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勒塔布《黑天鹅》

应对黑天鹅事件的5个基本原则:1.不要预测。2.谨慎预防。3.危中取机。4.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充足冗余。5.不要负债。

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的重要性之所在。它说明我们通过观察或经验获得的知识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黑天鹅”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稀有性、极大的冲击性和事后(而不是事前)可预测性。

有两种认识现象的方式。第一种排除不正常的现象,只关注正常现象。研究者不理会意外事件,只研究正常案例。第二种则认为,为了理解一种现象,人们需要首先考虑极端现象,尤其是当它们有非同寻常的效应积累的时候,比如黑天鹅现象。

我们的世界是由极端、未知和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以我们现有的知识而言非常不可能发生的)事物所主导的,而我们却一直把时间花在讨论琐碎的事情上,只关注已知和重复发生的事物

对待历史问题,人类的思想会犯三个毛病,我称之为三重迷雾。它们是:

1.假想的理解,也就是在一个超出人们想象之外的复杂(或随机)的世界,人们都以为自己知道其中正在发生着什么。

2.反省的偏差,也就是我们只能在事后评价事物,就像只能从后视镜里看东西(历史在历史书中比在经验现实中显得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3.对事实性信息价值的高估以及权威和饱学之士本身的缺陷,尤其是在他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时候,也就是进行“柏拉图化”的时候。

历史和社会不是缓慢爬行的,而是在一步步地跳跃。它们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其间极少有波折。而我们(以及历史学家)喜欢相信那些我们能够预测的小的逐步演变。

我们只是一台巨大的回头看的机器,人类总爱自欺欺人。每一年过去,我的这一认识都会加强。

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任何简化都可能产生爆炸性后果,因为它不考虑不确定性的来源,它使我们错误地理解世界的构成。

大部分交易员都是在“轧路机前捡硬币”,把自己暴露在极少发生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面前,却睡得像婴儿一样,浑然不知。

在理想的平均斯坦,特定事件的单独影响很小,只有群体影响才大;在极端斯坦,个体能够对整体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极端斯坦能够制造黑天鹅现象,少数事件已经对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我宁愿花10.99美元的价格购买CD,听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或亚瑟·鲁宾斯坦的演奏,也不愿意为朱利亚音乐学院或布拉格音乐学院某个不知名(但非常有天分)的毕业生花9.99美元听他演奏。

人们喜欢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因为艺术品本身,还为了使自己感到属于某个群体。通过模仿,人们彼此靠近了,也就是说,靠近了其他模仿者,这能使人们远离孤独。

那些没有创造性的技术性小问题。美国经济极大地依赖思维创造,所以美国人即便失去制造业,其生活质量仍能不断提高。显然,思维创造获得大部分报酬的世界经济框架的缺陷,就是造成了更大的不公平并提高了机会和运气的重要性

平均斯坦的最高法则:当你的样本量足够大时,任何个例都不会对整体产生重大影响。最大的观察值虽然令人吃惊,但对整体而言最终微不足道。

在平均斯坦,我们受到集体事件、常规事件、已知事件和已预测到的事件的统治;在极端斯坦,我们受到单个事件、意外事件、未知事件和未预测到的事件的统治。

当我们的财富增加并且我们开始看重钱时,我们都变得吝啬和斤斤计较起来。

我们喜欢故事,喜欢总结,喜欢简化(也就是减少事情的影响因素)。“叙述谬误”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过度解释,偏好简洁的故事,而不是原始真相。它严重扭曲了我们对世界的思维反应,在稀有事件上尤为严重。

叙述谬误指的是我们无法在不编造理由或者强加一种逻辑关系的情况下观察一系列事实。对事实的解释会与事实混在一起,使事实变得更容易被记住,更符合道理。这种倾向的坏处在于它使我们以为对事物有了更好的理解。

我们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物质机体的受害者。思维就像身体里的一个居住者,受到生物性的拘禁,除非我们找到聪明的逃脱办法。我强调的是我们对解释行为缺乏控制。

第一个问题是信息的获得是有代价的。第二个问题是信息的储存也是有代价的,第三个问题是信息的处理和提取是有代价的。

记忆是动态而非静态的,就像一张纸,新的文字(或同一段文字的新版本)被不断记录在这张纸上,这正是后出现信息的强大之处。记忆更多是一台自动进行动态更新的机器

逻辑学家W·O·奎因(W.O.Quine)在一个著名论点中指出,对于特定的事实,存在逻辑上一致的多种解释和理论。这一观点警告我们,某件事不显得不合理或许并不足以证明它合理。

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发现经济中的冒险行为符合如下循环模式:稳定和没有危机冒险以及自大,降低了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认识。然后危机发生了,使人们感到震惊并害怕投资。

一个人的死亡是悲剧,100万人的死亡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说法。统计学默默地存在于我们之间。

两种思维模式,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或者“经验模式”和“认知模式”。系统1,经验模式,是不费力的、自动的、快速的、模糊的(我们不知道我们在使用它)、平行的、易出错的。它就是所谓的“直觉”,以很快的速度发挥着强大的作用。系统2,认知模式,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思考。你经常在教室里使用它,因为它是费力的、有条理的、缓慢的、有逻辑的、连续的、渐进的、有自我意识的(你可以觉察推理的推进)。它犯的错误比经验模式少,因为你知道结果是如何得来的,你能够返回你的思考步骤,对它们进行适应性修正。

避免叙述谬误的办法就是强调实验而非讲故事,强调体验而非历史,强调客观知识而非理论。

忽视黑天鹅现象的两种内在机制:证实谬误和叙述谬误

研究者所谓享乐主义幸福的主要思想。大量一般的好消息比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更令人感到幸福。

在一个短暂的时期里经历全部痛苦胜过在很长的时间里分散这些痛苦。

有些属于极端斯坦的东西是极端危险的,但在事前显现不出这一点,因为它们隐藏和推迟了这些风险,从而使笨人以为自己是“安全”的。其实,在短期内显得比实际风险更低正是极端斯坦的一个特点。

“偏差”是指一种系统性错误,它导致人们总是对事件的影响作出更为积极或者更为消极的判断,就像一台总是显示你比实际重几磅或轻几磅的秤,或者一部让你的腰围增大的摄像机。

读者不会花26.95美元买一本失败者的故事,即使你让他们相信它包含着比成功者的故事更多的有用技巧[插图]。自传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武断地把某些品质与事件连成因果关系。

研究者证实赌徒确实在一开始有赌运(股市投机者也一样)。刚开始赌博的人要么走运,要么不走运(鉴于赌场处于优势地位,更多的人会不走运)。走运的那些,感到自己受到命运的垂青,会继续赌博;余下的感到失望,会停止赌博,因此不会出现在样本中。这就解释了初学者的运气。

救活一个人只是统计数字,伤害一个人则是奇闻逸事。统计结果是不可见的,奇闻逸事是显而易见的。同样,黑天鹅事件的风险是不可见的。

卡尼曼已经向我们证明,我们冒险通常不是出于自信,而是出于无知和对不确定性的无视!

我们碰巧幸存下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继续冒同样的风险。我们足够成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享受生活的赐予吧,你应该变得更加保守,珍惜通过运气获得的东西。我们一直在玩俄罗斯轮盘赌,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找一份真正的工作吧。

首先,基于“运气让我们幸存下来”的理由而把过度乐观主义合理化的错误来自人性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错误:认为我们天生能够理解自然和人性,我们的决策是并且一直是选择的结果。

其次,比第一点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一直鼓吹和夸大进化选择。人们越不了解黑天鹅现象产生的随机性,就越相信进化的最优选择。进化理论不考虑沉默的证据。进化是一系列侥幸的成功,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你只看到了好的。

不要根据获胜的赌徒(或者走运的卡萨诺瓦、不断东山再起的纽约以及不可战胜的迦太基)的优势情况计算概率,而要根据所有一开始进入赌局的人计算。

注意,“历史”只是一系列时间上的数字。数字可以代表财富、健康、重量——任何事。

我们是寻找原因的动物,习惯于认为一切事情都有确定的原因,并且把最明显的那一个当做最终解释。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可见的原因,相反,很多情况下什么也没有,甚至没有任何可供选择的原因。沉默的证据掩盖了这一事实。

游戏谬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我们在考试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化情况之间几乎没有相同之处。

你有没有奇怪过,为什么那么多在校成绩好的人最后一事无成,而那些学业落后的人却在赚大钱、买钻石,甚至获得某个真正学科(比如医学)的诺贝尔奖?这有些或许是出于运气,但学校知识的简化与反启蒙特性阻碍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我们对黑天鹅现象所知甚少,但其特点就在于它能够欺骗我们,而试图将其柏拉图化会导致更大的误解。“未知的未知”(与“已知的未知”相对)的说法

赌场是我所知道的概率已知且符合高斯分布(即钟形曲线)、几乎可计算的人类的唯一冒险场所。你不能指望赌场付给你高于赌资几百万倍的奖金,或者突然在你身上改变规则。在实际生活中你是不知道概率的。你需要去发现它们,而不确定性的来源是不确定的。

赌场的风险管理除了制定赌博规则之外,还以降低由作弊者造成的损失为目标。

赌场把数亿美元花在赌博理论和高科技监视系统上,但风险却来自他们的考虑范围以外。当一名不可替代的表演者在一次重要表演中被老虎咬伤致残时,赌场损失了近1亿美元。一个心怀不满的承包人在修建赌场酒店附属建筑时受伤,他对于提供给他的安置方案非常不满,以至于试图炸掉赌场。赌场老板的女儿被绑架。负责邮寄表单的人不向国内收入署寄出这些文件

我建议,如果你想一步跨入更高级的生命形态,与动物的距离越远越好,那么你最好远离叙述谬误的来源,关掉电视机,尽可能少读报纸,不看博客,训练推理能力以控制决策,对重要决策注意避免使用系统1(即启发性或实验性系统),训练自己辨别情感与经验事实之间的区别。

对待不确定性问题时,你最不需要做的就是“集中”(你应该让不确定性集中,而不是集中我们自己)。“集中”让你受骗,它会演变成预测问题,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看到。预测,而非叙述,是对我们理解世界的真正检验。

对待未来,我们习惯于“过滤”,以为它是正常的,没有黑天鹅事件,而实际上,未来根本没有正常可言。它不属于柏拉图的范畴!

对许多人而言,知识的强大作用在于制造自信,而不是提高能力。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只关注(不重要的)常规事物,喜欢把事物柏拉图化,从而只按照一定的条条框框预测未来。

我们把世界模式化(并对之进行预测)的能力的增强,在世界复杂性的增强面前微不足道,这说明未被预测的部分所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黑天鹅现象的影响越大,我们就越难预测。

我们有一种内在的倾向,以为我们比实际上知道的多一点,正是这一点会不时招致严重的麻烦。

我们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一旦形成一个观点,我们就很难改变,所以情况对那些推迟形成观点的人更有利。我们把思想当做财产,所以很难舍弃它们。

他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专家问题:一个人拥有博士学位或学士学位是没有区别的。发表文章众多的教授相对于记者没有任何优势。泰洛克发现的唯一正常的事实就是名望对预测的消极影响:拥有高度名望的人比没有名望的人预测得更糟糕。

人类在对随机事件的认识上容易犯不对称的错误。我们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失败归因于在我们控制之外的事物,比如随机性。对好结果我们感到有功劳,对坏结果却不感到有责任。

马克利达基斯与海本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统计学上高深与复杂的模型不一定能比简单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预测”。

经济学家的预测可能会招致使其无效的反馈(这被称为卢卡斯评判,名称取自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假设经济学家预测将发生通货膨胀,而根据这些预测,美联储作出反应,使通货膨胀降低。

计划者会犯一种系统性错误,它是人性与世界或组织结构复杂性混合作用的结果。为了生存,各种组织需要使自己和别人看上去有“前景”。

公司和政府的预测还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他们不为预测的情形附加可能的错误率。

不考虑错误率的预测显示出三种谬误,都来自同样对不确定性本质的错误理解。第一种谬误:可变性问题。第一个错误在于太看重预测,而不关心它的准确性。第二种谬误在于没有考虑随着预测期限的加长,预测效力会降低。第三种谬误或许是最严重的,它在于对被预测变量随机性的错误认识。

发现的经典模式是这样的:你寻找你知道的东西(比如到达印度的新方法),结果发现了一个你不知道的东西(美洲)。

当新技术出现时,我们要么总体低估,要么严重高估它的重要性。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曾预测人类只需要几台计算机。

波普尔的核心论点是,为了预测历史事件,你需要预测技术创新,而它从根本上是不可预测的。

彭加莱是第一位了解并解释我们的方程具有局限性的伟大数学家。他引入了非线性特征的概念,提出小的事件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的思想,即混沌理论。

彭加莱的理论很简单:在预测未来的过程中,你所模型化的过程需要越来越精确,因为你的错误率会迅速上升。而仅仅达到近似的精确是不行的,因为你的预测会突然失效,最终需要对过去进行无穷精确的解释。

。计划可能来自使我们成为人类的东西,比如意识。我们需要预测未来,这一定有某种进化上的意义,我将对此作简短概括,鉴于它可能是一种不错的备选解释(但也只是一种不错的猜测而已),并且与进化有关,所以我会十分谨慎。

大脑最强大的功能是什么?正是提出对未来的猜想并进行反事实思考的功能,预测使我们能够欺骗进化:作为一系列预测和反事实的情景,进化正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

学会区分在不具可预测时从事哪些事会(或一直)对我们极为有利,在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时从事哪些事有害。既有正面黑天鹅现象,又有负面黑天鹅现象。除电影业之外,正面黑天鹅行业还有:出版业、科学研究和风险投资。

不要寻找精确和局部的东西。不要在每天早上寻找某种特定的东西,而要努力工作,并让意外进入你的生活。

抓住一切机会,或者任何像机会的东西。机会很少,比你想象的少得多。请记住,正面黑天鹅现象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把自己置于它的影响之下。

为什么我们无法理解正在发生什么。那就是:1.认知自大以及随之而来的未来盲目性;2.柏拉图式的分类概念,或者说人们如何被简化愚弄,尤其当他们在一个不存在专家的学科里获得了学位时;3.错误的推理方法,尤其是不考虑黑天鹅现象的平均斯坦方法

马太效应有一个不那么文学化的名字:“累积优势”。这一理论很容易运用于公司、商人、演员、作家和任何从过去的成果中获益的人。

1957年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只有74家在40年后仍然位列标准普尔500强。只有少数公司因为合并而消失,其余的要么衰败了,要么破产了。

有些思想是具有传染性的,有些不是;有些形式的迷信会传播,有些不会;有些宗教信仰会占据统治地位,有些不会。人类学家、认知科学家及哲学家丹·斯铂佰提出了观点表述上的传染性。被人们称为“觅母”(memes)的东西,也就是以人体为媒介传播并互相竞争的思想,并不真的像基因一样。思想会传播是因为作为媒介的自私人类对它们感兴趣,并且喜欢在复制过程中将它们扭曲。你做蛋糕并不只是为了模仿菜谱,你想做你自己的蛋糕,并利用别人的思想来改进它。人类不是复印机。所以具有传染性的思想一定是那些我们准备要相信的,甚至是天生要相信的。一种思想要获得传播,就必须与我们的本性相符。

马克在20世纪20年代的短短几年间从1美元兑换4马克变为1美元兑换4万亿马克,这告诉你钟形曲线在描述汇率变动的随机性时毫无意义

高斯钟形曲线都受到一种阻力,使偏离平均值的概率下降得越来越快,突破性分布或者曼德尔布罗特分布则不受这种限制。

50%的工作由1%的人完成。它使得世界看上去更加不公平。假如存在不平均,那么在80/20法则的那20%当中也存在不平均,即少数人完成大多数工作。其最终结果是,大约1%的人完成稍稍超过50%的工作。

在平均斯坦,随着样本规模的增大,观测到的平均值越来越稳定,在图中可以看到,分布越来越窄。这就是一切统计理论的工作原理(或者所谓的工作原理)。平均斯坦的不确定性在平均化之下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数定理”。

不让赌徒下大注,而是喜欢让许多赌徒下很多受限制的小注。赌场对最大赌注设了上限,赌场老板晚上可以安心睡觉。所以赌场收入的变化会小到可笑的地步

大自然的几何学不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学,这一点如此明显,但没有人——几乎没有人看得到这一点。

“分形”(fractal)一词是曼德尔布罗特创造的,用来描述不规则和支离破碎的几何图形,它来自拉丁语的fractus一词。分形是几何图形在不同尺度上的重复,显示出越来越小的自相似图形。小的局部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体具有相似性。

20世纪60年代,曼德尔布罗特向经济学界提出了关于商品和金融证券价格的观点

分形能够充当默认环境、近似和框架。它不能解决黑天鹅问题,也不能把所有的黑天鹅现象变为可预测事件,但它极大地淡化了黑天鹅问题,因为它使这些大事件更易于理解。(分形理论把它们变成灰色。

普遍性正是物理学家对有临界点的幂律问题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山在某种程度上与石头相似:它与石头有亲缘关系,这是一种家族相似性,但并非完全相同。这种相似性被称为“自仿”(self-affine),不是精确的“自相似”(self-similar)

游戏谬误存在于以下随机环境:随机走动、掷骰子、抛硬币、布朗运动(即花粉颗粒在水中的运动)等。这些环境具备一定随机的性质,但并不是真正的随机性,

当我受到正面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时,我会非常冒险,这时失败只有很小的影响;当我有可能受到负面黑天鹅事件的袭击时,我会非常保守。

大自然喜欢冗余,冗余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防御性冗余。这是一种保险型的冗余,能够确保你在困境下依靠充足的备件生存下去

采用下面的“智慧”规则。

1.尊重时间和非说明性知识。

2.避免优化;学会喜欢冗余。冗余(特指床垫下藏着的储蓄和现金)与债务是相对的。拥有了针对黑天鹅更有利的抵御能力。

3.避免低可能性盈利的预测——尽管对一般盈利没有必要。,来自远期事件的盈利更难预测。

4.小心远期事件的“非典型性”。

5.注意红利发放的道德风险。

6.避免风险尺度。

7.正面还是负面的黑天鹅?

8.不要将挥发性缺失与风险缺失混为一谈。

9.小心风险数字的表现。

提及图书

威廉·夏伊勒(William Shirer)的《柏林日记:二战驻德记者见闻(1934~1941)》

马克·布坎南的《改变世界的简单法则》、

菲利普·鲍尔的《临界点》

保罗·奥默罗德的《为何多数事情归于失败》

好运气的公式 2.0

“关键不在于你游戏玩得多好,

而在于你想玩什么游戏。”

夸梅·阿皮亚

 

在《老喻的人生复利训练营》里,我问过大家一个问题:

你在卢浮宫参观,突然遭遇了大火,你决定在逃走时抢救一幅画,你会选择哪一幅画?

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有人会选蒙娜丽莎,有人会去救莫奈的睡莲,但我喜欢的答案是:

选择离你的逃生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好运气的公式 2.0

 

一、道理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个说法流行起来,也许是因为现在做事越来越难。
我欣赏这句话出处背后的故事和主角。但是,“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会给正在做“难而错误的事情”的人们以错觉。
未必正确的事情,可能因为难而显得正确,这错觉和“丑男人很忠厚”一样不靠谱。
难而正确的事情,不是说做的时候难,而在于识别“正确的事情”很难,识别后做出选择更难。
本文将讲述一个“好运气的公式”:
好运气=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这个所谓公式,能解释很多“道理”,例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做对的事情”,是选择;

  • “把事情做对”,是努力。

如下图,本质上这是一个关于面积的计算:

好运气的公式 2.0

创业者如元气森林的创始人,用贝叶斯定理的基础概率(或“基本比率”),来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饮料:
1、饮料领域看起来很老土,但基数极大。中国饮料市场规模超过一万亿。
2、对比而言,类似于SaaS市场,看起来很性感,可市场规模仅为百亿级别。
3、所以,做饮料啃一小口也很大,做SaaS做到老大也很小。(这不代表创业公司不因为某个领域的增长空间而去做。)
投资人如芒格,他鼓励“去鱼多的地方捕鱼”:
1、典型的例子如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地产大牛市,赢家们是因为正好撞进了鱼多的地方。
2、而一旦鱼群退去,那些误以为自己是靠捕鱼能力赚钱的人就可能陷入困境。
聪明勤奋的雷军,悟到“顺势而为”,中年再出发去做智能手机,是一样的道理。
可是,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基数很大,为什么对绝大多数参与者并非意味着机会呢?如果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基数再大有什么用呢?
“时代是万位数、行业是千位数、个人专业是百位数”这类提法很生动,更确切说:时代和个人之间,是一种乘积关系。

好运气的公式 2.0

所以我们应该再完整地看看“好运气的公式”:
好运气=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 做对的事情,是指基数大的市场,大趋势,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 把事情做对,是指鱼再多,也要和你有关系才有价值;
  • 上面两项中间的“✖️”,是指你在鱼多的地方抓住鱼的匹配策略。
我喜欢用大白话将之总结为“运气三问”:
1、天上为什么掉馅饼?
2、馅饼凭什么掉在你的头上?
3、你如何将这个馅饼吃进嘴巴里?

好运气的公式 2.0

所以,智能手机对雷军来说也许是个馅饼,对罗永浩来说也许就是个陷阱了。(我很喜欢罗永浩,期待他早日回归科技界。)
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是因为发现这个烂大街的道理,的确是许多高手们的“通用算法”。
可是,这个道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和描述。
恰好这个道理背后,又有一些严密而有趣的计算。
假如一个道理能够构建出一个模型,假如这个模型能够相对精确地被数学描述,没准儿真能成为“高手的公式”。
所以,本文是尝试做一件“将陈词滥调讲出新意”的事情,恰恰这类事情也是符合该公式的。
 
二、计算
人们对基础概率的忽视,经常带来现实中决策上的误判。
例如,你在街头看见一个美女貌若天仙,于是你猜:
a、她是一位演员或者模特;
b、她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
不少人会猜是a,但是该美女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公司职员的基数远大于演员。
为什么会出现误判?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鲜活效应;
二、忽视基础概率;
三、颠倒了因果。
综合以上三点,人类喜欢根据鲜明的特征去套“规律”:
演员通常很美,所以这位如此美的美女大概率是位演员。
再比如你看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四分之三的车祸发生在离家25英里以内的地方。于是有人开始分析,离家近开车更不安全,是不是因为快到家了着急或者放松警惕?
这也是一个基础概率谬误,并且也颠倒了因果。真相是:
  • 90%的时间你都在家附近开车,发生车祸的概率当然更大。
  • 相比3/4的比例,实际上离家近开车可能更安全。
我还是用那个老掉牙的例子,来描述一下基础概率相乘关系

塔勒布在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

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

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分析如下:
  • 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
  • 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
  • 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
  • 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好几个聪明朋友对我说,这类计算太简单了,初中就学过。但其实并没有。
而且之所以我老拿这个例子说事,是因为塔勒布的故事发生在华尔街,那帮顶尖聪明人也会在这个简单计算上犯糊涂。
姑且用上面这个计算套一下“好运气的公式”:
先看一下天上掉下来的是什么馅饼。
好运气的公式 2.0
看起来是一个“上涨”馅饼。但是根据公式我们知道,要计算的是乘积,所以对好运气的计算应该是:
好运气的公式 2.0
乘积的结果就是求面积。下跌的概率更低,但是可能下跌的幅度更大,所以下跌的期望值(红色面积),大于上涨的期望值(绿色面积)。
因为是乘积关系,所以长和宽是可以颠倒的。其隐喻是,哪怕是基础概率小的事情,也可以靠把事情做得更好而扳回来。一些专业领域的小而美的公司的确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假如二者的基础概率差一百倍,要扳回来的代价就高很多。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计算,华尔街最聪明的人都会搞错呢?
因为这里面的计算拐了两道弯,而我们的直觉更加适合解决拐一道弯的问题。
上面说了人类容易因为鲜活效应而忽视基础概率,那么请允许我再拐一道弯:
假如你在街头看见三位貌若天仙的美女在一起走,你认为她们是演员还是普通公司职员呢?
我们的直觉,对于概率问题,通常是两头摇摆的。

再看一道让很多绝顶聪明的人也为难的题目:

某市八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是100。为检验当地的教育水平,你随机选择了50名学生接受测试。第一个学生的智商测试得分为150,请判断这50名学生的平均智商。
《思维的发现》

答案难道不应该是平均数100吗?

毕竟那个智商150的孩子只是特例,也许会被得分较低的拉平。

正确答案应该是101。

假如你错了,不必在意。当年这道题曾经考倒了一群精通概率的专家。

看似只是多了个“1”,差别其实很大。背后的有趣逻辑,提醒了我们基础概率与新证据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应用
现实中,有太多不懂“面积”的无聊辩论,例如:
  • 战略重要还是执行重要?
  • 创意重要还是团队重要?

好运气的公式 2.0

我用公式来讲述一个世俗的道理,绝非是用所谓自然科学来套用社会科学。
理解基础概率,有助于我们摆脱人类典型性的依赖,避免由此产生的误判。
作为基于比较的直观动物,人类在某种意义上缺乏全局性。
所以,计算中的乘法,用面积来代表期望值,能帮助我们做出全面而理性的决策。
这也是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思考。
这么做,并非完全基于基础概率来做判断。多个新证据的出现,会大幅修正基础概率,这正是贝叶斯定理的杠杆效应。
回到我们的“好运气的公式”:
好运气=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来看一下这个公式无处不在的应用。
 
1、马斯克如何招聘?
马斯克招聘时,会问两个问题:
a、你处理过哪些棘手问题。处理得怎么样?
b、你在关键节点时如何做决策?
这两个问题非常聪明。我用下围棋来打比方说明:
“解决难题”相当于做死活题,很有挑战,但有最优解,或者说在具体情境、资源约束、时间限制下,有最优解;
“决策”则是指选点能力,例如左上角有个对杀,右下角有个大场,选哪个战场?然后才是具体解决问题。
二者也是乘积关系,最终价值取决于二者相乘的面积。
所以,一个高手应该既会做死活题(解决具体难题),又会选点(有决策能力)。
我曾提过“两眼论”。以上算是对“两眼论”的生动补充。
决策之难,不止是价值评估之难,你需要构建一个价值函数,还要代入数据估算。
决策更难之处是:要超越可以计算(例如有解的死活题)、能够看见的事物,去预见未来的结果,进而作出跨期决策。
以上这两种能力,是二位一体的:
  • 只会做局部死活题,容易“赢了每一场局部战役却输掉整个战争”;
  • 只会“选点”而不会做死活题……如果不会做死活题,根本谈不上“选点”这件事。
2、大局观和资源分配
选点能力,就是找寻“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不管企业,还是个人,资源都是有限的。所谓选点,就是以全局视野,来找寻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主战场,并分配资源。
做到这一点,需要非常艰难的思考。所谓“做艰难而正确的事情”,难在选择。
大部分人会为了逃避这种艰难,而假装很辛苦地埋头去做事情。
难在哪里?
难在大局观。
我将其概括为三种大局观:
a、空间的大局观;
b、时间的大局观;
c、资源的大局观。
 

a、空间的大局观

就像下围棋,哪里重要下在哪里。

我从AI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脱先:
AI永远去下全局中最重要的那一点,哪怕战场再激烈,一旦不是主战场了,立即转移,绝不纠结。
围棋毕竟还是一个完美的二维游戏,现实世界要复杂得多。
现实世界不会像围棋那样在某个维度上有极深的计算,而是由很多个维度的不那么深的计算交织在一起。
所以,我们只有用概率去评估,去计算各种变量的可能性,并通过加权计算期望值。
事物的概率,是一大堆交织在一起的模糊因果。
所谓“正确的事情”,本质上是去找寻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b、时间的大局观

这一点更容易在投资和创业那里找到案例。

例如“长期持股”。价值投资者的长期主义,建立在他们的计算深度、以及预留的足够的安全边际基础之上。时间的大局观消除了短期的不确定性,令长期的确定性价值显露出来。
价值投资者的时间大局观,代表了概率的频率派。创业者的时间大局观,则代表了概率的贝叶斯派。
1、创业者大多从小概率事件入手,然后随着时间不断优化概率。
2、价值投资者更相信基础概率中的大概率事件,他们对“力挽狂澜”并不感兴趣。
时间的大局观,还应该包括对时代和周期的理解。
 

c、资源的大局观

指的是如何根据空间的大局观和时间的大局观分配有限的资源。

所谓战略,就是对有限资源的权衡取舍,以确保在优势地带形成局部的差异化优势,以追求达到某个浓度之后的“炸裂”。
3、选择之后的努力

假如“选择”有用,那么每个选择理论上都对应着几种不同的可能性,就像几个不同结局的平行宇宙。

然而在现实中,为什么命运似乎只是单线程地滑落?似乎并没有多个可能性的并行,哪怕只是在一念之间。

原因之一是,在已知变量里,个体的变量太微不足道了,如同一滴水落入大海般带不来任何改变,所以“选择”所带来的别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只是概率极低,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选择也与浓度有关,进而与边界有关。

所以,选择不仅是一个过程,还是一个系统。

个体的努力,必须基于一个相对封闭、但又能够持续与外界发生关系的系统。

就像制冷的冰箱,行驶的汽车。系统实现了局部的熵减,从而可以对外做功。

很多人去追逐时代的大机会,去学习,去混圈子,但是假如没有自己的系统,没有手中的筹码,乘积仍然是零。

  • 当我们的选择过于聚焦时,可能迷失在过于狭窄的空间里;

  • 当我们的视野足够宏大时,选择的浓度不足以产生改变。

系统的浓度,需要靠空间来实现;

长期收益的浓度,则有赖于系统通过时间的叠加来实现。

关于选择和努力,聪明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是:

试图将不正确的事情做成正确的事情。

而且,越聪明越容易产生这种幻觉。

这并非不可能,但概率较低,费力很大。拥有“现实扭曲场”的乔布斯也是栽了几次跟头才找到感觉。

再例如:马斯克选择自己的路线,是先自上而下思考,去找寻那些人类非做不可的事情。

那些事起初也许是小概率的,但未来则可能是大概率的。

即使如此,也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熬过其间漫长的黑暗。

 

4、乘号和匹配质量

陈春花教授大约讲过一段类似的话:

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决于该问题的需求的强度。

如果用公式来表达,就是:

价值=需求✖️解决。

这个公式和好运气的公式大致是一样的。

这就会引发出一个概念:匹配质量

好运气的公式 2.0

我在朋友发来的一段文字里看到这个概念,它尤其适用于个人成就,对于孩子的教育格外有启发。

个人成就=领域✖️个人努力。

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够有持续的激情,长久的专注力。所以,长期主义从来都不是靠坚持的,而是靠高匹配质量下的兴趣和天性驱动。

围棋的关键是选点,企业的关键是选人。例如海底捞,服务员的热情不是靠培训出来的,而是靠选出来的。这是关于一个人的基础概率的命题。

有项研究表明,那些职业生涯的早期,花了较多时间在“匹配质量”上的人,貌似起跑的时候有点儿游手好闲,兴趣太多,其实是在寻求对个人而言的全局最优点,一旦找到就会后来居上,势不可挡。

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如此,漫长童年期的发明,就是为了让孩子在适度混乱的安全环境里,通过探索和试错,快速而低成本地实现自我认识。

可惜我们的教育大多做反了:

  •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教会孩子去提前学那些早晚都会并且成年后基本用不上的应试知识;

  • 却让他们在成年之后才开始思考“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该做什么。”

至此,我们大概可以明白:

你在卢浮宫参观,突然遭遇了大火,你决定在逃走时抢救一幅画,你应该选择离逃生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因为你的决策,是基于一个乘法:

觉察自我✖️觉察环境。

 

总结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

20岁时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30岁时是机智,40岁时是判断。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你需要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有目标,进而构建一个用于评估的价值函数。

而且,“正确”总是一个概率化的问题,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什么叫把事情做对?

同样非常复杂。

这背后还是关于决策的话题,大之又大。

也许我会在另外的文章里讲述上面的话题。

关于“好运气的公式”:
好运气=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请记住“运气三问”:
1、天上为什么掉馅饼?
2、馅饼凭什么掉在你的头上?
3、你如何将这个馅饼吃进嘴巴里?
也许人生的确就像是一场火灾,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从中救出些什么。
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愿我们都活下来,并且活得好,还顺手救了些值得救的东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Kx7cjtU04VkHeumM9W-PA

读书:托马斯·斯特纳《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人生是一段需要我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迫使自己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的旅程。

所谓练习,就是怀着实现某个既定目标的有意的意识与意图,来反复参加某项活动。

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练习。事实上,人生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地优化各种行为的努力。

第1章 学习开始

到了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我开始意识到,对练习所产生的感觉,真正改变了我。我不但喜欢练习和学习所有的事情,而且还发现,为了逃离日常生活中的重重压力,我会让自己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某项活动中去。

我得找一位教练来指导我的学习,生怕自己到最后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永远都倍感挫折的高尔夫球员。我预料,要想稳定地提高我的高尔夫水平,并从中感受到快乐,进而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既要花时间,也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从这项运动中我学到的是,我在音乐练习时遇到的所有失败,都源于我对练习的正确技术性细节和制订目标的过程缺乏理解,也没有足够地理解,不论确立了怎样的目标,都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去实现它。也许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我学会了怎样在不感到失败和焦虑的前提下努力去实现目标,这些挫败感和焦虑情绪通常与活动本身密切相关。

高尔夫运动让我第一次有机会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将这些技术性细节进行量化,量化成对某个人来说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们甚至不会怀疑,在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到底有多么荒谬。

我们总是习惯于一心多用,以至于当我们决定集中精力专注于某项活动时,我们做不到了。我们的大脑如此躁动不安,而且,这种躁动不安具有强大的惯性。它不希望停下来。它让我们筋疲力尽、过度劳累。我们发现自己没办法安静地坐下来,而且也没办法安静下来

练习的心态是安静的。它将思绪放在当前这一刻,有一种类似于激光的精确焦点和准确度。它服从我们准确的方向定位,集中我们所有的精力,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是平和的,完全不会感到焦虑

如果你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那你便没有控制自己。缺乏自我控制,不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都不会有真正的力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想些什么,那你便没有拉紧思维的缰绳,对自己前进的目标便没有了掌控的能力。

耐心与自律的问题是,要培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需要同时具备它们两个。

第2章 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

我一定要把课上教练讲过的对所有事情的描述记下来。这些笔记并不是为了详细描述教练所讲的内容,只是让我能想起教练讲过的一些要点。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我会到我的地下室里练习。在这个特定的练习环节,我会制订一个清单,列出我要练习的所有内容,并专心地投入每一项任务的练习中,以便每一次我都能专门解决高尔夫球技巧的某个特定方面。

我们都有一个不健康的习惯,那便是:制订结果目标(也就是反映我们计划中的结果),而不是专注于达到那一结果的过程。

练习包含了学习,而不是学习包含了练习。学习不会考虑其内容。

优秀练习的技术性细节,需要刻意地、有意识地停留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并且清醒地知道,我们是不是实际上做到了那一点。那要求我们不再沉迷于对“结果”的依恋。

聚焦于过程时,你期望的结果会很轻松、很自然地出现。聚焦于结果时,你便马上陷入纠结之中,对过程感到厌倦、不安、失败和不耐烦

当你将目标从试图实现的结果转向实现结果的过程时,一种美妙的现象便发生了:所有压力都将消散于无形。当你的目标是只专注于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时,那么,只要你在做,你便时时刻刻都在实现着目标。

你只是在学习和做事情。你在从事活动、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也在调整练习时的精力,以产生期望的结果。这时的你没有不好的情绪,因为你没有判断些什么事情。

判断会重新引导并浪费掉我们的精力。判断给我们带来一种对或错、好或坏的感觉。

我们这里做的事情,客观地观察和分析了每次尝试的结果。这种观察,仅用于指导我们下一次的努力。当我们在任何一项新的活动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时,首先,我们对自己变得有耐心了。我们不会急于达到某个预先确定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停留在这个过程中,并且将我们的精力引导到当前选择的活动之中

必须从每个人的内心开始。一旦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变成重点关注当前这一刻,便会知道“注重过程不是注重结果”是对的。我们便会平静下来。我们的优先事项会自动做出调整,我们会因为自己所拥有的和当前所处的状态而感到平和,觉得有成就感。

培育练习的心态,归结为一些简单的法则:

·让自己始终以过程为导向。

·重点关注当前。

·将过程确定为目标,并且运用总目标作为船舵,以指引自己的努力。

·对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刻意地训练,带着意图训练,并且自始至终清醒地知道那种意图。

耐心与自律的问题是,要培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需要同时具备它们两个。

第3章 关键是视角

我们在生活中体验的焦虑,源于一种感觉:我们总感到自己涉足其中的所有事情,总有一个完美的终点。

我们在电视上和电影中看到,一些长相完美无缺的人们,悠然地过着完美的生活。在电视广告片中,这种错觉甚至更强烈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买下这件产品,你的生活将变得更加完美。”或者,甚至更糟糕:“不买这件产品,你的人生将是不完整的。”

广告还是向我们展示形形色色的产品,我们觉得,只有购买了那些产品,才算是满足了对生活的期望,从汽车到衣服到饮料。

他在灰心丧气地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期时说:“我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我本来可以打破有史以来的每一项纪录。”他的回答如此简单,却让人听起来肝肠寸断:“然后呢?”这三个字构成的台词,让人无不动容。

在任何事情上,当我们采用完美的画面来对照时,通往幸福的路就可能出现重大的曲折。这是因为,一幅画面或者一种理想状态,其实是冻结的、停滞的,并受到其本质的限制。理想状态意味着它与特定情形一样好,或者可以获得某样东西。相反,真正的理想状态是无限的、不受约束的,而且总在扩展。

问你自己:一朵鲜花的生命,从撒下种子到完全盛开,在什么时候可以达到完美?在它生长的每个阶段,从最初的种子到怒放的鲜花,以及最终凋谢、回归大地,它都是那朵鲜花的生命的各种特殊阶段,都是完美的。

如果你在一天之中经常退后一步,观察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了哪里,你可能惊讶地发现,你的思绪很少集中在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正在做的事情上。

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候,只要你注意到,你感觉厌倦、不耐烦、冲动或者对自己的表现感到失望,那就得意识到,你还可以在这项活动中关注当前的这一刻。

我们的自我,使我们构想了关于完美是什么以及关于我们是否达到了完美的错误观念。

我们追求练习的心态,出于一个理由:它使我们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幸福,如果我们去追求任何物质的目标或者文化的地位,则不可能获得这种平和与幸福。

现在,我们把精力集中在这样一个事实上: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从事这项活动。正确地练习时,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正确地练习。我们只是知道,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在那一刻正在做那件事情的过程之中。在禅宗中,那种状态被称为“初学者心态”(beginner’s mind)

帮助我们理解,专注于做某件事情时,应当采取怎样的行为和感觉

假如将自己的思绪集中在当前,并只专注于他在这一刻正在做的事情的过程,那便完全可以喜欢上他正在做的任何事情

习惯是学来的。明智地选择它们。

第4章 培养期望的习惯

优秀的老师在应对学生的错误时不会变得情绪化。

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一种习惯,只是它以这样或那样的表现方式来显示而已。我们怎样思考、怎样说话、怎样面对批评,以及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挑哪种零食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习惯。即使我们第一次身处某种新环境之中,对这种环境的响应也是出自习惯。

习惯与练习密切相关。我们练习的东西,久而久之会变成习惯。

你需要做的是知晓想要实现什么,知晓为了实现目标,必须有意地重复哪些动作,并且知道你需要不带情绪或判断地采取哪些行为,之后坚持下去。你将感到欣慰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意识地反复做某件事情,将使你培养新的习惯,

“扣动扳机”的方法,所谓的扳机,指的是一种帮助我们启动新习惯养成过程的“设备”。它类似于叫醒闹钟、一声哨响,或者一声钟鸣,当你恰好处在想用已经选定的新习惯来替代过去的习惯的局面中时,向你发出警示信号。扳机的功能是阻止你在某种局面下产生情绪响应,并且将你带入到当前这一刻,带入一种客观的姿态,以便你能控制好自己的行动。扳机让你感到震惊而产生意识,并且提醒你,是时候来进入你选定的过程了。扳机好比是对你自己发出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信号。

第5章 感知变化,创造耐心!

不断地回顾新的理念,培育了一种感知和处理生活的新的习惯,这种习惯为我们带来了每天都渴望获得的明晰感觉。

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独白来观察自己的想法。它从一种完全不相干的讨论跳到另一种

我们大多数担心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通向耐心的第一步是意识到你的内心独白什么时候开始疯狂奔走,并且拖着你一路狂奔。

培养耐心的第二步是理解和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不论什么事情,都不会尽善尽美。真正的完美,一方面总在不停演变,另一方面也总在你的内心出现

我们需要放下这种认为幸福就在某个地方的徒劳想法

让我们的热情在半途中被浇熄的情况,在于我们缺乏准备:一方面,因为我们从事着一项有着无穷无尽发展潜力的艺术;另一方面,因为我们需要准备好放弃那种迅速“擅长”某种艺术的目标。

我真正的愉悦,是在我能每时每刻都学习和体会我的成长时发现的。

我的目标是:发现我能够总是在内心创作音乐的那种能力的过程,而我在练习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实现那一目标。

进步是对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保持专注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当你坚定不移、专注于当前这一刻时,你将毫不费力地找到自己的目标。

公平。无论你是在坚持节食、经常锻炼、跑马拉松,还是实现你的其他个人目标,如果几乎不费力气或者完全不费力气便完成了任务,那算不了什么。

获得任何东西所带来的真正的兴奋感,不论这样东西是一件物品还是一个个人目标,其实是你对获得它的那一刻的预测。真正的愉悦取决于你产生和保持的毅力与耐心。它们正是你在长时间内为争取拥有这样东西而努力工作时所需要的。

你必须对自己处在朝着某个特定目标奋斗的历程中的那些时刻非常清醒。当你决定获取某样东西,而获取那样东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时,你要选定目标,然后清楚地知道自己即将进入实现那个目标的过程之中。如果不停地将最终结果作为关注的焦点,你不可能做到时刻保持清醒。你已经确定了目标,现在要把它放在一旁,将精力投入到练习和过程之中,那样将使你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

力求简化,将征服大多数复杂的任务。

第6章 4“S”方法

练习的心态的控制的:简化(simplify)、细分(small)、缩短(short)和放慢(slow)

简化。将它们细分为一些组成部分,来使之简化。不要设定太遥远以至于自己达不到的目标。不切实际的目标会导致挫败感和失利

细分。将总体目标细分成一些较小的部分,以便你能够用适当的专注度来实现它们。

缩短。你可以把任务的时间缩短,将任务细分成较小的步骤,并且让自己只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专注,从而简化了任务。

放慢。要让自己内心平和,关注你正在做的事情。

第7章 平静与DOC方法

判断,对我们生活的运转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个不利的方面:它们并不会以一种超然的特性来执行。通常其中包含着某种情绪,而情绪的数量与我们对判断的重要性的感知程度是成比例的。

与主观判断紧密相连的情绪,源于一种感觉:“这是对的,那是错的”,以及“这是好的,那是坏的”。对的和好的,使我们高兴,而错的和坏的,让我们烦恼或者悲伤。

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任何事情,那意味着这其中涉及两个存在:一个是正在做某件事情的那个你,另一个是正在了解或者观察你做那件事情的那个你。

你越是与静静的观察者更加密切地保持一致,你的主观判断便会越少,内心的独白便开始关闭,也对每天都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在刺激越来越超然度外。你开始真正地用一种不偏不倚的(有时候甚至是开心的)视角来观察你的内心独白。

与观察者达成一致,将这种超然的智慧带给我们自己,让我们变得客观公平,因而内心平和。自发并且轻松地创造这种一致,冥想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种有效的冥想附属方法,称为DOC,它是“做、观察和纠正”(do、observe、correct)

面对几乎不可能战胜的敌人,韩说道:“有趣的事情从这里开始。”

这确实是有趣的事情开始的地方,因为再没有什么事情比平息你那恐惧的或者受到侮辱的自我大声抱怨的声音更让人满足了。

在练习时,你与自己内心的观察者更加高度一致,而且,是时候放慢在那些事情发生期间的步伐了。你看到它们在朝你走过来,而不是一路去找寻它们。你远离情绪反应的反思举动会变得越来越熟悉,到最后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习惯。

当心里开始感到焦虑时,我观察并评估它。我意识到,我的自我对那种情形产生的“不公平”的感觉,只是一种主观的判断,它源自对收入损失的恐惧。我还意识到,那种情况“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不论是好是坏,其价值只是我可以选择接受或者忽视的一种解释。我选择忽略我的自我对这种情形产生的好或坏、公平或不公平等的感觉,从而进行纠正。

如果有人因为心情不好而朝我大吼大叫,我内心的反应是:“有趣的事情开始了。让我去瞧瞧吧。”

当你将意识投入到对艰难局面的应对中时,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好自己的意识,至少一开始时要这样。否则,你会变得疲劳,然后可能面临失败。

智慧并不是年龄的副产物。从你身边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同时也用自己的行为影响身边的人。

第8章 教孩子,也从孩子身上学习

孩子们观察人生的视角与大人有着极大的差别。孩子们基本上想要一种安全感,想要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希望体验到有趣的、没有压力的东西。

当你还是个孩子时,也许依然对这个世界的大多数痛苦一无所知,而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却对它们有着深切的体会

对时间的感知,是大人与孩子之间这种差别的固有组成部分。

我给她两个星期的时间去仔细思考自己的渴望(渴望买一根和妹妹的一模一样的新的弹簧单高跷)。我告诉她:“如果妹妹同意的话,你可以时不时和妹妹换着玩,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用高跷蹦蹦跳跳。”我对大女儿说,她玩高跷时正在体验的感觉,只是一些情绪,而且那些情绪是会消散的。这看起来难以相信。我还对她说:“如果到两个星期以后,你依然觉得真的必须要买一根和妹妹的一模一样的高跷,我会给你再买一根。”

我们自己的行为,对他们有着最大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帮助孩子们在脑海中形成一种什么是可行的以及什么是不可行的感觉。行动一定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有了刻意的和反复的努力,进步便水到渠成。

第9章 你的技能在成长

当理解了怎样工作,并且当我们与那种理解和谐相处时,会感受到一种控制感,我们可以放轻松一些,享受自己经历过的人生体验。

当思绪停留在实现真正目标的过程中时,我们便会每时每刻都体验到一种成功的感觉。

当我们活在当下时,经历着人生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也体验着人生的真实状态,而不是通过对预期的过滤镜来体验,就好比我们在思考将来那样;或者,也不是通过对分析的过滤镜来体验,就好比我们依然停留在过去那样。我们许多人对当前这一刻的关注,所花的时间实在太少了。通常,我们要么在思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生),要么在重新体验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浪费了每时每刻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并非当前这一刻的生活上

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拥有最好的东西,以及成为拿到最高分的学生。然而,这种心态可能没什么用,如果我们想在人生之中谋求任何真正的幸福的话,就必须接受真正的挑战。

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让专注于当前变成我们的新习惯,这种新的习惯对我们的总体幸福感有益得多

所有的文化都始于扩展人们生存的能力与资源。

人这一生,要与自己和解三次

作者:周美好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周国平说,人这一生会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在我看来,这不单单是三次成长,而是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妥协,是应对周遭挫折时的从容。
是不再一味的只知道要赢,而忽视了去欣赏人生这一趟旅程的美景。
是一种与自我的和解,和与世界的握手言和。
人这一生,不仅要有三次成长,也得有三次和解。
01
第一次和解:接受事与愿违
傅首尔讲过一个故事,说她跟老公结婚后,总觉得老公不进取。
作为同在一条船上求生的人,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老公进行改造。
改造的第一步,就是鞭策老公,催他努力,逼他赚钱。
在傅首尔早晚不停的鞭策下,老公真的比以前上进了不少,他开始早出晚归,开始为生活奔波。
看起来,他完全符合了傅首尔对一个上进老公的要求。
可时间久了,问题也出现了。
老公开始变得闷闷的,不爱说话,也不爱笑。
很多次深夜起身,她都会看到老公独自躲在阳台上抽烟。
次数多了,傅首尔开始反思,她意识到了在这样的氛围中,自己满足了,可老公一点也不开心。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不用想都知道这段感情最终将会走向何种境地。
一个有着很强的支配欲,希望对方处处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另一个表面服从内心抗拒,每一个毛孔里都透露出我不开心的情绪。
好在她及时醒悟过来,她开始懂得了,老公只是看上去不够上进,他也有着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对待生活的标准与方式。
收起了那一套咄咄逼人,她更轻松了,老公更快乐了,家里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好。
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种要求。
我们有想法,有愿望,有期待,我们希望周遭的一切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
却忽视了,事与愿违才是人间常态。
生活原本就没有那么多突如其来的惊喜。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些落差,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不管季节变换,让自己的内心鸟语花香。
生活本就是一餐一饭,一生专心做好一件事,守好一个人,在四季风物的更替里缓缓前进。
02
第二次和解:接受努力而无果
你能接受努力而无果吗?
用这个问题去询问不同年龄段的人,你会得到不同的回答——
十几岁斗志昂扬的青少年会说,怎么可能,我梦想着改变世界。
三四十岁在职场中打拼多年的人会沉默:也许,能接受吧。
五六十岁即将退休的人会回答: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诚然如此,年岁越长,越明白世事的无常,也更加清楚努力和结果不是正比关系。
不是每一份努力,都能换来等量的收获。
看过《无名之辈》这部影片吗?
坦白讲,第一次看这部剧时,我没忍住哭出了声。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卖命地活着,可即便他们拼尽了全力,生活回馈给他们的,也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生。
他们中,有人梦想做警察,可只是协警的转正考试,他就考了好几次,最终还是没能通过;
有人想靠着创业出人头地,可创业哪有那么容易,他拼尽全力依然一事无成;
还有的人,他的愿望朴素到只需要10万块钱就能满足,他想拿着这笔钱回家装修房子,但最终没能如愿。
而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曾幻想过自己头戴王冠,脚踩祥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一番建树。
到头来却发现,努力了一辈子,最终只配去过平凡的人生。
可平凡,真的就平庸吗?
你得接受有些时候,无论你怎么努力,事情最终都没法变得更好。
这个时候,你就离成熟更近了一步。
你要知道,平凡,就是人生的常态。

03

第三次和解:接受有人比你命好

《青春环游记2》中,有一个场景很扎心。
几位嘉宾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20岁,那时候,他们大都没什么名气,有人还在上学,有人还在跑龙套。
而有一个人不同,他是范丞丞,从18岁宣布出道,他就占据了顶流。
还在2019年10月17日,入选了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20岁那年,他已经可以和贾玲参加同一场综艺,和郎朗对弹钢琴。
节目中,贾玲说,我们都是从0往上爬,只有丞丞是从10开始,出道即巅峰。
紧接着张雨剑补充了一句:丞丞已经很幸运了,因为我今年已经30岁了,也不过才走到了5。
毫无疑问,范丞丞的起点,是多少人穷尽一生也无法追逐到的高度。
张雨剑的话听得人心里难受,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并非含着金汤匙出生,我们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也许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在岁月的搓磨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天生命好。
他们似乎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占上一个很高的舞台。
他们似乎只要稍微付出一点,人生就可以轻松自在。
于是,我们羡慕他们,看低自己,埋怨爹妈没让我们生在一个好家庭中。
我想,这样的情绪,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都或多或少曾经有过。
但普通就意味着无能吗?
我想并非如此。
在这个片段中,张雨剑总结了过往的自己:哪怕每一步都很艰辛,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用力。
回望过去这些年的每个脚印,他觉得很值得。
其实我们这一路就是如此,人生在于感悟,生活在于领悟,与其羡慕别人的好运气,不如想着怎么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毫无怨言地为未来打拼,比羡慕另一个人轻松多了。
回望过去这些年,你与自己和解了几次呢?
面对人生的波折,你是否能坦然面对?
面对突如袭来的打击,你是否能挺直脊梁?
面对和身边人的差距,你能否淡定去做自己?
其实,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在时间中旅行,你所有能做的,就是尽你所能,珍惜这段美妙的旅程。
在有限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2I0R-P_SH8jOBNI6_7MTQ

人生不浪费指南

 
人生不浪费,是一种幸运,人生不浪费指南,其实就是让你的人生一路顺遂,这样的人有吗?有的,这样的人我们叫他幸运儿。
一听到幸运,很多人就打退堂鼓,幸运确实是不能复制的,但是幸运是可以学习的。

 

 

 

人生不浪费指南

 

你是不可能不浪费的,你的任何一个时间都不可能说,是完全不浪费的。
就像我本来和我儿子说好了,让他跟小朋友去玩儿,我要做一个直播,但刚开播,他忽然就给我来了一个回马枪,让我去给他开门。
 
你永远无法预料你的人生中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间跟你出一个幺蛾子。像我儿子每天都在给我出幺蛾子,我每天都想不到。
 
人生就是阿甘他妈的巧克力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巧克力是什么口味的。
所以我们的人生是没有彩排的,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你来了,你就得接着。
你的人生就像几十年前的3D电影一样,它不好看,为什么不好看呢?它要想刺激观众,怎么刺激观众呢?上来对着屏幕给你扔飞刀。
大家看过《十面埋伏》没有,这部电影里,金城武、章子怡、刘德华三个美女帅哥最擅长的是什么?在屏幕里冲着观众扔飞刀。因为那时候3D技术不先进,国外是冲着观众打枪,我们是扔飞刀,让你看电影的时候,一直觉得有人要扎你,于是你就投入了。
很真实,像极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呢?
是每天都有人在冲你扔飞刀,你还要把每一个飞刀都接住,而且还要顺手再扔回去,这就是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飞刀都不能丢,你父母给你扔过来的,你亲丈母娘给你扔过来的,你亲老岳父扔过来的,还有你孩子扔过来的,你如果要二胎,还有人居然胆大敢要三胎,二胎、三胎给你扔过来的,什么事都有,你每个都得接住。
你说你丢哪个?你能把你岳父的这个刀给丢了吗?刀直接就砸你了,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你老婆的刀就更不能丢了,任何一件事,你都得耍起来,这就是我们成年人面对的人生。
开始你可能面对的只是女朋友,可能只是一份工作,后来你开始有副业,你的事情越来越多,你的这个人本身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那么,你怎么把你手上的每一把刀都耍好,其实就是你的人生不浪费指南。
我觉得你一定要分清楚。
人生不浪费指南
苏东坡给他儿子写的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病到公卿。」
什么叫人生不浪费?就是你一生无忧无虑,能当公卿这样的高官,一品、二品、三品这样的高官,你想做就做了,这叫人生不浪费,这叫人生一路顺遂,但是实际上能不能做到呢?
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呢,其实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都希望人生变得幸运一点,但是,怎么变得幸运一点?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你的人生什么是顺遂,什么是不顺。
比如说我在直播时,我儿子喊我给他开门,这个是不是叫不顺?我觉得这个不能叫不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意外,你永远无法预料到的事情,随着你身边的人越来越越多,每个人都会给你一个意外,每个人都会给你一个惊喜,这是不是叫不顺呢?这不能叫不顺。
但是,很多人就是被这种事情弄得抓狂了,但是实际上这种问题是本身自己的情绪造成的,不是你的人生造成的,也不是命运对你不公,命运薄待你。你一定要记住,其实这时候我只要做一件事儿,往后退一步,去把这个直播暂时停掉,去给他开门,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不叫不顺,这个叫退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健身的经历,有一本书可能很多做自然健身,尤其是做自重健身的,都听说过,叫《囚徒健身》,很多人诟病这个书,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实际上可以看一看。
《囚徒健身》有一个概念,就是退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引体向上,尤其是体重大的同学,做引体向上非常非常难,尤其是如果做正手引体向上的话,非常非常难,做一个都做不了。
那么这时候你要先做什么?正手做不了,就先做反手,先做一个退阶的动作,如果反手还做不了,做什么?找一个平面的桌子或者是平面的有杠的东西,做一个折刀引体向上,如果一个折刀引体向上都做不了,做一个半程折刀引体向上,总之,向上的路虽然紧锁着,向下的路却一路为你敞开。
人生无难事,只要肯退步,但是这里的退阶,并不是真的退步,是你做半程折刀做得多了,就可以做折刀引体,折刀做得多了,做反手,反手做多了,做正手,经历了四五个台阶的进阶,终于,开始挑战你原来以为比登天还难的难度了。
退阶之后然后再进阶。
先过一点低配的人生。
我们人生也是这样,大家可能一说上大学就想上985,甚至说想上海外的常青藤名校,但实际上上不了,我们不是总能达到人生的目标的,上不了怎么办,先退阶,先过一种相对来说低配的人生。
很多人一毕业就想去阿里、想去腾讯、想拿年薪百万,但是实际上进不了,年薪百万拿不了,月薪3万、4万都拿不了,那怎么办呢?
我们先进到互联网这个行业,先从低阶的开始做起,先从一个小的网络公司开始做起,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学了一点东西以后,再逐渐的进入到中型的企业,中型的企业万一被阿里收购了,被腾讯收购了呢,这是前几年经常有的事,整个项目组被挖了,然后就可以进入大厂,从大厂再升职,这就是先过一个相对来说低配的人生。
以前有一句话「我们不要过低配的人生」,你要是这种想法的话,其实非常容易尴尬,因为万一你暂时还过不起高配的人生,暂时过上这种低配的人生,你受不了你心态崩了,那就完了。
人生不浪费指南
所以有些不顺,不是不顺,它只是暂时让你过一个低配的人生,暂时让你退阶,你做完这件事,才能做那件事,我先关上直播,先给孩子开个门,然后我才能去做直播,这个事情看起来其实跟你的计划是完全打乱了,这都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你不去做这件事,就丢失了你自己人生的一把飞刀,丢失了你人生的一个球,你玩不转了,原来完6个球,现在玩5个球,玩5个球肯定简单,但是你的孩子、你的家庭没了,这就不对了。
所以有些事情,不是不顺,是做一些事情的必然性。
 
 
还有人一毕业就想创业,但是你其实什么都不懂,你不懂这个行业,如果拿自己的钱去创业,那基本上就是来打水漂的,来逗这个世界玩的,所以你要先去企业多做几年,跟这个世界进行一个磨合,但是有些人他就是磨合不了,觉得自己每天被压榨痛不欲生,这就是你自己需要调整的心态,这不是社会的问题,这是你自己心态的问题,所以这种不顺,不是不顺,如果连这种坎都过不了,那你的人生一定会不顺遂。
 
因为首先你自己在心态上就已经崩了,所以什么是不顺遂呢?我认为是不幸运,就是说你人生中的几个关键的节点,几个关键的事情你都做错了,找老婆找错了、嫁对象嫁错了,或者你人生遭遇了重大的不幸,比如说你吃烧烤,被人捅了,或者开车忽然出车祸了,这种叫不幸,这种叫不顺遂,几个人生重大的问题,你的健康、事业、婚姻,你的家庭或者你的下一代遭遇了重大的打击,这叫不幸,这叫不顺遂。如果不是这样的问题,不叫不顺遂。
人生不浪费指南
 
 
 
所以,怎么让你的人生一路顺遂,怎么做一个一路顺遂的人,或者说一路顺遂的人,他的人生中都有哪些特征?
 
 
第一点,一定要远离不幸的人。
什么叫不幸的人呢?首先,从我个人经验出发,我特别怕一种人,就是情绪不稳定的人。
如果这个人情绪不稳定,不管是你的同事也好,你的朋友也好,甚至说我们做自媒体的每天面对很多人,可以说我一个星期、一个月遇到的人比你一年在现实中遇到的人可能都多,各种过来给你发泄负能量的人,这种人一遇到就立刻要远离,甚至不用让他进入到你的粉丝圈,评论区都不行,就更不用说在人生中,选择跟他成为夫妻、成为朋友、成为同事了。
这种人,他是一定会消耗你的。应对这种人我的经验就是,只要发现他有任何情绪的不对劲,有任何负面情绪的苗头,立刻远离,远离这种不幸的人。
一定不要有看一下奇葩的这种心态,很多人就是喜欢看一看这个奇葩,去看看他到底怎么回事,喜欢做一个旁观者,喜欢凑个热闹,甚至说喜欢拍下来给这种人发一下朋友圈。
永远不要,遇到这种人立刻远离,第一时间远离。这种人他是一定会出问题的,我在现实中和网络上都遇到过这样的人,有个人跟我说,网络上有一个大V,对他进行监控,总是去人肉搜索他,还有现实中遇到这样的人,说隔壁桌的男的总是看她,垂涎她的美貌,但其实根本就没有人看她,这样的人我现在遇到了我第一时间会拉黑,即使说在生活中你不能有拉黑这么一个动作,你在心理上要给他拉黑,你要知道这个人,他是一个麻烦,他一定会出麻烦的。
还有一种就是,悲观的人。
我以前有一个同事就是这样的,那时候还没有雾霾,沙尘暴比较厉害,他遇到沙尘暴,就会说「好了,世界末日来了」,或者说遇到人倒霉了,他就会说「这个人遭报应了吧,他以前做过什么事啊,这就是他的报应」,他一直在幸灾乐祸,永远悲观,永远觉得世界欠他的,他总是会用这样心态去看问题。他对这个公司,也是悲观的,「这公司老板怎么怎么不好,这个政策怎么不好,你看都不听我的,出事了吧。
 
他永远是这样一种心理,一看有什么倒霉的事发生,就是乌鸦嘴,而且心态很不好,而且后来我发现,他为什么心态不好呢?因为他自己家境其实非常令人同情,家境非常贫寒,自己就对这个社会有怨气,他这种怨气,不自觉地带到各种事情中,不自觉地就悲观。
同样发一个东西,他就总认为自己的东西是不好的,可能他就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就好像别人都在针对他,财务在针对他、人事在针对他、管理层都在针对他。
这种人一定远离,这种人,即使他不幸,也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原因。
而且你往往会发现他这种总是悲观、爱抱怨的人,他会给你带来各种麻烦,因为他自己的人生中很多麻烦。
还有现实中,咱们看过很多恶性的事件,我一直说一件事,就是瓜田李下,有那些嫌疑之地,你要赶紧躲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种危险是不是一定发生,不一定。但是,作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规划的人,你想往上走一点,你想让你自己的人生顺顺利利的,你不要去做这些事情,你要管住自己的喜好。
当然,你可以寄希望于这个社会安全,寄希望于你的足够幸运,但是不要把自己置于这种危险的境地,远离那些不对劲的人,尽量远离的那些不对劲的事儿。
人生不浪费指南

顺利的人,有什么特征?

轻装前进、快速通过。

我其实一直在强调一个概念,你能够快速通过的,要快速通过。

 

我本身也是出生小地方,出生在三四线城市,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有一个什么特征呢?就是我们特别看重硬气,什么事我都硬来,靠我自己的实力来,我们都是直男,纯粹的钢铁直男。靠父母,对不起,我们觉得不硬气,走弯路我们不硬气,我们要靠什么?要靠自己的硬实力。

比如说高考,我们就认高考,高考还就认两个学科,理科就是物理,文科就是中文,考不上觉得天都塌了;比如工作,我们就认公务员,而且一定要考上去的,不能走后门,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

我年轻的时候,其实特别特别直,就是这种心理,所有的走弯路走捷径都看不上,不正义,我是天秤座的,听起来有点玄学,但是我天生就是喜欢公平,就是看见不平的,一定想着要拉平。

我讲一个案例,我高中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同学,他到郑州去上郑州外国语学校,当时我爸就跟我提了一嘴,说你要不要也上这个郑州外国语学校。因为我当时成绩还可以,我中考,严格来说是我们整个市第一名,加上体育的话,就是第一名,不加体育,可能比第一名差0.5还是一分,反正就是前三的这么一个水平。

当时我爸就问我,你要不要也去,然后我就说不用,我去哪儿都可以保证我上985。当然咱那时候更狂,说的不是上985,说的是去哪儿都可以上清华,当时就这么一种想法。我们这个地方每年考上清华的就一个,每年考上北大的也就一个,稍微有一点意外,你就可能考不上清华,考不上北大。

而这种意外就是发生了,但是我那个上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他后来直接去了美国的一个州立大学,可是等到我上了一个985,上了四年的本科出来后。比如说我想去国外留学的时候,我面临一个问题,我甚至上不了他高中毕业以后,就可以去的那个州立大学。

这就是一个现实,相当于他就走了一个捷径,走了一个快速通过的路子,然后他就比你快很多。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走路要架桥。但是实际上很多人有一个偏执就是,我走路要硬走,但是,你完全可以造一个桥,甚至你有一个热气球的话,完全也可以飞过去。

不是说国外就有多好,或者说不是一定要去做什么,我并不认为人生上了清华或者藤校就能怎样。

而是说一个人生思路,在你可以绕过,可以走捷径的时候,这不是不正义不是不正当,你不要偏执,一定要想着怎么快速通过,怎么快速把这个事情给过去。

像高考,你如果看清楚了以后,它就是一个游戏,包括你进入社会后找工作,你看透了以后它就是游戏,比如说你父母可以给你介绍一个特别好的工作,你不借用人脉吗?

我们前几年说过,现在找工作靠什么?靠拼爹,你有好的父母,你非要说你不用,当然现在这样的人很少了,但是实际上就是你有捷径就要走,你要有牛刀杀鸡的气魄,杀鸡的时候,就要用牛刀,把这个鸡杀了了事,赶紧走下一步。

我们人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你过了这个阶段,你总想在这个地方刷到第一,是没有意义的,其实,你刷到第一,你高考用十年的时间刷到750分,这没有意义。

你要用十年的时间,研究通一个行业,这是有意义的,但是你要是说在一个游戏里面把它刷到100分,刷到满分没有意义,你刷到满分的这个时间,你可以玩很多很多游戏了。

你能快速通过的时候,一定要快速通过。

我社群里有学员问我个问题,如果30万可以上清华,要不要上?

我给他的回答是什么?愿意花30万上清华的人,一定能够把这30万挣回来,觉得30万上清华贵的同学,那么你就要承受上不了清华的代价。

知乎上的类似问题,给你100w和上清华北大,你怎么选?不少人都选择,我先拿100w,明年再来复读考上清华。

都是屌丝思维。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能够用30万去买到一个快速通行的通行证,那么你一定要买,因为你以后会发现,你要再补回来这么一个通行证很难。

但是,所有掏不起30万的人,觉得30万很多的人,即使上了清华也没有用。对于有些人来说,清华或者北大,可能就是一个985,就是一个符号,但是,有些人可以用这么一个符号把它玩出花来。

而且你要知道,能够拿30w出来的人,如果你是小地方的一个千万富豪,你的孩子学习不好,上不了985,上不了国内的名校,那么对你来说,对你的个人品牌都是一个伤害。如果你的孩子连一个好的学校都上不了,说明:第一,你孩子确实不中用。这对你这个孩子的伤害,对你这个家族的伤害,是非常非常大的。第二,你确实也没人脉。我要找你借钱或者你要找我借钱,我都要考虑考虑,你的背景到底行不行,你说你其他的这些背景,这就相当于现在说的排面,你连个排面都没有。

同样一个普通家庭的人,即使你花了30万上清华,结果出来以后,比如说到了今天他要去考城管,要去当老师,那么上清华的意义对他确实不大,那当时不如去买一套房,在十几年前,30万块确实可以在北京快买一套房了,如果当时你能在北京买一套房,绝对比你上清华强,对他来说,上清华、上北大就是没用,上985没用,你反正是出来要当城管的,那就完全没有用。

但是同样有些人可以借这个名号触发各种可能性。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点,你要怎么人生顺遂?你能不能快速通过到这个事情上,有些关口,有些难关,你不要总想内卷,所有想要内卷的人,他的人生都不可能太顺遂,所有你想要内卷的人,他的人生都不可能太顺遂。

因为一旦你想内卷,你会发现你的人生会走到磕磕绊绊,所以想办法去快速通过这个游戏,一定要想办法去快速通过。

内卷就是什么,内卷就是很多人都在竞争一件事情,有一万人、十万人去竞争,这就叫内卷。一旦你陷入内卷了以后,你会发现什么?有的是聪明的脑瓜,像中国这个地方,有的是聪明的脑瓜,千万不要觉得就自己很聪明,自己很厉害,在中国这个地方,不管他上二本也好、三本也好,甚至是上大专或者高中都没毕业,他的智商、他的生活经验都是够用的,你未必能整过那些人家没有上过大学的人。

人家智商都是可以的,生存智慧都是有的,这是内卷的一个必然的情况,你说我考大学可能不如你,那我排队要插队,还能不如你?一个车翻了,我抢西瓜还能比你慢?

没有这样的人,这是一个基本的生存智慧。

我们都有先天的一个生存本能,有一个先天的嗅觉。你接触过这些人就知道,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干木匠、开挖掘机、颠大勺的人不见得智商比你差,所以千万不要看不起别人,在生存面前,你一旦去跟人家在同一个平台竞争,你未必竞争的过人家,要相信这一点,不要陷入内卷,能够竞争的时候去竞争。

现在考公的、考教师编制的多,但你未必就考得过那些当初上三本、上二本甚至上专科的这些同学,博士也不见得就考得过上二本的同学,只要大家在一个门槛上竞争,都去刷题,还真不见得,你考的分数就最高。

擅长考试的人,中国多的是,或者说你花两个月,人家花两年、三年去准备这样一个考试,那未必见得比你差,所以这时候能够快速通过就快速通过。这不是说教你造假,也不是说教你走后门,而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相对来说,是一个本身竞争力度就很强的社会。那么你在这个社会里,你能够快速通过,进去了就进去了。

也同样给学历低的同学一个启示,你进去以后,你在里面还真不见得就干不过那些博士、硕士,不要把自己给吓住了,那些硕士博士,真的进到一个游戏内,真的进到一个什么单位不见得干得过你,如果说真的是纯粹的技术岗位,可能就高学历确实有高优势,但是大部分岗位其实真的不见得你学历低,就是劣势。

人生不浪费指南
 
 
 
第三点就是,别给自己留污点
这种污点是什么?就像刚才我们说的重大的残疾、重大的缺陷是一样的,你不要在人生中,给你道德品质上给你留一个足够让人黑的污点。比如说你在体制内,最好在很年轻的时候,不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可能爱钱的印象,不要留下这种污点。
或者在择偶的场景下,女生就不要留下嫌贫爱富的印象,男生就不要留下好色的印象,不要给别人留下自己的欲望管控不了的一个印象,这非常非常影响你的发展。
其实人走到一定程度,你到中年或者说更大一点,你会发现什么呢?走得顺的人,为什么会走得顺?他的人生没有污点,没有明显的大的污点,没有人可以找到攻击他的点,我们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如果你的人生中有污点,你有一个让人家可以抓住的一个把柄,那么,一定会有人搞你。
大家可以看我前段时间说过那个深圳劳斯莱斯和宾利相撞的事情,就是这个书记一定会给他将来的仕途,造成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因为人总有对手,这次搞不定你,下一次他会不搞你吗?下一次你跟别人竞一个岗位的时候,因为人总要往上走的,你想往上走的时候,这时候选什么人?
大家知道所有的上级最怕的是一种什么人吗?最怕的是麻烦的人,即使说我愿意用你,愿意提拔你,愿意把你当成自己人,但是你有这么大的一个污点,我能不能用?一定不能。因为我怕我自己都受影响,我用这么一个人,那么我是一个什么人?
比如说体制内最喜欢的是什么?大家最想的就是当官,往上走。但是,同时也怕什么,也怕往下走,这有一个安全性的问题,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我要做生意,我要跟人合作,你喜欢跟这样一个人,跟这样一个麻烦的人合作吗?他有很多对头,他有一个开劳斯莱斯的对头,他还在自己的生意场上有很多麻烦对头,那我愿意跟他合作吗?即使他的产品很好,即使他能给我很多帮助,但是我跟他合作,我有很多这种潜在的风险。那么,我敢跟他合作吗?我会不会很麻烦?
他有一个安全性的问题,比如说我见识过以前我们同样做自媒体行业的,有些人有些毛病。
我们俗话说,喜欢装大哥,他喜欢要一个虚名,喜欢别人尊敬他喜欢摆架子,别人不尊敬他,对他看不起就很不爽。这种人就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
这种人,你要是跟他整在一起,那么,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会变了,刚才我说了,那种麻烦的人,或者说你自己本身是有这么多毛病,你本身就是一个盛气凌人的人。那么结果就是无形中,就有很多人搞你,可能说大家一路顺遂的时候,所有人都很顺的时候,没有人搞你,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赚钱,我赚钱,没有人在这个时候给你使绊子。
但是,一旦生活有任何的问题,或者说一旦我自己的事业也受阻了,可能就会想搞一搞人,很多人就是这种想法,你在无形中得罪的人就会想把你拉下来,我上不去,但是我把你拉下来,我也是很爽的。
我本身没有这种心理,但世界上有这种心理的人多的是,人性就是这样,所以你一旦遇到这种问题,你就很难快速通过,你就很难遇到让你做的顺利的一件事,甚至是不用快速通过了,正常的升迁,正常的合作,都发现处处有人给你撤招
我遇到过一个特别好的人,就是头部一个号,我们在一起合作的时候,非常愉快,那时候公号互推,对方就是反复的确定文案,甚至帮你改文案,他觉得这样推可能对你涨粉的效果更好,而且改的方向确实是更有利于我的。
跟这样的人你会发现非常非常好合作,你会发现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活该这个人有钱」,什么叫活该这个人有钱?
他做的很到位,他做的让你心里很舒服,你就希望帮他成功,甚至说互推到最后变成什么呢?觉得人家这么大一个号还亲自来跟你对接,你会觉得有亏欠,觉得我占你便宜了,所有时时刻刻让别人觉得占了你一点小便宜,永远让别人欠他人情的人,这种人,一定会成功的。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你欠人家一点小人情,你说这点小人情能有什么,但是,你觉得欠他,你以后要还给他的,以后要给他的,肯定要比这一点小人情要多得多得多。这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他有这么多人欠他人情,所以就不愁没有办法成功,他就有这个行业的一个影响力。
这就是我觉得顺遂的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做的已经是非常非常到位了,你完全挑不出毛病来。这就是没有污点的人,完美的人。
 
我那时候做影视推文比较多,还跟某一个明星合作过,他当时就是导演了一个电影,我当时给他推。
当时我的号不是影视类头部的号,但是写那篇文章时做到了,比很多专业的影视号的阅读量还高,同类推文最高,然后,因为当时那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就有很多影视大号来转载,这种转载是免费的转载,也就是说他只付给了我这个稿子的推广费,结果造成了一个实际上可能是十倍、百倍的效果,等于帮他白嫖了很多流量,带来了很多电影的自来水。
然后他当时就是觉得这个事情非常好,还通过他的助理亲自找到我,跟我说感谢。
其实本身的话,当时推广出来这么好的效果我也意想不到。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做这个事,但是,这个明星做得非常非常好,情商特别高,
他的电影效果很好,真的是人家红是应该的,人家有钱是应该的。这么多年,看很多明星倒了,但是,他的事业一直在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直往上发展,你就知道他肯定在日常中,积累了很多很多的人脉,导演、制片人、投资方、还有宣发。
所以,为什么有些明星能从演员、歌星转成制片人、制作人,有些人就不行,当然很多明星可能本身就是富二代,甚至都没有办法成为资本。差距在哪里?其实并不一定是他对艺术的理解就有多高,更多的可能其实差的就是一个人脉。
我一直说一件事就是,你有一个关键的人,你可以做一个关键的事,当时我认识了这位顶级明星后,就接了很多影视圈的大单,也因为他赚了不少钱。
这就是格局。我们说一个特别俗的词就是「格局」,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未来,所以这样的人,他有钱是应该的,这样的人赚钱也是应该的。
我觉得从这些人身上,你学到的是什么呢?你学到的不仅仅是赚到钱,学到的更是一种处事的态度。
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态度,就是他能够在自己在这种位子的时候,能去不让自己的人生去留下这么一个污点,这就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人,你能够站在一个高位上,你还能礼下于人,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这些可能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做,没有这个体会,但是其实等你要真的想往上走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但是你如果说没有污点,没有能够让人抓住的把柄,甚至说你还有积累了这么多的善意,其实你会发现往上走相对来说,至少是没有阻碍的,就是你在这时候不要太过于把自己当回事,不要太过于把自己看太高,其实很多事情,相对来说就比较好处理了。
 
 
人生不浪费指南
 
第五点,刚才其实已经说过的,就是你要做一件事,你要有一个关键的人
比如说你要做医疗健康相关的行业,你就要有一个医疗健康方面相关的人,你要做娱乐,你能够认识一个娱乐业方面的一个大佬,这就非常非常好,你做淘宝电商,你不用说认识什么大佬,你认识一个有经验的员工,你能把他挖过来,你就可以做这个行业。
我一直说,理论上我们可以做任何行业,理论上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产品,我们理论上可以做任何产品,任何行业,但是我们最缺的是人,是人才,是一个连接的点,连接的一个渠道。
为什么自媒体能赚钱呢?因为自媒体,可以连接很多人,我曾经一直说过,自媒体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把不同的人连接到一起。这种连接就可以产生很多可能性。
这叫经济学上叫引入外部性,就是你在内部看起来不可解决的问题,引入外部性后,借用外部力量,可能就解决了。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遇对人。
找到了人,你就找到了方法。,找到了一个渠道,找到了一个脉络,这就是遇到人的一个重要性,所以我我建议大家每年,要去多认识一些高价值的人,你每年认识一两到三个高价值的人,去找到两个优秀的,能给你引入外部性的人,找对老师。
我今年其实因为疫情影响一直没有时间出去,但以往每年,都要去拜访一些很厉害的同行业的还有其他行业的人,你见识过这些人,你看着别人做事,你这个态度,你看别人做事的风格,看别人能够把这个事情做成功。
这都是你可以学习的,首先,他是不是带你入门,其次,他做事态度,做事的风格,就很值得你学习,现在你怎么找?网络就是一个很方便的渠道,你在微博上,你就可以跟别人发私信,你可以带着一个态度去请教,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问题,怎么别人不请教你,为什么不教你,你没有为别人提供价值,我一直说什么,现在其实我们加上一个人的微信,能够从微博上给人发一个私信,这是非常非常好的一种渠道。
微信最大的红包是200,你上来发一个红包,然后请教一个问题,没有人会不回答,不回答你,他也不会收你的红包。
因为什么?因为但凡他已经在一个行业做成功,或者说他是有一定地位,有头有脸的人,他拿你钱,然后不搭理你,是很有损他自己声望的,或者说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对你来说,200块钱可能很多,对他来说200块钱不算什么,但是,他如果说他拿钱不办事,不回答你,那对他来时候就是一个污点。
为什么呢?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不会做这种不体面的事儿,或者至少你做不体面的事儿,你不会做的这么明目张胆,大家可以看看以往的明星撕逼,都是没有名的撕有名的,比如像都美竹撕吴亦凡、陈露撕霍尊、李靓蕾撕王力宏。
为什么呀?因为大家不对等,你的这个咖位、身份差这么高,我只要撕你,我就是赚的。
所以,这种高阶的人其实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他反而会注意他的形象,他有IP你没有。
所以这就是一个本身的势能,你这时候找人请教,只要说你的问题不是太刁钻,你的问题不是太过分,肯定会给你一个回复,而他的这个回复往往都是高价值的,肯定是超过你的红包的,他但凡给你指条路,他走过了以后,他无意中泄露的一点信息,你只要会听,只要会解读,你会发现它是有内容的,而且就像他如果在一个行业做十几年,他无意中泄露出来的东西,随便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你在圈外,永远想不明白的。
我在刚开始入行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摸黑,就是到处找人请教,发红包,请人解决问题,那时候加过很多互联网大佬的微信,我的经验证明,你要跟他们闲聊,几乎没有人理你,但是你要跟他们请教专业问题,礼数周到,很少有人不理你。
 
 

END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5Q2GlKhp3voKf9OYwfA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