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2019年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962元/年,比2018年增加9786元,增长9.3%。
分享个人经验,保留阅读记录,做时间的朋友
2020年6月30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2019年上海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4962元/年,比2018年增加9786元,增长9.3%。
来源:李光满冰点时评(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6月3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中美在香港问题上的博弈最终以中国取胜而暂告一个段落,后续可能还会有波折,但香港的大局已然鼎定,近期无论是香港的暴乱分子还是境内外敌对分裂势力再也难以掀起大浪。
香港鼎定之后,下一步中美更加激烈的博弈将转向台湾,台湾将成为中美政治、外交、军事博弈的主战场,最近美国在台湾岛及周边空域的表现已暴露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军事干涉中国内政、分裂中国领土的图谋。
最近印度在中国西部边境对中国发动军事挑衅,大举向拉达克地区增兵,并宣称今后在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时可以使用武器,这是准备让事态升级的架势。而在东部台湾岛周边空域和南海空域,美国军机连续十多天对中国进行军事挑衅。东西两端同时面临重大军事危机,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6月9日,美国海军一架波音C-40运输机从日本冲绳起飞后,飞越台湾上空,然后沿着台湾西南部前进,分别穿越基隆、新北、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嘉义、台南等地,最后在台南外海离开台湾。有消息称,美国军机在接近台湾上空时,突然向台方申请紧急降落,理由是“起落架故障”,该机在台中清泉岗机场停留五分钟后离开。
此后美国军机连续出现在台湾岛空域,7月1日,美军一架P-8A反潜机从日本美军厚木基地出发通过台湾海峡,距离中国大陆海岸基准线不到45海里。6月30日,美国军机出现在台湾岛周边空域。6月29日有多架次美军机出现在台湾周边空域,包括P-8A、C-40A运输机、KC-135R空中加油机、RC-135U及EP-3E电侦机等机型。6月28日,美国海军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当天出现在巴士海峡上空。今年6月9日以来,美军派出P-8A“海神”侦察机、P-3C电侦机飞抵台湾岛周边空域和南海空域,解放军也频频派出苏-30、歼-10战机、轰-6轰炸机巡弋台湾西南空域,基本形成了只要美国军机来就会有解放军军机来监视和驱离的态势。
自6月9日以来,解放军军机十一次进入台湾岛西南空域,6月9日,解放军多架苏30战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6月12日,解放军一架运8进入台湾西南空域。6月16日,解放军歼10战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6月17日,解放军派出运-8、歼10战机进入台湾西南海域。6月18日,解放军歼-10、歼-11等多型多架战机进入台湾西南空域。6月19日,解放军歼-10进入台湾西南空域。6月21日,解放军歼-10进入台湾西南空域。
二十天多以来,解放军战机与美国战机在台湾岛周边空域展开激烈博弈和对抗,这种两个大国连续不断地在同一空域进行空中军事对抗的情况就是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之间也是十分罕见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与中美两国关系在最近这段时间日益恶化密切相关。
6月23日,美国《星条旗报》报道,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和罗斯福号航母在菲律宾海演习,进行防空、空战防御训练、远程打击、海上侦察、海上补给等多个协同科目演练,以展示美海军在近距离运作多个航母战斗群方面的独特能力。在此之前,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在东北亚展开了一次战备部队行动,以保护盟友的共同海上利益。美国三艘航母同时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军演的情况十分罕见,显示出美国超大型打击力量正在向中国逼近。
中国海南海事局官网发布公告称,2020年7月1日0时至7月5日24时,将在西沙群岛海域将进行军事训练,任何船舶禁止进入军事训练海域航行。与此同时,美国“双航母”也在菲律宾 海展开演练。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6月23日公布审查通过的“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草案”,国会建议邀请台湾参与环太平洋军演。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与台湾在军事上的联系已经越来越紧密,美国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菲律宾海的活动越来越频繁,美国军机在台湾岛及周边空域的活动已经常态化。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一是美国这么做是为了强化美台关系互动,提升美台关系层级,为以后进一步提升美台关系、增强美台官方往来做好铺垫,不排除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之后,美台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
二是利用台湾制造分裂局面,进一步遏制中国,以前我们认为美国不会支持台湾独立,但现在形势已发生重大实质性变化,支持台湾独立将成为美国的必然选择,对此我们很多人不以为然,而我认为这才是美国最新动向的实质。
三是强化美台军事互动,我猜测下一步美国必定会将美军机军舰停靠台湾从偷偷摸摸变成明目张胆,我们曾说过只要美国军舰停靠台湾就是解放军解放台湾之日,现在美战舰战机已开始挑战中国底线。最近美国就有政客提出让美军的医疗船停靠台湾,这些都是美国驻军台湾的前奏,我认为美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美军进驻台湾岛。
四是台湾内部分裂势力越来越强大,连国民党都已开始抛弃“九二共识”,这说明台湾局势正在恶化,不排除台湾搞独立公投的可能,和平统一台湾已经变得毫无可能,当台湾独立势力与美国敌对势力汇流的时候,台湾将可能公开宣布独立。
五是在和平收复台湾变得不可能的时候,武力解放台湾必然成为唯一选择,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就要从政治、外交、舆论、经济、军事上对台湾当局施加强大的压力,对台湾岛实施制裁和封锁,逼迫岛内民众政治分化。
六是做好武力解放台湾的军事准备,包括美国军事政治干涉的各种预案,做好台湾解放之后的各种政治安排、法律制度准备。
七是中美关系越来越紧张,美国对中国的敌意越来越重,一旦美国在台驻军,虽然这为中国武力解放台湾提供了理由,但那时中美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会高很多,我们需要在美国驻军台湾之前或者美国准备在台湾驻军的时候一举解放台湾。
八是当前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印度在中国西部不断挑衅,企图趁美国打压中国之机捞取好处,加上印俄关系十分微妙,解放台湾必须趁早,早解放比晚解放要简单和容易得多。我认为中印之间的冲突不会影响中国解放台湾的军事准备。
当前中美在台湾岛周边空域的空中较量绝不简单,这将是中美进入更加激烈较量与博弈的一个阶段性开始。中美围绕香港问题的较量以中国取胜而告一个段落,下一步必然是台湾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敢于斗争,最终必然是中国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ONB3Ioh1iIuJ-qr11HrXsg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01
早年间有部电视剧叫《大宅门》,主角白景琦年轻时候被撵出家门去了山东,想干个大买卖差2000两银子,这在当年可绝对是笔大钱,他怎么搞到手的呢?
很神,他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放了一坨屎,盖好盖子加上封条就去当铺当银子去了,跟老板说这是传家宝,还不能打开看。
还别说,当铺老板还真把钱给了他,靠这个,挣了一大笔钱。
当铺老板傻吗?其实不然,人家知道他表姐是山东提督儿媳妇,寻思就是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庙才借了钱,当然得知真相也差点晕过去,毕竟这么玩的人不多。
这个险招现在是不好使了,但想要效仿的人还真不少。
贾志宏是个60后,当过兵,在总后的后方基地指挥部工作过,武汉、广州、香港三城他都挺熟,转业之后就开始当股神,湖北有些人很推崇他,据说炒股挣了十几亿,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
上世纪90年代,各级人民银行要与所办的企业脱钩,央行在湖北有个制金厂,贾志宏一看是个好机会,就出手拿下,成立了金凰珠宝,后来有了一系列的金凰系公司,据说收购款就是他多年在股市里面的积累。
02
其实贾老板那时候就看出了挣钱的捷径。
炒股虽好,但是风险高啊,想旱涝保收,不如成为被炒的上市公司,可以堂堂正正“收割”。金凰珠宝也是奔着上市去的,贾老板的目标,就是冲击珠宝首饰第一股,这概念多好。
但是天不遂人愿,上市申请被驳回了,为啥呢?原因很多,比如虚增资产、80多倍的业绩增长,频繁转股套现,还有贾志宏或涉嫌偷税漏税。
总之,监管认为这公司疑点多多,最好不要。
国内不行那就转战海外吧,2010年,金凰珠宝终于在纳斯达克上了市,时间选在了8月18日,股价也很给力,没几天股价就涨了30%多,最高价达到了71美元。
然后……
然后一路走低,经过10年的努力,到现在剩下1.11美元。
为啥这么不给力呢?估计是因为贾志宏一直做着A股梦,毕竟,美国韭菜真不好割啊,估值低,要求高,还都是些机构,操控股价、内幕交易都比较难。
所以那些年,贾老板一直惦记着A股。
2016年,ST昌鱼被一基金举牌,然后监管部门发现还有另一家公司也是潜在举牌方,持股超过10%,而且这两家公司各种交叉持股、任职,俨然就是一致行动人,合起来的股数已经直逼大股东了。
监管一出手,举牌方承认,举牌为壳而来,背后都是贾志宏。这么一来,股神没有如愿,否则,先搞个壳,再来个重组,再炒点概念,股价要上天。
03
一击不中,贾老板是不会认怂的。
2018年,他差点成功了,不过并不是直接上市,而是参与了湖北国资委的混改标杆——三环集团。
三环集团的改制一直不顺,门槛一直在降,它手里有资产,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上市公司襄阳轴承的控制权。
当初,贾志宏最大的对手是上市公司宁波华翔,贾志宏的方案是70亿买100%,而宁波华翔的方案是30亿买50%,两方一权衡,湖北选了贾志宏的方案,本来说的是“国企混改”,变成了资产处置,国企直接变民企了。
贾老板这70亿从哪儿来呢?
金凰实业计划是自筹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但是实际中,贾志宏在湖北本地的金融机构风评并不好,收购期间贾志宏也拜会过不少本地金融机构,但是答应贷款的只有工行,到最后,工行也没给。
为啥口碑这么差呢?因为故事不少,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据说有一次贾志宏拿了一些黄金做抵押,找一个小贷公司借了一笔钱,小贷公司的老板信佛,有一次要去西藏礼佛,走得急就从保险柜里拿了两根金条直接出发了,从西藏礼佛回来,飞机还没停稳,寺庙的电话就来了,质问他,“你怎么能拿铜块欺骗佛祖呢”?
小贷老板知道这两个金条是贾老板抵押的,暗想肯定是受骗了,也不言明,找个借口从贾老板那把款子追了回来。
有了类似这样故事,大家自然都比较谨慎。
所以贾老板想筹钱,只好另寻他路,其中大部分的借款只能依靠信托公司。
东莞信托成立了一个信托计划,增信做的也很严密,用Au9999黄金做抵押,人保做保险,设置专岗,盯市操作,还有三环集团99.97%的股权质押、贾志宏名下信通电缆100%股权质押,还有参投的北京两块地的收益权。
这么多重保障,咋看咋划算。
民生信托、北方信托等也都是类似的操作,贾志宏靠这个不断筹钱。
按照贾老板的计划,整个收购款是分期缴付的,他只要按期付款就能拿到公司控制权,那时候偿还这些债务完全没问题。
04
但是,这个计划还是没玩好。
贾老板的公司当时负债率接近85%,前两笔收购款都是借的,国资在手续上很配合,三环集团也已经过了户,但是在过户之后,贾志宏并没有支付剩余的42亿尾款。
钱没跟上,还有更倒霉的。
官场反腐,当年这笔收购也被重新评估了下,认为是国有资产流失,一批人跟着倒了霉,当年给这笔交易提供资产评估的评估公司,也因为“压价”,被移送去了司法。
问题多多,金凰实业虽然进入了三环集团的董事会,但是到目前,还是没能染指上市公司。
但是债务可不管这些,到期偿付不了,就是大问题。
2019年下半年,东莞信托、长安信托这些机构给金凰珠宝的借款都出现了兑付问题,信托机构们都坐不住了,这么好的产品怎么还违约了呢?
这些产品在做的时候可是设计了“双保险”的:
● 1、金子都在金库里,金凰珠宝所抵押的Au9995以及Au9999黄金,都是来自上金所的标准黄金,金价透明,还设计了预警线和平仓线;
● 2、这些黄金还在中国人保以及大地保险投了保,出了事儿呢,还有保险公司来兜着。
没钱还,也可以理解,不是还有黄金抵押物吗?风险应该还是可控的。
05
这些信托公司就像当年白景琦遇到的当铺老板,不幸的是,他们没能等到还钱的那一天就得把盒子揭开。
当然,抵押物肯定不是一坨屎,但当事人估计有吃屎的感觉。
2020年2月,东莞信托把贾志宏另一单抵债的黄金,随机抽了一根1公斤的金条拿去检测,结果,Au9999黄金是假的,表面是镀金,内部是铜合金。
这一单是假的,那么其他的那些呢?
5月份,民生信托也向法院要求开箱检测。开箱前,贾志宏非常着急,希望能叫停检测,但是被拒绝了,然后贾老板就发了条信息,感谢机构对金凰珠宝的支持云云,最后写的是:“别了”。
民生信托一看就知道大事不妙,开箱抽了10几根金条去检测,结果也是一样,假的。
后来,凡是申请开箱的公司,都检出了假金子。
汇总一下发现,金凰珠宝以及贾志宏用黄金做抵押贷款了200亿,目前还有160亿没到期,对应抵押83.03吨黄金,11家金融机构中招,三个受伤大户,民生信托、恒丰银行、东莞信托,踩雷资金都在30亿以上。
不过贾志宏可不承认自己是骗子,他分辩说:“如果黄金有假,东莞信托为什么不报案呢”?
确实是个问题。
06
现在,东窗事发,股神露出了真面目。
贾志宏和金凰实业也都成了被执行人,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将金凰珠宝从会员名单中除了名。
咋就被坑了呢?
其实早在贾志宏插手ST昌鱼的2016年,金凰珠宝的这种黄金抵押融资开始爆发,这种起源于长安信托的融资方式,随着长安信托的人员流动,在信托圈流转,“项目随人走”,这些项目也就被带到了新公司。
比如曾就职于长安信托的程万里,在ST昌鱼的操作中,就和贾老板有过合作,后来程万里从长安信托到了东莞信托,也就有了贾志宏与东莞信托更紧密的合作了。
这个坑有多大,就看各家的出血量了,而所有的谜团,其实围绕的都是这 83吨的金子。
但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问题需要等待答案。
● 1、虽然是老朋友,但是尽调还是得做吧?说实话,金凰珠宝并不能算是一家好公司,股价跌到1美元、负债率高企,襄阳轴承的财务状况也不好,资本市场这点事儿,是没人看还是看不懂呢?
● 2、83吨的黄金,差不多是一个大型金矿2年的产量,是央行黄金储备的4.6%,一个公司真有这么多储备吗?黄金牛市里面,有这么多黄金,还能缺钱?
● 3、这种“黄金质押+保险增信”的方式,是最优解吗?既然黄金是来自上金所,那么为什么不走黄金贷款业务的标准流程呢?
● 4、流程真的没猫腻吗?黄金在多方见证下入库了,信托机构参与人员都说对黄金进行过抽测,也都是鉴定为真之后,才入库封存的。那金子咋从真金变合金的呢?保险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了吗?
大约,也只能等更进一步的调查,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其实之前不是没有质疑,当时贾志宏解释说,质押的上金所的黄金是原料金,可能有些金子成色不足。就这么着,之后就没人关心真假,直接发贷款了。
不得不感叹一句,大机构的钱咋这么好骗,前一阵子,就有不少上市公司被电信诈骗,先有世龙实业被骗298万,后有京投发展被骗2670万。
听着都不可思议,要是骗子的诱饵再大一点,不知道多少机构能着了道,什么风控啊,什么操守啊,可能都是浮云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OQQXB6pd3iSdDQvsIcZJg
家永远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昨天,家长群里有一位家长私聊我。
“老师,孩子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您说我要不要把他给送到寄宿学校?”
这位家长问道。
我看到消息后,想都没想就立马敲了两个字给她发了过去:“不要!”
家长很是疑惑地问:
“老师,人家不都说寄宿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什么的吗?”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父母就把她给送到了寄宿学校。
朋友当时特开心地跟我说:
“从小就得让她多锻炼锻炼,别以后上大学床单都不会铺,那多不好啊?”
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就把女儿送进了寄宿学校。然而,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还没过一年,朋友就发现女儿好像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总是笑嘻嘻地,就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一样,天天在耳边叫“妈妈长,妈妈短”的。
现在倒好了,回家一句话都不吭声,就知道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朋友有时候想进门探个究竟,却发现女儿根本就不理睬她。
无论问什么,都是那句“嗯,没事,挺好的。”
无论说什么,都是那句“嗯,知道了。”
曾经的贴心小棉袄一下子就没有了!
这可把朋友的心深深地“扎”到了。
“我的女儿怎么变得冷冰冰的了?”
朋友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跟我抱怨道。
寄宿非但没有把女儿变成“全能优秀”,反而变成了“沉默寡言”。
01
有的家长总觉得,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孩子能够快速成长。
但是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抚养责任吗?
曾经在补习班门口无数次听到家长们这么说:“工作太忙了,根本没空去管孩子,想着就把她送到学校去算了。”“就是,想着学校也有老师管,自己都不用操一点心儿的!”“让姥姥姥爷管总是觉得不省心,”
这类话不绝而缕地传入到了我的耳朵里。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进入寄宿式学校,表面上为的是孩子好,实际上却是推卸了做父母的责任,害了孩子。
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女士就明确地反对寄宿制,她认为如果父母和孩子隔断开了就能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的话,那么孤儿院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然而实际上在孤儿院的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较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这都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
想想家里的孩子在寄宿式学校里面,成绩下降了只能自己哭,跟同学相处出现问题时,也不敢找老师,只能默默忍着。
长此以往,不出心理问题才怪!
我想起自己家的小侄已经上了三年的寄宿学校了,马上就面临中考。
然而成绩却是吊车尾,天天打架惹事儿,愁的家里不要不要的。
我不止一次地问嫂子:
“孩子不是在寄宿学校吗?按理说学校应该管的很严啊。”
嫂子一听我这么说,满脸愁云地跟我说:
“唉,别说了,人家寄宿的那么多孩子,老师哪能一个一个的都照顾到啊?”
“那你们当初的意思就是当’甩手掌柜’?一点都不管的?”我惊讶地问了一下。
嫂子这时候没有吭声了。
对于孩子来说,初中阶段的三年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许多的变化。
敏感、焦虑、困惑、好奇都会交织在这个时期里,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一定的指导。
然而一旦父母离席,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孩子多半都会走弯道上!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02
还记得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新闻。
有个孩子给自己常年在外出差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名字叫做《我的生活里缺少母爱》。
“自从母亲开了公司,我的母爱就像坐索道一样飞快地降了下来,她每天都工作到七八点钟,有时候到九点多才回家,我就像鲁迅先生写的一样,只能看见高高的四角天空。我现在就想让母亲陪我一天,哪怕是一直坐着也好。”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只要工作好了,赚足够多的钱,让我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好。
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却是家长的陪伴。
上文中我们谈到的尹建莉老师,她也曾经将自己的女儿送进过寄宿制学校,后来她发现,三年的寄宿生活,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排毒”需要很多年。
为此,每次聊到这三年生活的时候,她都觉得内疚万分。
相反,我有个同学家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在寄宿制学校过,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去上学。“你怎么不让你孩子去住校啊?”我问道。“我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去住校啊?”她反过来问我。“住校可能……不用这么奔波啊……”我支支吾吾地说道。
“我倒是宁愿让她在路上多奔波一段,因为孩子去了寄宿,她出现了任何问题,需要我的陪伴的时候,我都无法在她身边。
所以她成长的过程是缺失了妈妈的角色的。
想想我作为她的妈妈,不能跟她一起分享她的喜怒哀乐,那该是多悲哀的事情啊!”这位妈妈说道。
对于十八线的小城市来说,一辈子能跟孩子共处最多的时间就集中在上大学之前了,而这段时间里,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了。
如果这段时光错过了,以后就真的来不及弥补了。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家永远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围绕锅台转,孩子帮妈妈往锅底添把火,光明中,母子一起做好一顿饭,是教育;
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饭,父母主动给爷爷奶奶夹菜,孩子看在眼里,“桃李不言”,这是教育;
孩子裤子破了褂子纽扣掉了,妈妈收拾完家务后给孩子补好,孩子在做作业中感激地等待,这是教育;
冬天里,孩子睡妈妈捂好的热被窝,孩子帮妈妈倒好洗脚水……等,这些是教育。
这一切,是一天给学生上十几节“文化”课(寄宿学校,一般都是上下午7节正课,早上中午晚上至少5节自习,音体美道德手工制作等“人生修养”课大部分只是在“课程表”上上)的学校能完成的吗?
03
有这6种情况,不要去住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位家长都有义务和责任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根据学生个人性格和习惯,为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初中学校,而不是只看几个干巴巴的升学率数据。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初中是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开始。也就是说,孩子已经开始长大了,他自己已经不认为自己是个小屁孩儿了。
还需要考虑到的是,如果说大部分75后80后家长还能辅导孩子的小学功课,那么面对初中九门课程,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无法辅导了。
最后,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初中的作业更多了,毕竟要学习至少七门课。因此,必须慎之又慎,不可偏听偏信。
那么,在我心中,哪些情况下,最好不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初中呢?
如果父亲或者母亲毕业于大学,那辅导孩子初中功课还是绰绰绰绰有余的。这样的家庭,不说大富大贵,小康之上应该没多大问题,这样家庭的孩子,底子肯定也差不了。那么,如果让孩子走读,家长完全有能力辅导孩子功课,甚至为孩子开小灶加加课。
比如,家长要是英语好,完全不用跟着学校发的教材走,孩子要是跟得上,不如直接自己教孩子赖世雄的课程,超前学习,岂不美哉?家长要是爱好历史,直接和孩子一起看各种通史,岂不比刷题更好?家长要是文笔不错,还可以手把手教孩子写作,何必让孩子随大流上那枯燥死板的作文课呢?
要说对高中母校的看法,衡中学子们可能意见不一,有褒有贬。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我们都很遗憾,高中三年没有机会大量读书,这一点确实严重影响了大学学习。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寄宿制模式,基本上剥夺了孩子大量阅读的可能性。一本中等厚度的书认真看,最多两晚上四五个小时就读完了。寄宿制学校少则两周,多则一个月回家一次,你总不能每次带好几本书去学校吧?
更何况,有几所寄宿制学校,允许孩子们在晚自习的时候看课外书呢?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巴不得孩子们不要看所谓的“闲书”,最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刷题中。
这实际上是揠苗助长,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多少在高考作文考场上妙笔生花的学子,其文笔功底都来自于上初中时读的课外书;多少高中政史地三科优秀的孩子,是因为很多知识在初中读书时已经接触了,对其他人来说是知识,对这批人来说是常识;又有多少孩子高中学竞赛,是因为初中时自学了相关课程,或者读了某位科学家的传记?
所以,听我一句劝,酷爱读书的孩子,不要去寄宿制学校刷题。中考和高考只是漫漫人生的一站地,而少时读过的书,书中接触的人和事,将会构成你青春乃至整个人生的基底。
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些人看似砍柴多,实际上是因为砍柴时间长,而不是效率高,更不是刀好。有了锋利的宝刀,想什么时候砍就什么时候砍,想砍到几十岁就砍到几十岁,想砍多少柴就能砍到多少柴。
当然了,如果孩子不爱读书,只爱玩王者荣耀,还是去寄宿制学校冷静一下吧。
每次我一提自己初中五点起床,总会有人非常吃惊,其实这根本不算啥,比我当年更自律、更勤奋的人有的是。
寄宿制学校的一个好处是,可以营造浓郁的竞争和学习氛围。可是,既然自家孩子学习主动性强,学习习惯又好,完全不用老师逼着赶着学,去寄宿制学校又有多大意义呢?更何况,在寄宿制学校,你可能不得不随大流执行计划——而在家,你完全可以自主安排。
你想预习明天的功课也行,你想预习下个月的课程也可以。你想学课本知识可以,你想学奥赛知识也可以,你想看大学专业课课本都行。
你将不必拘泥于学校课程,可以去上个奥数班,参加个英语竞赛。而在寄宿制学校,制定计划的自由性就大为削弱,对于这部分主动性强的学霸来说,确实颇有几分“陪太子读书”的意味。
到了寄宿制初中,离开了父母,也许有一些同学会感到不适应。这确实不能怪孩子,因为别说是初中生,哪怕是高中生甚至大学生,进入新的环境,可能都需要长时间的适应。之前比较黏父母的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后只能十几天见父母一面,心里难受是正常的,想家也是正常的。
你想啊,大禹这样的神话人物路过家门也会看两眼,更别说稚气未脱的初一新生了。之前,在学校里遇到了再大的委屈,都可以扑到爸爸妈妈怀里倾诉。如今,别说倾诉,打个电话还得掐好点争分夺秒说完话,确实有的孩子会不适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青春期内,孩子会遭遇到更多的情绪波动和成长烦恼。这个时候,父母的陪伴,特别是面对面交谈,就显得格外重要。很明显,在这方面,寄宿制学校远远不如走读制学校。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能否适应寄宿学校呢?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个短期的夏令营,学习性质也好,旅游性质也罢,看看孩子能否自然适应远离父母的环境。有人要问了,你总说孩子可能不适应,我看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也挺适应的啊,不闹不哭啊。我的回答是,你看那些犯人进入监狱后,刚开始也茶饭不思睡不着觉,后来也适应坐牢生活,你接受这种过程的“适应”吗?
这方面好理解。可能出于各方面原因,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总有一些孩子体质稍微差了些,或者略微有些倒霉,和病魔对视了一眼。那么,我建议,以防万一,还是把孩子留在身边吧,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这一点也好说。想在正常课业之外,再学点艺术的,或者学学某项体育活动的,自然还是要走读,因为寄宿制学校不会为你一个人开设专业课程,除非是专门的寄宿制艺术学校或者体育学校。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去读寄宿制初中呢?排除上面六种情况,如果经济上没有压力,孩子本人愿意,父母也想培养孩子坚韧不拔性格,而且学校升学情况还不错,那么我非常推荐去尝试一下寄宿制初中。
反之,符合上述六个条件任意一点,我个人都不建议去读寄宿制初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bDykZ0M7BDHoveTJs4p8g
我们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是信达、华融、长城、东方。你可以说我们东施效颦,而我们的创新就是搞了四个,不是一个。回头看,这四个AMC根本不具备完成使命的能力:中国的意识形态、文化、法律都不配套。
消费信贷/小微企业信贷
是全世界的顽疾
即使在新冠肺炎来临前,欧美的央行货币政策利率已经接近于零。中国的分析师们都以为欧美企业的融资成本低。大错特错!即使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债务成本也在10%左右。他们还算幸运的一族。在香港,基准利率很低,因为实行联系汇率,所以香港利率与美国一致,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中国大型房地产公司在香港的发债成本都在10%上下,远远高于大陆的利率。
“次贷机构”不好听,可这又确实是我们的真实姓名。难怪在本次新冠肺炎来袭之前,全球次贷机构就大片大片地死亡了。它们的死因就是与借款人的相互伤害。
即使金融科技企业幸运地找到了消费者的痛点,这个痛点也是可以移动、消逝的。而且,当金融科技公司正在挥汗涔涔攻克这个痛点时,实力雄厚而且已经有大批基础客户的银行通过小小的改良或者收购就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或者部分地解决。那咱们金融科技公司又白干了。
在欧美,一个国家的催收外包业务一般都集中在3-5家公司。银行有合规的担忧,也希望只跟入围的三、五家外包商合作,以保护自己的名誉。在这个行业,大家靠的是信任,而不象我们靠的是牌照和关系。美国的银行通常把消费信贷的逾期打包卖给PRA和Encore Capital 等,并且贷款给这种机构,让他们购买不良资产。
大工业化
才是社会脱贫之路
同样,小型企业本来就很难生存,而信贷只是加大了它们死亡的概率。虽然它们有可能因为信贷而如虎添翼,但是只有极少数小型企业是老虎,而绝大多数小型企业只是狗和猫而已。减少信贷,就是减少相互的伤害。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i2SLkTU14KiBcmdSszC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