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凭什么不加班?

他们凭什么不加班?

图片

作者 | 万连山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图片

到现在还不觉得996有问题的,非蠢即坏。
各种拼命加班内卷,国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不是每个地方都如此。这两天,看到一部讲中国人到越南创业的纪录片《出海》,属实大开眼界。越南是一个有6800万网民、还远未成熟的市场。作为国内出来的卷王,主人公黎叔仅用一年,就成了当地互联网的一号人物。但他很不适应越南员工对工作的态度。越南打工人,不羁放纵爱自由。作为老板,黎叔每天9点就到公司,10点多员工才稀稀拉拉到齐。没干一会,12点到了,“哗”地就集体去吃饭,饭后齐刷刷睡倒一大片。2点陆续睡醒,慢悠悠地干活。4点左右,沙发上、地上坐满了人,都在闲聊。5点半,集体准时下班,齐刷刷冲进地库骑车离开,公司就剩黎叔一个人。满打满算,这些越南员工一天最多也就干5个小时的活儿。加班?不存在的。别说是周末有紧急的工作要处理,天塌下来,也得等周一再说。

你说客户等不及?客户也不加班。

图片

国内打工人这么勤快,都卷成狗了。

凭啥越南人,就能那么“懒”啊?

01

改造
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古代东方世界,长期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文化圈。越南是其中的核心之一。和朝鲜、日本一样,常以“小中华”自居。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启后,法国传教士到达中南半岛宣讲福音,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尊崇儒家的越南小朝廷来说,这是个严重的外部威胁,只会蛊惑人心、败坏风俗。1833年,面对愈发猖獗的殖民者,阮朝明命帝下令,全面禁教。时值大革命时期,法国如日中天,世界为之侧目。小小越南,既然不合作,只有请你去死。1858年,法国正式出兵越南。1887年,两国签订《顺化条约》,正式宣告阮朝灭亡,越南成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直到1954年,法军才全部撤出越南。如此长岁月的统治,法兰西对越南人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改造。

图片

首当其冲的是文字。为了宣传法式文化,殖民政府创立《南风》杂志社,大量介绍西方思想、科学、文学,比如无线电、电影、电话的起源和发展经过。这些新知识,一方面促进了越南近代的思想启蒙,城市中出现不少“开眼看世界”的人物;但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开始崇拜西方文化,甚至维护殖民统治者。再加上法国人的干涉,大量资金投入到法式教学中,汉学迅速衰落。1919年,越南宣布废除汉字,自创了一门新的拉丁文字。如今,虽然越南语和广西地区的方言在发音上十分相似,但越南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圈的记忆,已经很陌生了。这直接导致了越南历史的失落。汉字文献记录了越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但这些信息现在都很难被大部分越南人理解。就像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关于这一点,体现在现代越南社会的方方面面。去越南游玩过的朋友,大概都会有种错觉:这里确定不是法国?在一些大城市,尤其是大叨、胡志明市和河内,这里有很多法式建筑,和中国的老上海滩一样。比如河内歌剧院、西贡圣母院大教堂、大叨群山中的殖民别墅和豪宅,甚至越南军队的营房,高高的拱门、阳台、柱子和令人愉悦的对称,令越南人沉醉不已。

图片

模仿巴黎圣母院所建的越南河内大教堂除了建筑,越南人的生活习惯,也带着本土化的“法式浪漫”。比如,在亚洲其他地方,面包并不是那么受欢迎。但在越南,刚好相反,没有什么比Bánh Mì更受欢迎,即越南法棍。法棍对法国人来说,就像埃菲尔铁塔,是独特的标志,一日三餐都可以吃,大街小巷都有得卖。对现代越南人也一样,一日不吃都不行。大街上卖法棍的大妈多的是,一天随随便便就能卖几百根。这里的法棍是经过改良的,里面一般塞有越南本土扎肉、腌萝卜丝、薄荷叶、烤肉、鹅肝酱等等。味道还算不错,价格不贵,基本上2万越南盾就能买到,差不多人民币6元钱。

图片

越南的另一大特色是咖啡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圈的一份子,越南人本和中日韩一样,喜欢喝茶。但自从法国人来了后,咖啡迅速成为主流。如今,咖啡已是越南人不可或缺的饮料。当然,因为客观条件约束,越南人喝咖啡没有法国人那种格调。在这里,喝咖啡就像是在吃路边摊。一堆人拿着小板凳坐在咖啡店门口,围绕一个小桌子,甚至有时连个桌子都没有,就在那里喝咖啡,侃大山,一坐就是小半天。

图片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他们对咖啡是如此热爱。以至于一个东南亚小国,却成了仅次于巴西的全球第二大咖啡出口国,将文化生活转变为重要的经济来源。除了以上这些,还包括教育、烹饪、时尚以及大量基础设施,我们都能看到,越南人的生活方式,和法国人极为相似。虽然殖民者早已离开这条土地,但这里到处都留存着他们的印记。这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越南人动不动就罢工。因为法国人就特爱罢工。自18世纪大革命以来,民众运动在法国社会中从未断绝。尤其在20世纪初,工会组织推动的数次大规模罢工,迫使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更多地考虑工人的利益。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传统。越南人有样学样。加班不可能加班的,动不动就罢工争取权益才是常态,一言不合就请假辞职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即便月入一千元,准时下班约三五好友到咖啡馆、酒吧放松,定期出去旅旅游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经合组织(OECD)调查:中国工人平均每天工作9.2小时,毫无争议地位居世界第一;而越南工人,一天加起来工作不超过5小时,到点下班绝不会为工作多逗留一秒。在这点上,真的很法国。问题是,法国人均GDP为4.37万美元,越南才0.37万美元,这差距多大啊。法国人崇尚自由,是理想的浪漫主义者,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已经不愁吃穿,不需要为了生存而焦虑。越南又凭啥呢?

图片

早早下班的越南打工人

02

要票子,不要厂子

时至今日,亚洲仍只有4个发达国家:以色列、新加坡、韩国、日本。犹太人是美国的爸爸,谁都可以穷,以色列不能穷。其他三个,都是被时代风口推起来的。新加坡好说,中日韩都是贫油国,石油输入80%要走马六甲海峡。狮城占了地利,人口才几百万,能不富吗?日本的红利期是朝X战争,成为北约的亚太前线。美国真的把日本当亲儿子,不仅技术转移毫无保留,还给予接近于0的关税。日本商品卖到欧洲,也是低关税。而欧洲商品卖到日本,就要缴高关税。如此多便利,日本市场几乎可以只进攻、不防守,电子产品和汽车迅速攻略到全球。韩国和日本差不多,红利期是越南战争。此战前,南韩人均国民收入才73美元,全球最穷之一。相比下来,北边的朝X才是富国。战争开始后,韩国拢共60万正规军,先后5次往越南共派遣了31万人。如此舍生忘死,真把美国人给感动了。此后,美国不但对韩国全面开放市场,进行资金、技术支持,还把越南战场上大量军事、基建订单交给韩国。穷国朝X,就这么一飞冲天。日本人眼红的不行,想抢生意,被美国赶走了:你才给父皇出了多少力,你有二皇子忠心吗?

图片

70年代初的韩国贫民窟越南也有自己的红利期,贸易战。越南的改革开放,是从1986年开始的。但真正引起全球瞩目,是在2019年后。从那一年起,中国到美国的商品,要么不让卖了,要么就收高额关税。在这一前提下,大量外资奔赴越南开厂,包括中国的各种劳动密集型企业。2018年,越南是美国第12大进口商。到2019年,就排到了第8。尤其在三年疫情期间,全球多数国家,包括东盟各国GDP都是负增长,越南却逆风上扬,连续高升,取得历史性突破。看起来,越南好像即将成为日韩后的第三只猪,就要飞上天。但从贸易数据看,并不是这样。比如2020年,越南进口额2627亿美元,出口2826亿美元,看上去规模很大,其实总共才赚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