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文 | 小椰子 · 主播 | 林静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最近国产剧《三十而已》热播,让贫穷的我见识到了上海富婆们的奢侈生活。
 
30岁的顾佳,颜值出众,名校毕业,和老公创业开了一家烟花公司,之后当起了全职太太。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为了让孩子进入顶级的私立双语幼儿园,硬是咬咬牙贷款换了套地段超贵的豪宅。
 
家境殷实的她,想要挤进富太太们的圈子,却被残酷的现实打了脸: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富太太的朋友圈也有鄙视链。
 
第一次参加太太圈的聚会,她穿上最正式的礼服,背上她最贵的香奈儿包包。
 
到了之后,她小心翼翼地把包放在自己身后的椅子上,却被旁边的富太太嘲笑:
 
“你说那个凳子就那么一点点大,你还要放一个包包在后边,你这样坐着挤不挤啊?”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顾佳环顾四周,才发现其他富太太们,全都把比她贵好几倍的包包随便扔在地上。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聚会结束,富太太们合照,站C位的李太太,手里的爱马仕喜马拉雅包,价格超260万。
 
顾佳只能露怯地把包藏在身后,神情僵硬地和其他富太太们拍了照。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之后,她刷朋友圈时发现,其他富婆发的合照里,自己被单独截掉了。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现实就是如此,即使勉强挤进上流圈,和她们同桌吃饭、学手工,也不被她们放在眼里,连发朋友圈都会被特意截掉。

 

于是,顾佳为了获得富太太的正眼相待,硬是在公司欠着外债、房子抵押给银行的情况下,买了只限量版的爱马仕,这才算一脚踏进了富太太圈子里。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一根稻草,跟白菜捆在一起,那它就是白菜的价格;跟大闸蟹捆在一起,那它就是大闸蟹的价格。”
 
于是,无数稻草,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硬是想和大闸蟹捆绑在一起。
 
然而,圈子不同,真的不必硬融。

 

生活不是电视剧,大多数人都不像顾佳那样双商在线,逐渐开挂。

 

不是同一阶层却硬是想融进去的你,到最后只会自讨没趣。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我一年只有7万收入,老婆却想要儿子读一年5万学费的幼儿园,她说圈子很重要,圈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题主在一个三线小城市4店做销售,每个月平均下来只有6千左右的收入。
 
儿子马上3岁要选幼儿园了,老婆就一直说要选个好的,因为能结识到很多有钱有势的人。
 
但他无力负担这么贵的家庭开支,房贷一年要3万,还有各类保险费用,一年到头基本剩不了钱。
 
老婆就一直骂他没出息、没作为,没眼光和格局,他只好在知乎上提问求解。
 
回答区中,有个答主分享了他们家咬咬牙让小孩上了贵族学校的经历,获得了4.5万点赞:
 
普通工薪阶层跳一跳勉强能够着的学校,进去了只是开始而已。
两万元一年的英语辅导班,基本上都在报,你报还是不报?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六百元一节的钢琴课,有钱妈妈们为了节省孩子时间,出一千元让老师上门授课;
 
耐克阿迪的新款、限量款鞋子都能在孩子们脚上找到,运动会上五颜六色的KENZO卫衣;
 
有位同学有过敏性鼻炎,每年寒假,亚龙湾的酒店,从放寒假住到收假;
 
有位妈妈说她发现女儿偷偷在家化妆,女孩子喜欢正红色,她就给孩子买迪奥999,因为普通货不放心孩子用;
 
学校每年都组织海外研学活动,某年是美国,十五天四万多,第二年就是新加坡,你家孩子参加还是不参加?……

 

读贵族学校的孩子,家境往往非富即贵。工薪阶级的人进去了,基本就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水平都不在同一个级别上,你硬让小孩挤入有钱小孩的圈子,有什么用?
 
长久以往,不但不能让小孩成长得更好,反而会让他陷入自卑、焦虑的情结之中无法自拔。
 
强行进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往往最终会以榨干自己、还捞不到半点好处为代价。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YouCore创始人王世民,说过关于他太太的一件事。
 
他太太有一位MBA同学,在读MBA期间几乎每一场活动都不缺席。
 
无论是聚餐、校际比赛,还是企业参观、晚会,一周至少有3个晚上、1个周六或周日,花在这样的社交活动上。
 
用这位同学的话说,“读MBA不就是为了积累人脉吗?”
 
3年下来,确实人人都认识了他,他也时时以“人脉深厚”自居。
 
经常在班上四处炫耀,前天跟某某师兄见面了,昨晚跟哪个教授吃饭了。
 
然而,当他毕业答辩出现问题的时候,连一个出面帮他的同学和老师都没有。
 
最后,他只能多修了一年,才拿到MBA学位。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与之对比的是,王世民太太,这种隔了好久才有空参加一次活动的人。
 
她论文打印出现问题时,好几个同学都帮着处理,赶在最后一刻成功答辩。
 
讽不讽刺?拼命想要积累人脉的人,最后无人搭理;对人脉并不上心的人,反而收获了众人好感。
 
美国一位社会学家在《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
 
“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
 
那位同学,读MBA的3年时间,光顾着忙于融入各类圈子,却唯独忘了提升自己的价值。
 
而王世民太太,自身实力够强,自然有无数人愿意主动与她打交道,落魄时伸出援手。
 
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的展现和交换。只有价值相当,才能等价交换。
 
你的可交换价值这么低,就算硬要挤进不属于自己的圈子,也只会是个局外人。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图 | 网络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认知突围》中有这样一对概念:劳动性人缘和资产性人缘。
 
劳动性人缘,需要你时时刻刻维持在劳动的状态,也就是一直得对别人施恩。
 
就像小时候班里都会有的那种同学,经常从家里拿一些好吃的干脆面或好玩的卡片来讨好别人。
 
当他拿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大家就都围着他转,他很满足于这种众人拥护的感觉。
 
然而,一旦好吃好玩的东西没有了,大家就一哄而散,对他冷淡了下来。
 
这种情况下维系的关系是十分脆弱的,看似拥有许多人缘,实则一吹风就烟消云散。
 
而资产性人缘,则是建立在个人的吸引力之上的,哪怕你什么恩惠也不施,仍有好人缘在。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所谓的资产,可以是财富、权利、名气、美貌,也可以是才华、品味、性格魅力、有趣程度。
 
就像小时候班里的那个尖子生,从没讨好过同学,同学却暗暗崇拜他,渴望跟他做朋友。
 
慢慢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才能拥有资产性人缘。靠着不断施恩所能换来的,只会是虚假的情谊。
 
李嘉诚曾说这样告诫过年轻人:
 
“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宝贵的时间去社交、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
 
应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专业技能,多见见你的客户。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先修炼自己,才能找对圈子。厉害的人只和厉害的人做朋友,这是一种相互成全。
 
只有当你足够优秀,才会有同样优秀的人来成就你。做自己的贵人吧。
 
共勉。

 

上海富婆朋友圈鄙视链曝光:其实,你的圈子,也在嫌你穷

-作者-

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写自律,谈人性,椰子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 xiaoyezizhuanlan)。微博@小椰子专栏。已出版书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十点读书会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林静,十点读书签约主播,电台主持人。典型的双鱼座,矛盾的个体,偏爱白色。喜欢音乐、旅行、读书、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声音是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晚听经典、静听林静。新浪微博@DJ林静。

 

-声明-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kI9_pw86SlFRHI3SylgpAg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奢侈品,精心为你定制了一个刀光剑影的上流美梦。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来源 | 新周刊ID:new-weekly)
作者 | 禾必

封面 | pexels

奢侈品的Logo,就是人们在物质社会可以确定的安全感,它是财富的标志,是成功的象征。浸泡在成功学下的我们,难免会为这些装裱起来的价值符号感到矛盾的快感与愤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奢侈品更是专为这群人,精心定制了一个刀光剑影的上流美梦。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向来就是人们最心照不宣的比武大会,你拿什么包当武器,穿什么衣服作铠甲,决定了你能否在这残酷的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热播剧《三十而已》里的主角顾佳就经历了这样一次社会的毒打。

她为了给孩子幼儿园的推荐信,求到了王太太门下,顾佳作风果敢办事能力极强,也很快得到了王太太的信任,被带进了这个太太们的江湖。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网友依剧照科普了各太太的包包品牌与价格,除了顾,其余太太的包从几十万元到百万元不等,C位提着的Himalaya更是爱马仕柏金包里最贵的一款,市价约260万元。

为了融入“太太圈”帮老公解决公司危机,顾佳周旋其中,察言观色。但她还是没想到的是,她的包过于“寒酸”,太太们在发朋友圈合影时,竟然把她裁掉了。

顾佳想倾尽所有凑重金买一个名牌包,闺蜜王漫妮建议她加点钱买一个限量款,这样才能帮助顾佳融入“太太圈”,联系业务,让公司渡过危机。可你光有钱也不行,这个包呀,要排要等,要按门店自成的营销规则办事,王漫妮答应帮她,“想想办法”。

顾佳用尽所有积蓄买包赌对了,她因此赢得了太太客厅的入场券,成为贵妇团的一员。

这个情节能引发广泛的共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顾佳身上看到了自己。

现在的奢侈品牌已经和身份地位牢牢绑定起来,相信背鳄鱼皮的和背人造皮革的,真的有天壤之别。奢侈品就是用这样包装好的价值观不断讨好一代又一代的人,收割着一年又一年的市场。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时尚审美的倒退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我们怀恋曾经的野生美人,觉得现在满屏的大眼瓜子脸,或许精巧,却少了风格鲜明的美感。有人说这不过是时代滤镜在作祟,大浪淘沙,只留下了让人念念不忘的风情。

可真是如此吗?看看现在配色浮夸的衣着,高强度的美颜,以及千篇一律的整容脸,我们的审美可能确实在倒退。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王祖贤、巩俐和梅艳芳的珍贵合照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简单的配色,利落的裁剪,上乘的材质成就经典。/ Dior New Look 系列

时尚界也是如此,当我们想到各大奢侈品,往往都是各家几十年前的经典款,比如香奈儿的套装,Burberry的风衣,爱马仕的柏金包,而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画风: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暗黑桃心、混乱浆果、运动护膝风,像是西方叛逆期少女放学后顺便来走秀,Dior你认真的吗?/ Dior2018春季秀场

繁复的色彩,杂乱的设计,多元的符号,奢侈品的堕落,或许就是从谄媚年轻人开始的。

腾讯广告与波士顿咨询( BCG)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报告》显示,在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就是年轻人,35岁以下消费者的比例高达78%,零售额的贡献也达到了74%。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年轻意味着更强的购买力欲望,为了更多更快地收割年轻人的钱包,奢侈品品牌推陈出新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经典产品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新元素的融合与品牌价值的开发。

正如时尚专栏作者李小丢指出,从前的奢侈品从来不讨好小女孩,现在却推出一系列时尚单品向所有人兜售少女心。而这些高饱和的色彩,密集的字母本就是西方不富裕的青年们彰显个性的叛逆期标识。

如果说从前奢侈品的定位是知性与优雅,那么进入低欲望社会,能让现在不贪心,不争抢,谈个恋爱都觉得心累的年轻人疯狂去消费,就要回归最原始、最奏效的刺激,性感与金钱。

不过这都2020年了,消费性感模特早就不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哪个商家能够更快瞄准新时代女性消费者的需求,那它就能在新一轮的时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吴亦凡身着粉色毛衣,为LV代言。/ 路易斯威登宣传照

例如近几年越来越被频繁提及的一个词语叫作“男色消费”,这些年男明星把美妆、时尚品牌的代言一个不落,接到手软,装满了粉丝们一辆又一辆的购物车。

品牌方的目的也很明确,现在还用高质量低曝光来吸引顾客绝对是死路一条。商场里的导购小姐再专业,都比不上“国民男友”站在门口卖个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

不管是LV请吴亦凡签约全球代言人也好,还是雅诗兰黛重金请李现拍摄口红广告也好,醉翁之意从来不在代言人,而在于为各位代言哥哥打CALL,冲KPI的那群人。

而饭圈文化、明星效应本就属于粉丝圈的疯狂,现在的大牌为了销量舍弃了自身建构的高冷人设,无限度迎合这样一种不成熟的年轻消费者。它们的审美倒退,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奢侈品做起Logo生意

大家都进入“包中人”的世界

如果说因为害怕与外界交流而用外壳包住自己,连同思想与个性都通通包裹起来的人,是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那些借由物件来传达自己的价值诉求、思想品位的人,就可以说是被奢侈品行业塑造的“包中人”。

LVMH集团的董事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奢侈品品牌的树立要比其他生意困难得多,它需要创造一种根本不存在的消费需求。”如何打造一个“包中人”的天堂,让消费者持续为奢侈品牌的高溢价买单,就是一门学问了。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奢侈品等级图,按照价格把奢侈品分为日常到极奢六个档次。

又一条鄙视链产生了

如果奢侈品能够想象天堂的模样,那一定是等级森严,堪比封建社会。

为什么人们自愿“返祖”,进入这样一个“包中人”的世界?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曾探讨“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而人们处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不安全感已经渗入人们生活的结构中,破坏了自我价值与自尊,又无法和这样的世界划清界限,于是只能向这样的世界,寻求帮助。奢侈品的Logo,就是人们在物质社会可以确定的安全感,它是财富的标志,是成功的象征。浸泡在成功学下的我们,难免会为这些装裱起来的价值符号感到矛盾的快感与愤怒。

如果这个世界不看脸,那它一定在打量你的包包。

对于奢侈品的世界,更是如此。“顾客就是上帝”被推翻,进了这家店,上帝也分三六九等。

从进入奢侈品店的那一刻,我们就在被打量。你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决定你会否遇上一个笑脸相迎的专柜导购员,是否有相应的社会影响力购买到限定款的包,如果有资格的话,又需要在排队列表上等待多久。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奢侈品主动拒绝客户,要的就是这种稀缺感。/ 《三十而已》

这就是奢侈品的反传统营销,奢侈品门店轻微的势利和怠慢,反而对于销量的增长有着微妙的促进作用。而限量销售和饥饿营销这样的小考验,更是培养忠诚客户,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

奢侈品营造出的阶级拒绝感带来强烈的情绪,推动人们拿出真金白银去消费。大家拼命用不同颜色、皮质的包包来标榜自己的个性,遮住自己的不安与受排斥的情绪,渐渐成为一个商业世界喜闻乐见的“包中人”。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LV与Supreme合作,把Logo印满了整件棒球衫,Logo即设计,生怕你不知道

三十年前,奢侈品的Logo都是缝在衣服内衬中不给人看的。三十年后,奢侈品为了追求品牌溢价把自己异化为了等级符号,它们纷纷推出奢侈品版的联名T恤和牛箱包,将醒目的品牌名称不断复制粘贴。

保罗·福塞尔在《恶俗》里指出,这些“拥有之荣耀”通常会附着在一些要价极高的东西上,并以人群中当中最没安全感的人为目标。

这些商品印上文字信息的物件,被艾莉森·卢里命名为“易读衣着”。我们很容易就可以从印在衣服上的信息解读出自我剩余的意识。这个意识可能是自己与某个商业品牌的成功混同为一的渴望,也可能是急于提高社会等级的俗不可耐。

把标榜身价的Logo穿戴起来,俗气,易读,但是安全。

只要人们一天找不到精神世界的确定感与安全感,那么就像契诃夫说的那样,就还会有无数的“套中人”“包中人”活在我们的身边。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是你高攀不起的“地摊货”

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做过很多过分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展示着地摊产品,却用标价告诉每一个人,“你买不起。”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图一为香奈儿“巴黎-上海”高级定制款;左下为巴黎世家挎包,售价26000元;右下为LV中国定制款。/图一由李小丢整理提供,其余来源于网络

比如当整个时尚圈吹起塑料中国风,你会在香奈儿“巴黎-上海”高级手工坊系列里看到真·汉化·香奈儿,看到巴黎世家的棉被挎包,看到LV的五星红包。你不知道设计师加入这些元素,究竟是喜欢我们的文化,还是馋我们的钱包。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Dior代言人怎么看都是越来越亲民了。

奢侈大牌很少请明星做代言人,可当Dior的推广大使从查理兹·塞隆、娜塔莉·波特曼这类奥斯卡影后级选手,变成了金鹰奖获得者Angelababy和赵丽颖这样的流量小花后,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驾驭大牌的种子选手。

曾经的距离感与神秘感带来的美感在卖货面前不值一提。而今年的卖货热词,非“直播”莫属。

实践出真知,LV成了第一个下河捉螃蟹的高端时尚品牌。3月,LV在小红书上邀请了时尚博主程晓玥和演员钟楚曦担任主播,发起了门店直播首秀。小红书上网红人手一个的LV,终于由官方诠释出了高仿的味道。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小红书LV直播截图

这场一小时的直播让人一言难尽,堆放奢侈品的直播间,像极了淘宝店家后台摆布存货的仓库。粗糙的直播画质,尴尬的带货互动,最终只获得1.5万人的观看流量。明明是正品,为什么非要活成山寨的模样。

螃蟹没吃到,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消费者也并不觉得它们可怜。

无论是请流量小花代言,打开例如微信、微博、小红书一类的社交通道,还是直接转战线上直播,这些花里胡哨的操作,增加商品的曝光率无疑是流行的商业手段。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Moschino2015秋冬兔八哥系列,售价上千,但这质感,真和地摊上清仓处理的针织衫没区别。/ 图由李小丢整理提供

摆出地摊货的姿态,实际上卖着奢侈品的价格,可只要1000个看过广告的人里能有1个下单,这怎么都不会是亏本的买卖。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是它们的选择,而还没受过学区房、摇号车毒打又有无穷消费欲望的年轻人则是它们的目标。不过年轻人一代又一代,30岁以下的奢侈品消费者占了整个奢侈品行业的半壁江山,谁又能说奢侈品牺牲品质和格调去讨好年轻人就一定是下错了棋呢?只要有人愿意审丑,愿意为这样的“文艺复兴”买单,那么资本的飞梭就会一刻不停地在里面穿梭,直至春蚕到死,再圈地喂羊。

奢侈品的土味与堕落,像是用玻璃渣包裹起来的方糖,看起来玲珑剔透,吃起来血肉模糊。

奢侈品品牌把自己的橱窗擦得一尘不染,向社会中大部分不需要它的人展现另一种包中生活。因为信息过于发达,这扇橱窗玻璃太过透明,以至于大家有时会忘记它的存在,“砰”地一头撞去,还是会痛的。这才是欲望都市里的又一消费寓言。

媚青的奢侈品,越来越像地摊货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D_zmrKUdH1LpkA53pmsv4A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智谷趋势(ID:zgtrend) |  路口大爷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年中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思路正在发生巨变。

 

最近有一个词火了——“内循环”。

 

5月中旬以来,高层在政治局常务会议、陆家嘴论坛、企业家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反复提及:“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内循环为主”这个出其不意的一招会打开什么样的经济格局?

 

很多人深感茫然,我们甚至还能强烈感受到社会上的聪明资金都在焦急寻找“内循环”的方向。

 

其实,近来地产、金融的政策动向已透露出高层的意图,同时也表明,宏观调控开始破除过去中国老百姓的信仰和想象力了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在会议前夕,中央对楼市传递重磅信号,房地产不再是“夜壶”。

 

7月24日,副总理韩正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

 

有10座城市被点名参会,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宁波、长沙。

 

今年房价涨幅一度超越深圳的东莞相当自觉,连夜就升级调控措施,提高非莞籍人口的购房门槛,限购还从新房扩大到二手房,彻底堵上短期炒房的机会窗口。

 

这些都在昭示,新一轮调控升级在路上了。

 

民间向来很怀疑房地产调控的定力。

 

近20年来的房价曲线坚定了中国老百姓们的信仰: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放松调控、刺激房地产。

 

但上半年经济陷入负增长,中国意外没有刺激房地产,反而还展现出丝毫没有减弱的调控决心。

 

进入7月下旬,多个中央部委更是对楼市密集表态:

 

7月16日,国资委就强调“持续加强对金融、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项目监管力度。”

 

7月20日,银保监的年中工作会议要求,“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

 

7月22日,连最高法都出手,发布相关意见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

 

……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堵上炒房兴邦的路,严控房地产对社会资金的虹吸效应,这是“内循环”的关键一招。

 

中国要铸造自己的核心资产,它不能是房地产,而应该跟美国一样坚定选择消费、医疗、互联网、科技等领域,这些才是握在手里的大国重器。

 

如果任由房地产继续狂飙猛进,迟早会掏空百姓的钱包。而且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如果房价再猛涨上去堆起泡沫,一旦遇到经济下行,资本转移,楼市就越容易崩塌。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教训不远啊。

 

回过头来讲,消费萎靡,就妄谈“内循环”。

 

要打掉全社会对房价的信仰,发展金融市场、让金融资产的回报率超过买房,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

 

中国股市刚现牛市苗头时,前证监会主席肖钢就出来说了这番话。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这里包含另一层意思,中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资本市场。

 

高层对股市的大涨其实很谨慎。过去5年中国股市至少经历20次千股跌停,2015年的股灾甚至差点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慢牛呼唤了这么多年都没等到。

 

但现在,中国发展资本市场的紧迫性,迫在眉睫。

 

肖钢的讲话其实很直白,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搭建桥梁枢纽,“把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者连接起来,产业要发展,一定是要有科技的创新才有竞争能力,科技的创新就必须要有研发,而且这个科技的创新应该说是始于技术,成于资本。”

 

为了避免被“卡脖子”,中国科技创新的紧迫性越来越高。但一般高精尖产业的投资周期长,产业链条也长,普通的民间资本不会进入这么高风险的投资领域,银行也不太可能拿居民储蓄放贷给高风险企业。就像华为想造光刻机,很可能数十亿砸下去都不见一点水花,普通人哪敢投资?私募基金又不是在做慈善!

 

这时候,资本市场就显现出了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的作用了。

 

说白了,国家战略需要钱。

 

这个思路在内循环的逻辑下会更加清晰,特别是近年来一系列基础性制度的改革在显著加速。

 

中央在2019年初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后,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就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科创板这块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

 

2018年11月5日高层亲自拍板设立科创板,力争要打造出中国版“纳斯达克”。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就鸣锣开市,中间仅仅历时259天,且管控减少,在中国资本市场可以称得上是一项激进的改革了。

 

科创板成立一年后的今天,中美裂痕加深,中概股在美国集体遭遇危机,科创板开始纳入更多科技公司的上市考虑中,后续还会迎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的重磅上市。

 

彭博评论称:

 

“事实证明,科创板这项计划是有先见之明的……中美关系风云变幻之际,科创板为科技企业大力输血及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加速的功能,均凸显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另外,《证券法》《公司法》《刑法》的联动修订,中国不断加大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体系构建加速。

 

中国股市要一步步告别赌市,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这是制度改革的意图。

 

再比如,加快统一债券市场。

 

7月中旬央行和证监会宣布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开展互联互通合作。

 

这是中国债券市场等了20年才等来的这一刻。

 

一个规模世界第二、高达107万亿元的债券市场,却长期被割裂为两个市场,88%的交易规模在银行间市场,两个市场的价格、监管、发行不统一,导致资金等要素无法自由流动,增加了实体经济在债券市场募资的综合成本。

 

这次改革,意在激活更多的资金进入债市,给投资者带来便利,也减少跨市场价差,优化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种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改革,会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

 

内循环为主的逻辑下,中国资产必然要增强回报率,才可能留住资金。

 

高层在陆家嘴论坛上强调,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如果金融改革和监管能坚持这九个字,对资本市场来说是重大的利好。

 

而上述一切的一切,都是想用一个慢牛的资本市场,来兜住那些蠢蠢欲动想要外出避险的资金,来加速中国的产业升级,为中国的内循环经济筑下更大的底气。

 

政治局会议召开前夕,一些不寻常现象发生了

 

必须高度关注年中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不止是像往年一样为下半年经济政策定调。

 

处在特殊的时间点和形势上,它的信号意义重大。

 

2020年是国内“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中国的重大项目、生产力分布、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比例又会迎来一次规划调整。

 

这关系新一轮的资本流向。

 

更重要的是当下“形势比人强”, 高层必须要做出战略抉择。

 

除了经贸上遇到全球保护主义继续上升、世界经济衰退、全球世界份额萎缩的重重挑战之外,中美关系在年中更是以超预期的速度下坠,后者的演化才是决定我们的国际环境和平友好与否的关键。

 

无论11月美国大选是否发生意外,无论中国主观上愿意与否,发达市场进一步排斥中国制造的可能性只会与日俱增。

 

外循环永远都是中国发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中国绝不可能也决不能闭关自守,这在高层中是形成共识的。

 

为何要提出双循环的思路,黄奇帆说:

“这一论述不是简单的针对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而中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强国方略;不是因个别国家企图与我脱钩、对我围堵而迫不得已的内敛收缩,而是筹划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加快形成内外良性循环的战略抉择。”

把这番话中的“不是……而是”替换成“不仅是……而且是”,相信能更好的理解眼前中国所处的环境。

 

静候年中政治局会议,我们将会更加清晰地看到高层在重大决策部署上的方向。

 

中国有巨大的战略回旋空间,有集中办大事的效率优势,这就是中国最大的底气。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6QRg4_m-MJP8XZ-aj_gnQ

禁止回车提交表单

项目里用了太多的弹层,还有太多的逻辑判断,要提交到不同的 action

结果发现一个问题,某个弹层内直接回车时表单就被提交了,省略了中间好多的逻辑判断什么的

决定先暂时把这个回车禁用掉,后期再来修复功能

自动提交情况说明:

默认情况下,单个输入框,无论按钮的type="submit"还是type="button"类型,回车即提交。
当type="submit"时,无论有几个type="text"输入框,回车均表示提交。(<button>按钮默认的type为submit)
当type="button"时,且存在多个输入框,回车不提交。(button)

网上查了下,处理办法有如下二种

1:解决单个输入框的回车即提交问题,可以增加一个隐藏的input="text" display='none'; 然后 type 类型为 button 。

2:在 form 表单或 input 中加入:onkeydown="if(event.keyCode==13){return false;}"

决定还是使用第二种,现在各种库用得太多,反而不直观。直接onkeydown,以后代码查起来清晰一点

医药股能否卷土重来?(附18只龙头股)

投资医药股这三点我们必须要注意
一、稳定增长的业绩是医药股的根本价值。
过去A股市场上出现过很多翻倍,甚至十几倍的医药牛股;比如恒瑞医药,比如片仔癀,比如长春高新等。它们能成为十倍牛股难道会是因为他们有短期的热点吗?难道会是因为一次疫情而导致的股价常年大涨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它们之所以能成为长期上涨的大牛股是因为它们有稳定增长的业绩,是因为它们有稳定的营收,稳定的分红。
纵观A股市场上曾经出现过的医药大牛股,没有一个不是因为业绩大幅增长而出现的长牛行情。因此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不要被现阶段部分医药股的大涨而冲昏了头脑,只有概念没有业绩的医药股最终留给大家的只会是一地鸡毛。有业绩支撑的医药股才是我们要长期关注的对象,空有概念的医药股赶上了做一波,赶不上也不要去追高,追高只会让你亏的更惨。
二、依然是低估值的医药股会更有价值。
因为带量采购,因为业绩造假,因为产品造假等近两年医药股普遍下跌。除了几家知名度高的医药股外其它医药股不管是中药,化学制药还是生物制品基本是全线大跌。而我们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寻找低估值有价值的个股,在诸多利空因素下很多投资者都不看好医药股,医药板块也因此大幅下跌沦为低估值板块。
低估值造成的估值洼地就是医药股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医药股的价值就在于现在的低估值,在于现在的股价下跌。这波医药股的上涨是部分医药股的上涨,更多的是口罩,生物疫苗等概念股的上涨,但是依然有不少的中药,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等医药股的股价处在相对的低位,估值甚至处在历史的低位。那么这些低估值的医药股就值得我们关注,他们的未来也非常有潜力,至少比多数空有概念没有业绩的医药股有价值。
三、医药股未来的预期决定他们股价的涨幅。
股票炒作的是预期,不管是什么公司未来预期好股价才会持续上涨,医药股更是如此。小市值的医药股发展潜力大,但是他们的未来预期却存在太大的不确定性,容易踩雷,容易出现偏差。因此投资观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市值偏大的医药股,因为大市值,知名度高的,影响力大的医药股未来才更具备稳定性。不过既然是预期那么必然会有错误,康美药业,长生生物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不过既然选择医药股了那么就要选择相信公司,就要相信未来的注册制会让A股越来越好,让造假的公司越来越少。
关于医药股的预期我有两点建议给大家:
  • 尽量选择市值200亿以上的医药股。市值大的公司经营能力相对稳定,未来的预期也会更稳定。加上有业绩,估值低那么他们的未来才会更有潜力。

  • 业绩的持续性增长。一个公司过去的业绩是可以作为预期未来的参考标准,比如过去四年业绩都稳定增长的公司未来预期就相对较好,比如过去四年业绩同比增长幅度都比较稳定的公司未来预期就更稳定。

医药股能否卷土重来?(附18只龙头股)

 
1、中药龙头:000538云南白药
市值1358亿。A股历史上,涨幅非常靠前,历史收益惊人。但是近年来,利润增长放缓,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下降34.48%。云南白药主营业务为药品生产制造、新药研发、药品流通服务、中药资源开发、营养保健、健康护理等业务。新定期报告显示,该公司股东人数(户)为6.76万户,较上个报告期增加11.48%。
同为中药企业的片仔癀,虽然股价表现也不错,但是从规模和产品来说,还算不上龙头,是靠单一药品打天下的独特模式。
2、仿药龙头:600276恒瑞医药
市值5062亿。医药板块财报和股价表现最漂亮的无疑是恒瑞医药,这家公司对标美国辉瑞。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15亿元,同比增长10.30%,营收同比增长11.28%。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恒瑞的增长势头不减,总体表现略超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已逐渐进入收获期,卡瑞利珠、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等有望借助医保和适应症扩大增厚业绩。
3、新药龙头:603259药明康德
 
市值2213亿。受市场宠爱的独角兽个股。动态市盈率150倍,贵不贵大家自己猜。
4、血制品龙头:002007华兰生物
市值1042亿。血制品龙头华兰生物质地优良,长期走势稳健,基金大量持仓值得重点关注。流感疫苗是公司的一大看点,估计2019年四价疫苗销量突破800万支,为公司贡献不小。另外公司的阿达木单抗,贝伐单抗都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后市有巨大的看点。
5、维生素龙头:002001新和成
 
市值617.7亿。贵为中小板第一股的新和成,多年来的走势并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维生素生产龙头企业。业绩受维生素A,E价格影响较大,但维生素价格近年保持大涨后,稳中有升的态势。老鱼买过,没拿住。
6、糖尿病龙头:600867 通化东宝
市值264亿。糖尿病算一条有着又长又湿雪道的行业,通化东宝做为国内糖尿病行业的龙头公司自然也非常值得关注。受公司净利润停滞不前的影响,公司也惨遭腰斩。不过,因种种原因东北股老鱼一律不碰。
7、输液龙头:002422科伦药业
市值318亿。大输液不是一个很好的赛道,现在科伦的看点,更多的是在创新药上。就看后市能否做出点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了。目前股价合理,关注就好了。
8、眼科龙头:300015爱尔眼科
市值1896亿。爱尔眼科做为最优秀的创业板个股之一,走势也是为散户所津津乐道。从上市之初,就走上了不断除权填权的道路。公司主营从事眼科医院的经营,我国人口众多,眼疾病的天花板恐怕二三十年内只能增长,不会下降,这就给了公司,无尽的增长空间。但是,估值一直居高不下,市盈率超过100倍,这就看胆识了。
9、精神药龙头:002262恩华药业
 
市值162亿。作为中枢神经用药龙头,恩华药业前景应该不错,而且准入门槛较高。但是股价最近大跌,原因何在?能否反转,有待观察。

医药股能否卷土重来?(附18只龙头股)

 
10、生长激素龙头:000661长春高新
市值1838亿。第一高价医药股,天马行空般的涨幅,使之成为继贵州茅台之后,又一支散户们高不可攀的个股,不作任何评论。
11、牙科服务龙头:600763通策医疗
跟爱尔眼科一样,都是好行业、好模式,股价一直在创新高,目前市值达539亿。问题也跟爱尔眼科一样:估值太高,敢买吗?
12、医药行业龙头:601607上海医药
市值386.5亿。上海医药2020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同比下降7.84%。上海医药表示,2020年一季度,阶段性地改变了全国人民包括寻医问诊在内的多项生活习惯,从而给公司工商业主营业务均间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报告期内,上海医药研发费用投入3.41亿元,同比上升25.93%;综合毛利率15.17%,较上年同期上升1.12个百分点。
13、医疗器械龙头:002223鱼跃医疗
市值349亿。做为家用医疗器械龙头,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大大小小的药店里,看到各种鱼跃医疗的产品,比如血压计,比如轮椅,这也从一个侧面映证了鱼跃医疗的渠道是非常强的。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一直比较稳定,不过董事长的问题,让人不敢下重注啊。
14、心脏支架龙头:300003乐普医疗
基金扎堆持有的个股,说明各路资金对公司还是很看好。公司在心血管支架领域走在了国内最前列,同时心血管用药也是公司盈利非常强的一环。但是后面受采集的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另外商誉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15、药用玻璃龙头:600529山东药玻
山东药玻是国内药用包装行业龙头,市占率超过80%。
16,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
 
迈瑞医药2020年一季度净利润高达13.13亿元,同比增长30.58%。今年从1月初至今,迈瑞医疗累计交付十多万台医疗设备,其A股内8万多台,海外接近5万台。
17,综合龙头:白云山
 
白云山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84亿元,同比下滑15.85%。据了解,本报告期间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73.22%,主要系本公司下属企业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医药公司因2019年12月发行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产品(ABS),本报告期出售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与出售价款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失,致使本项目同比减少。
18,综合龙头: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2020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47亿,同比增长26.46%,其中,医药工业板块子公司中美华东实现净利润 8.54 亿元,同比增长11.14%。华东医药表示,一季度期间医院就诊率和处方量大幅下降影响,公司核心产品患者用药整体需求仍保持稳定,在院外、基层及零售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4DdQWUewNz9ps9FcENsu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