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nmnpWIcB1l9Lwn1dYaqDA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nmnpWIcB1l9Lwn1dYaqDA
如果您对您写的字不满意,或者您的字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和工作,可以抽点时间练练字,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只要找对方法就行。
今天我们来絮叨絮叨怎样才能构建一个较为好看的笔画结构。
主要从结构外部位置关系和结构内部位置关系两个角度全面解析,搬好小板凳,多多思量,这知识点不要太多。
结构外部的位置关系涉及到笔画的长短、主体结构、接笔方式、疏密度等。
1、明确笔画的长短技巧,明确笔画的舒展性所呈现出来的宽窄之别,明确结构的外部夹角关系。
外部内部的疏密度关系,需保持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隙或者夹角接近相等。
2、接笔方式
笔画衔接:是指笔画与笔画贴近关系接笔方式,主要分四种情况。
实接:横类笔画与竖类笔画的衔接,从线条中起笔,或覆盖笔画末端来达到。
虚接:横类笔画与竖类笔画,横类笔画与撇类笔画,起笔的尖角贴着被接笔画而产生了夹角的接笔方式。
空接:横类笔画与竖类笔画,横类笔画与撇类笔画,左点与横勾等。笔画之间留缝隙,用于透气显现灵活多变。
自然衔接:竖类笔画与横类笔画,竖画与提画,横折折撇与平捺。当上一个笔画收笔时直接往下一个笔画起笔方向带出,下一个笔画书写中与上一个笔画收笔处达到自然生长状态的接口而形成自然衔接。
提示:自然衔接在毛笔中较明显,硬笔中运用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和习惯的形成。
3、明确上斜下正,左斜右正的广泛运用。
4、字的端正平稳需要保持支撑点的角度和底部连线的平稳一致性。
结构内部位置关系,同样关乎着笔画的长短,主体结构,接笔方式,疏密度等。
1、明确横画等距,竖画既等距也要视情况而让右边宽松,同类型笔画方向一致。内部笔画之间的疏密度合理。
2、内部笔画衔接时,要虚实结合,实接要多,需接为辅助。
明确横画在框结构中的两种情况,笔画衔接的虚实结合,围而不堵,缝隙透气,增加生动灵活。
3、竖横相接,横撇相接,撇竖相接等,都会出现虚接或者留缝隙。在带框结构中竖横相接往往可以隔开,围而不堵来达到结构的生动优美。
4、横画在框结构中,如果大框结构或者扁平结构,横画需要两边隔开,或者与左边竖画接笔用虚接。如果是长条形的窄小结构,横画需要靠左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QUPHYPpduKaLQxyYXTLSA
作为一个经常不知春秋的艺术工作者,今年,我以一种非常诡异的方式知道了秋天的到来:
打开朋友圈,晒52元红包的截图扑面而来,空气里到处都散发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酸臭味。
微博上的相关话题热度已经破了12亿,有50+万的讨论。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底是什么东西?
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又错过了什么热点,我赶紧找阿姨问了一下:
阿姨告诉我,这是现在的小年轻之间搞的新浪漫:
爱她,就应该请她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朋友群,微博,知乎,B站几乎一夜之间被席卷,这起事件的传播范围,烈度,完全可以用一场大型“裂变文化核爆”来形容。
那么问题来了,这场大规模的“跟风”是如何发生的?
为什么一杯奶茶可以引爆出如此之大的传播能量?
社交平台中这场核爆式的文化裂变又是如何产生的?
欢迎收看,一杯奶茶引发的传播血案。
接下来就是我们脱下奶茶的伪装,露出珍珠的时刻。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但绝对可以算作“百万文案”。
是一场被上帝之手策划出来的“神级营销”。
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击穿大众传播的核能:爆款逻辑呼之欲出。
为什么是秋天?
9月22日,正是时令中的秋分时节。
一场群体性狂欢事件背后一定要隐藏着群体性的情绪。
天气,就是最好的动因。
朋友圈里最爱晒天的是北京人,只需要一场暴雨,就可以引爆北京的媒体圈。
没有什么比天气,能更快的让所有人产生同样的知觉和情绪。
这几天秋雨阑珊,寒意渐浓,剧烈的天气变化,让所有人在生理上都感知到一个事件“秋天来了”.
这句话早晚会说,每个人都会说,只是时机的问题,这是共鸣的来源。
这就好比曹操赤壁江上,铁锁连营,只需要一场东风,就能火烧连营。
一个事件刺破它就会向炸裂的气球一样瞬间燃爆。
只要有人喊一声秋天来了,所有人都会从心底里发出应和:
“是的,我开始感觉冷了”。
于是所有人,在同一时刻,被同一个红包引爆,做了同一件事。
“秋一奶”是这场连营大火的导火索。
为什么是第一杯?
第一是个很微妙的词,它可以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让一个平庸的世界拥有了仪式感
比如说我刚才拉了一泡屎,,你觉得我很恶心
但是如果我说,这是“今天的第一泡屎”,你有没有感觉这句话一下子变得有仪式感了?
一下子就变得热爱生活,且精致起来了?
如果我说这是秋天的第一泡屎,是不是稀缺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甚至完事之后还想回头再多看两眼。
毕竟,错过就是365天。
这是一个制造“稀缺性”和“紧迫感”的紧箍咒。
一个姑娘在秋天可以喝很多奶茶,但是第1杯奶茶只有1次。
而且你要抓紧,如果别人先给,那你就只能贡献秋天的第2杯,第3杯和第4杯奶茶了。
那样的爱情,不痛快。
为什么是奶茶?
如果说欧式爱情的代表是巧克力,那么中式爱情的代表必须是奶茶。
周杰伦为我这个“洞察”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如果你还没尝过爱情的苦,那就去喝一杯奶茶,那种温热和甜腻,就是爱情最独特的“酸臭味”。
同样都是秀恩爱,同样都是关怀和消费,为什么不能是:
秋天的第一个吻?
秋天第一顿大闸蟹?
秋天第一顿火锅?
秋天的第一条秋裤?
秋天的第一份ofo押金?
为什么偏偏是秋天第一杯奶茶形成了这么强的传播能力呢?它的病毒性在哪里?
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秋分时节,还有什么能比一杯温热的奶茶更能表达关怀呢?
这不就是国民级关怀热词“多喝热水”的Puls版本吗?
更何况,奶茶消费市场已经培育起了广大的消费受众,它已然是如今年轻人社交的硬通货。
还有什么能比奶茶更能代表中国人的爱情?
这场网络狂欢,换成任何一个标的,都不会有“国民爱情”代言人奶茶的威力。
为什么是爱情?
“秋一奶”选择的情爱主题,绝对是人群当中最容易被点燃的话题。
哪个女孩不想拥有一场甜甜的恋爱呢?
爱情才是商业的春药。
繁衍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套更深的“爱情转移支付”商业逻辑。
一个被广泛传播的消费力公式:
女性>老人>孩子>狗>男性
消费链条的顶端是女性,底端的是男性,如果指着男性掏钱,市场就饿死了。
拉动消费的最好方式,就是想尽办法把财富从男性手中流动到女性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财富再分配。
这就是伟大的爱情。
不然一年中那么多情人节怎么都变成了购物狂欢节?
文化还是得靠资本推动。
在任何社会热点事情发生时,我都习惯从利益的角度去思考。
一个全网级的“跟风热点”,背后核心驱力一定少不了利益,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仅仅是一个关怀,在传播中,它自发形成了一个默认的标价:52块。
为什么是52块呢?
52.0很好理解,”吾爱侬”的数字谐音,精巧的是这个金额和微信红包的设计一样,非常妙。
微信红包在产品设计的时候,也严格限制了红包金额的大小,只有在特殊节日才能发超过200的红包,平时最多限额200。
为什么?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为了减轻用户的“心理压力”。
“秋一奶”为什么不是520,而是一个非常“亲民”的52.0?
这个数字,精确的掐准了男女关系的“黄金分割价”。
既表达了该表达的,同时又不至于让双方都有压力。
女孩子发朋友圈去要不会显得拜金,男孩子可以大大方方喊一句“拿去”,别人有的你也要有,不至于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又能宣示自己的爱和主权。
“压力”是个很有意思的传播参数,太小了没有势能,太大了就会自发断流。
52块恰巧就是一个不多不少的“完美数字”,死死掐住了传播的G点,很快的掀起了大众传播的高潮。
如果“秋一奶”变成“秋一裙”,要520,这事儿的传播指数一定会直线跌落。
如果变成5200的“秋一包”,可能世界上又要少一对情侣。
再狠点要“秋天的第一笔彩礼”,在座的男同志就不会这么和善可亲,甜意十足了,他们中的一些就要站起来,喊起来,反抗起来,呼吁和制止。
如果是”秋天的第一套房”,那这件事只配出现在表情包里,因为那里才能同时容得下梦和现实:
所有社交平台讨论的估计就是:消费主义荼毒年轻人,谁来救救我们的年轻人?
温柔大方?
那只是你要的不够多。
回过头来再看这52块钱,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觉矛盾没那么尖锐了?
这就是“拿捏利益”的魅力。
为什么出现了大规模的主动转发?
这次传播事件,在朋友圈里要红包这个群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们成为这次传播的生力军:
很多人很讨厌在朋友圈里要红包这个行为,但是为什么他们平时不要,这次却被集中勾出来了呢?
一切以爱之名。
赤裸裸的索要红包,同样也是一个社交高压事件,但是“以爱之名”后,一切变得自然了,压力被调节到一个舒适的区间。
传播规模一下就芜湖起飞。
但,这类人群传播的动因,只为了这52块吗?
不。
52块,只是让传播更加澎湃的彩头,物质的外壳下,藏着一种更微妙的情绪:
这还是一场测试,一场关乎情与爱的测试。
这条朋友圈是一个信号:
给备胎一个上场的机会,给前任一个再就业的希望,给追求者们撕下一层窗户纸,给亲人朋友一个联络感情的借口,给自己的爱人出一道浪漫的难题。
这场测试关乎安全感。
在某种层面上确实可以检测出朋友圈里到底有多少人在乎自己,起码能测出有多少备胎正在蠢蠢欲动。
这不就是那酸臭的爱情开始的地方吗?
这个时候的红包就不止是红包,它还是一个让人脸红心跳的小彩头,它更是一种存在感,一种被关怀的感觉,一种人人需要的安全感。
利益是传播的驱力,但情爱才是这个模因的内核。
如果没人主动爱你,那就发个朋友圈,让他们不得不来爱你:
想要的就去争取,努力就会有回报,装看不见的,你就想办法让他们看见,该来的也总会来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YIFLMEOD9C8_oYZ3Pn_nw
昨天,一份关于恒大集团的《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的文件引爆了整个市场,文件称如果恒大地产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未如期完成,可能引发一些列系统性风险。
尽管恒大很快辟谣,并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文件中部分内容也能在现实中找到些依据。当天,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宣布,由于流动性原因,将恒大集团评价从B+/稳定调整问B+/负面,恒大集团港股[中国恒大3333.HK]当日暴跌5.58%。
1. 起因溯源,借壳上市进程受阻
此事源头,还要追溯到四年前的“万科股权之争”。2016年9月,恒大作为白衣骑士赶走了万科门口的野蛮人后,将所得股份悉数转给深圳地铁集团,并启动借壳深深房A上市计划,但借壳上市进程缓慢,重组方案至今没有发布,深深房A已停牌4年。
在这4年中,恒大地产先后引入了三轮战略投资者,合计引入1300亿元战投资金。这些战略投资者包括深圳国资、山东高速、苏宁控股等,这些战投都与恒大签订了对赌协议,其中包括高盈利的业绩承诺和股权回购承诺。证券监管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不鼓励房地产企业上市、借壳、重组融资的政策多次反复强调,很少松口。
恒大这1300亿,明股实债。根据合约到期后的承诺,除了1300亿本金,还要再给137亿分红,时间截止日期是2021年1月31日,也就是4个月后。与这份坊间传闻的数字一样,恒大2020年未经审计的半年报披露的有息负债为8355亿,这还只是表内负债,恐怕这个数字还比较保守。
这意味着,若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上市,1300亿的债务会让本就背负天文数字负债的恒大雪上加霜,甚至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2. 债务驱动利不抵息,监管红线下的恒大
众所周知,恒大向来以“高负债、高杠杆”著称,在融资渠道和工具方面,高息美元债、可转债、境内债券、银行、信托、租赁、保理、商票、挤占供应商资金等应有尽有。
2020年中国恒大的中报显示,负债合计为19826.42亿元,逼近2万亿大关。其中,非流动负债合计5060.01亿元,长期借款为4397.84亿元。流动负债合计为14766.41亿元,短期借款3956.87亿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恒大集团借款为人民币8355亿元,借款平均年利率为9.14%,相当于每年要支付700多亿元利息,仅2019年,恒大全年利息支出就达到737亿,比青海、宁夏两省的年财政收入还要多。而恒大2018、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65亿元和335亿元,而近十年来,恒大的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常年为负,不断地融资、不断地借新还旧,在这者经营模式下,光是借债利息就几乎将企业持续发展的所有可能封死。
今年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传达了重点房企融资新规: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对有息负债的覆盖比不得小于100%。
长期以来,在龙头房企中,中国恒大的资金链相对紧张。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恒大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为85.3%、净负债率为199.3%、现金对有息负债的覆盖比为51.7%,这三项指标全部踩中监管层近期提出的 “三道红线”要求。
3.1300亿急了
前述被恒大否认的“文件”显示,恒大表示,公司须在2021年1月31日前偿还战略投资者1300亿元本金并支付137亿元分红。1300亿元由权益变为负债,资产负债率将大幅攀升至90%以上,可能导致恒大地产现金流断裂。
这些战略投资者们被套牢4年,可以想象出其焦急的心绪。
9月18日,苏宁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如果恒大集团未能在2021年1月底前回A上市,苏宁或将行使对赌协议中的回购权,要求凯隆置业以200亿元现金回购其在恒大地产的股权。
市场人士分析,本次恒大“文件”事件,无论最终调查结果如何。它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投资者的1300亿对于恒大地产上市进程的不满和变现的迫切要求。
3. 多元化路上狂飙突进,自顾不暇仍四处撒币
近年来,恒大一直在多元化的路上狂飙突进,屡战屡败。恒大冰泉、光伏、互联网、电商等多元化尝试都不温不火,相较于其成立之初的目标,基本都失败了,而现在又投资3000亿做起了新能源汽车。
2018年恒大集团通过恒大健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作为恒大汽车的前身,恒大健康于2015年登陆资本市场。恒大汽车今年上半年亏损24.6亿元,截至6月,恒大健康总负债1293亿元,总资产1236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6.97亿元。
近期,房地产监管部门明确提出“三条红线”,要求开发商控制负债率,在恒大集团降负债寸步难行的当下,恒大汽车业务依靠中国恒大输血的局面将难以持续,于是开始谋求科创板上市,但其本身依然一言难尽。
2015年,恒大捐赠110亿对口帮扶毕节,许家印发表讲话“一切都是党和政府给的”。
一边是自身负债累累难以自保,一边是动辄大手笔四处撒币,恒大的行为已经难以用商业逻辑来解释。笔者想起纽时前首席记者索尔金,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著的一本书——《大而不倒》。
当时美国房企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持有住房抵押贷款超过5万亿美元,几乎占据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在泡沫破裂开始显现时,美联储的官员深知一旦两个巨头倒下,数万亿美元的坏账将为美国经济带来系统性冲击。摆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面前是两难选择,要么被房企绑架,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去偏袒房企为其输血。要么任由房企倒闭,造成经济危机…….这便是房企巨头“大而不倒”的逻辑,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们一起死。
资本是冷血而无情的,如今有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前车之鉴。相比去分辨那份文件是谣言还是阴谋论,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房企的“大而不倒”?未来,恒大的命运将会如何?现在亡羊补牢是否来得及?
附录:恒大近期债务消息一览
来源:链闻China News -节点财经
据恒大官方数据,2019 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为 2.09 万亿元,总负债金额为 1.75 万亿元,为同时期房企负债金额第一,资产负债率达到 83.55%。
来源:《财经》–宋金煜
今年7月7日消息,恒大拟出售全国111个城市共223个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商铺等商业资产,其中不乏一二线城市项目。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李艳艳,米娜
从3月6日开始,中国恒大(03333.HK)的股价开始大幅下跌,到了3月24日,股价几乎腰斩,从17.9港元跌到10.28港元,跌去了42.7%。
与此同时,债市也遭“血洗”。据彭博统计,3月6日至3月20日,恒大的存续美元债平均净价跌了18.2%,三月净值最高跌掉了38.42%,跌幅在美元地产债中领先。
根据恒大2019年报,恒大资产负债率77.9%,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净负债率159.3%,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
来源:腾讯财经-恒大地产被Citron(香橼)做空
恒大地产被美国调查机构Citron(香橼)做空。Citron报告称恒大地产以虚假信息及贿赂掩盖公司资不抵债。在Citron报告发出后,恒大地产的股票大跌,21日,恒大地产跌幅11%,当天恒大市值缩水76.26亿港元;6月22日,再跌3.53%。
Citron所述的其他部分资产人民币162亿元是恒大集团内部往来余额抵消后,其他部分资产实际为人民币85亿元,其中酒店资产人民币39亿元,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建筑公司及足球、排球、文化产业公司等。
来源:新浪博客-恒大房产遭新闻联播点名批评
新闻联播点名批评了恒大房产存在恶意宣传,过分炒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S6gMUp17HYDOo9l63GD8w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黄汉城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aOBRzL5U7POq6-T_Nbx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