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来源:知乎—越女,由CFO之家整理发布

 

如果你实在无法理解,那就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面对你未来的岳母,一个带有深邃眼光的女性,她气定神闲坐在你面前,问:

王二,你现在财务状况怎么样呐?

你要怎样来描述自己的财务状况、赢得她的认可呢?(掀桌,这个恋爱我不谈了〜)

冷静下来,你可以用财报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财力,公司财报包含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下,一一解释。

如何看懂财务报表?大小老板急着学!很少有人这么讲,一学就会。

第一课

一、你首先要说,自己有多少资产。

你说你在北京有一套房,总价值300万,自己首付100万,贷款200万。

那么对应着财报里的资产负债表,你有300万的资产,负债200万,所有者权益是100万。所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永远成立的。我从网上找了一张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简单看看。

左边这一竖栏是资产,右边这一竖栏是负债和股东权益(又叫所有者权益)

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资产细分起来,有很多种,比如你的房产呀,现金呀,小车呀之类的。这对应着左边这栏的各种细分小科目。比如现金要计入到货币资金科目里,房子车子要计入固定资产科目里。

而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可能是从银行借款(负债),也可能是你自己出的钱(股东权益或者叫所有者权益)。对应着右边这栏里的各种小科目。

二、其次,你还要说明你的收入情况。你跟你岳母说,你有套价值300万的房子,这个只能说明你的资产情况,虽然岳母开心,但是本着尽调的精神,她会继续打探。她想打探你的工作收入,因为说不定你现在正失业呢。

所以这里用到利润表。

我随便找了个利润表,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公司有营业收入,扣掉各种营业成本,还有各种费用,各种税收,最后剩下的是净利润。

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三、有资产负债表,有利润表,为啥还要现金流量表?这基本是因为造假的人太多了。比如你跟岳母吹牛逼,我跟张三做了个项目,他今年会给我50万,放心把你女儿给我吧。岳母不care这些,她只关心,今年这50万的现金能不能到你账上。

所以现金流量表就是用来计录你账上真实的资金流动,进来多少,出去多少,还有多少钱。

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如此,从大的方面来说,财报就是这样。每一家公司都有财报,而我们,将通过这些财报,对这些公司作出具体分析。

人人都是岳母娘。

往细了说,就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儿。

比如如果你是房地产行业,你会发现房地产公司的负债那一栏数据特别大。因为房企需要大量借钱来做开发。

如果你是互联网行业里的一般普通型公司,你会发现公司的总资产不大,因为公司没有生产线,不生产实物商品,也没有买楼买房。而且因为不怎么找银行借钱,所以负债更是特别小。

所以,如果用负债比上资产,也就是资产负债率,那么,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高于互联网公司的。

举个栗子,大家说乐视扩张很猛,借了很多钱,但你用乐视网的资产负债率跟恒大地产、万达比一比,还是低很多的。

但就互联网行业来说,乐视网的资产负债率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

所以对于财务报表和指标,重要的是理解行业和公司业务的性质,不要僵化对比。

这是第一课,主要是让大家明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本质意义。

对于普通人,只是想稍微了解财报的话,看到这一课,就可以结束了哈。

第二课

在我们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粗犷地活着。茹毛饮血,吃生肉,拥有最简单的生理需求。

直到火的发明,又可以吃熟肉。后来随着调料和炊具的发展,又催生了红烧肉、小炒肉、烤串儿、水煮肉…

资产也是这样,如果你简单就用“资产”一词来说明你所拥有的资产,那是多么的粗犷。

资产与资产是有区别的,有的资产流动性高,变现能力强。比如现金、银行存款;有的资产流动性差,比如东北老工业基地里,一条过时的生产线,或者大西北荒漠里的一块地皮。

所以这有了流动性资产、非流动性资产之分。

还记得我上面用的这张图吧,免得大家往前面回拉,我再放出来一下,贴心吧:

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大家可以看到,流动性资产里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其它流动资产等。流动资产加起来,合计是1000。

而非流动性资产里面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其他非流动性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合计起来是2000。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资产类别没有出现在这个表里,毕竟这只是一个企业的报表,是我从网上找的。这个企业不具备所有的资产类别。

分析很多轻资产公司,可以重点看看流动资产的大小。比如你就是一个品牌创意类公司,你是没有生产线、房子这些固定资产的,老板是很在意流动资产是否足够的。这涉及到公司能否灵活经营、能否给员工及时发出工资。

比如经常会问:你公司账上还有多少钱?这就是问的流动资产方面的问题。

但对于很多传统型、重工业企业——比如钢铁煤炭企业,它们的固定资产是很大的,因为有大量的机器设备之类的,这些一般会放在资产这一栏的“固定资产”科目里。这些传统企业都是重资产企业。

第三课

负债和负债之间,也充满了差异性。

你找银行借钱,你的借款成本低,而且期限较长,这种债务会比较受企业主欢迎。

而如果你找高利贷借钱。。。。那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就是饮鸩止渴了。因为利息很高,期限一般很短。

过去的几年里,很多中小企业就死在了不合理的负债上。生意一旦不景气,便开始找民间借贷,结果发现生意是趋势性地难以回转,而民间借贷的利滚利,让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化为烟灰。

负债按照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性负债、和非流动性负债。

我们再看下这张图,看看右边这一栏,流动性负债合计为875,而非流动性负债为1025。两者相加,也就是总的负债等于1900。

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对于负债,我们要科学管理。

比如,流动性资产最好要大于流动性负债。因为流动性负债是短期内要还的,你的流动性资产不能覆盖的话,企业的资金链就极度容易“咔嚓”断了。

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这就是财务指标中的“流动比率”了,这个指标,通常最好要大于200%。

比如,大家说乐视资金链紧张,在财务指标上,是因为它的流动比率过小。短期资产没法有效偿还短期债务,所以只能拖欠供应商的款项。(供应商款项在会计科目里计作“应付账款”)

比如,为啥京东亏损这么多年,还活动好好的,是因为,在财务指标上,它的流动比率还不错。短期资产游刃有余地覆盖掉了短期的债务。

第四课

我们的资金来源,是有两种性质的。

一种是借来的,叫债务,在财务里面叫做负债;一种是自己和股东们的自有资金投入,在财务里叫所有者权益。

看懂财务报表的方法有很多,但很少有人这么讲,因为一学就会!

债务是要还的。

而所有者权益是股东们自己的投入,亏了就亏了。(当然,公司要经营得好的话,股东们的回报也很大。)

平常你找银行借钱,在资产负债表里会计到负债这一栏,超过一年期,一般计成“长期借款”。没超过一年,一般是“短期借款”。

股东们自己的投入,包括如果引入外部的风险投资,都是计到所有者权益这一栏。因为风险资本是占有你的股份的。

所有者权益,又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如上图的红框之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应当怎么理解呢?

所谓实收资本,一般对应着企业刚设立时的注册资本。比如我企业的注册资金是100万,则意味着我公司被分成100万份,每个股东根据出资等情况,占有不同的份数。

如果你公司经营得好,会有投资人想中途加入,投资你的公司。

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如果他想占股10%,那他应该出多少钱。

A方案:投资人拿出11万元钱放到公司里,则实收资本总量达到111万,他的11万对应着11%的公司股份。

想啥呢?这种方案肯定不会被原股东接受:

原股东内心独白:我们公司经营得这么好,凭什么你用我们当初的价格来入股,你想占有10%股份好吧,我觉得你得拿100万才行!!毕竟你是后面才加入的。

朋友,如果你想入股,你得拿出点诚意来。

于是,Duang的一下,有了B方案。

B方案:投资人拿出100万,其中11万计做实收资本,则实收资本总数达到111万;剩下的89万,就放到了资本公积科目里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公司经营得好的话,B方案是更常见的现象,只是价格谈判中多和少的事儿。

以上说的是“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所有者权益”里头的“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也很好理解。

因为本年利润是归股东的嘛,所以计入本年利润。有时候,可能公司在前几年赚了很多钱,股东也不急着分红,就计了“未分配利润”。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5WtJfA21HZoL4EoO0wd0w

炒股欠债17万 , 绝望……

失眠焦虑,一天没吃东西,想把自己犯的错误写出来。

一段人生故事,想到哪写到哪了。

我是从2010年开始接触到股票的。我09年结婚,我的公公是个股民,小钱在里面玩下那种,那时我们一家还住在一起,经常看到他在电脑前看股票走势图,我对股票不了解,只觉得这种炒股看图形涨跌赚钱有点神秘。有次我和老公以及他几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在门口遇到一个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在发名片,我老公他们聊了几句,问了下交易费。没过几天我老公同学喊他一起去开户了,主要是因为证券公司开户送礼品。

我老公开了户放了几千元钱跟着同学试了下亏了一百多他不玩了,我挺好奇的,用老公账户放了一万五进去,我也不知道买啥好,反正只敢买便宜的几元钱的股,当时好像买了支“紫金矿业”赚了几百元,第一次在股市赚钱太开心了。那时对股市是好奇心居多,操作比较少。

2011年初,我买了支“中国北车”,那时中国高铁正在全面建设阶段技术先进,可没想到买在了山顶上,亏了也不想割肉就放着吧,于是就再没管这个股票账户了。

4年后,2015年时,我周围同事开始热烈讨论起股票,有个同事热衷炒股,他有天说起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都涨疯了,我听到后说,啊,我几年前还买了中国北车亏了我都没管了,他说那你赶快看看账户啊。

我连忙给在家的老公打电话:你看看股票账户,我的中国北车几倍了。我老公说:我早卖了啊。我:??什么时候,你为什么突然卖我股票啊?我老公:就…前些时间我爸给我打电话说我们之前亏的中国北车涨回来了赶快卖掉,我就上去卖了。我:赚了多少?我老公:就一两千。。。

你卖了股票不告诉我钱也不给我了啊???一气之下我自己去证券公司开了个户放了五万元进去炒股。那段时候同事之间就天天聊股票,出去团建也是看手机股票。害,还没多久股市就开始暴跌,我亏了一万多就不敢再看了。

2016年,公司因架构调整大裁员,我失业了。人生第一次失业,我对这份工作很有感情,一直以为会在这家公司做到退休呢,公司是外企,多赔偿了我几万元。可能我之前太顺了,没经历过这样的挫折,心里很难过走不出来,就待在家里哪里不想去。

那段时间我又开始炒股,我投入了十几万,我认真学习股票知识,决定自己要做价值投资,我选的都是市盈率低收益较好的 $格力电器(SZ000651)$   $万华化学(SH600309)$    $五粮液(SZ000858)$  ,但那个时候我一直也没赚到钱。

有次,我前同事们喊我聚餐,那位热衷炒股的同事聊起股票,说他最近玩次新股都赚番了,我固执的说,我不炒那些,我就做价值投资,同事们都笑了。可是我后来每次看到那些次新股疯狂起来,心里都羡慕不已。我手里唯一疯了下的就只有格力电器,那段时间还是因为前海炒作要举牌。有天我公公来我家, 和我说起股票,我说我现在手里只有五粮液了,贵州茅台要是能涨到一千元,五粮液不会只有几十元的股价的。我公公吃惊地说:你觉得茅台能涨到一千元?我说:当然!!然而说完我自己都心虚了一下。

18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姐姐生完宝宝查出癌症,已是中晚期。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医院照顾她,心态很崩,加上五粮液跌跌不休我做了一些反T,受不了割肉了亏损不少。

之后又陆续乱炒过一些,但那时心态就很不好,有压力,不想什么狗屁价值投资了只想赚钱。也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什么股市老师群,听他们直播课一堆人,每天下午就说大家开始买什么票,然后直线大拉升进去后就回落,被洗脑亏到没脾气,还觉得是自己手速慢了。后来慢慢清醒,助理微信群还让我们每个人填表,写自己的账户金额,我没写微信举报他们,然后删了这些人。

后来我去上班了,手里最后一支股就是次新“中信建投” ,买了它后,一路跌到6元多破净,还有比我更倒霉的?对,我割肉了不玩了。不看股票的日子真快乐啊!!!

——————————————

2020年,因为疫情我经历了第三次失业。这是我四年中第三次被裁员,我已经35岁。工作的事我不想写,我人生犯得一大错误是不该跳槽到互联网公司,996,裁员简直太平常了,赔偿还抠,和之前外企比不得。

最后一家公司是BABA,以为大公司能干的长久点呢,裁员不是说我工作不优秀,就是我一直是销售支持类岗位,每次裁员是职能岗位裁掉,或整个办事处取消,我都是最不能幸免的。而我因为孩子还小,也不愿调岗去省会城市,留在这个三四线城市想找同类岗位太难了。

裁员前我有次下班途中晕倒,昏迷了十几分钟,醒来满脸是血。住院时得知公司HR要谈裁员,我说等我出院再谈。

现在回想,如果当时昏迷后再也没醒过来,是不是最幸福的死法呢。

不知道为什么,最难过的经历反而不想写了。。

失业后,我想自己一直没考驾照,先去考个驾照吧。其实中间有几个朋友介绍互联网公司工作机会,我都没去,因为我已经打心里厌恶了互联网行业,我甚至总会想起凌晨主管突然拉钉钉电话会议,我睡了没接,打电话过来说我不配这份工作的往事,当时看着旁边熟睡的孩子真是难受。

失业后手里剩下10万元左右,那时想着放在股市里,一边考驾照一边炒股赚点小钱就好。

我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我买了新股“稳健医疗” ,买它我很坚定, 因为我十几年前大学实习就是在这家公司的分公司,当年这家公司从产品到车间环境给我印象都非常好,以及后来全棉时代品牌的成功,疫情期间公司对社会的贡献。这只股票也让我赚到了钱。

尝到了甜头的我又陷入了炒股的“乐趣”中,我又选了“沃森生物”,我想着21年疫苗一定抗击疫情最重要的物资,我看着30多元已经到底部。然而我拿不住这只股票,那时已经考完驾照了,闲的啊,每天就坐在电脑前盯着股票,不操作下做个T都感觉一天荒废了一样,做着反T还亏了。

嗯,也犯傻买过新股“华康股份”。

年前白酒还大涨了一波,只感慨这两年没看股票咋得玩起价值投资了?五粮液是我的心头恨,几年前几十元割肉的我怎么可能几百元再捡回来,怎么忍得了这口气。

在这期间我没怎么找工作,有一些客观原因,大环境不好,适合岗位很少待遇低,加上自己36岁了,投简历也很多没回应。年前几天,朋友内推面了个电话聊得挺好,年后也无音信了。但主要是自己沉浸在股市中,股市赚的比上班快多了,心也变得浮躁了。

其他的也不用写了,后面就折腾来折腾去,股票账户一直在亏损只剩下几万元了。3月我感觉大盘到阶段底部了。有天,就玩手机突然收到支付宝的一条通知借呗额度,打开看时又鬼使神看到自己有几万额度心动了,就想着多加点钱进去会回本更快,利息都没认真考虑,就快速的借出了。

我又开始认真选股,研究了锂电池行业,看了网上不少资料,选的锂电池隔膜“星源材质”,没选龙头恩捷股份只是因为星源材质价格低又是创业板幅度大。然而我已经没有耐心中线拿住股票了,就想着短期快点赚到钱,想到赚钱就先把借呗还掉,只做个过渡。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很浮躁,我确实拿不住股票,我也面临着没有工作要赚钱的压力,追涨杀跌不停亏损,但那时我一支股票还能拿个几天,还只是小亏。

4月我信用卡现金分期了几万补仓进去,分24期每月还一千多还在承受范围内。那时股票账户有十几万了。

我在不停的犯错,但我还清楚底线是我的本金要大于借款金额。

然而,这一切从我中了一只可转债东财转3开始迅速变糟,我仔细研究了可转债当天上市的涨幅及规则玩法。可转债T+0的玩法吸引了我,以前总在说中国股市T+0就好了呀,现在可转债不就是么,T+0不香么。

我转向可转债市场,T+0会上瘾,玩了可转债不想切换回股票。刚开始我还比较小心轻仓,那段时间可转债市场从小康转债开始就非常活跃,我根本不会记得我当天买了些什么转债,不像股票,我对可转债没有研究没有感情,只关心正股涨停没有,溢价高不高。

有天我买了伊力转债,当天收盘30多个点啊,我那个激动,我似乎觉得自己很适合做可转债呢,整个五一假期我都期盼赶快开盘,呵呵呵。

后面就不堪回首了,亏了就疯狂操作,以前股票一天最多操作个一次,可转债不同啊,可以无限T+0呢, 明明上升趋势,动一下我都要紧张到卖出又追高。整个人都变得不正常了,每天轻松亏1万,走势图上密密麻麻的B和S。我选的都是涨停的正股,可转债溢价低的,其实那时可转债活跃,不动是能赚钱的但我怎么可能管的住手。何况有些债就很离谱突然一条直线10个点直接下来也来不及卖出,割韭菜不要不要的。

我疯了停不下来,就想着我要赚回来赚回来。在账户只剩下5万的时候,我受不了了,一口气把剩下钱扔到“长安汽车”,我没研究这只股,只是那时华为造车很热门,就赌气丢进去了,还想着我不动股票放中线了。果不然,周末华为就辟谣啥的,周一又送我个跌停,害,我当然是割肉了,之前想的做中线呢?

后面啰啰嗦嗦都是这些破事,选了几支好股都翻倍了,但没有一直拿住了赚钱。因为心态已经彻底的崩了,人都不太正常了。比如“北方稀土”,我在启动前一天20元买了,第二天开盘没一会我就赶紧卖了,为什么卖?因为心态不好,害怕亏一分钱,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虽然看着它涨停也不舒服但不想买回,就一路看到涨到60元。

亏钱又拿信用卡补进去,知道最可笑的是什么?我好像不觉得股市账户中的钱是钱一样,就好像只是一串数字,只是这串数字一直在变少。

我在生活中很节约,网上买东西几块钱差价都要比来比去犹豫,股市中的钱不是钱吗?这不是有病是什么呢?

为什么我每次借钱时总想的是我会赚钱我会赚钱,可我为什么从来没想过我会亏钱呢?为什么我不能及时止损,而是像红了眼的赌徒想着赢回来,越陷越深。

我那已经崩塌的心态注定了我买什么都一定会输。

我状态也越来越糟,不出门不和任何人联系,不想接家人电话,头发大把脱落,经常失眠。

我做了一些奇怪的梦,我梦见一只小白兔被一群灰色老鼠咬食,我想救它但救不了。

我梦见一个小女孩的鬼魂死死掐我的脖子,我挣扎着想醒过来。

有时半夜迷迷糊糊中,就想着划掉自己的手腕,结束这一切吧,我真的受不了了。

但会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是会不忍心。

我常把自己关在卫生间内几个小时,不是发呆就是哭。我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他成绩很差,也喜欢在家里走来走去想事情,我问他,他就说他在学我。老师觉得他和别的小孩不同,前段时间去医院确诊了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需要长期服药。

我这几年和老公的关系非常不好,名存实亡的婚姻。他工作一直不稳定也没有钱,之前做旅游去年因为疫情也失业了,他每天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

我名下没有房产没有车能够变卖。

我最崩溃的时候给一个好友打电话诉说了这一切,说我想离开了,她说你知道吗?我刚才接到你电话时就有这种不好的预感。

我也试着回归到正常生活。求职适合岗位少,我之前工资7,8千,现在找一份4,5千工资就可以,投了简历大部分没回应。高不成低不就的,去小公司面试,对方说我过往经历都在大公司觉得我不适合。上次去了一家汽车4S店面内勤,和销售总监聊的还不错,也聊到芯片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她推送我到总经理面试时,总经理是个很年轻的女性,她开头问了我年龄立马皱起了眉头,不加掩饰的嫌弃。

想活着难,想死也不容易,每天焦虑、颓废、挣扎。

每天逃避,幻想,想重新来过,却没有能力去改变。

十几万的银行债务,每月有一万分期要还,我的出路又在哪里?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希望一切只是水逆,未来还能好起来。

我现在只想安稳的睡个觉。

晚安!

作者:一直会飞的牛牛
链接:https://xueqiu.com/9318646876/199336282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作者 | 墨羽枫香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这些年,对于普通人而言,投资渠道越来越少。

曾名噪一时的P2P全部清零,常有10%的回报率已经成为过去式;在监管持续高压下,投资房地产也越来越鸡肋,而放在银行存定期买理财,收益率也越来越低。

手里的闲钱出路想要保值增值,投资股市成为数不多可以选择的主流投资渠道之一。截止今年7月,中国股民已经突破1.9亿人,较2015年不到1亿人增加了1倍,同时还在以每个月100-2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市场,但赚钱真的容易吗?

1

炒股到绝望
今年国庆期间,一条长文帖子《炒股欠债17万,绝望……》火遍全网,戳中股民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神经。
主人公是一位36岁的中年妇女,早在2010年就接触了股市,于2011年用老公的账户买了自己的人生中的第一支票——中国北车,但很不巧买在了最高点,没割肉撒手不管股票账户了。
后来到2015年牛市的时候,中国南车北车合并,股价涨了很多倍,但那时才发现北车早早被老公在背地里给卖掉了,仅仅赚了一两千。一气之下,她开了自己的证券账户,用大手笔5万元去炒股,没过多久大盘开始暴跌,亏了1万多。
2016年,她失业了,重操旧业,认真学习股票知识,决定做价值投资,投入高达10多万元,选择了格力电器、万华化学、五粮液,但一直没赚到钱。到2018年,心态崩溃,还割肉了五粮液,不再相信什么价值投资。
后来,她重新找工作去上班了,买了次新股中信建投,买入后,一路阴跌到6元多,惨遭破净,最后割肉不玩了。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2020年,她经历了3次失业,手里还剩下10万元左右,那时想着放在股市里,一边考驾照一边炒股赚点小钱就好。
买了新股稳健医疗,赚了点小钱,尝到了甜头,又买入了30多元底部的沃森生物,但没拿住,老是做T还亏了不少钱。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几番折腾,10万元只剩下几万元了。今年3月,感觉大盘快到阶段底部了,挑中锂电池行业,查找不少资料,选择星源材质,但没有耐心拿住最终小亏,因为顶住没有工作的压力,想要赚快钱。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4月,信用卡现金分期了几万进行补仓。后来中了东财转3,开始疯狂交易T+0的可转债,情况迅速变糟。
输麻了,停不下来。最后在账户只剩下5万元的时候,一口气丢进了长安汽车,没研究只知道华为造车很热,结果下一个交易日吃了一个跌停板,后割肉离席了。
生活中,她很节约。前后4年她一共经历了3次裁员,婚姻名存实亡、孩子还小需要陪伴、名下没有房产没有车能够变卖。更不幸运的是,今年半年时间内亏光手里的10万元,还倒亏欠债17万元。
对此,格隆汇社区一位股友——猫毛有感而发,总结特别好,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1、永远不要借高利贷炒股,犹如飞蛾扑火,时间是杠杆的敌人!

2、只做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股票,如果你不知道买入一家公司到底为什么,就如同拿着火把穿过炸药厂一样!

3、投资心态要放平,不要急于赚快钱,频繁操作,追涨杀跌,到头来只会成为韭菜!

4、投资是一场修行,必须终身学习,而且要不断学习新事物。流水不争,争的是滔滔不绝!

36岁失业中年妇女炒股爆亏,只是大A血淋淋市场一个真实的写照。其实,在这个赌场里,一直都有“721”的魔咒没有被打破——7亏、2平、1赚,相当于90%的人是陪跑的,是要亏损的,因为2平也会输掉资金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1.9亿股民入市,能稳定赚钱的人只占1成,也注定了绝大多数人会成为“韭菜”,被人收割,也注定了这个游戏是极其残酷的。
股民有众多亏钱痛点,其中核心的一条是没有自己的交易体系与逻辑,交易凭感觉。没有它,也必然会伴随追涨杀跌,心态失衡,最终大概率会在市场里碌碌无为。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2

底层逻辑
作为聪明的投资者,应该都要知道最底层的股票定价的逻辑。
上市公司现有价值等于未来现金流总和除以折现率。那么,市场给投资者带来高回报(市值=股价*股本)的基础是未来公司利润能够保持持续高增长。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注意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持续、高增长。要达到这两个条件,大致对应着行业赛道有前景(增量市场),公司商业模式好、公司业绩增长逻辑性强。
我们都知道,市值=市盈率*净利润。投资赚钱其实有两部分,一是赚估值提升的钱,一部分是赚公司成长的钱。
但往往情况是业绩增长漂亮,同时估值抬升很快,“戴维斯双击”出现,给投资者带来足够惊喜的回报。一旦业绩增长跟不上了,杀估值也是很凶猛的。
诸如今年的长春高新,主营单产品的生长素,遭遇集采重大利空,行业规模以及增速面临坍塌风险,股价短短5个时间暴跌50%,血流成河!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类似长高的公司,还有很多,比如上海机场、永辉超市、格力电器、万科等等。这些票都是过去的大牛股,也为投资者带来过惊喜,但时过境迁,当下它们所在行业几乎没有增量蛋糕,并且公司生命周期也步入了成熟期,没有了良好的业绩成长性,估值大概率是一跌再跌,买入它们不是被深套,就是折腾很久不赚钱。
利润和估值是一对孪生兄弟,前者往往决定着后者。现在的市场很聪明,短时间内把预期打的很满,一旦业绩成长逻辑变化,杀业绩杀估值也非常之快。这为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不管市场交易什么风格,最底层商业逻辑不会变——持续高速的利润增长,就能带来高额回报。

3

交易策略
在我看来,基于基本面+成长性来选股或许是尚佳的交易策略之一。
这也决定了我们要深刻理解公司解决了什么需求,创造了什么价值。高瓴创始人张磊也曾说过,源源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公司才具备优秀的动态护城河。
深入了解一家公司,需要我们理解公司商业模式(生意本质,创造了什么价值)+公司增长逻辑+行业增长逻辑(国产替代、集中度提升、渗透率提升)。
那么,什么样的行业与公司才值得中长期投资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3个方面:
第一,选择比努力重要,所在赛道属于增量市场,有行业红利。这是公司业绩增长的天花板,非常重要。
第二,竞争格局不会洗牌,始终领先,没有被追上的可能(业绩确定性强)。
第三,不会有迭代风险,公司商业模式、技术、产品不会被替代(业绩确定性强);
这是从股票定价最核心的逻辑出发去进行择股的——持续业绩高增长。
理解了这些,自我选股之后,还可以从侧面佐证一下自己的判断,因为机构是未来市场定价的主力军。这里面,可以参考中国公募重仓股排名(每季度)、顶尖级公私募基金重仓仓位(高瓴、睿远、高毅等)、北上资金重仓股排名等。
择股之后,接下来便是买卖择时的问题。我们经常听到:好公司一定要有好价格才好。
过去这么干可以,但现在市场越来越成熟,依靠错误定价获得超额收益越来越难,要承认市场长期定价的合理性,只有你理解与否。
基本面强大的股票(真正有业绩成长性的,不是看起来,比如金龙鱼就不是),相对便宜的价格就可以布局,可以淡化择时,长期持有可以熨平风险,不要老想着抄历史大底。
当然,买入并不是一把梭,尚佳的策略是综合宏观基本面和流动性(大盘)、市场情绪,结合公司自身相对合理估值(不是去精确计算,相对便宜价格就行,比如阶段底)进行分仓入局。
卖出策略就是公司基本面(成长性丧失)逻辑发生了变化,第一时间卖出股票。这在机构中表现特别明显,上海机场在今年1月29日盘后披露与中国中免重签协议,基本面恶化,北向资金在2个跌停板后快速大幅减仓,当然还包括张坤也清仓了。
36岁女股民“被逼疯”实录
此外,所持有公司极为高估,甚至很大泡沫(比如年前的茅台),可以选择降低仓位。当然,发现成长性更好,潜在回报率更好的标的时,也可以择机换仓卖出。
一整套交易体系中还包括仓位配置方面的一些技巧。
在我看来,分散配置比较重要,投资3-5个细分行业,每个行业仓位占比20%-35%。具体到公司层面,对公司认知越深仓位越重,理解一般仓位越清。有时,我们还可能遭遇大盘系统下暴跌,单个公司呈现高安全边际,在以上的原则上提高仓位比例,但尽量不要超过35%,反之降低仓位。

4

尾声
建立自我的交易策略,看起来容易,也知道很多道理,但依旧在股市中赚不了钱,这才是股民的常态。因为市场是一个博弈场,是不允许绝大多数人盈利的。
721魔咒,很现实,也很无奈。但我们也需要常念叨罗曼罗兰那句“认清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热爱生活”,才能燃起对未来的希望,守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3uGPJg-pKkGKLqKJewurpw

识别庄家意图

 

散户炒股无非是与庄家斗智斗勇,今天就讲一种识别庄家意图的方法:筹码分布

 

筹码分布反映的是在不同价位上投资者的持仓数量,股票在涨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价格位置出现不同的成交量峰值,这些成交量在不同价位的分布量,形成了股票不同价位的持仓成本。 

 

识别庄家意图

打开个股K线界面,都会有“筹码”的选项,点击筹码即可看到该股的筹码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不同价位的持仓成本可以判断行情趋势,识别庄家意图

 

一般个股涨跌过程需要经历4个过程:吸筹期洗盘期拉升期出货期

下面给大家详解一下这4个过程的筹码分布情况

 

1.吸筹期

 

吸筹阶段显然股票价格处于底部区域或是阶段平台区域,主力会在阶段低位进行筹码收集,收集的筹码越多,控盘度越高。长期横盘整理就是主力吸筹建仓最常见的手法。

识别庄家意图

以8月份带大家潜伏的全柴动力为例,该股长期处于底部横盘阶段长达近两年时间,筹码峰值出现显赫的单峰形态,集中度只有6%,算得上绝对集中

 

筹码峰值越小,代表越集中,一般能达到8%以内的也算得上很集中水平的股,庄家已经高度控盘,拉升时也会压力很小,一旦行情启动就是大头。

 

所以,一旦发现低位高控盘个股,耐心便可以跑赢市场大部分选手。

 

2.洗盘期

 

当主力完成吸筹动作后,后市便是考虑拉升过程,但主力不会免费给散户抬轿子,所以都会进行一个洗盘期,洗盘的目的就是清洗浮筹,既可以甩散户下车,又可以减少日后拉升过程中产生的阻力。

 

识别庄家意图

一般主力多用的手法就是缩量阴跌几天、甚至几周,注意洗盘下跌阶段,原先最密集的筹码峰值不会松动;

 

识别庄家意图

比如前几天“研报来啦”带大家潜伏两天止盈的深圳能源为例,在调整杀跌阶段,底部筹码是不会变化,始终是处于顶格状态;

 

识别庄家意图

包括前两周分享“妖股形态”讲过一种V字星洗盘,也是通过筹码可以发现,像方大碳素直接一波洗盘连跌半个月,破了新低出来,90%的散户一定承受不了会止损,结果就中了主力的埋伏;

 

3.拉升期

 

在洗盘完成后,股价便要开启主升浪发力阶段了,也是躺赢吃肉的时期

 

识别庄家意图

全柴动力这只票,我们可以看到中途主升浪阶段,筹码开始出现多峰形态,也就是表示该股已经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各个价位介入的人都很多,但是只主要峰值还是集中在低位,那就说明主力还没有出货,便可以继续持股。

 

4.出货期

 

主力从吸筹期,到洗盘,再到拉升,费时费力,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周期,最终目的就是等出货期。

 

识别庄家意图

识别庄家意图

当时只赚了50%就止盈了,也是看到出现高位单峰筹码,下方筹码跑了非常多,说明主力资金完成了大部分出货,而且筹码集中度从此前6%,发展到现在25%,从绝对集中水平,开始变成非常分散水平。

 

这时候,股价可能不会马上跌,还会维持高位震荡,甚至还会再来一个涨停板,但也是“带刺的鱼肉”,想要吃最后一口肉,很容易把自己搭进去,甚至彻底套牢。

虽然少赚20%,但是少赚的同时,我是赚认知内的钱,不会承担过多风险担忧,盈亏同源的道理;

 

包括,平时很多家人们留言,追涨之后慌得不行,又想刺激,又不敢承担风险,明显到达顶部区域的票,顶部区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贪图最后的博弈,你可能会赚到10%,但是如果没赚到,可能损失50%,甚至更多,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ribPZ_wzseL0fGCT_hghw

说点干货:我的投资架构

今天市场稍微有所反抽,但目前而言还没触底,大盘空间看3520-3500区间,或者横盘震荡4个交易日左右。这是在没有消息刺激的情况下,有消息刺激就要看刺激程度。大致就是再过过3-4天应该差不多。

最近后台很多人留言说老师你预测这么准,能不能透露一些你学过的东西,指点一下。既然大家想学,又加上马上有国庆7天长假,正好可以学习,今晚就来说一下我的投资架构,以便大家也能系统地搭建自己的投资架构。

以往,相信大家都有去看过一些关于技术分析或者基本分析的书籍或者文章,更痴迷的可能还报过相关的炒股课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面临以下问题:

1、东看西看,东拼西凑,学的东西不完整,不系统,有时候管用,有时候不管用;

2、别人教你的东西不完全正确,还有教你的人是否真的懂,或者有没有真正告诉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晚就来说一下我的投资框架:

相信这里也有金融、经济专业相关或者在私募或者投资机构工作的人,你们一定会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在书本上学的金融和经济理论来到股市大部分会失灵”!即使后面去专门系统地学习大师级的价值投资理论,最后还是一筹莫展。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知识门槛的原因,有点像我们古代的宗派,自家宗派的真材实料一般都不外传。那么,近代经济学或者金融学起源于西方,西方就对全世界玩了这么一手,他们给出来的经济学理论或者金融理论,基本不是完整的,甚至是有误导性的。

而且可以告诉大家,截止目前为止,在经济学领域,还没有具备科学性的经济学或金融理论,西方的理论基本是经验性总结。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去看缠中说禅经济学,或者陈平的理论。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在这里头瞎转悠了很久才发现现在学校或者很多人传播的理论是有问题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是适用的,只是不具备全方位涵盖性。

因此大家学习东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看的东西是否存在问题。上面说的,是希望大家不要走弯路。

在之前的文章曾经提及过一些框架的东西,首先是从宏观着手,然后再到市场,再到板块,才到个股,最后到买卖点。

这里说的宏观,其实对于多数人而言,没有必要深究,因为你们不是搞研究的,只需知道就行,因为宏观的东西一般两三年甚至十几年才会有明显的变化。

现在的宏观就是中美博弈,为什么会出现中美博弈呢?

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危及美国的霸主地位。再深一层原因就是人口级别更迭,目前处于人口序列中2亿5千万主导向12亿5千万主导过渡的阶段。宏观经济背景就是自1929年开启的信用经济拐点,目前就处于这个90年经济周期下行中,因为90年接近100年,管理层平时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是这么来的,就是从这个经济周期来的。

在这个交接期过了之后,中国经济将会一马平川,飞速发展,重回世界之巅,这些大家应该能够预感到。

现在的关键就在于要区分清楚中美博弈对市场的影响,因为目前还没分胜负,因此中美交锋会不间断出现,这就是未来1年的潜在投资风险。

中美博弈分胜负的标志是什么?美国金融市场崩溃。关于这个问题,在9月初的文章已经透露给大家了。一旦中美明显区分胜负了,国际资本将会快速逃离美国,我们也会打开对外的通道吸收美国出来的国际资本,这就是大破大立,先风险后大机会。

关于宏观经济周期,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涛动周期论》,这是前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生前的演讲实录。他的理论相对来说通俗易懂也实用,不像现在的经济学家,开口就是一堆数据,说完了你还不知道他说了什么。这本书对生规划也很有帮助。

说点干货:我的投资架构

宏观的问题大概说了,有时间后面再深入一点,为了文章不那么长,暂时不深入讲解。下面就是大盘的问题,其实大盘主要跟政治经济相关,目前的政治博弈还是上面的中美博弈。经济问题还是这个90年经济周期下行趋势。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炒股不是搞实业,炒股炒的是预期,不是实际情况,当然实际情况跟股市也有相关联,但更重要的是预期。因此,一般股市启动会先于经济启动。但前提是经济好转的预期要形成,就目前而言,经济还处于下行,今天PMI已经跌破50枯荣线了。

对于PMI跌破枯荣线,我们要有易经的思维,就是不要只想一边,要正反两面都要思考。很显然,PMI跌破枯荣线,说明经济不行。反过来,国家一直说维稳,那现在经济下滑,那是不是要维稳一下呢?

怎么维稳?放流动性。所以,这就可以知道,在至少中期经济是下行的,因此要小心,控制好仓位,但短期有可能释放流动性,那这就是一个短线的机会。

至于怎么捕捉这个流动性的机会,这就要结合到技术面。一般来说,如果处于下行趋势,没有出现下跌背驰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进场去博,因为还有可能下跌,等到你深套了再释放流动性,那就没有意义了。

只有在出现下跌背驰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行情要么止跌盘整,要么反弹修复背驰,这就没有下跌的风险,最多就是不涨,但不会亏钱,这就是战术问题。

看完大盘,那就看行业,在中国,行业主要由两方面主导,一是本身行业迎来利好,而是政策扶持。对于行业而言,其实也算是中期的,因为行业的东西不是三两天就会变的,那些隔三差五出来一个消息的,纯属是概念炒作,跟行业发展关系不是太大,只是借个名头来炒。

有时候觉得那些整天倡导价值投资的人天天出来说股票也是觉得奇怪。

现在行业方面,很显然就是涨价题材,电力供应不足等;国家政策方面,碳中和以及乡村振兴是主要方向。等美股崩盘了,就是金融方向。

我们知道了行业的情况,那就落实到个股。一般来说都是跟龙头,龙头有分2种,一是行业老大,这个就看市值,谁的市值大那很显然行业地位就大。第二是看概念,因为短期炒概念的一般比较猛。

如果有2个或者多个龙头呢,怎么选?这时就要考虑另一个因素:比价关系。

就是近期涨幅多还是少。关于这个比价关系,除了板块横向比较,其实还可以纵向比较。比如牛市里,金融股涨了50%了,科技股还没怎么动,那么从比价关系看,科技股的潜在空间显然比金融股要大。

宏观、大盘、板块、个股都比完了,最后筛选出来的股票是不是就可以买了?

还不行!

凡事关系到买和卖都要落实到技术面,这个时候就要从技术面去捕捉好的买卖点。这有点像追女孩,追女孩谈恋爱这事应该绝大多数人都有经验。你从一堆人里选出来目标了,是不是还要找合适的时机再下手,如果信任感都没建立,你就跟人家表白,成功的概率就很低。

股票跟谈恋爱有相似的地方,我们要通过技术面去找到股票适合介入的位置。那么怎么看呢?

这里从缠论的角度来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三类买卖点:

第一类买点:经过下跌背驰产生,背驰的判断可以根据两段同向趋势对应的MACD红柱子面积大小做比对。

第二类买点:在第一类买点后进入上涨,在次级别回落止跌的位置就是第二类买点,一般比第一类买点高,但也有极少数比第一类买点低的情况。

第三类买点:突破中枢后,次级别回踩没有回到中枢的位置。

说点干货:我的投资架构

卖点就跟买点反过来。举例:

如上图 ,黄色是上涨趋势,绿色是下跌趋势。对比是否出现背驰,那就可以看进入和逃离中枢的前后两端力度比较,如:c段与b段对应的MAC柱子面积,上涨趋势对比看红柱子面积,下跌趋势对比看绿柱子面积。如果c段对应的红柱子面积比b段小,那后面就要被拉回到前面的中枢之内,这就可以提前预知拉回的空间大小。

详细的讲解,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下《缠论》(教你炒股票108课),下面这本书,千万别买套装,因为除了这一本,其他没什么用。《缠论》有多牛逼,大家去百度一下作者“缠中说禅”看看就知道。

说点干货:我的投资架构

宏观——大盘——板块——个股——买点  都解决了,那还有涨幅的问题,同样的买点,为什么有的一下子爆拉30%-40%甚至七八十个点,而有的只是涨七八个点十来个点呢?

这就涉及到周期共振的问题,要找到多周期共振的位置才能捕捉到更加的买点。关于周期共振,过几天再说。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PIAkqMNjvCT4Mg-5q12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