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提起浦东的教育资源,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中考人数最多,竞争压力最大。

 

浦东是名副其实的新上海人聚集地,能够留在上海的多为外地来的精英,为避免阶层滑落,对子女的教育自然也是有着更高的追求。因此,也就注定了浦东教育不一样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细数一下浦东新区的优质小学,通过几个维度进行对比,为各位幼升小的家长提供参考。

 

浦东新区目前有233所小学。其中公办210所,民办23所。

 

公办最著名的就是上海实验、明珠、福外。除此之外,六师附小、建平实验、进才实验、浦东二中心也都是家长们十分认可的优质学校。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而因为民办摇号的政策,以及多校划片的风声,一贯制的实验东校洋泾菊园也特别受家长追捧。

 

民办小学里,福山正达、平和、协和双语以及今年新招生的未来科技学校最为热门。

 

这么多所好学校,家长们该怎么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九大维度帮家长梳理一下思路:

 

1.硬件 2.规模 3.师资 4.生师比 5.教学特色 6.学费 7.升学路径 8.入学门槛 9.统筹方向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上海实验是比较特殊的公办学校,小初高十年一贯制,非地段对口,这里暂不做对比。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分析解读

1. 硬件:浦东地方大,学校的硬件条件也都比较好。除了明珠AB两个校区比较迷你之外,其他学校的硬件条件都不错。

 

2. 规模:优质学校大多都有2-3个校区,而单校规模最大的要数进才实验,今年一年级招生12个班。

 

3. 师资:大专及以上教师占比差距不大,但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最低的协和双语只有2%,毕竟体制外对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他的学校里,公办的六师附小和民办的福山正达的中高级教师占比相对比较低,只有36%左右,而公办的福外花园和民办的未来科技高达71%和86%,放在全市,也绝对是领先的。

 

4. 师生比:在师生比方面,民办肯定优于公办的,普遍在1:12左右,而协和双语只有1:7.6,比浦西的协和校区还要高。公办的福外花园和洋泾菊园生师比在1:15左右,也是家长们比较喜欢这两所学校的原因之一。

 

5. 教学特色: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有英语特色的学校,这是浦东新区的优势所在。而明珠的智慧数学也是比较特殊的存在,让其他公办望尘莫及。

 

6.学费:公办免费,性价比绝对高。而民办学校中,福山正达的性价比是最高的,一年只要3.9万,是浦东民办摇号最热门的小学,没有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和入学、升学相关的维度对比。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7. 升学路径:浦东公办小升初是户籍对口,明珠的地段对口初中一般,所以往年90%左右的毕业生都会择校民办,择校率连续几年都蝉联上海第一,是张集、上宝、华育、上中东第一大生源提供地。

 

福外、福外花园、六师附小、二中心虽然对口初中都不错,但往年小升初也有不少择校民办,上外附中、张集、上实、新竹园、建平远翔等。

 

相对来说,建平实验、进才实验选择对口的会比较多,尤其九年一贯制的上实东和洋泾菊园,大多会选择直升。

 

对于民办小学来说,福山正达之前只有小学,2019年新成立了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小升初又多了一个选择。另外三所民办都有初中部,直升比例比较高,升学压力小很多。

 

 

 

8.入学门槛:浦东的大部分学校人户一致就可以进,甚至明珠、上实东、洋泾菊园这些优质学校在往年居住证积分也有机会入读,对非沪籍家庭十分友好。但福外一直都很热门,要人户一致2年甚至3年才比较稳妥。

 

今年六师附小事件相信很多家长都有所耳闻,往年人户一致都能进,而今年报名人数众多,导致今年刚迁入户口的86个孩子被统筹到新合并的万德校区,一石激起千层浪。

 

9. 统筹去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统筹历史,所以不太清楚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会统筹到哪里。建议家长们尽早迁入户口,从而规避统筹的风险。

 

通过这九大维度的对比,相信各位家长已经可以筛选出符合心理预期的好学校了。那么如何进入这些学校呢?

 

上海公办小学采用的是划片入学,自然离不开学区房。这里我们整理出各学校对口学区房的门槛价格,供大家参考。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浦东学区房价格去年普遍涨了1,2百万,福外+建平西的挂户口一室户单价更是站上了20万大关。如果能接受强小普初的话,可以选择明珠A/B校区,内环内起步价在500万左右,性价比非常高。低于1000万的三房大多都是楼梯房,对于品质要求比较高的话,都要1500万以上,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有需求的家长建议不要再等了。

 

对于想要摇民办的家长,今年的摇号情况也要了解一下。

 

称霸上海的教育大区!入学门槛低,普娃的乐园,众多优质学校怎么选?

除了新开办的未来科技全部录取之外,其他三所民办的报名人数全都超过计划人数,需要摇号。说起未来科技,这里还要补充说两句,未来科技是明珠的民办版,今年刚开始招生就引起热议,19点放学,作业全部在学校完成,家长非常轻松,惹人羡慕。

 

 

 

浦东的好学校其实远远不止这些,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如果家长们选择让孩子在浦东读书,我们为大家推荐3条升学路径,供家长们参考。

 

第一条路径:持续鸡娃,冲击上实

上实位于浦东三林,是唯一有小学部的三公,公办的学费民办的成绩,小初高十年一贯制,可以说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的神仙学校。今年先摇号,摇中的再去上实参加面谈。

 

想要孩子具备进入上实的实力,在幼儿园阶段就要持续鸡娃。上实的校长在家长会上说过,学校招的不是智商最高的孩子,而是看综合能力。所以想要进上实,家长们可不要顾此失彼。

 

第二条路径:摇号,搏民办

浦东的民办其实不少,但不是每一所都值得摇号,建议不要为了概率高而去摇一般的民办,不太划算。

 

虽然浦东公办学校的入学门槛不高,有些摇民办也能回来,但毕竟还是有风险的,家长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条路径:求稳,买学区房

从这一年的学区房价格涨幅不难看出,大部分家长还是喜欢确定性的。尤其浦东的公办教育资源非常强,入学门槛又不高,抛开通勤因素,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比较适合。

 

总的来说,浦东地大、人多、学校多,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都有很多选择。而且入学门槛低,对于新上海人或者非沪籍家庭十分友好。但如果大家都是冲着头牌学校而来,的确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但实际上,如果不是盯着实力太强的那几所,浦东可选择的学校还是不少的,可以说是最适合普娃的乐园。

 

无论牛娃还是普娃,升学规划都不能少。教育规划绝不是家长的负担,十几年后回首,你会感谢当初自己的用心和努力。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BiqRXa5iHy-unlmGMr6vA

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

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工作要求,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构建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坚持租购并举,增加住房供给,调节住房需求,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发挥好联席会议作用。发挥好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联席会议平台作用,指导、协调、推进全市房地产市场监管工作,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增进联动协调,加强信息互通,强化政策执行力,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二、完善土地市场管理。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特别是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南汇、松江、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加大供应力度。坚持房地联动机制,引导企业理性拿地,稳定土地价格。

三、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四、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

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指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和增速,防止突击放贷。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六、严格商品住房销售管理。严格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销售“一价清”“实名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保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七、严格规范房地产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代理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联合整治执法力度,形成执法合力,严肃查处捂盘惜售、价格违法行为、虚假广告、人为制造市场紧张氛围、诱导规避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

八、坚持租购并举。进一步完善住房租赁体系,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覆盖面。通过新建、配建、改建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主体加快形成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完善租赁住房发展配套支持政策,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

九、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积极开展“城中村”改造,确保征收安置房源供应。加快推进旧住房更新改造,加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力度,启动实施住宅小区“美丽家园”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多渠道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市民居住品质。

十、加强政策宣传。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正确解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稳定市场预期,引导合理住房消费。依法加大对编造谣言扰乱市场秩序、散布不实信息误导市场预期等行为的查处力度。

本意见自2021年1月22日起施行。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本市发布“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eKuolvhYMLGMdcRs2Y-hQ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靴子终于落地!

 

昨晚,上海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对楼市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级”的调控,今天也就是1月22日就正式执行。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这次政策出台的背景,正好赶上楼市火热。2020年1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3.89万套,创了近3年的新高。政府的及时施政,为广大购房群众排忧解难,值得大大点赞。

 

废话不多说,直接划重点!

 

(以下所有解读部分,均为我的个人理解,以官方细则为准)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1

限购升级!离婚追溯3年。

 

《意见》明确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在我的个人理解里,这意味着上海户籍、单身,原本拥有一张房票的你,如果在三年内离婚,之前婚内拥有2套上海房产,那么从今天起你已被限购!

 

这条措施主要定向打击的是上海户籍家庭,原本拥有2套购房资格,部分家庭就利用婚内更名+离婚来腾出一张房票,净身出户的那位不仅能再买一套,甚至有些还有首房首贷资格。

 

而这次调控之后,临时决定离婚买房的,三年内离婚还没买到房的,都被限购了。

 

而根据之前广州、深圳的经验,未来上海对于离婚有可能是追溯的:购房之日前3年内有一次以上离婚记录的,其拥有的住房套数按购房之日前3年历次离异时家庭总套数之和计算,即追溯3年内所有离婚记录。

 

也就是说,有可能无法通过多次离婚、结婚,洗刷之前的住房记录,只要三年内有过两套,还是会被限购。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2

税费升级!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变成五年。

 

《意见》规定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增值税;个人将购买5年以上(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对的,你没看错,任何一套二手房,只要5年内有交易,无论是普通住宅还是非普通住宅,全部征收全额增值税。

 

增值税2改5,这个杀伤力有点大。

 

在此之前,只有未满两年的房子征收全额增值税,非普通住宅才征收差额的增值税,而现在无论是否普宅,也不计算差额,只要不满五年,直接全额。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点开看大图)

也就是说,一套不满五年的房子,增值税额=网签价格÷1.05×5.3%,也就是说一套内环内450万的普宅,原来是不用缴增值税的,现在需要多缴22.7万元的税。

 

这税费,有点肉痛。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3

刚需优先摇号!新房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

 

《意见》强调严格商品住房销售管理。严格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方案备案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销售“一价清”“实名制”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选房制度,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购房需求。加强预售资金监管,保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这和我们矩阵号魔都财观1月12号发表的文章《上海新房摇号规则生变?刚需的盛宴来了!》中的预测完全一致,新房接下来会拿出一部分房源给刚需优先摇号

 

根据其他城市过往的经验,各大新盘每次推盘,都会拿出一部分房源优先给无房户,摇过一次后,没摇到的无房户再和有房户一起再摇一次,从而增加刚需买到的概率。

 

我们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给大家做个推演:

 

比如新房100套,有50个无房户和150个有房户认筹,原来的认筹率是100/200=50%,有房无房概率一样。

 

而现在,先拿出40套给50个无房户摇,中签率80%。摇完后,剩下的10个没买到的无房户再和150个有房户摇剩下的60套,中签率=60/(10+150)=37.5%。

 

这样,无房刚需的中签率就大大提升了。

 

至于“无房家庭”的认定细则,目前还没有出来,是否需要结婚,是否有年龄限制,可以等我们之后的解读。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4

另外,还有一些配套性的调整措施。

 

比如查首付来源,防止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

 

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比如规范房地产开发商和中介、楼市媒体等,不要过度渲染,不要违规定价、交易等。

 

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代理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监管,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联合整治执法力度,形成执法合力,严肃查处捂盘惜售、价格违法行为、虚假广告、人为制造市场紧张氛围、诱导规避调控政策等违法违规行为。

 

比如加大土地供应,稳地价,稳房价等。

 

特别是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南汇、松江、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加大供应力度;坚持房地联动机制,引导企业理性拿地,稳定土地价格。

 

 

火热的上海楼市,终于浇下了一盆凉水
05

总的来看,这次上海对稳定楼市的决心还是相当强的,1月21号晚上发文,1月22号就执行,不给任何临时抱佛脚的机会。

 

增值税2改5的杀伤力最大,那些不满五年的普宅、非普宅,都将面临高额的增值税费,买卖双方对交易的信心都会有所下降。

 

离婚3年内不能买房是其次,相当于限制了市场上的一部分购买力。但毕竟靠这个买第三套的家庭并不多,影响有限。

 

而新房向刚需倾斜,则会大大增加无房家庭买到新房的中签率,提前恭喜你们!

 

最近的上海楼市确实有点过于火热,新房千人摇号、二手房东跳价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背离了房住不炒的精神。

 

因此我们也在1月8号、12号、13号连发三文,提醒大家注意最近的楼市政策,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已经网签了的,可以松一口气,基本不受影响。

 

而还没网签,或者还在看房的,刚好可以冷静一下,重新评估购房资格、税费和未来市场走向,再好好做决定。

 

政府这次的政策出台,还是民心所向。用重典压制短期爆炒,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楼市的过热现象会逐步恢复理性。从长线看,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优质人才不断涌入,高新产业持续突破,我们相信上海楼市长线健康发展态势不改。

 

上海,永未建成!

 

其他的,欢迎留言提问、交流!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V52RFq6aZZMFiOiRk0eAw

全球通胀,近在咫尺。

牛叫兽语

 

很多智友留言物价上涨,为什么明明没有看到央行的降息动作,偏偏房价、股价、物价都在涨,除了普通人的劳动和收入没有变化。

这就是K型复苏带来的两个后果,宏观层面刺激政策加码,让经济数据转正,于此同时带来的是各类资产价格大涨,机构抱团、强者抱团、富人抱团。此时,我们最该做的事情,不是顺其自然,坐等下沉,而是抓住手中的生息资产,增加资金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作者丨财主家没有余粮啦

◎来源丨财主家的余粮(ID:CaizhuFinance

 

昨天晚上去吃夜宵,烧烤摊上的老板给我抱怨:
“10块钱才能买5个辣椒,我烤了之后最多只能卖3块钱,别人还觉得贵,我的人工到底有多贱?”
 
是的,什么东西都在涨价,除了普通人的劳动和收入。
 
人类几千年经济史上,有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
货币利率可以无限高,但不可以无限低,最低利率极限是0。
 
因为,凡是被称作“财富”的东西,都是有获得成本和稀缺性的,为了对不同类型的财富进行交换,人类才发明了货币这个概念,用金钱的数值来标识财富的规模——作为财富的代表,货币当然也是稀缺的。
 
因为稀缺,所以你借别人的钱,必须要付出成本,这个成本就是利息,而我们把一年内支付的利息,占借款数额的比例,称之为“利率”或者“收益率”。
不管真实利率还是名义利率,所有把利率压低到0以下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自然法则,从长远的人类文明史来看,难听点儿说,这是要遭天谴的!
你有一桶蜂蜜,有人答应以10%的利率借走,可是,等还回来的时候,重量虽然增加了10%,你却发现蜂蜜里加了20%的水,请问这个人是什么人?
当然是花言巧语的骗子!
 
你有一桶蜂蜜,有人要借走你的蜂蜜,不仅不给你支付利息,还反过来,要没收你的一部分蜂蜜给他当利息,请问这个人是什么人?
当然是王八蛋抢劫犯!
 
自2014年以来,日本、英国、欧洲和美国的央行,先后通过天量印钞和债券购买,均把其货币真实利率压低在0以下的水平——甚至,像欧元区和日本,有时候干脆让名义收益率也变成负值。
全球通胀,近在咫尺。
全球通胀,近在咫尺。
 
所以,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可以划分为2类:
要么,是花言巧语的骗子;
要么,就是王八蛋抢劫犯;
还有的央行,一会儿当骗子,一会儿当抢劫犯。
也正是因为他们把各国国债的真实收益率,长期压低在0以下的水平,聪明人对信用货币的信仰产生了持续的怀疑。
 
2014年以来,在大宗商品之王——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美国的科技股,中国的房地产,还有黄金和比特币,整体上都在持续暴涨。它们所反映的,并不是什么资产本身的升值,而是聪明人对央行疯狂制造的货币泡沫的对抗。
 
看到一张美洲银行关于资产泡沫的图片,里面列举了1977年迄今40多年所出现过的主要资产价格飙升,而比特币是最显著的一个。所以,标题就叫做:比特币是泡沫之母?
全球通胀,近在咫尺。
 
真是要笑死了,他们到底能不能搞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泡沫?
 
实际上,这幅图上所列举的1980年前后的黄金泡沫、1990年前后的日经指数泡沫、1997年前后的泰国资产泡沫、2000年前后的科技股泡沫、2006年的美国房价泡沫、2007年的中国股市泡沫、现在的比特币泡沫和科技股领头羊泡沫。
如果详细地分析下去,几乎每一场泡沫,都是来源于信用货币泡沫(很有趣居然没有列举中国香港和内地的房地产泡沫,大概是觉得房价涨得还不够高)!
 
在我看来,除了信用货币本身的泡沫,其他的大类资产,事实上都称不上什么泡沫。
下图就是西方最大的10个经济体自2006年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情况,其中深蓝色、浅蓝色、灰色分别为美联储、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而右纵轴和红线,则是表示G10国家整体上央行资产规模与GDP的比例。
全球通胀,近在咫尺。
 
2020年3月份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印钞规模,超过了2008年以前5000年文明史人类印钞规模的总和!
如果不把这个称为泡沫,却反过来说什么比特币、黄金上涨是泡沫,简直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随着央行资产规模/GDP的数值越来越高,甚至超过100%,以后,人类GDP增长,全部都要依赖于央行,只有央行的印钞才能创造经济增长,整个人类,都依赖于央行来养活呢!
 
在央行养育世界人民的过程中,新冠疫情爆发,全球数十亿人被禁足,无数企业破产,无数人失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被严重破坏,除了那些能拼命发钱的国际储备货币国民众,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收入都大幅度降低,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但,几乎所有大类资产价格,却都在蹭蹭蹭暴涨。
——包括粮食,央行们所不能生产的粮食。
 
俄罗斯粮食价格,11月份单月上涨了6%,而俄罗斯民众三季度收入却比去年下降了5%。
 
你该说了,不对啊,俄罗斯是世界第6大粮食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国际市场上20%的出口小麦由俄罗斯供给,粮食生产又没有听说受到疫情影响而减产啥的,咋就涨价了呢?
 
答案是——因为外国人拿着美元来买,所以涨起来的!
 
外国人的美元为啥变多了呢?
当然就是美联储+美国政府给美国人疯狂发钱,美国人当然就拿着美元全世界买买买,比方越南、中国这样的国家,当然就多挣了很多美元,当然也就有能力以更高的价格进口粮食……
 
这就是世界通胀的传导路径。
 
俄罗斯粮食一涨价,俄罗斯政府就出台措施,对出口大豆征收30%的关税,出口小麦则征收每吨25欧元(约200元人民币)的出口关税,而且从接下来的2月15日至6月30日实施可出口小麦、黑麦、玉米、大麦总量不超过1500万吨的配额限制(这比同期正常出口数字低很多)。
 
这意味着,国际市场上的小麦、黑麦、玉米、大豆供给都要减少了,那,还不意味着要涨价?
 
全世界人民主要吃的粮食,也就是小麦和大米。但大米,也开始涨价了。
 
根据报道,2020年越南开始从印度进口大米,几十年来的第一次,这事儿太不简单了!
——因为,越南一直是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国,多年来其大米出口量,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结果现在不仅不出口,还要购买,你说大米要不要涨价?
 
岂止是俄罗斯和越南,世界最主要的几个粮食和农产品出口国,如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也都开始动手,阿根廷暂停玉米出口,大豆出口狂加33%的关税,按照阿根廷农业部的说法,主要是为了确保当地的粮食供应充足……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的粮食生产商,一方面有政府发钱高额补贴,另一方面对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乐享其成……
 
小麦、大米类的主粮价格已经大涨,而大豆、玉米这些辅粮或肉类生产的原料同样暴涨,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带来全世界肉类价格的上涨。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曾在2020年4月疫情初起的时候,发出警告说,瘟疫可能引发创纪录的粮食危机,看来,这一幕正在全世界逐渐上演。
 
难道,这就是欧美日央行嘴里所谓的“没有通胀”么?
 
烧烤摊老板的那个辣椒,为什么会涨价,才不是什么个别现象,那可是与国际接轨的!
 
2020年3月份以来,美联储一边疯狂印钞,美国广义货币的增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但,美联储仍然信誓旦旦,没有看到通胀抬升的迹象,印钞有理,印钞很好,唯有印钞和发钱,才是把美国人民从疫情中挽救出来的唯一途径。
 
我想,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可能都患有选择性失明症。根据美联储自己的数据,过去100年里,每一次美元M2增速飙升,随后1-2年内,都带来了美国通胀数据的飙升,从来没有例外。
全球通胀,近在咫尺。
 
这一次,美联储狂印几万亿美元,广义货币M2的增速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凭什么还蜜汁自信,居然觉得不会引发严重通胀?
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资产价格已经大涨为敬,美国物价暂时不涨,向美国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国家和地区的物价就会上涨,中国物价不涨,非洲南亚东南亚拉美的物价也会上涨,然后再传导回到美国、欧洲和日本。
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不管美国还是欧洲日本所超发的货币,首先反馈到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接着,就是向美国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体。
在美国资本市场大涨之后,从美国挣贸易顺差的经济体如中国、东南亚、日本,马上物价上涨在即。在生产领域,生产力受疫情影响的经济体出厂的大宗商品,大家已经眼睁睁的看着它价格暴涨了。
 
显然,在各国央行2020年不计成本的放水之下,我们很快就将迎来一场全球性通胀。
美元欧元这样的全球货币,自然可以全球买买买,狠狠地搜刮铸币税,绝大多数不是国际货币的经济体,其普遍民众,不仅要被美欧这样的国际货币掠夺,还得承受本国货币超发的成本……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7xE67Vq_onM0dfSSzvrJHA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最近深圳房地产业协会搞了一个比赛,面向房地产企业征文,主题是“房住不炒”,写得最好的一等奖,可以拿到3000块。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吃瓜群众们都气笑了,有人说,“难道房协是友军,给自己来的高级黑?”;还有人说,这是杀人诛心啊,这个全国最大的难题居然只值3000块?

 

深圳房协可能只想搞一个会员活动,没想搞个大新闻,但对比下现实就更能感受到荒诞——

 

这不,深圳前海的两个住宅项目开始入市登记了,项目单价在9-12万不等,平均算下来每套也是1000万的起价,这个地段、这个价格还算不得贵,接下来的剧情怕也是我们见惯了的:该冻资的冻资,该交钱的交钱,该抢的抢,一点也不含糊。

 

现在已经不太好定义这是刚需买房还是炒房了,起价1000万,要说刚需属实是有点高,但是周边的房价已经到了17万,不打新确实又买不起。

 

说炒房也没什么问题,对比周边二手房,买到了就有近500万的套利空间,你说谁能不心动?

 

房住不炒,在深圳还是有点难,房协估计也感受到了压力,悄悄地删了活动通知。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深圳的房价,经常超出大家的想象力,找形容词都有点乏力了,“很”、“特别”这些词都不够力度了。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深圳12月的二手房均价87957元/㎡,而根据实时房价,近一个月的均价已经达到了89782元,预测1月份房价将超过9万元。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这是北上广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和速度,深圳与他们的差价,可以在北京再买0.36套,在上海买半套,在广州再买1.2套。

 

这还是一般的房子,前一阵子深圳成交了一套学区房,44㎡的一套房源,成交价1420万,折合每平方米32.27万,不少顶级豪宅都望尘莫及。

 

小区是90年代的,楼龄超过了20年,别看貌似是“老破小”,但是有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这个小区一直是深圳学区房里面的顶流,一切为了孩子,再贵也得拿下,在教育资源不算充沛的深圳,学区房只会越来越受宠。

 

算下来小区的这一栋楼,市值62.5亿。

 

如果把这栋楼当做一个上市公司放在A股,在4000多家上市公司里可以排在2304位,远远超过了中位数54亿,已经可以秒杀近一半的上市公司。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深圳的房地产体量放在全球啥水平呢?

 

先看看深圳有多少房子?

 

2020年8月份的时候,官方曾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初,深圳全市住房总量增加至约1082万套(间),户均套数达到约1.13套(间),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

 

这些房子值多少钱呢?

 

按官方披露的数据,居住面积总量6.12亿平方米,如果按照12月的均价来计算,深圳的存量住房价值约53.83万亿元。

 

这个数据是什么水平呢?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GDP的总量101.6万亿,深圳的房产总值超过了一半了。

 

跟美国比一下呢?

 

根据美国的房地产估价网站Zillow的研究,2020年,美国住房市场总价值在33.6万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18万亿,其中最贵的纽约3.2万亿美元(¥20.76万亿),洛杉矶和旧金山分别2.5万亿美元(¥16.22万亿)和1.6万亿美元(¥10.38万亿)。

 

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还没赶上一个深圳,4个深圳的总值,相当于美国的房地产总值了。

 

欧盟的房产总值20万亿,日本的房产总值10万亿,算下来,1个深圳等于0.4个欧盟、0.8个日本。

 

就房价来看,深圳绝对是顶流城市。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当然,这么硬比,只能说明房价高,还没法说明房价对深圳居民的那种真切压力。

 

现在香港的房价全球第一,如果比房价的绝对值,深圳肯定是赶不上香港的,香港的买房故事至今流传,所谓的千尺豪宅,不过是内地百平米的普宅,香港的劏房以及鸽子笼式的住宅,着实看起来太刺激,让不少人立下买房的宏愿。

 

但是如果论买房负担的话,那么深圳绝对是当仁不让了。

 

全球范围内来看,房价收入比最高的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但是叙利亚正陷入战争中,这么比的意义不大,所以排名全球第二的深圳自然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最高了。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现在全国的房价收入比平均为9.2,而深圳的房价收入比46.28,比香港还要高0.9。

 

深圳的房价确实不如香港高,但是香港的收入水平摆在那里呢,深圳税后的平均月薪8497元,但是香港的月薪18776元,高出了121%。

 

房价贵,但是租金便宜,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售租比都在70年以上了。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这大概就是炒房的代价吧。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所以,想在深圳过得好一点,财产的基数不能小,深圳小姐姐凑一起就聊怎么搞钱,是因为对生活还保留最后的倔强。

 

房地产商也知道这一点,豪宅的广告就是——“你的钱越多,选择就越少”。

 

的确,仅售1个亿的房子确实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宣传,毕竟58万/㎡的价格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年薪。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怪不得连深圳的小学生都那么通透,在老师布置“我的理想”的作文时,没有虚伪地想做科学家或者医生,而是想当一名房东。

 

那个场面还真的是形象极了:

 

我有一次看到爸爸,很霸气地在那喊“收房租”,我很羡慕,那里面的人一听见就乖乖地拿出一大把钱交给我爸爸。

 

谁见到这场面,不得感叹一句:这真是太威风了。

 

不知道如果这篇作文拿去参加深圳房协的比赛,能不能拿到3000块。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几个深圳能买下美国?真相来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vLwdLZm5XoxuwA7zYDb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