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前段时间,我们还在谈论书亦要进入咖啡赛道。这不,近日就又有消息报道,运动头部品牌李宁也要来卖咖啡了。

据天眼查记录显示,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宁咖啡NING COFFEE”商标。随后,李宁公司大方承认卖咖啡:未来将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

据悉,在北京、广东、厦门等地区的部分李宁门店已经浮现李宁咖啡的身影,有的只要在李宁门店任意消费后即可免费获得一杯“宁咖啡”。

与此同时,咖啡的热度传导到后端供应链,资本也开始入局了。近日,乐饮创新完成近5000万元A轮融资这是继去年8月乐饮创新(原魔饮咖啡)获宽窄创投领投千万级天使轮后再次获得机构青睐。

乐饮创新是一个咖啡产销商,通过设备和工艺升级,实现的工业级别规模化冰滴式冷萃技术,解决了浸泡式冷萃造成的咖啡品质不够稳定,萃取效率低、风味易流失等问题,保证了咖啡浓度纯、萃取率高、风味保持等精品级别标准。

自进入2022年后,咖啡赛道各种“入局事件”几乎就没有断过。

咖啡赛道“入局者”这么多,到底谁才是走到最后的赢家呢?餐饮O2O将根据咖啡入局者的企业性质和出身,将如今的入局咖啡的品牌们分为四大派,一起聊一聊它们的优劣势。

01

专业派

代表品牌:星巴克、瑞幸、TIMS、Manner、Seesaw、M Stand

中国的专业派咖啡品牌们发展的都很不错,不仅瑞幸完成了自身的满血复活,其他诸如 Manner、M Stand、Seesaw、TIMS 等新锐咖啡品牌近些年也纷纷获得巨额融资。

去年7月,新锐咖啡连锁品牌M Stand完成了超5亿元融资,几乎是当下火热的咖啡赛道上最大规模的B轮融资。

今年3月9日,知名咖啡品牌TIMS中国宣布再获1.94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笛卡尔资本集团等机构投资人。

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同样的3月份,连锁咖啡品牌 Seesaw Coffee 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基石资本跟投。

专业派咖啡品牌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品牌在咖啡行业的专业性。

这种专业性涉及到咖啡研发工艺标准、运营流程标准、供应链筛选以及与客户沟通等多个维度,是需要长期沉淀积累才能形成的品牌能力。

当行业越热闹、走的越快时,越需要重拾对专业性的珍视,喧嚣过后真正能留住用户的,还是好产品。

当前,国内的咖啡市场仍然被传统的专业咖啡品牌所把持,在互联网咖啡深耕的现磨咖啡领域,仅星巴克一家的占比就已经超过了50%。

作为咖啡赛道的正规军,专业派咖啡品牌们在这个赛道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

02

跨界派

代表品牌:邮政咖啡、李宁咖啡、同仁堂养生咖啡、狗不理咖啡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且国内咖啡市场预计将保持27.2%的增长率上升,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面对这样一个千亿市值的赛道,许多非咖啡品牌都坐不住了,纷纷想要跨界入局分一杯羹。

同为新茶饮的奶茶品牌们最先入局。

2015年,CoCo就开始布局咖啡品类。2017年,蜜雪冰城推出定价5元-10元的「幸运咖」。随后,喜茶、奈雪也开始上线咖啡系列,将特色茶饮与咖啡进行结合,切入新赛道。SEVENBUS和古茗等连锁品牌都已纷纷推出咖啡产品。

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国家队等知名企业,这些年也相继入场。

2022年2月14日,中国邮政高调宣布,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将正式落地厦门;一周后,天津“狗不理包子”也加入混战;如今,李宁也将要下场“参战”。

跨界品牌卖咖啡最核心的优势其先天的网点渠道资源和门店成本、流量,方便其快速取得门店规模优势。

就以最近的李宁为例,李宁公司2021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底,李宁共有7137家门店,一旦全面铺开就是7000多咖啡店了。相比之下,星巴克在中国门店5千多家,瑞幸则6000家出头。

不过劣势也极其明显。不管是咖啡、茶饮、餐饮核心都是“人”,跨界派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咖啡选手,在咖啡产业的创新力和本身质量把控上可能会略有不足。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也会形成刻板印象,不利于其咖啡业务的顺利展开。

依然以当下的李宁为例,在人们印象中这是一个潮流的运动品牌,当李宁这个品牌与咖啡挂钩时,消费者可能会无所适从。

03

便利店派

代表品牌:全家、罗森、7-ELEVEn、便利蜂、美宜佳、喜士多

便利店正成为咖啡的新阵地。

不是每一栋办公楼下都有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店,但几乎都会有一家便利店,利用忙碌的工作之余,到便利店喝一杯手冲咖啡已经成为不少上班族的生活习惯。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便利店入局咖啡的品牌有11家,具体品牌包括全家、罗森、7-ELEVEn、便利蜂、美宜佳、喜士多等,总共推出了至少12个咖啡品牌。

最早的便利店咖啡品牌,是喜士多推出的喜咖啡。2014年,全家推出湃客咖啡。随后,罗森也推出了自己的便利店咖啡品牌LC。

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2021年,便利蜂以“店中店模式”推出饮品站“不眠海Sober Hi”,入局精品咖啡和新式茶饮赛道。而在不眠海之前,便利蜂造就已经推出BeeSelect咖啡馆。

大部分便利店咖啡都是以店中店的形式存在,并孵化有自己的咖啡品牌。

因为本身依托于便利店先天的渠道资源,便利店咖啡和跨界咖啡一样,能够快速形成规模优势。

就以中石油跨界打造的昆仑好客咖啡为例,到目前为止,昆仑好客咖啡零售门店已经超过了8000家,2021年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

其次,便利店咖啡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价格。

和专业精品咖啡动辄30元价格不同,便利店咖啡的价格普遍在十元左右,最低为3元,最高为28元。

其中罗森LC咖啡大部分在9.9元/杯,最便宜的三得利美式咖啡仅售6.9元杯;全家湃客咖啡每杯在7.8元-13.9元之间;便利蜂咖啡价格更是长期设定在3-11元之间。

不过,便利店咖啡也有弊端。因为便利店业态的局限性,便利店咖啡在消费场景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价格的增长的空间也不会很高,更多的是一种“组合产品形式”售卖,比如咖啡+面包。

04

新零售派

代表品牌:雀巢、三顿半、隅田川、永璞、时萃咖啡

咖啡的线上零售生意最早是由雀巢开始。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速溶咖啡品牌,雀巢至今在中国线上咖啡市场上占据了不少的份额。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速溶咖啡零售总额为126.41亿元,其中雀巢占70%的份额;速溶之外的即饮咖啡市场,雀巢以42.6%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

最早打破这种垄断局势的是三顿半。

作为咖啡零售赛道上的黑马,三顿半诞生2015年,因为其特殊的小罐包装形态,以及冻干粉形态还原咖啡风味的品质优势,迅速在年轻人市场走红。

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2019年淘宝双11销量更是直接超越了昔日之王雀巢。

随后,是咖啡赛道的另几个黑马,偶田川和时萃。隅田川也成立于2015年,品牌以“口粮咖啡”为定位,旗下挂耳咖啡和咖啡液两大品类销量均居全网前列,连续三年销售额增速同比超过300%。

新零售派咖啡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可以突破时空边界,借助天猫、淘宝以及线下超级等多元化渠道进行销售。

实际上,因为零售咖啡产品冷萃咖啡液、冻干粉产品方便快捷的属性,目前零售咖啡已成为很多门店咖啡品牌们的原材料供应商,以此实现咖啡的精准控制、快速出品。

不过,虽然咖啡零售产品能够在最大化保持咖啡原有香气情况下,实现咖啡的便捷、自由。然而,线上零售咖啡的市场还是有限,线下门店才是对于精品咖啡便捷化的最好延伸。

总结:

事实上,咖啡品牌的线上线下、专业与跨界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定的。随着咖啡品牌的不断发展,专业咖啡品牌在不断的线上化、线上咖啡品牌也在寻求线下门店突破。

线上线下两种消费场景的咖啡,逐渐出现了交叉融合趋势,全渠道、全场景竞争或成大势所趋。

1、线上零售咖啡开线下门店

2021年9月18日,线上零售品牌三顿半,在上海开了品牌的首个线下咖啡概念店“原力飞行”。

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另一家零售咖啡巨头时萃在线下的布局比三顿半更早。

2019年,时萃就有做线下店的计划。2021年,公司在以深圳为核心的华南市场开始加速拓店,目前已经有超过20家线下咖啡馆,2022年将继续拓展至100家。

另外,永璞也表示,计划从上海开始,以“城是CITYBORING”的独立品牌名尝试做几家线下咖啡馆。

二、线下连锁品牌布局线上渠道

一直以来,瑞幸、星巴克等线下连锁品牌都在不断开拓线上渠道。

在天猫、淘宝、京东等零售端,瑞幸开设了品牌专注旗舰店,销售品牌旗下零售咖啡产品,目前已累计了粉丝数量335.6万人,超过了星巴克的269.6万人。

咖啡战场“四大门派”,谁是最后赢家?

而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渠道上,则是星巴克遥遥领先。

目前,星巴克在抖音、小红书和微博的粉丝数量为303万人,瑞幸仅为137.5万人。除此之外,连锁咖啡品牌Tims和Manner也在这些线上渠道进行了布局。

就在今年的1月18日,星巴克中国宣布与美团就数字空间达成创新合作,探索多重科技手段将星巴克的“咖啡空间”传送至消费者面前。

咖啡火热,这场关于咖啡的战事才刚刚开始。随着咖啡线上线下融合、咖啡消费的持续多元化等,未来谁能够从这场战事中脱颖而出,谁也无法确定。

-END-

出品 | 餐饮O2O
作者 | 王莉萍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rno3TAUo4mxLdFEzbKQAA

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

喝一杯咖啡,已经变成了越来越多人醒来的仪式。

 

咖啡之所以这么受人喜爱,除了它提神醒脑之外,也是因为咖啡本身是健康的饮品,不少研究对咖啡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适量喝咖啡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咖啡确实存在一些情况下的不适宜人群,尤其是以下 9 类人群要特别注意。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giphy

 

 

01 

睡眠障碍患者

咖啡因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提神醒脑作用,这也是很多上班族、考研党依赖咖啡的原因。

 

但受基因影响,不同的人,对咖啡因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有些人的咖啡代谢基因就比较乏力,一点点咖啡因都要代谢好久。甚至早上喝的咖啡,到了晚上还在大脑里蹦迪。

 

所以,如果有失眠、睡眠障碍等问题,那就尽量不要喝咖啡,或者少喝咖啡,最好不要在下午或者睡前喝咖啡。

 

对了,容易失眠的人,奶茶建议也少喝(奶茶的咖啡因也不少哦)。

 

 

02 

有惊恐、焦虑的人群

咖啡确实可能会引发突然性的惊恐与焦虑出现。

 

不过先别慌,研究发现每天要摄入 400~800 毫克高剂量的咖啡因(约 5~9 杯咖啡)才可能会产生负作用,比如使人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过敏、惊恐和震颤等问题。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giphy

 

 

只要不超过 300~400 毫克咖啡因(约 4~5 杯咖啡)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不是咖啡的狂热爱好者,通常不会喝这么多,不用太担心。

 

 

03 

心率失常人群

部分人喝完咖啡后,会出现心跳加速、恶心、头晕等不适感。其实,这属于「咖啡因不耐受」。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与个人对咖啡因的敏感度有关。有的人对咖啡因比较敏感,咖啡因代谢速度慢一些,喝咖啡就有心律失常、心跳加快、心悸等感觉,但是有的人就没事。

 

而且,不同的人,反应也不一样——有的喝一杯就有这种问题,但是有的人喝四五杯都没事。

 

所以,这并不意味着告别咖啡了,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喝咖啡的频次和分量。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giphy

 

 

如果你心率失常、心悸,那就尽量不喝,或者少喝,比如原来每天喝 2 杯,不妨减少为一天 1 杯。

 

 

04 

缺铁性贫血患者

咖啡中的多酚、植酸等植物成分的确会影响铁的吸收,对于那些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可以适当少喝咖啡。

 

一项研究发现,在进食的时候饮用咖啡因饮料时,一杯咖啡将汉堡餐中的铁吸收降低了 39%,而茶则降低了 64%。

 

经常喝咖啡也可能影响铁的储存水平。一项大型研究发现,在老年人中,每周一杯咖啡与铁蛋白水平降低 1% 相关。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建议缺铁性贫血人群:

 

  • 尽量不要在吃饭的同时喝咖啡,推荐饭后 1 小时饮用;

     

  • 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对「血红素」铁没有影响,多吃两块瘦肉就好啦。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喝咖啡并不会影响铁的吸收,不用担心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05 

胃酸返流患者

一些研究发现,咖啡可能使胃酸倒流症状恶化。

 

不过目前这个结论还存在争议,一些相关的大型荟萃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咖啡还是茶(咖啡因),都没有发现与胃食管反流病 ( GERD ) 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也可能有多种,目前也不是特别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

 

建议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你属于胃功能不太好,喝咖啡就有类似胃酸反流等不适症状,那就少喝或者不喝咖啡吧。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giphy

 

 

 

0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又没有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症候群。

 

一些研究发现, 咖啡因会增加腹泻。

 

比如,瑞典有调查显示,39% 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喝咖啡会出现肠道症状恶化,包括腹泻和胃痛。然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减少咖啡因可以改善症状。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

 

目前比较被认同的诱因有肠道感染和精神心理障碍,饮食也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比较小,控制饮食也不是解决它的唯一方法。

 

对这部分人群的建议仍然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你喝咖啡就有胃肠不适症状,那就少喝或者不喝咖啡吧。

 

 

07 

高血压患者

世界上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 30% ,关于饮用咖啡对血压的影响和动脉高血压的风险有过很多争议。

 

目前研究认为,经常喝咖啡并不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而且,咖啡中还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比如绿原酸、咖啡豆醇等,这些抗氧化物质对心血管和血压控制也是有利的。

 

最新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适度和习惯性地喝咖啡(每天 1~3 杯)对大多数人的血压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还可能会降低患动脉高血压、心血管相关的全因死亡风险。

 

不过,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有些人在喝完咖啡后会出现短时间内血压升高的现象,通常是 3 个小时以内。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giphy

 

 

提醒大家,对于不常喝咖啡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咖啡还是适量,也不要一次喝太多。

 

 

08 

孕妇

近年有更新的证据显示,孕期喝咖啡可能与自然流产风险增加有关。

 

总体上,我们不鼓励孕妇喝咖啡,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能喝。如果实在想喝,也是可以喝的,如果有喝咖啡的习惯,或者想解解馋,需要控制一下咖啡因的摄入量,大约是普通人的一半。

 

目前通常认为,孕期可少量饮用咖啡(每天不超过 150~300 毫克咖啡因,约 2 杯)。也可以选择「低因」咖啡(脱咖啡因处理的咖啡)。

 

 

09 

儿童

儿童和青少年还在发育,咖啡因对他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咖啡因可能会扰乱孩子的睡眠状况,很多咖啡饮品还会带来糖摄入过多的问题。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儿童和青少年不喝咖啡。

 

所以,小孩子就尽量不要喝咖啡了。作为家长,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控制包括咖啡、茶及其他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

 

但这也不意味着小孩子喝咖啡就会有危害,偶尔少量喝一点也不用担心。

 

目前通常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的咖啡因摄入不超过每公斤体重 2.5~3 毫克(对于 30 公斤重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约为 75~100 毫克咖啡因)是安全的,大约是一杯咖啡。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其实,从目前科学界共识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咖啡对健康是益大于弊的。

 

但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不喜欢的、喝了会不舒服的人,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接受咖啡。

 

对于喜欢喝咖啡的人,也要注意量和种类。如果要喝,首选什么都不加的咖啡——大部分支持咖啡健康的研究,指的是什么都不加的黑咖啡。

 

市场上很多速溶三合一咖啡或者花式咖啡,都加了不少白砂糖和植脂末,这样的咖啡可并不健康。如果觉得黑咖啡太苦,可以加点牛奶或者奶粉。

 

 

讲真!这 9 类人要少喝咖啡,快看看是不是你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那么喝多少咖啡才是适量呢?

 

目前科学界认为,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 210~400 毫克咖啡因。以中杯美式咖啡(约 355 毫升一杯)为例的话,大约就是每天 1~2 杯。

 

除了咖啡本身,生活中很多饮料也含有咖啡因,比如可乐、红牛、茶、奶茶,如果喝了这些饮料,也要记得少喝点咖啡。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每个人对咖啡因的耐受情况不同,有的人喝好几杯都没事,但有的人喝几口就难受,所以,也要注意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如果喝了咖啡,出现失眠、焦虑、发抖、胃不舒服、心率增快、头痛、恶心和烦躁不安等情况,就说明可能是超过耐受量了,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等. 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11). DOI: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8.11.004.

[2]https://www.mcgill.ca/oss/article/can-coffee-inhibit-absorption-iron

[3]Temme, E., Van Hoydonck, P. Tea consumption and iron status. Eur J Clin Nutr 56, 379–386 (2002). https://doi.org/10.1038/sj.ejcn.1601309

[4]Chen Y, Chen C, Ouyang Z, Duan C, Liu J, Hou X, Bai T. Prevalence and beverage-related risk factor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 original study in Chinese college freshmen,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21 Sep 28:e14266. doi: 10.1111/nmo.14266.

[5]J. Kim, S.-W. Oh, S.-K. Myung, H. Kwon, C. Lee, J. M. Yun, H. K. Lee, Association between coffee intake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meta-analysis, 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 Volume 27, Issue 4, 1,2014,  311–317, https://doi.org/10.1111/dote.12099

[6]Cao, Hongying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ea consumption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meta-analysis.」Medicine vol.98,4(2019):e14173. doi:10.1097/MD.0000000000014173

[7]贺星,崔立红,王晓辉,等. 饮食习惯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调查[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2):14-17. DOI:10.3969/j.issn.2095-140X.2014.02.005.

[8]Simrén M, Månsson A, Langkilde AM, Svedlund J, Abrahamsson H, Bengtsson U, Björnsson ES. Food-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th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Digestion. 2001;63(2):108-15. doi: 10.1159/000051878. PMID: 11244249.

[9]Koochakpoor G, Salari-Moghaddam A, Keshteli AH, Esmaillzadeh A, Adibi P. Association of Coffee and Caffeine Intake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dults. Front Nutr. 2021 Jun 15;8:632469. doi: 10.3389/fnut.2021.632469. PMID: 34211993; PMCID: PMC8241212.

[10]Krag 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trends. 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 1985;109:107-15. doi: 10.3109/00365528509103944. PMID: 3895385.

[11]覃弦,宋军,侯晓华. 肠易激综合征生活方式和饮食管理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2018,23(7):436-439. DOI:10.3969/j.issn.1008-7125.2018.07.012.

[12]Li M, Wang M, Guo W, Wang J, Sun X. The effect of caffeine on intraocular press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11 Mar;249(3):435-42. doi: 10.1007/s00417-010-1455-1. Epub 2010 Aug 13. PMID: 20706731.

[13]Nehlig A. Effects of coffee/caffeine on brain health and disease: What should I tell my patients? Pract Neurol. 2016 Apr;16(2):89-95. doi: 10.1136/practneurol-2015-001162. Epub 2015 Dec 16. PMID: 26677204.

[14]Lisa Klevebrant, Andreas Frick.Effects of caffeine on anxiety and panic attacks i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Volume 74,2022,Pages 22-31,ISSN 0163-8343,https://doi.org/10.1016/j.genhosppsych.2021.11.005.

[15]Fleming DJ, Jacques PF, Dallal GE, Tucker KL, Wilson PW, Wood RJ. Dietary determinants of iron stores in a free-living elderly populatio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Am J Clin Nutr. 1998 Apr;67(4):722-33. doi: 10.1093/ajcn/67.4.722. PMID: 9537620.

[16]Morck TA, Lynch SR, Cook JD. Inhibition of food iron absorption by coffee. Am J Clin Nutr. 1983 Mar;37(3):416-20. doi: 10.1093/ajcn/37.3.416. PMID: 6402915.

[17]Surma S, Oparil S. Coffee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 Curr Hypertens Rep. 2021;23(7):38. Published 2021 Aug 9. doi:10.1007/s11906-021-01156-3

[18]Surma S, Oparil S. Coffee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 Curr Hypertens Rep. 2021 Aug 9;23(7):38. doi: 10.1007/s11906-021-01156-3. PMID: 34370111; PMCID: PMC8352830.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MhKx3kmfuUs3E0SAa9C6g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类可以接受苦味。

 

在我眼里,能入口的一旦带上“苦”字就会让人听上去舌根一紧,但奇怪如我爹,有记忆以来,他的办公桌上就常年摆着大罐的雀巢。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90后童年回忆:大罐装的雀巢速溶和大玻瓶装的咖啡伴侣

 

所谓“生活的仪式感”,早在二十年前就被一个穷苦摄影仔玩明白了——饭可以不吃,球赛可以不看,但每天早上必须中南海×咖啡。

 

到了2021年,我一度以为随着奶茶NFC果汁羽衣甘蓝粉之类的时髦玩意儿的兴起,大家的晨间饮料应该像Vlog博主们一样五颜六色。

 

But,当代打工人们还是像二十年前的我爸一样,每天早上企图用一杯比命更苦的咖啡唤醒自己。

 

我不理解。

 

是干活不够苦还是通勤不够累,为什么还要争做味觉上的抖m啊?

 

白领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冰美式

 
尽管茶和咖啡都是提神醒脑之物,但前者被泡在领导的保温杯里成为新的stereotype,后者却成为万千社畜的工位伴侣。
 
对于年轻的白领们而言,工作日头可以不洗,妆可以不化,但到点了办公桌上必须有一杯咖啡。
 
在北京,奶茶店属于来逛爱琴海与凯德Mall的学生妹,咖啡属于写字楼的都市丽人。
 
一栋办公楼可以没有喜茶,但不能没有咖啡店,即便开不进楼里,方圆500m以内也一定会有。
 
如果要捕捉一个白领,你可以去工作日的三里屯soho、晚上十一点的西二旗and所有办公楼下的咖啡店。
 
从朝阳到海淀,从国贸到中关村,每一栋办公大楼的一层必然有一家Costa或者星爸爸。
 
无论在哪儿,进门右拐,你就会看见一群挂着工牌的John、Lucy和Amanda在闲聊、打电话,或对着电脑把键盘打得噼啪响。
 
咖啡是北京白领的工作好搭档,也是上海同胞daily routine中的一环。
 
所谓“早C晚A”,指的是“早上一杯Coffee,晚上一杯Alcohol”。
 
在生活和商务区不分家的上海,咖啡店不仅开在写字楼,更是遍布大街小巷。
 
据《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显示,上海共有6913家咖啡馆,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其中白领们最爱的manner,在上海遍地开花,靠着十几块一杯的高性价比,成为上班族走过路过带上一杯的选择。
 
在啥都能被做成排名比较一番的今天,咖啡也难逃形成“鄙视链”的命运。
 
同样是咖啡,喝独立咖啡店的看不起喝连锁的(其中喝星巴克和Costa以及瑞幸的互相看不上),喝连锁的又看不起喝快餐店的。
 
而喝快餐店的又看不起喝独立咖啡的,因为觉得前者做作,一个微妙的咖啡鄙视循环就此诞生。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对不起,我喝雀巢
 
同时,喝手冲的看不起喝意式的,喝意式的又看不起喝美式的,喝美式的看不起喝加奶的,
 
并且他们都看不起喝速溶的。
 
可以想象,去独立咖啡馆来一杯手冲需要更多的等待时间,也意味着更高的人工成本,因而喝手冲意味着“有点小钱”and“今日有闲”。
 
可惜每天被钉钉连环夺命cue的白领们无暇分辨“肯亚AA”和“耶加雪啡”不同的酸味,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一杯廉价的续命水罢了。
 
选择连锁不仅是因为钱包吃紧,更是因为它随叫随到。
 
况且,几十元一杯的外卖也比几元一条的三合一速溶多了点面子。
 
前者属于部门新上任的年轻中层Layla,后者属于刚刚通过boss直聘前来面试的高校学生鹿小葵。
 
工位上的咖啡杯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杜拉拉”的诞生:
 
在Layla还是小刘的时候,她还用着星爸爸某年春季限定的印花塑料吸管杯。
 
进入节奏之后,她开始在网上下单咖啡,从“雀巢”到“三顿半”,工作熟练度也逐渐上升。
 
接着,小刘靠着自己的努力,变成了实习生嘴里的“蕾拉姐”,桌上的塑料杯被星爸爸的外卖取而代之。
 
几年奋斗下来,随着上升方向和发际线一样日渐明朗,蕾拉刘喝咖啡的口味也从“受不了刷锅水”变成主动备注“苦一点,比我的命更苦”。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这杯冰冷苦涩的棕色饮料是万千蕾拉刘们工作的灵魂,哪怕地震了,她们也会以为是加班过度而猛喝一口,继续干活。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沪 人 不 喝 水
 
所谓“英特耐雄尔一定会实现”,血液里流淌着冰美式的不仅是沪工,还有咱韩国邻居。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hgr的一生:申遗 请愿 喝冰美式
 
他们把“a coffe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的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
 
我们在浦东的艳阳里排队等Manner,他们在大雪纷飞的首尔手握冰美式。
 
无论早饭是肉夹馍还是泡菜汤,手上的那杯饮料就是咱无产阶级打工人的标志。
 
在北半球,每卖出一杯冰美式,就意味着世上又多了一个冰天雪地也得去上班的苦命仔。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北京同理,每天刮的不是风,是刀子

咖啡:从”小资“专属到续命刷锅水

 
不过,“日啖一杯冰美式”也只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现象。
 
在改开前,中国人还是青睐泡茶馆,天天喝咖啡的人寥寥无几。
 
直到千禧年间,星巴克等外来咖啡店进入中国后,“咖啡馆”被打造成了新的生活空间。
 
人们开始在这里闲谈办公,咖啡也因此成为那些在咖啡馆里办公的“小资”“白领”的象征。
那个时候,大家对“白领”的概念还是非常理想化的:拥有高学历、穿着干净的套装在格子间里打字办公、下班后到咖啡馆和朋友们来一杯,体面又高薪。
 
到了2011年,随着经济发展,涌入大城市逐梦年轻人和这里的咖啡店一样数量不断增长。
 
这十年间,随着学历的普遍提高和各路企业大厂的崛起,传统意义上的“白领”越来越多。
 
但他们的形象已经逐渐从过去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变成了“格子间打工人”。
 
上班了才发现,白衬衫容易脏,黑西装太正式,高跟鞋更是挤地铁时的崴脚神器。
 
电话里不一定是分分钟上千万的大生意,更可能是甲方说要“五彩斑斓的黑”。
 
早高峰加夜班拿不到工资之苦不再是新鲜事,甚至他们还在这两年为互联网贡献了“996”和“内卷”两大热词。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因此,尽管这些年轻人的涌入带动了城市咖啡行业的发展,但工作日的他们没有空像过去的人一样细细品味。
 
上班喝的咖啡,口味是其次,外卖送得到和平价才是重点。
 
今日的“白领”是忙碌而渺小的,今日的咖啡也不过是人手一杯的续命刷锅水。
 
工位上的冰美式,已经同它的拥有者一样失去了过去的光环。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准备答辩那一周日啖两杯冰美式,创下了本拿铁人喝美式的最高纪录
 

长大了,才喝的懂美式

尽管这几年,内卷起来的咖啡店推出的应季产品层出不穷,
 
但写字楼民工们依旧最爱一杯什么都不加的,比命还苦的冰美式。
 
第一次喝冰美式的人,是很难get到它的美妙的,正如初入职场的鹿小葵不知道也消化不了那些属于职场人的苦涩。
曾经有个男同学和我说他独爱冰美式,我好奇去点了一杯之后,把他从我的date名单里划掉了。
 
上班久了才知道,只有纯粹的咖啡因才能让因为熬夜而水肿的身心临时支棱起来。
 
为啥上海精致白领只喝冰美式
曾经我也是用咖啡吊精神的人,直到喝起了中药
 
拿铁太过温柔,花式太过甜腻,多余的奶和糖除了让人发胖和犯困之外毫无用处。
 
它们属于学生时代和假期,属于无忧无虑的时刻。
 
但这个年代的社畜多少是焦虑的,谁也不晓得时代的浪潮会不会把自己拍飞。
 
大家一边庆幸没有选错跑道,一边时刻关心着行业的风吹草动,生怕明天被要求卷起铺盖走人。
 
上班虽然辛苦,但对于成年人来说,有一份养活自己的差事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底气。
 
因此,即便工作不合心意,我们依旧努力在日复一日的劳动里寻找乐趣和意义,
 
比如中午点到的好吃的外卖,比如下班路上遇到的小猫咪。
 
早上的那杯冰美式,像是某个开关,按下了便能开启今日未知的疲惫和惊喜。
 
或许生活就是无数糟心和一丝丝小确幸的集合体。
 
就像工位上那杯冰美式一样,在醇苦之中隐藏着些许酸涩的水果香气,尽管只有一点点。
 
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咂摸出那一点点苦涩之外的滋味。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yD57Zw9_C5RO4-vwiShug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咖啡入坑分两步:第一步,喜欢喝咖啡;第二步,动手做咖啡。

 

当你开始不满足于直接去店里买一杯现成的咖啡,而是想探寻从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过程时,恭喜你,顺利成为坑中一员。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手冲咖啡 | flickr Iyhon Chiu
不同于意式咖啡机的加压萃取,手冲咖啡采用滴滤的制作方式,做出来的咖啡表面几乎看不到油脂,相对于意式咖啡的厚重感,手冲咖啡口感更清爽、顺滑。制作过程更考验个人技术,也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意式浓缩表面有着丰富的油脂 | 作者 拍摄
在咖啡店,通常手冲咖啡也卖得比意式咖啡更贵,不少人都有一个疑惑:手冲到底是不是玄学?是不是智商税?是不是装X大于风味?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01 影响手冲咖啡风味的关键因素是:研磨度、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

 

02 咖啡味道太强烈,就把粉磨粗一点;味道太寡淡,就把粉磨细一点。

 

03 浅烘的豆子,要用高一点的水温;深烘的豆子,水温可以稍低。

 

04 冲泡时间太短容易萃取不足(酸味明显),时间太长容易过萃(苦味强烈),时间通常控制在2分半到3分钟。

 

05 冲泡挂耳咖啡时,水量在150-180毫升为佳,分段注水,第一段注水闷蒸最为关键。

 
 
01
 手冲是玄学吗? 
/ 决定手冲风味的关键因素 /

手冲咖啡贵在“咖啡”,而不是“手冲”

 

制作手冲咖啡的咖啡豆是可以逐本溯源、具有明显可辩识风味的单品豆,突出表现咖啡本身的地域之味,比如明亮、活泼的柑橘类风味,或者是醇厚、干净的黑巧类风味。不同的产区和处理法,在味道上也是千差万别。

 

一杯手冲咖啡的味道如何,60%取决于生豆的质量,30%取决于烘焙师的技术水平,人为萃取对味道的影响仅占10%。换句话来说,只要选的豆子足够好,了解影响咖啡萃取的关键要素,冲出来的咖啡都不会太难喝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咖啡豆好是最重要的 | flickr Umer Shabib
这时候有人或许就会问了:既然人为影响只占到了10%,那手冲的味道岂不是都差不多?那手冲比赛都在比什么?
 
手冲咖啡的有趣之处在于——每个人对于豆子的理解不同 。在开始冲泡一只咖啡时 ,会设计自己的冲煮参数,制定最佳的萃取方案。没有味道完全一样的咖啡,这也是咖啡的魅力(大家对这部分感兴趣的话,后来可以再出一篇文章详细说说,今天就不展开啦)。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不同咖啡师对豆子的理解不一样 | flickr Jack Amick

 
至于网上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画圈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均匀萃取。所以其实什么样的手法不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最重要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言归正传,如果买了网评超赞的咖啡豆,结果冲出来的咖啡不是特别酸就是特别苦,尝试了很多冲煮手法,同样的粉水比,但冲出来就是不好喝?如果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这几条实用锦囊记得收藏。
首先,手冲咖啡是否好喝,取决于三个关键条件:研磨度(咖啡粉的粗细)、冲泡水温、冲泡时长。在其中两项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另外一项的参数,可以调整和改善咖啡的味道。
 
❶ 研磨度
不同型号的磨豆机刻度标识有所不同,手冲咖啡的研磨度可以参考白砂糖的粗细度进行调节。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磨好的咖啡粉 | flickr DIY Del Ray
如果冲出来的味道特别强烈,可以适当将研磨度调粗进行改善;反之,如果喝起来有些寡淡,可以将研磨度调细再次尝试。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可以通过调节咖啡粉粗细来调整风味 | jeremysmyers.com
 
❷ 冲泡水温
拿到一支咖啡豆,首先看下烘焙度。
 
浅烘焙的豆子,低水温冲泡的话,风味表现会比较单薄,较高水温(92℃-94℃)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萃取;深烘焙的豆子,水温可以适当调低3℃-5℃,水温过高容易呈现出焦苦的口感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要根据豆子的烘焙程度来选水温 | backyardbeans.com
❸ 冲泡时长 
咖啡中的风味物质是一个先快速析出,达到峰值后迅速减少的曲线过程。而咖啡中的苦味是一个缓缓析出的上升曲线。
 
咖啡冲泡时间的长短要参考咖啡粉的多少,制作一杯250ml左右的手冲咖啡,冲煮时间通常在2分半到3分钟。时间太短容易萃取不足(酸味明显),时间太长容易过萃(苦涩感强烈)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萃取时间也会影响咖啡风味 | flickr musicdive

万一不小心买了一支风味不太喜欢的豆子,又不想浪费,可以尝试调粗研磨度,弱化风味表现。过了最佳赏味期的豆子,可以调细研磨度高水温冲煮来提升风味表现。
 
总之,即使第一次冲的不好喝也不要放弃,多多尝试,说不定会有惊喜~
02
 手冲装备篇 
/ 新手入坑这么来准备 /
作为刚刚入坑手冲咖啡的小白,选对手冲器具,掌握正确的手冲方法,不仅能省去试错的时间和银两,还会让你冲出来的咖啡更好喝。
 
入门级手冲新手,需要准备哪些咖啡器具?
 
❶ 磨豆机
无论是电动还是手动,磨豆机都属于必须添置项。
 
虽然如今很多店都有提供磨豆服务,有现成的咖啡粉可以买,但是既然都已经自己动手了,不妨试试从头开始体验?而且咖啡豆和咖啡粉相比,香气、新鲜度、口感都有很大不同
选择电动还是手动,取决于使用场景和使用频次:家庭使用,一天多杯,选电动磨;移动办公,户外爱好者,选手摇磨。不要主观上觉得手摇磨一定不如电动磨,现如今,在咖啡赛事上都能见到手摇磨的身影。只要价格不是低得太离谱,可以调整研磨度,手摇磨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手摇磨豆机 | flickr Iyhon Chiu
 
磨豆机作为咖啡制作的必备利器之一,价格下至百元,上至几万,选购时重点要看刀盘
刀盘是磨豆机的心脏,常见的刀盘无外乎平刀和锥刀两种。无论是什么价位的磨豆机,电动磨还是手摇磨,高品质的刀盘和可调整的研磨度必不可少。适宜的咖啡粉粒径制作出好喝的咖啡,咖啡粉的粒径大小是否均匀,是检验一台磨豆机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磨豆机最重要的是刀盘 | 作者 拍摄
❷ 手冲壶
适宜的水温会让咖啡呈现出更好的风味。预算充足的同学可以一步到位购置控温壶,根据冲煮需要设置水温。也可以单独采购手冲壶,搭配温度计,方便观察水温的变化。
 
温控壶 | baristaspace.com
入门级新手推荐壶嘴细长的手冲壶,更有利于练习对水流的控制。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壶嘴细长的手冲壶更适合新手 | flickr David H
❸ 电子秤
称量咖啡豆必备,价格高一些的秤精准度相对高。预算有限,买单独称量的;预算充足,买能计时又能称量的。
带蓝牙、可连接APP、在线分享冲煮计划的那种“高级”电子秤,入门级大可不必。新鲜劲儿一过,你会发现除了基础功能,当初吸引你剁手的那些附加功能,使用概率几乎为零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❹ 滤杯
单孔、三孔、四孔,树脂、陶瓷、金属材质应该如何挑选?陶瓷材质保温性最好,V60单孔滤杯对新手友好,适合入门级练习。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V60滤杯 | estasmanoscoffee.com
 
 
03
 让挂耳更好喝 
/ 用手冲的方式去冲泡 /
挂耳咖啡是方便类咖啡产品中,味道最接近手冲咖啡的一种。新鲜咖啡研磨成粉后密封装袋,饮用时,只要一个杯子,一壶热水,就能随时随地快速得到一杯好喝的咖啡。
 
大部分挂耳咖啡在包装上会标记保质期12-18个月,但保质期不等于赏味期。新鲜烘焙的咖啡豆赏味期会有不同,通常会在1-2个月左右。咖啡豆研磨成粉后,香气和风味会逐渐消散。因此,要想喝到风味相对出色的挂耳咖啡,购买时记得关注生产日期。
 
看似平平无奇的挂耳咖啡,在冲泡上也有小技巧。以下这3个小细节,会让你的挂耳咖啡更接近手冲咖啡的味道噢。
❶ 粉水比
挂耳咖啡每包咖啡粉的克重通常是7克-12克,以一包10克的挂耳咖啡为例,最终得到的咖啡液体在150-180毫升为宜。过多水量冲泡,咖啡的味道会变得寡淡。
 
❷ 冲泡方法

参考手冲咖啡的方法分段注水。打开挂耳咖啡包装,开始第一段注水。用咖啡粉量两倍的热水进行预浸泡,让咖啡粉和热水充分接触。当热水与粉层充分接触,咖啡液开始向下滴滤时,开始注入第二段热水。

 

注水手法与手冲的方式相同,目的是让咖啡粉层与热水均匀接触。同时,可以通过搅拌的方式,加快咖啡粉的萃取速度。

 

分段注水的目的是充分萃取,第一段的注水闷蒸最为关键。注水速度可参考热水穿透咖啡粉层向下滴滤的状态。在不改变水温不增加搅拌的前提下,两段式或多段式注入的手法,对咖啡的味道影响不大。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注入手法其实影响不大 | flickr Drip On

 

等注入的热水完全滴滤结束后,再将挂耳咖啡取下。挂耳咖啡只能冲泡一次,不建议反复冲泡。

❸ 水温
过低的水温不利于咖啡粉的萃取,根据挂耳咖啡的烘焙程度,冲泡水温在88℃-94℃之间最佳。深烘选择相对较低的水温,浅烘选择高水温更容易萃取出咖啡中的风味。
 
❹ 杯子
冲泡挂耳咖啡的杯子同样有讲究,杯量最好在250ml以上,预留出咖啡液滴滤的空间。杯量过小,整个挂耳咖啡会浸泡在杯子里,会影响萃取。
 
手冲咖啡到底是不是“玄学”?
冲泡挂耳的杯子最好是在250毫升以上 | flickr mojocoffee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CZIT2frGLY5bQ6UgvaLckQ

瑞幸咖啡,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文|易不二 来源|螳螂观察

年轻人从未停止消费小蓝杯。

今年夏天生椰拿铁被全网催货的盛景,与9天就突破270万杯销量的丝绒拿铁,都证明了瑞幸的生命力。

从而,瑞幸有了一份被其CEO郭瑾一用“重要的里程碑”形容的2021年半年报。

数据确实漂亮:净营收从2020上半年的15.44亿元增加到31.82亿元,同比增长106%;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5.55亿元下降到2.11亿元,同比收窄86.4%。

尤为重要的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产品单价上涨、月平均交易用户数及产品售出量的增长。

也就是说,瑞幸涨了价,年轻人还爱它。

这真的意味着瑞幸“稳了”吗?

01

咖啡生意,奶茶逻辑

先看看瑞幸是怎么走出至暗时刻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奶咖为中心,以推新速度与触达距离为基本点。

从进入中国起,咖啡就有“奶”作为灵魂伴侣。一个业内数据是,大约有95%的中国人不接受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在中国,每卖出10杯咖啡,9杯都是奶咖。

今年瑞幸卖得好的产品如厚乳拿铁、生椰拿铁、丝绒拿铁等,都是奶咖的“变形”。虎嗅也有报道表示,2020年以前“瑞幸研发产品,基本是咖啡类产品,但现在是奶咖类产品”。

这与奶茶的逻辑很像。奶茶以“奶+各种茶”为基本盘,创新迭代的事则交给了水果、谷物、奶油等辅料;奶咖以“各种奶+咖啡”为基本盘,用不同的品类不同口感的奶来做创新文章。

比如厚乳拿铁调高了奶的比例、生椰拿铁看上了椰汁,而瑞幸的丝绒拿铁,推出之际,瑞幸在咖啡杯腰封上写道:“这杯丝绒拿铁,从23款拿铁测试中内卷而出,成为今年的诚意之作”。

23款拿铁测试,都是围绕奶咖做文章。

瑞幸咖啡,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既然把产品锚定在奶咖以适应更多消费者口味这一点上,免不了要像奶茶品牌一样,要不断推陈出新,来维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恰如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所写:“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不能让他们休息。他们需要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

瑞幸“诱惑”消费者,有两个互为助攻的手段:

推新速度快:瑞幸产品研发采用赛马机制,平均每研发22款产品只有一款能面向大众。比如今年上半年瑞幸推出了约50款新品,也就是说背后瑞幸研发了上千款产品。

触达距离近:截至今年7月,经历了2020年退市风波的瑞幸咖啡,仍然拥有4030家自营店以及1293家加盟店。几乎要追平入华22年的星巴克的5360家门店。而瑞幸的这些覆盖面足够广的门店,以超强的购买便捷性,圈住了靠咖啡续命的打工人。

这也成为了瑞幸提价的底气。

在瑞幸的小程序上,比起暗黑美式的23元的定价,灵感拿铁的26元在定价上提升了3元,而厚乳拿铁、生椰拿铁、丝绒拿铁这些爆款,定价更是提到了29元。

当然,很多人喝咖啡的习惯,都是来自瑞幸成立之初“3.8折”“2.8折”甚至“1.8折”的羊毛券。但如今,瑞幸的折扣也在“提价”。

在以亲民的价格夯实了“平价精品咖啡”的品牌印象后,瑞幸的常态化折扣早已变成了“5折”,偶有“4.8折”“4.6折”的优惠券,瑞幸都要发消息提醒“不要错过”。

瑞幸咖啡,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显示,口味醇正、价格便宜、购买途径便利成为年轻人选择咖啡的三大原因。

有好喝的爆款、星罗棋布的便捷门店、即便提价仍然“便宜”的价格,凭这这些关键条件,瑞幸还打了一场私域用户留存战争。

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瑞幸启动了新营销策略,从过去快速获取用户的扩张性打法,转向挖掘存量用户的深度价值。

比如瑞幸的社群运营,有数据表明,瑞幸用户在加入社群后,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MAU提升了10%左右。对于单个门店来讲,相当于每个门店一天平均增加8-10杯。

瑞据第三方市场机构监测,截至当前,瑞幸咖啡活跃用户超过6000万。其中,私域用户已达180多万,且每个月的入群人数还在以60多万的速度在新增。

就这样,瑞幸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02

才喘上气,对手已林立

既然年轻人这么爱瑞幸,怎么又说它没站稳呢?

两方面的原因:咖啡市场增长缓慢、分食者众多。

先看市场。

在看好咖啡品牌的发展时,艾媒咨询有一组数据被频繁引用: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因为统计口径的问题,赤潮AKASHIO曾有文章表示“万亿”是虚构的咖啡市场。

对此,CBNData消费站根据咖啡不同子类别的增长速度,测算出中国咖啡整体增速增速为6%或9.3%,并以9.3%的增速做了两种模型的验证测算:

根据星巴克的业绩能推算出一组较乐观的数据,中国咖啡市场的总规模为1882.4亿元人民币,达到万亿人民币规模需要20年。

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在906.6亿元人民币左右,达到万亿人民币规模需要26年左右。

瑞幸咖啡,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市场,美国咖啡市场整体规模也不到万亿,还在培养消费习惯的中国市场,很难在短时间内有突飞猛进的消费增长。

这也意味着,瑞幸想要占得更大的市场,还需要慢慢来。

可是,市场并不允许瑞幸慢慢来。

就在今年1至9月,咖啡领域相关项目融资事件共有21起,融资总额超46亿人民币。虽然瑞幸重新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但Manner、Seesaw、M Stand等咖啡新贵,也在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冲上桌分食“蛋糕”。

其中,被称为“瑞幸第二”的Manner,在半年多时间里密集完成4轮融资,估值达到20亿美元。

成为资本的“新宠”,某种程度上在于摸着瑞幸过河的Manner,复制了瑞幸“低价+扩张门店”的策略。

与瑞幸20-60平方米的店铺面积相比,Manner的门店面积变得更小,多以5-10平方米的灵活面积,在人流地见缝插针地出现。而它首店的门店面积甚至只有2平方米。

瑞幸咖啡,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价格上,Manner将单杯容量做小(中杯容量240ml、大杯容量360ml),相对降低价格,来保持15-25元区间内的快咖价。若消费者愿意自带杯子,则还可以以减去5块钱的优惠品一杯精品咖啡。

Manner的爆款产品也都集中在奶咖上,比如口碑极好的燕麦拿铁、哄抢到小程序崩溃的熊猫咖啡。

瑞幸咖啡,硬生生被年轻人“抢救”回来了?

从而,2018年才开出7家门店的Manner,截至目前,开店数已经超过300家,预计2021年底门店数将会达到400-500家。

即便Manner如此来势汹汹,一时之间还难以动摇瑞幸的根基。

因为,在大家都有爆品且价格差不多的竞争格局下,离消费者更近的门店,才是最核心的护城河。

这也是为什么,在近期得到资本助力的咖啡品牌,都将“开店”放在了构建品牌竞争力的第一位。

比如Seesaw,在今年上半年拿到融资后,其创始人吴晓梅表示,年底门店总数将达到100家门店左右,明年底翻倍到200家门店,未来五年之内,希望能开出500-1000家门店。

甚至就连风头正劲的线上即溶咖啡品牌三顿半,也开始了线下门店生意。其在上海的首家门店,离Manner首店仅仅2公里。

但喘了一口气的瑞幸,趁着优势还在,必须要加快速度抢占并不乐观的咖啡市场。毕竟,如今的市场格局,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咖啡基本上等同于星巴克的“稚嫩”时期了。

“正在努力使咖啡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消费习惯”,这是商业杂志《Fast Company》曾对瑞幸的一句评价。在中国咖啡市场,瑞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基本教会了整个行业怎么存活。

这样的品牌,对于咖啡消费者来说,应该希望它“稳了”。

参考资料:

赤潮AKASHIO《虚构的万亿咖啡市场》

CBNData消费站《万亿咖啡市场,真的是虚构的吗?》

虎嗅《瑞幸走出至暗时刻》

全天候科技《瑞幸重生还差几步?》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IFBzqtp6Ky3CnyYLh-vw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