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轮牛市(2015),不可遗忘的事

往事如镜。

作者:摩登中产
来源:摩登中产(ID:modernstory)
01

2014年初夏,国泰君安分析师们,先后爬了泰山、嵩山、华山和衡山。

山上合影时,他们每次都伸出五指,高喊5000点。

那时,熊市已持续5年,上证不过2000多点,5000点比五岳更高不可攀。

5000点合影流传网上,引发调侃,然而哄笑声中,一个疯狂的牛市正悄然到来。

2014年8月,媒体发文《中国需要有质量的牛市》,同月,股市杠杆上限松绑。

当年12月5日,深交所的单日交易量达到1.2万亿,相当于韩国一年GDP。

年底,股票开户数达1.2亿户。大智慧超越支付宝,成为黑客攻击最多的程序。

2015年春天到来时,股票已成全民话题。

地铁里飘荡最多的词汇叫“中国南车”,办公室围观最多的页面是大盘曲线。

身边一半朋友成为新股民,台资公司员工们看完大盘,高兴唱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有公司上午8点50起切断外网,避免上班炒股。有公司下午开工推迟到3点后,敬请炒完再来。

北京券商营业厅内,90岁老人,戴着老花镜填表,投入毕生积蓄:

“股市好赚钱啊,给了外孙媳一万块,一个月就翻倍。”

2015年4月16日,江湖人称“最牛散户”的赵老哥,在淘股吧论坛发帖《八年一万倍》。

1987年出生的他,10万元入市,十年后身家超10亿。这一次,他高杠杆大举买入中国南车。

两周时间,中国南车拉出7个涨停板,业内推测,仅此一单,赵老哥就最少盈利5亿。

市场已疯。随便风吹草动,都能引发红潮。

湘鄂情改个名叫中科云网,就开始连续打板。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后,涨停了数日。

2015年4月,证监会已告诫投资者,不要被“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误导,但告诫声很快淹没于疯狂喘息声中。

有企业家将半生挣下的5亿全部砸进了股市,年初涨了一倍后,仍舍不得退场,加了杠杆,计划“捞20亿就离场”。

这种心态没有阶层之分,一位上海程序员用45万积蓄入市,2015年5月已经赚到了93万,他电话给母亲:

赚到100万就卖光,然后用这100万买房,结婚生子。

一位山西民企高管,已赚到100万,但他打算赚一千万给老婆和幼儿,再给老人买个楼中楼。

他坚信高点会突破6000,所以决定5800点时再清仓。

他去打印店打印照片,发现打印店里的人都在炒股。他忽觉不详:1987年美国股市“黑色星期一”发生前,擦皮鞋的小孩与出租车司机都在炒股。

然而,此时已无人冷静,市场写满神话:直接拿杠杆,几天就翻倍,几年就成亿万富翁。

6月9日,中国中车复牌,股价从涨停到跌停。几天内,坊间出现高位融资,爆仓自杀的消息。

6月26日,中国股市迎来黑色星期五。大盘跳空,高开低走,千股跌停。

7月7日,投资圈传奇人物,《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刘强发布博文,说他想起了1930年美国的大股灾。

那场引发大萧条的灾难中,5000万人失业,投资大师欧文费雪倾家荡产,投机天才利弗莫尔输掉了1亿美元,饮弹自尽。

15天后,刘强在北京国贸的高楼上坠下。

那一天,上证综指以4014.16绿字收盘,大盘走势如孱弱又绝望的心电图。

 

02

 

2015年6月15日到7月2日,沪深两市市值蒸发16.43万亿,每天蒸发1.17万亿。

绿色成为刺眼的颜色。

有人不再吃黄瓜,扔掉家里绿植,甚至不看NBA凯尔特人比赛,因为球队球衣是绿色的。

北京券商营业厅人影寂寥,买菜大妈路过门前会刻意扭头。

某日收盘时,有人剪断了营业厅内员工热饭用的微波炉电线。

那位投入5亿,想“捞到20亿就离场”的企业家,最终账户只剩一千万:

“人也老了,和人喝茶的时候杯子都端不稳,抽烟手也一直在抖,浮生如梦啊”。

有通过融资赚了2000多万的律师,股灾来临前不听交易师劝阻,坚决不减仓,扛到最后,账面只剩80多万。

后来,打官司的客户嫌律师费贵,他直接回怼:我每天在股市里亏几十万,几万块你还跟我讨价还价?

券商员工回忆,股灾之后他们全体加班,挨个给客户打电话安抚。

电话另一端基本都是哭声,被告知不补保证金就会强行平仓后,哭声更厉。

有人拿公司700万公款配资炒股,最终血本无归,被捕时30岁,儿子只有1岁。

有人向十多个机构借钱配资,卖车卖房后仍难还债,最后枪杀了高利贷追债者,然后在旅馆自杀。

曾经叱咤风云的散户,回忆那些难捱日夜:吃不下东西,咖啡度日,在街头流浪游走,深夜归家冲凉后,坐在电脑前发呆。

2015年11月1日,宁波前往上海的高速上,一身爱马仕白衣的徐翔被捕。

传说中的宁波涨停敢死队总舵主,在镜头前留下一张麻木的脸。

被捕前,他曾有著名论断:很多股票不是股票,而是彩票。

2016年,楼市急速升温,尚在舔伤的人们,迫不及待冲入新一轮造富热潮。2015年就这样成为往事。

2016年儿童节,证监会对面金融街购物中心门前,摆出雕塑熊大、熊二和光头强。

第二天,熊大、熊二被扭转方向,当夜被拆除。

 

03

那场大股灾余韵,其实一直未消散。

2018年春节,许多人在区块链夜未眠的躁动中度过,4月,空气币GTC币价一周上涨400%,市值超过10亿。

据说,有大妈组团误买了名字相似GEM币,一度导致后者价格翻倍。

没人在意创始人、团队、技术是否靠谱。人们关注的,只有涨幅。

不久后,GTC币值暴跌一半,那些由炒股群进化来的微信群里,哀鸣成片,恍如当年。

牛市点燃了暴富的欲念,那欲念一路连缀P2P、空气币、数字藏品、web3.0,直至黄粱梦醒。

周期叠加着疫情,人们终于回归平静。漫长的熊市足以磨平野望,也磨平伤痕。

中车的狂梦,徐翔的白衣,长夜的徘徊都成了遥远的往事,淹没在山峦之中,然而转头,又至山前。

养病大哥拄拐开户,外卖小哥跑步看盘,上海叔公豪言万点相见,券商国庆假期开户量同比增长近400%,而密码找回类咨询增长6倍以上。

李大霄久违地再上头条,说这是一场没人相信的牛市:

空仓踏空的痛苦,比套牢要难受一万倍!

10月8日,A股沪指以3489.78点收盘,两市成交额创纪录达34519.39亿。

此前一周开户人群中,近七成为90后和00后,小红书写满“00后的第一个红利期”。

股市复苏是经济回暖信号,股票红利是为数不多机遇,这是寒秋振奋人心的消息,理应欣喜。

然而往事历历在目,投资同时,仍需拉紧欲望之缰。

1992年,TVB出品了25周年台庆剧《大时代》。

剧中,恒生指数连动着爱恨情仇,举城癫狂,尽在做多做空之中。

结尾高潮处,嚣张的丁蟹,疯狂做空,以为是天之骄子,结果港股迎来“大奇迹日”,瞬息逆转。

剧外,港股每次起伏涌动,都连着周期轮转,香港也一步步从渔村城寨,成长为海市蜃楼般的国际都市。

这才是真正的大奇迹。

股市只是晴雨表,期待新周期带来的真正风云。

– End –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lPVAXRZw1O0zgiJU2MLdGg

2013-15年的牛熊记忆,经济疲软也能催生疯狂反弹?

对于近期放量反弹行情,圈内通常有两派声音,一边认为今年可能会复刻「519」行情的剧本,在政策刺激之下,经济(预期)迎来见底反弹;另一方认为,今年更像是14、15年资金流推动的反转行情,在宏观叙事的支撑下,市场仓位迎来迅速回补,由资金流推动市场走强。

          

今天这篇是大A三篇复盘文章中的第二篇,复盘14、15年的反弹行情是怎么练成的。

              

一、2013年:弱增量碰上结构性存量,主板创业板遭遇冰火两重天

  

虽说在「4万亿」之后,市场迎来了反弹,而经济后续也的确开始了回暖。但其实关注后续实际GDP走势的话,其实很难说经济恢复到了08年以前的景气状态。如下图所示,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实际GDP同比增速都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持续性的走低

          

          

如果关注上证指数的话,在经济疲软的背景下,指数也在持续震荡走低。从2010年年初的高点算起,到2014年6月份,上证指数在4年多时间里出现了~40%的回撤    

          

          

有意思的是,虽然上证指数仍在震荡走低,但创业板在2013年却在持续走高。

          

          

从后视镜里看,我们知道这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在2013年,GX部正式发放了4G牌照,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移动应用的涌现+网速的大幅提升。即,创业板的抢跑行情离不开基本面的结构性增量变化    

          

          

而且,由于从2012年年底开始,ZJ会开展了号称史上最严的IPO公司财务大检查,导致IPO审批暂停时间超过1年。

          

在证券供应收紧的同时,当时的宏观流动性却极其的宽松。一边是坐上移动互联火箭的一级市场,另一边却是紧闭大门的二级市场,在新资金想进二级市场炒作和一级市场想要找壳退出的需求共同推动下,「炒壳」反倒成了2013年的关键词。

          

图:2012年正好是全球流动性周期的底部位置,后续流动性持续宽松    

          

在经济存量尚未改善、增量叙事还被创业板/移动互联浪潮抢走的情况下,上证指数在2013年震荡走低。

          

甚至到了2014年,新年却没有新气象,大量资金配置仍然在从传统板块流向移动互联的新贵们手里,并未推动市场均值回归,反而还延续着2013年的行情。

              

          

凌鹏回忆,由于2013年全年和2014年春季的冲击,虽然当时市场风险偏好极高(流动性充裕、创业板热钱汹涌)且主板估值跌至新低,但机构投资者却没有太多人敢去做左侧抄底,仓位仍然位于低位。

          

          

二、2014年:证券市场情绪走弱,直到增量政策驱动仓位快速回补

          

拐点出现在14年2月25日。

 

作为移动互联网标杆股的网宿科技,在前天晚上公布了其2013年业绩。净利润增速达128%,符合分析师的一致预期。但其100多倍PE的估值,却导致大量机构资金开始兑现、「Sell the truth」,导致其股价在第二天开盘便持续下挫。    

          

而网宿科技的走弱,也带动创业板迎来了一波长时间调整。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这个状态下,虽然当时主板的估值处于历史性的低位,但当时机构还是不敢加仓。

 

 

一是因为经济基本面尚未企稳,市场仍有下跌风险;

          

          

二是传统投资者遭遇疤痕效应,左侧埋伏交易反而容易导致金主撤资、被迫止损。

              

从市场数据上看,直到7月份,上证指数和创业板都处于缩量震荡状态。

          

          

7月份发生了什么?是棚改政策出现了加速预期

          

7月20日<财新>消息,国家开发银行获得央行1万亿再贷款,用于支持棚改项目。此外, 7月以来,央行接连向多家地方银行分别提供5亿-10亿元不等的低息再贷款,加上万亿元国开行PSL,这被外界看做中国版QE。    

          

          

市场间流动性的宽松+「X万亿」的肌肉记忆+同样位于历史低位的估值,让各类资金都希望能扛着杠杆去加仓主板,至少也要回补掉之前过低的仓位。

          

甚至在11月,当时还出现了两个额外的催化剂事件,一是互联互通的正式落地,二是央行意外降息。

          

图:当时融资融券余额也在加速增加    

          

在海量流动性(险资+银行资金+两融+机构+北向)的共同推动下,上证指数出现了超60%的涨幅,测试并突破2010年的高点。后续虽有获利资金的兑现,但回调幅度也仅有~10%。

          

          

              

三、2015年:经济并未如期好转,流动性推动股市震荡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局的放水行为,并未能改善经济局面,更多是推动了金融市场快速泡沫化。圈内人提到2015年这轮牛市行情,也通常称之为「水牛」或者是「杠杆牛」。

          

如下图所示,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增速在2014-2016年都处于环比下行趋势内,并未好转

          

          

没有了低估值的保护,市场整体表现自然和流动性变化息息相关,一放水就上涨,一收水就跌停。

              

即便是在2015年1月,监管开始持续加强对伞状基金、违规两融、信贷等资金流入股市的监管,但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催化下,杠杆资金重新加速入市,让市场重拾了走高的动能。

          

期间类似的监管还有多次,但并未完全阻断市场做多的热情。直到6/13监管开始严查场外配资,断了增量杠杆资金的粮草来源,才宣布这轮杠杆牛行情结束。

          

          

          

这里便引出了第二个问题,今年会是个水牛行情吗?(以下略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A7iFvDKb0Tf5OfMyTifuMQ

低位放量大涨50+%,过去大A是如何触底反弹的?

* 本文是三思知识星球三篇大A复盘系列的第一篇,

经济有周期,股市亦然。 

    

中金基于本轮行情启动位置低、涨速快、成交量明显放大且换手率高的特点,在A股过去近30年历史中,挑选了12个可比区间:

              

– 其中2002年6月、2004年9月、2008年4月和9月的表现偏超跌后的阶段性反弹;

– 1999年“519行情”、2000年初、2006年5月、2008年11月、2009年2月、2014年11-12月、2019年2-3月和2020年7月则呈现为底部反转或者是上涨中继后的加速上涨,偏趋势反转型行情。

          

          

如下图所示,虽然这轮行情在节前疯狂走高、节后疯狂回落,但整体点位仍然位于阶段性低位。如果将21年年底高点视为阶段性高点的话,期间虽有几轮反弹行情,但整体指数已经连续走弱接近3年

 

简单类比的话,这段行情符合「历史低位放量大涨」定位,同时也符合底部反转行情的特征。    

          

          

从这个角度出发,复盘诸如1999年「519行情」、2000年1月、2008年11月和2019年2月这4个底部反转大行情,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的市场。

          

          

一、99~00年:「支持证券市场发展」扭转市场情绪,经济周期回暖提供底部支撑 

          

在这轮行情的启动之初,就有许多声音将其和「519行情」作对比。    

          

当时受社会总需求疲弱、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等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有所放缓,GDP增速在6%-8%之间(低于前期);同时GDP平减指数转为负值,通缩压力加大,亟需政策对经济的支持。

          

          

在行情启动之前,上证指数持续盘整两年多,期间下跌24.17%,并开始测试200周均线处的支撑。

              

          

当时,ZJ会推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政策,关键是5月16日提交的6项证券市场政策请示。期间,<人日>还刊发了头版头条,从正面肯定了当前市场的强劲表现。

          

          

在政策组合拳的驱动下,市场迅速迎来反弹,而投资者热情也被迅速点燃。以换手率为例, 5月18日的日平均换手仅为0.6%左右,而「519行情」的头一个月里,平均日换手率高达6%,整体放大了10倍,也远高于24年10月8号当天的行情(放大了7倍)。    

          

在市场情绪的推动下, 3个多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实现了超50%的反弹幅度。

          

          

但从7月份开始,市场便迎来了盘整。

          

一方面,是获利盘的持续兑现。6月22日,上证综指报刷新了1993年2月16日创下的纪录。随后,获利筹码开始快速兑现,沪深股市均呈缩量深幅下调走势。

              

          

另一方面,市场在政策画饼之后的空档期,也开始担忧经济下行的现实。当年7月中旬,二季度 GDP 数据公布,当季同比 7.9%,较一季度数据暴跌 1 个百分点。

          

而引发第一轮行情回调的导火索,则是9月9日「允许国有企业上市」的消息。浙商策略提到,从1995年9月开始,「国有企业经营出现问题」的讨论便已经公开摆上台面。而存在大量亏损和坏账的国有企业要上市的消息,和此前「鼓励证券市场」的预期产生了冲突,自然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这段行情中,上证指数出现了~20%的持续回调,再次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不过不久,就是2000年1月份反弹行情。

          

最先改善的,是经济数据。1999年年底,企业利润先出现触底反弹(Q2见底),然后是宏观经济数据开始企稳(Q4见底),在经济数据的推动下,重新驱动市场走强。

          

          

然后,2000年的证券新班子和发行机制改革落地,则是进一步刺激市场上涨。

              

          

要是从99年年末的底部算起,在9个月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也取得了超50%的涨幅。在获利盘兑现压力的推动下,后续也出现了~10%的回调。但没有了经济数据和融资政策的拖累,整体回调幅度其实并不明显。

          

          

          

二、2008年:海外市场导致分子端恐慌,但「4万亿」迅速扭转预期

              

至于说2008年11月的反弹行情,其实整个事件的引爆点并不在国内,而是在美国市场。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动能来源于出口部分,尤其是和全球最大消费国美国的经济健康情况息息相关。

          

如下图所示,当美国出现了疲态之后(下图红线),上证指数也近乎同步出现了大幅下挫趋势。虽然这轮行情持续时间仅有1年,但产生的跌幅(70+%)却远比过去那种3年调整行情要更加深(20+%),对于市场情绪的影响也更加激烈。

          

          

在「4万亿」刺激政策的支撑下(出口退税转家电下乡补贴),市场迎来迅速反弹,甚至反弹时间还要早于美股。

          

虽然当时有很多投资者表示,相对于当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4万亿是无济于事的杯水车薪。但正如这段时间引用度很高的前美财长保尔森的名言,「你得让市场知道你有火箭炮,而不仅仅是滋水枪。一旦市场相信了你有火箭炮,可能这火箭炮就不用掏出来了当时这批「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刺激计划,无疑是迅速扭转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虽然从GDP数据上看,中国经济需要到09年Q2才开始见底回升。

          

          

但市场情绪早已提前反应,在经济基本面真正回暖之前就推动上证指数实现了翻倍行情。等盈利盘开始兑现,已经是要等到09年8月份,期间也出现了~20%的回撤。    

          

          

至于说2019年的反弹行情(下图),其实星球今年也复盘过很多次了, 受限于篇幅,我们明后天会进一步复盘2014~15和2018~19年的反弹行情。

          

   

          

 

总的来说,对于底部反转行情来说,前置条件通常是长达数年的持续走低或者是一年里的快速走低。在经济和市场信心低迷到极点后,随着政策层面开始「翻烧饼」、救市场,带来预期层面的迅速扭转。

          

和美国成熟金融市场不同,国内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占比仍然明显偏高,更容易被市场情绪所裹挟。一方面,他们可能对微观数据好转不敏感,更关注宏观的政策转向和官媒宣传语气变化。另一方面,在追逐市场上涨过程中,也很容易将市场推至明显过热区间,催促获利盘开始兑现。

          

一个基于历史经验的规律是,在情绪周期加速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市场成交额/换手率的明显放大。而当市场陷入过热状态时,机构资金往往会集中退场,导致散户资金高位站岗、市场成交额/换手率明显收缩。    

          

在数量级上,当市场开始挑战关键前高位置时,此时涨幅大致等于前期下跌幅度,机构资金/获利盘通常会开始止盈。随后,市场将迎来回调,而回调幅度大致在10~20%附近,但成交额会保持在第一阶段下行期间的2~3倍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像是2000年这种市场情绪反弹伴随着经济数据回暖的行情,整体反弹幅度要更高,且盈利盘兑现催生的回撤幅度也要更小一些。像是1999年、2008年、2019年这种纯情绪驱动、经济数据并未跟上的行情,整体是符合上述规律的。

         

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FtlQJvs_KU-3i-43osPVqw

为什么ETF是参与本轮行情最理想的投资工具?


在本轮如火如荼的A股飙涨行情中,ETF的表现尤为吸睛(吸金)。
自9月末行情启动以来,由于上涨速度快、精选个股耗时耗力等原因,大量投资者特别是新股民纷纷选择通过ETF来把握市场机会。
梳理9月24日至10月11日期间份额增长居前的权益类ETF来看,科创板、创业板、科创芯片等20CM弹性品种以及沪深300等大众宽基品种,其相关ETF份额增长尤其明显。
首只4000亿规模的ETF诞生、规模突破千亿级的ETF数量增长至8只、ETF市场规模一个月增长近万亿——数字变动的背后揭示了本轮行情的一大特点,即ETF已经成为投资者捕捉市场行情的重要工具。

相较个股投资,ETF优势何在?
ETF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跟踪指数变化、且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
对于看好的指数和投资方向,投资者可以借助ETF实现“一键投资”。举个例子,假如你对科创板龙头的阶段表现持乐观态度,那么就可以选择一只跟踪科创50指数的ETF进行投资。
ETF种类多样,涵盖股票ETF、债券ETF、货币ETF、商品ETF和跨境ETF多个品类,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其中,股票ETF又可以分为宽基ETF、行业主题ETF、策略ETF等。
股票ETF中,宽基ETF因其广泛的行业覆盖和强大的市场表征性而被投资者所熟知。常见的宽基ETF有跟踪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的ETF。
相较个股投资,ETF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降低决策成本,快速响应行情。个股投资一般需要对公司基本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投资者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要求较高。通过了解指数的特点和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配置ETF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决策难度、提高决策效率。
②有效分散个股投资风险。ETF作为指数基金的一种,投资ETF相当于配置了一篮子指数成分股。当指数中的个别成分股出现重大利空风险时,由于其在指数中的权重有限,对指数整体走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③流动性较好。ETF在交易所上市,就像交易股票一样,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日的任何交易时间内买卖ETF。
④交易费用较低。场内ETF交易无需缴纳印花税,相比股票交易来说费率更低。此外,由于ETF实行被动管理,其管理费用通常也低于主动管理型基金。

如何利用ETF参与市场行情?
首先,要选定看好的指数或者投资方向。
如果想紧跟市场步伐、避免踏空风险,可以选择中证A50、中证A500、沪深300等大盘宽基。
如果想博取弹性,按照A股过往的一些规律,宽基中的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等中小盘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科创100等特色指数,证券、科技等行业主题品种,都具备较好的弹性。
当然,如果想稳健一点,可以选择红利低波类ETF,既能享受分红产生的获得感,也能分享行情回暖带来的潜在投资回报。
其次,选择合适的ETF标的。
跟踪同一指数的ETF往往有很多,选择时应重点考虑流动性和溢价率等因素。
ETF的流动性可通过基金规模和成交额这两个指标来进行观察。一般来说,规模越大、日均成交额越高的ETF流动性越佳。在跟踪同一指数的同类ETF中,可优先选择规模和成交额较大的产品。
由于市场情绪变化和部分投机行为的存在,ETF的二级市场价格常常会与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出现偏离,呈现溢价或折价状态。
买入高溢价的ETF可能会承受溢价回落的损失,所以在投资ETF时,也需要对ETF溢价率保持关注。
最后,制定好适合自己的ETF交易策略。
投资过程中,建立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的交易策略至关重要。盲目跟风或情绪化交易往往是亏损的来源。
常见的ETF交易策略包括定投、长期配置、网格交易等,每种策略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策。

小结
经历了一轮急涨行情后,投资者分歧显现,A股市场波动有所加剧。
上周六财政部新闻发布会释放积极政策信号,在货币宽松、中央财政加杠杆等政策驱动下,后续仍不乏结构性机会。
ETF具备透明度高、交易灵活、费率低廉等优势,对大多数投资者,特别是初入股市的新手来说,是高效便捷参与市场行情的理想工具。
不过,任何投资行为都需谨慎对待,投资ETF亦不例外。
ETF品种众多,投资者需根据自己看好的投资方向、ETF流动性和溢价率等因素综合选择,并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交易策略。
如有需要,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协助,也是一个明智之举。


市场波动加大,后市行情怎么看?如何通过ETF把握本轮行情投资机会?来华宝证券开户,体验私人财富尊享四重礼!


   明   SAC执业证书编号:S0890618080001

赵丹妮对本文有重要贡献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但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资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公司力求资料内容客观、公正,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同时,也不保证资料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资料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本资料版权归“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





见 远 谋 深  ·  因 时 而 变

转自: 华宝证券私人财富

林园谈A股:现在是我人生最后一次机会,大跌就买,未来中国资产不会便宜

昨日A股高开后回落,今日再次巨震,未来走势会如何?

2024年10月8日下午4点,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在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栏目中,对市场作出如下判断:

1、(这是)我这人生可能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我相信这一次如果是史无前例的东西,长期趋势是向好的,那么接下来中国的资产不会便宜。

2、我觉得(中国资产的价格)很便宜。亏钱的多,就是便宜。所有的人都亏钱,这个市场能对吗?那一定是便宜了。

资本主义国家也无数次验证,牛奶往河里倒的时候,投资就不会错。

3、海外资金的驱动力会比我们更疯狂100倍……等市场真正好了,他们会更疯狂。

4、我们基本上满仓,不光持有,还有一些买入行为。这和现在涨不涨没关系,我们一直都是高仓位运作。

5、(沪指)4500点应该是牛市的起步。

6、到底投不投?我觉得,介入应该不会差。逢低介入,大跌就买

林园强调,他不愿意在牛市里买股票,目前还未进入牛市,因此现在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他认为,A股未来会出现10年长牛,港股也会如此。现在介入还是一个好时机。市场接下来也会轮动,没涨的都会涨。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这可能是我人生最后一次机会

林园:股市一涨,就有信心,人是贪婪的。刚才我们有个客户来来我这里,他前一段时间投了几百万,今天他还要再加几百万。我就问他为什么现在要投,他说怕控制不住自己。

我让他不要投了。我说你上次投这么多就行了,后来他说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也对,人很难控制自己。

这就是人性,我们说的人性,贪也是人的本性。如果他能控制住自己,他不去(投)的话,这个人是不得了的人。

主持人:这个时候对于对投资者来说,应该贪婪吗?

林园 :是这样的,你的人性是决定了这个东西的,我们的策略就是我自己的做法。现在应该是“贪”,这个是基于我上次给你说过的,我说是几十年,我这人生可能最后一次机会。

因为我相信这一次如果是史无前例的东西,长期趋势是向好的,那么接下来中国的资产不会便宜。

我就说为什么不会便宜?有一定的道理。

一个是现在非常便宜,将来中国长期利率不会太高。就像美国几十年零点几的利息,它一直你看利息的,因为这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速度。

以前经济增7%-8%,以后的增长速度没这么快了,长期能增长2%就不得了。按照几十年来说,欧美国家2%都是不得了的增长。

我想象,资产的价格不会太便宜。如果资产价格还这么便宜,它的息率还能达到6%、7%,能达到5%、6%的话,那就肯定是不正常。因为银行存款的利息长期来说没那么高。这是我们用常识来判断。

主持人 :所以其实中国资产都会迎来一个重估,它的价值要重新铆定。

林园 :对,中国人也要扬眉吐气一下,你不能老是排在全世界最后面,而且中国经济又没问题,中国经济好的很,要我来看,不缺吃,不缺穿,中国哪个缺失?可能商品紧缺了。

主持人:虽然现在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您对中国经济还是非常看好。

林园: 我不懂宏观经济,但是我相信中国饿不死人。那你怕什么呢?人生活的必需品都有。以前有流浪汉去的救济站,现在也看不到叫花子,你让叫花子(流浪汉)随便吃饭,他都不去。说明我们不缺基本的生活用品。

亏钱的多,就是便宜


主持人:
那放在全球来看,中国股市的这个估值是不是也是相对来说是最有性价比的了?

林园:我觉得很便宜,资产的价格,我们说硬指标是便宜。我觉得亏钱的多,就是便宜。

所有的人都亏钱,这个市场能对吗?那一定是便宜了。假设我们生产衣服的所有服装厂都亏钱,它贵吗?那不可能。如果资产贵的话,早就挣钱了。

主持人:所以,值不值得投资,还是可以用常识去衡量。

林园 :资本主义国家也无数次验证,牛奶往河里倒的时候,投资就不会错。

现在没有进入牛市
我不愿意在牛市里买股票

主持人:从历史上来看,每一轮牛市基本上没有超过25个月,这次整个政策力度,行情性质都不一样了,它会不会打破这个规律呢?

林园: 我看好十年以上的牛市。

主持人: 十年以上?

林园:对,所以说最后一次机会。因为我不愿意在牛市里面去买股票,现在没有进入牛市。我这个人还是比较保守的,我不愿意在牛市里面买股票,所以我认为现在是我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真正大牛市来了,十年、八年甚至20年的牛市,类似美股15年的牛市。

15年以前我还买美股,以后我不敢买。我最多是持有,我不敢买了,没再加仓。

包括港股,基本上16年、17年以后,我们也不再买入了。那么今天我又把它拿起来又继续买入。它首先是位置低了。

当然我说了,这是趋势,我说不准,我不买美股,(美股)是一个劲儿的涨。我也知道我们接下来中国股市会有这一天的。

主持人:会出现这种十年长流?

林园:对,甚至更长。因为美国股市也没说是给你贷款,让你去先拿5000亿去买了。

港股未来也会十年长牛

主持人:A股和港股, 更看好哪个?

林园:这两个市场都差不多,是关联的。我相信接下来会(表现的)一致性。

主持人:那么港股市场也会连带着出现这种十年长牛?

林园:对,港股市场绝大多数资产是中国和中国发生的业务,所以国内的一些政策也会一样影响它。

等市场真正好了,外资更疯狂


主持人:
如果大家对中国股市的未来有这样的预期,那很多海外资金也会源源不断进来。

林园:我跟他们打交道时间也长了,他们趋势主义者,你这(中国市场)好了,他都会来。我说的是人的共性,机构所有的东西都是贪的。

我判断他们的驱动力会比我们更疯狂100倍。这个是基于我对他们的研究,为什么?因为过去十多年美股欧股,以及前两年开始的日本股市都是在走大牛。

他们的警惕性一定是比我们的警惕性低多了。现在对A股港股是警惕的。因为趋势不好,是下跌的。但是一旦这种(上涨)趋势形成,他们胆子肯定是更大。等真正市场好了,他们更疯狂。

一直高仓位运作
和现在涨不涨没关系


主持人:
想问个您现在仓位大概是多少?

林园:我们基本上都是满仓的。

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是可以买的,或者说我们不光是持有了,我们还有一些买入行为。这和现在涨不涨没关系,我们一直都是高仓位运作。

4500点才是牛市的起点

主持人:现在对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对散户来说,是可以建议他们仓位重一点吗?

林园:现在敢介入的人应该不多。(大家)有恐惧,因为这个时候,它牛市还没有形成,我也不去建议了。因为即使我建议他买了以后,明天这个市场会跌。因为本身多数人是熊市思维的话,那跌了,又斩仓,那还要亏钱。

主持人 :对,很多人亏钱是亏在牛市了。

林园:所以这个时候,为什么说既然要去投资,去炒股,就要在牛市里面去炒。牛市套不住人,我不认为,现在市场是牛市。

主持人:那什么时候才是牛市?

林园:这个市场有一半以上的人赚钱了,牛市那时候的气氛和现在是不一样。3600多点的高位,也还有很多人是亏钱。

主持人:比如说到了多少点(算牛市),4000点或者多少点算不算是一个标准?

林园:我们合算了一下,4500点应该是牛市的起步。

如果趋势向好,每次大跌买入是对的


主持人:
很多散户会比较关心,今年有没有这个希望。

林园:这种事,我说了也是白说。因为我天天都看到这种希望,但这个东西我看不准,

主持人:很多00后,甚至05后的新股民,都还在跑步入场。另一方面也存在恐惧。很多大V也说暴涨之后必有暴跌,我不知道您怎么看?

林园:我们还是看好的,现在这个位置是比较便宜的。

主持人 :那还是值得买入吗?

林园:对,如果趋势向好的话,每次大跌买入都是对的。

依然看好老龄化、消费、科技、医药

主持人:那对这些新股民,他们不知道买具体哪些板块。您有建议吗?

林园:以投资角度来看,比如说行业,还是以前说的那些行业。(第一)老年人增加的行业。第二比如说消费,大消费我们都是看好。

主持人:那科技股呢?

林园:如果有行情的话,科技股肯定是要产生大的牛股。

主持人:目前涨得最猛的是券商。医药股涨幅慢,您还是会继续看好医药吗?

林园:对,我们就看好这个(医药)。

主持人:因为整个医药板块过去三年多都在下跌,很多股票跌了超过百分之七八十。那所以长期投资来看还是可以,不要看它短期可能涨得不如其他板块,还是可以继续买医药的。

我们现在不加杠杆

林园:对,如果短期涨的多,回调也会多。

主持人:您说过,对投资还是要有平常心。您看好股市的趋势,但是不建议大家加杠杆去做,是吗?

林园: 杠杆,我们现在不去做。别人做,也有他的道理。如果我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我本来就没多少钱。比如我有5000块钱,我借5000块钱,我觉得也没啥风险。

主持人:有新闻报道称,有人甚至要卖房买股。您觉得这个投资选项怎么样?

林园:这种人我相信不多的,房子也不是那么好卖。等他卖了,也许市场就不是现在这个位置。

主持人:因为去年您说过建议大家说去买股票,而不要去买房子。那现在股市已经反弹了几百点了,还是这个建议吗?

林园:观点没变。

未来不考虑银行股,短期可以考虑保险


主持人:您对银行股会怎么看?

林园:我们没投银行股,未来也不会考虑。

主持人:在大金融板块里面,会考虑券商保险吗?

林园:保险,我应该会考虑。短期会,长期我们也(不考虑)。

依然看好茅台


主持人:
您之前持有很多茅台股,也说过不会卖。但今年茅台很长一段时间在跌,甚至破了1300,现在又快速反弹上来了,您对茅台还是继续看好吗?

林园:对,它还是一个中国目前最优质的资产,在全球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主持人:会不会因为对茅台的这种喜欢,去投资其他的白酒股票?

林园 :我们不会投了,我们就持有就行。

主持人:还是持有龙头。

林园:对。

市场接下来会轮动


主持人:还有一个说法,过去历史上每一轮行情它都是分阶段分步骤的,比如第一阶段可能炒券商为主,第二阶段再轮动,我不知道您对这种板块的轮动会不会有一个判断。

林园:如果是牛市形成了,它会轮动。比如趋势下跌,到上涨,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市场接下来会轮动。

主持人:国庆期间其实能够看到,港股市场在券商(火爆)之后,开始往科技和医药去转了。

林园:有这现象,没涨的跟着涨,反正都能轮到。

股市未来超10000点?可能性都会有


主持人:
现在也有人提出来说,中国股市将来会超过1万点,如把这个时间拉长,您认为会吗?

林园:我认为会的。

主持人:股市有一天肯定会突破1万点?

林园:这是基于中国现在是全球最主要的市场,不管是消费市场还是金融市场也会都是全球最主要之一的市场,它不可能长期像现在这样,是不对的。

主持人:(林总说的)股市可能会开启十年长牛,甚至更长,包括看好沪指会突破1万点,这给很多股民增加了很多信心。

林园:对,(此处吐字不清)的判断,我也是随口乱说的,没有什么依据。

主持人:但可能性是存在的?

林园:可能性都存在。

逢低介入,大跌就买


主持人:
访谈快结束了,请林总给广大的散户朋友讲几句,有没有一些提示。

林园:我相信市场会给每一个人做出提示,他会引导每个人的思维去做出他的判断。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是笨人笨办法,现在介入,还是一个好时机。

主持人:就是积极介入,长期持有到底。

林园:到底投不投?我觉得,介入应该不会差。逢低介入,大跌就买。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转自: 投资作业本Pro https://mp.weixin.qq.com/s/htDdzwdVpiav3KYl8lOqgg