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到底惹了谁

TikTok到底惹了谁来源: 九边
ID: ertoumu893

 

TikTok这个事,我在五月份的时候发了条微博,已经255万阅读量了,那个帖子就说了TT在海外非常危险,迟早被搞:

 

TikTok到底惹了谁

 

后来又了解了下,为啥他们说我国搞殖民呢?

 

比如我国租借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99年;

还租了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还有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此外中资大规模抄底了很多国外资产,而且还在非洲修铁路修的热火朝天。

 

整体跟英国人当初的操作有点像,欧美照了下镜子,觉得中国跟自己有点像,那好吧,殖民了。

 

我们前文也说过,舆论霸权是帝国霸权的一部分,啥是舆论霸权,就是美国可以把中国描述成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但是中国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你在中国说几句美国不好,等轮不上美国人反驳,你身边就会蹦出几个精神美国人当场对你“面斥不雅”。

 

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一些弱智文化产品,比如漫威,才能在全世界卖得很好,高学历的人历尽艰辛也更愿意去美国待着。我还认识一个奇葩,中科院的高材生,在美国大学里打杂,这两天美国大学缩编他连工作都丢了,而他的同学现在很多都已经在国内科技公司当上高管了,他宁愿在美国加油站打工都不回国,这脑洗的多彻底。

 

这也就是为啥大家经常说,帝国是一种信仰,帝国也是一种叙事,只有控制住舆论,才能从精神上控制边疆人民,让边疆人民心甘情愿地交税。

 

但是说巧不巧,TT来了,迅速席卷美国,尤其美国的城乡结合部。

 

说实话,我对那个什么音也没啥好感,我以前在文章里说那玩意玩多了容易脑残,它还威胁给我发律师函,要求我赶紧删掉,所以现在那篇文章已经没了,被我删了,惹不起他们。

 

不过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一个东西非常弱智,而且非常搞笑好玩,这种玩意非常容易在底层疯狂扩张,就跟一个高传染性低致死率的病毒似的,很快就会到处都是。

 

美国基层无比反智这事大家现在也都知道了,所以这个APP在美国疯狂扩散,也就正常了。这两天川总要搞TT,不少美国人给川总发私信,说是没了TT他们想自杀。

 

而且吧,美国标榜“新罗马帝国”,对帝国来说,军头们需要开疆扩土,金融寡头需要放高利贷,至于人民,需要面包和斗兽场。而各种娱乐软件,就是新时代的斗兽场,属于美国满足美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

 

这个背景下,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帝国斗兽场竟然是中国人开的,那成啥了?

 

所以吧,于情于理,美国都不会让TT在他们境内到处溜达,你把美帝当啥了?

 

只是没想到只过了三个月,TT已经要被逼着卖掉美国那部分业务了。

 

说实话这个速度挺出乎我意料,因为美国确实一般不会明目张胆干这事,倒也不是公知们说的那样美国是个公私分明的国家,而是说这样很影响美国的声望。有点像为了维护声望把自己的声望给毁了,这说出来脑子多少有点抽。

 

或者你故意不还两百块信用卡,导致你信用受损,将来没法买房一样,这事极其不划算。这么缺心眼的事,美国人一般不这么干,毕竟他们也是混迹江湖多年的社会人,社会人不会为了两个烧饼钱把奔驰砸了。

 

他们玩起坏来更加隐秘一些,比如给你罗织个罪名起诉你,从法律上把你批倒批臭踩上一万只脚。被法院判了,你总不能说政府冤枉你了吧。毕竟在川总上台前,美国是标榜三权分立的。

 

所以这次急成这样,竟然直接开掐,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禁掉TT,明显不太正常。

 

美国这几年不太正常的事,往往跟川总微操有关。

 

我专门查了下,发现川总跟这个APP之间的关系确实比较复杂,因为这个APP前段时间惹到川总了,并且有明显的迹象显示,接下来还要继续惹。

 

众所周知,美国年轻人普遍喜欢桑德斯,非常不喜欢川总,而TT,就是美国年轻人的聚集地,属于反特朗普阵线,尽管TT自己是非常不愿意粉丝们干这事的,但是它又管不了粉丝。

 

前段时间美国年轻人们以TT为平台狠狠摆了川总一道。他们先去订票说是要去参加川总的集会,规模非常之大,让川总非常满意,还专门发了推特庆祝,等到集会那天,发现被大家都放了川总鸽子,左翼媒体对川总一顿嘲讽,这也太伤自尊了。

 

贴几张图吧:

 

下图是川总和自己的竞选经理在推特上炫耀自己的门票卖得很好,要搞个团结胜利的“百万大会”:

 

TikTok到底惹了谁

 

TikTok到底惹了谁

 

下图说的是K-Pop的粉丝和TT上的年轻人把川总的集会给搞黄了,大家一起去买票,却没人去参加集会,导致场面一度非常尴尬而且失控,那个竞选经理随后也被特朗普给炒了鱿鱼。

 

TikTok到底惹了谁

 

尽管这事丢人丢大了,不过这本身问题并不大,毕竟川总不是那种玻璃心,而且长期坚持搞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早就被人骂惯了,脸也不要了,伤一次自尊也没啥。

 

但是这明显暴露了一个大问题,这些年轻人会利用这玩意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继续搞事,为了防患于未然,所以川总急吼吼想搞定这个事,最起码要做到让这个APP基本可控,最好能搞死。再加上TT本身对美国的舆论霸权确实是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所以搞死也合情合理。

 

这也是为啥今天川总突然阻止了微软收购TT,川总的目的暴露无遗,就是要让这个年轻人们搞串联的工具去死。就算搞不死,也可以压一下价。而且我们前文讲过,特朗普和盖茨不对付,这次疫情期间盖茨没少让特朗普闹心,可能川总内心深处不太愿意把TT给盖茨。

 

我看网上不少人说担心TT在海外被搞死,我倒是不太担心,用主席的话说,死了张屠户,不吃带毛猪,彻底退出美国也没啥,如果能像华某为一样,去其他二三线国家好好谋发展,也不是坏事,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慢慢变成超级无敌大,最后说不定还可以跟美国人再谈谈。

 

互联网公司这玩意是需要基因的,而且是需要人口规模的,我几年前在欧洲就发现个问题,欧洲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互联网公司,而且连模仿都不会,之前有人尝试过几次,都没啥结果,现在能搞得起来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只有中美。毫不夸张地说,就算其他国家把TT都本国收购了,也活不下去。

 

而且大家如果同时使用美国和中国的社交APP,就能发现美国那边的非常难用,尽管国内的社交媒体我一个都不喜欢,不过在琢磨用户方面,国外做的明显不太行,中国互联网公司天生擅长这个。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那接下来我国企业只能是任美帝宰割了吗?

 

很不幸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确实会非常被动,尤其碰上特朗普这种不讲理的,如果总统讲道理一些,说不定还可以去美国的法院去起诉,如果TT没啥违规的,确实有打赢官司的先例。

 

但是碰上川总这种不讲理的,连国家百年信誉都不要的人,直接动用行政命令搞事,相当于开着奔驰去撞奥拓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态势没法扭转。

 

不过如果拉长到几百年的历史广度里去看,这类情况曾经发生过很多次,长期看来并不一定谁输谁赢。

 

比如美国历史上因为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被当时的英国制裁过两次,往死里封锁,美国被封锁死了吗?

 

当然没有,不但没有,而且意气风发地走出来了自己的一条路。

 

比如美国深挖了国内的潜力,爱迪生什么的就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美式英雄”,充满创造力,并且把发明创造成功地投入商用,当然了,爱迪生只是其中之一,当时还有无数人在致富梦想的激发下去创造,去创业,美国不但没死,而且很快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竟然反超了英国。

 

那时候的美国完全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的美国人渴望成功,生机勃勃,肯奋斗肯吃苦,跟现在的我国差不多。

 

而且既然大西洋航线被制裁了,美国也没有活人被X憋死,开拓了太平洋航线,跟大清做上了买卖,正好我之前写过一个帖子,直接贴过来吧:

 

TikTok到底惹了谁

 

也就是说,美国当时一边深挖自己国内市场,一边去开拓新贸易通道,混的有声有色。

 

而且吧,美国这个国家碰上别的国家,一般是三件套,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TikTok到底惹了谁

 

说出来好像挺吓人,感觉杀气腾腾的,毕竟美国建国两百多年,几乎一直在打仗,不打仗的时候只有21年,从来没有超过五年不打仗,每个总统都在打仗。

 

不过美国有个特点,从来都只拣软柿子捏,从来不跟势力接近的国家硬磕,历史上美国惹过最牛逼的国家,就是德国,问题是两次世界大战,每次都是德国精锐伤亡的差不多了,也就是柿子已经被捏软了,美国才会出手。

 

我们之前就讲过,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德国在滩头抵抗美军登陆的都是些老人小孩捷克人乌克兰人,装甲兵团已经被埋在了库尔斯克,中央集团军群在巴格拉季昂战役已经被苏军彻底击溃,德国只剩下了些老弱病残,然后美国人来了。

 

倒也不是笑话美军,反倒是看好人家这种决策能力,美国只打实力悬殊的仗。

 

也就是,中国只要不出现自我崩溃,热战的可能性基本是负的,大家不要被一些精神病博主给影响了,接下来还是要好好生活,好好谋前途。

 

只要中国不出问题,这些公司就相当于一直有个巨大的后方根据地,可以不下赌桌地反复投注。

 

文末总结下:

 

1、TT在美国还没凉透,说不定可以救一下,川总如果只是担心影响选举的话,TT可以通过游说公司跟川总聊聊,比如中某兴当时就是这么搞的,看看川总有啥条件,又不是不能谈,川总是那种只要眼前有利益,根本不想明年的人。

 

2、就算在美国凉了,也没啥事,大不了避开美国就是了,去其他国家慢慢发展。

 

3、长期看来,还有太多的第三世界人民没享受到奶头乐,通过给这些广阔天地送温暖,也能赚到钱,比如大家熟知的东印度公司,其实就是个在落后世界深耕的公司。

 

– END –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ZYJs-N1hhM3SVZHBthlRA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01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又到渤海。

 

传说海上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登山可得仙人所赐长生不老药,琅琊方士徐福把这个故事讲给了秦始皇,于是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找仙药。

 

徐福东渡未归,始皇抱憾而终。

 

历朝历代,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这仙药都是心向往之,但求而不得。

 

2000多年后的资本市场上,这个问题被一家公司攻克,“仙药”来了。

 

这家公司叫做金达威(002626.SZ),是做营养品和保健品的,在7月初,它在美国的子公司推出了一款含NMN可以让人“逆龄生长”的“长寿药”,并且在跨境电商上销售了。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有内味儿了。

 

啥味儿?钱味儿,资本市场很快就闻到这味儿了,瞬间就激动了。

 

“长寿药”、“长生药”,再然后就升级为秦始皇都想要的“不死药”了,一通吹嘘,神乎其神,说是类似的产品潘石屹曾经吃过,而李嘉诚也投资过一家类似的公司,保不齐李超人也吃这个“仙丹”续命呢。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不管怎样,第二天,金达威应声涨停。

 

后来,金达威又开启了一次预售,股价继续飙,在15个交易日里面,收获了9个涨停,股价翻了一倍。

 

金达威显得很“克制”,说这东西只是美国子公司小批量生产的,两次预售,卖出去也不过5011瓶,甚至第二次预售的还没发货呢,但是原始股东已经忍不住了,趁着股价的热乎劲儿,开始减持出货了。

 

投资者坐不住了,追捧完金达威,就开始问其他相关的公司,“咱们公司做NMN吗?”、“咱们公司啥时候做NMN?”,保健品、药业、化工行业的公司,都在被投资者灵魂追问。

 

其实也就是在问,“这么好的市场热点真的不考虑蹭一波吗”?

 

02

5011瓶,就让金达威多了150多亿的市值,这个“长寿药”到底什么来头?

 

看一下它的成份: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白藜芦醇+NMN,别说,这俩主要成分还真是系出名门,哈佛大学医学院“出品”。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个科学界很受争议的科学家——大卫·辛克莱(David A. Sinclair)了。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大卫·辛克莱

 

这哥们是哈佛医学院的澳大利亚籍教授,他研究的是病理学,他在病理学的成就没怎么出圈,反而靠着研究长寿,红遍全球,他说,“死亡最终会成为一种稀罕物”,哇哦,人类终极梦想啊。

 

他的第一个得意之作,就是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起先是从有毒植物白藜芦的根部提取的,后来发现这东西葡萄里面也有,那葡萄酒里面也就有,“法国人酷爱红酒,所以法国人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就低于美国人”,“法国悖论”的实验结果,很符合朋友圈养生的观念,所以不少人用白藜芦醇来推销红酒。

 

2003年,白藜芦醇遇上了辛克莱,又焕发了生机。

 

辛克莱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激活一个名为Sirtuin1的基因,而这个基因能延长酵母的寿命,于是它就和长寿更直接地挂上钩了,后来的小白鼠实验里面,小白鼠也“续命”了。

 

这就能赚钱了,辛克莱还成立了生物公司,研究出比红酒中的白藜芦醇效力高1000倍的“红酒药丸”,后来公司以7.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GSK,辛克莱名利双收。

 

其他大药厂也不甘示弱,争相研究,结果怎么研究都不对劲儿,有药厂质疑实验结果,辉瑞发直接论文说辛克莱胡扯,辛克莱也跟辉瑞对线,说“辉瑞不懂药”。

 

“辉瑞不懂药”?这哥们疯了,科学家们都想跟辛克莱划清界限。

 

后来,GSK也放弃研究了,白藜芦醇就又回到了“红酒促长寿”的理论阶段了。

 

03

不过,十年后的2013年,辛克莱迎来又一力作,就是NMN。

 

这个NMN全名叫做β-烟酰胺单核苷酸,它是一种叫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前体,而这个NAD+的在人体中的水平,就事关人的生死了,这玩意的水平越少,人就越老。

 

据说,30岁开始,人体的NAD+的活性和含量就开始明显下降了,50岁的时候,含量只有50%了,60岁就只剩下25%,流失越快,衰老的就越快,而留住NAD+,就能延缓衰老,甚至延缓死亡。

 

这时,NMN的作用就来了,它恰好能够提升人体中的NAD+的含量,那么人就不会老得那么快了。

 

这事儿也是他发现的,他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论文,实验室的小白鼠在服用NMN一周后,寿命延长了30%,就是NAD+实现的衰老逆转。

 

随后的几年里,对NMN的研究追加,《细胞》杂志里面关于NMN的论文,都少不了辛克莱的名字,辛克莱的团队也一直在实验室里面,在帮小老鼠们逆转寿命。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辛克莱又大张旗鼓地开起了公司,还是很多人对他的长寿研究有兴趣的,毕竟是刚需,所以他的公司也不缺钱,他一直想做的是开发出一款得到FDA批准的药物,但是至今也没有成果。

 

他的实验一直想上临床,但是并不容易,所以他的家人和他家的狗,都是NMN的使用者。

 

自行“嗑药”,主流科学家更不屑与之为伍了。

 

但是NMN抗衰老的论点就流传开来了,抗衰老就是长寿,那么含有NMN的保健品就是“长寿药”,这种简单粗暴的逻辑关系,忽悠了不少人。

 

04

现在划一下重点!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它不是药,它不是药,它不是药,国内也没有批准用于药品保健品。

 

所有关于NMN、NAD+的延缓衰老作用的宣传,都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甚至所有的实验,都是停留在小白鼠身上的阶段,并没有进行过相关的临床试验。

 

这点,金达威自己也承认的。

 

虽然它美国的工厂是在FDA备案过的,也通过了认证,但是所谓的抗衰老的作用不是来自于FDA的评估,而是来自杂志上的论文。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也就是说,一项还没具体在人身上成型的研究,就已经被人迫不及待地拿回来做成产品了,那么买了这5011瓶“长寿药”的买家,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就是“小白鼠”。

 

看成分,都挺唬人的吧,白藜芦醇和NMN抗衰老,红景天美容,西洋参补气养血,这么多好东西加在一起,一瓶卖个千八百的不过分吧。

 

估计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金达威这“长寿药”均价1499元/瓶,一瓶是60粒,每粒25元,而想要达到延年益寿,每天得吃两粒,一年下来大概小2万块钱了。不过平心而论,这个价格还算良心,有的卖家更狠,一瓶药标价22588元,够吃一年的金达威了。

 

又一把“美国镰刀”,对准了中国韭菜……

 

05

吹得高,卖得贵,“洋镰刀”真锋利,中国韭菜也是真的好割。

 

这套路像极了“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

 

由于不是药也不能药用,也不算危险品,不在管制之列,所以市面上非常好买,而且工艺都比较成熟了,价格也不贵,都是按公斤报价的,几百块、几千块的报价都是比较平常的。

 

猫哥在某生物公司的网店里面找到了全部材料,如果自行调配,那么这一瓶药的原材料成本,也就在300元左右,如果把红景天提取物的纯度要求降低,不到50元就可以搞定了,没啥技术含量。

 

如果把其他的额外材料都去掉,只灌NMN的话,就得看NMN的进货成本了,千克和毫克,是百万级的差距,几块钱一瓶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如果真的是批量供应,价格可能还要更便宜些。

 

别说上市公司了,微商都已经开始行动了。

 

这机会骗子肯定不会放过的,有理论基础,有概念,正中“希望长寿”的命门,老人们为什么不听子女劝也要买骗子的保健品,根源大概也就在这里了。

 

有良心的,国内的原材料,到国外贴牌加工,穿上了“进口”的衣服,通过跨境电商就转回来卖了,这么高的价差,那钱还不是大把大把地赚。

 

没良心的直接化工厂就代工灌装了,这吃的哪是什么长寿药,更像是在吃“化肥”。

 

至于人能不能真长寿,那谁能知道呢?

 

倒是有科学家开始研究认真研究NMN、NAD+对人体“促癌”、“致癌”的作用了……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rT4kIdNNzXglvGZFI4xScg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错误握笔方式

 

经常会在后台收到粉丝朋友对于握笔方式的疑问,不知其中有没有你的疑惑呢?
要知道错误的握笔方式会阻碍运笔活动范围,进一步拘束笔画长短,方向,弧度的准确性,进而无法写好汉字。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一号朋友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二号朋友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三号朋友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嘻嘻,当然就出现的问题都一一于后台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哦,希望阅读了此篇文章的你,同样收获满满。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最常见的错误握笔方式——拇指按住食指型
这种握姿的坏处

1、中指会疼痛或长厚茧,甚至关节变形。

2、手部因为一直紧绷,而非常疲劳酸痛。

3、书写活动范围因为受限制而变得很小,连带使得写出的字体都偏小。

4、也写不出大点的字体,更写不快,写不轻松!!!

5、拇指弯曲的关节挡住了笔尖的书写视线,书写时必须歪着头才能看得到笔尖来写字,又连带影响坐姿和脊椎弯曲,视力后退……

 坏处不要太多了吧!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所以拍摄了两种角度,把它列为需要立即矫正的类型!希望引起各位重视,早发现早解决。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正面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侧面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你碰巧是不是就是这种握笔方式呢?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正确握笔方式

1、笔杆靠在食指最大拳头关节,往虎口方向的旁边(不能在虎口正中间),笔杆下方靠中指指甲壳的底部与中指指尖的第一个关节之间的中间。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2、食指左半边捏住笔杆(从掌心方向看),食指与笔尖的位置控制在2公分左右,根据手的大小可以上下轻微调节。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3、大拇指左半边捏笔杆(从掌心方向看),大拇指与笔尖的距离比食指离笔尖要远,大拇指与食指的间隔控制在食指指尖第一个小关节的三分之一处最好。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4、后面的无名指,小指应该和中指一样自然弯曲,掌心要空。

 

5、支点在整个小指侧面,小指拳头关节处,手掌小鱼际侧面以及手掌根部都可能,根据字的不同书写时支点会灵活变化,顺其自然,不可过于强调固定性。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握笔原理

 

正确的握笔会让书写更顺畅,笔画方向更准确,长短,弧度更好控制;保证将用笔的活动范围最大化。虽汉字大小一般在一公分范围内,但大的活动范围可对操控笔画更准确,更精细。

 

书写汉字既需要稳固性,也需要灵活性。

 

1.稳固性
手臂,手腕侧面和根部,小指侧面提供稳固性。
2、灵活性
手腕,手指提供灵活操控性。
笔杆与手接触有四个节点(食指拳头关键附近靠点,食指,中指,拇指靠点),尤其三个手指靠点错开,不可对齐的原因是为了更灵活的操控性(类似挖掘机机臂)。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右手握笔书写习惯及运用

1、书写习惯之处

 

右手书写具有固定的运动轨迹,抓住运动轨迹这对形成书写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手放在纸面便有了支点,笔杆相当于半径。以支点为圆心,以笔杆为半径,笔尖便画出一条从左下到右上的弧线,这也能看出手臂的摆动轨迹 。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横画

在这段弧线上方取一段便有了向右上方倾斜的横画,这就是扛肩的原理,也是我们右手书写的习惯。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撇画

 
由于运动轨迹从左下到右上,所以撇画会很容易书写(这也使把控好弧度和流畅度显得尤为重要)。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2、书写不习惯之处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竖画

 

如果在左下方取一截会是偏左弧线,也可用于竖画书写,由于竖画类别有几种所以不可直接运用,需要加以控制,这也是竖画为什么写的慢的原因之一。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捺画

 

捺画的书写方式从左上到右下,刚好与运动轨迹背道而驰,加上是手指往内压缩的方式,所以捺画书写是所有基本笔画中速度最慢的一个,需要加以控制才能更准确。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坐姿 手腕手臂摆放 纸张摆放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坐姿 

 

正确坐姿对笔画长短,方向的准确性,眼睛的健康生长,有一定帮助。
标准:一拳一尺一寸

 

  • 头正身直足平

     

头放正,不能歪着斜着头,身正,身子也要放在不能侧着,卧着或弓背,足放平,脚平放在地上,不要翘腿垫脚的。

 

  • 眼离纸面一尺

     

眼睛要离纸面有一尺的距离,不能靠的太近,也不能离的太远。

 

  • 手离笔尖一寸

     

手离笔尖的距离为一寸,这是抓笔的技巧。抓笔一般大约在整只笔的前三分之一处(视笔杆长短而定)。

 

  • 胸离桌缘一拳

     

胸不能依靠着桌子,也不能离桌子过远,以一拳的距离为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手腕手臂摆放

 

写字发力,手腕手臂肌肉起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同时提供稳定的支点让发力更稳定准确。
手掌背部与手臂是自然弧度过渡,不能完全一条线,不能手腕内勾,否则干扰笔画书写。
 
字怎么写都不好看,原来握笔有问题?记住这几个原理,立马见效果

纸张摆放

  • 纸张偏右

     

由于右手书写,所以本身书写位置具有偏右性。如果将纸张摆放对准人体正中间会让右手有够的趋势,便干扰了发力,活动方位和笔画。应该遵循习惯,将纸张摆在略微偏右。(具体可因人而异,如果习惯了中间也可,但不可摆在偏右边过多,长时间会影响身体生长和眼睛斜视习惯。)

 

  • 纸张歪斜

     

纸张摆端正还是略微歪向左边,视习惯而定,一般可轻微偏左歪斜,来配合手臂摆放的本身角度,对把握笔画方向更容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GcBRjl_F_sn_oH3ix8b1DA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在房地产行业,老房子只有两种形式,一个是已经被拆迁的房子,一个是希望被拆迁但一直还没有被拆到的房子
 
现在中国正慢慢从棚改的时代进入到旧改的时代,根据住建部的要求,2020年要严格把控棚改的标准及范围,简单说就是:能不拆,尽量不拆
 
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前期大规模的棚改和拆迁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在前面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拆迁棚改,也一跃进入了暴发户的行列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前期的棚改政策争议众多,但不管怎么样,棚改对于城市的影响,还是蛮多的,甚至通过棚改这样的维度,能解释很多矛盾的现象
 
比如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强二线城市抢人大战轰轰烈烈,一线城市抢不到或抢不过,只能从三四线城市抢,越来越多的三四线人口开始不断下滑
 
但很奇怪的一点就是,为什么有些三四线的人口在不断的下降,但相对应的房价却在不断的上涨

 

我所知道的,已经有好几十个小县城的房价已经突破了2.5万、3万的样子,而上海还有很多地方的房价,也就只要2万多,很明显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虚高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到棚改的影响

很多城市的棚改其实已经成为了当地城市房地产的支柱力
 
前面几年开始大量的棚改依赖的是货币棚改,很多当地的土著突然手上多了一大笔钱,这笔钱绝大多数当然是涌入房地产市场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棚改,带来了很多土地的指标的释放,意味着这些城市的商品房开始增加供应,商品房开始增加供应意味着市场就变得很热闹
 
所有的这些其实都导致了我们看到三四线城市成交开始往上走的核心原因
 
棚改让整个城市的面貌变得更好,大家的生活水平也往上走了很大的台阶
 
但是,花无百日红,前面好啃的骨头基本都啃完了,现在的棚改拆迁顺利推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一旦棚改结束了,有两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必须要面对的
 
首先是整个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会面临着迅速的滑落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很多人一开始就曲解了棚改政策或是货币化安置的政策,伴随着货币化棚改的结束,三四线去库存的压力会越来越重,而且,银行的坏账率可能会提升
前期受到安置的受众本质上个人过去的现金流其实并不稳定,一旦停止了货币化安置的助力,会让他们过度的杠杆化,从而加剧相关的风险
 
从贝壳检测的60多个三四线来看,因为棚改货币化的弱化,三四线成交下滑的占比达到了60%,所以现在很多城市开始都慢慢变得比较弱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是会冲击城市的经济内循环
 
很多人一直很担心棚改会引发楼市的泡沫,但我觉得真正需要焦虑的并不是这个
 
更加需要担心的是一旦货币化棚改停止后社会的购买力应该如何有效的跟进,整个社会如何实现更有效的实现经济的内循环
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我看到很多政府都在大力的卖地,想要补充财政所受到的影响
 
其实这应该是在城市的棚改阶段,就应该抓紧时间做好产业的引进及产业升级,一边棚改一边构建自己的产业链,这样城市的发展就会变得良性循环很多
 
对于地产而言,什么是内循环,就是不需要依靠棚改,就能完成库存的去化
 
当然现在棚改之后又开始慢慢的推行旧改的政策,但说实话,旧改确实不会像棚改带来这么大的力度,换句话说,在接下来的几年三四线将经受一定程度的考验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最近网上有张图片火了,深圳罗湖的用户直接挂出了标语:我要棚改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大家一看小区容貌就知道是很难被拆到的,因为容积率实在太高了,开发商拆迁的这笔账算不过来
根据前期一些专业人士的研究,对于棚改而言,盈亏平衡点大约是在13-14层左右,如果楼层超过了15层,基本可以确定是亏本买卖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目前纳入到棚改范围的小区,绝大部分是容积率偏低的老旧住宅小区,政府通过容积率的调整增加,来弥补政府土地资源的不足
 
高容积率的旧房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容积率的提升空间,对于政府而言,只有支出,没有溢价
 
对于开发商而言,一旦楼层超过了8层后,整体的利润空间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开发商而言,其实真的是没有那么多的动力来继续大范围的推进棚改这件事
但很现实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高密度小区,再过五年,十年,十五年后,会变成一栋栋的老破小,但因为容积率太高,楼层太高,很可能都会拆不起
 
所以整个城市的界面就会变得很差,因为很多楼栋的外立面可能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不美观,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在心里默念,要是能继续棚改就好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对于高密度的小区而言,让业主承担一部分的费用来进行重新的修建,毕竟相对于老房子,新房子在二手市场肯定能产生更多的溢价空间
 
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就只能说不可能,就社会现实而言,哪怕是在公共区域进行翻新或是加装电梯这样的旧改小工程,在没有外部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很多都无法实现
 
所以我有一个小小的判断,未来的小区想要拆迁顺利,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一是小区在建筑形态上会发生一些根本性的改变,属于不可预期的不可控力,比如去年8月,深圳市罗湖区某一栋居民楼突然发生楼体倒塌,后来就是政府在原址进行了重建
 
二是业主有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当然,想要达到这点,压力还是蛮大的,因为在很多老破小居住的人员他们的工作流动性很强,而且工作压力强度大,对自我组织处理拆迁这样的问题,很显然,他们既没有能力也不热心
 
三是在制度与法律层面予以一定的约束和奖励,对于接受拆迁或是加固翻新的,给与一定的税收优惠或是其他奖励
 
当然,从当前看,确实还没有什么措施可以提供给高密度的建筑提供一个有体面的未来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很多老上海人都经历过:一拆致富,从而走上人生的辉煌
 
 我们不评论这个行为的对错本身,从经济获利看,钉子户获取的超额利润的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少,如果经济补偿上无法达成一致,不拆就不拆,也不会再出现强拆等行为
 
「拆迁致富」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的拆迁或是棚改的标准,正越来越公平化、正规化,未来拆迁致富可能再也不会存在了
 
讲真,钉子户就别死扛了,因为死扛也没用
 

以上为正文,来自R先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qHLECrUUjpObJH_ZJ_yuAA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火上浇油!短短7个月,公募基金卖了15000亿。

刚刚过去的7月,火热的行情,给本就火爆的中国公募基金又添了一把火。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当月公募基金累计发行金额高达5336.6亿元,创下公募史上的单月发行纪录,此前这一记录是2015年大牛市期间创下的,金额为3186.4亿元。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若将时间拉长,2020年1-7月份,公募基金发行总规模已经超过15000亿元,同比增长超%,更是超越了2015年全年的发行份额,创下公募史上的年度发行纪录。

新基金爆卖的背后是,2020年公募基金展现了超强的赚钱效应。短短7个月的时间,2020年内已有697只公募基金的收益率超过50%,而收益率超过40%的更是多达1266只。

作为A股最重要的买方力量之一,公募基金正在给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丰厚回报,“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基金狂卖15000亿,超越2015年大牛市

2020年7月,A股突然掀起一轮非常迅猛的上涨,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500点,单月涨幅超10.9%,牛市的呼声愈演愈烈,投资者的入市情绪彻底被激活。

赚钱效应爆棚的公募基金,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入市的第一选择,数据也验证了公募基金行业的火爆程度。

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1-7月,已有817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已经突破1.5万亿份,达到15940.4亿份,超越2015年大牛市同期的成立规模。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刚刚过去的7月份,中国基金行业更是迎来了一波发行、抢购的高潮。

据Wind数据显示,7月新成立的基金数量多达134只,发行总规模达5336.6亿元,环比激增超112%。其中,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有81只,累计发行规模达3200亿元,占比60.3%。

行情火爆的同时,爆款公募基金更是层出不穷。7月便诞生了7只规模超100亿的新基金,分别是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鹏华匠心精选、华安聚优精选、汇添富稳健收益、汇添富开放视野中国优势、富国创新趋势、交银启汇。

2020年以来,募集规模超过100亿的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已经达到15只,其中成立规模最大的是南方成长先锋,成立规模达到321.2亿元。此外,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鹏华匠心精选、华安聚优精选、易方达均衡成长、汇添富稳健收益的成立规模均在200亿之上。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其中,2020年内最火爆的基金也诞生在7月。7月8日,鹏华基金经理王宗合的新基金—鹏华匠心精选(009570)正式发售,当日认购资金超过1370亿元,一举突破了睿远均衡价值基金(008969)创下的1224亿元认购纪录,刷新了中国基金史上单日募集认购量的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新基金的发行市场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龙头效应”。其中,汇添富基金发行的权益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000亿,达到1180.83亿元,今年诞生的15只百亿基金中,汇添富占据了六席。另外,易方达、鹏华、南方、广发、华安基金发行的权益基金规模均已超过400亿元。

进入8月,公募基金发行的热度依旧不减。8月份的第一周(8月3日-7日)便迎来了非常密集的发行潮,多达20只权益基金启动发行。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2020年最牛基金,爆赚108%

任何一款被疯抢的资产,都离不开持续赚钱的示范效应。2020年以来,基金被疯抢的背后也是,中国公募基金展现出了极强的赚钱效应。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权益类基金(包括混合型、股票型、指数型;剔除分级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9.52%,显著跑赢同期的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

若剔除指数型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的收益率达31%。

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9381只公募基金产品上半年合计利润达到7268.52亿元。

具体到单只基金来看,截止8月3日收盘,2020年内已有5只权益类基金的收益率已超过100%,分别为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易方达生物科技、南方新兴消费进取、融通医疗保健行业A、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另外有11只基金的收益率已超过90%。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另外,多达697只公募基金的收益率超过50%,而收益率超过40%的更是多达1266只。如此强劲的赚钱效应,已经超过一线城市的房产投资,“炒股、买房不如买基金”的趋势正在形成。

那么,2020年以来,爆赚的公募基金的收益来自哪里呢?

从回报率前15只基金的投资风格来看,重仓持有医药、农业、消费等板块更是基金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众所周知,2020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医疗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资本市场更是牛股辈出,尤其疫苗相关概念股,涨幅更是惊人。

以2020年前7个月的收益率“冠军”—招商国证生物医药(161726)为例,截止2020年二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属于医药相关行业,仓位占比超过63.7%。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从招商国证生物医药(161726)的前十大重仓股可以看出,重仓配置了沃森生物(300412)、智飞生物(300122)、华兰生物(002007)等疫苗大牛股,其中智飞生物涨幅高达282.8%。

“散户亏钱、机构赚钱”的趋势愈演愈烈

2020年以来,监管层有意促进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并不断引导个人投资者通过专业机构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

早在2020开年之时,银保监会便发文指出,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促进居民储蓄入市”一度刷屏资本市场,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进一步解释称:

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核心是让居民部门的储蓄通过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储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

 

此番定调之下,最为受益的莫过于中国公募基金。

同时,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一则数据《A股散户亏损  机构赚钱》,在资本圈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该数据显统计了2016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的各类投资者的盈亏数据,其中,个人投资者无论账户资金规模大小,整体上都是出于亏损,只有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实现了正收益。

炒股不如买基金铁证!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最牛基金爆赚108%

另外,数据显示,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无法通过择时交易获得稳定的收益,只有1000万以上的散户、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通过优秀的选股能力实现了盈利。

可以预见的是,A股投资者机构化是一个大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2020年得到了加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hbVeieAgKaeuBDMzigI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