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点击图片查看分值详情)

 

今天,我们继续来说说2022年开始的新中考又一巨大变化,届时将会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开始全新的高中录取方式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最新的录取方式将自2018年入学的六年级学生开始,也就是2022年初中毕业的学生开始。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从2022年开始,上海市普通高中的录取方式,五种变三种,目前有推荐生、自荐生、名额分配、零志愿、统一志愿1-15,从2022年开始,录取方式分为三部分,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 上哪学提醒:家长可以关注【上哪学】,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新中考”,查询体育、艺术纳入中考总分详情!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一、自主招生

主体:市重点(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市特色普通高中)

录取方式:自招预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到达分数线。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2022年新中考后,自主招生的主体包括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市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不超过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6%,按照学校自主招生面试预录取、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达到分数线为依据进行招录。

看到预录取就想起了推优和自荐,也就是目前的提前招生录取计划,包括推荐生和自荐生。

目前,市重点推荐生和自荐生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推荐生占30%,自荐生占10%。

2022年新中考后自主招生的录取方式是自招预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到达分数线,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流程会是怎样,不过看起来跟现在的自荐生差不多,我们暂且把目前的自荐生当做未来的自主招生。

从目前披露的消息看,自主招生将在中考前进行,5月,学生可自由报名学校,学校预录取后,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达到分数线,即可正式录取。

二、名额分配

主体: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录取方式:计分科目总成绩+校综合考查成绩+政策加分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2022年新中考后,名额分配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50%-65%。

可以看到,新中考后,名额分配将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最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50%-65%的名额进行分配,其中,70%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剩下30%分配到区。

目前的中考也有名额分配,目前的名额分配是分配到本区初中学校,名额不少于招生计划的15%。可以把它理解为定向招生,在各校校内排位竞争。

1、新中考的名额分配怎么分?

第一部分是名额分配到区占30%,换算一下,大约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总招生计划的15%—19.5%。

第二部分名额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占70%,换算一下,大约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总招生计划的35%—45.5%。

什么是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是指,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并不排除民办。民办初中放弃择生,也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到校;而公办初中如果违规择生,也可以定性为选择生源的学校,因此失去名额分配。

目前,上海的民办学校都已经开始摇号随机录取了,按照以上的解释,也都是属于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2、名额分配具体怎么录取?

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时,先由招生机构根据考生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和政策加分按1:2比例投档。

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结合投档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进行综合考查(满分50分)。将考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政策加分和综合考查成绩求和得到总分。

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录取;名额分配到区的计划,以该区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录取。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以名额分配到校的计划为例:

假设七宝中学有3个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分配到七宝二中,按1:2投档的原则,七宝二中填报过七宝中学志愿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排名前6的考生均被投档,参加七宝中学自行组织的综合考查。

假设小明710分,在七宝二中所有填报七宝中学志愿的学生里排名第五,即可被投档,参加七宝中学的综合考查。

如果小明在综合考查环节得分45分,那么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总分即710+45=755分。

如果755分在七宝二中的6名学生中排名第三,那么小明就被七宝中学录取了,而总分排名第四到第六的考生进入下一批次录取。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假设七宝二中拥有3个七宝中学的名额分配的名额,但是七宝二中前6的学生都有机会进七宝中学。

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学校获得的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的总名额有100个的话,将是在排名前200的学生里最终录取100个,而不仅仅是排名前100。

三、统一招生录取

主体:所有普通高中

录取方式:计分科目总成绩+政策加分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2022年新中考,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录取办法不变,依据考生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和政策加分投档录取。

新中考后,统一招生录取占市重点招生计划的20%—35%。

统一招生录取在比例上明确了,这个范围也是随着名额分配的高低来变化。这其实就是所谓的“裸考”了。

四、“四校”的招生录取方法

试点“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的上海中学、华二附中、复旦附中、交大附中4所学校(简称“四校”)是大家最关心的。

上海新中考录取规则详解!2022年开始,市重点录取方式将有大变化!不挑选生源的学校更有利!

作为市重点,四校的招生录取方式同样也是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三部分。

新中考政策细则中明确,“四校”将65%的招生名额分配计划分配到区,其中20%分配到相应区的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其余的80%分配到相应区的所有学校。

换算一下,也就是总招生计划的13%名额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总招生计划的52%名额分配到所有学校

另外,“四校”可统筹使用本部和分校的招生计划,依据各区实际报考人数、各高中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投放计划,实现四校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招生计划覆盖到16个区。

比如,交大附中在嘉定有分校,在名额分配到区时,原则上可以不把本部的名额分配到嘉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将鼓励“四校”到郊区办分校,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五、最后再说两句

2022年新中考后,招生录取方式其实更简单明了,普通高中就是统一招生,市重点三种方式:

  • 自主招生:预录取+计分科目总成绩到达分数线;

  • 名额分配:计分科目总成绩+校综合考查成绩+政策加分;

  • 统一招生:计分科目总成绩+政策加分。

四校的招生计划里,有13%的名额,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享受不到;其他市重点的招生计划里,更是有35%—45.5%的名额,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将享受不到,并且这个比例还会扩大。

显而易见,对于不选择生源的学校是利好,而对于选择生源的学校来说,压力会更大。

不仅如此,从分配对象来看,名额分配到校计划向对口入学(主要指户籍对口和学校对口)、摇号入学、统筹入学的学生分配。也就是说,如果一所公办初中里有通过非上述四种方式、择校进来的学生,则这些学生将不享受分配。

总得来说,上海新中考还是为了均衡生源,均衡教育资源。

希望家长们能少一些鸡血,少一些焦虑!不要盲目择校,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孩子的均衡发展上,培养“软实力”,让孩子成长更健康

“精编导学课程”的利与弊

    近日,有家长转发给我一则某市某区某一线民办的预备年级家委会会议内容通报,有这样一段话:

 

     鉴于本届学生为第一年摇号生源,与往年相比生 源组成差异较大,(1)学校的工作计划是:通过频次较高的 阶段性学业考察,特别是期中考察和期末考察,更加全面细 致地了解掌握本届生源的具体学习情况,本着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细化制订并逐步完善后续教学安排;(2)学校的学习建议是:家长应从预备年级开始,在充分有效化解 吸收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确保学有余力的前提下,积极增加课外学习内容、逐步提高综合学习强度,为后续高强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关于课外学习,由家长自由选择,学校开办的精编导学课程,由学校老师授课,家长可自愿选择。

 

     粗看文章,也许很多家长觉得学校很负责。但细细品,其中有不合规甚至猫腻的所在。

 

    “课外学习,由家长自由选择,学校开办的精编导学课程”,请问在教育部严格规定不得超纲教学的大政策下,这种行为是否属于违规?答案是一定的!

 

   “由学校老师授课”,请问是否收费?当然,如果不超纲教学,学校愿意为差生补差,同时这一切是免费。那属于老师个人自身敬业行为,也就无可厚非了。但如果是收费,那是否存在某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关联?要知道,高昂的学费已经支付,如果还有小灶教学。那一定会存在上课和小灶的差异。按照以往校内老师团课的历史经验,这种校内粗讲校外细讲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一直以来,一叶都认为民办学校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个大根本原则永远不会变。他们背后的资本不允许做善事。

 

    如果这一切属实,那摆在家长面前的就有两个选择:补,或不补。

 

    先说不补,如果老师是收费的,那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参加团课的学生,一定大概率比不参加团课的学生校内成绩更好看。因为,所谓精编导学课程中,一定是包含了大量的校内考试题库。这样,同类型的题目甚至原题都做过一遍,老师也讲解过一遍。想校内考不好都难。那不补的家长,能否承受到有可能考不过团课学生这样的心理压力?要知道名额分配中的综合评定,包括七八九三年级的平时成绩。

 

    如果参加团课的孩子智商太低,还考不到好分数,那不是啪啪打脸老师吗?不怕,即便孩子太过于愚钝,依旧没有掌握精编导学课程中的“精华”,那老师还可以在批卷松紧度上,给予孩子一定的关照。背答案总会吧,反正包你们有进步,包家长开心,以确保学有成效,然后所有人都要知道课程的重要性。那不参加的学生,是否会被老师穿小鞋?虽说是自愿,但实际情况不得而知,相信肯定也会有一叶先生担忧的这种情况发生。

      那如果补呢?校内成绩可能会慢慢好看起来。但是,谁爹妈的银子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校内学费外,还增加了额外的团课费,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另外,校内成绩好看有用吗?难道中考和高考就不用参加了?团课就是毒药,尤其是针对性团课或本校老师给予的补课,更是像孔雀胆和鹤顶红那种,好看,麻痹自身,有幸福感,但无药可救。

      所以,对于该校的家长,其实怎么做都是错。至于第三条路,就不用一叶先生说了吧。自己都不愿意救自己,那只有认命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大家身边都有。甚至不少公办学校也有。暗网群中的家长,一叶先生已经不止一次提到,就干着为校内老师组织团课的活,换取自家孩子在学校的升学利益。很多学生平时校内课堂练习不怎么样,但一到考试就突然拔尖。这种都是有问题的。

 

     无论如何,一叶先生建议大家,没办法一定要补课,也请睁大眼睛。尽量去大机构,尽量自学。不要迷恋所谓的名师,不要迷恋所谓的校内高分,否则自己骗自己,以后注定后悔终生!

 

(以上内容是家长转发内容的点评,一叶先生没有经过真伪论证。但作为一个话题和现象,不针对任何学校。请不要对号入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ol5E_6c_Fd2TwuqRKVyiA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最近家长群里聊得热火朝天的话题是“中考改革”。

继前不久,教育部宣布体育要纳入中考,并达到和语数外同分值水平后,上周五又传来另一条重磅消息:美育也即将纳入中考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周末,我看到很多家长群里大家都炸了锅。

所谓“术业有专攻”,古代讲究文科状元,武科状元,现在的孩子要文武兼备,才能在中考中不被分流和淘汰。

这届家长和孩子纷纷表示太难了。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首先是“体育增值”,体育分数将要和语数外同分值,并在全国实施推广,最高兴的莫过于体育老师:被占课多年,终于从千年“老二”,学校里半“隐形人物”,翻身把歌唱!

“体育中考”并不是一个新鲜词,只是我国各个省对此有着不同的政策,从30分到100分不一而足。拿上海举例,体育占分30分,云南分数最高,为100分。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图片来自相伴升学路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只是语数外分数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老中考制度下,体育就变成了学校可有可无的摆设。这一结果导致的是中国学生令人堪忧的身体质素。

之前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湖北宜昌某中学一个班级的初中生做引体向上的体能测试,居然全军覆没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在更早前(2013年),杭州某小学举办运动会时,1小时有20人晕倒,这条新闻在当年引发轰动,并引发了人大代表吴正宪的关注和呼吁:体育教育改革箭在玄上。

而对比欧美国家教育体系,熟悉的读者朋友可能都知道,在这些国家,只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学生会被称为Nerd,在高校并不受欢迎,而体育好的学生,不仅被高校青睐,在职场上也往往更为出色。

 

几年年,清华大学教授、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李稻葵就发文感慨:美国领导人都有体育上的一技之长。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脱颖而出?他解释道,因为运动员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即懂得竞争又懂得合作。(好了,体育教育这个话题较为复杂,我们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展开讨论。)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诚然,我们的教育部是想要用中考这一指挥棒加大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达到提升国人身体素质的目的。包括前不久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建议 “把体育列入高考必考科目”。

可想而知,当时大家对此也是骂声一片。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教育部的每一个政策都牵动着数亿家长的心。发现应试教育的弱点并改革是好事,但具体如何实施及如何考试是引发大家吐槽和抱怨的主要原因。

正如下面这位网友所说,“初中的时候,主科天天占用体育课,到了初三要考体育中考了,就开始临时抱佛脚,体育课疯狂让我们跑,有什么用。

想必,90后的读者对此都深有体会。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我一个朋友吐槽说:“我自己大学时体育就是年级垫底的,跑八百米能完成恨不得要邀请全寝室庆祝。孩子爸就是一技术宅男,每天坐在电脑跟前。家里孩子没啥体育基因啊。天生优势缺失,现在小学四年级了,这一改革我们中考咋整?”

类似的声音还有很多,可谓是急哭了一批缺乏体育细胞的家长,生怕在运动基因上为孩子拖下后腿。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更别提,某省还把裸眼视力和体重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官方的解释是引导青少年自觉加强体育锻炼、保护视力,提高身体素质,但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这“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说完体育,咱们再来说说今天的另一个重点:美育中考。

美育中考是家长们认为可能会引发“素质教育的‘军备竞赛’,变成掏空孩子金钱和时间的另一种压力。

对此,我们来看看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是怎么说的。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美育计分从20分提高到40分,云南家长表示已哭晕在厕所。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来也是件大喜事,但问题的症结是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环境是否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如果学校没有提供,家长是不是要自掏腰包在课外补,这是不是让孩子们又增加了新的负担?

比起把美育、体育纳入计分,更重要且更有意义的是把学校的音乐课、美术课开足开齐,加大相应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资金、资源投入,并严厉禁止其他科任老师占课的现象出现。

还有家长一阵见血地指出,美育纳入中考得循序渐进,应该从这一届低龄学生开始,9年后中考见。倘若2022年就开始急不可耐地纳入中考政策,对于那些之前鲜少接受美育教育或者没有条件接受美育教育的孩子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打击。

纵然,中考政策试图倒逼中国孩子们不再盲目刷题,成为考试的机器,但可以预见的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将是有钱有闲的城市中产。

众所周知,不管是体育兴趣班还是以钢琴、绘画等为例的美育兴趣班,都是一个比一个烧钱烧时间。我身边就有家长表示,本来已经给孩子停掉了钢琴课、足球课,但看到这条新闻后,立刻给孩子续了费。还有家长表示,看到这条新闻后,立马联系辅导机构,给孩子报了绘画课,尽管她的小孩才上幼儿园小班。

 

那么,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怎么办呢?说好的教育公平呢?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当然,有钱有闲的家长只属于少部分,更多的是既要忙碌工作又要兼顾孩子教育的普通家长。这些普通家长也同样表示已哭晕在厕所:忙碌了一天,带娃上补习班也就算了,如今还得顾及孩子的运动、美术、音乐。说好的减负呢?

 

我身边就有北京的家长对我抱怨道,“孩子才上初一,每天写作业到十一二点,有时写不完,要第二天四五点起来继续写。全班同学头发油油的,甚至没有时间洗澡,如果再加上音乐、美术,孩子和家长还有活路吗?”

总结来说,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兼顾体育和艺术也是好事,但“一刀切”似的政策不应变相地增加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欧美国家的孩子从小重视美育、体育的发展和培养,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没有像中国孩子有着如此之大的学业负担,他们在课后有着充足的时间去参与课外活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此外,我下午还看到这样一张网传照片,让人啼笑皆非。

当家长们反对艺术纳入中考时,究竟在反对什么?

虽然,我无法确认这张图片的来源及真实性,但是它反应了盘踞于中国教育体制内多年的一个问题:应试导向。

当钢琴、小提琴;当贝多芬、莫扎特;当美好韵律的五线谱,变成试卷上非此即彼的答案,确定磨灭的不是艺术世界里美的享受和体验?确定扼杀的不是孩子的兴趣?

如果美育加入中考计分,但以这种荒诞的形式呈现,这应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悲哀。

最后,我以一位家长的话来结束此文,这句话可谓是精准且一语中的,在此分享给大家。

“最应该改的不是中考制度。而是这届家长对中考无限屈从又不断诽谤的矛盾态度。过于依赖这个指挥棒,这个指挥棒往哪儿指都是害人精。我倒觉放下对中考的执念,平常心对之,对于自己怎么教育子女有一杆自己心里的标尺,这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底气。目前的中考高考改革虽然都属于治标不治本,但也不乏益处。至少以后语文老师不会随便占用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了。这是好事啊!”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HJZL3hcwI1SDkxidrIElHQ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虹口区毗邻杨浦区,位于上海市偏北部。虽然区域占地面积不大,但教育资源比较丰富。除了有上外附中这所全市知名的“神仙学校”,也有新华初、迅行这样低调而有实力的学校。虽然头牌高中——复兴高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但如今伴随着复兴高级的“复兴”和上外附中的屡创辉煌,这个区的教育也逐渐焕发新生。

 

虹口区高中和升学数据

 

虹口区考生数量相对其他区不算多,因此高中也不多,各高中招生计划也不多,因此中考分数有点呈现虚高的态势。

 

2020年虹口区高中录取分数线(本区高中):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虹口区总计13所高中。

 
市重点高中(即市示范性高中)4所复兴高级中学(八大之一)、北郊高级中学、华师大一附中、上外附中。
市重点分校或校区1所):上外附中东校。
区重点高中(区示范性高中5所):皆为公办。
一般高中3所公办2所、民办1所。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四所市重点高中里面有一所特殊的高中,也就是上外附中。不过上外附中不参加中考招生,小升初招生也是面向全市的。因此对本区考生来说,这所学校给本区考生带来的利好有限。之所以说有利好,是因为上外附中尽管是全市招生,但虹口区的学生占多数,只不过本区学生所占的比例应该低于复兴高级之类的本区高中。

 

上外附中是一所神仙高中,毕业生大多不参加高考而直接被保送,虽然主要是保送语言类的专业,但基本都保送名校,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除了保送生成绩亮眼外,上外附中还被称为“爬藤霸主”,每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出国留学。从学校晒出的2020年海外升学预录取成绩来说,上外附中的海外名校预录取成绩着实亮眼: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虽然上外附中在全市范围内“很能打”,但虹口区其他多数高中却显得黯淡无光,就连复兴高级前几年也一度被人戏称“要被提出八校”。

 

虹口区的高中现在整体来说在上海不是很热门,但其实虹口区的市重点确实都值得大家去研究下。不仅因为虹口区的几所市重点高中大多历史悠久,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因为他们都曾经有过自己的风云阶段,现在暂时的沉默大多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复兴高级中学,因为学校修葺的原因,2015年复兴人集体搬入了水电路和场中路的过渡校区学习教学环境的改变对学校教学带来了一定影响,2017年复兴新校区已经建好,硬件设施方面的不足已经得到弥补,复兴高级中学的”二次创业”任重而道远,期待复兴的发展。

 

从虹口区高中近两年综评的综评表现,我们也能看出很明显的复兴迹象。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不仅是复兴高级,华师大一附中今年高考也大有突破。还收到了来自上海交大的录取喜报。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还有上外附中东校的第一届,在考生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今年在综评批次取得了同济1人、上大1人、上中医1人的成绩。

 

虹口高级虽然为区重点,但其实和北郊高级的实力不相上下。整体来看,虹口区的高中整体实力目前在全市处于中流水平,且处于上升期。

 

虹口区优质初中盘点

 

虹口区初中共计28所,民办5所,公办23所,其中:强校工程实验校(5所):霍山学校、澄衷初级中学、市五中学、虹口区教院实验中学、虹口区教院附属中学。

 

区内民办初中整体实力强得多,新华初、迅行、新复兴、新北郊四大民办吸引了全区近23%的小学毕业生。公办中较好的有长青中学、曲阳二中、北郊中学、江湾初级、虹口实验和北虹初级这6所学校。其中北郊、长青和虹口实验均是9年一贯制学校。

 

这里简单说一下4所民办初中,新华初、新复兴、迅行和新北郊 

 

新华初:

 

新华初——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作为虹口区公认最好的初中之一,在家长群中有“四校八大”运输机的口碑。

 

新华初的前身即为华东师大一附初中(简称华初),它是1997年8月由华东师大一附中高初中分离,成为公办转制改革试点学校,2005年改为民办。从它的历史可以看出,它的前身与华东师大体系的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华二的预录人数一直是它四校录取中的头牌。

 

新华初自招能力如此强的主要原因是:它有三个实力强大的理科班。竞赛是它们努力的方向,目标就是四校的自招。

 

新复兴:

 

新复兴——民办新复兴初级中学。作为复兴中学的嫡系学校,以往占了虹口区内唯一的“八大”复兴高级生源的20%左右。

 

学生在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等学科竞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实施数学“课内分层”教学,已经形成了“夯实基础,理科见长”的办学风格和特色,在市级以上的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超过150人次,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市重点高中学习。学校开设丰富多彩、门类众多的拓展性课。

 

新复兴的孩子比较全面,学校作业量不大,但是重在教学的方法,让孩子能够又快又好地理解掌握。从长远来看,新复兴的孩子更加的有发展。

 

迅行:

 

迅行中学——是虹口民办初中里的第三块招牌。

 

迅行中学的校风是偏勤奋和刻苦的,没有明确分班,它的主战场在中考上,中考裸考经常是虹口第一,其平均分一直处于全市15名左右,录取率高就是靠拼最后裸考的分数。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对迅行的评价普遍是:二流甚至三流的生源进去,一流的中考成绩出来。

迅行中学2020年部分名校录取成绩: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根据学校官微信息手动整理,可能存在纰漏,请以官微信息为准)

 

新北郊:

 

新北郊——上海市民办新北郊初级中学,创办于2001年9月。秉承百年名校北郊的文化传统,办学特色鲜明。相对更注重素质教育,不倡导死读书,学校活动很多。不过在预录取和中考成绩上,就明显不如前面提到的3所民办初中了。

 

虹口区2020年中招数据

 

结合网传一模数据,我们首先来看看虹口区考生人数在全市大概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2020上海年中考招生主要有自荐、推优、零志愿、名额分配、1-15志愿这五大招生办法,自荐是全市招生的,这里不多说明。

 

推优:

今年65所高中在各区投放了推优招生计划,计划招收那么推优生4520人,相比去年的推优计划数4277人增加了243人。虹口区的考生人数不多,推优人数今年达到了181人,比例并不低。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愿: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虹口区2020零志愿招生计划93人。

 

名额分配: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虹口区名额分配招生计划总数为111,相比其他区,名额分配的人数属于较高的。
 
1-15志愿:

在1-15志愿招生计划当中,以本区高中招生计划为主。我们重点看虹口区的本区高中招生计划。

教育老区焕发新生——虹口区中招数据与优质教育资源盘点

虹口区除五十二中和上外一实外,其余本区的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的扩招。作为八校之一的复兴高级中学扩招9人,较19年招生数增幅达到10%以上。另外两所市重点招生计划数增幅也不小。

 

总体来看,虹口区的中考录取率在全市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区内高中的实力也处于上升期,留在虹口区是不错的选择,相信未来虹口区的教育也会再上新台阶。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RQUW4r-50DEt87xBBjCQ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