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33篇原创
最近我补了《我是余欢水》,一个很苦闷的幻想剧。
虽然我没他那么倒霉,很多坑我一眼就看穿,甚至还嘲笑生活中不会有这么SB的人。
但还是会觉得有点被击中。
我想,这或许是一种对于自己中年的潜在恐惧。
我在害怕自己变成他。
电影、影视剧中总是喜欢用这样的男主来开场。
中年离异,事业停滞,忽逢意外,开挂逆袭。
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的人设才能让广大的观众代入其中。
会掏钱买票的大部分都是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中青年们。
天资不凡,身怀尾兽,戒指藏了个老头这种命运之子的剧本都是少年漫的开场。
少年漫是给少年看的,但是少年没钱,买不起票。
所以中年落魄男就成了电影开场的最佳选择,要不就是家庭,要不就是事业,总有一个在挖坑。
《我不是药神》,离异光头男,毫无事业可言。
《地心历险记》,二婚光头男,继子不合。
《巨齿鲨》,单身光头男,饮酒度日。
拯救世界的永远都是遭遇中年危机的光头。
作为一个发量正常的人,我感觉自己受到了深深的歧视,就因为我有头发,所以不能拯救世界?
那奥特曼用变身棒,我用剃须刀,是不是就可以了。
然后电影开场,男主世界遭逢巨变,开始了逆袭之路,最后拯救世界,改变人生,要不修复婚姻,要不赢取白富美。
让台下的中年观众做了一场独属于他们的“少年梦”。
这些影视剧人设,折射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男性在社会中普遍都对自己的中年生活不是很有信心。
男性社畜,特别是青年到中年阶段,是一个很特别的群体,全世界都在找我们兜底。
都在说,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是以男性为主导的。
但并不是,荣耀和束缚从来都是一体的。
女性可以轻易的退居家庭幕后,远离职场,远离社会,而当她出现在社会,职场搏杀的时候,她就变成了女强人。
而男性天生注定要进入职场,社会,没有退路。
如果他退居家庭,不会有什么男主夫的称谓,随之而来的是娘炮,吃软饭倒插门之类的称号。
虽然这两种都是对男女间的性别歧视,但对于男性的歧视,则透露出了另一项潜规则:
男性的上限,非常高,但同样的,下限也非常低。
他们这个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叫“问题解决者”。
钱,你来赚,灯泡,你来修,礼物,你来送。
凡有问题,都需要他们来解决。
房子是问题,车子是问题,婚姻是问题,孩子是问题,职业是问题,社交是问题,全部的问题都来自于一个叫做“生活”的集合里。
都知道男性的三支支柱,健康、事业、家庭。
健康的身体支撑他们去拼事业,事业的成功反哺家庭,带来家庭的美满。
三根柱子撑起男人完美的一生:
90岁亲自开着自己的劳斯莱斯到贵族学校接曾孙子放学,享受各位校董的接见和恭维。
撑起这样的生话需要这三根功能良好的柱子。
而焦虑的根源也来源于这三根柱子,三柱不齐,摇摇欲坠,问题开始出现,那就是危机的开始。
最先开始崩的往往就是事业这根柱子,在事业不保之后,家庭也难以为继,毕竟每个家庭都缺钱。
事业无望,家庭自然失败。
如我们先前所说,社会对一个男性的期待,是问题解决者,当代社会大部分问题都能用钱来解决。
你可以私德败坏,你可以言语粗鲁,你可以毫无底线。
但你不能没钱,你没钱就没办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那么你在男性角色方面就是失败的。
相反的,只要你有钱,你就能解决大多数生活和家庭上的问题,甚至是很多个家庭的问题。
只要你足够强,甚至你勾三搭四都夸你大气。
钱是个王八蛋,但长得可真好看。
钱是社会对于男性的优待,但也是对男性的压榨。
只要你有钱,你的上限就极高,只要你没钱,你的下限就极低。
这个社会对“男人”不好也不坏。
他只是对富男人很好,对穷男人很坏。
那些既不富,又不是特别穷的,就成了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社畜,也就是生活中无数的余欢水们。
他们刚好就卡在了下限的上面一点点。
年龄不小,成就不大,内有家庭问题,外有职场压力。
父母老去,子女尚小,房车的经济压力,子女的教育问题以及社会的思维定势让这男性背负这全家人的生活,却极端孤独。
原本不高的收入全奉献给了车、房、家。
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用不多的钱堵很多的窟窿。
问题不断浮现,脑子里只有解决方案,自己的感受从来不重要。
在不断修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年龄随之增长,可能性不断降低,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被现实捶打得不成人形。
原本有着无限可能意气风发的少年,被渐渐的定型,就在某一天突然成了别人口中的老余,老吴,老张,老陈。
钱是穷人命,更是穷人胆。
当你年龄渐长,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脑子里充满的都是责任,而不再是理想时。
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青春。
天知道,我这个年纪看个《怦然心动》,
代入的都是那个暴躁焦虑满屋子踱步的老父亲,
而不是那个荷尔蒙洒满地的美少年男主。
中年社畜的困局,实质上是一个节奏问题。
大多数中年男性危机形成的原因在于,固定资产太多而现金流不足。
什么是固定资产?车子房子?
没错,但不止于此,凡是要你耗费精力时间金钱去维持的都是固定资产。
车子、房子、孩子、婚姻、家庭等等,每一项都需要你竭尽全力去支出维持。
在这个价值观下,不赚钱的事业,只能称之为兴趣。
常有人说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理想中的生活,
而中年困局则是你的能力只能维持你现有的生活。
这种困局难以破解的原因就在于,一旦陷入就难以脱身。
房贷8千,车贷4千,4个老人加2个成人加1个小孩生活费8千,还有各种学费医疗支出,日常支出,份子钱。
你月入3万,全部收入勉强支撑着现有生活,一有意外支出,就是不断的拆东墙补西墙,永远少一面墙。
这种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节奏 都卡得刚刚好,不给你任何的空余。
当你月入一万,储蓄有30万的时候,你东拼西凑,凑够了首付,买了房后,每月的剩余资金都给了房子。
当你月入一万五的时候,你买了车子,结了婚,每月剩余资金都给了家庭。
当你月入两万的时候,你生了小孩,每个月剩余资金给了孩子。
一旦陷入这种困难总比方法多的节奏,你的全部力量就只能用来找补,你的全部资本只能用来填坑,无暇自顾。
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跟这个世界对抗,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跟风险对抗,那么自然的也不再具有冒险精神。
钱是人命,更是人胆。
人穷则志怂。
反应在心态上,就是不再自己优先,而以家庭优先。
将家庭视作整体,自身是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渐将自己工具人化。
不再随意的冒险,不再追求其他的可能性,因为要背负的东西太多,随手一撂,就是家庭破灭。
昔日意气风飞的精神小伙就这样日渐一日被锤成老实人。
老实人是什么?
老实人就是老老实实,不敢不按部就班的可怜人。
现在我更觉得老实人是在骂人了。
看到问题,要解决问题。
在我看来,就两种方式。
一,彻底厌恶风险,以不亏钱为前提,保证收益,稳扎稳打小富即安。
二,高风险高收益,一把梭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劝大家第一种,少花钱,多攒钱,多选择稳扎稳打的产品,熬日子,熬个十几年路越走越宽。
毕竟生死有命这个太吃祖宗了,我不是你家人没法帮你预估。
只可惜,很多人哪个都不沾边,既不够果决又不够稳健。
既不是百分百的风险爱好者,又不是百分百的风险回避者。
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现实,既想要收益,又不要风险,咋不是上天呢。
其实反过头来想,这并不意外呀。
谁年轻的时候不是想着全都要,世界我最强呢。
毕竟那时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还似乎有着无限的未来,年轻人就是喜欢逆天而行。
但所谓的中年危机,现在看来,不就是能力配不上野心,不就是年轻时候逆天的事情做多了,中年扛不住了么。
所以有时候我不禁在想。
趁着年轻先苟起来,才是最优解呢。
———————–
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
B站:硬核的半佛仙人
微博:半佛仙人正在装
知乎:半佛仙人
这是一个神奇的男人,你完全猜不出他会写出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v5-lCJI6bLHRKr3ZH6sS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