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下午新来的实习妹纸一声吼:“大爷的,我家被淹了。”

她家在河南,哥一惊,旁边要闻组的同学说,真的,老大了。

随处可见的洪流景象。

郑州市内即便站在马路上,水位也能没过成年人大腿。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郑州城市内涝,马路变河道。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车辆无一不遭殃,漂流瓶似的互相碰撞。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室外如此,一楼底层位置也不容乐观,内外水位几乎没有差别了。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至于地下室更不敢想象。

地铁站拥有较好的防水、排水设施,现在也已经遭殃了。

看网友晒出的场景,是可怕的样子。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在河南巩义水流湍急的地方,汽车更是直接被冲走。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这并非个例,今天河南多个地方出现的洪峰,汝州寄料镇一处干涸的河道,甚至出现多辆汽车扎堆被卷走的情况,已经非常可怕了。

今天的少林寺外,像极了电影特效,却正是发生在现实中的场景。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不仅洪水围城,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样触目惊心。

可以说,大半个河南眼下正泡在雨水中。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话说回来,内涝严重是因为基础排水工程落后吗?可能有一部分原因,但是必须要明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场雨下疯了。

要知道这两天河南5个气象站的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仅仅在郑州,1小时降雨量就达到200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北京全年降雨量也就500毫米,郑州7月的平均降雨量才146毫米,也就是说这1小时下了超过当地常年1个月的雨量,已经打破全国2000+国家气象站历史记录。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从昨天下午2点到此时此刻,河南嵩山457.5毫米,新密416.9毫米,偃师346.2毫米,登封288.6毫米,巩义288.2毫米……全国降水量排名前20的地区中,河南占据了19个位次。

更麻烦的事情,明天降雨还没有减弱的样子。

后续强弱不等的雨情不见消停的迹象。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最让人揪心的事还是灾情。

今天下午网上的求助留言多了起来,主要来自河南巩义。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有人说家里进水抽水泵上阵了,却遭遇停电,水根本抽不出去。大家接到了撤离通知,天灾突然,家里十几只羊只能扔下不管。

根据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的爆料,已经出现了人员被困的情况,有村民在洪水中抱树求援,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可能。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好在根据博主收到的当地反馈,被困者已经获救。

今天河南当地媒体,包括大象新闻、大河报都发布了巩义全天免费救援渠道。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河南卫视发了全省的求援信息,有需求的同学收好。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也请转发。

另外河南当地的同学,你那边怎样了,可以通过下面的二维码进入话题的留言区说一下情况,哥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尽力而为。

先别吃瓜了,关注下河南暴雨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fVyEZ5rLOQSZjse5KqA-Jg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高端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形式出现。
 
 01 
 
吴亦凡貌似要栽了。
 
出生于2002年的中国传媒大学高职学院学生都美竹爆料,吴亦凡以选演员、粉丝见面等理由邀请女生上门见面,一边通过“给资源”利诱,一边通过“全网封杀”威逼,将女生灌醉并发生性关系,之后以男女朋友的关系相处一段时间再提分手。
 
据爆料,吴亦凡伤害过至少7名未成年少女,不仅发生关系时从不做安全措施,事后还让女方介绍朋友,好处是能拿到一些名牌产品或者一万块钱。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如果都美竹说的都是真话,吴亦凡即使不用进监狱,也只能回加拿大赚加元了。
 
虽说那边一块能顶咱们五块,但是以他的实力和口碑,只怕还不如去海鲜市场卖电鳗赚得多。
 
也别指望靠一张脸就能去白马会所找富婆包养,虽然他外形可以,但是中看不中用。
 
这可不是斯基瞎说,而是都美竹的“检测报告”里提到的。
 
是什么支持着你的自信?
 
是你吃药才能唤起的x能力吗?
 
你知道真实感受是什么样吗?
 
大概率,就是你想挖鼻屎,本来想用手指,但是只能用牙签这么一种感觉。
 
你改名叫吴签吧,反正以后你这个名字也用不了了。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
 
要真是这样,吴亦凡是绝对经不起富婆钢丝球考验的。
 
更搞笑的是,都美竹说吴亦凡每次“剔牙”前都会来一句“我的很大,你忍一下”。
 
不愧是搞嘻哈的,什么时候都讲究押韵。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如果这就是吴亦凡的freestyle,那可真是笑skr人了。
 
 02 
 
很多人不看好都美竹的爆料。
 
你说被性侵、PUA,证据呢?
 
不仅没有物证,事后还做了人家的女朋友,这不得被人骂成是仙人跳?
也正是如此,6月2日都美竹的朋友在微博上替她打抱不平时,网友都懒得吃这个瓜。
 
这之后是都美竹和两位真假男友互撕,当她提到“吴先生”并放出视频后,吴亦凡发起了诉讼。
 
吴亦凡还说:没有一片雪花是清白的。
 
时间转眼过了一个月,期间双方都没有拿出证据,而都美竹越是沉默,被骂得越狠。
 
7月8日,她终于受不了了,在微博曝光了吴亦凡“选妃”和PUA的一些细节,并表示要报案。
 
注意,直到今天为止,都美竹都从来都没有直接说出“吴亦凡”三个字,微博也从来没@过吴亦凡的微博,而是称其为“吴先生”。
 
一边爆狠料,一边讲礼貌,图啥?
 
W,钱。
 
多少?
 
800万。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堂堂顶流明星竟然成了小白兔的猎物。
 
都美竹安静了几天之后,再次在微博上发声,称双方的补偿谈判破裂,她要800万,但是对方只给200万。
 
她说“这些钱很大程度上是给他们(其他7名未成年受害人)要的”。
 
要钱啊,这就钓起吃瓜群众的胃口了。
 
事件迅速升温,最终火出圈。
 
 03 
 
本来嘛,大家都知道娱乐圈很乱,男欢女爱再正常不过了。
 
选妃、包养、灌酒、共度良宵、不雅照外泄早已司空见惯……
 
只要不违法,谁管得着呢。
 
要钱就不一样了,上一个跟明星翻脸要钱的女孩才刚出狱多久啊。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吴秀波做得,吴亦凡做不得?
 
吃瓜群众从来不关心都美竹和吴亦凡之间有没有浪漫爱情故事,他们只想知道,这场交易值多少钱?该判多久?
 
从都美竹的爆料来看,对方也不是善茬,提供的和解协议里带有“胁迫、要挟、伪造实事”等字眼,签了直接蹲大牢。
 
一边是包括转账记录在内的各种实锤,各路妹子轮番爆料被撩经过,一边只有否认三连、澄清、起诉。
 
到这时再也没人相信吴亦凡是清白的了,之前合作的品牌也纷纷终止合作,损失何止数亿。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早知道这样,当初不约不就好了?
 
不过这似乎有点为难吴亦凡了,要知道他的外号可是加拿大炮王,即使是普通人,不约也是不可能的。
 
那不约未成年?
 
这就不只为难,而是刁难了。
 
要知道吴亦凡曾在综艺节目中反复提及自己的择偶标准:像天使一样,干干净净的。看上去很单纯,不喜欢化浓妆的。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怎么样算干净呢?
 
在曝光出来的聊天截图中,疑似吴亦凡的人声称“女孩子的第一次比较重要,不要轻易给出去”。
按这样的标准,确实不好找。
 
 04 
 
吴亦凡到底有没有失德甚至违法行为尚在调查当中。
 
可能有明确的结果,也可能没有。
 
毕竟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很难找到铁证。
 
按照无罪推定的原则,如果都美竹等人拿不出证据,那吴亦凡的事业大概率会更上一层楼。
 
因为他是被盖章认证的好男人。
 
如果都美竹拿出了部分证据,即使只能证明吴亦凡约过未成年女孩,那吴亦凡也很难翻身了。
 
我们对明星艺人的职业要求可能是全世界最低的,但我们对明星艺人的道德要求绝对是全世界最高的。
 
艺人可以无艺,但是不能无德。
 
更不要说很多艺人还会想方设法,成为青少年的榜样。
 
吴亦凡的新歌《翱翔》就被定为“全国青少年未来火星之家星际挑战活动”主题曲,激励青少年勇敢追逐梦想。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很多时候,艺人仿佛成了正能量的化身。
 
不过这也给很多人,尤其是年少无知的孩子一种错觉:站在台上光鲜亮丽的人一定是盖章认证的好人,可以无条件信任、付出。
 
即使他们被伤害了,也会被对方的身份、权势恐吓住,不敢声张。
 
越是如此,他们越会遭到不良艺人的盘剥。
 
从金钱、精力、话语权、投票权、牛奶到肉体、梦想、未来。
 
 05 
 
如今吴亦凡的新歌已经被有关方面删除了合作推广链接,显示他离凉凉又接近了一步。
 
吴亦凡不能就这么凉了
让吴亦凡凉凉是很多人的目标,却不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真的证明吴亦凡有错甚至有罪,最好的办法不是封杀了之,而是封杀,然后高高挂起。
 
让青少年尤其是追星族看清楚,一个顶级明星也可能有最低级的趣味、最邪恶的野心。
 
让他们看待其他明星时,能多想想,仅凭只言片语的了解,应该崇拜到什么地步?
 
只有把劣迹艺人高高挂起,孩子们才能看到:原来那里有狼!
 
把坏人放到火上烤,也是种正能量。
 
 
来源:老司机野驶(ID:lsjyeshi)作者:情剩斯基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55V0EcZavW_Jt44NWrM0Bw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

本文首发:鸣金网,图片来源:网络

钞能力不是万能的,“凡事”自有公道。

吴亦凡算是凉了,上帝都救不了他!

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

 

一个娘炮裤裆里的一堆破事被抖落出来,持续刷爆全网。

 

加拿大人吴亦凡,“酒局选妃”风波被曝光后,他自己恐怕都没料到事情会彻底失控,自己的黑料会完全兜不住了,因为他从没遇到过这种事:以自己的身份,居然还有钱搞不定的粉丝!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毕竟跟2016年的“粉丝约炮”事件相比,这压根就不算什么事,当时论谁都得给娱乐界顶流一个面子,撇开无数脑残粉不说,就连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站出来给自己洗地,“加拿大炮王”的名号不胫而走。

 

比如知名艺人马薇薇称吴亦凡是“活菩萨”“睡粉这件事就相当于大领导到小餐馆吃饭,绝对的亲民之举。”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还有业内评价很高的编剧66,俨然也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水军粉,那些被睡的粉丝反倒成了她眼里的青楼女。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但这一次,却没有一个大人物敢站出来力挺,因为但凡智商稍微在线都能明白,这次炮王闯的祸,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娱乐圈大瓜,拉皮条、诱奸妇女、迷奸少女、性侵幼女,都是血淋淋的刑事犯罪,随便拉出一条被坐实,都可能送他进去吃十年牢饭。

 

吴亦凡的经济公司还信誓旦旦说什么“死都不会让他凉凉”,岂不知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救不了他!

 

钞能力罕见失灵,炮王们彻底没有立足之地,这不是贵圈的悲哀,而是我们社会的进步。

 

 

一个不满20岁的都美竹,成了扫清中国娱乐圈乌烟瘴气的大英雄。

 

不惧威逼利诱,更不为吴亦凡的钞能力所蛊惑,敢于公开硬刚,撕破了其一边设套用钱给自己干的丑事封口,一边丝毫不悔改继续在中国捞钱的伪君子面具。

 

都美竹爆料称,吴亦凡打着恋爱的名义,用所谓的资源交换强占女孩的身体,事后却从不兑现自己承诺。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至少8名女性被诱奸,不同于他在电影中的尬演表现,现实中的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影帝”。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这么会演戏,看到如此严重的指控,却只是发声明否认一切,不敢像个男人一样公开对峙,反倒是威胁不成,就私底下找都美竹和解,和解就和解吧,居然还玩阴招。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吴亦凡的经济公司找到都美竹,以所谓解决问题的立场,先是想方设法套取实情,再许以300万封口费。

 

鸡贼的是,对方先是分两笔转了50万过来,还是通过吴亦凡母亲吴秀芹的账户转过来的。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随后对方要都美竹签署一份协议,完事后还要求她再转回100万。

 

觉得事有蹊跷的都美竹没有照办,而是咨询了律师,其中果然明晃晃的暗藏了两道杀机:看看这协议中所用的字眼“胁迫”、“要挟”,一旦签字,就等于承认了自己在“敲诈勒索”,完全就是一份“认罪书”;再退回100万,根本不是金额的问题,而是要证明钱确实是都美竹本人收的。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如此一般,人证物证俱在,要吃10年牢饭的,就是都美竹,而不是炮王了!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用心何其险恶,真不愧是拍电影的老手,居中的情节都被搬到现实中用上了,都美竹稍有不慎,完全有可能被反杀,到时真的就死不瞑目了。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都美竹也彻底看清了一切,长文痛斥炮王丑陋的真面目,并大胆喊话:滚回你的加拿大吧,你不配待在中国的土地上!

 

 

不过一切可能都晚了,吴亦凡已经错过了逃亡加拿大的最佳时间,大概率跑不掉了。

 

犯了这么恶劣的罪行,中国执法机构岂能饶他!

 

全面封杀是免不了的,早在7年前,广电总局就给“劣迹艺人”打过预防针,今年3月再次敲响了警钟,如果不禁吴亦凡,无疑就是自己打脸。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今天上午,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代表官媒发声:当偶像的标准已经低到“不犯罪”就好了?

 

激烈的言辞,几乎已经宣告了吴亦凡明星的头衔被提前剥夺了。

 

更何况吴亦凡已经无药可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是他能争取到的最轻处罚,一旦数罪并罚,十年牢饭是吃定了。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即便还能出国,他也不敢轻易逃回加拿大,因为那里的警察虽然拉胯,但对待未成年人性侵案却是重中之重,力度甚至比缉毒还大,并且案发的调查和量刑情况不受时间限制,无论多久之前发生的都会被严惩。

 

此前就有加拿大人在泰国犯案,随后加警方协助将其引渡到泰国伏法。

 

也就是说,哪怕吴亦凡偷偷溜回加拿大,之后也很有可能被中国警方引渡回来处理。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总之,吴亦凡指定是凉透了,被彻底封杀只是时间问题,就差有关部门正式介入了。

 

 

这些个五颜六色的明星艺人,动不动年入几个爽,却不懂洁身自好屡屡犯事,给社会大众造成难以磨灭的刺激和创伤,更给正常的行业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说到底,还是我们对娱乐明星过于纵容,约束力还远远不够,才令这些败类有恃无恐,将一切法律法规当做耳旁风。

 

特别是,像加拿大炮王这种娘炮,彻底被赶出中国,对我们又会有什么损失?

 

要知道,娘炮后遗症已经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构成了威胁,正如吴京所言:凭什么英雄都是美国人来当,中国就不行?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好在国家教育部已经正式对娘炮宣战,首次提出要注重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防止中国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加拿大炮王,无可救药!

 

那些还在崇尚日韩不男不女雌雄同体之风的粉丝们,都该清醒了,这种畸形的东西,就该让它们滚蛋。

 

干掉娘炮,就从封杀加拿大炮王开始!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ujLsso0lzt4veyIDrEZg0g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海外掘金(ID:gold1849) |  震谷子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
一连串的动作正密集出台,直接指向困扰中国家庭已久的三座大山。
住房方面,打压虚高学区房,设定二手房指导价、限制房贷,力度不断升级;
教育方面,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公办学校停招复读生,职业教育的角色日益突出;
养老方面,提出渐进性延迟退休、放开“三孩”政策剑指人口老龄化。
还有反垄断的重锤落下,共同富裕上升为新时期的大战略。
如果上述一切能大致实现……突然,一个国家猛然从脑海中跳了出来,那就是德国。
德国楼市长期稳定、职业教育世界闻名,在养老制度、鼓励生育方面颇有一套。更重要的是,德国人重视劳动和创造,有惠及无数人的科技创新,很少诞生世界首富,但国民富裕程度令人羡慕。
难道,中国把德国当作了新的学习对象?
德国人出现了中国最熟悉的烦恼,房价暴涨,人们买不起房也租不起房;人口老龄化加剧,十年来首次出现人口零增长。
中国正在向德国靠拢,但是否坚定选择德国模式,还有待观察。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为什么说中国正在“德国化”?
先从房子说起。
当代西方,两种房地产制度居主打地位。
一种突出资产属性,以英美为代表,强调市场调节,政府管控较少,价格起伏大。
另一种以居住为导向,德法为代表,房产首先是基础设施,受到更多的政府管控,因此价格起伏较小,相对更加稳定。
德国绝对是“房住不炒”的先行者,曾先后出台四部法律为其保驾护航:
《住房建设法》
《私有住房补助金法》
《住房补助金法》
《住房租赁法》
前两部法律保证了二战之后德国的住房供给一直处于平稳状态,目前已经被废止。
德国对买房、放租管控之细,会让中国人质疑它还是资本主义吗?例如:
开发商制定的房价如果超过合理的20%,可以被起诉,超过50%直接被视为犯罪;
对于长期租约,新租房合同租金不得上涨超过10%;
还有各类房地产税制,包括未满10年出售的房屋,需要缴纳25%的资本利得税,超过10年的盈利部分,需要缴纳15%的差价盈利税。
一系列做法的核心,说白了就是让炒房者无利可图,增加“炒房”的摩擦成本,降低人们的“炒房”欲望。
回归居住本质——理解了这点,来看中国楼市最近的一些做法,就会有恍然大悟之感。
今年以来,高层打击虚高学区房,大城市建立二手房指导价格,探索优化摇号细节,还有悬在买房人头顶的房地产税,通通都在体现一个主题: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也就是我们团队早在2018年就提到的,中国选择了欧陆模式,加强政府的管控,突出居住的属性。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然后再来说说教育。
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禁止公办高中复读,鼓励毕业生进入职业教育,这本身也是德国教育的特色之一。
2021年高考放榜前重庆,禁止公办高中复读;
2020年4月四川,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
2019年云南,公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
不仅高中复读的通道在收缩,初中复读之路也开始收窄。
复读热逐渐退潮,更多的孩子去读职业技术学校,而不是大学。
过半的孩子选择职业教育,中国的尝试,却已经是德国的现实。德国职业教育,最大特色体现在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
其实也就是校企合作,学生每周3到4天在工厂接受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到2天的理论教育。跟楼市一样,“双元制”也是由政府来进行宏观管理。
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而且是带薪实习。这样的教育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就业门槛,而且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
1969年,联邦德国颁布《职业教育法》。1970年,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这一变革从法律和机构层面,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建立了规范。
中国正在打造自己的“双元制”。
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针对“校中校”独立学院(没有社会合作方,仅由高校举办),提出“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
独立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合并后,将组建为职业技术大学。虽然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但是层次上属于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其实是拿本科学历的。
希望借此消除民间对职业学校的偏见,让技能型人才变得跟德国的技工一样,有着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美誉度。
在德国职业培训网站(www.ausbildung.de),我发现有各类型职业培训,比如培训3年成为一名办公室文员,条件是拿到中学的MittlereReife毕业证书,培训结束后平均工资在2000~2800欧元/月(约合人民币1.56万元~2.2万元),培训期间学徒获得的工资大约一年是1000欧元。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德国本科生的毛入学率大约30%,排名倒数第二,但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了德国青年的就业。据统计,德国青年失业率为6.8%,远低于欧盟16.8%的平均水平。双元制职业教育因此被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最后是养老。
事实上,中国现行的社保制度,就充分参考了德国社保体系。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不过,德国人口也出现了零增长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320万人,自201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零增长。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联邦统计局分析指出,德国人口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的移民净流入。历史数据显示,自1972年起德国死亡率就已经高于出生率,如果没有持续的移民输入,德国早就开始负增长。
面对着人口减少和养老的压力,已经是全球退休年龄最晚的德国,今年6月初居然再次传出延迟退休年龄的消息。
6月初,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咨询委员会发布一份养老金现状报告,并建议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8岁。此前的规定是2012年起执行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今年初,中国作为全球退休年龄最低的国家之一,表示未来五年内“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再配合之后推出的放开“三孩”政策,试图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出生率、增加劳动力和缓解养老金耗尽的危机。
然而,政策在趋同,连民众反应也是一致的分化。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我们团队的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德国化”,可能是一次重大的方向调整。
中国的经济模式,在前几年都还朝着大财团为首的日韩模式来走,但是随着反垄断的巨锤落下,共同富裕成为新时期的大战略,强调实体产业,重视高端制造,即逐步选择德国模式
在德国模式下,首先遏制财团,打击巨富,然后注重培养制造业人才,激发社会的实干精神,最后用政府福利进一步减少人才奋斗的成本。这实际上是中国高层希望看到的理想状态
在福布斯富豪榜单上,你几乎找不到德国富豪。在德国,你也看不到像三菱、三星这样垄断国家经济地位的财团。

中国正在“德国化”,给普通人传递了什么信号?

有一个指标很有意思,过去十年,包括中国在内,大部分国家金融业在其GDP所占的比重都在上升,唯独德国是在下降的。
中国房地产业占比从1998年的4%提升到2017年的6.5%,德国房地产业占比同期仅提高了0.8%;中国金融保险业占比从1.8%攀升至8.4%,而德国不仅比二十多年前低,还是逐年下跌。
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能够闻名全球,靠的就是源源不断输送制造业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
从国产大飞机到量子科技,从新冠疫苗到人工智能,大国对垒到最后就是拼科研和制造的硬实力。这些都需要燃烧自我的高端人才,而不是人人躺平的社会思潮。
如果说新冠病毒改变了当下的世界,那么中德的趋同也将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END
参考资料:
1.The German housing-market exception, FT
2.Strong tenant protections and subsidies support Germany’s majority-renter housing market, BROOKINGS
3.House prices: ‘Wall of money’ hits European real estate, DW
4.Residential property prices continue to rise in Germany: Destatis, 新华社
5.Pandemic surge in European house prices raises fears of new bubble, REUTERS
6.Outlook for the German residential property market 2021 and beyond, 2021-03-24, 德国央行
7.System of indicators for residential property markets, 欧盟统计局德国办事处
8.Germany plicy brief: housing, 2018-06, OECD
9.《德国是发达国家里仅剩的价值洼地》,海外掘金
10.《禁止公办高中复读,这是一个巨大信号!》,黄汉城财经
11.《北京再发大信号!学区房巨震,矛头直指教育平权》,智谷趋势
12.《高层讲话传递重大信号,中国正在发生战略转向,决不允许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智谷趋势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T1WJWsJdKduFPSW-q1u9uw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伯虎点睛:美团准备全力攻打网约车市场,自己的本地生活阵地却在遭受严峻挑战。
 | 唐伯虎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滴滴在享受完上市高光的两天后,就进入了至暗时刻。仅仅半个月,接二连三的审查,一个比一个有内涵,让人为滴滴这次美股上市的选择唏嘘不已。

 

不过,“友商”有福了。在这个本来就大小暑扎堆、暑期档到来的7月,外赠上滴滴审查这个大礼包,T3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打车的广告、补贴又铺天而来。

 

美团也主动深陷进来了,而且让人意外的是,动作有点大。

 

继7月9日重启下架了两年的美团打车App后,据tech星球消息,近日,美团在微信上线小程序“美团打车”功能基本复制App

 

这套组合拳,无疑宣布着美团重夺网约车的决心。而且这次的对手依旧没变,唯一有疑问的就是,美团会不会重蹈2019年的覆辙?

 

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分析这次美团的复出:

 

1. 美团为什么需要把美团打车独立出来?

2. 美团做打车,目前的核心问题在哪

3. 这次滴滴的窗口期,可以给美团多大的想象?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聚合模式,两年的谎言

 

依稀还记得在20195月,在美团打车App上线两年之际,悄然下架,并入到了美团App生态之中。

 

当时,美团对外宣称,这样做是为了让出行服务与生活场景连接更紧密,并表示此后新开通城市的聚合打车服务也只在美团App上线,并会全力发展“聚合模式”。

 

美团的这种说法并没有毛病,甚至尤其合理。

 

彼时,美团App的本地生态已经覆盖了“吃”“玩”,需要进一步丰富,显然把美团打车“聚合”进去,美团就完成的本地化生活的闭环这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增加了用户粘性有巨大意义,而且还免去了运营一个App的成本,一举两得!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图源:网络)

 

但为什么美团外卖、美团优选,甚至美团众包都可以占据美团生态一个单独的App坑位?美团出行就不可以了?

 

事实是,美团App做聚合模式不假,但是美团打车必须并入到美团App中的说法,却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20193月,美团2018年度财报出来,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额为85.2亿,而在2017年,这一亏损还在28亿。

 

这种巨额增长的亏损主要在于美团在出行新业务上投入过多,这一年美团还收购了摩拜。

 

恰好在20189月,美团港股上市,考虑到财务数据美观,美团表示会在2019年把重心放到核心业务上,在新业务上会更加审慎。

 

于是,打车被“聚合”了。美团打车取消了自营网约车,变成了一个平台,只提供订单,由神州专车、首汽专车、曹操出行等第三方提供运力。

 

但“聚合模式”真的不行吗?高德不也搞得挺好的!

 

根据晚点LatePost消息,在2019年美团推出聚合模式做打车的时候,日单量为50万;到了202012月,美团的日单量是70万,这个时候滴滴已经达到3000万单,高德达到了150万单。

 

不难看出来的是,出行业务聚合到美团App后,美团的出行业务不温不火,至少跟美团的其它业务没有可比性。

 

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团的本地生活链条尚未打通各个服务之间尚未绑定。

 

具体地说,用了美团优选可以继续用饿了么,用了美团外卖的人可以用携程,美团打车完全可以由高德、滴滴替代,就看谁的羊毛多。

 

不同的业务不同的运营逻辑和尚未打通的本地化服务,美团打车的“聚合”无法达成“1+1>2”的效果,本地生活的一站式服务是个伪命题。

 

相反,一些服务“单打独斗”更加好用,这也是美团外卖等单独运营一个App的原因所在。

 

于出行而言,这个市场巨大、巨头把守的城池,美团打车有必要单独“出来”迎战。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美团出行的困境

 

目前,美团显然已经确定了,通过“聚合模式”发展出行天花板太低了。所以,重启App又成了必选项。但摆在美团面前的难题,不是一个App就可以解决的。

 

作为小滴滴5岁,又中途辍学两年的美团App,真实年龄只有2岁。而滴滴明年就到了自己的十周年,时间建立起来的鸿沟很大。

 

根据中研普华的报告显示,滴滴的市场规模已经高达90.22%,霸主地位无人能动。和美团打车同一梯队的,就包括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嘀嗒出行、易道用车、T3出行等,这么多家公司内卷在不到10%的市场份额上,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图源:网络)

 

但最关键的,还是美团内部的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财务压力根据5月发布的2021年Q1财报,美团净亏损48.5亿元,远高于市场预期的38.11亿元。

 

同时,美团的股票也在缩水。年初一月份,美团市值到达2万亿港元,半年时间,就跌到了现在的1.78万亿港元。

 

在这个资金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美团还要抽资搞出行,资金一旦紧张,美团打车又要回到20195月,或者更糟。

 

而作为网约车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美团没有躲过。

 

近日,新闻爆出,半年前,一女子通过美团打车后遭遇车祸,留下一道8厘米长的伤口。然而,至今,该女子投诉无门,美团方面称没有录音和行车记录仪,把责任撇的很干净。这种对安全问题的疏忽以及事后责任的推脱态度,不该是一个大平台该有的。

 

但问题的产生却可以从平台的合规性上看出端倪。根据交通运输部6月的数据,美团的订单合规率为27%,在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已经多月排名靠后。

 

美团准备全力攻打网约车市场的同时,自己的本地生活阵地却在遭受严峻挑战。

 

在这个热闹的7月,高德推出了“暑期免佣季”,与100家网约车平台成立声势浩大的“免佣联盟”,规模一扫空前。

 

更重要的是,高德已经由阿里巴巴的合伙人俞永福担任董事长。715日,俞永福在德云社通过相声的方式宣布高德进入本地生活。

 

腹背受敌下,美团能否长期把资源投入到出行上,又确保自己的原业务保持稳定,就变成了一个艺术活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王兴的出行之战

 

2017年,美团悄悄上线打车业务,王兴的态度是“试试”,却踏上了一条补贴的不归路。在巨额亏损的压力下,美团打车收场,并入到美团App之中。

 

尽管美团打车的“聚合”是一次业务重心的下降,但并不意味美团任由其自生自灭。尤其对于王兴来说,自2017年打开了出行的门阀后,就志在必行。

 

作为本地生活的最后一环,这一战不可避免,哪怕滴滴已经占据了9成的市场份额。

 

79日美团瞄准用户隐私,美团出行App重新上架,通过补贴,推出新人特权,把司机的抽佣比例下降到低于行业的20%,到近日,Tech星球报道,美团又在微信上线小程序“美团打车”,功能完美复刻美团打车App。美团对于出行的野心昭然若揭。

 

王兴野心不死,美团打车卷土重来 (华为应用市场)

 

但问题是,美团可能凭借滴滴这一个月的窗口期拿下多大的优势?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美团一系列大动作搞了十来天,拉新期还没过,但在客流获取上并不理想。有司机反映,在凌晨的高峰7点,也要等1520分钟才有机会接到订单。

 

这背后不仅在于补贴拉新是一个摆烂的招式,还在于打用户隐私的牌也是一道谜题。

 

目前,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是把用户信息当做一笔买卖,包括互联网经验丰富的Google、脸书都被爆出侵犯用户隐私,所以才会有火狐,telegram这样的产品出现的机会。

 

美团说会合理规范使用用户信息,用户会不会相信就是一个问题。就像2018年美团说“永久抽佣8%”一样,大概率自己打脸。因为细则没下来之前,一切的承诺都是空文。

 

所以,这次美团的App复出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合伙人》的一个桥段,新东方借着官司,炒作上市。

 

美团这次上线美团打车App的效果如出一辙,通过滴滴这个广告,告诉别人:美团打车回来了。让资本想象、膨胀一波,然后扑到王兴的本地生活阵营上去。

 

总的说,美团要做好出行,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差异性,所以还是要回到“吃喝玩行”一站式服务上来。2019年的“聚合模式”所体现的理念是没有问题的,然而美团要打通这个链条,形成用户的使用依赖,目前还遥遥无期。

 

参考消息:
1. 经济观察报:网约车市场占比9%的第二梯队 躁动了
2. 燃财经:这个机会,王兴等了5年
3. 北晚新视觉:美团打车“复出”,新用户优惠力度大,补贴大战恐难再现
4. 一市房产:一个滴滴的接单量≈43个美团打车
5. 科技圈日常:美团打车大力补贴争夺运力,司机买单吗?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Gg3Kd1d7-vxPX1mhydfH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