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作者 | GlassEye

◎来源 | GlassEye(TheGlassEye) 已获授权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引子:

最近一段时间,突然有很多很多好友问我怎么看上海楼市,我很久没有仔细的跟踪本市的地产情况了,在这个周末简单的分析了一下,着实让我吓了一跳。

我上一次跑盘是在2020年的五一节期间,那天一天跑了5个盘,都集中在内环的核心板块,因为内环是上海的核心资产,上海大市的人口流动的规律在白天都是从内中环大量涌入内中环内,在晚上从内中环内大量涌出至内中环外,其所提供极为成熟的交通枢纽商业配套等,均是支撑顶级核心资产的基本盘。

它对上海的地位就像贵州茅台对食品饮料的地位,除了本身基本盘外,在很多老上海人眼里,他们近似乎成为了一种资产价格信仰。

五一那天跑的其中一个楼盘叫做”中兴路一号”,是2016年上海的单价地王,由融信以139%的溢价拿下,楼面价就已经超过10万一平,之后由万科入股操盘,在去年五一期间开盘均价为13万一平,物业费14.98元,可是产品质量非常的一般,也没有学区托底,完全是因为土拍价格过高而不得不卖出相对高价的新盘,有一点像去年7月份A股上市的”中芯国际”。

在五一认筹首日,认筹比非常的低,旁边咫尺之遥高性价比的”锦绣里” 则快速去化。

很长一段时间,”中兴路一号” 这个盘的去化情况被我和小伙伴作为 “傻子多不多” 的风向标。

直到最近两天,朋友和我说,这个盘差不多卖完了,我才发现原来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无解的供需比

在短周期的房地产资产价格的分析框架中,最核心的变量有两个,一个叫做库存,另一个叫做信贷。

库存是当前环境下,供需合力的结果,与资产价格直接对应。分析库存最核心的是判断未来供给增量,即推盘量,以及需求的变化。

信贷分为对房企与对居民,对房企信贷会直接影响拿地与销售的行为节奏,对居民信贷直接影响需求。

我们就一步步拆下去,看目前上海楼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它会形成这样的状态、以及在今年或是未来的几年,它可能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我们先看库存情况。

下图是上海相对核心区域的供需比,从11月份左右开始,供需比低于去年同期,形成了强有力的价格支撑。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但当我们拉长时间维度看,上海内中环的供需比竟然已经到了过去十年的最低水平!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这意味着什么呢?换一句话说,在当前的情况下,住房供给远远远远小于住房的需求,已经达到了过去十年的最低水平,这也对应了为什么近期新房中签率如此的低。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那新盘这么火热,二手房总可以了吧?我们再看看二手房的情况。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上海大市,月度二手房挂牌量处于过去五年的中低位水平。

而如果我们拉成周度的频率看: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又是五年内的最低水平!

就是说,上海楼市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情况似乎是,新房摇不到,二手房买不到的一个极度供需失衡的状态。

我们研究过很多资产类别,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任何一类资产,在一般市场行为下,在这种情况下,其资产价格必然上涨。并且,因为金融属性,它涨的越多,需求就会越多,资产价格又一次与需求共振强化。

无解。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未来的推演

想判断未来会如何演变,先知道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

造成本轮严重供需失衡的,有非常多的原因,其中最核心的如下几个。

第一个因素,在于供给。

上海自身对于住宅用地的供应,并没有呈现规模和持续性的下滑,整体成交也处于中高位的位置,意味着,从政府层面,上海住宅用地供给的总量是适中的。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但是,在供给总量适中的情况下,我们却看到,房企推盘的数量竟然逐渐下滑。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这只说明一个问题,上海还有不少的供给仍然压在房地产企业手中,捂盘慢慢卖,上海是核心资产,不急,反正拿地早,毕竟瑞虹新城都要开到第10期了。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信贷。

上海与全国多数二三线城市最为不同的地方在于,上海首套买房的杠杆率很高,意味着,这类资产价格对信贷这个因子非常的敏感。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2020年,放水大年,从6月份开始,上海的按揭贷款就已经持续高于过去三年的水平。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上海的按揭利率,也常年是全国最低。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从银行层面,不卡按揭额度,不卡信贷审批,不提按揭利率,借贷过程极其通畅。

另外,上海在2020年早已经偷偷放开了限价,横盘多年之久的上海楼市均价,必然按奈不住。

于是,新盘价格开始上涨,带着周围二手房又开始上涨,二手房涨了以后又带动再新开的楼盘提价。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如果说,对于多数80后,最值得上车的时间段是2014-2015,那一波房地产去库存的前夕。

那对于大多数90后,说实话,最值得上车的那一年只有2017-2018了,那一波严格限价时期。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量,在我自己买房的早期,我仔细的读了一遍2018年,上海出台的2035规划,其中有一条是,

“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严格控制常住人口规模,至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然后在2020年,”上海沪上四大名校本科应届毕业生直接落户”,政策的松口,户籍与常住人口政策的放开,必然为未来的需求托底。

那如何为本轮无解的上海楼市破局?还没有上车的小伙伴该怎么办?

第一,在2021年,据统计,全市会有至少累计135个新盘入市;在去年这个时候,2020年统计的入市新盘数字是42个。

在放水背景下,在房企的三条红线之下,为加大回款,推盘供给是不会少的,这是最基本的市场行为。

第二,去年年底,央行出台了控按揭贷款的政策,这个政策执行力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这意味着,按揭信贷政策的逐渐拐头的迹象。

其合力是,供给逐渐提升,需求缓慢下滑,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未来,我们很可能看到,供需比慢慢抬升,但是资产价格仍然维持着稳步提升,直到供需比回到合理的位置,资产价格才能稳住。不要期待上海楼市大幅降价,没戏的,短期内,最多最多政府再次出手限价,稳住新房价格。

在当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对于高位的二手盘,切记切记谨慎入手。

新盘仍然是综合性价比最高的类别,有新房摇号资格的就一直摇下去,不要怕麻烦。

我仍然记得,在2018年,我为了摇前滩的号专门请假,从上午7点一直排队到下午1点。那时候,排在我身后的是一个姐姐,她的老公是一个老外,从排队的一开始到最后,那个老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It’s f**king ridiculous.’ 

然而,回过头看,小丑确是自己。

 

上海楼市已进入一个无解状态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e-TKSmvOFJQXmvomHLKYg

我在拼多多的三年

作者 l LeadroyaL

来源 l 浙江大学CC98论坛(ID:zjucc98)

分享 l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本文作者LeadroyaL,毕业于浙大,前拼多多信息安全工程师,2018年6月18日加入拼多多,2021年1月离职。1月12日,在其个人博客发表万字长文《我在拼多多的三年》,引发热议,知乎讨论热度近6000万。1月13日12点,个人博客挂掉了。经授权,把原文分享在这里。

以下内容来自作者LeadroyaL本人自述:
本文目的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去拼多多】,从一个底层员工的视角,记录一下拼多多这家公司三年以来的整体变化。

本文不涉及技术机密,只讨论行政制度、文化氛围、办公体验等,记录个人主观意愿,离职后于家中编写,记录一下经历,存在主观印象,部分内容已做马赛克处理。
表明身份1,没必要匿名了,根据拼多多的能力,稍微匹配一下时间段,想找到谁发帖非常容易。
表明身份2,楼主2013年入学2017年毕业,曾在CC98非常活跃,毕业后渐渐远离。2018年6月18日社招入职拼多多,工作2.5年,特地R回来CC98讲讲关于拼多多这三年的变化。
总结一下,就是越来越差,希望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去。
另外本人已离职,未收到离职证明和全年的加班费,HR承诺4-7天内寄出,本周三是第八天,如果还没有收到离职证明或者快递单号的话,楼主会来更新《如何不体面地从拼多多离职》【2021年01月13日12:33:40,已收到离职证明一份。】,离职比日常更刺激哦。
插曲,编写本文的过程中,1月11日,某拼多多员工在校友群劝退学弟学妹,已经被开除了,还好我已经离职了,不能给公司开除我的机会。
声明立场,楼主对拼多多不满已经很久很久了,并不是墙倒众人推才来发帖,楼主在2020年12月9日递交了辞职通知,本来想着安安静静满30天走人,写个总结。结果从2021年1月1日到现在,该公司一直整活,导致我都没空来写文了,今天能发出来也是加班加点。
拼多多,2018环境正常,2019环境变差,2020环境很差,2021已黑化,已离职;想直接看重点的从2019开始看。


01

2018年总体来说,2018年的拼多多还是挺好的,我待的挺开心。
 01  入职 
入职前,轩辕(花名,常用名 flanker ):“我去了一个创业公司,缺人,岗位很适合你,你要不要来,创立者是一些上交和浙大的。”。
调查了一下,学弟A也去了,每周上六天班,严格打卡,也不是不能接受吧,在被蚂蚁金服的offer放鸽子之后,就去了pdd。
2018.6.18 入职,当时技术安全组里只有*个人,看到了主管轩辕(现已离职,有大瓜:拼多多安全主管),相识多年学弟B(实习结束后离职),久仰大名的学长C,一面之缘的D,出现在业内新闻中的学姐E(现已离职),打听了一下还有SRC排行第一的大佬F,以及其他几位优秀的同事。
看来我成了全场唯一指定最菜的人,来这里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后来发现自己很carry,不菜。
入职当天的感受:
当时办公设施确实挺简陋的,工位很挤,没有员工食堂,吃饭需要使用“美餐”APP进行点餐,按照自己的编号去货架拿,之后带到座位上吃。
基本是饿了就可以吃的,11:30-12:00之间随缘去取餐,虽然取餐室非常小,但还不拥挤,体验普通,但比 zju 的饭还是好一些的。(这里埋下伏笔1,2019 年制度更新)
办公室当时是没有座位号的,需要找人时候,只能大概描述自己的位置,非常难受;数月后,行政使用“五大洲”和座位编号,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非常好。
最开始住的“员工宿舍”,说是员工宿舍,其实条件挺一般的。1990年的房子,两室零厅,客厅是一个长条,每个卧室里两张床(我旁边的床位暂空),没有别的设备了。
另外两个室友人挺好的,一位室友办理了宽带,还和我一起联机打游戏,虽然下班晚,但挺乐观的,另一位室友在七天后,从拼多多离职,入职了上海的字节跳动。
这个屋子可能是我毕业后见过最破的住处了,临街很吵,停留在姑且能住的水平。对短期的实习生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不适合长期居住。
15 天后,我和组里的入职不久的G(现已离职)合租,住在办公室对面的、1990年建造的老破小里面,一人一个卧室,在办公室可以看到房间窗户那种,上班 3 分钟。
当然这个地方也挺破的,好在室友G很会过日子,指导我活着一起买了遮光窗帘、电热毯、水泵、灯泡,姑且能活下去洗个热水澡,唯一的优点就是离公司近,非常近,拼多多周日需要上班,周六没事干,就去办公室坐着,能使用“美餐”点饭(伏笔2),有网络可以自由使用(伏笔3),和实习生H一起在办公室渡过周六的无聊时光。
 02  逐渐熟悉 
慢慢组里的人多了起来,项目也多了起来,其乐融融。
由于人少项目多,我从零开始,在 2018 年先后创立和负责了 A、B、C、D、E 等多个项目,并且多次参与公司的安全应急响应,有些工作做得很好,获得优秀绩效,也因为和其他组的开发同事由于意见不合吵架,获得了一次差评的绩效。
虽然和2020年一样,每周上六天班,但2018时真的觉得拼多多挺好的,能做很多实事,在安全组,保卫拼多多的服务器、用户安全、商家安全、防止黑客入侵,切实看到成果,这些事情让我很自豪。
在那时候我在大厅里看到98水友 @***(接当事人要求) 也入职拼多多了,感觉多了一个朋友挺开心的,于是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管培生的经历了。
水友***当时是市场管培生,而我是一个技术,公司对二者的职业安排是完全不一样的。
某日,我21-22点下班了,听说水友还在办公到23点,我就惊了。
原来校招应届生来了的前半年是当客服的,商家客服23点下班,而且有效率评估和 KPI,有严格的汇报制度,工作内容容易让人精神崩溃,我已经察觉到这个人有些不对劲了,我把我键盘借给她了,减缓痛苦程度。
反正我下班也没事干,出于人道主义,有时就送她半夜回去,然后再自己走回去。
由于在拼多多伙食较好(后来发现是每天吃官方外卖过于油腻),从 110 吃到了 130 斤,于是开始思考减肥,和周围5个同事把头像改成了“不瘦十斤不改头像”,在那时候晚上下班有时间去跑步,有几天是23点之后跑步,现在觉得还好自己没死;后来天气冷了就在室内锻炼,差不多减到了110-120之间。
除了上六天班之外,好像也没什么想吐槽的,单身时候周末真是闲的蛋疼的。
 03  11.11值班 
半年后,双十一来了,第一次经历这个规模的事件,要求技术人员分为三波人,分别值守11.10晚上、11.11早上、11.11晚上,安全组总共也没几个人;由于我住得近,主动给住得远的同学承担了当天晚上。
当时还是很兴奋的,一方面自己想要买东西,一方面也想看看到底有没有黑客在双十一时候搞入侵,虽然凌晨才离开,但挺满足的。
双十一时候,好像连续上了十天班,然后获得两天的休息时间,在这时候,学姐E带我去杭州见闺蜜学妹,后来她的闺蜜成了我的女朋友,在爱情的鼓励下,余下的这几个月,我一直过的很开心,一周上六天班,空闲那天去做高铁去杭州约会,早上走晚上回,一点也感觉不到累。
 04  全员大会和年会 
拼多多上市后,听说有商家在楼下拉横幅也没有看到,也有挺多负面言论,但我本身是一个工程师,和我没什么关系。
在上市静默期结束后,公司举行了全员大会,展望未来并且鼓励大家。
目前我仅记得一句话:黄峥:“有同事的提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双休呢?”(欢呼)“等我们成为中国第二,就可以双休了”(欢呼)。
2021年了,情况好转了吗?没有……
再之后便是年会了,节目中规中矩,吃的挺不错,我做出较多贡献,获得了年度优秀员工,这个 title 的人挺多的,应该是每个组拥有几个名额。
听到几个熟悉的名字,感觉评价实至名归。
 05  不愉快的小插曲 
细节我实在是不记得了,可能时间点穿插在上文中。
办公软件是企业QQ,有一个 xxxx 人的大群,名为上海员工群,99%的人都在群里,日常闲聊和吐槽。
某日,有银行的人来办理香港银行卡,他们创建并且拉了一个微信群,同事之间相互推荐,可能有100个同事,我也在群里。
突然,有HR在微信群里混进来了,请本群立刻解散,于是我被移除群聊。
第二天,办公室大群宣布解散,官方给出的解散原因为:“为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解散办公室的企业QQ群”。后来这种事情就很频繁了,包括解散了单身员工交友群(本来也没什么人说话),球类运动群,等。
这件事我至今都一头雾水,不知道内部办公软件是怎样泄露个人信息的,群里都是员工是如何相互泄露信息的,公司只是随便找个借口解散大群罢了,关上员工的嘴而已。


02

2019年一切,在那件事之后就变了……
 01  100元优惠券事件引发的全员7*24值班 
2019.1.10 那是个周末,醒来时候女朋友和我说,“你们公司出事了,可以一百元优惠券随便领”。“扯什么呢,骗人的”。“哦,我没领到”。
于是我去上班了,到了办公室,女朋友没有唬我,是真的,出大事了,后面也陆陆续续有各种各样的报道,这件事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风控、大盘都有责任,本以为会让每个系统都接风控、全盘核查 API、重构代码等,从技术角度来解决类似问题,但拼多多的操作实在让我惊呆了。
过年后,风控组开始7*24小时值班,每个技术岗必须值班,早班7-19点,晚班19-7点。虽然说不怎么合理,但也算是个临时的办法吧。
数日后,技术全员开始7*24小时值班,多强调几遍,技术全员!技术全员!技术全员!
当晚,我印象非常深刻,主管召集组里 xx 个人,在会议室,气氛沉重,“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我们也要全员值班了,具体规则我原文念一下xxxxxx”。
所有人非常不情愿,大致规则是:每天两个班次,每个组派出1个人,校招生半年内不值班,女生不值晚班,社招x月内不值班,晚班有额外0.5天加班费,早班可以早下班。
由于我们组满足条件的人太太太太少,因此只安排晚班,不安排早班。
从个人角度评价一下这个制度。
首先,我是没有线上业务的,有线上业务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总不能让人家每天24h在线吧;然后,我没有任何权限去处理其他人的业务;再次,别人的业务挂了,我也不知道如何恢复它;
最后我得到结论,我的责任就是看报障信息,谁的服务挂了就把他打电话叫醒来。
晚班是19点到7点,按照官方解释,需要在办公室通宵,允许不干活儿,允许玩手机,允许放下手头任务专心收报警邮件,但由于体谅员工,允许员工凌晨1点下班打卡,回房间里继续值班。
结合我多次值班的经历,中间就是祈祷千万千万别出锅,让我睡个安稳觉。
分享一下第一次值班时候的回忆:
19:00 签到,继续搬砖,继续搬砖,没人了,玩手机,01:00了,下班打卡,在床上玩手机,玩手机,玩手机;03:00睡觉,偶尔醒来看一下消息;07:00起床,签退。
基本是一晚上没睡觉,换来0.5倍工资,整个过程非常枯燥无聊,纯属就是在折腾人。
在看破这个本质后,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一方面把值班交给需要的人(比如夜猫子,非贬义),一方面真给不出去,就划划水渡过,基本都是平安夜。
最开始我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值班持续几个月发现没有效果,就可以结束了。
现在 2021 年了,我的视角里值班制度至今没有任何效果,这个制度甚至成为了默认的制度,但我无法找到明文的制度规定,最早的保护体系也不存在了,女生也值晚班,刚入职的社招也值晚班,这里我狠狠踩一脚,做决策的人就是没脑子。
 02  搬工位与人满为患 
由于招的人越来越多,原先的工位不够用了就必须整个组都搬走,从入职到离职,我已经搬了大约8次工位了。
三个月一小搬,六个月一大搬,最开始确实是因为人数问题,后来发现这个是拼多多的传统,就是折腾人而已,频繁的搬工位只能说明行政水平差,不会提前规划。
然后就会遇到厕所问题,例如知名的“屎”厂新闻,所有人都在骂的事情,我就不展开说了,这么多年了没有任何改进。
 03  消除伏笔 
上文提到 2018 年一些较好的制度,在 2019 年都不复存在,公司在更强烈地约束员工。
伏笔1:宽松的吃饭时间被取消,像喂猪一样卡点进食
2019 年的某日,可能是因为侦测到部分员工21:30去吃夜宵,突然来了一条规定,说禁止12/18/22点之前到取餐室。
原先的制度:9-10点早饭,12点午饭,18点晚饭,(可以早点去拿,早点吃完早点干活儿)。周二周四22:00夜宵。
优化后的制度:时间点不变,禁止提前去吃饭。
我个人作息是9:30到办公室,吃早饭,午饭不饿,点一份水果下午吃并且减肥(埋下伏笔4),17:00开始饿,差不多就去吃晚饭,由于取餐是随机的,取餐室虽然小但是不拥挤。
这个新政策一来,11:59:59,门口排队一条龙,工作人员掐着表,不让你进去,一到点,所有人都哗啦啦跑去排队,开始进食!如果去晚了,没个5分钟排队是领不到饭的。
其实呢,送餐的11:30就差不多送完了,饭都凉了,就是卡着不让你吃,你气不气,你气不气???
监管不严时,这个制度会放松,例如11:59:30就可以进去了,但经常会收紧,举个例子。
例1:有专员看着,说没到呢,不能拿,主管批评。
例2:供应商说,不能提早给你,提早给你要扣我们钱的。
前者是公司的走狗,后者只是公司克扣人家钱罢了。
我愿称这个政策为喂猪政策,据我所知,只有喂猪才卡这么严格的时间,早一秒都不行。
伏笔2:美餐的水果被移除,美餐的甜点被移除。
原先的制度:点餐供应商丰富,午餐、晚餐可以点水果,晚餐可以点甜点。
某日,由于有些员工住得近,周六中午点一份水果,到办公室带走,回家吃。对此,我提出批评,这个员工做的不对。
有意思的来了,由于周六中午有不本分的员工来白嫖水果,公司决定取消每天的水果供应。
我这个减肥的人表示非常苦恼,9:30吃早饭,午饭完全吃不下,只能象征性地点一份主食,对此我只想骂人。
伏笔3:从某天起,办公网禁止访问某些网站。
其实我是支持这个制度的,办公时间禁止刷视频,防止员工划水,也算正常。
但坑爹的在于,这个网络屏蔽范围很迷,存在不合理的范围,举例:微软更新,微软商店,IntellijIdea官网,手机应用商店,华为login(无法理解),苹果更新推送(后解除),AppleStore(后解除)。
一开始和管理员说一下就可以把误封的网站加白,后来不行了,要走流程,让主管审批,我就直接连热点了进行测试了(伏笔5)。
再讲个笑话,某日大老板的某个APP无法访问,于是大赦天下,把该网站加白了;但我访问某些编程站点,确实是正规正当的请求,被拦截了,向IT提出意见,但是IT说不行,可能因为我不是大老板,是是是,他们说啥就是啥吧。
 04  公司的消息流通 
例如上文的三个伏笔,都是没有官方通知的,由高层转给主管,主管在群里,粘贴一下高层的意见,员工才能知道。
如果这个公告容易引起舆论,公司会选择口口相传,最后让员工慢慢知道。
官方一般只通知两件事,一是有员工被开除,二是下一个假期克扣几天假期。
讲个笑话,公司内部发生的事情内部是没有任何公告的,员工获取公告的渠道是相互打听,去脉脉社区里闲逛,非常讽刺,称之为出口转内销。
上文提到解散了QQ大群和部分民间微信群,终于有一天,公司变本加厉,大约是2019年6月,有用hr的微信群统统被解散,部门微信群也被责令解散,慢慢民间的微信群就消失殆尽,只有非常熟悉的几个人为了说话方便才会有微信群,一旦被hr发现,就会勒令解散,毫无人权。
堵上员工的嘴,捂住员工的耳朵,一心搬砖领工资,这就是本分的奥义吧。
顺带再提一下,由于长期缺乏文档和搜索功能,做什么事情基本都是靠问,技术方面举例:
公司的xxx如何配置,xxx无法打日志怎么办;非技术方面举例,员工手册是什么,7*24值班的规章在哪,本分指的是什么,本分是口袋罪吗。
经典事件1:查监控确认考勤。
拼多多上班和下班都是需要打卡的,分别是11点前20点后。
举例,我10点到公司开始办公,我可以使用开机记录、浏览器记录、git记录、聊天记录等来证明自己确实来过,主管承认即可。
某日,据传有员工替旁边员工开机的行为,高层大怒,决定以后补卡都需要HR查监控来执行,不再认可一切证明。
当时我还是挺心疼HR的,屁大点事情都要他们来调监控。一年后,逐渐出现奇葩操作,补卡需要提供一份候选人的简历,补卡和主管绩效挂钩,主管开始强调大家上班一定要打卡。
公司是非常不信任员工的,一切都会朝着坏的方向去思考。
经典事件2:周六值班旷班被集体开除。
某个周六,一些不本分的员工值白班,7-19点,午饭期间溜出去,过了几个小时还没回来。几天后,查出后全部全员公告并且开除。
员工确实做错了,但罪不至死,因为之前被开除的只有一类人,收受贿赂的运营,这是第一次技术公开被开除的事件。
经典事件3:查员工手机,并开除一位在脉脉发帖质疑空气质量的学弟。
经典事件4:变本加厉的值班。
拼多多有四次大促,分别在 618、1010、1111、1212,本以为和 18 年的一样,但我还是太天真了。
这次要求,技术全员值班,所有人都需要值班到凌晨一点,第二天早班的人除外。
对了,这个值班是公益的、无偿的,连续两个晚上凌晨下班,通俗来讲,就是白嫖。
由于我做底层支持,没有线上业务,无论呆到几点都没有任何帮助,不少人也是设个现象,但没有办法,命令就得执行。凌晨一点,电梯挤得就跟爆炸一样,xxxx 人,6 部电梯,等真正到楼下,已经凌晨1:30了。
哦对了,如果大促在周一,公司会要求周末两天也要上班,也就是最多可以连上 13 天班,即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期间还要全员两天凌晨下班,这谁顶得住啊。
我对公司的这种安排非常不屑,引以为耻。
经典事件5:公司wiki移除搜索、最近访问等功能。
wiki是用来存放笔记和share工作内容的一个地方,为了防止信息泄露,官方移除了相关功能。
代价就是,切断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之间的连接,自己哪天编辑过的文档也不知道放哪了,公司的组件出现问题不知道去哪搜,不知道去找谁,开发全靠问。
对新入职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但管理者并不 care 技术的死活,这种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经典事件6:公司禁止从事副业。
某日,公司宣布禁止从事副业,需要诚实报备。
按照我的认知,副业指签订劳动或者劳务合同,是不应该的行为,但这又是一个口袋罪,只有“禁止从事副业”这六个字,没有详细解释,这也是很常见的口头通知。
为此有一名同事,微信里做微商卖东西被开除。
分享这个例子,想说明公司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实行起来不考虑实际情况,没有明文判决,全靠大佬一句话。
 05  记录日记 
“正经人谁写日记呢”,确实,我不是正经人,因为我 2019年末 就想辞职了,于是专门开了一个笔记本,记录心态爆炸的瞬间,下文摘自日记。
离职总是一瞬间的事,真正忙起来可能就懒得离职了,因此专门记录,防止忘掉伤痛。
2019年11月
腱鞘炎,手快断了,去医院,医生说少活动。
2019年11月
接到业务,本来我只是提供一些分析和参考,对网络编程完全不懂,现学现卖,补充大量不知道的知识,压力巨大,虽然我最后搞定了,但这样的功能交给专业的人来写,比我现学要好很多。
那段时间每天做噩梦,非常难受。
2019年11-12月
接到业务的测试需求,不提供账号,不提供手机,让我凭空操作;
2019年12月
生病了,基本所有人都生病了一遍,挨个传染,办公室人员太密集了;
取饭时候排队的人太多了,吃饭会路过感染区,导致大面积感染,状态堪忧;
生病发烧快死了,至少有女朋友可以照顾我;…
再早的爷不记得了。
 06  跨年值班 
说出来感觉又是个笑话,2019年快跨年了而31日是上班的,12月20日左右,作为年轻人我当然要请假出去玩,已经请好假。
那么有意思的来了,大约12月25日突然发布消息,31日跨年夜要求全体员工值守在办公室,凌晨一点才下班,没有特殊原因不许请假。
看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惊呆了,第一次听说跨年还有大促,而且提前几天才通知,这不是搞人么,于是脉脉就有经典的帖子:“跨年时候整个公司的人都在办公室,大家相亲相爱,就像一个大家庭”,太讽刺了。
 07  尾声 
这一年我仍然在认真搬砖,拿到了优秀的绩效,但和上一年相比,我已经不大愿意推荐朋友们来拼多多了,毕竟我自己也想走,没必要带别人来,公司越来越严厉,对待员工越来越差。
另外2020年初,爆发了疫情,世界都开始重新洗牌,我的离职计划也打乱了。


03

2020年加速,加速,加速。
 01  春节过后 
正月初七后,由于大佬们的意见,部门主管们鼓励上海员工回去上班,这个部分懒得讲了,已经被人吐槽烂了,公司公然漠视上海的制度,已经忽视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了。
上班后,我问湖北来的同事,公司表面上说没上班的日子可以用周末和值班来补,暗示当月工资照常发,据同事说,当月工资已经被扣过了,gtmd,加班的话过年才给,我也懒得加班了,就当自费请假了。
 02  为什么不离职 
是想走的,由于2020整年疫情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浑浑噩噩一年也可以这么过去。
我个人么,我承认,由于工资涨了,女朋友也不着急,外界环境扑朔迷离,决定再干一段时间再走,这一干,就是一整年了,这一年真是见证各种历史。
 03  消除伏笔 
伏笔4:取消美餐
可能由于公司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让员工定点进食,早一秒钟都不行。假设员工晚饭点了面包,就可以在外面吃饭,饭后回来带走面包,就绕过了“奴隶”的进食时间。
按照公司的管理经验,出去吃饭是不本分的行为,毕竟这表示公司的饭不好吃,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于是取消晚饭的甜点,取消周黑鸭。
并且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年不再使用美餐作为供应商,原先20+的选择,现在只有4家餐饮可以选择,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公司依然执行严格的进食时间,11:59:59后才允许去拿,原先是货架上的物品,现在需要供应商手动发放,效率应该是更低了。
伏笔5:办公室进行手机信号屏蔽
连接手机热点,称为自费上网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了,一直用的挺好的,办公网只有10M带宽,下载个东西慢的要死。
2020年8月,突然发现每天一到11点,手机网络剧烈卡顿,接近无法使用的状态。由于需要上网的设备很多,平时测试时我用热点,在那之后,我的工作就受到严重的阻碍。
一开始我认为是蜂窝网接入者过多,导致网络卡顿无法使用,经过调研发现是区域问题,仅有我所在的工位无法使用流量,其他楼层、其他工区都可以。
慢慢的,各个楼层,各个工区也无法使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示是信号干扰,怎么说呢,只能祝拼多多越办越好了呗。
 04  久病成医 
公司不喜欢提前发放假通知,一般都是放假前几天才通知,由于我是老本分人了,早已对假期预测了如指掌。例如清明、端午一定会扣一天,国庆一定会扣两天,大促的周末不休息等。
入职不久的员工经常来问我假期安排,每次我预测得都很准确,我知道公司会克扣假期,甚至连规律都总结出来了,不知道是该不该笑一下。
 05  记录日记 
2020至今
办公室网络常年爆炸,访问外网慢的要死,尤其是 github 和 github-release。
2020年03月07日
第N次接到傻逼的需求,大老板缺乏安全感,证明其他大厂APP没有偷拼多多的数据。
2020年03月07日
连续 3 天工作时间超 12h,左胳膊肌肉疼。
2020年03月07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局一张图,无法复现全靠猜,手机也急缺,难。
2020年05月09日
wifi又双叒叕改了,瞎屏蔽应用商店,每天认证一次。
2020年05月11日
办公司wifi把应用商店、厂商官网给墙了。
2020年05月11日
接到傻逼需求,为防止被抹黑,需要对某现象进行技术上的解释,就这一件小事还非常着急,跟线上故障似的。
2020年08月17日
每到中午网络就巨差,今天4G 直接断网了,艹
2020年08月25日
是真的信号干扰断网,迷,只能离线办公。
2020年09月01日
gitlab 的 readme.md 改为不展示,文档不公开,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不知道哪个脑残想出来的。
2020年12月10日
办公室也太吵了,隔壁就跟网吧开黑一样,神经衰弱无法上班,耳塞和降噪耳机也无法解决问题,还好我要离职了。
 06  公众事件 
2020年我对拼多多感情急速下降,其实和公众的认知是一致的,无非以下几个事件:
1、大楼禁止员工穿拖鞋,被保安锁喉并且轻伤,公司未做任何声明; 2、由于没有坑位,情急之下在男士便池里大便,公司未做任何声明; 3、网传公司使用刁钻的计算方式,给离职员工发放0.3倍的周日加班费(正常结算是1.0倍,劳动法规定是2.0倍); 4、黄峥公开表示硬核奋斗模式,非技术员工被抽调去多多买菜,全年无休,租房中介都和我说你们公司最近走了好多人;5、略,其实公众都知道的。
 07  又一次校招 
校招季来了。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今年校招生的水平比去年强很多了;坏消息呢,公司最近出了很多负面事件,学生也会来问评价和看法,说实话我挺难受的。
 08  丧心病狂的通宵值班 
由于2019年的618、1010、1111、1212、跨年被安排了,我对即将发生的一切骚操作都不再感到意外,最经典的是十二月。
双十二大促,员工需要连续上班 13 天,并且12.11、12.12需要全员加班到凌晨一点,然后12.31再次全员加班到凌晨一点。
因为我已经提交离职了,没有必要再为公司卖命,这三天依然是没有额外工资的,说白了就是全员白嫖哈,你只是个机器人,服从命令就可以了。
 09  提出辞职 
女朋友和我异地快两年了,一直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反正我也厌恶公司的行为,混一混个年终奖就走吧。
2020年12月9日,我无法忍受公司的文化和制度,flanker也走了,没什么好留恋的了,我自己也有家庭原因,决定离开这个鬼地方,网传公司有卡离职的操作,当天写了辞职信并且ems。
这里打住,我将可能会有更精彩的第二篇文章《如何不体面地从拼多多离职》。
 10  何为本分 
本来以为2021年1月10日就可以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不料2021年更精彩,就不用我多说了吧,猝死、跳楼、看到救护车被开除、围观开除被开除……
至此,拼多多在我心中已完全黑化,没有一丝人性了。
因为我只在腾讯和拼多多工作过,这里我要表扬一下腾讯,最开始的校招培训挺多是关于历史和价值观的,往坏了说是洗脑,至今我还记得是合作、正直、创新、进取。
以前我总认为价值观这个东西没什么用,现在觉得腾讯价值观还是正确的,我在离开拼多多时思考,本分到底是什么,我粗浅地谈一下我的理解,不代表官方解释,期待有一天官方能有个解释。
强调员工遵守公司的一切安排,无论安排合理与否;强调不做任何与公司无关的事,即使是在休息时间;强调你就是公司的一个包身工,一个雇佣兵,一个人肉电池,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拼多多是没有灵魂的,本分二字早已变味了,成为奴役员工的工具。
私下调侃,例如:
“今天早上你本分了吗”指“今天11:00你打卡了吗”;“中午要去本分吗”指“中午在办公室吃还是去外面吃”;“今天晚上我不本分了”指“今天晚上我不加班,要早点跑了”;“你这个人不本分”指“你在发表反动言论了”;“这周日我不来本分了”指“这周日老子不来加班了”;“我以后永远都不本分了”指“我要离职了”。
引用某位同事的反动言论:
“在拼多多,除了给钱之外,其他事别多嘴,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意外”,颇有一种2077夜之城的感觉。


04

结语劝学弟学妹不要来并不是因为加班严重,而是这个地方没有把你当做一个人,我自认为员工是一个电池、奴隶、包身工,这个地方是血汗工厂、监狱、集中营。
拼多多给钱的确实比其他公司要多,如果家境普通当下缺钱的话可以来卖命,否则还是另寻他处吧。
我并没有后悔加入拼多多,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2018年的拼多多还不是现在的拼多多,当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是2020年找工作,我是绝对不会考虑这个地方的。
花了两天时间写完了我三年的回忆录,现在看着其实第一年的回忆最多,大部分都是美好的;后两年虽然痛苦,但能想起来的好像也就这么多,我认为是加班实在太严重了,无法思考我到底讨厌什么东西,还好有个日记做记录。
还有其他不满是关于工作的,动不动就是“这是来自 叮当(CTO)、阿布(COO) 的紧急需求”,“这个方案不合理,但是是阿布说的”,出于保密我不能说太多,现在看看,后两年更多是流水账吧,没什么要害,只是一个一线员工的感受而已。
后两年有多忙呢,举个例子,我平时购物都是女朋友负责的,身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来分担,甚至买房也是她负责(作者补充注:不是上海的房子,除了自己的积蓄,父母也提供了资金,请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这里),因为我太忙了无法考虑这些事情,我真的非常感谢她也非常爱她,在我离开拼多多后,终于有时间陪伴她了。
最后把2020年的打卡记录分享一下吧,我的工时不算长,一切尽在不言中。(作者补充注:关于末尾的打卡记录,主要是为公司的其他员工考虑。我个人早睡早起,9-10点来、21-22点走,但大部分员工是11-22的作息,部分员工是14-凌晨的作息,和部门关系较大,他们比我更辛苦;如果因为我而引发其他拼多多员工不满,表示抱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ozvOmQ05g_ttI7o99swhyw

30-40%空置率:深圳、上海和北京写字楼已进入残酷时刻

 

我们正处在一场经济深度调整的危局之中。

 

这个危局表面上是疫情所致,更深层次的或许是产业结构调整艰难和投资拉动失效产生的综合效应。

 

一个比较直观的指标,就是写字楼的空置率水平。

 

在经济最活跃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写字楼和商铺正在整体承压,办公楼空置率上升和租金下滑成为市场趋势。

 

很多区域空置率动辄超过40%,这已经不是一个个别现象。上一轮是个别二线城市,比如天津,脱离市场需求的办公楼开发致使滨海新区大量写字楼空置为鬼城。当一线城市也开始大面积空置,背后所隐藏的商业地产和商办物业开发的投融资链条断链的风险也在加剧。

 

有些机构测算按照当前的局势来看,明年上海的写字楼空置率将飙升至30%,深圳在2022年将有近三分之一的高级写字楼将出现空置。

 

其实空置率这个事情不算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空置率持续走高的同时,供应量却没有减少,预计2023年,深圳的写字楼总库存预计将较去年底增约60%,上海将攀升44%。

 

30-40%空置率:深圳、上海和北京写字楼已进入残酷时刻

 

请看相关报道:

 

1

 

据央视财经报道,在上海虹口区的北外滩区域写字楼群,一些写字楼整体空置率在40%左右。前滩和大虹桥区域的写字楼空置率也接近40%。

 

而在上海徐汇区的核心写字楼板块,对外出租的办公楼相对较少,空置率大约在10%左右。房地产中介告诉记者,他负责的一栋写字楼部分楼层现在每平方米每天报价九块多,比去年低了一块左右,并且报价还有可商量的余地。即便一些楼盘议价空间不大,但免租期可以适当延长,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租金。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写字楼新增项目体量共计37.1万平方米,同时,净吸纳量也恢复到21.6万平方米。同时,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市优质写字楼空置率为20.4%,相比第二季度增长了0.5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上海写字楼租金持续走低,第三季度租金相较于第二季度下跌1%,但跌幅有所收窄。

 

2

 

随着疫情的持续好转,大多数新增写字楼都推迟到三季度入市,但记者近日走访深圳福田中心区、车公庙、南山、罗湖多个写字楼片区时发现,楼龄较大、老旧的写字楼空置率比以往进一步扩大。

 

仲量联行数据的报告显示,深圳写字楼三季度空置率为27.8%,环比二季度25.8%上升两个百分点;四季度的空置率为25.6%,环比下跌2.2个百分点。

 

在深圳的很多片区,降低租金已经成了目前写字楼最重要的揽客手段,不少业主之间甚至还打起了租金价格战。有业主称:“你喊150我就130,你喊130我就110,小业主之间的价格战非常严重。”

 

30-40%空置率:深圳、上海和北京写字楼已进入残酷时刻

 

而深圳楼市,目前写字楼存量约813万平米。未来五年,深圳将持续供应大量写字楼。5年后深圳写字楼的总量将达到1613万平米。

 

而现在就已经是空置率高达30-40%,未来看到的写字楼将是一半以上都是空的。

 

有业内负责产业招商的开发商朋友告诉记者,40%的空置率是有的。

 

深圳写字楼的租金本来就比上海北京低,还出现那么高的空置率,这足见产业调整之难。

 

但是,再难也要迎难而上,现在就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

 

3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吸纳量约为9.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7%;全市空置率继续走高,目前处于15%的高位,同比上升了5.9个百分点;甲级写字楼平均租金下滑至每月每平方米354.8元,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3%、3.5%。

 

“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北京全市写字楼平均租金水平仍将处于下行周期。”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负责人李想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租金下滑快的情况不是疫情得到控制就会马上结束的,预计年末空置率将升至18%。

 

此外,随着四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迎来大体量项目入市,市场压力与日俱增。

 

当然,未来北京自贸区的发展会对市场需求产生正面影响,但经济活力的释放仍需要实体行业整体恢复和重塑。

 

4

 

四大一线城市,唯独广州的写字楼市场保持较低的空置率。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供给量并没有那么高。比如,广深写字楼存量差不多,为何深圳空置率明显更高?

 

据城市战争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深圳这几年新增写字楼体量很大,深圳湾、前海大量写字楼集中上市,而广州金融城、琶洲、鱼珠等商务区的写字楼还没有到集中交付的时候。

 

另一个原因是产业结构,广深虽然经济总量相当,但广州的底子是商业城市,服务业占比更高一些,达到71.62%,与上海相当,低于北京。深圳的底子是工业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一些,只有60.9%。

 

写字楼的租户主要就是服务业,广州作为一个商贸城市,写字楼的供求关系一直要比深圳更紧张一些。而且,深圳给自己的定位是科创城市,这意味着深圳必须保留相当高的二产比例(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属于二产),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三产的发展空间。

 

来源:投资与地产

部分内容来自:央视财经、证券日报、城市战争、正点财经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9j8ZixhKi2UdnShHWYsyA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黑话连篇】
该栏目更多的是揭露事件或对事件的看法,以达到让人精神升华的目的。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前些天在某篇文章中,某个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自己有某某医院的瓜。
 
她说完后就没有下文,我还以为她把这件事给忘了。
 
没想到几天后我在后台再一次收到她的留言。她给我发了一份文档,里面接近有1500字。文档名字叫做《关于XX的一点小瓜瓜》,字里行间骚话十足。
 
以下,根据爆料人的爆料,以及采访整理正文。
 
01
 
我之前在重庆的一家眼科医院担任客服工作,这家医院最近因为某个事件闹得众所周知。
 
简单介绍一下医院。这是一家主治眼科的专科医院,民办性质,虽说不是莆田系,但是路数差不多。
 
医院大楼坐落在江边,为了凸显自己眼科医院的形象,这栋8层楼的医院外墙修了一个巨型的视力表。
 
每当我上班的时候,远远看着大楼,我总是好奇,按照设计师的尿性,如果让他来设计男科医院,不知道会往外墙挂点什么。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前面也说了,我的工作是一名客服。平常守在电脑以及电话跟前,及时回复一些患者的咨询。
 
工作虽说是早八晚五,但是需要随时待命,如果漏接客户信息是要扣钱的。
 
我们是X度的客户,采取的也是竞价排名的方式。你用X度搜“近视手术”大概率会出现我们医院。
 
这里插一句,14、15年X度点击付费模式盛行,这个费用高到什么程度呢?你在网页上点击一次,医院就要交给X度近1000元。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看一次病一般需要花费上万块,不然医院回不了本。
 
当然现在这个价格已经降了很多。
 
当有人通过搜索引擎进入网站,我们这边的系统叮叮作响,提醒我有鱼上钩。
 
按照常识,我们平常网上聊天的时候,只有按下发送键,这条消息才会被对方收到。但是医院的这个咨询系统,并非如此。
 
在这里,哪怕你消息还没发出去,你输入的每一个标点,删掉的每一个文字,我在后台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系统是名字就叫XX商务通,据我所知很多同行都在用着这一套软件。
 
所以我劝你平常不要手欠,试图调戏我们客服小妹妹,不然真的反手就给你来个电话骚扰。
 
还有一点我想吐槽很久了,你们以后咨询的时候能不能不要以“我有一个朋友”作为开头,看个眼科疾病有啥好掩饰的。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我的工资由底薪+提成两部分组成。
 
提成怎么来呢?我把网上咨询的病人请来医院、或者说服他做手术,会有相应的提成,当然手术越贵,提成也就越高。
 
因为工资与业绩挂钩,所以不管你有没有病,也不管你这病医院能不能治,总之先把你请到医院就对了。
 
等你到了医院,后续自然有让你掏钱的办法。
 
所以“网络看病,癌症起步”,或许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
 
如何把人请到医院也是一个技术活。
 
我压根没有任何医学基础,何德何能给你们提供咨询服务呢?我的老前辈教给我一个口头禅:“无病当有病,小病当大病。短期治不好,住院慢慢搞。”
 
我这几年下来,遇到的问题林林总总,但是回复最多的基本上是这几个字:“能治!安全!有保障!”
 
2
 
医院成立只有4年时间,前两年每年接待的患者大概在一千名。现在人数慢慢增加,能达到2000名左右。
 
医院目前最赚钱的业务有三大块,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以及视光服务。
 
公立医院自然不愁客源,但是对于包括我们医院在内的一众民营医院而言,如何让患者上门是最让我们头疼的问题。
 
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路子相当野。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我们的广告费用占了营收的很大一部分比例。除了前面所说的网上广告以外,我们还会到线下以免费给居民群众派发杂志、小扇子、购物袋等方式,吸引患者上门。
 
另外我们还会跟学校展开合作,给学生免费提供测视力的服务。当然想要跟学校合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时候需要特殊渠道。
 
前面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不过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我们当然不指望测视力能帮我们赚多少钱。但是由于是在学校开展的服务,这样变相有了学校的背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很容易就能拿到家长的电话号码。
 
再补充一句,现在以近视为代表的屈光手术已经成为整个医院最赚钱的业务。
 
近视的人一抓一大把,加上一场近视手术花费上万,毛利率非常可观。当然,近视手术有没有医生所说的那么安全,希望你们也能留个问号。
 
除了屈光手术,另外一个大头是白内障手术。
 
由于白内障是可以报销医保的,所以我知道有不少同行有套医保的现象。
 
医院与一些所谓病人串通,假装给他们做白内障手术。不过该治疗的病没治,该用的药没用,最后医院再申报医保报销,这样就有了套利的空间。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当然,我们医院没敢这么做。我们采取的是另一种方法。
 
现在的眼科医院也开始搞起了下沉,时不时到乡镇里招揽生意。最常见的噱头有:“免费治疗白内障”。
 
这种广告有真有假。白内障手术价格跨度很大,从几百块到上万不等。之所以价格会差别这么大,主要是由于晶体的选用不同。
 
一般的硬质晶体基本可以做到医保百分百报销,说免费白内障手术其实也不为过。
 
但是如果要换更高档的晶体,又或者有住院需求,这些还是要患者交钱的,这些渠道可以为医院创收。
 
所以市面上宣传免费治疗白内障,有不少其实是在做引流。(当然也有公益性质的。)
 
医院的市场部这帮人隔三差五就到各个乡镇转悠,甚至有时候医生也会亲自下乡,(为了业绩,真的是豁出去了)组织老人来医院做手术。
 
所以有时候我会看到医院的车从外面回来后,一大堆的老人陆陆续续从车里走出来,场面非常壮观。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以为我们这里是养老院。
 
有意思的是组织病患到医院这件事是医保局明令禁止的。所以每当有人过来查,我们总是统一口径说是病患自己上门。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约而同上了同一辆车,这就不得而知了。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再说回医院的管理。总结起来就是管理一坨屎,出了事全靠关系疏通。
 
在医院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医院有单独管理病案的人员。尽管病案室算是比较边缘化的一个部门,但仍旧是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个部门赚不了钱,医院索性放飞自我,没有设立专门的病案室。资料随意放在一个房间,它隔壁是病床床单清洗间,地位可见一斑。
 
行政部的人可以到里面翻阅资料,也不需要专人审批,非常随意。
 
前几年我们医院还没有麻醉资质,如果需要做手术得专门从其他医院请医生过来麻醉,这类医生我们称之为走穴医生。
 
这么搞,不会出事吗?别说,之前还真出过事。
 
19年,医疗部的人过来医院检查,那时候医院刚好需要做一个眼科麻醉手术。这个请来的麻醉医生跟检查人员迎面撞上。
 
我亲眼目睹了这整个画面,真是让人记忆犹新。
 
本来我以为医院会出事,但没想到屁事没有。后来我听说,这个意外被一个叫tiger 的人摆平了,这个叫tiger 的人,跟官方医疗部门的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3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骚操作呢?我觉得跟医院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有关。
 
公立医院的看病价格由物价局订制,旱涝保收。但是民营医院盈亏自负,所以搞钱就成为了最重要的目标。
 
医院属于典型的利他行业,但是现在却要背负上沉重的营收压力。医生开始不务正业,打起西装领带研究起市场经营这门生意。
 
充分市场化可以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医院市场化会什么样呢?之前我听一个医生朋友说他们医院对于病人的阳性率居然有相应的指标。
 
这真的正中了那句话:“我是医生,我说你有病你就有病。”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以割包皮为例,正常医院一场手术顶多就两千块。
 
但是民营医院怎么搞呢?各种检查能检查就检查,能住院就住院。手术完成后再给你送袋大米,甚至是买一送一券,什么妖魔鬼怪都有。
 
其次民营医院从业人员的素质比公立医院相差一大截。
 
我们医院不少护士只有高中学历。之前在一个会议上,院长问护士平常下班都干些什么。本来我觉得她们会假惺惺回答看书进修之类的,没想到他们的回答是:“看剧,逛街。”我差点就笑出了声。
 
当然也不是说公立医院就很好,毛病也能挑出一大堆,床位常年紧张,不少医生护士服务态度都极其差劲。
 
但是民营医院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当然,说了那么多,最后还是得说点正能量的话,首先民营医院并不全都是黑心诊所,上面所说的这些只是很少一部分医院在搞,绝大部分还是好医院。
 
其次, 不管公立还是民营医院,医生都是有医德的,《医学生誓言》对于他们而言绝非只是一张屁股纸。
 
医生所进行的每一项检查,所做的每一项手术,都是要签字的,而一个个看似普通的签名都代表着他们背后的责任。
 
但是,由于环境原因,民营医院压根留不住人。不信的话去我们官网看看就知道了,招聘信息一年四季都在那里挂着。
 
有能力有经验的医生都去了公立医院,而导致民营医院人才缺口大,上门的患者自然就会很少。
 
这样医院赚不到钱,新医生也无法获得从医经验,使得人才流失更加严重,就这样陷入各种恶性循环。
 
这个问题,我一介草民自然是解决不了,还得指望业内大佬。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最后
 
老黑我之前对于这一行了解不多,看完她的爆料之后可谓大开眼界。
 
说句实话,这个读者的文笔其实相当不错,但是有些地方还有遗漏,(字数有点少)我又相应加以补充。
 
有些问题,比如说薪资方面,我问的时候她不方便作答,只能作罢。
 
最后她担心自己隐私问题,所以我在一些敏感问题,比如人物姓名,地名,我都没有作明确介绍。
 
至于这家医院叫什么,我暂且把它叫做阿猫医院吧。

 

骗人到店,组团看病,医院搞起KPI,究竟有多害人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WMoQcIQQpMdhU21wuYPUw

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

综合自:https://github.com/Tencent/TencentKona-8

音乐平台的版权之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像周杰伦、林俊杰等这样拥有大批量听众的歌手的版权,更是各大平台重点抢夺对象,因为他们可以为平台带来大量的粉丝用户。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仅2020年,网易云音乐就大手笔的与数十家版权公司达成了独家合作。如今,坐拥千万级曲库的网易云音乐,却似乎仍难摆脱用户的不满。比如在2018年,网易云突然下架周杰伦的歌曲,就引发众多用户强烈不满,流失大量的音乐用户。
今天,猿妹就和大家分享一个可以解锁网易云音乐客户端变灰歌曲的神器——UnblockNeteaseMusic,可以支持如下特性:
  • 使用 QQ / 虾米 / 百度 / 酷狗 / 酷我 / 咪咕 / JOOX 音源替换变灰歌曲链接 (默认仅启用一、五、六)

  • 为请求增加 X-Real-IP 参数解锁海外限制,支持指定网易云服务器 IP,支持设置上游 HTTP / HTTPS 代理

  • 完整的流量代理功能 (HTTP / HTTPS),可直接作为系统代理 (同时支持 PAC)

UnblockNeteaseMusic支持indows 客户端,UWP 客户端,Android 客户端,Linux 客户端 (1.2 版本以上需要自签证书 MITM,启动客户端需要增加 –ignore-certificate-errors 参数),macOS 客户端(726 版本以上需要自签证书),iOS 客户端(配置 https endpoint 或使用自签证书)和网页版(需要自签证书,需要脚本配合)
说了这么多,还是直接看效果展示吧:
Windows 客户端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UWP 客户端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Linux 客户端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macOS 客户端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Android 客户端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UnblockNeteaseMusic的安装使用
使用 npx

nbsp;npx @nondanee/unblockneteasemusic
或使用 Docker

nbsp;docker run nondanee/unblockneteasemusic

nbsp;docker-compose up
配置参数

nbsp;unblockneteasemusic -h
usage: unblockneteasemusic [-v] [-p port] [-a address] [-u url] [-f host]
                           [-o source [source ...]] [-t token] [-e url] [-s]
                           [-h]

optional arguments:
  -v, --version                   output the version number
  -p port, --port port            specify server port
  -a address, --address address   specify server host
  -u url, --proxy-url url         request through upstream proxy
  -f host, --force-host host      force the netease server ip
  -o source [source ...], --match-order source [source ...]
                                  set priority of sources
  -t token, --token token         set up proxy authentication
  -e url--endpoint url          replace virtual endpoint with public host
  -s, --strict                    enable proxy limitation
  -h, --help                      output usage information
创建者表示:本项目不提供线上demo,请不要轻易信任使用他人提供的公开代理服务,以免发生安全问题。
使用方法可以选择修改Hosts或者设置代理的方式,自己挑选一种即可。这里和大家介绍设置代理的方法:PAC 自动代理脚本地址 http://<Server Name:PORT>/proxy.pac,全局代理地址填写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即可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当然代理工具和方法有很多,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

这个开源项目火了!直接解锁网易云变灰音乐,谁用谁爽

目前,UnblockNeteaseMusic已经在GitHub上标星 13.1K,累计分支 2K(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nondanee/UnblockNeteaseMusic),感兴趣的伙伴们千万别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