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1/5

天下苦平台久矣

文章要从一则新闻说起,华为应用商店元旦的第一天忽然下架了腾讯的所有游戏(或者是腾讯主动下架,真相不明),不过一天后,腾讯的游戏又被恢复,双方背后的谈判也不得而知。

 

事情发生时,游戏行业的人群情激奋,都希望腾讯做好带头大哥的角色,以此事为契机,改变目前安卓手机端不公平的游戏分成比例。

 

目前苹果商店是三(渠道)七(研发商)分成,而国内主要手机厂商的手游应用商店都是五五分成,研发商还要给渠道“支付通道费用”,再加上渠道拖欠分成的账期问题,可谓“天下苦平台久矣”。

 

手游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简单地看,很容易得出华为“店大欺客”这个结论,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腾讯游戏在游戏市场的份额高于华为在安卓手机市场的份额,这个“客”比“店”还要大,怎么会甘心被欺负了这么多年?

 

这个三七分账的游戏分成比例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凡存在的,必有其合理性。过去没有觉得它不合理,一定是因为符合大部分参与者的利益;今天觉得它不合理,也一定是什么变化导致这个利益分配体系难以维系。

 

实际上,华为与腾讯的争论,不是两个大企业的竞争,也不仅仅是游戏产业上下游的利益冲突,而是华米OV主导的“渠道为王”和腾讯主导的“内容为王”的两种游戏商业模式的竞争,这才是我关注此事件的原因,这个案例对整个内容产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2/5

现有的商业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五五分成的格局并非一贯如此,安卓手机最初确实如苹果商店一样,游戏研发商拿70%的分成,但从2011年到2013年,忽然降到了现在的五五分成模式。

 

这三年,发生了什么?

 

第一个变化发生在手机端:2011年,小米发布了划时代的产品——小米1,定价1999元,配置秒杀当时所有3000元以上的智能机,同时搭载了高度定制化的MIUI操作系统。从此,安卓系的智能手机开启了“硬件低毛利,高度依赖运营收入”的商业模式。

 

华为的报表不太详细,还是以小米为例,互联网业务的利润占比已经超过了手机和其他智能硬件:

 

手游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凭借这一商业模式,安卓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集中度不断提升,形成HOVM四家独大的体系,导致了第二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第三方应用商店的衰落。

 

早期的游戏分发都掌握在第三方应用商店手里,91助手、豌豆荚等等,它们与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品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因为手机厂商掌握着底层硬件,有各种手段去“截胡”游戏厂商自己花钱在第三方引流来的下游的客户。

 

因为竞争的弱势,第三类应用到现在都维持着最初的分成比例,应用宝中,研发商可获得六成的流水分成,仍然无法阻止份额的流失,下载量已经不足20%。

 

手游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第三个变化发生在手游行业内部。

 

2011年以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游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游戏研发商的选择是将之前的经典游戏改成手游,快速抢占市场,相比而言,游戏分成比例并不是最重要的。

 

再往后,爆发式增长的手游用户推动了“换皮游戏”的泛滥,中小游戏厂商通过换皮成多个包体上线应用商店的形式以抢占在榜单的多个资源位,形成短期内的用户下载量暴涨。仙侠、传奇等品类成为了当时换皮游戏的重灾区——这类成本极低的游戏,就算是10%的分成比例也有得赚。

 

手机厂商集中度的提升、话语权的强大,游戏厂商竞争的激烈,第三方应用商店的衰落,这三大变化共同导致了安卓游戏市场的分成份额逐渐向手机厂商倾斜,并重新定义了手机和手游的商业模式:

 

手机商业模式:硬件低毛利获得手机用户,提高广告及服务收入补贴硬件;

手游商业模式:劣质低成本的换皮游戏抢占手机新游戏用户,以低开发成本应对低流水提成。

 

这种“牺牲环境换发展”的商业模式,在行业发展的初期确实非常有效,导致手机和手游成为中国少数具有全球优势的产业。

 

但是,任何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底层用户生态的基础上,一旦这个生态变了,原来的商业模式就会变得不合时宜,甚至阻碍行业的发展。

 

3/5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手机与手游的争论,本质上是“渠道为王”和“内容为王”的争论,几乎所有的内容行业,在某一个特点的时期,都发生过这个争论。

 

这两种商业模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用户生态:

 

“渠道为王”对应的生态是用户不在乎内容,要求更快地更方便地找到东西就行了。

 

典型的渠道为王的产业是饮料一类的快消品,消费者不在乎喝什么,更在乎想喝的时候就能喝到。

 

为什么仙侠、传奇等品类成为换皮游戏的“重灾区”呢?这类客户玩的是“情怀”而不是游戏,他们玩手游是为了缅怀一下过去的杀怪爆装备的回忆,他们已经习惯了十几年前的游戏品质,也喜欢简单粗暴的玩法,偏偏他们又是最具消费能力的群体。

 

内容产业中电影在十年前也是“渠道为王”,不管是什么烂片,发行商只要能跑通影院多排片,就能取得好票房,导致那个时候烂片成灾。

 

“渠道为王”在手机行业演变出“服务补贴硬件”的商业模式,这种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付钱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让氪金的手游玩家,补贴不玩游戏的手机购买者。

 

而“内容为王”对应的用户底层生态是游戏玩家只愿意为好内容买单,也有足够的渠道去识别好游戏。

 

电影早就迈出了第一步,靠流量明星包装起来的烂片,只要豆瓣猫眼评分一出来,上座率立刻往下掉,影院经理跟着降排片场次,导致票房大跳水,几天后消声匿迹。而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的新片,也可以提前点映,用足够的口碑去争取影院多排片,这就是电影业进入“内容为王”时代后的变化。

 

游戏也在过渡到 “内容为王”的时代,情怀总有卖完的一天,真正的游戏玩家只会为好内容买单。

 

近两年,包括《明日方舟》、《原神》、《万国觉醒》等优秀的作品,都未登陆安卓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而是依靠口碑传播取得很好的流水。

 

简单来说,游戏用户已经过河了,游戏产业链还在假装“摸石头”,这是商业世界里再常见不过的故事了。但问题是,手游的硬件底层环境掌握在手机厂商手中,手游研发商也不敢硬来。

 

多人寄希望于主管部门来协调,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4/5

新商业模式是打出来的

手机厂商在博弈中,表面上占优,但实际上已经处处被动,旧的商业模式的大厦,也摇摇欲坠。

 

首先,第三方应用商店虽衰落,但Tap Tap、好游快爆一类的游戏社区的崛起,带来了“零抽成、广告推广”的新模式,这是手游厂商最欢迎的模式,《原神》之后,会有更多优秀游戏与这一类平台合作,成为手机应用商店的新竞争对手

 

手游的商业模式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其次,手机厂商也不愿意失去新的精品游戏和腾讯网易的那些国民级游戏,而且,这将导致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只剩下次级游戏,加剧重度游戏用户的流失,形成“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精品游戏更不愿进来。

 

据说,网易公司的《梦幻西游》最早谈成三(渠道)七(研发商)分成后,国内Top 10产品已经有一半也谈成了,腾讯2019年6款重点产品也全部谈成(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使命召唤》谈崩了),这个趋势未来会蔓延到所有的头部游戏。

 

最后,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到了头部玩家肉博的状态,去年就上演了“华为跌倒,小米吃饱”。手机应用商店的高度同质化也造成了渠道价格战的问题,应用商店常常以充值打折优惠的方式让利给游戏玩家,但这种打折导致了游戏价格体系的混乱,反而给游戏厂商的运营带来了困扰。

 

厂商与其做这种破坏生态的竞争,不如降低分成比例,引入精品游戏帮助平台争取用户粘性。

 

不过话说回来,安卓手机应用商店跟苹果商店还是有区别的。

 

新游戏上线需要大量流量曝光,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在“推荐位”这件事,基本很佛系,但国内的安卓厂商的“运营”就非常主动。以腾讯为例,像《王者荣耀》这类产品,固然不需要应用商店主动推荐,但腾讯也有大量同质化的产品,同样需要商店的导流。

 

商业模式是打出来也是谈出来的,但绝不会是“上面”协调出来的,如果任何一方觉得自己还能再抗争一下,所有的协定都可以暗中撕毁。

 

5/5

产业链也是一个“食物链”

产业链既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食物链”,每一个环节的作用不同,占的利润份额也不同,最终往往是高壁垒、高用户粘性的环节吃肉,其他环节喝汤。

 

有人说,中国人做生意,有定价权的时候,可以把对方的利润降到零,没有定价权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利润降到零。

 

但聪明的玩家绝对不会把上下游的利润都吃掉,这样就破坏了整个生态;聪明的玩家更应该随时关注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及时对这些变化进行主动的调整,必要的时候,还要勇于对商业模式进行彻底的革命。否则,结果很可能是被新玩家彻底颠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05v_-VurWRaCOmZJrAgkQ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当下,企业已经变成了两种,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而最后的最后,将只剩一种企业,因为造流量的会把买流量的干掉。”

这是《流量制造》作者何兴华近期在阿里云2020新零售全链路数智化转型峰会、中国新消费高峰论坛、GMTIC全球营销技术及零售创新峰会、深响年度论坛、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20教学年会暨营销学科发展论坛等场合演讲中经常提及的论断。

作为一个快消、耐消和零售领域的20年三栖营销老兵,他这一断言并非危言耸听,对于众多持续遭遇着流量少、流量贵、流量转化难等痛点折磨的企业来说,与其从捉襟见肘的预算中抠抠搜搜买流量,不如直接掌握主动权,从1到N源源不断地造流量,为波谲云诡的未来十年流量下半场争取更多赢面。

 

何兴华受邀就“未来十年流量增长复利”课题撰写特稿。这也是首次有企业家通过实战沉淀而成方法论,完整解析“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用户运营的底层逻辑与顶层设计”。

 

作 者:何兴华 红星美凯龙副总裁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ID:ceibs-cbr)

 

从今往后,企业分两种,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造流量的也会很有钱,会干掉只会买流量的。

 

过去,获取流量的两大手段是:打广告、开门店。两种方法的关键要诀都是:“位置、位置、位置”,即基于位置买流量。

 

然而,由于“获取信息”和“选购商品”的触点碎片化,且这个趋势不可逆,只会加剧,所以,靠狠砸广告、疯狂开店来不断“补血”的传统套路,注定永久性失效了。

 

出路何在?

 

终极解法只有一个:不再基于位置买流量,而是基于用户造流量。

 

别无他法。

 

01

流量制造,风口已来

 

没错,我们缺流量,而且越来越缺。

 

本质上,不是流量真的变少了,而是触点的碎片化,甚至粉末化,让下面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只是我们惯性使然,并没有深究。

 

传统营销模式下,我们通过打广告或开门店,不断买入流量,核心要诀是“位置、位置、位置”。广告触达了一部分目标用户,或者顾客光临了店铺(无论线上或线下),已经产生了兴趣,甚至已有明确的意向,或者已经产生了消费,但是,我们既不知道这些用户具体是茫茫人海中哪一位,更无法主动再次触达他们。

 

所以,不仅大量的广告浪费在了非精准目标人群身上,而且更大的浪费是:看了广告的用户、逛了门店的用户,与我们只是打了一个照面,由于缺少后续的互动,大量的精准潜客没有产生兴趣、产生兴趣的没有产生意向、产生意向的没有产生购买、产生购买的没有产生复购。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值得深思的是:通常,我们面对转化率低、复购率低等问题,都会去比较我们与对手的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甚至广告力度,却忘记了还有一种力—— 用户互动能力。

 

我们不缺用户,缺的是与用户互动的能力。

 

而拥有大规模连锁门店的朋友,最不缺用户。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是一家2B的企业,我们会对上面的情形“0”容忍,因为我们珍惜每一个线索和用户。

 

但我们是2C的企业,我们就会问:这些很重要吗?

 

搁以前,其实也没有多重要,因为我们和我们的对手谁也不认识Ta、不懂Ta,谁也找不到Ta、撩不到Ta。所以,我们只要和对手死磕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还有广告投放力度就好。

 

但是今天,情况有变:有人抢跑了。

 

我举个例子。我家楼下有两个面包房。有一天加班很晚回到家,我老婆让我帮她点一个链接,我打开一看标题,这不是楼下A蛋糕店在搞活动吗?一点直接进了群。本来准备随时退群,没想到群主特别会带节奏,经常定向@业主,感觉群主貌似对每一个群友都很了解。

 

最让我惊讶的是,进群没多久,我也被@了,还问我是不是Tommy的爸爸?你们家Tommy马上要过生日了,最近刚好店里新出了一款用萨斯卡通莓、曼密苹果、秘鲁赤潮等十几种新奇水果制作的蛋糕,是你家Tommy最喜欢吃的水果蛋糕,需要的话现在下单,就送一个Tommy妈妈最喜欢吃的“法式焦糖酥”。最近正在发愁给儿子订什么蛋糕?没想到群主提前帮我想好了,连我老婆的爱好都考虑到位,于是没犹豫,当时直接就下单了。

 

这些都不是最厉害的。我家儿子生日当天的早上7点钟(7:30他出门上学),A店的店员竟然在群里面@我和我老婆,在群里面发了一个定制的生日祝福短视频,发完之后,引发了群友们都在群里面祝我家儿子生日快乐!后来直接就刷屏了。

 

业主们都评价这个群是个宝藏群,店员除了每天在群里和大家互动之外,还不断有每日、每周、每月畅销单品盘点,孕妇宝妈母婴人群专属推荐,最吸引人的是各种新品推荐,什么紫薯蛋黄流沙包,转发朋友圈可享9折,想买;有视频课程,在家就能做的奶香小蛋挞,简单想学;有甜品师在线直播制作下午茶,还有爆款特价,看着都好吃;每两周还有免费亲子烘焙课程,需要用积分抢名额,老婆为儿子抢到了两次;每周五傍晚的红包雨,邻居们纷纷出动;最近又多了限量版手工调制饮料与咖啡可以拼购,简直停不下来……总之这个群无时无刻不在刷屏。

 

三个月后,有一次周末晨跑,我路过B店,突然意识到自己很久没进去过了。不知不觉中,我基本只在A店买东西,频次比从前高了两倍,更夸张的是,我在A店群里的线上消费金额,已经远超到店消费金额。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B店,还只是基于“地段”在买流量,只在店内兢兢业业招呼顾客,顾客离店即失联,互不打扰;而A店,以“用户”为起点,生生不息地设计互动,不断地与用户相遇,相遇,再相遇,源源不断制造流量,反复成交。

 

在我们的思维中,必须有一个“范式转变”:流量的起点,不是“位置”,而是“用户”。

 

一家在南京卡子门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卖场打开门,有1000个用户进来购物。这1000个用户是谁?他们从哪里来?他们为什么而来?之后他们到哪里去?以前,我们不知道,甚至不关心。

我们只关心这家商场今天有了1000个“流量”。这1000个统计学意义上的流量,属于“南京卡子门”这个位置,用户一旦离开这个位置,我们就与TA失联了。因此,从前,商场为一个品牌做一个专场活动,就是花大力气策划、设计、制作物料,然后在商场内布置好吊旗、海报、灯箱等等终端广告,然后静静的等待,祈祷周末有很多人来。

 

今天,我们换了一种玩法。

 

南京卡子门商场会通过天猫同城站、社群、全民营销平台、官方自媒体账号矩阵等私域阵地,与所有三个月内或半年内的,在线下或线上成为红星美凯龙数字会员或粉丝的,且尚未购买过该品牌品类商品的顾客,并重点与曾在线下或线上近期浏览过该品牌品类且未下单消费的用户,以及那些刚刚买过该品牌家装上游商品的用户,高频互动,向他们剧透接下来这场超级品牌日的爆款、明星、福利、总裁签售等等种种内容。


同时,会利用与阿里云共建的数据中台、全网聚合投放平台,基于商场日常用户数据绘制的用户画像,在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生态里进行“放大”,寻找相似用户,即潜在的家装消费人群,也给他们就这次活动进行持续种草,这个过程中,会利用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各种内容,投其所好地与有着不同需求和偏好的用户进行互动。

 

变化如此之大,值得深挖一下:A面包房与红星美凯龙的新玩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生态的不断成熟。

 

大数据营销说了很多年了,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投放发展也已经有十多年了,但原本只是利用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大平台自身的数据,限于数据的行业深度和新鲜度,实际投放的精准度很快到达了天花板。

 

近两年,基于各行各业领先品牌下大力气建设的一方数据中台初步成熟,瓶颈被击穿,提升空间持续释放。至此,基于位置的“广而告之”升级为基于用户的“精准投放”“全链路营销”。经典广告理论搬上了实操竞技场,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根据用户所处消费旅程的环节,在“公海里精准捕鱼”——“全域获取精准潜客、全域激活既有用户”成为“不可能”的现实。

 

从贴吧、微博时代开始,商家就有了官方自媒体,有了粉丝,甚至是海量的粉丝,后来是微信官方公众号,从订阅号到服务号再到小程序,社交营销红遍大江南北。但这也只是传播推广的热门新渠道之一而已;紧接着,阿里在2016年推出消费者运营方法论和系列工具,再到微信生态里的社群运营不断发展,官方导购与全民营销的迅速放量,加上小红书种草、抖音直播的助攻,私域流量才真正出圈。至此,任何商家与每一个用户在广告之外、门店之外进行“私域精细养鱼”——与用户持续互动、反复交易,成为“不可能”的现实。

 

同时,数据中台的应用,将同一个用户在不同公海场景、不同私域场景里沉淀的互动数据完美拉通,让“公海精准捕鱼+私域精细养鱼”成为“不可能”的现实。

 

就此,传统营销的任督二脉被打通:大数据技术让识别用户成为可能,新媒体生态让触达用户成为可能。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用户不再深不可测与遥不可及。更妙的是:新媒体运营会源源不断产生私有用户数据,而数据应用则会助攻新媒体的精细化运营,从而生出更多高价值用户数据,为营销、研发、生产、服务等模块的持续快速迭代,提供宝贵“营养”。

 

看得出,大数据技术与新媒体运营,两者一旦无缝咬合,顺滑的run起来,其正循环的威力巨大。这也是众多新生消费品在品牌宣传时,宣称自己是数字化驱动的科技公司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如果没有在新媒体里与用户之间的“没完没了”,我们能有的就只是广告数据和销售数据罢了;如果没有多维立体的用户数据可供洞察,所谓精细化运营就只是耍嘴皮子。

 

到此,大数据技术和新媒体生态初步全面成熟,标志着传统企业初步实现“颗粒度到每一个精准用户的、全域全场景全链路全周期的、定制化的”用户运营时代全面到来。

 

在今天,如果你对友商在天猫消费者运营、官博、官微、小红书、抖音、社群、全民营销、小程序、DMP广告投放、数据中台等等项目上的作为,还只是视为一种时髦的传播手法、新的电商玩法,那就真的很遗憾了,你确实看走眼了。实际上,你的友商确实在干一件你没看懂的大事。

 

当你还在针对一个个市场进行营销时,你的对手已经在针对一个个用户进行运营。

 

至此,胜负已决!而这就是“流量制造”的时代。

 

什么是流量?尽管这个词司空见惯,但并没有形成清晰普遍的共识。流量不是用户。之前三个月接触的用户多、消费的用户多,不意味着今天店里或这一次活动的流量大,反之亦然。

 

本质上,一个流量就是与一个用户的一次互动。无论是门店流量、活动流量,还是广告流量,流量的本质价值,就是商业、零售、营销领域里,“三流”中的“信息流”价值,也是商品流和资金流形成的前提。

 

所以,流量实际上指的是信息的流动。A面包房与红星美凯龙的案例也再次论证了这一点。

 

也就是说,过去基于广告位置或门店位置购买的流量,本质上买的是与用户的一次次互动;反过来,今天与用户在公海里、私域里的每一次互动,都是一个流量的制造,一次线下门店的召唤,一次线上下单的诱惑,一次用户心智的种草,一次信任与感情的累积。

 

厘清了流量的本质问题,我们再来看流量的制造问题。

 

买流量与造流量,两者底层逻辑不同。

 

买流量依赖的是位置流量的思维,即基于位置花钱投放广告、或购买租赁店铺,流量的利用是即抛即用式,信息传递的主流方式是人找货;造流量依赖的是用户流量思维,是基于用户运营制造互动,用户的利用是永续循环式,信息传递的主流方式是货找人。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如果你把“位置”当做流量的起点,你心中只会有“转化” ,就会想,管他是谁,进门一个,转化一个。

 

如果你把“用户”当做流量的起点,你心中就会有“互动”,就会想,我如何才能在下一个转角和Ta相遇,相遇,再相遇,直到成交,然后继续相遇、再成交。

 

那么,流量制造到底是什么?

 

流量制造,就是指以每一个用户为核心,通过“货找人”的方式,与用户进行全域、全场景、全链路、全周期的互动,持续产生N个流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正是数字化用户运营。

 

整个过程包含:“公海精准捕鱼”以及“私域精细养鱼”。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02

流量制造:

未来十年企业增长的“核动力”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要害的是:此流量非彼流量。造出来的流量,是颗粒度到每一个用户的,精准的、持续的、定制化的。购买的流量恰好相反。

 

正是这个原因,流量制造不仅带来了流量倍增(少则10倍多则百倍也不夸张);更带来了转化率的倍增、复购率的倍增、联购率的倍增、用户数的倍增。完美解决了开头说到的传统营销的三大痛点——有用户无流量、有流量无转化、有转化无复购。

 

何以见得?看看一组红星美凯龙的实战数据:

  1. 获客成本:基于数据中台的全网精准广告投放,即公海捕鱼的留资获客成本连续20个月环比下降,没错,连续20个月,下降92%;
  2. 转化率:全链路用户运营让留资转化率提升10-20倍;
  3. 复购率:很多商场的私域养鱼成果卓然,经私域运营的用户,其平均消费是未经私域运营用户的3-4倍,全国平均是1.6倍,这部分用户占总量的近四分之一,这个成绩还在持续环比上升;
  4. 为直播引流:同等级、不同私域能力的商场,同期直播间的人数相差10-30倍;
  5. 为大促引流:同等级、但造流量能力不同的商场,同期大促的流量及销量相差5-15倍;
  6. 创造广告价值:全年私域为10场大促引流产生的留资,如果靠投放广告则需要近80亿的广告预算。
再看一组模拟的实战数据:

 

两家企业花同样一笔钱,各自推广自己的一款美妆产品。
 
老牌企业,习惯买流量,其战果是:花一笔钱,砸传统广告,其中10%的是精准目标用户,广告之后立即失联,坐在店里静候佳音,最终,1%产生消费,0.25%产生复购,0.05%产生口碑裂变。
 
新创企业,擅长造流量,其战果是:花同样一笔钱,投精准广告,其中80%的是精准目标用户,但凡打过照面的,都会在公海反复激活、私域高频互动,种草种草再种草,最终,20%产生消费,12.5%产生复购,5%产生口碑裂变。
 
消费用户这一级差了20倍,复购用户这一级差了50倍,裂变用户这一级差了100倍。
看上去很夸张,但逻辑如此,只是现实中比较难找这么完整的AB Test。所以不那么容易察觉和证明如此巨大的gap。
前者的打法也叫流量漏斗式,属收割派,满脑子想着来一个收割一个。
后者的玩法也叫用户运营式,属养成系,满脑子想着见一个养成一个。
收割派,对待用户本质上是很傲慢的,每天煞费心思互动的对象是投资人、政府领导、名人、大经销商、渠道大客户等,不是用户;养成系,是把用户关系看得比其他任何关系都重要的多,每天付出心力与财力最多、互动最多的一定是用户。一个是我的眼里其实没有你,一个是我的眼里只有你。
这么说并没有夸大养成系,有实例为证:
红星美凯龙2000多位设计师与星管家,每天在线上与1000万中高端家装用户,互动着有关家装设计、施工避坑、尖货选购、评测报告、大促爆款、直播团购等各种热门话题,你侬我侬;
孩子王7000多名导购员也是身兼多职,作为专业育儿顾问,实时服务着千万会员,充当着新妈妈们的“万能的百宝箱”和“行走的育儿百科全书”,成为孩子王与会员之间情感的纽带和信任的桥梁;
宝岛眼镜1600多名验光师,不仅是门店导购,还是大众点评、小红书、抖音、社群里等平台上的种草达人,每天解答着3200万用户关于爱眼护眼、眼镜选配的各种实用问题;
完美日记的专业官方运营和海量自来水团队,每天也活跃在小红书、微信、天猫、抖音等平台上,与4000多万粉丝随时互动相遇,“新品发布-免费试用-使用教程-使用反馈-幕后故事”,样样精彩;
 
特步1.7万名导购也没闲着,每天通过钉钉、直播、小程序等渠道为用户带来穿搭推荐、新品上架、联名款预订、秀款特惠、爆款内购等追潮省钱快讯。
老乡鸡更绝,在“自家双微-老板官博-大V热门微博-抖音头条”等数以十万计的自媒体内容评论中找话题、玩互动,最终在600多万粉丝心智中建立了极具social感的品牌人设;
原本猫粮最极致,线上养宠顾问大概有30人左右,其中包含医师专家团、行为训练组、营养学专业组。医生有来自线下知名宠物连锁医院的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有着丰富的宠物医疗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用户24小时在线上回答宠物轻医疗问题,提供免费的远程诊断……

 

如此一对一、多对一的“养成”,意味着在每一个用户头上,种出的“流量”、收来的“销量”、传出的“新客量”,一定完败收割派。两者的“亩产能力”,或者说“柱产技术”,不在同一个时代。
可以说,“养成系”是大数据和新媒体时代才可能有的产物。
以上,仅仅说的是流量制造,或者说数字化用户运营,对流量增长、销量增长、用户增长方面的价值贡献,其实还有对产品创新、服务体验、供应链、组织建设等等,一系列业务与管理模块数字化升级所产生的重要贡献。逻辑很简单,与用户的互动不同了,与用户的关系完全不一样了,掌握的用户数据,又全、又准、又新鲜,且源源不断。这样企业在运营所有相关模块的数字化时,才具备了必要的基础和助力。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看懂了:以前,用户资产无法真正盘活,从今往后,不一样了,大数据和新媒体让我们都拥有了将每一份用户资产深度运营、深度挖掘的能力。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前十年,无数企业通过“渠道精耕”获得了巨量的增长;未来的十年,必然会有无数的企业通过“用户精耕”获得更加巨量的增长。
线下拥有大规模门店的朋友心里一定很乐呵,摆明了逆袭时刻已来到,盘活每天自然到店的庞大用户资产、源源不断制造流量,成为大富翁指日可待。

03

4P、4C都不够,

流量制造时代必须学会4M

乐呵的同时,有些朋友免不了焦虑:
假如,未来某一天,我有100万用户,但是我与他们的关系叫“一面之缘”,我的对头也有100万用户,但是他与他们的关系是“朝朝暮暮”。如此对比,高下立判,胜负已决。所以,当务之急是先下手为强。
那么,怎么造流量呢?说实话,很难,非常难。
这门功夫很难练,需要练很长时间,且需要很多人一起练。练的时候,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效果,没有动静,对手看不懂,自己人看不惯,大概率所有人看不上。不过,一定可以练成,一定有人会练成,其实有人已经基本练成,至少是上部(公海精准捕鱼)或下部(私域精细养鱼)。
一旦练成,一招制敌,降维打击。
玩转流量制造或者说数字化用户运营这件瓷器活儿,必须实现“一变四造”。“一变”指的是从位置流量思维升级为用户流量思维;“四造”指的是需要练就四项全新功夫——造画像、造内容、造场景、造工具。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如果用缩写的话,可以称之为“4M”,即四个Making(造)。说到4M,你可能会想到4P。是的,4P是营销的基本原理,仍然有效,但是4M定义了营销新时代的基本盘,即一家企业营销团队的核心能力、基本组织结构。
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能力,谁都没有,也不可能有,因为大数据应用与新媒体生态还没有出现或成熟。
造画像是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是人的数字化,它是与用户互动的基础,让货找人成为可能,让“精准”与“精细”成为可能。用户数据沉淀是造画像的基石,一方面,要尽可能将线下用户行为数字化,更重要的,要尽可能增进与用户在线上的各种互动,从而轻松地累积更大规模、更多维度的用户数据,进而才能绘制出更清晰、立体、鲜活的用户画像。

 

数据中台是造画像的高配甚至顶配生产线,如果有条件,建设一方数据中台,会有效解决数据孤岛问题,让公海捕鱼的精准性与私域养鱼的精细度,获得持续、大幅提升。
 
实际上,对于线下企业,沉淀线上用户数据,往往来的更重要、更容易,也更有价值。但是,很多朋友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惯性思维想反了。
 
造内容是制造与商品相关的内容,是货的数字化,它是与用户互动的介质。其中品类内容品牌商造不了,需要品类商躬身入局。在流量制造的新时代,每一次用户互动都离不开有价值的信息交互,广告out了,很多场景里,传统广告很低效甚至无效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私域场景里。此时,内容就是产品的再造,而产品只是“半成品”。现实中,很多企业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而彼此之间的内容制造能力却差得十万八千里,无论是内容制造的产量还是质量,导致两者在用户心智中不是一个段位,落选者自己感觉很冤,其实不冤,营销从来都是“认知大于事实”。
“造场景”是造线上五大场,是场的数字化,它是与用户互动的渠道。具体包括:线上五大场(全域精准投放矩阵、电商旗舰店矩阵、官方自媒体矩阵、社群矩阵、全民营销矩阵),恰好对应用户在线上获取商品信息的五个主流场景。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造工具是造各种数字化营销工具,是互联网产品。为了高效顺滑地连接B与C,更是为了让E的绩效管理实现全面数字化。无论是造画像、造内容、造场景,都需要一套数字化工具支持,同时面向C端、B端、E端。即使不能自己研发,也要有技术与产品同学能够整合通用工具,并落地定制化开发,实际上,还特别需要既懂业务又懂产品的产品运营同学的复合知识与经验,来实现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的方向准确与过程顺滑。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 左右滑动查看完整图片 

 

每一造都意味着一支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团队,传统营销人员不能直接胜任,转型需要时间和考验学习力。一家企业如果没有这些新兵种,还讲数字化,可谓是典型的空谈。然而目前的现实很骨感,除去少数在“公海精准捕鱼、私域精细养鱼”两个赛道上领跑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几乎都没有真正开始发力建设这些新兵种。练就整个组织的新能力不易,改造或建构新团队更难。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这就是之所以说这门功夫难练的根本原因,有多少钱也没有用,是要练出来多个专业性极强的新兵种,且能够相互协同作战、能够与老兵志同道合、能够与原有管理层和老板在同一语系里对话。
现实中,最后一点最难!绝大多数老板和管理层在营销这门课上,已经严重落后了,已经听不懂每年各种营销峰会上密度极高的新知识话题了,其知识体系还停留在“营销就是心理学”的旧思想上,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营销正从策划时代进入运营时代,正从市场营销时代冲入用户营销时代,正从广告营销时代跳入内容营销时代,正从位置流量思维升级为用户流量思维,营销团队除了会花钱买流量,更要有才能造流量。
但是,营销从来都必须是一把手工程,是一把手必须决策的战略要素。
具体如何实现4M,这里不赘述,《流量制造》一书的整个下篇用大量的图表、案例、分析详细地进行了阐述。
但是,有一个大家都特别关心的话题,我在这里也聊聊自己的看法。
 
用户运营数字化这门功夫这么难练,投资回报率划算吗?
 
各行各业都在搞数字化,从研发、生产、供应链,到服务、营销、组织、物业、物流等等,我认为:无论从先导性、规模性、经济性,还是确定性而言,用户运营都是传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一块价值洼地。
 
首先,是因为它的先导性。用户是中心。产品研发数字化、服务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甚至组织管理数字化,更不用说营销数字化,等等,前提条件是需要洞察用户,需要拥有立体多维的、新鲜及时的用户数据,拥有高清的用户画像,从而及时清晰的了解与预判用户需求与偏好,而这必须依赖颗粒度细到每一个用户的、全域全场景全链路全周期的数字化用户运营。
第二,是因为它的规模性。基于每一个用户的精准地、持续地、定制化地数字化用户运营,会带来流量、销量、用户的倍增,增量规模巨大。
第三,是因为它的经济性。本质上,数字化用户运营并不需要花钱大规模采购生产要素,而是盘活了既有的沉默资产—— 用户资产,使得原来花大钱购买流量的模式转变为花小钱、甚至不花钱制造更好、更优质流量的模式,而盘活这些资产所需的底层技术是现成的、成熟的,路径也是现成的、清晰的。所以,经济性很突出。当然,盘活既有用户资产,需要相关造画像、造内容、造场景、造工具的运营团队,相应的人工成本会增加,但相比所获得的收益,则还是小投入撬动了超大回报。拿红星美凯龙来举例:方方面面增加了一百多人,带来的收益是获客成本下降92%,获客到消费转化率提升10-20倍,近四分之一用户的消费总额提升1.6倍。
第四,是因为它的确定性。曾经有过全球性的权威调查,数字化大多从营销开始。如果说有些业务模块的数字化,仍处在探索方法论与实现路径的阶段,甚至处在基建工程还远未完工的阶段。那么,用户运营数字化则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技术条件与生态环境,且已经拥有各行各业的成功案例,已经有确定的成功路径可供借鉴和复制。

04

品类商:流量制造超级玩家

下面说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流量制造时代会诞生一个新物种——品类用户运营商,或者称作超级流量场。理由有两个:品类商拥有最丰富的用户资产;品类商拥有最强大的用户运营能力。
 
那么,谁是品类商?
品类商是我生造的一个概念,相对于品牌商,平台型零售商都是品类商。

 

天猫、京东这样的零售商是经营全品类的超级品类商,大润发、永辉、步步高、全家等大卖场超市便利店都是经营多品类的品类商,万达、爱琴海、银泰、大悦城等shoppingmall也是拥有多品类商品和服务的品类商,红星美凯龙、孩子王、丝芙兰、宝岛眼镜等零售商是经营某个大品类的垂直品类商。
此外,那些聚焦某一品类的、商品品种足够丰富的、自产自营的品牌型零售商,既是品牌商,又具备品类商的属性。比如品牌蛋糕店(幸福西饼、面包新语、 21CAKE);品牌零食店(来伊份、良品铺子);品牌体育用品店(迪卡侬);品牌家居店(无印良品、宜家);大型品牌服装店(李宁、ZARA);品牌水果店(百果园),也都具有品类商的属性。
长期被价值低估的品类商,其实在造流量这件事上天赋异禀。他们拥有6大基因:用户多、数据多、货品多、活动多、导购多、品牌强。这些基因让品类商在四造能力上,相比品牌商有着绝对优势。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先说说“货品多、促销多”这两个最重要的基因。正是它们,成就了品类商能够持续输出丰富且刚需的内容,与用户保持互动的高粘性。这一点至关重要,是确保品类商有机会造出线上五大场的最核心因素。
相比品类商,很多品类的品牌商,如:纯净水品牌、方便面品牌、食用油品牌、地板品牌、床垫品牌、冰箱品牌、电视品牌等等,通常并不具备建设大规模强私域的能力,原因正是在于产品品种相对单调、迭代出新速度相对较慢,没有持续产出用户喜闻乐见的大量内容的可能性,所以,即使加了粉、入了会,用户也会由于尬聊的气氛而火速转僵尸。
 
“用户多”则意味着品类商能够造出行业里最大规模的线上五大场。
品类商的用户是品牌商的合集,一个地板品牌只有自己品牌的已接触用户,而红星美凯龙几乎有整个地板品类的中高端用户,且有橱柜、地暖、床垫等各品类用户,大卖场、超市、便利店、shoppingmall更是如此。
一句话,品类商是品类用户的入口,是品牌商的用户池。
品类商通过线上五大场,实现全周期的品类用户运营,不断让同一个用户认知新品类、尝试新品类、消费新品类、复购新品类,从而为不同品类、不同品牌的用户拉新、激活和转化持续制造流量,显著降低了品牌商获取精准流量的成本。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这是品类商为品牌商输出流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数据多”成就了品类商拥有最强大的五大场运营能力,即最精准的公海捕鱼能力、最精细的私域养鱼能力。这意味着:品类商相比品牌商在制造流量上拥有绝对的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
“数据多”,才能拥有最清晰立体、精准又新鲜的用户画像,才能真正发挥出大数据的威力。
相比品牌商,品类商拥有一个用户的“更全”数据。不仅有用户线上线下逛店的行为数据,还有每一个消费用户的消费数据,形成营销闭环。不仅如此,拿红星美凯龙来举例,不仅有ta选购地板的数据,还有ta选购床、空调、沙发、餐桌、门窗与灯等等品类的数据,还有Ta家装设计、家装施工、家装服务的数据。
大数据的算法模型在营销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关联模型和聚类模型,实现的是关联销售与人群聚类分析。绝大多数品牌商不拥有品类数据。所以,几乎谈不上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永远挖掘不出“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即谈不上大数据的独立应用能力,而品类商可以。
导购多意味着强大的全民营销军团和强大的自播主播军团;品牌强更是硬道理,每一次用户互动都用得上这种强大的背书力量,每一个工具的开发都仰仗品牌背后的雄厚财力和人力。
传统广告营销时代,开发营销工具不算个大事儿,甚至不是事儿。数字时代则完全不同。每个行业都必须持续开发并迭代强大的、复杂的、满足各种定制化需求的数字化营销系统及工具。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品类商有这个实力,且开发的全套营销工具可供全行业品牌商、经销商以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一同使用,从而分担开发成本,甚至因此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新的商业模式。
随着这些工具被大范围地应用,品类商获得了对行业的更强大影响力和整合能力,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维度、更大规模的数据累积。这些全场景适配的数字营销工具,对于提升造流量的效率和效益至关重要。
红星美凯龙就是这么干的。经过6年来在数字化用户运营实践上坚持不懈,红星美凯龙打造了行业领先的线上五大场:
  • 联合阿里天猫家装新零售团队共同打造了145个同城站,每日可在线上互动20万以上的精准家装用户;
  • 联合阿里云团队打造了家装家居行业最大的数据中台和聚合投放平台,能够整合双方大数据,实现全域精准投放、私域精细运营;
  • 打造了行业第一的全民营销平台,充分释放近20万导购的社交能量;
  • 打造了行业第一的社群矩阵,聚集了覆盖全国348万精准家装用户的20677个中高端楼盘业主群;
  • 打造了覆盖9大平台的官方自媒体矩阵,拥有600多万粉丝;
  • 打造了行业第一的自播军团,2020年1-9月份,线上直播高达5万场,多次创造并打破淘宝直播的多项大行业纪录。
  • 同时,历经几千场营销实战,打造了一站式数字化营销系统——筋斗云,2C2B又2E,赋能所有商家实现用户运营数字化升级。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基于以上,红星美凯龙的流量制造与输出能力已今非昔比:公海精准捕鱼带来获客成本,连续20个月环比下降,私域精细养鱼带来25%消费用户的客总价平均提升60%,并创造了相当于近百亿元广告的传播价值。
红星美凯龙的“公海精准捕鱼”能力,让其成为品牌商与线上超级平台之间的最大精准流量接口,红星美凯龙的“私域精细养鱼”能力,让其成为品牌商的最大垂直流量入口。
依托如此强大的“公海精准捕鱼”和“私域精细养鱼”能力,以及全国226城446个线下商场所产生的、年度新增千万级中高端家装用户的品类入口效应,红星美凯龙在2018年推出全球家居智慧营销平台(IMP),至今已为9大品类、200余家头部家居品牌、2万多个经销商提供了数字化营销服务,源源不断的向品牌商、经销商定向输出精准流量。
以前,红星美凯龙商场做大促是花费巨大精力策划活动,然后等客上门,现在是通过数据中台驱动下的聚合广告投放平台在全网精准“捕捉”潜在用户、激活老用户,以及通过 145个天猫同城站、2 万多个社群、20 万入驻全民营销平台的团达人、9 大官方自媒体矩阵,精准、高频的利用各种定制化内容,对老用户进行“种草”,从而实现活动的高引流、高转化、高联购、高裂变。
以前,红星美凯龙商场做活动更多依靠商家引流。现在是利用数字化用户运营源源不断制造流量,通过开展超级品类节、超级品牌日、惊喜狂欢夜直播等等活动,输出给各个商家。
以前,针对边角商户,红星美凯龙也是有心无力。如今却能够利用各种线上场景为边角商户打造专场直播、专场团购等等活动,以及通过内容对家装周期里的精准用户持续种草、定向引流。
事实上,不只红星美凯龙,以孩子王、宝岛眼镜、屈臣氏、永辉、天虹、银泰、丝芙兰等为代表的各业态平台型品类商,都拥有这个数字化时代赋予的历史性机遇,加速升级为品类用户运营商。
拥有数字化用户运营能力的品类商,将不再只做“销”、做商家的货架、做商家的销售渠道,还能做“营”、做商家的媒体、做商家的传播渠道,从销售渠道商华丽升级为营销服务商,从不动产运营商升级为用户资产运营商。
品类商将作为行业的用户运营中台,联合品牌商、品牌商的经销商、导购、KOC、超级平台等多方角色,在用户、数据、内容、场景、工具五个层面,构建用户运营数字共同体。
从今往后有两种企业,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面对同一个用户,品类商与品牌商将形成从品类用户运营到品牌用户运营的数字化服务接力。形象的说,数字时代,品类商要打两份工:开辟位置流量、运营用户流量,从而也创造两份价值和收益。
 
从买流量到造流量,这一轮进化与以往有本质的不同,其不再是因为消费者注意力集体大规模迁移而产生巨大的流量红利,而是由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信息传递效率的革命性升级而产生的更巨量、更经济、更有效、更持久的流量新红利。
 
数字时代,无论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超级平台,每一个角色都需要躬身入局,才能赢得船票,一起共建用户运营共同体,推动产业互联网大业。
 
数字时代,有钱的买流量,有才的造流量。
造流量肯定也会有钱,会干掉只会买流量的。
CBR精华总结:

 

  • 我们缺的不是用户,而是用户互动的能力。
  • 数字时代,传统营销的任督二脉被打通:大数据技术让识别用户成为可能,新媒体生态让触达用户成为可能。
  • 我们都需要给流量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个流量就是与一个用户的一次互动。
  • 触点碎片化导致的一系列流量问题只有一种解法:造流量。
  • 造流量,不仅会带来流量增长,更带来销量、复购和用户量的健康、持续、大幅增长。
  • 我们需要将用户互动能力,或者说数字化用户运营能力,升维至战略高度,否则,大概率会被降维攻击。
  • 我们需要将位置流量思维升级为用户流量思维。
  •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通过艰苦的长期锤炼,才能建构起面向数字时代的四大核心新能力—4M(造画像造内容造场景造工具)。
  • 传统零售商能够充分发挥品类商基因优势,从不动产运营商升级为用户资产运营商,打两份工——经营位置+运营用户,赚两份钱——位置流量+用户流量。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iDvygX5xS3LBxkVRuTYbQ

只会补贴和收租的平台,注定没有未来

2018年,我写了一篇是时候彻底反思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了。当时有一位编辑希望我把反思互联网经济的文章做一些修改,发表到一份内参上。此前批评教育资本化的文章在内参发表后带来了快速而直接的影响,我知道官方一个决策可能给行业带来巨震。批评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文章最终没有提交给内参。我当时的回复是,互联网经济有问题,但这些问题需要整个社会去感受、去理解、去讨论,只有在整个社会对平台经济的问题认识足够透彻时,再行规制才是最有效的,并且,官方是否有足够专业的人力去研究好解决方案,本身也是问题,且不说资本背后的博弈有多复杂。

隐含的意思还包括,重大法律的制定一定要先让全体国民对法律规制的内容有深刻的感受和认知,经过充分的讨论甚至辩论,形成趋于一致的认识,如此形成的立法才能形成真正的预期,执法者才知道权力的边界,受规制的一方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要求。法治不单单只是国家强制力制定和保障实施,更需要国民从内心认同。否则,滥用权力和挑战边界的事就会反复出现,而且可能比较低级。

这两年这个公众号发表了不少文章,都有一些潜在的目标读者群体,包括制定政策的官员、追逐未来的年轻人、希望与经济现实更近的学术爱好者,以及那些对社会和老百姓的人生已经产生巨大影响力而又不愿自认的新贵。

我把这个过程理解为通过社会舆论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中国的规则制定基本只是少部分精英的工作,主要是学者和官员。但有了互联网舆论之后,民众其实已经频繁参与。

我们看到,对互联网平台问题的全民反思,最早不是来自于学者、官员,而是来自于那些真正身处其中、受到具体影响的普通人。这些信息汇集起来,促使人们更加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今天平台带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我也在思考,为什么2018年至今,平台的进步并不多,负面问题却一点不少。

一边是蛋壳爆雷,一边是滴滴开始从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中抽佣,另一边是平台们巨额补贴去卖菜,这三件事,挣的都是谁的钱?如何挣的钱?在跟谁竞争?竞争失败一方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再往前,蚂蚁IPO暂停、共享单车闹剧、P2P退出。平台模式跟曾经的地产模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补贴->垄断->收租->吃利差”就是固定搭配,要不交给国企来做?好歹利润还在大财政账上,以后还能用来填补养老基金缺口。

我不是开玩笑的。现在社会舆论已经知道要拿起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武器,要拿起劳工保护的武器,这是2018年是时候彻底反思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了一文就明确提出的。在今年整理美国民粹主义史的资料时,我钻进美国镀金时代的历史中,才清晰的了解到,原来美国最早的反垄断是与左翼民粹主义运动密切相关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1870年代的农民运动,就没有现代反垄断法(《民粹主义改造美国(增补完整版))。而之所以当时有反垄断运动,是因为当时美国的经济集中度过高(铁路、工矿企业垄断导致抽取其他行业利润),民众的生存受到压制、新兴行业也很难有任何成长空间。但当时美国左翼民粹势力的第一追求不是反私人大企业垄断,而是国有化大型企业(铁路和矿业)。后来德国的企业社会化运动,也是从大型工矿企业开始的。在工业时代,德国的公司法最后建立在劳资共治这个理念之上,社会利益的优先性,这是写入德国的宪法也就是《基本法》的,如果不了解德国是怎么执行的,认为这只是口号,不妨找一些在德国工作的华人了解一下。美国的反垄断制度,其实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基石性制度。因为当经济集中度过高时,要么国有化,让那些过度垄断的企业利润归于民众,做再分配;要么反垄断,给民众以喘息的机会,给其他行业以发展的空间。实在没有其他什么办法了。自由市场主义者认为竞争会从天上掉下来,反垄断没有意义,一切干预都只有负面效果,怎么说呢,多读一些历史资料有那么困难吗?

但中国的反垄断法研究其实没有经历过欧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代。在过去三四十年的反垄断法研究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现实是,没有一家能被称为“垄断”的民企。这是因为新中国走的是一条先工业国有化,再发展民营经济的路。所以在过去几十年反垄断研究中,一代学者的主要精力是反行政垄断(也就是反国有企业垄断)。国企垄断和私企垄断有相同的问题,但也有显著的不同。这些不同,我们同时放在美国镀金时代和当下的中国来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一是企业性质不同决定了垄断利润的归属不同。国企垄断,利润最终归属于大财政,随时都可以拨付用于公共事业。私企垄断,利润最终归属于少数股东。在全球化的情况下,类似互联网平台这样的私企,它们的利润名义上是归属于以外资为主的股东。这不是要简单批评平台在为外资服务,这里面有中国资本市场落后进而使平台类企业很难在中国上市的因素,但也要看到,在深度全球化之下,美元资本的逐利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企业的利润,只需要在资本市场进出就能够实现。而廉价的美元资本为平台大规模补贴提供了可能。但无论如何,同样垄断,国企挣了最终归属于多数人,民企挣了最终归属于少数人。我们不是讲要国有化,而是讲一个事实。基于这个事实,才能理解为什么欧美国家对垄断企业要进行诸多规制,甚至逼得它们把生产转移到国外,让海外避税成风,进而形成了今天的全球化局面。

二是企业性质不同决定了行为方式不同。垄断国企能够承担一些从经济上看不是利润最大化,但社会确实有需要的工作。这在今天已经不需要太多说明,国家的管网化(公路、铁路、网络)基建投入,已经是事实。而垄断私企不会主动去考虑社会利益。在欧美国家,管网化如果要照顾边远地区,大多只能通过立法去建立行业普遍服务基金的方式实现,但由于大企业不愿意去边远地区,因此管网基础服务往往落后。例如我们看到,在美国联邦政府拒绝采用华为设备后,美国一些小地方的政府就站出来反对,因为他们用的是普遍服务基金和联邦补贴去购买廉价的网络设备,如果不用华为,他们将负担不起其他厂商的设备。

上面两项可以说是垄断国企的正当性,也就是垄断收入归公、某些时候社会公益优先。那有没有问题呢?有。无论私企还是国企,只要是垄断,都有问题。

一是垄断企业在市场中具有优势地位,都会逐渐倾向于“收租”,如果没有竞争,可以任意提高价格且不受控制,那垄断企业就会大幅抽取其他行业的利润和消费者的收入。这种垄断租金,类似于一种税收。如果垄断利润投资于某些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社会福利,那么这种垄断在很大程度上将被得到容忍。所以各国反垄断的规制最后都不反垄断本身,而只是反滥用垄断地位的行为。与中国反垄断法研究将反垄断高度集中于解决限制竞争问题不同,先发国家其实给反垄断法开了许多小口子,如果垄断企业的行为能够增加就业、提高社会福利,那很可能将被认可。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欧洲国家的巨型企业看似私人垄断但照样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因为这些巨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在全球拓展,获得更多的利润,反馈母国,进而提高母国民众的福利。我们经常听到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在海外又再造了一个日本,其实讲的是同样的事。但如果欧洲和日本这些巨型企业像美国跨国企业那样,长期将就业机会和税收都留在海外,不反馈母国,他们还能存在下去吗?

二是垄断企业往往有压制新兴行业发展的意愿。这是竞争的本性导致,但由于垄断企业的优势地位,可以采用更多的手段。以前我们常常能够听到关于垄断国企压制下游企业的故事,现在我们更多的是听到互联网平台压制其他行业发展的故事。由于中国国有企业有严格的主业限制,这其实就让国企很难跨行业进行投资,一定程度上其实减轻了国企对其他行业产生压制的可能。但民营资本并没有这样的限制。在其他民营实业类产业资本弱小(这是历史导致),而国有资本难以扩张时,新兴的互联网资本携网络效应带来的巨量流动性和美元融资便利这两个优势,开始“入侵”各行各业。这种“入侵”往往打着“改造”的旗号,先是通过大规模“补贴”挤出,再坐地“收租”。在美元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利润的些许提高,就带来估值的大幅提升。

中国是如何解决垄断国企问题的呢?这些年主要靠几个办法。

一是政府直接干预消费端价格,例如运营商的“提速降费”,网速提高、费用还要降低,这看起来是不符合的经济规律的,但从国家视角看,网络服务将是百业基础,如果网费不下降、网速不提升,那基础网络的优势就很难发挥出来。如果放在美国,可能是让运营商去赚市场收入,再通过税收和公益基金去把垄断利润转移出来,在中国由于是国有企业,就简单处理,直接提速降费。但这种干预显然只能针对国企,平台佣金下降是否对百业有利,当然了,但政府能去干预平台佣金的标准吗?平台很大程度上是豁免这种干预的。

二是直接干预垄断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收入。将管理层收入与基层员工收入的差距控制在8倍左右。我们在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上)中讲过,全球化导致美国跨国企业出现了“超级经理人”(supermanager),他们的收入甚至达到了基层员工的300倍,这导致超级经理人只有眼前利益,与员工完全处在不同的世界,这与劳资共治的德国企业以及同样具有社会性的日本企业相比,其实很难说有长久的竞争力。中国国企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大约8倍收入的差距,我在阅读海外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出处的,这是美国一些劳资关系较好企业的做法。

三是上述提到的,比较严格的控制国企的主业范围。事实上,如果国企主业放开,很可能不会有今天这样规模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所以国企主业控制其实是为新兴行业发展带来了空间契机,放在历史长河中看,这可能本身也是一种反垄断措施。但互联网平台企业有边界吗?这个问题,大家问了很多年了,事实证明,他们到现在仍然没有边界。那先发国家巨型企业的边界是怎么形成的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研究一下,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史课题。

除上面三点外,再加上严厉的反腐和各种教育,今天垄断国企的形象其实已经比互联网平台企业好一些了。这种好一些,主要因为约束,而不是竞争。

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平台企业被民众诟病的时候越来越多。

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讲,挣了钱,一定要知道钱是怎么挣来的。这句话其实并不那么容易理解。

中国企业家往往有几个不服气,如果想不通,一辈子可能都会不服气,甚至还可能白辛苦。企业家认为钱是自己辛苦挣来的,但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你的企业辛苦就能挣钱,其他企业辛苦就不能挣钱?

中国过去四十年,民企能够深度参与其中,真正能对整个国家和社会产生长远影响的行业大概只有两个,一是房地产,一是互联网。这两个行业,都有一个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共同优势,就是融资便利。这个最大的优势不是企业家争取来的,是时代的产物。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城镇化紧密挂钩,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紧密挂钩,但如果没有信贷支持,这个行业几乎不可能存在。对地产商的信贷支持和对购房人的信贷支持造就了完美闭环。所以“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最后银行一句不支持,还有哪里能大?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与全球化紧密挂钩。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融资便利不在中国而在美国。VIE架构带来的美元资金成为了互联网平台补贴的前提,如果没有全球化下的美元融资便利,我们不知道互联网平台的“补贴->垄断->收租”游戏还能玩多久。即便中国进一步开放,不需要再搭建VIE架构,但当美国通过立法在某些领域收缩美元投资时,这个游戏要一直玩下去,也是很难的。从外部环境来看,其实留给互联网平台的时间也不太多了。

我们以前讲过,如果严格的将线下监管要求贯彻于线上,无论是劳工保护、消费者保护还是融资便利,中国的平台企业根本做不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换言之,平台企业是在监管跟不上形势的时候,跑到今天的。你闷声发了大财,想继续割韭菜,还要忘乎所以,就很难得到更多的支持了。

所以,为什么前二十年是地产商挣钱,现在你挣了钱,而不是别人挣了钱,心里没点数?有时间多去B站看看弹幕吧,看看每天被互联网资本裹胁的年轻人,在今天是怎么评价资本的。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曾经是是民众眼里的“先进份子”,无论是电商平台购物带来的方便,还是支付的方便,都在很大程度上为它们赢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这种方便和先进,随着基础设施的搭建完成就不再继续进步,只会坐地收租,那平台将要面临的舆论形势将急转直下,毕竟,垄断平台做不到像垄断国企那样利润归公、管理层收入控制、投资边界控制

凡事就怕比较。

今天的互联网平台其实面临要长远还是要眼前的问题。这最终将由企业家的眼光来决定。我花了几年时间阅读先发国家历史的资料,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做大到这种程度,未来其实只有三种可能:

一是主动鱼肉海外,补贴母国福利,成为国民企业;二是继续搞补贴、收租,侵入百业、鱼肉乡里,被迫走上强监管甚至部分国有化的道路;三是把融资便利和制度优势给下一波企业家,让他们自然替代你们。

美国的各阶层其实有很多反思,从shareholder到stakeholder,这个故事讲了二十多年了,直到川普执政,把大家吓坏了。民粹主义来了,哪有那么容易走的,毕竟六七十年才一次。辛苦的人们,共勉吧。

以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J88QUPS3G00kOiw9JdMg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最近突然从一个朋友那里听到了这样一个评论:过去5年成功的企业,都做多了基尼系数。

 

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在创业伊始就“看多”基尼系数,但是从结果看,他们显然做多了基尼系数。

 

简单说就是很多企业的成功来自于做多贫富差距。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做多”,并不仅限于投资时看好一只股票,然后买入这种行为。
广义做多指的是当下看好一件事情的发生,并按照这件事情导致的机会做生意、做投资、做个人发展。

 

先说说客观情况,我们的基尼系数从2015年开始,确实掉头向上了。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从各类新闻中你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趋势。

 

一方面,我们目前仍然有6亿人月收入不到1000元;另一方面,著名的招商银行私人财富报告也告诉我们,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的人群,他们占有的可投资资产总规模,2006年只占到全部样本可投资资产比例的20%,2018年变成了32%。

 

统计局给出来的“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验证了这个趋势。

 

  • 城镇居民:

  2013
2019
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9895.9元
15549.4元
20%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57762.1元 91682.6元
  • 农村居民:

 

  2013
2019
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2877.9元
4262.6元
20%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21323.7元 36049.4元

 

 

 

财富是在两极分化的。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最简单的做多基尼系数的办法,就是东西往两头卖。

 

M型,如果两边越来越大,要么就是便宜货、要么就是奢侈品,都可以成功。

 

奢侈品火爆: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上周去SKP逛街,和购物中心行业尚未恢复原状比,逛奢侈品的人还真是多。

 

今年疫情期间,LV和香奈儿涨价之后,丝毫没有影响消费。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另外一端:

 

单个用户到现在年消费额还不到2000的拼多多,用户增长趋势显著超越了主打品牌和生活品质的天猫。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理论上说,目前的社区团购依然在按照做多基尼系数的方向在做。

 

从消费者角度说,等一天、团购、在少量低价SKU中寻机会出手,是典型的价格敏感性消费行为。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但是做多基尼系数,并不是做奢侈品、做低价商品这么简单。

 

过去这几年做多基尼系数还有一个方向:为高收入者提供“用钱换时间”的解决方案。

 

最直观的就是外卖。

 

我知道很多网友会质疑我——难道不是社畜才外卖么?难道不是因为懒才外卖么?

 

这就是真实的中国社会。

 

虽然大家在网上声讨996,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能够高频率使用外卖的人,其实是收入相对比较高的人群。

 

 

你仔细想想,只有时间成本高于外卖快递员的时间成本,才能让一个消费者持续高频购买外卖。外卖员的时薪是10几块钱,只有你的时间成本高于这个价格,才会长期持续点外卖。

 

否则,你就自己下楼了;消费者是有理智的,点买卖花掉的快递费,偶尔懒一次可以,懒好几年都是长期思考过后的结果。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我更详细地说一说。

 

外卖员作为一个纯粹的体力劳动,其工资水平和社会平均收入水平有强关联。

 

这个好理解,如果做其他工作比外卖员高,那外卖员肯定去做其他工作。正因为外卖收入更高,让他们能够成为全职外卖员。

 

也就是说外卖员这个工作的收入属于相对稳定的参照系,如果你的收入高于这个参照系,你才可以高频地购买外卖。

 

虽然你是社畜,虽然你懒,但是你的收入在全社会的各类工作中——都是靠上的。

 

这从美团外卖的数据中也能读出来,其核心客户3000万,和中国的总人口相比,就是很少的那部分高收入人群。

 

外卖的成功,就是在赌高收入这部分人群会持续增长,收入水平会持续增加。

 

所以,这种给高收入人群——用钱买时间选择的生意,过去5年都成功了。

 

生鲜市场我经常聊,从这个角度上说,生鲜电商就是典型的用钱换时间的商业模式。

 

有的朋友经常把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和社区团购的老几位对比。

 

目前看他们卖的东西都是生鲜,但是一个做M型左侧,一个做M型右侧,是很不一样的商业模式。

 

在做多“基尼系数”这件事情上,两类生意都是做多同一件事。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你们也知道,我写文章一般会绕好几个弯。
做多基尼系数的成功者显然还有第三波人。
 
M型消费市场,在基尼系数增加的大环境下中间层其实在坍塌,但是有一类商业模式恰恰做的就是中间层。
 
“消费升级”没错,但是过去这几年所谓的消费升级:
 
  • 十几块钱的雪糕;

  • 30多的奶茶;

  • 200多的蛋糕;

  • 比常规薯片贵50%的薯片;

  • 比可口可乐贵一倍的汽水。

 

就看绝对价格,你并不觉得这些新的消费品牌不可承受。
 
能够承受就对了。
 
M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中间层的消费者,明明上不去了,向左移动困难。但是仍然需要在“精神上”满足左侧的生活需求。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我说人话、我说人话。
明明其实没有办法成为真正的“高净值”、“高收入”,但是中间收入人群需要某种消费品来证明——自己其实生活的像高净值那样“精致”。
 
比如30多块钱的奶茶,绝对价值上看确实比不上几百块钱一顿的大餐或者上千块钱的手机。
 
但是从满足:解渴、消费咖啡因的角度上看,确实溢价有点高。
 
这类在某个低单价的领域里,做高端品的消费品牌,本质上满足了M层中段消费者,故作生活精致的心理需求。
 
这种商业模式,为什么在不同线城市给到不同的价位?
 
本质上就是因为在各个城市,他们需要准确命中中段平均消费水平,满足这类客群消费需求。
 
比如在3线城市,这类奶茶20块左右;在一线城市,这类奶茶30多块。
 
说他们不是真正的顶级消费,你可以对比一下iphone手机、梵克雅宝——什么时候你听说过他们按照城市等级定价的?
 
做多基尼系数,过去5年成功的生意经
说了这么多,过去这5年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在做多基尼系数。
 
  • 有人粗暴地做多奢侈品和低价商品;

  • 有人给有钱人提供解决方案;

  • 有人稍微动了脑子——M型的中间层也需要呵护。

 

如果认为未来基尼系数还会保持高位,上面提到的这三类,就仍然是生意和投资机会,甚至年轻人找工作也可以从这类公司下手。
 
但是从我个人来说,基尼系数提升,意味着社会的总成本也会不可避免的提升,带来很多负外部性影响。
 
  • 奢侈品对就业贡献实在太小,只做低价品中国的产业升级又要延后;

  • 长期使用外卖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提升速度太慢;

  • M型中间层沉溺于一杯奶茶、一个蛋糕,总有一天会意识到这不过是幻觉。

从我个人对社会的期待来说,但愿这些公司所押宝的贫富差距扩大——是错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KbpWjDv0jwLBZgZ3Bz3gg

小老板没有春天。

 

 
小老板没有春天。
如题。小老板一年四季365天,天天是冬天。
本文没有那么多牛逼的道理和感觉很对的假话,以及正确的废话。
小老板没有春天。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啥是痛苦?痛苦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小老板啊,就是世面见了不少,然后发现改变不了的东西更多了。
大的东西看多了,眼界确实是可以提高的,但是如果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到应用点的话,就容易变成负面的情绪。这是病,得治。
所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最开心。【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最痛苦。
小老板没有春天。
这个世界,很多时候,都是鸡生蛋,蛋生鸡的无限循环。你总是得突然实现某一个要素的突破,你才能跃升。
近代以来,欧洲列强是在实现部分工业化后,就先获得了海量殖民地与新大陆,从而突破了农业时代的巨大瓶颈,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再孕育出了真正全面的工业化,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先搞出了不得了的工业化。
做不大的很多时候,不只是格局问题,还有机缘,如果没有那个突然出现的巨大蛋糕,大多数今天基于市场经济做大的企业,都做不大。
小老板没有春天。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真得关心你那点屁大的事业。。如果它叫做事业的话。
毕竟,大家都很忙。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什么是价值?先不说大的,最基础的来说,价值还是找到你自己如何嵌入到整套商业社会里的那个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没有,那基本上,在残酷的商业社会里,你就和透明人差不多。。
小老板没有春天。
对于小老板,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招人了。毕竟大多数找工作的人,都想找大平台,大品牌,一来更有保障,二来好镀金,三来待遇更好。哪怕你愿意给更多的钱,但是你也解决不了保障和镀金。
毕竟,你能不能做大这事,在还没有做大之前,是没有人相信的。
再其次,人家哪怕来了,到了一定时间,如果收益无法实现再次突破,就需要更大的平台了。
所以啊,抓住了一些还不错的人,就得倾注巨大的心血下去,还得让他们感知到【跟你混有前途】。
小老板没有春天。
寻找增长,寻找有利润的增长,寻找可以累进的增长。
是核心命题。
那啥是增长?可以这么说,书上总结的都是对的,但是基本上没有具体的【抓手】。
大多数事情,必须有一个抓手才能够做成。现在问题就是【抓手】没有。
这世界上最绝望的有时候莫过于,你熟读千亿企业的增长飞轮,但是你做的是几个亿不到的生意。。。大哥,咱还是冷静下,先看看怎么干到十个亿可好。
并不是说,学习不对,也不是说有梦想不对。而是说,梦想太多,容易扯到蛋,容易幻灭,容易空虚,容易对自己产生错误的判断。
小老板没有春天。
很多人说做不大是格局问题,这个事情,经过大量的样本,我觉得不完全对。
因为很多老板做上一个台阶的那一瞬间,格局也未必大。。往往是做上去了,迅速提升格局,然后稳住了。
还有很多老板,明显是德不配位的,然后在那里空谈格局。。
但肯定有很多【志存高远】的。
格局这东西,是和你的位置一起循环向上的,牛逼的人,确实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先发】,但是比起他真得上去之后还是不行。
 
小老板没有春天。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但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金麟,而是风云。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k3MpL8djCjBXzv8ImIV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