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癌一线治疗迎来免疫时代!

文 | 菠萝

 

胃癌首个一线免疫治疗方案

 

胃癌是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类型。

 

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腌制食物摄入过量等原因,中国胃癌患者占了全球40%以上!长期以来,由于通常发现得晚,而且缺乏新药,中国胃癌患者的死亡率很高,晚期患者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

 

好消息是,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出现,加上胃癌预防筛查的普及,这个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2021年4月有个里程碑事件,就是美国FDA批准了纳武利尤单抗(O药)与化疗联用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的上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食管腺癌。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的批准没有限定PD-L1和HER-2的表达情况。

 

这是FDA批准的首个胃癌一线免疫治疗方案,标志着胃癌一线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对于符合条件的胃癌患者,单独化疗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胃癌一线治疗迎来免疫时代!

此次获批背后的依据,是代号为CheckMate -649的大型III期试验。结果显示,在标准化疗方案中加入O药,HER2阴性的胃癌患者能显著获益。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PD-L1表达阳性且CPS ≥5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O药+化疗的免疫组合组取得完胜。免疫组合的中位OS为14.4个月,而化疗组是11.1个月;免疫组合组的中位PFS为7.7个月,化疗组为6.0个月。

 

CPS(Combined Positive Score,综合阳性分数),是用来描述肿瘤样本表达PD-L1蛋白水平的一个指标。简单地说,CPS分数越高,说明肿瘤样本里表达PD-L1的细胞越多。

毫无疑问,PD-L1  CPS ≥5患者能从免疫组合疗法中获益。但这次为什么FDA没有限定呢?因为分析数据后,发现其他患者也可能获益。

 

单独分析PD-L1表达阳性且CPS ≥1的患者,免疫组合的中位OS为14.0个月,而单独化疗组为11.3个月。

 

即使看所有入组人群,不考虑PD-L1表达,免疫组合的中位OS依然是13.8个月,而单独化疗组11.6个月。

 

因此,PD-L1表达量看起来并不能准确预测免疫组合疗法的效果,各个人群都可能获益。正因为如此,FDA批准了泛胃癌人群的免疫组合疗法,这点和肺癌中免疫+化疗的组合类似。

最新的中国数据

 

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患者能从中获益么?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胃癌和食管癌的异质性都特别高,中国和西方患者整体的生物学和临床的特性差别很大,无论是基因突变、免疫特性、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治疗响应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虽然免疫组合疗法在国际多中心研究中取得成功,它到底适不适合中国患者,是需要数据来证明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heckMate -649研究中专门招募了200多名中国的胃癌(包括胃食管连接部癌)患者,其中包含了中国常见的各种胃癌亚型。

 

在最近落幕的2021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消化道肿瘤大咖沈琳教授和来自中国的研究者们公布了中国患者的数据。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胃癌患者也能从免疫一线治疗中获益。

 

中国胃癌一线治疗迎来免疫时代!


患者生存曲线和国际研究的数据类似。无论是单独分析PD-L1  CPS≥5患者,PD-L1  CPS≥1患者,还是所有入组患者,在化疗中加入免疫药都带来了生存获益。

 

从下面曲线能看出,无论是曲线形状,还是比较一年生存率的话,各个亚组很接近。

 

  • PD-L1  CPS≥5患者一年生存率是61%
  • PD-L1  CPS≥1患者一年生存率是57%
  • 所有入组患者一年生存率是57%

 

都显著优于化疗的41%~43%。

 

中国胃癌一线治疗迎来免疫时代!

除此之外,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等关键数据,免疫组合疗法也都显著优于化疗。

 

随着这些数据的公布,我相信O药+化疗的联合方案在中国也会很快获批胃癌一线治疗,也很可能没有PD-L1表达量的要求。

 

因为CheckMate-649研究的优秀数据,近期发布的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指南中,免疫治疗也首次进入中国胃癌的一线用药推荐!

 

纵观这几年的中国晚期胃癌治疗指南,能明显看出。免疫治疗地位越来越高,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从三线治疗迅速升级到一线。

 

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我们应该还能探索出更多的免疫治疗使用方法,无论是新的免疫药物,还是新的组合疗法。

 

而且不止是免疫治疗,胃癌还有很多新进展让人欣喜。

 

对于HER2阳性患者,有针对HER2的靶向药,包括新型的HER2抗体偶联药。就在这两天,美国FDA有条件批准了K药与曲妥珠单抗和化疗联用,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GEJ)腺癌患者。

 

对FGFR2阳性患者,有针对FGFR2的抗体药物,对于CLDN18.2阳性患者,有针对CLDN18.2的抗体药和CAR-T细胞疗法等。

这些新型疗法在各自临床研究中都获得了成功,应该都会逐步上市。胃癌的精准医疗时代,已经到来。相信随着更多创新疗法的出现,越来越多胃癌将不再是绝症,而成为能长期共存的慢性病。

当然,我经常说预防>筛查>治疗。最希望的,还是大家都能规避风险因素,并做好筛查,尽量避免晚期胃癌,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新药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2021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

[2] First-line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vers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CheckMate 649 Chinese subgroup analysis. AACR 2021

[3] Nivol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chemotherapy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 gastriccancer/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first resultsof the CheckMate 649 study. ESMO 2020

[4] Nivol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refractory to, or intolerant of, at leasttwo previous chemotherapy regimens (ONO-4538-12, ATTRACTION-2): a randomised,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17 Dec2;390(10111):2461-2471.

[5] A phase 3 study of nivolumab in previously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TTRACTION‑2): 2‑year update data. Gastric Cancer2019(19).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e_rSAalAaBEr_2MPhlrOGQ

胃癌治疗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哪些中国患者能获益?

文 | 菠萝

“中国特色”癌症的新希望

在刚结束的2020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多项重磅抗癌新药的研究结果公布。对中国患者而言,意义最重大的成果之一,无疑是免疫肿瘤药物在上消化道肿瘤一线治疗中的突破!

 

尤其是一项名为CheckMate-649的国际大型研究,纳武利尤单抗(俗称O药)加上化疗的组合,一线治疗HER2阴性的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包括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和食管腺癌),战胜了目前的标准疗法:单独化疗。

 

对于参与试验的患者,无论总生存期(OS),还是无进展生存期(PFS)都取得了改善。尤其是对PD-L1阳性(CPS分数≥5)的患者,获益最为明显。

O药这项研究的成功,是免疫组合疗法首次在胃癌一线治疗III期研究中,让患者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都显著获益。随着这个数据出炉,免疫组合疗法有望取代化疗,成为这些患者一线治疗的新标准!

 

从下图可以看出,PD-L1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从一开始就分开了,说明O药+化疗的优势是非常明确的。

 

胃癌治疗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哪些中国患者能获益?

CheckMate-649研究的结果备受瞩目,除了数据很好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研究的规模非常大:整个研究包含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患者,其中包括13.4%的中国患者!

CheckMate-649是目前为止开展过的规模最大的胃癌免疫治疗临床研究。

2000多例入组患者是什么概念呢?

一般I期临床试验大概需要20-30名受试者,到了III期临床研究的入组人数在500左右,而通过I期临床的药物仍有非常大的可能无法通过III期临床研究。通常,800-1000例左右的III期试验已经能被称为大型研究,这样超过2000例患者参与的大型抗癌新适应症研究非常少见。

但它的优势是如果成功,结果的可信度会高很多。毕竟参与的患者越多,出现随机偏差的可能性就越小,数据更能代表真实情况,结果的普适性也会更好。尤其是对于胃癌这类异质性很高,患者情况千差万别的癌症类型。

 

这项研究的成功对于胃癌患者意味着希望,对于中国患者尤其重要!因为全球近半数的胃癌患者都在中国,已成为我国“特色癌种”,形势严峻。

 

为什么中国胃癌患者这么多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些因素包括: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高盐和腌制食物
  • 抽烟喝酒

幸运的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或者药物治疗改变的。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最大的风险因素之一,携带者患癌风险是其它人的3~6倍。中国有一半以上成年人都是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杀灭幽门螺杆菌可以大幅降低的胃癌风险。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胃癌风险。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腌制的美食,比如我老家四川的香肠腊肉。它们固然是美味,但科学研究发现,长期吃腌制食物会显著增加胃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级致癌物列表里,赫然有一个就是“中式咸鱼“!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胃癌不仅多,而且由于筛查不足,多数发现就是晚期,生存率很差。目前,中国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以化疗为主,但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复发耐药。对于晚期患者而言,目前的5年整体生存率通常不足10%。

 

毫无疑问,我们亟需更好的疗法来帮助胃癌患者。但很遗憾,虽然无数科学家前仆后继,但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一线治疗已经10多年没有什么显著突破了。

随着O药这次研究的成功,我们终于看到了曙光。

 

从三线到一线的跨越

 

熟悉免疫治疗的读者可能知道,这并不是O药第一次在胃癌中取得成功。就在今年三月,O药已经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胃癌。中国患者盼来了首个获批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免疫肿瘤药物!(扩展阅读:O药再获批,中国首个胃癌免疫疗法来了!

 

只不过,当时获批的是三线或以上的晚期患者治疗。也就是针对使用过化疗等药物后效果不好,已经耐药或复发的患者。

一线治疗:肿瘤诊断后首次选择的治疗方案

二线治疗:一线治疗失败后,选择的治疗方案

三线治疗:一线和二线治疗都失败后,选择的治疗方案

为什么当时获批的适应证只有三线呢?

 

因为第一批参与O药在胃癌中的临床试验患者都是接受过化疗的。数据来自什么患者,就支持什么患者的使用,凭证据说话,这就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精神。

 

但大家一直都很好奇,对于刚诊断的晚期胃癌患者,能不能直接一线就用免疫药物或者组合疗法?疗效如何?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免疫药物早一点用,效果可能更好。(扩展阅读:都在谈免疫治疗,应该把它留到最后才用么?

 

理论上讲,由于免疫药物起效的原理是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所以患者状态越好,免疫系统越强,治疗效果就可能越好。很显然,比起已经接受过化疗或其它治疗的人,刚诊断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免疫系统都应该是更好的。

不仅理论如此,免疫治疗研究很多的肺癌,黑色素瘤等肿瘤类型里的数据,也都支持这一点。免疫疗法用于一线治疗的时候,患者长期生存率看起来更高。

 

胃癌中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一直以来,研究的结果都不明朗,专家们并没有达成共识,指南也没有推荐。

 

这一次,我们终于看到了明确的结论:CheckMate -649研究数据证明,对于特定的晚期胃癌患者,一线直接用免疫+化疗的组合方案,是更好的选择。

 

不止是CheckMate-649研究,O药在日本和韩国还进行了另一项名为ATTRACTION-4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数据。

 

借由这些研究结果,O药巩固了自己在胃癌免疫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获益的患者群体

 

胃癌可以分为很多亚型。CheckMate -649的首轮结果是否能够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样的胃癌患者是免疫组合疗法的优选人群呢?

在这次研究中,从O药+化疗的方案中获益最大的是CPS分数≥5的患者。

和化疗相比,这些患者中位生存期从11.1个月提高到14.4个月,死亡风险下降了29%。在一年的时候,化疗组有46%患者生存,免疫+化疗组则是57%。

那啥是CPS分数≥5呢?

所谓的CPS(Combined Positive Score,综合阳性分数),是用来描述肿瘤样本表达PD-L1蛋白水平的一个指标。

简单地说,CPS分数越高,说明肿瘤样本里表达PD-L1的细胞越多。这样的指标,我们称之为“生物标记物”。

之所以把PD-L1表达量作为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是因为很多研究都发现,PD-L1表达越多,肿瘤免疫治疗的整体效果响应往往越好。

 

这次的数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本次研究的最主要目的,是看PD-L1阳性(CPS分数≥5)患者中的效果。但为了对比,研究中也纳入了很多PD-L1表达弱阳性甚至阴性的患者。

结果看起来,确实是CPS分数越高,PD-L1蛋白表达量越高,免疫组合疗法效果越好。

 

  • 如果不管CPS分数(所有患者),免疫组合疗法让患者整体死亡风险下降了20%;
  • 如果只看CPS分数≥1的患者,免疫组合疗法让患者整体死亡风险下降了23%;
  • 如果只看CPS分数≥5的患者,免疫组合疗法让患者整体死亡风险下降了29%;

 

不过,大家肯定会问,PD-L1表达量更低的患者能不能也尝试这个组合疗法呢?

 

目前来看:有希望,但还要等更多数据。

 

说有希望,是因为从生存曲线来看,不考虑PD-L1表达,参与研究的患者整体实现了总生存获益。

 

胃癌治疗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哪些中国患者能获益?

但我们还要等更多数据,因为目前针对PD-L1弱阳性(1≤CPS分数<5)或者PD-L1阴性(CPS分数<1)两个亚组患者的详细数据还有没有披露。

 

这些数据很关键。如果后续分析证明在这些亚组里,免疫组合疗法也优于化疗,那适用的人群就会大大增加了。

 

在肺癌中,免疫+化疗的组合用于一线治疗并不需要生物标记物,无论PD-L1表达如何都可能获益。胃癌中是否也是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除了PD-L1的表达量,研究者还根据其它特征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分析,想看看免疫疗法的效果是否有区别。比如,分为男性/女性;亚裔人群/非亚裔人群;肝转移/无肝转移等等。

 

幸运的是,无论性别如何,种族如何,转移情况如何,患者都可以从免疫疗法中获益,结果都优于化疗。

 

价值和展望

 

这次研究最大的意义,是证明了胃癌一线用免疫组合疗法是可行的。

 

O药是在中国已经获批胃癌三线治疗的免疫药物。如果未来一线再获批,就意味着能惠及更广大的中国患者。

 

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我们还能看到更多让人欣喜的消息,或者找到更好的免疫治疗使用方法。

 

比如,免疫治疗最大的优势,是疗效的可持续性。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随访时间越来越长,我们有望看到生存曲线的拖尾效应,也就是出现一些长期幸存者。胃癌中会不会出现呢?

 

再比如,目前看来,“免疫+化疗”的副作用整体可控,但毕竟化疗副作用很明显,而且长期使用会打击免疫系统功能。我们能不能减少化疗次数,既保持化疗药杀伤癌细胞的效果,又降低它对免疫系统的抑制?甚至对于一些患者,能否只用免疫药物?

 

另外,除了免疫+化疗,目前临床尝试最多的免疫组合疗法还有“免疫+免疫”,“免疫+靶向”。事实上,CheckMate-649研究还有一组没有公布数据的患者,就是尝试了O药联合“伊匹木单抗(俗称Y药)”的双免疫药物组合。

 

不同免疫药物,不同的组合在胃癌治疗中效果如何,值得期待。

 

总之,对于胃癌患者而言,现在免疫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我们期待后续研究能让胃癌的免疫疗法的使用变得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这里还要多补充一句,可能有人会问:目前中国上市的PD-1/PD-L1免疫药物已经有好几个了。到底咋选?

简单来说,这些药物并不完全一样,无论药物设计还是临床效果都是有差别的。且尽管免疫药物有泛瘤种治疗的特性,但每个瘤种特征不同,也不能盲目用药。个人意见,大家应该根据临床研究数据来判断,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已经在相应适应证里获批的药物,规范用药。

抗癌领域突飞猛进,不止是免疫治疗,还有很多新疗法值得期待。

比如,这次免疫治疗是针对HER2阴性患者的。而前段时间,针对HER2阳性胃癌的第一个抗体药物偶联药物在日本获批上市,给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另外,2018年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还公布了针对胃癌的CAR-T细胞治疗早期数据,多位晚期患者肿瘤显著缩小或得到控制。如果该结果能在更多患者中被重复,将是胃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相信随着更多创新疗法的出现,随着预防和筛查的普及,中国胃癌的生存率会迅速提高。把它变成慢性病,是我们的目标。

 

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新药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Nivolumab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s first line treatment for advancedgastric cancer/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firstresults of the CheckMate 649 study. ESMO 2020

[2] Nivolumab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refractory to, or intolerant of, at least two previous chemotherapy regimens(ONO-4538-12, ATTRACTION-2):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phase 3 trial. Lancet. 2017 Dec 2;390(10111):2461-2471.

[3]A phase 3 study of nivolumab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or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TT RAC TION2): 2year update data. Gastric Cancer2019(19).

[4]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stomach.html

_________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mZBpwMH9nDwNUHCq_m5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