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狂泻,业绩巨亏,猪企彻底崩了!

 

 

 

腰斩,腰斩再腰斩。

作 者 / 文 雨
编 辑 / 小市妹
市值狂泻,业绩巨亏,猪企彻底崩了!

“三四百斤的大肥猪,一头得亏上千元,唉,真的不想再养猪了。”年过半百的河南养殖户老张蹲在猪圈里,一边抽烟,一边叹气。

在养猪这件事上,小散和大户的悲欢是相通的。今年上半年,除了牧原股份预计盈利百亿,正邦科技预亏12亿元-14.5亿元,温氏股份预亏22.6亿元-25.6亿元,新希望预亏29.5亿元-34.5亿元。
尽管都是从躺赚到血亏,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客观的看到上市猪企的股价走势还是有区别的,具体情况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腰斩,一种是腰斩再腰斩。
言归正传,针对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正在发生的事情,本文将重点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猪价见底了吗?

2.为什么牧原能赚钱?

 

1

崩盘,探底

家缠万贯,带毛的不算。
中国人自古就对养殖行业的风险有了充分的认识,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产业的强周期属性。
2018年之后,在非洲猪瘟的推动下,国内迎来了一轮超强的猪周期,到2019年,生猪均价最高迫近40元/kg。随后猪企开始补栏,截止2020年底,生猪存栏量已经恢复到2017年末(上一轮猪周期启动前)的92.1%,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91%。
补栏到这个程度,今年上半年猪价下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没想到会滑落的如此之快。
根据中泰证券的最新数据,全国猪肉均价已从1月初的53元/公斤降至6月底的不足25元/公斤,同期活猪均价从36元/公斤降至14元/公斤以下,而育肥猪每公斤平均成本为16元-17元,成本线已经被击穿。
农业农村部的定点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达到62%,比5月份扩大了52个百分点。
市值狂泻,业绩巨亏,猪企彻底崩了!
图片截取自中泰证券
行情很惨,但更惨的是股价。
相较于此轮猪周期的巅峰时刻,各大上市猪企的市值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新希望的股价从高点狂跌近70%,温氏股份跌超60%,比较能抗的牧原股份也下跌了超40%。
市值狂泻,业绩巨亏,猪企彻底崩了!
图片来自同花顺
温氏股份董秘梅锦方最近在公开场合不无心酸的说到:“目前整个养猪行业都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也可以说是寒冬期。”
但也无需太过悲观,未来一段时间,生猪市场大概率先探底然后再磨底,向下的空间也非常有限,为什么这么说呢?
到6月末,生猪存栏量为4.39亿头,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而且产能还在释放,因此短期市场的供给依然充足,价格想要快速反弹并不现实。
而从长期来看,由于受到育种周期的影响,能繁母猪的存栏对于猪价有预示作用,一般领先十个月左右。去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同比增速转正,对应今年上半年生猪供给的快速放量,价格回落。
随着亏损的持续,很多人选择了退出游戏,猪企对于母猪的补栏意愿明显下降。6月初的时候,二元母猪均价还在75元/公斤之上,但到了7月初就直线下降到60元/公斤以下,而且种猪企业的后备母猪销量增速近两个月也持续回落,供给增量的边际动能在衰减。
市值狂泻,业绩巨亏,猪企彻底崩了!
图片截取自中泰证券
除了市场的自动调节,国家各个部门也在出手干预和调控。
农业农村部已经发出紧急预警,告知养殖户不要再赌市场,并且将会实时监测市场动向。商务部则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收储工作,按计划将先后完成三批共5.3万吨的中央储备收储。
历史经验表明,养殖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并不可持续,正所谓反者道之动,拐点已经不远了。
7月第1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5.58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3.2%,第2周均价为15.90元/公斤,相比前一周又涨了2.1%。

2

成本是王道

养猪已经不赚钱了吗?
还真不是,牧原股份就赚翻了。
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将实现净利润110亿元-115亿元,在盈利水平上与同行彻底分道扬镳。
归根结底,成本优势是牧原取胜的关键。
根据华安证券最新的测算数据,截止到2021Q2,牧原股份育肥猪的完全成本已经降到15元/公斤以内,部分场线甚至已经降至不到13元/公斤,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到今年四季度,公司14元/公斤的整体成本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市值狂泻,业绩巨亏,猪企彻底崩了!
图片截取自开源证券
作为对比,温氏股份今年上半年的养猪完全成本为25元/公斤,正邦科技二季度的全成本为19.9元/公斤,均和牧原股份有较大差距,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成本差异的根源是养殖模式的不同。
目前生猪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繁自养”,另一种是“公司+农户”。简单来说,前者是自给自足、一体化繁育,后者则需要外购仔猪,牧原股份采用的就是第一种模式。
在生猪价格上行的时候,“公司+农户”的模式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价格下行时,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企业会率先亏损,因为外购仔猪的成本肯定高于“自繁自养”的成本。
去年牧原股份仔猪出栏量达到594.4万头,其中一部分就卖给了正邦科技、温氏股份等,在某种意义上,牧原股份是割了同行的韭菜。
凭借低成本优势,牧原股份在过去十几年内成功穿越周期,并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2010年-2020年,牧原股份出栏量GAGR高达48%,去年出栏量达到1811.6万头,基本上一天就得卖5万头猪。
今年上半年的出栏节奏进一步飙升,共销售了1743.7万头生猪(排名第二的正邦科技仅出栏699.68万头),以量代价,薄利多销,但终究还是保住了业绩,实现了扩张。
“真正重要的不是天大的机会来了你能站得高,而是天大的风险来了你能站得住。”
对澳门赌王吕志和这句名言感同身受的有很多,但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牧原股份应该算一个。我们不妨把来自牧原的经验进行提炼,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是其具备“长期生产者剩余”属性。
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上,假设参与者拥有的土地肥沃程度不同,而肥沃土地的耕种成本更低。那么在农产品价格较低时,只有肥沃的土地能够投入使用;而在价格较高时,利润会吸引更多的新进入者,价格会被再次拉低。
长期均衡状态实现了“边际”使用贫瘠土地的厂商的利润为零,而拥有肥沃土地的人可以长期获得利润,这便是“长期生产者剩余”。
从纯商业的角度出发,扩大利润空间的手段无外乎提价和降本两种,前者卡位技术和品牌价值,但这种模式下的买卖毕竟是少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降成本才是多数行业的真正出路。过去几十年,不管是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还是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都是如此。
投射到生猪养殖行业,每一轮景气上升阶段都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扩产能,但景气下行的时候这些企业又会因成本劣势而提前退出,交出市场份额,具备成本优势的企业反而在低谷期酝酿扩张,牧原过去就是这么干的。
作为同质性较强的大宗农产品,产品差异化和品牌均无法构筑养殖企业的护城河,成本才是生猪养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养猪行业的主线一定是降成本,暗线也是降成本。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JVp8RdE1xF2JsztaUBBiHg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它曾是一头在高速公路上狂奔的大象。

1993年,它只有1000万,却号称要开航空公司。

2017年,它的总资产规模达到1.2万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排第2,第1名是华为。

它的创始人曾放出豪言:到2025年,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的前10名。

如今,它正在破产重整,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企业破产案件。

从1000万元到1万亿元,它用了25年;从巅峰跌落谷底,它只用了两年。

它叫海航。

1

巨债浮出水面

海航欠下的债务,比所有人猜测的都可能要多一点。

十天前的6月4日,宣布破产重整后的海航集团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这场线上召开的会议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6.74万名债权人提出的债权要求总额达到:

1.2万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了此前外界传言的“7000亿”。在这1.2万亿中,已确认债权约4057亿元,不予确认债权3535亿元,暂缓确认债权1565亿元。

已确认的加上暂缓确认的债权,已经超过了海南省2020年的GDP。对如今的海航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按清算组的说法:

(海航)321家公司实质上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偿债资源缺口巨大。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海航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大的资金缺口。公众上一次看到海航集团的债务,还是在2019年上半年,当时的财务报告显示,海航集团待偿的债务高达7067.26亿。

但根据上市公司海航控股的财报,2020年,海航控股的净亏损就达到640亿元,创下了A股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一公司年度亏损纪录。

自从2017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海航已是一波三折。经历自救、海南省政府协助之后,海航依旧在半年前迎来了破产重整的命运。

债务盘点清楚后,对海航来说,能否重整成功,希望全在最后的战略投资者身上了。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值得一提的是,海航集团的破产重整,是建国以来涉及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例。在此之前,全国仅有76家上市公司完成过破产程序。

光关联公司就有400多家的海航,足以吓退一大批接盘侠。若最终无人接盘,海航又无法与债权人取得一致,“破产重组”就会变成“破产清算”。

根据目前的消息,复星系、均瑶系、京东、中国平安、中国国航等都有意介入海航的重整。

到底谁能吞下海航这条巨鲸?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海航的风险就得不到解除。

2

资本版图大起底

上万亿的债务下,是一个怎样庞大的躯壳?

搞清楚海航的资本版图到底有多大,是接盘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海航曾是世界的海航。最巅峰的时候,海航集团旗下有七大产业板块,业务范围涵盖航空、旅游、金融、物流传媒等多个领域,全球员工一度超过40万。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而如今,随着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公告的发布,海航这艘大船的内部脉络开始呈现在人们眼前。

官方的工作组进驻后,在审计机构的帮助下,他们对整个海航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在三四个月的努力之后,海航完整的股权关系被树状图串了起来,用内部人士的话来说:

每一张都近三米,堪比“清明上河图”。

这张巨大的图开始缓缓展开。审计结果显示,海航集团有2300家公司,而其中90%是壳公司,实际运行的公司只有200家。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这一次宣布破产重整的首批60家公司,就是这200多家公司的一部分。

在这些公司中,也不乏优质的资产。

海航手上掌握着不少稀缺的航空牌照。市值观察曾对此做过梳理,海航航空主业经营着境内12张、境外2张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3家公务机牌照。

截至2020年底,海航共运营着668架商用飞机,132架通航飞机,客运航线数量超过1500条,通航城市200多个,航空主业从业人员6.4万人,年旅客运输量逾1.2亿人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航的航空资产分为上市公司*ST海航和众多非上市公司资产。这里头,就包括海南航空、西部航空、天津航空、首都航空、桂林航空、福州航空、香港航空等。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图源郁言债市

海航这次破产重整,主要也就是想保住这些核心资产。

但要守住这些资产并不容易。资料显示,当前海航集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有12家,包括7家A股和4家港股上市公司,以及1家A+H股公司。

首批公告破产重整的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海航基础、供销大集),都面临着大股东侵占资金和涉担保资金过于庞大的问题;与此同时,上市公司还欠着银行和供应商的资金,三角债由此形成。

对接盘侠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3

25年膨胀10万倍

1993年,陈峰、王健等人下海创立海航的时候,公司所有的资产仅仅是当时海南省政府给的1000万元。

而到了2017年底,海航系的总资产规模已经来到了12059亿元。

1000万元到1万亿元,25年时间,海航膨胀了10万倍!

海航的钱,从哪里来?

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海航的钱来自主业航空。实际上,尽管海航在航空上确实做得不错,但民航根本无法实现如此庞大的资本积累。一个经典的例子是2000年前后,大手笔收购地方航司的海航,一度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真正让海航极速狂飙的,是土地和金融。

有媒体曾统计过,在2017年底,海航地产拥有的房地产项目已经超过了100个,可运营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这些土地,绝大多数都是非常优质的。

坐拥丰厚的土地,海航开始走上了资本运作的道路,一条完整的金融链路逐渐成型:

土地注入上市公司形成巨额净资产——用上市公司股权向银行质押贷款——房地产项目直接向银行贷款——贷来的资金注入其他上市公司——并购质押股权获得新融资……

这套模式之所以玩得溜,还在于海航金融上的布局。早在五六年前,海航就已成为仅次于“明天系”的国内第二大民营金控集团,其持股的21家金融机构几乎囊括了从信托期货到银行保险的所有金融领域。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在这个金融体系的掩护下,海航几乎用上了所有能用的融资杠杆,疯狂程度,令人咋舌。

通过这种极致加杠杆的方式,海航的资产得以迅速膨胀。为了让这个模式持续下去,膨胀后的海航,走上了“买买买”的并购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至今,海航系共开展了40宗跨境并购,交易总金额超400亿美元,其并购的领域主要涉及航空、物流、餐饮、酒店、租赁、办公楼等。

一直到2017年,海航仍在大举并购。包括以22.1亿美元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大楼;增持德意志银行股份,在5月份持股比例升至9.92%,成为德银最大股东;以7.75亿美元收购嘉能可石油存储和物流业务51%的股权……

截至2017年6月,海航在全球各项收购的交易金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比一些国家的全年GDP都高。

25年膨胀10万倍!万亿海航,起死回生?

疯狂的并购,使得海航资产规模急剧膨胀。2017年11月,海航集团时任CEO谭向东曾对媒体表示,海航集团拥有一万多亿元的表外管理资产,整体资产规模达到2.5万亿元。

彼时的海航,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旗下业务涉及服务业、零售业、互联网、商品贸易、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航空运输业、计算机、货币金融服务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9大行业。

用陈峰的话来说:

除了避孕套的企业没有,其他都买了。

在这样的高速扩张下,海航成功跻身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第2名,第1名是华为。

但极速的杠杆很快迎来了崩塌的那一天。2018年1月中旬,买遍世界的陈峰对外承认海航的流动性问题。

仅仅6个月之后,海航另一个创始人王健在法国意外摔落,死因至今是一个谜。

复出的陈峰想通过大甩卖来挽救悬崖边上的海航,他曾在一年之内处置了3000多亿的资产。

如今来看,这更像是一场无谓的挣扎。

4

尾声

海航的狂奔止步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风。

2017年年中,海航买得最欢的时候,银监会突然发出警告,严查国内负债过高、海外投资过于凶猛的民营企业。

一个急刹车之下,多家企业开启“卖卖卖”模式,其中就包括海航。

有人曾问,如果2017年没有那道疾风,海航的结局是否会不一样?

我的答案是,大概率是一样的。海航模式并非它首创,纵观商海浮沉,类似的企业着实不少。什么方正系、明天系、安邦系……走的都是类似的路数。如果你观察得够仔细,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大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并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资本运作。

通过“空壳公司+超高杠杆”,进而控制数家上市公司,这种手法,一般被民间称作:

空手道。

依托杠杆和债务的循环扩张买入大量的资产,再等待资本升值,一买一卖之间,他们的财富就实现了十倍百倍的增长,这就是他们真正的财富密码。

当然,在这条路上,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成功。关于这一点,王健林就曾一语道破真相——

生意的最高境界就是空手道!但这建立在绝对的实力和品牌基础之上。

 

反观海航的败局,用创始人陈峰的话来说——

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可以干时,祸就埋下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vRZhXwXEst_9viPHzsU2Q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来源:远川商业评论

ID:ycsypl

作者:柳采薇

 

如果在知乎搜索“眼镜”,就会发现最多人关心的问题是:配眼镜吃过哪些亏?

 

吐槽价格虚高、行业暴利的评论在中文互联网一直不绝于耳。而在知乎的这条问题下,有好心网友指了一条出路:江苏丹阳了解一下。

 

江苏丹阳堪称“世界眼镜之都”,拥有眼镜原料、配件、镜架制造、镜片制造、眼镜机械、印刷包装等全套完整产业链,每年镜片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5%、占全世界的50%。近期,丹阳甚至国内最大的镜片厂商明月镜片,正在排队上市。

 

这几乎是“近视大国”的特色产业了。根据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总体发生率为53.6%,而经过高考的筛选之后,超过90%的大学生都是近视的。目前,中国近视人数预计在7亿左右,接近总人口的一半。

 

庞大的近视人群,造就了巨大的眼镜市场。据欧睿数据,中国眼镜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644.8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833.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2%,增速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速水平。

 

但行业这么大,眼镜这么“暴利”,A股上市公司里边,做眼睛生意的大牛股或大市值公司,如爱尔眼科、欧普康视都不是卖眼镜的,卖眼镜的只有博士眼镜一家,毛利率70%以上,但市值长期只有才30亿左右。

 

问题来了:

 

01. 高毛利的眼镜产业能不能出大市值公司?

02. 中国眼镜产业面临什么问题?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表面风光

 

在学校附近、街道热闹处和购物商场里,通常有宝岛眼镜、博士眼镜等规模较大的眼镜销售连锁企业,以及那些数不清的不知名眼镜店。随便进去买一副眼镜就是几百块,买完总忍不住要骂其暴利。

 

然而高毛利率不代表高净利润。2020年,博士眼镜营收为6.56亿元,毛利率为67.59%(过去几年毛利率都在70%以上,甚至高达76%),净利润为6917.4万元,净利率仅有10.34%。

 

同样高毛利的五粮液,销售净利率却常年维持在35%以上,毛利率为57%左右的涪陵榨菜,经常和消费降级出现在一起,一看净利率,也高达30%以上。

 

钱都花到哪里了?归根结底,眼镜零售高人工成本、高租金、低购买频次。看上去毛利率高,其实都在给上游供应商、商业地产打工。

 

2018年-2020年,博士眼镜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1%、49%和47%,管理费用率为10%左右。可以看出,净利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销售费用率高居不下。

 

一个成熟的眼镜店大概需要5-6名员工,其中验光师至少1-2名。为解决购买频率低的问题,眼镜店对选址要求十分高,必须在高人流的地方,比如商场、地铁口旁等繁华地段,这也就意味着租金不菲。

 

因此,线下眼镜店高昂的房租成本和人工成本就占了博士眼镜的销售费用80%以上。2020年博士眼镜门店租赁费(含水电、物业费)与员工薪酬(工资社保)分别为1.37亿元、1.15亿元,占当期销售费用(3.08亿元)的比例分别为44.5%、37.3%,加起来81.8%。

 

房租和人工占大头,让博士眼镜很难通过多开门店来做出规模效应、提高边际收益。

 

2018-2020年博士眼镜的直营门店分别为377、368、389家,加盟门店维持在20多家,并没有实现如2017年上市时所预期的通过增加门店来扩大规模。

 

但是,开门店卖眼镜不赚钱,并不等于眼镜不是一门好生意。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行业霸主

 

目前,全球最大的眼镜和镜片生产商是依视路陆逊梯卡(Essilor Luxottica)集团,在疫情前,年营收大约在160亿欧元左右,年利润18亿欧元左右,市值超过460亿欧元。

 

依视路陆逊梯卡由法国依视路(Essilor)集团和意大利陆逊梯卡(Luxottica)集团于2018年合并组成。当年,全球最大的光学镜片公司依视路宣布以约228亿欧元并购了全球最大眼镜制造商陆逊梯卡,这是欧洲发生过的最大跨国企业合并案。

 

合并后的依视路陆逊梯卡成为在全球范围内有15万员工的行业霸主,掌握了眼镜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镜片技术、镜片供应、眼镜设计、眼镜生产和销售渠道。

 

回顾依视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并购史,镜片业务提供的出众毛利率和充裕现金流不断支持公司持续并购。

 

依视路于1972年诞生于法国,由创立于1849年的玻璃镜片制造商依视(Essel)和创立于1931年的树脂镜片制造商视路(Silor)两个眼镜品牌合并而成。

 

陆逊梯卡成立于1961年,是全球最大的太阳眼镜公司,也是靠着并购完成了生意的扩张:1999年收购雷朋(Ray-Ban)并发展其他自有品牌,此后还收购Sunglasses Hut,Pearle Vision亮视点(Lens Crafters)等品牌和渠道。此外,它还统一代理包括Armani、Bulgari、Burberry、Chanel等多个奢侈品品牌眼镜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庞大的眼镜市场当然会吸引依视路的目光。自从1995年进入中国,依视路又是一连串收购,先后入股江苏奥天光学、厦门雅瑞光学(拥有暴龙和陌森两个品牌)、香港光合作用(拥有木九十和AOJO两个品牌)等。

 

据艾瑞咨询数据,不停收购的依视路,目前在中国镜片市场稳占首位,市场份额超过20%;卡尔蔡司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5.1%;排在第三的万新光学,虽然是国产厂商,但也被依视路入股了。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打破眼镜行业被外国巨头包围的局面的重任,就落在了市占率排在第四的明月镜片身上。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国产崛起

 

眼镜产业链主要分4个环节:原料、设备、镜片/镜架制造、销售终端。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明月镜片是造镜片的,也有少量的原料、成镜业务。

 

2017年-2020年6月,明月镜片营收分别为4.26亿元、5.09亿元、5.53亿元、2.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68.65万元、4184.53万元、8057.41万元、2649.20万元。

 

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的原因很简单:涨价。通过涨价实现了毛利率的逐年提升,分别为39.01%、44.34%、50.88%和53.78%。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虽然在过去几年里做到了利润高速增长,但明月镜片的部分核心技术依然需要靠采购。

 

公司在招股书中称,受限于上游精细化工原料供应状况、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产工艺中部分环节的环保要求,公司尚无法直接生产折射率1.67及以上的树脂单体,主要靠向韩国KOC及其关联方三井中国、丹阳KOC采购。2019年数据显示,折射率1.67及以上的镜片收入占比达26.19%,毛利率明显低于其余折射率镜片。

 

显然,这部分的镜片的利润是被外国厂商收割了。

 

目前,用于高折射率镜片的树脂单体等原材料生产技术由日韩厂商(韩国KOC、日本三井、日本三菱等)所掌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受限于发展时间较短,国内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品种,与国际领先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句话说,就是目前镜片原材料被卡脖子了。

 

但可喜的是,国内的部分厂商也开始能够生产和供应用于生产高折射率树脂原料的核心原料。比如万华化学和益丰生化已具备部分基础原料的生产能力。也就是说未来,明月在采购高端原材料时将会有更多选择。

 

产能方面,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比较高,2017-2020年6月,公司镜片产能为3662、3851、3851、1430万片,产量为3505、3829、3197和921万片。

 

根据招股书,明月镜片拟募集5.68亿元资金,其中4.41亿元用于树脂镜片的扩产及技术升级项目,旨在逐步打破部分原料被国外厂商“卡脖子”的境况。

 

此外,为尽快实现从镜片制造商向镜片品牌商转变,明月镜片近几年加大了市场推广、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舍得大手笔砸钱,公司销售费用逐年增加。2017年,明月镜片宣布签下陈道明做代言人,之后又陆续与《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综艺进行广告合作。

 

但自建品牌、提升价格的道路并不好走。

 

明月镜片虽然近年来通过提价维持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但镜片提价已经导致镜片销售量趋于下滑。招股书显示,该公司镜片的销售量由2017年的3544万片下滑至2019年的3321万片。

 

怎样才能量价齐升,是摆在明月镜片面前的重大挑战。

 

近视大国为什么没有眼镜牛股

尾声

 

丹阳对于眼镜行业的意义,大概等同于义乌对于小商品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明月镜片能够从这漩涡中胜出,成为头部镜片品牌,直到即将上市,说明了其既往的优秀。

 

纵观眼镜行业整个产业链条,从生产商、经销商到零售商,鲜有净利润率超过20%的企业存在,明月镜片和博士眼镜的净利润率都仅在10%左右。

 

毫无疑问,拥有7亿近视人群,中国眼镜行业在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但是没有足够有品牌力的企业,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 THE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CtM42VhsSGHCrjtzix13A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作 者丨王 寒

催收巨头的坎坷历程恰恰说明了,寻求社会认可之前,首先得把自己的脊梁骨打直咯。
 

01

乱象

 
“每天每天每天每天地还(钱),我真的受不了了。”
“爸妈,如果还有来生的话,我做牛做马报答你们,儿子真的顶不住了。只想早点死,早点解脱。”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今年三月末,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依法重击》播出了这样一段遗言视频。当人们看到这一幕时,小伙儿已经永远离开了世间。
说话者是2019年3月兰州特大“套路贷”案件中的一名被害人。在该案件中,像他一样被逼债自杀的高达89人,受害者更是多达39万余人。
警方调查发现,这个犯罪组织频繁利用短信轰炸、曝通讯录、P图侮辱等“软暴力”方式对受害人进行敲诈和胁迫,还安排人员对被害人进行当面威胁,“软暴力”随时变成线下的“硬暴力”。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他们先是用低息、无抵押、即时放款等条件诱骗你,然后短信轰炸、爆通讯录、P图侮辱等软暴力方式胁迫你还款。就像蚂蝗一样,直到把你吸干。”有受害者反映。
经查实,自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兰州特大“套路贷”犯罪团伙一共架设了1317个非法放贷网站和APP,累计放贷67亿余元,非法获利28亿余元。
高额获利背后,是惊人的高利率:
放款时拿掉20%以上的砍头息,年化利率在1300%-5200%之间,到期还不上,不仅要承担每天10%的逾期费用,还要支付20%-50%的展期费……
如此罪行,主犯王焘在法庭上一再狡辩,因为作案手法复杂难以依法定性,而法律上也没有“套路贷”这项罪名,他自以为可以钻法律的空子逃避制裁。
直到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才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套路贷”“软暴力”、恶势力刑事案件和财产处置等的法律政策文件,有了“套路贷”的司法定性。
2020年9月28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王焘被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18名组织成员分别被判处20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而在此前,我国法律一直缺少相关规定和罪责追究。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兰州套路贷一审现场
法律的灰色地带滋生了一批灰色巨人,其中,还包括上市公司董事长。
2020年9月,深圳中科创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张伟,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故意伤害、诈骗、行贿、寻衅滋事等11项罪名,被提起公诉。
张伟初到深圳时,他在一家企业做保安。案发前,他靠2000元起家,成为商界风云人物。人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人居然是个不折不扣的“黑老大”。
根据案件信息,2013年,张伟设立“88财富网”,在P2P的基础上,发展出P2B,即个人出资,企业融资的商业模式,通过非法集资,发放高利贷、暴力催收,大肆敛财,5年间,公司资产从30亿元增长至350亿元。
这些钱被他拿去上电视、买飞机、签下朗朗当代言人,2017至2018年,他在A股市场频频出手,并控制了一家叫做和盛新材的上市公司,将其改名为中科新材。
然而,这不义之财来得快去得更快。
2018年2月,“88财富网”宣布关停,并公布有7.53亿未兑付,而后媒体纠正这一数额应为35亿元;2019年4月,深圳扫黑办宣布打掉了以张伟为首的涉黑犯罪集团。
相关部门查封了中科创办公场所,带走部分公司领导层协助调查。同时,还冻结了张伟所持中科新材7766.79万股的股份,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大跌,几个月后,公司宣布退市。
这些恶劣事件,让社会提到催收这个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暴力和邪恶。
但如今,债权人即便打赢官司也常常遇到执行难的困境,正常催收不但有需求,而且需求越来越大。需求催生的这门正当生意,也亟需走到阳光下。

02

万亿市场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规模合计63.2万亿元。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整理
上图显示了2015年到202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的增长趋势。5年间,这一指标只增不减,并于2020年再创历史新高,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8%。
与激增的贷款总额同时到来的,还有坏账规模的扩大。
据银保监数据,2020年末,我国银行业处置的不良资产规模已达3.02万亿,不良贷款余额为3.5万亿,相比五年前的1.96万亿,几乎翻了一番。
业内专家分析,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率,已经逼近红线。以银行信用卡为例,不良率达到1%已经是警戒线,但部分银行的不良率已经超过了4%!
如此巨大的不良资产,尤其难以收回的个人贷款,银行如果靠自己回收,一是成本高,二是人手不足,三是效率极低,因而通常会将其外包给催收公司,并按约定比例支付佣金。
而这才是催收公司真正的战场:帮助正规金融机构优化不良资产回收。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催收业已得到充分发展,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2013年美国债权催收协会发布的一份全行业调研报告,彼时美国催收机构已接近5000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4万人,年回收债务达5490亿美元,平均佣金率高于18%,其排名前四的催收公司均已登陆资本市场。
2013年,催收业还给美国增加了14亿美元税收及1.3亿美元慈善捐款。
我国目前登记在案的催收公司已有4000多家,从业人员接近40万人。但这个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被需要的行业,还在摸黑前进,难言规范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催收行业的拓荒者,都还在身份的尴尬、法律的模糊、社会的成见以及自身的痼疾中不断拉扯,努力自证清白,也还是不清不白。

03

灰色的老大

我国民间早已有催收业的发展,只不过早期的业务非常单一且隐秘。
很长一段时间内,催收的主要业务就是帮人要账。
1999年,为化解不良贷款率高企隐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相继成立了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承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并通过债务追偿、直接投资、企业审计与破产清算等方式,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打开了我国不良资产市场,也加速了催收企业的发展。
湘潭大学一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新生从中看到催收业走向规范与规模的机会。当时,律所是唯一具备催收服务资质的机构,他于是毅然留级转念法学,并在3年后,成了中国首批从事个贷清收法律服务的专家律师,然后很快发展成律所合伙人。
他就是如今的中国催收业带头大哥——湖南永雄集团创始人谭曼。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湖南永雄集团的创始人谭曼
2006年,谭曼在湖南成立裕邦律师事务所,开始主攻银行信用卡催收法律服务。
裕邦创立之初,谭曼便立下了“和谐催收”的规矩。他强调以“轻言轻语、法言法语”去催收,把“让世界没有挽不回的诚信”作为企业使命,将电话催债和外访作为主要催收形式,同时配合催收信函、公检法协调,对委托案件进行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
鲜明的法律背景与特色,为谭曼赢得了催收业的门票。湖南本地的工商银行、建行、招行等金融机构纷纷与其合作,将信用卡不良资产催收业务外包给裕邦,短短两年,这个初创机构就占据了当地个贷催收法律服务80%的市场份额,成为当地“催收之王”。
2013年11月,地方不良资产破天荒地开了闸,银监会发布通知,允许各省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业务。
5个月后,进一步看到机会的谭曼便注册成立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并将裕邦律所收归永雄旗下,开始以永雄公司为主体开展个人信用卡催收服务业务。
然而,名为“资产管理公司”的永雄,实际上却并没有拿到资管牌照,而是在“资产管理”的伪装下,做着催收的买卖。但因当时我国正值经济下行期,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连续多月上升,催收已成刚需,政府于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表面上相安无事,实际却暗潮汹涌。一旦行业有恶性事件发生,永雄就难以独善其身,这在其两次上市未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04

前路难行

2015年,为应对呆坏账的持续恶化,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工商部门密集出招,其中之一就是将“信贷催收服务”和“应收账款管理外包服务”两项内容纳入了企业注册经营范围。
新政一出,谭曼们判断,合规的集结号吹响了。这一年,与永雄业务结构相似的“一诺银华”率先宣布登陆新三板,向外界揭开了催收公司的神秘面纱。
半个月后,永雄也宣布与湘财证券合作,最晚将于2017年上市。
然而,这次合作最终却不了了之。
媒体盛传这与湘财证券违规频繁接连受罚有关,但更大的原因却是绕不开的合规问题。毕竟,早先取得挂牌同意函的一诺银华,到2018年,还因政策限制处于无限期等待之中。
有了教训的谭曼开始更加注重政商关系,努力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他加强了企业党建工作,增加公益事业投入,还把总部搬到长沙高新区,逐渐成为该地支柱性产业,创造就业岗位万余个,纳税额超过2亿元。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位于长沙市高新区的永雄集团总部
永雄也确实从中尝到了甜头,不断收到来自区、市、省政府的表彰,化身闻名一方的文明企业。在新闻报道中,也成了“基于大数据的小额欠款综合服务提供商”。
一边经营政企关系,一边扩张。到2019年,永雄已在全国建有34个运营中心,雇佣10915名催收员,坐拥446亿催收额,平均佣金率高达35.3%,已然成为我国最大的催收巨头。
谭曼感觉时机已到,决定重启上市。这一次,他行事更加谨慎,并将目光投向催收业已成熟的美国。递交招股书前,他对公司业务进行了全面的合规评估,关闭了20个存在争议的地区办公室,还拉来了证券业大咖张化桥等坐镇董事会。
然而天不遂人愿,几乎与此同时,51信用卡委托催收外包公司冒充国家机关,恐吓、滋扰借款人的事件被曝光,掀起连锁反应,“中科张伟涉黑”“兰州套路贷”等案件被人们反复议论,催收公司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两天后,美国证监会披露了永雄的招股说明书,国内的催收同行喜大普奔,但谭曼和永雄没有等到外界的祝贺,相反却成了舆论口诛笔伐的出头鸟。
与很多同行相轻相杀鲜明对比的是,催收这个行业是相互捧场和抬轿。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有多位催收行业高管曾表示,“如果永雄成功上市,国内催收公司日子或许也会好过一点,或许也能推动行业的合规发展。”
但汹涌的舆论和洗不白的形象,最终还是让永雄撤回了招股书,上市计划再次搁浅。

05

群体困境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催收业的群体困境,那可能是:一荣不荣,一损俱损。
我国催收从禁止到默许再到明确允许,立法一直相对滞后,直到2020年底,非法催收才正式入刑,在情节和处罚措施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监管与黑恶势力的碰撞所激发的舆论效应,使实际发挥金融功能的合规企业长期生存在行业恶名的阴影之下,甚至在与欠款人的交涉中沦为弱势方。
据了解,部分老赖为了不还钱,还针对《自律公约》中的限制性条款组成“反催收联盟”,故意惹怒催收员,并对其过激言行录音录像,留作赖账的证据。
“要么是拉着你诉苦,要么就有恃无恐地耗时间,对于这些人我们真的没办法,还生怕他出点事儿往上面告。监管打压也越来越严了,负面报道铺天盖地的,每次有恶性事件爆出来的时候,家里人都数落我,为什么要做丧良心的事情,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在外面这么窝囊?”一位入行半年的催收从业者这样表示。
他还说,即使是在正规的催收公司,在这样的压力下,有些同行也会采取软暴力等“非常手段”。
万亿市场:40万讨债人,走在野路上!
催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目前市面上的催收公司普遍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使“和谐催收”贯彻到每一位员工。
黑猫、聚投诉等平台显示,关于永雄和上游委托方投诉信息多达上千条,内容包括发威胁短信、骚扰亲友、发送侮辱照片等,情节恶劣者甚至导致借款人家属住院、病危。
行业乱象群生,倒逼催收业抱团取暖求名求份,比如成立行业协会。但包括监管部门,也都对催收业成立行业协会的诉求持观望态度。
身份、资质不明,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一边是巨大的市场需求,一边是前途无亮,也进一步从客观上刺激一些公司滋生出反正做好也无用,不如捞一票就走的心态,进而让暴力催收等恶性事件加剧上演,让行业陷入恶循环。
“催收业从业人员规模已经很庞大,监管应该放弃观望态度,主动承担起引导行业发展的责任,尽快推动行业协会的建立,以统一规范覆盖行业。”有分析人士指出。
相关人士建议,合规企业中存在的部分非法催收现象,或许是我国信用体系不甚完善下的无奈之举,除了以暴力相胁,催收员拿有些老赖根本没办法,因此,完善信用体系才是良策。
这些意见散见于各大平台的评论区。法律、金融、企学研各界也不断发声。但更广泛的声音,还是充满质疑、谴责,乃至血泪的控诉。
40万催收从业者,想要有个好前程,跟谁去说,依然是个问题。关键还在于这些公司自己要真正做得规范,真正创造正当价值,否则这个行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答案终究还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参考资料:
[1]《催收市场鱼龙混杂:行业标准不明确 就业人员不规范》 中国新闻周刊
[2]《风暴中的催收帝国:5年坐拥446亿元催收额》 中国新闻网
[3]《谁来处置个贷不良资产 批量转让开闸放水》 财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v-n1fGH9rI8F6EwOsQdIg

公司上市与不上市的有什么区别?

公司上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公司的所有权分成若干小份,放在市场上流通,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如果看好公司的行业或者前景,就可以到公开市场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不上市就是不把股权放在公开市场上流通,如果有需求,就以非公开的方式进行转让。

 

点击查看 公司ipo上市大数据汇总

公司上市和不上市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上市的公司就是公司几个老板闷声发财;上市了就是带着所有投资者一起发财。当然偶尔也会被收割韭菜
给予以上原因,上市公司承担的东西就会比非上市公司更多。
第一:得向社会公开经营和财务状况。因为上市公司是面向公众的,不再是哪个老板或几个老板的个人公司。上市公司每年得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大小事务都得公告出来。遇到大事,得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
第二:上市公司具有融资优势。为什么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之后,都想上市呢?企业老板想通过上市实现身价的暴增,这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上市公司这个融资平台,企业一旦上市之后,融资渠道就变得更多。不上市的公司,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大多都只能指望金融机构去借贷,资质不好的公司,银行还爱理不理的。公司上市之后,就可以通过再融资、发行债券等渠道获取相对廉价的资金,有上市公司的平台做背书,找银行贷款自然也不是难事。另外,企业一旦上市之后,通过并购等方式将企业持续做大,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公司能上市而不上市,有两个原因:
一是公司不缺钱。目前的现金流非常充裕,自有资金完全可以应对再投资的需求;
二是缺钱,但不想以出让股份的方式筹钱,所以只好去银行借债了。比如华为、老干妈这些知名企业,还有某些地方政府催促上市而因为有各种疑虑从而迟迟不上市的地方企业,都是这两种情况。
但一般来说,企业还是能够上市就尽量上市。因为企业再走到某一个阶段,几乎一定会面临资金问题。而银行的解决能力有限,著名的日本超市八佰伴就是因为只用公开市场发行短期债券的方式融资,而短期债券面临违约、银行又因为资金面紧张不批贷款,最后申请破产。

以债务方式融资,在债务到期很容易面临资金链紧张,再优质的公司也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股权融资的好处在于,出让一部分股权换取来的资金,形成的资产就成为了公司的资产,这部分资金永远不需要清偿,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于发展公司的长期业务。
此外,一般来说股权融资带来的合作方,很有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有所了解且可以帮助公司业务进行进一步拓展,从而可以建立股东方之间的战略协同。以一部分股权换取公司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这个买卖就很值当了。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公司产权流动性的不同。相比于非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的产权(股票)流动性是非常高的。
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是没有什么流动性的。上市公司则不同,上市之后,他的股权其实是可以买卖的,并且很便利。在上市公司里,股权激励也是一种不错的管理手段,员工可能更乐于接受上市公司可以自由流动、变现的股票,而不是现金。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融资能力和途径方面也是有差别的。上市公司在IPO时会首次公开发行融资,之后也可以在市场上公开或者非公开进行再融资,还有并购时的配套募集资金,并且因为募集资金的对象范围大了,募资能力也是有增长的。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没有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的融资综合费率是比较低的。
上市公司股权的流动性增强了,相应的它决策自由性就减弱了。A股要求同股同权,规范履权。如果老板占股不够,公司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日常,很多决策还是需要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通过,这样一来,公司的运营就会受到多方掣肘。
当然上市也是需要成本的。上市对公司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主板下规范运营几年后才能筹备实现上市,上市之后更是要保持规范运营。这对很多公司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之前通过各种合规、不合规的方式减免的税,不仅不能减免了,还有可能需要补回来。
当然上市公司因为讲合规,所以不如非上市公司自由,有些企业不愿意上市,是因为不愿意公开财务,有些东西不愿意让人看到,也不愿意决策时让其它人指手划脚。并不是所有公司都想上市,华为,老干妈,娃哈哈,这些名企都没有上市。
因此上市与不上市最大的区别,就是交易。上市后,可以一手一手高溢价交易,不上市公司只能大块大块打折交易。
那么为什么上市价格就会涨呢?这个其实是 A 股 IPO 给大家的错觉
在A股上市很少有破发的,这几年基本没有。反而是一上市就是三倍五倍的上涨,造富了千万人,很多公司上市了就不再想安心创业了,而是已经”功成名就”,于是编故事,蹭热点,抬高股价,最后清仓式减持。这就是当下 A 股的现状。
随着新股越来越多,市场承受不住了,未来肯定会有上市就破发的股出现,但不知何时会。当然相信我们 A 股会越来越成熟,终将见证超级公司的成长。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区别主要哪些呢?
一、融资渠道不同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多了几个融资渠道。上市公司首次上市募资,叫做IPO,都要出让一部分股份,获得新股东的资金。IPO得到的都是小钱,因为后边还有大头,就是可以不断地增发,每一次增发都能获得一笔资金注入。除了股票,上市公司还可以发行债券融资,当然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但是从比例来说,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要多得多。不上市要想融资相对不方便些,股票不能公开交易,只能定向融资,吸引力不如上市公司。
并且,上市公司并购比非上市公司更容易,很多公司想上市较难,间接上市就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可以将股票变现,非上市公司变现难度大,且获得的股份回报,远远不如上市公司。
二、公司构架不同
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照完整的管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就不行了,要有完整的股东大会制度,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董秘制度,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时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要按时披露信息。
三、对股东意义不同
大部分企业家,上市都是一个事业的节点,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是资本市场对一个企业家能力的认可。
1. 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上市前公司的股权集中在机构和个人手中,上市后一大部分股权就要上市流通,进行交易,其表现形式就是股票。谁买了公司的股票谁就成为股东,就算公司的拥有者之一。重大决策不再是老板一个人拍脑门儿决定,有董事会和股东会等,咱们大家商量着来。
2. 严格的信息披露,公司很难再有秘密可言。从公司的基础信息,到重大决策,再到财务数据等等,必须在相关平台上进行公布,这一切投资者都要知道。不过有个时间的问题,披露之前还是严格保密的。这也是为什么炒股的人拼命买内幕消息,投资者总想早一点知道,因为此类消息往往意味着超额收益。
3. 来钱方式,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上市前,如果公司需要融资,一般来说都是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间接融资方式,借的钱有期限、有利息,是需要还的,还不上就处置你资产或者找担保人。而上市则是直接融资,融的钱属于长期借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还款期限。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公司讲故事、扩大规模,完全就是一条造富之路。所以大多数公司都会拼命的讲故事、扩大规模,以上市为终极目标(华为、老干妈这种不上市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体系,不具有普遍性)。
四、知名度不同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知名度大大提升,很多品牌都是上市后打开知名度快速增长。如乐视,不上市前,它只是个小视频网站,上市后,它是一个有故事会讲 PPT 的知名公司!
END
公司上市与不上市的有什么区别?(讲的太透彻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S5qlIJYMpyXVZtyK-UeQ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