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国芯”,始终是中美未来在科技争霸中,绕不开的核心竞争点

 

2020年中国大陆芯片进口总额3800亿美元,占全部进口总额的18%,比原油进口还多

 

芯片是我们单项进口最多的项目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2021年,前两个月,半导体进口量又暴增36%

 

大陆缺芯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并且可能继续扩大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而就在上个月拜登制裁了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济南、深圳、无锡、郑州多个国家级超级计算机中心被制裁

 

美国禁止外国企业,给中国超级电脑提供包括芯片,技术等在内的出口

 

超级电脑,没有尖端芯片,那就是一块砖头

 

美国来势汹汹,中国若不能自强,困难将越来越多

 

目前“中国芯”的最大希望依旧是中芯国际,因为中芯是大陆唯一可以排入芯片制造第二梯队的公司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以制程先进程度划分的芯片梯队

 

第一梯队(5-10纳米)完全被台积电和三星霸占

 

第二梯队(12-32纳米)台积电也是大头,之后是美国的格罗方德,台湾的联电,中芯占比较少

 

中芯虽然也有较为先进制程,但不成熟,良率也不稳定,资本市场没人买单

 

但中芯是“中国芯”突破美国围堵的最大希望了,中芯的未来,很大程度决定了中国芯的未来

 

所以今天想多聊聊关于这颗中国芯的状况

 

为了尽量严谨,直接上天眼查数据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中芯国际最早是2000年由台湾人张汝京创立的,当时著名的《瓦森纳协定》才签署没多久

 

瓦森纳协议是世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严格审批将高新技术出口给发展中国家的

 

西方对中国的高新技术设备,都会以N-2的原则审批,N就是现在最新技术,所谓N-2,指中国只能获得落后于最新技术两代的东西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天眼查显示中芯国际的大股东曾易手多次,2001年最早的中芯国际大股东是:

 

1,美国高盛

2,华登国际

3,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3,德银中国等

 

为什么要这样搞?中国人自己搞芯片公司不行吗?

 

很遗憾,当时不行

 

因为要突破《瓦森纳协议》,中芯就必须是一家有大量外资参与的合资公司

 

当你有德银,有高盛这种世界级公司参与后,外国对你出口技术和设备的审批才可能通过

 

你才有可能拿到需要的技术专利和相关设备

 

除了要外资参与外,中芯当时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整团整团的挖人

 

大陆到今天还是非常缺乏半导体人才,就更别说2000年那时候了

 

那时中芯刚成立,主要工程师团队全都是台湾挖来的,注意是一整团一整团的挖人,而不是挖几个或者几十个

 

当我们深挖中芯的历史对外投资时,就能找到佐证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上面这两个学校,一个是民办中芯学校,一个是民办中芯幼儿园

 

这就是中芯对待人才的态度,你有见过哪个企业包办员工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

 

更何况那是2001年,01年中芯学校创立,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芯依托于大量台湾人才,为了留住这成百上千的人才,中芯特别建立了中芯学校

 

虽然这两个中芯投资的学校在公司项目的不起眼角落,但他却是中芯能发展的关键

 

因为留住人才,才是一切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当时的中芯国际,有人才,有技术,更有上海政府的全力支持,这颗中国芯的发展起步很高

 

很快它就成为了晶圆代工行业的前五位,直接挑战前头的台积电和联电

 

面对中芯的勇猛势头,台湾那边急了,陈水扁下令,打中芯,以未经许可去上海投资为由,重罚张汝京500万,中芯北京厂建立后,又罚500万,中芯收购摩托罗拉后,再罚500万

 

同时也对一批来大陆效力的工程师进行打压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在此情况下中芯不得不加大薪酬稳定员工情绪,并且抵住台湾那里的压力

 

而当时中芯更大的问题,在于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芯片产业有个特点,就是赢者通吃

 

最顶尖的技术企业,是能垄断绝大多数利润的

 

中芯才起步,虽然起步很快,但要追技术就必须不断烧钱研发,这导致中芯连年亏损

 

2000年,中芯创办

2007年,亏损1950万美元

2008年,亏损4.4亿美元

2009年,亏损8亿美元

 

注意中芯的性质,它不是国企,创办人张汝京必须要对大股东负责

 

于是刚才这群2001年入股中芯的大股东们,开始逼宫张汝京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大股东要求中芯减少亏损,减少新技术研发,把更基础的制程给抓牢了,公司绝不能再这么亏下去了

 

但是在张汝京心中,掌握中国芯的核心技术才是首位,盈利是次要的

 

这就是中芯这家公司诞生的“原罪”

 

中芯叫“中芯国际”,不叫“中芯中国”

 

你股东全中国公司的话,那西方不会卖你技术和设备

可你股东中外合资的话,就不可能放开手脚追赶技术

 

最终胳膊是拧不过大腿,中芯连年亏损,再不找钱,企业都撑不下去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台积电在美国起诉中芯非法使用高达61个台积电专利项目,要求中芯赔偿10亿美元

 

中芯哪里赔得起这钱,试图庭外和解,幸运的是当时台当局是马英九,在马的撮合下,死敌中芯和台积电,庭外和解

 

和解公开内容是:中芯分4年共计赔偿台积电2亿美元,同时中芯给台积电8%股权,外加2%认股权

 

另外一个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条件是,张汝京立刻辞职

 

如果张汝京不走,台积电不会和解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张汝京集中精力追技术,严重威胁台积电的领先地位,张汝京这人不除,台积电寝食难安

 

最终,张汝京为了中芯,选择辞职

 

张汝京走后,中芯最大的问题还是钱,于是找到了国企“大唐电信”合作

 

从下面这张天眼查的关系图,我们就能一目了然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当年中央开始搞国企整合,将过多臃肿无能的国企整合到一起

 

大唐电信如果不想被整合,就必须拿出点实力,于是大唐认为,控股一家中国最重要的芯片企业,可以成为自己不被整合的筹码

 

大唐电信不是省油的灯,它想要控制中芯,可中芯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崽儿

 

常年支持中芯的江上舟同志,和张汝京是老朋友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江上舟是前上海市副秘书长,当年中芯在上海创厂时的困难,都是江上舟帮着解决的

 

江上舟退下来后,就去了中芯任职,当台积电逼迫张汝京辞职后,江上舟09年成为中芯新董事长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江上舟的企业关系不复杂,退下来后就是一个“中芯人”,担任中芯北京厂和成都厂的法人,另外最高担任到中芯董事长

 

江上舟有独到的宏观视野,毕竟是前上海市副秘书长,为了遏制大唐在中芯获得过大话语权,从而破坏中芯发展,江上舟决定再引入一家国企的投资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2011年江上舟拉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中汇金和中国金,投资2.5亿美元,获得11.6%的股权,成为中芯第二大股东

 

这里面的差别是,“中投”就是家投资公司,它没有实业,不会干涉中芯发展

 

可“大唐电信”,是有实业的,它会干涉中芯的发展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服务

 

一番操作后,中芯的持股分布,变成了这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终于中芯拿到了新的投资,熬过了破产危机,随后更任命了半导体圈内最懂稳定和平衡的邱慈云来当CEO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邱慈云这人很厉害,如果张汝京是开创派的话,邱慈云就是稳定派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公司财报

 

邱慈云上任仅一年,2012年开始,中芯居然盈利了,要知道中芯在之前近十年的时间里,从未盈利!

 

邱慈云改变了中芯的,谁都想要长大,但长大的前提是你要能活下去

 

如果中芯一直追求先进制程,而不注重成熟工艺,那在公司掌握先进制程前,就会倒闭

 

于是邱慈云将重心放在了更成熟的工艺生产,不过度追求先进制程

 

大白话讲就是,我们先把走弄好,走的稳了顺了,再来谈跑的事

 

中芯这一企业战略的大转变,让中芯的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并且再没低于过100亿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中芯,走的稳了

 

然而花无百日红,鱼和熊掌总难兼得

 

中芯稳定后,对于邱慈云过于保守的批评却越来越多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张汝京时期,中芯对于新技术的资本投入总在30%-50%之间

 

可邱慈云上台后(图上红框),2012年6%,2013年8%,2014年8%,2015年多了点16%

 

要知道中芯的成分正在慢慢改变,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中芯自然成了重要的目标企业

 

国家的要求很简单,中芯,掌握先进的自主技术

 

尤其是当2014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成立后,中芯立刻获得注资(天眼查下图)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除了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外,随后几年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一大票不差钱的“国字号投资公司”纷纷注资中芯

 

中芯,“不差钱”了

 

邱慈云,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

 

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张汝京和邱慈云都是对中芯贡献巨大的人

 

张汝京的离开,是因为中芯跑的太累了,快跑不下去了

 

邱慈云的离开,是因为中芯走的太慢了,该跑起来了

 

而接替邱慈云的,正是被誉为半导体奇才的梁孟松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这位梁孟松和台积电有仇,是真有仇

 

2006年台积电开始内斗,内部最重要的研发部老大“蒋尚义”退休了,张忠谋决定拆分研发部,搞双首长制

 

一个首长已经内定是辈分最高的“罗唯仁”

 

而另一个首长,在“梁孟松”和“孙元成”两人中挑选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最终梁孟松竞争失败,台积电几乎不提真正原因,只是高层采访时别有意味的讲了句:

 

“梁孟松很厉害,可性格有时候……”

 

竞争失败的梁孟松被张忠谋找去,安排他去“超越摩尔办公室”(“more than Moore”)

 

这是张忠谋认为的芯片两个发展方向:

 

一个是加强现有制程,开展芯片多样性研究,例如微机电系统,车载芯片,感测器芯片等。

 

另一个方向是不断突破制程,从5纳米,到3纳米,再到2纳米,芯片越做越小

 

梁孟松从来想干的就是第二个,不断突破先进制程

 

可张忠谋却让他去搞第一个,梁孟松认定这是老板对我的羞辱,是明升暗降

 

多年后,当梁孟松“背叛”台积电被告上法庭时,他在法庭上曾哭诉说:

 

“我在超越办公室几个月,完全不受重视,也无事可干,大家都知道我被下放了,被冷落了,我也不敢再去员工餐厅,我怕见到以前的同事,以前的同事也怕见到我,我觉得非常丢人,没脸见人,我对台积电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最后就这么对我,把我安排去一个像冷宫一样的办公室。”

 

最终梁孟松辞职,他先去了几年三星,三星的合同满后2017年被挖到中芯

 

中芯的邱慈云,是一个让中芯慢慢走起来的人(扭亏为盈)

 

而2015年后,历史赋予中芯的任务是,跑起来,加快速度跑起来

 

此时,整个半导体圈就没比梁孟松更适合中芯的人才了

 

梁孟松,特别擅长跑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芯片制程中,20纳米是一道能掐死人的难关,因为当制程要到20纳米以下是,就要采用FinFET技术(鳍式场效电晶体)

 

没这个技术,20纳米下,想都别想

 

梁孟松刚到中芯时,中心技术还停留在28纳米,由于无法掌握FinFET技术,20纳米的试产良率不到30%,14纳米的试产良率,更只有惨痛的3%

 

换句话说,14纳米,你生产100个,不合格97个,这东西是没法用的

 

然而梁孟松到中芯后,立刻展现强大技术能力,他带领着一批熟成的工程师,向中芯高层夸下海口,两年内,让中芯制程从28纳米直接进军14纳米,跳过中间的20纳米

 

很多人都认为梁孟松是在说笑,造芯片要是像他嘴巴上说的那么简单,那中国芯片就不会被卡脖子那么多年了

 

但梁孟松兑现了他的承诺,他是个奇才,性格或许不讨人喜欢,但从不夸口自己做不到的事

 

2018年,中心发布新闻稿:

 

14纳米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大陆第一代FinFET技术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客户导入阶段,就是良率超过90%准备量产了)

 

一年后,2019年在浦东的中芯生产线上,大陆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芯片,成功量产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后来为了感谢梁孟松的贡献,中芯国际直接给他送上购股期权

 

梁孟松获得的份数,和董事长周子学一样多,659117份

 

和2001年中芯国际就建立“中芯学校”和“幼儿园”一样,人才人才人才,永远是中芯最重要的资源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从天眼查来看现在中芯的核心团队成员包括:

1,周子学(董事长)

2,蒋尚义(副董事长)

3,梁孟松(首席CEO)

4,周梅生(副CEO)

 

周子学没话说,党员,工信部总经济师,退下来后掌管中芯(之前的江上舟2011年因病去世)

 

当年就是周子学早早选定梁孟松,又动用两岸多重关系,将梁孟松挖来了中芯

 

周子学也是托起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尖兵,管理和任职多家重要的半导体企业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而周梅生是梁孟松手下第一大将,当年在台积电时,周梅生就是梁孟松手下的

 

后来梁孟松去三星,周梅生不喜欢韩国没跟着去,可当梁决定去中芯后,周梅生立刻从台积电去了中芯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而这张中芯核心高管图上,是有隐患的,最大的隐忧可能就在第二位的蒋尚义,和第三位的梁孟松身上

 

梁孟松2017年会决定来中芯时,一个潜藏的大家心里,心照不宣的原因是,蒋尚义走了

 

蒋尚义也曾是中芯董事,2016年正好在梁孟松来的前一年,辞职离开了中芯

 

而蒋尚义这个人非常重要,在华人半导体圈子里人缘极好,人称蒋爸,他和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也是老同事,老朋友

 

“张家”和“蒋家”的私人关系也很密切

 

张忠谋二婚的老婆,就是蒋尚义撮合的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张忠谋二婚老婆“张淑芬”的前老公,是台湾化工所所长吴丁凯,而吴丁凯和蒋尚义又是老朋友

 

蒋尚义就夹在张忠谋和张淑芬之间,把这桩婚事撮合了

 

蒋尚义这人在半导体圈的人脉非常强大,属于谁都要给点面子的类型

 

除了梁孟松

 

梁孟松和台积电有仇,尤其对张忠谋和蒋尚义这两人

 

当梁孟松去三星帮忙,对付台积电后,张忠谋也召回了退休的蒋尚义,担任董事长顾问

 

蒋尚义回来,就一个任务,阻止三星技术超越台积电

 

蒋尚义用了两招来对付三星,第一招技术战,大幅增加技术投入,维持对三星的技术领先

 

第二招,法律战

 

你三星的技术追赶动能来自于“叛将”梁孟松,那我就搞梁孟松,台积电对梁孟松发起一桩接一桩的侵权诉讼,外加控告梁孟松窃取公司机密

 

上面提到的,梁孟松在法庭上哭了起来,诉说在台积电受的委屈,这一切就都发生在蒋尚义让台积电起诉梁孟松之后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所以你说,这梁子大不大,是不是大了去了?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当蒋尚义和梁孟松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中芯高管名单上时,圈内人的心情只有震惊,震惊,震惊

 

而且蒋尚义回中芯,周子学事前完全没有通知过梁孟松

 

你想想老板对你说,明天你的仇人要来公司上任了,而且还当你的上司,试问你会怎么想?

 

所以周子学索性不说,来了个霸王硬上弓

 

于是梁孟松在去年底发出了这么一封满含愤怒的信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让蒋尚义来中芯,梁孟松感觉被公司背叛了,他满含愤怒的准备辞职

 

那么中芯为什么要搞这一手?为什么明知这两个人有大仇还把他们一起找来,把公司搞得水火不容呢?

 

中芯是想要搞垮自己吗?

 

当然不是,周子学也是个老江湖了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其实很多圈外人不知道,论技术梁孟松是奇才,论搞关系蒋尚义是全才

 

为什么明知蒋梁两人不合,还要拉到一起?最根本原因是无可奈何的美国封锁

 

由于美国对中国展开的一波波技术和设备封锁,中芯想要追赶台积电先进制程的难度越来越高

 

此时急需蒋尚义这么一位半导体圈大佬,来磨合外部的各项关系,无论是从外部获取人才,还是从外部获取设备,都需要一个大将去巧妙的周旋

 

蒋尚义,就是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当蒋尚义来中芯仅两个月后,中芯就敲定了和荷兰ASML的12亿美元光刻机订单

 

不过这是DUV深紫外光光刻机,而不是更先进的EUV光刻机

 

但这对中芯来说已经非常重要了,如果敲不定这12台DUV光刻机,中芯会更困难

 

要想让荷兰松口EUV光刻机需要的是国家层面和公司层面的共同努力,光靠中芯一家企业,搞定DUV光刻机已经是极限了

 

想让美国放松对EUV光刻机的管制,就必须在中美第二阶段贸易协议上下功夫,美国如果想要“二阶段贸协”,是否松口光刻机管制就是一个重要谈判筹码

 

通过国家和企业两方面的一起努力,中芯才可能获得EUV光刻机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之前芯片诈骗集团弘芯,高薪请蒋尚义去当高管,也是通过蒋尚义的关系,才购得一台光刻机

 

可惜的是这台光刻机一天没用过,就被弘芯拿去给农业银行抵债了

 

离开诈骗集团弘芯后,蒋尚义才到了中芯

 

梁孟松是技术人才,蒋尚义在圈内有关系有威望,两人贡献的方向完全不同,缺一不可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而把蒋尚义拉进中芯当副总,讲白了就是为了以后的光刻机谈判服务的,尤其是更高端的EUV光刻机

 

当然这对梁孟松来说确实是个打击,老仇人变成了自己的领导

 

原本梁孟松气的要辞职,但现在这口气只好压了下去

 

那是怎么压下去的呢?

 

也简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根据中芯国际的相关财报披露: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2019年梁孟松的总薪资34万美元,而发生了蒋尚义事件后,为了留住他

 

2020年梁孟松的总薪资大涨到493万美元

 

这个夸张的薪资涨幅

 

相比之下董事长周子学是158万美元,都只有梁孟松的三分之一

 

除了给钱外,中芯还送给梁孟松一套价值两千多万的房子,可能是上海的某处房产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才,都是为了留住人才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透视中美科技战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天眼查显示,目前中芯国际在国内布局日趋完整,中芯也在经历了张汝京时代,邱慈云时代,梁孟松时代后,进入了一个分工更明确的“新合作时代”

 

中国芯的问题,最大的阻碍依旧是美国,但我仍然对中芯抱有信心

 

因为这20年一路走来,中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一次次艰辛与动荡中发展到了今天

 

这么一家有韧性的企业才是最终成大事的企业,中国芯喊了那么多年,真心希望中芯能将他实现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YtzPn8BujkSmm981YXQ7Xg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作者 | 巴九灵

◎来源 | 吴晓波频道(wuxiaobopd)

中国芯片群狼环伺,但中芯却陷入了另一种困境。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12月18日,美国商务部以“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宣布将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这意味着中芯生产10nm以下芯片所需要的原料和设备,美国原则上都不批准出口。

距离美国上一次制裁中芯,还不到半个月。

在外要面对美国的打压,而中芯的内部也不消停。三天前,曾经是中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蒋尚义,在离开中芯一年半以后,以副董事长的身份回归。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而在蒋尚义回归前,董事会完全没征求联合CEO梁孟松的同意。在被空降上司之后,梁孟松感觉到“不被尊重”与“不被信任”,提出了辞职。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96小时内,中芯先是被CEO甩了辞职信,又被美国拉进了黑名单,内外交困。

目前,中芯国际是全球第五的晶圆代工厂,占据4.8%的市场份额,是中国大陆最先进的芯片代工企业。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中芯重研发,也拼产能。中芯是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最高的企业,它揽下了高通40%的8英寸订单。除了高通以外,还有华为海思和另一家瑞典公司,也是中芯的大客户,它们三家承包了中芯的7成产能。

不过从今年开始,因为美国的制裁,中芯的三个大客户有两个都风雨飘摇。

先是合作伙伴华为被美国制裁,中芯不能再用美国的设备给华为代工,美国的国防部和商务部又在半个月内对中芯下了两次“驱逐令”,从美国买或者卖的阻力都更大,中芯很可能失去高通这个客户。

中芯需要在研发方面看到更多希望,才能挺过被美国“卡脖子”的艰难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芯把蒋尚义请回来的举动就不难理解。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蒋尚义在半导体领域已经有了45年的经验,是半导体界的领军人物。梁孟松也是技术大神。

在21世纪初的中国芯片领域,他们像是一对“双子星”。都曾经在台积电工作,在其他大厂辗转,又来到中芯。

让他们一战成名的,是17年前他们曾经合作过的一个项目。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2003年,来到台积电第六年的蒋尚义牵头研究了0.13μm铜制程工艺,梁孟松找到了项目里的突破口,台积电第一次从研发速度上领先了IBM,两个人在半导体界名声大振。

梁孟松是业内公认的技术骨干,一个人包揽了450项专利,他到哪,哪个公司就跟按了加速键一样。

梁孟松去了三星,三星三年一路突破到16nm的制程,还从台积电的嘴里抢下高通的订单;梁孟松来了中芯,用一年时间把28nm制程良品率从3%提升至85%,用三年完成了到7nm制程的开发。

制程是芯片研发的关键,不去研究制程,就会失去芯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所有的芯片大厂都在拼制程的研发速度。

英特尔的芯片,就是因为7nm制程一直“难产”,逐渐被边缘化。

梁孟松在芯片领域一将难求,但他身上也有名将的缺点:桀骜不驯。

因为感觉不受重视,梁孟松负气离开台积电。他自比为“卧龙先生”,跟当时的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说自己要“躬耕于南阳”。

梁孟松的傲气惹来了不少不满,业内人士说他自负,台积电的主管揶揄他个性不好,中芯曾经证实过,因为聘用梁孟松,有一些一线工程师主动请辞。

相比于梁孟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搞技术”,蒋尚义似乎更圆融,看得到技术之外的事。

他把台积电的研发人员规模扩大了20倍,培养出了一流的研发团队。他是公司唯一一个“爸”字辈的人,有些喊他“蒋爸”的人,从台积电追随他来了中芯。

但圆融也有副作用,因为他跟老东家承诺“不做先进工艺、不和台积电起竞争冲突”。蒋尚义在中芯国际的三年时间,几乎没有参与研发。

如今回归,他也避开了制程技术,选择了“先进封装”技术。简单地说是把不同类型的晶圆组装在一块电路板上,用整合的方式让它们发挥更强性能。

如今他们两个人,更像是一个在基础层面寻求突破,一个在应用层面寻找更多可能。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截至20日早7点,对梁孟松的请辞风波,中芯的回应依然停留于几天前的“正在核实意愿”,梁孟松的去留还是未知。

但对于芯片在中国的发展来说,中芯无疑需要梁孟松,也需要蒋尚义。

就算不能像17年前那样并肩作战,但一来一去,也让小巴也觉得很惋惜。

毕竟,两个古稀老人的追求虽然不同,但从台湾来到大陆都不是为了赚钱:

梁孟松把在中芯国际的全部收入,捐给了大陆某教育基金会;

中芯的96小时:当CEO的辞呈和美国制裁先后到达

回归中芯的蒋尚义,年薪不到在台积电时期的1/5

就像梁孟松在辞呈里说的那句话一样:“我来中国大陆本来就不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只是单纯地想为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尽一份心力。”

中芯的现状是四面楚歌,但芯片市场还在争分夺秒。台积电2nm制程已经开始研发,而中芯国际7nm工艺刚接近量产,还是在梁孟松带队三年,几乎不休假的情况下完成的。

如果失去梁孟松,小巴无法想象对中芯是多大的打击,毕竟刚有起色的中芯,和台积电至少还隔着几世代的差距。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iUASUKEIGhoZ79pOTrCw

战略调整——中芯国际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全文共4700字,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一)内忧外患,中芯国际惨遭重创

(二)技术狂人,梁孟松的传奇经历

(三)战略调整,中芯邀蒋尚义加盟

(四)留住国宝,不能让梁孟松跑了

(一)内忧外患,中芯国际惨遭重创

1215日,一份重磅辞职信在网上流传——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宣布请辞。第二天,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确认了这个消息,说正在走交接手续。

在中芯国际遭受美国严厉制裁的大背景下,这么重大的人事调整极为引人瞩目。而且国宝级人物梁孟松的辞职信内容信息量极大,侧面反映了中芯国际的内忧外患。

中芯国际,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是大陆第一家能够提供14纳米制程的企业,在世界上也能排到前四。

中芯国际是继台积电和三星之后,第三家向7纳米制程进军的半导体代工企业,承载了国人突破美国芯片封锁的厚望。

中芯国际也是华为的超级备胎,为华为代工过麒麟710A芯片,采用了14纳米制程,是入门级手机的处理器芯片。

在美国的制裁下,台积电断供华为,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荣耀也被迫被转卖。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攻克高端芯片的制程问题,因此中芯国际任重而道远。

截至2019年底,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大唐电信,持股17%,第二大股东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5.76%。因此我认为中芯国际党性还是够的。

战略调整——中芯国际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中芯国际这几年的进步还是挺快的,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中芯联合CEO梁孟松,他被业界称为芯片狂人。

为啥说他是芯片狂人呢?因为当今芯片代工四巨头格局中,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台积电;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三星,没有他,也没有现在的中芯。

 

(二)技术狂人,梁孟松的传奇经历

1992年到2009年,梁孟松在台积电工作了17年,手握500项芯片制造专利,被誉为台积电先进制程的头号研发战将,几乎参与了每一代芯片制程的研发。

但是2009年,57岁的梁孟松宣布从台积电辞职,原因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员工离职无外乎两个:第一,钱给少了;第二,受委屈了。

梁孟松离开台积电,主要是受委屈了。因为2006年他的上司——台积电研发副总裁蒋尚义退休了,大家都以为他可能继任,结果出了岔子。

蒋尚义退休后,台积电任命了两个研发副总。两个就两个吧,结果两个都没轮到他,其中一个是空降来的罗唯仁(从英特尔挖来的),另一个是自己的同事孙元成。

对他打击最大的,其实是他同事孙元成,因为他们俩虽然是同事,但一直是激烈的竞争关系,这么一搞,梁孟松的工作环境顿时就变差了。

他被调离了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研发岗,还被降职去执行一项垃圾任务。待遇也差了,大的独立办公室被收回,变成了拥挤的四人间。

后来梁孟松在跟台积电对簿公堂时,谈起这段经历依然声泪俱下,说自己被打入冷宫,忙于琐事,高层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存在,感觉自己到了欺骗和侮辱。

2009年, 梁孟松决定离职,但是被要求签下了竞业禁止协议(不许到三星工作)。此后,他先去了台湾的清华大学任教,后来又去了韩国成均馆大学教书。

这个成均馆大学,其实是三星投资的学校,校址就在三星的一个厂区。在这里,他只教一门课,每周不超过3个小时,学生只有10个人。

这期间,三星电子的芯片代工技术突飞猛进,从45纳米到28纳米再到14纳米,直追台积电。台积电感觉到了深深的威胁,已经猜到暗中有人帮忙,可是没有证据。

孟松的曝光,跟他老师生日有关。他发邮件竟然用的是三星邮箱,这说明他已经入职三星。而他在成均馆大学的学生,都是三星内部的资深工程师。

三星为了挖梁孟松可以说是花了大价钱,承诺十倍于台积电的年薪,700万人民币,甚至还动用专机去台湾迎接。

2010年,台积电给梁孟松发去了邮件,说他已经加入了三星,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那么他的股票将按照规定捐给台积电及基金会。

有了梁孟松的加盟,三星实现了技术飞越,其中14纳米比台积电还早了半年。也因此,三星把苹果的A9处理器的订单从台积电抢走了,高通的单子也拿了不少。

台积电被搞得人心惶惶,股票大跌。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也把梁孟松视为心腹大患,因此一纸诉状,把梁孟松和三星告上了法庭。

三星的合同到期前,中芯国际的董事长周子学三顾茅庐,力邀梁孟松加盟。梁孟松最终被打动了,没有选择与三星续约,而是加入了中芯国际。

为啥说是技术狂人呢,梁孟松加入后,中芯国际立刻就脱胎换骨了。他加入后的第298天,中芯国际宣布攻克14纳米制,良品率已经提高到了95%

不仅如此,梁孟松还乘胜追击,开始集中力量去攻克7纳米、5纳米和3纳米技术。7纳米制程技术上已经没有问题了,而且不依赖EUV光刻机。

中芯国际的成长速度,是肉眼可见的,与台积电的差距也缩小到了2~3代。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禁止了EUV光刻机,5纳米和3纳米的量产也是两三年的事情。

怎么评价梁孟松呢?我觉得用技术施琅比较贴切。施琅是一名才干超群、个性极强的将领,可惜在明郑小朝廷(台积电)不受重视,遭到排挤和打压。

于是选择跳槽,加入了清政府这边,为康熙收台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台湾那边对施琅评价很负面,称他为叛将。其实台积电也是这么称呼梁孟松的。

 

(三)战略调整,中芯邀蒋尚义加盟

这次梁孟松为什么选择辞职呢?无外乎还是那两个原因:第一,钱给少了;第二,受委屈了。这一次也是一样,受委屈了。

他受到的委屈,我认为来自于两个方向。第一,壮志未酬,而且看不到希望;第二,得不到尊重,不被信任。

他是个技术狂人,他曾经说过,加入中芯并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了谋取高官厚禄,而是为了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产业。但他还有个私人目标:干翻台积电。

因为此前他的竞争对手、后来排挤他、给他小鞋穿的前同事孙元成,还在台积电担任研发总裁(CTO),他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

为什么无法实现,并不是他水平的问题,而是被卷入了中美博弈。美国为了打压中国,禁止中国发展高科技,对光刻机等先进设备实行了封锁。

所以他在辞职信中也说:5nm3nm的最关键、也是最艰巨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就可以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但是EUV还能不能到了呢?从辞职信中可以看出,他对EUV还抱有一丝幻想,期待着光刻机能到位。

但大家觉得呢?我觉得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必须丢掉这个幻想。甚至不光EUV光刻机等不到了,其他美国设备也等不到了。

123日,美国官方将中国最大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加入所谓“军工企业”制裁名单。涉及美国设备、技术、原材料的供应商必须得到许可后,才能向中芯国际供货。

战略调整——中芯国际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这个大背景下,中芯国际周子学邀请台积电的前CTO、梁孟松的老上司蒋尚义担任副董事长、第二类执行董事、战略委员会成员。

但是蒋尚义跟梁孟松的关系十分紧张。梁孟松在台积电期间,遭受到了蒋尚义的打压。即使是退休,也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梁孟松被台积电起诉之后,蒋尚义也是台积电阵营的。

现在中芯国际把蒋尚义请过来,并且还是梁孟松的顶头上司,梁孟松当然无法接受。并且这件事,董事会一直瞒着梁孟松,直到木已成舟,才通知了他。

但是对这件事,大家不要凭感情站队,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周子学这样级别的董事长,情商肯定是在线的,老干部老党员了,各方面的信息情报非常丰富,方方面面都会考虑周全。

战略调整——中芯国际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如果要想留住梁孟松,他肯定不会这么做。既然这么做了,那就说明已经做好了梁孟松离职的准备了。这只能说明,中芯国际目前更需要蒋尚义。

蒋尚义这个人水平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在梁孟松之上,毕竟是台积电的研发副总裁。他牵头了0.25~0.13μm90nm65nm40nm28nm20nm16nm制程的研发。

2006年,蒋尚义退休之后,台积电开始走下坡路,40nm的良品率始终上不去。2009年,台积电创始人重新披挂上阵,并邀请退休3年的得力干将蒋尚义主持技术研发。

蒋尚义回到台积电之后,成功在年底将40nm良品率提高到了量产标准。此后,蒋尚义又带领台积电攻克了28nm,并在2011年实现量产,反超三星和联电。

201612月,蒋尚义也受邀加入了中芯国际,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一职。他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有约定,即在中芯国际期间“不做先进工艺、不可以和台积电起竞争冲突”。

2019年,蒋尚义因个人原因和其他工作承诺,将不再连任。随后,蒋尚义出任了武汉弘芯CEO,但是年底蒋尚义再次辞职(武汉弘芯烂尾)。

为什么中芯国际的周子学要冒着失去梁孟松的风险去邀请蒋尚义回归呢?我认为这跟中芯国际的战略选择有关。

中芯国际,要享受华为一样的待遇了,遭到了美国最严厉的制裁。制裁的结果是什么呢?先进制程(14纳米、7纳米、5纳米、3纳米)彻底被卡死,只能研发,不能量产。

就跟华为的海思一样,海思的设计可以说是世界数一数二了,但是就是因为美国制裁没人代工,无法变现。

中芯国际也是一样,就算有14纳米、7纳米、5纳米的技术,但是其他设备、耗材、原材料受到美国制约,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单。

在这种情况下,中芯国际必须丢掉幻想,走非美生产线这一条路。如何打造非美生产线,那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如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等成熟工艺。

在这方面,蒋尚义显然比梁孟松更有经验,而且这不属于先进制程,没有触及台积电的核心利益,不违反蒋尚义与张忠谋的约定。

需要注意的是,124日,也就是美国宣布制裁第二天,中芯国际发布公告,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与国家大基金二期,携手亦庄国投成立合资企业。

战略调整——中芯国际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三家都是国资。看来,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上,国资依然是中流砥柱。关键时刻,那些资本大鳄还是靠不住啊。

这个公告跟美国的制裁公告遥相呼应,从气势上也能感受到了那种不屈不挠、誓不低头。这个项目是干嘛的呢?专门生产28纳米以及28纳米以上的集成电路。

这个时候与美国针锋相对的宣布,我认为这是要下决心建一条28纳米的非美生产线。而这条路,邀请蒋尚义更有把握,甚至我怀疑跟台积电还会有勾兑。

中芯国际的战略选择的其实就是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国最急需的,并非必须依赖美国的先进制程,而是非美的、自主可控的成熟工艺

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芯片其实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从国家角度,肯定要考虑到中低端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

既然美国铁了心要遏制中国,那么我们就不能有捷径思想,必须先学会走,再学会跑。先立足生存,再图发展。就像当年毛泽东放弃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一样。

 

城市条件好,但是敌人更强大,我方更容易被围剿。农村地处偏远,但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敌人统治比较薄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更有利于我方立足。

 

芯片领域也是一样。中低端芯片市场广阔,更有利于中芯国际生存。技术门槛也比较低,易守难攻,敌人围剿起来比较困难。等把成熟工艺吃透,有了完整的产业链,也就有了群众基础,然后一步步围攻高端领域。

从北京的新项目可以看出,国家要下决心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补课。把成熟工艺吃透,产能给做上来,产业链给弄完整,踏踏实实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技术道路。

为什么没有跟梁孟松沟通?我觉得这是个战略级布局,中芯国际的领导层判断,就算告诉了他,也不会同意,搞不好还会坏事。梁孟松还在期盼EUV,还在痴迷于先进制程,还在想办法干倒台积电。

(四)留住国宝,不能让梁孟松跑了

但是,我认为梁孟松是个国宝级的人才,也是国产芯片有功之臣,我感觉中芯国际是对不住他的。因此,我希望国家能重视起来,保护好他,给他一个更适合的平台。

我希望他能去华虹半导体,或者去华为,或者是他自己能拉一票人单干也可以,弄一个中芯国际plus它不香么?

 

所以我很痛心啊,多好的创业机会,多好的为国立功的机会。可是国内那些资本大鳄们,个个坐拥数千亿资产,却只盯着社区门口的一捆菜。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搞芯片,得罪的是美国,风险很大;搞社区蔬菜团购,得罪的只是菜贩,风险几乎是零。这就是资本的本性:趋利避害,壕无人性。

 

此外,南京不是刚成立了一个集成电路大学,年薪1000万邀请梁孟松任教也行啊,甚至当校长我都双手赞成。成千上万个梁孟松,才能发起一场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反遏制战争。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MpXacJeSQKNsHgHKb3uuoQ

梁孟松离职背后的师徒恩怨

作者:老坛君

15日晚间,一则消息惊动了整个半导体行业:

中芯国际董事会会后公告,前武汉弘芯CEO、前台积电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加入董事会、并担任副董事长。不过,在董事会当日,梁孟松竟对蒋尚义的入职,毫无理由地投下了弃权票,并愤怒提出辞呈,甩手走人。

梁孟松离职背后的师徒恩怨

熟悉蒋、梁的人都清楚,蒋尚义既是梁孟松20年前在台积电最为崇敬的师傅,也是后来“逼走”梁孟松离开台积电,出走三星的背后人物。在复杂的情感下,蒋和梁的恩恩怨怨终于被搬上了台面,一场火爆的“师徒大战”刚刚开始上演。

PART-1

出走台积电

梁孟松的恩师蒋尚义是台积电的功勋人物,曾任台积电首席运营官。

这个职位听起来像个虚职,但蒋尚义却是台积电实实在在的技术担当。在蒋老的参与下,台积电一路高歌,从0.25μm到16nm FinFET等关键制程节点的研发也是顺风顺水,这也使台积电的行业地位,从技术追随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技术引领者。

除了梁孟松,蒋尚义在台积电的那些年还亲自栽培了另一个爱徒——孙元成,孙元成和梁孟松一样专业能力十分过硬。在蒋尚义左手右手两名大将的加持下,台积电的研发水平也日益高涨。

在梁孟松与蒋尚义两人的合力下,台积电提前一年便研发出130纳米的微电路铜制程,打破了西方及日韩的技术垄断,并确立了台积电的行业老大地位。

2006年,蒋尚义光荣退休。当时,台积电无论在组织架构、还是研发团队上,都异常臃肿。在蒋尚义的提议下,研发队伍准备施行 “Two in a Box” 组织结构策略,也就是让两个研发副总共同负责研发工作。

名单出来后,却让梁孟松如鲠在喉。两位研发副总其中一位是台积电现任技术副总罗唯仁,他是来自英特尔的技术大牛。而另一位是梁孟松的门内师兄孙元成。

鞠躬尽瘁却不受重用,梁孟松一气之下,从此挥别台积电。

在当年,梁孟松一直认为自己是研发副总的不二人选。毕竟他的个人实力相当强悍,且仅凭自己便积累了500多项技术专利。怀才不遇的梁孟松一筹莫展,只能选择忍痛割爱。而台积电也留了一个后手——和梁孟松签订了一份排他协议,永远不能加入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

PART-2

败走三星

2009年,从台积电出走后,55岁的梁孟松云游故里,此后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过着半退半隐的神仙日子。

也就在那些年,远在韩国的三星半导体先进制程,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4nm到10nm,三星的技术水平像是坐上了火箭,和台积电的制程差距,也是越来越小。

那时,台积电内部有很多声音,怀疑三星在背后有大佬暗中相助,但是找不到证据。直到一封神秘邮件的出现,把三星背后的秘密全部揭示了出来。

那封邮件是梁孟松寄给蒋尚义的祝寿邮件,但蹊跷的是,邮件后缀名居然是三星,而这也意味着梁孟松已经在三星就职。通过这封邮件,台积电顺藤摸瓜,摸清楚了梁孟松这几年在三星的所作所为:原来梁孟松所谓的”教书育人”,实际上是去指导三星的技术员工。

随后,台积电一纸诉状,将梁孟松告上法庭,并勒令梁离开三星。而那份法庭上的重要证据——神秘邮件,则是它的恩师蒋尚义亲自揭发的。

随着梁孟松的出走,三星在半导体制造关键制程上的实力,也就一落千丈,在关键节点和台积电的差距逐渐拉开,这也在侧面印证了梁孟松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深厚功底。

后来,当有人问梁孟松为何要转投竞争对手时,梁孟松依然对在台积电的不公正待遇心有余悸。对他来说,此生最大的梦想,便是打败台积电。

PART-3

引领中芯

2017年10月,一心想要继续证明,自己可以赶超老东家台积电的梁孟松,履职中芯国际。

在中芯国际,梁孟松又开始创造奇迹。短短一两年,中芯国际的工艺制程直接从28nm跨越到14nm,且良品率也有大幅提升,可谓“1年干完10年的活”。

去年,中芯国际实现了第一代FinFET的流片,年底开始了14nm芯片的量产,紧接着又研发出第二代微FinFET N+1工艺制程,第二代比第一代在功耗、性能上都有明显提升,距离三星的7nm制程,只差一台EUV光刻机。

当然,背后的梁孟松功不可没。

然而,颇有戏剧性的是,早在2016年,蒋尚义就担任了中芯国际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只不过随后去了武汉弘芯,却因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

而此次蒋尚义回归中芯国际,是否又让梁孟松想起了过去在台积电和三星的梦魇呢?

PART-4

路线之争

除了个人情感上的恩恩怨怨,在半导体技术路径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梁孟松愤然离职原因。

梁孟松是一名半导体上的理想主义者,也是彻彻底底的先进制程信徒。当年在三星的时候,梁否决三星20nm制程直接做14nm的举动,便为后人称赞,来到中芯,自然要做关于先进制程的“大跃进”。

但实用主义的蒋尚义,却热衷突破摩尔定律的另一个技术路径——先进封装。蒋尚义最近一次对外表态时曾谈到,他非常青睐先进封装技术。相信在中芯,他能实现先进封装的梦想,且可以比在武汉弘芯快至少四至五年。

在摩尔定律接近物理极限的当下,半导体实现跃升所需要的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回报周期却在拉长。且目前只有台积电、三星等少数厂商掌握5nm先进制程,而其他玩家已经放弃了7nm制程的研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尚义所倡导的先进封装技术,或许是此次中芯国际聘请他再次出山的真正原因。但这便意味着,梁孟松所主导的先进制程工艺路径,已经走到了尽头。

目前,中芯国际已经在建设4座先进的芯片封测实验室,不久前还宣布突破了3D Fabric封装工艺。此外,有传言称中芯还要在北京亦庄成立新的工厂,除了造12寸晶圆硅片外,同时也要发力芯片封装。

因此,在技术路线的倾斜下,梁孟松的出走,或许是注定的。

更何况,中芯国际对于蒋尚义的任职,丝毫没有提前通知梁孟松本人,缺乏最其码的尊重。

但无论是江湖恩怨,亦或路线分歧,对于中芯国际来说,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蒋尚义和梁孟松都是不可少的左右手,少了任何一只手,都无法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尾声

都说人生如戏,中芯国际董事会上梁孟松的“辞职风暴”,就像在台积电和三星发生的事一样,恍如昨日。

但这次和当年不同的是,梁孟松没有败在同门师兄手里,也没有败在合同限制条款上。这次,他面对的是自己的师傅,以及未来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如果蒋尚义顺利入职中芯国际,梁孟松在未来加入其他芯片企业实现抱负,这对师徒之间的恩恩怨怨,或许远未停止。

来源:老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