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短效口服避孕药无疑是目前比较便利且可靠的避孕手段之一,既帮女性规避了意外怀孕的风险,还能模仿“大姨妈”造访的情景。但是,无论是真假月经,每月都要掉血总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能不能一直吃避孕药、不来月经呢?

 

最近,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即NHS)旗下的性与繁殖健康委员会(FSRH)更新了他们的指南,认为短效避孕药空七天不吃是没有医学意义的,完全可以一直连续吃下去。换言之,短效避孕药所模拟的月经也是没有必要存在的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多种口服激素短效避孕药 | Ceridwen, Wikimedia Commons

 

“吃21天空7天”这个设计起源太奇葩

 

口服短效避孕药吃21天然后空7天不吃(或者吃7天没激素的安慰剂片)这个设计的起源实在太过奇葩,虽然很多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但值得再讲一次:当时参与药物研发的有个研究者叫约翰·洛克,是个天主教徒。天主教反对人工避孕,但他还是想说服教会接受这种药,所以把它宣传成了使用人体内已有激素的“天然”避孕方式。恰逢当时他的同事提出了每月停药五天的办法试图缓解早期避孕药的副作用,于是洛克把它也包装成了有“天然”感的规律月经,加入整套方案。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虽然没有排卵,这种避孕药还是模仿了真实的月经周期 | treated.com

 

洛克讨好教会的努力没有成功,教宗几年后声明天主教会只接受安全期避孕法而不允许吃药;所幸这时短效避孕药早已流行开来,教宗的表态没能产生什么波澜。(洛克几年后放弃了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后来短效避孕药的激素配方几经修改,副作用也比当初少了很多,不过每21天空7天的做法也已根深蒂固很多厂商都直接做成21片或者21片药+7片安慰剂一板,甚至直接在上面标记星期几

然而这个做法一直就没有真正充分的医学理由,完全是因为这段历史偶然才显得天经地义。今天大多数医生都认同,连续服药跳过月经是安全的,没有必要坚持每月出血一次。实际上,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连续服药利于缓解疲倦和痛经。

 

NHS:短效避孕药可以一直吃下去

 

现在FSRH的2019年版指南里终于正式声明,空7天的做法没有健康好处,反而有些缺点:这期间的撤退出血(也即它“模拟”的月经)可能会带来痛苦和不便,可能会伴随头疼和情绪波动,而且会降低卵巢抑制的效果,如果前后再漏服就会增加避孕失败的风险。

指南提供了几种替代方案,包括一直连续服药、每次服药63天停7天或者21天停4天,认为这些替代方案都是同等安全有效的。只要是单相的短效避孕药,那就可以直接连续吃,安慰剂片丢掉就行。对于激素贴片或者激素环也同样适用。

换句话说,告别月经终于有了官方指南的正式支持。

女同胞们,这次我们也许真的能告别月经了!

 

把女性身体的支配权还给女性


这在医学上大概不算多大的突破,毕竟停7天的做法本身也依然是安全有效的算不上啥反转,再说有些医生私下建议连续服药已经几十年了。但我觉得这是件很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1. 许多女人吃了大半辈子短效避孕药,却并不知道这个药物方案并非来自现代医学的标准知识和流程,反而是为了考虑社会影响而确立的;

  2. 一个对无数女性躯体产生长期影响的决策,不能从女性自己的需求出发,而被迫受制于男性主导教会的政治考量。医学理论虽然美好,实践里从来都不是“干净”的,处处渗透了历史上的社会文化痕迹;

  3. 现代医学历史并不长,女性和其他弱势群体稍微有点话语权的历史更短,恐怕还有很多这样的历史遗留深藏其中,等待后人去一一拔除。

 

至少我们又迈出了一步。

 

作者:   Ent

编辑: 东风

 

 

一个AI

 

这一次,这个选择交给女性自己做。

转自:果壳 https://mp.weixin.qq.com/s/VBVW8L7llvB60tWS1IaQsw

维C或可治新冠肺炎?日常怎么补维C?

维C或可治新冠肺炎?日常怎么补维C?
今天微博上又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在药物的热搜,这次是大家熟悉的维生素C。
维C或可治新冠肺炎?日常怎么补维C? 
《健康时报》报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位姓彭的教授现在在做一项临床试验,看看维生素C到底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特别是已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到底有没有效?
 

 

  维生素C抗病毒吗?  

 

   

 

 

众所周知,维生素C是一种非常重要、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它同时还有抗氧化作用。
 
在正常细胞免疫当中,维生素C也在关键的环节发挥作用。很多人都觉得,在病毒感染阶段可以吃一些维生素C,对于炎症反应会有一些帮助。
 
但是这个争议也是很大的,早在2003年非典时期,就已有人提出了维生素C可能对抑制冠状病毒有用,可以开始拿它做实验。
 
维生素C也是便宜易得的制剂,于是在后来的近20年间,有了大量用维生素C抗感染的研究,特别是像流感,以及一些病毒性的感染。
 
关于预防效果的研究结果非常一致,目前认为在感染病毒之前,维生素C并没有任何预防作用。
 
而在已经感染的阶段,不同研究对维生素C是否有用得出了相冲突的结论。但目前还是很少把它作为推荐型的一线疗法。
 
不过考虑到维生素C非常安全,你稍微补一点肯定也没有什么坏处。
 
甚至也有一些研究,在一些极端的环境下,比如给滑雪运动员或者一些学生,大剂量地补充维生素,对于他们的体能和所谓的机体免疫力还是有可观的一个结果的。
 
其中一项研究采取了一天24g的大剂量维生素C补充,后期降到每天3g,临床试验发现维生素C对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很有帮助。
 
所以现在彭教授他们团队就是受到这个的启发,想看一看大剂量地补充维生素C对现在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有没有效果。
 
他们选择了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用静脉泵缓慢去输注维生素C,尽量减少静脉炎的反应。
 
你听起来觉得可能还是有前景的,对吧?
 
维C或可治新冠肺炎?日常怎么补维C?

 

  要抢维生素C吗?  

 

   

 

 
但是,先别急着抢维生素C,这项研究跟一般老百姓完全没有关系。
 
首先,它所观察的对象是非常重症的,这种患者跟现在没有得病或者轻症的患者是不一样的。
 
其次,它剂量真的特别大。一天24克什么概念?药店里几块钱买的那种维生素C,一片是0.1g,一瓶是100片,等于说你一天你分两次吃,你得吃两瓶才行。
 
哪怕泡腾片,它可能一片是一克,等于相当于你一天也要吃24片,简直就是当饭吃了。
 
所以这个试验剂量真的非常的高,不建议大家这样去吃。
 
如果你真的想吃,起一点心理作用,或者作为补充剂增加一下长期的抵抗力,我觉得也是可以稍微吃一点的。比如一天吃个100mg或200mg。
 

| 不建议吃泡腾片

 
不过泡腾片我真的不建议大家去吃,因为首先它的剂量可能比较高,常见的泡腾片大约剂量都在500毫克或者一克左右,这个剂量长期吃,会增加你的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
 
其次是泡腾片中它含有碳酸氢钠,无形当中也会增加你钠的摄入,对你的血压、身体代谢等等可能没有什么好处。
维C或可治新冠肺炎?日常怎么补维C?

 

  维生素C怎么补?  

 

   

 

建议大家最好还是通过食物来补充,每天吃一斤左右的蔬菜,半斤左右的水果。
 
除了常见的各种绿叶菜以外,一些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也非常高,比如典型的像一些枣、猕猴桃,还有一些比较酸的,像是柠檬或者柑橘类的水果。
 
不过这里顺便提醒一下大家,最常见的苹果它的VC含量算是比较低的。
 
另外有的人会想着,如果买补充剂,价格更高的天然维生素C补充剂会不会更好一些?
 
这个钱其实没有什么必要花,常见的那种最便宜的维生素C它就已经是天然构型的了,它的生物效率已经是很高的,维生素C不是越贵越好。
 
不如攒钱请(未来的)对象吃饭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xL8XpB0X5tZcmpsIvzIrA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这个春节

跟往年不一样

 

没有走亲访友

没有寺庙拜佛

没有吃团圆饭

 

就连假期时间

都长了好几倍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当然

跟着一起

长了好几倍的

 

还有身材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人的身体

一天会做两件事

 

吸收能量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还有

 

消耗能量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放在平时

 

吸收和消耗是持平的

身材不会走样的太厉害

 

但是假期的到来

会骤然的打破这个平衡

 

吸收爆表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你妈觉得你吃不饱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吃吃吃吃吃吃吃吃吃

 

让我们的身体

摄入了过多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油脂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与此同时

 

在家宅着

运动量的减少

 

让能量的摄入远远大于消耗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缺少膳食纤维摄入

排便不顺畅

 

身体状态难上加难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在这种进的多出的少情况下

身材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但是此时不要慌张

因为人的组成非常复杂

 

因此节后身材走样也分多种

 

 

种类一:水肿型身材走样 

 

假期时吃太多重口味食物

 

盐分太高

钠吃得太多

 

都会引起水分在身体里潴留

让人忽忽悠悠的起来

 

千万不要小瞧「盐」

它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特别是以下常见食物

全都带有「隐形盐」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恢复身材一定要「控盐」

少吃或不吃重口零食

做饭时油盐酱醋少放

 

吃淡点,看淡点

身材恢复快一点

 

 

种类二:久坐型身材走样 

 

长时间久坐,久瘫

 

不仅会让人代谢混乱

还会让肌肉力量流失

从而导致肌肉体积变小

 

具体表现就是

 

身材线条开始模糊

小腿浮肿、屁股扁平、大腿不紧致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避免久坐最好的办法

就是闲着没事动起来

 

跟大家分享两个

家用随时拉伸动作

 

看着特舒服

做着更舒服

 

动作一:后背拉伸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看电视的时候就能做

把右手搭在左边肩膀后侧

另一只手扒着手肘

向身体另一侧弯曲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在弯曲到后背有拉伸感时

用力吸气想象吸满后背

保持 5~8s 的时间

换边再来一遍

 

动作二:婴儿式拉伸

 

首先四肢着地

脚背用力勾在瑜伽垫上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屁股慢慢向后坐

保持手按在地面上

感受后背和大腿的拉伸感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每次拉伸 5 个深呼吸的时间

非常适合睡前练一练

放松全身享受婴儿般睡眠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种类三:真的就是吃胖啦

 

因为性激素分泌不同

 

女生发胖容易胖屁股粗大腿

男性则更容易堆积在肚子

 

但无论男女

如果你出现了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全面开花

无一幸免的情况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啥也别说了

开始运动吧

 

超级有用的家用锻炼方法

 

高强度间歇运动法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强力推荐

 

有氧 + 阻力训练于一身

 

省时、科学、超高效

 

 

动作一 :手臂支撑行走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俯身支撑在瑜伽垫上

两臂支撑身体向前爬行

 

腹肌全程保持紧绷

 

 

动作二:旋转爬山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直起手臂支撑在瑜伽垫上

右腿膝盖尽可能触碰左边手肘

 

交替更换腿部动作

 

 

动作三:抱头膝盖侧踢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双手交叉斜上方展开身体

腹肌收紧带动身体折叠

 

想象干掉你的小肚子

反复抬腿强化腹肌锻炼效果

 

 

动作四:站姿卷腹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虽然看起来有点喜庆

但这个动作实际上非常厉害

 

不要用腿部驱动

 

双手背在头后

侧腹力量带动身体扭转

 

 

动作五:动态平板支撑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平板支撑升级版

动态锻炼核心稳定性

 

全程保持腰背笔直水平

双臂交替发力支撑起身体

 

动作计划安排

 

每组动作设定 40 秒时间

做尽量多的次数

 

休息 20 秒为一组

循环 3 ~ 4 次

 

最后让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

养好身体,熬死病毒

 

冬天已经过去了

胜利属于我们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节后身材走样,三招帮你快速恢复

本文经由  运动康复学博士 杨一卓 审核

 

策划 叔贵

责编 王姐

作者 叔贵

制图 叔贵

拍摄 子龙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XBOIvRvtGirp8Usc6AWjDg

反辟谣:大剂量维C,防治病毒有效!

最近武汉冠状病毒事态严重,大家都很害怕,我也害怕。网上也出现了各种预防的文章,很多是伪科学,也被辟谣了。但是,辟谣过程中,也有误伤,比如维生素C(简称维C或VC)。
全文较长,简单结论如下:
  • 低剂量的VC(每日1克以下),确实没啥用
  • 大剂量的VC(成人每日10克或更多;儿童酌情减量,比如5克),临床上有明确的增强免疫力、防治疾病的效果,且效果显著!
  • 症状危急时,口服VC已经无法满足身体需求,需要配合大剂量的静脉注射(有效剂量在一些病例中甚至高达每天100克-300克,且无上限!)
  • VC非常安全,即使超大剂量服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常见的副作用是水样腹泻,没有危害,且可以用来判断身体的“中毒”程度(低剂量VC就腹泻,说明身体状态良好)
 

今天有科普大号辟谣说:“VC不能提高免疫力”,具体截屏如下:

反辟谣:大剂量维C,防治病毒有效!

我与辟谣“VC无用”的科普大号其实关系不错,和创始人是很好的朋友。因此读到该10万+的辟谣文章后,心情非常复杂。
我是这个科普平台的铁粉,长期关注支持。我无意批判、责备该文章的作者,更无意中上该平台;因为说到底,该辟谣文章的作者也是一片好心,只是可能对于VC的了解并不深入,没有阅读过大量的学术著作或上百篇研究文献(谁又会呢?医生也都没这个时间啊)
我首先在朋友圈里提醒亲朋好友,VC是有效的,有奇效!应该大剂量服用VC。多名朋友留言、私信,提到辟谣文章,并询问原理和副作用。再三考量,最后朋友圈做了个简单的统计,结果如下:

反辟谣:大剂量维C,防治病毒有效!

因此,决定还是撰写本文。以下,我将尽我所能,尽量言简意赅的综述一下VC抗病毒的原理机制、临床证据和使用方法。
一句话反辟谣大剂量的维生素C(简称“维C、VC”),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预防、治疗微生物感染疾病

 
被误解和埋没的维生素C
为什么很多人(包括科普作者、学者、医生)会否定VC的临床效果?原因可能包括
  1. 西医(循证医学)过于强调还原论(Reductionism)。还原论认为任何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包括疾病),都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说人话就是:因为细菌造成了感染,又因为抗生素可以杀死这个细菌,所以吃抗生素可以治这个病。换言之,疾病和治疗方案需要有明确的分子生物学层面的通路机制和因果关系,否则就认为经不起推敲,是伪科学。但问题是,生命太过复杂,用还原论来写论文没问题,临床治病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医学领域有句名言:“手术非常成功,只有一点美中不足:病人死了”。由于人类目前还不清楚VC临床起作用的明确分子生物学通路机制,因此大部分反对VC的学术声音都是纠结于此。说白了:临床有效,但怎么起效的说不清楚,所以这一定是伪科学!纳尼??
  2. 由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爆炸,大部分学者、科普作者、医生都不可能通读所有研究文献,难免会简单粗暴的根据“过往经验”、“教科书里写的常识”做出武断的结论。有很多医学领域的专家都表示,今天有不少的“医学指南”或“医学常识”,与其说是evidence-based medicine(循证医学),更不如说是 eminence-based medicine(循誉医学,谁大咖听谁的)。说白了:如果教科书上没写VC有效,那么VC一定是无效的,难道教科书会错么?
  3. 没有任何医学大咖说过VC有效?其实不是的,过去100年,有非常多有名的医生、学者、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临床病例,治愈了数以万计的“不治之症”、“病入膏肓之人”,也发表了大量的临床病历、研究报告(至少2000篇以上!!)。但是,当最优代表性的几位医生、学者在20年前过世之后,他们曾经的呼声就消失了,被淹没了。说到底,他们在当时是大咖,但是咖位没有大到可以改写教科书吧。。。
  4. 最有钱的制药公司(全球80%的医药产值、商业价值,都掌握在制药公司手中),没有任何动力宣传VC可以防治百病。VC制造简单、生产便宜,且无法被专利保护,任何普通人都可以使用。制药公司是没有任何动力来宣传VC的效果的;甚至,如果一定要往阴谋论上说的话,制药公司还可能诋毁VC:比如夸大VC的副作用、捏造VC的危害等等(实际上,VC恐怕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物质之一了)
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大家一点:VC是被埋没的英雄
 

维生素C,人类丢失的宝藏
大部分动物,都能够自己在体内合成VC。早在1957年,Grollman 和Lehninger就第一次测量了动物可以通过肝脏合成VC(也有动物可以通过肾脏合成VC)。猫、狗、猪、羊等等等,都能够自己生产VC;但是,人类却不能自己合成!
更有趣的发现是:以山羊为例,虽然平时就在体内不断合成VC,但当他们生病的时候,体内VC合成率会暴增,甚至超过平时产量的10倍以上,达到可怕的每天100克VC!(对比目前北美的VC每日建议摄取量仅为0.065-0.090克)。所以,有科学家提出:与动物相比,人类更容易遭受慢性病的折磨,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体合成大量VC的能力。
为什么人类无法合成VC?根据基因分析,人类本来是有合成VC的基因的,可以自体合成VC。
但是,由于缺少一种肝脏酶 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所以没有办法把葡萄糖转化成VC(是的,维生素C是从葡萄糖转化生产的)
也就是说,人类曾经可以自己合成VC,但在历史长河中,这个宝藏丢失了。为什么会丢失?没有人知道,也许是因为咱们狩猎采集的祖先处于食物链顶端,可以通过日常打猎吃果,获得足够的VC,所以不再需要了吧?但今天“现代化”的饮食和烹饪方法,让我们平时无法再摄取足量的VC了(VC怕热,所以炒菜会破坏VC)
如果我们按参考其他哺乳动物的标准,按照成人的体重,我们本来应该每天自体合成10-15克的VC。因此,简单粗暴的结论:成人每天口服10克或更多的VC,很可能是必要的

维生素C抗病解毒的原理
尚不明确,本章结束
 
 
 
 
 
 
 
 
 
 
 
 

开玩笑的啦~ 不过虽然科学家提供了很多种解释,但迄今我们仍然不是非常清楚具体的原理机制。如果有人搞清了,可能就是下一个诺贝尔奖了吧~
不过,目前比较可信的几种机理,简述如下:
  • Szent-Gyorgyi提出,生命体需要维持一定程度的电子赤字 electron deficit(相比,死亡的组织则电子补齐了),而VC可以提供很好的电子传导机制,帮助细胞信号传输,尤其是维持健康和增强免疫
  • VC是优秀的抗氧化剂,可以随时捐献出自己的电子,中和体内的氧化剂、自由基。几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病,都直接和间接的与体内氧化压力增大相关。因此,足量的VC可以降低体内的氧化压力,增强免疫力
  • 人体的许多其他核心抗氧化剂或抗氧化通路,都需要VC的直接参与。例如,很多研究都指出: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谷胱甘肽(glutathione)、NADPH等参与人体排毒解毒的强抗氧化剂,都需要足量的VC才能够正常运转
到底是哪一种机制?还是上述机制的组合效应?还是没有被发现的其他机理?我们今天并不十分清楚。换言之,VC的神奇机理,迄今仍是一个“黑匣子”:我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可以用还原论的方式看待这个黑匣子:不知道why,就不能用!
或者,我们也可以用实用主义看待它:甭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过去100年,有大量的临床案例和成功经验,佐证了VC在抗感染、增强免疫力领域的神奇效果,很多时候堪称“医学奇迹”。既然临床证据显示明确有效,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维生素C有效的临床证据
过去100年,有很多优秀的医生,使用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的VC,治愈了很多“绝症”、“恶性传染病”,创造了无数史无前例的“医学奇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Frederick R. Klenner 医生,他是大剂量VC治病的先驱和泰斗,发表了20多篇VC治愈重症的重大文献
以下仅简单列举一些有明确临床证据(有文献或病历佐证)的“医学奇迹”
  • 大剂量VC可以预防、治愈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例如:Klenner医生在1949年,通过大剂量VC,治愈了全部60名患小儿麻痹症的儿童,且无任何孩子留下后遗症。文章发表在1949年6月的AMA期刊上。VC摄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使用的VC剂量基本都超过每日10克;症状严重者,甚至每日超过50克
  • 大剂量VC可以预防、治愈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例如:1961年,Baetgen医生通过每日使用10克VC,大幅度缓解了245名儿童的急性肝炎。再例如:Cathcart医生(一位大咖名医)表示,他从未遇见任何一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对大剂量VC做出正面反应的。
  • 大剂量VC可以预防、治愈麻疹(Measles)。Klenner医生在治疗严重的麻疹病人时,通过每两小时口服1克VC,在短短48小时内就瓦解了感染(之后还需要连续大剂量服用30天)
  • 大剂量VC可以预防、治愈流行性腮腺炎。例如,Klenner医生在1949年,成功的用大剂量VC治愈了全部33名患者,其中一名高烧的重度患者在60小时内摄入了25克VC,最终痊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再写2万字也说不完,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Thomas Levy医生的著作《Curing the Incurable: Vitamin C,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oxins》(治愈不可能的绝症:维生素C、传染病与毒素),里面索引了1200篇高质量文献!(天晓得他花了多久写这本书!!)
这里再简单列举VC临床证明有效的疾病种类,包括:
  • 水痘
  • 病毒性肺炎(敲黑板!这次武汉冠状病毒就和这个相关!)
  • 流感
  • 狂犬病(这是绝症,有没有?一样起效!不过是否能完全治愈仍然待定)
  • AIDS艾滋病
  • 普通感冒
  • 埃博拉病毒感染
  • 白喉
  • 百日咳
  • 破伤风
  • 肺结核
  • 链球菌感染
  • 麻风病
  • 霍乱(鼠疫)
  • 疟疾
  • 布氏菌病
  • 旋毛虫病
  • 阿米巴痢疾
  • 杆菌痢疾
  • 假单胞菌感染
  • 落基山斑疹热
除了对抗疾病,VC也能够有效的对抗多种毒素,包括:究竟、一氧化碳、巴比妥酸盐、内毒素、多种农药、辐射、多种重金属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毒素。
面对VC,我是深深地献出了我的膝盖。如果对文献证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买这本书仔细读一读,或者感受一下画风(仅列出其中一章中列举的A-B打头的文献):

反辟谣:大剂量维C,防治病毒有效!

是的,这是一本339页的书,其中200+页是文献索引。。。。我不知道大家信没信,反正我信了

维生素C的腹泻耐受量:衡量身体“毒素”的标准
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最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也几乎就是唯一的副作用)是水样腹泻。当身体无法进一步吸收VC的时候,VC会达到大肠,因为VC的高渗透压,把水吸进肠道造成水样腹泻。
什么时候身体决定不能再吸收VC了?只有当身体觉得VC够用了。也就是说,如果身体健康,则不需要太多的VC,那么可能只要吃5克就拉肚子了;但如果身体毒素较多、症状较重,则可能大量吃VC还是不拉肚子
传奇医生Robert F. Cathcart 曾发表文章《The Method ofDetermining Proper Doses of Vitamin C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by Titratingto Bowel Tolerance》(衡量VC治病时的恰当摄入量:滴定法直至腹泻)。Cathcart医生在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病症越严重,患者则需要越多的VC才会水样腹泻。具体表格如下:

反辟谣:大剂量维C,防治病毒有效!

Cathcart医生认为:VC直接参与对抗感染源(微生物、毒素等等)的战争,感染源越凶险、症状越严重,所需的VC越多。
因此,可以让患者(或非患者,预防疾病用)大量服用VC,直到拉肚子,可以算出所需的VC的阈值;之后每天服用VC的量控制在略低于该阈值
举个例子,我前天喝了20克VC才拉肚子(额,说明我不是特别健康,否则10克就会拉了),所以现在我每天摄入15克。
顺道提一下:儿童的耐受量一般比成人高,且年级越大耐受量越低。使用时可以留心~

如何使用维生素C防治武汉冠状病毒
每天坚持服用大剂量的VC。这里的大剂量,是至少5克以上的剂量(对比现行的每日推荐量仅为100毫克,大剂量需要超过它至少50倍以上哦)
成人预防:每日10克或更多(可以参考上述腹泻耐受剂量)
儿童预防:每日5克或更多
服用方法:兑水(不能热水,否则破坏VC!)当饮用水持续服用。说白了:别一口闷;放在喝水杯里,时不时嘬一口,吸收效率更好~
以上是预防,但如果身体已经不舒服或发现可疑感染症状,则加大剂量;如症状加重,则继续加大剂量,不设上限(直到产生腹泻,则减量)
 
以下这一段是写给医护人员看的,供参考:
如果受感染患者症状严重,比如高烧不醒、免疫系统开始攻击肺部等等,则需要更大的剂量
此时,口服剂量可能已经不够,需要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的效率是口服吸收率的7倍,但由于通常注射的是 sodium ascorbate(抗坏血酸钠,维生素C形成的钠盐),效率要减半;因此,静脉注射的效率大约是口服的3.5倍。即,静脉注射10克sodium ascorbate,约等于口服35克VC。
普通老百姓,不建议自行注射VC,容易弄错出事儿
国内医院的医生,很可能不会使用(甚至没听说过)大剂量VC的治疗方案,毕竟没写在教科书或医学指南上。如果确实情况危急,值得劝说主治医生(不知道会不会听了,但是人命关天,值得一试)。
也请把本文转发给身边的医护人员。虽然不一定100%会立刻接受,但如果能带来任何改善,对大家和医护人员自身也都是好事
保佑医护人员,他们战斗在第一线,值得尊敬!!

大剂量维生素C的副作用:几乎没有
关于副作用:最可能的副作用就是水样腹泻,没有危害(当然,厕所得在附近)。有些文献和科普文指出,VC可能存在致癌、肾结石、增加氧化压力、反弹等等,这里简单说几点:
  • 目前有记载的临床使用超大剂量VC(比如一天300克!!!),并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除了疾病迅速转好!例如,早在1982年,Kalokerinos等研究人员就发表论文指出:澳大利亚有约百名医生,给他们的众多患者使用过每天高达300克的VC,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Casciari等研究人员在2001年发表论文指出:垂危的癌症晚期患者,每天静脉输入50克VC长达8周后,未发现任何毒性副作用
  • 实际上,VC恐怕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对人体最安全的分子之一!VC也是人类研究最多的分子之一,迄今为止学术圈已经发表了上万篇论文!其中,质疑VC有害的论文少之又少(不到5%),而能够举出可信证据的则更是少之又少(我可以斗胆说:基本就是没有好么!?)
  • 即使真的有副作用,在这个特殊时期,我认为也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怎么买大剂量维生素C
很遗憾,国内没有卖大剂量VC的(国外倒是有很多),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不论是电商还是线下药房),都是剂量偏小的,比如一片0.5克或者1克。也就是说,一次得吃10-20片,相当于一整管泡腾片!!!
如果是长期养生,不建议这么做。除了贵,也是因为除了VC之外,还添加了大量的佐剂作为基地,而这些佐剂大多高糖分、高淀粉,也含有其它可能有害的物质(如果每天吃20片的话。。。)
但是,如果是短期应对特殊情况,也比没得吃强啊。
我通过朋友的特殊渠道,买的是高纯度VC粉,一袋5克,每天我喝3袋,如下:

反辟谣:大剂量维C,防治病毒有效!

了避免推销之嫌,我这里不做代购。
如果有朋友有很赞的国内大剂量、高纯度VC的资源,也请私信或留言交流。
在此,也衷心希望国内药厂能尽快推出高纯度大剂量的VC冲剂!
 

 
感谢大家看到这里。最后,还是需要重点强调一下表明态度的免责条款:本文仅为学术研究结果的陈述,不提供也不作为任何诊断、治疗的专业指导或建议;如果您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发热、感染的症状,请第一时间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咱们能够平安的度过这次疫情;也祝愿被感染的朋友们平安脱险痊愈!
最后的最后,善意的提醒:在回程的飞机、火车、大巴上,千万不要超大剂量服用VC,不要测试自己的腹泻耐受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wQi7L36Z4OzRNvQaPxTrA

谈谈口罩和防疫

本来想用个类似“关于口罩,看这一篇就够了!”这样的标题,又一想我这种半年写一篇的号这么干没啥意义,就延续了一贯比较土的标题风格。标题土了,内容也干脆土一点,争取尽量避免用类似“气溶胶”“血体液”这样的词,让大家比较容易看明白。

先说说口罩的问题。口罩主要是防止吸进去别人的唾沫星子、鼻涕星子什么的。唾沫星子有大有小。小唾沫星子的很轻,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时间。你呼吸的时候就可能吸进去。然后唾沫星子里的病毒就把你给感染了。

同样的口罩对不同大小的微粒过滤能力不一样。特别大的微粒比较容易过滤,这个好理解。比如别人拿枣扔你,你拿漏勺就能挡住。但特别小的微粒也很容易过滤。这是因为口罩有两种过滤机制:一种是机械过滤,就是类似拿漏勺挡枣;另一种机制是静电吸附,那么当然越小越轻的微粒就越容易被吸住。所以大的小的都容易,最难过滤的是0.3微米左右的颗粒。所以口罩的过滤效果一般用0.3微米的颗粒物来测试。常说的N95口罩,就是对0.3微米的颗粒物至少能挡住95%。

N95是美国的标准,近似的中国标准是KN95,近似的欧盟标准是FFP2。常见的口罩里还有一种是KN90的,就是指对0.3微米的颗粒物至少能挡住90%。这个比KN95略低一些,也还行。

一般医用口罩(又叫外科口罩,就是几层无纺布那种)的过滤能力是低于N95的。下面这张图中从上往下数第5根曲线就是医用口罩的过滤能力。看起来对0.3微米的颗粒物的过滤能力大约65%。图中也可以看出纱布口罩等非专业口罩的过滤能力是极差的。

谈谈口罩和防疫

不过医用口罩有两点和一般口罩不一样。首先,医用口罩不光要考虑过滤的问题,还要考虑血、脓直接喷上去的情况,也就是说要防水(测试中是用人工合成的模拟血液)。其次,医用口罩不光要考虑保护口罩里面的医生,还要保护口罩外面的病人。所以医用口罩一般不允许有呼吸阀,否则医生呼出的气体会未经过滤就喷出去,起不到保护病人的作用。

有些人知道了一点关于医用口罩的标准,但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就四处宣扬非医用口罩不能用于防疫,还有人说有呼吸阀的口罩不能用于防疫。这两种观点都是错的。对一般人来说,几乎不用考虑血直接飙脸上的情况,所以戴医用口罩和劳保口罩都行。而健康人平时戴口罩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有呼吸阀也是没问题的。

我见过很多人戴着戴着就嫌憋闷,把口罩拉下来挂下巴上,露出鼻子来。所以,对一般人来说,有呼吸阀的口罩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呼吸阀能降低呼气阻力,戴起来更舒服,有利于坚持长时间佩戴。同时,对戴眼镜的人来说,口罩的呼吸阀可以减轻镜片起雾的情况。这就降低了取下眼镜擦镜片的过程中手部碰到眼部的机会。

手碰到眼部也会有问题吗?会。因为眼睛和鼻子是通着的,有根管子连着。病毒进了眼睛,就可能随着眼泪流到嗓子。所以,防疫不只是在口鼻这里挡住病毒。还要在眼睛这里挡住病毒。悬浮在空气中的唾沫星子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被吸进去很多,但眼珠子其实接触不了多少。不过前面说了,唾沫星子有大有小。还有一些大个儿的,可以随着别人的咳嗽、喷嚏甚至是说话,直接喷到你眼睛里。所以,如果在戴口罩的同时还能戴上眼镜,哪怕不是专业防护镜,就是普通眼镜,也会有帮助。

说到这里,你可能也意识到了:眼保健操仿佛也有点危险。没错,不过这个话题我不想多说,你知道手别碰眼就行了。

手不能碰眼,那是不是也不能碰嘴不能碰鼻子?当然。最好整个脸哪儿也别碰。而且要勤洗手。因为你保不齐什么时候揉一下眼,抠一下鼻子。

摸过公用物品要洗手,收过快递要洗手,总之碰过别人可能碰过的东西都要洗手。就算没碰过也要勤洗手。因为前面说了,唾沫星子有大有小,大个儿的也可能喷你手上。洗手很重要。我看过一些研究,基本上都认为对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来说,洗手甚至比戴口罩更重要。在外面不方便洗手可以揣一包酒精棉片,随时擦擦。那东西很便宜,几元钱一大包。

还有个挺重要的问题,就是病毒在人体外能存活多久?比如你收了一个快递,把箱子放阳台上,然后洗了手。但万一发快递的人感染了病毒怎么办?现在去拆包裹是不是安全?如果送快递的人感染了病毒怎么办?多久后再去碰那个箱子才是安全的?这次的武汉冠状病毒还没具体数据。但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过SARS冠状病毒的体外存活情况:在木头、布等吸水的材料上,病毒能存活4-6小时;在玻璃、金属、塑料等不吸水的材料上,病毒能存活2天。干燥和高温都不利于病毒存活。

最后再辟两个谣。

谈谈口罩和防疫

这个是假的。白醋里面确实是乙酸,毕竟乙酸又叫醋酸。但用来进行空气消毒的是过氧乙酸,不是乙酸。过氧乙酸才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如果家里没有病人,毫无必要进行空气消毒。即便家里出了病人,也不是随便弄点过氧乙酸放暖气片上就行的。得根据室内空间大小确定用量,用火加热确保充分挥发。而且熏蒸的时候人必须离开。熏蒸结束后还要进行充分通风,然后人才能回来。否则人没被病毒弄死,先被过氧乙酸熏死了。

“熏醋杀病毒”是个老流言了,我上小学时候就有听过。2003年非典那时候也有人抢购白醋,弄得一瓶白醋卖一百二。但不管这个流言怎么变,从谁嘴里说出来,都改变不了事实。

谈谈口罩和防疫

这个也是假的。淡盐水杀不了病毒,钟院士不可能说这个话。不过漱口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可能有一点意义。对于刚刚进入口咽部的病毒,有可能通过漱口将其冲洗出来。但是,这显然需要在从公共场合回来漱口,而不是流言中所说的去公共场合之漱口。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1QmU8v9C23DXQ9Y4TQoh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