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卖不掉、月供还不起,炒房客的“中年危机”来了

产售出无望、新工作杳无音信,徐坚强选择了“断供”。

“你等会儿,我先去切两片生姜,一说到这事儿我就燥得很,抓头挠皮,得往脑门上贴两块姜。”

徐坚强(化名)称,在焦躁失眠的这几个月里,生姜和风油精是他提神醒脑的最佳伙伴。

房子卖不掉、月供还不起,炒房客的“中年危机”来了

2018年7月,徐坚强正式成为了“失业大军”的一员,此前,他是一名培训机构的特级培训师,专门为江浙一带的中小外贸企业老板做“高端培训”,包括外贸整合营销、企业管理技能、市场开发拓展、跨境电商培训等等,平均每月收入超过二十万。

然而,今年的市场环境让徐坚强的“金领”生活走到了尾声,“以前我们最多的客户就是一些暴富的地方小外贸企业老板,稀里糊涂成功了,赚了点钱来镀镀金、探探资源,出手阔绰,买课都是全包,还经常请我去他们公司单独授课,但是今年小外贸企业太难做,到处都是倒闭的‘江南皮革厂’。”

失业对徐坚强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其失去了用于偿还名下四套新增房产贷款的最可靠收入来源,“2017年年初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跑了几趟外地,陆陆续续投资了四套房产,用了各种形式的贷款,连本带息总共贷了1100多万,平均每个月大概还十万的样子。”

原本,十万的新增房贷只占徐坚强每月收入的30%,不会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开支,“我在杭州上海南京还有几套房子在租,每个月能收到六七万的租金,还有一些个人的投资在外面,一个月也能有四五万的回报,但是没了工作,这些也就刚好够还上新的贷款,关键是我之前还有两套房的贷款还没有还清,还有两个孩子、四个老人要养,现在压力巨大,每天早上起来看着一地的头发发愁。”

11月初,在持有的名下房产售出无望、新工作杳无音信的情况下,徐坚强选择对其在安徽购置的一套新房“断供”,同时,也做好了对其在山东购置的新房“断供”的准备。

01

“跌就算了,还卖不出去”

“如果有办法,谁愿意那么多钱打水漂啊?一套房的首付就是上百万,断供一套就是亏个首付,你知道么,就这么几个月,什么抑郁症心脏病高血压感觉我都快憋出来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我又不是什么英雄。”徐坚强称,银行打来电话确认的时候,他的“心在滴血”。

断供,即指房贷贷款人不再向银行支付每月所需缴纳的贷款本息,而原本贷款人贷款购买的房子则归银行处置,一般来说,银行会委托法院对该物业进行拍卖,所得款项用于归还银行欠款,如果清偿欠款后还有剩余会归还贷款人,如果不够清偿欠款,则银行还会查封贷款人的其他资产。

在决定断供之前,徐坚强尝试了各种方式缓解现金流的困境,包括将在租的几套名下房产挂出交易、与贷款银行协商进行其他资产的抵押贷款等,但最终都无法解决他的燃眉之急。“很多房子我都降价几十万的挂出去卖,到现在也没有一套能成交的,看房的人倒是多,真想买的没几个,中介和我说,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差,卖房的越来越多,买房的越来越少,要么就是再降价,要么就再等一等。”徐坚强表示,此前压根没想到市场会冷到这个地步。

以徐坚强在上海的一套房产为例,是位于上海静安区的85平米小户型,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上是备受关注的“硬通货”,周边小区房源挂牌价格均在750万左右,而他的价格已经挂到了不到690万,“已经比高点的时候降了一百多万了,再让我降是不可能了,我宁愿不要那几套外省的新房,这是一线城市,长远来看,我觉得还有空间。”

记者统计上海中原地产、贝壳找房等中介机构的数据发现,上海楼市在2018年进入了长期地位徘徊的冷冻期,二手房成交量、成交均价均处于历史低位。上海二手房指数办公室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上海二手房指数已经连接11个月环比下行,11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为1.3万套,与2016年同期相比近腰斩。

不仅是上海,徐坚强称,其名下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房产今年大多以跌为主,仅有位于三线城市的两处房产仍处在缓慢的上涨中,且其涨价与当地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关系。

在一轮又一轮的房产调控政策下,一二线城市的楼市过山车纷纷踩下刹车甚至挂上倒挡,中国社科院12月发布的《中国住房需求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全国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405次,同比2017年上涨近80%,创下历史记录。

与调控的谷峰对应,一二线楼市在下半年一路下滑,社科院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增速同比显著下滑,一线城市房价同比增长自从2018年3月下降到-1.12%后,基本全部保持负的增长率,二线城市同比增速也由2017年11月的22%逐渐降低到2018年7月的-3%。

楼市的遇冷使得“买涨不买跌”的购房者观望情绪愈发浓厚,多家中介机构给出的交易数据均显示,由于一二线城市房价出现的下滑趋势,全国重点城市的带看量、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同时,购房者的平均成交周期出现显著拉长,例如,上海链家的客源成交周期相比低点已经拉长超过21天,周期涨幅达到83%。

02

断供案例增加

与徐坚强不同,尽管同样面临稳定收入骤降的问题,在杭州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担任高级客户经理的周铭还没有下定断供的决心。“一断供,不但首付没了,房子也没了,之前的房贷相当于白还了,我和妻子都很不舍得,我倒还好,妻子压力特别大。”

2016年底,尽管名下已经有了三套房产,但禁不住家中老人的百般劝说,周铭和妻子一起在厦门再次投资了两套住宅,“妻子本来就是厦门人,老人在厦门的买房名额也一直在,当时厦门的房价又一直涨,两家人一咬牙,决定拿出所有积蓄再投资两套。”

然而,妻子的失业、自身的降薪以及厦门楼市的遇冷,使得周铭不得不考虑舍弃其中一套房子,“今年8月的时候,妻子所在的P2P公司倒闭了,出来之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也自身难保,算上基本工资和应该有的业务提成,大概工资能拿到去年的一半,这都是乐观的,关键是厦门的房价也跌起来看不到头。”

2017年3月,厦门出台了“最严限购令”,对厦门户籍、外籍户口买房都进行了严格限制,厦门楼市出现转折。记者统计了国家统计局近年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表发现,厦门二手房价自2017年4月开始,已经连续下跌20个月。

周铭所买的一套集美区住宅在今年10月跌破了其购买价格,这击碎了周铭的最后心理防线,“每隔一段时间中介就来告诉我,这个小区又降价了,隔壁业主挂牌价又低了几万,有一次他发短信过来的时候,正好那个月的工资短信也发过来了,不到一万,整个人都要崩溃。”

与投资厦门住宅时的工资水平相比,周铭觉得自己几乎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2015年的大牛市,一个月十几万的收入也有过,2016年平均一个月也有三万多,2017年比较惨,大概是一万五到两万的水平,但是真没想到,现在惨到只能拿基本工资,我们公司还有一些新入行的直接被裁了,真不敢想明年会怎么样。”

周铭称,其所在的券商行业正在进入难熬的寒冬,中小型券商都面临着裁员降薪以保住利润的境地。记者计算对比了31家上市券商的2017年及2018年半年报数据发现,有9家券商员工数量同比下降,超过20家券商支付的职工薪酬同比下滑,其中国海证券下滑32%,国元证券、国金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海通证券下滑比例均超过20%。

一些在经济转型中,率先感到寒意的行业正传出裁员、降薪的消息,经历转型阵痛。例如,仅12月单月,互联网行业就有美团、知乎、京东、斗鱼、ofo等企业被爆出裁员风波,此外,滴滴也传出员工年终奖减半、高管无年终奖的消息。

周铭妻子的P2P行业更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爆雷后成为了谈之色变的“雷区”,周铭称,因为在P2P公司的从业经历,为其妻子后续的求职带来了极大不便,“我妻子是做销售的,去应聘其他行业的公司,人家都觉得你这几年积累的客户资源被P2P坑完,已经没有潜力可挖了,P2P很多失业的,好几个月的补偿金和工资拿不到。”

杭州民生银行一名个人信贷业务经理对记者表示,今年年末,咨询断供的贷款人数量大幅增加,“大部分贷款人都是近几个月失业了,打电话过来问断供的事,如果是信誉比较好、我们评估觉得还有能力还贷的贷款人,在解释情况后,一般我们会做延期的处理,今年(断供)的数量比往年是要多,我们觉得有一些特殊性。”

03

追逐暴利成幻影

除了徐坚强、周铭这样因“中年危机”失去稳定收入而不得不断供的群体,P2P、比特币、股市、投资的失利也“套牢”了一批炒房客。

杭州我爱我家的一家门店经理齐飞告诉记者,在P2P爆雷的那段时间里,有不少投资客想让他帮忙寻找合适的买家,“炒房的人,基本上是以房养房的,用房子和收入加杠杆,每一笔收入到了手里马上就转成支出,资金链很紧凑,我的一个大客户,除了投资房产,还投了P2P,结果P2P这一环出了问题,钱拿不到,他的整个养房链条就垮了,负债越积越多。”

齐飞称,他的这个大客户目前把手里的五套房源全部交给他低价出售,其中有两套未还清贷款的房源需要他帮忙找到转按揭的靠谱人选,“虽然价格都比市价低很多,但是还是比较难出手,看更多加微信:zhanglin1866   转按揭的房子存在比较大的风险,纠纷很多,而且也比较难申请贷款,购房者一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房子,再有一两个月卖不出去的话,他就只能断供了。”

曾经的炒房太太团成员刘敏也对记者表示,虽然大部分炒房客尚未断供,但资金链都已经十分吃紧,“(太太团)老公一般都是江浙这边中小民企的老板,要么就是跑外贸的,今年的大环境差,又在搞贸易战,很多改行的、关门的,而且啊,我们(太太团)都是手里有钱闲不住的,什么比特币、P2P我们都搞了,现在都亏到只能吃老本了。”

刘敏称,其在2017年12月买入了六百万的莱特币,短短几天一度涨到一千多万,但如今只剩下一百多万。记者查阅火币网莱特币价格发现,2017年12月,莱特币由76美元暴涨至369美元,后又连续大跌,如今价格为不到30美元。

徐坚强也对记者称,在中美贸易战的火花下,江浙一带数量众多的小微外贸企业已经出现了不良反应,“尤其是做一些简单的机电零配件的厂子,还有一些做塑料加工、纺织的厂子,不少都停工了,这些厂子的老板,副业就是炒房投资,我发了断供的朋友圈,第二天就有不少小老板过来问我,断供会有什么负面影响,也考虑断供。”

2018年7月,美国连续公布了两轮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清单,江浙一带小型外贸企业的主营业务——机电音像产品、轻工纺织、家具寝具成为了加税名单中的重点,其中,两轮加税清单中纳入了累计1261.9亿美元的机电、音像设备,预计带来行业损失121.99亿美元。而根据杭州海关发布的数据,1-11月,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3.5%。

招商银行一位负责小微企业贷款的业务经理对记者表示,“浙江省这两年也一直在推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要从简单的加工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型,所以实际上做简单加工的小微外贸企业本身今年就面临很多挑战。”

不过,对于由此引发的断供,该业务经理坦言,“其实每年都有断供的人,今年比往年有一定的增加,逾期的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比例有所提高,主要和今年的经济形势有关系,但总体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更到不了之前外界传言的深圳‘断供潮’那种地步,我就是从深圳调过来的,房贷还是深圳各银行很看重的优质资产。”

11月,一篇题为《断供潮!深圳大量房子被七折拍卖!》的文章引发了热议,随后,相关部门进行辟谣称,法拍房数量大幅增加是由于年内加大司法网拍推广力度,网上录入拍卖房源数量增加,而非断供人数暴增。

前述民生银行个人信贷部业务经理表示,具体有没有出现断供潮,还要看各大银行年末统计的逾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总量,但从业务层面来看,有断供意愿的炒房一族有所增加,而从近年住建部发布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率来看,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及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良率也在逐年上升。

记者查阅住建部发布的2016年及2017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发现,2017年公积金贷款逾期总额为10.58亿元,同比上升34.6%,与此同时,发放的公积金贷款数量为9534.85亿元,同比下降了24.93%,也就是说,贷款发放数量减少的同时,逾期的数量在增加。

来源:经济观察网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1

大家好,我是浪浪,人称保险蔡徐坤。

众所周知,35岁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只要熬过去,你就是被指着骂也不敢辞职的中年人,没熬过,你就会去卖保险。

这条保险真香定律,放在任何职业上都行得通,不管你是市场部的tina还是运营部的lisa,只要一到年纪,自然就会看破职场,像个迷途知返的孩子,投入保险的怀抱,开始在朋友圈里抢自己的经纪人饭吃。

卖保险,成了职场人最后的退路。

这让我很骄傲,骄傲到每晚睡不着觉,原来我在做人类最终的事业,你可能起点比我高,但是我站在你的终点,来吧朋友。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在这个背景下,很多互联网大厂,也开始进圈保险,这种人文关怀,让人肃然起敬,既然卖保险是员工的归宿,我要提前给他们铺路。

身为互联网大佬,卖起保险来,务必要保证自己跟线下的妖艳贱货不一样。呸呸呸,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叫卖保险的,我们是在用互联网重塑保险的供给端。

很高端,佩服佩服,但是我不开玩笑的说:互联网大佬卖的保险,跟线下卖的保险本质没有区别,你觉得有区别,只能说你不懂保险。

而让你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觉,多半是因为百万医疗险。

2

作为互联网大厂最爱用来切保险市场的产品,百万医疗险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刷朋友圈还是刷抖音,只要你的标签是中年人,就会在植发广告的下一页,刷到百万医疗险的广告。

这种保险呢,确实魔幻,完全符合一款优秀获客产品的特征,购买门槛低到,你怀疑自己买的是假保险,包装噱头足到,看到保额你就觉得自己这条命真值钱。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百万医疗险主要有2个优点:

1.  保额高(几百万),保费低(几百块);

 

2.  不限疾病,不限社保用药,100%报销。

实不相瞒,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都惊呆了,有这样的保险,每年花几万块买高端医疗险的,是不是傻?互联网造福人类啊,只需几百块,让平民和王子举杯共饮一江水。

但作为一个批判精神入骨,疯起来指着自己骂的男人,有这种好事我当然不信,多年的填坑经验告诉我,平民只能喝到王子的洗脚水,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每天要漱8次口。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百万医疗险,说白了,就是一个复杂点的住院医疗险。

保额是写着几百万,但噱头大于实际,你真以为自己能用到几百万保额?别高估了自己的生命力,低估了保险公司的精算力。

价格便宜,也有背后的逻辑,保险是严谨的金融产品,不存在今天老板带着小姨子跑路,明天我就大减价的好事。

更何况这个定价,保险公司赚的都是辛苦钱,没好处谁愿意干,前面我说了,这种产品对销售方来说,是巨好的获客产品,获客产品的逻辑是:

我允许我的产品不赚钱,甚至亏一点钱,只要你成为我的有效客户。

为的是,能日后再从你身上赚到钱。凭什么销售方有这样的自信,不怕你日后就跑了,因为百万医疗险是有缺陷的啊,你要是认认真真想用保险来兜底,日后还要上我的船。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百万医疗险,最致命的缺陷是啥?

续保问题,不保证续保。

今年能买,明年能买,后年不给买。年轻力壮上能打虎下能骑虎的小伙子,到了年老色衰骑虎难下的年纪,被保险公司通知你一直在续费的保险,停售了,以后要裸奔,心态崩不崩?

最讽刺的是所有百万医疗险,都在商详页用红色字体标明能续保到100岁,就是没告诉你,在正常情况下才能续保到终身。

什么叫正常情况?解释权归保险公司所有,你不配知道,总之哪天我心情差了,老板跟小姨子跑路了,你们老了赔付率高了,可能我就不正常了。

3

话说回来,即使百万医疗险有诸多缺陷,我还是愿意爱它一百遍。

因为它有对得起缺陷的价格,跟价格一比,我觉得什么缺陷不缺陷的无所谓了,几百块买不到AJ,泡不到嫩模,用来买自己今年的一条命,值当。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接下来,我要进入今天的主题了,别怀疑,这篇不是吐槽,是正儿八经的保险评测。

目前市面上,最风头无两的百万医疗险,主要有6款: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做图很有原则,尽量做了派系区别,腾讯系的就绝不跟阿里混在一边,照顾到了各位大厂读者的情绪。

我还做了个对比表,不过并不打算在这时候甩出来,如果我不说挑选原则,你看表也看不出个球。

挑选原则如下,记好了:

1.  续保条件好

前面说了,续保是百万医疗险的坑,但是有一部分倔强的产品,把这坑填了一点,打出6年保证续保的招牌。

有这个招牌,当然是比啥保证没有的强,起码这6年你都不用担心被甩了。

 

2.  免赔额少

是个百万医疗险,就会有免赔额,通常是每年1万。

翻译成人话,就是说你这一年要自费超过1万以上的医疗费,才能报销。

同样有些倔强的产品,搞了个6年累计1万免赔额,这就比每年1万免赔额的强,强在哪关系到自己的钱包,会算吧?

3.  增值服务多

医疗险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人身健康险,接触到了,你才发现治病有这么多花样,如果想在生病的时候有更多选择,增值服务尤其重要,通常包括有:

医疗费垫付、就医绿通、院外靶向药报销、质子重离子医疗等等。

至于为什么不把价格列入挑选原则内,因为也就差个百来块,为了这2杯星巴克的钱,跟你抠半天,我怕又要疯起来指着自己骂了。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4

说完挑选原则,进入祭图时间,来看我的对比表: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点击看大图)

套用我前面说的挑选原则,先看续保条件,从优到弱的排序为:

好医保长期医疗=微医保长期医疗>e生保(续保版)>尊享e生2019等等。

接着看免赔额条件,最优的是好医保长期医疗,6年共享1万免赔额,在6年内自费超过1万以上的住院医疗费,都可以报销。

其次是尊享e生2019,可以选家庭共享免赔额1万/年,一人生病全家受益。其它几款都一样,略过不提。

增值服务方面,好医保、微保和尊享e生这3款最为完善,比较风骚的是尊享e生2019,可以选赴日医疗,高端大气,如果想在生病的时候赴日,可以重点考虑。

当然,以上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你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照着我推荐的买就行了,只要人不犯傻(健康告知问题),买错了我背锅。

最值得买的排序是:好医保长期医疗=微医保长期医疗>e生保(保证续保)=尊享e生2019

没了,再见。

论卖保险,还是互联网大佬骚

我们生活在“Python时代”

编者按:人生苦短,Python是岸。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Python大火,但其实Python并不是一门年轻的语言,早在1991年它就出现了。这门编程语言已经发展了多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会继续保持它的地位。如今是Python的世界,花时间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将是你对未来最好的投资。本文译自Medium,作者Rinu Gour,原标题为” We are Living in “The Era of Python””,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989年,Guido van Rossum在参加设计ABC(一种教学语言)后,萌生了想要开发一种新语言的想法。1989年他创立了python语言。1991年初python公布了第一个公开发行版。

你知道吗?

Python编程语言一点也不年轻,它是由荷兰程序员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于1991年首次发布的。

Python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是一个人的工作成果,而大多数其他流行的编程语言都是由雇佣了大量专业人员的大公司开发和发布的。Python是个例外!

当然,并不是python的所有组件都是由范罗苏姆独自一人开发的,它是一个开源项目,成千上万的人都对Python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尽管python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的使用目的与当年相差不大。

Python的诞生

开发python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程序员编写逻辑清晰的代码。这就是它在开发人员中如此流行的原因。Python非常强大,可以被用于Web开发、游戏开发、为桌面应用程序构建脚本和GUI、配置服务器、执行科学计算和进行数据分析。

Python几乎可以用于任何事情!

在这些主要的编程语言中,Python在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Stack Overflow 开发者调查显示,Python 是增长最快的主流编程语言。

那么,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python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

那是因为以下技术的发展促进了python语言的快速使用。

Python – AI的最佳选择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的进步已经超越了科幻小说。

正如克里斯·达菲(Chris Duffey)在他的书《超人的创新》(Superhuman Innovati)中所说,

“人工智能的唯一限制是人类的想象力。”

如今,随着数据量的扩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正在处理那些在过去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有的科技巨头(Facebook、微软、谷歌、亚马逊)都在积极开张数据工作,争先恐后地为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实践者更喜欢使用python,因为python易于编码和可读性较高,这样我们就不会被语言的结构所困扰。

Python是数据科学的支柱

世界上充满着大量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如同海啸,而且数据量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都可以产生数据。不管是拍照,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评论,在网上进行搜索,网上购物……这一切都会被记录下来。

到2020年,预计每天将产生44兆字节的数据。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数据来造福社会,这些数据就毫无用处。这也就是数据科学的用途。

Python在数据科学中被大量使用。python社区已经开发出了用于处理数据的优秀库,如Numpy、pandas、sci-kit-learn等。在收集数据、清理数据集、提取重要特性、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和使用图形可视化结果方面,python提供了丰富的特性集来执行这些任务。

“数据科学家的工作越来迷人,”Indeed的经济学家、报告的作者安德鲁·弗劳尔斯(Andrew Flowers)说。“越来越多的雇主希望聘用数据科学家。”

Github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年度调查,让我们看看Python这些年是如何增长起来的。

像Spotify、Netflix、Quora、Facebook和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已经深入开发了Python。谷歌从一开始就支持Python,它现在是谷歌的官方服务器端语言。他们将许多用Bash或Perl编写的脚本重新编码为Python。

谷歌的研究主任彼得·诺维德(Peter Norvig)说:“从一开始,Python就一直是谷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系统的发展和演变,到现在也是如此。如今,很多谷歌工程师使用Python,我们也正在寻找更多掌握这门语言技能的人。”

Spotify和Netflix非常依赖python来分析它们在服务器端的庞大数据量。通过分析来自数百万用户的信息,他们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更好的建议,这就是他们赚取数十亿美元利润的方式。

Python不是一门年轻的语言,它已经发展了多年,并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它的地位。如今是Python的世界,花时间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将是你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导读:每一个周六,点拾投资联合长信基金推出《Value Invest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Intelligent Investment》一书的翻译系列。我们会在每一个周六,连载一章最新的翻译。希望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给大家每一个周六都能带来营养。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第16章,投资中被忽视的程序正义

译者:长信基金 黄韵

看奥运会中对几位成功运动员的采访,其中一个愚蠢的问题常常是,“赛前你的想法是什么?你考虑拿金牌吗?”一次又一次的回应是,选手们专注于竞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也很适用于投资。我们无法控制结果,但可以控制这个过程。当然,结果很重要,但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过程上,我们可以最大化获得良好结果的机会。

Paul DePodesta作为圣地亚哥教士和Moneyball名人讲述了关于玩二十一点的以下故事。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在一手牌上,玩家的前两张牌被给了17分。庄家准备处理下一组牌并,直到玩家拦住她,说:“庄家,我要拿牌!”庄家停顿了一下,几乎为他感到难过,然后说,’先生,你确定?’他说是的,庄家发出这张牌。果然,是一个4。赌桌周围变得疯狂,四处都是兴高采烈的欢呼声,你知道庄家说了什么吗?庄家看着玩家,并且全心全意地说:“’很棒的拿牌。”我想,“好的拿牌”?也许这对赌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拿牌,但这对玩家来说是一个糟糕的行动!这个决定只是因为它起作用才合理。

心理学家记录了一种被称为结果偏差的情况,就是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来判断它的好坏,而不去考虑决策过程质量的行为。例如,如果医生进行手术并且患者存活的话,那么该决定会被评定为明显优于相同操作而导致患者死亡的情况。当然,医生决定的正确性不应该是结果的函数,因为医生显然不可能在手术前知道结果。

强调结果而不是过程可能是非常有害的。证据表明,让人们对结果负责往往会(i)增加他们对较少歧义的偏好(即使所涉及的风险相等),(ii)增加信息的收集和使用,(iii)增加对折衷方案的偏好,和选择具有平均特征的产品,以及(iv)增加厌恶程度。在投资方面,这会转化为基金经理逃避不确定性,追逐噪音和达成共识。

好消息是告诉人们关注决策过程(告诉他们将根据过程而不是结果来评估他们)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在决策过程中,上面提到的大多数陷阱都会得到缓解。在投资方面,我们无法控制结果,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流程。因此,我们专注于此是有道理的。

在业绩不佳期间,压力往往会导致决策过程的改变。然而,正确的过程可能会产生不良结果,就像糟糕的过程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一样。也许我们应该更好的记住约翰邓普顿爵士的话,“应该在你投资最成功的时候反思你的投资方法,而不是在你犯错误的时候。

不久之后,Paul DePodesta在2008年6月10日的博客上发表了以下文章。对于那些读过Michael Lewis’MoneyBall的人来说,DePodesta将不需要再做介绍。对于那些没有的人,快速访问维基百科的信息区应该会让您很快了解他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ul DePodesta)。

很多年前的周六晚上,我在拉斯维加斯一个挤满人的赌场玩二十一点。我坐在第三位,而坐第一位的玩家打得非常糟糕。他绝对是为了免费饮料而来,似乎每隔二十分钟他就会掏更多钱。在一手牌上,玩家的前两张牌被给了17分。庄家准备直接处理下一组牌,直到玩家拦住她,说:“庄家,我想要拿牌!”庄家停顿了一下,几乎为他感到难过,然后说,“先生,你确定?”他说是的,庄家发出这张卡。果然,这是一个4。赌桌周围变得疯狂,四处都是兴高采烈的欢呼声,你知道庄家说了什么吗?庄家看着玩家,并且全心全意地说:“’很棒的拿牌。”我想,“好的拿牌”?也许这对赌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拿牌,但这对玩家来说是一个糟糕的行动!这个决定只是因为它起作用才合理。好吧,我那个周末剩下的时间都在赌场闲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玩二十一点时赔光了所有的钱,想着所有这些不同的游戏以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事实上,所有赌场游戏都有一个成功的过程。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赢得每一手牌或每一掷骰子,但是他们确实经常获胜。不要误解我 – 赌场绝对关心结果。然而,他们确保良好结果的方法是关注过程的正确性。

我们可以观察棒球运动。棒球肯定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运动,因为我们每年都要记录W或L 的结果162次(或者每隔一段时间有163次)。此外,我们知道不可能每次都赢。事实上,在一个伟大的赛季只有60%的时间会赢,在大多数比赛中,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比赛的赔率。就像赌场一样,看起来好像棒球是关于结果的,但是实际需要考虑每场比赛的过程甚至每一个击球的过程。我多年前与Michael Mauboussin进行了这次讨论,他写了“More than you know”(一本很棒的书),向我展示了Russo和Schoemaker在Winning Decisions中的一个非常简单和具有解释性的矩阵: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我们都希望在左上方框中 – 由于良好的过程而获得相应的成功。这通常是赌场这样的地方。我想这就是Oakland’A和SanDiego Paders在常规赛期间的表现。然而,右上方的框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主导的行业中所面临的艰难现实。一个好的过程可能会导致现实世界中的糟糕结果。如同一个好的过程/糟糕的结果组合一样,没有什么更差于左下的情况:糟糕的过程/良好的结果。这是披着羊皮的狼,这种情况可以获得一次性的成功,但几乎总是削弱持续成功的机会 – 玩家在有17分时继续拿牌,并得到了4分。这就是问题:在任何胜利之后反思并承认你很幸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如果你没有正视问题,那么糟糕的过程就会出现继续,未来再发生好结果的概率就会减少。

我们希望在每个级别上都赢得每一场比赛,我们希望我们在每一个球员上做出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我们知道它不一定发生,因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太多我们无法控制的情况。但我们可以控制这个过程。冠军队伍偶尔也会出现一个糟糕的过程和良好的结果相伴的情况。他们需要确保能专门驻留在矩阵的上半部分。可能有些年份在右侧,大多数年份应该在左侧。简而言之,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冠军培养组织,从而产生出许多冠军球队。我会说我们为过程感到自豪并且它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的。这会导致一个好的结果吗?我们不知道当然,但我们对我们做出的决定有信心,并且我们预计明年会再好一些。

对我来说投资具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我们所处的行业是无法直接控制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并且确实控制着我们投资的过程。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想要管理收益是不可能的,管理风险是虚幻的,但过程管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过程心理学

投资需要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结果在我们的世界中非常不稳定,因为他涉及时间这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实际上,完全有可能在五年的观点上“正确”,在六个月的观点中“错误”,反之亦然。

结果偏见

鉴于当时已知的情况,人们通常根据其最终结果来判断过去的决定,而不是基于决策过程的质量。这就是结果偏见。例如,英国议会已经颁布法令规定,如果你在车内使用手机并杀人和你使用手机但是没有杀死人这两种情况会得到不同的判决。

Baron和Hershy(1988)在各种实验中记录了结果偏差。例如,在下列情况下,要求受试者评价医生决策过程的正确性(不是结果):一名55岁的男性患有心脏病。由于胸痛,他不得不停止工作。他很享受他的工作并不想停下来。他的痛苦也干扰了其他事情,比如旅游和娱乐。一种旁路手术可以缓解他的疼痛,并将他的预期寿命从65岁提高到70岁。然而,8%的手术患者会死于手术本身。他的医生决定继续手术。手术成功了。下面来评估医生决定进行手术这件事,在以下范围内:

3 – 正确,相反的决定是不可原谅的;

2 – 正确,考虑了所有事情;

1 – 正确,但相反也是合理的;

0 – 决定及其对立面同样好;

-1 – 不正确,但并非不合理;

-2 – 不正确,所有事情都考虑在内;

-3 – 不正确且不可原谅。

受试者也被赋予相同的任务,除了假设条件变为为手术不成功并且患者死亡的结果。显然医生决定手术的正确性和结果没有相关性,因为医生在手术前无法知道结果。然而,如图16.1所示,医生的决策评估受到了结果的严重影响。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Baron和Hershy提供了另一个例子。假设:一名25岁的男子未婚并且工作稳定。他收到一封信,邀请他去参观Quiet pond cottages,他曾考虑过在那里购买一些房产。作为参观物业的奖品,他可以选择:

选项1:200美元

选项2:80%的机会赢得300美元,20%的机会什么都没有。他必须提前邮寄他的决定,并且不管他是否选择都将被告知选项2的结果。

如果受试者的行为合理,那么该男子应该选择选项2,因为它具有更高的预期结果。当然,结果应该对评估该人的决策过程没有影响。然而,如图16.2所示,当选项2的结果是获得奖金时,它被评为更好的决定,反之则不是!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这种对结果的痴迷和结果偏见的影响在我们的世界中到处可见。

结果问责导向

此外,心理学证据表明,关注结果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行为。例如,在一个短期表现就是一切的世界里,基金经理最终可能会购买他们觉得容易向客户证明的股票,而不是那些可能具有最佳机会的股票。

Lerner和Tetlock(1999)在关于人们结果问责导向的研究中,人表现出以下特征:

(1)增加歧义厌恶(尽管风险相等,但对于模糊性较低的替代方案的偏好增加);

(2)增加所有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有用和无用);

(3)增加对折衷选择的偏好,偏好在各种衡量层面上具有平均特征的产品而不是混合特征的产品(即选择四个特征的平均值,而不是优选两个好,两个坏);

(4)增加损失厌恶度。

这些心理特征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帮助。当每项决策都是根据结果来衡量时,基金经理可能会避免不确定性,追逐噪音,以及达成共识。

流程问责导向

如果我们将关注点从结果切换到过程,那么事情就会变得更好。Simonson和Straw(1992)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证据,即关注过程会导致更好的决策。他们要求受试者考虑一家美国啤酒厂的案例,该啤酒厂计划向欧洲分销其非酒精啤酒和淡啤酒。他们给出的数据显示,这两种产品在测试期间的表现大致相同。受试者要求决定两种产品中的哪一种应该额外获得300万美元的投资资金。说明中明确指出,应根据产品和公司额外资金的潜在利益做出决定。受试者被要求写下他们的决策并简要解释他们的决定。

并给他们如下声明:您建议将额外的300万美元分配给(您选择的,轻质/非酒精性)啤酒,并由公司总裁采用和实施。你可以在下面看到,结果相当令人失望。

数据表明,受试者选择的产品的销售和利润开始良好,然后下降,最终稳定在一个相对低的销售水平上。同时看替代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数据,最初上升,然后下降,但最终稳定在一个比受试者选择的产品更高的水平。然后,受试者被告知该公司已决定额外拨款1000万美元。这个钱可以在两种啤酒之间分配。受试者被要求在两种啤酒之间分配1000万美元。此外,受试者被告知以下其中一项:(1)他们收到的信息足以让商学院学生做出正确的决定(称为基线)。(2)受试者被告知对他们的评估将基于他们所做决定的结果进行考核。如果他们做出特别好或坏的选择他们的表现将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分享(这被标记为结果问责)。(3)受试者被告知对他们的评估将基于他们的决策过程而不是决策结果进行考核。如果他们使用特别好或坏的决策过程,这些将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共享(这被标记为流程问责)。

如图16.3所示,这三个群体的资金分配存在显著差异。专注于决策结果的群体决定将平均580万美元分配给他们最初选择的啤酒。这是沉没成本导致谬误的例子。让过去不可恢复的费用为当前决策提供判断。相比之下,基线小组大致均匀地分配资金,大致为510万美元。最后,关注决策过程的小组比关注结果的小组的决策结果好很多。他们只为他们最初选择的啤酒分配400万美元,将大部分钱分配给了更受欢迎的啤酒。

投资流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结论

在业绩表现不佳期间,压力总是会改变你的决策过程。然而,正确的过程也会产生不良结果,就像糟糕的过程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一样。我们应该记住伟大的约翰邓普顿先生的话,“应该在你投资最成功的时候反思你的投资方法,而不是在你犯错误的时候”,或者像本格雷厄姆所说,“价值投资方法本质上是合理的… 全身心投入这一原则。坚持下去,不要误入歧途。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文=千寻麻麻

来源 | 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上周我分享了一篇《兴趣班,要上你就别佛系》,写到想提高孩子表达能力,急着报小主持班,还不如先利用日常聊天多陪孩子做输出练习。

就有读者留言问:

“千妈,你说的聊天练习具体是指什么呢,多跟孩子聊就可以吗,有没有什么技巧?

这个问题触发了我的回忆,让我回想起了这些年常常和千寻玩的聊天练习。说起来很庆幸,还好有这些练习打基础,带给了她不错的表达能力。如今进了小学就发现,表达能力实在是太重要了,举两个很具体的例子:

1.一年级的“看图说话”,考的就是表达能力。从老师反馈和家长吐槽就能看出来,很多孩子要么想到哪儿说哪儿,缺乏条理性,要么词穷,比如根据图填空,妈妈对小蓝说:“——”说什么呢?娃半天蹦不出一个字,能把你气死。你心想,“看图说话”都这么恼火,后面还有“看图写话”、“作文”,怎么办?

2.表达能力弱的孩子比较吃亏。前几天我才听朋友说,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但到了老师面前居然讲不清楚,老师还以为是他欺负了别人,罚他站了一节课,回家后委屈得连晚饭都没吃。讲真,在小学的”江湖”里,敢不敢说,会不会说,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权益、社交,还有集体里的存在感。

所以,非常建议学龄前的爸妈们,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日常聊天中练起来。“具体怎么练”,我的感受是,多聊肯定有帮助,它能帮孩子累积词汇量。但词汇量只是表达能力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还有逻辑性、感染力等等。想全面提高孩子表达能力,最佳途径是“有意识的聊天练习”。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有意识的聊天”源自苏格拉底哲学,意指像苏格拉底一样的问答讨论式聊天。它有个专业名词叫海沃塔(Havruta),是犹太精英家庭培养无数杰出人士的教养秘诀,也是扎克伯格创办Facebook的源头。

除了扎克伯格,还有很多牛人,比如Google创始人佩奇&布林、英特尔创始人格鲁夫、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爱因斯坦、佛洛依德、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乔治·索罗斯,都是“海沃塔”教养出来的孩子。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表示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学习和表达某个问题。用在家庭中,就是把父母与孩子的简单聊天变成讨论,让聊天富有含金量。

在犹太家庭里,周末的安息日,是全家的聚餐时间,也是一起“海沃塔”的时间。家长不会叫小朋友“好好吃饭别说话”,而是边吃边讨论各种问题。

在”有意识的聊天”中,孩子不仅被鼓励大胆说,还要在逻辑思辨中学会怎么说,不论表达还是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升!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图片来源于Pexels)

具体怎么聊呢?

2006年,布兰迪斯大学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名为《海沃塔学习理论》(《A Theory of Havruta Learning》)。这份长达40页的报告总结了对“海沃塔”的观察研究,并提出“有意识的聊天”不是随便瞎聊,家长里短,而是包含了三个核心,即: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倾听和表达

(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聊开

比如,放学后,千寻跟我说:“今天我到游戏区玩橡皮泥,老师说不可以,因为不是在规定时间里。

一般父母会说:“不允许的时间,的确不能随便进去玩啊,既然老师说了,那我们下次注意吧!

这样的回答,称为“结论式回答”,一旦下了结论,就堵住了孩子表达的可能性。

如果换成提问式:


“那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是听老师的话,从游戏区里乖乖出来?还是会反抗一下下?


这下,孩子就有话说了。

你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不论孩子讲什么,都不要用“结论”终结你们的交流,而是尽量用提问的方式,让聊天进行下去。

这个环节的关键词有两个:

倾听,是先关掉你内心的说话声。(不急着下定论,或解决孩子说的事情)

表达,是用开放式提问,让孩子“多说一点”。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参与度,即孩子愿意说出更多他的想法。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图片来源于Pexels)

探索和聚焦

(wondering and focusing)——聊透

聊开之后,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可能性。

因为,“有意识的聊天”是有思考,有营养的,不是泛泛而谈。它对应到表达能力的培养上,就是不仅要肯说,还要说得有情节有内容,说的东西里面要有自己思考的成分。

比如,打开话匣后,千寻说:


“恩,我有反抗了一下下,我告诉老师我不是去玩橡皮泥,我只是去看看小朋友的玩具还在不在,不要被妖怪偷走了。


显然,孩子为了逃避老师的责备,找了个小借口。


这时候,如果父母专注在处理事情上,很可能会批评孩子耍小聪明的行为。


但“有意识的聊天”要求是:探索更多可能性,引导孩子深入思考。


所以,我说:


“你挺厉害嘛,还知道为自己违反规则的行为找理由。这个理由,的确可以稍稍降低老师的不满。


这是探索,用“肯定性语言”引导孩子思考更多。


话题渐渐朝更深的地方发展……(期间,千寻多次插话,说到其它话题,被我“拉”了回来)

这是聚焦,把孩子注意力集中到聊天主题上来。(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聊着-聊着可能就扯到别的地儿去了,好动的孩子聊几句还会跑开,被其他外界因素吸引。这时,需要你不断拉他回来,回到有主题的交流中。)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专注度,即聊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图片来源于Pexels)

支撑和挑战

(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聊high

最后,是一个进一步验证思考的过程。

一方面,给刚刚说出的想法、观点找支撑;

一方面,挑战既有想法,通过提问看看我们忽略了什么。

这个环节,对应到表达能力培养上,就是帮孩子增强表达的逻辑性。逻辑性一直是我们教育中的短板,长期被忽视。美国小朋友从一年级就开始训练opinion writing,学习如何有逻辑地表达观点。但我们的小学语文,更多是强调记叙文写作。

到了工作后,从小培养逻辑性的优势就很明显了,能够轻松说服他人,高效整合资源。所以,我自己很重视这个环节,觉得这不只是对千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帮她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对她将来的工作、生活都大有裨益。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图片来源于Pexels)

咱们接着上面的聊天案例,继续往下走:

 “那么,为什么你觉得说了这个理由,老师就可能允许你继续玩呢?

这是支撑,不论孩子持有什么观点,多问几个“为什么”,请他找到支撑他观点的证据。


“因为,我说去帮小朋友守护玩具,是做好事,是乖孩子。


“为什么你会觉得,只要装点成好孩子,就可以不受规则约束呢?


“而且,至始至终,你都没有考虑到老师的立场哦。如果老师默许了你的行为,那如果其他小朋友也有样学样,整个课堂秩序不是一团糟了?

这是挑战,是不断反驳孩子的既有想法,通过提问看看忽略了什么。


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中的挑战、反驳是一种帮助,而不是吵架。

完成这一步的标准:孩子的热情度,即他在积极回答为什么。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图片来源于Pexels)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这三点看起来内容比较多,其实只是我揉碎掰细了,想让大家看得更清晰。真正实操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简单总结起来就一个大原则:别下结论多提问、围绕主题想一想、讲出几个为什么。

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建立自己家庭的“海沃塔”时间。

一般来说,有两个时间段比较合适:一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接到孩子走路或开车回家途中,这段共处的时间;二是晚餐或餐后散步的时候,放松的氛围更利于自由讨论。

建立固定时间的好处是,当你在心理上将这段时间划归为和孩子“有意识的聊天练习”,便会尽量放下手机,停止处理个人事务,屏蔽外在影响。无形中,因为你的集中精神,你和孩子的交流质量会提高,为创设一段有营养的聊天打下了基础。

用得多了,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种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慢慢形成的思维习惯。当你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后,会自然而然地跟孩子越聊越开、越聊越深,并不觉得累。而孩子的表达能力,就在这日常的“头脑风暴”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讲话是孩子生来就有的本能

善于聊天却源自后天的练习

©来源简介: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我们是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一边带娃一边思考怎么带好娃的家长。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和实践,和超级靠谱的国内育儿经验攻略。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精英家庭和普通家庭,在跟孩子聊天这件事上有很大区别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