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这坨屎,终于又发酵了

中台这坨屎,终于又发酵了

这两天,36氪上的一篇文章火了:中台,我信了你的邪 | 深氪。文章大体上就是从信中台得永生到信中台的各个都没什么好结果。活脱脱的一出好戏。

 

几年前中台刚出来的时候,我和一些在海外工作的人都互相在问,中台这到底是个什么鬼。为什么美国互联网企业从来都没见过。难道是中国人特别牛逼发明了一个大杀器了。

 

我们找来各种资料看来看去,最后觉得中台好像就是一坨屎,屁用没有还臭气哄哄。但是架不住某些特别牛逼的企业的加持。说白了避免反复建轮子这个事情,在美帝互联网企业里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是上升到一个新的概念的高度,并大肆宣传表示这个才是成功之本,我真没见过。

 

不管怎么样吧,自从有了这个中台概念之后。某互联网公司的人才就炙手可热了。我在许多公司,不管是成名已久的还是开始创业的公司里,都见到了某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人。这些人都表示自己曾经是某互联网公司的中台开发主力,并且一定能够带领新公司做好中台。不但可以促进本公司的业务发展,还能够对外输出中台。

 

于是中台这样一个词汇就像万金油一样催生了无数企业,忽悠了无数的人,最后大家结果到底是什么,36氪的这篇文章可谓是精彩。但是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啊。又不是只有一个人在说中台就是个伪概念。说这个的人多了去了。

然而说的再多也是没什么用的,毕竟某些企业的成功宣传,可以左右整个行业的气息。我相信,某些企业自身的宣传,一定带有很多真实的成分。就是这些东西确实提该企业自己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是即便是在该企业内部,如果可以揭开来看看,一定依然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坑坑洼洼埋藏在美好的中台概念里面,你看不到而已。

 

至于把这样的东西上升到概念哲学的高度,并成为企业战略和安身立命之本,同时忽悠了业界行业里面地位与其匹配的其他大互联网公司一起进来。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我前段时间听索罗斯的中欧大学的演讲,索罗斯讲他的反身性理论。我觉得在中台这个风波上,反身性理论真的是一个绝佳的应用场景。

 

但是站在风口的猪即使能飞起来,也是最后要摔下来的。这不,中台这坨屎,现在终于开始真的散发出它应该有的味道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说真香。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今天我决定不装了,我跟大家摊牌了。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牛顿顿顿其实并不是我的真名,我的英文名字是:查尔斯,全名是查尔斯·牛,互联网圈里最根正苗红的Old Money,24K纯大佬。

虽然我表面是一个上市公司老总,没事喜欢扣一扣员工工资,抓抓迟到员工,展示资本家的雄厚实力,瞎说几句大实话找找乐子,但这些都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直播网红。

为什么要隐姓埋名这么久呢?

因为我的一生太幸运了,不想遭人恨。

前几天,我直播刚出事儿的时候,我的公关经理跑过来说:这些搞自媒体的,不敢写BAT,整天就知道欺负您,这不是捏软柿子吗?

他们哪里打的是BAT的屁股?他们打的是您的脸!

不管什么路子的新媒体,只要出点新闻,十有八九都要把我批判一番,太特么不厚道和恶俗了。

我当时就火了,这个小朋友讲话,非常的不客观。

谁是软柿子?凭什么打我就是捏软柿子?我牛某人搞互联网的时候,BAT还在穿开裆裤呢。

而且现在大家都是行业大佬,谁看不起谁?

996,福报和兄弟论的时候,大家饶过谁?

所以我心态很好,我和那些大佬的待遇其实是差不多,我倒是觉得大家很客观。

我依旧站在互联网舞台的中心,我依然在车里,不是在车底。这是毫无疑问的。

把公关经理安排到了非洲之后,我给大家讲讲我那传奇的一生。

我的故事,要从50年前说起。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1964年的9月,秦岭淮河的南面,浙江的省会,一个叫马云的婴儿降生了。

同年的10月,秦岭淮河的北面,陕西的省会,我出生了。

五十多年过去了,马云56,我也56,你说巧不巧?6不6?

伟大的人物总是相似的。

两年前,马总宣布退休的时候,我正在抓紧锻炼身体,不久后我要去首尔参加20公里的马拉松,之后,还想游个大泳,横渡一下汉江。

如今,马云退休了,我还正当年。

很小的时候起,我就是那种“遭人恨”的别人家的孩子。

我出身真的很一般,和另一个小我七岁的小马哥比,我才是真正的普通家庭。

我不过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父母都是高知,从小就品学兼优,中学念的是全西安最好的学校,仅此而已。

毕业就考上了清华,而且还是我们那儿的状元。

你看,这确实很普通,成绩基本来源于自我奋斗。

后来我听说,同龄人马老师,要第二年才参加高考,而且啥也没考上。

一直到84年,我都已经快大学毕业,盘算着怎么赴美深造的时候,马老师才勉强考上了一个专科。

赵雷那首歌是怎么唱的来? 哦~人和人总是有差距。

1986年,我拿着奖学金考进了麻省理工读博士,成绩一般般,全国top50吧。

其实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我的学历是博士,不吹牛的讲,整个互联网圈里,能比我学历还高的,还有谁?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准确的说,大家应该叫我 Doctor·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更可恨的是,我虽然分数高,成绩好,但是,我并不是书呆子。

我特别擅长和人打交道,很快在麻省理工我就成了地头蛇,混的风生水起,1994年,我还当上了MIT亚太区联络负责人。

简称负联。

你再看,优秀,确实是一种习惯。

1996年我在两个MIT教授的支持下,回国搞了一个叫爱信不信的公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用风险投资办的公司。

什么叫风险投资?

就是用你的钱,来实现我的梦想,又称割资本韭菜。

跟我当年比,那些后来跟风玩的“互联网模式”,搞烧钱大战的那些小朋友,都是弟弟。

什么叫行业鼻祖?什么叫祖师爷?

都把上网叫冲浪,其实,我查尔斯牛才是真正的弄潮儿。

1998年我已经作为回国优秀青年大放异彩,搞出了门户网站,这一年搞搜索引擎的小李还在美国种菜,渣浪的小王到这年年底才有能和我说得上话的资格。

大哥就是大哥。

当时,作为一名卓越的海龟,我是互联网圈儿的绝对权威,没事的时候,我还经常给国内的互联网土鳖们上课。

在讲台下坐着的听众里,其中之一就是马老师。

这年,马老师已经当了2年的北漂,事业遇到了不少挫折,他的阿里巴巴要一年后才能上线。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少年得志的一生中,平平无奇的若干高光时刻之一。

得来全不费功夫。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我从来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一切只不过是因为我的天才。

不是我多努力,只是时代选中了我。

两年后,我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2003年,在科技富豪榜上,我仅次于那个姓丁的胖子,排行老二。

那年,我39岁。

按理说,还差一年就要“不惑”了,但到此为止,事情似乎有了变化,后面的路,让我越来越困惑。

可能前半生耗尽了我一辈子的运气。

上帝再给我打开一扇门的同时,还调皮的给我设置了定时。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了。

大器晚成的马老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此后一骑绝尘,成为互联网江湖上风清扬的传说。

三十年河西,风水轮转,我再难望其项背。

此后,无论如何努力追赶,也只能勉强看到他在夕阳下,因极速奔跑,而日渐模糊的屁股。

曾经的天之骄子,得志少年,如今在无数的场合下,我这个“海归”,成了那个坐在下面,听马老师讲课的土鳖。

此后,所有高光不在,我的产品和业务也都成了二流货。

网络游戏,我起个大早,最后行业三甲,我无一及第。

在线视频,我开了先河,结果,最后摘到桃子的是爱酷腾,站在前排,极力远眺,看不到属于我查尔斯的一把交椅。

至于新闻和门户,另一个姓张的小伙子,一鸣惊人,从此,新闻和门户的根据地也易了主。

最让人痛心的是我最得意的门生小王,搞出了牛逼的输入法,但是不赚钱。

搞了第二牛逼的中文搜索引擎,但是一直被毁了菜园子,回国创业的小李压着打,从来没翻过身。

倒霉这个东西,可能也有传染性。

最后小王倒戈,弃我而去,拜倒在了那个小我七岁,也是普通家庭的小马哥的石榴裙下。

我天才起势,少年得志,纵横互联网数十年,跨过巅峰之后,没想到,又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把自己拉下了神坛。

敲钟三次,上市三次,最终了,却也没能当成首富,哪怕是IT的分富豪榜也没能如愿。

这确实是一个遗憾。

40岁之后,本应该不惑的年纪。

我抑郁了。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2014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首日暴涨38.7,成为市值仅次于谷歌,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互联网企业。

这一年马云50岁,我也50岁。

十年的时间,马云成为了中国首富,我成为了登山票友,瑜伽大师,直播网红,龙套演员,野生网模。

五十岁,人就应该“知天命”,我还是没能做到,但是我想通了。

人生嘛,关键就是个差不多。

虽然折腾了一辈子,也没当过首富,但是,第二富也不错,从这一年开始,我的人生哲学产生了一些变化。

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其实,保养的好一点,五十也可以。

海子说,他想要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他没能做到,最后只能卧轨自杀。

但是,我可以。

首先,我已经有了一所房子,那是我当年置办的公司大楼,随手买下的,现如今,楼比公司值钱。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是真的有这个资本。

做企业,不过就是个打发时间的爱好。

毕竟是风口下积累了几十年的“豪门”,有一堆资产兜底,随便犄角旮旯打扫打扫,锦衣玉食,过后半辈子也够了。

再亏损十年,不过也就是卖栋楼的事情,钱是人的胆,这话一点儿不假。

资本家的江湖名号,真不是白叫的。

咱有那个实力。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说实话,这些年,我一直在以我自己的方式努力。

我每天9:00就起床搞直播,学英语,认真积累、分享养生技巧,钻研瑜伽技能,刻苦训练马拉松,业余时间还要加班加点拍电影。

我过的很充实,尤其是苦练登山技巧,巴哈雪山,玉珠峰,唐拉昂曲峰都被我上过。

2002年我还跟搞房地产的老王一起爬了四姑娘山,嗨呀,说起老王,真是宝刀不老脸皮不薄。

2003年起我甚至还在公司组织了登山队,大家一起爬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

2005年我带着好几个女明星爬上了启孜峰。

所以公司做不好,不是没有原因的。

你问我为啥这么喜欢登山?

英国探险家马洛里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里。”

我的理解不一样,我觉得,这事儿和娶女明星一样,这是一名有魅力的资本家的基本业务能力。

几年努力,成果斐然。

一般的资本家,长得帅的没我多才多艺,有才华的没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没我英语好,英语好的不会拍电影,能搞直播的没我学历高。

有些明星,掺和掺和影、视、歌,就叫三栖艺人了,身价就能暴增,企业家也要有这个觉悟。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是不是可以叫8栖资本家了?

海陆空天下水道,齐头并进,才是一个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资本家。

都说人和人总是有差距,其实资本家和资本家也一样。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这些年,我也有过反思。

很多人批评我的不务正业了,那是他们从来没有成功过。

我的爱玲讲过一句话:出名要趁早呀,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这个姑娘是懂我的。但问题在于:我的前半生过的太痛快了

这是属于天才的烦恼。

2013年,我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话:

“我觉得我出问题了,我是真的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这么痛苦。幸福跟钱的多少真的是没关系。“

这句话,我闭关了一年,才想明白。

人永远向前的动力是什么?

其实是对现状的不满。

人对当下的生活越不满,越痛苦,自我改变的动力就越充足。

努力的滋味不好受吧?只有现状比努力更痛苦的时候,人才愿意去努力。

人往前跑,总是要为了获得点什么。

但是,我一直满足的很好,过快的成长速度,让我很快登上了峰顶,我失去了动力。

小时候馋巧克力,想坐飞机,想顿顿吃肉。

大概20多岁,我看见飞机就有些想吐了。

鲍鱼吃多了跟猪耳朵也差不多,高峰登多了和爬楼梯也没啥区别,除了更冷一点。

你看,经历过多过快,这个世界好像也没那么有意思。

人对世界失去了兴趣,就等于某种形式的死亡。

这是天才的烦恼。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马老师说的很对,财富到达一定阈值的时候,其实对于个人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

你能花多少呢?

生活是自己的,财富是社会的,这句一点儿不假。

其实马老师这么早就退休,也是活明白了,我们面临同样的困境,只不过,大器晚成的马老师比我晚了十年罢了。

这就是无解的:中老年天才之烦恼。

我实在是努力不起来了,有时候也被刺激的不行,头脑发热,喊喊口号:

三年之内回归互联网舞台中心。

但是,也就是喊喊口号罢了,我也没真行动,冷静下来想想。

没劲。

那个地方,我是曾经的钉子户啊,舞台中心也没那么有意思。

天才死于阈值,诚不欺我。

很多人嘲讽我,企业家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健身,公司干了30年最后赶不上办公大楼值钱。

这就是恶毒的讽刺了。

大楼值钱,也是值钱;

四肢发达,也是发达。

白天不懂夜的黑,笨蛋不懂我的累。

如果20年前你就站在了终点,你说不定心里比我还迷茫,直播比我还疯狂。

ε=(´ο`*)))唉,没有身受,哪里来的感同呢?

资本家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zp3ij_WhASCI4HJM1txNg

查尔斯·牛教你如何做资本家

股票投资中根据客户进行的分类2C,2B,2G

投资行业有三句非常重要的话:2C(消费者)的公司看价,2B(公司)的公司看量,2G(政F)的公司不要碰

2C的公司直接面对消费者,要看价。消费品行业里,产品价格越高的公司,往往护城河也是越深的,比如白酒里的茅台,电动车里的特斯拉,消费电子里的苹果。“贵”说明一切。

2B的公司是面对企业的,所以要看量。大部分的周期和成长性的公司,主要看产品能不能放量、市占率有没有提升。

比如,去年涨得很好的TWS耳机和5G,今年年初到现在涨得很好的半导体、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倒不是说他们的技术有多先进、产品有好,而是有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因素在里面,从量的角度看,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大家可能会疑惑,TWS耳机不也是消费者去买的吗?这里简单解释一下,因为现在A股的公司都是上游供应商,比如立讯和歌尔,他们的客户是苹果和华为,所以都是属于2B的公司。

2C看价,2B看量,所以从长期来看,2C的公司一般都会比2B的公司要好。因为发行纸币的关系,通货膨胀是肯定的。所以,哪怕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飞天茅台也可以从200块慢慢的涨到2000快,伊利和蒙牛的白奶可以从10快涨到80快。换句话说,价格的上涨是没有上限的。

相反,2B的公司,因为看量,总有到头的那一天。比如,5G的宏基站大概也就500万个,建完也就建完了。所以,2B的公司很难长期持有,周期性会比较强一点。

我们大A股是特别喜欢2B的公司。因为在炒股价的时候,只要看到放量,甚至看到预期放量就可以了,至于赚钱是不是可以维持,ROE有多高,资产负债表是不是干净,估值是不是贵了,看的人会少一点。

股价上涨之后,总有人会大声说好,也总会有人按耐不住冲进去,相信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所以,80倍的一直在上涨,8倍的还在继续下跌。这没有什么好坏,市场就是这样,人性也没有变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2G的公司和政F打交道,建议不要碰。因为和政F部门做生意,最后利润表会比较漂亮,但是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会很悲催,比如2018年的东方雨虹,所以还是小心一点为好。

京沪高铁是面向普通老百姓的,典型的2C的公司,所以价格是最重要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PnFZS4L1YAIsspV9relvw

股票实盘2020年1月22日周三

今日操作

华茂开盘后并没有像昨天想象的那样起飞,反而往下走,跌到4.12时,觉得已经比昨天卖出时更低,忍不住又捡了回来。4.12买入华茂股份4800股。

虽然前半小时,大盘好像要崩了的样子,一路下到3010左右。估计都是预测明天要取钱过年,今天股票会卖出的同志们在操作。所以资金最好还是不能紧着用。

上午海油发展跌到原计划的补仓位,2.90买入海油发展3400股。这个票最郁闷,买入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搭住了,看人吹票,买的新上市股票。要回本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还好买得不多,有机会慢慢操作操作吧。以后再也不听人吹票了。

大盘午后慢慢翻红,收3060点,明天是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要抛的今天应该都走了,估计明天会没什么花头,涨跌也就小范围了,就等节后开盘了。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搞得过节都不好过。

股票实盘2020年1月22日周三

今日持仓

上证:3060,
资产:221K,

仓位:80%,

股票实盘2020年1月22日周三


期初帐户到2018年8月累计存入203K元,此款项可用8-12年,期待年化10-15%收益

2020年1月21日起,每月存入1000元,作定投,测试一下定投到底有没有效果。

股票实盘2020年1月22日周三

第1年:2019年12月31日,

上证:3050,
资产:214K,(214-209)/209=+2.3%

仓位:93%,

初始:2018年11月12日,

上证:2630,
资产:209K,

仓位:42%,

2020年底目标2020年12月31日250K-270K

扶我起来,我还想试一试

2019年底目标2019年12月31日230K-240K(失败)

实际214K,差16K

炒股真是太难了!

华茂股份

上午4.12买入,结果下午就给我跌到4.06,打脸不是这么快的吧,大佬?

昨天还指望搭个车,结果今天整个滑滑梯。

股吧里一哥们居然将华茂和口罩关联起来,确实本来就是做纺织的,做几个口罩也算是可以的。但是估计关注的人不多,还是没有借势涨起来,人气不足?

公司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19年实现净利润1.80亿元~2.50亿元,同比增长51.68%-110.67%

看到这个消息,我更加下不了车了,又是防病毒,又是长业绩,怎么能下车呢?你说对不对。

爱仕达

刚开盘时一度到8.91,当时贪心了,没有下手。后来慢慢涨到9.20,这个有点神,下午又跌到9.15,这是在弄啥呢?

要不明天有机会时买一点??反正过个年,钱也不会生孩子。

股票实盘2020年1月22日周三

供参考(别人推荐的股票池)

股票实盘2020年1月22日周三

—————————–

以上内容只是个人自己帐户操作的记录,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他们都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个我可以向你保证一点点都没有错,如果不是为了打发时间,大家伙儿还是不要炒股票,我们的股票就是一个吸血机,吸吸吸,过三年一年,哦哟,怎么我10万块变成了5万块。就问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套牢后,好不容易有一天股票发疯来个涨停,梦想碰上会连续十个涨停板,醒醒,同志,这是股票,不是彩票,正常的话,第二天会小涨一点点,吸引你拿着人民币追进去,仿佛就等着你上车,等你上车了,一周之后,仔细一看,手里的股票不就开始启动时候的那个价钱吗?这算是好的,你不信的话,再等几天,你会发现,哦哟,居然还又少了一点点,这下子亏了5%,你再不死心不割,过一个月一看,跌了15%了,索性关了电脑再也不看东方财富。等你哪天偶尔想起来你还有股票时打开一看,是不是已经跌到30%以上了……这就是一个炒股炒成股东的故事,可比炒房炒成房东悲惨多了。所以网上大V要号召大家价值投资就是这样,没有价值你投个毛啊?

再次强调本文及本公众号【优书之馆仅用于个人投资记录和分享,若有网友根据文中提及的证券和基金买卖,请自行承担风险!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贫富?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贫富?这是我听过最醍醐灌顶的答案

是粥左罗的第390 期分享
作者 l 老雾
来源 | 雾满拦江(ID:lwwuwuwu)
今天聊聊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但是很少有人会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一,贫富的本质是什么?
第二,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贫富?
本文不煽情不鸡汤,只带你看看真实世界和人性背后的底层逻辑。
文章不长,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读一读,相信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启发。
 
01
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并且更愿意相信“读书无用论”
麻省理工有对夫妻,再加上他们的一位同事,花了20年的时间,奔走于18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一个现象:
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气,穷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
就因为这个发现,他们仨夺得了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真是惊心动魄的发现啊。
三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简述为以下几点。
第一: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比如,非洲有些农民,世界各种机构给他们资助,想让他们成为有产者,从贫困状态中走出来。
但他们拿到这些钱,咣叽一声,举办一个盛大葬礼,钱就没了。
第二:穷人比富人更大比例消费支出。
非洲有些穷人,拿到钱不是扩大生产,也不投在孩子教育方面,而是买电视来看。
问他们为啥不扩大生产,却要看电视,回答说: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还有很多种小额信贷,起初的目的也是扶贫的。
但有些人贷到钱之后,不是投入生产,而是购买奢侈品,手机啦包包啦什么的,结果债转债利滚利,很快形成个大黑洞,把自己套进去了。
第三:穷人不相信教育。
研究数据表明,教育是最靠谱的长线投资,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投入,平均工资就会提高8%。
但穷人不信这个。
穷人认为,让孩子读书这事嘛,就跟摸彩票一个道理。
万一孩子读书好,这就等于摸到了大奖,全家就可以躺下啥也不干了,就等读书的孩子来养。
可万一孩子没有读书的天份,那这钱就白花了,还不如拿孩子当驴去拉磨,挣点是点。
所以穷人最喜欢宣扬读书无用论,无论多少人从教育中获得收益,他们也是视而不见。
说到底,他们不是不信,而是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短期欲望。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贫富?这是我听过最醍醐灌顶的答案

02
有钱人光明正大的小气
而穷人则小心翼翼的大方
第四:穷人不相信常识,会相信一些奇怪的东西。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非洲,劝说穷人给孩子免费注射疫苗,遭到果断拒绝。
因为村民不相信他们说的。等到孩子病了,再把孩子送到医院,花好大一笔钱救治。
相反,富人家的日子过得极是省心。
他们该打疫苗就打疫苗,该锻炼就锻炼,身体棒,吃嘛嘛香,精力充沛的做他们该做的事儿,不富没天理。
第五:穷人比富人更爱面子。
富人觉得自己的命值钱,你踹他两脚,骂他两句,他赶紧闪开。
你打了他他要进医院,他打了你他要去法院,这对富人来说都是亏钱的事儿,划不来。
富人拿面子换钱。
但穷兄弟气性大,容不得别人说他穷,哪怕你一个眼神扫过,对他都是一种冒犯。
这意味着穷人更频繁的发生社会冲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以应付人际冲突和诉讼。
这一条,就是有钱人光明正大的小气,而穷人则小心翼翼的大方。
 
第六:穷人缺乏耐性,需要大量的钱缓释他们心中的焦灼。
 
穷人的生活压力特别的大,承受着更高的皮质醇含量。
 
所以需要频繁的释放压力,吃吃吃,买买买。
 
穷人需要不时的凑点钱吃顿大餐,或是凑钱买奢侈品,犒劳犒劳自己。
 
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本来就没钱,还要花费时间精力在不赚钱的事情上,就更没心思赚钱了,就更赚不到钱。
 
赚不到钱就更焦虑,就需要更多的钱释放压力……
 
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贫富?这是我听过最醍醐灌顶的答案
 
 
 
03
决定一个人终极贫富的
在于他的信念
三位学者花了20年的时间,走访了18个国家之后,得出个结论:
穷人要想脱困,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改变信念!
万万没想到,这都获得诺贝奖了,最后的解决方案,竟然是端上来一锅陈年老鸡汤。
有没有搞错?
当然没有。
三位学者能够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在于他们道破了贫富的本质。
世间人,不乏白手起家者,也不乏已经登上财富巅峰,又被人家割了韭菜打回原形的。
决定一个人终极贫富的,不在他爹是不是富一代,而在于他的信念。
什么是信念?
信念的第一个字,是你信什么,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什么。
信念的第二个字,是你在心里念叨些什么,是你对什么有执念。
如果一个人,相信颓废的、混吃等死的人生,那么他心里念叨着的,无非不过是用最小的付出,占到这世界的最大便宜。
那么他对于投资啦教育啦这些长线的事情,一定是不感兴趣的。
因为这些事儿都意味着极大的成本付出,这不是他的菜,不符合他的人生观,他绝对不会干。
所以这类人的人生,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积累。
什么事都是浅尝辄止,只计算鼻子尖前的一小点利益,只要感觉还需要多付一点点,他就不干了。
而财富意味着长线的经营,这类人就注定赚不到长线的钱,必然陷入困窘。
这让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时惦念着多吃两口,多买个包包,以补偿自己那颗失落的心。
这也导致了他陷入到人生的恶性循环,连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帮不了你。
反之,如果一个人注意高质量的人生,追求天道智慧,追求知识与技能,他们就会以年为周期,专注人生投入。
这类人未必都会大富大贵,但绝不会沦为全社会救济的孤弱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你念叨颓废,必是落拓无依。
你念叨努力,人生自然富足。
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心里天天在念叨些什么,大概率就会得到些什么。
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颁给一锅看似是陈年老鸡汤的原因所在。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贫富?这是我听过最醍醐灌顶的答案
04
这个世界有一万种办法
让你的认知与财富相匹配
最后要说的是: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往往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足。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他的认知之时,世界有1万种法子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与财富相匹配为止。
而避免我们沦为孤绝境地的办法,永远只有一个:
那就是看准目标与方向,沉静的努力并持续。
简介:
雾满拦江,当代著名畅销书作家,腾讯中国十大原创自媒体人,心学讲武堂创始人,腾讯云中智库成员。已出版各类著作80余种,几千万字。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hzh150t5PIWd7ivR5ls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