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之前,上海中考人数持续走低,在2018年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走高,尤其2020年比2019年增加了1.2万考生。
各区中考人数没有公布,我们以一模数据为参考。
2020年,一模人数最多的大浦东有2.1万人,1.2万考生相当于增加了半个浦东!如果以考生最少的长宁区为例,长宁区一模人数2千出头,1.2万考生相当于增加了5个长宁区!
8.4万中考生,能考上高中的只有68%,请注意,这里不只是市重点高中和区重点高中,还有普通高中。
不知道大家对上海的大学结构有多少了解。上海有本科39所,其中一本大学23所。而这23所一本大学里,除了14所985/211之外,还有电机学院、电力大学、工程技术大学等等。
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历经了中考和高考的洗礼,从几万人中脱颖而出,挤进了前18%,很可能只是读一所电机学院,是不是有点难以接受?
前面提到的8.4万中考生是2005年出生的孩子,当时的出生人口是12.4万。
大家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从2003年开始,上海的出生人口就持续上涨,在2012年更是达到了顶峰24万,和2005年相比,几乎翻倍。
虽然2012年之后上海的出生人口有所下降,但总体还是比2005年人口多。
尤其最近上海的落户条件一放再放,又是985,又是留学生,一大波优秀人才正在涌来,未来中考生大概率是降不下来的。
考生人数的骤增肯定会带来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考生和家长压力的增大。
*市重点高中包括市重点及分校区、特色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高中的总数基本没有变化,市重点高中看上去多了几所,但新增的是分校区以及部分区重点上升为特色校(特色校可以享受市重点高中的招生政策)。实际上,市重点和区重点的总量是持平的。
再来看高中的招生数量变化,我们以市重点高中的招生计划为例。
2019年,上海市推优招生计划4277人,自荐招生计划4760人,零志愿招生计划2234人,合计11271人。
而2020年,上海市推优招生计划4520人,自荐招生计划5142人,零志愿招生计划2355人,合计12017人,只多了746人。
再加上名额分配和平行志愿,也就多1000人出头。多出来的这1000来个市重点招生名额,对于新增的1.2万考生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而高中也不可能无限扩招下去,如果中考人数继续走高,到了2027年的18万,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敢想象。
未来的中考生去向,基本上一半高中一半职校,甚至职校的招生规模可能会大于高中。
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国际路线,以避开竞争激烈的中考和高考。
有更多的生源流入民办高中,可能会提升民办高中的实力。
如果希望孩子未来在国内参加高考,并且能录取一所还不错的大学,那么小学和初中就非常关键了。
市重点高中录取率大概在26%左右,也就是每年招生人数2万左右,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的中考生去向图,最终考取一本人数1.5万,大家是否发现了一些端倪?
是的,没错,只有进了市重点高中,未来考入一本的概率才更大。所以说,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而今年开始实施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是鼓励大家读对口学校、减少择校,所以读什么小学基本上决定了读什么初中,而读什么初中决定了在哪个区中考,这就非常考验家长的规划能力了。
不过各位家长也不必太过焦虑。只要搞清楚上海的教育生态,弄明白各个区的教育格局,为孩子选择一条适合的升学路径并非难事。
虽然通往罗马的路不只一条,但作为家长,我们都想尽自己所能,为孩子选一条没那么艰辛的路。这应该是我们这些家长内心共同的声音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zunTaWg6_DWQJTSSZI8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