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黄天霸

“无德医生乱收费“的新闻又一次刷了屏。

这样的新闻总是能牵出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2020年12月24日,50岁的马进仓在倾家荡产治疗胃癌未果且欠下15万外债后,在家中去世。

100天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在知乎连发两条动态,揭开了这名病患的治疗黑幕。

一时间,网民都在痛斥马进仓主治医生陆巍利欲熏心毫无医德。

但是,无论是仗义执言的医生张煜还、愤怒的网民都无法回答这样的几个问题:

作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中国的病患群体足够庞大,为什么还有人要如此毫无底线地专注压榨这么一个普通家庭?

作为每分钟新发癌症病患7.5人的癌症第一大国,遭受过度医疗损害的绝不止马进仓一家。

当喧嚣过去,我们能阻止下一个马进仓不再重蹈覆辙吗?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癌症治疗有多少人血馒头?

前前后后的癌症治疗不仅花光了马进仓辛苦积攒的20万积蓄,更是让活着的人背上了15万的外债。

胆寒的是,这种字面意义上人财两空的情况在全国万名患者身上屡屡上演。

国际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2016年10月曾刊发一篇文章“中国癌症支出及财政压力”。文章说,2012-2014年,在针对14594名中国癌症患者(平均年龄56.7岁,男性58%)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这些癌症患者的家庭年均收入为8607美元(折合人民币5万6千元左右),而每名患者年均支出则为973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万3千),其中非医疗支出占9.3%。

这是什么概念?一名癌症患者往往需要家庭110%的收入来治疗。

能否治疗下去,完全却决于家庭的积蓄或者借贷能力。

马进仓事件激起民意愤怒的地方也正在于此,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却平白把三十多万宝贵的治疗费用,不是花在毫无意义的NGS基因检测上,就是用在了早已被叫停的细胞免疫治疗上。

这30万,本是可以用在效率更高成果更好的治疗方案上的。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马进仓做NK细胞治疗的发票

从媒体目前披露的信息看,这不仅仅是过度医疗,更是滥用医患信息不对等,甚至患者的信任有行骗嫌疑。

人性是复杂的。对于过度医疗,医生和患者往往都处于两难之间,现实中,检查治疗只要不过分,医患之间早已有默契,患者买个心安,医生收获个耳根清净。

当然,客观上会导致中国的过度医疗略显严重。

《柳叶刀》在2008年到2012年对国内女性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是否存在过度医疗(包括误诊导致的不必要医疗开支)的情况,结果相当令人震惊。

在上海、浙江,85%及以上的治疗案例存在或多或少的过度诊断。这就意味着,大量本可以不用支付的治疗费用流入了医院的金库。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2008-12年中国女性甲状腺癌过度治疗图表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有一些医护人员要如此执着于将这样一个家庭榨干?毕竟,医院从来不缺患者。

这个只有人性的贪婪是无法解释的。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癌症第一大国,每年新发457万人

跳出这个案件,国内癌症病例的宏观情况也不容小觑。

2020年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包括全球185个国家36种癌症类型的最新发病率、死亡率情况以及癌症发展趋势。

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癌症大国”。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死亡率高达65%。中国癌症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中国内地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癌症。

每十万中国人中,就有293.9人左右患有癌症。问题是,这查出的293.9人多已经是癌症中后期阶段,还有多少是患上早期肿瘤而不自知的,我们不得而知。

中科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曾分析称,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加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一些原因,使中国癌症发病仍然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

也就是说,未来的中国癌症发病率,只会更高。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图片来源:癌症123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癌症家庭的财政悲鸣

一病返贫的故事,是中国家庭最难抗拒的宿命。更何况是癌症。

所谓的“谈癌色变“,色变的不仅确诊后65%的死亡率,更是倾家荡产血本无归都换不回一条人命的绝望。

不是说国家没有提供医疗帮助,只是这医疗帮助在这洪水猛兽一般的治疗费用面前,实在是杯水车薪。

《卫生健康事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卫生总费用在GDP中占比为6.6%,人均总费用4656.7元。而这个平均下来的5000块钱,大概只够动辄几十万的医疗费用的零头。

剩下95%的负担,压得患者家庭透不过气。

相比而言,邻国日本的癌症医疗体系就很值得研究。

撇开长寿国的标签,日本实际上也是一个癌症大国。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癌症在1981年成为日本第一死因,目前因病致死的人三成以上是因为癌症。根据日本厚生省推测,将来每两位日本人中就会有一人患上癌症。

这一数据和最新的认知并不矛盾。现代科学早已证明,活得越久、医疗体系越发达的国家往往也是癌症高发的国家。

不过,日本癌症患者似乎轻松得多。

其一,日本拥有相当可观的医疗卫生投入。2019年日本的医疗投入占比GDP高达19.8%,比中国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在这种强度更高的医疗投入下,日本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且早期癌症筛查系统更为成熟完善。

占比更高的医疗投入,与人均寿命有着直接正关系。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在厚生劳动省给出的指导方案中,规定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就有胃癌、子宫颈癌、肺癌、乳腺癌、大肠癌等5种。为什么日本癌症发病率那么高?每年进行癌症检查的人群基数大啊!

除此以外,2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都会被发放癌症筛查的体验卡,40岁以上还加上乳腺癌的筛查。

癌症越早发现,越容易被去除。

其二,日本的癌症治疗技术更为发达。

2019年,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日本癌症患者生存率数据,平均5年生存率再创新高,达到了66.4%,而中国仅为37%左右。如果患者五年内没有因癌症致死的话,那之后因癌症去世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医生揭开癌症治疗黑幕!花更多的钱,遭更大的罪

资料来源:厚生省

此外,日本的医疗技术也相当先进。

2018年的诺贝尔奖就颁给了发现癌症新疗法的日本京都大学的教授本庶佑。而日本的重粒子线治疗方法2年里治愈了4434例。

而要达到日本目前的医疗保障,中国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既然国内的医疗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做点什么,让马进仓的悲剧不再重演;如果马进仓的死无可挽回,他的家人可以不那么辛苦的继续生活下去。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PAHoMM4I-mv8YCs8ry-ig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高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意味着,全球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超级通胀”时代。

 

——保罗·都铎·琼斯

 

 

1

美国房价,破了15年来记录

 

 

疫情还没结束,楼市又开始躁动了。这一次,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排长队抢房的场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如今,同样的画面出现在了美利坚。

 

几万人抢一套房子的热闹场面,和我们深圳的“万人摇”一样疯狂。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这只是一个缩影,在过去的几个月,一轮暴涨席卷美国楼市。

 

标准普尔Case-Shiller的房价指数显示,今年1月全美主要大城市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11.2%,创下2006年2月以来的最高涨幅。

 

这轮大涨从去年就开始了,“封城令”松动之后的6月份,全美房屋销量较上月增长近21%,创下1968年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而且,这一纪录仅仅维持了1个月——7月份房屋销量又较6月份增长了近25%。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更重要的是,和中国楼市“一二线上涨,三四线下跌”的分化相比,美国这一轮楼市的拉升,是全国性的普涨。

 

按照全美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美国50个州,几乎所有的大别墅、公寓,价格都在飞涨。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在西雅图、凤凰城、圣地亚哥等城市,房价涨幅更是独领风骚,远超全美平均水平。

 

美国楼市的成交量也在节节攀升。今年1月份,全美成屋年化销售量达到669万套,较去年1月同比增长23.7%。

 

量价齐升,势不可挡。

 

就连美国地产商和全美住房建筑商协会,都开始呼吁拜登政府出政策,帮助抑制房价上涨。

 

开发商都涨怕了,你想想这速度得有多猛。

 

当然,唯一开心的应该是美国的“有房一族”。据房地产研究公司CoreLogic估计,2020年这类人群持有的房产比前一年累计增值1.5万亿美元。

 

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有个疑问:黑天鹅还未走远,经济跌落谷底,美国房价为什么却疯狂飞涨?

 

从经济学上看,还得回到供需关系。

 

房价创下新高的同时,全美的房屋供应,已经是创记录的低点。

 

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数据显示,今年2月底美国共有103万套待售房屋,与1月份持平,而1月份待售房屋数量是1982年以来的最低。

 

这很好理解,疫情之下,卖家们担心让陌生人来参观房屋,会增加自己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所以市面上挂牌的房屋数量急剧下降。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短缺的供应下,以前6个月才能卖完的房子,现在只要1.9个月。

 

再加上疫情期间,美联储紧急降息至0%-0.25%超低水平,抵押贷利率更是下降至近50年新低。

 

一边是越来越短缺房屋供应,一边是低利率刺激导致的旺盛购买力,美国楼市不涨才怪呢。

 

 

2

全球房价,都在上涨

 

 

房价急速上涨的现象,不止出现在美国。

 

数据显示,新年以来,澳大利亚3月份房价环比上涨2.8%,创下近33年以来最快单月上涨纪录。

 

在韩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韩国住宅交易价格9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涨幅超过5%。

 

自文在寅政府上台后,首尔房价4年内上升了89.7%。也正因此,文在寅政府支持率大跌,下滑至不足35%。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更夸张的是土耳其。整个2020年,土耳其房价涨幅超过20%,位居全球第一,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房价涨幅超过30%,在全球主要城市里位居前列。

 

除此之外,新西兰、加拿大、瑞典、斯洛伐克、俄罗斯……全球主要经济体,房价都在上涨。

 

OECD的最新数据更是揭露了真相:2020年,全球89%国家的房价都在上涨,这一比例达到2000年以来最高。

 

也就是说,在过去的一年里,10个国家,有9个的房价都在上涨。

 

整个2020年,全球房价平均上涨了5.6%,涨幅超过10%的就有10个国家。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环球同热,世界楼市一块起飞。与此同时,一些魔幻的事情开始上演。

 

在澳洲,为了买到一套房子,购房者连夜搭帐篷抢房。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根据澳媒报道,有20多人在维州沿海小镇Ocean Grove露营扎寨,只待“售楼处”开门就抢名额。有的买家甚至全家老小一齐上阵,一边做着手工活,一边排队等候。

 

在悉尼的二手房市场,Maroubra的一幢房子,50多个买家争抢,最后以超出底价121万澳元的价格卖出。还没来得及下手的买家,只能“望房兴叹”。

 

在韩国首尔,80后夫妻实在买不起房子,只能“退居”卫星城购房。

 

哪怕到了卫星城,这对夫妇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妻子只好辞掉年薪5800万韩元(约人民币34万元)的工作,只为凭借足够低的家庭总收入,争得韩国政府给予新婚夫妇的优先购房配额。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房价暴涨,一房难求,刚需落泪……

 

你很难想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021年——疫情未散的当下,世界经济正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3

大放水时代,全球泡沫开始腾飞

 

 

大疫之年,这轮全球房价的猛涨让人摸不着头脑。

 

按理来说,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大家应该缺钱,可全世界为何如此多的人涌进售楼部?

 

我们还是得回到基本逻辑,楼市的涨跌主要有两大影响因素:

 

供需关系,货币松紧。

 

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依然处在全面恢复期,短期内供需变化不大,那么核心的原因,就在货币。

 

过去的一年,为了抵抗疫情冲击,全球央行集体开启“大放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利好之下,房贷利息变得非常低。

 

彭博社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全球四大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上就投入了超过5.6万亿美元。

 

这场大放水还在继续。3月6日,经过24小时不间断的马拉松式谈判,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拜登政府提出的1.9万亿美元新冠救助方案。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这意味着,1.9万亿美元,也就是12万亿多的人民币,真的将撒向美国民众。

 

实际上,凭借着美元霸权赋予的超级权力,从去年3月份开始,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就开启了疯狂的“印钞”救市计划,到现在已经释放了7万多亿美元。

 

用我们之前的话来说,如果按照名义价值计算,从2020年3月份到现在,除中国之外的10个主要西方国家,印的钞票,抵得上2008年之前5000年文明史所有的印钞量。

 

9个月,抵过去5000年,你想想,这水得有多大!

 

如此“大放水”,后果也显而易见——我们迎来了一个“万物暴涨”的时代。

 

大宗商品在涨。原油、玉米、铝、铜、铁矿石,都在疯涨;

原材料在涨。以沙子为例,有些地区在一年内涨幅近1000%;

最猛的还属比特币。去年3月份,比特币下探至3867美元,后来一路爬升,一度到达6万美元。

 

 

 

这轮全球楼市的普遍大涨,同样是这场大放水的杰作。

 

换句话说,这轮房价暴涨,不是因为需求旺,而是因为市面上钱太多。

 

信贷如此宽松,货币购买力快速贬值,大家自然都去买房了。在普涨的大环境下,那些拥有良好环境和优质学区的房产,更成了货币追逐的核心资产。

 

疫情冲击越大,经济形势越差,大放水就越疯狂,资产通胀就越猛烈。

 

全球房价,就是这么被钱堆起来的。

 

 

4

尾声

 

 

面对这样一个大放水时代,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两位教授对疫情期间伦敦房地产市场做过一个调研,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房价上涨,几乎完全是由富人推动的。

 

在新西兰,据统计,有房者的财富通常是无房者的14倍。而在美国,2020年,一个典型的房主,就已经躺赚了大约2.4万美元的财富。

 

在中国,也是一样的。疫情期间,在上海深圳,千万豪宅门口排着长队。许多人第一次见识到,有钱人买房,真的像买白菜一样。

 

《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超过50%的金融资产或年收入5万及以下的家庭财富在减少。

 

而19%的金融资产300万以上,或32.4%的年收入100万以上的家庭,财富反而在增加。

 

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却更穷了。所谓的复苏,原来是一场“K型复苏”。

 

全球房价迎来暴涨:大放水时代,泡沫开始腾飞

 

从原因上看,大放水一来,富人们资产配置齐全,且懂得适时抄底各种资产,有更多手段截流货币超发带来的财富。而穷人的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工资。疫情之后,他们失去了工作,或者被减薪,收入急剧减少。

 

大放水超发的货币并没有涌向普通人,而是变成了富人手里的筹码。富人又用这些筹码率先抢占了那些优质核心资产,实现了财富的增值。

 

这就是全球大放水的真相,你我这样普通人的财富,在这场漫天货币洪水中,悄悄蒸发了。

 

还是那句话——

 

这块土地上几乎每次大放水,都是基尼系数的一次狂欢。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o-elhIJHwUDKkkbEDN2zA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印钞和信贷刺激方面,全球各国的政府和央行,都走上了不归路。
印钞,印钞,印钞;
放水,放水,放水。
可不嘛,所有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麻烦,印钞和放水都可以解决,如此简单易行而又如此强大有效,那何必还采取其他措施?
这叫“路径依赖”。
如果真想解决问题,需要改革政府,需要说服民众,要么是割到自己身上肉疼,要么是面对群氓选民们的压力和不理解,说不定还会身败名裂,干嘛吃力不讨好呢?
咱们都知道,谈过恋爱之后再失恋,这才叫人生,你要是一辈子压根儿没谈过什么恋爱,这叫啥子人生嘛!
所以,自从半个世纪前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以来,政府和央行的思路就是,通过印钞和信贷刺激,先推升一个资产泡沫,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然后再等着它自然破裂,这总比泡沫从未出现好得多嘛!
然而,2008年以来的问题在于,因为泡沫破裂可能造成社会痛苦和政府麻烦,于是,不管是美国的股市还是中国的房市,还有德国和日本的债市,这四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央行和政府,都在妄想通过印钞和放水,维持住泡沫一直不破裂,甚至将其吹得更大更灿烂……
这就违反自然规律了嘛!
不过,电影里的哪吒说:
我命由我不由天!
现实中的各国央行和政府也说:
泡沫由我不由天,不就是印钞放水嘛!
一印解千愁,印印不停息,放水太完美,泡沫大家舞。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各国精英们天天都在装模作样的强调,印钱是为了实体经济,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可实际上他们心底里明镜儿似的,在当代信用货币时代:
货币的发行权,才是社会财富分配最根本、最基础的手段,也是最核心的权力。
基础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各国政府和央行手中;
广义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各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手中。
更重要的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财富,都体现在货币价值上,体现在金融资产上,既然如此,控制住货币,控制住金融体系,就基本控制了当代社会财富,也就拿捏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死穴。
所以,当代的大国政府,很少再去控制产业资本,而是控制住货币和金融资本流向,就可以轻松控制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财富,权力变成货币,货币变成财富,如此轻松简单,何必吭吭哧哧费力不讨好的去操作实体经济?
世人熙熙,皆为利来;
世人攘攘,皆为里往;
控制住货币发行,释放出那些货币金融之外的边角料,释放出实体经济的蝇头小利,升斗小民们就会挤破头的去争夺,这就是所谓的“宏观调控”。
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和居民,不管你创造了多少的财富蛋糕,也得等着那些掌握货币发行权和金融体系运转的人来分配:
我给你的,你可以拿,这才是你应得的蛋糕;
我不给的,你不能抢,否则就是犯罪,就是扰乱社会秩序!
至于,分蛋糕的人,是创造了最多的财富还是拿走了最多的财富,我们都清楚。
2008年以来,打着为民众印钞的口号,各国精英们把印钞放水这种权力用到了极致,2020年几个月的基础货币印钞量,抵得过2008年以前几百年的总和。
下面的图,就是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从2007年的不到5万亿美元,到现在,已经达到了31万亿美元,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洪水?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正是在这种货币洪水之下,2008年以来各国的资产价格泡沫都被推升到了最极致的状态:
美股的估值达到了200年来的最贵状态;
中国的城市房地产总价值,抵得过欧美日房地产总价值相加;
日本和德国的债券,都被央行给买成了负利率;
……
马克思说:
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如果有20%的利润,它就能够活跃起来;
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敢于铤而走险;
有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
马克思老人家不知道,如果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这些利润率,其实都算不上什么!
短短的十几年间,全球的基础货币数量暴涨了6倍,那些随着各国货币放水而暴涨的房子、股票等,加上杠杆,何止300%的利润?
持续不断的货币印钞和信贷洪水,让资产价格都涨上了天,实体经济利润却越来越薄,参与泡沫,有可能要忍受泡沫破裂之痛,但不参与泡沫,则注定你的财富会成为被掠夺的一方。
因为面对的是拥有无限印钞权力的央行和政府,被暴打几次之后,绝大多数人理性的选择,就是赌央行和政府,更愿意吹大泡沫而不是收缩泡沫。
越多的选民参与到泡沫之中,政府和央行就越不愿或者说越不敢让泡沫破裂,于是乎,泡沫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刚……
你以为,只有房子、股票和债券的价格有泡沫?
不!
2020年以来,几乎所有商品价格也都在上涨。
一位推特用户,列举了2020年以来主要大类资产涨幅,然后@了全球央行的总舵主美联储,夸他们工作做得很棒,因为官方统计的通胀,只有1%多一点儿……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结果,这位用户就发现,自己被美联储拉黑了!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嗯,全球央行的扛把子,可真是大度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普遍的价格暴涨,为什么会出现普遍的“资产泡沫”?
归根结底,像洪水一样滚滚而来的信用货币和信贷发放,才是一切资产泡沫的源头,没有信用货币泡沫,哪有其他的任何一种资产泡沫?
明尼波利斯和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顾问、威斯康星商学院货币主义资深教授兰德尔-赖特(Randall Wright)说过:
要说泡沫,纸币才是最大的泡沫,也是最有用的泡沫!
也许,在大家信任的时候,因为偷偷的多印货币,增加货币可以刺激产出,纸币泡沫那时候确是是有用的泡沫,但到了后来,当所有人都知道:
纸币的价值不可信任;
纸币每年都在贬值;
央行永远会印更多的钞票,会释放更多的信贷洪水!
纸币的泡沫恐怕就再也不能称之为“有用”,而变成了纯粹的财富瓜分工具!
相比于信用货币体系相信人性、相信政府自己声称的规则,比特币则不然,一开始就将发行规则用清晰明白的数学方式限制住,比特币的总量也被约束在2100万枚。
是滴,从创造比特币开始,比特币要革命的东西,恰恰就是各国毫无底线的基础货币发行权,也是这个世界最基础的财富分配权力,中本聪放在创世区块上的备注,就是英国《泰晤士报》当日的头版标题: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泰晤士报》2009年1月03日,财政大臣濒临对银行实施第二轮纾困)
这一句话,既是对比特币产生日期的说明,又像是在嘲讽这个脆弱而不公平的信用货币体系。
如果,未来的世界以比特币作为货币基础或货币储备,那么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体系也将随之变革。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因为价格的暴涨,比特币被无数人称之为泡沫,真的是很有趣的事情——实际上,如果比特币的价格不上涨,或者长期维持在一个范围内波动,那么,这种东西根本就不会被人知晓,或者很快的销声匿迹,配不上它今天的地位,更无法来刺破人类半个世纪的信用货币泡沫。
有人可能会问,比特币价格波动这么大,怎么可能充当储备货币?
还有人会语出讥讽,比特币现在为什么还没有代替法币系统呢?
——要我告诉大家,那是因为比特币的价格还不够高!
当比特币的总市值,超越全球最大的公司,超越黄金总市值,超越信用货币基础货币的总市值,涨到1聪(比特币单位,相当于1亿分之一枚比特币)的价值与1美分等值(单个比特币价格涨至100万美元),到了这个时候,比特币的价格就有可能会稳定下来,并被政府、央行乃至绝大多数人视为价值的载体……
到这个时候,我们的整个社会,将进入另外一套与当今信用货币体系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
2020年年底的时候,那个时候比特币还不到2万美元,美洲银行做了一张图,展示了1977年迄今出现过的主要资产泡沫,而比特币价格上涨则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所以做图者大胆声称:比特币是泡沫之母!
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为什么全世界各种资产泡沫层出不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要我说——
比特币才不是泡沫,信用货币本身才是人类最大的泡沫,才是真正的泡沫之母!
我有一个信念——
就像纸币改变世界一样,比特币最终也会改变世界。
这种改变,根本不需要人们取额外做出什么样的努力,甚至与比特币所带来的“区块链技术”也毫无关系,只需要以法币来计价的比特币价格,一直涨,一直涨:
涨到全世界的政府和央行,认知到他们自己的愚蠢和狂妄;
涨到社会精英们承认,信用货币和信贷刺激是当代政府永远也戒不掉的毒品;
涨到多数人不得不意识到,信贷规模并不能一直指数扩张,人类经济并非能一直保持线性增长;
涨到所有人都知道,以美元为首的法币泡沫,究竟有多么的大,有多么的荒唐,而以美元为首的信用货币世界,是如何的烂,是如何的无耻,是如何的劫贫济富;
……
就可以了。
毕竟,正是像我这样相信比特币价值的人,赋予了比特币以共识,也赋予了其价值——万物皆泡沫,除了比特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T_BoMskRKRkT43rNRXIyQ

中国县城的最终结局

 

去年这个时候,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县城的深度调查,当时引发了大面积的传播和讨论。
时至今日,关于县城的房子要不要买,小镇青年如何逆袭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
其实,我对中国县城的观察一直没有停止。
所以今年就这个话题又写了一篇文章。
这一次将于去年不同,不但回顾中国的城市化历史进程,还给生活在县城农村的青年提出了几个如何赚钱,改变命运的建议。
也许你一直生活在城市,但是看看也无妨,一定颇为受益。
如果觉得文章很有价值,请一定要转发给自己县城的亲戚、朋友,那么这篇文章就发挥它最大价值了!
01
县城的现状
中国的县城是一个典型的江湖,这里讲究关系,人情非常重要。
一个县城有几十万人口,但是真正有权有势的或许只是几百个人。
这几百人里面有两三百个科级以上官员,然后有几十个较有影响力的各行各业商人,再有就是几个有头有脸的江湖人士。
这几百人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网络,相互之间即便不熟悉,也会通过其他渠道短时内了解各自的底细。身处网络中的一个人,如果碰到什么事情需要找网络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想一想办法,都会搭上线。
可以说,县城的一举一动、风云变幻都在这群人手里操纵着。
官员:平时一般民众很难接触到他们,但是这些人却在背后主宰着一个县城的财富流动和政治局势。哪里该拆迁,哪里该修路建桥,谁能包揽到政府工程,甚至谁家的孩子能够特招进入县城重点中学,都是这些官员决定的。
商人:这类商人大多资本雄厚、人脉广泛,对县域经济、政治和社会治理具有影响力,这些商人一般涉足房地产,酒店及旅游开发,当地矿产或者特色产业等等。
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拿项目”,即承接政府的各类基建项目,包括道路、桥梁、公园、广场等基础实施建设项目,通过赚政府的钱发家致富。
江湖人士:这类人群不一定是黑社会,但是他们一定是“地方势力”,因为县城的经济空间很小,动不动就涉及到利益争斗,所以无论官员还是商人都需要这种“民间力量”出来做事威慑一部分人,保护自己的利益。况且很多县城的商人也是由黑社会洗白而来,只是上岸之后才经营正当生意。
有了这种权力生态,可以说县城是一个关系远远大于规则的社会,靠的是裙带和朋友。
关系到位,你才有机会出头
关系决定成败,至于规则、能力、才华、水平等一切都靠后。
你的能力所体现的不在于收入相差几百块钱,而在于你认识多少人,有多少各行各业的渠道,能为多少事开方便之门,在灰色地带又能如何游刃有余。
所以在县城混得好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人:

1、官二代

2、家里有生意产业的子弟

3、自己是体制内的公务员

4、拆迁户,现代地主,收租就能过日子

其他人群,都是只能活在平均线的水平,很难说有机会逃脱束缚,改变家族的命运,所以很多年轻人逃离了县城,剩下一些利益群体和走不动的人。
小县城今后还有年轻人吗?
 
在高考录取率80%的今天,沿海城市的落户门槛,已经降到了皆大欢喜的程度,县城的人口注定加速流出,再过十年,二十年大部分人都对县城毫无概念,为什么?
因为00后以及我们的子女一出生就在城市,他们从未在农村长期生活,所以老家的祖屋,农田山林,对他们而言,毫无记忆,也毫无意义。
80后,90后还有小时候在水塘抓鱼,树木掏鸟蛋的记忆,但是他们的子女没有,这些人的子女一出生就在城市长大,一辈子都不会种田,只能在城市生活。
所以,县城的80后,90后老了之后,县城就会逐渐衰落,因为再没有多少年轻人了。
每一个家族的起势,看的是三代人努力的总和。
父亲没做的你来做,你做不到的你孩子做。
总要有人站出来,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你。自己虽然难一些,但是孩子会轻松许多。
今天不离开县城去大城市闯荡,以后你的孩子就要走这条路,而且他们会走得比你更艰难,因为那时利益分配已经形成固化阶层了。
县城是一个安逸稳定的社会。
在县城生活,慢慢的就会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你的理想抱负会在脆弱的自制力下分崩离析。
不要留恋县城和农村那一亩三分地和微薄的补贴了,马上迁走户口,去外地城市发展。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让这些事情占据你的心智,难免就会在事业上顾此失彼。这些小恩小惠,只会使你失去进取的力量。
也许之前离开县城的人不认为自己多么的有能力,而是他们厌倦了这个沉闷,看不到头的社会。
02
县城的房子要不要买?
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快车道”,但真正进入“超车道”加速发展是1998年之后。
 
1998年,中国政府宣布取消福利分房,全面开启住宅市场化的时代。
由此开始,中国开始了一轮20年史无前例的、排山倒海的、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
 
过去的这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上升了将近一倍。从1998年的30.4%,提高至2018年近61%,约4.5亿人从农村进入了城市。
1998年-2018年的20年城市化历程,可以称之为“第一阶段城市化”。
其基本特征是:
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城市,甚至到县城和小镇,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扩张,不论是城市面积还是人口,这是全面扩张的城市化时期。
中国县城的最终结局
推动中国县城房价持续上涨的棚改政策于最近几年接近尾声,12年的棚改造就了县城不断上涨的楼市行情,随着政策的退去和人口外流,未来县城的房价注定堪忧。
下一个20年,中国即将进入“都市圈时代”。
除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等五个都市圈还有进一步城市化的前景,大部分县城都会像发达国家铁锈地带那样逐渐凋敝。
中国县城的最终结局
中国县城的最终结局
中国县城的凋敝衰落,实际上也是人类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因为城市也存在着“生老病死”。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以能源和资源型工业城市为主的东北,随着产业的逐渐枯竭,人口流出情况非常严重。
之前黑龙江鹤岗市二手房市场惊现一套低至348元/平方米的住房,46平方米总价1.6万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国县城的最终结局
鹤岗现象代表着中国将有一大批县城被淘汰,而另一方面,沿海城市却迎来了加速发展,城市化进一步提升的集体狂欢。
据联合国报告: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约60 km的范围,人口在250万以上的城市有2/3位于潮汐河口附近。

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而几乎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
若以2010年GDP计算,将湾区视为国家,那么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在全球国家的经济排名分别为第9位、第14位和第23位。
中国县城的最终结局
事实上,中国的地缘处于陆权和海权之间的枢纽位置,注定陆地、海洋齐头并进,湾区作为大陆与海洋的接驳地,恰恰就成了海洋补课的绝佳载体。
因此,中国势必对外争取海洋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内发展海洋经济、着力建设湾区。
所以,关于要不要在县城买房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不追求投资升值同时为了照顾父母,可以买一套,否则所有资金都拿去更好的城市,毕竟投资投的就是未来。
最近我采访了几个在县城买房的人,以下是他们的心声,请您参考:
1、我花了几十万买了县城的房子,然后就去外地打工了,一年都住不了十天。租又租不起价,唉。
2、很后悔在县城买房,花掉所有积蓄不说,还有了贷款记录,我在外地买房不能三成首付了!
3、县城的房子,是我一个噩梦,我怀着美好的心愿买房给父母住,没想到房子没建好,当地小开发商就跑路了,我也没时间维权,卖又卖不掉,住又住不了,心酸。
4、我有几千万了,回县城买房纯属是个人虚荣心,毕竟买套大平层给父母住倍有面子,邻里街坊都说当年的狗蛋出息了!所以这点钱也不在意了,毕竟富贵不归乡犹如锦衣夜行嘛!
5、我在县城买房,纯属无奈,外地城市买不起,只能回老家了,毕竟媳妇孩子还是要有地方住的,也不图依靠房子升值了。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不是说县城就有什么不好,非得要去外地城市,而是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应该想得更长远,毕竟即使我们自己还能忍受,也还要为后代的出路着想。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两个因素:

你出生的时代

你所处的位置

如果出生在抗战时期,你的一生注定在战乱之中度过,不是在战场拼杀就在在后方颠沛流离,如果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那你才有机会在商海大展身手…
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你圈层和眼界,为什么曾经留学或者在大城市混过的人,脑筋特别活络?
这是潜移默化的。
环境塑造了人,也给了他们机会,只有在大城市才有高度市场化的行业,不断喷发的商业机会以及各种赚钱的门道。
所以,如果您还年轻,还有一颗奋斗的心,离开县城,去外地城市闯荡。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大把机会,不要让青春在岁月里蹉跎,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去努力,去创造,去实现。
03
几点建议
下面是我给县城青年的几点具体建议:
1、尽量不要进入传统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早就被既有的人占有了优势资源,你很难找到机会。年轻人应该去新兴行业,那里竞争没那么激烈,并且你还有相对的先发优势。
现在真正赚大钱的不是什么教师,旅游等传统行业,而是抖音快手直播卖货,跨境电商又或者是倒卖明星同款产品,炒房、游戏电竞等等。
你的对手决定了你的利润,对手太多的领域没有前途,选择行业的时候要注意瞄准新兴领域,大胆尝试,抓住机会壮大自己。
2、一定要有一门过硬技艺,切不可好高骛远,贪多求大。钱说好赚也好赚,说难赚也难赚。对于本领过硬的人来讲,赚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所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要沉下心来打磨自己。
3、做什么事情,不要一上来就想着挣钱。钱不是挣来的,是因为您有本事,人家硬塞给您的。
为什么人家愿意出大价钱请某个律师,因为这个律师有真本领,名气大;为什么别人可以拿高薪,因为他能力强,老板要出大价钱才能挖他过来。
人一定是提供了价值,才会有人愿意与您成为朋友,乐于与您分享和交往。所以混社会,一定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同时热心帮助人,提供自己的价值,这样您的路才会越走越广。
4、尽早结婚生仔。钱是赚不完的,工作是要做几十年的,千万不要想着等自己赚够钱了再结婚,那样您会耽误自己宝贵的青春,最终可能钱没有赚到多少,漂亮的妹子也被别人抢了。
一个人打拼太孤独,生病了都没人端药,早点结婚,两个一起奋斗,两份收入,买房首付很快就会攒够,房子一涨,全家幸福。
另外,大部分男人只有结婚了,心才会安定下来,不再飘忽,从此懂得敬畏,这样会少走很多弯路。
5、多读书,广交朋友。人的一生是一连串选择的总和,而选择又是认知观念的反映。多读书可以明理知事,使自己在关键时候不犯傻。
6、如果您不是商界奇才或者家中有矿,不要贸然创业,有钱就不断买房,不出几年时间,您就超越了90%的同龄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b85567wv9duffo80rs5ynw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作者:框框框子

来源:肥肥猫的小酒馆(ID:zhihufeifeimao)

我发现很多人对国与国的差距有多大没有概念。
实际上,五常的技术力量远远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是大到了不可思议的那种地步。
无论是在军用技术还是民用技术都是如此。
甚至在五常内部,双方的技术差距也大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那么五常第一和五常第二差距有多大?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以最近的华为为例,华为在全球通讯技术领域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地步,仅5G专利就高达3100余件,在5G方面几乎已经处于绝对领先的地步。
但是依旧有大量的专利技术掌握在以美国资本为主的三星、高通等公司当中,而在通讯技术以外,其他技术双方的差距更大。
例如在整体的电子产业上,美国在光刻胶、光刻机、晶圆产业等一系列半导体相关产业上几乎处于绝对的优势,而在技术上处于优势的同时,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也占据了最上游。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处于最上游最大的优势便是,一旦美国想要彻底掐死华为,那么只需要限制美国技术在半导体产业里的利用率即可——全球几乎找不到不存在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产业链公司,包括华为自己在内。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这仅仅是民用工业之上的一个半导体产业领域而已,一旦扩充到了其他领域,那么美国依旧拥有极大的优势,例如美国制药产业就是如此,2018年全球制药产业TOP50处方药销售排行榜当中,美国赫然占据了前十当中的六位,在前五十当中占据十六位,销售量占比高达32%,而以销售额占比则高达45%,说美国为制药行业的“半壁江山”丝毫不过分。
如果我们将民用行业扩展到军用行业上,双方的差距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1997年美国的F22就已经进入试飞阶段,2003年开始进入军队服役,彼时我们刚刚服役第一款国产三代机歼10,一直到2016年我们的歼20刚刚进入现役。
而美国的F35已经进入了每年高达85架生产量的高速量产阶段——最终每年产量可以超过200架,而最近F35的那门超顶级的F135发动机用1700千克的重量实现了22000千克的推力,我国即使已经在发动机技术上走到了研发出全向矢量推力发动机和14000千克级发动机的地步,但我们的发动机能力距离美国依旧有20年以上差距。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这是军用发动机,民用发动机的差距则要更大一些。
目前全球三大发动机产业公司,美国通用动力,加拿大普惠和英国劳斯莱斯,除了美国通用为美国本土企业以外,加拿大普惠和英国劳斯莱斯实际上都和美国有几乎无法分切的利益关系。
而通用公司的巅峰之作,推力高达50吨的GE9X发动机堪称人类发动机史上的皇冠,这颗用在波音777上的超级发动机能够在启动的情况下轻松把350吨的巨型客机推上13000米高空并且以0.9马赫巡航。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而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客机发动机CJ1000A,这款15吨级的客机发动机依旧处于测试阶段。
而至今为止,全球能制造10万吨以上航母的国家,有且只有一个。
五常第一和五常第二差距已经如此大了,五常第二和五常第三的差距有多大?
就目前经济规模、装备质量上来看,法国才是当之无愧的五常第三。
法国是全球少数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技术的国家,甚至拥有舰载机投送核弹的能力,这是相当罕见的,而法国的M51型潜射弹道导弹也是一款非常先进的第三代潜射弹道导弹,法国目前拥有4艘凯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了64M51潜射弹道导弹。
而在军事技术上法国也依旧拥有当出色的水准,阵风战机是全球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之一,而五代机方面法国也已经和德国展开联合研制。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但是即使如此,法国相对于中国的差距依旧极大。
中国早已在2016年开始部署拥有五代作战能力的歼20战机,法国刚刚开始预研,而法国至今也没有研究出足够先进的相控阵系统,其海空军的防空能力堪忧,因此不得不将阵风战机设计出能够截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战机的作战能力。
而法国在地面火炮、主战装备等多个方面都远远达不到足够先进的水准,不得不和德国、意大利合作保证自己的作战打击能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的整体打击水平远远达不到足够保证对抗美国的地步。
而在民用工业上更是如此。
虽然赛峰是世界顶级的航空发动机公司,但是在近年来随着产业的衰退,法国空客不得不大量的采用RR、PWGE三家的发动机。
而阿尔斯通的轨道高铁和能源技术也在被国外逐渐赶超,尤其是在高铁技术上中国也达到了相当不错的地步,甚至建立了全球最大、平均速度最高的庞大高铁网络。
而因为半导体产业没有得到足够的优势,传统通讯强势厂商阿尔卡特在中美的进攻下几乎毫无声音,5G时代无论是手机还是通讯方面,法国厂商几乎已经完全开始衰退了。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国家支柱公司阿尔斯通被美国坑杀,不得不以124亿欧元价格出售所有能源业务,而现在法国在能源产业上处处受制。
当然,因为在高新技术上产业上拥有一定优势,法国依旧可以对欧盟施加足够的影响力并且保证自己发达国家的水准,这已经是了不起的伟业了。
那么五常第三和第四的差距是什么?
法国依旧可以保证自己国内大量产业的运转,保证自己在高科技产业和军工领域的足够影响能力,足以制造出四代机、核动力航母和先进各种民用产品,国民依旧处于高端地位。
但俄罗斯除了军力以外几乎一无是处,俄罗斯近年以来在工业方面建树几乎为零,仅剩下在能源产业和军工业有足够的影响力,而俄罗斯的能源产业的开采、仓储和加工方面技术又极度依赖中国和欧洲的资金和部分技术,甚至时常被迫将此作为一种外交的牌而打出。
这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实在是不够体面。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那么五常第五英国本质上和美国什么关系呢?两者同出一源,在当今国际社会当中也基本上互相依存,这在国家当中相当少见。
但是即使是五常第五的英国,也能轻松保证对北非、中东的压制能力,乃至于在最衰弱的时候,也能在上万千米以外打一场保护自己殖民地的战争,并且保证对过去附庸国(包括印度)足够的影响力和经济掌控能力。
印度著名的影片《摔跤吧!爸爸》火遍全印度甚至全世界,而里面的主角就以拿英联邦运动会冠军为荣,并且专门拍了一部电影出来。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而这样的印度,在南亚地区能以一己之力压的周围六个国家(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缅甸、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喘不过气,并且从实际意义上吞并了锡金。
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比你想象的还要大无数倍。
笔者手上这部华为P40PRO手机,华为可以通过中国大陆的产业链做出绝大多数零部件,现在仅有麒麟990还需要中国台湾地区台积电进行代工,大多数产品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非国产也能做到联合开发。
但全球90%以上的国家甚至无法精准的制造出这部手机的玻璃后盖,因为仅和后盖上的相机模组和主板保证丝米级的严丝合缝,就已经是绝大多数国家难以保证的工业加工精度了。
例如我国能在珠峰上实现通话,并且保证全国所有有人区的通讯能力,并且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让99.9%以上的民众实现了拥有4G5G高速上网的能力。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这已经是全球仅有的无上伟业了,在1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能在99.9%的情况下实现通话和上网能力。
实际上,国与国的差距,这仅仅是一部分而已,实际上的差距会达到更恐怖的地步,例如定位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
任何国家想要在定位,都需要往太空发射一套全球定位系统来保证自己的定位能力,而全球的定位系统仅有四套,即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洲伽利略,一旦这四个国家/集团停止授权定位权限给国外,那么全球至少会有150个以上的国家陷入交通只能依靠地面标志的地步。
 
而半导体产业、机械工程等多种产业更是如此,全球不到10家手机生产商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全球两家企业瓜分了90%以上的商用桌面端CPU市场,全球移动端大厂CPU在一通厮杀后仅剩五家,即韩国三星猎户座(实际上由美国控股),中国海思麒麟,美国高通、苹果和台湾联发科。
当五常拒绝向全球提供芯片之时,信息化水平一瞬间将会倒回四十年前。
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一旦中美真正到了“脱钩”的地步,中国能不能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产业化优势,并且保证民众的生活呢?
实际上是完全可行的。
即使在中国和美国差距比较大的发动机和半导体领域,中国的技术已经到了相当不错的地步了,例如在半导体领域最繁杂的光刻机技术,中国已经能达到可以制造28NM光刻机技术的地步,如果能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我们甚至能够在2-3年内实现稳定的14NM级芯片的量产,并且在5年以内达到7NM的水准。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虽然距离最领先的水准依旧有很大差距,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架构和其他领域方面能达到足够的水准,那么我们至少现在可以做到量产I5-5代以前的CPU,手机则可以做到麒麟960级别的水准。
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周边获得足够的助力,虽然很可能短时间内靠自由产业链无法达到足够高的良品率,但是依旧能够把成本稳定在可以接受的地步,至少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尤其是国外芯片和各种产品无法进入的时候,完全可以保证自主的产业能力。
而在发动机领域上,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实际上是设计和整体的规划能力。
实际上即使是在发动机最复杂的叶片制造方面,中国依旧达到了足够领先的水准,例如我国的无锡透平叶片公司,其不但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还成为了GE、RRPW等多家公司的顶级供应商,目前我国甚至已经能够保证发动机全产业链上80-90%的制造能力,甚至拥有最先进的高压涡轮打孔技术,保证转子盘、高压涡轮叶片的制造能力。
 
但是这个最大的问题恰好在设计和结构方面,实际上如果我们抛掉专利和相关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在制造上达到足够的水准。
即使在差距最大的领域我们也能够保证达到足够的水准,那么在差距相对较小的领域,我们的差距实际上要更小一些。
中国相对于美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哪几点?
首先,中国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尤其是在数百个工业小类上中国几乎每一个产业都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这一点即使在美国也不拥有。
例如在半导体产业,中国拥有足够的产业优势和足够的产业链能力,而美国就没有,因此美国不得不大量的产业分布到自己的盟国,例如在三星的IC制造能力,在日本的半导体基础材料,在美国的IC设计等一系列的产业。
分散的好处是更低的成本,而更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并且很容易在产业链上出现问题,例如在本次的疫情当中,因为日韩和自身的问题,美国整个产业链就出现了极大的断档。
 
大国对小国的碾压已经到了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其次,中国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这是大多数国家都不如的。
例如在半导体产业,华为被制裁的当天,中芯国际就获得了高达25亿美元的注资,而整个国家半导体产业大基金的投入达到了数千亿甚至上万亿人民币,这种高达千亿美元级的恐怖投资能够在一瞬间撬动整个世界的半导体产业领域。
要知道,台积电年收入仅仅300亿美元左右,整体的研发投入仅仅数十亿美元,而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前后两期的投入就达到了千亿美元级,带动半导体周边产业链投入达到数千亿美元的级别,这甚至超过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财政收入。
无论是产业技术的追赶能力和集中力量攻关的力量整合在一起,还是庞大的民营资本支撑起大国的可言,大国的能力都是小国无法想象的。
有朝一日,当点燃恒星的能力从核聚变发电机当中释放而出,然后沿着遍布欧亚大陆的特高压输电网输送到全大陆岛每一个地点的时候,引领人类向前的,只能是大国。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pYzUpSSyeUopwgEUOHJ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