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作者 | 糖总总

来源 | 糖总总(id:clairetangmedia)

推荐人 | Spenser

标题提出的这个问题,可以启发我们关于自身现金流管理的困惑。

更好的地方在于,这个问题其实来自最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成果——

对我们理解贫穷和财富的本质非常有用,建议花 5 分钟认真看完这个研究。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麻省理工班纳吉迪芙洛等三位学者,以表彰他们在贫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这次奖项结果和历年都有不同。

首先,夫妻同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是首次;

其次,许多人其实持有不同的意见,因为班纳吉迪芙洛等人的工作完全不像传统经济学一样注重数学模型,全都是深入的随机田野试验。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几位科学家用了近 20 年时间,深入非洲、东南亚等贫困地区,通过对比实验,深入研究了贫困的本质。

不过这也说明,当代科学研究越来越侧重对现实世界的影响,我们更应该多读有营养的严肃科学内容。

班纳吉与迪弗洛有一本关于贫困经济学的代表作品《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这本书已经被看做研究“贫穷”的巅峰之作,其实很多年前就出版了,只不过这段时间才热了起来。

新的修订版书不厚,读起来也没有经济学的各种公式,通俗易懂一天就能读完,值得反思。

书里研究的问题比如:

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却还要看电视?

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

为什么穷人不注意健康和锻炼?

说明一下,书中对穷人的定义是:每天可支配收入在 0.99 美元以下的人。

希望大家更多去思考结论背后的洞察对自己生活的启发,而不是陷入无谓的生活水平之争(就像很多地方都在做这种浪费注意力的无畏争论一样)。

1

充满凶险的“贫困陷阱”:

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贫困陷阱”

主要是看资本的作用对于人们生产能力和贫困程度的影响,这里的资本包括人们存的钱,获得的资助等等。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这里要感谢李永乐老师视频里对这个图表的解释,是我拿来跟书一起理解觉得最有帮助的。尽力结合各方理解和自己的想法,把研究结果讲明白:

上图的横坐标是今天的收入,纵坐标是明天的收入。对角线是一条均衡线,上面的每个点代表今天的收入等于明天的收入。

班纳吉认为,实际的收入变化情况可能呈现出是另一条 S 形的线:

如果你有更多的资本,就可以采购原料、雇佣工人,扩大生产,明天就会比今天更有钱;

即最初处于 B1 点,未来比现在收入更高,就会移动到 B2、B3 点,最终到达 Q 点的富裕均衡点

而如果一个人很贫穷,去掉了食品住房等支出,就没有钱进行生产劳动,明天就会比今天更穷。

最初处于 A1 点,未来比现在收入更低,就会移动到 A2、A3 点,最终到达N点的贫穷均衡点

这样,图中浅色“贫穷陷阱”范围内的人最终会变得越来越穷,深色“贫穷陷阱”范围的人将会变得越来越富。

这样看,似乎只要给穷人资金去扩大生产就能解决问题。

但很明显,现实中各国政府的大规模补助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穷人还是很穷。

果壳的研究提出,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心中更符合实际情况模型,是这样的: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两个模型的区别是,模型的后半段都是一样的,争议落在前半段。

按照第二个模型,最穷的人在扣除基本生活开销和生产成本后,也应该会变得越来越有钱,直到边际收益最终放缓而停止增长。

可是穷人为什么还是没有生产盈余投入来赚更多的钱?

几位学者在经过大量的随机田野试验(RCT)后,认为:

“贫穷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穷人没有有效地利用资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该被用作未来发展的资本开支被浪费了,因此最终陷入了贫穷之中。“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资料来源:果壳(sheldon)

三位学者发现了不少浪费资源和无端开销的现象:

比如,非洲的农民事实上并不是真的没钱去投入再生产,而是把很多积蓄用在购买电视机和葬礼上;

要不就是因为不愿意给自己和孩子打疫苗,最后不得不花更多的钱治疗疾病。

在这种情况下,问题的关键就是:

穷人更擅长浪费钱,即使赚到钱或者拿到钱都没有用,根本没有把获得的资源放在自身或者家庭的发展上,最终无法摆脱螺旋下滑的“贫穷陷阱”。

2

“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穷人会比富人更没有耐心

书中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相当多穷人虽然穷,相对而言在消费方面的支出并不比富人低,甚至还会更高。

在这点上,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浪费钱的体会。

现在信贷如此容易,说是普惠金融,但很多都是坑普通人的。

关键是很多人贷款之后并没有用于生产,而是去购买奢侈品:

一部苹果手机、一个LV的包、或者办一场豪华的婚礼,一不小心最后被高利贷压得喘不过气,一步步难以脱身。

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穷人为什么会对奢侈品有这么大的渴望呢?

《贫穷的本质》中提到,他们有一次去贫困的村子考察,发现许多儿童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况,但是许多家里都有电视机。

村子里的人说,他们会攒很久的钱,买一部电视机。

学者们感到奇怪:电视机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经济情况,但是吃的好更健康却可以帮他们更好提高生产力。

为什么宁可把钱用来买电视机,却不愿意花钱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呢?

村子里的人说:“因为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班纳吉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是:

穷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往往承受更高的皮质醇含量,并因此做出更加不理智的冲动型决定。

因此,他们更需要频繁地释放压力,而生存环境注定他们不能有更好的耐心和解压方式;

因此只能在即时满足上去寻求高频低效的压力释放,比如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买一台电视机等等。

许多地区的穷人还有另外的一个共同点:特别爱面子。

比如会为了给死去的亲人办特别豪华的葬礼,就花掉自己一年收入的一半。

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所以如果有一点额外的钱,他们就会想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一点,重要的场合更有面子一点。

这样,穷人更容易拒绝延时满足,因此长期投资、延迟回报的吸引力很小,比如储蓄,比如教育和学习——

从认知和行动上,这些对于穷人家庭来说都是很难去作出选择的,因此容易掉入一个几代贫困的死循环。

可是,每一个人要存钱,就是需要不断和自己的欲望斗争: 

要强制储蓄、戒烟、戒酒、戒糖,要抵制一顿又一顿美食的诱惑,也要忍住不买电视机、手机、奢侈品等等广告里说的“美好生活”。

这样的状态下,穷人每天也面临比富人更大的考验;

因为过于稀缺,或者觉得自己过于稀缺,所以面临的诱惑其实更多,更容易浪费时间、精力、金钱去应付眼前。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必须警惕一种难以跳脱的“稀缺的心态”:

因为稀缺是一种让人越陷越深的泥潭,无暇思考未来,更无力为未来布局,每天都在忙于眼前的窘迫。

3

穷人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

而往往选择相信错误的事情

三位学者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总结,关于导致穷人容易陷入困境的几个重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

穷人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而往往选择相信错误的事情。

他们不清楚给儿童接种疫苗将可以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

不明白基础教育能够在未来产生更高的收益;

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化肥;

不知道如何使用避孕套以避免艾滋病……

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只能是垃圾,无论一个人多努力。

信息贫富和经济贫富是正相关的关系。

比如,富人的健康情况远远好过穷人,这是因为穷人没有钱做体检,没有时间健身,也不觉得锻炼身体有什么用。

每年,全球有500万人在5岁之前就会夭折,绝大多数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穷人。

比如,许多家长对教育的观念不正确——

他们认为供孩子读书就像买彩票,成绩好特别难,可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找不到好工作,那自己的教育投资就打水漂了。

但研究数据显示,教育反而是一种稳健的长期投资,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工资就会提高8%。

这才是为什么乔治·奥威尔说,贫穷的本质是消灭一个人的未来。

大家发现没有?

一个人关于钱的问题,背后是输入质量的问题,最终又都是人性的问题。

富人浪费钱的例子也很多,最近新闻上挂失信被执行人的名人案例数不胜数;

这说明,凭运气赚的钱,都能凭本事输光,贫困陷阱的曲线永远是动态的。

稍微有点理财常识都应该知道,个人现金流管理的核心在于这两点:

对风险的把控;

对自我的把控。

健康和存钱,是主要是为了抵抗风险。

没有这两点,一切生产、教育、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这个世界就是充满凶险和意外的,一不小心就会掉入贫困陷阱;

可惜,学校不教给我们,家人可能更不敢教给我们,需要我们自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而强制储蓄,千万不要理解为降低生活质量。

用阿尔法书院学习顾问 Ion Buravcenco 的话来说:

降低生活质量反而容易让想要做的改变难以为继,寻找让自己又开心又能够坚持下去的方法才是对的。

 

花钱的前提是,思考这是否对自己长期真的有意义。Spend meaningfully.

如果真的喜欢一件物品,适当地奖励自己无可厚非。

但试想,如果频繁地花钱为了得到某类物品,它对你而言是变得让人麻木了,还是让你幸福了呢?

忍不住反复要获得即时满足,不正是在花钱玩老虎机吗?

我真的需要买这件东西吗?

是即时满足还是延时满足?

我的这笔开销 ,是在让我往富裕均衡点去挪动,还是往贫穷均衡点挪动?

我是在给自己的未来投资,还是有因为单纯爱面子导致的消费?

从今天开始,每一笔开销,都要认真问自己。

4

“我震惊的是她们最想要的不是钱,

而是教育和学习机会“

学者们最后得出的脱贫解决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听起来很鸡汤:

 

要改变人的信念。

可“信念”这个词实在太大,很难让人马上开始行动。

心理的贫瘠,往往更难脱去。

但我们要往前走,就必须找到方法。

具体如何做?

还是得你自己想明白了。

这里我再推荐另一本书,张彤禾的《Factory Girls》,大家可以结合《贫穷的本质》来读。

大家可以看到,东莞这个城市是如何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缩影;

中国如何因为几千万的十几岁打工者而成为全球制造业心脏;

以及大家每天在点的外卖收的快递,如何造就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乡流动移民潮。

更重要的是,也可以看到月入 400 块、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打工女孩,是如何主动对抗自己的处境的。

为什么穷人更喜欢买奢侈品?

张彤禾(Leslie T. Chang),前《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在中国生活了十年。

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丈夫彼得·海斯勒(何伟)同样以描写当代中国的非虚构作品而闻名。

这本书最初是一个新闻学教授推荐的,大家如果想看,最好找找原版。

记者写文章就是简单清晰,阅读难度也是适中,看得顺畅,内容也好,读完觉得太太在中国题材上的水准比先生更高。

张彤禾说过,刚开始去东莞采访的第一年,其实觉得心理压力很大,毕竟自己和这些工人有什么可以聊的呢?

结果是,她发现自己想错了。看看她采访打工女孩,她们回答的原话:

Bao Yongxiu: “My mother tells me to come home and get married, but if I marry now, before I have fully developed myself, I can only marry an ordinary worker, so I’m not in a rush.” 

Chen Ying: “When I went home for the new year, everyone said I had changed. They asked me, what did you do that you have changed so much? I told them that I studied and worked hard. If you tell them more, they won’t understand anyway.” 

Wu Chunming: “Even if I make a lot of money, it won’t satisfy me. Just to make money is not enough meaning in life.” 

这些女孩子给张彤禾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无比地希望得到教育机会:

“我震惊的是她们最想要的不是钱,而是教育和学习机会,因为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的背景都很差,父母也都没有文化。

这些年轻的小女孩非常聪明,有趣,勇敢而大方,存很多钱去上英语课,上计算机课,为了找更好的工作。

她们教会了我很多,关于工厂,关于中国,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上。”

这些女孩子,当然有很多的理由去沉迷贫困陷阱,就像大多数人一样;

毕竟,有太多外部环境因素让她们找借口了。

放弃和堕落,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些打工女孩,她们穷吗?我觉得一点都不。

真正的穷,是斗志的穷。

去拼,也不是花光口袋里的钱去赌一把。

而是,去拼上自己 100% 的斗志,远离那些对自己未来不重要的干扰。

这里我不是想用这些女孩子的故事来激励大家。

而是想说明,在选择自己的路并且勇敢走下去这件事面前,大家都一样。

不能让别人,消灭自己的未来。

不能让别人,成为自己不走下去的借口。

张彤禾是华人移民,上几代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故事,在她写这本书之前都不是很清楚;

但她在书的后半部分写到,她并不觉得自己和这些女孩子有什么区别,越是了解她们,越是看到了世界,越是看到了自己:

“But suffering in silence is not how migrant worker see themselves. To come out from home and work in a factory is the hardest thing they have ever done. It is also an adventure. What keeps them in the city is not fear but pride. To return home early is to admit defeat. To go out and stay out – chuqu – is to change your fate. ”

离开自己原来的环境,就是离开自己的出厂设置。

还好之后如何设置,我们都可以自己决定。

“A story starts when a person leaves home.”

共勉。

糖总总:前央视媒体人、品牌和传播专家,连续内容和互联网教育创业者。

格隆日记(11/19-11/22)

编者按格隆博士会经常在格隆汇APP的专栏里,或者格隆微博里,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思考与感悟。未见得严谨,但读之,当有海滩徒步,捡拾珍珠的惊喜与喜悦。小编将最近几篇集思于此,以供争鸣。阅读更多,请移步格隆汇APP的格隆专栏,或者格隆微博。

【11月19日 】星期二 
拿掉了猪,我们就是通缩:
格隆日记(11/19-11/22)格隆日记(11/19-11/22)

拿掉农民工,我们的传统经济,还剩下什么?

格隆日记(11/19-11/22)

拿掉风投,我们的新经济,还剩下什么?

格隆日记(11/19-11/22)

【11月20日】 星期三

很多朋友问我: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企,有什么问题吗?你怎么总为民企鼓与呼?

逻辑并不复杂。我是做经济学研究的,任何企业,作为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其存在的最大意义,一是创造财富,二是解决就业。


尽管国企占尽了信贷、土地、政策等方方面面的优势,但从我们有民营企业开始,国企盈利能力就始终比民企差一大截。哪怕是在供给侧改革高峰期的2017年,民企仍以近21%的ROE,完胜国企的10.5%(见下图):

格隆日记(11/19-11/22)格隆日记(11/19-11/22)

至于就业,过去20年,有17年,国企的新增就业人数为负。拿掉民企,中国86%的人会失业(见下图):
格隆日记(11/19-11/22)格隆日记(11/19-11/2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国有企业就是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全人类经济史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把国企办好。

弗里德曼是对的。

他的另一个著名观点是,所有通货膨胀都源自货币的超发(与猪无关),而为了少还债(流通中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所有政府都有通货膨胀的内在冲动。

很不幸,他还是对的。

【11月21日】 星期四


勾股大数据做了两张关于经济二十年的图,非常值得玩味(见下图):

格隆日记(11/19-11/22)格隆日记(11/19-11/22)
21世纪以来的20年,中国经济明显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两个台阶。

前十年,上帝给了我们一把近乎王炸的好牌,内部经济高速增长,外部大国关系和谐。那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人均GDP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这些标志性的突破与奠基,都是在这个被经济学界称为“黄金十年”里完成的。

格隆日记(11/19-11/22)
格隆日记(11/19-11/22)
但这些好牌,在过去10年,基本都已经囫囵打了出去,手中硬牌其实已所剩不多。GDP破6,中国经济的两个核心引擎:企业家的信心,公务员的动力,都在以比历史上任何阶段都更快的速度在消融。现在的中国经济,或只是依靠惯性在前行。形势与趋势,或比我们多数人想象的都要严峻。现在的问题,可能不是摆在桌面上的那些问题,是地板的问题。地板在动。

遗憾的是,我们多数人,仍然只是在盯着桌面。

其实,经济就算从此”泯然众人”,也并不可怕,也就是快钱不好挣了而已。当代人类科技已达到的高度,足以支撑所有无硬伤瑕疵的任何经济体,维持年均3%左右的经济增速。日积月累,全中国人也足以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生活。

可怕的是逆风而行。

改革开放这个词并不精确。其实没什么改革。过去四十年我们取得的所有成绩,基本都归功于开放:拥抱全人类科技创新成果,拥抱人类进化大趋势。如果我们再退回去,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于我们所有人都会是一场无法承受的灾难。我们再次变穷,或许连20年都不需要。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随行记者拍了据说是那个时代第一张彩照:就算是这些挑选出来摆拍的人,你也能发现,他们里面,没有一个胖子(见下图):

格隆日记(11/19-11/22)
那段历史,离我们很近,很近。

最后一张照片,如果我不说,你很难想象也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这群少女的时尚与气质,哪怕放今天,也毫不逊色:

格隆日记(11/19-11/22)
彼时的伊朗尚处巴列维王朝时期,社会开放,女人可以花枝招展,四处招摇。经济也堪称耀眼,伊朗是当时亚洲最有钱的国家,人均GDP超过日本。
这一切,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戛然而止。在神权统治短短40年后,现在这个国家的女人必须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没有父兄等男性陪同,甚至不能出门。8100万人口里,超过6000万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最近伊朗的骚乱已致数百人伤亡。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文章标题:伊朗,你今天流的泪,是你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11月22日】 星期五(上午)

不少朋友对我说的”硬牌基本都囫囵打出去了,中国经济或只是依靠惯性在前行”表示不同意见,他们一致的论据是:中国的互联网红利依然强大。

如果我说,中国的互联网红利(早)已见顶且在过去,你信吗?

还是秉承我的一贯分析模式,用数据说话。


第一张图,中国厂商智能手机出货量:

格隆日记(11/19-11/22)
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华为66%增长的强大与一骑绝尘。极少有人去想,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公司正增长,其他全部大幅下滑,到底是那家公司真的太强大,还是整个行业不行了?

符合常识的理解是,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华为之所以一枝独秀,一是因为确实优秀,其二,我们必须承认,就算被动的,华为是始于去年五月中美贸易战的最大,甚至是唯一赢家。aiguo是一门好生意,在这个案例里体现得非常明显。事实上,现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没有人敢说华为的任何不好。

智能手机台数*每个手机下载的APP数*所有应用的在线时长,这三者乘积,就是一个地区互联网行业的市场空间。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016年就已见顶,之后一路快速下滑:
格隆日记(11/19-11/22)
人均APP下载量仍在增长,但增速已越来越逼近零:
格隆日记(11/19-11/22)
人均单日在线时长,今年象征性增长了一分多种,达到359.8分钟:
格隆日记(11/19-11/22)
这意味着,剔除睡觉吃饭谈恋爱的时间,中国每个人每天刷手机应用的时长已达到6个小时。这应该就是极限了,想再增长,几无可能。
以上累积的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二季度净减少193万,三季度净减少300万:

格隆日记(11/19-11/22)


这是一个很令人脊背发凉的数据。与此对应的是,过去一年,所有互联网应用,只有短视频一家的在线时长占比是增长的,其他,无论社交、资讯还是游戏,通通是下降的:

格隆日记(11/19-11/22)

容颜易老,互联网也是。它救不了我们。

【11月22日】 星期五 (下午)

对于政府到底有没有减税,争议很多。政府天天说减税了,很多企业则抱怨是增税了。不少流量文章也都在批评政府根本没有减税。

我用数据说话(前提是财政部的数据是真实的,口径是连贯的):


1,中国税负水平,确实在全球都是最高之一(见下图);

格隆日记(11/19-11/22)


2,政府确实在减税。说没减,是不公平的。今年前三季度,税收同比下降0.4%。比例不大,但确实在减:

格隆日记(11/19-11/22)


3,问题在于,同期政府非税收入剧增29.2%。这意味着,多数企业综合税费负担,大概率是在上升的。这也是为何很多企业抱怨税收不降反增的原因:

4,至于未来综合税费负担会走高,还是走低?我的理解,不出意外,大概率是前者。因为今年上半年,全国除了上海略有盈余,其他所有省,都是赤字(见下图)。这是现实。现实比人强,地方政府也要吃饭。税减了,就一定会在非税上补回来。这是个简单的求生问题,与觉悟无关,与道德无关,与制度无关。

格隆日记(11/19-11/22)

财政紧张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公务员的各项显性、隐性福利必然受到侵蚀与挤压。这必然会减弱公务员主动作为的动力。

而公务员队伍的动力,是中国这个特色经济体资源配置双引擎最核心之一(另一个引擎是企业家信心)。

它的衰减,当然不是好消息。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作者:旺角黄局长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中国两大顶级城市群同时发生巨变。
 
这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今天,中国的经济版图正在经历一轮大洗牌,帝都减量,天津告别投资驱动深度调整,京津冀越来越远离经济核心,中国的格局悄然从三足鼎立,变成了双雄争霸。
 
而面对大国博弈的围剿,长三角和珠三角却押注了两条完全迥异的道路。一个扩容,一个内敛。
 
这必将对国运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01
 
这几天,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做出一个决定,将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7个城市纳入长三角范围,实现对安徽的全覆盖。
 
自此,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全部进入了长三角。
 
安徽位于塌陷的中部,与发达的东部沿海有着巨大沟壑。自97年长三角朋友圈浮出水面,它就一直是上海、南京、杭州几个城市合纵连横的平台,跟安徽没有半毛钱关系。
 
等到08年北京奥运盛大开幕,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崛起,安徽仍旧在外围打转。
 
直至两年之后,省会合肥以及“徽京”边上的马鞍山才被允许加入其中,安徽历史上才首次打开长三角的缺口。此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数次扩容,对安徽始终是左顾右盼。
 
这一次,长三角明显等不及了。
 
今年,珠三角上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千年大计,深圳获批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澳门申请证券交易所或将打破大陆金融格局。
 
面对咄咄逼人的珠三角,长三角似乎终于下定决心,把安徽全部纳入其中。
 
意图是很明显的,就是为了在土地资源越来越逼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给上海、南京等核心城市创造出更多“飞地”:
 
在这里,GDP和税收可以分成利益共享,推动核心城市进行产业转移,腾出土地空间发展更为紧迫的高端产业。
 
为此,长三角必须拥有一种凌驾于41个城市的力量,把所有城市纳入一盘棋来统一调度,在不改变竞争的状态下强化“合作”,实现利益格局的二次分配。
 
这种支配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力量,让长三角越来越像一个“省”。
 
在你黄局长看来,长三角的加速膨胀,不是没有来由的。因为,对长三角很有压迫感的事情已经在发生了:
 
今天的珠三角,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缩成一个“城市”。
 
02
 
九年前,珠三角就开始尝试收缩。
 
广州和佛山挑头,于2010年开通了最具有同城化象征意义的基建项目——广佛地铁线。
 
这是全中国第一条跨城连通的地铁线,打破了市与市之间的行政边界,可谓石破天惊。随后,珠三角各个城市的地铁线路蔓延开来。
 
现在,这些处于交通末梢,彼此孤立的地铁线路,已经到了快要“跨城联网”的临界点。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别看广州13号线和东莞2号线隔着十几公里。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别看广州4号线,东莞2号线,深圳11号线在珠江口隔岸相望。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别看佛山1号线与广州2号线、7号线遥遥相对。
 
不用多长时间,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香港这几大城市的地铁将连接成网。难分彼此。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广佛。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当前广州7号线西延段正在建,预计一两年后开通。这条地铁直达佛山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美的集团”,简直就是广州出钱,给美的定制的地铁列车。
 
佛山2号线一期也正在建,预计一两年后开通。这条地铁将佛山最强的南海区与广州2号线、广州7号线连在一起。未来佛山新城CBD的白领们,通过地铁换乘便能快速抵达华南地区的超级枢纽“广州南站”。
 
这还只是两地小试牛刀。
 
前不久,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解读广州新一轮规划时,透露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广州规划建设17条地铁与佛山对接融合。足足17条!
 
看下边这张图片,你还能分得清广佛的边界吗?反正你黄局长是分不出来了。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来源网络,部分对接线路没有画上)
 
这还不是最震惊的。
 
今年第二季度,广州给发改委上报了一份《城际铁路规划(送审稿)》,里头规划了将广州18号线延伸到清远、中山、珠海!
 
这条线路本来是连接南沙与广州中心城区的,采用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的列车,足足比普通地铁快了一倍,实现30分钟从南沙区到广州东站、45分钟到广州白云机场。
 
目前工程完成近半,预计2022年完工。
 
但是广州远远不满足于此,它还想把这条广州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地铁线路向北延到清远,向南伸至中山、珠海,贯穿整个珠三角西岸。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一旦通过批准,这条线路势必接近200公里,成为全球最长的地铁线路之一。真不愧是广东的老大哥!
 
在珠江的另一岸,几座城市也是蠢蠢欲动。
 
首先,广州在跟东莞签订的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到,至少安排了两条对接线路,广州5号线—东莞1号线,广州25号线—东莞1号线。
 
其次,东莞跟深圳的规划中,未来共有10条地铁线路衔接。其中有两条地铁,还是从深圳出发,穿过东莞凤岗镇,借着别人家的地盘跟自己的地铁网络再次相连。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目前,深圳地铁6号线跟东莞1号线同时在建。彼此的终点站相隔只有区区4公里左右。不出意外的话,这几公里的空白很快就会被填满。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瞧瞧未来大湾区的地铁线路网示意图,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来源网络,部分线路未画上。若展示到2030年/2050年愿景则更为密集。)
 
03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地铁网络的作用。
 
第一,中国第一条跨城地铁广佛线开通后,将很多广州人引流到佛山过上候鸟生活。省城借此压制住房价猛涨,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的洼地。
 
这两年广州每年净流入四十多万人口,相当于两年造出一个新城市,低房价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些密密麻麻的跨城地铁,会重新优化人口和资源的流动。
 
第二,跨城地铁一旦线路较长,肯定会建成120~160公里/小时的快线,实际上是取代了城轨、甚至是准高铁的功能(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日本新干线刚开通时平均运营时速100-120公里)。
 
而相比城轨和高铁,跨城地铁又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车站近、班次密,候车少,可通达性更好。
 
以后任何一个大湾区人,下到任何一个地铁站,就能出现到任何一个地方。这将极大推动湾区内部的商务来往、思想交流和科技创新。
 
除此之外,珠三角内敛成一个市,还有另外一个大杀器跨海大桥。
 
最近,深圳和珠海紧锣密鼓的启动深珠通道规划研究,广州则刚刚公布深中通道支线的环评报告书,预计2024年完工,届时南沙跟前海两大自贸区得以汇合。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以前万里珠江就像天堑,未来几年整个珠三角将借由七八条跨海跨江通道形成1-2小时生活圈。
 
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预测,到2050年大湾区将从目前7000万人口增至1.2亿-1.4亿人。
 
换句话说,未来将有一亿多人口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放眼全球,这绝对是“宇宙第一大城市”。
 
这种奇迹,日本做不到,欧盟做不到,美国也同样做不到。
 
日本受限于单中心化。东京周边的三个县实力外围,无法单独成网,不像粤港澳大湾区一样多中心,有广深港三个一线城市,莞佛两个二线城市,各自有实力开建地铁网络。所以东京都的地铁只能做到延伸出去,而无法覆盖整个湾区。
 
欧盟受限于疆土辽阔。虽然欧盟关税同盟,人员流动自由,一体化做得不错,但毕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巴黎,布鲁塞尔,柏林,阿姆斯特丹彼此距离遥远,不可能地铁相连。    
 
美国受限于人口较少。纽约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人口分别只有2000多万和700多万,无法像粤港澳大湾区一样,依靠庞大的人口规模摊薄建设成本。
 
虽然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弱于旧金山大湾区,金融弱于纽约大湾区,但是未来当珠三角内敛成一个城市的时候,经济增长将超乎想象。
 
这是上天对于珠三角的眷顾,也是长三角迫不及待的原因。
 
原本,珠三角就是全中国分工做得最好的城市群。香港是金融中心,广州是商贸中心,深圳是科创中心,东莞和佛山是制造中心,澳门是休闲旅游中心。同化成一个“城市”后,其协同效应更不可限量。
 
长三角要如何应对这种竞争?
 
04
 
目前,长三角最大的问题就是产业同构。
 
在GDP挂帅的考核机制下,各地政府集中精力于招商引资、工业发展,以取得好名次获得上级肯定。
 
激烈的政绩比拼造就了中国奇迹,但也留下一个后遗症,就是有时候会不顾市场规律,盲目发展同一种产业。
 
举个例子,从杭州湾出发,沿着长江出海口溯游而上,你可以看到两岸的石化基地星罗棋布。
 
无锡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舟山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宁波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上海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苏州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嘉兴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有专家发现,23个长三角沿海沿江城市中,分别有13个和12个城市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石化和冶金产业。这种脱离市场供需关系的盲目招商引资,其实最终是损人不利己的——
 
第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虎口夺食,很多地方只能竞相降低土地价格和税收力度。
 
第二,大规模建设冶金工业园和石化产业园,导致园区过剩,建好就撂荒。或者是由于建设周期长,等到企业投产时,市场已经饱和。由于这些资本密集型产业项目前期投入巨大,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贷款,一旦不能盈利,会给地方经济带来沉重包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造成了长三角的产业同构难以化解,那就是行政壁垒。
 
打个比方,五年前某项目某产业最适合在上海扎营落户,但是随着各项生产成本的变化,各种外部因素的变化,现在可能更适合在杭州安家。
 
如果交给市场来发挥作用,这事情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和资本一定会流向更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使得产业集群,发挥出最大的规模效应。
 
但是我们要知道,现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度较高,核心企业外迁,可能会带走一片下游企业,造成产业空心化。
 
对于上海来说,虽然腾出的土地空间,可以用来发展更为高端的产业,但如果不能马上招商引资成功,就意味着GDP和税收的流失。
 
根据上海统计局的一份报告,“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企业因产能外移,每年工业总产值规模减少逾2000 亿元,占全市年工业总产值总量的近10%,年均影响产值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
 
这种空档期的阵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地方保护主义若隐若现,阻碍了产业的自然转移。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行政干预的痕迹更为明显。
 
所以,包括上海在内,整个长三角都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
 
这几天,长三角扩容将安徽省所有城市纳入其中,以及在上海青浦、苏州吴江和浙江嘉善的交界处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其实都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建飞地经济,用利益共享的财税分配机制来消除行政壁垒——
 
迁出地出企业,迁入地出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承载产能转移。双方在GDP和税收上实行分成,互惠互赢。
 
这样,大家才能顺利疏解非核心产业,集中力量转型升级,做最有前途或者说最为急迫的高端产业,上海专心做它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宁波做航运重化工,南京做软件,苏州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
 
这一招,至关重要。如今大国博弈,留给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安全期更短了。
 
一刻都不能耽误。
 
05
 
说来也是好笑,今天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命运抉择,似乎又再次验证了地理决定论。
 
长三角有连片的平原,一马平川,很容易走上一条扩容膨胀的道路。这也是长三角能变成一个省的空间基础。
 
长三角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珠三角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珠三角以外便是粤东西北,山区阻隔,外延空间不足,天然有向内收缩成一个“市”的趋势。
 
一个是裂变的长三角,一个是聚变的珠三角,谁能够更快突出重围,成为真正的宇宙中心?
 
虽然珠三角的企业创新更活跃,但长三角的基础研发更强大;虽然珠三角的外向型特征更明显,但长三角的经济腹地更广阔。双方都各有王牌,各有优势。尤其是上海自贸区刚刚扩容,浦东临港有机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自贸港。
 

钱印出来了,但借钱的人没了!

      国家通过央行来发行货币,然后商业银行拿到货币之后通过信贷投放来放大货币,简称乘数效应。然后,拿到货币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分别通过消费、生产和投资来拉动经济又一轮的发展,通过挣来的收入、利润和税收来偿还银行的钱。这就是国家经济运行的简单模式,我们以此模型来分析下当前中国经济的状况。

       第一:我们并不缺钱!

钱印出来了,但借钱的人没了!

从表格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中国货币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从广义货币M2来看,2009年增速达到28.42%,2013年广义货币首次超过100万亿,虽然自2010年开始增速下降,但是直到2016年都是高于10%,哪怕2017年之后回落到10%以下,广义货币增速仍高于同期GDP增速。到2019年9月广义货币已经达到195.23万亿,民间的说法是我国的广义货币总量大致相当于美日欧总和。

2、广义货币增长源于金融放松。我们看到央行总资产增速并不高,尤其是2015年、2019年甚至是负增长,广义货币的高速增长对应的是货币乘数的放大,就政策上来讲,是与2013年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有关,金融创新对应的是扩大了金融企业的资金杠杠率,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货币乘数效应的扩大。

3、央行货币投放模式的改变。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外,外汇占款是我国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从2008年-2015年,外汇占款接近80%,但2016年开始,央行货币发行越来越转向商业银行债权。从依托外贸企业的实际收取的外汇到以商业银行债权为货币之錨,央行货币投放与居民、企业、政府的融资行为关系越来越密切。

综合起来看,过去十年,中国广义货币增速虽然逐步下降,但仍高于同期GDP增速,从总量上来看,接近200万亿人民币。而货币增速主要源于金融放松,金融放松的基础在于居民、企业、政府向银行的融资,银行随后以这些债权向央行提取货币。

第二:但借款人不想借了!

钱印出来了,但借钱的人没了!

     居民、企业和政府拿了这些钱去做什么呢?通俗讲就是去投资,居民区买房、企业去投资、政府搞基建。但到了2019年,我们越来越发现,他们都不想借钱了。

     1、房产投资相对稳定。与居民买房对应的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从2008年到2019年,增速从21%下降到2015年的1%,此后出题的楼市政策刺激房地产投资,目前房地产投资仍维持在10%左右位置,是三大投资中相对比较高位的,但问题是,国务院不仅再次强调“房住不炒”,而且明确指出“不用房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政策”,地产投资下降的趋势比较明确。

     2、实体企业投资下降。从表格来看,2015年是中国投资的转折年,第二产业增速从2013年下降到20%以下,2015年开始下降到10%以下,2019年9月绝对值同比下降23.4%。企业基本已经不想再拿钱来投资。

     3、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与二产投资类似,自2015年开始政府基建投资不断下降,2019年9月增幅是-4.6%。随着2015年末提出去杠杆的任务,金融防债务风险摆上重要日程,地方政府的隐性政府压缩成为重点,融资受限进而导致投资压缩。

     企业和政府作为借款人,基本已经不大愿意借款投资,或者说债务负担已经很重,没能力再继续借钱。

       第二:三个主体都没钱了!

       通俗讲,要从银行借钱,你得有还款能力,得有信用。借钱不是送钱,但问题是三大主体的收入状况越来越差了,这也是银行钱借不出来的根本原因。

       1、 先看居民负担。

钱印出来了,但借钱的人没了!

       从当年购房负担率来看,2008年的楼市刺激政策下,负担率从56.7%上升到2009年的76.74%,一年时间上升了20个百分点,此后一直稳定在80%左右水平,但是2015年再次刺激后,负担率升到90%以上,到2019年上半年,负担率已经达到110%。从累计购房负担率来看,2009年超过50%,2015年超过70%,2019年已经超过80%。居民购房负担的加重,导致了消费支出的压缩,汽车、手机等消费出现20年来的首度下滑。

        2、再看政府负担

钱印出来了,但借钱的人没了!

编辑搜图从总财政赤字来看,近十年,只有2012年有财政盈余1.12万亿,而自2015年开始年度财政总赤字超过2万亿,2018年上升到4万亿以上。国债发行在2016年上升到近3万亿,2018年超过3.5万亿,2016年开始发放地方债,均在4万亿以上。一边是巨额财政赤字,一边是巨额债券,收入越来越少,债务越来越大,也是借不动了。

        3、最后看企业

钱印出来了,但借钱的人没了!

      从规模工业企业数据来看,营业收入自2017年开始下降,利润总额自2018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在10%左右。资产回报率从最高的2011年的9%,下滑到2019年仅有3.47%。企业效益越来越差,资产回报率甚至已经低于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4.85%。

    综合起来,我们的结论是:一是央行的钱还是在稳定增长,我们的经济并不缺钱。二是居民、企业、政府都不借钱了,不想再投资了。三是居民、企业、政府借不动的背后,是因为不仅收入下降了,而且债务负担很重。回到我们的国家经济模型,央行发行货币给商业银行,但问题是商业银行的钱,借不出去了。金融之所以差,是因为经济差。什么叫经济差,通俗讲就是做什么都亏钱,挣钱的机会太少了。要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深化改革,也唯有改革,方能走出另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