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战役(1):我的泡沫很大,你忍一下

资本在线坟头蹦迪

 

这是有关资本战役的上篇。

 

1

谈资本之前,我想先谈一件事。

1月26日,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宣布“双开”。

双开这个大家都清楚,肯定是犯错了。但是这一次,针对他犯错的原因和结论,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中,除了传统的丧失理想信念、背离两个维护、政治意识冷漠外,竟然在通报中第一次出现了全新的罪名:

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

要知道,跟以往任何高官的落马通报相比,“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还是第一次出现。

我专门看了《零容忍》的纪录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家利用地铁的支付搞权钱交易的过程,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一下。

这家公司叫做优城联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对外号称是一家聚焦“地铁互联网+”的高新科技公司。

优城联合的投资方是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蚂蚁科技集团全资控股的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优城联合的股东之一,出资166.67万元,占股14.28%。

2018年,优城联合获得了温州地铁移动支付系统的部分项目。

2019年11月,优城联合公司又作为大股东投资创立了杭铁优城科技有限公司,优城联合占股55%,杭州地铁集团占股31.5%,而蚂蚁科技集团全资控股的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又投了135万元,占股13.5%。

你听我叙述,是不是觉得是小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地铁支付才几个钱啊,两个城市才几个钱啊,贪官才能贪几个钱啊,都是小钱。

小吗?少吗?

我查了一下,杭州2019年地铁的营收将近67亿,利润将近13亿,这么大额的流水,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挣钱?这还只是一个城市,要是扩展到全国应该挣多少?这只是地铁一条业务线,要是全产业链覆盖,应该挣多少钱?

我不敢算,我不敢想。

应该不少吧,比我一个月的工资多不少吧。 

2

 

你可以想象,韩国的三星。

 

2021年,打击资本、打击垄断成为了一种风潮。

 

资本是个中性词,我无疑落井下石、火上浇油,我更多是想给大家呈现一种资本的全貌,尤其是现在的作为。

 

很多人以为这两年才开始。

 

其实不是,早在2015年甚至更早,打击恶意资本就已经开始了,而在这风潮之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万达、海航、安邦、恒大、阿里、滴滴……

包括前年被约谈的蚂蚁金服,当时的估值有多高?

 

2万亿。

 

对外宣传大数据、高科技,本质上却是一家彻头彻尾的放贷公司。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当蚂蚁金服老实了之后,其他互联网巨头非但没有收手,反而布局社区团购,把资本布局的手伸向了菜市场。

 

他们没有去开拓海外市场,他们没有花钱做大做强科研技术,却把每分钱、每份精力都用在国内的一亩三分地,眼看电商市场已经不行,就把手伸向了放贷款、送外卖、出租车、卖白菜。

 

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只要占领了中国的庞大市场,就是一本万利的市场,就是地主老爷收租的市场,妥妥的风险小、收益高、收益稳。

 

生老病死,都离不开这几家公司。

 

比如恒大。他所做的,看似也是一位好同志。

 

地产登顶第一,布局四大产业,许老板登顶中国首富,文旅、保险、亚冠、新能源、粮油、矿泉水,1年内公布6款恒驰汽车,贵州扶贫,广州足球,你能说这些有错吗?不是未来吗?这样的同志是不是好同志?

 

绝对是。

 

可是恒大依旧是败了,为何?

 

毕竟追风口的人,要么是单纯挣钱的,要么单纯做事的。

大多数的老板,是第一类。

3

 

2017年前后的万达,截然相反。

 

万达成功靠岸,运气太好了,比恒大早了3-4年。

 

王健林和万达所经历的,以及所有大企业所经历的,是一轮最惊心动魄的去杠杆运动,是国家与资本市场较量的第一个阶段。

 

比如万达。

 

巅峰时期的万达,自己是多届首富,儿子是国民老公,拥有200多个万达广场,10多个万达城,80家五星酒店,1300多家全球影院,2家美国电影公司,1家英国游艇公司,上千幅名画,节目上Battle,到处说金句。

 

一切都在2017年截然而止。被曝欠债6000亿,跌出富豪榜,股价暴跌,债券大跌,被银监会约谈,甚至一度《人民日报》都公开批评王健林“莫把工具当目的”。

 

比如海航。

 

海航在短短20年多时间之内,海航资产从千万到破万亿,增长了10万倍。到了2017年,靠杠杆并购的海航总资产已经超过1.2万亿,以530亿美元的营收登上《财富》世界500强,位列170位,是海航第三次登榜,也是位置最高的一次。

 

当时海航董事长-陈峰方言“未来十年要让海航步入500强前10名”。但是没成想,短短4年,海航就急转直下。2021年1月的最后一周,海航集团正式破产,并且开始进行财产重组。

 

那几年,我们最熟悉的是这些:

 

定一个小目标,先赚1个亿。

 

钱是我自己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海外投资是转移资产吗?我就是。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大家看看万达和海航都买了什么:

万达: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北欧院线项目,12亿美元收购美国卡麦克院线项目,3.2亿英镑收购英国游艇俱乐部,6.5亿美元收购美国铁人公司入股马竞俱乐部,9亿美金建芝加哥第三高楼,20亿英镑在伦敦建城市综合体,30亿欧元在巴黎建设娱乐城,100亿美金在印度建设世界级产业园区。

 

海航:22个大行业进入12个,收购了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大楼,并增持德意志银行,收购香港-惠理集团,新加坡物流公司。

 

所有投资的海外项目,都存在两个致命的问题:

 

1、自己不出钱,都是从银行借钱。

 

2、没有一项涉及科技,全都是重资产。

 

你这样做,国家岂能饶你。

4

 

自媒体写稿子,很愿意踩资本。

为何?流量大啊。

因为民众都是乌合之众,因为民众都仇富啊,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资本的原貌,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李嘉诚和霍英东不一样,一个爱国一个狡诈,但问题是,霍英东才几个啊?李嘉诚才是多数。

所以,我想要探讨的命题是:

 

过往百年,公平与效率。

 

建国后的30年,公平第一。

 

改革开放后,效率提上了第一位。

 

尤其是1984年之后,从农村发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刚刚进行了不到6年,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就从农村转向了城市,效率成为了整个国家的第一要务。

 

1978年,我们国家的生产总值不到3700亿,但是到了2020年,我们的GDP变成了100万亿,整整增长了270倍。

 

公平和效率就是两个极端:

 

极端的公平,拖累了经济,生产力跟不上。


极端的效率,贫富差距拉大,怨气很大。

 

再举一个更大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产业转移,其实产业转移的背后,都是资本转移。

 

大英帝国,把大量的制造业转向了美国,自己专职干金融;

 

霸主美国,把大量的制造业转向了德国、日本,自己专职干金融;

 

德国、日本,把大量的制造业转向了香港等四小龙,自己专职干金融;

 

香港等四小龙,把大量的制造业转向了中国,自己专职干金融;

 

你看看,伦敦是金融中心,纽约是金融中心,香港也是金融中心,都是金融中心,都知道金融挣钱快,于是没人干产业,没人干制造业。

 

这中间有一点不同,虽然都在发展金融业,但是美国有最顶尖的科技,德国、韩国、日本的高科产业也非常不错,台湾的电子产业也很牛,香港就不行。去年为什么香港发生了大暴乱,除了房价等压力外,最核心的还是失业,都没产业了当然就没工作了。

 

回到开头,产业转移的背后是资本转移,因为只要资本为了赚更多的钱,就必须开源节流,开拓更大的市场,压榨更低的劳动力。

 

美国的苹果会这么做。

 

日本的丰田会这么做。

 

韩国的三星会这么做。

 

中国的阿里也会这么做。

5

 

1、如果我的这篇文章单纯为了踩资本,那格局真的小了,也绝非我的本意,资本是中性词,不好不坏,我告诉你,只是为了提醒你注意,而非排斥。

 

2、不是要打击所有的资本,而是打击不听话的资本。尤其是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却坐享抢占人民地盘的渔翁之利。

 

3、资本永远消灭不了,没有资本必然面临贫穷。共同富裕永远兼顾两个,效率与公平。不打击人民不答应,打击太重了企业不答应,手轻了没效果,手重了重创经济,怎么做都是走钢丝。

 

4、万达、海航、安邦、蚂蚁、恒大,以及吴签被抓,敲打游戏,薇娅避税,从行业到个人,都是头部。

 

5、高房价、教育产业化、员工的合法权益被漠视、巨头企业不搞创新,开始集体搞放贷,这些多重因素叠加下,以多子多福著称的中华民族居然开始生育率不足了。现在年轻人最流行的是什么词:打工人、废青、躺平、内卷、苟着。

 

6、资本挣快钱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高端科技、高精尖制造业、领先实体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6YjUhrmNQ-1VhAUsdOhV8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