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动力从源头上被断绝,这次针对的是个人房贷

支撑房价上涨的基石,又被国家给抽掉了一块。
9月28日,监管部门要求银行系统控制房贷规模,将涉房贷款的占比降至30%以下。

房价上涨动力从源头上被断绝,这次针对的是个人房贷

注意了,这里说的是涉房贷款。
也就是说,是开发商的贷款+个人房贷的总和,在整个银行系统的贷款占比,不能超过30%。
8月底,央行和住建部刚刚约谈了12家房企,明确了房地产融资的三道红线,严控房地产企业贷款规模增长。
此举对房企的资金链构成了强大的压力,尤其是三道红线全中的企业。 

房价上涨动力从源头上被断绝,这次针对的是个人房贷

9月底,又强调涉房贷款不得超过30%,文件中说的很清楚,要“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规模”。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的本质就是个资金游戏,银行资金在里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没有银行贷款,房价绝对涨不到今天这么高。
但如今,国家却从银行贷款方面,对房价釜底抽薪。
先压房企的资金,从源头上断绝地价上涨的动力。
后压个人的房贷,从源头上断绝房价上涨的动力。
为什么国家要这么做?
房价上涨,地价上涨,不是对国家有好处么?
确实对国家有好处,但是当房价和地价涨到足以威胁经济安全的时候,这些好处都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疫情结束后,世界经济萎靡,中国也不例外,还有大量中小企业在疫情中遭到重创,急需资金救急。
于是在4月份,央行大量释放流动性,天量货币涌入市场,针对性扶持中小企业,很多银行设立了专项资金,利率低,审核松,很多银行甚至背了任务,到处求人来贷款。
但这些资金,很多转手就违规流入了楼市。
不少地方的房价开始沸腾,尤其是深圳。
6月份,国家提出要重点发展“经济内循环”,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
以前我们都是外循环,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现在要加一个内循环,那就要鼓励居民消费。
但老百姓的钱都拿去买房子了,就算没买的,也在铆足劲攒钱,一分钱都舍不得拿出来花,这怎么发展内循环。
在过去的20年里,租房享受生活,把钱拿出去消费的人,早已被嘲笑的体无完肤。
而那些房奴,已经成为了业主。
所以只要房价还在继续涨,甚至只要还有涨价的预期,稍微有点志向的老百姓就不可能把钱拿出来消费。
7月24日,中央召开了房地产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等十城参会。
会议中,中央强调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的刺激手段。
8月初,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度重申房住不炒的理念,声明将从金融政策层面,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8月底,三道红线出炉,压制房企资金链,彻底打消房企拿地王的冲动。
9月底,银行系统出台30%贷款红线,全方位挤压涉房贷款。
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而且中央的政策路线非常的清晰,一环套一环,层层加码,步步推进。
贷款肯定是要放的,经济肯定是要保的,中小企业肯定要救的,但房价也是肯定不能起来的。
房企和房价老是不听话,那就从源头断粮,逼你们听话。
如果30%还压不住你们,那就25%,总有压到你们听话的那条线。
而实际上,涉房贷款不得超过30%,是一条很严很严的线。
2016年,四大行发放的新增贷款,几乎都是个人房贷。
建设银行新增贷款的63.8%是个人房贷。
工商银行新增贷款的64.5%是个人房贷。
农业银行新增贷款的78.17%是个人房贷。
中国银行新增贷款的81.77%是个人房贷。 

房价上涨动力从源头上被断绝,这次针对的是个人房贷

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个人房贷,仅个人房贷占比就清一色超过了50%,再加上房企贷款,那一年真的是全国的新增贷款都流入了房地产。
而9月28日的新规,说的是涉房贷款,指的是个人房贷+房企贷款之和,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不得超过30%。
这里面的差距有多大,大家看数据就能感受的出来。
哪怕是在2018年,个人房贷也占了六大行新增贷款的半壁江山,涉房贷款会更高。 

房价上涨动力从源头上被断绝,这次针对的是个人房贷

如果真的把涉房贷款的占比降至30%,这大概就相当于2015年,房地产去库存之前的银行贷款水平,那一年的涉房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是30.6%。
换句话说,现在国家有意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冷却至2014~2015年的水平。
所以整个十一,全国的楼市突然清冷了下来,效果非常的显著。
而且随着未来几个月,越来越多的房贷批不下来,我觉得房价冷却的效果,会更显著。
10月5日,也就是昨天,央视财经播了个新闻,说北京半数新盘推打折房源,折扣普遍是85折,最低可到7折,房山区某精装房甚至出现了2字头的房源。 

房价上涨动力从源头上被断绝,这次针对的是个人房贷

我看到很多人议论的方向,都是在说房山区太偏僻,那是6环,只有5环以内的才算北京房价,这么偏的房山,顶多算北郊房价,不能算北京房价。
6环和5环的差距有多大,是不是只有5环以内才算北京,6环的北京人是不是应该被歧视。
这些很重要吗?这新闻的关注点应该是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么?
这个新闻最大的看点,难道不是这个新闻为什么可以出现在央视财经上么?
我再给大家点拨一下。
半数楼盘打折,北京出现2字头房源,这种新闻报道,为什么可以出现在央视财经上,央视为什么要报这些新闻?
9月28日,国家宣布涉房贷款不得超过30%。
10月5日,北京半数楼盘打折促销,出现2字头房源的新闻,就上了央视财经。
打折的楼盘不仅没有被政府约谈,要求立刻恢复价格,反而上了央视,用的词语也都是中性偏正面,颇有鼓励的意思。
请问这代表什么,你们知道么?
最近几个月来,监管出手是层层加码,下的政策是越来越重,再加上十一前后的这些事。
我想,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白吧。
房地产确实重要,但绝不能威胁到国家经济。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FbFEMBjn_6flDmpAKFECi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