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卖假燕窝”的事情,伴随着辛巴的道歉、赔偿,似乎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假燕窝的争议却远没有消逝。
燕窝到底有没有营养?燕窝造假现象究竟有多猖獗?燕窝是不是暴利行业?
这些疑问都没有得到一个彻底的回答。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一群燕窝产业链从业者、及资深燕窝食客,他们之中:
有的人亲赴马来西亚开厂,揭秘燕窝的生产制作流程,也有人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燕窝究竟有哪些坑……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本文来源 | 显微故事
ID | xianweigushi
文 | 殷夕、常宁宁
从25岁开始吃燕窝,我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虽然没用,但我乐意。
吃燕窝之前,我就有5年“保健品”历史:补铁、补钙、复合维生素都尝试过,每月花费近千元。
过了25岁,我切切实实感觉到身“开始走下坡路”了,加班多气色差,于是开始投向“贵妇”食品,比如燕窝。
燕窝根据形态分为燕盏、燕条、燕角、燕碎,价格也从之递减。
最开始我不懂燕窝,就从燕碎开始买起。燕盏1克价格在10-50元之间,燕碎就可以低到10块钱以内,营养成分差不到哪儿去。
但燕碎是燕盏在挑毛、清洗或运输过程中破碎部分,形状稀碎、泡发时间长,还要花不少时间挑。
我第一次买燕碎就”踩雷”了——燕碎到手后里面混有大量的草屑、燕毛(后面才知道这是品质最差的草燕)。
我前后挑了1个小时才挑干净,因为品质不好,泡发之后也没剩多少了。
但以次充好卖燕碎,已是行业最良心的手段了,燕盏水就更深了。
燕窝在手工挑毛的过程中会落很多碎片,一般商家会补同级的燕窝碎。
这里就有商家造假,刷胶贴上等级低一些的燕碎,平均每克成本能降4-5元。
等买家意识到上当受骗,燕窝都已经泡发了,自然也无法退货。
还有商家会对燕窝进行漂白:
刚摘下来燕窝是灰色(里面有羽毛、泥巴),得人工清洗挑毛,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就挑几盏,所以就催生了燕窝漂白手法。
一般是食用化学试剂去毛,经过处理的燕窝白白亮亮的,没有一丝杂毛。
化学试剂不仅对燕窝的蛋白造成损害,对身体也并不好。如果你看到没有一丝杂质、泡发不好、又容易煮化的燕窝,就可以绕道走了。
现在电商平台上卖的燕窝是造假的重灾区。
因为许多店铺靠“图片”做生意,只要图片上的燕窝和到手的燕窝好看,基本上就不会有维权。
刷胶、固定剂、染色都是常见的手段。
燕窝造假这么多,为什么我还爱吃呢?
因为煮一碗燕窝特别费时间,首先得泡发、挑毛;再隔水煮几个小时,最后换得一碗小小的补品,这么浪费时间的事情非常具有优越感。
只要晒在朋友圈里,绝对会得到无数个“懂生活”、“羡慕”的评论。
“哦,我花几小时炖的燕窝”——这应该是互联网打工人最高级的凡尔赛语言了。
燕窝催生“回收黑产”
只要恶意炒高价格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小宁 前燕窝卖家
我最早接触燕窝,是2008年跟团去巴厘岛旅游,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参观燕窝工厂。
在那里我第一次尝试了燕窝,腥而且粘。
但带队的导游却买了很多,还来跟我商量,过海关的时候帮她带一点,免得她被收税。
为何一次要买这么多,不怕过期?导游神秘的笑笑:“我是帮人带的。”
她告诉我,燕窝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她都是帮之前的高端旅行团客户带的。导游不仅可以拿人头抽成,如果成交能拿到佣金。
这几年,因工作原因我常往返香港和内地,频繁接到朋友“代购燕窝”的需求,这才弄懂为啥这么多人要交“智商税”。
90年代香港流行吃燕窝,还催生了燕窝造假产业和一整套燕窝销售话术:“长期吃燕窝皮肤好”、“孕妇吃燕窝孩子皮肤白”之类的。
大陆通港政策放开后,燕窝的目标群众转移到了有钱的内地游客身上。
当时国内并不产燕窝,见香港流传着这是名贵食品的话术,内地人买燕窝就跟买奢侈品似的。
找我代购燕窝的“富婆们”分别买两种不同的燕窝:
品质比较好的燕条,留着自己吃;还有一种要燕盏,要求“产品好、包装精美”,这种是用来送人的。
有关系比较好的客户跟我商量过,如果收她燕窝的人来我这里退货,我就按原价把现金返给对方。
行业内有不少人都做类似的“回收生意”,以至于几百元上千块的燕窝炒到上万都有人抢着买。
还有人用这种方式“测试下属忠诚度”,说只要买了这个燕窝就是一个圈子的人,还经常搞燕窝分享会。
这么多年的经验,我得出一个结论:当一个食材,被炒出难以企及的高价时,一定是有见不得人的手在操控。
在马来开燕窝厂利润仅10%
说自己是高利润的燕窝产业必然涉及掺假
阿芳 私家燕创始人





辛巴为“糖水”燕窝道歉!承认夸大宣传,共需先退赔6198.3万元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lqLd6JnNdr4ftwhzGKbD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