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辅书单

    迷迷糊糊五个月,网课效果因人而异。多少人在上课时候在QQ和微信聊天,多少人一边开着电视,一边打着游戏。我的世界,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猫和老鼠…反正数不过来。

    迷迷糊糊一个学期过去了,闵行二模不是难,是你们退步了。

    今年疫情不但让经济增速放缓,也让一个个学霸退步懒成了渣渣。

     今天各大交流群中,很多不要脸的家长秀着面单,自吹自擂,你们把牛娃标准也定得太低。反正吹牛不上税,五年级学到高中数学,学完物理,学完化学,学完又不是学好,有个屁用。我也没见到闵行二模卷数学做到145分的小学生家长在到处得瑟。真正的牛娃家长都是低调的,只有内心极度自卑才会到处炫耀自己,三公面单不难拿,很多普通小学都有推,有什么bb的。

   浑浑噩噩半年,大部分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所谓的进步,只是在吹牛家长的嘴里。极少数不依赖机构,自觉和会自学的才会进步。一叶目开5月18日计划所有交流群取消禁言,恢复开放。但依旧不对外加人,新群加人在八月。具体时间请及时关注公众号通知。

   昨天说如何在小学和中学培养孩子,今天决定发各学科书单,虽然数量大,但都是我们觉得还不错的参考书,都是适合自学自练。操练熟自然就手稳,大家各取所需吧。还没有进群的家长,虽然暂时不能进群,但先选自己需要的有针对性地训练起来,别以后进群一问三不知。进群后,一起畅所欲言交流心得。进群的家长,请按照一叶先生的方法努力。

   不能再浑浑噩噩,是时候应该努力了。因为一叶目开,努力,始终都有方向!

小学部分(1-4年级):

小学英语听霸178篇

小学英语读霸178篇

小学英语写霸178篇

小学语文走进阅读

小学生收必背古诗词75+80首

语文 百题大过关 阅读、基础

小学生作文入门

新语文读本

小学英语语法专练

一课一练

走进小古文 阅读与训练

语文太重要

一本搞定

名校名卷

好作文改出来

满分作文辅导一本全

小学语文阶梯阅读80篇

小学语言综合阅读训练

小学奥数精讲精练

语文优+阅读

默写能手

以上书各年级都有,大家可以选各自年级。5年级是过渡,所以建议超前学一点初中的,归纳在下类。

小学五年级-初中数据推荐:

奥数精讲与测试

初中物理知识一本全

实践化学基础知识手册

无敌初中历史年表

初中函数红宝书

龙门专题 初中数学 统计与概率

中学文言文满分宝典

直击名校初中数学300题

怎样解题 初中化学

初中数理化生公式定理解题手册

初中物理 公式定理解题技巧速查大全

初中英语星级训练 阅读理解+完形填空

英语完型填空分级专练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满分训练150篇

中考母题作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

初中物理拉分题解题思维训练

初中数学压轴题精讲精练

奥数教程学习手册

名牌学校分层课课练 数学

直击中考文言文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

走向成功 上海市各区中考考前质量抽查试卷精编

 

如何在小学和初中期间,为四大之路做准备

     延续昨日话题,如何才能在小学和初中期间,为四大之路做储备?

 

    昨天公众号帖已说明,2022年前老政策的四大之路包括60%的自招和40%的裸考,自招看综合和拔尖的科目,允许偏科,但强项得在上海范围内排得上号。裸考就看中考的630分(其中语数外各150,物理90,化学60和体育30)。

 

     今年中考是最后一次630分的总分,明年中考开始执行750总分制度,但录取计划依旧是老政策。从2022年开始,变更为750分加50分综合评定的名额分配优先的新中考制度。

    2022年开始,新中考制度自招比例,四大由60%降低到了35%。名额分配比例代替原先的零志愿和裸考,占据65%。四大之路也就只有这两条路。

 

     进入四大高中的学生,一届大约在1200人左右。35%的自招,也就是420人,按照老政策对应的60%比例看,每1000人中有5.6个人符合自招录取条件,新政策执行后,自招减少为每1000人中有3.2个人符合。另外,名额分配方面,一模7%门槛加上自招考8%的录取率其余名额分配占据780人。如果按照中考具备高中录取资格一届10万人计算,大概每1000人中有8个人可以进入四大高中。

 

由此可见,四大之路,并不平坦。

 

     新中考后涉及的科目太多,时间不足,不但要考虑语数外等主课,还要兼顾物理化学体育等副科。就连综合评定的50分,也是需要重视的。这也正是,一叶目开昨日所说,对于大部分四年级以后,前期花费太多精力在奥英上的学生,准备四大高中是有巨大难度。

 

    在今年以前的小升初,奥数是敲门砖。很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起步鸡奥。但是奥数和初中中考是否有关系?答案也是很虐心,除了自招考数学那部分内容,似乎相关度并不大。巨大的奥数产业,某思、某季、某菇,甚至那么多真假名师支持着。最终仅有那150名幸运者是有机会踏着业数奥竞之路,进入四大高中考虑的范围。但是整个上海一届中奥过的孩子竟然有4万人。千分之三点七五的概率,恰恰和前段的自招人数率一一对应(还有文科专长生)。但是他们只是有资格,如果一模整体分数不达7%,也没有资格录取。而其余的千分之九百九十六点二五的学生,几乎百分之一百都是分母,都是垫脚石。

    很多打着自招旗号的机构和老师,号称有资源。却不知自招老师已私下联系各区一模总分前二十和单科前十,他们有的提前签约,有的却成为自招考优先考量的对象。四大自招看的是超前思维能力和全面综合意识,绝对不是和小学考试那种教点套路就可以投机取巧。能被四大自招录取的学生,几乎不会浪费时间参加自招班和自招机构。

 

    相比自招之路的虐心,对于有梦想的普通学生来说,今明年的裸考和2022年开始的名额分配制度,是另一条可以迈入四大的渠道,但也是唯一的机会(注意:2022年开始裸考是没有四大名额)。

 

   今年的裸考,就是六门,新中考750分一共十门。相比2021年以后的十门虐心考,2020年可谓是幸运。今年学子,体育全部计入满分,只要五门能拿到极致六百分,就可以大概率裸分进四大。

 

   所以,对于向往和准备四大的学子,摆在你们面前的路很清晰,要么自招,要么中考十门加综合评定四大类,走名额分配之路。后者的核心就是十门均衡,想想就心颤。

 

    一叶先生并非泼大家冷水。要知道今明年小升初的学生,已把超过三年时间花费在奥数上,如果目前还不属于上海前列,或拿不到小学语数外前五的成绩,也基本丧失自招的先决条件。而恰恰重奥的经历,也耗费大量中考十门的准备时间,逆袭需要时间的转换,没有时间支持,只是空想。这些学生面对四年后的大考,一叶先生表示并不乐观,四五年级定型中考也就由此而来,缺的不是希望和努力,而是时间。

 

     在上海,体制外的学校,包括三公,他们IB等课程和特定教学模式都不适应应试四大。之前某外融合班,出国无望,也有人走四大自招之路。但以后新中考自招名额减少,少的就是他们那批人,让他们在如狼似虎的XH拼名额分配到区资格,所谓难上加难。其中还有隐藏原因,一叶先生说不出口,怕让你们更虐心。

     所以,志在四大的幼儿园和小学生家长,请不要选择体制外双语学校和三公类的学校,也不要选择温水煮青蛙的九年制学校,并非质量不好,而是教学重心在于本校直升和体制外之路,没有资格直升的学生,也没有什么优势去拼中高考。

   志在四大之路的低年级家长,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 在上小学前,养成认真高效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别老是一坐下就喊妈,或心不在焉,别磨叽,别思想不能集中。)

2. 在二年级前,培养自学能力。(先手把手教,然后慢慢放手)二年级是最重要的时间,别出去瞎玩,别浪费时间在听书和无用的课外大语文上。安安静静地把五年中涉及的字词句和数学英语能学多少学多少。在一二年级,一定要努力争取在班级里混好些,家长成为老师自己人,孩子成为班级孩子王,有好处。

3. 三年级前可以参加奥数思维训练等课程,但三年级以后,如可以进某思集训队或某季创新班,请坚持,争取排名前50%,有机会走自招理科班路进四大。如果进不去,请退班,换成名额分配方向努力,别依赖机构,努力自学。(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很多高端班几乎不考试或做做样子根本不换血,原因不用一叶多说了。果断退班!)退班后,对自招心有不甘的学生,可以利用《多功能题典》自学(题目和答案在一起),然后用《高思导引》去训练(大部分机构都用里面的题目,答案很详细)。如果放弃自招,那就从课本入手,自学吧。

4. 四大之路,英语是必须品,但不是所有。别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英语上,原版娃不是不适用四大选拔,只是原版和应试两条腿一起迈,容易跌跟头。原版娃最大后遗症是语文成绩不会好。因为中西思维有极大区别,而且是无法提高的根本缺陷。FCE、小托福和PET,没有用。四大高中不看这些。他们都相信自己学校卷子,四大自招考英语部分的难度就是上海高考卷的难度。

5. 无论历史开卷考还是道法开卷考,社会知识全面是必须的。不但要懂,还要会分析。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尤其是近代屈辱史,很重要!(很多孩子喜欢看古代史,喜欢英雄的故事,不喜欢看屈辱史,但是中考大版面就是考近现代史。心虚…)

6. 数学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志在四大的学生,必须超前,最好超前一年半。但前提是已经翻篇的题目能保证95%的准确率。举个例子,别以一课一练和市北四色书为依据,那太简单。可以看看奥数精讲,这本书也是大家都喜欢做的标配练习册。C卷的内容,最多只允许错一题。在这个基础上超前,越远越好。如果做不到手稳,那就别超,你孩子不是超前那块料。超前切记不依赖机构,容易被忽悠成井底之蛙,自学自练,自己事还是自己解决更好。

7. 语文是大多人的心病,也是大多人的弱项。不是不想鸡,是大多数人心有余力不足,语文也是所有学科中补课最无效的。新中考将不再设有考纲。范围如宇宙。但除了自招理科班路线外,无论是自招文科班,还是走名额分配路线的四大之路,语文都必须要拿到足够多的分。作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和基础知识,都不能失分太多。所以,对于低年级,目标名额分配中考路线进四大,语文必须从小重视。

幼儿园,学思维,认字,背唐诗,培养语感,家长多交流,口述感想(作文启蒙)。

一年级,别偷懒,多认字,多写字,字都不认识,看书也就没了兴趣。尝试背诵成语和部分好句好段。千万别听书,吃过肉的狗不爱吃狗粮了。

二年级,多看书,多思考,家长陪伴多交流。四大名著别急着看,先看电视剧(一定是老版的),培养兴趣。可以试着写一些150字内的小短文。看完电视,看古文版的四大名著,一则便于理解,二则自发提高文言文语感和思维能力。

三年级,有了二年级广泛的阅读基础和一年级强大的认字写字基础,阅读理解和作文都是小CASE,你们会发现无比轻松,任何题目都驾轻就熟。当别人还在为阅读理解和作文头疼的时候,你们可以轻松地进行更广泛的阅读和思维。

四年级,开始玩文言文,初中的重点。但古文观止不用看,那是高中的,拔苗助长容易死。小古文挺多,几句话一段的寓言故事比较好。

五年级,需要接触初中阅读理解和中考作文,否则来不及达到四大标准和中考高分要求。

 

(看看上面的建议,你们是否为鸡英和鸡奥而后悔,忽略语文的家长,中考语文拿不到130,那四大名额分配之路就渐行渐远了。)

 

8. 物理和化学,是否需要提前学?

     真没必要,中考的物理和化学与高中内容不可同日而语。初中物理没有竞赛,中考和自招的比重都不高。初中物理对于数学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即使是女孩,也毫无难度。化学对于文科背诵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轻而易举。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所谓零基础的物理课程,只是皮毛,就是把课本走一遍,毫无技术含量。学校有特定试验课程,课外设备不全几乎没有,反而会让校内第二次学有冲突和疑惑。在最需要提拔语文课外阅读和社会知识大局观积累的时候,去超前三年学习物理化学,本末倒置,难道都不怕久了遗忘吗?

 

    时间和精力需要用到刀刃上,中考物理只要课堂上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可能轻松满分,超前学两遍就是浪费时间。

 

 

9.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五十分,让学生和家长的校内表现变得更加重要。小学班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是两大利器,直接影响初中的格局。初中是三好学生和入团。(交流群中悠悠为大家多次开过“如何成为老师自己人”的讲座)。别小看这些,如何成为老师的自己人,将成为左右这五十分的关键。而五十分值,将直接影响四大名额分配之路。

 

10.  中考体育有30分,四大类选修项目。不想跑1000米的,去练跳绳和游泳,千万别变成胖子,以后够呛。给你们一个忠告,体育运动也别偏科,不一定要成为运动员,四肢发达的头脑往往简单,你们要做的只是尽量四大类都满分。体育都拿不到接近满分,四大还指望什么?

11.游戏别禁,爱好要广泛。自招卷曾考过LOL和王者荣耀,还考过乐理和流行音乐明星。新时代的四大,不喜欢只刷题的学生。

12.四大之路上,不存在神雕侠侣。双宿双飞的凤毛麟角,更多的因为早恋毁了学途。

 

 一叶目开给低年级家长的建议:

  兴趣是学好的根本。低年级可以语数外都很普通,但也不要某一门略好于其他两门。因为小孩子都喜欢做自己擅长学科,一旦出现不喜欢或失去兴趣,后面再想提高成绩就难了。四大的门槛是十门拔尖无弱项。为了十门都拔尖,请一定要注意这个小细节。

   四大学子很少有妈宝男和心机女,有也在高中难混长久。爹妈有此倾向请立刻改,时间久了,爹妈的格局就是子女的格局。

    一叶目开所说的四大之路,大家看懂了吗? 成为那1200人不容易,但也不代表不可能。在其他市重点(非四大)儿子的学校,注意隐忍,一旦你霸气侧漏,成绩太拔尖,上了红榜,会有人要求你自招本校而阻碍你的四大之路。

    新中考没有推荐,只有自荐,无论你走自招还是名额分配,命运都在自己手上,干扰越少,机会也就越大。可以不是老师心里班级里最合适的四大人选,但你可以是自己和父母心中的优秀学子。积累实力,暗暗隐忍之后,在一模和中考爆发,躲开所有的干扰,四大目标指日可待。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_KvmdAdUkZ3QCJ4z5YHvQ

2020上海民办小学/初中报名人数出炉

 

最近几天升学类文章流量激增,这也催生了很多捣糨糊的“水文”。然而,相比一看就是捣糨糊的吐槽文,更无聊的是那些一本正经说瞎话的所谓专业文章,比如预测报名率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提到过,鸡血圈其实真的是个小众的圈子,而其中经常流连于微信群和QQ群的毕业年级的家长就更少了。因此,鸡血群的投票结果完全不能代表十几万的应届生家长,更别说有些文章居然拿区区几十个数据代表一个区,然后高谈阔论……

 

#哎,数据不够么就不要用了啊!硬上有意思么?#

 

这种瞎搞出来的百分比除了忽悠和带流量还有别的意义么?再等十天,5/18-5/19,你要的数据就能唾手可得,这都等不及么?

 

总算,官方的数据先来了一波,家长们可以定定心心吃“硬菜”了~~~

 

市教委刚刚发布,截至5月8日24时,本市义务教育入学有关登记、报名工作全面结束。

01

幼升小方面

2020年上海市幼升小信息登记18.51万人,其中报名民办小学2.23万人。74所民办小学将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占民办小学总数的88.10%。民办小学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数比约为1.41:1,与2019年基本持平。

02

小升初方面

2020年上海市小升初信息确认14.16万人,其中报名民办初中2.52万人(不含一贯制直升,下同)。85所民办初中将参加电脑随机录取,占民办初中总数的77.27%。民办初中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数比约为1.43:1,比2019年略有下降。

03

民办一贯制直升

民办一贯制学校小升初直升录取已于4月23日全部完成。全市14个区、43所民办一贯制学校安排民办一贯制直升计划4905人,申请民办一贯制直升意愿的人数与直升计划数比为:1.03:1。

(数据来自文汇独家稿件,作者:张鹏;编辑:王星;责任编辑:樊丽萍,姜澎)

 

So,大家什么感觉?

 

我觉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心定的,因为稳定或者下降总好过猛增。既然参加摇号了,总是希望自己能中签的,人少了,自然中签率能稍微高那么一丢丢。

 

幼升小“一进一出”

01

 

先说幼升小,数据基本持平,这比我想的要多那么一点。

 

在出路不明,很多对口公办尚可的家庭放弃民办的前提下,一些原本对口菜小且无意鸡血的家庭加入了“撞大运”的队伍,这一进一出,最终造成了持平的结果。

 

另外,在直升一贯制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总体人数不变,则可以推断出民办摇号形势两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举个例子,本来A校(九年一贯制)和B校(对口普通公办初中)都不错,也都是本区招生。往年的录取率差不多,都在1:4左右,即四个人报名,一个人录取。然而,小升初无差别摇号政策的落地以及九年一贯制直升比例的确定和同样无差别的摇号政策,很可能将两校录取率的天平完全打破。

 

结果A校可能是1:8,B校可能1:2,一个减半,一个翻倍。

 

这完全是可以预见的变化,家长无论如何选择其实都没错。

 

选A校的是用较大的幼升小录取风险来换取未来小升初的直升概率,这条特别适合那些“撞大运”的家庭,摇到就是赚到,这一签真的比当年新股中签“暴风影音”还要nb得多。

 

而选B校的则是落袋为安的思路,先搞定小学再说。在新政之下,B校的毕业生必然会经历从大部分择校到大概率去普通公办初中的转变,而同时对口初中的生源较之过去会有明显的提升。如今普普通通的公办初中,五年后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到时候说不定就真的成了“家门口的香馍馍”了,那岂不美哉?

 

所以,不如先就近摇个往年的热门民办,体验下传说中的优质民办,几年后看情况再做决定。

 

 

小升初更显理性

02

 

小升初的略有下降则反映出家长的理性。

 

首先是受未来中考政策的影响,一流高中自招比例的大幅减少会明显影响一流初中的出路。也许你会说强者恒强,但是前提是你有着和普通学校学生一样牢固的基础,不惧和别人拼中考裸分。

 

其次是分配到校的名额影响。显然,在整体水平相对逊色的普通学校,牛娃更容易拿到校内排名的前列从而直通市重点。这也是摆在大家面前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去牛校陪太子读书,最后很可能落得两手空空裸拼中考的结果。

 

民办的未来是特色教育,而不再是单纯的鸡血教育,家长必须早日恢复冷静和理性,而这次的摇号参与结果也恰恰反应了这个理性的趋势。相信随着未来民办出路的变化和名额到校的进一步落实,这个趋势还会愈发明显。

 

对鸡血家长而言,及时调整策略,及早回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是让孩子长期收益的“康庄大道”。

 

一贯制直升尘埃落定

03

 

这个其实已经是旧闻,摇号的公平性在民办一贯制直升名单的产生上得到了完全的体现。这给了一些家长更多的希望,同时也让另一部分家长唉声叹气。没办法,公平就是这样,从来就没法兼顾,没法皆大欢喜。

 

对小升初而言,还有个变数就是“三公”。“三公”的面谈名单还未公布,所以在民办一贯制直升摇号中拿到名额的学生到底还有没有资格参加“三公”面试还是个未知数。

 

尽管从道理上来说,直升结果已经进入系统,无敌的“三公”完全可以看到这个结果,从而做出相应的选择。如果“三公”在这个时候抢人势必会让个别学生狠心“跳槽”,如此,民办一贯制多出来的直升名额恐怕又会滋生一些不必要的“漏洞”——而这并非是有关部门愿意看到的。

 

上一篇转载了有关“割韭菜”的好文,真的是不吐不快。而事实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人和事,只不过有些人割得文雅一些,或者割的不是钱而是你的时间。

 

作为家长,一方面需要兼听则明,关注不同的公众号搜索不同的信息;而另一方面则是及时优胜劣汰,三观不合的号尽早取关。

 

其实,微信有个搜索功能,大家活学活用就好~~~

 

最后,祝大家有摇必中

大头狮

2020.5.9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AYousD2M5eJ2uoApsIg6aw

你也配上我的中?

你也配上我的中?

今年3月,上海市教委做了一些改革,核心内容是民办学校招生,也要摇号。

 

上海的民办教育很强,初中阶段已经形成了复旦附中、华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四大门派。他们一方面控制了优质的教师资源,另一方面集团化运作,组成了庞大的分支矩阵。

 

一茬茬后浪都以能进入这些学校为荣。

 

以前,这些学校都是自主招生,优选的生源确保了学校升学率和各种荣誉。以华二初中为例,在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拿了172个奖项,全上海市第一。

 

现在,预定中奖突然变成全民乐透,对于老百姓们来说,是一件好事。郝大星说他很羡慕: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但有的人坐不住了。兰生复旦就发文提示家长:

 

单凭一时的热情择校,后果可能是漫长的痛苦折磨。

 

这也说得太含蓄了,华二初中就简单直接多了。几天前,华二初中在学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劝退信——《到华二初中读书,你真的想好了吗?》。

 

劝退信首先炫耀了学校的四大优势。老师们来自清北复交,特级教师很多;学生家长都是精英,教授、法官、企业家、机械师、书画家、专栏作家、IT精英占比很高;学生都是品学兼优,情商在线。

 

最后,学校重点强调了同学们的经济优势。大家经常去保利剧院、上海音乐厅看演出,春游秋游去的都是迪士尼:

 

民办教育是收费教育,你一定要清楚。

意犹未尽的华二初中还在文章里附上了两份自评表,一份给家长们评价自己的素质和经济实力,另一份是给孩子评价自己的科创基础和独立生活能力等:

 

100多门的选修课,这一切仅靠老师可以成全吗?不!

 

其实华二初中完全不必如此长篇大论,乃悟帮他们总结一下:

 

你也配?!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责令华二初中整改,并对领导进行追责。

 

2010年,依托华师大二附中,上海市民办华二初中成立了,出资方和举办方都是上海市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学校起点很高,连校园都是法国人设计的。

 

乃悟查了一下,新城发展是嘉定区国资委100%控股的国有企业。早在2018年,国家6部委就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在2018年年底前,除企业关联性强的职业学校之外,其他国企办学应该引入社会资本或移交地方。

 

新城发展的主要业务是房地产。华二初中旁边有一些公司开发的项目。

 

事实上,华二初中的师生们说话一贯如此简单直接。一位在华二初中毕业的学生曾写道,自己一边学马术,一边学曲艺,一边读书,周围的人都很出色:

 

他们在各自领域、或科技、或某医学科,都能达到很高水准。

 

当年明德学校也对杉菜讲过类似的话。

 

乃悟没记错的话,杉菜最后不仅成功毕业,还把自己嫁入了豪门。

你也配上我的中?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jIrSInVQAGT06FepEPUsLQ

花钱给孩子找补习班成绩就能上来?

    90%的上海家长都有这样的问题,以为花钱给孩子找补习班成绩就能上来?

     抱歉,还真不是这样。上海家长都太鸡血,哪个不是舍得在孩子教育上花大钱?

     但我还是得泼你冷水,别以为给孩子打鸡血,疯狂报班,就能上“4校8大”,清北复交更是竞争惨烈!不了解上海中高考政策,不懂上海招生潜规则,没有专业的老师和方法……坑得只能是你家孩子

上海中高考真有那么难?

     传闻中考有一半的人考不上高中,其实不然,上海的高中录达线率为85%,但只有63%的人可以上高中。因为还有22%的人积分不够只能上三校或者出国前也参加了中考,上海中考题目不难,难的是进顶尖高中。

      这意味着,如果你不能通过自招入学,那只有裸考。你只要在中考,不小心做错了一道不算太难的数学题,或者单词拼写错误……就可能和重点中学无缘,就是这么残酷。

     真正的上海尖子生就是万里挑一。他们不仅学习方法高效,而且掌握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临场不慌的做题习惯,决不允许自己随意出错。

     所以尖子生最重要的不是成绩,是心态!谦卑的态度加自信的性格。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是顶尖中学的自招考试,就更能体会到什么叫题目难,尖子生之间的较量,侧重点在于全面,不仅仅是数学和英语,拼的是所有学科无短板,所有学科零失误。

     那成绩一般的初高中学生,是不是就更加没希望了?只要你学会做到真正的手稳,市重点是不难的。

     有些人大不特补,持续排名靠后,那一定要搞清楚孩子成绩上不去的根源!

      我非常反对一些家长的做法,就是不停给找名师一对一或熬夜刷题。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最影响初高中学生成绩,是因为“缺乏信心,学习方法不对,不懂解题技巧,又不会考试”的问题。

      题海战术,孩子们天天疲惫于应付大量的题海战术。听话的孩子会内化功利性理念,学会过分在乎分数,过分在乎成败,经不起波动,心理脆弱,背负沉重的压力。一旦自我承受不了,就会导致感觉人生很累,生活没有意义,甚至出现强迫、焦虑、抑郁等各种严重心理问题。有的孩子,内心不愿意承受,会走向叛逆与对抗,讨厌学习,享乐生活,得过且过,沉溺于网络,与父母老师冲突。       

这就是可怕得青春期病!

今天在课堂,心里想着情郎(姑娘);

今天在课堂,魂飞到游戏上;

今天在课堂,应付爹妈任务忙;

      如今的孩子很多长期被家长包办,神经脆弱,容易想不开。家长从小鸡血,小时候听话,七年级后就不顺从了。这就是青春期病,病中的补课,无效!花钱,也是家长一厢情愿。

   在上海,有人做过统计,95%的补课无效,这不是危言耸听。

    补课应该是让那些处在学习歧途的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然后,学生就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

     补课应该是补学习习惯,不是补知识!如果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花费再大的精力,再多的时间也难以保证孩子的学业会得到明显的提升。

     补课,不应该从小开始。如果能从小不经常补课,那关键时候的一两次点拨,会有很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3LoKbhwXv7S1JAlmZ1t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