依托内容搞商业,曾遭到不少师友的反对。本来嘛,晒着岛上太阳,喝着可乐加着冰,多爽,再加把劲,万一人品爆发,再写点传世的文字,多好,吴老师为什么不顾反对,不惜“毁誉”,要趟“商业浑水”呢?

 

吴老师的理由是,思考者,是需要投身洪流的,当代中国唯一具备“革命”特征的,是商业世界的突变,知识阶层对之的隔膜和拒绝深入研究,是非常不幸的事实。作为一个有管它是李普曼式还是德鲁克式宏愿的写作者,他要深入其中,才能细致研究。

 

研究姿势,百分百可以理解。而且我等凡人,不懂不能乱嚷嚷。

 

退一万步说,哪怕吴老师说老子就是想搞钱,我觉得也没什么丢人的。挣钱嘛,不寒碜。反正能把课、会员、演讲卖出去,那是自己本事。你譬如我,写了这么多十万加厕所故事,连他妈个写作课都憋不出来,不如去死。活该老子没钱。

 

然而,但是,吴老师服务中产阶级就服务中产阶级,崇尚商业就崇尚商业,说什么“我觉得大部分人是无用的”,那就不止是搞钱,而且是搞笑了。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现在这世道,任何一个成功商人,说出这种话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毕竟还有比吴老师更过分的。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非要这么说话,那就很让人失望了。

 

吴晓波的精英观、价值观,不禁让人想起罗振宇在一次演讲中说的:

 

“未来有的人活的就跟蛆一样,五平米一个小屋,你能躺直,一台电脑玩游戏吧,方便面管够,其实成本很低。所以互联网时代,一定是分化的。你要坚信一个事,这个世界无论变化到哪一年,精英都是最牛的。”

 

不知道商人吴老板,是不是也这么想。

 

 

 

10.

 

 

 

差不多在罗振宇启动自媒体创业时,许知远的单向街,也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2012年年底,“经观”的同事、合伙人张帆,把于威从德国豪宅拉回北京,这个创办了《生活》杂志的女强人,成了“单向空间”的CEO。

 

紧接着,三个人在朝阳大悦城见到了挚信资本的投资人。“吴晓波频道”上线那一年,面临倒闭的单向空间接受了挚信1000万美元的投资。一向以自由、散漫和人字拖著称的许知远,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创业者。

 

但比起致力于商业探索的吴晓波和罗振宇,许知远老师,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老板。大多数时间,他还是在外面游荡,或在店里写作、喝酒,脑子里布满天马行空的想法。公司开会,他总是迟到。开会的时间,取决于他哪天想起这件事。

 

在全司投票中,他的工作饱和度,仅次于单向街书店的流浪猫。

 

偶尔,他也会装模作样让大家紧张一点,要有危机意识,开会不许迟到。

 

然后自己继续不断刷新着全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的迟到记录。

 

通常的画面是,他在店里溜达一圈,严肃地问工作人员,今年能不能盈利。还没等人家给出答案,许知远已经拖着人字拖走远了。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不知道许老师到底看过多少书

整个五环内的老板,大概他最轻松。而许知远老师也有道理,他认为那种高强度的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的典型创业,是一种对人的异化。他把自己称为公司的“首席哲学家”,精神性人物,定位是“有我没用,缺我不行”。

 

不像吴晓波那么精确地要服务中产,对于自家生意,许老师的意见是:

 

“我们做的是启蒙生意。”

 

按照对自己定位,许知远绝不会为商业探索累死累活。他还有大量私人、闲暇的时光,可以旅行、喝酒、写《梁启超传》。同样是做内容,跟罗振宇录视频、音频的死磕比起来,许知远做《单读》全靠兴之所至。

 

这个节目是在公司杂物间里录的,每次录什么都是许知远临时起意。数据好他也开心,数据不好他不在乎。有时候预告下一期,忘了就懒得录了。

 

他甚至排斥公司的过度商业和过度娱乐。

 

一言以蔽之,成为创业者后,许知远除了偶尔为公司盈利焦虑,剩下时间还保持着极高程度的自我,一个沉溺于自由思考、重大话题的文化人。

 

别看他在《十三邀夏日特辑》里,跟着吴晓波到处考察企业、网红,一副要学习人家公司先进经验的样子,听说一个主播收入翻了70倍,脸上泛起红光问我现在转行还来不来得及,这都是许老师腼腆的逢场作戏。骨子里,他就不是要去做生意当企业家的人。节目里,吴晓波说你把知识免费送给大家享用,这是破坏市场,我们许老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大概意思是:

 

“老子他妈本来就不是来参与市场的。”

 

他与吴晓波在商业探索上的差别,早在《十三邀》第一期里就谈明白了。

 

那是一场跟罗振宇的对话。也是一场“唱挽歌”跟“拥抱现实”的对话。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看脸色,确实都很疲倦

 

整场对谈里,许知远显得那么稚嫩、笨拙,面对罗振宇的自洽、侃侃而谈和完备的人生观,像个刚出道的、不懂人情世故的小记者。由于语言上处于下风,到头来还被广大群众给嘲讽了一通。被打上了落伍、执拗、不会好好说人话的标签。

 

节目里,梳理完自己前半生“要爬出狗洞当人上人”的心路后,罗振宇屡次避开了许老师提出的理想主义陷阱,表示自己是一个绝对现实的人,绝对要拥抱未来变化的人。而且,主要,关键是,他根本没什么大的理想主义,也不认为世界上谁能有一种能力,去谈论和解决那些巨大问题,在时代的浪潮里,他只能个人顾个人,拓展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困难,把商业当成一台大型游戏机,一路打怪升级,对自己负责,对产品和用户负责,让家人幸福,就够了。

 

“一个大浪打过来,你顾不了别人,赶紧跑吧。”

 

而且一看到许老师文艺而忧伤的眼神,罗老师就特别来劲儿地说了一句:

 

“我当然要陪年轻人玩手机,难道我陪你们一起唱挽歌浪费生命吗?”

 

把“唱挽歌”和“浪费生命”并举,说得许老师脸红回应:

 

“我就是唱挽歌的人啊。”

 

要我说,罗振宇的自洽也没什么毛病,我一个生意人,对得起我的产品和客户,就是最大的情怀,我一个普通人,照顾好我和我的家人,就是我最大的成就。至于忧国忧民,思索巨大的时代困惑,不归我管,我也管不动。修身齐家,够了。但这对向往五四传统的许知远显然是一种刺激,因为他骨子里认为知识分子不该这样。

 

不过五年后,两人再会,老罗也承认,当时有些话,说的很“莽撞”。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五年后,两人又聊了一次

 

做那期节目时,很多争议伴随着罗胖,后来人们直接给他扣上“贩卖时代焦虑”的帽子。但罗老师一直觉得自己干的是件好事,在节目里自比“传道人”,而不是什么“二道贩子”。早年《人物》采访里,有一个很经典的镜头对比:最早,他录完《罗辑思维》,看着北京大雪,说这是一个读书人可以做一辈子的事,后来却对记者说,我才没什么情怀,我只是会干这个:

 

“我要会盖房子,早他妈当房地产商了。”

 

依照罗老师前后遭遇的舆论恶评来看,这话说得,特别像个孩子的气话。一副老子明明为你们谋福利、你们却把我当骗子的叫着劲儿的委屈。既然你们都觉得我是骗子,我还真不想立什么牌坊了。我猜罗老师身为一个读书人,被那么多优秀知识分子熏陶过,不至于真把自己架成一个只认钱的地产商。

 

说自己没情怀,八成是假的。

 

他只是懒得辩解了。

 

所以,五年后,再次遇到许知远,他找补说:

 

“我们应该让唱挽歌的人唱挽歌,选择走路的人去走路。而我坚定选择后者。”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许知远老师,恐怕永远改不了要坚定地成为前者。

 

至于吴老师,一目了然。

 

过气先锋许知远,中产灯塔吴晓波,骨子里就差一个罗振宇

「吴晓波年终秀嘉宾,许知远

 

 

 

11.

 

 

 

故事讲到这里,再多的废话也没有了。对标这三位精英的故事,放在这个纷杂的时代里,再看看大多数普通读书人的命运,答案其实更具现实性。

 

多少读书人,年轻时心里还奔跑过一个许知远,但活着活着,顶多活出“只管自己,少管别人,能跑就跑”的罗振宇式观念,仅对自己负责,就不错了。

 

大刘写得好,现实的引力是沉重的,再飞升的思想也容易怦然坠地。

 

每次出现一个社会热点,网上就老有人转发鲁迅的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出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结果很多人打完字,放下键盘,发现弊大于利,操,顿时就不想发光了。

 

当然,混迹于柴米油盐和碎银几两的广大劳动人民这么想,情有可原。

 

要是作为北大刘震云口中的“一个民族的探照灯”的广大知识分子都这副德行,那恐怕就真的是——完了、芭比Q了…

//
拓展阅读

罗振宇进央视前,正巧撞上90年代末央视新闻改革,作为临时工,他才获得了时代机遇。关于当年央视新闻评论部一帮年轻人开天辟地的壮举,后台回复「央视」,阅读深度长文「央视的理想岁月」。

「全文完,下次再会」

部分参考资料:

[1]《许知远:活着没什么用,死了就不行》,人物

[2]《许知远:想走多远?》,财经

[3]《许知远:我需要一些忧愁和沉重》,南周

[4]《商人罗振宇》,人物

[5]《妈的,我对这个社会要负起点责任了》,人物

[6]《吴晓波:只为自己写作》,南方人物周刊

[7]《吴晓波:为中国的企业立传》,同上

[8]《许知远与罗振宇对谈》,十三邀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3UFl4br4gycLHbNAOaLUg

孙宏斌,孙宏斌

 

一叶知秋,中国楼市近二十年的缩影。

作者:刘亦风
来源:三十六楼(ID:xiaolouchu)
 

世间有两种人最容易成功,一种是天才,一种是疯子。

 

而孙宏斌,似乎两者兼具。

    

所谓天才就是:从农村考入清华,25岁加入联想,仅仅2年,就被破格提拔为企业部负责人,再用一年时间,就立刻带领团队创下破公司记录的2400万营业额。而所谓疯子就是:无论世人如何看我赞我讥我笑我,我自在「在进一步英雄,退一步枭雄」中,风风火火,进进退退,不疯魔不成活。

 

业绩全线飘红,带动手底兄弟成功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同时,孙宏斌顺势在收割了一波人心。

 

据说,老大柳传志来会议室开会,一屋子人腾的站起来,齐齐转头望着孙宏斌,非得这家伙轻轻的转动手中的钢笔,微微一笑,点了头,众人才一起坐下。

 

柳传志如鲠在喉,心中震撼与危机并存,后来终于忍不住与这桀骜不驯的家伙摊牌。

   

这段对话,用我自己的语言,大概意思就是:

 

“宏斌呐,咱们都是那种有大本事之人,你性子野,人又虎,我驾驭不了你,我们也不能这么暗流涌动互相猜忌下去,否则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要不这样,咱好合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单干,分公司赚的银子,哪怕是车载斗量,全都归你,我柳某人分文不取!”

    

年仅27岁的孙宏斌却摆了摆手,拒绝了:

 

“不必了,柳总!”

 

这场摊牌不欢而散,柳传志走了。

    

他实在是开心不起来,因为孙宏斌这小子太得人心了,就好似头顶悬着一把无形的达尔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当头劈下。

 

这从后来孙宏斌因挪用公款锒铛入狱后,下属竟然想着各种奇谋设法营救就瞧出端倪,当时,孙宏斌的那批下属甚至连劫狱的打算都有了,孙宏斌劝服了他们。

    

因为他觉得,劫狱一时爽,但是谁要因为老孙有啥三长两短,就太不值当了。

 

不就是坐牢么,又不是非得跟牢死磕非要把他坐穿,就当打游戏换了个副本呗。

 

五年后,俺老孙又是一条英雄好汉!

 

01

 

别人在牢狱中是度日如年,但孙宏斌却是度年如日,在监狱中也没闲着,狱中的一串牛鬼蛇神都被孙宏斌给降服,恨不得当场磕头认老大了。  

 

出狱后,孙宏斌有意对狱中岁月轻描淡写。

    

后来孙宏斌的媳妇儿忍不住了,问他有什么打算,孙宏斌没答,只是低着头,沉默,烟一根一根的抽。

    

媳妇儿哭了说:

 

“你忘了受的苦吗?”

    

孙宏斌轻声说道:“这件事儿,如果我想不开,我出来以后拎着刀子要把柳传志怎么样了,传出去,还不让人猛戳脊梁骨,江湖也没我的立足之地了,更严重的是,这辈子那真就是狗肉上不了正席,不行,我得把这件事化解。”

   

他主动找到了柳传志,诚恳道:“柳总,当年的我太年轻,许多事情想得太简单,出了这些事,我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人,只怨我自己。”

    

柳传志问:

 

“六十年众生龙马,才能修一座龙佛菩萨,这世间人,搏命般的往上爬,无非是求一样东西,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利,而你,求的是什么呢?” 

 

孙宏斌沉默,柳传志也沉默。

 

他终究是打心眼里中意这个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的年轻人,亲手将牢饭端给了他,柳传志心头始终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愧疚。

 

最后,他颤颤巍巍的拉开办公桌的抽屉,那是50万的启动资金,说道:

 

“宏斌,这世间的成功之道很多,其中最容易的一条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虽然一把老骨头了,但是在某些时刻,这肩膀还是足够让你站一站的,只是别踩得太重。”

   

孙宏斌看着窗外那洒落一地的月光,酝酿了许久,才说:

 

“我孙宏斌以后也是个生意人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说法不适合我,但投我以李报你以桃还是能做到地,日后,无论是IT界,还是其他领域,只要有联想在的地方,我绝不涉足!”

    

一老一小一笑,一笑泯恩仇。

 

02

 

孙宏斌怀揣着这50万从北京来到天津,在幽静的天津五大道,办起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并给公司起名叫顺驰。 

    

有本叫做《天路》的书,是写落马贪腐高官的,其中一个原型是王雪冰,里面写道:

 

当他进入华尔街时,外人看遍地是资本群狼,但是他就是感觉得心应手,胜似闲庭信步,这就是天生的猎手对猎场的感觉。

 

优秀的猎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狠!

 

而孙宏斌就是猎手之中的佼佼者,他更狠。 

    

如同天津这一片看不见的土地下,埋着无数同行的尸骨,还葬了他孙宏斌的野心,很快,孙宏斌就带着顺驰一路火花带闪电,全面攻陷了天津,之后,就顺势开始琢磨着逐鹿中原了,但此刻,摆在桌面上的问题就是:

如何才能让顺驰的名号,在中原地区一炮而红呢?

 

后来,孙宏斌想到了前东家柳传志,终于勾起嘴角笑了笑: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怼天怼地怼空气啊。 

    

孙宏斌将当时地产江湖叱咤风云的那一拨人的名字,仔仔细细的写在纸上,又拿起笔一个一个的划掉,到最后,纸上只剩下四个名字:

 

杨国强,王石,宋卫平,王健林。

 

03

 

杨国强首先被PASS,无它,唯土尔。    

 

略一思索,孙宏斌就划掉了王健林,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空手套这门功夫已修至大圆满境界,到时候吃不到狐狸还惹一身骚就得不偿失了。

 

又想了一会,宋卫平第三个出局。

 

原因很简单,这士大夫只是对品质有着痴汉般的迷恋,其余都走低调路线,着实没啥爆点和炒作点。 

 

王石!

    

孙宏斌这个疯子,竟然将枪头对准的了王石,虽然这是把没装子弹的土充。

  

王石若搁《射雕英雄传》里,在当时那绝对是五绝级别的顶尖高手,而且还不是东邪西毒,武功和地位活脱脱一个中神通王重阳,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但性子有几分黄药师的快意恩仇,拿来当靶子打爆点,绝对是再合适不过了。

    

干。

    

自此,孙宏斌在死磕王石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英雄本色》里头周润发有句台词,套在孙宏斌身上,可以这么说:

 

“我等了三年,就想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要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柳传志,我可以成为地产界的王!”

 

皇天不负有心人,孙宏斌翘首期盼等的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2003年7月中城房网论坛上,孙宏斌去了,同场的除了各大新闻媒体,还有地产行业各方执牛耳者,起先还你侬我侬一片歌舞升平。

 

孙宏斌也在人群中东拉西扯胡扯了一段。

 

然后,他突然慢悠悠的站了起来,轻描淡写道:

 

“一个城市,应该能支撑一个50亿元到80亿元销售额的地产公司,顺驰今年销售额要达到40亿元,我们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天下第一!”

    

他微微顿了一顿,侧过脸,笑看坐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王石,悠悠地说:

 

“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你,王总!”

 

王石说:“年轻人有梦想是好事,不过蛇吞鲸这种事,始终只存在于童话故事里,我万科纵横江湖数十载,像你这样的后生,死在我们手上的多如过江之鲫。”

 

“还有作为前辈,我提醒你一句,地不是你那么拿的,得注意控制风险。”

 

孙宏斌嘴角扬起,不置可否的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指不定今天就转到了我孙宏斌这里。

    

如此这般摸老虎额头踩狮子尾巴,壮士断腕般的疯子行径,让记者们兴奋不已。

 

江湖要是少了这样的八卦,岂不是要淡出鸟来?

 

此后,媒体也有助纣为虐嫌疑的帮孙宏斌煽风点火,一时间「万科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之类的孙氏霸气语录,尘嚣直上,频登主流财经报纸版面。

    

当然,孙宏斌不是只会放嘴炮的银样腊枪头。 

    

在一边不遗余力的怼王石和万科的同时,一边疯狂的拿地,那段时间哪里有土地拍卖,哪里就有孙宏斌牛皮糖似的身影。

     

中城房网论坛两个月后,石家庄009号地块拍卖,当时河北的龙头老大开发商卓达集团老总亲自坐镇,信心满满的报价4.25亿。

 

忽然,一个顺驰的小马仔站了出来,抛出5.97亿的惊天手笔,过江龙悍然击溃地头蛇。

 

让卓达老总憋出内伤的是:

 

报价经历161轮的疯狂角逐,现场电话此起彼伏,但是那个喊出将近6亿的顺驰「马仔」,从始至终,却连个请示电话都没打……

 

这一年间,顺驰耗资百亿,狂扫千万平米土地,成为地产界的“大黑马”。

 

而孙宏斌以一种绝对疯狂的大手笔震慑群雄。

 

只要有土地拍卖,地产商一看到孙宏斌来了,头就大了,恨不得跳脚骂娘。但在有钱就是爷的资本市场,也只能低头,不过,从始至终有一朵疑云堵在众人心头:

 

那疯子,哪来的这么多钱?

 

对此,五盖子盖十个碗的孙宏斌只是一笑了之,他的言外之意是:

 

“你管我哪来的钱?老孙自有办法。” 

 

一个人将地产江湖搅成一锅粥不说,孙宏斌这疯子竟然虎口夺食,对象,就是王石。

 

2004年1月,苏州工业园地块拍卖,这本是王石的最爱,规划都做了一年多,却没想到,临门一脚杀出了个顺驰,以高出他一倍的价格横刀夺爱,事后,远在南极探险的王石给孙宏斌打电话,商量能不能合作开发。

 

孙宏斌一口拒绝。

 

王石毕竟是王石,无论眼光还是大局观在当时绝对首屈一指,他说道:

 

“去年,国家刚将房地产定义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确可以乘风而起,但饭还是得一口一口吃,规模不要追求太大,资金链不要紧绷、不留余地,否则,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影响,到那时候,你们顺驰就算天天加班,加到天亮都没用……”

 

孙宏斌只是笑了笑,没反驳没辩解,就是一副任尔风如何吹,我自八风不动的模样,王石无奈,只能站出来对媒体说道:

 

“小孙即将为盲目扩张造就的奇迹,付出代价!”

    

一针见血。

    

最终,如王石所言,宏观调控来了,而顺驰因摊子铺得太大,资金链猛然断裂,终于撑不下去。

    

2007年1月,顺驰被以12.8亿元的白菜价卖给路劲基建。

 

各大地产商心头绷着的那根弦,终于松了,那可恶的搅局者终于倒下了。

 

众人以为孙宏斌会恼羞成怒,迫不及待想看这疯子气急败坏的样子,但是,在签约仪式上,孙宏斌没有如人想象般的那样满脸乌云密布,反而笑容如春风拂面,对路劲基建主席单伟豹说:

 

“恭喜你,豹哥,你买了个便宜货”。

    

几个月后,楼市疯涨,顺驰曾经的烫手山芋——土地,转眼间价值连城…… 

    

疯子孙宏斌成了反面教材,故事被载入各类文章,作为大败局的典型来警醒世人。

 

但面对失败,孙宏斌刻意表现得淡定,他说:

 

“我没有败给王石,我只是输给了时间而已。”

 

在这期间,一直冷眼旁观的前东家柳传志始终不明白,孙宏斌为什么那么急,以至于败得那么惨?

 

其实,当时他提出千亿目标时,心中要超越的已非万科,正是联想!

 

但那时的孙宏斌毕竟年轻,步子一大真的扯到蛋了,一夜之间,孙宏斌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就像他爱唱的崔健的《一无所有》一样……

    

只是,这世上有种人,不管他深陷何等绝境,都将不同凡响,只要时机一到,必定赫然崛起,直搅得天地翻覆。

 

04

 

时间的齿轮,静悄悄的转到了2008年,那一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楼市也不能幸免,开发商几乎都在漫长的冬季里被冻得无法动弹,到了12月,头部房企们都只能眼巴巴等着破冰的时候,突然被北京海淀西北旺地块20.1亿的成交价惊醒。

 

大家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定睛一看,融创,竟是融创!

 

想起那家伙当年那些疯狂的事儿,众人的身形,不由自主的抖了三抖:

卧槽,那个抢地的孙疯子,他,他,他,又回来了!

 

然而,更震惊的事情还在后头:

 

8000的地王,被孙宏斌在开盘就喊出了:“4万元/平方米!”

    

这么贵跟抢劫抢钱有何区别,哪个傻子会买?

 

然而,这世间啥都缺就是不缺那种人傻钱多速来的金主,这大名鼎鼎的西山壹号院,成为2011年、2012年北京最热销楼盘! 

    

孙宏斌经过顺驰的惨败,还是收了性子的。

 

从大开大合一往无前的硬斗,转为了阴谋阳谋与武力齐飞的组合拳,开始了如草蛇伏线连绵千里的布局,他的野心如兵蚁般蚕食市场,他的傲慢仍在高处,但他已经知道了循序渐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触摸到更高的苍穹!

 

孙宏斌深谐此道,这一夜,他拿起粉笔,跟十年前一样,在小黑板再次写下了四个名字:

 

杨国强,王石,王健林,宋卫平。 

 

杨国强同样是首轮出局,再然后,他划掉的是王石和王健林。

 

无它,孙宏斌经过十年饮冰,热血已经凉了几分,再不是那初生牛犊不怕虎,仅靠热血打天下的愣头青了。

 

他学会了掂量斤两。

 

他知道了,以融创目前的实力,想要挑战万科此等庞然大物,还不够格。

 

至于后者,他还是不敢碰,这是个在他心中猎为SSS级别禁区的人,王健林那可是跟政府博弈还能次次踩着七寸的主,太狡猾了,跟他玩,只怕真的还没发力就被倒打一耙。

    

于是,金牌猎手孙宏斌这次的选择的巨人就是:

宋卫平。

 

2011年11月,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绿城破产的气息,为定军心,宋卫平撰写千字文回应辟谣,大意就是:

 

“如今绿城确处寒冬,但吾热切的盼望着春的来临,吾相信此不久矣。”

 

发文后,宋卫平坐在办公室看《资治通鉴》。

 

很快,秘书捧着文件夹走进来说:“宋总,孙宏斌昨天在无锡的香樟园买了套房子,而且就在刚刚他发了微博表示支持咱们,并且真诚的赞美了宋总。

    

“说了什么?”宋卫平问。

    

“孙宏斌说绿城如同一本《资治通鉴》,值得细细品味,而宋总如俞伯牙,品味高,做人也厚道。”

    

宋卫平闻言,将手中的书合上,望着窗外没有说话。女秘书继续说道:“孙宏斌还说了,虽然他对绿城的支持只是些无关痛痒的公道话,但真的喜欢宋总,原因是你俩是同道中人。”

 

“孙宏斌说,他和宋总一来都是那种充满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是来者不拒一口闷,都是一副不将自己撂倒不罢休的势头,二来都有浓郁的理想主义情怀,为理想宁可头破血流,三来都怀着现代已经愈少的英雄浪漫主义,虽然这种浪漫代价很大、很消魂、很刻骨铭心,但绿城肯定会度过这次难关。”

 

宋卫平动容,他想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这可不就是山高水流觅知音么?

   

恰此时,孙宏斌打来一个电话,通过秘书转到了宋卫平要约饭,宋卫平赴约,两人从资治通鉴开始,麻将,围棋,礼乐、历数、天文、地理聊得不亦乐乎,酒更是二话不说就是来干来干来干。

 

这顿饭,大抵是绿城危机时,宋卫平吃得最为酣畅淋漓的一个饭局了,饭局过后,融创和绿城甚至合作举办了年会,合唱的是《真心英雄》。

 

而孙宏斌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回报:

 

融创仅仅花5100万就拿到了香樟园51%的控股权,不到半年,融创又收购了绿城旗下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及天津5座城市9个项目的50%股权……

 

这可真是患难见真情情义两相知啊。 

    

于是,在2014年5月宋卫平宣布由孙宏斌接手绿城时,人们毫不意外。

 

虽然这是次作价50亿、转让绿城24.3%股权的巨额交易,但人们感受更多的是投桃报李之情:当年你孙宏斌白衣骑士解困厄,如今我宋卫平解甲归田托绿城。

 

发布会上,宋卫平更深情表示:

 

“天下本一家,有德者掌之。”  

    

孙宏斌欣喜不已,掏了50亿,将融创那支彪悍的狼性队伍拉进了绿城,绿城的销售额,短时间内暴涨了三倍。

 

但是,不看《资治通鉴》改看《杠杆原理》的宋卫平,拿了钱却迟迟未见行动,这倒不是宋卫平早早设了套子让孙宏斌钻。

    

矛盾在于孙宏斌的团队,素来以快打旋风闻名,孙宏斌大概是《笑傲江湖》看多了,悟到风清扬独孤九剑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精髓,做项目的画风是这样的:

 

“兄弟们,给我将这块地往死里干,不求品质,但求三快!快速动工,快速开盘,快速回款。什么,设计要三周?你泡个婆娘才用三天,不行!给设计院打电话,立刻去拿现成图纸,地里至今除了土,就是草?黄花菜都凉了好吗?”

“快!快!快!上午盖售楼处下午开卖!房子施工要一年?一年?一年后人碧桂园都的盘都开两个了!这绝对不行!告诉施工队三个月必须完工……”

 

进入绿城之后,老孙带领的团队依旧不忘初心,闪电战打得飞起。

 

速度引起质量的裂变,业主的投诉,如雪花飞到了宋大夫的办公桌前,说出我绿城的产品要是做成万科那鸟样子,产品经理早就自杀好几回了的老宋,心头极其不是滋味,将建筑当成生命,将产品当成艺术的他,苦思良久,最终反悔了。

 

于是,中交集团接手了这笔股权,融创只拿回了本息。

 

孙宏斌当初以白马骑士之风度姿态,救绿城于大厦将顷,谁知道到头来,竟然被一脚给踢到了九霄云外,这相当有卸磨杀驴意思。

 

人们都在暗中猜测,那好斗的孙宏斌将会复仇,会想方设法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他呕不下这口气。

    

但孙宏斌之所以是孙宏斌,就因为:这人的思想,永远不跟常人一个频道。

 

他没有抱怨,只是在毁约那天凌晨,躺在星空下的草地上,给宋卫平发了短信:

 

年轻时我争强好胜,年纪大了,不会再去做双输的事 

 

随即他又补了七个字:

 

你是永远的大哥。

 

发完短信之后,孙宏斌觉得他不是康德,看不破出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就转身回到家里在书房看《资治通鉴》,媳妇儿泡了茶进来后说道:

 

“老孙,中国历史两大盛世唐宗宋祖时代,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他的大哥李建成,才做了皇帝;据说赵光义杀了他的大哥赵匡胤,才登基。老孙,你明白吗,大哥都是用来杀的,你就真的甘心一直当被杀的那个?”

 

孙宏斌有些不以为然,说道:

“无论如何,与绿城合作,我融创始终是受益者。”

 

05

 

忘却旧爱的最佳药方,毫无疑问是另觅新欢。

 

绿城的故事前脚才结束,金牌猎手孙宏斌后脚就跟上了新猎物——佳兆业。

 

因为这个深圳“旧城改造之王”在此时卷入了一桩大案,引发了债务危机,但佳兆业手中依旧握有大量土地,孙宏斌快如闪电,瞬间出手,迅速拿下49.25%的股权。

 

毕竟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狗吃屎,有了绿城的前车之鉴,孙宏斌这次没付全款,只给了24亿预付款。

 

但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有想到佳兆业老大郭英成竟然能够成功从案中脱了身,从香港跑回来的郭英成,刚脱身便有了想法,抱怨融创收购价太低,决意反悔,甚至摆出一副要么你走要么拼个鱼死网破的决绝之意。

 

“这个世界上,赌徒和赌徒才会有共同语言,疯子和疯子才能成为好朋友,打交道的双方,若是脾气、秉性不投,买卖多半是做不成的,其实我可以跟你耗,毕竟理都站在我的肩膀上,但做生意讲究的是共赢,两败俱伤从来不是我孙宏斌所求,老郭,我走。”

 

最终,20多亿的“救命钱”拿给佳兆业用了大半年,就收回了点利息,孙宏斌再次成为被杀的那个。

 

但他还没有死心,看上了卖火腿肠的“大地主”雨润,结果,被三杀!

 

不过,塞翁司马焉知非福。

 

面对绿城、佳兆业、雨润三杀的回马枪,孙宏斌有了很多惊喜。

 

孙宏斌吃了亏,非但不报复不抱怨,甚至还以德报怨的胸襟与气度,为他赢得了“厚道”的口碑,一些项目竟然主动上门「 求包养」,而且,吃亏多了,孙宏斌渐渐摸清了一套并购的功夫,很快就自成一派,那一年:

融创完成一连串「求包养」式并购。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是一副大厦将倾的模样,像极了当年的顺驰,但手中握着大片土地,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急需现金流。

 

融创用很少的投入就能撬动成倍的收益,短短两年不到的时候,孙宏斌通过并购就获得高达2800多亿的土地,骇人听闻的占融创土地货值的64%。

 

那一年,他成为了中国「第五大AMC」机构,中国投资的轮次,变成了种子轮、天使轮、preA、A轮、B轮、C轮、BAT轮、IPO、孙宏斌轮(上帝轮)。

 

那一年是2016年,融创中国超越绿城,在房企排行榜上高居第七位,销售额高达1500亿。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面说过,孙宏斌是个野心家:

 

而野心家最大的特质,就是,永远不会满足当下!

2017年的某个夏夜,孙宏斌跟十五年前一样。

 

再次拿起粉笔,在小黑板第三次写下了那四个熟悉的名字:

 

杨国强,王石,王健林,宋卫平。

 

杨国强同样是首轮出局,原因还是那个原因:

 

一个是将房子当白菜卖的三四线之王,一个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豪宅痴汉,这就注定尿不到一个壶里。

 

而王石,在面对野蛮人入侵之后黯然退场,也不是当年的那个「中神通」王石了。

 

孙宏斌心里很不是滋味,毕竟,毕竟当初的他能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到声名鹊起,再到名动四方,有三四分是不遗余力的怼王石怼万科得来的。

更何况:

江湖上突然少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是件悲凉悲壮悲哀的事儿。

 

孙宏斌的思绪东游西荡,想的全是这些年与王石斗来斗去的点点滴滴,到最后,他叹了口气,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

 

我其实挺心疼王石的!

 

王石退位后,与他斗了将近15年的孙宏斌,与新万科再无瓜葛。

 

当初写在小黑板上的四个名字,到如今,也就只剩下一个名字了。

 

那是多年前,在孙宏斌心中被列入SSS级禁区,相碰而不不敢碰的人。

 

王健林!

 

06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几个月后,王健林便迎来了自己的滑铁卢,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他深知:想要摆脱铁拳的制裁,必须断臂求生。

 

但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老王掏出手机翻了七十二遍,硬是不晓得能打给谁。

 

所以,当孙宏斌拎着酒,一身白衣,大步流星的从夜色中走来的时候,老王顿时心中一动,他完全没想到,孙宏斌会在这个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微妙时刻,主动登门拜访。

 

两人随后吃了一顿不咸不淡的饭,喝了不多不少的酒,聊了一些不深不浅的话题。

 

饭局最后,老王突然告诉孙宏斌,自己要把十三个万达文旅项目卖掉,而且,接盘侠锁定的是万科、融创和恒大,今天见过你之后,明天就要跟许家印聊了。

 

正中下怀的孙宏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说:

 

别找许家印了,我全都要。

 

周围的空气,终于快活了起来。

 

夜色渐浓,酒饱饭足的孙宏斌刚站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老王再次很突然的说,我还有七十多个酒店,要一起打包卖掉。

 

老孙愣了下,还是那四个字:我全都要!

 

老王问,接下来怎么推进。

 

老孙说,微信谈。

 

王健林想了想,说:

 

不行,马化腾会知道。

 

老孙略一思索,就笑着再次点了点头。

 

于是,这一宗中国这么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交割最复杂,号称世纪大并购的交易,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拍板下来,甚至郁亮许家印还在等中间人确定和老王见面的时间,就被老孙截胡了。

 

更有意思的是:

当时的万达在拼命的降杠杆,孙宏斌却在拼命的加杠杆,一个明哲保身,一个逆流而上。

 

于是就有了极其吊诡,极其有蛇吞鲸意味的一幕:

 

市值仅577亿的融创,花了632亿收购万达项目。

 

狼和狈就在这样一个冷笑话之中,相遇了。

 

2017年7月10日,王健林和孙宏斌穿着白衬衫拍了一张合照,从此,王健林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而孙宏斌:

那块陪伴了自己24年的小黑板,随着王健林的消失,也消失了,再也用不上了。

 

07

 

2018年融创首次杀入了前四,与碧桂园、万科、恒大并称为地产行业的「新四大天王」。

 

不过此时的孙宏斌性格又变了,作为新晋四大天王的掌舵者,他现在的画风是这样的:

 

孙老板一到场,大家便都看着他笑,有人叫道:“孙宏斌,你这白衣骑士今日又准备出手拯救世界了吗?”,他也不恼,说:

 

你觉得我老孙傻吗?我这不叫傻,这叫实在,我基本上是做什么不成什么,不过,没关系了,白衣骑士也好,并购狂人也罢,总而言之,这个企业和我都是实在的人,大家都喜欢和实在的人打交道。

此人又故意高声嚷道:

 

“这一年你融创烧了近千亿,这是还不死心,还想做行业第一?而且很有趁人病要人命的意思啊。”。

 

孙宏斌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说人家……”

 

此人接着嚷嚷:“投资乐视,接盘万达,收星耀五洲,增持金科……”

 

孙宏斌便说道:

“那是我厚道……况且,我,从来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行业第一什么的……我,也不争了。”

 

众人狂翻白眼,你孙疯子说的话,老子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你孙疯子当初也告诉大家,说放心,我融创以后都不抢地了?结果呢,还不是跟当年顺驰一个鸟样,抢起地来比谁都凶!你孙疯子当初各种场合也是毫不吝啬的花式表白PPT贾,结果呢,后来还不是哭着对我们说,乐视真他娘是个烂坑子,贾跃亭也真他娘的不是人啊。

 

你孙宏斌现在又说不想当争行业第一了?还非常非常小心,甚至又不拿地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会场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那一年,三道红线与双集中的相继出炉,中国楼市也没能打破自然法则,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盛极而衰与美人白头。

 

那一年,万科要活下去,其余众房企也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020年上半年,全国房只有21家房企拿地过百亿。

但融创一家就拿地已经接近80宗,总金额高达565亿,拿地面积和金额,双双全国排名第一,是别的房企5-10倍。

 

到了2021年的疫情时代,仅仅是上半年,融创就花了700多亿拿地,当时就有人说:

 

老孙这一波杠杆,加到了苍穹之上。

 

但孙宏斌却不这么认为,在当年3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老孙还公开说,我支持调控:

 

不调控的话,这个行业没法干了,房价和地价要上天。

 

孙宏斌当时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除了融创手里捏着1300亿现金之外, 还有市值300多亿和500亿的贝壳与融创服务的股票。

 

孙宏斌没想到的是,他话音刚落:

 

资本市场,迎来了自己的雪崩。

 

花重金投资的贝壳与融创的股票,跟王小波笔下那头挨了锤的老黄牛,被一路毒打,终究是骨折了。

 

半年后,融创部分区域的资金问题,已浮出了自己的冰山一角,再随着恒大暴雷,金融政策再一步收紧,楼市全面降温。

 

融创西南区域陷入了,重庆地王,滇池拆违和收购彰泰的三面危机中。

而华北区域则靠西安公司、上海和华中等区域输血,抢救了好几次,但抢着抢着:

 

去年的西安与今年的上海,相继被奥密克戎肆虐。

 

尤其是今年的上海,要知道:

 

上海正是融创重仓中的重仓。

 

但自二月底到现在的五一,整整一个季度,经济完全停摆,更别提房地产与融创来了……

 

08

 

从「买买买」变成「卖卖卖」,从神话般的「孙宏斌轮」也变成了现在的「老孙开始轮」,只用了短短三年。

 

而当初那个大闹天宫的孙大圣,终究是被铁拳无情的镇压在了五指山下。

 

不知如今为了还债,自掏腰包,被很多媒体称为「押上自己」的孙宏斌,会不会想起二十年前的那场论坛,他当众说的一句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孙宏斌就要成为地产界的新王,要超越在座的各位,包括你,王总。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yqpvJT2Sy7L9ctl_u_sVA

段永平为什么这样评价俞敏洪?

段永平曾说:看了王利芬的长达4个小时的采访后,觉得俞离所谓的顶级企业家确实还有点距离,而且这个距离似乎是不会被缩短的。俞其实是个非常好的生意人,但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后恐怕就有点困难了。
 
这个点评,极其珍贵。因为一般人没有能力点评俞老师,有能力点评的一般不会说。深入思考段的表述,对于我们看企业领导者有重大意义。
 
王利芬对俞老师的采访,主要是俞老师的一面之词。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结合矛盾主要当事人王强老师对俞老师的评价,我们思考为什么大道会这样评价俞老师。
 
 
01
俞是个非常好的生意人
 
 
从王利芬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俞老师对生意机会很敏锐。
 
俞老师93年创立新东方,与东方大学结束合作时,东方大学欲将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的牌子立即转让他人,俞老师迅速以双倍价格,将该品牌锁定三年,不转让他人,避免了可能影响重大的品牌混淆。
 
俞老师擅长找到差异化,比如TOFEL的应试培训、听说口语、加拿大移民咨询,商业机会找得都很好。
 
王强曾说:老俞,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坚毅、百折不挠。
 
对生意机会敏锐,同时坚毅、百折不挠,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人嘛。
 
 
02
俞跟顶级企业家的差距在哪儿?
 
 
我们看企业领导人主要看其是否德才兼备,慷慨大方。其中才,主要看其管理之才。
 
(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段永平说:其实你有空看看王利芬那个采访大概就明白为什么我认为俞其实是个理想主义者了。他的问题是被现实纠结得太厉害,所以有距离
 
段永平曾说: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理想主义者与现实主义者的结合。理想主义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空想者,但应有自己的道德水准,企业不能不盈利,不盈利意味着对员工犯罪,盈利应建立在对市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合法经营。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所发生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
 
俞老师在采访中说:我不想对不起买了我股票的股东,我也不想对不起我的老师和学生,这个是矛盾的。对得起老师和学生,就得多给学生上课,多给老师工资,然后就没有利润了。没有利润,买你股票的人,就变成穷光蛋了,所以没有出路。新东方的业务特征决定了,我必须永远陷入这种痛苦中。
 
俞老师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打造好老师,保证教学质量。
 
但俞老师的纠结似乎有些问题。
 
学生作为新东方的客户,新东方应该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老师作为新东方的员工,新东方的使命之一是为员工创造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股票投资人作为新东方的股东,新东方的使命之一是为(长期)股东创造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企业上不上市都一样。
 
这些都是有度的,不是无限制的,这三者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
 
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企业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为员工创造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为长期股东创造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无数顶级企业已经证明过,这三者能够有机统一。
 
采访中,我感觉俞老师过于关注股价波动,以及由此而来的短期利润压力。让股票投资者都赚到钱,包括短期投资者也能赚到钱,操这个心,不合理。董明珠曾说:格力对长期投资者负责,不对短期投机者负责。
 
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方面,俞老师需要有更平常的心态。
 
(二)授权管理
 
授权管理对大企业至关重要,俞老师在授权管理上似乎有一些问题。我们从三个角度看:
 
第一个角度
 
王强曾说:
 
俞敏洪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他什么东西都事无巨细希望控制的,这些年来我们就试图给他从相反方向,要让他少控制,只管大的,不管小的,他以前事无巨细,连钉个钉子都要亲自钉。
 
如果他(俞老师)不心疼(自己),他要培养接班人。如果新东方找不到接班人,老俞会依然在这个岗位上干到60岁,不可能有任何改变。
 
他(俞老师)作为企业第一领导人,很难让人第一时间非常清晰地看到他心里在想什么,所以他的这种犹豫也让大家产生了很多怀疑,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冲突痛苦,让他也很痛苦,他可能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所有人跟你对着干。
大家需要安全感,这个企业怎么走,每个人的权力利益怎么分配,如果你不能非常明确的,扔在桌面上,只是自己消化,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走,那当然大家不可能理解你内心在想什么。我们的争议在于如果你思考的是超越我们的东西,难道分享这个东西,我们不理解吗?他的习惯是不愿意表达的。(授权不清晰
 
第二个角度
 
截至目前,新东方也没有找到接班人。
 
第三个角度
 
截至王利芬采访时,新东方在地方开新学校时,俞老师还亲自出面去拿执照,陪地方领导吃饭。俞老师担心如果自己不亲自出面,无法跟地方建立足够友好的关系。
 
在授权管理上,我们看段永平的做法。
 
段永平说:关于授权的问题,能比我理解得更好的或做的更好的人确实不多。那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授权的过程一般是:指示、指导、协商、授权、放权,最后一条是never out of control(只有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做企业关键就是“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董事长的工作不是去控制细节,而是关注企业是否在做对的事情。任何人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中都可能犯错,那是技术上的问题,很正常。
 
在能够把握做对的事情的前提下,容忍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这一点是大多数人做不到而且是很难学会的。在一些企业里,如果是老板自己的原因导致赔钱,他会觉得正常;但如果是下属导致的亏损,他往往会很心疼。
 
我是可以把别人亏的钱和自己亏的钱等同起来的人,这种容忍对于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来说十分重要。很多人(创业者)不放手的原因是没办法容忍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其实自己做同样的事也是一样会犯错的。
 
就像投资一样,授权也是简单但很难的事情。
 
我们再看巴菲特的做法。
 
巴菲特说:我们对子公司采取完全放权的态度。
 
伯克希尔总部仅保留一个基本的审计部门,其他事项都转交给各个子公司负责。巴菲特对子公司CEO仅有很少的强制要求:
 
1、捍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声誉
 
巴菲特说:我们可以承受亏损,即使是很大的亏损,也没关系,但我们不能承受声誉损失,即使是很小的损失。公司的声誉比一切都重要,包括利润。(因为)建立一个好的声誉需要20年,但摧毁它只需要5分钟。巴菲特告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33万名员工,要小心自己的言行,不要做任何会损害公司声誉的事情,无论大小。
 
2、及早汇报坏消息
 
巴菲特认为作为领导者的职责其中一部分就是要尽早让大家注意到公司不良的行为和风气、以及某些不好的人。巴菲特强调,如果有重要的坏消息,领导者应该立即让员工知道。员工可以接受坏消息,但他们不喜欢在坏消息恶化一段时间后不得不面对它。公司里有人做一些被他老板发现可能感到不高兴的事情,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因为伯克希尔的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任何不良行为的可能性为零。()如果大家看到可能出错的地方便立刻提出,可以将不良行为出现的机率降到最低。
 
3、商议退休后的利益变动和较大的资本支出(包括收购,这是其所鼓励的
 
4、着眼于50年的企业前景
 
5、碰到任何收购机会,都要请教伯克希尔·哈撒韦总部的意见
 
6、提交书面的接班人建议
 
巴菲特给领导者的要求是找到自己的接班人,巴菲特会要求高管们提交他们认为接替他的最佳人选。巴菲特在挑选接班人的条件时给出三个条件: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性和机构的行为特点有敏锐的洞察力。
 
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们会看到段永平甩手而去,步步高系继续稳健发展。伯克希尔庞大的商业帝国,总部仅有不可思议的十几个人,而且巴菲特芒格每天还是跳着踢踏舞上班的。俞老师到了60,还是不能退休,甚至还要痛苦的带着新东方的老师转型学罗永浩搞直播。
 
(三)客观理性
 
除授权管理之外,俞老师似乎有情有义有余,客观理性不足。
 
王强曾说:他(俞老师)不敢开人,老俞从来不会开人的,他是心有恐惧的,或者是情愫,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段永平说:裁员大概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尽量不要因为短期的困难去裁员。(有情有义
 
同时,段永平还说:裁员也许是每天都该做的事情,或者说每年都要做的事情。不合适的人早点让他们离开对大家都好,不要等到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做。(客观理性
 
顶级的企业领导人应该像段永平陈述这样,宽容同时严厉,有情有义同时又客观理性。
 
 
03
为什么距离不会被缩短?
 
 
俞老师说:我最大的本领之一是,善于把一件小事情,非常有耐心的,一步一步把它做大。你一下子交给我一件大事情,我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干。结果我从来不做大事情。所以,本质上还是个农民,喜欢挖个洞,把钱埋在地里,看着很安心。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距离很难被缩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0E-tm820_9lOKSNbrwEVcA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5年,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出版不到四个月就被下架。

 

全网骂他“亵渎”“低俗”“俚俗不雅”。冯唐回应道:“毁誉由人,唾面自干。活好不害怕,冷对千夫指。”

 

《飞鸟集》下架当晚,冯唐晒出托福满分成绩单:我们比比英文和中文,如果你胜,我洗耳恭听。

 

网友不为所动,在他微博下面留言:“托福成绩和诗歌翻译的关系,比郭敬明和文学的关系还远。”

 

冯唐顶不住压力,不到一天就删了微博。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原名张海鹏,1971年出生在北京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性格隐忍,冯唐一点都不随他。

 

母亲是蒙古族后裔,性格豪爽,冯唐还在尿床的时候,妈妈就指着他说:“男孩儿和女孩儿不一样,带个小鸡鸡,只能自己奔命。”

 

冯唐妈妈能量很大。冯唐用“剽悍、大器、茂盛”三个词形容他妈,每次见到她都是出一身汗,头顶上热气腾腾。

 

她有使不完的精神气,从不喊累,从不喝水,渴了都是喝啤酒。她不信佛,也不信上帝。有人说你咋不信上帝啊?冯唐妈妈抬抬下巴:“骗谁呢?上帝给我钱吗?”

 

小时候家里老是挤满了人。一茬接一茬,都是来找冯唐妈凑乐子的,冯唐一个不认识。但他嘴甜,管男的都喊哥,女的喊姐,一喊喊了十几年。

 

冯唐后来回忆说:“最大的好处是民间词汇丰富。现在写东西的时候,不用想,民间词汇就会从肠胃里冒出来。”

 

冯唐成绩好,常年考第一名。高中没日没夜读书,吃喝拉撒全在一栋楼里,一周回家一次。

 

中学语文课本上有道题,鲁迅先生写的是“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课后题问“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心情?”

 

大家都不知道。冯唐找了一个卖参考书的黑店,照着标准答案抄到卷子上:这句话代表了鲁迅先生在敌占区白色恐怖下不安的心情。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看,只有冯唐一个同学答对了。”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虽然滑头,但他小时候很文静,性子也弱。打架总被揍,打篮球也总抢不到球。

 

冯唐的大哥看不过去,怕他憋出病。有天大哥走进房间,一把把他从一堆作业本里拎起,领到一个欺负过他的“二逼”面前。大哥问冯唐,你想不想抽他?冯唐有点懵,想不出抽对方的理由,摇了摇头。

 

大哥长叹一声,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悻悻把人赶走了。

 

后来大哥送给他一个笔记本,上面抄满了诗经楚辞、台湾爱情诗。他教弟弟怎么泡妹子:先找个机会让她们观摩下弹簧刀白入红出,然后一边流血一边弹吉他《爱的罗曼史》,再把文学摘抄本借给她们。

 

这本子不仅是撩妹秘籍,也是一本诗歌大杂烩,冯唐逐渐痴迷上了文学。写完了作业就窝在家里看书,可以一整个暑假不出门。

 

他说:“我的青春期很无聊,就是读书。”

 

冯唐偷看黄书,痴迷于《李渔全集》和《金瓶梅》。但那时候古书被删减得厉害,冯唐跟他妈要钱买繁体影印版《三言二拍》,谎称学习古汉语。妈妈问为什么不买简体平装本,他说:“学古文不能拔苗助长,要原汁原味。”

 

等到他十三四岁,就已经读完老庄孔孟、司马迁、曹雪芹等一长串名字。他说: 我(文字)功底像劈一字叉一样,都是七岁前打的基础。

 

看多了古籍,冯唐认识了好多繁体字,还知道了男性生殖器的三十多种叫法。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从小女生缘好。7岁就跟小女生在电线杆子旁约会,被他妈逮住后说:“她没选上班长难受呢。”妈妈让儿子把班长让给她。

 

20岁刚出头,冯唐抱着24朵黄玫瑰送给妈妈,说特意给她买的。冯唐妈说:“放屁!你个穷学生,指不定是你给哪个姑娘送的,没送掉,又转手送给我了。”

 

冯唐很害臊:“我就是好色,所以我当妇科医生,我能光明正大地看女人。”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读高一那会儿,冯唐开始追求班里好看的女同学。他穿漂亮衣服在女生面前走来走去,还学着抽烟,读《庄子》装逼。

 

有次学校组织看战争片,幕布上出现刑具和国民党女特务的大波浪头。当晚,冯唐梦见自己给女特务上刑,醒来后发现裤裆“肿胀感”消失了。他跟着同学看了很多内衣广告、色情杂志,还看欧美、日本的成人电影。

 

可他发现,生理的“肿胀”能够解决,心理上的“肿胀”却只能靠文学。冯唐就这样写起了小说。

 

冯唐从小就对自己的文字很自信:“我知道如何把文字摆放停当,知道什么是绝妙好词。”随手翻到《三曹文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冯唐自然而然就联想到喜欢过的姑娘。

 

1989年,冯唐18岁,他花一整个暑假写了本《欢喜》,开头第一句就是“没有下体,我还可以燃烧你”。他把文章寄给《中学生文学》,苦等回信,结果后来杂志倒闭了。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19岁,冯唐考上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研究妇科肿瘤。他在协和待了8年,大好青春消磨在“阴道出血要排除癌症”的枯燥知识里。

 

功课无聊,他就模仿古龙写小说,楼下门卫大爷看了摇摇头: “你写武侠不行,还不如写黄色。”

工作后他当了三年临床医生,眼睁睁看着60多个病人不断手术、化疗、复发、再手术、再化疗,最后去世。

 

他在书里写:“我记得卵巢癌晚期的病人,如何像一堆没柴的柴火一样慢慢熄灭,如何在柴火熄灭几个星期之后,身影还在病房慢慢游荡,还站到秤上,自己称自己的体重。”

 

见惯了生死,他决定弃医从商,考到美国Emory商学院读MBA。

 

毕业以后,冯唐进了麦肯锡,靠着说清楚商业上的复杂问题挣钱吃饭。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为人处世很有一套,7年就做到了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在麦肯锡,为了顺利推行企业项目,他有时需要跑几十个分支机构,跟各类背景的人打交道。不论是老外的套路,政治的套路还是商业套路,他都非常熟,混成了“人精”。

 

身边人怕他处处留情,容易被人骗,他说: “我没骗人就不错了,别人还能骗我?”

 

冯唐工作很忙。他每周工作80到100个小时,拎着TUMI手提包满世界飞,每年在飞机上吃午餐次数超过100次。他的会议也多,有次打电话时间太久,手机电池烤干了,闻到一股子烤肉的味道。

 

除了工作能力惊人,冯唐还擅长看书。从高中起,他就给自己列了一份书单——他看鲁迅说过,读过100部英文小说后,就对小说的语言、写法、结构了然于胸。冯唐狠读几十本英文原著,然后托福顺利考了满分。

 

辛苦工作的同时,冯唐也不忘自己的文学梦想。他压榨睡眠和假期,在飞机上写杂文,过年年假写小说,大酒吐后写诗歌,每隔一两年就会出一本书。

 

他说:我欠老天十本长篇小说,长生不老的长篇小说,佛祖说见佛杀佛见祖杀祖,我在小说里胡说八道,无法无天。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对自己身体的“肿胀”抱有执念,在美国,他把在医学院的八年写进了《万物生长》。

 

冯唐写道:“我抬头,就看到我的初恋向我走来。我想,如果这时候,我伸出食指去接触她的指尖,就会看见一道闪电。吐一口唾沫,地上就会长出七色花。横刀立马,就地野合,她会怀上孔子。”

 

小说中,男主人公叫秋水,冯唐借他人之口称自己“医术三流,做生意二流,讨美人欢心一流。至于写文章,则必能横行天下。”冯唐迫切地想“文能知姓名”。

 

那时,他有一种雄心,希望千万双手在面前挥舞,“上街如果不戴墨镜,就有人问,你是不是谁谁。”

 

他想要写本又真又好又善良的书,“象花丝要把花药传给雌花的蕊柱上一样美好,象饿了吃饭再饿再吃一样善良”。

 

然后五百年后的某个春天,有个跟自己眉眼类似的少年,翻开自己的书,一页一页读完,长叹一口气,灵肉分离。

 

冯唐梦想“以文字传世”。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归国后,冯唐成了一个商人,担任华润医疗CEO,仍旧得满世界飞,只能挤时间写作。

 

2004年,冯唐整理出《欢喜》的旧手稿,从头读了一遍,感叹自己处女作十分伟大。他对出版社编辑说:

 

“我打算友情把手稿出让给我的小外甥王雨轩,让他用这本书和他七岁的傲人年纪,灭了韩寒和郭敬明,灭了王蒙的《青春万岁》。”

 

冯唐对自己的《欢喜》十分得意,他把自己和诸位文学天才并列:“白居易九岁通音律,冯唐17岁写《欢喜》,曹禺19岁写《雷雨》,张爱玲22岁写《倾城之恋》,即使看那些大器晚成作家的少年作品,基本的素质气质也都已经在了……老流氓不是四五十岁才成了流氓。”

 

后来他又在《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列出一堆作家名单,把自己和王小波、李碧华放在了一起。

 

网友看不惯他自恋,他说:“我不是自恋,我是爱人类。”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保持着两三年出一本书的频率,他风格暴露,自成一体,书都卖得不错。出版社编辑说:他的书从头到尾都是生殖器。

 

39岁那年,冯唐赶在40岁前两天写完《不二》。他把这部作品当做自己的生日礼物:40岁男性荷尔蒙达到顶点,再过几年,心贼僵死,喝粥漏米,见姑娘只想摸摸小手,人世间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十万字了。

 

《不二》的宣传噱头做得很足,出版社宣传语称:这是一场性爱的盛宴……这不是一本色情书,这是一本奇书。全文第一句,尼姑鱼玄机劈头就问禅师弘忍:“你想看我的裸体吗?”

 

全书都在挑战禁忌。

 

在香港,这本书创下了当时最高销量纪录,在大陆没能出版。有读者买来看后大骂:“我就是当黄书看的,结果就这?”冯唐说:“这本书讲了佛性、人性和业性。”

 

凭借这本“黄书”,冯唐登上了2013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时尚杂志给他颁奖,还成了《人民文学》评选出来的“未来20大家”。冯唐一下子打响了名气,收获了一批狂热读者,其中多是女性。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5年,改编自冯唐《万物生长》的同名电影上映,韩庚、范冰冰主演,票房六天过亿。不少人都冲着那句台词去的: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永生不得安宁。

 

作为原著作者,冯唐引起广泛关注。有记者问他对《万物生长》有什么期待,冯唐说:“没啥要求,就希望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拍得好。”

 

两年后,改编自《北京,北京》的《春风十里,不如你》播出,全网播放超51亿,上了129次热搜,成了年度“热搜体剧”。“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这首三行诗,也成功火遍网络。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冯唐火得一塌糊涂。邻居阿姨带着孙子、孙女说:这个叔叔是个大作家,常写一些你长大了才能看、才能看明白的书。

 

他走在上海、北京街头,戴着墨镜都有人要跟他合照。有次在华盛顿演讲,结束后十几个女孩追出大楼求合影。

 

他还发明了“今宵欢乐多”的营销金句,在微博转发美女购书跟自己的合照。每次喝得大醉,他都在微博上晒出自己挤青春痘的照片。

 

网友看不惯,嘲讽他“油腻精英”“文艺流氓”。

 

有人问冯唐:“你自己觉得你颜值高吗?”冯唐想了想,说:“其实我可能不是颜值高,而是我散发出了一种书香之气。”

 

网友对此毫不留情:“真担心有一天,好看的皮囊三千一晚,有趣的灵魂公众号见。”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2年,韩寒和方舟子在网络上就“代笔门”大战。

 

冯唐写了文章《大是》评论韩寒:坦白说,我不喜欢你写的东西,小说没入门,短文小聪明而已。

 

冯唐还写:文学的标准的确很难量化,但是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一部作品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韩寒连门都没碰着呢”。

 

此话一出,网上尽是嘲讽,喊他“冯金线”。还制造了一个成语“冯唐金线”,嘲笑他本人一瓶不满半瓶咣当,还拿着自己的“线”到处衡量别人。

 

两年后,韩寒出版杂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封面上赫然印着一条金线,“韩寒”两字位于金线之上。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没多久,冯唐再一次口出狂言。在新作《如何成为一个怪物》中,冯唐指出王小波“文字寒碜”、“结构臃肿”、“流于趣味”、“缺少分量”。甚至直言表示:“几十年后,如果我拿出小波的书给我的后代看,说这是我们时代的伟大杰作,我会感到惭愧。”

 

李银河老师大度,她赞赏冯唐文风跟王小波类似,是当代写作佼佼者,还邀请他为自己的小说做序。

 

冯唐写得天花乱坠,通篇都是聊自己。序言共2480字,涉及李银河小说的部分只有236个字。到末尾,他才勉励一句:你好好写小说。

 

有网友替他总结:银河,你好。你没我好。顺颂笔健。——冯唐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一直以来,外界对冯唐的质疑声都很大。喜欢的说他是“当世鬼手”,不喜欢的骂他“不知所云,阴僻自恋”。

 

冯唐怼回去:“好的文学永远会卖得好,卖得不好只能说写得不好,而我的书就卖得好。”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5年8月,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出版,一上架就引起热议。

 

他将“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翻译为“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还把“The great earth makes herself hospitable with the help of the grass”翻译为“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

 

针对冯唐赤裸裸的翻译,大部分网友指责“俚俗不雅”:郑振铎是想努力带领读者去体会泰戈尔的意境,冯唐是想努力带读者去体会自己的味道。《人民日报》也刊发文章《莫借“翻译”行“篡改”》批评冯唐。

 

翻译界一位大佬调侃道:冯唐用词不对,新华字典写了,“裤裆”不是“拉链”,裤裆怎么能解开呢?只能裂开。

 

对于这些,冯唐的回应是:“泰戈尔的原著和我的汉语翻译都摆在那里,毁誉由人,唾面自干。活好不害怕,冷对千夫指。”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三个月后,出版社以“引起了国内文学界和译界的极大争议”为由,紧急召回《飞鸟集》。冯唐非常不解:“有了绿色,大地为什么不可以变得挺骚?”

 

《飞鸟集》下架当晚,冯唐在微博上晒出托福满分成绩单:我们比比英文和中文,如果你胜,我洗耳恭听。

 

托福满分的故事,他早就讲了多遍。早年在协和读书,他考完托福跟三个女生炫耀,自己考了满分。女生跟他打赌,许诺他赢了请他吃食堂小炒。结果冯唐连吃三顿小炒。

 

但网友不为所动,在他微博下面留言说:“托福成绩和诗歌翻译的关系,比郭敬明和文学的关系还远。”

 

冯唐顶不住压力,不到一天就删了微博。

 

冯唐受了挫,天天在微信微博上转发批判自己的文章。朋友建议他找一个既懂英文又懂诗歌还懂泰戈尔的人来说说翻译这件事儿,怼回去。冯唐想了半天:

 

“你说的这个人不就是我嘛!”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文学圈有不成文的规矩,诗歌高于小说,高于散文。

 

冯唐自称“诗歌第一,小说第二,杂文第三”。他微博介绍只有两个字:诗人。

 

此外,冯唐还有个人微信公众号,专门着力于诗,不是冯唐读诗,就是读冯唐诗,偶尔发杂文和散文。

 

他说:”我直觉好,没背过的唐诗、宋词,掩上几个字,我常常能猜到,即使猜错,也常比原来用的字格调高。老天赏饭,和自卑以及自尊无关,三月桃花开,躲也躲不开。”

 

可诗歌圈子并不承认他,调侃他是“商界的乾隆”,还挤兑他:每到春天,沿海小城市归海子,内地二三线城市就归冯唐。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顾城、海子都在“蓝星诗库”丛书出过选集。冯唐也想出,他问诗库的编辑:“我为什么不能在‘蓝星诗库’出诗歌选集?”编辑憋了半天,说:“冯唐,你再写写。”

 

冯唐为自己抱不平:“和其他领域一样,诗歌似乎也有个若隐若现的江湖,二三十个名字总在那里低空飞行,嗡嗡作响。他们完全忽略我的诗歌已经开始被时间写在楼盘上、大地上、人民心海的水波上。”

 

“我不被诗歌的江湖认可!”

 

冯唐哥哥安慰他:你在文学上的运气超级好。你写的“北京三部曲”拍成了电视剧,你写的《不二》成了卖得最好的繁体中文小说,你的短篇也卖了好几个电影改编权……你想想,你还想干嘛?多寿招辱,你现在死掉,相当完美。

 

冯唐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对,心目中的文字英雄多数没活到自己现在的岁数:卡夫卡,四十一岁死了;劳伦斯,四十四岁;王小波,四十五岁;凯鲁亚克,四十七岁;卡佛,五十岁。

 

想明白的冯唐在新书《无所畏》书封上得意洋洋地写:

 

我不用卧轨、不用早夭,

“春风十里,不如你”这七个字,

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讲汉语的地方口耳相传,

想到这儿,我忍不住,笑出声了。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7年末,冯唐写了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

 

文章开头就是:我们下身肿胀,我们激素吱吱作响,我们热爱姑娘,我们万物生长。一夜之间,活着活着就老了,我们老成了中年……我们也该想想,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

 

这年冯唐46岁,多年癖好未变,喜欢半透明的东西:藕粉、冰棍、果冻、皮肤白的姑娘的手和脸蛋。他戴镶金眼镜,穿刺绣古装,手里转的核桃、玉石全都价值不菲,后海四合院里的家具古色古香。走在路上还会偷看好看的姑娘。

 

文章发出以后,网友坐不住了,在他文章下轮番轰炸。冯唐把骂他的评论收集起来展示,第一句就是:世道乱了,贼喊捉贼。

 

冯唐不知装糊涂还是怎么,丝毫没觉得自己有问题。他跨界上了《奇葩大会》,对“自省”发表观点:“自省就是照照镜子,自己反观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基本满意。”

 

有人评论:话说得是真好,但我还是硬劝一句。冯老师,别照了,一个闭眼照镜子的人,永远看不见自己的油脸。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近年来,冯唐不断跨界,改编影视剧,拍广告,在各种时尚杂志露脸,还当上了主持人。身为中年人,冯唐的女友们普遍认为“他很帅”。

 

记者问他:“中国男作家普遍颜值不高,你是一个特例,为你赢得了万千粉丝。这一点是否让你十分骄傲和自恋?”

 

冯唐说:“早知道现在是看脸的社会,当初就不那么拼命了。”

 

自2017年写完《搜神记》,冯唐再没出版过小说。近两年,冯唐联合音频平台,开始写“成功学”,他融合个人体悟,宣扬早年在麦肯锡的那一套。《无所畏》《有本事》,还有评析曾国藩的《成事》。

 

某平台为《成事》打的宣传是:实战成事秘笈,冯唐教你做个讨人喜欢的人。

 

记者问他迄今为止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冯唐说:“我能说是我的诗歌吗?”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4年7月,冯唐辞去华润医疗团CEO职务,表示未来“狠狠读书、多多写书”。

 

但不到一年,他就再度出山,成了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主管医疗投资。他说:“现在还是投资占80%的时间,写作占百分之十几,希望将来写作能稍稍时间多一点。”

 

辞去CEO那一年,冯唐在美国湾区待着。每天清晨七八点起床,做饭、阅读,看小鹿在院子里吃草。

 

记者问他有没有做到许诺过的“全心写作”。冯唐低头自嘲地笑了笑:“没有,完全没有。拉磨的驴,没磨可拉,就不会走路。这是人性,人性很贱。”

 

知道作家冯唐又转型去当投资人后,网友调侃说:“不写黄书的妇科男博士不是好投资人。”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七十年代,男女同学都很疏离。有次冯唐在楼顶上朝下望,可以清晰看见姑娘们青白分明的发际线,也能闻见姑娘的气味,但他不敢搭讪。

 

冯唐在文字上很嚣张,私下里又很绅士,大家都搞不懂他。有次饭桌上有人吵了起来,他只顾低头夹菜、闷头喝酒,眼睛也不好意思盯着姑娘看,只看着桌面。

 

每当有人骂冯唐狂妄自恋,朋友会帮着辩护:“一个很高尚的人,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装‘俗’。”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2016年11月,冯唐父亲去世,他哭了一地的泪。

 

冯唐父亲一辈子不喜欢说话,爱好就是养鱼。有次冯唐看他平板旧了,要给他换个新的,爸爸摆手,因为斗地主积了很多分,一换就没了。

 

年近五十,冯唐慢下步子来,他说:“我已经不像原来那么有野心了”。他打算写写他过世的父亲,书名叫《我爸认识所有的鱼》。

 

“文化流氓”冯唐去哪儿了?

早年冯唐刚从美国回来,有记者朋友跟冯唐闲聊,问他权力对自己有没有吸引力。冯唐想了一会儿说:“我能感觉到吸引,但没有形成贪恋,大权在握的时候,还是挺爽的。”

 

他想了一下,又说,“还是挺爽的。”然后又重复了一遍,“还是挺爽的。”

 

朋友说他好色,冯唐点头: “我是金牛座,贪财好色”,但比起好色,“更喜欢贪财”。

 

陆放翁有句话: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冯唐看了有点害怕,但知道这是命,躲不得。

 

小时候,冯唐住在北京南城的垂杨柳,每次看到从垃圾堆里捡东西吃的人,就会害怕到浑身激灵,心里非常没有安全感: “我不要,我不要落到那个地步。”

 

后来事业有成,身边有不少人劝他:什么都有了,风景好的地儿哪儿都有房,干嘛不停下来专职写?

 

冯唐想了想说:“有一个人天天背水上山,后来山上有了井,他还一直背,有人就说,你干嘛还背这个篓,他说后背冷。”

 


 

 部分参考资料:

 

1、《耳朵听了会怀孕的声音》,冯唐

2、《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3、《为什么要批评“诗人”冯唐》,腾讯文化

4、《冯唐:天赋没我高又没我努力的人,凭什么骂我》,冯唐

5、《冯唐:写了九年公开信,终于上了一次封面》。GQ

6、《作家冯唐:泡在世俗里》,人物

7、《杂种冯唐》,柴静

8、《冯唐的青春期仍未终结》,盖饭娱乐

9、《冯唐,脸都不要了》,桥下有人

10、《名人面对面》,冯唐

-END-

作者 | Zack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H_ekhWqBHXZeM5GE2MdyA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眼镜姑娘人物专访第26期

受访者:陈诗远 采访&撰写:眼镜姑娘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我大概是最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而开心的人了,我会沉默,甚至有点想哭。”

说这话的人是本文的主人公,她刚过完22岁的生日没多久,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左眼下方有一颗很吸睛的痣,笑起来温暖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陈诗远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为什么她听到别人的称赞不会开心呢?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生?她温暖的笑容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个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

今天的文章,就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一)

在其他人眼中,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诗远常常会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收到下面这些评价:

“一个不止有诗和远方的女生”、
“活成了很多女生梦想中的样子”、
“家里一定很有钱”
“有很多粉丝的网红姐姐”
“很优秀,给很多名人做过翻译,人长得漂亮,声音也很好听”
……

当然这些评价也不是空穴来风。

她在高中就凭借着五分钟的脱稿演讲,拿到了一个企业家的10万元奖学金赞助;

当别人还在担忧能否顺利考上大学时,她已经在备考雅思计划出国留学;

大学还没毕业,她就闯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去联合国曼谷会议中心见习,对话诺贝尔奖得主、硅谷创业教父,运营自媒体,全平台粉丝50万+;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因为工作的缘故,她在大学就跑了很多个城市和国家,朋友圈里都是她参加各种活动和旅游的照片;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当很多人还在大学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时,她已经能够负担起自己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并且往家里打钱了;

她还自带让人望尘莫及的吸粉属性,开通公众号没多久,凭借一篇文章,就涨了近万粉;运营抖音两个月,从两位数的粉丝量增长到了56万…………

这样看来,前面的评价似乎也很贴切,可是为什么诗远听到这些评价,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有点想哭呢?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二)

能笑对称赞的人,内心都装着杠铃

其实她原话的下半句是这样的:“对我来说,能笑对痛苦,内心得装着铁;能笑对称赞,内心要装着杠铃。”

别人眼中和朋友圈里的她,表面上很光鲜亮丽,可这些的背后,藏着一个扛着杠铃奔跑的女孩。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一个成长转折期。我成长期里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是我家里的欠债。”

诗远跟我说,家里欠下一大笔债务,家中还有病重的老人以及两个年幼的弟弟需要妈妈照顾,而她还是一个没有任何赚钱能力的学生。

家庭的窘困直接导致了她留学梦的破碎,她及后拿到的十万奖金,最终一万买书捐给了学校的图书馆,九万拿给了家里中转,然而家里欠下的赌债依然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我曾无数次自我怀疑,家里欠钱,没有好条件,没有高平台,我不知道这四年能走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在家里遭受的苦难面前,诗远也曾怀疑过、自卑过、迷茫过,然而只要她一想到,母亲一个人在背后要支撑起一整个家,肯定比她辛苦心酸一万倍,她就会告诉自己要马上坚强起来,好好走好眼前的路。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家里的情况越是糟糕,我就越不能让自己被这些事情拖低,只有自己发展得足够好,才能更好地帮补家庭呢。”

对于那时的诗远来说,家里的情况已经是不可改变的既定现实,与其抱怨和指责,不如埋头努力,才有绝地反击的可能性。

所以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卯足全力,提升实力,大学期间,每年要给自己一个惊喜。

为了把专业学精学好,她专门坐2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去到北京拜师学习,每天练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继续学习,这一股狠劲,为她铺就了第一层根基;

她跟自己说:“无论生活多糟心,爱好与特长不能丢。”为了发展自己的爱好,她曾连续十三天在大剧院工作到深夜;曾做翻译兼职,从早站到晚,声音几近沙哑;曾连续几周凌晨五点起床化妆赶车到佛山……

她如愿放下了自己的玻璃心,换了颗钻石回来。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三)

“这是我的命,但我不信命,我也不认命。”

在家里没有经历经济囧况前,诗远跟大多数的女生一样,爱自拍、喜欢在微博发心情、藏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心和不开心都会表现在脸上。

自从家里发生变故以后,她就很少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了。就连她最亲近的母亲,她也很少说过真正的心里话。

大学四年,她对妈妈说得最多的话是,“不用担心”、“没有关系”、“还有钱”。

可事实上,她不是没有情绪,她只是选择了将不好的情绪留给自己。

很多个深夜,她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想着家里的情况,也会觉得压力很大,头痛到让她感觉整个人快要炸裂,可她很少哭,实在很难受的时候,才会握着拳头流眼泪;

她在社交平台上经常是以励志的形象示人,她的粉丝越多,她的孤独感越重,因为她发现,粉丝再多,她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聊天的人;

大学后她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白天积极向上的她到了晚上就变得压抑不安了,她怕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到舍友,还独自一人搬到了校外居住……

所有的这些,她都没有跟家人讲过。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有一次回家,诗远的妈妈很抱歉地跟她说:“如果你出生在好一点的家庭,会有更好的发展与平台的!”

她苦笑着说,傻啦,这有什么关系呢。

她妈妈说,这就是命啊。

她哈哈一笑,没再回答,但是心里却在想:“这是我的命,但我不信命,我也不认命。”

当生活的重压加注在这个瘦小的女生身上时,她反而像皮球一样,压得越低,往上反弹得越高。

因为她知道只有不停往前跑,才有可能跑出命运给她画下的圈圈。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当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她的故事时,大家对她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有朋友说,每次看她发动态,就觉得她特别坚强励志,很想跟她说一声“加油!”

有朋友说,看她的文字和故事,总能感受到力量,感受到鼓舞;

当然还有朋友会说,她活出了自己梦想中的模样,每每这时,她总会真诚地提醒对方:“哪有什么想过成的模样,所有人展现出来的,都只是多面体中的某一面。每个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的节奏,只要问心无愧,踏实走,就已经足够。”

她还在社交平台上鼓励自己的粉丝,“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看待你自己。”

这话由别人来说可能是鸡汤,但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却有着足以打动人心的力量。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四)

敢于对生活说不的人,也敢于对自己说不

在得知自己患了抑郁以后,诗远才真正开始审视自己。她发现自己拍了很多张照片,却找不到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问自己,“你这过的是什么狗屁矛盾生活啊?”

当她发现,自己的文字可以激励很多人,而自己却没有办法激励自己的时候,她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了。

她对自己说:“生活没将你打败,而你也别被自己打败呀!”

这个曾经在大一鼓起莫大勇气跟操蛋的生活说不的女孩,终于也在大四这年,再次鼓起勇气,跟过去的自己说不。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从前的她强迫自己冷静去面对所有事情,如今的她学着去拥抱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冲动;

从前的她把快乐留给他人,把悲伤留给自己,如今的她告诉自己,笑的时候用心笑,哭的时候出力哭;

从前的她不敢也不习惯以真名示人,如今的她,把所有平台上的账号换成了自己的名字——“陈诗远”。

她终于可以骄傲地说,我想做回我自己!

陈诗远:我的生活没有光,于是我把自己变成光

姑娘,你的生活没有光,好在你把自己变成了光。

希望以后你可以沿着那光亮,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去遇见你喜欢遇见的人。

愿你以后的生活光芒万丈,也温暖如初。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52919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