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基于中国人的试验显示,换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预计全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丨临床大发现

 

 

传说白毛女头发白是因为没盐吃,现在的中国人大概是没这个烦恼了,毕竟中国人的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已经达到WHO推荐上限的两倍了。盐吃多了,水钠潴留,血压就上去了,心血管风险也随之增高。

 

吃盐多了血压高,吃盐少了饭不香,只好用低钠盐了。在秘鲁进行的一项研究就显示,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代替食盐,可以降低51%的高血压风险。不过中国人的饮食跟秘鲁的差异还是蛮大的,起码咱们没有羊驼肉吃。而且慢性肾病患者使用含钾的低钠盐有高血钾的风险,也被排除在了那项研究之外。

 

近日,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联合北京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即使是慢性肾病患者,使用低钠盐代替食盐也是利大于弊。这一研究发表在BMJ上[1]。

 

BMJ: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基于中国人的试验显示,换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预计全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丨临床大发现

(来自pixabay.com)

 

在中国,35~75岁的人中,有45%患有高血压[2],这可是心血管疾病的头号危险因素。2015年,大约就有230万人因高血压而死,相比1990年增加了89%[3]。据估计,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4]。

 

据统计,中国人70%的钠摄入来自家庭烹饪[5]。减少家庭烹饪的用盐量,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使用这样的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6]。

 

BMJ: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基于中国人的试验显示,换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预计全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丨临床大发现

pixabay.com

 

不过低钠盐少了钠却多了钾。钾这个东西,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差,吃进去的钾排不出去就容易造成高血钾,进而影响神经肌肉的电生理活动,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更何况高血压本身就是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而且这还不是说慢性肾病患者不用低钠盐就能解决的。中国有不少慢性肾病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病情[7]。评估换盐在中国的收益必须要纳入慢性肾病患者!

 

BMJ: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基于中国人的试验显示,换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预计全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丨临床大发现

pixabay.com

 

研究人员对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8]的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

 

SSaSS是一项大规模集群随机试验,在中国北方辽宁、山西、河北、宁夏和陕西的600个村庄进行,每个村庄大约有35人被纳入研究。

 

研究人员给参与者分发含有30±10%氯化钾的低钠盐,平均氯化钾含量为25%。低钠盐的发放剂量十分充足,除了日常的炒菜做饭,腌制腊肉等等保存食物要用的盐也被涵盖在内

 

经过大约5年的跟踪,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低钠盐大约减少了0.32g的24小时尿钠,增加了0.77g的24小时尿钾,降低了2.65mmHg的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不显著。

 

根据这一结果,以及中国慢性肾病患病率、血清钾对心血管死亡影响等等数据,研究人员对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低钠盐代替食盐的收益进行了评估。

 

BMJ: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基于中国人的试验显示,换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预计全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丨临床大发现

评估流程

 

评估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换用低钠盐的降压作用,每年大约可以减少46.1万例心血管死亡,其中包括20.8万例卒中死亡和17.5万例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相当于全国心血管死亡的10.9%。此外,换盐还预计可以每年减少74.3万例非致命心血管事件,减少6.9%的慢性肾病发病率

 

对于全国1720万慢性肾病患者,换用低钠盐的降压作用预计可以减少3.2万例心血管死亡,而换用低钠盐的高血钾风险大约会增加1.1万例额外的心血管死亡,净减少了2.1万例心血管死亡

 

慢性肾病患者中换用低钠盐也是利大于弊的!

 

BMJ:盐一换,每年少死45万!基于中国人的试验显示,换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预计全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丨临床大发现

全人群和慢性肾病患者中,换盐都是利大于弊的

 

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Marklund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以低钠盐替代普通盐进行家庭烹饪的国家计划,可能会对中国的CVD负担产生重大影响。”

 

就是不知道低钠盐的味道怎么样,希望吃过的小伙伴在评论区分享。

参考文献: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Lu J, Lu Y, Wang X, et al.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data from 1· 7 million adults in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study (China PEACE Million Persons Project)[J]. The Lancet, 2017, 390(10112): 2549-2558.

3. Cheng S, Claggett B, Correia A W, et al. Temporal trends in the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 Circulation, 2014, 130(10): 820-828.

4.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5. Du S, Wang H, Zhang B, et al. Dietary Potassium Intake Remains Low and Sodium Intake Remains High, and Most Sodium is Derived from Home Food Preparation for Chinese Adults, 1991–2015 Trend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20.

6.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7. Wang F, Zhang L, Wang H. Awareness of CKD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urvey[J].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14, 63(6): 1068-1070.

8. Huang L, Tian M, Yu J, et al. Interim effects of salt substitution on urinary electrolytes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China Salt Substitute and Stroke Study (SSaSS)[J]. 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20.

头图pixabay.com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gc_AEcrUrM3Z8JKh0g8vQ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上周,张文宏医生说了一句「早餐不能喝粥」,引起了争议。

 

昨天,耿直的张文宏医生又有新的观点:「中国人最喜欢喝鱼汤了,鱼渣也要吃掉,都是蛋白质。」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或许大家都听爸妈说过这句话:「营养都在汤里了。」

 

汤,是很多家庭的餐桌必备:大骨汤、乌鸡汤、羊肉汤、蛋花汤、菠菜豆腐汤、小鸡炖蘑菇汤……

 

它们不仅好喝,更是不少人「补营养」的首选。补钙要喝,感冒要喝,身体不好也要喝……

 

但事实上——「汤」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有营养。

 

 

汤的营养到底怎么样?

 

 

拿大家最常见的瓦罐鸡汤来看下:

 

每 100 克

鸡汤

鸡肉

蛋白质

1.3 克

20.9 克

脂肪

2.4 克

9.5 克

251 毫克

201 毫克

0 毫克

2.2 毫克

0.3 毫克

1.9 毫克

 

鸡汤主要成分是水,剩下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蛋白质和钠了。

 

除了还有少量微量元素,比如钙、铁、维生素 B2 、鲜味氨基酸少量溶入水中,维生素 A、烟酸、锌等营养素含量为 0。

 

以蛋白质为例,鸡汤和鸡肉差了 16 倍!吃 2 两鸡肉(100 克)就能满足一天中近 1/3 的蛋白质需求,但如果改成喝汤,要一口气喝 1600 毫升(3 瓶矿泉水)。

 

营养还没喝够,撑都撑死了。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此外,喝汤还要注意其他问题:

 

➊ 脂肪含量不少:一碗相对清淡的瓦罐鸡汤(200 毫升),大概可能吃下 5 克脂肪。

 

➋ 钠含量可能超标:同样按上面的鸡汤计算,一碗就有 500 毫克的钠,相当于一天的 1/4,盐超标预警。

 

➌ 嘌呤含量不低,痛风和高尿酸患者要警惕:嘌呤可以溶于水,煲汤过程中,肉里的嘌呤会溶解到汤里,且会不断增加。

 

还不死心?

 

煲的时间越长、煲的东西不一样可能营养就不一样了?

 

那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1

煲的时间越长

汤越有营养?

 

 

汤里的营养其实来自于汤里的「干货」——蔬菜、肉、各种配料。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照理说,煲汤时间越长,受热就越充分,能溶出更多的营养。

 

但是,这个「更多」却比大家想象中少了太多太多。

 

 

比如,排骨莲藕汤熬 2 个小时,蛋白质含量是 0.5 克 / 100 克,再熬 2 个小时,蛋白质涨到了 0.67 克 / 100 克。

 

但猪小排里的蛋白质含量有 16.7 克 / 100 克,简单算一下就知道:16.7 / 0.67≈25。

 

 

也就是说,吃 2 两猪排肉得到的蛋白质,相当于喝 5 斤排骨汤!

 

要想吃够量,先问问你的肚子答不答应。

 

总之,汤熬得再久,也不如吃肉,没必要「三煲四炖」啦。

 

另外,营养没炖出来,嘌呤倒是可能炖出不少。

 

有测定发现,牛肉、羊肉、青虾在煮汤的前 30 分钟内,汤里的嘌呤一直在增加。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因为食材原料、炖煮方式的不同,肉汤中的嘌呤各有不同,基本属于中等嘌呤食物。

 

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就尽量避免喝这种汤了。

 

 

 

2

荤汤比素汤更有营养?

 

 

正如前面所说,喝汤不如吃肉(也不如吃菜)。

 

如果只喝汤,不吃「料」,那喝荤汤喝素汤都差不多。

 

因为汤里大部分都是水,只要不咸,拿来补水也是可以的。

 

不过,如果你是个「既喝汤又吃料」的聪明人,汤的营养就要看汤里面有什么。

 

  • 如果喝了鱼汤、鸡汤、排骨汤……还吃掉了里面的鱼肉、鸡肉、猪肉,那脂肪和蛋白质就差不多够了,留点肚子吃蔬菜吧。
  • 如果蔬菜比较少,就一种蔬菜,或蛋白质不太够,就算没有肉汤,来份「菌菇豆腐汤」之类的素汤也是很好的补充。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3

白色浓汤比清汤更有营养?

 

 

人们好像天生对白色有着谜一般的喜爱。

 

然而,白色浓汤之所以这么白,基本上还是拜满满的脂肪所赐,骨头汤、鱼头汤、鲫鱼汤……都是一个道理。

 

很多人以为这种白色是把食材里面的「钙」和其他营养炖出来了。

 

研究表明,压力锅熬骨汤 1 小时和瓦罐熬骨汤 4 小时,汤里的钙含量仅为 1.0~1.2 毫克/100 毫升,钙含量极低(一杯 200 毫升牛奶的钙含量是 230 毫克)。

 

另外,这种白——可能只是脂肪!

 

注意,这可不是说脂肪就没营养了、就一点都不能吃了,而是想问问喝汤的你:

 

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自己需要这么多脂肪吗?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4

怎么喝汤才更健康?

 

 

虽然说了那么多,也没讲几句汤的好话,但好喝的汤至少能让人心情更好,爱喝也完全正常。

 

讲真,汤没那么「有营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大家能注意这几点,就更容易喝出健康:

 

先看看自己适不适合喝汤:比如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要少喝汤或不喝汤。

 

➋ 喝汤要吃「料」:汤里的鸡肉、鱼肉、猪肉别浪费。

 

➌ 喝淡一点的汤:味道越淡越好,因为咸汤喝多了,血压也会升上去。

 

➍ 撇去「浮油」再喝:不想长胖的人都懂的,那可都是纯脂肪。

 

➎ 别拿「喝骨头汤」来补钙:因为喝多了会长胖!补钙的任务,还是交给牛奶酸奶、豆制品、绿叶菜,或者钙片吧。

 

➏ 别趁热喝汤:烫啊!

策划 Murphy Jame 

责编 feidi

封面图来源 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

[1]荣胜忠, 邹立娜, 王国栋, 等. 涮火锅过程中肉、虾和汤中嘌呤含量变化研究[J]. 卫生研究, 2012(06):141-143.

[2]杨平, 王瑶, 宋焕禄, 等. 不同熬制条件下猪肉汤中滋味成分的变化[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18(12):253-266.

[3]蒋卓勤, 王充, 王俭, et al. 不同烹调方法对骨汤中钙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 1999(03):65-67.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mhv0XJAYcy-1SXPmQtjgQ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最近正在做“3D回归自然痤疮护理套系”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生产流程的标准建立,痤疮患者如何科学护理的教育等工作。在我对痤疮患者护理的要求中,一个重中之重是“禁用洗面奶”。

痤疮患者一般会认为自己是油性肌肤,因为油,所以长痘痘,因此,每天用去油能力很强的洗面奶,看上去很对,很有逻辑,其实,犯了一个“直觉错误”。事实是,使用洗面奶会加重痤疮的生成。

为什么直觉常常会犯

“选择错误”呢?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女性偏向直觉思维,即“扇形”思考问题,往往将问题扩大化,因此,女性的烦扰和错觉比男性多,女性也更容易被洗脑,购物凭直觉,拦都拦不住。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这次新冠综合征患者,女性占了71%的比例。不是男性没有综合征症状,是女性更易扩大化,症状更明显。这类患者,临床标准的治疗方法是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和抗抑郁药”。我了解到很多患者都在服用“黛力新”等抗抑郁药。

但我是极力反对的。我的计算结果是,用这类药治疗的危害大于疾病本身,而且这类药不治疗疾病,只是让人感觉不到疾病,一种“掩耳盗铃”的结局,该发生的还在发生,因此,我启用的是一套营养鸡尾酒疗法,以及劝导大家,建立逻辑思维,正确认识疾病及目前的治疗手段。

我永远的治疗逻辑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守住,不乱用药物。就好像打麻将,胡得了就胡,胡不了保证不放冲,在自己胡不了的情况下,不放冲可以保证游戏继续,“继续”就意味还有机会,一旦放冲,“game就over了”。

与之相反的是“逻辑思维”,其特点是对抽象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推理,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男性偏向逻辑思维,即“梯形”思维,遇到烦心事不会让自己陷入苦恼,而是像打开死结一样地去寻找解决方法。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因此,“聪明女生应该像男生那样去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老的男性也开始偏向直觉思维,因为直觉思维往往是一种本能,它允许懒惰、允许你让别人来安排自己的一切,于是在护肤、保健、疾病领域,你的直觉为自己挖了一个又一个天坑,你深陷其中,却毫无察觉,并怡然自得。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举几个例子:

01

直觉是怎样让你成为假消息的接受者

  比如有人说“癌症发病率最低的两个国家是新西兰和挪威,因为空气、水没有污染,爱吃海鲜不吃红肉,生活节奏慢,热衷锻炼,还有紫红橄榄、龙须丝草等保健品,而中国癌症发病率高,因为空气污染,食品不安全”,事实上,中国癌症发病率比这两个国家低,但你会对上面的信息深信不疑,因为它符合你的直觉。当然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对健康还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关注。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02

直觉是怎样让你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比如朋友圈广为传播的谣言:喝白酒抗癌、吃主食死得快、大蒜抗癌、豆浆与鸡蛋不能同吃、菠菜与豆腐同吃会得肾结石、水垢有毒…..等等,其实不完全是样,比如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会抑制鸡蛋的蛋白质消化,但我们喝的豆浆是煮熟的,抑制物已这经失去活性;菠菜含有草酸、豆腐含有钙,草酸钙是肾结石的主要成分,直觉认为菠菜不能与豆腐一起吃。其实菠菜并不是含草酸最高的,绿茶是含草酸比较高的食物,而且我们很容易摄入,反而是菠菜与豆腐煮后,形成了草酸钙沉淀,如果你不是刻意喝掉所有的菜汤,其实,你摄入的草酸量远远低于喝绿茶摄入的草酸量。那是不是喝绿茶就很恐怖呢?也不是,人体肾脏每天草酸排除量为40mg左右,不要喝超过5g的浓茶,基本上草酸是不会超量的。为什么大家会相信呢?因为大家使用的是直觉思维,而没有应用逻辑思维去推理。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洗面奶可以洗掉“油”

洗掉“油”就可以不长痘痘

犯了直觉错误

洗面奶可以洗掉“油”,洗掉“油”就可以不长痘痘,这是一个直觉错误。其实洗面奶洗掉油是“一时的假象”,几个小时后,你脸上的油更多了,你与油打了一场永远赢不了的战争。

大家说的“油”,其实是“皮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的。因为痤疮、油性肌肤和脱发,皮脂一直被误认为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不干净的东西,大家会用维A酸等药物抑制皮脂的分泌,会买强力洗面奶、洗发水希望洗掉皮脂。其实皮脂是自然赐予人类皮肤最完美的礼物,它分泌到皮肤表面,与汗液和空气中的水分相遇,形成“皮脂膜”,可以发挥“滋养保湿、阻隔刺激、降低肌肤敏感性的作用”,因此,不要伤害它。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皮脂具有3个功能

  一是润泽、滋养,皮脂分泌少的肌肤,或用药物抑制皮肤分泌的机体,会出现皮肤粗糙,毛发干枯,皱纹出现等现象;

  第二个功能是皮脂可以和汗液一起形成脂质膜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水分蒸发,隔离空气污染物,减少皮肤敏感性。

  第三个功能是,皮脂呈弱酸性,可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皮脂分泌正常的肌肤不易受细菌感染。因此,皮脂不是坏东西,是保护肌肤重要的屏障。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为什么洗面奶会越洗越油呢?

看肌肤是如何调节皮脂分泌的

如果将皮肤表面的皮脂洗去,皮脂腺将立即加快分泌,加大排泄,当表面皮脂达到一定厚度时,皮脂腺分泌速度降低,甚至完全停止。长期使用强力洗面奶不仅不能解决油脸,反而会刺激皮脂腺分泌,脸越洗越油,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若果想要解决油性肌肤,重要的不是用超强洗面奶等洗涤用品,而是与皮脂做朋友,安抚皮脂腺,避免刺激它。

用“强力洗面奶、沐浴露、洗发水”对抗“脂溢性肌肤问题”,选错了方向和方法。不应该暴力相向,化友为敌,而应该温柔以待,赠予玫瑰,心存感激。

如何对皮脂温柔以待呢?不用超强洁肤用品,其次是安全保湿!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什么是安全保湿?

皮脂在表皮扩散的速度与湿度有关,湿润的皮肤上皮脂扩散的速度是干燥皮肤的4倍,因此,要想让皮脂不阻塞毛孔,皮肤“安全保湿”很关键。

 

什么是安全保湿,就是保湿用品内不含有“额外的化学添加”。

1. 不要用含防腐剂的保湿用品。

防腐剂不仅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致癌性,还可以打乱皮肤正常的菌群平衡。皮肤内的共生菌对皮肤是友好的,它可以分解易阻塞毛孔的长链脂肪酸成短链脂肪酸,保证皮肤呈健康的“弱酸性”,对抗葡萄球菌等的感染。为什么健康的肌肤,即使在充满细菌的环境下不被感染呢?因为我们皮肤有自己的益生菌,是我们的朋友,不要用含防腐剂的保湿剂杀了我们皮肤内的益生菌,不要化友为敌。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2. 少用含“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的保湿用品

表面活性剂是制备洗面奶、沐浴露、洗洁精的主要原料,其作用是“去污、洗去油脂”。表面活性剂会溶解油脂,损害皮脂膜。

由于其具有乳化的作用,可以使“水油互相融合”制成乳膏状,因此,传统护肤品离不开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它们是配制膏霜的必备成分。

但表面活性剂可破坏皮肤的原始结构,损伤皮肤屏障,还具有致癌性。致癌物二乙醇胺抹在皮肤上比吃进肚里要多吸收许多倍。由于保湿剂涂于皮肤上,长时间不被洗掉,表面活性剂对皮肤的作用是持久比洗面奶持久,使用含表面活性剂的保湿用品,在保湿的过程中会增加对皮肤破坏的风险。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你以为“膏霜是乳白色的,可以给你牛奶般的滋养和保护吗?”,其实那是一种直觉。乳白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油与水,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的,并非牛奶”。下面看看膏霜剂是如何做出来的。

霜剂、乳剂的制作方法—不会给你牛奶般丝滑保护

皮脂腺分泌还与温度、年龄及营养有关,痤疮护理期间尽量少吃甜食,避免皮脂分泌过于旺盛。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皮肤有污垢,

如何在保护皮脂膜的状态下清洁肌肤呢?

空气中布满了灰尘,皮肤出油,不用洗面奶能洗干净吗?空气中有很多灰尘,我们平时看不见空气中的灰尘, 只有当光线照进黑屋子的时候,我们才能看见那些细微的灰尘。灰尘比较轻,落在人身上,在人运动的过程中,灰尘会飘走,因此,脸上很少看到灰尘的积累。由于桌子是固定不动的,灰尘落在上面,经过长时间积累就显现出来了。桌面如果不非常油,清水就可以擦掉灰尘。我们皮肤表面有“皮脂膜”,粘上灰尘清水也能洗掉吗?

首先,我们一定要完全洗掉皮脂膜才能洗掉灰尘或细菌吗?其实皮脂膜是有一定厚度的,并有一定密度,灰尘和细菌,一般落在皮脂膜的表面,很难渗透到皮肤的里层,毛孔也被保护了,因此,我们只需要洗掉表层带有污垢的皮脂膜就可以啦,不需要完全洗掉皮脂膜。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比较好的清洁肌肤原则是,用清水或极温和的洁肤用品,除去最外层的皮脂膜及污垢,但不伤及内层皮脂膜。

根据皮脂分泌的原理,皮脂膜被洗掉一层后,皮脂腺会适量分泌,补充新的皮脂到皮肤表面,形成新的有一定厚度的皮脂膜。只要皮脂不彻底被洗掉,皮脂腺就不会被过度激活,长此以往,配合保湿,皮脂腺就可以趋向温和与安宁,大油脸可能就不会油了。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如果用含有高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强力洁肤乳,会洗掉所有皮脂膜,将肌肤与毛孔完全暴露在外,皮肤和毛孔就会完全暴露在灰尘、化妆品微粒及细菌面前,这些有害物质会渗透至皮肤内或毛孔内,引起皮肤炎症或毛孔阻塞。

所以,在我的痤疮护理方案中,重中之重是“禁用洗面奶”。尽量清水洗脸,必要时,适量使用温和的洁面慕斯。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没有皮脂膜保护的肌肤

会发生什么?

1. 皮肤敏感、干燥、皱纹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2. 尘埃微粒易进入皮肤及毛孔

一般非常细致的肌肤,毛孔直径大概是20-50微米(μm),毛孔粗大为100-300微米。

肉眼能看到的颗粒比PM10要大一些,PM2.5指大气中粒径知小于道或等于2μm(有时用小于2.5μm)的颗粒物。PM10是直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皮肤最外层是7-10层死亡细胞所组成的扁平防御层, 能阻挡这些尘埃的进入,但毛孔有开口, 正常情况下,毛孔里有分泌的皮脂,也可阻挡灰尘的进入,如果没有皮脂膜的保护,尘埃就可以透过毛孔进入皮肤。

人造隔离霜会破坏天然皮脂膜

帮助有害化妆品微粒长驱直入

许多女性希望用隔离霜来保护肌肤不受彩妆和防晒霜的伤害。

其实,如果你能看懂化学成分,隔离霜与防晒霜的成分是差不多的,只是浓度稍有不同,先涂隔离霜再涂防晒霜,不过是将一个东西,用了2次而已。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你以为华丽加身,其实在裸奔。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点击可查看大图

隔离霜也是霜,要做出“霜”和“乳”这个制剂,必然要用到“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就是用来溶解油的,可以会破坏我们天然的皮脂膜。隔离霜不一定能发挥隔离的作用,反而可以帮助有害的化妆品微粒长驱直入。

大家通常用的彩妆(眼影、腮红等),粉体直径在10-50微米,没有皮脂膜的保护,是可以长驱直入我们皮肤的。

大家通常用的遮瑕霜,常用的物质是:“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氧化铝、硫酸钡、氢氧化铝、碳酸钙、硅酸镁、碳酸镁、硅酸铝等”,这些微粉用着色颜料、色素、染料、金属离子等进行被覆、内包处理或着色之后使用,为获得特别的晕感效果,填平皱纹、毛孔,粉尘的粒径要求优选1.3~2.0微米,特优选1.4~1.8微米。即使细腻的皮肤,毛孔直径也是20微米,2微米以下的粒径,如果没有皮脂膜的保护,等同于没有任何屏障。

人造的隔离霜无法代替天然的皮脂膜,隔离这些有害物质。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复杂的卸妆是典型的

“直觉选择”

很多爱美的女性,经常会交流一句话:“对自己好点就要认真卸妆,因为不卸妆,彩妆的有害物质会阻塞毛孔,损伤皮肤”。

大家有逻辑的反思过没有?妆容一般会在你的脸上呆12-16小时,你用很有刺激的卸妆油、强力洁面奶卸妆,为的只是8小时的“干净”?如果你用的彩妆是有害的,堵毛孔的,16小时,该吸收的都吸收了,该堵毛孔的也堵了,还有些被风吹走了,或许剩在你脸上的就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只存在于你心里。而卸妆用品主要成分是有刺激或有害的“乙醇、矿物油、表面活性剂”等,你觉得,为了“一件不存在的新衣去游行”,真的很“兴奋吗?”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如何正确的洁肤或卸妆呢?

如果肌肤不是非常油腻或有明显的污垢,清水洁面配合有摩擦力的洁面巾或毛巾,足够。大家应该有这样的生活常识,桌面如果有点油,沾染了灰尘,直接用清水是很难冲掉的,但你试试用湿润的餐巾纸加一定的力度去擦拭,一般的污垢就可以去干净,只是部分油脂还会薄薄的覆盖在桌面,有一丝反光,但看不到污渍,这就是我们要的洁肤的效果,洗掉灰尘、死皮、细菌,但不完全洗掉皮脂。

肌肤比较脏的情况下,或画了很浓的妆,油脂污垢过厚,可以选择非常温和适度的洁肤用品。比如洁面慕斯、洁肤慕斯等,尤其是敏感肌肤或老人、婴幼儿等,清洁时尽量不用常规洗面奶或沐浴露,尤其不能用pH为碱性的“皂基型洁肤乳”,尽量选用去污能力温和的洁肤产品,因为去污能力过强,会完全洗掉皮脂膜,对肌肤并不友好。

洁肤慕斯与洁肤乳的区别:洁肤乳依靠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化学起泡剂营造丰富的泡沫;洁肤慕斯依靠物理的压力,压出超细小浓密的泡泡,温和清洁,由于无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慕斯去油能力适中,不易彻底伤害皮脂膜,因此,慕斯洗后通常不会有肌肤干燥起屑的现象。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大脑不只是在量身高时才有作用。脑袋正确的存放位置是“脖子之上,而不是后脚跟上”。无论是治病还是护肤,都要学会用“逻辑思维而不是直觉思维”。

你知道洗面奶真实的逻辑吗?你每天在用的东西也许正在伤害你

凡事多问为什么?就不会掉到坑里了。

– END –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咩挤

封面 / https://dribbble.com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T7VdJXETzvzGjXo-xzXfg

8 个减肥小动作,练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试试

天气越来越暖,又快到了秀出美腿,短裙短裤穿起来的日子。

 

但宅在家里几个月,吃好喝好运动少,悄咪咪低头看看自己的腿……

 

为了迎接美好的夏天,瘦腿操练起来!

 

然而网上流行的不少瘦腿方式都是错的,跟风练的结果,不仅没啥效果,还可能有受伤风险。那么……正确的瘦腿方式是什么呢?

 

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怎么样,知道了练出美腿的 3 招,是不是很想立马实操?

 

别急,瘦腿可不只是「腿」这么简单,因为脂肪可是分布在全身的,要瘦当然要一起瘦!

 

再告诉大家 5 个动作,不光能瘦腿,还能快速瘦全身。

 

由下面 5 个动作组成的高强度间歇运动(HIIT)训练法,能有效地锻炼到身体的主要肌群,并完美地结合了有氧训练和阻力训练于一身。

 

最重要的是,一次训练,只需要 15~20 分钟的时间,很适合没有时间去健身房的人。

 

省时,有效,科学,还得到了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强力推荐。

 

咱们赶紧来看看!

 

 

 

动作一:爬山

 

 

8 个减肥小动作,练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试试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这个动作看起来就像爬山一样,首先双手撑住地板,双腿交替向前蹬。

 

整个过程里你需要腰部保持自然水平,肚子收紧,有节奏呼吸。

 

这个动作结束之后不要停,咱们立刻换下一个动作。

 

 

 

动作二:交替平板支撑

 

 

8 个减肥小动作,练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试试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首先和平板支撑一样,腰部保持水平,视线朝下放松脖子,手肘和肩膀在一条垂线上。

 

然后大臂发力,交替让手臂伸直撑起身体,这时候你可能会左右乱晃,但这是正常现象。

 

但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咱们看下一个动作!

 

 

动作三:拳击手

 

 

8 个减肥小动作,练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试试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首先,双手交叉抬过头顶,对侧腿向后伸,想象上半身和下半身折叠,蜷缩身体,直到手掌击打膝盖,动作完成。

 

这个动作刚刚上手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站不稳,或动作不顺畅等问题,但你可以先降低速度保证动作质量。

 

不过除了全身动作,腹肌怎么能少得了?

 

 

动作四:举腿

 

 

8 个减肥小动作,练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试试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你需要躺在瑜伽垫上,双臂和腰部紧贴地面,下腹用力抬起臀部「举」起自己的腿。

 

抬至最高点略作停顿,缓缓回到起始位置。

 

抬腿时呼气,下放腿时吸气。

 

上面四个动作都是针对核心的练习,为了对称,背和臀也要照顾到,所以最后再加一个后侧肌肉的练习:臀桥。

 

 

 

 

动作五:臀桥

 

 

8 个减肥小动作,练的人都瘦了,不信你试试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

 

以双肩和双脚为支点,缓慢抬高腰部、臀部和大腿,保持 5 秒钟后缓慢放下。

 

整个动作计划安排非常灵活:

 

你可以每组动作设定 40 秒时间,做尽量多的次数,休息 20 秒,为一组,循环 3 次。

 

这种间歇训练的方式,比起传统有氧运动,更适合提高爆发力,并且有着更强的减脂效果。

 

记住上面这 5 个高效瘦身动作和视频小姐姐的 3 招瘦腿绝技,下次锻炼就更有效啦!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KOjoGTAldrksS5OB8jejA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你是否每天久坐不运动、油炸烧烤加腌腊、外卖宵夜不可少?今天,由市爱卫办、市健促办、上海健康医学院、市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开展的“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社会调查结果出炉。

其中“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经常吃油炸、烧烤和烟熏食品”“三餐饮食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排行前三。如何改正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来看专家解说↓

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

(前十)

01

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

02

经常吃油炸、烧烤和烟熏食品

03

三餐饮食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

04

常吃外卖,暴饮暴食,用零食点心代替正餐

05

烧菜过量添加食盐、酱油和糖

06

吸烟

07

常常喝含糖饮料

08

过量饮酒

09

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10

每天喝水少,口渴才喝水

作为《健康上海行动》首批项目之一,此次社会调查以健康四大基石为基础,结合《上海市公民健康素养核心信息72条》,列举出50条影响市民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一般人群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20条)和青少年、老年人、职业人群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各10条),去年12月18日启动后,通过“上海发布”“健康上海12320”等进行线上线下共同投票,社会反响积极,共有7600多位市民踊跃参与。

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

一般人群的常见不良生活方式中,排名前三分别是:“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占82%;“常吃油炸、烧烤和烟熏食品”,占79%;“三餐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占78%。

如何防范?

只要及时发现健康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病”完全可防可控

如何“少坐多动”?

不用执着于健身房锻炼,可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具体、可衡量的运动小目标。例如,在午餐时间或工作休息时散步20分钟;每静坐1小时后起身倒水或是活动几下;晚饭后与家人一起散步;一边看电视一边做简单的拉伸运动等。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也可充分利用社区附近的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等健康设施积极锻炼。不过疫情防控期间,要提前关注部分场所是否开放哦。

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

饮食不健康是这两类人群共同问题,常吃“油炸烧烤”与“腌制食物”两大“不良生活方式”尤为突出。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影响青少年的不良生活方式(前五)

1、经常吃油炸、烧烤食品

 

2、常常喝含糖饮料

 

3、常吃外卖,暴饮暴食,用零食点心代替正餐

 

4、三餐饮食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

 

5、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如何改变青少年不良饮食习惯?

学校应对青少年开展营养饮食宣传教育,限制校内零食销售;

 

食堂及家庭减少油炸、烧烤食物,以蒸煮烹饪为主;

 

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监督,鼓励孩子多饮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

 

政府部门应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定和颁布规章制度限制外卖餐饮进入校园,减少学校周边零食快餐店,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影响老年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前五)

1、经常吃腌制食品、贮存不当的隔夜饭菜

 

2、烧菜过量添加食盐、酱油和糖

 

3、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

 

4、吸烟

 

5、过量饮酒

如何改变老年人不良饮食习惯?

家人要鼓励老人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确保微量元素摄入,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老年人的饮食口味要清淡,烧菜时少放盐、少放糖,咸味不足的食品加点辣椒、花椒、葱姜蒜之类香辛料;

 

多吃蒸南瓜、蒸甘薯、生黄瓜等,无盐却仍然新鲜美味;

 

少吃高盐食品如咸菜、咸肉、酱菜等,以及鸡精、味精、豆豉、海鲜汁等“含盐大户”;

 

烧菜时最后才放盐,家里“控盐勺”用起来,方便控制一天的摄入量。

职场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

“三餐饮食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吃外卖、深夜餐食”也是十分顽固的饮食陋习。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影响职场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前五)

1、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

 

2、三餐饮食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吃外卖、深夜餐食

 

3、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4、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电脑、手机、游戏机等)

 

5、盲目靠代餐减重,不吃主食,用零食点心代替正餐

如何做到三餐规律”?

○减少晚上6点以后高热量进食,避免深夜进食

 

减少含糖饮料摄入量,主动积极监测体重,若一定要喝饮料,尽量选择无糖的茶和咖啡;

 

在自家干净卫生的厨房内烹饪,不仅能保障食材新鲜营养,还能养成规律饮食良好习惯;

 

○如果实在需要点外卖,选择有正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机构,在点餐的食物种类和比例上结合居民营养膳食宝塔建议,以蔬菜、谷物为主,注重食物种类多样性,避免油炸、烧烤类食物。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市民健康意识高涨。此次社会调查有助于更精准、更科学、更全面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健康知识进家庭

今年1月,上海启动向全市800多万户常住居民家庭免费发放健康礼包,包括1本《上海市民居家健康知识读本》和2张“健康上海全景地图”,预计5月下旬发放工作将全部完成。

精彩活动抢先看

市健康促进中心还将联合上海健康医学院开展“上海市健康生活方式活动月”等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帮助上海市民告别“生活方式病”。

市民“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出炉,你占了几样?如何调整?

资料:市卫健委

编辑: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