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99%的上海人都买不起豪宅

 

在你眼里的上海楼市,是不是特别火?
在各大媒体的文章里,这里日光了、那里抢疯了,1000万在上海买个房子真是司空见惯;在土拍市场上,各路诸侯竞相登场,不来个200轮竞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来参与过;就连二手市场里,7月份也来到了28000套的高峰交易量,直逼黄金的2015年。
多少不明真相的群众不禁惊呼:上海,真是有钱人多啊!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

 

大家或多或少应该听说过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叫做——幸存者偏差。
可能你不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没关系,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读书有什么用?你看新闻里都说清华毕业生去卖猪肉了”
“你看扎肯伯格大学都没毕业,读书对成功没什么帮助”
很多人相信这些话,是因为这些人只看到自己筛选过后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
你看到了那些因为没有读书而导致翻身无能的人了吗?
你看到扎肯伯格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努力了吗?
那些千千万万甚至上亿没读过书的人,根本没有机会站出来说话。
我们只看到了那些成功人士的风光,却下意识不去了解有多少人倒在成功之前。那些失败的人没有机会站到前台就已经淘汰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都是成功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2010年全中国人口为1332810869人,合计13.33亿人;其中大学(包括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合计1.20亿人。
由上述两个数据可知:全国范围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98%。
遍地211、人均985的知乎,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可以看出,学历低的人口基数远高于学历高的人数,所以即便低学历者成功率远低于高学历者,也照样会导致低学历者出现大批成功人士。
对于高学历者,普通人既会关注成功的人,也会关注那些没成功的人,并且高学历却落魄的人尤其受关注,容易被当做新闻报道;而对于低学历者,普通人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忽视了广大学历低又没成功的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沉默的数据”,才产生「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结论。

2

 

说楼市不是呢?
各位可以回想下你加入的各大房产群里,是不是也听到过类似诸如“1000万买个房子很正常的”、“1000万的房子在上海算什么豪宅?”的言论?
1000万,在上海买个房子到底算正常吗?我们用数据说话。 
2015年上海房价尚未翻倍,回首2016至今的上海房价其实是比较稳定的。2020年尚未过去,我在这里截取全上海2016-2019整整四个自然年的房产交易数据,你会发现:
其实,99%的上海人都买不起豪宅
500万以下的房产交易比例占比全上海87%;
500-1000万的房产交易占比全上海10%;
1000万以上的房产交易,仅仅占据全上海交易的3%。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上海手握1000万预算买房,你就已经是前3%的人了。
每个人眼里的豪宅定义不同,但从阶级段来说,前3%总价的房产绝对算得上是顶尖了。

3

 

一个普通家庭,在上海买一个500万的房子都很吃力。
听到这里,是不是又感觉颠覆三观?
我们再用数据说话:上海市统计局官方于2020年6月30日发布了2019年上海市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数据。
其实,99%的上海人都买不起豪宅
全上海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呢?年薪114962元,折合月薪为9580元,还是税前。
从第三方研究院的2019年薪酬数据报告显示,在上海有35.09%的人月薪过万。
其实,99%的上海人都买不起豪宅
35%超过一万,意味着中位数在8000左右,和9580的平均数对比发现基本吻合,说明不假。(注:由于没有更精确的薪酬分布数据考证,此数据可作为一个侧面的参考。)
我们以一对工作3年的新婚小夫妻做一个简单的沙盘推演:两人起步薪水即为平均数10k,每年按照10%涨幅递进,工作三年两人税后月薪各是10k*1.1*1.1*1.1=13.3k,加上2个月的奖金,税后月收入为15k,两个人的总和即为30k。
按照银行“收入覆盖双倍月供”的审批原则,小夫妻的贷款月供最高上限为15k,如果按照三十年等额本息来计算,贷款额度为:300万
两人如果还有首套房票,那能买到的房产总价最高为:300/0.65=462万
这才是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也和过往四年的交易数据相吻合。
然而,没人会去报道上海多少刚需家庭买了300万的房子,但一有个3000万的房子卖完了,推送新闻铺天盖地。
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4

 

肯定有人要问了:明明现在认筹现场很多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面孔啊,这些人你怎么解释?
是的,当下在上海的新晋购房主力就是90后的新上海海龟:工作一年即可落户真的是上海给予海归留学生群体天大的福利,和北京比那真是太友好了。
全国高知消费力都看好一线城市已是共识,加上孩子落户的天然优势,自然会考虑为孩子为上海添置房产:在本地挣的钱,到上海来花。这些年轻人并非拿着自己的储蓄置业,爸妈的能力是他们来看房的腰杆保证。
但你如果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你可以问问:别说首付和月供了,工资养得起自己吗?
留学生多是首次置业,对房产基本是零认知;而零认知+首次置业,一般都会只有一个选择:新房(癌)。
上海针对留学生落户的宽松带来的外来消费力流入,也是助推目前新房市场火热的一大因素。

5

 

一个新房项目的热销,代表不了整个市场:十个也不能。 
滨江凯旋门单价13.8万,套均2781万,总共多少套?175套。
三湘印象名邸单价12.18万,套均2152万,总共多少套?142套。
鑫耀中城单价10.33万,套均1120万,总共多少套?334套。
仁恒静安世纪单价9.2万,套均1030万,总共多少套?354套。
全上海平均每年成交多少套呢?300000套。
截取2016-2019年的4个自然年交易数据,全上海年均成交二手房222355套、新房68913套,共计成交291268套。
即使把上面提到的所有千万级别项目加起来,能占其中的多少呢
0.3%——百分之一都没有。
这就好比你每天在新天地逛街,一会看见一辆劳斯莱斯、一会开过一辆法拉利,你就开始惊呼上海都是有钱人。
曾经看到一个社会实验:在市中心的路口等10分钟,数一数过往的所有车辆中BBA的比例,你会发现现实与你看到的“豪车遍地”大不相同。
我在2020年8月24日晚上7点19分于人民广场的广东路西藏中路路口站了6分钟,总计通过325辆车,其中带BBA标的车总计有多少辆车?31辆,10%都没到。
现实,不一定就是你想的那样:眼睛也是会骗人的。

6

 

人啊,就愿意看自己想看到、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3000万豪宅当日售罄”、“1000万项目一房难求”这样的标题,远比什么“上海7成的购房者只能买300万的房子”来得吸人眼球。
但普通人的极限,真的就是一套500万的房子了。
买500万的房子不会让人觉得很牛逼,也没有炒作的空间,甚至会被轻松淹没在整个上海购房大军之中。
但这些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500万还是3000万的房子,他们都是一个家。
房子会有价格高低来区分,而家的幸福感是无价的。
以上是正文,来自火箭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ZWmrvZCUH71JSVRvlnxFA

上海16区初中,高中教育资源学校汇总

上海共有16个区,各区人口、经济发展状况都有所差异,教育资源的分布自然也不尽相同。
汇总整理了上海16个区初高中教育资源分布情况,赶快收藏起来吧!

黄浦区

高中共计17所
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7所):格致中学(八大之一)、大同中学(八大之一)、向明中学、大境中学、光明中学、敬业中学、卢湾高级中学市重点分校或校区(2所):格致奉贤、向明浦江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4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4所):皆为公办

初中共计27所民办5所,公办22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5所):金陵中学、启秀实验中学、清华中学、应昌期围棋学校、黄浦学校


徐汇区

高中共计18所
委属高中(1所):上海中学(四校之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4所):南洋模范中学(八大之一)、位育中学、市二中学、南洋中学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市二梅陇市特色普高(1所):徐汇中学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4所):公办3所、民办1所一般高中(7所):公办4所、民办3所

初中共计33所民办6所,公办27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6所):紫阳中学、南洋初级中学、长桥中学、龙苑中学、宛平中学、田林第二中学


长宁区

高中共计9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3所):延安中学(八大之一)、复旦中学、市三女中市特色高中(1所):华东政法附中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3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2所):公办1所、民办1所

初中共计21所民办2所,公办19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3所):省吾中学、泸定中学、虹桥中学


静安区

高中共计22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7所):市西中学、市北中学、育才中学、六十中学、新中高级中学、回民中学、华东模范中学市特色高中(1所):上戏附中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8所):公办7所、民办1所一般高中(6所):公办3所、民办3所

初中共计41所民办5所,公办36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5所):五四中学、和田中学、彭浦第三中学、彭浦第四中学、华灵学校


普陀区

高中共计14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3所):曹杨二中、宜川中学、晋元中学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华二普陀市特色高中(4所:曹杨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同济二附中、上音安师实验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1所):公办一般高中(5所):公办2所、民办3所

初中共计41所民办5所,公办36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4所):宜川中学附属学校、兴陇中学、怒江中学、武宁中学


虹口区

高中共计13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4所):复兴高级中学(八大之一)、北郊高级中学、华师大一附中、上外附中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上外附中东校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5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3所):公办2所、民办1所

初中共计28所民办5所,公办23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5所):霍山学校、澄衷初级中学、市五中学、虹口区教院实验中学、虹口区教院附属中学


杨浦区

高中共计17所委属高中(2所):复旦附中(四校之一)、交大附中(四校之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3所):控江中学(四八大之一)、杨浦高级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市特色高中(1所:上理工附中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8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3所):公办1所、民办2所

初中共计39所民办8所,公办31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7所):三门中学、鞍山初级中学、思源中学、十五中学、包头中学、杨浦初级中学、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学


闵行区

高中共计25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2所):七宝中学(八大之一)、闵行中学市重点分校或校区(3所):上师大附中闵行分校、华二紫竹、交大附中闵行分校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5所):公办4所、民办1所一般高中(15所):公办7所、民办7所、中外合作办学1所

初中共计69所18所,公办51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11所):诸翟学校、华漕学校、吴泾中学、颛桥中学、曹行中学、浦江第一中学、浦江第三中学、航华中学、航华第二中学、罗阳中学、闵行第五中学


宝山区

高中共计15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3所):行知中学、吴淞中学、上大附中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华二宝山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5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6):公办3所、民办3所

初中共计64所民办8所,公办56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10所):大场中学、盛桥中学、吴淞初级中学、高境镇第四中学、泗塘第二中学、吴淞第二中学、呼玛中学、陈伯吹中学、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月浦实验学校


嘉定区

高中共计9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1所):嘉定一中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市特色高中(1所:嘉定二中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2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4):公办3所、民办1所

初中共计38所民办8所,公办30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12所):启良中学、练川实验学校、马陆育才联合中学、华江中学、华亭学校、戬浜学校、外冈中学、徐行中学、金鹤中学、南翔中学、方泰中学、娄塘学校


浦东区

高中共计51所
委属高中(3所):华师大二附中(四校之一)、上师大附中、上海实验学校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5所):建平中学(八大之一)、进才中学、洋泾中学、川沙中学、南汇中学市重点分校或校区(3所):复旦附中浦东分校、上中东校、上外浦外市特色高中2所:北蔡高级中学、东昌中学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16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22所):公办14所、民办8所

初中共计168所民办23所,公办145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19所):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中学、新陆中学、大团中学、蔡路中学、六团中学、由由中学、施湾中学、坦直中学、历城中学、建平中学南校、新云台中学、浦泾中学、绿川学校、育民中学、长岛中学、泾南中学、江镇中学、三林中学东校、吴迅中学


金山区

高中共计10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2所):金山中学、华师大三附中市特色高中1所:枫泾中学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3):皆为公办一般高中(4):民办4所

初中共计29所民办6所,公办23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6所):朱行中学、亭新中学、金卫中学、张堰第二中学、吕巷中学、松隐中学


松江区

高中共计8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2所):松江二中、松江一中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2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4):公办2所、民办2所

初中共计47所民办5所,公办42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11所):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松江四中初级中学、泖港学校、松江区第六中学、佘山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新桥中学、立达中学、叶榭学校、小昆山学校、新浜学校

青浦区

高中共计8所
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2所):青浦中学、朱家角中学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1所):公办一般高中(4所):公办2所、民办2所

初中共计30所民办5所,公办25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6所):佳信学校、毓华学校、珠溪中学、金泽中学、颜安中学、沈巷中学
奉贤区

高中共计7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1所):奉贤中学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2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4):公办3所、民办1所

初中共计42所民办2所,公办40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10所):古华中学、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肖塘中学、西渡学校、四团中学、平安学校、青村中学、金汇学校、胡桥学校、头桥中学


崇明区

高中共计7所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1所):崇明中学区重点高中(即区示范性高中)4所):皆为公办一般高中(2):公办1所、民办1所

初中共计34所民办2所,公办32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8所):裕安中学、正大中学、马桥中学、横沙中学、新民中学、长兴中学、长明中学、崇西中学

2017年-2020年上海高考6门科目选考人数整理

选考圣经

2017年-2020年上海高考6门科目选考人数整理

上图为等级考4年来各个科目的选考人数,这里需要强调,这里的统计基数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统计的每年总分在260或261以上的学生,基本达到参加秋考总人数的99%以上。这个数字并不代表一届上海高中生数量,上海一届高中生近几年大约有5万余人,其中有2000-3000人参加春考不在统计中,还有一些出国或者就读相关预科学校。

注意:上图中的地理,生物并非这门科目实际参考人数,只是在这个基数中的参考人数,由于这两门科目在高二进行,一些参加春考或者出国的学生也可能参加,所以两门科目实际参考人数大于这个数字

 

从4年来看,等级考6门科目基本呈现如下趋势:

(1)地理始终保持大热

X老师为大家交待一个大背景,上海的高中课程设置是高一学地理,高二学生物,各学习一年,所以2017届在2016年他们高二第一次进行等级考时只有地理科目,没有生物课目,所以地理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保持了选考人数最多的记录,4年来始终是最热科目。

 

(2)生物强势上升

生物是这4年里上升最快的科目,尽管2017年第一年已经达到第二,但相比化学,历史优势不大。但2020年,生物的74.4%选考率远远甩开了第三名历史的43.9%。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机构的鼓吹,一方面是高二可考,还有一方面是学科相对简单。

 

(3)历史,政治保持平稳

历史和政治是最为平稳的科目,历史选考人数略多于政治,历史维持在46%上下,而政治在33%上下,依然是传统文科学生的主阵地。

 

(4)物理,化学严重下降

选考政策调整第一年严重受挫

相比之下,化学,物理经历了极大的滑坡,物理狂掉14个百分点,在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成为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而化学才是真正滑坡最厉害的科目,4年掉了17个百分点。

即使在2020年大幅度调整了选考政策后,物理选考人数依然低迷。这种低迷不仅仅代表了调整政策的失败,更是从根本上表明了+3科目任意选择的巨大问题。即使增加了许多物理专业依然不能让学生回心转意,家长和学生依然在田忌赛马,利用等级考规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根据政策,上海等级考将在今年公布3年后当下改革政策到期后的新政策,从一些泄露的消息来看,恐怕暂时还没有改变+3任意选择的风声,高二只能选一门和高二可以3选一的改革恐怕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物理的颓势。另一种可能则是上海高考学生人数偏少,不需要太过强调物理,可以让上海像过去一样继续保持一定的特点,但要保持特点,物理就是付出的代价。

这些以前抢着要的房子,现在怎么这么惨了?

在如此火热的市场里,有着这么一群房东,过去几年按照以往的市场经验买入了自己非常看好的房子,然而至今为止这些房子都没什么热度,相比2016、2017年还跌了不少,爬都爬不起来,到底怎么回事?
 

1

第一类房东,买了没学区的老公房。
 
这类房子的最大优点就是:中环内,地段好;面积小,总价低,流动性好;没什么学区和品质溢价,稍微收拾下,租售比高。
 
所以,以前老公房是非常热门的产品,新上海人结婚前过渡,买一套,囊中羞涩又想留在市区,买一套,投资客眼里好租好卖,买一套。
 
然而这几年,老公房是市面上跌幅最大的产品类型。
 
并不是房子变老了,而是买家口味变了。
 
以前没有限购限贷的日子,无论房子新旧大小,先买一套上车,以后慢慢置换,现在认房又认贷,处女贷用过一次就得首付七成,尤其珍贵,还舍得把首房首贷用在区区两三百万的老房子上吗?
 
外地户籍家庭,一共就一张房票,全家三四口人都要住,是选市区45平老房子还是郊区100平次新三房?
 
上海已经四五年保持常住人口稳定了,流入的新上海人越来越少,留下来的都是精英,好不容易拿到一张宝贵的房票,家里又是强二线城市里条件不错的,肯定是希望一步到位买个漂亮公寓,免得以后折腾。
 
房价越来越高,纯靠工资买房越来越不现实,于是上海现在的改善需求已经压过刚性需求,老公房的抛盘压力明显大于接盘压力,价格自然一蹶不振。
 
房票珍贵,首房首贷珍贵,改善需求强烈,又没学区加成,这类老公房自然越来越不吃香。
 

2

第二种,就是没有地铁的郊区次新房房东。
 
按照过往的经验,地段越偏、价格越低的房子涨得最快,所以郊区次新房很受欢迎。
 
城市在扩张,郊区地段总是越变越好的嘛。原来没地铁,可能过两年就拉了一条过来,三五年就造好了;原来配套差,很村,发展几年,商业、学校、医院都建起来了。
 
远郊变近郊,近郊变市区,母鸡变凤凰,屌丝变富帅,不都是这么来的嘛!
 
然而,这两年的上海实在是太不给力了。
 
前几年,上海市区每年可以向外推进1-2公里,路网一铺,商品房一造,配套一建,就起来了。
 
然而最近两年,市区向外拓展的速度明显变慢了,像浦西推到七宝九亭、南翔江桥、徐泾华漕这里,浦东推到广兰路、森兰、孙桥这里,可能几年都推不了1公里,还是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空着。
 
地铁的建设速度也慢下来了,2011-2015年上海平均每年通车33公里,而2015-2019年上海地铁平均每年通车才17公里,接下来的2021、2022、2023年也只要寥寥一两条线路通车。
 
现在没地铁规划的郊区,可能在“有生之年”就不会变成地铁房了。
 
背后的原因,在于人口红线之下的上海,城市发展从外扩慢慢变成了内秀,之前人口虹吸、城市摊大饼的套路,现在是行不通了,搏郊区变市区的方法也就不灵了。
  

3

还有一类房东,买了片区的标杆二手房,没想到周围冒出一大堆新房来砸场子。
 
以前我们买房子,喜欢买周围有大片空地、新盘层出不穷的板块,为什么?因为新能带旧。
 
对于二手房东来说,新房就像“解放军”。二手房涨不动怎么办?啪一下出个地王,周边二手房3万的房价,地价就3万5,新房不得卖5万?于是二手房蹭蹭的涨。
 
现在好了,土地拍的都不贵,二手房3万,地价也就2万,开盘的新房一个比一个户型好、品质高,什么人车分流、铝板立面、泳池会所、夜光跑道,简直把二手房按在地上摩擦,关键价格也不贵,二手房加一点钱就能买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宇宙中心”大虹桥的徐泾板块。
 
2017年,万科天空之城一期开盘,均价6万。
 
2018年,万科天空之城二期开盘,居然降了两千,5.8万。
 
2019年,万科天空之城三期、中核锦悦府一期、招商虹桥公馆一期开盘,还是5.8万。
 
2020年4月,万科天空之城四期开盘,涨了多少?600块,均价5.86万。
 
2020年8月,中核锦悦府二期终于“破6”,均价6.02万。
 
三年多过去了,徐泾的房东等的眼睛都发直了,新房价格居然只涨了200块钱,更绝望的的是,招商虹桥公馆二期、瑞安蟠龙天地等大体量的新盘一个接着一个,还在排队等上市。
 
这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4

李嘉诚说:“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这句话现在仍然适用,但人家李老也没说地段是一成不变的呀。
 
不少买房人对传统核心地段有着一股执念以为内环内,或者传统上只角的地方房产就能坚挺。然而现实打了他们一耳光。
 
比如传统上只角地段、属于原法租界的新华路板块,历来是全市价值高地,但由于板块内没有成片次新品质社区,城市界面也没有衡山路、淮海路那么纯粹,商业、旧改项目进展也不快,导致板块内房产的价格一路下跌。
 
板块内1999年房龄的海富公寓,从2016年下半年的7.2万一平跌到今年的6.1万,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谁也怪不了,只能怪现在年轻多金的new money已经成楼市购买主力,他们的口味才决定了地段的价值。
 
new money喜欢城市界面干净、统一,位置不一定要离人民广场、原法租界近,反正平时也不怎么去,但是一定要交通发达,去CBD、高新区方便,要次新商品房成片的社区,最好再带个不错的学区。
 
在这背后,一方面是买房人口味的变化,另一方面地铁、高架等现代交通方式的便利,使得绝对位置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另外,上海能创造高收入人群的产业,比如IT、文娱等也在外迁,“金色中环”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前买房靠的是内环附近单位发年终奖,而以后买房则靠的是中环附近公司发股票。
 

5

作为在楼市摸爬滚打多年的过来人,我发现以前的买房逻辑,在现在真的有很多都不适用了。比如以前追求绝对低价,面积大的单价便宜,就买大的;同环线的单价不一,就买便宜的;旧房比次新便宜,就买旧的。
 
然而,经过这几年上海楼市的教育,买到绝对低价,买了就能涨的逻辑现在都已不存在。
 
贵的房子可能会拉开和别的房子的差距,因为供应变少,好房稀缺;而价格洼地可能一直洼下去,因为不稀缺。
 
这样的逻辑,也同样能运用到地段价值和新房抬轿子的问题上,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以前绝对特别好用的方法,现在突然就没有受众了。
 
一旦进入思维定势,就会一个不小心踩坑,成为别人眼里的“最惨房东”、“韭菜”。
 
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买房一方面要小心,另一方面也要抱平常心,世界变化太快,没人能知道现在大家热捧的,十年后还是不是皇冠上的那颗宝石。
 
何不如,回归初心,回归自住,买到自己想要的房子,无论未来如何,至少住的舒心,过得开心。
 
以上是正文,来自平层86。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GjVsubQ1-sM6B0Rq7jBdg

上海楼市2020,不是热,是烫

上海楼市就这样猝不及防的进入了8月份,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忽然发现,整个上海楼市正在变得跟以前很不一样。

 

一些很细碎的画面和观点,开始慢慢串联起来,传递出上海楼市当前最真实的场景。

 

我先说一个很重要观点:上海房价的拐点,或许真的到了,上海楼市,正走向一个全新的周期。

 

 

1

上海楼市,正在经历着“量价齐飞”。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想要买房子,住在七宝那边,原计划4月份买的,但因为疫情的原因,就被耽搁了,兜兜转转一圈后发现,她原先看到的低价房源,竟然一套都没有了。

 

五个目标小区,原先低于市场价的房源,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迅速被一扫而空,剩下的房源,也几乎无漏可捡,最后不得已,她比原先的计划金额多花了30万元。

 

这其实还算好的,从我们平米成交的数据看,在另外一个区域,浦东的学区房也大都出现了明显的涨幅,而且很多区域还出现了无房可卖的情形。

 

当然,这些都是很零散的片段,如果从整体的宏观数据层面看。

 

近一年以来,上海二手房已经连续4个月的成交量都突破2.4万套了,这从数据指标看,是偏热的。

 

上海楼市,不是热,是烫

 

也正是这几个月的持续热销,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年1-7月二手房的成交量达到了惊人的14万套,为什么说是惊人,因为你看看图表应该也能看出来,整个2019年二手房的成交量才14.4万套。

 

2020年才过半,整体的交易量就相比于2019年,仅仅相差4000套。

 

所以,今年的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基本可以断定是近4年来最高的。

 

二手房历年成交量

 

上海楼市,不是热,是烫

 

地产圈有句术语,叫“量价齐飞”,量先价后,随着成交量的不断上涨,市场行情也在逐渐变好,意味着房子其实是不愁卖了。

 

最近半年,上海的二手房房价也在不断的持续走高,如果你单看这个房价走势图,最明显的感知就是呈现了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上海楼市,不是热,是烫

 

上海二手房的成交单价逐渐从5.7万慢慢抬升到5.77万,然后再到5.8万从实际成交单价看,也在逐渐走高。

 

 

2

 

上海的土拍溢价率,预示着未来房价的走高。

 

如果从上海土拍的溢价率看,也出现了整体的回归,土地溢价率越来越高,上海7月份土地的平均溢价率已经达到了31.7%。

 

上海楼市,不是热,是烫

 

单看这个数据本身,你可能没什么感觉,我再跟你说两个层面的数据。

 

大家知道20%的土地溢价率频发是在哪个时候吗?没错,还是在2017年上半年楼市最火爆的时候。

 

而且,最近半年以来,开发商对于上海土地的喜爱,就仿佛是脱缰的野马一样疯狂,从0%到10%再到20%,然后到后来的30%,就跟前阵子的股票热一样,越来越疯狂。

 

帮大家统计了去年上海市场的土地出让情况,共计出让了157块地,只有8块地的溢价率超过了5%,其他都是零溢价。

 

如果这么一对比,我想你应该知道当前的上海土地的溢价率是多么的疯狂了。

 

这个数据的背后代表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房企对未来楼市的信心,溢价率越高,说明对板块越看好,说明对未来楼市就越有信心。

 

而且,溢价率和房价,其实就相当于是面粉和面包的关系,我们来看看贝壳研究院统计的一份数据,上海房价与土地溢价率的同频,真的是惊人的一致。

 

上海楼市,不是热,是烫

 

当然,也有人说是因为土地规则改变了,把15%的自持给取消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哪怕是把这个因素给放进去,土地溢价率依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比如新拍出去的浦东唐镇地块,在15%自持的情况下,依然拍出了19%的高溢价。

 

上海的土地溢价率,跟房价一样,也正在走入慢牛通道。

 

 

3

 

 

除此之外,上海的预售价格,也正不断突破区域天花板。

 

作为明星楼盘的前滩三湘印象名邸,价格直接给到了12.15万,这个的价格在前期真的很难想象。

 

同时贴近中环的项目,融创的静安映的预售价格直接破9.1万,仁恒静安世纪也拿到了9.2万,未来中内环的项目后期想要低于这样的价格,可能性也越来越低,这相当于给上海中内环定了最低价格的阀值。

 

我们前面也跟大家聊过,上海一直以来新房定价所遵循的就是环线定价论,内环滨江13万,内环10万,中环9万,外环7万,郊环4万,这就是上海房价业内所达到的一种默契。

 

中环内的价格,开始逼近内环,对于内环而言,更是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所以为什么说上海今年核心区域的房子都卖的还不错,原因也很简单,位置比我差的项目都卖的跟我差不多的价格了,自然位置好的项目性价比就格外突出了。

 

包括华漕板块的虹庐湾达到了6.3万,徐泾的中核锦悦府二期大概会达到6万左右,还有位于滨江区域的绿地海珀外滩,二期最新预售价格达到了13.95万,中兴路一号达到了12.98万,你看每一个项目全部都捅破了区域的天花板。

 

而这样的限价体系一旦被突破,意味着对于上海楼市的整体价格认知都将被打破。

 

 

4

 

当然,不可思议的是,虽然房子是越卖越贵了,但整体的认筹率却越来越高了,也就是说,去买房的人越来越多了。

 

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一直有个说法,叫买涨不买跌。

 

比如长风瑞仕璟庭300多套房子,引来了1000多组认筹,再比如南虹桥的虹庐湾,认筹率也高达259%….

8月以来认筹率突破100%的楼盘,真的是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长风瑞仕璟庭取证房源380套、认筹1030+组,认筹率271%;
虹庐湾取证房源328套、认筹850+组,认筹率259%;
尚汇豪庭取证房源144套、认筹301组,认筹率209%;
保利锦上取证房源358套、认筹690+组,认筹率193%;
浦发东悦城取证房源265套、认筹430+组,认筹率162%;
古北尚公馆取证房源311套、认筹406组,认筹率131%;
绿地海铂外滩取证房源67套,认筹268组,认筹率400%;
仁恒静安世纪取证房源354套、认筹3天即有720组,认筹率达到203%

 

上海楼市,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迅速变热,而且越来越火爆,所受到的追捧也越来越多,慢慢的,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循环。

 

二手房的成交量、二手房的价格走势、土地的溢价率、热门楼盘认筹率的节节走高等等,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这一次上海楼市的热,正在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全面开花而且表现异常凶猛。

 

当然,除了内部价格前期确实被低估外,还有来自外部的刺激。

 

深圳楼市经历过一波热炒后,被紧急摁下了暂停键,东莞和宁波房价也在最近涨幅凶猛,这些过热的城市,也正在消耗这很多买房者的热情,也正是如此,大量的买房客都慢慢的被挤到了上海。

 

上海楼市,不是热,是烫

 

相对于这些热点城市房价的迅速上升,横盘三年的上海,性价比自然很高。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上海楼市虽然很火爆,但也并不是全面开花的,根据我们平米的内部统计分析,目前上海的学区房特别是浦东区域涨幅明显,而且,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
除此之外,有个别板块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比如大虹桥的徐泾和华漕板块,还有三林、北蔡、碧云、莘庄等板块,也出现了二手房价的快速抬升,对于在这些板块想要买房的朋友,真的要抓紧了。

 

 

5

 

上海房价的拐点,这次或许真的来了,上海楼市,或许将进入全新的周期之中。

 

上海楼市的回暖,这次确定无疑了。

 

所以,朋友们啊,想要买房的一定要赶在这波上涨趋势到来之前,在这样的上涨慢牛中,犹豫两个月,很可能意味着要多出几十万。

 

当然,如果大家真的要买房,记得联系我们,期待让我们为你量身定制最专业的购房服务。
 
以上是正文,来自大帅。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JZUQmb1v7LMTD08KeTU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