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都是人下人

 
原创:豆腐乳儿
来源:非凡油条(ID:ffyoutiao)
“黑中介教父”
蛋壳出问题之后,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还是不长教训:既然长租公寓这种租房模式容易出问题,租金贷更是让人背上了债务,引发更大的问题,为什么年轻人还要选择在大城市租长租公寓呢?
能问出这种问题的人,低估了在大城市租房的难度以及被坑的可能性。
以北京为例,近几年房屋黑中介甚至能发展成刑事案件。
直至2015年,北京法院才出现首例房屋黑中介刑事案件。这不意味着以前在北京租房就没有纠纷,而是绝大多数纠纷都被按照民事纠纷处理了,能闹到刑事案件的地步,涉事方肯定动用了明显的暴力。
之后几年房屋黑中介刑事案件甚至有所增长,到2018年增加到了惊人的13件。
租房都是人下人
数据来源:房屋黑中介行为入罪研究——北京市24件房屋黑中介犯罪案件调查
一座上千万人的大城市,每年十多起房屋黑中介刑事案件,似乎也算正常。但是这种房屋黑中介刑事案件影响的人数可不少,其中被害人最多的两件,都达到了50余名。这还是主动站出来的受害者,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还有不少受害者选择了忍气吞声。
以2015年判决的首例房屋黑中介刑事案件为例,该案件主犯赵国军,人送外号“黑中介教父”,在这起刑事案件之前,光是北京丰台法院以赵国军为被告的民事案件就有20多起。
这20多起民事案件也没法反映其败坏的名声和坑人的数量。论名声,“黑中介教父”的外号是网友起的,现在搜索“赵国军黑中介”都能搜出不少他当年的斑斑劣迹。论影响的人数,根据警方侦查,其公司仅在2013年就签订了5万多份合同。
“黑中介教父”的胆子确实太大了。
在房东那里,他谎称自住,租下房子,可随后就打隔断,转租给他人。假如房东知道了他擅自打隔断转租,上门维权,他就耍赖让房东赔钱,说中途不租算违约。
即使房东报警,民警也会认为是经济纠纷,进行调解。
反倒是赵国军的小弟会私下威胁房东。
房东一般都是老实的居民,害怕生活中出现危险,这时就会妥协,退掉租金并赔偿违约金,以求赶紧收回房子,甩掉这些无赖。还不妥协的,赵国军就会采用堵锁眼、换锁、破坏水表、卸门、言语威胁等手段继续逼迫房东,直到房东赔钱收回房子,或只能无视他搞转租和群租。
而在房客那头,房东不收房,继续群租,日子也能过。房东不能忍受群租,收回房子,赵国军就威胁房客搬走,不然就换锁、仍行李。报警后,赵国军的团伙仍然敢当着警察的面言语威胁说要弄死房客。
房客也害怕人身威胁,只能拿点象征性的退款搬走。
遇到这种倒霉事,房东和租客多忍气吞声,能在北京丰台法院告赵国军已经不容易了,就这20多起民事诉讼显然对他没啥大影响,他甚至直接对房主和租客说:
您去告吧,反正你赢了也拿不到钱。
普通人维权,程序繁琐耗时长,一般官司都打不起,更何况民事诉讼对赵国军这种惯犯也没有多大威胁。
甚至连刑事诉讼对他的惩罚都不大,2015年的刑事诉讼,被认定的被害人直接经济损失才3.3万余元,显然还有大量受害人没有站出来指出其损失。
最后赵国军只是因强迫交易罪被丰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5万元。
黑中介横行一时
赵国军的恶行只是北京房屋中介黑幕里的冰山一角。
其他房屋黑中介刑事案件中,犯罪形式五花八门。
有犯罪分子利用暴力,威胁某小区的买房人、卖房人、正规中介人员收取所谓“中介费”。
有犯罪分子以虚假房源吸引租户,签订虚假房屋租赁合同,骗取租户费用后拖延或躲起来拒绝履行合同。
还有的犯罪分子玩的是赵国军那一套,不过花样更多一些。
比如在和租户签订合同时,把物业费、取暖费等不合理费用藏在租户义务条款中。租户大意了,签下合同,犯罪分子就会向租户索要物业费、取暖费、中介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
租户如果忍耐,犯罪分子会继续索要其他费用,直到租户无法忍耐,造成违约。
或者直接以租户晚交租金、扰民、违约饲养宠物等为由,又或者制造查处群租房、隔断房的假象,以违约为由要求租户搬离,并向租户索要违约金。
如果租户拒绝搬走,不交违约金,犯罪分子就会用换锁、扔个人物品、打电话威胁等办法,强迫租户搬走,并不退还剩余租金或押金。
租房都是人下人
这些犯罪分子从业资格鱼龙混杂,有些根本不是中介从业人员,而是谎称房屋中介进行犯罪;有些则确实注册了营业范围为房屋中介业务的公司,但就像赵国军那样,经常更换公司名称和经营场所。即使民事诉讼中判处赵国军赔钱,但是到公司注册地根本找不到他,也没什么办法。
普通的房东是本地有房子的人,有家庭有业,不敢和这些混混团伙打交道;租房的大多是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被坑更是只能自认倒霉。
民事诉讼束手无策,刑事诉讼能做的也不多。
北京那些年里租房的人,多多少少都被坑过,但被提起刑事诉讼的黑中介还是少数,大多数纠纷都局限在民事领域。
即使刑事诉讼,给黑中介定罪也是一件难事。
一开始,黑中介犯罪被认为适用强迫交易罪。强迫交易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威胁行为的目的在于让对方与之进行交易,促成交易的实现。但是黑中介只是利用交易的形式,凭借暴力威胁手段非法夺取他人财物,而不是通过交易获利。
更何况上面赵国军的例子也提到了,赵国军最后因强迫交易罪只是被判处了有期徒刑两年。
倒是黑中介对租户实施强迫、寻衅滋事等各种威胁行为,继而实施勒索钱财的行为,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定义,威胁型房屋黑中介行为应当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
值得注意的是,黑中介威胁房客和房东,往往是团伙作案。但由于被威胁的一般都是老实人,通过口头威胁就可以迫使他们妥协屈服,以至于这些黑中介犯罪往往还上升不到恶势力犯罪的范畴。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混混们拿捏法律的尺度水平很高,老实人想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在是太难了。
租金贷是老套路
赵国军等团伙的犯罪使用了暴力,干得不够精细。想要对租户敲骨吸髓,又少用点暴力,最好的办法是用上金融手段——租金贷就是老早就有的手段了。
2017年,北京青年报就曾报道,某些正规房屋中介,在和租户签下合同之后,谎称被另一家名为大熊公寓的机构收购。
大熊公寓随即和租户重签合同,但租金要通过一款名为“分付君”的APP来支付。但是通过“分付君”APP付房租这一细节,并未在合同上体现。只有在“补充协议”一项,大熊公寓的工作人员手写了一段话,其中提到:房租由租客支付到分付君平台或绑定的银行卡中,但并未解释“分付君”是什么平台。
后来租户才知道,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大熊公寓已经用他们的信息,一下子贷出一年的租房款,大熊公寓拿到了贷款,把租户的未到期房租抵押给了放贷机构。
除了“分付君”,大熊公寓还推荐了“元宝e家”和“蚂蚁白领”等网贷平台。
更坑的是,租户不知情的租金贷,也是上征信系统的,逾期连续3个月或违约6个月,将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这个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没有暴力。那些不愿意和大熊公寓改签合同的租房者,则会面临着被对方威胁“扣光押金”、更换房锁等强行退租的遭遇。
要吃板刀面还是要吃馄饨?选一个吧。
至于这个大熊公寓,后来被昊园恒业并购,可昊园恒业还是玩相同的租金贷套路。
有租户通过昊园恒业租房,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签约当日就将房租和管理费打到公司法人王四会的私人账户。接着工作人员告诉租户,按月付租金的话,需将银行卡绑定“元宝e家”金融平台,每月通过该平台缴纳房租。
可等到租户搬进房子里,房东却告知未收到租房款,不允许搬进租所。无奈之下,找到昊园恒业要求退款退租,不料不仅没给退款,还得知之前工作人员说的从“元宝e家”平台扣房租,竟然成了分期贷款。
租户不仅住不了房子,而且每个月还莫名背上了贷款,稀里糊涂地上了征信。
2018年底,昊园恒业爆雷,房东被拖欠了许久的房租,租户和元宝e家解绑后仍收到还款提示,甚至在征信系统上被显示逾期。
资料显示,昊园恒业在2017年年末房屋管理数量突破10万间。其爆雷很有可能坑了上万人。
租房都是人下人
上文提到的赵国军,还因强迫交易罪被丰台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两年呢,王四会这坑了上万人,还只是被列为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看来多学点金融套路还真有用啊。
租房市场早已败坏
长租公寓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品牌垄断市场,依靠实施的垄断状态,压低从房东手里收房的租金,抬高租给租户的租金,做中间商赚差价。
可是市面上那么多长租公寓,前几年完全没有做到垄断。为了形成垄断,市面上的长租公寓必须挤垮对手,在服务接近的情况下,就只能恶性竞争:为了争抢房源,长租公寓往往为房东支付高额房租,而在房客一端,提价的能力则较为有限。
这就使得整体业态的资金链还是很紧张的。但是为了抢占市场,各大长租公寓品牌还是会拼命烧钱,维持资金链运转。
有一个获取大量现金流维持扩张的办法,那就是“租金贷”。租客与长租公寓企业签下租约,同时与长租公寓合作的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约。这样,金融机构给长租公寓发的是全年房租贷款,租客则是分期向金融机构偿还租房贷款。打了个时间差,却让中间商获得了大量现金流。
而且这种模式,获客越多,长租公寓能获得的贷款余额多,越有动力维持扩张。于是这么多长租公寓都不约而同拥抱了租金贷,套路了租户,甚至有租户不用租金贷就无法签约,乃至暴力胁迫的情况。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青客公寓为例,截至2019年9月30日,青客与11家金融机构合作,为65.4%的租赁者的租赁分期付款贷款提供便利。
但是,这样烧钱扩张,本质上的亏损并未解决。只要行业有波动,资金链就会断裂。
长租公寓的利空从去年初就开始了,先是12月住建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提出住房租赁企业租金收入中,“租金贷”金额占比不得超过30%,那些依赖租金贷的长租公寓整改压力剧增。
然后疫情就来了,严重打击了长租公寓的入住率,青客先在年头到下,年尾蛋壳有出了问题。
要知道,这两家可都是美国上市企业,分别排在分散式长租公寓运营商的第三和第四位。这两家都能出问题,说明这个行业实在太畸形了,不做到垄断,风险仍然很大。
只不过公司的风险是爆雷,租它们房子的租户,面临的风险可就是冬天被赶出去挨冻了。
租房都是人下人
如今自如还没有爆雷,毕竟家底厚实,最近甚至在收购小的长租公寓,从分散式公寓向集中式公寓转型。假如这个行业能出一个垄断者,恐怕就是目前排在第一的自如了。
假如自如成了垄断者,倒是没有了爆雷的风险,可是肯定会提价,租客要面临更高的租金。
总之,北京的租客在租房市场上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好日子,比起当年那黑社会性质的黑中介,动辄搞暴力威胁,现在的长租平台只要不爆雷,不强制搞租金贷,居然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的市场参与者了。
从全国的情况看,租户的利益一向得不到保障,经常被房东扣押金或者赶出去。北京更恶劣的地方在于就连租房市场早就败坏掉了,提供的服务也称不上服务,更有甚者早就变成了威胁。租户本身权益受限,北京的租房机构都在往坏里做,那么等待租户的就只能是悲惨的命运。
也别光说北京,只要租客权益不被保护,到哪都一样。广州现在已经有蛋壳租客坠楼了。
参考文献:
北京“黑中介教父”到处坑人获刑 自嘲恶有恶报-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50710/n416501009.shtml
黑中介自称被收购 上百租房客莫名“被网贷”-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2017-06/29/c_1121232199.htm
首个租住社区“自如里”诞生,自如并购贝客青年精品公寓_亿欧 https://www.iyiou.com/news/202011301011840
分散式公寓半年考:自如、相寓、蛋壳管理超200万间 http://www.bjnews.com.cn/house/2019/07/02/598152.html
北京昊园恒业长租公寓爆雷:租客按时交租被赶出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18-11-09/doc-ihmutuea8555352.shtml
王硕.房屋黑中介行为入罪研究——北京市24件房屋黑中介犯罪案件调查.人民司法,2020(19):59-63.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pSPFKnaeRWHHp_lvGzZDhQ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自从我上次在抖音看了几天斗地主和直播PK之后,系统认定我可能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于是几天之后又给我推了一种名叫幸运盒子的东西。

 

超多网红和大V都在玩,幸运如他们开出了智能手表、拍立得、电视机、阿玛尼口红之类。

 

我好羡慕啊,花30块钱就有可能开车价值几千上万的东西,而且看大V们的中奖比例,好像比买彩票中奖容易多了。搏一搏,30变3000,简直赚翻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从抖音的幸运盒子说起

 

看完一个幸运盒子的拆箱视频后,我有点好奇,还有多少人在网上看拆箱。于是我搜了一下这个话题,好家伙。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关于幸运盒子的播放量,仅抖音这个平台的播放量就超过了7亿次。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在这数万个幸运盒子的开箱视频里,有人花600块买了20个现金幸运盒子,开出了701块现金,最终纯赚101块。

 

也有人一次买了100个售价59.9的盒子,最后成功开出了遥控无人机、手持打印机等惊喜产品。

 

这种所谓的幸运盒子网上都有卖,线下也有自动售货机,价格在十几块到几十不等。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这玩意特别火,原因很简单,在家无聊得找点乐子。所以疫情期间裸聊诈骗也十分高发,都是一个理。

 

解封之后,有眼力见的商家们就把这种自动售货机搬进了商场里或者路边,一般一个盒子的售价在30以内,定价高了也没人来买。

 

宣传海报里都写着,盒子里可能有头戴式耳机、iPhone、智能手表等单价上千的礼物。以小博大,30块也不贵,说不定就中了。

 

但往往大家开出来的都是一些烂便宜的东西,什么一个钥匙扣,一包肉松饼,几根水彩笔,或者其他杂七杂八,单价不会超过十块钱的礼物。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这么多搞盲盒的,我就服卖莆田鞋的

 

后来玩的人多了,大家就开始吐槽,啥幸运盒子,全是坑。

 

而网上所谓欧气爆棚的网红开箱视频,你也知道人家是网红了。网红不仅能带货,人家还可以接广告的哇。

 

如果没有这种动不动就开出惊喜的视频,怎么会有繁荣的市场经济呢?

 

于是在B站上有人专门发视频揭露这种所谓幸运盒子的套路,说到底就是商家的一场捞钱游戏。

 

把那些廉价的、滞销的商品,用纸盒装起来,再塞进自动售货机,不仅能清库存还能捞一笔,商家怎么会不开心呢?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欧气爆棚,更多只是智商沉底。

 

不就是盲盒吗?

 

等我关掉视频一回味,诶,这不就是没有IP的盲盒吗?

 

不过这种套路居多的玩法,注定是不会长久的,不像盲盒,只要祖国大地上还有青少年 韭菜 的存在,盲盒这门生意就一定不会消失。

 

盲盒起源于日本,最早叫福袋,是商场促销清库存喜欢用的营销手段。由于物超所值,深受消费者喜爱,慢慢变成一种常规操作。

 

现在很多淘宝店季末清仓也会推出低价福袋系列,至于里面的东西怎么样,一般就看运气了。

 

后来吧,一些模型爱好者的觉得这种方法真他娘的是个天才,于是后来就出现了卖模型的扭蛋机。

 

福袋玩的是神秘感,扭蛋玩的是随机性。将这两者结合的,就是盲盒的玩法啦。

 

有句歌是这么唱的,

 

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泡泡玛特,什么款式,充满想象。

 

泡泡玛特就是传闻中那个卖盲盒年赚十几亿,还曾把公司搞上市的那个品牌(本月又要上市了)。

 

在Z(1995-2009年出生)世代的眼里,当大家说起盲盒,一般都是指里边装着动漫、电影手办或者IP玩偶的产品。比如泡泡玛特家的、故宫的或者ViViCat。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买盲盒最大的快乐就在于拆箱的那一刻,那种感觉叫做惊喜,如果抽到了隐藏款,那种快乐就像坐上了直升机。如果抽到了已有的款式,那就只能换来一声叹息。

 

盲盒的价格不贵,单个的价格在百元以内,常见的价格区间集中在39-69。

 

一般一个系列的盲盒,由固定款和隐藏款组成。固定款就是很容易得到的样式,而隐藏款又分隐藏和大隐藏,顾名思义就是稀有款,发行量极为稀少的那种。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此外还有限定款,比如情人节限定款、XX联名款。

 

由于盲盒的随机性,你压根不知道即将到手的是个什么玩意。如果你是一个有收集爱好的人,那么买盲盒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疯狂买买买,直到集齐全套。如果不想凭运气,也可以选择在闲鱼上高价回收,也不贵,也就溢价那么三五十倍吧。

 

比如sooya bts ,闲鱼也就6500;比如大久保 雪怪,也才7500块吧。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对不起,我凡尔赛了。

 

不管是sooya,还是雪怪,甚至是一千多块的胡桃夹子,我都买不起。

 

这个价格,真的有人买吗?我不知道。

 

但是真的有人靠倒卖盲盒赚了钱的,闲鱼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一30岁的上海男子通过转卖盲盒赚了10万。泡泡玛特靠盲盒赚了16亿。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盲盒的生意有多好?泡泡玛特今年双十一的销量为1.42亿,这样你大概能明白,盲盒到底有多受人追捧。

 

盲盒是年轻人的玩意,数据显示18-24岁的玩家最多,但月薪8000-20000万的消费者占了9成。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虽然盲盒被称为95后5大烧钱爱好的No1,但实际上,论购买力还得是95前人群,毕竟经济实力摆在那。

 

盲盒的玩偶长得那么可爱,试问哪个女生不想拥有呢?

 

那圆润的曲线,亮丽的色彩搭配,以及丰富的表情。嘤嘤嘤,作为猛男的我也很想拥有啊。

 

不管是Molly还是毕奇还是LABUBU,每个都能萌一脸血。

 

我真的心动了,但摸摸口袋,我忍住了,冲动是魔鬼。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成套的产品逻辑+随机盲猜的玩法,想不上瘾都难。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花费几万甚至数十万买盲盒的原因。

 

那些盲盒资深爱好者,还会通过“摇、捏、晃”等手法来辨别盒子里的到底是隐藏款还是固定款。和咱们去超市买西瓜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诀窍来判断这个瓜到底是不是好瓜。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只不过抽隐藏款盲盒比肉眼挑瓜更难,有人统计过一个隐藏款出现的概率大概为1/144。

 

假设一个盲盒的售价为49元,想抽中隐藏款集齐全套,没个大几千是下不来的。

 

而一个IP旗下有多个系列,每个系列一次会推出12款左右的玩偶。此外还有品牌联名,节假日限定款。

 

泡泡玛特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中国迪士尼,隐藏的意思就是,“我们会不停的增加合作IP或者自创IP”。只要你想花钱,不愁没路子。

 

不得不感叹一句,这届后生仔是真的了不得。玩潮牌、买手办、打电竞,哪一个不烧钱啊,搁我们年轻那会,哪敢这么玩。

 

在天猫上,一年有接近20万人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他们被称为硬核玩家,他们绝大部分是95后。

 

也有人花数几十上百万只为集盲盒,难怪有人说“盲盒一面墙,北京一套房。”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为什么买盲盒会上瘾?

 

那些沉迷于收集盲盒/AJ/椰子/…..的人,我们一般统称为韭菜。这个收割了无数韭菜的盒子,又被亲切称为韭菜盒子。

 

之所以我们会认定这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无外乎是因为这件商品配不上我们心目中的价位。

 

比如球鞋,这是商品,是用来穿的,一两千一双可以,一两万,智商税吧!!!

比如,盲盒,这是摆件,拿来看的,四五十一个可以,四五千,大可不必!!!

比如普洱,这是饮品,拿来喝的,几百上千一斤也行,80万一饼,神经病吧!!

 

这些东西能被炒出天价,正是因为商家给这类商品强加了内涵,比如AJ代表潮,普洱代表品位,钻石象征爱情诸如此类。

 

其实都很扯,商品就是商品,喝80万的普洱跟喝8毛钱的立顿有什么区别?所有的象征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只要给一样商品注入象征意义,那商品就有了生命。

 

这是商家的套路,只有这样,才有商品的圈层,才有高档低档之分。

 

盲盒也同样如此,一些人认为盲盒和球鞋一样是一种潮文化,象征着年轻人追求时尚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就尼玛扯呢。

 

丁真穿AJ了吗?他的生活不自由吗?他骑小白马的时候不潮吗?

 

任何一种潮流的突然爆发,背后必有其推手,百度指数显示,盲盒突然热起来是在2018年的12月。与此同时,B站多了一条某品牌盲盒的开箱视频。

 

此后的一年里,盲盒的搜索指数一路上涨。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而在这之前,你在网上搜索盲盒,除了极个别博主的开箱视频,其他都是教人怎么自制盲盒、盲袋的。关于盲盒的资讯,屈指可数。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也就是说盲盒在两年前还是属于小众爱好,可是两年后你再看看泡泡玛特的营收你就明白了,它已经正在赶超潮鞋,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盲盒在成为一种新潮流之后,凭借自身的优势,迅速俘获了一大批青少年玩家。但是这样的玩法不会长久,想要让一件非必需品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就得让它拥有一些社交属性。

 

于是泡泡玛特建了葩趣,一个专门给盲盒爱好者展示、炫耀、交流的社区。在这里除了可以参与抽号,还有专门的盲盒改造展示区。

 

随着爱好者交流的逐渐加深,一种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正在养成。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买盲盒-集齐盲盒-展示稀有款盲盒-改造盲盒-互换盲盒,围绕盲盒展开的行为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交闭环。盲盒爱好者的社交圈已经形成了,而习惯也正是这样养成的。

 

之所以会盲盒成瘾,有两个原因:

 

1、商家的营销手段

 

商家设置的限量版与隐藏款,是吸引人购买盲盒的原动力。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打上限量两个字就一定会使部分人变得冲动。有人觉得限量=收藏,有人觉得限量=转手就是赚。

 

这其实就是饥饿营销。一个工厂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限量?用脑子想想也明白这就是商家的手段。

 

隐藏款,也就是所谓的惊喜营销。和以小博大有雷同之处,利用的无非就是消费者对于未知的期待。惊喜当然是存在的,但是1/144之一的几率,商家不会告诉你。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2、消费者本身的投入-产出

 

由于单个盲盒的价格并不贵,几十块就算学生党也消费得起,但如果每个月都花费数百元去集盲盒呢?

 

“不差这一个,反正买得起。”成为许多人自我慰藉的理由。

 

除了购买盲盒的金钱支出,花在社区里的讨论时间等等,这些沉没成本的增加,会让人产生一种,我投入的越多,它就会越值钱的错觉。

 

侥幸抽到隐藏款,在社区分享时,别人的羡慕与恭维会加深自己心中的魔怔。这种关注与优越感,会使人产生持续投入的欲望。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从商家的价格设定到营销方法,到自己得到的回馈,似乎每个环节都是一种强化,能不断地使人增加购买频率。

 

咱们小时候买方便面集水浒卡,其实玩的就是初代盲盒。想当初为了多集几张卡片,我偷了我妈一块钱,被发现以后,我爸妈给我来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从那以后我不仅失去了对卡片的兴趣,连方便面都不爱吃了。

 

不过我并不认为买盲盒的人就是韭菜,自从盲盒的优势被商家发现之后,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商业促销活动中。

 

魅族618期间推出了17元的配件盲盒;雷蛇灵刃也上线了618购机抽盲盒;某买菜App推出生鲜盲盒,清库存增销量。一些动物保护组织将盲盒与宣传动保的方式结合,用来普及动保知识。

 

盲盒当道,韭菜横行

 

 

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

 

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兴趣爱好其实是件很好的事情,不管你是喜欢汉服还是喜欢盲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满足的爱好,是一种令人开心的体验。

 

但盲盒市场的水被投机者搅混了,有数据显示玩盲盒人的人当中职业炒盒的占21%,入坑爬不出来的韭菜占48%,剩余的是普通用户。

 

所谓的资深玩家、骨灰级玩家通常都是一个市场里面的冤大头和接盘侠。

 

盲盒当然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泡泡玛特又要上市了,他们还说要打造中国迪士尼。因为年轻的一代正在崛起,他们都是未来的消费力。

 

盲盒也是网红主播们打广告的一种新方式,在他们的盲盒开箱视频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购物平台的植入。

 

盲盒,人人都可以玩,但我劝你冷静。

 

在B站盲盒开箱视频列表里,5个视频有4个标题会出现幸运。

 

盲盒是幸运吗?是希望吗?

 

当然不是,盲盒里装的不是幸运,也不是韭菜,

 

那叫商品。

 

商品是有价值的,而我们的钱包是有底线的。

 

打工人,我劝你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参考资料:
  • 盲盒的套路,老虎讲运营

  •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3320048.html

  • 盲盒火爆,年轻人的“口红经济”?,师天浩

  • http://www.woshipm.com/it/4063330.html

  •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盲盒经济学,汪仔1558

  • http://www.woshipm.com/pd/4252279.html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nawHkAzx9Mm7NOGr2O0qAQ

蛋壳上的一粒灰,落在这孩子头上成了一座山

前天凌晨发生了一件事,广州天河广场天宝阁18楼1802的一名租户从18楼一跃而下。

等三名室友发现的时候,这位00后,已经结束了自己尚未展开的生命。

这个年轻人,叫做钟春源,是广东惠州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大概是出来找工作吧,和蛋壳公寓签订了一年的租约。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被蛋壳改装后,隔成四个卧室,他租的就是其中之一。每年的租约是一万八千元。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蛋壳碎了一地,这栋大楼里的蛋壳租户们陆续收到来自房东的通知,要他们搬离,因为蛋壳公寓并没有向房东们支付房租。

而这套房子的限定办理日期,就是前天。

也就是说,这名00后,在最后限定的搬离日当天,想不开,选择了轻生。

有人说,不就是一万八千块,何以至此。

说这种话的人,没有想明白两件事。

1、从道理上讲,他的确一次性付清了一年的房租,只是通过的是中介平台,蛋壳。他付了钱,却要被赶走,情绪上无法接受是非常正常的。

2、从来源上看,你怎么知道他一次性付清的这一万八千元是积蓄呢?也许不是。也许这笔钱是他通过蛋壳租金贷这样的金融平台借来的。

也就是说,他被赶出公寓,流落街头的同时,该偿付的贷款依然少不了,起码在他选择轻生之前,状况就是这样。

你让一个未经世事的00后,如何接受这一切?

你跟他讲,蛋壳租金贷和蛋壳是两个经济主体,是两家公司,是两个法人,彼此承担有限责任,这一切对一个00后而言,能听懂么?

事情发生24小时之后,蛋壳租金贷的合作银行主动跳出来扛雷,表示贷款不用还了,而且不影响信用。

可问题是,这孩子还能听到么?

老读者都知道 ,我并不反感割韭菜,但问题是怎么割韭菜是有底线的。

这个韭菜如果拿起刀,他也想割你,表现出了贪婪,你是可以割他的。

换句话说,你可以忽悠他,鼓动他,撺掇他,让他拿起刀,他只要拿起刀,你马上就可以伏兵四起,瞬间把他打成筛子。

可如果他就是不拿起刀,那你就是不可以割他,否则,就是违法。

战场上,兵杀兵是允许的,兵杀平民,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你去炒股,或者炒期货,任何品种,开户前银行都会对你有严格的审查,审查包括三个部分。

我要知道你的收入,你到底有多少资产。

我要知道你的经验,你到底玩没玩过。

我要知道你的承受力,你能损失多少本金。

这三件事你可以作假,可以的,没人真的查你,但是你要签字,你要对你填写的风险等级测评的内容签字负责。

只要你签了字,甭管真的假的,都是真的,这是你承诺的。

你说自己是个有钱人,你说自己很精通,你说自己损失光了本金也无所谓,这是你说的。

好,进场来吧,输光了不要哭,命背,不要怨社会,如果你怨,随时拿出当初那份风险测评,这官司打到天涯海角,人家都占理。

这就叫割韭菜的底线。

你必须让韭菜自发的,自愿的,主动的签生死状。

可是我们来看看蛋壳的租户,他们是来投资的么?他们是来承受风险,追求利润的吗?

不是,他们又不是投资你们蛋壳公司,他们仅仅是个消费者,人家就是来租房子的。

人家来租房子,却被你在不告知的情况下拖到自己的战车上,这是什么?这是欺诈。

而且你的欺诈致命了!

请翻开蛋壳公寓与租户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第一页,第一段,有没有重点提示用户,你的租金未必能够转交给房东?有没有提示用户,如果蛋壳公司不存在了,那么你将被赶出房屋的同时,无法退还房租?

如果你做了,还有人愿意跟你签么?

换句话说,蛋壳对用户隐瞒了风险。

更糟糕的地方在于,你是对低收入用户,隐瞒了风险。从而酿成了人命关天的悲剧。

前段时间几家银行同时暂停对新用户开启贵金属业务,因为受了石油宝的教训。

银行们发现在价格波动剧烈的情况下,新用户,也就是新手,往往容易出事情,而事情一出,又酿成社会性事件。

所以干脆回避风险,风高浪急的时候,新船就不要出海了。

你注意,这还是对投资人而言,而且银行开户,一定是要求用户通过风险等级评估报告的。

这一切,你蛋壳做了么?

如果蛋壳没做,那就要负法律责任。

我们去看很多商品的背面,很醒目的印刷了用途,有时候,都显得啰嗦,为什么?

为什么玩具的背后告诉你,这东西不能吃,不能放进微波炉,如果重,不能放在高处,只适用于几岁以上的儿童……

为什么有这些近乎于废话的声明?谁会啃一个玩具?

可是他必须声明,不得不声明。

这些就是商家的免责声明,他要告诉你,照我说的用,出了事我兜着,你可以告我;不照我说的用,出了事,你自己兜着。

连商品尚且要做这样的风险提示,蛋壳身为一个名义上的房屋租赁平台,实际上的金融二道贩子,却置用户的风险于不顾。

这不是公然违法是什么?

钓鱼是合法的,钓鱼是你下了饵,鱼贪才会上钩,不贪,可得活命。

炸鱼是违法的,炸鱼是不管不顾,强行收割。

蛋壳做的事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已经不是缺德,而是违法了。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Z_PgRnNMcEh1I1VK7pjhMQ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很多女生都“靠奶茶续命”,商场里、大街上的奶茶、果汁店数不胜数,只要你走进商场,想要找到一家奶茶店比找到一间卫生间可能还容易。

心情不好了,来一杯;心情好了,来一杯;天气暖了,来一杯;天气冷了,来一杯…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年轻人总有理由来杯奶茶。

但是,对于捧在手里的饮品杯里到底有什么,你了解的还太少,而你喝的奶茶、果汁这“四宗罪”正在一步步毁掉你的健康!

四宗罪之一
咖啡因超标,心慌失眠

喝完奶茶的你,有没有觉得会失眠、心慌?没错,你常喝的这些奶茶中,很多咖啡因都超标!

近日,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了一项珍珠奶茶比较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米芝莲、喜茶、奈雪の茶、台盖、COCO都可….多达10个品牌奶茶被检出含有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58mg/kg。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其中,米芝莲-经典丝袜奶茶(黑糖波霸)咖啡因含量最高,为522mg/kg(约365mg/杯)。简单做一个对比,也就是说,咖啡因的含量:1杯奶茶=3.5杯美式咖啡=7罐红牛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实际上,这并不是第一次有试验指出奶茶中含有咖啡因。

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就曾对多家“网红”奶茶店展开比较试验,结果也同样显示,部分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甚至高于咖啡,最高的一杯咖啡因含量为428mg,约等于4杯咖啡。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不仅如此,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同样曾对10个网红奶茶品牌共26种奶茶样品做了检测发现,“不加糖”的奶茶咖啡因含量基本高于加糖的奶茶。

虽然多数奶茶中都含有咖啡因,但是却并未对含有咖啡因做出任何提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建议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会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的危害

1
心慌失眠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2017年8月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人们如果快速大量摄取咖啡因,会引起身体与生理不良反应,如出现神经过敏、易怒、焦虑、失眠等。对于倾向焦虑失调的人而言,咖啡因还会使手心冒汗、心悸等症状恶化。

2
骨质疏松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2017年8月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还指出,长时间摄入过量咖啡因还易造成骨质流失,对骨量保存有不利影响,而对于妇女来说,还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四宗罪之二
糖分超标,老得快还可能死得快

说到奶茶,不得不提的就是喝完发胖!

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的珍珠奶茶比较试验不仅对奶茶中的咖啡因进行了比较,还对其中的含糖量进行了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10款珍珠奶茶一半属于高糖饮料, 其中一点点波霸奶茶总糖含量最高为9.30g/100g,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总糖含量最低3.8g/100g。按实际总体积算出每杯珍珠奶茶总糖值范围为:26.6g~60.9g,假设以每块方糖重4.5g计算,一杯一点点波霸奶茶总含糖量约为13.5块方糖量,维星铁观音珍珠奶茶中含糖量也约为5.9块方糖。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上海市消保委的检测结果也显示,奶茶中含糖量高,最高的奶茶含糖量约为14块方糖。

而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的糖就足够甚至超过了你一天可摄入的量。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那既然这样,我喝半糖或者无糖的奶茶不就好了,但事实是,“半糖”可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一半的糖,而“无糖”也并非完全不含糖。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的检测结果则显示,所谓的“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7.9g/100ml之间。

糖分超标的的危害

1
加速衰老

糖分摄入量过多容易增加皱纹,加速衰老。浙江省台州医院营养科主任何晓琴2017年5月23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弹性变差,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

2
早死风险增加

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2019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布的一项针对11.8万美国人的34年随访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越多,早死的风险就越大。

数据显示:每天饮用1至2次,早死风险则增加14%;每天饮用2次以上,早死风险比不饮用含糖饮料的人高出21%。而每天饮用2次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31%;每增加一份含糖饮料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10%。

3
易患阴道炎

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刘彦春2017年1月20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经常过量吃糖的女性易患各种疾病,包括阴道炎。

当女性摄入糖分过多时,多余的糖通过尿道(尿液)代谢。由于糖呈酸性,整个尿道周边酸碱环境会发生变化,打破平衡。如果经常吃糖,就容易引起阴道内菌群失调,念珠菌大量滋生,它们在外阴、阴道、尿道口周生长、繁殖,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

四宗罪之三
奶茶不加奶,甜味不靠糖

其实你喝的奶茶可能不加奶,甜味可能也不靠糖!

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及制作方便,奶茶中并不加入牛奶,而是用奶精代替,而甜味也并非来源于糖,则是果葡糖浆。很多研究都已证实,果葡糖浆是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

2018年9月据宁波晚报报道,宁波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了全市1728家饮品店发现,相当一部分饮品店制作的奶茶中部分或全部采用固体饮料冲泡,并且为改善口味,加入了增稠剂、香精、植脂末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奶茶店基本都是由植脂末调出来的,植脂末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奶茶比牛奶做的奶茶口感更顺滑好喝,这已是“行业规则”;更有甚者,奶茶中连“茶”也没有,而是直接用白开水调制。

滥用添加剂的危害

1
反式脂肪酸超标

植脂末也就是奶精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而人造反式脂肪酸对于人体的危害非常大。2018年5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草案中呼吁各国5年内彻底消除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草案中提出,大量试验及证据表明,反式脂肪酸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常见慢性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因此死亡。

反式脂肪与人体肥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肥胖会导致女性不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科主任韩世愈2016年3月18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女性超重会影响其排卵期、受孕能力及胎儿早期发育,并且孕前女性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

造成不孕。

2
果葡糖浆过量

果葡糖浆由于成本低、甜度高、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添加在食品中,但其对身体的危害也并不小。

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发表的一份关于《果葡糖浆的健康风险及其措施的研究发展》报告中指出,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四宗罪之四
腐烂水果、隔夜茶都在你的杯子里

此外,还有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有的奶茶店环境卫生极差,手抓垃圾徒手切水果、好坏芒果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隔夜的茶、兑水的果汁… …

前一段时间,北京电视台《生活这一刻》记者卧底知名奶茶连锁店“甘茶度”后厨,被店内的场景吓坏了。

记者发现,后厨内抹布和工具随意放在一起。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店员不洗手就直接徒手拿水果,就在上一刻,也许她刚用手抓完垃圾。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制作果汁的时候,用来榨果汁的芒果、香蕉、猕猴桃等已经发黑,果肉散发出了不新鲜的味道。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面对着发臭的水果,某店员表示:“臭了也要用,不让我们浪费。”而且榨汁前要先“冷藏去味”。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而当记者向店长确认是否要用发黑的芒果榨汁时,店长拿出了一个较为新鲜的芒果,要求记者切开,“一样分一点”,“好的坏的分匀”。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切烂芒果的案板上残留的水果汁水,记者想要洗掉,却被店长拒绝,直接用刀刮到了售卖的果汁中,一点都不浪费。有些店员会看不过去,想偷偷给顾客换上品相好的水果,但店长发现后进行制止,不让用新鲜水果。

此外,做奶茶用的茶水,隔夜的也会第二天继续使用。店员自己都说,“我以前可喜欢喝奶茶了,现在白给都不喝了。

该视频曝光后,人民日报微评反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

奶茶,害了多少中国年轻人!

食用腐坏食物的危害

1
胃肠道疾病

多数人食用腐坏的食物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也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长时间累积还会导致肠胃炎、胃部出血、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

2
致癌

不仅如此,食用发霉、腐坏的食物还可能导致癌症。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陆荫英2017年3月21日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尽量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发霉的食物里面有黄曲霉毒素,可能致肝癌等多种癌症。

三甲提醒:喝遍万千高档饮料,喝来喝去,希望更多人能明白,最健康的还是那杯白开水!(来源:健康时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aZ1pBHK-fz7pIflREbWW8g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这个冬天,市场上关于租房事情的热度一直持续不断,有关蛋壳公寓的事件这两天又出了新的变化。
12月3日,网传广州蛋壳一名年轻租客从18楼跳下。之后,12月4日,微众银行出了新的政策,有关微众银行的最新解读附在了本篇文章结尾部分,需要查看的可以下拉查看。
 
另外相关的一件事情也是今天发生的,自如在其App发布了名为“暖冬守护”的计划,针对蛋壳公寓的业主和租客开展专项扶持,具体内容可参见下图。关于这一事件对于自如、蛋壳以及租客、房东的影响,我们今天不过多分析,暂且说一说我们在蛋壳暴雷之后实地暗访的所见所闻。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最近,蛋壳暴雷这件事,冲上了新闻。无数年轻人在寒冷的冬夜,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局面。我的很多朋友也遇到了这种问题,不知所措,非常迷茫。
这一次的暴雷,毫无征兆,在11月16日的时候,蛋壳还出了辟谣,说自己没有暴雷。随后几天,我点进去的热搜全部都是年轻人无家可归的痛苦和迷茫。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说真的,任何一个有着正常情感的人,都看不得这些。谁不是从刚毕业过来的,对这些人,充满着心疼。
于是,我决定去一趟蛋壳,看一看到底蛋壳现在是什么情况,给出的解决办法又是什么,看看租客和房东各自都是什么样子。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在这个周末,我拨打了蛋壳的400电话,很意外,一瞬间就通了。
假装成正常的租客咨询,一切情况正常,并且留下了信息供管家来联系。在电话中,我问了下蛋壳的办公地点,对方很警惕,说只有线上办公,线下会直接和管家碰头直接去房子处签合同。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从这通电话来看,完全看不出蛋壳有一点倒闭的迹象,看上去还在好好的运营着。
蛋壳接线人员还详细问了我找房的地段、预算、住几个人甚至有没有养宠物等等。
然而,在我等了两天后,都没有等来后续的管家接洽。
我从朋友圈和网上搜集的信息中,找到了蛋壳在上海的几个办事点,马上动身前往。
我这个决定非常正确,还好我来得快,不然就一个人都抓不到了。
这里不得不说蛋壳很聪明的一点,和网上看到的北京的情况不同。在上海,蛋壳接洽租客和业主的办事处是在不同的地方。将业主和租客分开,分别处理两个不同的业务,也避免了业主和租客联合起来。
我先去了接洽租客的地方
很遗憾,去了两个地方都没有遇到蛋壳的人。里面的桌椅也早已搬空,只剩下一些租客在外面徘徊。
蛋壳跑了。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像是这种原本贴着蛋壳公司名字在几楼的标志,已经被揭掉了(无关公司已打码)。我不得不“夸”他们一句“细致”。
我和年轻的租房者们聊了聊,越聊我越难过。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难的不是立刻被扫地出门,而是换房子还要考虑分期贷的事情。
有一个年轻的租客告诉我,她已经正式退租了,和管家进行了交割,但是分期贷只能慢慢等了。
也就是说,在上海的她还能联系到管家,这点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但是在我进一步的询问分期贷要如何处理的时候,她也是一脸迷茫,说等蛋壳的消息。也就是说,目前的是租房贷卡在了租客这里
“我能怎么办呢?”她跟我说,又仿佛在喃喃自语。
由于疫情依旧有影响,我们面对面聊天也隔着口罩。
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只能看到一双双迷茫无助的眼睛。即使我跟他们说我是媒体从业人员,会好好报道后,也没有带给他们多少感触,只说没什么用。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我不知道该怎么宽慰他们,在了解了更多情况后,去往了处理业主事务的办事处。一来到楼下,一位保安大爷就问我:“找蛋壳的吧?赶紧上去,再晚点他们就跑了。
看来这段时间来找蛋壳的人非常多了。
和其他地方一样,这里也已经搬空了,不同的是还有工作人员。有几个工作人员非常不耐烦,告知我,蛋壳已经拖欠他们很久的工资了,态度有一些胡搅蛮缠。
而仅有一位男性工作人员比较有耐心,将业主的信息一个个进行了登记,说是会进行后续处理。
业主这里情况看上去要比租客的情况好一些。大部分人登记完,互相加一个联系方式,就急匆匆地走了。
大部分表现的比较平静,当然从门外贴的通知来看,也有一些态度强硬的。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我和其中一个房东深入地聊了一下。
他告诉我,他的房子已经是到期了,到这里来就是登记一下解约。刚才的男性工作人员已经说了,和租客的处理也都是蛋壳方面出面,解约后,给对方两周左右的时间来换房。
怪不得刚才和那个租客聊天,她说能和管家解约。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在这栋楼的各处,都能看到贴着蛋壳的手写指示牌
这个房东跟我说,他们当初租房给的是蛋壳,和房客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想和房客产生冲突,希望蛋壳能自己解决问题。
他是房子已经到期了,蛋壳没有按期交房租,那么按照合同就要解约,来办理这个的,至于房子里现在居住的房客,是房客和蛋壳的事情。
能理解他的意思,也顺便询问了他了解到的其他房东,基本上都属于能避开麻烦就避开麻烦,早点解约完事的意思
房东们都心有戚戚,担心解约也依然要拖很久,表示等房子收回来后要选择正规中介挂出去或者自己直租给房客。
对于房东来说,大体还好,最多损失一两个月房租,在接受范围内。
而对于房客则要难得多,不仅要找房搬出,找蛋壳要回租金,还要想办法解决掉信用贷的事情,避免征信受损。这对年轻人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而蛋壳的隐身,让网上的很多人对准了房东,鼓动房客不搬不给钱,又一次将蛋壳的问题,转嫁到了两个受害者的身上。
我在离开业主办事处的时候,心血来潮地问了下楼下的保安大叔,“那蛋壳是不是欠你们租金?”
“那怎么可能啊,欠租金早就撵走他们了!”保安大叔这样说道。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蛋壳再怎么隐身,关键问题都在它身上。
租客在找它,房东在找它,总要它出面来解决问题。
而蛋壳自身的问题是——它真的没有钱了,并且欠了90多亿
为什么欠了这么多?我在这里给大家稍微捋一捋。
蛋壳先从房东那里高价将房子收过来,然后低价租给房客,付给房东的钱是月付或者季付,而收到房客从租金贷那里拿来的钱是年付。
然后他的手头就有钱了,这些钱再拿出去收更多的房子,抢占市场,成为一个循环。
有错吗?当然有,那些用来扩张的钱是提前预支的房租,还是要给房东的。而且就算不高价从房东那租过来,平价租的话,这钱也是要按月或者按季度给的。如果真的垄断了整个租房市场,那么房源就是钱,可以自己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了,然后盈利收回。
前提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往往越是加杠杆,越是有风险。退一万步说,蛋壳拿到了房子,都不一定能够全部租出去,只要租不出去,那么损失就更大。
那就上市吧,上市有人继续投资了,那还能活下去。可是投资机构和股民也不傻啊,没盈利的话还是会抛售股票的
这就是蛋壳暴雷的根本原因。
而且从新闻了解到,蛋壳背后的投资方其中一家就是愉悦资本,这家资本之前投资过瑞幸。同样的烧钱速度,同样的快速上市,这背后的逻辑,你品,你细品。
可见,上市公司也不一定靠谱。
关于高开低走,我也问了一个房东朋友,他是去年将房子委托给蛋壳的。
他跟我说,其实蛋壳开的基本上和外面开的价格差不多,可能贵个两三百,但是蛋壳会帮他照顾房子,弄干净整齐再租出去。
他的房子已经被前一个租客毁的不成样子了,非常喜欢这种省心的事。再加上将房子租给蛋壳后,房东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方便得很。
大部分房东其实租给长租公寓图的就是省事,没想到却变成了最麻烦的事情。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有一个问题,不能被忽略,在蛋壳公寓暴雷这个体系中,除了蛋壳、租客、房东外,还隐藏着第四方——银行。
租客用自己的名义贷的款,将里面的钱给了蛋壳,那么这笔贷款还不还,跟蛋壳没关系了,是租客和银行的关系了。
房东还好处理,直接和蛋壳解约,收房就好。
租客麻烦大了,又要跟蛋壳扯皮,又要和银行打交道取消贷款。
那么租客该怎么保障自己的权利?
我们来看下此前11月中旬微众银行的声明。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前两点可以先忽略,它作为第四方,不能代表蛋壳和房东,对此存疑。
但是第三点要说明的是,至少在3月31日之前征信是不受到影响,但没有提这个贷款要怎么解决,如何退去贷款,还是要跟蛋壳和银行去扯皮一下。
通过查过去长租公寓的新闻得知,两年前上海的长租公寓,有暴雷的,当时有租客是和银行签订的信用卡方面的合同,公寓倒闭,租客找银行,银行最后取消了分期账单。
但是同时,今年青客公寓暴雷,还有很多租客至今受到租房贷的困扰,一直不得不继续还款。
这在法律界也没有说法,很多律师表示只能让公寓退租之后还钱取消贷款
租金贷具体要怎么处理,估计还是要看住建委的调查以及银保监会出面了,租房贷之前是否有监管?符合不符合条件?
等蛋壳不现实,如果蛋壳破产了,那么按照流程,清算后也是先发放员工工资。
在12月4日,微众银行出了一条新的公告。

我们探访了漩涡中的蛋壳公寓,真相比想象还意外

总结一下:从微众发送的这个公告来看,法律上是租户将解约后蛋壳应退还租户的未发生的剩余预付租金债权,转移给了微众银行。这样实现租户不用还贷的法律后果。

一个看起来会兜底的声明,建议租客们去试一下。

但这只是解决了一部分的困境,还有很多的苦恼,依旧留给了租客和房东们,比如直接用自己钱年付的租客们。

我看着慢慢长夜,想着我还能给租客们做点什么。
可惜的是,我只能说出这个残酷的事实:蛋壳的钱已经没了,它已经卷铺盖跑路了,伤害的只有无辜的租客和房东们。
我又一次想到了上一次ofo排队退租金的事情。
以上为正文,来自初晓
ps:前段时间,卢俊就已经写过文章分析长租公寓为什么一定会暴雷,感兴趣的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大部分长租公寓其实都会暴雷

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UnZHb1nnC8TOfUGpk9KV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