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

——罗曼罗兰

1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最新高中招生政策改革方案。
改革的主题是“名额分配综合素质录取”。
市场反应激烈,马上炸了锅。
有人说上海学区房完蛋了,有人说此政策会是全国各地的前车之鉴,组合拳打下来,未来学区房“不值得”。
先别着急,任何政策出台,都是有根源的,我们需要弄懂来龙去脉。
文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下:
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举个例子,A名校明年招生1000人,那么有500-650人要定向名额,其中150-195人要给到区,350-455人给到区里的普通初中。
最高45.5%的招生名额被强制平分到普通学校。
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啥意思呢?这还得看对照着过去来看。
上海的朋友对我说,上海“初升高”市场异常残暴。
头部高中(四校八大)几乎垄断了上海所有清北复交名额。
高中竞争激烈,为了维持名校升学率,顶部高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向头部初中定向招“尖子生”,俗称“掐尖”。
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这样一来,从“牛小-牛初-牛高”利益通道形成,牢不可破。
而进入这条通道的门槛,就是在头部小学或者头部初中旁边买一套房子,也就是学区房。
无数家庭花光血本,拼了老命往里挤。
道理很简单,名校价值外带房价增值,一线学区房成为上海最牛逼的资产标的。
之前我们讨论过,如果这条通道继续延伸,上海的学区房价是没有天花板的,而且未来上海普通家庭的娃儿,想读好大学的希望也将越来越渺茫。
久而久之,会形成深不见底的「阶级鸿沟」。
这种情况现实吗?
至少在我们这个国家不现实。
所以这次上海出台改革政策,也在情理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公平教育资源”。

2

逻辑搞明白了,我们再来研究第二个问题;
政策出台后,市场机制将如何运转?
如果想公平教育资源,就必须打破这条利益通道,而打破的方式,从高中招生制度下手,无疑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
你不是就喜欢从头部初中“掐尖”吗?
那好,现在改了。
必须把招生名额让出来,让上海所有普通学校都有机会上头部高中,注意,是强制性的哦。
原来在一所牛初上学可以直接进牛高,但现在概率大幅下滑。
对于那种成绩一般就靠学区房走捷径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暴击,久而久之,一线学区房的稀缺性也就没那么强了。
所以一小撮名校周边学区房贬值是接下来的主流,这里比较心疼刚高价入手一线学区房的选手们。
其实这波政策下来,学习极好的牛娃几乎不受影响,该上好学校继续上。
学习极差的孩子也不受影响,之前考不住,现在依然考不住。
影响最大的,则是学习中上等的一些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公平教育求之不得。
比如昨天一个朋友对我说,之前想买上海一线学区房,现在感觉没必要了,直接买二线学区房,或者直接去郊区五大新城买房不香吗?
双方父母研究生毕业,家庭教育没问题,花点钱再请个家教,孩子学习出不了问题,对于郊区新城完全是降维打击,以后能做“鸡头”咯。
你看,永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我朋友这种想法的家庭会非常多。
问题来了,需求积聚,会不会推高普通学区房的房价?
其实,这个政策出来,我认为各有利弊。
利是,让普通家庭有受到优质教育的机会,而且打掉了上海房价天花板,让房价动力不再那么疯狂。
弊是,打掉一个1500万的老破小,又会衍生出15个从200万涨到300万的刚需房,俗称:
“按下葫芦浮起一堆小瓢”。
而且中下游机会增多,竞争更为激烈。
之间普通家庭上名校,想都不敢想,现在政策给了机会,当然要争取。
学校不好就靠家教弯道超车,所以上海家教市场一定会需求猛增,价格水涨船高,教育成本也高了。
资源具有稀缺性,这一点任何政策都无法改变。

3

对全国学区房有什么借鉴意义?
这里我要明确两点:
1、“指标到校”,上海之前就有,这次只是份额加大。
2、很多城市之前也有,上海不是第一家。
所以不能听一些媒体所说,“上海开创了先河”,纯属瞎忽悠。
至于效果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安徽、南京等地的学区房价格走势。
至于小地方更难实施了。
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我之前讲过一个故事,某三线城市做教育的朋友给我讲,当地早已实现了教育公平化,政府强制牛中对全市全面招生,但学校却很“鸡贼”。
偷偷隐藏招生名额,定向学区房名额,因为他们知道敢掏大价钱买学区房的家庭,一定更重视教育,孩子的素质肯定不会差。
教育公平,我是支持的。
但真想“公平”,得从根上治,这点可以学学隔壁日本。
日本的公平教育真的是世界第一,具体方法简单粗暴:
1、所有学生就近入学,无论租房还是买房,只要住在这里就行。
2、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招生,不看户口本。
3、公立学校教师升级为“国家公务员”,政府统一发放薪资。
4、公立所有教师、校长实行强制轮岗制,甚至从“城市-农村”。
牛校和渣校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师质量,就像日本这样,再牛的教师也要轮岗,而且下一站你根本不知道在哪,还怎么学区房?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当然,日本富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都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因为私立学校老师是固定的,从而推高了名校旁边的“学区房”价格。
但这无所谓啊,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房价再高也影响不了老百姓,就像新加坡制度一样,商品房炒破天,也影响不了保障房的价格,老百姓享受教育还是公平的。
教育均衡是中国未来教育的大趋势,日本应该也在中国的学习之列,但这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因为里面夹杂的利益关系太过复杂,跟出台房地产税一个道理。
在这之前,作为家长的,只能看清现实,把手头工作做好。
最后对于学区房,我还是那几点建议:
1、当下,稀缺资源还是会被顶部人群掠夺而空,等不来的。
2、能够着的继续够,够不着的别强行够,尤其牺牲全家生活品质换教育资源,不值得,学区房本就是一种奢侈品。
3、买不起学区房,就要坚守“家里的书房是最好的学区房”信条,想办法用家庭教育补足教育短板。别吝啬,大方花钱请家教,让孩子当鸡头,“换道超车”。
4、很多人说,“干嘛这么累,我就想让孩子自由生长”。如果你是权贵家庭,无所谓,但如果你的家庭很普通,我劝你三思。阶级在加速固化,寒门未来难出贵子。
这就是现实世界,与理想之间,永远隔着一道阴影。

教育与房子正在脱钩!

上海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节点出台中考改革的细则?

北京为什么会在上海出台政策的第一时间组织学习?

请看下面这张图——

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有些事不好细说,请诸位各自体会!

我真正想跟大家说的关键是:

目前,所有的政策方向全部利空学区房!

目前,所有的政策方向全部利空学区房!

目前,所有的政策方向全部利空学区房!

我们去观察这两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幼升小/小升初严格多校划片、取消点招、公民同招、取消锁区、重点高中名额面向全市分配……

有没有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所有的教育体制改革,都在增加不确定性!

过往数十年,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在于太过确定——

想考好大学,就要进好高中;想要进好高中,就要进好初中和好小学;想要进好初中和好学校,就要玩学区房……

想要玩学区房,就要玩家底、玩爹!

爹硬,家底硬,学区就硬;学区硬,高中就硬;高中硬,大学就大概率硬。

玩家底和玩爹,是具有地域属性的——

牛批的家底集中在一起,牛批的爹们集中在一起。

学区和学区房,实际上成为了“千万家底的爹味俱乐部”。

而教育,恰恰是阶层跨越的第一层阶梯。

关于学区房,大雷要暴了吗?

一群千万家底的爹们聚集在一起,看似垄断的是教育资源,实际垄断的是阶层跨越的第一层阶梯。

爹集中了,资源就垄断了,铁幕就降落了。

这特么显然是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

别忘了,咱们是一个把“共同富裕”直接写入十四五规划,甚至是奋斗目标的国家。

当底层的第一上升通道都被垄断了,还怎么实现共同富裕?

而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终极目标就是把“爹们”击散

怎么击散?

无非是制造更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多校划片,看似买了学区房,但可能划不进同一个学区;

比如公民同招,虽然有钱有资源,但也可能上不了民办;

比如中考改革,虽然上了好学区,但也可能和普通学区和普通爹的孩子分在一起……

以不确定性,让房子和教育脱钩!

以不确定性,让资产和教育脱钩!

以不确定性,让爹们和上升通道脱钩!

这就是未来的大趋势!

大趋势之下,学区房一定是逐步利空!

受冲击最大的,一定是只有学区价值的老破小。

绝大多数的学区老破小都具备以下特征:

破、烂、脏、空间逼仄,居住舒适度几乎为零,居住体验感几乎为负。

没有任何居住价值,唯一的价值就是学区。

别人老破小,卖1万/㎡;你带学区的老破小,卖4万/㎡。决定3万价差的唯一,在于你有学区。

现在你告诉我,它唯一的价值——学区,不太确定了?

你这是扯了个大Dan啊。这基本就相当于——

鱼香肉丝里,没了肉;番茄鸡蛋里,没了蛋;黄焖鸡里,没了鸡……

丧失学区价值的老破小,就好像臭豆腐里,没了豆腐,只剩下个臭!

我还有三句话送给大家:

教育公平化和教育均衡化,一定是时代的大趋势。

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的底层逻辑是,大人物不想看到铁幕降落,给普通人释放出一个关键信息点——阶层跨越的大门没有关闭,我们仍然处在差不多的环境中,都有向上通道。

站在长线大趋势上看,学区房一定不是长线价值的最优标的。

万般皆下,唯有鸡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vjHe1kqwYyR6hj1qt9pCw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