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作家梁文道说过这样一句话:近三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重口味。麻辣烫、水煮牛肉、辣子鸡、小龙虾、香锅、烧烤、火锅……

 

有网友这样描述现在很多人无辣不欢的状态:“菊花”已经冒血,香锅依旧不停。哪怕明早腚痛,今夜还要再来。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寇晓雯 摄;下同

 

重口味,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饮食常态!

 

臭豆腐、卤鸡蛋、宫保鸡丁、辣子鸡、水煮牛肉……这些国人最爱的“重口味”食物,往往是高盐、高油、高糖、过辣的。而对于水煮青菜、小葱拌豆腐、清蒸鱼等清淡食物,人们往往嗤之以鼻,无法下咽。重口味,已成为了中国人的饮食常态。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曾当过记者的自媒体人“牛皮明明”曾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作家梁文道有次和同事去德国汉诺威,由于不习惯当地饮食,没几天同事就病倒了。

 

休养期间,同事拜托梁文道带饭,梁文道打包了当地一道名菜——维也纳猪排

 

第二天,同事精神许多,他向梁文道道谢:“总算吃到好的了,昨天那个猪排很特别,汤可真够味。”

 

梁文道愣住了:没有汤啊,哪来的汤? 同事说:那一小碗不是汤吗? 梁文道这才知道,原来同事将猪排的蘸料当成了汤料喝,所以才觉得“够味”。

 

这件事让梁文道十分感慨:长期重口味的人,味蕾已经麻木了,根本尝不到食物本真味道的美好。

 

过去二十年,国人最大的变化,就是口味越来越重,几乎到了无辣不欢,得猛下油、猛下调味料、猛下盐的地步。 对于这种现象,梁文道无比遗憾地说:”今天的重口味,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好好地欣赏一碗素面,一砖豆腐了。” 或许我们喜欢吃的并不是食材本身,而仅仅是喜欢融进食材中的各种调料罢了。

 

重口味:满足口舌之欲,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重口味食物,大多是过甜、过咸、过辣、过油,而这些,都是非常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1
过甜——伤心脏、肥胖

2012年2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的一篇题为《公共卫生:糖的毒性真相》(Public health: The toxic truth about sugar)的文章指出: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而且糖的危害远在脂肪和卡路里之上。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事实上,如果长期摄入高糖饮食,可以从上到下毁全身:增加心脏病风险、容易发胖、毁坏牙齿。

 

增加患心脏病风险:一项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科学与政策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儿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饮料就能改善心脏健康状况,降低今后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儿童所喝的含糖饮料份数越多,他们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容易肥胖:北京协和医院孕期营养门诊韩东梅刊文指出,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高糖饮食是直接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毁坏牙齿:2018年5月18日,在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编写的《中国儿童含糖饮料消费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教授介绍,饮用含糖饮料后,口腔里的细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残渣发酵形成牙菌斑。含糖的碳酸饮料有一定酸度,长期饮用会酸蚀牙齿,增加患龋齿风险。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2
过咸——伤心、伤肾、伤血管

2019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全球健康》给出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五分之四被调查群体每日平均盐摄入量12.5g,是中国膳食指南规定(6g)的两倍多。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研究指出,全球20岁以上人群中,食盐摄入量平均值,颜色越红,代表盐摄入越多。饮食偏咸的中日韩三国,在盐摄入上,力压全球大多数国家。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研究认为,中餐重盐的特质直接与健康风险挂钩,也发出“中国菜太咸了”的提醒。

 

而过量摄入盐,正是高血压、心脏病、肾病、中风等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

 

就这样许多国人,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泡进盐罐子。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3
过辣——伤肠、伤胃、胆囊炎

 

辣椒味辛,性热,但是辣椒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虽然口服能增进食欲,但是不宜多食,过食可引起头昏、眼干,口腔、腹部或肛门灼热,疼痛,腹泻。还会诱发溃疡、伤及肠胃,间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李蓉介绍,吃得太辣不仅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也可能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

 

另外,过辣会刺激胆囊,尤其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对于慢性胰腺炎的病人,贪辣容易使病情发作。人到中年,咽炎、慢性气管炎、口腔问题等,因辣椒素的刺激,更是使病情迁延不愈。辣椒素的刺激,使胃肠黏膜充血水肿,胃肠蠕动剧增,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

 

被“重口味”毁掉的中国人,最后落得一身疾病!
4
过油——三高、肥胖、伤心脑

 

油腻食物都含丰富的脂肪,长期摄入这类高脂油腻食物,容易造成三高、肥胖、还会伤及心脑。

 

三高、肥胖: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蔡红琳指出,吃油多,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高,容易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肯定不利人体健康!

 

再加上肥胖一来,过多的营养脂类、糖类滞留在体内,时间一长就容易引发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伤心血管: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脂肪酸过剩时主要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沉积在血管里造成动脉硬化,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柏峰博士介绍,很多人喜欢吃动物内脏、烧烤等多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再加上久坐不动,体内脂肪堆积,三高无形中飙升。这样的生活习惯,很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中风等脑血管疾病,从而诱发血管性痴呆。

 

无论吃饭还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健康生活,平平淡淡。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16~2025的重要内容,每一项跟慢病防控息息相关。

 

01

减盐:每天别超6克

 

建议用定量盐勺,如果觉得口味不好,不妨加醋、胡椒等来调味。另外,购物时要有标签意识,比如午餐肉等,看看里面的盐含量是多少,特别是钠含量。 

 

02

减油:每天别超30克

 

建议家庭用油要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03

减糖:总淀粉摄入量要控制

 

很多人一说减糖,就想着不吃含糖的食物,对甜味的食物能拒就拒。其实我们所说的减糖,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单糖、双糖、果糖等,淀粉类食物也要控制,比如米饭、面食等。因为这些淀粉类的食物在肠道里也会分解为单糖、双糖。而减糖的标准就是吃进去的淀粉、糖等能量物质要与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要不然能量在体内堆积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最后,当一个人悟得了生活的真谛,才懂得平淡才是生活的本真!


比如:简简单单白开水,比酒水、饮料更健康,不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很多人这一生,喝过各种高档饮品、各种名目档次的酒,这也成为一个人标榜身份、历经世事的象征,然而喝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最健康的还是那杯凉白开。

 

有些人吃过那么多高档酒店、山珍海味、美味珍馐,到头来血压高了,血糖高了,血管堵了,活到最后才明白,原来最健康的、最香的还是自己家里的三五小菜和一碗杂粮配青菜。

 

所以,无论吃饭还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

 

来源:健康时报(jksb201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LazosH5pSs9GB67vOX3zQ

BBC纪录片——碳水的真相

BBC纪录片——碳水的真相

 

BBC纪录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必须承认碳水尤物太性感了,谁会不爱啊,虽然在营养专家眼里它们除了会变成脂肪并没有任何的价值。决心要减肥的人士,一边要戒掉碳水,一边要戒糖,放弃哪个都不快乐啊。这部纪录片尤其适合低碳小白观看,如果是第一次接触低碳饮食,这里面的内容可能会刷新你的认知。

 

《碳水化合物的真相》告诉你要正确执行低碳饮食的第一步就是:正确认识碳水化合物,并清楚怎么吃。

 

这部BBC纪录片中通过颜色分类来如何分辨碳水化合物。

 

将碳水分为了白色碳水、米色碳水以及绿色碳水三大类:

 

白色碳水,主要来源是糖,含糖饮料,加工食品中添加糖。

米色碳水,主要来源是米饭,面条,谷物等淀粉类主食。

绿色碳水,膳食纤维,这是好的碳水,一般人摄入不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吃了大量的白色和米色碳水,但是绿色碳水吃的却很少。

 

纪录片拍摄者Dr Xand还采访了很多低碳水专家和志愿者,很多志愿者通过低碳饮食逆转了糖尿病、各种健康指标也大大好转了。

 

 

碳水化合物并不是魔鬼,其实我们吃的所有的食物都含碳水化合物,白色碳水是糖,米黄色碳水是淀粉类的食物,像土豆、意大利面、米饭,绿色的碳水是纤维,蔬菜水果都属于这一类。同样都是碳水,绿色碳水就是要点名表扬的优质碳水。而米饭、面这类精制碳水化合物是点名要批评的。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rAME1RUq1Q1yQo-RTrJYw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说到为了吃必须要专门去一趟的城市,成都和重庆一定都会上榜。
川渝的美食之争,总被吃货们推向风口浪尖,实际上,四川菜与重庆菜本就同宗同族,属于巴蜀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好比一对一起长大的兄妹, 重庆长成了耿直外向的汉子,成都则变成了柔情内敛的姑娘。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重庆是最“江湖”的城市。
 
重庆被誉为山城,有特殊的码头文化,靠力气吃饭是主要的价值观。他们勇于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同时脾气火爆、耿直。
 
吃的食物,也以麻、辣、鲜、香而著称,饱含浓郁的江湖气息,让人欲罢不能。
 
大盘盛肉、装汤,大嘴吃肉,粗犷豪爽,尝爽嫩鲜,不断追求味蕾刺激,才是王道。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成都受上天眷顾,自古衣食无忧,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人们安逸、懂得生活,吃起东西,更是“精”得不得了。
 
街头巷尾里小小窄窄的苍蝇馆子,就是成都的名片。
位置越偏僻,装修越简陋,老板的脾气也就越怪。虽古怪,但食物却十分美味,如同像苍蝇馆子虐我千百遍,我还待苍蝇馆子如初恋。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美食的个性,很大程度会随着一座城市的性情而定的。
重庆和成都两者的共同点不少,实际上却风格迥异。
这次,我们来聊聊川渝美食的魅力,听听这城市之间颇有渊源的碗里江湖。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1
最好的面馆,就在家楼下
在山城的街头走一走,遍地都是好吃的面馆,毫不夸张地说,面馆的数量,跟火锅店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面在重庆人心中的地位,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人,白切鸡之于广东人,盐水鸭之于南京人。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人平均每天吃掉500w+碗小面,足足撑起山城人民饮食半边天。不仅是食物,更是城市名片。
不少美食纪录片,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嘿!小面》等出现过它的身影。
 
小面比火锅更重要,一点也不过分。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有意思的是,这里每年都会更新小面50强的排名。
 
排名或升或降,大多数老板并不理会,只觉得自家的最有特色。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在面馆前,喊上一嗓子“老板,小面!起硬点,多菜!”
老板熟练地抓起二两面条,在滚水中汆烫面条和口感爽脆的藤藤菜,拿起一个提前打好佐料的碗,往碗里撒些葱花。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待面煮好后,再加一勺秘制的鲜亮、喷香,能瞬间撩人舌尖的油辣子,这碗小面便活了。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被油辣子包裹住的面条,根根泛着金光,软硬适中,一嗦到底,油辣子辣而不燥,回味绵长。
小面,是重庆不可少的一种美食,一种情结,一种道不明白的味道。
 
如同重庆人的性格,豪爽,耿直,说干就干。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以葱、蒜、酱、醋、辣椒简单制作、调味的麻辣素面被称为小面。
在老重庆人的心中,加入豪华浇头的也称作小面,如:牛肉、肥肠、豌豆炸酱面等。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和重庆的面相比,成都的面,精华在臊子浇头上,牛肉、肥肠、杂酱、鸡杂、豌豆……可谓是花样繁多。
担担面,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面食。
2013年,担担面入选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首次评选的“中国十大名面条”之一。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担担面,最初是因为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
 
同时,也是是初代网红。
小时候的成都人,一旦听到“卖担担面,卖担担面咯!”这个熟悉的叫卖声,会接上一句“老板,来一碗担担面”,就能喊住卖面人,让他送一碗送担担面上门。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一有人要吃面,卖面人立马将担担放在街边。
摆开带有炉子和碗筷的行头,火旺,水开,面下锅,片刻后捞面入碗,放上调料、臊子,一碗担担面就搞定了。
吃完了,卖面人便收拾起碗筷和行头,继续边走边卖,边卖边煮。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一碗地道的担担面。
 
吃起来应该面条柔韧滑爽、臊子酥香脆嫩、汤口辣麻酸甜的才对。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干”,是老式担担面的特色之一。
 
以前卖面人走街串巷,游走四方,没有汤头来得更方便。不过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也多了很多带有汤头的担担面,也颇有特色。
成都人骨子里念旧,老派与新派,总在为变化起争议,带汤的还是不带汤的?
 
其实都各有风格,好吃才是硬道理。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2
鸭鸭离不开南京,兔兔也跳不出川渝
“为什么要吃兔兔?”
 
成都人:对不起,太好吃了,没忍住。”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兔兔是成都人最爱的“动物”之一。
 
成都人见到兔子如同广东人见了鸡一样:头拿来秘制吧!身上肉做冷吃兔,拿来做手撕烤兔也不错……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第一次吃兔兔,最好先吃兔头,再吃肉。
吮吸表面的肉,再沿着嘴角处的上下颚撕开,把兔头一分为二,然后尽情地吮吸里面鲜辣多汁的兔脑花。
你便明白,为什么成都人们如此痴迷兔兔;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手撕兔肉、冷吃兔,既是成都人夜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下酒零嘴,也是外地食客口中最难忘的成都味;
兔腿,是肉食动物的狂欢,经过长期锻炼的兔腿,肌肉紧实、肌理细密,吃起来有嚼劲,越嚼越香……
试问,哪只吃货能拒绝兔兔呢?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不过,城城想提醒一句,买兔兔一定要一次买够量。
不然等你发现好吃到嗦手指,想要再买的时候,要么大排长龙,最惨就是卖完了。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如果兔兔成功逃离成都,最远也只能跑到重庆。
毕竟,兔兔这么可爱,重庆人当然要吃它啊!而且还要吃最嫩、最辣的那种。
尖椒兔,是重庆的一道江湖菜,兔肉嫩滑的口感和辣椒的爽快,就是重庆人眼里的最佳拍档。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江湖菜学到了重庆人的耿直,碗如盆大,肉料多,放辣椒时也不吝啬。
尖椒看起轻描淡写,实际上暗藏辣度爆表,分分钟辣哭一米八的大汉。
如果你来,你就会听到这么一句话,“我出钱,你出命,一起辣成神经病。”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水煮兔,同样是最能体现兔肉鲜嫩的江湖菜做法。
满满的辣椒、花椒漂在红油上,又辣又麻双重刺激,麻辣有味,香得刁钻。
 
一次性将鲜辣的滋味全部吃透,巴适得很!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3
吃鸡,川渝也是专业户
说到广东。
其实,广东人民并不孤独,因为成都和重庆人民也同样对鸡情有独钟。
俗话说川渝不分家,用鸡肉做成的美味更是全盘皆收,哪还顾得上分你我啊!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口水鸡,是招呼外地朋友的招牌菜之一。
酱汁麻辣醇厚,鸡肉鲜嫩,让人欲罢不能,一口就吃出了个名声在外。
郭若沫曾在《賟波曲》里写口水鸡:“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
 
城城看着也流口水。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不过,好吃的川渝人民可不仅满足于口水鸡,还开发出了芋儿鸡、肥肠鸡、梁山鸡、钵钵鸡……
香辣迷人的芋儿鸡,鸡肉有着常人意想不到的鲜嫩口感,经过高压炖煮的芋儿,口感早已软糯,入口一抿就化。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在红油走一遭,更是香辣可口之余还带有回甜,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芋儿一出,连鸡自己都想把C位让给它。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肥肠鸡,看似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食材,在川渝人民的手中完美变成最佳跨界组合。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现杀现炖山上散养的鸡公,加上油脂丰腴的卤制肥肠,在红汤辣油的掩盖下,成为另一番迷人的风味。
连不爱吃的肥肠的人,吃过后也会对肥肠刮目相看。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不少外地人去到川渝两地,其实不是第一时间去吃名气最大的小面和火锅,而是去排队去吃各种当地特色鸡。
被当地人领到店门口时,会发现这些小店几乎清一色藏在老旧的家属区里,没什么招牌,店里也没有菜单。
大家心知肚明,皆是为一锅红汤鸡而来,心中的信念没有丝毫犹豫。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4
吃抄手?重庆要“麻”,成都要“辣”
抄手,是四川人对馄饨的特殊叫法。
馄饨,广东叫云吞,湖北叫包面,江西叫清汤,福建叫扁食,新疆叫曲曲……
区别在于叫法不同,但又因出身地不同,在味道上、形状上,也就产生了各自的风格。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四川的抄手,起初是用于祭祀的。
在宋代,每逢冬至商铺便停业,各家包馄饨祭祖,祭毕之后便会分食馄饨。
一般百姓家里用猪肉做馅,有的富贵人家一盘馄饨里就有十多种馅,也被成为“百味馄饨”。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老板,一碗老麻抄手!”嬢嬢们手起手落之间,你的二两抄手便已包好。
重庆的抄手,跟一般抄手的个大皮厚的特性不同,只有硬币大小。皮薄肉香,皮儿薄如蝉翼,晶莹剔透。
泡在鲜香红油汤里,里头的花椒,麻得让整个人的口腔处于兴奋之中,吃起来爽滑劲道,肉香四溢,巴适!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成都的红油抄手,一定是无辣不欢者的最爱,大碗红油汤汁包裹着抄手,鲜香麻辣。
吃之前搅拌均匀,让抄手浸泡在红油汤汁中,才够辣入味。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红油辣子作为抄手的灵魂,要好吃,还必须是老板亲自去采购上好的辣椒,一点一点舂出来的。
过程简单,但很费时。慢工出细活,也只有这样舂出来的辣椒面才能辣味浓郁,香味持久。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5
可算是说到火锅了
不同地区的美食,往往带有浓厚的地方气息,而最热情奔的必然是辣中有麻、麻中带香的川渝火锅。
重庆与火锅,在外地人的眼中,二者似乎可以画等号。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火锅虽发源于重庆,据说最早是船夫和码头苦工们食用的廉价食物。
架起铁锅,放入牛油,以辣椒、花椒调味,把肉片、杂碎食材放到锅中,煮熟后麻辣鲜香,百里飘香,于是便流传开来了。
和成都的火锅之争,便是不少外地吃瓜群众一直津津乐道的事了。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重庆火锅,多自带网红九宫格。
 
热情似火,清油少、牛油多,擅长以干辣椒、花椒调味,味道偏麻。
而最让舌尖感觉畅快的,则来源于那几大块金砖牛油,味香醇厚,是清油火锅无法替代的。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蘸料中只加香油和蒜泥,油香迷人,解辣一级棒。
 
毕竟重庆火锅里的微辣也非常辣,常令食客“一口入魂”。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和火锅一样,店里上了年纪们的嬢嬢们五大三粗,中气十足,声音响亮,可别以为她们在凶你,她们不过是嗓门大。
想传个菜或加个单,嗓子吼弱了她们可听不见。
当红油滚开,热气氤氲,筷子不停,席间吆喝声不停,餐桌上皆是油锅里低落的红斑点点。
人们吃火锅的斗志,越发高昂,才是重庆火锅最真实的现场。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成都火锅,更多时候会出现鸳鸯锅。
锅底牛油少、清油多,喜欢用新鲜辣椒与花椒来熬制,吃起来味道偏鲜辣。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一开始会觉得比较温和,接着越吃越辣,像温柔一刀。
锅底味道,取决于每家店炒料熬锅底的秘方。蘸碟,除了香油,还可以在其中加入蒜泥、蚝油、醋、香菜等。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至于食物嘛,倒差别不多。
嫩鸭血、鸭肠、鸭舌、耗儿鱼鸡翅尖、嫩肉片、耙肉片、黄花菜、干贡菜……都是必点的嘛!
这些食物,在川渝火锅热情似火的“中国红”里,完成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在川渝吃火锅,记得多吃肉,别轻易点上一大篮子的青菜,不然可是要引来隔壁桌的异常目光的。
因为,当你吃下这些吸满辣汁的青菜后……
 
第二天蹲在马桶上的你,一定会明白为什么这样说。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6
麻辣烫,成都人叫冒菜,重庆人叫毛血旺
麻辣烫,有了一个“冒”字,口感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在成都,火锅的地位不可撼动。但口味再挑剔的成都人,也抵不过冒菜的诱惑。
“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当馋得慌又不想去火锅店,一碗冒菜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小吃,来源于当地的凉拌卤菜。
吃卤菜,要搭配卤汁才好吃,在里边加入一些香料和中药,把肉、豆制品、青菜、海鲜、菌菇类等菜品在锅底中煮熟后加入汤汁,发现味道非常变得好。
于是,慢慢变成了现在的冒菜。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至于汤底,想必也知道是地道的红汤,又辣又香。
有人喊它麻辣烫,但是在成都,这种方式就叫“冒”。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重庆人爱吃鸭血,叫它血旺。
重庆给“麻辣烫”换了主角和名字,叫毛血旺。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毛血旺,起源于重庆的磁器口。
据说,码头有一胖大嫂当街支起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加豌豆熬成汤,加入猪肺叶、肥肠,放入老姜、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别好。
在一个偶然机会,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鲜血旺,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于是,它便成了重庆的江湖菜鼻祖之一。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一层红油之下的血旺,嫩而入味,辅料爽脆可口,便成一锅毛血旺,麻辣鲜香,汁浓味足。
不仅在重庆受欢迎,席卷了大江南北。就是太费饭了,每次吃,刨饭起码都得三碗!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7
万变,也不离火锅
把火锅和冒菜吃到了极致之后,川渝人又改变了火锅的形态,变成随时随地都能享受的美味——串串。
串串出现在川渝人民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外加宵夜中,一份锅底加上一把串串,便能大快朵颐。
 
坐实它川渝境内“全民小吃”的名号。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同一种串串,在成都和重庆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吃法。
重庆人把提前腌制好的新鲜生料串在竹签上,当成火锅菜一样放到火锅里边烫边吃。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冷锅串串,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的成都。
事先把食材都煮熟,再往店家秘制调料里浸泡就行,泡一泡,食材就能吸饱麻辣鲜香的浓郁酱汁,蘸取少许干碟,便可开吃。
冷锅串串并不是冷的,只是装串串器具是凉的,所以称为冷锅串串。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上至莴笋土豆木耳藕片,下至鸭肠毛肚鸡翅尖嫩肉片,都三五片儿地穿在竹签上。
无论是生是熟,讲究的是一根一根,一口一串。
 
吃完结账时,人们总会统一口径大喊一声“老板,数签签儿!”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08
除了火锅,川渝人民心中还有一碗豆花
豆花饭,川渝的代表性食物。
随时随地,一碗豆花、一碟蘸水、一份米饭,就是川渝历史最悠久的简餐套饭。
在他们心里,对这简单的“豆花饭”充满感情。对一个外地人来说,“豆花饭”就是一种新奇又有趣的搭配。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豆花”,不是你想象中的豆花。
口感弹嫩,但表面却十分粗糙。这样的结构,能便于豆花吸附更多蘸料。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一般吃法是先拌匀酱料,再夹一块豆花蘸满酱料,最后用来下饭。
在闷热无比的川渝,伴着咸辣味鲜的烧椒酱和红椒酱,配上一口嫩滑的豆花下肚,所有食欲都回来了。
 
最简单的这一搭配,却能让人一口气能下三碗饭。
百吃不厌,简直“巴适得板”。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汪曾祺曾在《豆腐》一文中写道:
“豆花是很妙的东西,我和林斤澜钻进一家只有穿草鞋的乡下人光顾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豆花只是一碗白汤,啥都没有。豆花用筷子夹出来,蘸“味碟”里的作料吃。我和斤澜各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很美。”
说的,便是川渝地区的豆花饭。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跟身边的人提起豆花饭,必定能让他们感到乡愁。
飘香四溢与麻辣鲜香间,也能将平淡如水的小日子化作一碗豆花饭,简简单单,有滋有味。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
看到这里,川渝的美食说完了吗?没有。
兔兔和鸡,走出川渝了吗?也没有。
川渝的美食千千万,别说一篇文章,相信用一百篇文章也说不完内里的乾坤。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中国有万千美食诱惑,川渝的美食江湖也从未消停。
 
总有一种味道让你难忘,甚至因为一种味道而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成都和重庆,江湖与市井,造就了这种与众不同却又有千丝万缕关系,实在让人着迷。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你可以一脚踏入川渝,见识食材在热辣的油汤里翻滚。
 
当食材食足了江湖气息时,无需华丽外表和讲究的摆盘,一上桌便能抓住了一群食客的胃,尽情地体验一番舌尖之旅,见到这座城市的新旧倒影。
成都和重庆,谁是“备胎”?
版权声明: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 / 城君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9p7L0-WQa-6OFe0_yXtuJQ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欧美的餐厅榜上,有一种名叫Asian Fusion的分类。
 
翻译过来,意为亚洲融合菜。在同一家餐厅里,可以吃到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各种菜系的混搭。比如麻婆豆腐寿司、冬阴功配石锅饭等等。东方人眼中魔幻的菜品组合,在西方人观念里却是自成一体的遥远风情。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亚洲融合菜里出现的煎饺丨kknews.cc
同样,“西餐”两字,也是地道的中国概念。它囊括了东方视角下的欧美饮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对舶来文化的改良。
 
如果说原生菜系川鲁粤淮扬,浓缩了国家饮食前尘隔海的光荣与过往;那么中国的西餐,则彰显了文化融合、世界趋同背景下和而不同的气度。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西式午餐肉炒饭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只爱飞飞自己
 
 
01
 你知道吗 
/ 这些东西曾经都是”西餐” /
 
中国人从来都不是排外的民族。早在史前时代,来自两河流域新月沃土的小麦,就已由河西走廊进入中原腹地
 
先民们并没有歧视外来者,而是大方地将它与本土的黄米、稻米并列,位列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五谷”之一。
 
小麦磨成粉后,中国人的做法层出不穷,除了学习西方的烘培,创制出了深植于本土的烧饼之外,中国人还以自己擅长的蒸、煮来处理小麦面粉,发明了馒头面条。由此开启的面食纪元,占据了中国饮食的半壁江山。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小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食之一丨图虫创意
公元前126年,张骞又从西域带回了葡萄、核桃、芝麻、蚕豆、黄瓜、大蒜、西瓜。汉帝国的赫赫武功,除了开拓空前广阔的疆域外,还为中餐里的发酵酱料、植物油脂、香辛料、新鲜瓜果等要素,奠定了食材基础。
 
这些曾经的“西餐”,如今都已成为中国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西传播而来的食俗和食材,在我们这个欧亚大陆最东端的国家,迎头撞上海洋。航海技术尚未成熟的时代,饮食习惯和丰富的食材就此沉淀下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原来我每个夏天都在吃“西餐”丨图虫创意
这是中国能够诞生出多元化饮食文化的深层次原因,也是“民以食为天”的地理背景。
 
02
 大航海时代 
/ 另一波好吃的来了 /
1553年,掌握了航海技术的葡萄牙人,第一次从海路来到中国。在与大明政府协商之后,他们取得了广东沿海,一个名叫“濠镜澳”的小渔村的居住权。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300年前,就在同一片海域,宋元爆发了灭国海战。陆秀夫背着宋少帝赵昺沉入海底,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与之一同沉没。
 
但300年后,不知名的小渔村“濠镜澳”走上历史舞台,却隐喻了一段新传奇即将上演。今天,这座小渔村有一个享誉世界的名字:澳门MACAO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澳门的葡式蛋挞也成为代表性美食丨图虫创意
通过大航海,来自新大陆的食材开始在中国登场玉米、土豆、番薯、葵花籽、南瓜、番茄,它们各有擅长:或是作为主食、或是作为油料、或是作为水果、或是作为菜蔬。大大丰富了中国餐桌的多样性,也再次证明了中国人不挑食、善包容的优秀品质。
 
最值得一提的是辣椒,除了在它的原产地墨西哥之外,今天全球吃辣最多最广的国家就是中国。辣椒素带来的刺激烧灼感,不仅成为了中国人祛除食材腥膻的利器,还与中国人的发酵酱料、炖锅结合,孕育出了中国辣酱和红油火锅。引领了中国菜系多元化进程的大踏步的前进。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03
 东西方烹饪的融合 
/ 饮食观念逐渐趋同 /

 

登陆澳门后的20多年,葡萄牙人的舰船又开到了日本长崎。经过幕府将军的允许,葡人在这里常驻,开始扩建长崎港。
 
大量葡人聚居,为本地带来了欧洲风情的食俗。当地人在近距离观察葡萄牙人制作风味美食“卡斯提拉面包”后,进行了基于本土的深入改良——用植物油代替黄油、蜂蜜和味淋代替砂糖、适量增加了鸡蛋的比例。后来,人们把这种小吃称为“长崎蛋糕”。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长崎蛋糕丨图虫创意
在东西方饮食融合的历程中,长崎蛋糕的创制,常常被看作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不仅启发了日本后来一系列对西点的改良,开创了“洋菓子”这一日本饮食中的门类,还标志着大航海联通世界后,东西方饮食观念趋同的开始
 
事实上,在同时期的中国,除了培育新来乍到的陌生食材外,也开始了对西式烹饪的吸纳与学习。如今遍布广东早茶餐厅的叉烧酥、皮蛋酥、香芋酥……正是当时形成的,外洋内中的美食典范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叉烧酥丨图虫创意

04
 被殖民的耻辱历史 
/ 加速了饮食多元化 /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香港岛被割让,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开埠通商。不到二十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硝烟再起,这次开埠的是天津、大连、烟台、南京等。再之后,青岛、大连,以及长江沿岸城市九江、武汉、重庆等,都陆续成为通商口岸。
 
虽然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换来的是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低下的百姓。从民族历史观来看,这当然是屈辱的一页。
 
但从客观上来说,殖民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了饮食多元化的脚步烘培、牛排、炸鱼、披萨、啤酒,在东部沿海的各地,与鲁菜、淮扬菜、闽菜、粤菜等传统菜系深度融合,创造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菜品,并为中国饮食的创新做了极大的启发。曾经的开埠港口,今天也都成了中国美食创新的策源之地。
 
啥?我从小吃到大的竟然是以前的“西餐”?!
上海一家中西合璧素菜馆子的日常丨拍摄  沈色拉
 
再后来,十月革命发生了苏俄内战,大量俄国旧贵族涌入东北;二战前夕,大量德裔犹太人涌入上海;改革开放之后,一个全新的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前来创业、工作与生活。他们与华人共同书写了这个国家海纳百川的历史,也推动了中国餐桌食材迭代、烹饪技术进步和营养理念的与时俱进。
 

是的,中国西餐的历史,折射的正是我们底蕴深厚、宽容自信的品质。

转自: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tHcZSshbHCoGdPAefWbwvQ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菠萝咕噜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里脊肉 / 菠萝 / 彩椒 / 盐 / 糖

蒜 / 番茄沙司 / 番茄酱 / 淀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菠萝用水泡一下,然后切成小块,彩椒切小块,蒜切末备用

2.里脊肉切块,然后加上淀粉抓匀

3.锅中稍微多倒些油,加一片姜,油热后将里脊块如果炸至半熟后盛出

4.锅中加少许油,蒜末入锅炒香,加入番茄酱和番茄沙司翻炒,再倒入少许水淀粉,随后加入盐和糖,比例为1:4

5.在汁料炒好后将菠萝块、彩椒块和里脊块入锅翻炒裹上汁后即可出锅

咸蛋茄子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青红椒 / 糖 / 葱

咸蛋1个 / 茄子400g

姜 / 蒜  / 料酒 / 胡椒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茄子切块,用7成热的油炸好,油温高点茄子就吸油比较少。如果怕油就蒸熟,也很好吃

2.锅中加适量油,下咸蛋,用铲子压碎咸蛋,加少许料酒,中火慢慢炒香,盛出备用

3.锅中再加少许油,中火煸香葱姜蒜和辣椒

4.把茄子和咸蛋倒进锅中,加料酒,水煮一会,再加盐,糖,胡椒粉,葱

回锅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豆豉 / 甜面酱 / 白糖 / 酱油

五花肉8两 / 青蒜2两 / 花椒

大料 / 葱 / 姜 / 郫县豆瓣 / 油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五花肉凉水下锅,放葱、姜、花椒、大料、干辣椒,煮开撇沫,盖盖儿关小火,煮至全熟,泡半个小时,捞出,稍微晾一下,切大片

2.豆瓣和豆豉放一起剁细

3.坐锅下油小火煸肉片,出油扒到一边,温油煸豆瓣和豆豉吐油香酥,下甜面酱、酱油,煸炒均匀,放入1小勺白糖,最后放青蒜,炒几下稍软即可出锅

酸辣土豆丝

1. 将土豆削皮,切细丝,泡在水中洗去淀粉,既能避免其变黑,又能使其在炒烧时保持白嫩、爽脆。炒前捞出,沥干水分
2. 青、红辣椒去籽、蒂,切成细丝,干辣椒切丝
3. 炒锅上火,加入花生油烧热,放葱丝爆锅,加入干辣椒炒香,再加入青红椒丝、土豆丝,炒至八成熟时加入精盐、味精调 味,再淋上香油和香醋,炒熟即可

干煸豆角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豆角400g / 肉末150g

干辣椒4个 / 老抽1大勺

花椒 / 蒜粒 / 盐 / 味精 / 榨菜末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豆角两头撕去老筋,掰成两节,洗净,控干

2.烧热250克油,放入扁豆,炸到扁豆表皮起皱时,用笊篱捞出控净油

3.另取锅烧热,用1大勺油爆香肉末、干辣椒、花椒、榨菜、蒜粒
4.倒入老抽、扁豆翻炒,扁豆熟透时关火,放盐和味精,炒匀即可

糖醋排骨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猪小排1斤 / 料酒1汤勺 / 酱油2汤勺

米醋3汤勺 / 白糖4汤勺 / 盐3克 / 姜片

1.猪小排冼净,晾干水份备用

2.锅内倒少量油,烧热之后,爆香姜片
3.放入排骨,一直煸炒到排骨变色后,表面金黄微焦
4.放入黄金比例中的调料,顺序是:先放1汤勺料酒,接着2汤勺酱油,3汤勺米醋最后4汤勺白糖,炒匀
5.再倒入能没过排骨的开水,调中小火焖20分钟
6.调入盐,开大火收汁,收到汁浓色亮时,撒入芝麻点缀即可出锅(最后大火收汁时注意多翻动锅内的排骨,避免烧焦)

小贴士:

1.排骨在入锅炒之前,尽量晾干水份,用厨房纸擦干也行,这样在炒的时候不会油花四溅
2.喜欢颜色深点的朋友,可以在焖好调入盐的时候,再放少量的老抽来增色

可乐鸡翅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鸡中翅 / 葱 / 姜

可口可乐一罐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将翅膀洗干净,每个翅膀上划几道口子,加酱油少许、盐、姜丝腌20-40分钟

2. 锅内放油,加进翅膀煎至两面金黄
3.倒入可乐,以盖过鸡翅为宜
4.煮开,放入盐等调料,当可乐汁粘稠起来就完成了
6.出锅时撒上葱花配色,让菜更好看一些

韭菜鱿鱼须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韭菜 / 鱿鱼须 / 酱油

料酒 / 十三香粉 / 精盐 / 味精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韭菜切段,鱿鱼须切条

2.锅内上热水把鱿鱼须放进去烫一下捞出过冷水,最后沥干待用。 
3.锅内放油,下鱿鱼须大火翻炒,加酱油,精盐,少量味精,料酒,十三香粉等煸炒
4.最后放入韭菜大火翻炒即可

葱爆牛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牛肉500g / 大葱一根 / 蒜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牛肉切片,放入蛋清,料酒,老抽,腌制十分钟,加淀粉和食用油

2.锅内油热之后炒香一半葱丝和蒜末。放入牛肉炒到九成熟,加入剩余的葱段,生抽,盐,鸡粉,白胡椒,香油。翻炒,出锅

红烧鸡爪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鸡爪去指甲,焯水捞出

2.炒糖色,炒到鸡爪微黄

3.放入葱姜八角红辣椒炒出香味

4.老抽生抽1:1,米酒一碗倒入烧开

5.放盐,十三香,烧开

6.中小火煮十五到二十分钟大火收汁即可,出锅放点味精提味

梅菜扣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白糖10g / 黄酒10g / 葱 / 姜

五花肉一斤 / 梅干菜2两 / 柱候酱30g

生抽10g / 老抽 / 蚝油10g / 红腐乳半块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梅菜用水泡上,洗两次,把土和渣子洗一下

2.煮肉,放点葱姜,大火坐开,小火煮九成熟,捞出,趁热全身抹上老抽

3.坐油到八成热,放肉皮朝下进去炸,盖上锅盖,炸好后捞出切成大片,把调料全加进去拌匀

4.肉皮朝下码好,把泡好的梅菜挤干水放在上边弄整齐了,剩余的汁酱就全浇上去,上锅蒸至少1小时即可

手撕香菇根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香菇根(也就是香菇脚)150g

盐 / 孜然粉1.5小勺 / 生抽2茶匙

辣椒粉1小勺 / 油2茶匙 / 香菜碎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清洗干净香菇根,最下面部分硬的蒂剪掉,然后用手把香菇根逐个尽量攥干

2.取香菇根,用刀拍松,然后顺着纹路撕开成小条

3.先撒盐,颠匀;然后加入生抽拌匀;再撒辣椒粉和孜然粉,颠匀

4.最后加入色拉油和一点点香菜碎拌匀

5.取一个可以进微波炉的大盘,把腌制好的香菇根全部摊开铺匀

6.将盘放入微波炉,大火4分钟左右即可取出。(叮4分钟出来的香菇根稍带点湿,不至于太干。如果喜欢口感筋道干爽的,可以视情况自己延长时间。)

香煎腐皮卷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豆腐皮2张 / 胡萝卜半个

冬笋100g / 黑木耳适量  / 黄瓜半根

盐 / 胡椒粉 / 香油 / 蚝油 / 淀粉

家庭必备小炒大全,收起来~

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冬笋入开水中煮上3分钟捞出

2.黄瓜切丝加少许盐醃制片刻,再把黄瓜挤干水分,待用

3.豆腐皮切正方形小块,所有食材切丝

4.炒锅倒油放入笋丝,胡萝卜,木耳翻炒,最后加入青瓜,加盐和胡椒粉调味翻炒均匀,盛盘备用

5.取一张豆腐皮放入炒好的馅料,卷成小条

6.封口可抹些面粉水粘牢,依次全部做好

7.不粘锅下油,油热,放入腐皮卷煎至腐皮卷要用小火慢慢煎至两面微黄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