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鲜榨果汁和一个水果相比,除了贵,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们吃水果,是因为这种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物,口感又好,是健康的好帮手。
但是,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不仅很多营养丢失了——维生素C被氧化了,大部分膳食纤维(果肉部分)损失了,附着在膳食纤维上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没有了。
除此之外,在果汁制作过程中,还会产生新鲜水果中所没有的游离糖(对的!就是这种糖让你觉得果汁比水果更甜)。
所以,鲜榨果汁(更不用提各种添加剂的人造果汁)和水果真正的不同在于👉损失了很多营养,增加了很多游离糖。
而果汁中的游离糖和水果中的糖(被植物细胞壁保护着)最大的不同在于,升糖速度很快。于是,水果中“健康的碳水化合物”瞬间变得不健康了,等同于制作点心时候的添加糖了。
直白地说,今天这个科普是请大家省下买果汁的钱直接去吃水果的,具体原因就要来听听游离糖的故事。科普嘉宾来自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欢迎大家留言提问~
汪正园,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主管医师,营养学博士

我存在于各种鲜榨/浓缩果汁里,
当然也广泛存在于各种糕点里。
所有额外添加到食品/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浓缩果汁中的糖分,都是游离糖。
但我不存在于新鲜水果中,
只有当水果被榨成汁,
植物细胞壁被破坏 ,
碳水化合物被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时
我们游离糖才会形成~
我是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灵魂提问:都是来自水果的糖
为什么榨成果汁、形成了游离糖
就对身体不好了呢?
游离糖,请不要吓唬人!
咳咳咳,是这样的↓
水果中的糖大部分
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
称为内源性糖。
吃水果的时候
内源性糖要被消化吸收,
必须先破坏细胞壁,
消化吸收过程缓慢,
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长很多。
游离糖进入血流所需的时间比内源性糖时间短很多,升血糖速度快,引起体内血糖波动较大,血糖波动大可能会引起糖尿病的并发症,对于非糖尿病人,也会影响胰岛调节功能,增加糖尿病风险及其它疾病风险。
而水果被榨成汁后,
植物细胞壁被破坏,
这时糖分得以快速地被消化吸收,
这样的糖跟制作饮料/蛋糕等过程中
添加的糖没有区别。
所以喝果汁的时候
你以为你吃了健康的水果
但是你的身体认为:
你喝了一杯浓糖水!
WHO推荐游离糖的摄入量不超过25g/d
如果长期大量摄入游离糖
不仅让你龋齿/近视/长胖,
还增加非传染病的发生——
Ⅱ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
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
由于我极易被人体吸收,
而且不提供相应的饱腹感,
还能促进多巴胺分泌,
使人心情愉悦、甚至上瘾,
所以你毫不费力就长胖啦
-
从苹果变成苹果汁:游离糖含量从0上升到了10.87g/100g
-
从水蜜桃变成桃汁:游离糖含量从0上升到了12.26 g/100g
-
从葡萄变成葡萄汁:游离糖含量从0上升到了16.80g/100g
-
从西瓜变成西瓜汁:游离糖含量从0上升到了8.50g/100g。
(以上水果单位:一个)
WHO建议游离糖的摄入量每人每天控制在25g以内。
世卫组织(WHO)公布的
《成人和儿童糖摄入指南》中建议,
游离糖的摄入量
应低于总能量摄入的10%,
如果可能的话,
进一步将其降至
低于总能量摄入的5%。
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中禁止添加糖。
中国营养学会补充建议:
儿童游离糖的添加应小于10g。
那么每天摄入总能量的10%有多少呢?
一位正常的成年人,
一天需要的总能量约2000kcal,
总能量的10%,即200kcal,
相当于50g的糖,
似乎是很多的样子。
那让我们来实际对比一下,
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可乐的含糖量是
每100ml10.6g糖和11.2g糖,
当你一口气灌完一瓶500ml的可乐时,
就已经超过了一天的建议摄入量。
鲜榨果汁比直接吃水果的口感要更甜一些,一方面是因为产生了游离糖,另一方面是废弃了无味的膳食纤维。
果汁又贵营养又少,因为游离糖的原因还会有种种疾病的风险。所以,喜欢健康的你还是尽量吃新鲜水果为好。尤其是小朋友,总是喝果汁不仅容易胖也容易龋齿。
水果的摄入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品种应尽量多样化,并且不建议用水果代替蔬菜与主食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8LLVqRn0NqAjKyVJPEoz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