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2
败走三星
2009年,从台积电出走后,55岁的梁孟松云游故里,此后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过着半退半隐的神仙日子。
也就在那些年,远在韩国的三星半导体先进制程,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4nm到10nm,三星的技术水平像是坐上了火箭,和台积电的制程差距,也是越来越小。
那时,台积电内部有很多声音,怀疑三星在背后有大佬暗中相助,但是找不到证据。直到一封神秘邮件的出现,把三星背后的秘密全部揭示了出来。
那封邮件是梁孟松寄给蒋尚义的祝寿邮件,但蹊跷的是,邮件后缀名居然是三星,而这也意味着梁孟松已经在三星就职。通过这封邮件,台积电顺藤摸瓜,摸清楚了梁孟松这几年在三星的所作所为:原来梁孟松所谓的”教书育人”,实际上是去指导三星的技术员工。
随后,台积电一纸诉状,将梁孟松告上法庭,并勒令梁离开三星。而那份法庭上的重要证据——神秘邮件,则是它的恩师蒋尚义亲自揭发的。
随着梁孟松的出走,三星在半导体制造关键制程上的实力,也就一落千丈,在关键节点和台积电的差距逐渐拉开,这也在侧面印证了梁孟松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深厚功底。
后来,当有人问梁孟松为何要转投竞争对手时,梁孟松依然对在台积电的不公正待遇心有余悸。对他来说,此生最大的梦想,便是打败台积电。
PART-3
引领中芯
2017年10月,一心想要继续证明,自己可以赶超老东家台积电的梁孟松,履职中芯国际。
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又开始创造奇迹。短短一两年,中芯国际的工艺制程直接从28nm跨越到14nm,且良品率也有大幅提升,可谓“1年干完10年的活”。
去年,中芯国际实现了第一代FinFET的流片,年底开始了14nm芯片的量产,紧接着又研发出第二代微FinFET N+1工艺制程,第二代比第一代在功耗、性能上都有明显提升,距离三星的7nm制程,只差一台EUV光刻机。
当然,背后的梁孟松功不可没。
然而,颇有戏剧性的是,早在2016年,蒋尚义就担任了中芯国际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只不过随后去了武汉弘芯,却因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
而此次蒋尚义回归中芯国际,是否又让梁孟松想起了过去在台积电和三星的梦魇呢?
PART-4
路线之争
除了个人情感上的恩恩怨怨,在半导体技术路径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梁孟松愤然离职原因。
梁孟松是一名半导体上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彻彻底底的先进制程信徒。当年在三星的时候,梁否决三星20nm制程直接做14nm的举动,便为后人称赞,来到中芯,自然要做关于先进制程的“大跃进”。
但实用主义的蒋尚义,却热衷突破摩尔定律的另一个技术路径——先进封装。蒋尚义最近一次对外表态时曾谈到,他非常青睐先进封装技术。相信在中芯,他能实现先进封装的梦想,且可以比在武汉弘芯快至少四至五年。
在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的当下,半导体实现跃升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回报周期却在拉长。且目前只有台积电、三星等少数厂商掌握5nm先进制程,而其他玩家已经放弃了7nm制程的研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尚义所倡导的先进封装技术,或许是此次中芯国际聘请他再次出山的真正原因。但这便意味着,梁孟松所主导的先进制程工艺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在建设4座先进的芯片封测实验室,不久前还宣布突破了3D Fabric封装工艺。此外,有传言称中芯还要在北京亦庄成立新的工厂,除了造12寸晶圆硅片外,同时也要发力芯片封装。
因此,在技术路线的倾斜下,梁孟松的出走,或许是注定的。
更何况,中芯国际对于蒋尚义的任职,丝毫没有提前通知梁孟松本人,缺乏最其码的尊重。
但无论是江湖恩怨,亦或路线分歧,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蒋尚义和梁孟松都是不可少的左右手,少了任何一只手,都无法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来源:老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