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示37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教育部公示37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日前,

教育部发布公示

拟确定37项竞赛

为2021-2022学年

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8月前。

公示期为2021年8月18日至24日

 

中小学生可以参加哪些竞赛活动?

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部公示37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写明联系电话。反映情况的书面意见请于2021年8月24日24时之前通过信函邮寄,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电子邮箱,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邮政编码:100816)电子邮箱:xwjg2021@163.com

 

内容来源 | 教育部官网、微言教育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tPOb2qgeKP_jDK2A2F5ZlA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作者:纵横日本

来源:纵横日本(ID:zhrb2019)

有一个说法非常令人反感,就是无论说到什么现实问题,往往就会扯到“东亚”“中日韩”或者什么“儒家社会”“黄种人社会”,好像这几个国家真的很像,某个国家遇到的问题其它国家也一定逃不掉。

这其中最典型的恶心话语,就是那句“东亚三国手牵手,谁先进步谁是狗”。(进步这个词可以换成别的,比如平权、生娃等)

最近,内卷又被套用在了上述的话语体系中,即:从小“鸡娃”“虎妈”,全家拼命买学区房,参加各种课外补习,拿奖加分,最终上好大学——这一整套体系又成了某种“东亚社会的宿命”。

也不知道这种什么烂事都牵扯上日本的臭毛病是怎么养成的。

还是看一下,日本孩子是怎么成长的吧。

学习时间

2019年,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全国学力、学习状况调查”。以下摘录部分内容。

这个问题是:你在家也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吗?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在家里有学习计划的小学生,大概有71.5%,但是初中生,就只有50.6%了。

下一个问题:学校以外,周一到周五,你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包括上塾(补习班)的时间。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有36.6%的小学生,能够每天学习1小时以上不足2小时,23.9%的小学生能够每天学习30分以上不足1小时。

34.2%的初中生,每天学习1小时以上不足2小时,25.6%的初中生,能够每天学2小时以上不足3小时。

注意,日本小学生一般每天下午3点前就放学了,初中生如果不参加课外活动,一般下午4点也就放学了。

下一个问题:学校以外,周一到周五,你每天读书多长时间(必须是教科书或参考书,不是漫画等)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25.9%的日本小学生每天只能读10分钟以上不足30分钟的教科书,21.6%可以读1小时以内。

初中生就不一样了,34.7%的初中生放学后根本不读书……23.4%只能读30分钟以内。

再来看一些其它调查的数据。

这是2001年时日本内阁府的调查:放学后,每天学习多长时间?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小学4-6年级:每天有16.4%的人根本不学,38%学半小时,29.4%学1小时。

初中生:19.9%根本不学,25.3%能学2小时

高中生:39.7%根本不学,23.8%能学1小时

专科学校等:46.6%根本不学……

大学,研究生:47.5%根本不学……

在休息日,日本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2014年日本文科省的调查:

小学6年级的孩子,休息日学习状况: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33.1%的小学6年级学生只学不到1小时,10.5%的干脆就不学。

这还能参加“小升初”吗?

初3的孩子,休息日学习状况: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26.9%学不足2小时,20.8%学不足1小时,还有11.1%根本不学……

这还能参加“中考”吗?

有人说,那日本孩子到了高3,总应该紧张起来了吧?

这是2005年时,日本国立教研所的调查数据,高3学生每天在放学后的学习时间: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39.3%的日本高3学生,放学后根本就不学习……

这还能参加“高考”吗?

或许正因如此,日本孩子都特别喜欢上学——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问题:去上学觉得开心吗?

85.8%的小学生和81.9%的初中生对此表示赞同。

日本孩子就没有升学压力吗?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日本有一种叫“塾”的机构,也就是课外补习班。有人说,这种塾的存在,象征着日本教育的残酷性。

那么,究竟有多少日本孩子上塾呢?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2017年,Benesse教研所调查结果,日本有33.7%的小学生,51.9%的初中生,23.9%的高中生会上塾。

为什么小学低,初中高,高中又低了呢?解释一下这个曲线的原因。

首先,日本几乎没有“小升初”,90%的日本小学生,会直接升入家附近的公立初中,这个过程是完全不需要考试的。只有大约8%的孩子会去考私立初中。

所以大部分日本小学生几乎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最后能上的初中都差不多,也就没什么可内卷的了。

到了初中阶段,伴随着孩子自身行动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公交、自行车去更远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的高中。日本的初升高比率接近99%,所以反而形成了日本教育中竞争最激烈的环节。

当然,再激烈也不过只有一半的初中生会上课外补习班。

到了高中阶段,由于日本上大学的人只有54%多,同时年轻生源减少,大学数量增加。导致日本高中生“只要想上大学,只要不挑大学,哪怕不学习,也能上大学”的现状。所以大家也就不学了。上塾的比例也直接暴跌。

再多说两句关于塾的话题。

日本曾经也经历过一段考试竞争激烈的年代,其原因就在于日本学校一直非常佛系,课外补习班为了能够吸引家长,就推出了各种模拟考试,帮助学生能够上到好高中。

1990年代,日本文科省发现了这一现象,就迅速制止了塾的这种做法,不允许举办相关的模拟考试。

在那个年代,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有很多相关材料,摘录在此——

“围绕大学和高中的考试竞争,将很多孩子和父母卷入其中。过度的考试竞争,使得孩子们的生活变得忙碌,剥夺了他们内心的‘余地’……孩子们因为过度的应试学习而折磨神经,本来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能体验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都不能充分体验,精神无法富足。孩子们晚上很晚都要去补习班,这种情况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绝对不可取的。”

“从小就把孩子推向浮躁和利欲熏心的教育,从长远来看,将危害日本的未来。直接受害者是儿童。他们不能为自己说话。我们决不能忘记,我们站在那些没有发言权的孩子的立场上。”

随着改革和时代变迁,到2015年时,日本高考的通过率高达93.3%,几乎所有人都能上大学。

但这也只不过是日本升学压力低的一方面。

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

其实读了上边的文章后,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日本上大学这么容易,可上大学的人为什么只有一半多,另外那些高中生干啥去了?

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叫“进路相谈”,即日本孩子一般到了高2左右,学校和家长就会和孩子一起考虑未来的打算。是继续读大学呢?还是直接去工作呢?还是上一个专科学校,去学门方便就业的手艺呢?

2019年,日本全国高中PTA联合会发布了“高中生和家长的进路相关意识调查”。以下摘选调查内容。

首先是面对高中生的问题:高中毕业后,你打算?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72%的日本高中生想继续读大学,9.1%的人想去读专科学校,15%的高中生打算直接就职。

接下来继续用这个问题问家长: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只有57.2%的日本家长希望孩子继续读大学(这个数据就和最终大学入学率差不多了),10%的家长希望孩子直接就业。

值得注意的是最后一项:有23.6%的日本家长认为,只要是孩子希望的前途,选哪条路都可以。

再来看看日本家长都和孩子说什么话,这个问题是:关于未来,家长经常和你说什么?

日本高中生是这样回答的: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51.6%的高中生回答了“家长说‘做你喜欢的事,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38.7%回答了“好好学习”

35.5%回答了“你自己好好考虑吧”

29.8%回答了“你自己决定吧”

18.3%回答了“加油,不要放弃,你能做到的”

而说了“你至少应该上个大学”和“上个好大学”的家长,分别只有13.3%和11.7%。

再来看看家长这边的回答: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59.7%的家长说“做你喜欢的事,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50%的家长说“你自己好好考虑吧”

30%的家长说“你自己决定吧”

……

不知道那些养着“鸡娃”的“虎妈”们,看着这些日本父母和孩子的回答,心里怎么想?还会说“东亚三国手牵手”吗?

而能够让这些日本家长有底气不去逼孩子的,是日本社会的确收入相对比较平等,学历高低的收入差距,并没有那么显著和可怕。

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表明:

日本孩子为什么不内卷?

高中毕业平均工资:29.5万

专科学校毕业平均工资:30.9万

高等专科、短期大学平均工资:34.5万

大学毕业平均工资:39.1万

研究生毕业平均工资:46.5万

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平均工资也不过只比高中学历多了17万日元,如果再算上参加工作时间长短不同,教育成本不同等因素,双方差距并不算多大。

我们在此前文章在日本干体力活为啥有尊严?中曾经分析过,日本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在全国来说都不算低,甚至制造业排到了第三名。这些行业吸纳了大量低学历劳动者,他们完全可以靠这份收入过上很体面的生活,并不比谁差。

此外,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日本孩子的日常,那就是身体素质。由于没有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及良好的室外活动设施,日本孩子的身体素质相当不错,甚至可以用“强悍”来形容。参见我们此前的另一篇文章:中日儿童身体素质差距有多大?

祝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远离内卷。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9LjCokPIdUk9w9FUBXnwQ

升学咨询服务与升学讲座导师,本质上就是盯着家长钱包的骗子和黄牛

 

   昨天在公众号后台惊现如下咨询,一叶先生手嫌点进去看,好家伙!幼升小点灯,咨询费1500/小时,那我就有疑问了,什么都懂还咨询一叶先生干嘛呢?

 

 

 

 

 

       不知点的是引路灯还是天灯?我觉得就是点天灯!把家长当成三国董卓和明末朱福王,好好宰割一番。(当然是钱包)我细细品后发现,这个咨询者其实有2个可能的身份:

 

1.把各方面信息东拼西凑出来后,去各种渠道忽悠有钱人。穿着高端老法师的行头,冒充什么都懂,收取高昂的咨询费。

 

2. 黄牛!就是黄牛!负责打听共建干嘛?要付得起黄牛费,总得是有钱人吧。那正好和今天的帖子对上号了。(详细请看后文)

 

      随即我把此情况和群里家长交流,还真有家长出来爆料说认识此人:

 

 

 

     看来和我估计的没错,这位就是把各方信息汇总,然后到各群去拉人,宣传自己的平台,牟取暴利。为什么是咨询共建?因为是可以不参与统招摇号的一个口子。不走寻常路。于是我果断直接拉黑。事实上,现在所谓的教育高端咨询很大可能就是“黄牛”的外衣,咨询公司开出咨询协议,让付钱变得合法化。

 

      在如今上海,所谓的升学咨询业根本不应该存在,因为在体制内,中高考看分数。幼儿园小学,民办靠运气,公办靠自己的努力(学区房,学校口碑好,并不等于你的孩子成绩好)。合法的升学途径都是靠孩子自己考,还要规划什么?只有不合法的才要找黄牛,才要去投简历神秘考,才要总打听一些暗搓搓的渠道。

 

     因此,所谓的升学咨询更多是和其他产业勾结的一种联合行骗类中介。有房产中介,冒充教育咨询,混迹各大鸡血群,利用家长焦虑,推销掉几套房。利用信息不对称,用别人的原创和信息包装自己,再去行骗他人,开各种讲座班,收取高额咨询费,或者推销课程。更有甚者,打着高端咨询的旗号,干着黄牛的勾当,干着违法的勾当,欺骗焦虑的迷茫的家长们。

 

     所以,民间的那些升学咨询服务与升学讲座导师,本质上就是盯着家长钱包的骗子和黄牛。

 

     建议大家提醒一下身边的朋友,幼升小还需要咨询规划什么?在中国升学路只有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区别。而且未来随着教师轮岗和划片摇号预期,学区房会越来越被淡化。价格也不会离谱。所有要规划的家长,只需要学习官方提供的新中考和高考政策,选择合适的通道即可。1500/小时,这个钱也太好赚。要知道在一叶目开公益号和公益群,咨询全部免费。但总有一拨人觉得不付钱就是为了以后忽悠更大的,又或者懒到只想听故事不愿意自己去查资料,那对于这种咱们就没办法了。这种智商税被收得一点都不冤枉。

 

(升学需要什么建议?那一叶公众号帖子都静心看一遍,你就是专家。在一叶群待一星期,你就明白所有的一切。关键咱们不收费,不推销,不卖条子,你我无利益纠结,没有咨询费,你不付费,又害怕什么?质疑什么?)

 

    也建议所有家长在升学取经路上谨慎,再谨慎。一个好的自媒体和讲座,应该全部是原创。如果写的,说的是外面有人说过的,那就不用关注了,十有八九是这种掮客和搬砖客。以此判断足矣。

 

 

 

 

    2021年小升初在即,各路牛鬼蛇神各显神通。据交流群家长反映:某女性APP论坛XHS上,竟然惊现小海小升初“黄牛”贴,参见下图:

 

 

 

 

 

 

 

 

 

      群内家长联络后,得到反馈基本雷同:

 

1. 先把孩子信息发过去评估。根据小学和小学成绩定价。部分学校还需要去考试。

 

2.价格确定后,可以签署咨询协议。(黄牛都有公司)协议上明确规定办不成不能退款。(所以内容为咨询服务类,这种暗搓搓的不能明写)

 

3. 支付全款或半款。

 

4. 5月学生报名目标学校摇号。

 

5.中签后,支付尾款。如不中,退全款。

 

     如果没有什么经验的家长,目测后也觉得没毛病。办成了付钱,不办成退钱,很正常。但是如果研究过上海小升初如今政策的家长,应该可以明确知晓,这是极其不靠谱的一种做法。黄牛的所谓办不好退款就是无本买卖,根本就没有路子。

 

 

     从2020年开始,所有民办初中均实行摇号超额制度。一旦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招生人数,那一律采取摇号方式录取。摇号采取公开,公证和公示结合的方式,接受社会和各届家长代表监督。公示也是采取实名制,也就是说根本无法作假。

 

    根据2020年的经验来看,如果某些人有能量搞定民办初中的学籍,那就不会存在扎堆借读的局面了。当民办报名人数小于计划录取人数,那也简单,不需要摇号,那也就不需要黄牛,换而言之,不是黄牛弄进去的,而是自己符合政策被录取的。

 

 

 

 

    黄牛党承诺的不中退款又是什么鬼?假定一个黄牛同时和200名家长签署某民办学校入学咨询协议。假定约定价格为20万元,按照协议前期支付10万元,那他可以瞬间敛财2000万元。然后,黄牛把钱存放在银行购买无风险理财,保守估计年利率为3%,也就是60万元,那从年前到8月30日,大约半年至十个月,保守估计是30万元。这是黄牛党零付出的无风险收益。

 

     以上这还是保守情况下的稳赚部分。当家长都报名参加摇号,假定200人中有100人摇中,那黄牛直接可以获利2000万元。外加无风险收益30万元,黄牛的绝对收入是2030万元。换而言之,无论怎么操作,不需要黄牛有真实的能量和实力,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冤大头,均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而最小获利值为无风险的理财利息收入。

 

     大家看懂了这波骚操作吗?不需要黄牛有真实力和背景。只要摇中就算黄牛的能量,如果没中也能赚了保证金的利息收益,这笔买卖收的是家长的智商税,割得是焦虑家长的韭菜。今天,一叶在群内笑谈,如果有哪位黄牛兄敢说搞定收钱,搞不定双倍退钱,这才是真能量!有吗?可惜,茫茫大上海,没有。

 

    有些家长听黄牛说认识教育局某某某,是某校长的亲戚。被他们一忽悠,被投简历安排考试(自己借个教师,弄几张考卷又不难)等戏以迷惑,就傻傻地把钱交出来了。上海所有学校的校长,一叶先生也都认识,我还认识大大呢,只是他们不认识我而已。哈哈。

 

    有人问我,难道市场上就没有真黄牛了吗?一叶先生相信一定也是有的。只不过XHS上的伎俩是属于打概率论“骗”的行为。而通过黄牛找关系办理入学也是属于违法行为,属于违背公正和公平原则的事,是要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打击的对象。一叶建议大家不要动歪脑筋,走违法的捷径。

 

 

 

 

    对于哪些渠道有真黄牛行为,我们是否也要一起了解一下?

 

民办唯一有的渠道可能有3个:

 

1. 共建通道和教师子弟通道。但这两个通道会在某期限前经过教育局的审批。请不要低估教育局的能力,是需要审查许多材料的。

 

2. 摇号中奖的学生自动放弃后的口子。这个一叶不确定是否有公示,是否有合理的公开补录流程。

 

3. 以上两个理论上存在口子,但实际操作的难度极大,毕竟要各方面都摆平。所以,市场上能办成的黄牛大多是第三种:没摇中后的借读。

 

    借读的问题,前几天一叶已经谈过:

 

    今年的小升初家长群中依旧流传着“投简历”和“神秘考”传闻。因为“摇电”还是存在的。

 

     学校委托某人或某机构组织参加考试,然后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电话通知(我们称呼为摇电),让孩子去报名他们学校参加摇号,甚至承诺肯定会想办法把他们弄进来。他们还会以本区摇号概率大或方便运作为由,让办理人户分离到某地区,以为后手进某校统筹做准备。

 

     这样无非就是为了增加他们摇号生源的分母质量。但实际上在民办摇号环节是动不了手脚。如果运气好,牛娃摇进去了,皆大欢喜。如果运气不好。学校会联系人户分离所在统筹学校办理借读放人,这样就正常入校借读了。这就是“摇电”的逻辑套路。

 

     而黄牛的套路,和摇点没中一样,也是属于走借读之路。进入借读后,享受和借读生一样的待遇,是没有学籍的,未来也不能在该校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

 

    借读还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就是黄牛帮你办好民办借读。但你所在对口和统筹学校的校长坚持不放人(平时菜中校长不招人捧,这会要朝南坐一把耍耍威风),最终借读失败。这种情况在今年屡见不鲜。(在公办借读上也时常发生)这种情况要不要付全款?当然要!人家把事情办好了,而你自己学校不放是你自己的事情。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按照协议履行付款,人最终还是会去统筹学校上课。

 

 

 

       所以,所谓的升学咨询,升学讲座导师,基本都是前台唱戏、后台充当黄牛或割着韭菜。焦虑迷茫的家长们,你们如果真要咨询升学,可以电致教育局,那才是真正的官方。在那里,不会被骗。

 

     今天,我只是把魔都现有的黄牛套路一五一十地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以此贴告知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千万不要被骗,不要上当。建议所有有良知的家长,对于那些黄牛广告和行为,应该及时向平台和司法部门举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tuu__40fXqXUORRnkEGfg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黄浦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我们以前分析过,黄浦在全市来说,中考是压力最小的,在家长圈里,也似乎跟“鸡血”不太挂钩,区内的家长都是快快乐乐。

在黄浦的小初阶段,不会存在其他区那样激烈的竞争状态,对于黄浦区的家长和孩子来说,根本不用那么拼,选对了小学、初中,一路到市重点都是稳妥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黄浦区几条最值得推荐的升学路径。

升学路径一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这条路径上的学校名字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包括区外的家长,一提到黄浦最先想到的也都是以上这些学校,成绩和口碑都是本区的领头羊。

1
幼升小:

上外-黄外是区内一所外语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较高,人文环境优美的精品学校。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公办外国语小学,拥有独特的双语培养模式。学生每周都有外教带的小语种课程,定期举办各类外语节。学校的数学实力也不容小觑,在曾经的奥赛场上,也是常常名列前茅!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曹光彪小学也是奉行快乐教育的,建立了新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建校之初,极富创造力和挑战性的OM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就被引进了学校,多年来,学校屡创奇迹,不仅连续七年国内夺冠,而且多次代表中国小学生赴美参加世界决赛并获奖。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蓬莱路二小长期以来坚持“务实创新”,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上海教育界享有盛誉。近年来学校在个性教育研究的基础上创建“蓬莱小镇”校本特色课程,把微型社会搬进校园。礼仪课也是蓬莱路二小的一大特色,目前已经纳入课表,学礼仪、修气质成为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卢湾二中心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的女校,为学生打造智慧型课程:包括美丽课堂、我+哲学=智慧、环游中国、奇妙的想象画、银海拾贝等。卢二抓得很紧,老师和校长都很负责,但平时作业不多,学习的难度是逐年增大,孩子的成长也更加循序渐进。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民办永昌学校坐落在著名的“出版一条街”绍兴路上,独特的文化氛围,使学校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学校建成具有外语教学特色的“全国外国语实验基地”。一大特色是高尔夫。

2020年招生计划: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2
小升初:

大同初级中学是一所具有五十年办学史的公办初级中学,2006年冠现名,成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市大同中学的教育协作链学校。学校注重科技课程文化的发展,每年都会举办校园科技节;同时还有理化生科学节,用学科知识展现科技风采,激发同学们对学科的热情。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格致初级中学是地处繁华南京路的一所完中。办学质量在黄浦区的公办学校中处在前列的。尤其是它的理科班,从学生实力和性价比的角度来看,理科对比较擅长的学生非常值得选择;但是它上课难度比较大,进度也快。格致中学会优先考虑格致初的理科班,升学方向也不错。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民办立达中学是由黄浦区教育局主管、大同中学协办的一所独立的民办初中,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学科竞赛是民办立达的一大优势,每年均有百余人次在市级、全国、国际等比赛中取得奖项。立达有大小理科班,大理科班基本上都是可以推优的,升学非常有优势。

2020年招生计划: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民办明珠中学现为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也是格致中学生源基地。明珠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校共开设60多项课程,实力在全市民办学校也是中上水平,成绩保持的不错。

2020年招生计划: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民办永昌学校是一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中考成绩一直在区内名列前茅,近几年更是呈现“黑马”的姿态,预录取成绩进入全市前十!

2020年招生计划: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3
初升高:

格致初、大同初背靠格致中学、大同中学,有着天然的优势,在黄浦区都有一定的地位。

立达中学不夸张的说,在全市的民办初中都能进前十,据说立达中学的理科班的孩子几乎全部能进“四校八大”,其他班也有裸考进的;明珠中学的实力在全市民办学校也是中上水平,成绩保持的不错;民办永昌学校这两年也是一匹“黑马”之势,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列。

升学路径二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这条路径上的学校都是比较老牌的,实力都还是比较强的,加上背靠本区的几所市重点,这一路都是好学校。

1
幼升小:

七色花小学遵循新课程的设计理念,构建了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个板块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强化求新、求实、求精的创新意识。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特色,将审美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之中。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海华小学前身是原卢湾区斜土路第一小学,始建于1955年。几年前,海华小学与原瑞金二路小学撤二建一,组建新海华小学,新海华在平稳融合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由于对口卢湾中学,性价比超高。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上海市实验小学是上海市第一所用“实验”命名。1977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小学,曾是国家教育部在上海的唯一一所部属重点小学,声名远扬。一直推崇“师资精良,课堂优质”的办学特色,还非常注重阅读,一年一度的阅读节活动,不同的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全校师生在书香氤氲的校园里充分与书籍为伍,与智慧同行。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2
小升初:

向明初级中学地处市中心,是一所高质量的精品初级中学。向明初级中学原系百年老校向明中学初中部。学校重视语文学科,向明初级中学“妙语入心,雅言导行”语言逻辑课程,已经完成《能言善辩》的校本教材,明确语言逻辑课程分年级教学目标。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卢湾初级中学前身本就是卢湾中学初中部。1999年9月,卢湾初级中学由原卢湾中学分离,历经与弘德中学、陕西中学的合并,形成今日的学校规模。合并后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了信息学竞赛、航模、头奥、DI、创新课题、智能机器人等特色项目。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敬业初级中学是上海市新优质集群项目学校。在办学中实施“嘉年华”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场景和学习经历,形成了I-CACM课程群和STEM+课程群两大特色校本课程。背靠敬业中学,对口实验小学,优势满满。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3
初升高:

黄浦坐拥8所市重点,几所初中分别背靠向明中学、敬业中学、卢湾高级中学,基本都是用来保底的,冲击一下四校或者格致、大同等都是没问题的。

升学路径三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这条路径的学校话题度没那么高,但依旧是本区值得推荐的路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还能有上升的空间。

1
幼升小:

师专附小前身为上海贫儿院,1958年,改为上海市第四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作为教育教学实践基地,1986年学校改为现名。学校通过创设各种社会实践机会开阔学生视野,通过科学、新型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智立方”课程,为学生睿智成长创造无限可能。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徽宁路三小是一所区属中心小学,以“教育艺术化,艺术教育化”为主旨,十分重视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逐步形成了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也是区内比较老牌的好学校了。

2020年对口划片范围: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2
小升初:

上外附属大境初级中学创建于1964年,原名江南中学。2012年起,经市教委批准进一步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办学。依托上外,学校强化学生外语学习,在外语学科实施小班化教学,取得显著效果,在各类英语竞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市南中学创办于1860年,前身是娄离华学堂。学校构建了“人才从市南走出”的校本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求突破,谋发展,积极推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不断健康发展,近几年成绩和口碑都在不断提升。

2020年招生对口方式: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3
初升高:

要说大境初中、市南中学区重点保底都是比较保守的说法。大境初中背后有大境中学,市南中学本身也有高中部,享受的资源都是比较好的,每年中考市重点率也是非常高的,

最后再说两句
竞争小,学校强!上海这个区没有超级名校,但小学不在本区读,难进好初中!

黄浦区坐拥8所市重点,是全市中考压力最小的区,再加上小升初阶段,格致初、大同初等7所学校是不接受小学不在黄浦就读的,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保护了本区的生源。

在黄浦,只要选好了路径,一路直升到市重点都是稳稳当当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nfAa1oapmkI-3ALo2u6_w

听家长讲故事,聊一下补课班后成绩高分的猫腻

     今天上午,一位家长和我爆料并吐苦水。

 

     大约在一年前,她花重金通过某机构A老师推荐,并通过一些作弊行为参加一次暗搓搓地选拔考试。顺利被录取后,人户分离进入本市一所初中的尖子班。(由于属于暗搓搓的掐尖录取,保护家长隐私,这里不点名)进去后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A老师的培训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被该所学校录取。

 

     初中生活开始,大家都很努力,她的孩子也不例外。由于奥数不再是初中的内容,所以她拒绝了A老师的劝说(甚至是威胁),不再在该机构学习,而转为自学。从此,即便该学生的数学考分分值还是维持在固定的范围内,但成绩排名却奇迹般的一路走低。从第一次考试的前五,变成了第一学期期末第十五,第二学期期末第二十五。

 

    数学年级教研组长、班主任兼数学B老师约见家长,建议家长需要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并强烈而巧合地推荐A老师的机构。家长觉得特别有疑问,但并没有报。随后在区统一出卷的考试中,该学生排名又莫名其妙上去了。于是家长通过各方面打听后,终于发现一个秘密。

 

    原小学机构的老师,竟然是初中班主任的同学!而暗搓搓地选拔考试的录取标准,也是他们两位连通一气的杰作。A老师负责介绍生源,B老师负责录取,然后坐地分赃。至于校长,估计也是默许或甚至一起参与的。回想早已被B老师搞定。

 

     五年每年4万的学费,外加最后6万的介绍费,一共26万可以进一个口碑极好的尖子班。相信绝大多数有实力的家长都会考虑。整个培训班30人。按照贡献大小(这里并不是看分数)择优录取。这就是地下的非法掐尖渠道。假设录取20人,那每年的收入是500万元。这是一笔多大的利益呀。难怪有人说,自从干了教育,连开超市都不愿意干了。搞定几十个升学渠道,一年妥妥的利润几个亿,还没有风险。

 

      故事并没有结束。家长发现了老师的秘密后,依旧没有去报班补课。从此,孩子排名下跌驱势依旧没有改变。七上逐步跌到了班级末尾。而那些排名前列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参加了A老师机构课程。对于家长特别拎得清的学生,每次到重要考试前,B老师也会偷偷客串一把兼职,给孩子们开个小灶,做张卷子,并耐心地讲解一番,讲到懂透为止。但巧的很,题型和考试卷上的题目基本一致。

 

    家长哭诉着与我叙述了以上内容。问一叶先生该什么办?在评论前,请允许我骂几句脏话!

 

    TNND,你们这样的老师,师德何在?良心不会痛吗?

    呼吁教育局,请重点打击一下以上违规现象!请多安排一些区级别以上的考试,作为中考综合评定中平时成绩的依据。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考试环境。

 

    事实上,这种考前辅导班的模式,无论在升学环节,还是学习环节都存在。从小学,到初中,甚至高中都有。按照法规,在职教师是不得在外以任何方式有偿补课。但是,他们也利用了一无证据,二家长怕穿小鞋的心理,只要给家长尝到甜头,谁会举报呢?所以他们知道出事的概率极低。导致近年校内老师补课行为越发猖獗,甚至有扩大的迹象。从单一的补课,变成了升学-补习-高分的产业化。甚至出现了老师相互推荐,补课,收费,互通试题的现象。除了老师主动推荐补课外,有很多学校的学长也为老师做代言人,推荐团课。更有甚者,某校长的儿子亲自上阵,办了个小五班和校内补习班,一年妥妥敛财几千万。就这样,很多老师买起了豪宅,开起了大奔。补课,就给你好分数,不补课,就给你差分数。上课讲得少,讲得浅,补课讲得多,讲得深。本来处于基层的老师,竟然一时间有了生杀大权,可以在学校称王称霸,实先人生巅峰的梦想。

 

     但是,通过这种补课获得的成绩是虚的。只要碰到脱离学校出题的考试,就直接报废。这是大家想要的吗?

 

一叶先生给该家长的建议是:

 

    既然知道了内幕,那就请淡化考试分数,即便不及格,即便排名垫底又怎么?你已经成为不了老师的自己人,就不要有任何校内的幻想。把目标放在中考和未来的高考,是唯一的选择。

 

      我也曾当过老师,在基层和领导层都干过。看到过很多猫腻,也被校长逼迫干过不法之事,但至少没有一分钱是进我的口袋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把教好学生作为根本任务。但现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要么心思不在教学上,要么把怨气全部撒在家长和学生上。你们的良心何在?

 

     合格的老师,应该对所有人一视同仁。老师也是属于服务行业,绝对不能自居成为教室里的KING或QUEEN。老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中高考成绩作为第一目标,而不是为了自己升迁机会,职称高低,为了面子工程整一堆没用的东西。一名出色的老师,应该把所有知识点,用有效的方法和最精简的文字传输给学生们,帮助孩子举一反三。而不是让学生无脑地去抄词抄句,更不应该甩手把培养孩子的任务交给家长和补习班。

 

     现在很多学校,明面上众生平等。但私下却偷偷分班,把最好资源给少数班。 学校这样做的本质是,放弃了中等和略差的学生,让他们顺其自然,自生自灭。全力把头部学生教好,学校要靠他们去拿预录取的名额,要靠他们去争面子工程。谁让预录取名额要公示,而中考成绩不会公开公布呢?这种模式有点像机构,大量普通班学生为高端班虎娃和牛娃买单了。维持经营,支撑股价靠普娃,升学好处却给高端班。机构毕竟是盈利为目的,但学校是义务教育,这样行吗?这次ZJ实行走班,但有三个班不走,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地段班,终究是要为某些班当垫脚石的。那些买学区房的家长们,如果你们知道内幕,还会淡定吗?

 

    所以,在利益和升迁面前,普通学生的成绩算个P!

    但是有以上恶习和破格行为的老师还是少数。老师其实也是弱势群体。目前老师收入,对比社会财富而言,并不高。呼吁提高老师收入的同时,也请大家对老师包容一些。老师也是人,老师也不是活雷锋,老师也要养家,也要付小孩的学费,也要花钱。老师并没有义务把你的孩子当成自己子女对待。

 

    也许有人说,一叶先生你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老师!没错,我承认现在一定也有有情怀的老师存在,如果家底厚实的老师,的确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比如咱们不缺钱到可以无视公众号每个月几万的广告收入)。但是不是遇到好老师都需要碰运气?老师们,如果你们不同意一叶先生的话,那就做个自我测试:

 

    如果A同学送了礼物给您,或A同学的父母为学校做了贡献。如果B同学没有送礼物给您,或B同学的父母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请问你会对哪个同学略微照顾一些?请摸着自己的良心说。

 

    如果答案是A,那说明你是诚实的人,感恩的人,但有失师德。如果选择B,那你可能是个有同情心的好老师。如果A和B都一样,要么是有师德的冷血老师,要么是在撒谎的戏精老师。

     好老师=有情怀+有能力,这两项交集后的数量,其实比预想中少得可怜。即使有培养前途的新老师,但依旧需要时间去磨练,而很多孩子和家长是等不起的。

 

    一叶先生心里堵着慌,说不下去了。一叶的梦想就是:愿普天之下,教育和升学一切公正,所有老师皆有师德。

 

    靠自己,这是唯一的选择。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GfeHUoa8MiEJp9pmYB0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