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过去几年,每次写人口相关的文章,总会有这样的留言:

“东亚三国手牵手”,“欧美生育率也很低”,“经济发达了都一样”…

这两年人口相关的讨论已经很多,但还有不少朋友对即将面临的少子化水平缺乏体感——提到生娃少,一些朋友的第一反应还是日本和欧美。

19年初,塞冬写过一篇文章,主要讲了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地区的超低生育情况及其成因。

如今,需要继续强调研究韩国的重要性,因为我们即将面临的是总和生育率0.8、出生率0.5%的“韩式少子化”。

相比起来,欧美、日本的生育水平都“太高了”,甚至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这种全球仅次于韩国的超低生育水平,对我们而言也可能将成为奢望。

比低更低

2021年,韩国出生26.05万人,比2020年下降4.3%,平均每200个韩国人每年只生出1个小孩。总和生育率下降到0.81,平均每个女性一生只生0.81个孩子。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数据来源:韩国统计局(http://kostat.go.kr/portal/eng/pressReleases/8/10/index.board?bmode=download&bSeq=&aSeq=363582&ord=2)

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中国的2021年出生数据对比如下: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来源:美国CDC,https://www.cdc.gov/nchs/data/vsrr/vsrr020.pdf;日本厚生劳动省,https://www.mhlw.go.jp/english/database/db-hh/;欧盟: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TFRT.IN?locations=EU;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上表可以看出,韩国无论出生率还是总和生育率,都显著低于欧、美、日,只有最高的美国的一半。哪怕新加坡、香港地区这种地域狭小、密度高、基本城市化的地区,总和生育率也有1.1左右,韩国只有这两个城市经济体的7成

也就是说,哪怕在生育率普遍较低的发达经济体中,韩国的情况也是独一档,比低更低。

从上表还可以看到,我国在人均GDP只有欧、美、日1/3~1/6的当下,总和生育率已经更低。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正处于出生人口快速下滑的过程中,每年的情况都不同。

今年,也就是2022年,我国的出生率可能会接近日本(0.65~0.68),总和生育率可能接近甚至跌破1,从而成为全球继韩国后第二个总和生育率低于1的国家和地区(比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这种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体更低)。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上图是2021年的美国“一般生育率”数据,注:“一般生育率”是指每千名育龄妇女(美国口径为15-44岁)在一年中生育的婴儿数。

全美每1000名育龄妇女在2021年出生56.6人,其中:白人54.6,黑人57.5,亚裔50.1,西语裔63.8。白人、黑人与平均水平差不多,亚裔比平均水平低11%,西语裔比平均水平高13%。总体来说,亚裔在美国也属于比较不能生孩子的群体。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上表是我国2020年七普数据,口径和美国略微不同(我国口径为15-49岁),我国每1000名育龄妇女在2020年出生37.3人,是美国平均水平的66%,是美国亚裔的74%。毛估一下,2022年,我国的该数据大概只有美国亚裔的55-60%左右。

小结下就是——我国的生育情况已经不能和欧美、甚至不能和日本进行比较,而是迅速迈向“韩式少子化”,成为全球“独一档”的存在。

既然如此,我们接下来就看看“韩式少子化”的未来。

 

迈向“8老1小”

五年前,2017年时,韩国统计局做了个2017~2067年的人口预测,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

先看低方案的基本假设:

1、总和生育率:2017年1.05,2020年降到低点0.81(实际差不多也是这个数),此后开始反弹,2030年恢复到0.97,2040年及以后都是1.1左右。

注意,这里即便低方案,也假设了总和生育率下降后会反弹(从0.8到1.1)。而实际上,2022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表明,韩国总和生育率已进一步下降到0.75,反弹到1.1恐怕只是空想。

2、人均预期寿命:2017年82.7岁,2030年84.2岁,2050年87.1岁,2067年88.9岁。

作为比较,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2020年都是85岁、全球最高。日本花了10多年从82岁提升到85岁,所以韩国这个人均寿命增长推测还算合理。

那么,如果我们能接受上述两个设定,甚至认为“韩国总和生育率会反弹到1.1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可以不用看高版本和中版本了。

因为哪怕“低版本”,对韩国未来人口的预测都可能是高估的

高版本预测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1.06(实际高估了20%),2030年反弹到1.38,2040年以后都是1.45。中版本预测到2020年总和生育率0.9(实际高估了10%),2030年反弹到1.14,2040年后都是1.27。这两个估算个人觉得概率不高。

基于韩国官方这个低版本的预测,到2067年,韩国的人口构成如下:

1、49.6%的人超过65岁,中位数年龄64.7岁,也就是一半人口是65岁以上老年人。

如果觉得2067年还太遥远,可以再感受下这个数据——实际上,到2030年,就会有1/4的人超过65岁,到2040年,40%超过65岁(18年后,韩国每10个人就有4个人超过65岁),18年并不算太久,也就是2004年到现在的距离

2、65岁以上人口,是0~14岁人口的 7.9 倍,也就是每8个老年人对应1个少年儿童。

老少比的变化速度大概是这样——2017年1:1,2030年3:1,2040年4:1,2050年5:1,2060年7:1,2067年8:1。8年后,韩国街头上每看到3个老人才能看到1个儿童,18年后,每看到4个老人才能看到1个儿童。而就在5年前,这个比例还是1:1。

可以看出,无论是老年人占比,还是老年人相对少年儿童的比例,整个变化过程就一个字——“快”刚开始还不觉得有多厉害,但后面的加速度会很夸张,因为超低生育率意味着指数级减少。

按这个韩国的官方预测,2030年韩国总人口每年减少16万,2040年每年减少34万,2050年每年减少54万,2060年代每年减少60万+。

到2100年,韩国人口大概率只有如今的1/3,剩一千多万,且人口结构仍然是倒金字塔,每年死亡的人几倍于出生的人。

注意,以上都是基于韩国总和生育率会触底反弹(0.8回升到1.1),且韩国人均预期寿命会从82岁提升到89岁。如果生育率不反弹,继续维持在小于0.8的水平,这个加速度还会再踩一脚油门。

两面的韩国

韩国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的奇迹,2022年的人均GDP大概率会看齐日本

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对经济成就做了总结:

“去年(2020年)我国成为了经合组织成员国中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 经济总量将进入到全球前十名;预计人均国民收入也将首次超过七国集团成员国(意大利)。”

“股票指数自突破2000点以来,时隔14年后再次突破了3000点,在经合组织成员国当中股指涨幅最高。”

“汽车生产量进入世界五强,造船订单量重新获得了世界第一。政府大力推进发展的系统半导体、未来新能源汽车、生物健康等三大新产业的出口均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进入了研发投入总额100万亿韩元时代,全球排名第五。创投企业成立数量、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与经济奇迹相伴随的,是韩国的另一面——超长时间工作比率(55小时以上)18%,显著高于OECD平均的8%。低收入比率13%,高于OECD平均的10%。

老年人就业方面:65岁以上人口中,34%在工作,是OECD国家平均值的2倍多。65岁以上人口中,43%属于贫困人口,是OECD国家平均值的接近3倍。55-64岁的劳动者中,40%是非正式工作,OECD国家平均值是10%。从22岁开始工作的话,养老金替代率是43%,OECD国家平均值是59%。

来源:OECD官网,https://www.oecd.org/country/korea/thematic-focus/achieving-better-jobs-health-and-opportunities-for-all-3a1c3641/;https://www.oecd.org/country/korea/thematic-focus/achieving-better-jobs-health-and-opportunities-for-all-3a1c3641/

此外,韩国是所有发达经济体中,对外移民比例最高的,甚至比欧盟东扩后,一些东欧国家移民西欧的比例还大。

从2015年到2021年,在美国的韩国人从223.9万增长到263.4万,6年增加40万,每年平均7万(疫情前每年平均8万+),要知道,韩国现在一年只出生20多万。相当于每年新增去美国的人口,是这个国家新增生力军的30%。

数据来源:韩国外交部,如下图: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经济腾飞 + 相对其他发达世界更低的幸福度 + 大量对外移民,韩国在这个世界上是很独特的一个样本。

关于我国

2022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的出生人口,将首次低于我们的战略竞争对手:“五眼”+欧盟+日本

准备迎接“韩式少子化”

今年我国出生人口大概率在900万+,而“五眼”+欧盟+日本会在1000万左右。

“五眼”+欧盟+日本总人口10亿出头,比我国少4亿,人均GDP是我国的4倍左右,大都是高度发达的低生育率国家。如果只看“五眼”,其经济总量是我国的1.7倍,出生人口已超过我国的一半。

由于我国的生育率显著低于大多数低生育率发达国家,新生代的人口优势正在被逆转。

下面再做一些推算: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在2020年时:

  • 30-34岁女性:6027万,每年平均1200万;

  • 25-29岁女性:4369万,每年平均870万;

  • 20-24岁女性:3527万,每年平均700万。

又根据七普数据,2020年时,85%的婴儿在母亲35岁前出生,70%在母亲25-34岁时出生。

未来5-10年,我国处于育龄高峰的女性人数还将快速下跌。以及,如上文所说,我国今年的总和生育率将逼近乃至跌破1,未来几年将快速向韩国的0.8靠拢。

那么,2030年代我国每年平均只会出生不到600万人,2035年后甚至可能跌破500万——10多年后,我国在出生人口上有被“五眼”超过的可能性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韩式少子化”对部分行业带来的变化:

黑龙江和吉林这两个省份,出生率和生育率都已和韩国看齐。2020年七普数据,黑龙江总和生育率0.76,吉林0.88。2021年,黑龙江的出生率跌到0.38%,吉林跌到0.48%,比韩国更低。

全国的出生率下跌进展大概等于8年前的黑龙江、5年前的吉林——参考上面的生育高峰期女性下降速度。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黑龙江、吉林少子化带来的影响,将在5-8年后普遍发生在全国各地。

20多年,一代人时间,黑龙江的小学生从接近400万下降到不足130万。伴随的是,黑龙江1995年时有小学教职工25万人,2005年不足20万,2012年不足15万,2020年不足10万。

2021年,黑龙江出生11万人左右,等他们长大了,黑龙江小学生人数还得再砍一半,老师人数估计也得至少砍一小半。

吉林的情况稍好些,1995年到2020年,小学生在校人数从270万下降到120万,打4折多点,小学老师人数从15万多下降到8万多。

2021年,吉林出生人数11万人。同样的,再过些年,吉林的小学人数将在2020年120万的基础上再砍一半,小学老师人数也得继续减。

目前还只传导到小学,中学老师人数相对稳定,过几年传导到初中、高中后,情况可能也大差不差。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

本文不想再深究超低生育率的成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塞冬的篇老文——超低生育率养成记

在这里需要再强调的是:

一方面,需要抛弃传统概念里关于“低生育水平”的固有印象,不要再用日本和欧美来做比较,甚至连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都没法做参考,而要把视线看向比他们低得多韩国。

另一方面,需要抛弃传统概念里关于“出生人口下降速度”的固有印象,同样不要用日本和欧美来做比较,认为出生下滑是绵延几十年的漫长过程。甚至连韩国都比我们更慢一些。

我们需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5年前,2017年,受二胎放开和数量众多的85后生育高峰影响,我国出生人口出现1700万+小高潮;而就在5年后,2027年,95后数量相比85后人口打6折、生育意愿打折、70/80后二胎三胎结束等,我国出生人口可能只有700-800万,并将在10年后继续下降到600万——这一切只用短短10-15年。

这种巨变的速度,反映到行业上可能就是:医学生大学入学时感受到产科火热,研究生毕业后就凉了;师范生大学入学时感受到小学火热,研究生毕业后就凉了。

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很多事没法改变,能做的可能只是对客观世界有更真实的认知,做好理性预测,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PbN-28kpxkZxp3c_-9Pk8A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